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五年级数学教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教案

时间:2022-07-11 16:53:43 五年级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教案(精选10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具准备

  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

  ⑴例1: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3.5元=3元5角

  3元×3=9元5角×3=15角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

  (3个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扩大10倍3 5角

  × 3 × 3

  1 0. 5元1 0 5角

  缩小到它的1/10

  105角就等于10.5元

  (5)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0.72×5你们会算吗?(生试算,指名板演。)

  ⑴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0.7 2

  × 5

  3. 6 0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示范:0. 7 2扩大100倍7 2

  × 5 × 5

  3. 6 0 3 6 0

  缩小到它的1/100

  (4)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100倍。(提示: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5)专项练习

  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0.34 3.5 0.201 5.02

  ②把353缩小10倍是多少?缩小100倍呢?1000倍呢?

  ③判断

  1 3.5

  × 2

  2.7 0

  (6)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计算7 ×4 0.7×4 25×7 2.5×7

  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①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②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l专项练习练习一4

  二、运用

  1、填空。

  4.5 ( ) 0 .7 4 ( )

  × 3 × 3 × 2 × 2

  ( ) 1 3 5 ( ) 1 4 8

  2、做一做书p2

  三、体验: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四、作业:练习一1、2、3个人修改

  口算:

  70×30

  45×100

  5.6×10

  7.3×1000

  0.75×10

  0.008×100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板书设计:小数乘整数1

  3.5元3 5角

  × 3 × 3

  1 0. 5元1 0 5角

  例2

  0. 7 2扩大到它的100倍7 2

  × 5 × 5

  3. 6 0 3 6 0

  缩小到它的1/100

  教后反思:学生基本能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但是在计算完后小数点经常点错。下节课要进行专项练习。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教案 篇2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单元主题图、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值、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小数乘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较简单的小数乘法,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口算、估算或笔算)进行计算。鼓励学生独立探索,提倡策略多样化。

  (2)掌握小数乘法的估算方法,进一步强化估算意识。培养估算能力。

  (3)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小数乘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小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掌握保留积的近似值的方法,会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探究现实生活中小数乘法的问题;在合作交流、探索与思考中,感受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有效地运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所学知识理解,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小数乘法的'应用价值,通过课本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获得成功的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强化估算意识,培养估算能力;会求积的近似值,并能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

  2、难点: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

  3、关键:让学生通过现实情境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启动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让学生在整数比较和辨析中抓住新知识的关键所在-----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思考如何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找到解决新问题的办法的途径,从而主动地掌握新知识;其间,突出对算理的探究,引导学生切实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思路

  本单元主题图呈现生活中应用小数计算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小数乘整数是学生借助整数乘法的有关知识探究小数计算方法的开始,学生通过探究,初步感知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小数乘小数的教学,深化学生对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理解,归纳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要求学生将掌握的计算方法灵活应用于解题实际,提高学生对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积的近似值的学习,巩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同时让学生理解生活中为什么需要积的近似值以及如何处理积的近似值;解决问题是学生体验小数乘法的应用价值的重要途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一些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整理和复习,沟通本单元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质量。

  (五)教学探讨(小数乘整数)

  下面我就其中的一节课来谈谈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本节知识包括单元主题图、2个例题、1个课堂活动和练习一1---6题。重点突破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单元主题图采用了市场购物的情境,通过购物呈现小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单元主题图,一方面引发学生学习小数乘法的欲望;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例1的教学中,由于题中采用的蔬菜单价是小数、买菜的数量是整数的方式呈现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情境,这就给教师 的教学留有较大的空间,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把单价调整为整数,唤起学生对整数乘法相关知识的积极回忆后,再把单价改成小数来思考。这样可以有效地运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用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提供借鉴,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探讨新的计算方法。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学重点

  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

  正确点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具准备

  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一:

  一、复习准备:

  1、口算:P.5页10题。

  0.9×6 7×0.08 1.87×0 0.24×2 1.4×0.3

  0.12×6 1.6×5 4×0.25 60×0.5

  老师抽卡片,学生写结果,集体订正。

  2、不计算,说出下面的积有几位小数。

  2.4× = 1.2× =

  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板书课题: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二、新授:

  1、教学例5:非洲野狗的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⑴想一想这只非洲够能追上这只鸵鸟吗?为什么?(鸵鸟的'速度是非洲狗的1.3倍,表示鸵鸟的速度除了有一个非洲狗那么多,还要多,所以非洲狗追不上鸵鸟。)

  ⑵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①怎样列式?

  ②为什么这样列式?(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使学生明确:现在倍数关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

  ⑶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⑷算得对吗?可以怎样验算?

  ⑸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计算、验算,鸵鸟的速度是72.8千米/小时,比非洲狗的速度怎样?能追上鸵鸟吗?说明刚才我们的想法怎样?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组题。

  2、看乘数,比较积和被乘数的大小。

  ①(出示练习一10题中积和被乘数的大小)先计算。

  ②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例题的乘数分别与l比较,你发现什么?

  ③乘数比1大或者比1小时积的大小与被乘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因为1.20.4的乘数是0.4比1小,求的积还不足一个1.2,所以积比被乘数小;而2. 4×3的乘数是3比1大,求的积是2.4的3倍(或3个2.4那么多),所以积比被乘数大。

  ④你能得出结论吗?(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这种关系初步判断小数乘法的正误。)

  三、运用

  1、做一做:3.2×2.5= 0.8 2.6×1.08=2.708先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P.9页13题

  四、体验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P8页8题,P9页11、14题

  个人修改

  3、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0.4。

  ⑤专项练习:练习一12题先让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题错在什么地方。

  板书设计:

  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后反思:在指导学生在积上应怎样点小数点,这是关键,也是教学难点,要强调整个一道乘法算式中共有几位小数,在积中就点几位小数。其中的道理也要让学生明确,把小数看成整数,是先扩大几倍,最后也要缩小相同的倍数,所以要在积中点几位小数。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6页例9,练习四第6~9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分段计费问题的解决过程,自主探究分段计费问题的数量关系,能运用分段计算的方法正确解答这类实际问题,进一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摘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信息,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3.通过回顾与反思,积累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初步体会函数思想。

  教学重点:

  运用分段计算的方法正确解答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探究分段计费问题的数量关系,初步体会函数思想。

  教学准备:

  将例题与相关习题制成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提出问题

  1. 同学们,你们都乘坐过出租车吧!你知道出租车是怎样收费的吗?(PPT课件演示。)

  2. 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采用分段计费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解决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

  3.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提炼具体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广泛应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一)阅读与理解

  1. 呈现情境,明确问题。

  (1)出示例9的问题情境。(PPT课件演示,暂不出示收费标准。)

  (2)提问:这一情境中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知道什么信息?(出租车的收费标准。)

  (3)出示收费标准(PPT课件演示)。

  2. 读懂图文,摘录信息。(教师逐步板书或PPT课件适时演示。)

  (1)收费标准:

  3 km以内: 7元;

  超过3 km: 每千米1.5元(不足1 km按1 km计算)。

  (2)行驶里程:6.3 km。

  3. 集体交流,理解标准。(PPT课件突出显示。)

  (1)3 km以内7元是什么意思?(出租车从起步到行驶3 km里程,应付的车费都是7元。)

  (2)你为什么认为3 km以内7元包括3 km呢?(因为超过3 km,每千米就要按1.5元收费。)

  (3)超过3 km后就要按每千米1.5元的标准收费,并且不足1 km按1 km计算。这里不足1 km按1 km计算又是什么意思呢?你能举例说明吗?

  (4)问题中行驶里程是6.3 km,根据收费标准,应按多少千米收费呢?(用进一法取整数,按7 km收费。)

  4. 教师归纳,概括要点。(PPT课件演示。)

  (1)问题中的收费标准是分两段计费的,3 km以内是一个收费标准,为一段;超过3 km又是一个收费标准,又为一段。

  (2)超过3 km部分,不足1 km要按1 km计算,也就是要用进一法取整千米数。

  【设计意图】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尤其是理解计费标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问题中的收费标准,教师采用条件摘录的方式收集信息,引导学生逐条逐句地解释含义,并结合具体数据(学生的举例的和题中的6.3 km)帮助学生切实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对收费标准的两个要点进行明确的归纳和概括,既促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又有效地突破了分段计费问题的教学关键和难点。

  (二)分析与解答

  1. 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尝试解答。

  (1)教师启发引导:我们已经理解了题意,也理解了这个问题中的收费标准是分两段计费的,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解答?

  (2)学生尝试解答。

  预设一:7+1.54=7+6=13(元);

  预设二:1.57=10.5(元),7-1.53=2.5(元),10.5+2.5=13(元)。

  2. 组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不同的解答方法。(PPT课件适时演示解答过程。)

  (1)预设一(分段计算):

  生:我是分两段计算的,前面3 km为一段,应付车费7元;后面4 km为一段,每千米1.5元,应付车费是1.54=6(元);再把两段应付的车费合起来就是13元。

  师(质疑):后面一段里程为什么是4 km,计算后面一段车费为什么用1.54?

  生:根据收费标准,6.3 km按7 km计算,前面一段是3 km,后面一段就是4 km,所以计算后面一段的车费就应该用1.54。

  (2)预设二(先假设再调整):

  生:我是用先假设再调整的方法解答的,先假设总里程7 km都按每千米1.5元计算,结果是10.5元;而这样前面3 km的费用少算了7-1.53=2.5(元);再来调整,用10.5元加上少算的2.5元,所以应付车费13元。

  【学情预设】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大多数学生容易想到用第一种解答方法解答。但第二种解答方法学生不容易想到,因此,在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引导。如:如果把前面一段3 km也按每千米1.5元收费,车费是少算了还是多算了?

  3. 引导学生积累解决分段计费实际问题的经验。

  (1)变换例题条件:如果行驶里程是8.4 km,你还能用刚才的`方法计算出车费吗?如果行驶里程是9.8 km呢?(PPT课件演示。)

  (2)学生自主解答,教师巡视。

  (3)集体交流订正。(教师板书或PPT课件呈现解答过程。)

  【设计意图】沿用例题情境,变换问题条件,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解决变换后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有利于学生在对比中发现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规律,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促进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的发展。

  (三)回顾与反思

  1. 回顾。

  (1)我们刚才解决的实际问题都具有什么特点?

  (2)这些问题我们是怎样解决的?

  2. 反思用分段计算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1)呈现例题及变式题的解答过程。(PPT课件呈现。)

  (2)提问:观察、比较上面的解答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揭示规律(PPT课件演示):应付车费=7+1.5(总里程-3)。

  (4)质疑:为什么总是用7元去加后段里程的车费?(引导学生说出:根据收费标准,前段里程3 km的车费7元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只需要计算出后段里程的车费,再和7元相加,就求出了应付的车费。)

  3. 反思用先假设再调整方法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1)呈现例题及变式题的解答过程。(PPT课件呈现。)

  (2)提问:观察、比较上面的解答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揭示规律(PPT课件演示):应付车费=1.5总里程+2.5。

  (4)质疑:为什么总是用假设车费再加上2.5元?(引导学生说出:如果把所有里程都假设为每千米1.5元,那么前段里程3 km的车费就只算了4.5元,少算了2.5元。所以,算出假设车费后,再加上2.5元才是应付的车费。)

  4. 教师归纳。

  (1)通过同学们刚才的讨论和交流,我们发现了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规律,找到了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两种一般方法。(PPT课件演示。)

  (2)在解决问题时,我们都应该像这样对解答的过程与方法进行回顾与反思,从中发现所蕴含的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拓展(制作、应用出租车价格表)。

  (1)这节课,我们用两种方法解决了乘出租车付费的实际问题。其实,我们还可以用制作价格表的方法来解决乘出租车付费的问题。

  (2)你能完成下面的出租车价格表吗? (PPT课件出示价格表。)

  (3)学生完成出租车价格表。(教材第16页。)

  (4)思考:观察表中的数据,你发现行驶里程与出租车费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之间的变化情况又是怎样的?(PPT课件呈现。)

  (5)应用出租车价格表解决问题。(PPT课件呈现。)

  ①妈妈坐出租车行驶了7.2 km,应付车费多少钱?

  ②王叔叔乘坐出租车,下车后付了16元车费,他至少乘坐了多少千米?至多呢?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与反思,引导学生分别反思用分段计算和先假设再调整的方法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解决这类问题的两种一般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完成出租车价格表,并观察、思考表中行驶里程与出租车费之间的关系及变化情况,感受分段计费的特点和规律,让学生初步体会函数思想。

  三、实践应用,内化提升

  (一)基本应用

  练习四第7题。

  (1)理解题意:你怎样理解合影价格表中的信息?问题一共需付多少钱是分哪两段计费?

  (2)学生独立完成。

  (3)全班集体交流: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二)拓展应用

  1. 练习四第8题。

  (1)理解题意:这道题是实际生活中的一个什么问题?它的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2)学生独立完成。

  (3)全班集体交流:通话时间8分29秒应该按几分钟计算?你是怎样解答的?

  2. 练习四第9题。

  (1)理解题意:这道题里有几种收费标准?解答这道题除了考虑分段计费外,还要区分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

  (3)全班集体交流:你是怎样解答第(1)问的?第(2)问呢?

  (4)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设计意图】直接选用教材提供的练习,让学生充分感受分段计费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练习根据问题的复杂程度分了基本应用和拓展应用两个层次,在练习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理解问题中的计费标准,这既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础,又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解答时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并通过交流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1. 说一说,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节课,本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

  1. 课堂作业:练习四第6题。

  2. 家庭作业。

  (1)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2)学习中遇到了哪些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赋予现实意义

  谈话:同学们,再过几天将迎来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大家知道是什么节吗?(中秋节)我们还刚刚学了一篇关于中秋节的文章……(《嫦娥奔月》)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最喜欢吃的就是月饼了,昨天让同学们去调查了市场月饼的价格,下面我们来汇报一下。

  出示:

  单价

  数量

  总价

  (汇报时有选择填入一个整数、一个一位小数、一个两位小数)

  让学生根据表中的信息编出几道应用题。

  二、激起学习兴趣,创造活动机会,

  谈话:对于这些问题,你能解决哪些呢?

  (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汇报交流(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法板书在黑板上)

  板书:

  ①加法算式:

  ②乘法算式:

  (2)讨论各种算法,尝试说理。

  三、扩大思维空间,亲历数学过程

  (1)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略)从以上几题中,你有什么发现?

  (2)请你在下面各题积的合适位置点上小数点。(题略)

  (3)小结:通过探索,大家对小数乘整数的方法都有了各自的理解。那么,你觉得应该怎样计算小数乘法呢?

  四、提供出错时空,经历思维碰撞

  (1)口算:0.4x3

  3x0.17

  0.21x4

  (2)5x8.34

  14x0.36

  0.12x90

  1.05x24

  五、在开放中激活思维,尊重学生独立思考

  (1)变式练习:要使872x12=10.488的积正确,因数的小数点该怎样点?你有什么诀窍?

  (2)开放练习:在括号里填上你喜欢的数,使算式成立:

  ()x()=0.36

  六、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会根据实际需要求积的近似数,会计算小数连乘、乘加、乘减,并根据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计算小数乘法。

  (2)提高学生计算、估算的能力及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认真计算及时检验的好习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小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会新知识,培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重点:

  (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熟练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

  理解计算法则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 复习辅垫

  1.读题列式,并说一说各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4个13是多少? 18个20是多少?

  (概括: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出示课件1

  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用一句话表示)

  二、 设疑引喻

  出示课件2

  板书课题"小数乘以整数"

  三、 指导探索

  1.出示图片1

  2.组织讨论:

  (1)用加法怎样列式?用乘法怎样列式?

  (2)13.5×5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3)你觉得哪个算式比较简便?

  (4)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有什么联系?

  3.提问:小数乘以整数该怎样计算呢?

  (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提示:

  ①能不能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呢?

  ②能不能用前面复习中得到的规律来解决呢?)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做法,交流这样做的依据。

  4.出示课件3 提示:为什么要把325缩小10倍呢?

  5.请学生看书学习今天的内容第1页,觉得重要的地方画下来。

  四、质疑小结

  1.今天我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请同学概括一下。(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提问:计算13.5×5时先算65×5,为什么算出的结果675还要缩小10倍呢?

  3.你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还有什么问题?(教师和学生共同答疑)

  五、反馈调节

  1.完成P4第1题 注意学生叙述意义时的不同说法

  2.完成第1页做一做。

  集体订正。鼓励学生能勇敢地说一说自己错在哪儿?教师注意行间巡视,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调节。

  3.完成第4页第2题。

  集体订正。

  提问:观察上面的习题积的小数位数与被乘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4.P4第4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5.根据149×23=3427填结果。

  14.9×23=( )

  1.49×23=( )

  149×0.23=( )

  149×2.3=( )

  ( )×( )=3.427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个数乘小数

  教学目标:

  1. 理解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初步掌握一个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2.运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和迁移类推的方法,学会一个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类推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掌握一个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铺垫

  1.说出下面各小数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0.3 0.72 0.418 0.6 0.94

  2.课件4

  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个规律学习新知识。

  (二)指导探索

  1.理解意义

  (1)课件5,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理解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

  提问:怎样求出 米花多少钱?你是根据哪个数量关系列式的?

  出示 13.5×0.5=

  单价×数量=

  提问:这个算式和上节课学习的有什么不同?13.5×0.5还是求几个13.5的和是多少吗?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板书: 求13.5的十分之五是多少。

  由学生互相说一说:求0.82米布用多少元该怎样列式?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3)小结: 提问:你认为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师生共同小结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4)练习

  ①说出下面乘法算式的意义:

  3×0.7 8.5×0.4 7.2×0.86 18×0.23

  ②列出乘法算式:

  求21的十分之七是多少? 30的一半是多少?

  2. 学习法则:

  引导讨论:理解了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下面我们研究怎样计算,同学们可以联系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复习过的因、积变化规律进行尝试、讨论。

  (1)出示讨论题:

  ①你能把两个因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吗?

  ②转化成整数乘法后,两个因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积发生了什么变化?

  ③要得到原来的积,应该怎么办?

  (2)学生分组讨论后试做,教师行间巡视,了解情况。并指名板演。

  (3)课件6演示。

  (4)由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提问:你是把13.5×0.82转化成谁乘以谁算的?为什么5和2对齐?

  (5)独立完成 67×0.3 2.14×6.2

  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

  (6)归纳法则:观察比较后启发提问:

  以上几题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师生共同总结法则:(法则略)

  (7)指导学生看教材中今天所学内容

  (三)反馈练习

  1.根据 11×18=198 直接说出下面各题的积。

  1.1×18= 1.1×1.8= 0.11×18=

  1.1×0.18= 0.11×18=

  2.说出下面各题的积有几位小数

  0.4×0.6 15.86×0.7 38×0.6 0.54×0.23

  85×0.327 1.57×0.28 1.8×0.23

  (四)质疑调节

  1.这一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由学生总结概括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提出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看法。(包括自己的问题、提醒别人要注意的地方、自身感受等)组织学生答疑、解疑。

  (五)巩固发展

  1.完成练习一 第6题,第8题。

  2.列竖式计算。

  1.8×23 0.37×0.4 1.056×25

  3.一个长方形长是1.35米,宽是0.48米,这个长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2页教学内容、例7及做一做,练习三第4~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有关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推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

  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教学难点:

  能根据数据特点,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

  PPT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铺垫迁移

  1.不计算,直接把上、下两排得数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712

  8(54)

  (24+36)5

  (85)4

  245+365

  127

  (1)指名学生口答。

  (2)说明连线理由。

  2.指名学生说一说在整数乘法中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

  (1)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三个乘法运算定律,并用字母表示。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演示课件。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3.师:我们知道应用乘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整数乘法计算变得更为简便,那么在小数乘法计算中是否也能应用这些运算定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相等算式连线和用字母表示乘法运算定律,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顺势联想,以旧引新,不仅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更让学生有目标地去思考,为方法的迁移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猜测验证,发现规律

  (一)引导观察,提出猜测

  1.出示教材第12页的教学内容(PPT课件演示)。

  2.明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1)师:这里有三组算式,有的是小数乘法计算,有的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那么,你知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师:你能说一说第二组中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吗?第三组的两个算式呢?

  3.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提出猜测。

  (1)师:仔细观察这三组算式,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

  (2)师:根据算式的特点,你能猜一猜每组的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吗?(由于是猜测,学生的答案可能会不一样。)

  (二)明确计算,验证猜测

  1.教师引导。

  (1)师:同学们都仔细观察了每组中的两个算式,也都提出了自己的猜测。那么,你的猜测对吗?怎样验证你的猜测对不对呢?(引导学生提出可以用实际计算进行验证。)

  (2)师:我们刚才已经知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下面就请同学们实际计算一下,看看你的猜测对不对?看看每组中的两个算式相不相等?

  2.学生通过实际计算进行验证。

  3.学生交流验证结果。

  (三)举例验证,概括规律

  1.教师引导。

  (1)师:通过同学们的实际计算,我们发现这三组算式中每组的两个算式都是相等的,这说明什么呢?(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2)师:对于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我们刚才都是只用了一个小数乘法的例子进行验证,那能不能就说明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一定适用呢?(还需要用更多的举例来进行验证。)

  2.指导学生任意举例,进一步加以验证。

  (1)师:对,我们还应该举更多的小数乘法的例子来加以验证。那么,你想进一步验证哪条运算定律呢?请同学们参照上面的算式任意举例,看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是不是适用?

  (2)师:谁来说一说你举了一个什么例子?(注意指导举例算式的结构。)

  (3)师: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注意理解算式和运算定律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概括规律,揭示课题。

  (1)师: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相互交流交流,通过这些例子你发现了什么?(乘法运算定律中的数既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2)师:通过我们对这些算式的观察猜测、计算验证和同学们自己的举例说明,现在谁能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3)揭示课题。(板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了让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可以推广到小数,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本环节教学分为三个层次逐步展开,首先让学生对教材提供的三组小数四则运算的算式进行观察和猜测,在头脑中初步感知每组中两个算式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实际计算进行验证,进一步理解每组中两个算式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自己举例验证,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在本环节教学中,教师不是把规律强加给学生,而是在关键处引导点拨,让学生自己去猜测、验证和发现。

  三、迁移类推,应用规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了小数。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整数乘法的计算简便,也可以使一些小数乘法的计算简便。

  (二)教学例7

  1.出示例题。

  0.254.784

  0.65202

  2.引导学生审题,明确算式结构和数据特点,确定计算方法。

  3.学生在练习本上自主尝试计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指名学生板演。)

  4.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简便计算方法,感受运算定律的作用。

  5.组织学生全班集体交流,并适时板书计算过程。

  (1)怎样使计算简便?

  (2)应用了哪条运算定律?

  6.组织学生针对演板和自己的尝试计算进行交流和评价。

  【设计意图】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这是发展学生数学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让学生自己尝试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应用到小数乘法进行简便计算,激发了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欲望,并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四、及时练习,巩固应用

  (一)基本练习

  1.第12页做一做第1题。

  (1)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

  (2)全班集体订正,着重交流各小题分别是根据哪条运算定律进行填空的。

  2.第12页做一做第2题。

  (1)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对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掌握情况。

  (2)全班集体订正,着重交流简便计算的思维顺序,明确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应用乘法运算定律,才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

  (二)实际应用

  练习三第5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解答。

  (2)小组交流,引导学生感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意图】通过做一做两道题的分层练习,既使学生更加熟悉乘法运算定律的算式结构,又使学生在实际计算中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迁移、类推到小数乘法中;在集体订正和全班交流中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根据数据的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第一步应该怎样做?应用哪条运算定律?并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既使学生体会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五、回顾梳理,总结升华

  1.提问:这节课你都获得了哪些知识? 在本节课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教师归纳整理。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节课有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适当的补充和归纳。另外,从交流中了解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以便加强对某些学生的个别辅导。

  六、作业练习

  1.课堂作业:练习三第4题。

  2.家庭作业:练习三第6题。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7页例5及做一做,练习二第6~8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获取信息的过程,会正确利用小数倍解决实际问题,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2.掌握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形成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形成独立思考、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体验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利用小数倍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合理选择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仪、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激活经验

  1.口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将答案按顺序记录在口算本上,再集体订正。)

  30.5=答案

  0.74=答案

  2.13=答案

  1.18=答案

  90.8=答案

  1.52=答案

  0.70.8=答案

  2.50.4=答案

  2.解答:一支铅笔0.5元,一支水性笔的价钱是一支铅笔的3倍。一支水性笔多少钱?(指名学生回答: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回顾:前面我们学习了关于小数乘法的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引导,整理回顾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以及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等。)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忆旧知,梳理已有的知识经验,激活学生头脑中与本课相关的'已有知识,为探究新知奠定基础。】

  二、情境导入,自主探索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呈现教材主题情境图(PPT课件),让学生独立收集信息。

  2.交流整理: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上适时强调、突出相关的数学信息。)

  (1)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时;

  (2)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

  (3)要求的问题是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利用小数倍解决问题。〔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2)〕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得进行计算。

  2、经历小数乘整数算理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学难点:

  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利用知识的关联探究总结算法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去过三峡吗?在假期里,老师去三峡旅游了,见到了闻名世界的三峡大坝!还带回来一段录像呢!想不想看看?[放录像](出示信息窗1)

  2、生认真观察情境图,读取信息,提出问题。

  生1: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生2:10台发电机组又能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每台发电机组15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2004年有多少台发电机组投入发电?26台发电机组可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有用问题,粘贴在黑板上。

  二、合作探究、理解算理。

  解决问题一: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1、独立列式估算。

  58.66=

  交流:58.660,606=360。

  2、竖式计算,小组讨论。

  师: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正确的得数?

  (学生先独立用竖式计算;然后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3、理解算理算法,总结概括。

  (1)汇报展示,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

  教师小结:刚才这两种不同的形式都用到了同一个方法,就是先将小数转化成整数来计算。

  (2)多媒体演示转化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掌握。

  (3)直接用竖式计算的,你能看懂吗?说说是怎样算的。

  交流方法,加深记忆:先将58.6扩大的原来的10倍变成586,5866=3516,再将3516缩小到原来的1/10,就是351.6。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的是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乘法,如果小数部分是两位、三位的,你还会像同学那样用竖式计算吗?

  (4)多媒体出示练习:2.475= 2.4532=

  学生独立计算后,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订正并说出计算思路。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具体方法,多媒体出示。

  三、巩固应用,完善算法。

  1、独立解决其他问题,简单交流。

  2、解决问题二:这个月我家用电45千瓦时,每千瓦时0.62元。应付电费多少元?

  (1)独立计算交流方法。

  (2)一生板演,共同探讨,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注意引导学生算理的表述和结果的化简。

  3、说一说怎样计算小数乘整数

  [设计意图]通过几个问题的解决以及对小数乘整数算理及计算方法的总结,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并熟练小数乘整数的计算,为后续的小数乘小数做好准备。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多媒体出示火眼金睛辨对错。

  2.多媒体出示我帮妈妈算一算。(课本4页第6题)

  生独立计算,互相检查,看学生能够根据乘法意义正确列

  五、回顾反思,总结全课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一起研究了什么内容,你能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六、作业

  调查了解电费的单价及各自家庭的用电数量,计算各自家庭的电费,并结合实际谈一谈怎样节约用电。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3页例5、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5题,思考题。一个数除以小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笔算相应的小数除以小数。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转化“转化”,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例5情境图。

  你了解了什么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可以想到哪些问题?

  妈妈买鸡蛋用去7.98元。买鸡蛋多少千克?应怎样列式?

  你是根据什么列式的?(总价÷单价=数量)

  7.98÷4.2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小数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小数。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5。

  2、小组讨论:你们打算怎样计算7.98÷4.2?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这个问题?

  3、学生活动,巡视指导。

  4、分组汇报。

  (1)把7.98元和4.2元都转化成单位是角的数,79.8角÷42角,再计算。

  把7.98元和4.2元转化成角,其实就是把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了几?

  (2)把7.98和4.2都乘10,就转化成79.8÷42,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我们已经学过了。

  79.8÷42的商与原来7.98÷4.2的商相等吗?根据是什么?

  5、我们想的这两种方法其实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把除数4.2转化成整数,因为我们已经学过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它问题都可以解决了。

  6、出示竖式。

  你能看懂这个竖式吗?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应该先划去哪个数的小数点?划去4.2的小数点变成42,小数点其实是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

  7.98的小数点为什么也要划去,并且在9后面点上小数点呢?

  指出:也就是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一位,商不变。

  7、独立完成计算,集体核对。

  说说商中小数点的位置是如何确定的?(对齐被除数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8、归纳方法。

  在小组中说说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乘法?

  (先划去除数的小数点,将除数转化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再按照一个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计算。)

  9、验证结果。

  怎样验证这个结果是否正确呢?(用1.9×4.2看看是否等于7.98)

  学生验证方法的正确性。

  10、完成练一练第1题。

  独立填写。

  0.3到3,小数点向右移动了几位?被除数呢?

  11、完成练一练第2题。

  指名板演。

  说说是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七第1题。

  2.6÷0.2可以转化成什么?

  指出:口算一个数除数小数,也要把它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2、完成练习十七第2题。

  计算正确吗?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3、完成练习十七第3题。

  独立计算,再比较。

  从上往下看,商是怎样变化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你发现什么了规律?

  4、完成练习十七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集体评讲。

  5、完成练习十七第5题。

  读题,理解题意。

  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6、完成思考题。

  (1)如果用电正好是100千瓦时,则应付电费0.52×100=52元。

  (2)小明家实际付了64.6元,说明用电量超过100千瓦时。

  就必须先求出超出的用电量是多少:

  64.6-0.52×100=12.6元

  (3)根据超出用电量的钱数÷单价=超出的千瓦时。

  12.6÷0.6=21千瓦时

  (4)再求出总千瓦时:21+100=121千瓦时

  四、课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收获了哪些新知识?能说说怎样计算一个数除以小数吗?感觉今天自己的表现如何?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小数乘法教案02-03

数学《小数乘法》教案03-14

数学小数乘法教案03-23

小学数学小数乘法教案10篇02-03

数学教案:小数乘法02-20

数学《小数乘法》教案13篇03-15

数学小数乘法教案(15篇)03-24

数学小数乘法教案15篇03-23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教案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