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美术教案>开学季美术课教案

开学季美术课教案

时间:2022-08-25 08:47:10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开学季美术课教案模板(通用6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开学季美术课教案模板(通用6篇),欢迎大家分享。

开学季美术课教案模板(通用6篇)

  开学季美术课教案1

  活动目标:

  1、能有选择的将各种线条和简单纹样进行有规律的排列,设计出美丽的花边;

  2、运用数学活动中积累的交替排序经验,大胆选择色彩、线条和纹样进行表现;

  3、在不断重复中能较细致的完成自己的设计;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1、两条运用简单线条和图案绘成的美丽花边;

  2、幼儿用书《美丽的花边》(每人一本);

  3、各种颜色的水彩笔若干;

  4、彩色粉笔。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师:小朋友们看看老师今天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什么?(展示两条美丽的`花边)师:今天啊,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两条美丽的花边。小朋友们觉得漂亮吗?

  师:那小朋友们想不想画一条美丽的花边?

  师:今天啊,老师想请小朋友们自己设计两条美丽的花边。

  二、如何绘成美丽的花边

  1、分析图片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老师画的美丽的花边。看看老师画的两条花边都用了什么颜色?用了那些线条和图案?

  2、引导幼儿回忆以前学过的线条和图案

  师:小朋友们都说的非常对,那小朋友们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线条来画美丽的花边?(幼儿说教师板画)

  师:小朋友们想到了好多图案来画美丽的花边,除了这些老师还想到了其他的图案(教师补充)

  师:现在,我们用小朋友们喜欢的图案来画一条美丽的花边。(教师一边询问幼儿,一边示范绘画)

  师:小朋友们知不知道怎么画了?待会儿,小朋友就自己设计两条美丽的花边。

  三、讲明绘画规则,发幼儿用书和水彩笔师:

  1、待会儿,小朋友们在用水彩笔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把笔戳到自己和其他小朋友,不要抢…..

  2、小朋友们在画的时候,不能把图案画到花边外面去了,那样一点也不好看,我们要把图案画到花边里。

  现在,老师把书发给小朋友们,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页,然后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图案设计两条美丽的花边。

  四、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五、展示幼儿作品,大家相互欣赏。

  师:小朋友们都画好了美丽的花边,现在把你们画好的花边给旁边的小朋友看一看,看看谁画的最漂亮。

  六、延伸活动

  师: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美丽的花边,回家以后画出美丽的花边送给自己喜欢的人。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开学季美术课教案2

  活动目标:

  1、观察教师直观演示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并正确讲述各种色彩的名称。

  2、根据幼儿儿歌的两段体的结构特征,尝试用画一画、说一说的方式仿编儿歌。

  3、喜欢念儿歌,能轮流接说儿歌。

  4、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5、了解儿歌的含义。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章白纸、一盒油画棒。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3、白纸一张贴在黑板上。

  活动过程:

  1、通过演示儿歌的方式,帮助幼儿了解儿歌内容。

  (1)教师(出示一盒油画棒):这是什么?你知道笔有什么用吗?

  (2)教师(拿一支粉红色的油画棒):这是什么颜色?"粉红色,画一画",请你们看一看我画的是什么?

  (3)教师在黑板上快速地画出一棵长满桃花的桃树。

  (4)出示桔红色粉笔,采用同样的方法,边演示画一个太阳,边念儿歌,同上方法,表现儿歌的第三、第四、第五段。在出示一支支油画棒的时候,重点引导幼儿认一认,说一说油画棒的名称:桔红色、翠绿色、蔚蓝色、五颜六色等。

  2、学习朗诵儿歌《画一画》。

  (1)教师完整地朗诵儿歌,启发幼儿跟随老师一起看图朗诵儿歌。

  (2)带领幼儿重点帮助正确讲述油画棒的色彩名称。

  (3)引导幼儿与教师轮流接说儿歌,教师念一句,幼儿念第二句;然后交换念儿歌。

  3、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1)教师:我们每个人豆油许多彩色笔,你想用什么颜色的彩色笔画什么呢?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教师用相应颜色的油画棒在纸上用简笔画记录下来,鼓励幼儿用诗歌中的句型结构仿编诗歌,并带领大家连贯地朗诵仿编的儿歌。

  4、幼儿操作活动:画一画。

  启发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在纸上画画,并与同伴交流,最后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前面的黑板上,请小朋友们一起连贯地朗诵仿编的新儿歌。称赞幼儿积极参与的表现和美丽画面。

  活动反思:

  画一画这节课实际上是对正比例图像的教学,对于本课的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的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针对课标要求和前一节课学生对《正比例意义》的掌握,本节课进一步引导学生从表格-关系式-图像来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与掌握。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画一画”的活动,初步认识正比例图像。会在方格纸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对应的`点,并能在图中根据一个变量的值估计它所对应的变量的值,利用正比例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课中,我主要让学生先读懂图的意思,如横轴竖轴表示什么,各个点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经过了解之后让学生连接各点,谈谈自己的发现,学生会形象地看到所描的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引导学生观察图像、分析图像,加深了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减少学生枯燥的学习,节省了时间。

  在教学中给学生充分操作的空间,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鼓励学生利用图,进行一些估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生在整堂课的思维上与前面学习的正比例相比有明显的提高。

  开学季美术课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什么是邻近色,学习运用邻近色表现画内容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范画,找色相环中的颜色规律,去感受邻近色给人的美感,学会使用邻近色画一幅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运用邻近色作画给人的美感,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邻近色知识,掌握运用邻近色的方法,感受邻近色的色彩美。

  教学难点:

  运用邻近的表现方法。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让学生对邻组词,邻居、邻里、乡邻......

  游戏引入新课题_______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二、讲授新课:

  1、播放教学课件,让学生观看图片。

  提问:这两个房间运用了哪些色彩进行装饰?不同的色彩运用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出示色相环,让学生观看。

  提问:你能在色相环中找出三原色,三间色吗?

  哪几种颜色是相互对比最强的?(对比色)

  哪几种颜色相互之间是最接近的?(邻近色)

  师生总结:邻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颜色。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青(蓝)、青与紫、紫与红。

  3、播放百花图片,让学生把各种花的色彩在色相环中找出来,并感受各幅花色彩的美感

  师生总结:以邻近色为主的绘画作品,给人以色彩和谐统一的感觉。要想画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邻近色,不用或少用对比色。

  4、播放图片,让学生找出这幅画中都运用了哪些邻近色吗?

  例如我自己的油画作品《秋天的景象》中:

  邻近色:黄色与红色,黄色与橙色

  可以总结出:这幅作品以暖色调为主,主要用红色,黄色表现。运用红色和绿色作对比,色彩明快。

  5、欣赏名家名作,让学生去感受画幅中邻近色的运用给人的感受?(冷色调,暖色调)

  6、欣赏学生作品

  三、课堂作业:

  选取自己喜爱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

  开学季美术课教案4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主要是对以前绘画内容作一个回顾,使学生在巩固原有绘画知识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和掌握绘画日记的特点及绘画方法,并学会运用绘画日记记录每天所发生的有趣、有意义的事情。

  2.教学目的: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教材要求,结合四年级学生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①知识与技能:了解绘画日记的结构特点,并能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声音引发的“语、形、色”来描画记忆,完成日记的内容。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绘画日记的表现特点及创作方法,并应用到生活当中。

  难点:激发学生的记忆和创造思维,引发学生对往日生活的回忆、想象,完成日记的内容,使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教法运用:

  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育思想,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身理和心理特点,我将采用启发式引导教学法为主,以实例为线索,充分运用多媒体、范图等直观教具,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结合语文、音乐学科,用音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调动学生的感官,学生练习过程中播放一些轻快的音乐,陶冶学生良好的情操,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感受美、创造美。

  此外,我还采用师生共评法对作业进行评价,让学生能够更充分认识自我,客观的评价自我,并巩固所学知识。

  三、学法分析:

  遵循“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做到学与练紧密结合。本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本课运用多媒体展示图例和进行绘画过程的演示,采用课堂讨论,合作学习等形式,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比较感知—激发想象—讨论探索—绘画实践—情感升华师:引导观察—创设情景—启发点拨—巡视指导—汇总归纳。

  四、教学程序设计:

  新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

  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促进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创新意识,培养个性。

  为了优化教学过程,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我设计的教学程序如下:

  (一)序幕: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提问导入:“同学们都写过日记,日记能够记录当天发生的有兴趣的或感受最深的事情,那么,既然我们都会画画,为什么不能给日记配以简单的画面,使日记更直观、更形象呢?下面请同学们来看一下屏幕。”(多媒体出示放大的文字日记和绘画日记的范图,让学生观察。)

  2.教师提问:

  ①比较一下这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

  ②这些绘画是干什么用的?文字内容有哪些?(日期、天气等)

  ③哪种日记比较美观?(绘画日记)

  3.教师小结:文字日记与绘画日记这两种方法的共性,也就是目的都是一样的,但绘画日记更直观、更形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绘画日记。(多媒体出示课题—“我的绘画日记”)

  师:那么,什么能帮助我们回忆起以前的内容呢?我们想一想,生活中除了少数寂静无声的场面,多数都是有声音相伴的,当我们听到某种声音时就会联想到以前看到或发生的事情,所以这节课我们要通过听声音来回忆表现绘画日记的内容。(多媒体出示—听声音画记忆画)

  (二)展开:情趣教学,激发想象

  1.绘画部分

  2.文字部分

  3.教师再次播放各种声音国歌声、笑声、哭泣声、雨声。学生认真聆听并展开想象。(多媒体展示:“想”字。)

  4.师生共同讨论:当我们听到其通过比较分析、实践让学生可以直观的掌了解绘画日记的结构特点,并学会绘画和运用。

  它声音后你想到了什么?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想象好吗?(多媒体展示:“说”字。)

  5.教师再次播放音乐并出示一些听到声音后学生想到的一些范图。激发学生想象,并对想象力丰富的学生进行表扬。(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有声有画的情景,学生通过探索讨论、合作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记忆思维,突出本课的难点。)

  6.学生再次讨论:如何表现出自己的想法和画面呢?教师出示范图(唱歌图),让学生探索讨论,自主合作学习。

  7.师:那么我们要如何来作画呢?教师出示几例范图并出示绘画步骤:

  1)构思画稿(形象、匀称)

  2)涂上颜色(强调大胆,均匀,整洁)

  3)文字说明(日期、天气、事件、说明要概括,简单)(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各绘画图,动画出示绘画步骤并强调注意事项,教师边讲解边示范绘画过程,让学生迅速掌握绘画方法,突出了本课的重点。)

  (三)深入:学生小组创作实践

  1.按4人为一组分组合作绘画,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画得又快又好。(注意小组间各人的分工的要明细)

  2.学生小组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对构思新颖的小组或个人提出表扬,并展示给同学学习,鼓励不足的学生。 3.学生创作时播放音乐,并用多媒体再次展示绘画步骤和一些学生作品供学生参考。

  (四)结束:情感升华

  1.作业展评。各小组各派一名代表到前台展示作品,讲解创作的意图,并通过比较、推荐、自荐、自评、师生互评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对各小组选择题材有意义、文字与画面组织有特点、画面主题突出、表现手法有特色的作品讲评。教师小结,并寻找每一幅作品的闪光点,评价以表扬为主,同时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

  2.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用新的方法记日记 ──用绘画记日记。希望大家在往后的日子里能运用这种新画法记日记,时时记,天天记,隔天记!

  五、板书设计:

  美术课的板书应融画与教学内容于一体,因此在教学中,应将作画过程与板书相配合,将范图、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和谐一致。

  开学季美术课教案5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故事导入

  教师展示树叶图片,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仔细比较能发现什么不同?学生观察并回答

  教师总结引出课题:同样是树叶,看似一样的树叶自身的结构与形体都各不相同,都有其独一无二的美,生活中还有许多细节值得我们去观察——一起学习《用画笔触摸细节》

  (二)欣赏作品,直观感知

  教师展示《血衣》作品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画中描绘了什么?着力描绘了哪些细节?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画面抓住一位悲痛欲绝的妇女,正举起血衣的瞬间。描绘了激愤的人海与起伏的山峦。在沉郁浑厚的黑白色调中汇成了震撼人心的控诉,着力刻画人物姿态与人物形象。

  教师继续提问,喜欢这幅作品吗,为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细节是作品中的“灵魂”,没有了他作品就会失去精神力度,艺术感染力也会趋于平淡。

  (三)具体分析,细节表现

  教师展示《手》《衣服》《速写》三幅图片,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图中运用了怎样的线条来表现细节的?

  学生观察回答

  教师总结:线条表现细节的能力很强,可以描绘空间与形体,可以勾勒轮廓,捕捉动态,还可以表现色调、质感和明暗关系。线条的方向和粗细还能产生运动感。

  (四)教师示范,实践展评

  1.教师示范各种线条的表现方法

  2.学生运用线条的表现方法描绘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进行自评、师评、互评(注:线条疏密、质感等)

  (五)课后拓展,小结作业

  回顾本课重难点(线条的表现方法)

  尝试运用色彩表现细节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常见的素描构图方法有哪些?(列举5个)

  三角形构图、S形构图、均衡式构图、弧线形构图、L形构图

  2.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①贴近生活,激发兴趣

  《美术课程标准》强调将美术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从学生角度出发,去发现和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使学生产生共鸣,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②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借助幻灯、录音、录像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音乐、影视、图片等艺术资料,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 ③巧妙设疑,激发兴趣

  设置疑问,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在美术课中,巧妙设置疑问,才能激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造成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思维的火花。才能使学生形成探索的目标,从而推动教学目的与任务的实现。

  ④教具的演示,激发兴趣

  教具的运用,虽然是教学过程中起辅助作用,但设计巧妙,用得恰当,可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开学季美术课教案6

  教材分析

  用作画的方法来记录自己对生活的感受,配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叙述,使之达到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形式丰富的效果,是教材向学生介绍的一种新型的日记方法————日记画。

  与一般日记相比,日记画有形象直观、色彩鲜明、内容丰富、概括力强等特点。日记画不仅在培养学生深入细致的观察、表现生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还在培养学生严谨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有着独到的作用。教师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典型的事例与环境加以表述,帮助他们处理好画面内容与文字叙述的关系,使学生画得生动、写得有趣、学得带劲。

  参考教案

  课业类别:绘画创作课。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了解美术学_与语文知识的关系,了解日记画的特点。

  2.引导学生多侧面地观察生活、了解生活、表现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

  3.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平衡发展。

  教学重点:

  典型事例的分析与表现方法;色彩、黑白关系的'处理与空间层次的体现。

  教学难点:

  画面与文字的相互关系,画面的表现形式。

  教具准备:

  了解学生写作水平和日记的实际情况,收集学生的优秀日记画_作。

  学具准备:

  选择一篇自己认为较好的日记,彩色水笔、钢笔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行为规范,稳定课堂学_秩序。

  二、导入新课

  1.复_语文知识:日记。(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用学过的语文知识回答问题。)

  2.出示日记画范样、板书课题。(教师配合动作与板书,用语言进行衔接,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讲授新课

  1.引导欣赏。

  ①这幅日记与我们通常所看到的日记有什么不同?(有形象、色彩、文字。)

  ②画面与文字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主要内容一致、互相呼应,互相补充,图文一体。)

  ③作者选择了生活中的什么事例进行表现?

  (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或较为特殊的事例。)

  2.赏析课中图例。

  请学生把课本翻至第14页。

  ①图例表现方法分析。

  有黑白、白底有色、有底色有色彩三种表现形式。

  ②图例是如何选择表现内容的?

  《钓鱼》,小作者选择了星期日与父亲在湖边钓鱼的活动内容,仅用下饵的瞬间,概括了活动过程。

  《帮妈妈做家务》,选择了整理家务中的扫地一事,小帮手手中的道具、屋里陈设反映了扫地的结果。

  3.日记画的特点。

  以画为主,文字叙述为辅,文画一体,相映成趣。

  4.日记画的方法与要求。

  方法:

  ①选择利于自己表现的事和物;

  ②合理分配画面与文字叙述的位置;

  ③铅笔起稿;

  ④草拟与画面相符的文字;

  ⑤着色。

  要求:

  ①注意文与画的整体关系;

  ②画要形象鲜明、主次分明,能反映出事情发生的特定环境;

  ③文字叙述言简意赅,与画面相呼应。

  (教师可结合上述方法和要求,作步骤演示,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日记画的方法与要求。)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根据自己的日记,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特点的形式完成一幅日记画(彩色、黑白均可)。要求事例典型,环境独特,语言冼练,构图饱满,主次分明,对比中有协调。

  辅导要点:

  ①合理分配位置(根据学生日记的特点进行辅导);

  ②主体形象的刻划(出示学生能够接受的人物画资料,供学生借鉴、参考);

  ③环境气氛的渲染(强调对比关系的运用);

  ④草拟文字(注意语句的连贯、通顺及与画面的关系);

  ⑤黑白对比方法(点、线、面的合理运用);

  ⑥色彩关系的运用;

  ⑦文字书写(要求规范,注明时间、作者、年龄)。

  五、小结

  优秀日记画讲评。

【开学季美术课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课程教案01-20

美术课教案01-05

美术课小学教案11-07

有关美术课的教案08-26

关于美术课程教案01-20

幼儿美术课教案01-18

美术课彩虹教案01-27

有趣的美术课教案01-29

中班美术课教案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