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中班音乐教案汇编六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音乐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感知小鼓和小锣敲出的不同音色和节奏,初步学习分角色演唱歌曲。
2、借助敲鼓和锣两种乐器的动作,提示记忆歌词,体验鼓和锣对话的情趣。
二、活动准备
锣和鼓各一只,歌曲图谱一份,钢琴伴奏以及“小企鹅”和“小老鼠打喷嚏”的音乐游戏。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师:寒冷的冬天来了,小企鹅们都要出来活动啦!
(师幼跟琴练声:小企鹅,鹅鹅鹅,摇摇摆摆爱唱歌,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师:哎呀,活动一下真舒服。让我们轻轻回座位休息一下吧!小企鹅唱得真好听,这么好听的歌把谁引来了,瞧!(教师直接出示鼓)
师:小鼓也想唱歌的,你听!
(教师敲:咚咚)
2、熟悉鼓的节奏师:小鼓是怎么唱歌的?(咚咚)哦,我敲小鼓咚咚(教师随机出示图谱1)我们一起看图说,(师幼看图说)加上动作来试试。
师:我们的小鼓除了会这样“咚咚”的唱歌,还会唱更好听的歌呢!小耳朵听好了(教师敲)小鼓是怎么唱的?(指名说)
师:小鼓究竟是怎么唱歌的,让我们再来听一听。(教师再敲小鼓)
师:小耳朵真灵!原来小鼓是这样唱的(随机出示图谱2)让我们看图说一说。(师幼看图说)师:把你们的小鼓敲起来!(加动作敲)
3、熟悉锣的节奏师:这么热闹的鼓声把谁给引来啦。(教师出示锣)小锣也想唱歌呢,听好了,(教师敲锣)小锣怎么唱歌的?(指名说)
师:哦,我敲小锣锵锵。(直接边说边出示图谱3)看图试试,(看图说)拿起你的锣来敲一敲,(加动作敲)
师:小锣还想唱歌的,你们看!(教师直接出示图谱4)谁会唱?(指名两个幼儿)真能干!我们一起看图试试。
(师幼看图说)小锣拎起来试试(加动作敲、教师手指图谱)
4、鼓和锣合奏师:把前面的'鼓也请过来一起试试。
(看图说)小鼓手敲的真好听!(教师直接出示相同节奏谱5)让我们一起把鼓和锣敲起来吧!(敲一遍)
师:真热闹,我们的鼓和锣还会这样唱呢!(教师边敲边说)|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它们是怎样唱的?(指三名幼儿,教师接幼儿的话后面说)
师:让我们一起看图说一说(师幼看图说两遍)谁来试一试(指名两个幼儿)师:让我们加上自己的动作试试。(加动作试)
5、学唱歌曲师:老师还能把它们唱出来,你们信不信?听好了!(教师清唱一遍)好听吗?(好听)来点掌声啊(幼儿鼓掌)教师边教边唱一遍)
师:让我们看着一起来试一试。(师幼看图唱两遍)好、让我们跟着琴声来唱一唱。(弹琴,教师用点头、嘴形暗示,手指图谱)
师:现在,我们把下面的节奏加上去唱,大家一起把鼓和锣敲起来吧!(教师边敲边唱)师:这一半小朋友愿意做什么?(鼓)好,你们做锣,我做指挥来一起试试。(教师注意手暗示)师:交换再来试试。(对半交换敲)
四、结束活动
师:敲锣打鼓真高兴!让我们听着音乐跳起来吧!(听音乐“小老鼠打喷嚏”做游戏)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歌曲内容,领会歌曲描绘的意境,体验山东民歌欢快、诙谐的风格特点。
2.通过声音造型《荷塘欢歌》培养幼儿即兴创作的能力及合作能力。
3.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重难点:
重点:唱好歌曲中的倚音,积极主动的表现歌曲。
难点:模仿花蛤蟆的声音造型。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CD、打击乐(双响筒、木鱼、蛙鸣筒、舞板)等。
活动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幼儿听曲进入教室,师幼打招呼问好。
2.快乐节奏三分钟,引导学生用青蛙的叫声来模仿各种节奏。
二、声音造型游戏:荷塘欢歌
出示课件“荷花图”:这么美的荷花池,到夏天的时候会有很多青蛙蛤蟆来与荷花做伴并唱歌,下面我们用青蛙的叫声来营造“荷塘欢歌”的景象。请小朋友想好一个蛤蟆叫的节奏,师随意点名模仿,看谁的节奏创作得最好。
请一位幼儿到前面来像老师一样指挥,师和小朋友坐在一起模仿。
三、学习歌曲《花蛤蟆》
1.老师这里有首歌也是表现夏夜荷塘欢腾的景象的,请听。(音乐CD)
(1)请你根据歌词唱的内容描述花蛤蟆有趣的'样子。
(2)边听歌曲边请几名幼儿把歌词描绘的花蛤蟆画到黑板上。
(3)朗读歌词后一起欣赏与分享幼儿的作品画。
2.这首歌有几处花蛤蟆的叫声?请找出来。这些模仿蛤蟆的叫声都用了哪种装饰音?(倚音、下滑音)
跟老师钢琴弹奏学唱这四个乐句。
3.再听歌曲,找出你已经听会的乐句教大家唱一唱。
4.师幼共同探讨与交流:你还有哪几句不会唱,请大家来帮帮你。
跟钢琴弹奏唱不熟悉的乐句。
5.歌唱前加入花蛤蟆叫声投入演唱歌曲。
四、自由分组表演歌曲《花蛤蟆》
引导幼儿创编动作,重点模仿蛤蟆的蹦跳、伸腿、瞪眼等动作。
( 1)出示乐器蛙鸣筒,请幼儿聆听蛙鸣筒的声音,说一说像什么动物的叫声?学一学如何来演奏蛙鸣筒。
(2)一组幼儿跟随歌曲表演,一组幼儿用蛙鸣筒在蛤蟆叫声处进行伴奏。
五、小朋友一起模仿花蛤蟆去郊游,随音乐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一、 活动目标
1. 能辨别乐曲的三段式结构,进一步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特点。
2. 能在音乐的伴奏下想像,并用动作表现熟悉的运动项目。
二、 活动准备
录音机和磁带
三、 活动过程
1. 在运动员进行曲的伴奏下,幼儿走进教室。
2. 回忆乐曲。
提问:这首乐曲的名字叫什么?它是在什么时候使用的乐曲?它给人什么感觉?
3. 完整欣赏乐曲,引导幼儿辨别乐曲的三段变化。
4. 分段欣赏
听A段。引导幼儿想像这一段表现了什么,并启发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像用动作表现。
听B段能区分A、B、A的结构。
5. 听音乐表演。
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扮演运动员,做出各种运动项目的模仿动作。
四、 活动建议
在表演区继续进行表演,并可以提供运动员进行各种运动项目的图片名称,丰富幼儿的动作。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幼儿懂得用自己的长处去帮助别人的基础上,进行歌词创编。
2、培养幼儿从小养成关心别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好品德,并体会与同伴互相配合的乐趣。
3、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小鸡、小鸭木偶。
2、学习DVD、教学CD。
活动过程:
1、进场:快乐的小动物。
教师:小动物们都找一位好朋友,听着音乐,去参加快乐音乐会,好吗?(要求与好朋友做律动时,有眼神、感情及动作的.交流)。
2、练声:小动物的歌声。
教师:听,是谁的歌声真美妙!(1=C,从C调练声至E调,要示幼儿在进行发声练习时,声音要提高、打开,唱出小动物的欢快情感,唱出跳跃音)。
3、舞蹈《早上好》。.
教师:小动物们见面真高兴,跟你的好朋友说:"早上好",来一段快乐的集体舞吧!(要求幼儿舞蹈时,注意感情的交流)。
4、创编歌词《我们都是好朋友》
教师:小动物,请你告诉我,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团结友爱、互相帮助)那我们一起来唱《我们都是好朋友》。
(1)教师与幼儿共同唱《我们都是好朋友》歌曲。
(2)根据《小鸡和小鸭》的故事改编歌词内容。
①教师与幼儿共同回想《小鸡和小鸭》的故事大意教师:小鸡和小鸭听了我们唱《我们都是好朋友》真高兴,它们也想请我们帮它们编一首有关小鸡和小鸭团结友爱的歌。
②提问:谁和谁,来到哪里?在玩什么?
教师组织语言:小鸭子呀,小公鸡,来到草地玩游戏。
提问:当小鸭子不会啄小虫时,小公鸡怎样说?当小公鸡掉下河时,小鸭子怎样说?
教师组织语言:咦,小鸭子,我来帮你啄小虫。哎,小公鸡,我来背你过小河。
③它们两个好朋友呀,团结友爱,真快乐,我们都是好朋友!
(3)教师组织歌词内容,并范唱一次(边操作木偶教具)教师:刚刚小动物们真开动脑筋,我把歌词编成一首歌,唱给小鸡,小鸭听,看看它们喜不喜欢。
(4)幼儿集体表演歌曲一次。
5、结束:快乐的小鸡、小鸭舞。
天黑了,我们的音乐会也将结束了,我们和小鸡,小鸭共同跳一个快乐的舞蹈吧!
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我想一节课我可能改变不了一个孩子的性格但至少在孩子的心灵播撒了一颗快乐共享的种子,活动很满意。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作品分析:
这是一首A B A c A回旋曲结构的乐曲,乐句较工整。A段跳跃,B段欢快,c段柔和,三段旋律有明显不同,易于幼儿听辨。为了让幼儿较快熟悉乐曲,我设计了下面的游戏情节。
A段:钟表摆出各种造型,随音乐一下一下动。
B段:小学徒在店里打扫卫生。
A段:小学徒为钟表上发条。
c段:小学徒干活累了在休息,钟表悄悄地离开货架跳起优美的舞蹈。
A段:钟表摆出各种造型,迎接顾客。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乐曲的旋律。通过钟表造型和小学徒劳动、休息的情节,初步感受A B A c A的结构特点,了解A段跳动,B段欢快和C段的柔和的性质以及钟摆一下一下按照均匀节奏摆动的特点。
2、引导幼儿用不同的造型动作表现钟表,用不同的优美动作表现钟表跳的舞蹈。
3、引导“钟表”用表情动作表达对小学徒感谢,乐于与朋友交往的愉悦心情。
活动准备:
1、参观过钟表店。
2、听过“钟表店”的故事,并玩过有关游戏。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帮助幼儿回忆听过的有关故事和玩过的游戏。
2、听音乐,重点帮助幼儿分辨小学徒劳动和休息的音乐,初步了解乐曲的结构,感受B段的欢快和C段的'柔和。
3、分段欣赏音乐。听听做做,进一步熟悉乐曲的旋律。
4、分解练习。听琴练习有关动作,以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音乐。
(1)引导幼儿创编各种钟表的形象,如鸡钟、猫头鹰钟、鱼钟等。要求幼儿能够跟随A段音乐的节奏,一拍一拍地表现出钟摆走动时活泼、调皮的样子。
(2)引导幼儿做出小学徒打扫卫生时的各种不同的劳动动作,能尽力按节奏一下一下地做,并能表现出小学徒劳动时轻松、快乐的心情。
(3)在练习为钟表上发条的动作时,要求幼儿注意做到一个乐句为一座钟上发条。
(4)引导幼儿想出各种休息的动作,并能随c段音乐,表演安详、悠闲的舞蹈。
5、完整地跟随音乐做游戏
(1)教师扮演小学徒参与游戏,全体幼儿扮演钟表。
(2)幼儿轮流扮演小学徒和钟表,听音乐完整地做游戏。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2、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3、能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幼儿出集体荣誉感,和热爱民族文化
4、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5、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积极参加音乐活动,体验活动中的乐趣
难点:理解歌曲含义,体验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气球、彩旗、彩链、卡片等
活动过程
1、布置“过年”主题墙,营造一个新年的氛围
2、迎新年:全班同学一起快乐的歌唱《新年好》,感受歌曲的快乐气氛
谈话,怎样过新年?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把想象的`新年大胆的用简的语言说给大家听
3、音乐律动:孩子们一起边唱歌边跳舞,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
4、手工活动:粘贴彩旗、彩链、窗花等,感受新年热闹气氛
5、游戏:通过 丢手绢、贴膏药游戏,让孩子感受体验新年的快乐与向往
6、庆新年:老师先带头表演,鼓励每个孩子积极参与,并主动表演
7、长大一岁:制作新年贺卡送给爸爸妈妈,并对他们说声"我爱你们",让孩子学会说爱
教学反思
通过《新年好》这一主题活动,让孩子感受新年气氛,并了解认识了我们的传统节日与文化。
整个活动成功之处在于体现了孩子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兴趣需要,想法真正体现出来。活动从“认识新年——迎新年——庆新年——长大一岁”四个方面。通过组织、谈话、歌曲表演来加深对新年的认识与兴趣、热爱,在此同时也增进小朋友间、老师间的感情。体验了集体生活快乐,也感受了幼儿园大家庭的温暖,增长了知识。
活动设计背景
又是新的一年,新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新一年的开端,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让孩子感受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民族风俗,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设计这一主题活动
小百科:新年,即一年的第一天,为世界多数国家通行的节日。世界各国,特别是古代都有不同的日期,现代世界多数国家为公元制纪年的1月1日。现代将“元旦”称为公历新年,将“春节”称为农历新年。当日,人们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庆祝新年的到来。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中班音乐教案07-24
(经典)中班音乐教案07-24
中班音乐教案(经典)08-03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08-02
中班音乐教案06-15
中班音乐教案(精选)07-22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07-20
中班音乐教案[精选]07-26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07-26
中班音乐教案[经典]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