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音乐教案-七年级14 第三单元 [长江两岸 ]
第一课时:〈〈采茶舞曲〉〉
教学目标:1、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采茶舞曲〉〉。
2、了解〈〈采茶舞曲〉〉与越剧及浙江民歌之间的关系。
3、结合介绍“采茶舞“,通过律动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完全融 入歌曲的意境中。
教学重点:歌曲〈〈采茶舞曲〉〉的演唱
教学过程(www.fwsir.com):
一、 课件演示:“采茶舞”的舞蹈录象。
使学生通过观看舞蹈了解到这首曲子欢快活泼的情绪特点,并营造出了一个愉快的课堂气氛——引出歌曲〈〈采茶舞曲〉〉
二、 学习歌曲〈〈采茶舞曲〉〉
1、 介绍〈〈采茶舞曲〉〉的创作背景及作者。
2、 课件演示:歌曲〈〈采茶舞曲〉〉的演唱录音。
学生通过再次聆听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
3、 视唱歌谱
4、 加入歌词唱
(1) 轻声唱一遍全曲,边唱边思考问题:
l 根据歌曲的内容及情感要求,应该怎样安排它的力度层次?
l 歌曲的高潮在哪里?
(2) 学生讨论以上问题,在讨论的基础上试着演唱并选择一两种大家满意的处理意见。
(3) 按学生选择的处理方案来演唱歌曲。
(4) 模仿用方言来演唱歌曲
讨论:用普通话唱和用方言唱哪一种更能表现出歌曲的风格、特色?
三、 律动
我校很多学生家里都种茶叶,都采过或看到过采茶,先让学生来做一做采茶的动作,然后学习“采茶舞“中的采茶动作,使学生了解舞蹈来自于生活,但要经过艺术加工。
学生在〈〈采茶舞曲〉〉的音乐伴奏中做着“采茶“的律动,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结束本课。
第二课时:《长江两岸的民歌》
教学目标:1、结合地理知识了解长江两岸各个地区的民歌及其特点。
2、重点感受《龙船调》、《十送红军》的内容及地方风格,并尝试用哑剧的形式表演《龙船调》。
教学重点:《龙船调》、《十送红军》的聆听与感受。
课前的准备:1、布置学生在地图上查找——在长江两岸有哪些省(直辖市)
2、每个小组自选一个地区对其地理位置、环境、有哪些著名民歌以及民歌的风格特点或其他与这个地区有关的知识进行讲解。
教学过程(www.fwsir.com):
一、 学生的讲述
每组选派代表把本组选定的主题进行介绍,可以通过语言讲解、播放音像资料、制作课件等多种形式来介绍,本组的其他成员可以进行补充。
教师也可以做补充说明,并帮助学生进行小结。
二、 教师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插入对几个重点曲目的介绍:
1、《龙船调》
(1) 完整聆听一遍《龙船调》,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问题:这首歌属于民歌中的哪一种?(山歌、小调、号子)
开头带有明显的山歌风味,这种山歌风的曲调造成一种远距离打招呼的感觉。最后一段音乐既有划船时唱劳动号子的形象又有重新唱起山歌的形象,蕴涵着丰富的生活内容。
(2) 介绍:《龙船调》原是湖北利川花灯中的一首花灯调……
(3) 欣赏宋祖英《龙船调》MTV(注意其中的表演)
(4) 创造性表演
以小组为单位,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自由创造。
2、《十送红军》
(1) 介绍歌曲背景
(2) 聆听歌曲
思考:歌曲中有哪些演唱形式?为什么要有这些演唱形式上的变化?对歌曲情绪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3、简单介绍、聆听其他一些地区的民歌
(1) 四川:《太阳出来喜洋洋》
(2) 湖南:《浏阳河》等
三、 小结
第三课时:《江南丝竹》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民族器乐了解和探究的兴趣。
2、感受、体验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
3、能用口琴较流畅地演奏《茉莉花》,并与打击乐相配合。
教学重点:《茉莉花》的演奏
教学过程(www.fwsir.com):
一、欣赏《欢乐歌》
并介绍“江南丝竹”,以及常见的民族乐器。
二、口琴教学:《茉莉花》
1、聆听磁带演奏
2、学习吹奏《茉莉花》旋律
先学习高声部旋律,视学生情况逐步加入中声部、低声部
三、打击乐创作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创编节奏。
2、各小组演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要求与口琴《茉莉花》的演奏相配合,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由教师以及学生推选出的“评委”评分,评出“最佳创作奖”、“最佳演奏奖”、“最佳合作奖”。
四、小结
【音乐教案-七年级14 第三单元 [长江两岸 ]】相关文章:
第三单元教案08-16
音乐教案-长江之歌08-17
《长江之歌》音乐教案01-23
音乐教案:长江之歌02-05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三单元教案12-20
第三册《长江》08-17
七年级 上册第三单元 单元分析与提示08-16
七年级(上)第三单元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