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七年级生物教案《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通用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生物教案《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生物教案《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分析数据说出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
2、通过尝试解读数据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观察、比较法进行探究的能力。
3、分析资料,并能举例说出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加强对有限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重点和难点
1、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
2、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3、解读实验数据的技能训练。
(一)水在绿色植物体中扮演什么角色?
1、水在绿色植物体中的分布。
方案一:四人小组合作,动手试从果菜中找到水,全班交流,设计验证干小麦种子是否含水实验方案,分组实验。
方案二:动手试从果菜中找到水,设计方案,观察教师演示实验。
2、水在绿色植物体中的含量。
方案一:观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方案二:课前收集有关资料,交流探讨。
对不同意见进行补充和交流。
3、水对绿色植物生活的重要作用。
方案一:四人合作,联系生活,调动经验储备,讨论交流,相互补充。
方案二:根据提示,深层挖掘内涵。
(二)解读小麦对水需要量的实验数据。
方案一:独立计算和画出直方图,实物投影展示,全班交流,谈启发。
方案二:四人小组合作计算和画直方图,组间交流点评,谈启发。
指导分工,控制时间。
(三)水在生物圈中的分布会影响植物的分布。
方案一:展示课前收集过的有关图片资料,阐述观点。
方案二: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分析出水的分布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七年级生物教案《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篇2
教学目标:
1.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
2.举例说出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3.尝试解读数据的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解读实验数据的尝试,学会数据的解读、坐标图形的识别甚至自己制作坐标图形。
情感目标
通过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依赖于环境,进而认识到我们美丽的地球大家园必须依靠包括自己在内的'全人类来共同呵护和建设,才会更美丽。
教学重点
1.植物生活需要水的原因。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教学难点
1.植物生活需要水的原因。
2.解读实验数据。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
1、植物的生活为什么需要水?书本P107并补充。
2、书本P108资料分析:
(1)为什么沙漠上有大面积的不毛之地?沙漠中什么样的地方会有较多的植物生长?
(2)锡林郭勒和长白山气温相似,植被类型却不同,这是为什么?
(3)除了水,影响植物分布的因素还有什么?
这些问题在书本上都有答案,但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找出来,还是比较难的,所以可以利用小组竞赛的形式开展。
学生汇报讨论题答案
对于学生的因答给予,并适时让学生做笔记。
1、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沙漠地区降雨量少,植物无法生长。降雨量较多,地下水较多的地方植物生长。
2、长白山降雨量多,足够水供植物生长。
3、水不是影响植物分布的唯一因素,还有温度,土壤的肥沃度…
分析数据
分析表格,不同植物的含水量不同,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的含水量有很大差异,这些问题如果教师单纯说出来比较单调,让学生从表格中找出结论这样更深刻理解
学会根据数据绘制条型图
根据小麦的不同时期绘制条型图,让学生学会分析
练习: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植物体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中都含有水分
B、植物体吸收水分,有利于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
C、大多数的生物体内都含有水分,但少数生物体内不含有水分
D、植物体吸收水分,有利于植物体吸收无机盐
教学后记:
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少,本来打算合并到其他课上,但考虑到后面有绘制条型图和分析,这些问题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应给他们详细讲解,所以把这节课的重心放在后面的条型图分析和绘制上。前面的内容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和生活经验也能得到,需要补充的是学生对生物圈中的水资源如何保护,水和植物,动物和人类有什么直接的关系?试着让学生自己谈谈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发自内心珍惜水资源。后面的练习题很重要,把本课的知识和之间学习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巩固旧知识,学生也不会觉得难。
七年级生物教案《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2)描述气孔的组成及开闭原理。
(3)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
(1)通过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和观察叶表皮气孔的实验,培养分析和综合的能力、画图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认同绿色植物对于维持生物圈中水循环的重要意义,自觉形成爱护绿色植物的美好情感,初步形成节约用水,保护森林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制作并观察叶表皮的临时装片;
(2)描述气孔的组成及开闭原理,气孔的开闭与蒸腾作用的关系。
(3)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以及植物体是怎样参与生物圈水循环的。
教学难点:
探讨绿色植物如何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形成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
教学过程
序言:多媒体展示“山水风景如画”和“水分缺乏的非洲大陆”的比较,显示出水对生命非常重要,要想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必须保持水的良性循环。
在水的循环中,绿色植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引入第 1 节)
(一)情景导入:
请大家看一组漫画(多媒体展示),学生就此图开展短暂讨论:为什么说“大树底下好乘凉”?
讨论后请学生尝试回答此问题。
(二)实验探究及分析:
1.请部分小组展示课前准备的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有学生准备实验过程的录象)
老师在多媒体课件中进行总结分析:
多叶:试管中水位下降明显,袋内壁水珠多。
少叶:试管中水位下降稍明显,袋内壁水珠较少。
无叶:试管中水位下降不明显,袋内壁水珠极少。
2.提出问题:水从叶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
实验(请学生上来):取一片叶子,浸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
现象:从上下表皮上冒出了气泡,且下表皮冒出的气泡多
结论:水以气体形式从叶的上下表皮中散发出来的,这就是蒸腾作用。而且,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要多于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
3.提出问题:水又是从上下表皮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
组织学生开展“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实验:
(1)制作叶表皮的临时装片
(2)用低倍镜观察叶表皮
(3)画图
总结实验,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报告完成情况作评价,对一些学生的实验失败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叶表皮、气孔的结构。
4.气孔的结构
多媒体展示图片并讲解:叶表皮的结构
多媒体展示图片并讲解:气孔的结构
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较薄的外侧细胞壁容易伸长,引起整个保卫细胞向外侧弯曲,于是气孔就开放了;当保卫细胞失水时,整个细胞的体积缩小了。
气孔的张开或闭合可以调节蒸腾量的大小使植物体内经常持着适量的水分。
5.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过程,多媒体展示图片,并用一个FLASH动画演示
讲述:科学家们测定,植物体因蒸腾作用而散失的水量是惊人的。
例如:一株玉米一生中要消耗200千克以上的水,其中,只有1%左右的水真正用于各种生理活动和保留在植物体内,而99%左右的水则被蒸腾掉了。
问题引入:“根吸收进来的水,绝大部分都散失掉了。这不是一种很大的浪费吗?”
(三)蒸腾作用的意义
让学生现场体会一:给每位学生分发酒精棉球,在手上涂抹酒精,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请学生说出体会并解释:涂抹酒精的.手感到凉爽。这是因为酒精蒸发会带走手上的热量。
意义1、蒸腾作用同样可以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使植物体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受高温的伤害。这是因为通过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带走了植物体内一部分热量的缘故。
让学生现场体会二:(分发给每位学生半杯橙汁和吸管)我们用塑料管喝饮料时,如果嘴不用力吸,饮料能进入到口中吗?为什么?
请学生说出体会并解释:不能。因为缺少使饮料沿着吸管上升的动力。
意义2、蒸腾作用同样可以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原因何在?这是因为叶片里的水分蒸腾出去之后,叶肉细胞缺水,就要吸收叶脉中导管里的水分,从而促进水分从根通过导管上升到叶里,这也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了水分。
感受:我们喝饮料时,吸入的不仅是水,还有溶入其中的无机盐、糖分等
意义3、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这是因为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里,才能被根吸收。导管中的水分里就溶解有各种无机盐,所以随着水分在导管中的上升,无机盐也随着上升,并且最终进入到叶片。
(四)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FLASH动画)
总结: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大量的水分以蒸汽的形式送入大气,然后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这些降水一部分渗入地下,一部分流如海洋湖泊,还有一部分被植物吸收,经蒸腾作用再返回大气。
(五)爱护植被,绿化家园
1.请同学上台扮演主持人,播报昨日“新闻”:
xxxx年,长江两岸经历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的侵袭。调查表明,由于长江上游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期的35%下降为10%,长期的滥砍乱伐,毁坏了大片的生态保护林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河水变浑、河床升高是造成洪水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可见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水循环有重要作用。
2.算算账:一棵树的价值
一棵树到底值多少钱?印度加尔各答农业大学的教授德斯先生对一棵树算了两笔账:“一颗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值计算,那么最多值300多美元。但是,如果按照它的生态价值来计算,其价值却多得多。据粗略估算,一颗生长了50年的树,每年可以生产出价值3 1250美元的氧气和价值2 500美元的蛋白质,可以减轻大气污染价值6 2500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 500美元,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31 250美元。将这些价值综合在一起,一棵树的价值就是165 000美元了。
3.保护自然遗产
人类从森林古猿发展而来,森林是人类诞生的摇篮。但到20世纪中叶,全球森林减至40亿公顷,至1980年仅有20亿公顷,人均森林面积为工业革命开始时的1/80。生态学家认为,森林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遗产,20世纪人类对森林的乱砍滥伐使这一宝贵资源受到“伤筋动骨”的损害。森林破坏带来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其他生态灾难。绿色代表着生命,代表着希望,代表着未来。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通过以上的活动,来增强同学们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
教学反思
课后学生反应,整个上课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在听老师讲,而是同学们在“做”,不会开小差,思想很集中,上课的积极性很高,一改以往的“被动听课”为“积极主动的过程参与”,亲身经历的事情很难忘,与之相联系的知识也就掌握得很牢。
在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思维。记得让学生喝饮料感受吸力时,有个学生说:“吹,也能把饮料吹到嘴巴里”。我当时感觉该生瞎扯,然后对他说:“那请你吹给我们看看”。学生说杯子里的不行,要密封的剩下半盒的。课后我按照他的说法做了一下,果然如此。吸,是减少口腔里的空气压力;吹,是增加饮料盒里的压力,都是造成压力差。所以,老师虽然年龄大,知道的、经历的不一定就多,师生间的学习是相互的。
七年级生物教案《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篇4
一、目标:
1、阐述呼吸作用的过程。
2、阐述有机物对生物体的重要作用。
3、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
4、认同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
二、重点和难点:
1、呼吸作用的过程。
2、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
3、实验现象有分析。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回忆前面学习过的课程中,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 氧
其中,产生的氧气供植物体本身和供其他生物利用,而其产生的有机物有何作用?可适当提示学生回忆什么是有机物学生回忆光合作用的过程。
回忆有机物的定义?
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
植物细胞或者动物细胞里面都有共同的组成成分,提示学生能猜出几种?
有机物、水,无机盐。其中植物细胞的各组成部分包括: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都是由不同的有机物组成的。
细胞壁主要成分—纤维素
细胞膜主要成分—蛋白质、脂类
细胞核主要成分---DNA
还有我们所吃的萝卜(植物的根)、甘蔗(植物的茎、白菜(植物的叶)这些植物的器官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有机物、水,无机盐
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比较三个演示实验:
让学生总结:实验一、二、三分别证明了什么?
联系我们人类,想想植物是在呼吸吗?
回忆,呼吸对你有什么用?
因为植物体的这些活动就是他们在进行呼吸作用。动物需要呼吸,植物也一样需要,书本P125找出呼吸作用的概念。
总结出呼吸作用的公式
(有的特殊情况,细胞中的有机物没有氧的参与也能分解,但是分解得不彻底,释放出的能量也比较少)。
1、活的生物体需要分解有机物产生热能和能量。
2、活的生物体需要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3、活的生物体进行活动时需要吸收氧气。
巩固知识为什么之前说植物产生氧气,
现在又说植物产生二氧化碳,吸收氧气呢?究竟哪个对?学生各抒已见,回忆学习过的课程。
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学生一步一步地比较,说出答案
思考:
1、假如你是农业学家,你会建议植物多进行呼吸作用还是少些?怎样使到植物的果实又大又甜?
2、为什么说早上太阳没出来时去树林里运动会对身体不好?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我国的'主要植物类型
什么叫植被?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其中植物最多的植物被应该是?为什么?
热带雨林,条件适
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森林覆盖率、人均森林面积不够世界水平
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现象?
倡导学生保护植被的意识大量砍伐树木,大量使用一次性用品。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图片,通过一些具体的实验过程,对植物这个呼吸作用比较感兴趣,但他们又很困惑,为什么之前才说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现在又说植物吸收的是氧气,放出的是二氧化碳,让列表让他们理解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关系,重点说明两者的联系。最后要把呼吸作用应用到实际,让他们把自己假设成一个农业学家,怎样指导农民栽种水果,让水果变得又大又甜?是让它们多进行呼吸作用还是少些?具体怎么减少?为什么说早上太阳没出来时去树林里运动会对身体不好?更多的联系生活,学生易于理解。
因课时不够,把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也在这节课一起讲,让学生更易理解植物之间的关系。
七年级生物教案《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篇5
学习目标:
1.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认识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2.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3.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
1.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2.探讨绿色植物如何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形成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1、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
2、在和之间有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形成新的和,
3、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的断面上会渗出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是从茎的部分渗出来的。
4、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的作用散失的。
5、一株玉米旺盛时,一天要吸收几千克水,比人一天喝的水还多,有的植物还不止这么多,那么多的水分都用来组成植物体了吗?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认识叶片的基本结构
1、自学教材第113页学习徒手切片的制法。
2、使用显微镜先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结合《叶片结构示意图》归纳叶片基本结构: 。
讨论问题:“菠菜叶片的正面与背面的绿色一深吗?为什么?”
3、拓展反思,讨论交流:如何区分上、下表皮以及其结构特点。
学习任务二:描述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叶片的机
1探究叶片气孔情况:
二人小组实验将一片刚摘下的叶片浸在盛有70℃以上热水的烧杯中
观察现象并讨论问题:“叶片表面是否产生气泡?如果有,比较叶片正面和背面,那一面气泡数目较多?为什么?”
相互交流,得出结论:
2.探究气孔开闭机制
制作菠菜叶下表皮临时装片,显微镜对比观察新鲜的菠菜叶和萎蔫的菠菜叶制作的下表皮临时装片。
思考问题“气孔是怎样构成的?为什么气孔可以张开和闭合?是谁来调节的?是否与叶片所含水分的多少有关?”。
讨论总结: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含水量与气孔开闭有关。
拓展延伸:“保卫细胞的形状是怎样的?细胞壁的厚度是否均匀?受到拉力时伸展情况是否一样?”
讨论得出结论:
七年级生物教案《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篇6
A、背景分析
一、学习任务分析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作为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其核心是使学生体会到水是绿色植物生存的必需条件,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通过实验探究、资料分析、技能训练等活动过程使学生得到多种能力的综合训练,为学生接下来的学生奠定基础。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教学重点
1、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
2、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3、利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能力
突出重点的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数据解析、具体情境分析等形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中分析、对比,从而认识到水对植物生活的重要性,同时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多项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分析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经验形成了植物的生活需要水的感性认识,也感受到过植物器官中蕴含着的水分,这些经验和体会是本节课学习很好的铺垫。学生在小学学习的一些数学知识和自然知识也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从心理特点上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性情活跃,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喜欢动手,善于发现,因此,我在课堂中设计了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活动,是学生在乐学好思的课堂氛围中求知。
但七年级的学生毕竟年龄较小,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我把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
教学难点:
尝试解读数据的技能训练
突破难点的方法:
通过单个的小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小学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同时通过同学们彼此提出问题来解读隐藏的知识,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
B、教学目标设计
根据《课程标准》,生物学科在课程上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以及科学、科技发展的现实,强调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的整合,我结合本节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试验、数据分析,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
2、举例说出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3、尝试解读数据的方法
(二)技能目标
1、通过“植物体内是否含有水”的探究实验,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2、通过学生收集、分析资料,培养学生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尝试解读数据,培养学生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目标
1、关爱绿色植物,理解生物圈中人与绿色植物的和谐发展
2、增强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C、课堂结构设计
在本节的教学中,我力求按照情景体验,认知生成实际应用,能力锤炼的教学顺序来安排教学过程。以学生的生物学探究活动为主线,以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为核心,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讨论分析的学习方法完成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问题意识。在此基础上,我制定了以下教学方法:设计活动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为此,我把本节课的课堂结构设计如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自主探索,初步体验
植物生活需要水的原因
解析数据,提升认识
实情分析,完善认知
资料分析,归纳特点
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关注家乡,形成感知
技能训练链接生产,锤炼技能
总结感悟,延伸认知
实践活动,学以致用
D、教学媒体设计
1、教具学具的准备
1)教师:干燥的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烧杯、散水桶,花卉2盆
2)学生:直尺、笔,练习本;植物各部分材料;调查宁夏水资源分布情况和宁夏植被类型
2、多媒体课件
素材准备
1)植物各部分含水量的主要数据表
2)小麦生长发育期需水量数据
3)与本课相关的图片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展示数据,文字和图片方便、高效,信息量大,学生乐于接受,在教学上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体验。
E、教学评价设计
1、注重对学生活动的评价
从参与程度,合作意识,思维水平,表达能力等方面评价。
评价的形式采取的是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的身体语言评价和口语评价也适时用在评价的过程中,多采用鼓励性的评价思维。
2、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
应当更多的关注学生对本节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恰当采用激励与批评手段对学生进行评价
激励与批评是学生兴趣的生长剂,是学生积极性的催化剂,适当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对学生的独特想法,良好表现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不良表现则应及时纠正,帮助学生良性发展。
F、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课堂实录片段一)
设计:通过展示费俊龙和聂海胜从飞船上拍摄的地球照片,引导学生分析水与生物的关系,进而让学生谈谈身边植物需要水的实例,自然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心理活动和认知环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通过观察费俊龙和聂海胜从飞船上拍摄的地球照片,在培养爱国主义情操的同时,宏观上让学生认识是水造就了地球上绚丽多彩的生物世界。接着学生根据经验举出绿色植物需要水的一些实际例子,贴近生活,自然而然引入课题。
(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1、自主探究、初步体验(课堂实录片段二)
设计:学生设计实验一起动手找
找植物体内的水分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体验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织成份,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无意识创造能力,合作精神。本探究活动看似简单,实则非常必要,它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主动参与,真切地感悟和体会到“植物体内的确含有水”。这种领悟不是教师的说教,而是科学实验的结果。
2、解析数据,提升认识
设计:出示科学家有关植物含水量的统计数据,请学生分析数据所反应的信息,结合刚才的探究,从而得出“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这一结论
设计意图:当学生自己实验的基础上,再读科学家的实验数据,不仅有强列的认同感也更容易解析数据背后的科学内涵,为得出“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织成分”,因此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这一结论奠定基础。
3、实情分析,完善认识(课堂实录片段三)
活动一:学生观察缺水植物,诊断病症,并与足水植物对照,得出水可以保持植物直立的`姿态这一结论。
活动二:模拟施肥,让学生讨论该怎样做,得出无机盐只有溶于水才能被根吸收并进一步运输到其他器官这一结论。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对七年级学生来说较抽象,所以利用课件让学生观察,结合小学自然课的知识浅谈,教师再加以讲述,帮助学生形成认知。
设计意图:纸上得来终觉浅,因此利用实际情景,具体分析,得出结论,这样既可以调动学习积极性,又能加深印象,使知识的呈现鲜活生活、有血有肉。
4、资料分析,探究特点(课堂实录片段四)
设计:课件出示一组不同地域植被分布情况的图片和相关文字信息,请学生讨论分析这些信息反映了什么问题?进而得出水影响植物分布这一结论。再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宁夏当地水资源和植被分布情况,帮助学生了解家乡。
设计意图:提供图文资料,让学生分析讨论,自己得出结论,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索,同时培养学生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课前查阅宁夏当地水资源植被分布情况,既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又增强了建设家乡的主人翁责任感。
(三)链接生产,锤炼技能(课堂实录片段五)
设计:利用小麦不同生长期需水量的实验数据(课本中的技能训练)我结合课本设计了三个任务,要求学生依次完成,这三个任务分别是:
任务一:将文中信息用表格等形式表示出来。
任务二:将表格反应的信息转化成问题,提问你班里的好朋友。
任务三:根据表格中信息向当地农民提出科学灌溉的建议。
设计意图:知识是为生产服务的,解读实验数据是在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遇到的,掌握正确的解读方法能更好地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难点。在这里,我设计了三个任务要求学生完成,任务一利用了小学学习过的统计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比较容易体会成功的喜悦,同时对作品交流时的自评和他评锻炼了上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任务二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科学素养和提出问题的意识。任务三则是贴近生活的实际问题,学生略动脑筋就能解决,同时在其中渗透节水教育。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觉得学有所用,并且在不同的设计和答案中,品尝成功的喜悦,从而更乐学。
(四)课堂小结与拓展延伸(课堂实录片段六)
设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哪些收获和感悟?或者有什么疑问?提出来我们共同讨论。
活动方式:同桌对讲,代表发言,教师归纳。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小结,活跃了课堂气氛,强化了重点,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说出心中的困惑,拓展了思维,带着问题离开课堂,课后继续探索,实现知识的延伸。
(五)课后实践活动
设计:我给学生布置了两个课后实践活动:
1、为生活在你身边的植物及时浇水
2、创作或收集有关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并为你周围的人做宣传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用行动体现“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的理论认知,引领学生树立节水意识,宣传节水理念。
(六)结束
设计:用两幅漫画愉快结束本节课
NO1:小水滴为植物浇水
NO2:冬天了,小水滴给水管保暖
设计意节课,图:轻松、愉快中结束本再次倡导节约用水,爱我家园。
七年级生物教案《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
2、举例说出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3、尝试解读数据的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解读实验数据的尝试,学会数据的解读、坐标图形的识别甚至自己制作坐标图形。
情感目标
1、通过植物体内含有水分的实验,养成尊重事实、尊重自然、尊重科学的真情实感。
2、通过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依赖于环境,进而认识到我们美丽的地球大家园必须依靠包括自己在内的全人类来共同呵护和建设,才会更美丽。
教学重点
1、植物生活需要水的原因。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教学难点
1、植物生活需要水的原因的教学。
2、解读实验数据的教学。
教学方法:
分析法、启发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多种新鲜的蔬菜水果、计算器、水彩笔、多种图片资料。课前查阅水与植物生活和分布有关的资料,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教师准备:测干小麦种子含水实验装置、多种图片资料、制作CAI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在前面讲生物圈时,大家收集过各大星球的资料,那么除地球外其他的星球有生命吗?
生:讨论的非常热烈,各抒己见。
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其他星球上有生命。科学家一直在探寻别的星球上是否有水,来作为判断是否有生命的依据,这是因为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而我们所居住的星球,不仅有碧波浩淼的大海,奔流不息的江河,还有来自大气的降水和蕴藏在地下的地下水,地球上丰富的水资源,孕育了无数的生命。水在海洋、大气和陆地之间循环流转,它进入一粒粒种子,使大地上出现点点新绿,流入片片农田,使农民脸上流露出对丰收的期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讲授新课]
(一)植物的生活为什么需要水
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指出:水是植物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是生命的源泉。水对植物到底有什么重要作用呢?
师:现在我们做一个小实验,这是干燥的试管和干燥的小麦,我们用试管夹夹住装有干燥种子的试管在酒精灯上烘烤,注意,开始时,试管在酒精灯火焰上要不断移动,防止试管受热不均炸裂。试管要水平烘烤,注意试管上半部有什么现象出现。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
种子是干燥的,怎么还有水呢?
生:水已成为种子的组成成分。
出示课件:水在植物不同部位的含量。通过对这组数据的解读,质疑水与植物的构成有什么关系?生从中感悟到:水在植物体内无处不在,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拿出缺水的和水分充足的芹菜,让生对比观察,得出结论,水能使植物体变得挺拔。进而启发,这对植物的生活有什么意义?主要是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农民为什么要在雨后土壤湿润时施肥?通过前面知识的回顾得知:无机盐只有溶于水才能被植物体吸收。
回忆小学自然课的知识,想一想,植物吸收水分还用来干什么?
(二)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水在生物圈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有的地区终年少雨,气候干燥,有的地区雨量充沛,江河纵横,因而气候湿润。这对植物的分布有没有影响呢?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分析讨论课本的图片资料并完成讨论题1、2,总结得出水分布的不均匀会影响到植物的分布,哪里有水,哪里就有植物,哪里的雨量充沛,哪里的植物种类多,数量也多。
课件呈现表1,设计问题:年降水量与绿色植物的分布有什么关系?
可见,水对植物的分布有重要影响,那么水是影响植物分布的惟一因素吗?
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维,明确影响植物分布还有阳光、温度等,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三)解读实验数据
师:水对植物是非常重要的。不同植物的需水量是不同的。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期的需水量也不同,这样我们就要测定它们的需水量。下面我们就来看小麦不同时期需水量的数据,为了更好地解读实验数据,还可以改变数据的表现形式。
学生观察课件中的表和图,并动手动脑计算表中各时期每天需水量,以直方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全班交流讨论,让生从自己做的图中找出平均每天需水量最大的时期,找出小麦需水量的规律,谈谈从题中所受的启发。如果你是一名灌溉人员,你将怎样合理安排小麦灌溉,既节约用水又能获得较高产量?
小结:
你从本节课中获得哪些收获?又得到哪些启发?
练习:
以小组为单位,从生物圈水循环的角度,让学生对课本P51练习中李白的诗句进行分析是否符合科学道理,使学生对水在生物圈中的循环流动、永不停止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既然水在生物圈中是可循环的,这是否意味着水对人类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领悟水对生命的可贵,从而发出节水倡议。
作业:
写一篇向人们发出节约用水呼吁的论文。
板书设计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一节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少,但后面有绘制条型图和分析,这些问题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应给他们详细讲解,所以把这节课的重心放在后面的条型图分析和绘制上。前面的内容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和生活经验也能得到,需要补充的是学生对生物圈中的水资源如何保护,水和植物,动物和人类有什么直接的关系?试着让学生自己谈谈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发自内心珍惜水资源。
【七年级生物教案《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相关文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02-25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01-02
七年级生物《生物的特征》教案11-14
七年级生物《生物圈》教案08-26
七年级生物教案:生物圈12-30
七年级生物教案09-29
七年级生物教案12-02
七年级生物《生物的特征》教案3篇11-17
七年级生物《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