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地理教案>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时间:2022-08-20 10:15:43 地理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初中地理教案3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地理教案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华】初中地理教案3篇

初中地理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及其成因。

  2、了解四季的形成及其划分。

  3、了解24节气划分及对农业的意义。

  4、理解地球上五带的形成。

  德育目标

  通过理解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 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学习过程中,通过 教师引导思维的方式方法,使学生获取学习知识的进取精神。

  教学建议

  关于四季的划分的 教学建议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划分四季的依据,既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随季节的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这里需要强调季节的变化与日地距离无关。然后,引导学生读《二十四节气与四季》图,明确我国和西方国家不同的四季划分方法,找出二者之间的差异。最后,指出我国以二十四节气划分四季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

  关于五带的划分的 教学建议

  这部分 教学内容,可以从读《五带的划分》示意图引入。要求学生明确五带划分的界限和依据,掌握地球上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最后, 教师指出五带划分的 地理意义。

  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 教学建议

  正午太阳高度有在同一时刻随纬度的变化,也有在同一纬度随时间的变化。在 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这是产生正午太阳高度随空间和时间变化的直接原因。在课堂 教学中,可以利用课本中的《二分二至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然后找出变化规律。需要指出的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一年内可获得两次太阳直射,其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的出现,要视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而定。 教师在 教学中要力求使学生明确这一点。

  关于昼夜长短的变化的 教学建议

  昼夜长短的变化,有在同一时刻随纬度的变化,也有在同一纬度随时间的变化。在 教学中,可利用课本中《二分二至昼夜长短变化示意图》,从晨昏线的位置变化入手,分析昼弧和夜弧的长短对比,找出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需要强调的是,昼夜长短的变化是一个渐变过程,其中有量变也有质变。不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夜长随纬度逐渐缩短为0时,就会出现极昼现象;昼长随纬度逐渐缩短为0时,就会出现极夜现象。从赤道到两极的任何地点,昼夜长短都会出现由极大值到极小值的周期性变化。只有赤道上无昼夜长短的变化,全年昼夜平分。

  教学设计方案

  〖导入新课〗复习地球公转运动中有关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知识,引出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 教学〗

  1. 读图:《二分二至全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2. 提问:分别找出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说出南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 讲解: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4.板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冬至日 南回归线最大,向两极递减。

  夏至日 北回归线最大,向两极递减。

  春、秋分日 赤道最大,向两极递减。

  〖昼夜长短变化的 教学〗

  1. 读图:《二分二至全球的昼长》

  2. 提问:结合生活实践,说明北京冬、夏季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分析说明在二分二至时北半球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情况。

  3. 讲解:每年由春分日到秋分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此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大于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其中,由春分到夏至,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由夏至到秋分,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夏至日时,晨昏线(圈)与经线圈的夹角最大(23°26ˊ),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每年由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此期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大于昼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其中,由秋分到冬至,北半球夜渐长昼渐短;由冬至到春分,北半球夜渐短昼渐长;冬至日时,晨昏线(圈)与经线圈的夹角最大(23°26ˊ),北半球各地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反之。在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圈)经过南北极点,与某条经线圈重合,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各为12小时。

  4.板书: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

  春、秋分 全球昼夜平分

  夏至日 昼长夜短且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极昼)

  冬至日 昼短夜长且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极夜)

  〖四季划分的 教学〗

  1. 读图:《二十四节气与四季》

  2. 提问:欧美国家和我国在四季的划分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哪种四季划分方法与我国气候更加吻合,对农业更具指导意义。

  3. 讲解:欧美国家和我国在四季的划分上,都是属于天文四季,既在地球公转轨道上,每转过90°划分为一个季节;都是立足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都是将一年之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定为夏季;将一年之中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定为冬季;冬夏的过渡季节定为春季或秋季。不同的是,在具体的划分时间上有先有后。我国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划分春、夏、秋、冬四季,各季节开始早于欧美国家,与我国气候更加吻合,对农业更具指导意义。

  4.板书:四季的划分:我国 以“四立”划分

  欧美 以“二分二至”划分

  〖五带划分的 教学〗

  1. 读图:《五带的划分》

  2. 提问:说出五带的划分界线和划分的依据。

  3. 讲解:在同一季节,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随纬度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纬度分异的规律,形成了五带。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限,把地球表面分为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它是人们研究地球表面各自然带分布规律的基础。

  4.板书:五带的划分:名称和界限

  划分的依据

  探究活动

  【活动主题】

  南极圈内地区与北极圈内地区相比,其同纬度的地区的极昼、极夜天数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

  【活动步骤】

  理解极昼和极夜的产生的原因

  理解产生极昼和极夜有何规律

  地球公转的规律(尤其是在公转轨道上不同位置的线速度变化规律,以及这种变化如何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停留时间的相应变化)

  描绘发生极昼时太阳在天空中的运行轨迹

  查找与以上资料相关的媒体资料(图片,录像等)

  制作多媒体演示材料

  制作能说明本主题原因的模型

  【成果展示】

  可以选择这样两种方式:

  (1)制作出演示模型,把极昼和极夜相关的知识制作成板报

  (2)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初中地理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

  2.举例说明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

  3.根据资料,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以西气东输为例进行说明。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和层层递进、互为关联的问题探究活动,说出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归纳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通过活动,以西气东输为例,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将要教与学的内容通过顺次开展的方式来实施和完成。让学生在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中体验、探索、求知、收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地理学习兴趣,关心我国油气资源国情,增强因地制宜、区域共谋发展的观念以及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西气东输工程。

  【教学难点】

  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看一下这个字“疆”应当都认得吧?这是新疆的地形图我们来看一看有趣的地名出示

  疆字的右半部形象地概括出新疆的地形特点和国防重要性,弓是古代武器,“土”寓意被沙俄强占的5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新疆地处祖国的西北边陲,远离政治中心,提醒我们要时刻握紧手中的武器,保卫祖国的疆土。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新疆了解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进入新课出示课件

  教学目标:

  出示新疆卫星影像示意图,学生说出塔里木盆地的位置。

  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新疆的南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盆地。盆地处于天山和昆仑山之间。面积达53万平方千米。在盆地的中部是著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沙漠,面积达33万平方千米。平均年降水量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左右,是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

  合作探究一:1.读喀什气候图,分析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点,总结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类型。喀什的气温与降水

  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2.讨论分析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原因:出示课件

  塔里木盆地远离海洋(海陆位置),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地形),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成为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在盆地内部形成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合作探究二:读图8.18,小组讨论完成以下各题

  找出塔里木盆地的主要城镇,说出它们的分布特点。

  城镇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的绿洲上,沿着塔里木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观察图中绿洲的分布有什么特点?找出这里重要的河流—塔里木河。

  绿洲是指沙漠中具有水草的绿地。绿洲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绿洲是星星点点分布的而且相距遥远。绿洲面积小,限制了农业生产;绿洲之间相距遥远,造成新疆交通不便,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讨论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线分布与水源、绿洲分布的关系。

  城镇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的绿洲上,交通线串联起各座城镇,沿着塔里木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图中有两条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猜测修建这两条公路的'原因。

  主要为了开发利用塔里木盆地中的油气资源。

  油气资源的开发

  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简介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含油气盆地,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根据中石油、中石化最新一轮资源评价数据统计,塔里木盆地可探明油气资源总量约为162.9亿吨,其中: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可探明油气资源总量150亿吨;中石化塔河油田可探明油气资源总量12.76亿吨,中石化河南宝浪油田可探明油气资源总量20xx.94万吨。

  截至20xx年,盆地剩余油气资源总量在全国各大油气田位居第一,天然气资源量列全国500多个盆地之首,现阶段仍处于勘探早期阶段,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来源:巴州油地项目研发中心 发布时间:20xx-11-27 )

  西气东输:播放影像资料

  西气东输工程的两条线路及意义:

  出示课件:

  合作探究三:

  1、什么是“西气东输”?

  西气东输工程是指中国西部地区天然气向东部地区输送,主要是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

  2、 那沿途一定经过哪些地方?

  西气东输工程分两条线路。一线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东到上海、杭州,年输气量120亿立方米 。二线工程主干线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将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向南运至广州、广西,年输气量300亿立方米。西气东输管道,可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

  3、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自西向东经过了哪些地形区?

  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第江中下游平原

  4、讨论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为

  东西部地区带来的益处。

  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对西部地区的影响:发挥西部地区能源优势;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对东部地区的影响:

  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结构。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

  5、塔里木盆地开发油气资源应重点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塔里木盆地环境脆弱,开发油气资源应重视环境保护。

  6、西气东输工程对塔里木地区的能源、环境保护方面带来哪些好处?

  西部地区的人们普遍使用了廉价、洁净的天然气能源,缓解了周边地区因薪柴砍伐带来的环境压力。

初中地理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主要涉及我国的民族构成、民族政策、民族分布和民族风情几个部分。其中,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杂局,小聚居”的特点;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边疆地区,对祖国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民族风情的学习,既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又培养了学生加强民族团结,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农村的`生源基础相对较薄弱。多年来,由于各种因素,成绩还偶的就转走了,留下的学生差异非常大。所以在考试分数上和城区的学生比较存在很大差距。由于学生学习成绩基础不是很理想,所以目前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他们的地理学习能力,地图掌握的情况不是和理想,对于地图的语言的表达能力欠加。由于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所以综合题的难度不是很难都难以解决,加上目前教材与实际生活有些差距,学习觉得没有实际功用,所以学生学习缺少热情。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我国民族数量、构成及分布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网络收集、整理信息让学生在获取资料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通过课堂活动,创设积极互动的情境,展示个性特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我国的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激发民族自豪感。

  2.在学习中,产生对祖国各族人民及文化的热爱之情,学会尊重各族人民的不同风俗和生活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我国民族的构成和分布特点,民族文化绚丽多彩

  难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初中地理教案】相关文章:

地理初中教案05-13

初中地理教案06-07

初中地理教案04-24

初中地理的教案06-11

初中地理教案11-07

初中《西亚》地理教案08-23

【精】初中地理教案12-26

【热】初中地理教案01-05

【推荐】初中地理教案01-07

初中地理教案【热门】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