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及评析
善意的谎言美好的心灵——《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及评析执教/洪海鹰 评析/张丽红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及评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感悟,体会残疾青年的美好品质和“我”对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3.进一步领会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别饿坏了那匹马”的不同含义;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善意的谎言背后的真情。 【教学难点】 体会残疾青年的美好品质和“我”对青年深深的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 课前思考:生活中有没有让你感动的事?
一、揭示主题,铺好阅读理解的路
1.谈话导入。在我们六年的学习中,有很多课文感动着我们。如《永远的白衣战士》中的叶欣,舍己为人、舍生忘死的精神感动着我们;《番茄太阳》中双目失明的明明,那天真烂漫、坚强善良的笑感动着我们;《爱如茉莉》中父母间那普普通通、真真切切的爱,也同样感动着我们。今天我们再一起来欣赏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它就是《别饿坏了那匹马》。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指导学生读好课题,做到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
【设计意图:从课前谈话到新课导入,以“感动”为话题,在浓浓的情感交流中,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为阅读学习奠定基础。】
二、初读课文,掀开语言文字的帘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出示阅读提示:(1)自由渎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2)结合自读提示和初读感知,说说有哪些问题你不理解。
2.检测自读情况。(1)生字词重点解决瞥见(读音)、嗫嚅(释义)、瘦削(多音字)、枯蔫(找近义词),相机总结理解词语、多音字选择读音的方法。(2)说说课文中出现的人物有哪几个,引导区分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3)梳理需要解决的其他问题。如: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我”怎么知道残疾青年在骗“我”?残疾青年为什么要骗“我”?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篇幅很长的课文,在具体学习语言文字、体会词句内涵时,一般不能逐词逐句地去朗读、品评,但是全程教学又不能出现“盲区”,因此需要安排这样全文通读、扫清字词障碍的环节。同时通过把握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初步理清故事的人物关系;通过梳理问题,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情,确定本节课探究的主要问题,实现教学的高效。】
三、直奔重点,牵起语言文字的线
1.探究问题:“我”怎么知道残疾青年在骗“我”?引导学生找到重点段第24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从而体会“我”明白自己上当了。
2.在一刹那间,“我”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根本就没有那匹马,是残疾青年一直在骗“我”。“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在这之前的一个个画面。同学们,你们能看到怎样的画面?从文中找找吧。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要给学生充分读的时间,但并不是说,有时间给学生就行了,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拔。这个问题的设计为学生的自主学习选准了切入点。】
四、自读自悟,感受文字背后的意
1.深入文本,呈现“我”上当之时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
2.交流、感知“我”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
画面一:“碧云,咱家的那匹马正缺马草,收下这孩子的马草。”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命令道,“听见没有?快把马草提进去!”(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茫然”,感知原来残疾青年在骗“我”。)
画面二:他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笑着对我说:“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他认真地看过马草后,冲里屋叫道:“碧云,你出来一下!”(通过感悟具体的言行与神态描写,烘托出青年关心“我”的良苦用心。)
画面一-:“别别别……”他急因了,“碧云!碧云!”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挡住我的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拿!”“回来!”他在身后喊道,“那马会踢伤你的!”(通过感悟残疾青年的语言、动作,感受他美好的心灵。)
3.探究、理解三处“别饿坏了那匹马”的用意。(1)小组内找三处句子,并讨论:三句中的“别饿坏了那匹马”在情感、用意上有什么不同?(2)小组交流汇报。
4.感悟这是一个美丽的谎言。
探究问题:残疾青年为什么要骗“我”?引导学生结合前文了解原因:(1)“我”身无分文,但很爱看书。(2)父亲教育“我”要靠自己的劳动去换取读书的钱。(3)马草卖不出去时,“我”不去看书。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本身,从主人公的外部表现去发现谎言之“谎”;启发学生通过揣摩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去挖掘谎言之“美”。在整个过程中注意由学生自己去读书,去体悟,为学生创造在课堂上自由阅读、自由体会、自由发表意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深入到具体的词句中进行阅读、交流、理解,达到学生学会阅读、学会理解、学会感悟的目的。】
五、拓展延伸,打开阅读期待的心
1.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配乐欣赏许申高的另外一篇文章《五公斤菜油》,并谈感受。
3.推荐阅读《妈妈喜欢吃鱼头》《天使的吻痕》《沉重的土豆丝》《父亲送我上大学》《最后一片叶子》《父亲的谎言》等。
【设计意图:概括能力应该在长课文的教学中予以关注。因此,本环节特意安排这样一项训练,这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有必要。拓展阅读环节,既有利于课文主题得以强化,颂扬的美德在学生心中升华,又有利于阅读方法的迁移运用。同时,推荐阅读文章也有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促使学生把阅读兴趣保持到课外阅读中去。】
【评析】
《别饿坏了那匹马》所在的单元以爱为主题,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让学生感受到真情的美好,使爱在心中扎根。
这篇课文在单元中所处的位置是略读课文。执教者较好地把握住了略读教材的特点,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中理解、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学设计主线突出,以“善意的谎言”为主线,展现出了普通百姓的美好心灵。
一、紧扣感动,体会真情
无论是课前谈话设计还是新课导入设计,执教者紧紧围绕“感动”二字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感动、文本中的感动,从而体会人间的真情。
二、巧妙设计,突出主体
教学过程设计巧妙,引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首先通过整体感知,让学生根据对文本的理解提出自己的疑惑,然后帮助学生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如:课文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我”怎么知道残疾青年在骗“我”?残疾青年为什么要骗“我”?学生再围绕这些问题走进文本,进行自主探究。学生学习的目标明确,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三、精心预设,体现主导
本教学既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又体现出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特别精妙之处是教师引导点拨的预设。在学生探究…我’怎么知道残疾青年在骗‘我…这个重点时,教师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在这之前的一个个画面。同学们,你们能看到怎样的画面?”这个问题会使学生由文字想象画面,然后再挖掘文字背后的意思。
四、课内课外,延伸无痕
教学设计的容量很大,特别是拓展训练非常有价值,不但给学生提供了一篇配乐朗读,让学生欣赏了许申高的另外一篇文章《五公斤菜油》,还向学生推荐多篇与课文相关的文章,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较好地落实了崔峦理事长提出的“把课外阅读挤进课堂”的精神。
(作者单位:甘肃兰州市兰炼二小/甘肃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及评析】相关文章: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反思04-02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反思08-24
别饿坏了那匹马好句08-21
别饿坏了那匹马主要内容06-08
别饿坏了那匹马的读后感09-08
《别饿坏了那匹马》读后感09-19
别饿坏了那匹马读后感(精选6篇)09-24
《别饿坏了那匹马》读后感(精选3篇)08-21
别饿坏了那匹马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08-19
别饿坏那匹马读后感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