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无为”管理艺术
北京二中 范基公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教育现象是社会现象的组成部分,要深刻认识教育现象,必须把它放到社会大背景之中,先见森林再见树木。
高科技时代、信息时代、改革开放的时代,使人们的社会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发生了广泛、深刻的变化。
现代社会管理的发展趋势是:给人以更多的尊重、更大的自主,同时要求人有更高的自觉、更严的自律。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大连学者群的著作《管理新论——无为管理学》,在绪论中指出:“无为管理”这个概念的诞生,具有突破性的意义,它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无为思想体系与现代管理科学体系在一定历史条件与机缘下水到渠成的融合”是一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的崭新的管理学科。
无疑,深化教改、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德育的实效,应从无为管理的思想中得到启示,从教育哲学上找到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当前,相当多的空洞、枯燥的说教(包括学校与家庭)与青少年不断增长的自主意识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教育中,事倍功半、劳而无功甚至事与愿违的事屡见不鲜。
那么,体现无为管理思想的“无为”教育艺术能不能给我带来新的思路、新的方式、新的途径和方法呢?
“无为”教育艺术的研究对象与特征
以教育意识为核心,教育过程表现为四种模式:
第一种,教育者有明显的教育意识,被教育者有明显的被教育意识。
在学校和家庭中,这种模式最普遍。在一所市重点学校中,成功地组织了“热爱生命”的主题班会。学生到自然博物馆参观“人之由来”展览后写了观后感,请家长到学校来参加班会。班会上,家长纷纷讲述了十月怀胎的艰难,为了保胎不挤公共汽车上班,坚持步行顶风冒雨;为了保胎感冒发烧不敢多吃药……让学生了解了母亲怀胎的生理反应。这一别开生面的班会,强烈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懂得了孕育生命的艰难,懂得了生命不属于自己的道理,悟到了孝敬父母、珍惜生命的道理。教师、家长、学生都明确参加班会的目的,教育意识贯穿全过程。
第二种,教育者有明确的教育意识,但被教育者没有意识到教育者的教育目的,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一位父亲带3岁半的儿子去游玩,遇到了一个土坑,儿子非要下坑里去玩儿。当儿子玩得高兴时,爸爸蹲在不远的地方,不让儿子看见。儿子玩够了,要上来,开始喊爸爸。爸爸一声不吭,装没听见,儿子直呼爸爸的名字,爸爸还是不理他。于是他连哭带骂:“坏爸爸,大坏蛋!呜呜……”叫喊哭骂儿句都不见爸爸露面,儿子只好自己在坑里想办法,终于发现了坑边的土阶梯,便手脚并用地爬上来了。当他发现爸爸就在坑边一棵大树下蹲着时,便惊喜地扑上去,高兴地摸着小拳头不无自豪地说:“是我自己爬上来的!没有爸爸,我自己也能上来!”
爬坑,孩子感悟到“我行!”,收到了父亲预期的效果。这不正是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和战胜困难的意志吗?不正是家长的“无为”创造了孩子的“有为”吗?这不是比空洞的说教高超得多吗?这是“无为”教育艺术的典型事例。教育者用心构思,去创设一种情境,引导一种经历,让学生和孩子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在实践进行自我教育,得到感悟,完成精神的升华。这样的教育艺术是多么有魅力呀!难道不令人神往吗?
第三种,教育者没有教育意识,但受教育者往往在意外中受到教育。
一位母亲发烧躺在床上,对女儿轻声地说:“真想吃口西瓜”。女儿却只是想有一堆数学题还没做,望着阴沉沉快要下雨的天,怕耽误时间不理茬儿。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她表姐急冲冲地闯进来:“姨,姥姥又喘起来了,脸发白,昏过去两次了。”只见她妈妈一愣,立即翻身下床,抄起大衣,拉起表姐就往外走,边走边嘱咐表姐去换氧气,竟没理会女儿递给她的雨伞。妈妈急匆匆地走了,女儿举着雨伞站在雨里,好久好久。她的心怎么能平静呢?妈妈重病在身,可她为了母亲却不顾自己。她想吃一口西瓜,我却不敢接她的话茬儿……。这位中学生在《西瓜代表我的心》的作文中写道:“那雨夜好长好长啊!也就是自那雨夜以后,我惊异地发现我长大了,变成了懂事的大姑娘。在母亲节到来的时候,我要去买一个大西瓜给妈妈,西瓜代表着女儿一颗爱妈妈的心。”
母亲的身教促使孩子开悟,这是成功的无言之教一例。母亲并不是有意示范,女儿也并不认为母亲的行动是用意在教育她。但母亲的行动本身完成了一个教育过程,受教育者在对比中得到心灵的净化。
第四种,教育者没有教育意识,但被教育者有明显的受教育意识,能主动接受教育。
一名中学生仰慕某语文教师已久,但未分到该老师班里。一次该老师来班里监考,喜出望外。因试卷印刷模糊,老师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了一个“鹤”字。全班同学都停止了答卷,欣赏起优美的书法。这一个字,给学生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取精神。由于敬佩,在学校中学生模仿老师的宇,文如其师,字如其师的现象相当普遍。“一字之师”令学生终生受益,可见“无为”教育艺术的魅力。
从对四种教育模式的简要分析中,我们注意到教育意识在“有”“无”之间的转换。最有教育艺术的是,作为被教育主体的学生,在没有意识到被教育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受到教育,这可谓“不教而教”。
“不教而教”可称为教育的最高境界。
在结晶中华民族智慧的成语中“不……而……”也反映了这种特有的事物发展规律。
《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诸葛亮与周瑜在手上同时写出“火”字,可谓“不谋而合”。诸葛亮在城楼抚琴观景惊退司马懿大军,堪称“不战而胜”……。“不言而喻”、“不期而遇”、“不求而得”、“不翼而飞”、“不寒而栗”诸多成语概括了生活中的这一类经验。
以“不教而教”为主要特征的“无为”教育艺术(教育艺术的极致,可简称为“无为”教育),反映了一种特定的教育过程。
“无为”教育要研究教育者的教育艺术和技巧,如何使教育魅力无所不在:“无为”教育要研究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即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开悟过程及规律。
“无为”教育艺术的特征
1. 教育意图的隐蔽性:
“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集中概括了“无为”教育的首要特征。
前文中所述一父亲让幼儿自己从坑里爬出来的做法,具有教育意图的隐蔽性。
《北京日报》曾以《不教而教的启示》为题刊登了这样一个教育故事:
一个女孩初学小提琴,琴声如同锯木头,父母不愿听。孩子一气之下跑到幽静的树林中学练。突然,她听到一位老年女人的赞许,老人说:“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感觉你拉得不错!”小女孩受到鼓励,于是每天都到树林里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鼓励说:“谢谢,拉得真不错!”
终于,家长惊异地发现了女儿优美的琴声,忙问是什么名师指点。这时,女孩才知道,林中的老人是著名的器乐教授,而且她的耳朵从未聋过。
装耳聋,引导孩子走向自信。她认真倾听孩子的琴声,对孩子不断鼓励,虽没有具体施教琴艺,又没任何说教,但却给了孩子动力和智慧。女孩每天为残疾孤寂的老人拉琴,从中悟到艺术的价值和魅力,琴德、琴艺都得到升华。这个传奇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无为”教育的哲理。
2. 教育手段的间接性:
常用的直接的教育手段,如:讲课、报告、参观、访问、表扬、批评、奖励、惩罚、谈话…
而不运用某些直接的具体手段,教育者的有些行为,在有意或无意中触动了受教育者的心灵,促使其觉悟。这种间接手段,有时更有力量。
一位母亲怕耽误孩子的学习,风尘仆仆赶了几十里路,把儿子落在家里的书送到学校,然而这本书却是孩子在家里看的一本小说。母亲的行动震撼了孩子的心,使他强烈感受到深沉的母爱。不识字的母亲并没有如常人一样讲刻苦学习的道理,却收到了促使孩子猛醒,从此用功读书的效果。此处无言胜有言。
3. 教育者身教的示范性: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示范,崇高的师德是最具魅力的“无为”教育。
华北油田第五中学的教学楼上醒目地书写该校的办学思想:“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节节皆楷模”,通俗而又深刻地阐明了教师示范作用的重要性。
的确,教师无小节。选择了这种职业,就应时时处处为人师表,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深远。
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学,自然,教师的示范作用主要应该体现在教学上。教师示范,不仅要体现在学科的知识结构中,而且要体现出思维品质和哲学高度。应既是学科课,又是哲学课,既要传播知识又要启迪智慧。平常常说的功夫在课外就是这个道理。弦外之音最动听,感受的是乐曲的美和心灵的美。
4. 受教育者亲身经历的体验性
应该说,没有亲身的体验,就不会有觉悟。“无为”教育是学生作为主体的自我教育。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我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获取知识如此,提高觉悟也必须有真切的体验。学生必须通过行为体验,方能感悟人生。
北京有一位“十佳少年”,她从美国回来,是自己到学校办的转学手续,没有父母陪同。这位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自然得到了提高。
所以,有的教师写文说:“让学生体验成功是培植自信心的有效途径”,这是很有道理的。体验成功,实施“我行教育”,大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中国青年报》创办了“给你自信夏令营”,提供了“我行教育”的宝贵经验。
“无为”教育艺术的哲学基础
“无为”教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无为”思想与现代教育学中“主导、主体”理论的结合。
“无”与“有”,“主导”与“主体”各是一对对立的哲学范畴。
从哲学基础上来认识“无为”教育艺术,首先要正确认识“无”。
老子指明:“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两者同出而异名”。“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显然,老子阐明的“无”,不是什么都没有,“无”是潜在的“有”,“有”是显现的“无”。正如计算机技术二进制的“0”和“1”,是低电位和高电位,否定或肯定的寓意一样。
无和有是事物两种存在表现形式。无、有合二而一,融为一体,相伴相随。如,无更多的限制,则有更多的自主……同出而异名。
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有许多“无中生有”的生动写照。如白居易诗中所写“别有幽愁怨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鲁迅诗“万家墨面没篙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与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音乐家说,休止符比任何一个音符的含义都丰富,一首名曲要善于使用休止符。《国歌》的乐曲空半拍起,正是对“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最有力的呼唤。有人评价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为“无声而有音乐般的轻重疾徐,无色而有图画般的光辉灿烂”。
以上所说,不仅是无中生有,甚至是无胜于有了。
纵观世上万事万物,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属于有形有象的事物:另一类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甚至听不到的无形无象的事物。前者人们比较熟悉,也研究较多,而对无形无象的事物,则研究难度较大。比如,人体经络是客观存在,但看不见,摸不着。针灸专家祝总骧教授受周恩来总理委托,带领一课题组花了二十多年时间,运用多种科技手段,才验证了人体经络线与古代针灸铜人所标画的一致。又如,“黑暗”一词,黑是一种可观的颜色,而暗则是一种视觉和心理的感觉。汉语中此类结构的词还有许多,象“光明”、“声音”……语言现象反映的是生活现象,表明事物有可以言传的,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或者说,有的靠感知,有的靠感悟。思维学家专门提出“意会思维”进行研究,是很有道理的。汉语成语中“不可思议”、“妙不可言”等指出了常规思维有不能达到的境地,即微妙的境界,故老子日“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无欲以观其妙”。
真正懂得了“无”、“有”之间的关系,才能明白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
老子指明万事万物发生发展的规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不是不为,也不是消极无为。“无为”的正意是顺其自然,因势利导,无所不为,没有办不到的事情的意思。
在这里,“道”和“无”是同一个意思,是通用的。所以“无为”即是“道为”。道,揭示的是规律。无为,即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最终“无为”要求的是遵循自然规律办事。“顺其自然”、“因势利导”是最高的法则。“无为”,即“无背道之行,顺自然而为”。汉字把“人”“为”合而为“伪”字,不正警示人们背道的人为是虚假的吗?只有“道”、“自然”才是真。要去伪求真,则需“无为”。柳宗元的名文《种树郭橐传》中以种树讲哲理,种树高手“能使树活得长,长得快,不过是按照树生长的自然规律,充分适应它的天性而已”并不是人的能耐。这是“无为”思想的生动说明。
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导”要促进“主体”的发展,其真谛应是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则应开发潜在的积极因素,引导其开悟。“无为”教育的目的,正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悟性。这一过程是因势利导,是教育者的“无为”,促使受教育者的有为。
“无为”教育艺术常用法
垂范:
教育者的示范,无言的身教。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讲的就是垂范的作用。青少年善于模仿,教育者的行为成为楷模,自然会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身教是“不教而教”的首要方法。身教好,教育的任务就完成了一半。
学校新教学楼的垃圾道堵了,总务处在道口旁贴了个封条——“禁止倾倒”。在此后的两个月里,学生们扫除后都要穿过操场,将垃圾倒在老楼的垃圾道里。
校长手术后上班了,他发现封条后便抄起铁棍通垃圾道。一位看到的老师告诉他:“总务处已贴了告示”。校长说:“你家的下水道堵了,是不是也贴上封条不用了?”教师无言以对。“要把学校也当成自己的日子一样过啊!”校长的这句话深深印在这位教师的心上。后来她也当了校长,时时处处记着要“以校为家”。
倾听:
教育者虚心、认真听取教育对象地坦诉,促使对方在宣泄中实现自我心理调节。当人产生心理冲突时,自然的需求就是要找人诉说。教育者要善听,即对教育对象的任何想法(当然不一定正确)要听得进去,表示理解,在倾听中因势利导,让教育对象自己得出正确结论。心理学家认为,认真的倾听就完成了心理咨询任务的一半。
记得一个当医生的朋友曾经说过这样一件事情:他有一个病人被诊断证明为绝症。这个病人常常在拿药的时候到他那儿坐坐。我的这个医生朋友由于职业的习惯便常和他聊聊,或者就那么静静地听着。一次,那个病人说了很多很多他的过去、现在、幸福、心酸,他生病后的种种心境和牵挂。朋友听了许久许久。病人说完了,如释重负,轻松多了。后来,听说那位病人去世前的情绪一直很平稳,配合治疗也比过去积极多了,并且把被医生判定为三个月的生命延长了近一年。朋友对我说,他很欣慰那天没有对那位病人进行长篇大论的劝慰与建议,而只是静静地倾听了诉说。他颇有心得地说:“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所起的作用,可我却从这件事中知道了开方、看病医治的只能是躯体,而倾听却能使一个人的精神得到寄托。”
激励:
教育者通过语言或文字等多种手段,含蓄地、寓意深长地触动教育对象的心灵,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开发潜能。激励源于尊重,源于信任。出乎意料的处理,往往能促使教育对象的心灵震撼。
一位小学校长对童年一次考试分数难忘的记忆:
由于中途转学,功课落下了不少。一次数学考试后发卷子,我提心吊胆地接过来一看,非常意外,老师没有打分,只写了两个字:“哎呀!”。此刻,我领会了老师的心意,老师不相信我会这样,老师在给我机会,老师在期待着我,老师在用这样一个善意玩笑似的方式等待着我的努力。我决心把落下的功课补上。果然,又一次考试我得了满分。
许多年过去了,我又经历了无数次考试,见到过成百上千张试卷,但只有那份没有分数,写着“哎呀!”的试卷,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珍藏。
体验: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教育对象在亲身经历中实现情感体验,获得真切的感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没有体验,就没有完成教育过程。体验成功是培植自信的有效途径。在体验中获得了“我行!”自信意识的增强。
为战胜胆怯,一位母亲让她五年级的女儿买10张《北京晚报》,再按原价卖出去。半个小时过去了,孩子张不开嘴。经过思想斗争,战胜了虚荣,开始大声吆喝,终于把报纸卖出去了。
在闹市区卖报,这是一种情境活动。孩子受到了磨炼,体验了成功,得到了单靠说教不可能有的思想收获。
对比:
使教育对象在事件或情感对比中,找到差距,心灵受到震撼而猛醒、开悟。没有比较就没有认识,没有比较就没有教育。反差越大,给人的印象越深。在反差中,发现道德境界的高低,自然产生羞愧、自责,从而获得认识的飞跃、精神的升华。
有这样一个故事:古代某武士一心想成为世上第一射手,他遍访名师,刻苦训练,终于达到了百发百中的境地,武士自喜。一日,在深山偶遇一高僧,高僧明其箭术,遥指空中的两只飞鹰,武士心领神会,一箭射落了其中的一只,而高僧却说:“取鹰何用弓箭,高手当‘不射而射’”。言罢,高僧抬手一指,虚点向空中的一只飞鹰,只见那鹰好如受重创,径直落至高僧的脚下。武士大为震惊,叹道:“这才是射艺的最高境界啊!”
迂回:
对教育对象的问题,不采取就事论事的直接说教,而是通过心理暗示启发联想等手段,使其认识事物的规律、领悟生活的真谛。为了前进而后退,为了走直道而走弯道,这往往是获得成功的策略。
一位中学生是生物爱好者,搜集了众多的标本。他妈妈是教师。一天,妈妈发现儿子的情绪不高,但没有直接询问,而是对儿子说:“妈妈今天比较累,想去逛公园。你陪妈妈一起去好吗?”儿子答应了。逛公园时,面对各式各样的植物,妈妈不断发问,儿子滔滔不断地解答,显示了丰富的知识。
这位妈妈发现,晚上儿子做作业时情绪特别好。
空白
摒弃包办代替,给教育对象留有创造的空间和时间,调动其主动性。为了取得教育的实效,往往需要等待。“耐心是伟大的老师”。
杨振宁在西南联大读研究生时,他的导师是王竹溪先生。一天,王先生要他写一篇论文《固体中有序与无序的问题》,并要他参看一本书。杨振宁看不懂这本书,便去向王先生请教。王先生一个字也不讲,却又要他看第二本书。杨振宁第二本也看不懂,又去向王先生请教。王先生还是不讲,又推荐第三本书给他看,并要求他看完第三本书后,再回过头来看第二本和第一本,并说出对第一本书的见解。杨振宁反复读了第三本书后,再读第二本和第一本,果然写出了优秀的论文。
宽容
对教育对象错误、过失产生的原因,给以充分的理解,使其在意想不到的宽厚态度、宽松环境中自省。“出奇制胜”的兵法运用在教育领域是教育方法的极致。教育者的宽容使教育对象无地自容,这是真正的教育诗篇。
一位学生的个人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向教师说了一痛尖酸刻薄的话。这位教师没做任何解释,只是给她写了一首小诗:
“土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
大海宽容了江海,拥有了浩翰:
天空宽容了云霞,拥有了神彩:
人生宽容了遗憾,拥有了未来。”
学生收到后,沉思良久,突然笑了。她觉得生活真美好,自己很幼稚。
“无为”教育艺术与教师理论修养
“无为”教育艺术对教师理论修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无为”教育艺术提出的课题意义在于倡导学习教育哲学,提高教师理论修养,促进素质教育,增强德育实效。
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有相当多的糊涂和错误观念。有人认为说得越多越好,管得越细越好。在教育过程中“多与少”、“讲与练”、“低与高”、“得与舍”、“专与博”……一系列矛盾应从哲学高度去认识和解决。
前一段流行一句口号“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很是感动人。而最近,有识之士指出,不能穷教育,对,但“不苦也要苦孩子”,应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学吃苦是学做人的起点。深圳人感叹“有钱难买少年穷”,这里充满了辩证教育思想。
哲学家说:“少则得,多则感”,“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运用到教学领域,一些教师少留作业或不留作业,反而提高了质量的经验,特别应予重视。
“无为”教育要实施“不教而教”,首要的要求是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教师水平可分为四个层次:“一般教师”、“教学能手”、“学者型教师”、“教学艺术家”,亦可称为“职品”、“能品”、“妙品”、“神品”。
“无为”教育时常表现为无言与无形,甚至达到出神人化的境界,有人称其为教育的极致,实属教育艺术的高层次表现。教育者要呕心沥血,从创设情境到引导经历,从教化进入悟化,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新的感觉、新的体验,获得精神的升华,灵魂的净化。这一过程呼唤着“神品”教育艺术家,也指示着教师提高修养的方向。
关于素质教育,可以下上几十种定义,但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素质教育就是学做人的教育。而“无为”教育艺术所具有的或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或晴天霹雳开悟撼心灵的魅力和威力,难道不令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教师、家长、教育文艺的创作者……)神往吗?
青少年的成长是从他律逐步进入自律。“无为”教育艺术展现的是教育者导演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教育。在无形无象,但有声有色的无为教育中:学生的自主意识会大大增强,身心健康水平、智慧和悟性都会有新的提高。
教育哲学是加强素质教育的理论武器。
“无为”教育艺术将谱写素质教育的新篇章。
(此文1997年获东城区教科研论文评比一等奖。《德育信息》、《北京教育》、《北京教育报》等分别摘要刊登)
【“无为”管理艺术】相关文章:
“无为”管理艺术08-17
“无为”管理艺术08-12
“无为”管理艺术08-06
班级管理的无为与民主08-13
无为之为作文08-15
立本、无为、开放、成长08-13
作为思维方式的“无为”08-06
课改,追求无为教育08-17
浅谈班级管理艺术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