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演练、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读通、读顺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初步感知叶圣陶先生认真、平和的人格。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教学难点理解文本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正确读写"推荐、演练、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读通、读顺课文。
3、初步感知叶圣陶先生认真、平和的人格。
二、展示学习成果(20-30分钟)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能正确读写"推荐、演练、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2、同桌互相朗读课文,形式自定。互相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3、指名分段向全班展示朗读。其他同学做评委,听后评议。教师相机小结:读书要正确、流利,不多字,不少字,不回读,不错读。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
1、各小组自己互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汇报对叶老批改“我”的作文的感受。
3、让个别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5分钟)
1、通过读课文,你觉得叶老是一个怎样的人。
2、学生交流。教师注意激励学生。
四、知识拓展延伸(2分钟)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对老师批改作文的感受。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二)
一、导入激疑:
1、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6课,请齐读课题(生读)。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主要是写叶老批改“我”的作文和“我”到叶老家做客的事)
师:通过这两件事,作者认识了一位怎样的作家,能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吗?
(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和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2、出示句子,读读。
师:同学们,叶圣陶老爷爷,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也是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文学家,一生写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他的作品堪称楷模。
3、激疑:
既然是写这么一位人品和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那课文又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呢?
二、品读悟情:
请大家再来看看文中几次写到绿绿的爬山虎?划出来,读读看,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1、学生自读课文,在课文上圈划。
2、交流,出示相关句子,生谈体会。
①“刚进四合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引导学生将阳光和爬山虎与叶圣陶先生和“我”进行对比思考。(把“阳光”照在绿叶上“闪烁着迷离的光点”比作“小精灵”,表面上写有了阳光,爬山虎才能生机勃勃,熠熠生辉,实际上表现出“我”受到叶老鼓励,充满了从事文学事业的信心——已“拥有”那份“心思”。)
a、从作者对爬山虎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感受到了一种美、生机与活力、作者对叶老的敬佩。)
b、师:谁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读出一种美感,读得富有生机和活力吗(指生朗读、齐读)
c、师小结:确实是一种美的景色,一幅幅美的画面,也可以说,作者在这儿营造着一种美的意境。这美的意境是不是单单由自然景色的美、爬山虎那绿绿的美构成的呢?(生齐答:不是)师追问:更重要的是因为有什么?(叶老人格的美)对!这美的境界是美的景色与美的人格的完美融合!
你能从课文中哪些句子体会到叶老的人格美?
重点引导理解:
Δ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1)生读,春风拂面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2)你从哪些句子也可知道叶老批改是那样的认真?
(3)师:(课件出示修改稿)大家看,这就是叶老先生帮我修改过的稿子,看了这个修改稿你有什么感受?(叶老先生认真、严谨、一丝不苟)是呀,作者看到被叶老先生修改的稿子后,感觉跟大家一样,他一下子愣住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师:学到这儿,你想说点什么?
(4)朗读体会,指名读,齐读(板书:批改——认真、平和);
师:是呀,叶老先生对这篇作文的修改具体到一个字、词,足见他的细致认真、一丝不苟!所以作者说:“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引导朗读描写爬山虎的句子
(5)师:叶老不仅为“我”改了作文,还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学生接读:“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儿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
师:如果说叶老认真细致的修改令“我”叹服,让“我”受益匪浅。(www.fwsir.com)那么,这则短短的评语,则——(学生接读:“树立起我写作的信心。”)
引导朗读爬山虎的句子
d、初步感受了叶老的人品,我们再来读读描写爬山虎的句子,看看你的感受是不是更深了?(有着激动、感动、不安、喜悦)
(小结过渡)师:是呀,作者正是借生机勃勃的爬山虎,表现出“我”受到叶老鼓励后高兴激动的心情,充满了从事文学事业的信心。文中另一处写爬山虎的句子在哪呢?
②“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师:这次写爬山虎与刚才所见的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会有不同?(心情不一样了)为什么会有改变?
重点引导理解: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容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什么时候到来,悄悄将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
(1)生读后,问: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相机板书:交谈——亲切、质朴、
(2)师: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容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让你想到什么?
“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容的期待”作者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呢?——我们的交谈。
师:你觉得叶老先生会对作者说什么呢?
出示课件:叶老笑呵呵地说:
(原文对话:“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我们的历史更不行!”“是的,那是前几年写的呢!”)
师:这“期待”是什么?(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
师:是仅仅对作者肖复兴的期待吗?(也是对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
师:叶老先生这种亲切质朴的为人,循循善诱的谆谆教诲,平凡中透露出的不平凡,是我们每个人都终生受用的!你能带着这种备受鼓舞的心情再来读读句话吗?(指生读)
引读:的确,我们的交谈很――不是……而是……)
师小结:就是这样一位人品和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让我树立了写作的信心,走上了写作的道路。作者的心更是暖暖的,我”开始意识到:“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我”将在叶老认真、一丝不苟的品质影响下积极从事文学事业。
谁想来读一读让在座的每一个人都能看到绿绿的爬山虎,让大家都能体会到作者的感受?
师小结:作者借景抒情,那一片绿里跳跃着、闪烁着他的那份高兴、那份激动,一份沉甸甸的收获,一种难以表达的憧憬。正是人品与文品堪称楷模的叶老先生影响着我,“我”将在叶老一丝不苟、平易真诚的影响下积极从事文学事业。
4、体会结尾的作用:
师:课文还有一处也写了爬山虎:“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出示)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吗?(爬山虎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请同学们自由谈谈自己的理解。
(1、爬山虎因阳光照耀而绿,“我”因叶老的教导而深受鼓舞,作者每当想起叶老的教导和期望,就像那片爬山虎一样,总是充满生气和活力,所以说“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2、15岁那个夏天的事情一直留在自己的脑海中,叶老的谆谆教诲使我懂得了许多,特别是对作文和做人方面有了具体的认识和标准,那就是像叶老那样一丝不苟地写作、真诚宽厚地待人。叶老的风范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叶老的教导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三、拓展升华
1、课件链接,拓展:
正因为叶圣陶先生为我修改作文这件事,对我的成长影响很大,后来肖复兴发奋学习,充实做人,勤奋写作,终于成长为当代有名的作家,至今为止,已出版了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的文学大奖。作品主要有系列长篇小说《中学生三部曲》、长篇报告文学《与当代中学生对话》《和当代中学生通信录》等。
2、总结激情:
师:师恩难忘是每个学生的心声,肖复兴没有忘记叶圣陶先生对他的教诲,没有忘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绿在他的生命中,那一份情浓缩成一声深情的感激,浓缩成一份永远抹不去的回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就永远留在了记忆深处。来,让我们带着这份记忆,再一次有感情地读读课题。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三)
【教学理念】
文章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联系,教学中应尽可能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利用已知经验,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迁移运用。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2、感受叶老的认真、质朴,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3、学习结合上文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
在阅读中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旧课,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简介课文作者:肖复兴 北京人,1947年生,1966年高中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68年到北大荒插队,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当过大中小学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作品主要有系列长篇小说《中学生三部曲》、长篇报告文学《与当代中学生的对话》《和当代中学生通信录》等。近著有《肖复兴自选集》3卷,《肖复兴散文》艺术卷、情感卷等。《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写于1992年,原文题目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怀念叶圣陶先生》,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是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
2、设疑:回忆了什么事情?
二、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己读课文
1、学习词语:一篇 翻到 推荐、眼帘、几页 删掉、动词 燥热、握手 融洽、黄昏、客厅 模模糊糊
用生字组词练习,开火车。
读读词语:规范、莫名其妙 堪称楷模 余晖 窗棂 沉郁 摇曳
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暂时不解决,等到读课文时再理解。
2、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
板书:
修改文章,请我做客,给我印象。
3、谈谈其他收获。
4、指名读课文,边读边理解部分词语。
5、练习朗读:读读自己最喜欢的或自己认为最难读的段落。然后展示朗读。
三、学习修改态度——一丝不苟
1、出示修改后的文章,幻灯迅速而过,问,叶老修改的怎样?
2、学习第三节,肖复兴是怎样把你们讲的句子写下来的?指名读,说说,从哪个词体会到修改的认真,修改的多?
3、看到这么多的修改,我当时一下子楞住了,愣住了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愣住了?请用“居然”来说一句话。(我都获得北京市大奖了,居然还能改出这么多的毛病;一个大作家修改中学生的文章居然这么认真,真是从未见过。)
4、朗读指导:吃惊、敬佩。
四、学习第四节——修改方法
1、到底是怎样修改的?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修改方法?有几条,请标在书上。默读第四节,批注阅读。
2、谈谈修改方法,并从课文中找到例句。
(1) 把用词不准确的地方改准确。除课文已经举到的把“一张画像”改为“一幅画像”、把“书皮”改成“包书纸”外,
(2) 把长句断成短句。如,把“那站在门口手里拿着大三角板和大圆规的王老师,就是我们的新班主任”,改为“我们的新班主任王老师站在教室门口,手里拿着大三角板和大圆规”。
(3) 删去重复啰唆的词句。如包字。
再读读课文后面的资料,谈谈还有什么修改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4) 增添一些词句,使表达的意思更清楚、更完整。如,
(5) 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作文中写“口里还不住地呐喊:‘冲啊,向几何进军!’”这个句子用词不准确,因为呐喊是大声喊叫、助威的意思,而画面是不可能出声的,叶老改为“从口里还吐出来几个字……”这样就既符合画面的意思,又表达确切。
(6) 改正错别字和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
3、总结:所有这些,叶老都一一加以修改,可见叶老对这篇作文的修改是多么仔细、认真。
4、当我读完叶老修改的文章后,有什么感受?出示句子: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理解:春风拂面。“拂”,轻轻擦过,“春风拂面”指像春风一样从脸上轻轻擦过,形容使人感到非常愉快、舒服。作者运用这个比喻,更形象地表达出自己对叶老的感受。
朗读句子。
五、书写生字。指导书写:荐、翻、昏。
六、其他作业:作业本相关作业。
第二课时
一、简单复习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2、修改方法六条。
二、运用修改方法自行修改肖复兴作文中的一段话。
画完后,我递给同桌小强看,还不停地给他讲着。谁知看得正带劲,忽然背后伸出一只手把画给拿走了。我生怕让老师瞧见,就急忙说:“别闹,别闹,回头再让你开眼……”我刚一回头,哎呀,糟糕!原来拿画的正是王老师。
我立刻紧张起来,新就像刚上岸的鱼,“扑腾、扑腾”一个劲儿地跳。我看见他的粗眉紧皱着,像拧成了一股黑绳。我的心在打鼓,想:“大祸临头了,这顿‘斥儿’算挨定了!”忽然他又把画放下,望了望了我,只轻轻地笑了一声,象开玩笑似的说:“得不错啊,不过是个‘相似形’,我的胡子可没那么长。“说完走会讲台前就又泰然自若地讲起课来。
交流修改地方。
出示原文修改,再次领略到叶老的一丝不苟。
三、学习评语的激励作用
1、默读思考,为什么能树立我写作的信心?
2、回答,我是从哪个句子感受到什么?
四、会见——感受人品
1、引言,肖复兴从叶老的修改中感受到叶老是一个的怎样的人?认真、平和生活中的真人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快速默读6-10节。
2、交流句子。
3、课文到此为止,与课文题目好像一点关系都没有,题目应当取做什么比较好。
五、研究题目。
1、课文中几次写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都划出来。
2、细细的读,每一次,都是因为什么而写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1)写“我”到叶老家里做客,两次具体描写了叶老家院子里满墙的爬山虎:下午刚进院时见到的阳光照耀下的爬山虎和黄昏时落日余辉映照下的爬山虎,作者通过写爬山虎表达了自己当时的心情。
句1: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句2: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2)最后写这件事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作者说:“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与题目呼应,含蓄地写出了15岁那个夏天的事情一直留在作者的脑海中,叶圣陶先生的音容笑貌、亲切教诲一直激励着他前进。
3、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借景抒情。
4、还在“借物喻人”: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要点归纳:见到爬山虎就会想起叶老的教导,应该怎样做人,怎样作文。叶老的风范给作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叶老的教导一直激励着他前进。)
五、感悟“非凡”影响
(出示句子): 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
(1)理解“意义非凡”:如果在作者15岁那年,没发生这两件事,你认为作者的人生会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要点归纳:是叶老先生改变了肖复兴的命运,引领他走上了辉煌的人生之路。)
(2)补充资料,感受“非凡”:让我们来看看,那个夏天以后肖复兴的文学之路吧,相信大家对“意义非凡”会有更多的理解——课件出示补充资料:
肖复兴现任《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80余部。近著有《音乐笔记》、《日子的回忆》、《总有一处让你感动》、《纸的生命》、《父亲的手记》等。曾经获得过全国以及北京上海优秀文学奖多种,《音乐笔记》获首届冰心散文奖。《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向往奥运》、《荔枝》、《银色的心愿》、《寻找贝多芬》等篇入选大中小学课本。
你们知道吗?他还是我们语文教材的编写委员会的委员呢!(提示学生翻阅语文教材中的《后记》部分)
(3)练习说话,感悟“非凡”(课件出示):
在肖复兴的的心中,他永远忘不了,忘不了,忘不了 。
理解题意:
(1)至此,我想同学们一定已经明白,课文就是要借这绿绿的、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爬山虎(师指题)来赞叶老——(师指板书,生齐读:“认真、平和,亲切、质朴”“堪称楷模”的叶老先生!)
(2)美的景色与美的人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这时,在作者眼里,在作者心中,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蕴含了更深的含义。
当肖复兴的第一本作品集出版时,他忘不了叶老先生对他的教诲,也忘不了——(生齐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当肖复兴的第一部作品获得大奖,他再次想起叶老先生对他的教诲,眼前又再次浮现——(生齐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3)1988年,叶老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1992年,时年45岁的肖复兴提笔写下这篇文章,往事历历在目,他满怀深情地写下课题——(生齐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绿在他的生命中。那份情浓缩成一声深情的感激,浓缩成一份永远抹不去的回忆——(生齐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六、作业菜单:
1、背诵并默写片段。
2、推荐阅读:《我教儿子学作文》(肖复兴著)。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03-18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08-19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教案05-09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作文03-08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语文教案04-29
那片绿绿的草地作文05-18
四年级语文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08-15
四年级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