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三上册语文岳阳楼记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岳阳楼记》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岳阳楼记》初三上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岳阳楼记》初三上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2、疏通文意, 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3、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 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作家简介。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著有《范文正公集》等。
2、背景资料。《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作者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叙说了事情本末,描述了洞庭湖的大观胜概,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情境,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在记山记水的背后,寓含着作者在政治改革失败后,忧国忧民之心不改的痴情。
二、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并解决生字词
指导朗读其气势之壮阔,构制之雄伟,堪称江南三大名楼之首。
2、学生根据词语疏通文意, 理清文章结构 (共分三个部分)。
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自然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
第二部分(2—4自然段):文章主体。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第一层(2自然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
第二层(3—4自然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部分(5自然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3、词语注释:
第一段需要补充的词语意思
乃:于是 增:扩大 其:指岳阳楼 予:我
作文:写(一篇)文章 之: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第二段需要补充的词语意思
夫:指示代词,那
胜:优美
衔:用嘴含,引申为包含
际涯:边际
景象:气象
大观:雄伟的景象
第三段需要补充的词语意思
排推:这里是冲的意思
耀:这里指光辉,名词
潜:没于水,引申为潜藏,隐没
去国:离开国都。国,国都、京城
萧然:萧条冷落的样子
第五段需要补充的词语意思
嗟夫:感叹声。夫,表感叹语气
心:这里指思想感情
然则:然,这样,指上文“进亦忧,退亦忧”。则,连词,就,那么
4、一词多义:
则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判断词,是
然则北通巫峡:连词,那么
极
南极潇湘:尽,直通
此乐何极:穷尽
或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
和:
政通人和:和乐
春和景明:和煦
4、古今异义
前人之述备矣:古义 详尽;今义 准备
去国怀乡:古义 离开;今义 前往
去国怀乡:古义 国都;今义 国家
予尝求:古义 曾经;今义 品尝
沙鸥翔集:古义 鸟停在树上;今义 泛指聚集
微斯人:古义 没有;今义 微小
增其旧制:古义 规模;今义 制度
属予作文:古义 写文章;今义 文章
5、通假字
百废具兴:同“俱”,全,都
属予作文:同“嘱”,嘱托
三、合作探究
1、哪些语句记载滕子京的政绩?
2、“属予作文以记之。”中“之”指代什么?
3、哪些句子写岳阳楼大观?(洞庭湖全景)
4、为什么略写岳阳楼之大观?
5、第二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6、 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7 课文三 四两段文字描绘了洞庭湖哪两幅画面?
8 第三四段作者用虚笔设想了一明一暗两个场景,为什么会产生一悲一喜的结果?
10文中写了几种人的思想感情?作者属于哪一种?
11、“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之为”指什么?
12、“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1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
14、“进亦忧,退亦忧。”中“进”、“退”各照应什么?“进亦忧”、“退亦忧。”各照应什么?
15、作者的阔大胸襟,政治抱负?(警句、名句、劝勉滕子京的话、主旨句、中心句、观点)
16、第五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
17、“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8 、最后一段的时间有什么作用?
19、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20、“古仁人之心”指的是什么?结合现实生活评价一下“古仁人之心”。
2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么样的思想境界?
22、“衔远山”“吞长江”这两句话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说出好在哪里。
23、如何理解“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这句话?
2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描写岳阳楼、 洞庭湖的美景,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拥有宽阔的胸怀。也表达了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岳阳楼记》初三上册语文教案2
《岳阳楼记》教案
课前预习:
搜集“江南三大名楼”相关资料及有关的名句;回顾作者有关常识,了解本文写作背景;反复朗读文本,标划生字词,试划分节奏;完成《助学》第47页“预习积累”部分。
相关课程标准:
“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能熟练背诵全文。
2、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够正确翻译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作者的写法。
4、体会古人旷达的胸襟,学习他们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评价任务: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和节奏。
2、再读课文,掌握词义理解内容。
3、理解文章的主旨,感受作者的博大胸襟与抱负。
4、赏析本文情景交融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打开课件出示“江南三大名楼”图片。
教师:同学们,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大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
《岳阳楼记》文言文复习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文集》。
本文写于庆历六年(1046)九月十五日。庆历五年,范仲淹贬放邓州。第二年六月,腾子京重修岳阳楼,即将落成,去信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这样写成了。
二、文章思想内容
课文虽不足400字,但语言凝练,字字珠玑,文约而义丰。全文可分为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第一段,简要记述了腾子京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缘起。第二部分包括二、三、四段,在概写洞庭湖景色的基础上,着力描写天气或阴或晴的洞庭湖不同的景色,以及迁客骚人因此产生的或忧或喜的心情。第三部分“率章显志”,作者正面阐述观点,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换负。这部分是全文的中心,前文叙事、写景、抒情都是为它作铺垫的。
课文除结构上很有特点外,在语言上也很有特点。它虽然是一篇散文,但很讲究句式的运用,散句、骈句、长句、短句、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富于音乐美。
三、中考链接
1、解释下列带点的字。
百废具兴:都,全;兴办。/增其旧制:规模。/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浩浩汤(shāng)汤:形容水势汹涌壮阔。/横无际涯:边。/朝晖夕阴:日光。/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前人之述备矣:全面,详尽。/南极潇湘:尽,直到尽到。/连月不开:放晴。/日星隐曜:光芒。/薄暮冥冥:迫近。/去国怀乡:朝廷。/满目萧然:凄凉冷落。/春和景明:日光。/波澜不惊:平静。惊,这里有“起”、“动”的意思。/沙鸥翔集:鸟停息在树上。/锦鳞游泳:美丽的鱼。/郁郁青青:形容香气浓郁。/长烟一空:全;消散。/登斯楼也:这。/宠辱偕忘:一起。/把酒临风:端着。/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曾经;探索,探求;品德高尚的人。/或异二者之为:心情,思想。/不以物喜:因为。/居庙堂之高:喻指朝廷。/处江湖之远:泛指四方各地。/是进亦忧:指居庙堂之高。/退亦忧:指处江湖之远。/微斯人,吾谁与归:无,没有;这种;归附。
2、重点语句翻译。
《岳阳楼记》复习纲要
一、常考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
(二)重点注释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封建官员降职或远调守:做州郡的'长官
2.越明年越:到了明年:第二年
3.增其旧制制:规模。
4.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以:来之:代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5.予观夫巴陵胜状夫:那胜状:胜景,好景色。
6.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浩浩汤汤:水波浩荡的样子横:广远际涯:边。
7.朝晖夕阴晖:日光
8.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雄伟的景象
9.前人之述备也备:详尽
10.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然则:虽然这样,那么……极:尽,直到
11.迁客骚人迁客: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
12.若夫淫雨霏霏若夫:像那淫雨:连绵的雨霏霏:雨雪繁密的样子
13.连月不开开:放晴
14.日星隐曜山岳潜行曜:光辉潜:隐没
15.薄暮冥冥薄:迫近
16.去国怀乡去:离开国:国都
17.忧谗畏讥谗:谗言,说坏话讥:批评指责
18.春和景明景:日光。
19.波澜不惊惊: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20.沙鸥翔集翔:飞翔集:鸟停息在树上
21.而或长烟一空或:有时一:全空:消散
22.此乐何极极:穷尽。
23.宠辱偕忘宠:荣耀。偕:一起。
24.把酒临风把:持、执临:对着
25.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曾经求:探求仁人:品德高尚的人仁人
26.或异二者之为或:“或许”“也许”的意思。为:心理活动。
2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因为
2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庙堂:朝廷居庙堂之高:在朝廷做官
29.是进亦忧,退亦忧是:这,这样进:在朝廷做官退:不在朝廷做官
3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31.微斯人,吾谁与归微:没有归:归依
(三)词类活用
百废具兴废:形容词作名词用,愿意为废弃,这里的意思是废弃的事。
北通巫峡北:名词作状语,愿意为北面,文中的意思是往北
(四)一词多义
观: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和:政通人和至若春和景明
空:浊浪排空而或长烟一空
或: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
通:北通巫峡政通人和
一:而或长烟一空一碧万顷
极:南极潇湘感极而悲者矣
之:属予作文以记之览物之情
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先天下之忧而忧
以:属予作文以记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胜:予观夫巴陵胜状高处不胜寒
二、重点句子的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到了第二年,政事推行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属予作文以记之。
译:嘱托我写篇文章来记下这件事。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4、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译: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
5、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译: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的情怀,再抬眼望去,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到极点而十分悲伤了。(去,离开
6、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译: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月光闪耀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壁。
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译: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
译:在朝廷里做高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就为君主担忧。
10、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译:他们一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
11、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2、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译: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杯畅饮,真是喜气洋洋呀。(宠,荣耀;偕,一起)
三、文学常识
1、《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范仲淹,字希文,北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岳阳楼与武汉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3、出自本文的成语。
百废具兴政通人和气象万千心旷神怡浩浩汤汤
4、文章中心概括: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友人滕子京的劝勉和期望之情。
四、理解性默写
1.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写洞庭月夜美景的句子是“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3.《岳阳楼记》中描写夜晚洞庭湖波光月影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4.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5.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
7.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句子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8.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9.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0.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乐观旷达的胸襟面对生活,而不是患得患失,正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1.《岳阳楼记》中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表现了“古仁人”在不同的处境中都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
五、问题探究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却仍然“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奋发治理政事,也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
2、三、四两段写出哪两种不同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的不同览物之情?
景色一:天气阴冷(阴);相关览物之情: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悲)
景色二:春光明媚(晴);相关览物之情: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喜)
3、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人议论,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豁达胸怀和高尚情操。突出全文的主旨。
4、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与古仁人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答:悲喜观不同;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已悲”。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分别指什么?“进”和“退”分别照应什么?
“居庙堂之高”指在朝廷做官,“处江湖之远”指不在朝廷做官。
“进”照应“居庙堂之高”,“退”照应“处江湖之远”。
6、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滕子京的劝勉,结尾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慨。就全文来看,这句有何言外之意?
一方面表达对友人的劝勉之意,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
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品德。
8、九百多年前,作者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曾被无数仁人志士奉为座右铭。联系社会生活,谈谈这种思想在当今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以天下为已任,忧国忧民的的济世情怀,是一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高尚精神,在当今仍有很好的现实意义。虽然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但是还会面临许多困难,需要我们以天下为己任,居安思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民族立于国际强林之中。
9、距离范仲淹近千年的现代人,是否还有必要具备“古仁人之心”请简述你的看法?
示例:有心要具备“古仁人之心”。①因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成败得失是人生常事,需要我们摆正心态、豁达面对,练就一颗平常心才能立于竞争前列。②虽然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但是还会面临许多困难,需要我们以天下为己任,居安思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民族立于国际强林之中。
10、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
示例: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登上岳阳楼可以观赏洞庭湖的壮美景象。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抒怀。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曾写下千古绝唱《岳阳楼记》,岳阳楼因此闻名天下。
11、古人描写洞庭湖的诗句: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李白)
12、“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则使之产生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13、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人”指什么人?这个句子所运用的句式,对表达作者的思想起什么作用?
答:“斯人”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或古仁人)。句子运用的感叹和反问句式,强烈表达了作者渴望与“斯人”同道的理想和愿望。也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的劝勉和期望之情。
【《岳阳楼记》初三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初三上册语文岳阳楼记教案11-03
九年级上册语文《岳阳楼记》教案07-19
苏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01-15
《囚绿记》初三上册语文教案08-25
初三上册语文《星星变奏曲》教案02-01
语文上册教案01-17
语文上册教案03-05
初三语文上册的教学计划12-09
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