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生物教案>高中生物教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

时间:2024-09-12 13:34:44 林强 高中生物教案 我要投稿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精选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精选5篇)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 1

  教学目标

  1.理解受精和双受精的概念及过程。

  2.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3.通过学习受精和双受精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使学生继续树立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点。

  4.结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向学生介绍我国农业科学工作者,在培育新品种方面的贡献,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

  1.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因为:

  ①“双受精”是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前提。只有彻底弄清楚“双受精”的概念及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②“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它是指: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进入胚囊后,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的现象。融合后,受精卵和受精的极核就要发育变化,它们变化的同时,也就是子房发育的过程,子房发育的结果,就意味着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不论是双受精过程,还是子房发育的过程,都是动态的、变化的,而且内容又都较为抽象,学生不能观察到。因此,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以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过程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

  2.双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也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因为:

  (1)学生对“受精”“极核”“胚囊”“胚孔”等这些名词很陌生,要马上记住,而且还要知道它们的发育变化情况,对初一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2)如前所述,双受精过程和子房发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而且内容较为抽象,学生接受起来确有难度,教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要尽量配合一些教具(如:投影片、动画片,或自制移动教具、自画板书等)辅助讲解,使学生把这部分知识理解透彻。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

  1.关于引言:上节课讲的内容是“开花和传粉”。所以,教师在讲新课前,可以先复习提问如①什么叫开花?什么叫传粉?②传粉的方式有几种?③虫媒花和风媒花的结构特点?然后,教师可以这佯说:“不论什么样的传粉方式,最终是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了,下一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有的学生会接着教师的话说出:“形成果实,形成种子。”教师马上又可接着问:“果实和种子是怎样形成的呢?这就是今天所要探讨的问题。”(写出课题)

  2.关于“受精的过程”的教学。可以这样安排:首先,使学生弄清楚子房内部的结构。教师最好能边画板图边讲解:雌蕊的子房中间有胚珠,胚珠外有珠被和珠孔(珠孔的位置可以在顶端、侧面或底部)。胚珠中间有一个胚囊。胚囊中,珠孔下有一个较大的细胞,叫卵细胞。胚囊中间的部位还有两个极核。

  教师画制的板图要很规范,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勾画出子房各部分结构和名称,与此同时,学生会学着教师的板图画。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绘制生物图的能力;另一方面还会加深学生对子房结构的记忆。

  然后,再讲解受精的过程。受精的过程应包括三个步骤:第一,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受柱头上粘液的刺激而萌发;第二,萌发出的花粉管不断伸长,把花粉中的两个精子沿着花柱,通过珠孔送到胚囊中;第三,进入胚囊中的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移动出来: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

  最后,教师及时给出受精的概念和双受精的概念。而且要说明,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

  在讲解上述三个过程的同时,教师最好用活动教具示意花粉管萌发及生长的情况。可以告诉学生:在柱头上落有许多花粉,而且有许多花粉萌发,因而有不少花粉管在花柱中生长,但在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花粉管进入胚囊,完成双受精过程。在双受精完成后,受精卵和受精的极核将进入胚和胚乳的`发育。

  3.关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的教学,可以这样安排:

  首先,说明一朵花在传粉和受精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已完成了它的使命,都枯萎了,唯有雌蕊的子房将继续发育。

  第二,在自画的雌蕊结构的板图处、在图注的相应位置上,边解释子房内各结构发育情况边注明结构名称。

  第三,注意与前面讲的种子结构相呼应,说明子房内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在这之前,可以先启发学生回答:种皮、胚、胚乳是前面讲过的哪个器官的结构?当学生答出是种子时,教师可以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给学生进行小结,这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举些日常食用农产品,让学生回答食用的部分,是植物体的哪个器官。特别是有些果实,它的种皮和果皮紧紧贴在一起,像米和小麦,它们的种子也叫果实。

  最后说明:果皮和种子就是被子植物果实的基本结构,所谓被子植物,就是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被子植物是现存地球上最高等的植物。果皮对种子是有保护作用的。

  一般情况下,植物结实一定要经过受精作用,受精是促成结实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是,我们夏天吃的无籽西瓜和秋天吃的无核蜜橘,这样的果实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这要感谢我国的农业科学家,运用科学技术,不让植物子房里的卵细胞和极核受精,也就是说,不让胚珠形成种子,然后用特殊的药物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这就是我们吃的无籽的果实了。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受精和双受精的概念及过程;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探索自然奥秘的好奇心;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以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难点:双受精过程中涉及的生物学名词(如受精、极核、胚囊等)的理解,以及动态变化过程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受精和双受精过程、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的动画或图片)。

  实物或模型(如花朵、果实、种子等)。

  实验材料(如浸软的大豆种子、玉米种子、解剖刀、放大镜等,用于观察种子结构)。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果实和种子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果实和种子的来源,从而引出课题。

  2. 讲授新知:

  双受精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双受精的动画或图片,详细讲解双受精的概念、过程及意义。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结合双受精过程,讲解受精后子房的发育,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具体形成过程。

  3. 实验观察:指导学生进行种子结构的观察实验,通过解剖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认识种子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讨论果实和种子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农业科学工作者在培育新品种方面的贡献。

  5.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双受精和果实种子形成的重要性。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学生能够描述受精和双受精的过程,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机制。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热爱,培养探索未知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受精和双受精的过程,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机制。

  难点:理解动态变化的生物学过程,以及将抽象概念具体化。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形成等过程的动画或图片)。

  实验材料(如花朵、子房模型、种子等)。

  教具(如投影片、自制移动教具等)。

  四、教学过程

  1. 复习旧知:回顾开花和传粉的相关知识,为新课学习做铺垫。

  2.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果实和种子是怎样形成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 讲授新知:

  子房内部结构: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子房内部结构图,讲解胚珠、珠被、珠孔等结构。

  受精过程:详细讲解花粉落到柱头上后的萌发、花粉管伸长、精子释放及双受精过程。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结合受精过程,讲解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的过程。

  4. 实验演示:利用子房模型或实物进行受精和果实种子形成过程的模拟演示。

  5.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讨论无籽果实(如无籽西瓜、无核蜜橘)的形成原理,以及农业科学工作者在其中的贡献。

  6.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物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和科学探索的重要性。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 4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受精和双受精的概念及过程;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点,了解我国农业科学工作者在培育新品种方面的贡献,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难点:双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较为抽象,学生难以直接观察。

  教学过程:

  1. 复习引入(约5分钟)

  复习上节课内容:开花和传粉。

  提问:传粉后,花粉会落在雌蕊的哪里?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变化?

  2. 新知讲授(约25分钟)

  子房内部结构:通过板图或多媒体展示,讲解雌蕊的子房结构,包括胚珠、珠被、珠孔、胚囊、卵细胞和极核等。

  受精过程:

  1. 花粉落到柱头上,受粘液刺激萌发。

  2. 花粉管伸长,将两个精子送入胚囊。

  3. 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

  双受精概念:强调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现象,是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前提。

  子房发育:说明受精后,子房各部分如何发育成果实和种子。

  3. 实验观察(约10分钟)

  如果条件允许,可安排学生观察浸软的大豆种子或玉米种子,了解其内部结构。

  引导学生识别种子的主要结构,如种皮、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等。

  4. 讨论与拓展(约10分钟)

  讨论:我们日常食用的哪些农产品是果实?哪些是种子?它们的食用部分分别是什么?

  拓展:介绍无籽西瓜和无核蜜橘的.培育原理,感谢农业科学家的贡献。

  5. 总结与作业(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绘制子房发育成果实和种子的过程图,并简述其过程。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 5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理解受精、双受精及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基本过程。

  2.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探索自然奥秘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双受精的概念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难点:理解双受精过程中各结构的发育变化。

  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约3分钟)

  通过展示果实和种子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来源和形成过程。

  2. 新知探索(约20分钟)

  双受精过程:利用多媒体或动画演示双受精的过程,详细讲解各步骤。

  子房发育:结合动画或板图,展示子房如何发育成果实和种子的`过程。

  互动问答:针对双受精和子房发育过程中的关键点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3. 实验观察与分析(约15分钟)

  分组进行种子解剖实验,观察大豆或玉米种子的内部结构。

  小组讨论并分享观察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4. 知识拓展(约10分钟)

  介绍不同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类型,如干果、肉果、裸子植物种子等。

  讨论果实和种子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5. 总结与反思(约7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双受精和果实种子形成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提出改进建议。

  6. 作业布置(约5分钟)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对果实和种子形成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相关文章:

七年级生物《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01-02

七年级生物教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12-21

《花果实和种子》教学反思11-04

形成论点和论据02-20

中班体育摘果实教案01-31

我国竞争就业机制的形成和完善02-21

销售生产的种子和经营销售的种子之区别02-20

有趣的果实02-29

小学语文《种子》的教案01-07

种子标签和品种说明的法律适用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