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北师大版《做家务》教学设计(通用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北师大版《做家务》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做家务》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结合“摆碗筷”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学习过程与方法。
2、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本节课“做家务”(2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以及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呈现孩子“摆碗筷”的情境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探索筷子的双数与根数之间的对应,填表表示这一对应关系,再根据这个表,写出乘法算式,编制2的乘法口诀。学生经历这个过程,不仅学习了2的乘法口诀,而且体验了乘法口诀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将对学习后继的乘法口诀产生积极的迁移和影响。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本校为乡镇村办中心小学,学生的学习条件、学校的教学条件有待于完善,如缺少多媒体教室,不能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主要还是以挂图和准备好的小黑板以及教师自制的教具为主要教学手段。由于本地区属于城乡结合地带,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长大多都是以经营小生意为主,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检查和辅导自己孩子的功课,以至于本班有部分学困生。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平时对这些同学总是耐心辅导,给予他们帮助,使得这些学生也都能顺利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在家里会做家务吗?(展现挂图)
星期天,家里来了好多客人,爸爸妈妈都忙着招待客人,烧菜、做饭,小明也过来帮着做家务活,你们看(老师指着挂图,让学生观察)小明在做什么呢?(生:帮着摆碗筷。)
师: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做家务(摆筷子)”这一情境来学习2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做家务)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看图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明摆碗筷这幅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同桌互相说说,再汇报。)
生:桌上摆了9个碗,3双筷子,可能吃饭的有9人,应该摆9双筷子,已摆好了3双,还要摆6双……
师:请同学们看看小明是怎样摆筷子的呢?(一双一双地摆)你们能帮助小明把其余的筷子摆好吗?
生:能。
2、摆一摆,数一数。
(1)请每位同学用小棒代替筷子摆一摆。想一想:共要摆几次。(9次)要求边摆边说:一双筷子有2根,2双筷子有4根……
(2)学生自己动手摆,边摆边说。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帮助,请个别同学示范。)
(3)汇报。你摆了几双筷子?共几根?你是怎样数的?
(4)比一比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有的学生一根一根地数:1,2,3,4,…,18根;有的学生两根两根跳着数:2,4,6,8,…,18根。)
先让每个学生看着摆的小棒与同桌互相说,然后全班闭着眼睛说,小组内说,个别说。
3、填一填。(用小黑板出示这个表格)
几双筷子
1
2
3
4
5
6
7
8
9
几根筷子
2
4
(1)观察思考。这个表格表示什么意思?
(2)试一试。独立把书上的表格填完整。
(3)交流订正。“你填的数是几?为什么填这个数?说说你的算法。”
生1:我是边摆小棒边数边填表。
生2:我是先数一双2根,2双就是在一双的'基础上加2根,即用2连加的方法。
4、试一试。
(1)根据表格写乘法算式。
师:1双筷子2根也就是几个2?(1个2),那么1个2是2,用乘法算式表示,你们会吗?
(同桌交流、汇报。老师板书:1×2=2。)
师:2双筷子呢?(2个2)
2个2是4,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又是怎样的呢?
(交流、汇报。老师板书:2×2=4。)
师:同学们很聪明,那你们能根据表格写出3双、4双、5双……9双所对应的乘法算式吗?
(学生同桌交流后,独立填写算式,再汇报;老师按顺序板书乘法算式。)
(2)根据乘法算式,编一编乘法口诀。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学了5的乘法口诀。想一想,5的乘法口诀是怎么编的呢?你们能根据这9个乘法算式编出对应的2的乘法口诀吗?(能)
(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3)交流订正。可让个别学生说说他们的想法,其他小组同学补充,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按顺序写出乘法口诀。
(4)学生齐读乘法口诀。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编出了“2的乘法口诀”;仔细观察,同桌讨论“2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学生口述发现的规律,老师用彩色粉笔圈注。)
5、读一读、记一记。
(1)按顺序齐背。
(2)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口令。
(3)教师指表格中任一组信息,学生说口诀。
(三)巩固新知、拓展思维
1、游戏(对口令)。
形式多样:可以师生对口令,小组之间对口令。内容是:两道乘法算式与一句口诀对。如,2×3,3×2,对口诀二三得六。
2、圈一圈。
(把第15页练习第2题写在小黑板上展示)先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然后反馈订正。
提问:(指着小黑板上已填完的表)观察这些圈起来的数,你发现了什么?(双数)没有圈起来的数呢?(单数)
3、比一比,哪一组获胜。
规则:每一个同学先独立完成第15页第3题,然后老师选两组同学进行接力,其他同学当评委。接力同学每人只做一题,然后按顺序传给下一位同学,最先完成又全对的小组获胜。让同学说说比赛的感想。
4、综合拓展题。
出示15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反馈订正。要求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总结
请小朋友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做家务》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通过放筷子的真实情景,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在于生活中,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使学生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学习编、记、用2的乘法口诀,理解2的乘法口诀相邻两句之间的关系,掌握并能够熟练地运用。
3、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小棒、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在家经常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吗?都做哪些家务活呢?
看来,我们班的小朋友个个都是爸爸妈妈的得力小助手。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到小明家去做客,小明非常喜欢劳动,他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下面老师带同学们到他家里看一看,他在做什么?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课件演示:小明摆筷子,边摆边数)
1、说一说。先在小组说说自己对图意的理解,然后让学生个别汇报。(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有效信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一共有多少人吃饭?需要多少双筷子?一共有多少根筷子呢?)
2、摆一摆,数一数。学生用小棒代替筷子摆一摆。想一想:共要摆几次。要边摆边说:一双筷子2根,2双筷子4根
3、看一看。仔细观察小明是怎样摆的?说说看。(通过观察,学生快发现是2根2根摆的,这时教师抓住知识的生长点,做到旧知识的复习,促进新知识的迁移。)
4、比一比。
(1)学生用小子,动手摆一摆。边摆边数出一共用了多少根筷子。再摆一遍,这时要求边摆边把数的过程填写在表格中。
(2)名汇报,集体订正。
(3)每次加得的结果读一读。
5、试一试。
(1)根据表格尝试编制2的乘法口诀。
(2)学法指导:说一说怎样编制乘法口诀。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3)小组研究编写。如果有困难,可以看一看书中的算式,在编口诀。你能编几句就几句。
(4)全班交流,集体订正。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编了几句口诀?请你任选一句说说看。学生口述,教师出示相应的.口诀卡片。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纠正,共同整理出系统的乘法口诀。
6、记一记。
(1)先按顺序齐读2的乘法口诀。
(2)观察:同桌讨论2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学生口述发现的规律,教师用彩色粉笔圈注。
(3)请大家读读记记自己编出的2的乘法口诀。
(4)交流你认为”2的乘法口诀”哪几句容易记?哪几句难记一些?你用什么方法记呢?
(5)记忆:按顺序齐背、看卡片把口诀补充完整。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口令。教师指表格中筷子的根数,学生说出口诀。
三、巩固新知,拓展思维。
1、游戏。请9个小朋友站在黑板前一个接一个火车,一个接一个的背出2的口诀。再调换这9个学生的位置再做开火车背口诀的游戏。
2、完练一练第1—4题。
3、件出示适当的练习巩固题。
四、课堂总结。
《做家务》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结合“摆筷子”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掌握并能够熟练地运用。从而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尽快喜欢编制乘法口诀。
教学重点:编制并掌握2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探索记忆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设计特点:
1、使学生通过操作、探究、合作交流来学习新知。
2、让学生经历2的乘法口诀的学习过程。
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取新知,并结合统计的初步知识让学生对比、探究、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愿意自己编口诀。
4、让学生经历自我修正、自我实现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老师听说,咱们班有许多同学都会做简单的家务活了,你们的爸爸妈妈好高兴啊!谁来介绍一下你常做哪些家务活呢?(板书课题:做家务)
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1、师: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会让我们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小明和你们一样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这个星期天,小明家来了6位客人,小明主动给客人们端茶、拿水果,吃饭前,又帮着摆碗筷,你知道小明摆了几又筷子吗?
师:小明是怎么摆的?我们用小棒,帮他摆一摆好吗?(要求边摆边数)
师:你摆了几双筷子?几根筷子?
师:说说你是怎么数的。说意义例:一双筷子有2根两双就是2个2,列式(到小组中一起列在卡片上)
2、师:能不能一边摆一边填上4页的表格?组织学生交流订正:
摆一双筷子怎样列乘法算式?摆2双,3双,4双……会吗?
3、组织学生独立列式后交流汇报
4、编口诀
师: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你们能根据这9个乘法算式编出对应的`2的乘法口诀吗?(先自己编写在书上然后同桌订正)
设计说明:通过独立思考编出口诀,再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形成共识,最后有在反思中巩固知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5、整理2的乘法口诀。
三、规律探究。
师:2的乘法口诀中藏着许多秘密呢,等着你们去发现呢?快读读去寻找吧!(生自由读找)好谁先来说说你的发现。
1、相邻的两句口诀的得数相差2,
2、口诀里都是小的数在前面,
3、得数都是双数
四、巩固应用。
1、游戏:找朋友。教师出示乘法口诀,由桌子上有乘法算式的同学将算式将相应的算式举起来,其他同学判断。(全体参与,很好的练习方式。)
2、P15第4题。
板书设计:
做家务
1×2=22×2=42×3=62×4=8
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
2×5=102×6=122×7=142×8=16
二五一十二六十二二七十四二八十六
2×9=18二九十八
《做家务》教学设计 4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4~15页《做家务》(2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利用已有经验探索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2的乘法口诀。
2、会用2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前准备:
挂图、小棒、口算卡片
教学方法: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教师讲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直观感悟
1、教师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吃饭时一个人一只碗,还要什么工具?
2、教师引导学生边摆筷子边口答,1个人2根筷子,2个人4根筷子,3个人……
(学生用桌上的小棒代替筷子边摆边数)。
3、教师引导学生把书上的表格填完整。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做摆筷子活动,直观体会几个2相加的过程,感受用乘法计算的必要性)。
二、经历过程,体会方法
1、教师设疑,刚才大家用摆的方法计算几个2是多少,如果客人很多,用数的方法能很快算出来吗?有什么办法?怎样用乘法计算?
2、每两个(同桌)同学为一组,一个同学摆小棒,另一个同学写乘法算式计算。
班级交流,教师板书乘法算式。
3、教师讲解:1×2=2可以用一句口诀表示:一二得二一般把较小的数写在口诀的前面。2×2=4可以用哪句乘法口诀表示呢?
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根据2×3=62×4=82×5=102×6=122×7=142×8=162×9=18编出口诀。
班级交流编出的口诀,并说出遍口诀的方法,教师板书整理口诀。
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乘法算式和口诀,说说发现了什么规律?说说怎样记口诀?
教师设疑“如果记住:2×3=6口诀;二三得六计算2×4=忘记了口诀,怎么办呢?”(估计学生说:想,二三得六,表示三个二得六;四个二比三个二多一个得二,所以“二四得八”2×4=8。)
(教师引导交流记口诀的不同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口诀。)
5、学生齐读口诀,把书上的横线填完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经历编口诀、记口诀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解释应用,解决问题
1、学生同桌两人做对口令游戏,一个学生说口诀的前半部分,另一个学生说后半部分。
2、学生独立做练一练第2、3题,学习用口诀进行计算,班级交流,教师评讲。
3、学生看图列式计算第4题“每人2只手,4人几只手?一只手5个手指,8只手几个手指?”,学习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请两个学生板演,教师点评。
4、引导学生讨论第5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有趣的对口令中记忆2的乘法口诀,并学会应用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反思评价,互相欣赏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大家?”
《做家务》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能把学做一件家务事的过程写清楚,做到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要点:
把劳动的过程写具体
教学难点:
文章要有开头和结尾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做家务的经过,把事情基本说清楚。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二)教学经过:
一、课前谈话,激发写作兴趣
1、聊聊自己在家里的生活情况,会哪些家务活并交流做家务的感受。
在学做家务的过程中,你感到最困难、最有趣的是哪一次?遇到什么困难?出了什么洋相?是怎样克服和改进的?
2、要求写下你做家务的经过,你会怎么写?
学生自由发言
二、我们看看范例是怎样写的.?(读范例,懂得写学做家务事的方法和要求)
学生总结写作方法:这次作文是写什么的,要求是什么,要注意什么。
老师归纳:
写作内容:学着做的一件家务事
写作要求;把做事的经过写清楚
注意事项:写之前要先想好
(1)写哪一件家务事?
(2)这件事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和谁一起做的?
(3)做的过程有没有遇到困难?有了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
选好内容后,请同学们自己定一个作文题目,开始动手写作。
三、学生自己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对作文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完成作文,并进行适当的修改,使文章连贯通顺。
2、从劳动中获得快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教学经过
(一)学生继续作文,教师巡回指导,初步完成后,先同桌相互检查评论。
(二)再由学生推荐觉得写得好的文章,全班评议。
1、用投影仪投影文章。
过程有没有写清楚?开头和结尾有没有写好?学生自由提修改意见!
选出你觉得好的文章,说说好在哪里?
2、各自修改作文,再抄到作文本上。
《做家务》教学设计 6
一、教学设计意图
众所周知,好动是儿童的天性,这不仅仅是指他们爱玩,也包括他们对劳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加上孩子们都有较强的表现欲和渴求表扬的欲望,因此孩子们对劳动并没有抵触情绪,但由于他们对劳动的意义并没有深刻、理智的理解,因而缺乏对劳动持之以恒的态度和行为。因此,学生认识到作为家庭一员,应该积极主动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减轻父母家务劳动的负担,用自己的行动表达对父母的体贴与关心是十分必要的。这种有针对性的是实实在在植根于他们生活之中的,是十分有效的。本课体现了品德与生活课的生活性和活动性。课上老师没有做过多的劳动知识讲解,而是通过学生自主的活动体验获取劳动技能。孩子们可以在活动中培养自己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共享信息的能力以及与人学习和合作的能力,在观察,讨论,交流中受到深刻的,培养自己真挚的情感。
二、实施过程:(课堂实录)
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一会儿老师带着大家做几个动作,如果你知道这是什么动作,就马上喊出来,行不行?
(放音乐,老师做动作。)
(随着欢快轻松的音乐,让学生模仿老师做家务劳动的系列动作:洗衣服、拖地、擦桌子、浇花……引入主题)
师:大家真聪明,都猜对了,这些就是几个简单的家务劳动。
(板书:家务活。)
2、组织谈话,随机引导。
师:同学们,平常你们家谁做家务活呀?
生:爸爸。
生:妈妈。
生:奶奶。
师:奶奶年纪那么大了,还要做家务活,你能帮着奶奶做吗?老师相信你一定能!
师:你都看见爸爸、妈妈做过什么家务活呢?
生:妈妈经常洗衣服、做饭、擦地。
师:你的妈妈真能干!
生:爸爸在家做饭、收拾屋子、叠被子。
……
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了这么多家务活,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吗?
生:妈妈,你太辛苦了!
生:爸爸,你歇会吧,我来帮您做。
生:妈妈,我很感谢您,我可以帮您做。
师:说得太好了,爸爸、妈妈这么辛苦,我们可以帮他们做。当他们的小帮手。
师:那你做过哪些家务活呀?
老师发给每个同学一张纸,图上的家务活,你做过哪个,就把图下面的小红花涂上颜色。
师:开始吧!我们一定要诚实!
(学生图色)
师:谁愿意把你做过的.家务活念给大家听?
生:我做过洗衣服、喂小动物、取报。
生:我做过擦桌子、浇化、洗衣服。
生:我帮妈妈摆碗筷、择菜。
师:赶快数一数你得了多少朵小红花呀?
(引导:①你真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②你是个诚实的好孩子,但是老师希望你今后能多做家务活。)
师:除了表上这些,你还做过哪些家务活呀?
生:我会做面条。
生:我洗过全家人的袜子。
生:我帮妈妈擀过饺子皮。
……
师:老师看到这么多爱劳动的好孩子,心里真高兴!
3、营造环境,参与劳动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家务活,现在咱们就来比试比试,赛一赛谁是家务劳动的小能手。
介绍小组。
(择菜、收拾书包、叠衣服、洗小物件、擦桌子。)
(学生兴趣盎然的活动)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劳动成果展示给大家看。
(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介绍自己的小经验。)
(老师和其他同学适时地对劳动的成果做出评价,并交流劳动的方法。)
师:刚才的比赛中,很多同学都表现不错,老师相信要是你们会做的家务活一定能坚持做,不会做的还能学着做,相信大家一定能成为主动做家务活的好孩子的。
(板书:主动做)
4、升华认识,活动延伸。
师:老师送给每个小组一个小信封,现在可以打开了,里面是老师帮助大家制定的一份家务劳动的小计划,咱们比一比,看谁能经常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三、教学反思
《主动做家务活》是品德与生活第一册第四单元《我爱我的家》下的一个主题活动。本节课,教师让学生回忆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来感知劳动,了解劳动,在创设的主题活动中学会劳动的知识,并且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回归生活,应用生活。充分体现了品德与生活课的生活性和活动性。本节课,老师没有过多的、烦琐的问题,而是运用亲切的语言在和学生聊天中引导学生充分的体验劳动的乐趣,而聊天的话题来自学生的现实生活。本节课活动成了教和学的共同的中介,一些日常家务活的劳动知识是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交流、探讨、合作等积极的形式获取的,真正的培养的孩子们自己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共享信息的能力以及与人学习和合作的能力。此外,本课的最后《我的小计划》是本次活动延伸,使课程回归生活,指导儿童生活中的行为,使得这次成为长远的、有价值的。
《做家务》教学设计 7
教学目的:
1、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有责任承担家务劳动。
2、懂得承担家务劳动既是自己的责任,又可以分担父母的辛苦、劳累。
3、懂得承担家务劳动还能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养成劳动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谈话提问,引发思考。
2、激发情感,引出课题。
听了同学的发言,你们真了解父母,懂得父母的辛劳。工作了一天,辛苦了一天的父母,下班回到家还要干哪些家务活儿呢?
(1)继续看某某同学的家长下班后都干了哪些家务活?
(2)当你看到父母忙着干家务活儿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
小结:你们真是懂事的好孩子,正像大家所想的一样,我们的父母需要你们的关心,为他们减轻负担,做他们的小助手。
二、利用课文,讲明道理。
过渡语:和学生一起唱《好妈妈》
1、播放歌曲《好妈妈》FLASH动画。图中小朋友是怎样做的?小组讨论说一说。
2、你平时在家是怎样做的?小组说一说。
3图中小朋友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
三、联系实际,提高认识。
1、提问:你在家里是怎样做妈妈的小助手的?你觉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2、告诉他们遇到下面的情况应该怎么做。
(1)妈妈炒菜正等着用盐,让强强赶快去买。强强正在看电视。(急家长所急,当家长需要时,就应该放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当家长的小助手。)
(2)君君放学回到家,看见奶奶正在洗菜,便跑过去帮忙。奶奶说:"这点事用不着你做,你去做功课吧。"
(家长不让我们参与家务劳动时,应向家长讲明道理,说服家长,支持自己当好小助手。)
3、查一查
你在家里常干哪些家务活?请把常干的.在方框里画"√"
再对同学们说一说你做完家务活的心情。
小结:我们能做的、会做的家务事要主动做。(板书:主动)不会做的家务活儿,要学着做(板书:学做)家务活儿天天有,所以要坚持做(板书:坚持)只有这样,才能当好父母的小助手。
四、总结全课,提出希望。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五课做妈妈的小助手(板书课题)同学们知道了自己是家庭的一员,有责任干家务活儿。这不仅能够分担父母的辛劳,更有利于培养自己的生活能力,养成劳动习惯。老师衷心希望同学们学过这课,都能主动关心、体贴父母,多做家务,做好父母的小助手。
【《做家务》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做家务》教学反思04-08
做家务02-17
做家务作文07-31
做家务的日记03-18
做家务日记01-30
做家务的日记12-11
做家务的心得03-31
做家务的句子01-10
做家务日记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