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破译青春期的心理秘码
中学时代,被许多学家称作“狂飚期”,这就注定了情绪处于急剧波动之中,而家长作为孩子的强刺激源,常常给孩子带来许多烦恼,这样家庭则失去了“港湾”的功能。青春期的心理特征是造成亲子关系矛盾的最基础的原因,而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教育出现偏差则是激化亲子矛盾的动因。1、在人格上,存在着独立性和依赖性之间的矛盾。
“为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奋斗”是孩子们的独立宣言。生理上的成人化,使他们觉得有理由要求与父母有平等的人格,父母的过分保护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渴望独立是一种进步,但他们不知独立的过程,生活上不能自理,饭来张口,衣来抻手的孩子,无论如何标榜自己的独立愿望,在家长看来,不过是他们的自说自话。有一位高中男生一再向老师表示,他上大学一定要去外地,让他那管手管脚的妈妈无法再管到他。但当我问他选择哪所大家?哪个专业时,他十分轻松地说:“那可得听妈妈的,我怎么能知道?”想一想,这样没有主见的孩子,家长真的给你“解放证书”,你敢接过来吗?
2、在认知发展上,存在着批判性和片面性之间的矛盾。
大多数的青少年仿佛都具有反叛精神,愤世嫉俗。这一方面来源于家长的“双重人格”,他们接受的传统教育,理性上是保守的,正统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而感性上却是享乐的,实惠的。他们教育孩子要循规蹈矩地做人,但在日常生活中又常常流俗。就像一凡的父亲,失去了孩子的信任,加重了孩子的反叛。另一方面来源于孩子希望通过斗争来体现自身的价值,表明自己长大了的心理。而遗憾的是,孩子们由于自身认知发展尚未成熟,看问题具有片面性,这种片面性就决定了批判性的不科学性。明智的家长应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给他们自己逐步修正自己的机会。
3、在与父母的交往中,存在着寻求理解与自我闭锁之间的矛盾。
进入中学以后,孩子们所面临的学习、生活、娱乐和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十分复杂,他们希望得到家长正确的指导。如果家长漫不经心,顾左右而言他,则在心理上伤害了孩子,他们以后就失去了与家长交流的兴趣;如果家长对诸如孩子与异性交往等问题过于敏感,常常旁敲侧击,孩子将为曾经向家长吐露心声的“愚蠢”举动而自责,从而开始了自我闭锁,牢记“言多语失”这句真言。
4、在自我意识上,存在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进入青春期,孩子们常常为自己勾画理想中自我形象,往往是理想过高,这一方面来自于家长“望子成龙”期望的内化,另一方面来自作为独生子女本身所有的一种极强的优越感,这就造成自我认识理想化或非常客观化。而多数家长依然将学习成绩作为判定孩子未来是否有好前程的唯一标准,这样专业的压力加重,如果有几次成绩不理想,家长再横加指责的话,则给孩子造成了严重的挫折感,甚至会放弃目标,爱谁谁了。
破译了青春期的心理密码,我们要开始行动了--拥抱亲情,由我做起。
【破译青春期的心理秘码】相关文章:
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教案03-28
青春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03-28
青春期心理健康讲座简报01-02
青春期心理健康讲座简报02-19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简报01-01
青春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通用]09-28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简报01-04
青春期心理、生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计划08-19
青春期心理健康的表现在哪里09-18
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简报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