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毕业生的负性情绪分析及调整策略
在竞争激烈的升学压力下,长时间的应激状态,使得初高中毕业生体验着高焦虑。这种高焦虑使学生形成一个矛盾的复合体,往往带有疲惫烦躁,孤独压抑,敏感多疑,茫然困惑,无奈无助等负性情绪,主要表现为,由于习题作业负担太重而感到疲惫不堪,对自己的现有学习状态感到不满,从中滋生烦躁情绪;紧张而繁重的学习使得学生休闲、交流特别是与父母老师的沟通减少,更加感到孤独和压抑;同伴之间的竞争在此期间最显突出,以致于“见比我好的同学问老师问题,心中总感到不安”,从而加重了焦虑感;对自己的情绪和目标都没有确定的把握,对当前的学习与今后的关系不明确,对前途存有不确定感;高期望、低学习效率、低成效,被忽视感、高压力使他们产生一种无法摆脱的无奈与无助感。
原因:
合理心理需要没有获得满足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需要更加丰富、多层次,而且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占的分量越来越大。他们渴望被老师和家长积极的关注、接纳、肯定认可,渴望尊重、理解和赏识,希望与老师、家长、同学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渴望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希望生活在有朋友支持与关怀,学习中有老师关注,家中有父母理解的环境中。”但相当一部分同学没有这样良好的心理环境,所以他们会觉得“好像从来没有人真正体验一下我的感受”。
学生的合理心理需求是他们心灵成长的助推剂,如果获得满足,他们就会感觉自己是个自尊、有能力的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学习充满热情。如果长时间不能获得满足,学生就会缺少应有的心理支持,感到空虚无助,孤独压抑,如果又没有适当的渠道宣泄心理压力,自卑感相伴而生。
高期望内外加压
无论当前学习达到什么程度的同学,紧迫感使他们都期望在剩余的时间里有个飞跃性的进步,对以往学习生活未付出很大努力的懊悔,像针尖刺痛着他们的神经。家长老师每天敲着边鼓,绷紧着他们的神经,家长和老师的高度关注,一方面使他们感到鼓励,但更多的是转化成了压力。因为这些“鼓励”是建立在“不能满足其真正心理需要”的基础上,在学生不知所措的心态下,就成了“心火上浇油”,让他们不知如何面对,更加担忧万一的失利。
错误的认知
主要表现为对所学功课的实用性的怀疑,对以往学业成功与失败的不当归因。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明白这样费力地学习与今后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认为就是为了考试而学,对中高考从内心又畏惧又反感,紧张加压力,失败加无助,充满厌学情绪。即使一些平时成绩不错的同学在这个问题上也未能解决好,丝毫没有学习的激情,被动地应付着一场不明目的的战斗。也有一部分同学,似乎“目的明确”,认为一旦中、高考成功,则踏上了一条子坦的阳光大道;一旦失败,则陷入万丈深渊,前途从此无望。教育的功利化吞噬着学生的学习热情,令他们迷茫和烦乱。
有些同学心里紧张但行为上松散,这样的同学在认知上也有误区。他们认为自己聪明,有能力,曾经有过骄人的成绩,就是不学罢了,使他们寄希望于幻想,“如果再给自己一次机会”,他们会拼命地好好学。他们在期望“如果”的幻想中叹息,在叹息中丧失努力的时机。
还有的同学为一个个像浪头一样的测验打得来不及喘气,便认为自己确实有些笨,不是学习的材料,失败的内归因使自卑情绪充斥其心,自惭形秽地独自落泪,抱定怎么学也不行,为失败所打倒。
以偏概全的偏激认知,也导致了他们把一时一事的失败当成了全部甚至整个做人的失败,灰色情绪笼罩其心。
缺少解决问题的方法
许多同学着急焦虑,学习不见成效,交往失利,他们知道反省自己,意识到问题所在,却苦于没有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面临的问题和焦虑。许多同学的情绪问题、人际问题、学习方法问题都是一、二年级没有解决好带来的,这些问题在毕业班考试压力下聚集成了问题疙瘩。如果不能深入弄清学生的问题根源所在,仅根据学生的表面现象,唠叨时间的紧迫、学习的重要,批评他们浮躁、努力不够,盲目地进行横向的比较,不但于事无补,还惹来反抗和冲突,加重他们的心理压力。学生急需强劲有力而又有效的一把助力。
对策:
通过面向全体毕业生的团体辅导,分析他们的心态和原因,使学生明白,在考试应激情况下产生的焦虑、紧张和不安,是普遍。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问题的原因所在,放下可以放得下的问题。这就达到了团体辅导的目的。
通过个别心理会谈,了解并理解学生的问题,运用倾听、同感、质疑等辅导技术,在尊重、理解、信任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专业的心理帮助和有效的心理支持。
同时,还要帮助教师、家长对学生当前的心理状态和发展潜力有理智和明确的认识,协助学生建立合理的期望目标,在有限的时间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月计划、周计划,这样努力起来就不会盲目,每天每时都有具体的任务可做,并能体会每天在进步,心态就会少几许烦躁,多几许平和。
此外,对于由考试焦虑带来的种种问题,教师还可以教给学生如下具体的心理调节技巧。
精力不能集中。
多关注自己,少关注别人
一些学生在学习时精力不能集中,因为他时刻在关注着别人,听到别人翻书或卷子的声音也会心慌。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积极的思维来解释这些现象,“我复习了这么久,对知识进行了查漏补缺,应对考试不成问题。”“他看样子在学习,心也许不在学习上。”“翻来翻去是因为他还没有弄懂。”利用这些小策略可以平稳心态,把精力拉回到自己的复习或考试上来。
总害怕考不好
多关心过程,少关心结果
很多同学即使复习得不错,考前也会如临大敌,担心万一考不好,影响自己真实水平的发挥。他们就是太在意考试的结果了,而复习考试的过程却搞得一团糟,最后事与愿违。引导学生认真地对待复习考试的每个环节,把每个环节做到位,优化了整个复习考试的过程就是优化了复习考试的结果,把关注的角度做一下调整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复习考试顾此失彼
多抓重点。少求完美
有的同学存有完美思想,在复习时要把各科目搞透彻,甚至不放过细枝末节;考试时,大小题目挨个做,力求每个题目答得完美到位。这样做的结果是,没有对复习和考题做整体的谋划,不能在短时间内把学科的重点和考卷要考查的重点了解清楚,往往犯策略性错误,在小节上花了大量的时间,把重要的大块的东西或高分值的题目丢掉了,得不偿失。所以复习考试时要有通盘考虑,首先把重要的关键点和会做的、分值高的题目完成,由于要将考生拉开档次,题目会有层次性,在遇到难题时不要纠缠时间太长,要在该放弃的时候学会放弃,心想:“那是给第一名准备的题。”“我把我会的,该拿到的都拿到了就好。”无需题题追求完美。
模拟考试失利灰心
多理性思考,少情绪化反应
大考前,各学校都会有两到三次的模拟测试,有些学生在这样的模拟测试中没有取得良好的成绩就开始灰心,把自己搞得非常情绪化,长时间进入不了状态。这时候应多些理性的思考,把题目做认真的分析,以查找缺漏,及时弥补。可以这样安慰自己:“幸亏犯错误犯得早,现在犯了,纠正了,真正考试时就不会再犯了。”“相信自己,除非自己愿意,否则没人能把你打倒。”
失眠
多做放松训练,减少过度用功
很多学生在最后的关口,出现了失眠现象,过度的紧张和过度的用脑使大脑的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除了在认知上对中高考增加正确的认识外,每天要坚持做放松训练,可以缓解紧张的大脑皮层,平时不要再给自己加压,必要时要减压。此时家长和老师的心理支持作用尤为重要,给他们倾心交谈的机会,协助他们释放紧张的情绪,耐心地倾听和无条件地关注对考生起着镇静剂的作用。
考场上心跳加速
调整呼吸,平稳心情
在刚人考场未见到试卷前的十几分钟内,或考试中忽然遇到难题时,考生容易出现心跳加速,手心出汗的现象。这时可运用调整呼吸的方法缓解焦虑。用鼻子深吸气,就像在闻一朵花的清香,使胃部鼓起来,然后慢慢地、均匀地将气再从鼻子中呼出,一吸一呼为一次完整的呼吸。调整呼吸的方法在平时要多加练习,方能运用自如。
除了要克服过度的紧张焦虑带来的负面心态,在考前还应把大脑的兴奋水平调整到适度,适度的兴奋可以加速大脑的运转,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常有考生抱怨自己进入考试状态慢,思想很长时间不到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可以提早到考点,与老师、同学大声打招呼、说话,提高大脑的兴奋水平。
【毕业生的负性情绪分析及调整策略】相关文章:
厌学情绪的心理调整06-20
调整心态控制情绪句子10-30
心态调整与情绪管理心得(精选12篇)08-11
环境保护监测策略分析08-19
可行性分析报告08-20
心态调整与情绪管理心得范文(通用6篇)08-12
基于NMET 试题分析的词汇复习策略探究05-31
技术可行性分析报告08-20
可行性分析报告格式08-20
软件可行性分析报告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