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八年级数学教案>八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22-09-08 03:54:46 八年级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汇编五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数学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汇编五篇

八年级数学教案 篇1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初步了解特殊四边形以及学过《三角形》这章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知识结构上打破了教材的编写顺序,从整体的角度探究特殊四边形性质。运用多媒体教学体现出直观、课容量大、容易接受的特点,为进一步的理论证明及应用起着提供数据和宏观指导作用,使学生学习本章具体内容时知道身在何处,使知识体系更加系统。本节课内容是四边形这章的理论基础,在该章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经历了一年多课改实践,学生对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有浓厚的兴趣,能运用《几何画板》这一工具进行简单的操作,形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风,从而乐于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与同学探索、发现、归纳、经历数学知识于实践的过程。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本节课充分利用现有的先进教学设备(两名学生一台电脑),利用笔者自制,借助《几何画板》把学生带入数学模拟实验室,以研究电动门的机械原理为切入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过程。组员相互配合分别测量、搜集、分析、整理特殊四边形的边长、角度、对角线长度等数据,并总结其性质,通过人机对话方式把静态、抽象的几何图形变为动态、直观地演示出来。在此过程中教师当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决策者、创造者和参与者,教给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究新知识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特殊四边形性质;

  2、培养学生自主收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了解特殊四边形性质的形成过程;

  2、初步了解探究新知识的一些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

  1、了解特殊四边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在观察、归纳、类比及实验教学活动中,体会成功后的喜悦;

  3、初步具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环境:

  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

  教学课型:

  试验探究式

  教学重点:

  特殊四边形性质

  教学难点:

  特殊四边形性质的发现

  一、设置情景,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

  知识已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们经过校门时,是否注意到电动门的机械工作原理(教师用几何画板演示)?

  1、电动门的网格和结点能组成哪些四边形?

  2、在开(关)门过程中这些四边形是如何变化的?

  3、你还发现了什么?

  解决问题:

  学生猜想:包括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

  当我们学习完本节知识后,其他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意图: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生活事例,充分展示了数学的美妙,可以使学生容易进入情境和保持积极学习状态,激起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

  二、整体了解,形成系统

  本节课从整体角度研究特殊四边形性质,为今后的个体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先研究四边形中的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提出问题:

  1、本章主要研究哪些特殊四边形?

  2、从哪几方面研究这些特殊四边形?

  3、矩形、菱形后面有正方形,那么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后面是否有图形呢?假设有是什么图形呢?如果没有,为什么?

  解决问题:

  学生操作电脑(用几何画板),了解本章研究的主要图形;教师个别指导。

  1、包括: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

  2、从边、角、对角线、面积、周长、……等方面研究。本节课主要从边、角、对角线三方面考虑;

  3、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后面应该是矩形,但不符合梯形定义,所以没有图形。

  (意图: 学生自主观察、分组讨论了解本章知识结构,从而形成系统;通过假设、猜想、推理、论证、否定假设获得新知识)

  三、个体研究、总结性质

  1、平行四边形性质

  提出问题:

  在平行四边形的形状、位置、大小变化过程中,请观察数据并找出边长、角度、对角线长度相对不变的性质。

  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拖动B点(学生操作电脑),改变平行四边形的形状、位置、大小,并观察数据的变化,从中找出相对不变的要素。

  在图形变化过程中,

  (1)对边相等;

  (2)对角相等;

  (3)通过AO=CO 、BO=DO,可得对角线互相平分;

  (4)通过邻角互补,可得对边平行;

  (5)内外角和都等于360度;

  (6)邻角互补;

  ……

  指导学生填表:

  平行四边形性质矩形性质正方形性质

  菱形性质

  梯形性质等腰梯形性质

  直角梯形性质

  (既属于平行四边形性质又属于矩形性质可以画箭头)

  按照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索思路,分别研究:

  2、矩形性质;

  3、菱形性质;

  4、正方形性质;

  5、梯形性质;

  6、等腰梯形性质;

  7、直角梯形的性质。

  (意图: 学生运用电脑自主收集、描述、分析数据,把抽象的性质变为直观化、形象化,培养独立探究,自主自信,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索的乐趣。)

  教师总结:

  (意图: 掌握画箭头的方法,使学生了解事物个体既有该事物一般性质,又有自己的特点。既清楚地表达,又节省时间。)

  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学生操作电脑,观察图形、分组讨论,教师个别指导。

  学生在分别演示开(关)门过程中,观察数据并总结:边长、角度、对角线长度的变化引起四边形的形状、大小、位置的变化。

  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而三角形没有这个特点……

  (意图: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成功后的喜悦。)

  五、小结

  1.研究问题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

  2.主要从边长、角度、对角线长度三方面研究特殊四边形性质。

  六、作业

  1.平行四边形内角中,既有两个相邻的角相等,又有一组邻边相等,试判断它是什么图形。

  2.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电动门,在开(关)门过程中特殊四边形的变化。

  学习效果评价

  针对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及设计方案,预计下列学习效果: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特点,通过学生自主测量、分析、整理数据并总结其性质,培养学生收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并达到初步理解特殊四边形性质的目标。

  在问题引入、了解整体、测量个体、总结性质的过程中,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及探究新知识的一般方法,初步形成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学生演示开(关)门过程中,了解特殊四边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使自身价值得以实现并体会成功后的喜悦;

  由于个体差异,针对教学目标难以达到的个别学生,根据教学的进展,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及时指导,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八年级数学教案 篇2

  课题:一元二次方程实数根错例剖析课

  【教学目的】 精选学生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有关问题时出现的典型错例加以剖析,帮助学生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和纠正错误的方法,使学生在解题时少犯错误,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深刻性。

  【课前练习】

  1、关于x的方程ax2+bx+c=0,当a_____时,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当 a_____时,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_______,当△_______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_______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________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典型例题】

  例1 下列方程中两实数根之和为2的方程是()

  (A) x2+2x+3=0 (B) x2-2x+3=0 (c) x2-2x-3=0 (D) x2+2x+3=0

  错答: B

  正解: C

  错因剖析: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2,极易误选B,又考虑到方程有实数根,故由△可知,方程B无实数根,方程C合适。

  例2 若关于x的方程x2+2(k+2)x+k2=0 两个实数根之和大于-4,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 k>-1 (B) k<0 (c) -1< k<0 (D) -1≤k<0

  错解 :B

  正解:D

  错因剖析:漏掉了方程有实数根的前提是△≥0

  例3(20xx广西中考题)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1-2k)x2-2 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求k的取值范围。

  错解: 由△=(-2 )2-4(1-2k)(-1) =-4k+8>0得 k<2又∵k+1≥0∴k≥ -1。即 k的取值范围是 -1≤k<2

  错因剖析:漏掉了二次项系数1-2k≠0这个前提。事实上,当1-2k=0即k= 时,原方程变为一次方程,不可能有两个实根。

  正解: -1≤k<2且k≠

  例4 (20xx山东太原中考题) 已知x1,x2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2+1=0的两个实数根,当x12+x22=15时,求m的值。

  错解: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x1+x2= -(2m+1), x1x2=m2+1,

  ∵x12+x22=(x1+x2)2-2 x1x2

  =[-(2m+1)]2-2(m2+1)

  =2 m2+4 m-1

  又∵ x12+x22=15

  ∴ 2 m2+4 m-1=15

  ∴ m1 = -4 m2 = 2

  错因剖析:漏掉了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根的前提条件是判别式△≥0。因为当m = -4时,方程为x2-7x+17=0,此时△=(-7)2-4×17×1= -19<0,方程无实数根,不符合题意。

  正解:m = 2

  例5 若关于 x的方程(m2-1)x2-2 (m+2)x+1=0有实数根,求m的取值范围。

  错解:△=[-2(m+2)]2-4(m2-1) =16 m+20

  ∵ △≥0

  ∴ 16 m+20≥0,

  ∴ m≥ -5/4

  又 ∵ m2-1≠0,

  ∴ m≠±1

  ∴ m的.取值范围是m≠±1且m≥ -

  错因剖析:此题只说(m2-1)x2-2 (m+2)x+1=0是关于未知数x的方程,而未限定方程的次数,所以在解题时就必须考虑m2-1=0和m2-1≠0两种情况。当m2-1=0时,即m=±1时,方程变为一元一次方程,仍有实数根。

  正解:m的取值范围是m≥-

  例6 已知二次方程x2+3 x+a=0有整数根,a是非负数,求方程的整数根。

  错解:∵方程有整数根,

  ∴△=9-4a>0,则a<2.25

  又∵a是非负数,∴a=1或a=2

  令a=1,则x= -3± ,舍去;令a=2,则x1= -1、 x2= -2

  ∴方程的整数根是x1= -1, x2= -2

  错因剖析:概念模糊。非负整数应包括零和正整数。上面答案仅是一部分,当a=0时,还可以求出方程的另两个整数根,x3=0, x4= -3

  正解:方程的整数根是x1= -1, x2= -2 , x3=0, x4= -3

  【练习】

  练习1、(01济南中考题)已知关于x的方程k2x2+(2k-1)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

  (1)求k的取值范围;

  (2)是否存在实数k,使方程的两实数根互为相反数?如果存在,求出k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根据题意,得△=(2k-1)2-4 k2>0 解得k<

  ∴当k<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存在。

  如果方程的两实数根x1、x2互为相反数,则x1+ x2=- =0,得k= 。经检验k= 是方程- 的解。

  ∴当k= 时,方程的两实数根x1、x2互为相反数。

  读了上面的解题过程,请判断是否有错误?如果有,请指出错误之处,并直接写出正确答案。

  解:上面解法错在如下两个方面:

  (1)漏掉k≠0,正确答案为:当k< 时且k≠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k= 。不满足△>0,正确答案为:不存在实数k,使方程的两实数根互为相反数

  练习2(02广州市)当a取什么值时,关于未知数x的方程ax2+4x-1=0只有正实数根 ?

  解:(1)当a=0时,方程为4x-1=0,∴x=

  (2)当a≠0时,∵△=16+4a≥0 ∴a≥ -4

  ∴当a≥ -4且a≠0时,方程有实数根。

  又因为方程只有正实数根,设为x1,x2,则:

  x1+x2=- >0 ;

  x1. x2=- >0 解得 :a<0

  综上所述,当a=0、a≥ -4、a<0时,即当-4≤a≤0时,原方程只有正实数根。

  【小结】

  以上数例,说明我们在求解有关二次方程的问题时,往往急于寻求结论而忽视了实数根的存在与“△”之间的关系。

  1、运用根的判别式时,若二次项系数为字母,要注意字母不为零的条件。

  2、运用根与系数关系时,△≥0是前提条件。

  3、条件多面时(如例5、例6)考虑要周全。

  【布置作业】

  1、当m为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x2+2(m-1)x+ m2-9=0有两个正根?

  2、已知,关于x的方程mx2-2(m+2)x+ m+5=0(m≠0)没有实数根。

  求证:关于x的方程

  (m-5)x2-2(m+2)x + m=0一定有一个或两个实数根。

  考题汇编

  1、(20xx年广东省中考题)设x1、 x2是方程x2-5x+3=0的两个根,不解方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x1-x2)2的值。

  2、(20xx年广东省中考题)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x+m-1=0

  (1)若方程的一个根为1,求m的值。

  (2)m=5时,原方程是否有实数根,如果有,求出它的实数根;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

  3、(20xx年广东省中考题)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m-2)x+ m2=0有两个实数根,且两根的平方和比两根的积大33,求m的值。

  4、(20xx年广东省中考题)已知x1、x2为方程x2+px+q=0的两个根,且x1+x2=6,x12+x22=20,求p和q的值。

八年级数学教案 篇3

  1.展示生活中一些平行四边形的实际应用图片(推拉门,活动衣架,篱笆、井架等),想一想:这里面应用了平行四边形的什么性质?

  2.思考:拿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教具,轻轻拉动一个点,观察不管怎么拉,它还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动画演示拉动过程如图)

  3.再次演示平行四边形的移动过程,当移动到一个角是直角时停止,让学生观察这是什么图形?(小学学过的长方形)引出本课题及矩形定义.

  矩形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通常也叫长方形).

  矩形是我们最常见的图形之一,例如书桌面、教科书的封面等都有矩形形象.

  【探究】在一个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上,用两根橡皮筋分别套在相对的两个顶点上(作出对角线),拉动一对不相邻的顶点,改变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①随着∠α的变化,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②当∠α是直角时,平行四边形变成矩形,此时它的其他内角是什么样的角?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操作,思考、交流、归纳后得到矩形的性质.

  矩形性质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性质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如图,在矩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由性质2有AO=BO=CO=DO=AC=BD.因此可以得到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例习题分析

  例1(教材P104例1)已知: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AOB=60°,AB=4cm,求矩形对角线的长.

  分析:因为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它具有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特殊性质,根据矩形的这个特性和已知,可得△OAB是等边三角形,因此对角线的长度可求.

  解:∵ 四边形ABCD是矩形,

  ∴ AC与BD相等且互相平分.

  ∴ OA=OB.

  又∠AOB=60°,

  ∴△OAB是等边三角形.

  ∴矩形的对角线长AC=BD=2OA=2×4=8(cm).

  例2(补充)已知:如图,矩形ABCD,AB长8cm,对角线比AD边长4cm.求AD的长及点A到BD的距离AE的长.

  分析:(1)因为矩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因此矩形中的计算经常要用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此题利用方程的思想,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这是几何计算题中常用的方法

八年级数学教案 篇4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11.1.1 三角形的边

  1.理解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的顶点、边、角,会数三角形的个数.(重点)

  2.能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重点)

  3.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难点)

  一、情境导入

  出示金字塔、战机、大桥等图片,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三角形,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三角形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观察.

  问:你能不能给三角形下一个完整的定义?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三角形的概念

  图中的锐角三角形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解析:(1)以A为顶点的锐角三角形有△ABC、△ADC共2个;(2)以E为顶点的锐角三角形有△EDC共1个.所以图中锐角三角形的个数有2+1=3(个).故选B.

  方法总结:数三角形的个数,可以按照数线段条数的方法,如果一条线段上有n个点,那么就有n(n-1)2条线段,也可以与线段外的一点组成n(n-1)2个三角形.

  探究点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类型一】 判定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2c,3c,5c

  B.5c,6c,10c

  C.1c,1c,3c

  D.3c,4c,9c

  解析:选项A中2+3=5,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选项B中5+6>10,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选项C中1+1<3,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选项D中3+4<9,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

  方法总结:判定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只要判定两条较短的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即可.

  【类型二】 判断三角形边的取值范围

  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4,7,x,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 )

  A.3<x<11 B.4<x<7

  C.-3<x<11 D.x>3

  解析:∵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4,7,x,∴7-4<x<7+4,即3<x<11.故选A.

  方法总结:判断三角形边的取值范围要同时运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有时还要结合不等式的知识进行解决.

  【类型三】 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9,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解析:先根据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的性质可得出第三边长的两种情况,再根据两边和大于第三边来判断能否构成三角形,从而求解.

  解:根据题意可知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可能是4,4,9或4,9,9,∵4+4<9,故4,4,9不能构成三角形,应舍去;4+9>9,故4,9,9能构成三角形,∴它的周长是4+9+9=22.

  方法总结:在求三角形的边长时,要注意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所求出的边长能否组成三角形.

  【类型四】 三角形三边关系与绝对值的综合

  若a,b,c是△ABC的三边长,化简|a-b-c|+|b-c-a|+|c+a-b|.

  解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来判定绝对值里的式子的正负,然后去绝对值符号进行计算即可.

  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得a-b-c<0,b-c-a<0,c+a-b>0.∴|a-b-c|+|b-c-a|+|c+a-b|=b+c-a+c+a-b+c+a-b=3c+a-b.

  方法总结:绝对值的化简首先要判断绝对值符号里面的式子的正负,然后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将绝对值的符号去掉,最后进行化简.此类问题就是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绝对值符号里面式子的正负,然后进行化简.

  三、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边

  1.三角形的概念: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

  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本节课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抓住“任意的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围绕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发现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由学生自己找出原因,为什么能?为什么不能?初步感知三条边之间的关系,重点研究“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验证、再操作,最终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这样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八年级数学教案 篇5

  活动一、创设情境

  引入:首先我们来看几道练习题(幻灯片)

  (复习:平行线及三角形全等的知识)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幻灯片)

  [学生活动]观看后答问题:你看到了哪些图形?

  (各式各样的图案装点着我们的生活,使我们这个世界变得如此美丽,那么,请你用两个相同的300的三角板,看能拼出哪些图案?)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交流,拼出图案的类型。

  同学们所拼的图形中,除了有我们学过的三角形,还有很多四边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四边形,探索四边形的性质。(幻灯片出示课题)

  活动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问题(1):为什么我们把(甲)图叫平行四边形,而(乙)图不是平行四边形呢?你怎么知道这些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拿一模型,幻灯片)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讨论、思考、推理。

  鼓励学生交流,并是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学生交流,归纳: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并说明: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连成的.线段叫它的对角线。

  平行四边形用“”表示,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ABCD”读作:平行四边形ABCD。(幻灯片出示揭示课题)

  问题(2):由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平行四边形还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小组演示交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探究。

  小结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这里要弄清对角、对边两个名词)

  你能演示你的结论是如何得到的吗?(学生演示)

  你能证明吗?(幻灯片出示证明题)

  [学生活动]先分析思路尤其是辅助线,请学生上黑板证明。

  自己完成性质2的证明。

  活动三、运用新知

  性质掌握了吗?一起来看一道题目:

  尝试练习(幻灯片)例1

  [学生活动]作尝试性解答。

【八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12-14

八年级数学教案06-18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15篇12-14

【热】八年级数学教案12-07

初中八年级数学教案11-03

【荐】八年级数学教案12-03

【精】八年级数学教案12-04

八年级数学教案【精】12-04

八年级数学教案【热门】12-03

八年级数学教案【荐】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