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高职生心理健康与成才总结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浅谈高职生心理健康与成才
高职生不同于本科生,在各个方面高职生都低于本科生,自然而然,心理方面高职生也与本科生有着本质的区别,搞清楚高职生的心理问题,将对高职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引导高职生积极健康的成长,将有助于高职生尽快成才。
要做到心理健康,争取身心健康是关系到成才与否的头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
一、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
二、对当代高职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高职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高职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极易造成当代高职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
(一)客观方面
与中学比,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目的是为今后继续深造或就业做准备;高职学校学的是专业知识,目的是把学生塑造成某个行业的专门人才。中学课程几年一贯学习仅有的几门高考课程,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高校要求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刚进校门的高职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高职院校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大部分高职生在中学时期居住的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高职院校,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这对年龄仅有十七八岁的新生来说,是极不习惯的,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
4.对待社会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中学的工作和活动多是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由少数同学承担的。大学强凋学生的自我管理,班里事情多,社团活动多,学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学习外,还要担负一定的社会工作,关心班集体建设。新生往往不大适应这种较大工作量的生活,缺乏工作主动性,在其位又不知如何谋其政,感到压力大。
(二)主观方面
新生物质生活的依赖性与精神生活的独立意识发生着矛盾;日益增强的自主自立意识以及主观愿望上的自主自立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发生着矛盾。这两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的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如下心理问题:
1.是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因为考取了大校,部分学生渐渐松懈了斗志,终日悠哉游哉,自己的成绩也不会差,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满。
2.是失望与失宠感。有的学生入学前把高职学校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
3.是松气情绪与歇脚心理。有的同学认为长期拼搏的目标已经达到,心理上得到了满足,生理上希望得到休整。进入高职院校后奋斗目标不明,适应能力不强,竞争的气势也有所减弱,便产生了“松口气,歇歇脚”的心理,再也鼓不起前进的勇气了。
4.是畏首畏尾。因为环境变化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社会活动不参
加,运动场不光顾。整日除了学习之外,无所事事,生活单一,有碍个性发展。
三、对当代高职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校在高职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尝试,以下是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2、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方方面面
(1)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高职院校,对自己目前所处的现状感到满意。
其实,高职院校并不是像某些同学所想的一无是处,如果是这样,国家还有必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吗?在学生刚入校时,我会告诉学生学院的教育方式、目标以及学生毕业以后的发展前景。让学生对于我们的教育方式做好思想准备,同时让以前的优秀毕业生就其目前的就业情况进行演讲,使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这样学生就不会认为我读高职院校没有什么意义。
(2)强化自身心理素质和育人意识,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渗透,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的积极作用。
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健康的学生。这就要求自己拥有健康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进取精神,稳定的工作情绪,融洽的人际关系,在学生面前自信、真诚而宽容,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不仅成为学生的良师,更是学生的益友,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帮助学生摆脱消极的自我评价,建立积极的自我肯定,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困难和心理困惑,成为学生最信任的人,最可靠的人,这样学生也才会在真正遇到困惑的时候愿意向你倾诉。在日常教育中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活动,为学生提供松弛、宣泄、交流和了解心理知识的场所。举办相关的讲座,有针对地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困惑。利用黑板报,宣传心理保健知识,讨论有关热点问题,在班级内形成“人人关心健康,人人维护健康”的氛围,帮助高职生建立起维护个人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引导他们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如何培养新世纪人才,其核心是加强对青年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二十一世纪人才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质,且相互和谐统一,这也是健全人格的科学内涵。我们应该反思以往的教育工作,人们往往偏重的是科技文化、学识才能素质,而较为忽视的是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即使在比较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今天,仍未对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心理卫生死角”引起足够的重视,其结果是导致学生中出现了大量的心理问题,严重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影响了人才的整体素质,阻碍了高教目标的全面实现,给国家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保持健康的心态,不仅关系到广大学生健康生理、心理的发展,良好思想道德的养成和完美人格的塑造,而且关系到人才素质的整体提高、高教目标的全面实现、直至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高职生的成才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高职生们只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一样也可以成才。
【浅谈高职生心理健康与成才】相关文章:
浅谈高职生心理健康与成才总结08-05
浅谈高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08-19
浅谈高职生现状及拓展德育新思维研究08-24
浅谈读书与教育——告诉您,学生成才的秘密08-22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01-12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10-01
浅谈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08-05
浅谈农村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09-03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9篇01-12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9篇)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