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难点突破(精选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少年王勃》教学设计难点突破,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难点突破 1
《少年王勃》是一篇描写历史著名人物的课文,学习这类文章,难点在透彻理解人物的特点,引发孩子对人物的敬重,从而产生自我反省,并在这样的基础上体会文本的表达方法。王勃令人敬重的特点便是他的“才气”,因此本文的教学难点在于品味王勃的“才气”。
一、通读课文,领略才气
1.课文的哪些语句说明王勃很有才气?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全文,并找出来读一读。
2.全班讨论交流。
相机出示:
①路过南昌时,滕王阁刚刚整修一新。一位姓阎的都督正准备在滕王阁举行宴会,听说王勃很有才气,便邀请他也来参加。教师介绍:当时王勃才14岁,只是路过而已,就受到身居高位的阎都督的'邀请,可见他有才气早已是众人皆知。
②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
同学们想象一下,都有哪些人来参加宴会?(学生想象,指名说。)
这是一种侧面描写,这样的描写更让我们觉得王勃很有才气。而王勃当时是什么表现?
③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
有谁知道“胸有成竹”是什么意思?指名说一说。
教师小结:“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原指一位古人,他要画竹子,他就到竹林中细心地观察,观察的时间久了,他的心中就有了一片竹林,画竹子的时候,就很有把握。
王勃为什么胸有成竹呢?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学生快速读一读。(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凝望”是怎样地看?学生交流。你能再说几个表示仔细地看的词语吗?指名说。
王勃不仅用眼睛在看,而且用心灵在感受,滕王阁前的美景已经深深印在王勃的脑海中了,所以他才会胸有成竹。
我们来信心百倍地读好王勃的话。(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④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
你从哪个词语感受到王勃的才气?
教师小结:王勃的思路就像汩汩流淌的泉水,笔上下翻飞。我们一气呵成地读读这一句话。
分组比赛读一读。
⑤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奇才,真是奇才!”
你就是那位都督,夸夸王勃。指名读,指导做好“拍案叫绝”的动作。男生齐读。
⑥王勃写的这篇《滕王阁序》……名文。
二、美读课文,享受才气
1.《滕王阁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文,其中的哪一句诗写得最好?
出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会读吗?自由读。
理解“鹜”。
想想怎样读出诗的节奏来。标上停顿号(落霞与孤鹜侪飞,秋水供长天一色。)
2.王勃为什么会写出这么精彩的诗句来,他都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相应的句子。学生边读边画。
3.全班交流讨论。
出示句子:
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①自由读句子,注意把句子读正确。
②指读。
③再读句子,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④先说说你仿佛看到的情景,再带着你的想象来读句子。
⑤这么美的景色,想看吗?静下心来,好好地欣赏一下。(放课件)
⑥这眼前所看到的景色,与你刚才想象的一样吗?带着新的感受,我们再来用心地读一读。
⑦师生共读,共背。
4.这么美的景色,王勃用短短的14个字就描绘出来了。(出示诗句)
让我们感受古诗的意境,读出诗句的美妙。(女生读)
让我们想象那醉人的美景,感受诗句的意境。(男生读)
三、拓展朗读,敬重才气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少年英才,他就是王勃,出示《滕王阁序》全文,重点读读以下四句。
(l)“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4)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2.出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领学生读一读诗句,并告诉孩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已成为千古名句。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难点突破 2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含义。
2、 会背诵有感情的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字词:
都督 南昌 宴会 探望 凝望 余晖
飞翔 孤鹜 千古传诵 读书 《滕王阁序》
二、 整体感知课文:
1、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谁能说说王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奇才)
2、 其实全文处处都能体现出王勃是一个奇才,请大家默读课文,仔细找一找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勃是一个奇才?(提醒学生默读的要求)
三、 相机精读全文:
1、 学习第一节:
重点体会“听说王勃很有才气,便邀请他也来参加”这句话,说明王勃的才气早已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了。(略讲)
2、 学习第二节:
重点体会“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
A、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这样的一个场合,都督会请些什么样的人?
B、 这么多有才学的人为什么都不敢答应呢?这说明了什么?
3、 学习第三、四节:
A、 这两小节中哪些词可以看出王勃的才思敏捷?(文思如泉、笔走如飞、胸有成竹、拍案叫绝)
B、 同学们找得很准确。我们先来看看,王勃胸有成竹的写出了千古的传诵《滕王阁序》,其中有一句最为出名:“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示该句)谁愿意读一读?
C、 你知道这句诗的意思么?文章有一节描述的就是这句诗的景色,谁能找出来读一读?(出示第三节)
D、 你知道“落霞与孤鹜齐飞”描写的什么样的景色?
你能找到“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什么意思的句子么?
E、 大家来看:“鹜”字比较冷僻,平时用比较少,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字的下半部分是什么字?(鸟)谁能在这个句子里找到“鹜”字相对应的`意思?那“孤”、“与”呢?又都是什么意思?
F、 同学们都了解了这句诗的含义,那该如何读好这段景色描写呢?(师范读,教读书方法,边读边想,生个别读,注意情感)
G、 然后再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注意断句和节奏)
H、 不知道大家留心观察了没有,文中第三节和第四节中分别有一句带感叹号的句子,谁能找到?你知道这两个句子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又该怎么读好它呢?
出示这两句:
“让我来试试吧!
“奇才!真是奇才!”
四、 全文总结、诵读佳句
通过刚才同学的动手动脑,让我们发现了一个少年奇才——王勃!在这篇课文中有些段落和词汇是非常优美和生动,让我们从课文的三四节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当堂背诵!
五、 完成作业:
1摘抄佳段第三第四节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难点突破 3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少年王勃》,学习了生字新词,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王勃,和他进行零距离的接触。(齐读课题)
二、精读全文:
1、王勃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课文中都督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夸奖王勃的?请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交流。
2、(板书:奇才)相机理解“奇才”。
3、因为什么把王勃称为“奇才”?出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齐读。
4、那么你知道这句诗歌的意思吗?默读课文,把相应的句子画出来。
5、学生交流。(板书: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理解第三自然段:
(1)理解“凝望”的含义,进一步理解“迷人”的秋景。
(2)出示两组句子比较哪一句更好,你的理由是什么?
远处,水天一色。
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
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飘荡……
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荡……
通过比较加深理解这幅壮观悠闲自在的美景。
(3)反复读这句话,通过学生的读再次体会这幅美景。边读边想象画面。
(4)出示美景图,假如你就是王勃,看到如此样的美景,你能把它描述出来吗?引导学生背诵课文第三段。
【过渡】看到这些王勃怎么做的,默读第四段,把给你印象深刻的词语画出来。
理解第四自然段:
(1)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王勃写文章时写得快?(文思如泉、笔走如飞。相机指导学生理解)
(2)“拍案叫绝”是什么意思?那你们也拍着桌子把都督夸奖王勃的话读一读!
(3)王勃的`这篇滕王阁序写得非常好,尤其是哪一句让都督拍案叫绝?(学生齐读并出示句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这两句话是滕王阁序中最出名的两句,至今人们还在传诵着。它所展现的美景就是刚才王勃站在窗前,凝望到的迷人的秋景。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再来细细体会一下这迷人的景色!(齐读)
(5)让孩子们根据老师的提示,背诵第四段。
6、让我们捧起书,带着对王勃的敬佩,带着对他的赞美,一起读读2、3、4小节。(齐读)
【过渡】我们现在知道王勃被称为奇才是不为过的,其实文章的第一、二段也有能让我们感受到王勃是个奇才的句子,默读一二段,把相应的句子画出来。
(1)抓住“邀请”理解第一段。
(2)抓住众多人的表现,衬托王勃的有才气。
(3)反复读加深理解。
【过渡】看了这些,是不是更让我们感受到王勃是个奇才?我们在带着敬佩在读这句话“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7、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思。
三、总结:
今天,我们读了王勃参加滕王阁宴会的时候当场写下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让我们认识了一个才思敏捷,才华横溢的少年王勃。让我们一起记住当中的千古名句:(生再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四、延伸:
王勃被称为“初唐四杰”,他还有很多的千古名句,你知道吗?补充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同学们,要想让自己变得像王勃一样的聪明,我们平时就要做到:多观察、勤思考、敢创作!
五、布置作业
我国古代像王勃一样年少机敏的人很多,如砸缸救人的司马光、敢破陋习的孙中山等,你能搜集几个类似的故事吗?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难点突破 4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忘勃的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重难点
1、重点:背诵三、四自然段
2、难点:感受王勃登上滕王阁观看到的美景与他写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学习生字
1、分析字形
2、注意以下几个字的写法:
督:监督别人要用眼睛,所以下面是个目。 宴:上中下结构,写得应紧凑些。 序:田野的野右半部分,不能多撇。
二、初读课文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少年王勃》,谁能说说王勃是个怎样的人?(板书:有才气)
2、其实全文处处都能体现出王勃是一个有才气的人,请大家默读课文,仔细找一找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勃是一个奇才?
(一)交流以上问题:那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勃很有才气?
1、学习第一节:
出示:听说王勃很有才气,便邀请他也来参加。
说明王勃的才气早已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了。
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节:
出示: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
a、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这样的一个场合,都督会请些什么样的人?
b、这么多有才学的人为什么都不敢答应呢?这说明了什么?
指导朗读
3、学习第四节:
出示: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
王勃文思如泉、笔走如飞,写的文章令都督都拍案叫绝,认为是难得的一个人才。由此可以看出王勃才思敏捷、才华横溢、才智过人。从都督惊讶的语气中也可体会到他是一个奇才。
指导朗读。
4、学习第五节
王勃写的这篇《滕王阁序》,成了千古传诵的`名文。
“千古传诵”说明王勃写的文章影响广泛深远,不愧为是一个奇才。
指导朗读。
(二)王勃胸有成竹的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滕王阁序》,他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图画呢?
1、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画的是怎样的情景?
王勃用那一句诗把看到的美景写下来的?
2、出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谁愿意读一读?
3、你知道这句诗的意思么?文章有一节描述的就是这句诗的景色,谁能找出来读一读?(出示第三节)
4、你知道“落霞与孤鹜齐飞”描写的什么样的景色?
你能找到“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什么意思的句子么?
5、老师读诗句,学生读意思。
6、王勃看到的景象很美,写得更美,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师范读,教读书方法,边读边想,生个别读,注意情感)
7、然后再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注意断句和节奏)
8、指导背诵。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难点突破 5
教材简解
《少年王勃》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滕王阁序》,显示了王勃的文思敏捷与才气横溢。
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了事情的开端,点明了事情发生的地点。第二、三、四自然段讲当时在场的客人对都督提出的要求不敢答应,王勃却即兴写下了《滕王阁序》。第五自然段点明《滕王阁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课文插图与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相得益彰,有助于学生领悟佳句。课后的照片是今天滕王阁的美丽夜景,可借此激发学生对滕王阁的向往之情。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学会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多音字。借助字典或结合语境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的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含义,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色。
设计理念
《少年王勃》这一课,学生是喜欢的课文。因为王勃是个奇才,是学生读后,在老师的引导阅读之后,查找到有关资料之后,都能够认识的奇才。所以,这一节的阅读教学任务很容易完成,在理解这篇文章上没有多大难度。按照常规的阅读教学方式,阅读任务完成后,课也就结束了,相关段落背诵下来,成为孩子一个积淀也就结束了。这种教学不管加上多少诗意,不管上到何种深度,说到底还是无法让三年级的孩子突然悟出奇才是怎么来的。我觉得如果不从写作的角度认识这篇文章,仅仅去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解决一些孩子自己能够弄明白的问题,这是非常可惜的。虽然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淡化写作知识,但这么好的写作导文,逼迫我们不要淡化,应该强调,应该用这最鲜活地资料去唤醒孩子写起来。
设计思路
教是为学服务的,阅读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教学生学会读书。我以“读”入手,把握文章重点,突破难点。
1.充分的读书时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和帮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好课文,这是教学的重点。让他们在读中自悟,悟出课文中蕴涵的情感、道理、学习方法,从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发展语言,从而不断提高语文水平。教师只需要当一名“导游”,引导学生游历于课文的意境中,让学生自己体会文章的美妙。
2.先“读”后“讲”、以“读”代“讲”。在学生充分读书的前提下讲,而且讲解一定要精当,帮助学生克服阅读障碍,帮助学生领会课文中叙事状物、表情达意的精妙之处,正确处理“读”与“讲”的关系,不求面面俱到。
3.运用语言艺术提升教学质量。自然流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保证教学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发挥最佳的效能,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老师在课堂上对课文内容生动形象的讲述,对课文声情并茂的`朗诵,会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震荡学生的心灵。
4.使用教学辅助手段促进阅读感悟。运用各种教学辅助手段,如使用多媒体课件,为促进学生读懂课文服务,任何教辅手段都应该用以组织好阅读教学活动,把读书落到实处。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导入新课
1.长江发源于青海,沿途经过十多个省市后流入东海,其中有个省简称为“赣”。江西境内的长江我们称之为赣江。
2.介绍名楼:在江西省XX市赣江边,有与黄鹤楼、岳阳楼齐名的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唐初始建,已经有1300多年历史了,曾多次被毁重建。(出示照片。)
3.揭示课题:此楼因为一个少年在重阳节这天写的的文章《滕王阁序》而一直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他就是王勃。(板书课题,简介王勃。)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新词
1.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疑问吗?让我们来读课文了解王勃。
2.播放课文配乐朗读录音。
3.自由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尤其是比较长的句子)、读通课文。
4.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词语:探望父亲整修一新举行宴会
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拍案叫绝滕王阁序千古传诵
(1)指名读词语(读出感情色彩,边读边想)
(2)这些词语让你想到了什么?
过渡:少年王勃是个怎样的人呢,今天我们继续品读课文,走进王勃。
三、精读感悟、理解文意
(1)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
1.要求:其实全文处处都能体现出王勃是一个有才气的人,请大家默读课文,你认为王勃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词、句、段中体会到的?可以画句子、圈词语、写感受。
2.学生默读全文,画句子、圈词语、写感受。
(2)互动交流感受,指导朗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
1.“听说王勃很有才气,便邀请他也来参加。”
(王勃是山西人,听说,可见名气很远,王勃的才气早已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了)
2.“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侧面描写)
“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
(文章采用对比形式,其他人都怕时间短,怕写不好,认为有难度,不敢写;而王勃却能够胸有成竹地要试试。)
理解“胸有成竹”(简单介绍典故,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了通盘的考虑。)
3.“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
理解“文思如泉”(写文章时思维敏捷,像泉水一样不断地流“笔走如飞”(写作速度非常快。)
4.“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侧面描写)
理解“拍案叫绝”(用手拍着桌子叫好,比喻对人的赞赏。)
边做动作边读句子。
5.“王勃写的这篇《滕王阁序》,成了千古传诵的名文。”
理解“千古传诵”(永远被流传诵读。)
(3)板书
1.王勃是个怎样的人?
2.指名回答(很有才气、文思敏捷、才智过人、善于观察、才华横溢、很孝顺……)
学生自己板书
3.总结板书:课文主要是讲他的才华横溢。板书:才华横溢
4.他为什么会这么有才华呢?(爱观察、爱思考、爱写作)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体会诗句描写的美景
过渡:滕王阁自古就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更是因为奇才少年王勃写下的这篇千古传诵的《滕王阁序》而享有盛誉,其中,有一句诗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让我们把它记在心里。
出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指名读,齐读。
2.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一幅情景?
课文中是如何描绘的?请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3.指名读相关句子,并出示:
“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a指导朗读:抓住“迷人”
b理解感悟:
哪句是描写了“秋水共长天一色”?(“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
哪句是描写了“落霞与孤鹜齐飞”?(“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理解“孤鹜”(一只野鸭)、“齐飞”(野鸭缓缓地飞翔、云霞轻轻地飘荡,好象在一起飞。)
4.“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你们真不简单!多么迷人的江上秋景,让我们和王勃一起来欣赏,谁能把这迷人的秋景读出来吗?
指名读,赛读与评点。
5.多美的景色呀,我们一起来吟诵诗句。学生齐读。
6.让我们一起把这么迷人的情景,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之中,好吗?
请你们用最短的时间把他背下来。自由背、指名背。
五、表达对王勃的佩服之情。
1.师:能写出这么绝的诗句,王勃不愧为是“奇才”!而王勃当时只有14岁。你佩服王勃吗?你想说什么?
2.写一写自己的想法,并交流。
六、总结
老师相信少年王勃的非凡才气一定会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老师也衷心希望我们班能出现像少年王勃那样有才气的人。
七、作业
1.古今中外,像王勃这样的少年奇才,历史上还有很多,你知道哪些?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背一背《滕王阁序》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难点突破 6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
2、理解词语的意思和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赣江“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壮观、秀美的景色,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齐读课题
2、师:同学们,王勃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生交流
3、师:我们可不可以再次认真读读《少年王勃》这篇课文之后来讨论王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请快速浏览课文,然后试用几个字来说说王勃是个怎样的人?(才气)
4、师:将才气表现得淋漓尽致、激动人心的是课文的第几段?(第四自然段)
二、精读第四自然段
师:仔细地大声朗读这一段,看看才气在什么地方展现?
1、交流:“奇才,真是奇才!”
(1)都督是怎么说的?指名读
(2)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什么?生交流
(3)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都督对王勃的赞赏,但是当初都督一开始可不是这样想的,这里还有个故事,课文没有写,现在我讲给大家听听。(讲故事)
有一年,一位姓阎的都督在整修一新的滕王阁内举行宴会,邀请了许多有名的文人参加。王勃路过此地,也被宴请来参加。他人小年纪也不大,因而被安排在后面的座位。其实,都督早已叫他的女婿做了一篇《滕王阁序》,打算在宴会上大显身手,显示自己的才能,也让他这做岳父的脸上有光,有面子。
宴会开始了,客人们喝酒祝贺,很热闹。这时,都督站了起来,得意洋洋地对客人们说:“今天我们能够相聚在一起,实在是非常得开心,你们都是大文人,希望能为这滕王阁作一篇文章留作纪念。”说完,就装模作样地请宾客们做文章。
(4)听完故事,你有何感想?生交流
(5)请读——“奇才,真是奇才!”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生交流
(王勃不光让都督不敢小看他,而且还非常佩服和欣赏他,他真了不起!)
(6)王勃让都督从自以为是到很欣赏他,靠的是什么?(才气)
2、这才气在文中也有详细精彩的描写,谁来读读这一段?生交流
(1)“胸有成竹”是什么意思?生交流
(2)“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由来还有个故事呢?北宋有个画家叫文与可。他画的竹子非常有名,那他画竹子的秘诀在哪里呢?原来,他在自己家种了各种各样的竹子,他经常去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所以他每次画竹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后来就用“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
(3)现在谁来读读这个成语?指名读。(读出自信来!)齐读
(4)师:王勃也是胸有成竹的,也就是说他在心中已经写好了,这叫打好“腹稿”了。“腹稿”的典故,就是王勃创下来的。出示这个小“介绍”:
他写文章的时候,开始并不认真思考,而是磨一大池磨,然后美美地喝上几杯酒,拉起被子便蒙头睡觉,当然他并没有睡觉,而是在静心思考,构思文章。等到思考完之后,他掀开被子,提起笔来就写,连一个字也不用改动。人们就说王勃这叫打腹稿。他的许多书就是这样写出来的。
(5)引读:当时王勃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同学们,当时王勃心中已经想好了,为什么他不说:“让我来写!”而要说:“让我来试试吧!”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交流(谦虚)
(6)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很谦虚)
(7)我们都知道,参加宴会的有好多人,那么其他人在干什么呢?
(8)朗读第2自然段,理解为什么其他人“你看看我,我看着你,谁也不敢答应”?(都督要求当场写庆贺的文章,时间又短,怕写不好,有难度。相比之下,王勃却是“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9)其他宾客都很为难,而王勃“写的时候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几写成了。”从这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交流
(10)什么叫“文思如泉、笔走如飞”?生交流。能不能换几个词语来说说看?生交流
3、师:王勃写的时候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几写成了《滕王阁序》,尤其是哪一句让都督拍案叫绝?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师:这是《滕王阁序》中最为出名的,至今人们还传诵着,成了——(齐读:千古传诵的名文)它到底展现了怎样一幅美景呢?出示图片,你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美景?谁来说说看你看到了哪些景物?生交流(晚霞、孤鹜)
5、课文是怎样描写这景物的?生交流句子,出示。
6、美美地读读这句话,然后将诗句对照起来体会。生自由读。谁来谈谈你的体会。生交流
三、精读第三自然段
1、请大家练习练习,试试将江上迷人的.秋景通过你的朗读美丽起来。
生练习、指名读、齐读。
2、师:这么美的景色王勃写时就用了一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师:读到如此美丽的佳句,我们不禁要感叹14岁的王勃真不简单,不只是我们认为王勃是多么的有才气,就连那位都督也终于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了,他竟忍不住拍案叫绝。
4、“拍案叫绝”是什么意思呢?这里的“案”有几种意思,出示:
(1)长形的桌子
(2)提出计划、办法等的文件
(3)事件
你觉得这里的“案”选哪种解释?生交流。理解了这个“案”字相信这个词语就理解了,谁来演一演都督当时是怎样拍案叫绝的。
指名表演读。练读,读出感叹语气。齐读。
5、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王勃写的《滕王阁序》,全文共七段,1017个字,你对比你大两三岁的王勃能写这么好的文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能说说王勃为什么会如此有才华吗?(刻苦、爱思考、善于观察、善于抓住机会)
四、拓展:
1、像王勃这样年少机敏的少年,你还知道有哪些人? (司马光、骆宾王……)
生交流
师介绍:骆宾王与王勃在小的时候就显现了才华,在文学上都很有成就,并与杨炯、卢照邻一起称为“初唐四杰”。
出示: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少年王勃如此才华横溢,令人折服,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进入时光隧道,来到1300多年前的滕王阁前,认识少年时代的王勃,拿起书本,齐读课文。
五、作业:
1、(必做题)写一写“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话描写的情景。
2、(选做题)写一段话,比一比看谁能用上“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千古传诵”、“胸有成竹”这些词语。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难点突破 7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2、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背诵三、四自然段。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少年王勃的故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已初读了课文,谁能说说少年王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学生回答。(根据回答板书:有才气)
4、课文中有一句话直接赞扬了王勃的才气,你能找出来吗?
(1)出示: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
(2)都督为什么而 “拍案叫绝”?说明了什么?
(3)你能读好这句话吗?可以加上动作,表情等
(4)过渡:那么王勃非凡的才气表现在哪呢?让我们赶紧走进这个故事去看看。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这一段,思考:都督为什么邀请王勃参加宴会?你能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来回答吗?
2、指名回答。你从“听说”这个词语中感受到了什么?
3、小结:小小年纪的王勃,名声在外,不过,这也只是听说而已,王勃是否真有才气呢?请接着往下读。
三、学习二、三、四自然段
1、引读第二自然段。
重阳节那天,(前来参加宴会的人很多。)这些被请来的客人也一定是怎样的人呢?(有名,有才……)
都督要求客人写一篇庆贺文章,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答应。)为什么不敢答应呢?
2、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就在客人们你推我让,谁也不敢答应的时候,王勃在做什么呢?
(1)出示:这时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着江上迷人的秋景:
(2)教学“凝望”
凝望就是:——专心致志地看、聚精会神地看、全神贯注地看、十分投入地看(出示)。
师述:王勃看得那么投入, 那么王勃此时仅仅是在看江上秋景吗?不。
(3)出示:王勃边看边想,突然转过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
A、“胸有成竹”看出王勃怎么样?谁来读一读?(指导读好词:胸有成竹)
B、指导读句子:“让我来试试吧!”读出王勃的自信。
C、师小结:王勃虽然年少,却非常虚心。王勃小小年纪,才高八斗。所以他写文章的思路像泉水一样汩汩流出,这就是(生齐说:“文思如泉” )
指导读词:文思如泉
D、正因为他文思如泉,所以写起来很快,一气呵成,这就是(生齐说“笔走如飞” )
指导读词:笔走如飞
③谁能读出王勃这种奇特的才能?
指读“王勃边看边想……一会儿就写成了。”
让我们带着崇佩之情再次把这两句话读一读。(齐读)
c王勃写成了什么?(千古传诵的名文《滕王阁序》)
想看看《滕王阁序》吗?幻灯出示《滕王阁序》。
d小结:看,王勃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写出这么长这么美的文章来,佩服吗?怪不得引读:都督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
特别是“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令人拍案叫绝。
出示“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你能读好它吗?
指导节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两句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你能找出来吗?(落霞 孤骛 秋水 长天)
结合画面理解:孤、骛、长天
课文中有一段话描写的就是这样的一幅美景。
(4)出示: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逐句品析
a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结合诗句朗读)
过渡:在这水天一色的背景下,……引读
b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指导读好缓缓地飞翔、轻轻地飘荡 配合朗读
小结:美的如此深远,如此宁静,如此祥和。
出示画面 朗读。
就是这么美的江上秋景,激起了王勃写作的灵感。
师读文字,生读诗句。 生生合作。读读背背。
(5)师述过渡:多美的画面,多美的诗句啊!读到这里,不光是阎都督,相信在座的.每个人都对王勃的才华横溢而感到敬佩。让我们来夸夸他。(相机板书:才思敏捷、才华横溢、文思如泉)
(6)再读 “奇才!真是奇才!”这一句话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齐读最后一小节。
理解“千古传诵”。
五、总结全课,积累有关成语。
今天,我们读了一个少年王勃的故事,让我们认识一位( )的少年王勃。
《少年王勃》原文阅读推荐:
有一年,少年王勃到远方去探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滕王阁刚刚整修一新。一位姓阎的都督正准备在滕王阁举行宴会,听说王勃很有才气,便邀请他也来参加。
重阳节那天,前来参加宴会的人很多。都督要求客人写一篇庆贺文章,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
这时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着江上迷人的秋景: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
王勃写的这篇《滕王阁序》,成了千古传诵的名文。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难点突破 8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20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的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准备】
专题学习网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录音,请学生欣赏。师:刚才那首诗的作者是谁?(板书: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王勃在少年时期还写了一篇千古传诵的美文,那就是《滕王阁序》。(板书:少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然后说说你通过朗读了解到什么?
2.指名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3.了解滕王阁(学生浏览网站视频、文字解说)
过渡:大家读书的能力很强,真了不起!为了学习更多,请小组合作借助网页把字词学会。
三、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主浏览网页。
2、检测自学结果:无拼音、加拼音读生字、词。
过渡:字词也学会了,真不错!谁知道王勃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滕王阁序》的?请细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
四、精读课文。
( 一)情境创设,重点突破。
1、说说哪个自然段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2、“落下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到底是怎样的情景?出示动画。
3、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一情景的?(图、文出示)“远处,天连着水……轻轻地飘荡……”。
4、男生读、女生读;师生合作读。
5、这么美的句子,你喜欢吗?人们听到王勃写出这么美的`句子时有什么反应?指名答。
6、请学生演一演,理解“拍案叫绝”。
7、回味诗句。(读)
8、引出第5自然段。
理解:千古传诵
9、王勃怎么写出的?其他客人呢?自读第2段,指读第4 段。
出示:胸有成笔、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在座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
10、王勃为什么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浏览网页了解王勃的成才故事。
11、扩展阅读:王勃还写过哪些千古传诵的作品?(学生浏览网站资料)
五、自由表达。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难点突破 9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的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体会赣江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王勃的才华横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从读书实践中来。本设计注重学生读的训练,将读做为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引导学生品赏课文。在读中体验,读中感悟,读与练相结合,升华对文本的认识,获得思想启迪,真正实现阅读是“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对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直面王勃
1、唐朝是是诗的繁荣时代,你们背过哪些唐诗呢?刚才听同学们背了这么多的古诗,老师也很想背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师背诗)
【设计意图:背诵古诗,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激发他们诵读古诗文的兴趣。然后再用富有感染力的教师引诵,拨动学生学习动力之琴弦,引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2、有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板书:王勃)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王勃在少年时期就显现出惊人的写作天赋,曾写过一篇千古传诵的美文,那就是《滕téng王阁gé序xù》(投影出示后)请大家举起小手,跟着老师将“序”写一遍,注意,广字头的下面是“给予”的“予”,不是“矛盾”的“矛”。请同学们跟着老师齐读三遍。
4、(板书:少年)“少”在这儿读“shào”,这是一个多音字,它还有一个读音是什么呢?可以组成哪些词语?“少年王勃”这个课题,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5、齐读读题。通过课前的'预习,你对少年王勃有什么了解?你想到哪些有关的词语来赞美王勃呢?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对诗人及写作背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解文题,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并且将生字词的教学分散到具体的语境中,避免字词教学的机械性。】
6、少年王勃是怎样写成《腾王阁序》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王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初读要求:
A、自读课文,你能将下列空白处补充完整吗?
少年王勃去()父亲,路经()时受到姓()的()的邀yāo请,参加庆祝滕王阁装修一新的()。那天,王勃()着窗外美景,创作了一篇庆贺()。都督()“(,)”时,赞不绝口。
B、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
2、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设计意图:读通是读懂的前提,让学生借助课后注音,以及初读要求进行有目的地阅读,以学生自己的领悟来代替教师的讲解、分析,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加深学生的感性体验,初读入情入境。】
3、读后交流:少年王勃去(探tàn望)父亲,路经(南昌chāng)时受到姓(阎yán)的(都dū督dū)的邀yāo请,参加庆祝滕王阁装修一新的(宴yàn会)。那天,王勃(凝níng望)着窗外美景,创作了一篇庆贺(文章zhāng)。都督(读dú到)“(落霞与孤鹜wù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赞不绝口。
4、去掉生字的拼音,你还认识他们吗?
A、指名读,齐读
探望南昌都督宴会读到
滕王阁序姓阎邀请凝望
B、联系课文与填空,说一说对词语的理解。
5、全班自由交流: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在交流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通过交流,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三、诗文对照,赏析美景
1、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相应的句子。
A、自读课文,划出相应的句子。
B、全班交流,出示句子:
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yā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①自由读句子,注意把句子读正确。
②指读,认识生字词“野鸭”即“鹜”。
③再读句子,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C、这么美的景色,王勃用短短的14个字就描绘出来了,(指诗句,多媒体播放课文秋景图,想想这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齐读。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则千古名句,怎样才能读出它的节奏来?
A、同桌互读,读对了,夸夸他,读错了,帮帮他,并请他再读读。
B、指名读,标上停顿号。(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c、齐读。
【设计意图:凸显“整合”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学会品词析句,品味语言精妙。多种形式的朗读为背诵及默写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最终做到熟读成诵。】
四、再读课文,体验感悟
1、自由读课文,把你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课文写了王勃的什么事?
2、出示填空:
课文主要写了(谁)在(什么地方)参加宴会时,都督请人写庆贺文章,在座的客人,(谁)文思如泉,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
【设计意图:开头的“自读课文,你能将下列空白处补充完整吗?”的重点是为了让学生随课文理解生字词,而此处填空的目的则是训练学生的阅读之后的概括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埋下伏笔。】-
3、王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五、自由质疑,拓展阅读
1、读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呢?
(预设:阎都督邀请去参加宴会客人都不敢答应写庆贺文章,为什么呢?
阎都督夸王勃是“奇才”,奇在何处呢?)
2、小结:王勃小小年纪,就名声在外,居然被阎都督邀请去参加宴会,不过,这也只是听说而已,王勃是否真是那么有才气吗?你们还有这些问题没有搞懂,怎么办呢?请同学们课后读一读有关王勃的故事,再联系课文思考。我们下堂课接着学。
【设计意图:学习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适当引领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并引导学生思考,进而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3、布置作业: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思。
搜集像王勃一样才思敏捷的人物的故事。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难点突破 10
教学内容:
少年王勃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交流预习情况,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自主预习专题研究课教案。
2,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知道王勃是一个很有才气的人。
3,学习本课生字,正确规范书写。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查找和课文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导入新课。
1,同学们知道,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了不起的人物,他们在少年时期就表现出聪明才智和优良品质,如司马光,怀素,孙中山等等,今天再来认识一位这样的少年。
2,板书课题:少年王勃(学生书空。师口述“年”的笔顺,“勃”的写法。)(红点圈出“少”,这个字还读什么?板书,学生组词。)齐读课题。
第二板块:交流读书情况。
1,交流预习情况。课前大家预习了这一课,你是怎样预习的? 根据学生交流出示课文生字词,检查字音。
2,交流读书情况,逐段指导。预习课文,最重要的就是把课文读好,读正确,读通顺。做到了吗?
1)第一段:指名读。板书:都督。这个词怎么读?学习“都”,多音字组词。预习时理解这个词了吗?(都督:古时候的官名,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
2)第二段:指名读,教案《自主预习专题研究课教案》。
3)第三段:自由读,指名读。指导读好长句。出示句子: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这句话比较长,谁能读好?(先同位互相读,生推荐读)指名读。书上有幅插图画的就是这两句话写的景色,先看一看图,再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着图上的情景。自由练读。指生再读。师范读。自读全段,指名读。
4)第四段:指名读。这一段有几个成语,能不能读好?出示,指名读。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指名说一说。明白了词语的意思,能把课文读得更好。谁再读一读?出示诗句。指名读。指导断句。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明白了意思就能正确地读好这句话。(理解字面意思,联系上文看图理解,师范读引领读好诗句。)自由读全段。指读全段。
5)第五段:指读。
第三板块:交流资料,整体把握。
1)自由读全文。
2)提问:王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怎么知道他很有才气?(先用课文中的语句,再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出示:“滕王阁序”片段。这就是王勃写的千古传诵的名文“滕王阁序”。这篇文章共有954字。(红字映出课文中诗句,这就是课文中写到的诗句。读。)
除了这一句,文中还有好多词句很有名,如......师朗读名句。
3)继续交流。你还了解了王勃的那些资料?交流后小结王勃生平。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章齐名,称初唐四杰。他的的诗歌和散文都写得非常好,不愧为四杰之首,为后世留下了一些不朽名篇。他的.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杰作,久为人们所传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已成为千古名句,至今常被人们引用。出示古诗。读。
第四板块: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生字。自己读一读,交流。你觉得哪些字在写时需要注意?
2,指导写“昌,宴,章”。这三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日”的位置不同,写法也不一样。板书。学生在习字册上写字。
预习的要求:
1,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认识课文中的生字,理解词语。
3,标上课文自然段序号,标注文中不懂的地方。
4,查找和课文相关的资料,读读想想大概意思。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难点突破】相关文章:
少年王勃教学反思01-02
《少年王勃》教学反思12-31
《少年王勃》教学反思15篇02-02
少年王勃教学反思15篇04-17
《少年王勃》教学反思(15篇)02-04
少年王勃第二课时06-11
专业公司采购系统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02-24
《少年王冕》教学反思10-27
少年王冕的教学反思01-11
少年王冕教学反思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