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地理教案>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时间:2022-08-22 22:07:13 地理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初中地理教案范文合集五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地理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初中地理教案范文合集五篇

初中地理教案 篇1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掌握经线的基础上,了解经度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经度的划分方法。

  二、教学时间

  约10分钟。

  三、教具

  地球仪,一张直径30cm的圆纸,一条注出经度的宽3cm的长纸条。

  四、教学过程:

  师:[指地球仪上经线]我们已经讲过了经线,它是连接两极的半圆线;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为了区别每条经线,给经线标出度数,这叫经度。它是怎样划分的?[出示一张直径约30cm的圆纸片]我们来看,这圆纸的两边是两个半圆线,代表两条经线,它们现在是相对的,组成了一个……[指圆纸周边]

  生:经线圈。

  师:对,现在把圆从中间折起,这折出的直线相当于地轴,它和经线之间形成两个半圆的面。请看现在这两条经线之间[折成直角]所夹的.角是多少度?

  生:90°

  师:[又缩小一半]这样呢?

  生:45°

  师:对,[展示圆面]现在这两条线中间多少度?

  生:180°

  师:很好,[指圆纸背面]如果再看这面呢?

  生:也是180°

  师:对,所以经度一共有360°,为了区别清楚,要找一个0°作起点,经过各国共同商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板书]的经线作为0°经线[指地球仪],叫作本初子午线[板书],现在大家都从图上找一找。

  生:[看图]

  师:0°经线确定后[在地球仪上指出并演示]向东10°、20°、30°……越向东度数越增加,到180°;从0°经线向西10°、20°、30°……越向西度数越增加,也到180°。[板书]向东为东经度(E),向西为西经度(W)。0°和180°是东、西经共有的。[画板图]请看这两幅图(图1)有什么不同?并和我一起画。

  生:0°经线向东是东经度,数字递增;0°经线向西为西经度,数字也是递增的。

  180°经线向东为西经度,数字递减;180°向西为东经度,数字也是递减的。

  师:对,我们注经度时一定要注明东经度或西经度。地球仪的经度常注在赤道上,地图多注在图下。

  [出示注好经度的纸条,并围成一圈]

  大家回去裁一张纸条(2cm—3cm宽,40cm长)从0°开始,注上经度(每1cm作10°),最后在180°处粘在一起,成一纸圈,帮助你加深对经度划分的了解。

初中地理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1、教材是我国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一章的第一节,教材设计能使学生比较充分地了解日本这一东亚岛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

  2、教材先对日本地理条件进行了分析,使学生了解日本的位置、地形、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进而达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即“加工贸易经济”这一经济发展的方式,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借鉴。

  3、本节教材另设阅读、图表、活动等,在说明日本地形和组成,经济发展方式,扩展学生知识面,使学生更好更全面地把握日本文化,经济状况等方面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从而开阔了视野,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学情分析

  农村学生视野相对狭窄,但对日本这个国家并不陌生,只是对日本的地理特征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学生对这节课应该存有较大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了解地震和防震的相关知识

  (2)结合日本的国情,分析其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特点,使学生能够说出日本工业带的分布并分析其原因

  (3)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密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图片、查找文字资料、小组讨论、分析处理资料,逐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性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防震意识和环保意识,初步建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日本的轮廓组成

  2、日本是一个多地震、多火山的国家 。

  教学过程;略

初中地理教案 篇3

  中东

  案例设置目的

  (1)重视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地区和国家出发,从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的热点问题和热点地区出发,选择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半个多世纪里,世界上冲突、战争最频繁的热点地区;(2)围绕西亚之所以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及宗教文化差异问题逐一铺陈展开,并采取揉和的方法,将本区的气候特征、经济发展、居民特征和国家风俗习惯等内容连带写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重点在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以及总结规律、原因分析、信息判断等项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以及人地协调的观念。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1.读图说明西亚地区的范围、位置;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掌握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二洋三洲五海之地,东西方交通要道;丝绸之路。

  2.明确西亚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3.通过读河流图及气候图,分析本区水资源状况,并讨论由此可能产生的地区争端和冲突。

  4.通过阅读材料及图片,使学生了解西亚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

  能力目标:根据收集到的图片、新闻等一些资料,对中东地区有所了解;通过图片、地图了解三洲五海之地;将收集到的有关中东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一些地理概念。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的热点地区和热点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料观及人地协调观念;明确在各国、各民族关系中,应强调对话而非对抗,呼吁世界和平。

  教学重点

  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丰富的石油资源。

  教学难点

  西亚重要的石油运输线;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

  播放录像。教师课前搜集有关录像,如第一部分“千年争端,今日焦点”。看录像时,要求学生记录并思考:(1)西亚的地理概念是什么?(2)西亚地区的千年争端因何而起?(3)西亚成为今日焦点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一、三洲五海之地

  教师提问:西亚地理位置具有什么特点,使其成为东西方势力争夺的热点?讨论并回答。向学生阐明“西亚”概念和名称起源。

  引导学生指图说出“三洲五海之地”的含义和具体位置,并指出本区还有哪些重要的海域和咽喉要道。教师应特别指出“里海”与其它四海的不同,并强调“海洋”与“湖泊”以及“内流湖”在概念上的差别。

  提问:读图说出“土耳其海峡”与“苏伊士运河”在地理位置上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性?

  (1)同为两大洲界线;(2)土耳其与埃及因此成为地跨两大洲的国家;(3)欧洲通往印度洋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国家的海上道路因苏伊士运河而大大缩短,方便了西方国家向东方的殖民扩张和资源掠夺。如课时允许,还可对苏伊士运河的历史和与埃及经济的关系作补充介绍。

  二、丰富的石油资源

  提问:提到西亚就不能不提到石油,而为什么说西亚是世界石油宝库呢?建议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从地图和“活动”课文入手,从空间(分布)和数量(储量、产量、出口量)两方面探求结论。

  教学中要注意不同形式地图的作用,如通过读西亚石油分布图,可使学生明确西亚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可对照世界政区图,由学生说出主要的产油国。

  教师应由此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也可由此初步探讨单一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知识综合思维的意识和能力,并渗透能力和价值观念的培养目标。

  可引导学生结合本区地形、气候图,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这些石油国在发现石油前,经济以何为主?(干旱缺水,高原山地为主——灌溉农业及牧业——经济落后贫困)

  (2)石油枯竭后,他们的经济出路又在哪里?(发散讨论)

  三、石油输出路线:

  1、西亚——地中海和红海沿岸——西殴和北美。

  2、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流洋——马六甲海峡——日本。

  3、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流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殴和北美。

  四、匮乏的水资源

  1、从本区气候特征入手,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在西亚地区,水资源比石油资源更宝贵?进而讨论水资源匮乏会对本区的生产生活造成什么影响?

  2、引导学生分析本区水资源分布特征(分布不均,多国共用),进而分析“为什么说西亚一直在为水而战?”

  3、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不依靠战争,西亚各国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建议以沙特阿拉伯的海水淡化工程和以色列的节水农业为例,加深学生对良性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协调人地关系的认识;还可以举从邻近的土耳其等富水国家输水的例子。)

  五、文化差异

  1、建议以录像、图片资料等直观素材介绍三大宗教文化的差异性。

  2、让学生收集有关阿拉伯文化和风俗习惯的资料,在课上相互交流。

  3、通过录像,活动——巴勒斯坦问题”,开展以下讨论:

  (1)谈谈你对阿以冲突的认识?(或为什么说阿以冲突是西亚问题的核心?)

  (2)你认为世界各国发生矛盾时,应以什么样的态度来解决才是最明智的?

  教学反思

  本节课紧紧围绕长期的热点地区和三洲五海之地这两个问题展开。西亚这里是世界争端的焦点,认识这里的自然地理特征,了解当地的人文文化,学习石油资源,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是意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学习起来事半功倍。这是地理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将对学生终身学习地理乃至其他知识产生深远的影响。“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了《西亚》这节内容,我们从中获得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对我们有用吗?从西亚经济的发展中学习可以借鉴的经验,就是对我们有用的知识。而这样的知识是极富有生命力的

初中地理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对一个省区的介绍,其自然环境的概述是必不可少的,是介绍其他各方面的基础。本区首先介绍了海南省自然环境。从教材左上角的一幅小图介绍海南省在我国的位置,结合地图,可看出其地理位置特征,随后介绍了其范围和海南岛面积。教材通过"海南岛地形图"结合文字描述介绍了海南岛的地形特征和水系特征。地形和水系特征是相辅相成的,中高周低的 地形特点使海南岛水系呈放射状流人南海。海南省地处热带,属热带季风气候,同时又受海洋影响,具备一定的海洋性气候特征。总的来说是以冬季暖热,夏季高温多雨为主要特征。这种气候特征决定了海南省农业以热带作物为主,加之风景秀丽,使其成为我国热带风光旅游胜地。从这一角度看,海南气候特征是本节难点。海南省独特的。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和"丰 富的旅游资源"是本节的重点。浓郁的.民族风情,是与居住在海南岛上的黎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相关联的,也是海南旅游资源的一部分。

  教学建议

  新课导人:

  方案①:

  在我国南部有一 岛屿,因交通闭塞,人烟稀少,历代封建帝王都将此作为流放犯人的地方,内陆的,人们把它视为天之涯,海之角,有去无回,故有"天涯海角"之称。你知道它是我国的哪一岛屿吗?

  方案②:

  用多媒体播放海南的蓝天碧海、沙滩椰林、红树林、珊瑚礁等热带风光及具有海南特色的黎村苗寨、篝火欢歌等民族风情的录像片。引人对海南省新课的讲授。

  在讲述海南省 "自然环境"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中国 政区"图(或出示"中国政区"挂图X请一个学生指出海南岛、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2.结合地图说出海南岛的地理位置。(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位于 祖国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相对,东部和南部濒临南海,是我国最年轻省份,也是省级经济特区。

  3.展示"海南岛地形"挂图,进行以下练习:

  (1)找出五指山、万泉河、黎母岭、昌化江、南渡江。

  (2)海南岛地形有何特点?水系有何特征 ?

  (3)这种地形特点同水系特点有何关系?(海南岛中高周低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海 南岛水系呈放射状流人南海。

  3.结合 "中国政区"图,请学生描述一下海南所处纬度区域、当地的气候特点。(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气候,同时又深受海洋影响,高温多雨为其主要气候特征。全年无冬,最冷月 的平均温度为16~24℃。

  在讲述海南省"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时,按下列步骤进行:

  方案①:

  (1)为什么海南省农业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 2)海南省有哪些主要热带作物?

  (3)海南省有哪些热带水果?

  (4)为什么海南渔业资源丰富?你知道有哪些水产品吗?

  (5)完成教材 p.67活动题1,了解海南丰富的盐业资源。

  方案②:

  2.用多媒体展示天然橡胶、椰子、胡 椒、咖啡、腰果、剑麻、槟榔、菠萝蜜、芒果等热带作物画面 。

  3.出 示椰子、胡椒、腰果、摈榔、菠萝蜜等实物。(教师可去超市预先购买)

  讲述海南省"旅游资源"时,可按以下步骤:

  1.用多媒体播放海南的蓝天碧海、沙滩椰林等热带迷人风光,及黎村苗寨,黄火欢歌的民族风情片段。老师可补充讲述:在现代旅游业中,有所谓"三S"指的是太阳、海洋和沙滩这三种最受人 们欢迎的旅游资源,而此三者都与海 滨有关。中国海滨旅游最大的潜力在海南,这里一年四季都适宜海水浴。

  2.讨论:海南有哪些丰富的旅游资源?(对照教材"海南岛地形"图)

  3、指导学生完成教材P66活动题3和P67活动题2。

  附板书:

  一、自然环境特征

  1.地理位置

  2.范围面积

  3.地形特点

  4.水系特征

  5.气候特点

  二、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

  三、丰富的旅游资源

  1.秀丽的热带风光

  2.浓郁的民族风情

初中地理教案 篇5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难点:观察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我国工业的分布》图进行技术处理,把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做成闪动,使学生观察更清楚。

  学生准备:以《我的小天地》为题照出自己居室的工业产品相片。

  【教学过程】

  教学引入:提问学生上学使用的交通工具或学习用具,使学生清楚工业产品是由众多的工厂生产的。被称为工业部门。

  观察图“什么是工业”,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

  小组讨论:各组拿出《我的小天地》照片,说出工业产品之间的联系,体会工业产品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师总结:利用插图,说明工业对各行业的重要作用,查找数据证明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理解工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观察图“我国工业的分布”,在教师引导下说出工业的分布特点:沿海、沿河、沿铁路线,了解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

  引入:同学们,今天早上来上学,我们都使用了什么交通工具?这些交通工具时哪生产的?

  学生:自行车、汽车。工厂生产。

  教师:当然,我们同学还知道许多的工厂,如:化肥厂、钢铁厂、拖拉机制造厂等。有众多的工厂组成的部门,我们称为工业部门。工业部门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门。今天我们要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课题: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教师:请同学们打开教材,观察图“什么是工业”,有三幅图片。看一下这三幅图片都说了什么。

  学生:依据图片说明回答

  教师:请同学讨论三幅图片之间有什么联系?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

  第一幅图:通过挖掘、开采、提取的方式,可以从自然界获得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还可以从自然界取得棉花、木材等资源。即从自然界中挖掘、开采、提取工业原材料是工业生产的一个环节。

  第二幅图:对原材料进行加工

  第三幅图:在原材料加工的基础上再加工成产品。

  这就是工业的生产过程,工业能给我们提供许多工业产品。(出示一张钢铁工业图片)以钢铁工业为例,钢铁材料可以加工成那些工业产品?

  学生:拖拉机、建筑钢筋、汽车、精密机床、仪器仪表、火箭等。

  教师:请同学阅读教材插图中“农民、建筑技术人员、研究员、军人”所讲语言,体会工业产品对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并进行小结。

  工业可以提供一些经济发展的基础产品,如拖拉机、建筑钢筋、汽车等,还为科学研究、国防提供许多高精尖产品,如火箭中的特种钢材。看来工业产品对农业、城市建筑、科学研究、国防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

  教师:工业生产与我们同学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关系?

  同学:小组讨论——各组拿出《我的小天地》照片,说出工业产品之间的联系,体会工业产品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一位同学做代表介绍她的小天地中都有哪些工业产品(学生作品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

  学生代表介绍:

  《工业与我们的生活》

  相信,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小天地,我当然也不例外。这幅图是我的小天地。认为它像一个工业的展览室。这里面有:双人床、电脑桌、窗户、写字台衣柜和门。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是“写字台”。

  它的桌面是由木材制作的,来自于木材厂;表面的涂料来自于颜料厂;大家都知道抽屉是可以前后拉动的,这种可以前后拉动的`物制是金属片制作成的拉轴,来自于金属厂;桌子部件的玻璃板、灯、蜡烛等物质的支座用了弹簧平衡来自于弹簧厂;还有平行的连接导轨和可以调节的底架它们都来自于钢铁厂。电脑桌、双人床、衣柜和门也都同样是在各种各样的工业努力下产生的。由此可见,在我们的房间中有各种工业品,我们的生活与工业是紧密相连的,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说没有工业品,也就没有我们现在优越的生活环境,它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和便利。

  教师:看来我们的生活、学习也离不开工业产品。

  总结:工业是各行各业经济发展的有利保证,也不断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工业。(注:教师可查找一些工业数据,用来说明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使学生更能够理解工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教师:我国的工业分布特点如何?请同学观察图《我国工业的分布》,说出我国的工业中心和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建议:在课件中对地图要进行加工,可以把工业中心和主要工业基地做成闪动,使学生观察更为清楚。同时可把主要工业基地后面隐含各区的详细地图,为下节课分析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做准备。)

  学生:观察、讨论、归纳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特别是沿铁路线、沿海、沿长江分布。

  教师总结:通过观察,同学们了解了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特别是知道了我国有四大工业基地,请同学在地图上确认它们的位置,下节课我们要重点分析四大工业基地的发展优势。

  教学反思:

  学生使用着许多工业产品,但对工业生产却十分陌生。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工业生产过程,在教学中应尽量多的举出学生生活的实例,调动学生更高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才能开动脑筋,较好的体会工业生产及产品间的联系。

《关于初中地理教案范文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初中地理教案】相关文章:

地理初中教案05-13

初中地理教案04-24

初中地理教案11-07

初中地理教案06-07

初中地理的教案06-11

初中地理教案【荐】12-24

初中地理教案【精】12-09

关于初中地理教案11-26

【精】初中地理教案12-26

有关初中地理教案11-08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关于初中地理教案范文合集五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地理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初中地理教案范文合集五篇

初中地理教案 篇1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掌握经线的基础上,了解经度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经度的划分方法。

  二、教学时间

  约10分钟。

  三、教具

  地球仪,一张直径30cm的圆纸,一条注出经度的宽3cm的长纸条。

  四、教学过程:

  师:[指地球仪上经线]我们已经讲过了经线,它是连接两极的半圆线;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为了区别每条经线,给经线标出度数,这叫经度。它是怎样划分的?[出示一张直径约30cm的圆纸片]我们来看,这圆纸的两边是两个半圆线,代表两条经线,它们现在是相对的,组成了一个……[指圆纸周边]

  生:经线圈。

  师:对,现在把圆从中间折起,这折出的直线相当于地轴,它和经线之间形成两个半圆的面。请看现在这两条经线之间[折成直角]所夹的.角是多少度?

  生:90°

  师:[又缩小一半]这样呢?

  生:45°

  师:对,[展示圆面]现在这两条线中间多少度?

  生:180°

  师:很好,[指圆纸背面]如果再看这面呢?

  生:也是180°

  师:对,所以经度一共有360°,为了区别清楚,要找一个0°作起点,经过各国共同商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板书]的经线作为0°经线[指地球仪],叫作本初子午线[板书],现在大家都从图上找一找。

  生:[看图]

  师:0°经线确定后[在地球仪上指出并演示]向东10°、20°、30°……越向东度数越增加,到180°;从0°经线向西10°、20°、30°……越向西度数越增加,也到180°。[板书]向东为东经度(E),向西为西经度(W)。0°和180°是东、西经共有的。[画板图]请看这两幅图(图1)有什么不同?并和我一起画。

  生:0°经线向东是东经度,数字递增;0°经线向西为西经度,数字也是递增的。

  180°经线向东为西经度,数字递减;180°向西为东经度,数字也是递减的。

  师:对,我们注经度时一定要注明东经度或西经度。地球仪的经度常注在赤道上,地图多注在图下。

  [出示注好经度的纸条,并围成一圈]

  大家回去裁一张纸条(2cm—3cm宽,40cm长)从0°开始,注上经度(每1cm作10°),最后在180°处粘在一起,成一纸圈,帮助你加深对经度划分的了解。

初中地理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1、教材是我国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一章的第一节,教材设计能使学生比较充分地了解日本这一东亚岛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

  2、教材先对日本地理条件进行了分析,使学生了解日本的位置、地形、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进而达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即“加工贸易经济”这一经济发展的方式,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借鉴。

  3、本节教材另设阅读、图表、活动等,在说明日本地形和组成,经济发展方式,扩展学生知识面,使学生更好更全面地把握日本文化,经济状况等方面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从而开阔了视野,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学情分析

  农村学生视野相对狭窄,但对日本这个国家并不陌生,只是对日本的地理特征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学生对这节课应该存有较大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了解地震和防震的相关知识

  (2)结合日本的国情,分析其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特点,使学生能够说出日本工业带的分布并分析其原因

  (3)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密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图片、查找文字资料、小组讨论、分析处理资料,逐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性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防震意识和环保意识,初步建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日本的轮廓组成

  2、日本是一个多地震、多火山的国家 。

  教学过程;略

初中地理教案 篇3

  中东

  案例设置目的

  (1)重视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地区和国家出发,从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的热点问题和热点地区出发,选择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半个多世纪里,世界上冲突、战争最频繁的热点地区;(2)围绕西亚之所以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及宗教文化差异问题逐一铺陈展开,并采取揉和的方法,将本区的气候特征、经济发展、居民特征和国家风俗习惯等内容连带写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重点在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以及总结规律、原因分析、信息判断等项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以及人地协调的观念。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1.读图说明西亚地区的范围、位置;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掌握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二洋三洲五海之地,东西方交通要道;丝绸之路。

  2.明确西亚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3.通过读河流图及气候图,分析本区水资源状况,并讨论由此可能产生的地区争端和冲突。

  4.通过阅读材料及图片,使学生了解西亚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

  能力目标:根据收集到的图片、新闻等一些资料,对中东地区有所了解;通过图片、地图了解三洲五海之地;将收集到的有关中东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一些地理概念。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的热点地区和热点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料观及人地协调观念;明确在各国、各民族关系中,应强调对话而非对抗,呼吁世界和平。

  教学重点

  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丰富的石油资源。

  教学难点

  西亚重要的石油运输线;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

  播放录像。教师课前搜集有关录像,如第一部分“千年争端,今日焦点”。看录像时,要求学生记录并思考:(1)西亚的地理概念是什么?(2)西亚地区的千年争端因何而起?(3)西亚成为今日焦点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一、三洲五海之地

  教师提问:西亚地理位置具有什么特点,使其成为东西方势力争夺的热点?讨论并回答。向学生阐明“西亚”概念和名称起源。

  引导学生指图说出“三洲五海之地”的含义和具体位置,并指出本区还有哪些重要的海域和咽喉要道。教师应特别指出“里海”与其它四海的不同,并强调“海洋”与“湖泊”以及“内流湖”在概念上的差别。

  提问:读图说出“土耳其海峡”与“苏伊士运河”在地理位置上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性?

  (1)同为两大洲界线;(2)土耳其与埃及因此成为地跨两大洲的国家;(3)欧洲通往印度洋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国家的海上道路因苏伊士运河而大大缩短,方便了西方国家向东方的殖民扩张和资源掠夺。如课时允许,还可对苏伊士运河的历史和与埃及经济的关系作补充介绍。

  二、丰富的石油资源

  提问:提到西亚就不能不提到石油,而为什么说西亚是世界石油宝库呢?建议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从地图和“活动”课文入手,从空间(分布)和数量(储量、产量、出口量)两方面探求结论。

  教学中要注意不同形式地图的作用,如通过读西亚石油分布图,可使学生明确西亚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可对照世界政区图,由学生说出主要的产油国。

  教师应由此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也可由此初步探讨单一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知识综合思维的意识和能力,并渗透能力和价值观念的培养目标。

  可引导学生结合本区地形、气候图,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这些石油国在发现石油前,经济以何为主?(干旱缺水,高原山地为主——灌溉农业及牧业——经济落后贫困)

  (2)石油枯竭后,他们的经济出路又在哪里?(发散讨论)

  三、石油输出路线:

  1、西亚——地中海和红海沿岸——西殴和北美。

  2、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流洋——马六甲海峡——日本。

  3、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流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殴和北美。

  四、匮乏的水资源

  1、从本区气候特征入手,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在西亚地区,水资源比石油资源更宝贵?进而讨论水资源匮乏会对本区的生产生活造成什么影响?

  2、引导学生分析本区水资源分布特征(分布不均,多国共用),进而分析“为什么说西亚一直在为水而战?”

  3、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不依靠战争,西亚各国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建议以沙特阿拉伯的海水淡化工程和以色列的节水农业为例,加深学生对良性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协调人地关系的认识;还可以举从邻近的土耳其等富水国家输水的例子。)

  五、文化差异

  1、建议以录像、图片资料等直观素材介绍三大宗教文化的差异性。

  2、让学生收集有关阿拉伯文化和风俗习惯的资料,在课上相互交流。

  3、通过录像,活动——巴勒斯坦问题”,开展以下讨论:

  (1)谈谈你对阿以冲突的认识?(或为什么说阿以冲突是西亚问题的核心?)

  (2)你认为世界各国发生矛盾时,应以什么样的态度来解决才是最明智的?

  教学反思

  本节课紧紧围绕长期的热点地区和三洲五海之地这两个问题展开。西亚这里是世界争端的焦点,认识这里的自然地理特征,了解当地的人文文化,学习石油资源,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是意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学习起来事半功倍。这是地理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将对学生终身学习地理乃至其他知识产生深远的影响。“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了《西亚》这节内容,我们从中获得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对我们有用吗?从西亚经济的发展中学习可以借鉴的经验,就是对我们有用的知识。而这样的知识是极富有生命力的

初中地理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对一个省区的介绍,其自然环境的概述是必不可少的,是介绍其他各方面的基础。本区首先介绍了海南省自然环境。从教材左上角的一幅小图介绍海南省在我国的位置,结合地图,可看出其地理位置特征,随后介绍了其范围和海南岛面积。教材通过"海南岛地形图"结合文字描述介绍了海南岛的地形特征和水系特征。地形和水系特征是相辅相成的,中高周低的 地形特点使海南岛水系呈放射状流人南海。海南省地处热带,属热带季风气候,同时又受海洋影响,具备一定的海洋性气候特征。总的来说是以冬季暖热,夏季高温多雨为主要特征。这种气候特征决定了海南省农业以热带作物为主,加之风景秀丽,使其成为我国热带风光旅游胜地。从这一角度看,海南气候特征是本节难点。海南省独特的。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和"丰 富的旅游资源"是本节的重点。浓郁的.民族风情,是与居住在海南岛上的黎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相关联的,也是海南旅游资源的一部分。

  教学建议

  新课导人:

  方案①:

  在我国南部有一 岛屿,因交通闭塞,人烟稀少,历代封建帝王都将此作为流放犯人的地方,内陆的,人们把它视为天之涯,海之角,有去无回,故有"天涯海角"之称。你知道它是我国的哪一岛屿吗?

  方案②:

  用多媒体播放海南的蓝天碧海、沙滩椰林、红树林、珊瑚礁等热带风光及具有海南特色的黎村苗寨、篝火欢歌等民族风情的录像片。引人对海南省新课的讲授。

  在讲述海南省 "自然环境"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中国 政区"图(或出示"中国政区"挂图X请一个学生指出海南岛、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2.结合地图说出海南岛的地理位置。(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位于 祖国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相对,东部和南部濒临南海,是我国最年轻省份,也是省级经济特区。

  3.展示"海南岛地形"挂图,进行以下练习:

  (1)找出五指山、万泉河、黎母岭、昌化江、南渡江。

  (2)海南岛地形有何特点?水系有何特征 ?

  (3)这种地形特点同水系特点有何关系?(海南岛中高周低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海 南岛水系呈放射状流人南海。

  3.结合 "中国政区"图,请学生描述一下海南所处纬度区域、当地的气候特点。(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气候,同时又深受海洋影响,高温多雨为其主要气候特征。全年无冬,最冷月 的平均温度为16~24℃。

  在讲述海南省"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时,按下列步骤进行:

  方案①:

  (1)为什么海南省农业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 2)海南省有哪些主要热带作物?

  (3)海南省有哪些热带水果?

  (4)为什么海南渔业资源丰富?你知道有哪些水产品吗?

  (5)完成教材 p.67活动题1,了解海南丰富的盐业资源。

  方案②:

  2.用多媒体展示天然橡胶、椰子、胡 椒、咖啡、腰果、剑麻、槟榔、菠萝蜜、芒果等热带作物画面 。

  3.出 示椰子、胡椒、腰果、摈榔、菠萝蜜等实物。(教师可去超市预先购买)

  讲述海南省"旅游资源"时,可按以下步骤:

  1.用多媒体播放海南的蓝天碧海、沙滩椰林等热带迷人风光,及黎村苗寨,黄火欢歌的民族风情片段。老师可补充讲述:在现代旅游业中,有所谓"三S"指的是太阳、海洋和沙滩这三种最受人 们欢迎的旅游资源,而此三者都与海 滨有关。中国海滨旅游最大的潜力在海南,这里一年四季都适宜海水浴。

  2.讨论:海南有哪些丰富的旅游资源?(对照教材"海南岛地形"图)

  3、指导学生完成教材P66活动题3和P67活动题2。

  附板书:

  一、自然环境特征

  1.地理位置

  2.范围面积

  3.地形特点

  4.水系特征

  5.气候特点

  二、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

  三、丰富的旅游资源

  1.秀丽的热带风光

  2.浓郁的民族风情

初中地理教案 篇5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难点:观察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我国工业的分布》图进行技术处理,把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做成闪动,使学生观察更清楚。

  学生准备:以《我的小天地》为题照出自己居室的工业产品相片。

  【教学过程】

  教学引入:提问学生上学使用的交通工具或学习用具,使学生清楚工业产品是由众多的工厂生产的。被称为工业部门。

  观察图“什么是工业”,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

  小组讨论:各组拿出《我的小天地》照片,说出工业产品之间的联系,体会工业产品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师总结:利用插图,说明工业对各行业的重要作用,查找数据证明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理解工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观察图“我国工业的分布”,在教师引导下说出工业的分布特点:沿海、沿河、沿铁路线,了解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

  引入:同学们,今天早上来上学,我们都使用了什么交通工具?这些交通工具时哪生产的?

  学生:自行车、汽车。工厂生产。

  教师:当然,我们同学还知道许多的工厂,如:化肥厂、钢铁厂、拖拉机制造厂等。有众多的工厂组成的部门,我们称为工业部门。工业部门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门。今天我们要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课题: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教师:请同学们打开教材,观察图“什么是工业”,有三幅图片。看一下这三幅图片都说了什么。

  学生:依据图片说明回答

  教师:请同学讨论三幅图片之间有什么联系?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

  第一幅图:通过挖掘、开采、提取的方式,可以从自然界获得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还可以从自然界取得棉花、木材等资源。即从自然界中挖掘、开采、提取工业原材料是工业生产的一个环节。

  第二幅图:对原材料进行加工

  第三幅图:在原材料加工的基础上再加工成产品。

  这就是工业的生产过程,工业能给我们提供许多工业产品。(出示一张钢铁工业图片)以钢铁工业为例,钢铁材料可以加工成那些工业产品?

  学生:拖拉机、建筑钢筋、汽车、精密机床、仪器仪表、火箭等。

  教师:请同学阅读教材插图中“农民、建筑技术人员、研究员、军人”所讲语言,体会工业产品对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并进行小结。

  工业可以提供一些经济发展的基础产品,如拖拉机、建筑钢筋、汽车等,还为科学研究、国防提供许多高精尖产品,如火箭中的特种钢材。看来工业产品对农业、城市建筑、科学研究、国防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

  教师:工业生产与我们同学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关系?

  同学:小组讨论——各组拿出《我的小天地》照片,说出工业产品之间的联系,体会工业产品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一位同学做代表介绍她的小天地中都有哪些工业产品(学生作品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

  学生代表介绍:

  《工业与我们的生活》

  相信,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小天地,我当然也不例外。这幅图是我的小天地。认为它像一个工业的展览室。这里面有:双人床、电脑桌、窗户、写字台衣柜和门。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是“写字台”。

  它的桌面是由木材制作的,来自于木材厂;表面的涂料来自于颜料厂;大家都知道抽屉是可以前后拉动的,这种可以前后拉动的`物制是金属片制作成的拉轴,来自于金属厂;桌子部件的玻璃板、灯、蜡烛等物质的支座用了弹簧平衡来自于弹簧厂;还有平行的连接导轨和可以调节的底架它们都来自于钢铁厂。电脑桌、双人床、衣柜和门也都同样是在各种各样的工业努力下产生的。由此可见,在我们的房间中有各种工业品,我们的生活与工业是紧密相连的,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说没有工业品,也就没有我们现在优越的生活环境,它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和便利。

  教师:看来我们的生活、学习也离不开工业产品。

  总结:工业是各行各业经济发展的有利保证,也不断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工业。(注:教师可查找一些工业数据,用来说明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使学生更能够理解工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教师:我国的工业分布特点如何?请同学观察图《我国工业的分布》,说出我国的工业中心和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建议:在课件中对地图要进行加工,可以把工业中心和主要工业基地做成闪动,使学生观察更为清楚。同时可把主要工业基地后面隐含各区的详细地图,为下节课分析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做准备。)

  学生:观察、讨论、归纳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特别是沿铁路线、沿海、沿长江分布。

  教师总结:通过观察,同学们了解了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特别是知道了我国有四大工业基地,请同学在地图上确认它们的位置,下节课我们要重点分析四大工业基地的发展优势。

  教学反思:

  学生使用着许多工业产品,但对工业生产却十分陌生。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工业生产过程,在教学中应尽量多的举出学生生活的实例,调动学生更高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才能开动脑筋,较好的体会工业生产及产品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