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教案>语文s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语文s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时间:2022-05-03 06:05:33 五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s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4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s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s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4篇

语文s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1

  (一)谈话导入。

  我们通过学习课文,认识了我国古代的女纺织家黄道婆和英国在护理事业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南丁格尔,今天我们再认识一位女性,她就是我国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板书课题:《香玉剧社号》。然后引导学生围绕“香玉剧社号”飞机,谈谈自己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画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和不懂的问题,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读课文,读后交流。

  (1)自学本课生字,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吗?

  (三)自学课文,感悟理解。

  1、默读课文,说说:常香玉是怎样带领剧社捐献飞机的?

  (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常香玉捐献飞机”这一部分,让学生运用已学会的读书方法,结合重点语句,自读自悟,从描写常香玉是怎样想,怎样做的语句中,了解她的爱国行动,体会她的.爱国之情。抓住“为什么要捐献飞机——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结果怎样”这个线索来回答)

  2、读了《香玉剧社号》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四)巩固练习。

  1、认读本课要求认识的8个生字及带出的词语。

  2、画出本课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多读几遍,也可抄写下来。

语文s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2

  一、教材简析

  《西风胡杨》是一精读课文,作者以充满激情和哲理的语言,描述了胡杨的高贵品格,抒发了对胡杨深情的爱,对胡杨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胡杨品格的赞美,表达了他环境保护事业的关注。

  二、设计理念

  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让学生感受云南丽江的奇特风貌以及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培养学生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中悟情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3.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4.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四、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2.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五、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收集胡杨、塔里木、罗布泊、楼兰、西域等有关资料。

  2.按课后思考题以及“指南针”的要求,指导学生预习课文。

  六、教具准备:课件

  七、教学时间: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游览新疆的异域风情,一起去看看那里的胡杨。

  (板书课题:西风胡杨)

  二、初读课文

  1.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齐读全文,想想西风胡杨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不读破词破句。其余学生用笔画出本课的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生共同朗读情况。

  3.老师出示本课生字。

  4.指名认读生字,并做到口头组词。

  5.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让自己最感动的句子,并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6.全班交流:学生读被感动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

  四、学习前4个自然段

  1.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个画面。(老师出示沙漠视频)看到了什么?(生回答沙漠)通过大家在课下的了解,对沙漠你有什么认识或看法?

  2.生谈看法。(干旱、荒无人烟、难以生存……)

  3.师:能在这种环境中生存的植物,你知道的有哪些?(生列举:仙人掌、胡杨)

  生快速默读课文,想想为什么我们的周围见不到胡杨?

  4.师:文中的哪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第一自然段中第一句话)一个“只”字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胡杨的珍贵和与众不同。从这段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5.引导学生了解

  ①胡杨最美、最古老;

  ②胡杨的生长地、数量。

  师:你们对塔里木和塔克拉玛干熟悉吗?想了解他们怎么办?

  指导学生要学会看书,可通过课后的“学习链接”,了解塔里木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6.师:在与沙漠这个天敌彼此对视,彼此僵持了一亿三千万年的胡杨,想见见它的庐山真面目吗?不过老师可没办法带大家到沙漠中去看,我们来欣赏几张图片。(师出示课件展示图片)

  7.师:看,这就是秋天里的胡杨。它的`枝叶——(生接说茂盛、茂密等),它的颜色——(生接说灿烂夺目、金灿灿等),它的生命力——(生接说旺盛等),充满了勃勃生机。美吗?这样的金黄之美让我们陶醉。

  8.过渡:这么美的树在黄沙中究竟经受了怎样的洗礼,在那漫长的岁月里它又变成了怎样的一种树?

  9.学习胡杨的特点。

  ㈠请大家拿出笔在书上用波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①生拿笔在书上画。

  ②指名回答。

  ③师板书:最坚韧、最无私、最悲壮。

  ㈡为什么说胡杨是最坚韧的树呢?

  引导学生从4个方面理解:

  ①根茎20米,对比感受:若一层楼房按高3米算,这么长的根茎大约相当于几层楼房呢?请大家算一算。(约7层)感受根茎之长以及在恶劣环境中生长的不易;

  ②耐炙热耐严寒,可让学生拿自己在严寒酷暑中的体验做比较;

  ③不怕盐碱腐蚀;

  ④不怕风沙侵袭。

  ⑤:胡杨够有韧劲儿,够坚强,它忍受了我们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痛苦,它给我们展现了一副铁骨铮铮的本色。(出示课件直观感知)

  ㈢说它无私是因为什么?

  引导学生将胡杨与牡丹、桃花进行对比,理解它的无私。

  ①硕大的牡丹,粉嫩的桃花都见过吗?漂亮吗?怎么个漂亮法?(生答)一个是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另一个是白里透红、娇艳

  欲滴,但它们只在什么时候开放?(春季)短短的几个月之后就凋落了,用书中的话就是——(生答“稍纵即逝”)。还有许多这样的奇花异草。

  ②而胡杨呢?是否被人所熟知?是否有华丽的词藻来形容?它们只是在——(生答“长年累月地忍受着那摧肝裂胆的风沙”)。

  ③:出示课件,来看看这沙漠前的屏障,有了它们的冲锋在前,才会有那身后的繁华景象。

  ④再来品读一下这无私的树好吗?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㈣它的悲壮又体现在哪里?

  ①指名回答。

  ②作者在文中反复的使用了一个词,让老师的印象极深,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千年)出现了几次?(三次)有多少树能千年不死?有多少树能千年不倒?又有多少树能千年不朽?可是谁能?(胡杨)

  ③:出示课件,看那,它那枝丫奇屈的身躯仍在坚定地挺立着,三个“千年”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凛然的英雄气节。

  ④让我们来读出他的悲壮好吗?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胡杨的美仅仅是外表美吗?更美的是它的什么?(内在)它有着极其高尚的品质,这样的树都为人类做了些什么?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昨天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胡杨具有哪些特点?

  二、继续学习课文

  1.引导学生明白胡杨为人类做了些什么?思考人类是如何对待胡杨的?(五六自然段)

  师:胡杨的贡献真大!可人类是否善待了胡杨?他们又做了些什么?这样做会带来什么后果?对胡杨有什么影响?

  生一一回答。

  ㈡理解胡杨流泪的原因。

  师:人类只为了自己的私利,就完全不顾及在与沙漠进行顽强抗争的胡杨了。胡杨也哭了,它为什么流泪?(它们想求人类,将上苍原本赐给它们的那一点点水留下。)

  师:这小小的愿望实现了吗?(没有)那些上游的人们依然肆无忌惮地为所欲为。他们怎能()?怎能()?……难道()?难道()?……

  生接说。

  ㈢交流:如果你就是一颗胡杨,你会对“上游的人们”说些什么?

  ①小组讨论。

  ②集体交流。

  3.作者的希望与信念

  过渡:如果你站在这胡杨林中,看着那些正在拼搏着的和已经倒下的胡杨,会有什么感受?(伤心、悲痛、难过等)会想些什么?(指名回答)作者也无比悲痛,他在那里默默祈求。

  ㈠作者在祈求什么?

  ①指名回答。

  ②感受作者强烈呼吁人们去“保护环境”(板书)的心情。

  ③让我们也和作者一起祈求吧!生齐读祈求的内容。

  ㈡作者的信念。

  ①作者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醒那些无知的人们,他始终怀有一个坚定地信念,是什么?指名读。

  ②师指导朗读,要读得坚定些。

  ㈢回归课题。

  ①作者还坚信直到某日会出现一种什么景象?(被感动的上苍猛然看到这一大片美丽忠直、遍体鳞伤的树种)是啊,大片的胡杨依然挺立在烈烈西风中,这就是——西风胡杨。(生齐说)

  ②孩子们,让我们带着作者对胡杨的爱,对胡杨的同情,对胡杨的赞美,来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四、全文

  同学们,这一课让我们认识了胡杨,通过胡杨让我们知道了环境保护迫在眉睫,希能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我们手拉手,肩并肩,一起来保护环境,来保护胡杨,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9西风胡杨

  最美、最古老

  最坚韧、最无私、最悲壮

  保护环境

语文s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3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2、指导学生会认本课2个生字,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理解词句,读懂课文。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质疑解题

  1、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归纳出:(1)这架飞机为什么叫“香玉剧社号”?它有什么作用?(2)为什么要写“香玉剧社号”飞机?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自读提示,说说提示为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1)读一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说一说常香玉在抗美援朝中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3)想一想课文赞扬了常香玉的什么思想。

  三、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2、默读,大体了解课文内容。思考上述你质疑的问题:你读懂了什么?哪里没读懂?

  (1)思考后自由发言,概述课文内容。

  (2)请同学们把没有读懂的语句,和上下文联系起来多读几遍,多读多想。还不懂的,作上记号,有疑问的,把问题写在旁边。

  四、细读课文,质疑交流

  1、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

  2、重点学习“常香玉捐献飞机”这一部分

  (1)请你运用我们学过的“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找出描写常香玉在捐献飞机的过程中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句子。

  (2)想一想,你从中了解到常香玉的什么思想。

  3、交流。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求发言者,先交代探讨的是什么问题,再说说是怎么读书思考的,然后阐明自己的见解,在交流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

  4、探究:说说你心目中的常香玉。

  五、谈一谈:学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13香玉剧社号

  拿出积蓄

  捐献飞机卖掉汽车多次立功

  (为抗美援朝)全国义演

  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

语文s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4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解文章主要内容,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国历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

  4、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二、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解文章主要内容,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3、导学生了解我国历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

  1、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2、解文章主要内容,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五、教学过程:

  (一)预习准备

  出示演示文稿(预习题):

  1、你认为黄道婆是怎样的一个人,举例说明。

  2、全文写了黄道婆的几件事?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由读书,把词语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2、检查词语

  (1)听写

  虐待漂泊思念传授歌谣研究创造推动认真赢得

  (2)订正

  3、演示文稿:默读课文,从听写的词语中选择几个词语,说说文章讲了什么事?

  (三)理清文章结构,学习概括主要内容

  1、读课文,试着给文章分段,并说说每段的段意。

  2、把段意连起来读读,这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3、出示文稿

  黄道婆是中国历的“棉神”。黄道婆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压迫而流落崖州,并向当地的黎族人学习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黄道婆向父老乡亲们传授植棉技术和改革纺织生产工具。黄道婆去世后,人们对她的功绩的追念。

  (1)读读这段话,有没有问题,想想怎样修改,就简练通顺了。

  (2)学生分组讨论修改主要内容。

  出示演示文稿(修改后的主要内容):

  黄道婆是中国历的“棉神”。她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压迫而流落崖州,并向当地的黎族人学习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随后她回到家乡,向父老乡亲们传授植棉技术和改革纺织生产工具。黄道婆去世后,人们很怀念她的功绩。

  (3)谁能总结出连接段意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重复的`删去,啰嗦的地方要用词语概括。缺少连接词的地方加连接词。)

  4、课文主要写谁?她做了什么事情?

  (黄道婆在崖州学习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并回乡教给家乡的人民。)

  5、论一下,学会了几种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6、论结果

  (1)连段意,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2)抓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归纳主要内容。

  (四)交流有关黄道婆的资料

  出示演示文稿:

  黄道婆(约1254—?)又名黄婆。我国元代的棉纺织技术家。松江乌泥泾镇(今上海县华泾镇)人。出身贫苦,小时为童养媳,不堪虐待,逃离家乡后流落到崖州(今海南省的三亚市),向黎族人民学得纺织技术。1295—1296年间,她返回家乡,着手改革纺织生产工具,创造了轧花车、弹花弓、纺车,改革了织机,提高了生产效率。她热心地把纺织技术传授给乡人,促使松江一带棉纺织业繁荣发展,对当时植棉和纺织业起了推动作用。至今她的家乡仍建有黄母祠。北京的国家博物馆里还陈列着她的塑像和松江布。

  (五)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2、了解我国历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历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民谣……”

  1、听了这段民谣,你知道了什么?

  (黄婆婆能帮人织布,她是个织布能手。)

  2、还想了解什么?

  (黄婆婆为什么要叫这儿的人织布。两只哨子,两匹布是什么意思?黄道婆她自己织布的水平有多高……)

  (二)初读课文,试着解疑

  1、自由读书,试着从文中找到答案。

  2、初读课文后,你可以回答哪些问题?

  生:她教的是自己的家乡人。

  生:她是在崖州学会了织布,并且生活得很好。

  生:她从小受公婆、丈夫的虐待所以……

  (三)深入质疑,探究学习

  1、黄道婆好不容易从家乡逃了出来,学习手艺,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可她又回到了家乡,文章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新的疑问?

  (为什么她要放弃衣食无忧的生活回到那个让她受苦的地方?)

  2、读读文章,你能否找到答案。

  3、学生读句子

  出示演示文稿:

  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得衣食无忧,但是她常常思念家乡。每次想起家乡的贫穷和人们劳作的艰辛,黄道婆便百感交集。终于,到老年的时候,黄道婆毅然搭上顺道的海船,回到了故乡。

  (1)从这句话中你们读懂了什么?批注在自己书的边上。

  (2)指名有感情地读。

  (3)出示演示文稿:

  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得衣食无忧,但是她常常思念家乡。每次想起家乡的贫穷和人们劳作的艰辛,黄道婆便百感交集。终于,到老年的时候,黄道婆毅然搭上顺道的海船,回到了故乡。

  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得衣食无忧,但是她思念家乡。每次想起家乡的贫穷和人们劳作的艰辛,黄道婆便百感交集。终于,到老年的时候,黄道婆毅然搭上顺道的海船,回到了故乡。

  对比读读这两句话有什么新的感受。

  (特别思念家乡)

  (4)是啊,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想念。

  在中秋佳节的时候,她想念。

  (5)从中你觉得黄道婆是怎样的一个人。(爱家乡)

  4、从文章中什么地方感受到黄道婆爱家乡?

  5、认为黄道婆是怎样的人?

  生:聪明,改进了纺纱的工具

  生:手艺高超,教大家织物上绘画。

  生:为家乡做了很大的贡献。

  生:杰出的人才

  6、料补充

  (1)找有关黄道婆推动家乡变化的内容

  (2)出示演示文稿:

  各种各样布的图

  松江布的图

  (3)看到这一切,如果作为黄道婆的家乡人,你现在想对这位老婆婆说些什么?

  (四)自主归纳

  1、出示演示文稿:

  黄道婆对家乡的爱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2、学生填写手中的小练习。

  (五)读写结合

  1、出示演示文稿:

  我对集体的爱表现在:

  2、学生讨论发言

  五、教学结束:

  布置作业

  把黄道婆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语文s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教案《西风胡杨》07-11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s版教案01-31

小学三年级语文s版上册教案09-28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教案01-19

语文五年级s版教案03-09

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4-17

三年级语文s版上册教案11-25

一年级语文上册s版教案11-25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教案01-05

小学三年级语文s版上册教案4篇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