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六年级语文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时间:2024-02-26 13:35:33 登绮 六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精选14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精选14篇)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1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共五篇课文:《养花》、《古诗二首》、《山中杂记》、《爸爸带我去爬树》、《美猴王》。

  《养花》的作者是老舍,老舍先生通过技术自己养花的经历和不同的心理感受,抒发了自己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养花》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文中讲述了“我”养花的情形,从中感受到养花既须劳动,有长知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抒发了“我”爱花、爱养花,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古诗二首》选取了范成大《四十田园杂兴》中两手描写农村景象的古诗,一首着重描写陈天农民老宋的场面,另一首责描绘了农村初夏的自然风光。

  《山中杂记》冰心用一种博爱的精神表达动物的关爱,尊重和欣赏,启发人们更好的去理解小动物,和它们平等的交流。《山中杂记》这篇文章是冰心女士留美期间在山中养病时写的。原来是一组,共十篇,我们学习的这篇是第十篇。这篇小文写了作者在山中所见的许多可爱的动物和昆虫的生活情景,写出了它们给作者带来的无限的乐趣,也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爸爸带我去爬树》内容富有童趣,通过爸爸教我爬树的过程,引出如何让孩子走进大自然,感受回归自然之乐的`乐趣。爸爸带我去爬树》虽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叙述,讲述的事情又贴近儿童,但文中揭示的却是“回归自然”的深刻主题。

  《美猴王》节选自名著《西游记》。课文首先交代了美猴王的特殊来历,之后写石猴发现水莲洞,带领众猴进洞居住,最后被拥戴为王。课文情节清晰生动,语言生动形象。

  二、教学目标

  1.感受田园劳动生活,体会人们生产劳作的辛苦。

  2.认识15个生字,会写15个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作者心情,能将作者高兴处读出。在阅读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4.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5.文章的情节结构。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

  6.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3.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

  4.抓住动作语言描写来分析石猴形象。

  5.把现代信息技术与《西游记》的有关内容有机结合,以扩展学生视野。

  四、教学难点:

  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

  五、课时安排:

  《养花》2课时《古诗二首》2课时

  《山中杂记》2课时

  《爸爸带我去爬树》1课时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2

  教学目标:

  掌握孟子的文学常识及其政治主张,准确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推行孟子心中的仁政。

  理清论证思路,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

  体会论证过程中双重否定句、排比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复习: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

  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你认为什么叫做“仁”?

  2、孔子处于春秋末期,春秋之后就进入了战国时代,“战国”二字体现了当时怎样的时代特点?你认为战国的国君最关心的是什么?

  3、身处战国的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的又一位代表人物,面对一心只想通过战争征服他国的战国君王们,智慧又擅长辩论的孟子会用什么办法来推行儒家“行仁政,爱百姓”的政治主张呢?他是怎么把齐桓公、晋文公、梁惠王、滕文公等各国君主“骗”得一愣一愣的呢?今天我们这节课与其叫《天时不如地利》,不如叫做“狡猾的孟子”

  二、初读课文、翻译疏通

  1、自读课文,读出孟子向君王游说说理时的自信。

  2、集体朗读,读出说理的气势,注意排比句的朗读方法。

  3、同学互译,圈划不理解的字词句,互助解答

  4、指名翻译,重点强调。

  城、郭、是、池、环、兵、委、去、域、亲戚、至、顺、畔、夫。

  三、把握中心

  1、你认为孟子写这篇文章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教君王如何攻击别的国家吗?)从文章中哪些句子可以读出孟子的真正想法?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道”的本意是“道路”,后来引申为“方法、法则”的意思。结合孟子的政治主张,你认为孟子这里谈到的“人和”之“道”具体指什么?

  施仁政、民贵君轻——爱百姓

  这是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道”

  3、本文的论证中心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合”,要表达的道理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写作的意图是规劝当时的统治者施行仁政。

  4、作为一篇议论文,一般会有提出论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议论过程。本文孟子是如何提出论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再读文章。

  四、论证过程

  1、在战乱不止,各国之间你死我活的战国时代,如果说施行仁政的大道理,君王会不会采纳呢?善辩又有些“狡猾”的孟子采用了什么办法?

  通过军事引起君王的兴趣,再通过层层说理慢慢将君王引入自己设下的“仁政”的`“圈套”。

  2、孟子是如何从军事角度说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第二小节、第三小节与第一小节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举出事实论据,分别举例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第二小节与第三小节论述的角度有什么不同?孟子在这里使用双重否定句想要起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正反论证,加强说服力。双重否定句增强语气。

  4、你认为为什么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中,人和的作用?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内因决定外因。

  有了“人和”,其他问题能够通过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迎刃而解。

  5、孟子讲完军事之后,将“人和”最重要的道理类比到了治国的领域之中,在第四小节作者主要采用了讲道理的方法,属于道理论证。文中的排比句起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道理论证;增强语势,更有说服力

  6、那么孟子认为怎样才能“人和”呢?孟子又是如何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的?

  正反论证。

  7、至此你认为孟子的道理说清楚了吗?请理出孟子的论证过程。

  8、“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句话是主张打仗的还是不主张打仗的,为什么?

  看似教君王怎么打仗,其实文字背后的意思是说,真正的君子是不会随随便便打仗的,君子爱好和平,只有万不得已才打仗,如果君王热衷于打仗,那你就不是君子——可见孟子的“狡猾”

  五、复习总结

  1、请同学们回顾以下,孟子是怎样从吸引君王的兴趣开始一步一步引导君王,最终把君王引向孟子实行“仁政”的政治主张的?

  君王听说孟子要谈论打仗的办法,一定认真聆听,经过孟子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以及从军事类比到治国方略,便会被孟子严密的论证牵着鼻子走,打心底里认为要打胜仗,治理好国家确实需要“人和”。这时,落入孟子事先布置好的圈套的君王自然而然就要追问“人和”的方法到底是什么了。孟子提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并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2、通过这篇文章,你学到了哪些论证自己观点的方法?

  3、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你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例2,第68页课堂活动第2题及练习十五3~5题。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情境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

  2、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

  教学难点:

  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今天我们将在以前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扇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教学例2

  (1)先后出示两个统计图。

  先出示第一幅扇形统计图。

  教师:从这幅图中我们能获得哪些信息?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中点出相关部分。

  教师:这些都是什么时候的数据?

  再出示第二幅扇形统计图。

  教师:从这幅图中我们又能获得哪些信息?这些又是什么时候的数据?

  教师:耕地、森林、果园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千米呢?没有改造的荒山还有多少平方千米?请你们算一算。

  将两幅图放在一块观察。

  教师:看了这两幅扇形统计图,你想说些什么?看看谁的发现最多,最有价值。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部交流自己的发现(“退耕还林”前与20xx年底相比土地的变化情况)。

  (2)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教师: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部互相交流了自己的发现,现在哪位同学能代表你们小组进行发言?

  请一两位同学相互补充,找到统计图中发生变化的项目。

  小结:对比两幅扇形统计图,同学们强调最多的是有许多项目发生了变化。有没有没发生变化的量呢?(课件重点强调:土地总面积没发生改变)也就是两个圆所代表的都是靠山村的'土地总面积。

  教师引导:结合我们的发现思考:森林面积的增加与荒山面积的减少会给这个村庄带来怎样的变化?如果你是村委会的领导面对20xx年底的统计图你又会作哪些思考?

  (3)根据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

  教师:观察扇形统计图,你还能提出并解决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答,教师巡视找出典型的问题并进行解析。

  2、课堂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扇形统计图)你又有什么收获?

  三、课堂活动

  教师:刚才我们分析的两个扇形统计图的圆都代表相同的含义——土地总面积,(课件点出“课堂活动”第2题——改变题目增加两个参数——美国、俄罗斯的面积和人口)现在呢?

  教师:仔细观察这些统计图,你有哪些发现?

  教师引导:重点分析中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基本国情。

  教师:面对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局面,你会做哪些思考?

  四、练习应用,促进发展

  1、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

  出示题中的两幅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对比。

  (1)从两幅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算一算:从1996年到20xx年,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绿化用地分别增加或减少了多少平方千米?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抽几个学生上台板演,集体评议。

  (3)议一议:你对这种变化有什么看法?

  2、完成练习十五第4,5题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4

  一般常态教学目标:

  通过“读—述—析”的形式,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学习先作分析再下结论的说理方法。

  基础知识积累目标:

  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器、用、恶、妖等),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阅读需要突破的核心问题设计:

  荀子是怎样一步一步分析“言”和“行”的关系?他认为“言”和“行”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口语训练的设计:

  有感情的.朗读,背诵。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行”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写作训练的设计:

  把本文改写成一篇现代汉语的议论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交流其预习作业:查找关于荀子的资料。

  二、自读课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读课文。

  2、交流互答自读中的困难、

  3、梳理积累重要的实词。

  三、复述课文:

  请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来复述本文(先小组讲述再抽选讲述)。

  四、请学生思考、讨论:

  (1)作者将“言”和“行”的表现分成了几类?(明确:四类)

  一、能言、能行

  二、不能言、不能行

  三、能言、不能行

  四、言善、行恶

  (2)对这四种情况作者分别是什么态度?(请分别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敬、爱、任、除

  (3)我们很容易看出作者对“能言、能行”者的赞美和“言善、行恶”者的厌恶,那么另外两种人作者是否全盘肯定或者全盘否定呢?为什么?从中你明白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明确:辨证的看事物,取长补短)

  五、口语训练:

  说说荀子认为“言”和“行”应该是怎样的关系?你如何认为?

  结合日常生活:说说文章中的道理。

  六、熟读、背诵本文:

  品味本文“先分析再下结论”的说理方法。

  七、作业:

  推荐阅读荀子的其它文章:《劝学》体会荀子议论性文章的严密结构和有力论证。

  完成“抄、释、译”作业和练习册。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人类朋友的介绍,使学生明白、理解地球是人类和动物的共同家园,提高全体学生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本上的范画介绍与赏析,了解并掌握动物的画法,并能对身边的动物进行写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通过对人类的朋友的认识,创造出优秀的“人类朋友”的形象

  【教学重点】:

  对人类朋友认识和理解,学会画“人类的朋友”的一般方法,并能用线条进行写生。

  【教学难点】:

  保护环境,保护共同家园。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范画一张、动物写生图片数张,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准备有关动物图片。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课件导入本课,说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密不可分,如果人类不善待动物不合理利用资源,那人类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这节课,就来讨论人与动物的关系。

  二、学习新课:人类的'朋友

  (一)播放课件后讨论:

  1、为何这些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2、课题为叫“人类的朋友”?

  3、我们应怎样做?

  (二)赏析课本范画:

  1、看了课本上的范画你想到了什么?

  2、你认为他们所表现的形式一样吗?

  3、你最喜欢哪一张画,为什么?

  4、在你的身边有哪些朋友?请用语言把它描绘出来。

  (三)学画“人类的朋友”

  1、看课本范画《绵羊》讲解临摹步骤

  ①前用淡线条画出形象的轮廓,从长线条开始,画出主要结构的大体位置及从轮廓开始。

  ②根据轮廓进一步画出形象的头、腿的结构及逐渐深入。

  ③细细地描绘及是形象的质感。

  2、出示范画,介绍其它动物的画法``

  三、学生临摹,教师辅导。

  四、学生作业展示与评价

  五、根据展示情况,进一步完善作业。

  教学反思:

  播放视频导入新课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整节课情绪饱满,教学效果相对以前的传统教学要好很多。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要不断探索,争取更有效的教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鼓励学生多观察和研究身边的动物,帮助学生树立保护动物、关心动物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富于探索的精神。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6

  【教学要求】

  1、学会12个生率,绿线中的3个生率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一说怕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3、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怕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关键】

  通过朗读训练,体会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宇新词,理解词语意思。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3、学习第一段,理解课文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学生质疑:

  (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为题,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

  3、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学习生率新词

  1、自读课文,要求:

  ⑴ 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⑵ 划出生字新词,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⑶ 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⑴ 出示生率新词:

  蜡烛、伯诺德夫人、屋里、熄灭、遭到、厄运、盯着、杰奎琳、楼梯、灯芯、摇曳。

  ⑵ 指读、正音后齐读。

  ⑶ 说说生字新词的意思。

  3、指名读课文、正音。

  4、通过读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附对开始提出的三个问题进行解答。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名分节读课文,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

  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提供句式:

  当_____,(谁怎么做)_____。_____,(结果怎样)________。

  2、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段(1~2节):写伯诺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第3节):写一名德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三段(4~5节):写大儿子杰克想借搬柴生火之机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6~7节):写小女儿杰奎琳在万分紧急关头,借口上楼睡觉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

  四、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后,字词质疑:

  区别理解“绝密、绝妙”两词。

  2、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3、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方法来收藏,她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儿?

  指导朗读第2节第3句,并说说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伯诺德夫人机智沉着,对情报收藏工作十分负责,办法巧妙。)

  4、齐读第一段。

  五、指导写字

  1、观察生率表,注意每个生率的笔画与结构。

  2、重点指导“厄”与“遭”两字。

  3、钢笔描红、临写。

  4、反馈。

  六、作业练习

  1、抄写生率新调。

  2、读课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7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文中人物的对话描写。

  4.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重点

  文中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

  教学难点

  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准备

  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腊八粥”的相关民俗。有条件的可以找来沈从文《腊八粥》的全文,仔细阅读,对小说全文的大概内容先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腊八粥》,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请其他同学们认真在心里跟着读。

  3.这篇文章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

  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三、默读课文,圈画批注

  1.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八儿”。

  2.“八儿”这个人物并不是一层不变的,请默读圈画相关语句

  3.学生圈画后汇报。

  4.教师及时总结:

  他的心理活动变化构成了本课的线索,可以此为突破口。从“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亲见时的惊讶”。

  四、总结升华

  1.文章中有关腊八粥熬煮的描写也不可忽视。如第一自然段写的:“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口里塞灌呢!”

  2.学习作者语言的妙处。

  3.当堂积累下来。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8

  教学目标:

  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大意,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关系。

  了解课文层层递进的写法。

  教学重点:

  积累字词,正确理解作者观点。

  一、导入课文

  我们刚学了《论语》八则,了解到孔子是我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称为“圣人”。后来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思想,被称为“亚圣”,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仁政”。我们今天要学的《天时不如地利》也体现了这种精神。

  二、散读、齐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

  2、注意断句、标点符号停顿要读出来

  3、说说文章主要阐述了什么观点

  三、借助注释了解大意

  1、学生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并且圈划出自己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子的翻译。

  2、质疑解疑与归纳补充。

  班级讨论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

  3、积累几个实词和虚词

  之:三里之成,七里之郭:的环而攻之:指城郭;

  而:环而攻之而不胜:前,表承接;后,表转接。

  夫:发语词,表示下面要发表议论;

  然而不胜者,这样却;

  亲戚畔之:内外亲属;

  去:委而去之放弃;

  域:限制,名词作动词;

  畔:通”叛”。

  4、掌握几个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的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环境,有利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人心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拥有仁义道德的.人就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缺少仁义道德的人就会很少人帮助。

  四、理解课文结构及孟子思想

  1、本文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一段:提出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三段:分析论点

  从第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战争方面的。第二段从攻城方的角度写,虽然攻打的是个小城,也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但是没有选择有利于进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势,所以“不胜”而返,从而强有力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第三段从守城方的角度写,守城者据守着“高城”“深池”,拥有坚利的兵革、丰盛的米粟,却弃城而逃,显然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

  第四段:总结论点,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

  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封疆”、“固国”、“兵革”、“畔之”、“攻”、“战必胜”,这些都是描写战争的词语,可见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写有关战争方面的内容,但作者的态度不是鼓吹战争制胜,而是反对不义战争,反对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他认为即使有“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也不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那战争靠什么制胜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由此引申出的结论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胜仗。从这段看,作者只是以战争为例,落脚点是要谈治国之道,具体来说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主旨。

  2、关于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五、作业

  1、背诵

  2、分类积累词句

  3、拓展:结合学习生活实际,理解名言警句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9

  教学目标

  1.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的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2.明确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挑选能够突出风俗特点的材料来写。

  3.分清详略,学会抓住特点介绍家乡的风俗的方法。

  教学重点:

  明确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挑选能够突出风俗特点的材料来写。

  教学难点:

  分清详略,学会抓住特点介绍家乡的风俗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展示各民族民风民俗图片)“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2.如果要让你介绍一种家乡的风俗,你会选择介绍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3.导入新课:现在,让我们用文字来把家乡特别的风俗介绍出来吧!(板书:家乡的风俗)

  二、启发思路。

  1.介绍之前,说一说你为什么选择这种风俗。(学生自由讨论)

  2.汇报讨论成果。

  (1)要介绍的风俗是什么?

  (2)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你打算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3)你将把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去写?

  3.根据你要介绍的风俗特点,你打算拟定什么题目?

  (1)写特色小吃,可以直接用其名称作为作文题目。

  (2)可供选择的题目:《春节习俗》《家乡的春节》《欢度 节》

  三、习作指导。

  1.整理思路:学生先打草稿,确定自己想写哪一种风俗,想想它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回忆本单元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抓住重点课文,以《北京的春节》为例进行指导。

  出示课文片段欣赏: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夜饭,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教师点拨:这一段采用“总—分”的结构写除夕。中心句是“除夕真热闹”,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从味、色、声三个角度描写老北京除夕的风俗习惯。“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作者从气味到色彩再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的描绘,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

  3.写作技巧点拨。

  (1)要把风俗活动的各个环节写清楚,重点描写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身的感受。

  (2)要按一定的顺序写。一般先简要地交代风俗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内容,然后详写参加活动的经过,最后写活动的结果及感受。可以把风俗的特点或来历自然地穿插在合适的地方。

  (3)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可以采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写。风俗活动中发生的事情很多,写时既要对群体活动的情景做总体描述,也要对其中的个体作具体的描述。对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内容要详细描写,其余部分可一笔带过,这样可以使文章重点突出,主题鲜明。

  4.写自己对风俗活动的看法,可以用夹叙夹议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注意要有理有据,论证充分。

  5.学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习作点评。

  选出两三篇比较优秀的作文,在全班进行点评。习作的重点在于讲清楚所写的是什么风俗,内容详略得当、特点突出,语言通顺恰当,等等。

  五、小结。

  学生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风俗,选取不同材料,运用抓住特点描写风俗的方法,介绍出家乡的风俗活动,详略得当,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六、延伸。

  将你的习作与同桌交换,看看你们能不能根据对方的文字描写,勾画出对方习作中所刻画的家乡的风俗特点。(看看是否详略得当)

  教学反思

  1.本次习作,鉴于学生对家乡的风俗知之甚少,没有生活基础,课前可先让学生充分搜集材料,有助于课堂上对于习作内容深入讨论,也有助于拓展学生习作思路。

  2.对于家乡的风俗的介绍,学生还缺乏深刻的理解,对于一些场景的叙述过于简略,学生对于习俗的来历、一些节日的象征意义缺乏了解,缺乏实际体验。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10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讲这个故事。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鲧禹父子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崇高精神,感悟我国远古先民的智慧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3、体会神话故事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

  4、认识“壤”字,会写“汪、壤、烫”3个字。掌握“一片汪洋、息壤、滚烫”等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鲧禹父子分别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教学难点:

  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揭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查阅有关鲧禹治水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交流,导入课文

  1、让学生说说读过哪些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并说说读后的感受。

  2、总结学生的感受。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

  5、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让学生说说鲧禹治水的相关故事。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介绍《山海经》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认识生字,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3、认读生字

  ①出示生字“壤”(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组成词语)

  ②比较字形:壤

  嚷

  攘

  4、理解词语

  汪洋——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哀求——苦苦请求。祈求——请求;恳切地希望得到。

  斥逐——排斥,驱逐。

  息壤——古代传说的一种能自生长,永不减耗的土壤。拯救——挽救;救济。滚烫——滚热。

  遗志——死者生前的志愿。后多指生前没有实现的志愿。

  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高声训斥。

  泛滥成灾——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形成灾难。

  汗流浃背——浃,湿透,汗水湿透了背上的衣服。形容汗出得很多。

  5、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6、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加深了解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鲧和禹是怎么治水的,找到相关的内容认真的读一读。

  四、积累词语,布置作业

  1、让学生找找喜欢的词语,抄写在词语积累卡上。

  2、作业:通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认读词语( )

  一片汪洋

  苦苦哀求

  斥逐洪水

  毫不理会

  悲惨遭遇

  大发雷霆

  山南海北

  成千上万

  挖渠开山

  四处横溢

  泛滥成灾

  不畏艰险

  汗流浃背

  毫不在乎

  冬去春来

  欢呼雀跃

  兴奋不已

  天寒地冻

  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二、研读课文

  1、自学提示( )。

  默读课文,思考:

  ①鲧禹父子为什么要治理洪水?

  ②鲧禹父子治理洪水的办法有什么不同?边读边画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并把自己的体会做出批注。

  ③想一想鲧禹父子共同的精神是什么?

  2、交流体会。

  交流一:鲧禹治水的理由

  (上古时代的中国闹过一次大水灾,人们受尽了洪水的折磨,便苦苦的哀求天帝驱逐洪水,可是天帝毫不理会。鲧禹父子非常同情人们的悲惨遭遇,决心帮助人们治理洪水。)

  ①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洪水会给人们带来哪些灾难。播放洪水的资料片。

  ②理解“哀求”“祈求”的含义,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

  ③读出人们的苦难。

  交流二:鲧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①指名读课文的3—4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感受。

  ②“息壤”是怎样宝物,神奇在什么地方?

  ③天帝为什么要大发雷霆?你对天帝有什么看法?

  ④

  你怎么评价鲧?

  交流三: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①指名读5-10自然段。

  ②说说课文是怎么写禹治理洪水过程的?

  (板书:治洪前——治洪开始——治洪过程——治洪后)

  ③依据描写的顺序,让学生说说最感动的地方。

  a治洪前:

  句子:大禹走遍了山南海北,摸清了地形和水的走向等情况,决定用引洪水入大海的方法来消除水灾。

  【抓住“走遍”“摸清”“引洪水入大海”等词语,理解禹治水讲究方法,非常有头脑。】

  b治水开始::

  句子:大禹亲自拿着镐头,率领成千上万的人挖渠开山,疏通河道。

  【体会“亲自”一词,说明大禹以身作则,不畏艰难,才赢得人们的相应,因此也感动了神龟和应龙。】

  c治水过程:

  a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让学生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以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b参考资料:三过家门而不入

  c指导朗读,读出大禹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d治水后:

  句子:就这样,大禹带领人们,由南到北,由西到东,经过十三年的苦战,终于疏通了河道,治服了洪水。

  d,齐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④小结:

  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家庭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公而忘私、把个人的一切献身于为人民造福的事业之中的崇高精神。尤其可贵的是,大禹在治水中积极组织大家去治理洪水,一心一意地降服水患,这种执着的精神,坚定的信念是伟大的,人民在大禹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共同战胜了灾难。

  交流四:讨论鲧禹治水的共同精神。

  (善良,同情人们的遭遇,都有帮助人们治理洪水的决心。有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有勇敢、奉献的崇高的精神。)

  三、拓展升华、你想对鲧禹父子说点什么?

  2、总结:这个传说让我们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勇敢、奉献、坚毅不屈、万众一心战胜困难的民族精神。

  第三课时

  一、领悟写法

  1、引言:

  这是一篇神话故事,丰富的想象和离奇的故事情节是它的主要特点。那么课文中哪些情节使你感受到是离奇的想象?

  2、交流。

  (让学生抓住主要情节谈出感受,例如:像“鲧的出现”“神龟和神鸟帮助鲧偷取息壤”“息壤的神奇”“大禹出事”神龟运送土石“应龙在地上划出深沟”等)

  3、小结:

  神话是古代人民驰骋他们奇特想像和幻想所创作,具有神奇、丰富、多样化的特色。表面看起来很荒诞,实质朴素、真实、生动。

  二、讲述故事。

  分小组进行讲故事比赛。

  三、课外作业

  引导学生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鲧王治水》王锁蛟》《三过家门》的故事。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11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文中人物的对话描写。

  4.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重点

  文中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

  教学难点

  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准备

  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腊八粥”的相关民俗。有条件的可以找来沈从文《腊八粥》的.全文,仔细阅读,对小说全文的大概内容先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腊八粥》,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请其他同学们认真在心里跟着读。

  3.这篇文章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

  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三、默读课文,圈画批注

  1.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八儿”。

  2.“八儿”这个人物并不是一层不变的,请默读圈画相关语句

  3.学生圈画后汇报。

  4.教师及时总结:

  他的心理活动变化构成了本课的线索,可以此为突破口。从“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亲见时的惊讶”。

  四、总结升华

  1.文章中有关腊八粥熬煮的描写也不可忽视。如第一自然段写的:“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口里塞灌呢!”

  2.学习作者语言的妙处。

  3.当堂积累下来。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12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写生字,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蚕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4.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以及在说明中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蚕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以及在说明中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

  1.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以及在说明中表达情感的方法。

  2.感悟蚕的精神品质。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阅读材料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学习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辉煌历史,其中,丝绸是中国古老文化的象征,人们把中国称为“丝国”。同学们,中国能有这样的美誉,你们知道谁是其中的大功臣吗?(蚕)对,蚕就是首当其冲的大功臣。今天,我们就来增加一些对蚕的了解,一起来学习第8课《春蚕》。(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开火车读课文。

  2.指名读生字,纠正错误读音。

  3.齐读生字。

  三、细读理解

  1.自由读课文,看看你能从课文中了解蚕的哪些知识?

  2.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历史悠久、生长发育、生理特点、赞美)

  3.从老师的板书你对课文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呢?

  4.小结。

  四、再读课文,赏读语言

  1.默读课文,划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好在哪里?这个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你在课文中划出来,并把你想到的在旁边做出批注。

  2.学生交流。

  3.重点探究。

  (1)为什么说蚕丝是用“蚕的生命化成的”?蚕为了吐丝,耗尽了所有的生命,你觉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2)“春蚕到死丝方尽”是什么意思?

  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像春蚕这样的人,你觉得“春蚕到死丝方尽”还可以用来赞美哪些人?

  4.把你喜欢的语句再一次读出来。

  五、拓展阅读

  1.教师朗读《春蚕的歌》选段

  2.谈话小结。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13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单元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理解并能分析课文的中心思想和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情感,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

  依据教材设定,通常包括几篇精读课文和一篇或两篇略读课文,以及相关的词语积累、句子理解和写作训练等内容。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本单元主题的兴趣。

  2. 新知讲解:带领学生逐篇学习课文,分析字词句段,解读文章主旨,领悟作者情感及写作技巧。

  3. 巩固练习:进行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如朗读、默写、问答等,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 拓展延伸:开展相关主题的讨论或实践活动,如小组合作探究、小练笔、读后感交流等。

  5. 作业布置:布置与课堂内容紧密相关的课后作业,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和态度。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14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圈画重点语段,理解感悟课文内容。

  2、品味课文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积累语句。

  3、领会和学习作者由丁香花引发联想,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的写法。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句,领悟文章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品味精美的语言,感悟积极豁达的人生哲理。

  教学准备

  图片,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几种花卉的图片,引出丁香花

  大自然的花卉万紫千红,俗话说,各花入各眼,同学们最喜欢哪种花呢?它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出示丁香花图片,找同学说说对丁香花的看法和感受。作家宗璞窗外的三棵白丁香与她朝夕相伴,又让她产生了怎样的情思感悟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家宗璞的散文《丁香结》,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导入新课文,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由几种花的'象征意义导入新课,为学生学习本篇课文做准备。

  二、检查预习

  1、交流作者的基本资料,教师适当补充。

  2、积累生字词:(结合教材课后读读写写,适当补充拓展,注意正音)

  缀窥幽雅浑浊笨拙单薄遮掩照耀花蕾愁怨断断续续参差斗室朦胧恍然

  【设计意图】

  走近作者,知人论世。积累语文基础知识,打好学习的基础。

  三、初读文章,梳理“丁香之结”

  1、自由散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并且圈划出描写“丁香结”的句子。关注这些句子出现的位置,划分层次。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圈划、思考并回答)

  明确:课文前三段写的是丁香花,后三段写的是丁香结。

  2、作者在两部分中,围绕“丁香”各做了什么?尝试添加一个动词,概括段落大意。

  明确:课文前三段写的是“赏丁香”,后三段写的是“悟丁香”。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走近文本,探究丁香结。

  四、感知文章脉络

  1、文章的题目是“丁香结”,圈画文中提及“丁香结”的句子,看一看主要出现在文章的哪些段落?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圈划、思考并回答)

  预设:文中提及“丁香结”的句子主要集中在文章的后三段。

  2、既然“丁香结”出现在文章后三段,那么作者在写“丁香结”之前,用较多的篇幅写了哪些内容呢?

  (学生思考、概括并回答)

  预设:文章前三段写的是丁香花,重点写丁香花的色彩、形貌、气味、姿态。

  3、仔细圈画前三段描写丁香花的语句,思考这三段对于丁香花色、形、味的描写是否重复?还是各有何侧重呢?

  (学生默读、圈画、思考、朗读并回答,教师从旁引导、归纳)

  总结:由此可以看到,文章前三段描写丁香花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写丁香,逐渐转到写与“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丁香,丁香与“我”越来越近,情感越来越深。

  前三段对于丁香花的描写,与后三段所写的“丁香结”是如何建立起联系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探讨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

  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为深入文本做好准备。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读读写写的生字词,明默。

  2、体会和学习本文的写法,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写一个小片段,150字左右。

  要求:要能写出个性特征,能对景物进行具体的刻画。

  【设计意图】

  布置作业,复习巩固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03-03

语文第一单元教案01-17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教案08-05

第一单元的语文教案08-26

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教案03-29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08-12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12-27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03-04

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14篇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