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地理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地理教案1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总一第课时)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预习目标:
1、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存在的地理问题。
2、知道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离不开道理知识。
预习重点:
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的关系
预习任务:
1、从日常生活出发,提出地理知识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
2、列举一些人类的生产活动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3、归纳各地风土人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预习珍断
一、选择:
1、下列体育活动与开展地区的组合正确的'是:
A冲浪内陆地区
B冬季运动会广州
C登山运动平原地区
D滑雪运动东北地区
2、下列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是: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大豆
二、综合题
学校所在地和你的家乡群众最喜欢的体育活动是什么?与当地的道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预习质疑
探讨如何解开道理之“迷”的方法。
地理学科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总二第课时)
第二课时
预习目标:
调查家乡农业生产主要农作物的种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预习重点:
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条件
预习任务:
调查访问收集有关农作物生长的条件
预习诊断:
小麦、玉米等需要热量、水、肥沃土壤
七年级地理教案2
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各地区的气候差异地;
2、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3、了解影响气候的几个因素及其基本道理。
学习重难点:
1、世界主要气候的类型及分布。
2、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学法指导:小组合作探究,合作完成,个别指导重点点拔。
导学过程:
1、请同学们结合前两节学习的知识,能说出来“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2、天气的特点是什么?气候的特点是什么?
3、课本p57的A、B、C三幅图是描述哪些地区的气候的?
4、其中A、B两幅图中,都有“一年到头”这几个字,同学们想一想,这里的一年指的是某一特征的年份,还是一般而言呢?
5、人们描述天气,关注的时间是一天,常用到气温、降水、风、云、雾等要素。从图3.22的谈论中看,人们描述气候,关注的时间是多长?一般只注意哪两个要素?你们能用一句话概括当地的气候特点吗?
6、在前两节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世界上气温和降水的地区差异很大,同学们想想,世界上哪些地区温度高,哪些地区温度低?哪些地区降水量多,哪些地区降水量少?
7、课本p58,看图3.23能说出世界上有哪些主要气候类型。
8、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9、除了自然因素,人类活动对气候有哪些影响?
达标检测:
1、课本p58活动题2。
2、课本p59—60活动题1、2、3、4。
3、课本p61—62活动题2、3、4。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我采用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的方法,得出影响气侯的主要因素,由浅入深,易化难点。
2、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理解起来有困难,通过小组间的互助学习加深理解。
七年级地理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过程与方法:联系我国气候、河流等知识,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征、
原因及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树立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原因。
三、教学难点:
联系气候、河流等知识 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原因。
四、教学方法:
分析归纳法
五、课前准备:
学生:对当地用水状况及主要水利工程进行调查。
教师:有关水污染、浪费的资料和三峡、南水北调的材料
六、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分小组竞赛:说出生活中水的重要性
板书:第一节 水资源
引导:首先我们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
请同学们看书思考:自然资源的类型:可再生、不可再生。
思考讨论:水是可再生资源,为什么说水资源是有限的?
七年级地理教案4
教学要求
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会用调查或收集的我国与当地近年来人口增长的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并分析我国与当地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
2.学会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知道我国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其西北、东南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3.通过阅读上述数字资料和图表,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分布不均)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并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理,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
【课时安排】
1~2课时。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引入新课
(1)由启发性问题引入新课:关于我国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生对这一“话题”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各种各样的看法。由启发性问题直接引入新课,一方面可通过学生发表意见,在学生思考讨论中形成活跃的教学气氛,另一方面也是引入人口观点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2)由与世界面积和人口大国的对比中引入新课:可联系以前学过的世界地理的知识,提问世界人口总数,世界前十位人口大国和前五位面积大国,再与我国人口和面积数值进行计算和对比。例如算一算中国的人口数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巴西人口的多少倍,中国在世界上人口1亿以上的国家中的排位,中国与印度在人口国情方面的异同点,从而说明我国人口在世界的地位,加深对中国人口最多的印象。
2.转折深入
(1)结合课本“我国人口的增长(公元初~20xx年)”图,说明人口增长折线图的绘法,引导学生从图中分析出我国在1578年后和1949年后两个人口增长高峰,特别是1949年后人口增长过快的特点。
(2)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校可进一步分析:从以前学过的'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补充说明解放后我国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文化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同时人口出生率长期保持较高水平。
随后,联系正文的“话题”,引出1970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9%(特别是1960~1970年,某些年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3%以上,平均每年新增人口2 000多万,超过澳大利亚的总人口数1 875万);我国1999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8%,每年新增人口1 200万(接近荷兰的总人口数1 570万,超过南斯拉夫、希腊、比利时、捷克、匈牙利、白俄罗斯、葡萄牙这些人口总数为1 000万左右的欧洲国家),近30年少生2.5亿人(接近美国总人口数2.78亿),仅抚养费一项就为社会节约开支约3万多亿元。说明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的事实,并分析由于人口基数这个人口“分母”太大了,每年净增人口数很大的事实,突出“人均”观念,从而使学生明确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自觉地执行与宣传我国人口国策。
(3)提出人多好不好的问题,展开讨论,启发学生明确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数量的发展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环境与资源相协调的人口观。再由学生联系实际,结合课本活动教材,举例说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快所带来的突出的人口问题,以及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3.组织学生分组活动
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校可印发一些资料,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分析我国的人口构成和人口素质。例如利用“中国文化程度构成百分比变化”“中国人口文化程度的构成”“中国每10万人中各种文化程度人口的增长”图表,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素质正在逐步提高的事实,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教育。还可以举例说明我国四化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人口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而以上图表反映我国人口中大学、中学文化程度的百分比数值还不高,再依据“中国各省(区、市)文盲、半文盲人口比”图及“各省(区、市)人口的文化素质”图,分析我国文盲、半文盲仍占较大的比重,各省区文化素质有较大的地区差异,说明进一步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性,并结合人口教育的宣传图片,教育学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建设祖国打好基础。
【人口东多西少】
1.仍由与世界面积和人口大国的对比中引入新课:先让学生复习人口密度的概念,再指导学生计算中国人口的平均密度,与印度、美国、俄罗斯等国的人口密度相比较,说明我国人口密度大的特点。
2.在讲我国人口分布时,重点应放在如何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图”和“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上,让学生使用图例和注记来识别人口分布情况和分布特点。这些内容不要单凭教师讲授,要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例如问我国大约每平方千米多少人?这个数字是怎样计算出来的?这样就复习了人口密度这个概念。还可以选出我国东、西部地区几个省级行政单位的情况(例如完成活动教材),训练学生掌握其计算方法,并在“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上找出它们的位置,加深对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东多西少状况的印象。
3.在指导学生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时,要及时提出一些问题,指导学生观察。例如哪些地区人口密度在400人/平方千米以上?哪些地区人口密度在10人/平方千米以下?人口密度不足1人/平方千米的是什么颜色图例,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还可以指导学生在图上找出黑河和腾冲,列表分析“黑河-腾冲”这条“人口分界线”东南部与西北部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加深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认识。
4.要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是各地区自然、历史、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造成的,不要仅限于自然条件的好坏,要启发学生从经济发展和人类生产方式等方面去思考。用近年来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内地人口流向沿海和工矿地区的事实,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分布是在不断变化的。
5.在人口国情教育中,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校,在教学时间又可容纳的条件下,可以对我国人口增长、分布、结构、年龄构成、文化素质现状做一些补充说明,并分析这方面的地区差异。例如,通过“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图表,指出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较轻,一方面后备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另一方面到20世纪末,我国面临又一个新的生育高峰;通过“中国人口增长及自然变动情况”图表,补充指出我国农业人口比重大的人口国情。
七年级地理教案5
【课题】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区分“天气”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初步认识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重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天气现象,并形成地理表象;
初步学会根据提供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天气与气候的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人类活动及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保护大气的重要性分析,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逐步养成关心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学模式】
目标导学
【教学方法】
讲授法、活动教学法、小组合作法、角色扮演法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学生课前准备】
收看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天气与气候是世界自然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天气与生活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主要包括天气与生活、看图识天气、让天空更蓝三部分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特点,如何描述天气、常用的天气符号,简单分析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后面气温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世界的气候类型、影响天气的因素、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依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初一学生位于认知发展具体运算阶段(七至十一二岁),具备一定依赖于具体事物或形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感受着天气的变化及天气对其生活的影响,亦在小学阶段通过其他学科了解到一些天气谚语。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讲授法、活动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考虑到地理对初一学生来说是一门新学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过
程中以讲授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联系实际生产、生活,设计多处角色扮演情景及活动,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认识有关概念和基本原理,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技能和能力。
本节课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了一个教学课件。多媒体直观性和交互性,能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地理问题,从而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也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依据该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及学习内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角色扮演等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体验获得知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板书设计】
简单天气符号、卫星云图
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与区别
七年级地理教案6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①使学生掌握地球自转的含义、方向和周期,理解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
②使学生掌握地球公转的含义、方向和周期,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③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特点。
能力目标:
①使学生学会用地球仪和光源演示地球的.自转;
②使学生初步学会画一幅简单的地球公转示意图。
德育目标:
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运动有关,从而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
地球上的季节变化。
教具:
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小型地球仪(学生可自带)、手电筒(学生可自带)、自制课件等。
教学方法:
自学法、讲授法、演示法、读图法、问答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阅读:学生一起朗读阅读材料──《是天转还是地转》,引入本课内容。
演示:教师用教具演示“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同步)”,请学生观察。
自学:学生自学本课数分钟。
二、讲授新课
投影:地球自转动画
提问:地球自转的含义、方向和周期。
投影:从不同角度观察地球自转
提问:假定地球不自转,太阳照在地球表面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演示:要求学生利用自带地球仪、手电筒、演示地球自转,并观察地球表面不同地点昼夜交替的情况。
提问: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0页中“畅畅和姨妈的问候”并思考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的初步印象。
讲述:教师利用地球仪和光源演示出昼夜两半球的范围,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使地球不同地区产生了时刻差异。
提问:地球公转的含义、方向、周期。
投影:从地球公转姿态动画得出地球公转及其重要特征
投影:通过动画和图片讲解地轴和地球公转轨道面的交角
投影:通过地球公转动画、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太阳直射动画及太阳直射点移动动画,讲解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移动,利用表格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填写二分二至日
太阳直射点纬度
南北半球获得光热状况
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提问:第12页活动2(通过动画讲解)。
归纳由于地球公转,地球上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随季节有规律变化形成四季。
投影:地球的五带图
提问:
①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②各带内接受太阳照射情况和气候最明显特征;
③我国大部分陆地位于五带中哪一带。
[小结]学生小结本课所学内容。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点评:该教案项目齐全,教学目的明确,教学过程清楚,板书整洁,教学环节清楚,提问恰当,教师示范性强。教学过程略显简单。
七年级地理教案7
教学目标
①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离的若干证据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归纳、表达等认知能力;
②通过对相连证据的找寻方向的探究,提高学生研究手段的科学性、指向性,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③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一些现象。
难点:寻找大陆源移的证据。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海陆是变迁的
导入:歌曲<东方之珠>引出“沧海桑田”这个成语。
提问:“沧海桑田”是什么意思?
生: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师:其实它的原意就是指海陆的变迁。其实古人早就觉察到海陆是变迁的,因而在我国就有了“沧海桑田”的成语。
二、海陆变迁的方式
师: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出示海陆变迁的动态 >课件。(可以出示喜马拉雅山、我国东部海底、荷兰围海造田图片。)
活动:(观察、分析、讨论)
提示:1)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七年级地理教案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2、过程与方法:能看懂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天气与人类活动是息息相关的。
教学重点:掌握天气与气候的概念的区别;识别常有的天气符号,熟悉天气预报图的使用。
教学难点:天气预报图的使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如果元旦我没一起去北京旅游,该怎样穿着呢?(学生讨论)
你得出结论的依据是什么?(关注天气和天气预报)
(教师板书课题:天气和天气预报)
二、新课: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活动”,阅读教材上例举的天气预报,完成书上练习,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
总结:阴晴、冷热、风雨等。
2、学生阅读教材:比较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差异
总结:天气—时间短、变化快
气候—时间长、较稳定
练习:完成教材上活动,判断四句唐诗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掌握天气与气候的概念的区别。
3、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
学生自读教材相关部分,看谁最先总结出来。
总结:探测信息——信息处理——预报系统——气象服务
同学们能做一名合格的天气预报员吗?首先必须熟悉常见的天气符号。
4、引导学生熟悉常见的天气符号
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常见天气符号图,识记各种符号代表的'意义。教师简单指导学生:各种雨的符号、雪的符号,特别讲解风的符号、风向的识别、风力的识别
5、识读天气预报图
学生自己完成教材上的活动练习,教师抽查学生完成情况。
教师示范:用语言叙述图中北京市的天气预报内容,学生叙述上海、重庆两地的天气预报内容,鼓励学生争当合格的天气预报员。
三、总结:
1、天气、气候的区别
2、熟记常见的天气符号
四、作业
1、坚持看中央台一套节目晚间天气预报
2、识记常见的天气符号
五、教学反思
1、教学内容的反思: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过于简单。
2、教学方法:学生的主动积极性调动不够,特别是常见天气符号部分,没能引导学生当堂记忆。
七年级地理教案9
前面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其相关概念,知道了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可以确定平面内的一个点,反过来,给了一个有序数对,在坐标平面内可以找到一个点和它对应.利用我们所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就是我们从今天开始研究的内容,从而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已学过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导入新的课题,起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学生学习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作了一个铺垫.
师生活动:
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复习已学知识,引入课题.
活动1
用多媒体演示某城市地区的一部分.(如北京市、上海市或本地区的一部分)
问题:
如课本图6.2-1,这是北京市地图的一部分,同学们你知道怎样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吗?
(1)如图6.2-1,你是怎样确定各条街道位置的?
(2)“东四十条街”和“天安门广场”的东、北各多少个格?“复兴门内大街”在“天安门广场”的西、南各多少个格?
(3)如果以“天安门广场”为原点作两条相互垂直的数轴,分别取向右和向上的方向为数轴的正方向,一个方格的边长看做一个单位长度,那么你能表示“东四十条街”的位置吗?“复兴门内大街”的位置呢?
设计意图:
不管是出差办事,还是出门旅游,人们都愿意带上一幅地图,它给人们出行带来了很大方便这一事例,引入用坐标的形式表示某一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问题选择人们熟悉的祖国首都,北京市地图的.一部分,以天安门广场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激起学生对已学过的用直角坐标思想的定位方式的回忆和重新认识.
生:
(1)用坐标可以表示各条街的位置.
(2)“东四十条街”和“天安门广场”的东5格,北8格处.
(3)如果以“天安门广场”为原点作两条相互垂直的数轴,分别取向右和向上的方向为数轴的正方向,一个方格的边长看做一个单位长度,则“东四十条街”的位置是(5,8).
师:很好,在(3)的约定条件下,你能把其他街道的位置表示出来吗?
生:能,西长安街的位置是(-3,-1.3)
建国门内大街的位置是(5,-1).
……
在活动1中教师要关注:
(1)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
(2)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
七年级地理教案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法国的地理位置,法国的气候类型和旅游业的发展状况。过程与方法:学生自学,教师指导。
情感态度价值观:建立我国与法国的对比,从法国找到我国发展的有效途径。
【重点难点】
重点:法国的自然条件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难点:法国的经济和文化特征。
【教学方法】
1、利用教学挂图、投影片、CAI课件等,建立空间概念。
2、设置恰当的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成学习任务。
3、设计适度的启发性问题,让新知识构建于已有知识之上。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明确目标
你知道以香水、葡萄酒闻名于世的是哪个国家吗?该国还有许多著名的艺术景观,如埃菲尔铁塔、凯旋门,更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发达的经济。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进一步探讨!
二、小组学习,体验目标
学习任务(一)西欧大国
1、法国的地理位置、轮廓。
2、法国的地形地势特征。
3、法国的气候。
4、法国的工农业。
学习任务(二)便利的交通
1、法国交通便利,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习任务(三)文化与旅游
1、法国有哪些旅游景点?
五、基础测试,检测目标
1.法国境内主要的地形是()
A.山地、丘陵B.平原、丘陵
C.平原、盆地D.高原、山地
2.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是()
A.法国B.俄罗斯C.德国D.英国
3.法国发电量中占比重最大的是()
A.水电B.火电C.核电D.地热发电
4.读法国图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法国地势高低。
(2)法国小麦生产区主要分布在地区,这
里属于气候。葡萄主要产区是,
这里主要属于气候。
(3)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是海峡B是
C是域D是流E是
城市F是
(4)为什么法国葡萄酒行销世界各地?
【板书设计】
第四节法国
一、欧洲经济大国
1.概况:
面积、人口、首都、地势地形
2.气候与农业
①法国是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
②葡萄酒畅销世界
3.工业发达,核电比重大
二、文化和旅游
1.接待外国游客人数最多的`国家
2.旅游业成为经济支柱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围绕法国优越的自然环境进行展开,通过多媒体图片的展示,使学生对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有比较直观的了解。讲述法国经济时,重点突出了其工农业都很发达这一特点,并强调了农业与自然条件关系、工业发展特点和自然资源的关系。在讲述首都巴黎时,首先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讲讲对巴黎有哪些认识,然后再通过图片和影片的展示,来全面了解它在法国和世界的地位和影响。
整个教学过程遵循了“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原则,把研究性学习运用于地理教学中,教师有效的创造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潜能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学生通过学习也激发了对地理的兴趣,让他们认识到学习地理是真正的“学有所用”。
七年级地理教案11
复习上节课内容教师提问:
1、地球的形状是什么?
2、怎样描述地球的大小?
3、什么是地球仪?
4、地球仪与地球的区别。
导入新课,教师讲述:通过地球仪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全貌,研究地球表面地理事物的位置及分布状况。上节课请大家回家制作一个简易的地球仪,请大家拿出来,并在小组中交流展示。
学生活动在小组中展示自制的地球仪。
教师活动:选出两到三个制作较好的地球仪并向全班展示,随后进行鼓励性评价,并拿出教具──地球仪。
教师提问:大家看看你们做的地球仪与老师的地球仪除了大小外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相同之处:地轴、南极、北极。不同之处:大家有没有发现老师的地球仪上面有很多点和线?这些线就是纬线和经线,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地球仪上的一个重要的图示──纬线和经线。
板书:一、纬线和经线
教师活动:(展示经纬仪)在经纬仪上指示纬线但不说出定义,请同学们概括什么是纬线。
学生概括,教师补充说明: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活动:
1、分别请几位同学上台用准备好的细绳在地球仪上标示出几条纬线;
2、请同学们在自己制作的小地球仪上,用彩色水笔画出两到三条纬线。教师到各小组巡视,辅导同学。
(评价活动结果)
教师提问: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纬线有什么特点?(展示经纬仪并提示:纬线的形状、长度的变化规律、指示方向等)
学生思考并回答。
板书:1、纬线
(1)定义: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特点:①指示东西方向(与地轴垂直)
②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圆
③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
请同学们画出最大的纬线──赤道,并观察所画的纬线是否符合以上特点。
过渡:大家按照刚才的方法看看什么是经线,经线有什么特点,经线和纬线有什么不同?
活动:1、分别请同学上来用细绳标示出两条经线;
2、在自制的模型上画出两条经线。学生与教师共同归纳: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
教师引导:与纬线相比,经线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
板书:2、经线
(1)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特点:①指示南北方向(与赤道垂直)
②每条经线都是半个圆
③经线的长度全部相等
知道了纬线、经线的定义及他们的特点后,请问同学们:在你们自制的地球仪上可以画出多少条经纬线(无数条),为了区别这些经纬线,我们给他们确定了不同的'度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纬度和经度。
板书:二、纬度和经度
我们先来了解纬度。
教师引导:首先我们要找到一条0°纬线,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那么0°纬线在哪里,它经常被人们叫做什么名字?
学生观察地球仪或课本第5页,图1、7并回答。
师生共同归纳:0°纬线就是我们早已认识的赤道。
教师活动:展示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市郊赤道纪念碑的图片或。
学生活动:在地球仪上查找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市,并在自制地球仪上标示出基多市。
教师提问:纬度是从0°纬线开始的,其度数变化有什么规律?最大的纬度是多少度?它在什么地方?
学生观察地球仪或课本第5页,图1、7并回答。
教师小结:纬度是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增的。最大的纬度是90°,它们在北极和南极。
承转:细心的同学会发现纬度沿赤道呈两边对称,那么怎样区分两条度数相同的纬线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小结:我们把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字母“N”表示,也就是英文北方“Nrth”的开头字母;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做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就是英文南方“Suth”的开头字母。
学生活动:在地球仪上找出30°N、30°S的纬线,同桌之间一方任意指示一条纬线,请另一方读出或写出该纬线的纬度(强调纬度的正确写法)。
教师引导提问:如果我们要选择一条纬线把地球平均分为两个半球,选择哪条纬线作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最为合适?为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小结:同学们真聪明,和科学家们的想法完全一致。我们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学生活动:教师手拿若干标有纬度的卡片,每组两位同学任意抽取一张。同学们根据卡片上注明的纬度,按规律站成一排(教师可自标明赤道的那张卡片,协助同学一起完成这个活动),站好后,每位排队的同学说出自己所在的半球名称。
七年级地理教案1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2.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让学生理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4.让学生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
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1.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或多媒体教学软件。
2.挂图或投影片——黄土高原的位置,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图。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有960万km2的陆地面积。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下面我们看一段电视片断(播放黄土高原的电视片)看一看这是什么地形区,主要地貌有哪些?(黄土高原地貌有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引出新课。
板书: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黄土高原的位置。首先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然后教师可根据有关资料把黄土高原给学生简单介绍。
板书:一、世界的黄土堆积区
承转过渡: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请同学看课本第57页活动2题,分组讨论,寻找答案。学生分析讨论后教师通过提问来了解情况,然后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关于黄土高原上那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很多假说:有“风成说”“水成说”“风水雨相说”。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其证据是:
1.“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
2.“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3.“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戈壁、沙荒的矿物成分相同。”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
4.“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
板书:黄土高原黄土物质的来源——“风成说”
承转过渡:同学们,我们从电视片和课本插图“黄土高原景观”中可知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是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地貌,三种不同的类型同时也显示了黄土地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教师可把三种地貌给学生简要介绍)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我们来学习:
板书: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板书)
首先让学生读图“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帮助他们进行归纳总结。
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流速越快,对地面物质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黄土丘陵区,地面坡度大部分在15°以上,有的达30°,坡长一般100米~200米甚至更长。每年每公顷流失25吨~100吨,甚至225吨以上。
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在7、某月份,多暴雨,因此加剧了水土流失。
③地面物质组成。黄土高原几乎为黄土所覆盖,黄土多为风积物,土体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干燥时较坚硬,能保持直立陡壁,遇水侵蚀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
④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牧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能力越强。
为了使学生对这个问题认识的.更清,可让学生阅读图“同等降雨量、不同植被下的水土流失”,讨论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在读图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三点:①三个实验中植被状况差异;②烧杯内水量多少;③烧杯内沙土的情况。从而得出:植被覆盖率越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就越强,水土流失状况相对就不会特别严重。
2.人为因素
让学生阅读图的对话,分组讨论认识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这段对话表面上看起来是矛盾的。因为男孩的意思是“千沟万壑造成水土流失”,而女孩却认为“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实际上这两个孩子的话都有道理,只是所处的时间平面不同,女孩站在历史的角度上,而男孩则是针对目前状况来讲的,同时这也说明了黄土高原已经形成了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这也同时说明人类在这个循环当中始终起到了“引发”和“加剧”作用。具体有哪些让学生回答,教师帮助他们总结。
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
②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将大量废土弃石随意向河沟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
承转过渡:同学们,我国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至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56万平方米。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同学们阅读图,找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并根据图上信息,分析这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首先,引导学生确定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除了黄土高原外,还包括哪些地区,请学生描述。
第二,让学生从地形、地势着手,看一看这类地区分布在哪些地形区内,又在第几级阶梯上。
第三,让学生看等降水量线,观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其降水量分布情况。
最后归纳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一般降水量较大,降水季节差异大,地形一般为山区,地表坡度较大。
[课堂小结]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的黄土堆积区,黄土物质的来源有很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支持。因黄土多为风积物,遇水侵润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加上地形、降雨、植被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如此严重,会带来什么后果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反馈练习]
1.填空
(1)黄土高原东起、西至、南连、北抵。跨越、 、 、等省区。
(2)黄土高原黄土物质是由作用形成的。
2.选择题
(1)关于黄土高原叙述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喀斯特地形分布最广泛的地区
B.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的地区
C.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D.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有许多山间小盆地
(2)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有( )
A.黄土坡B.黄土塬C.黄土峁D.黄土梁
3.简答题
简述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1.(1)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山西、陕西、宁夏、甘肃。(2)风力
2.(1)BC (2)BCD
3.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地形、降雨、土壤、植被等;
人为因素:毁林开荒破坏了植被,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
板书设计
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一、世界的黄土堆积区
1.位置和范围: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晋、陕、宁、甘等四省区。
2.黄土物质成因:“风成说”
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一)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因素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
2.人为因素
①毁林、毁草开荒破坏了植被;
②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
活动与探究
结合本节所学内容,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是否有水土流失现象,并分析其原因,提出解决方法。
七年级地理教案13
第二节巴西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巴西的民族融合。
2、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3、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
4、概括并归纳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危机及保护措施。
5、认识巴西的城市化问题。
(二)能力目标
1、利用录像、图片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认识巴西是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2、利用世界政区图和巴西的地形图、矿产图、气候图等让学生直观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3、通过数字、图表等资料,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
5、借助图片、文字等资料,了解巴西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激发对地理学习兴趣,探讨地理的学习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环境,了解巴西的工农业生产特色及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和热带雨林的危机等。
(二)教学难点
1、如何利用资料说明巴西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2、理解巴西的工业多集中于东南沿海的原因。
3、探讨解决巴西能源不足的问题。
5、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人口观、资源观。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第1课时
一、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1.创设情景导课。
大家看录像,说出展现的内容。
播放日韩世界杯,巴西队获得冠军时的录像片断。
说说看,你还知道巴西的哪些事物?
总结:今天我们就一起认识巴西。
板书:第二节巴西。
2.展示世界政区图。
要求:指图说出巴西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总结:巴西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纬度较低,光热资源丰富。
板书:位置、环境、热带面积广大。
3.展示巴西的地形图。
在图上找出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巴拉那河等。
巴西位于西半球,大部分位于北纬4到南纬32之间,赤道从北部穿过,东临大西洋,西部与阿根廷、巴拉圭等国相邻。
4.总结(投影资料):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第四长河。
过渡:巴西有着广阔的土地,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1.7亿人口,居民的种族构成及文化风俗会怎样呢?下面我们集中研究这个问题。
5.阅读教材1—3段及相关阅读材料,
概括归纳巴西的发展历史。
巴西的开发历史有浓厚的殖民色彩。当地的土著居民印地安人曾创造了灿烂的玛雅文明。15世纪末,来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者先后入侵,并开发了种植园,发展了罪恶的非洲黑人奴隶贸易。
6.在巴西,由于欧洲白种人、非洲黑人及少量的日本人和华人的到来,加之原有的印第安人(黄种人),彼此通婚,形成了鲜明的种族特征。读课本插图9.20,理解混血种人的含义。结合课本91页第一段内容,说明巴西的人种构成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在巴西,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种人约占40%,黑种人占6%,还有少部分印第安人、日本人和华人。
巴西是一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因为早期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移民很少有种族偏见,因而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之间通婚普遍,使他们后代的很多人成为混血种人。
7.指导读图9.21考虑A、B、C三个图文资料分别说明了什么?种族的融合对文化有何影响?
(A.巴西的桑巴舞融合了欧洲的民歌、游戏与非洲的鼓乐;B.狂欢节原是欧洲天主教的节日;C.足球是欧
洲和拉丁美洲爱好人数最多的运动。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拉丁文化。)
8.总结:所以说,巴西是拉丁美洲地区。
板书:民族大熔炉的缩影,形成有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
七年级地理教案14
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来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
2.知道世界第一大洲。
3.学会描述一个区域的范围。
4.了解亚洲的地理分区。
教学重点
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正确的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教具
挂图、地形名称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视频中展示了亚洲各地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并配以优美的音乐。
教师提问:结合我们平时接触的电视、电影、报纸、网络资料,谈谈自己知道的亚洲。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我们居住的大洲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既有烈日炎炎的沙漠,又有白雪皑皑的冰原;既有世界第一高峰,又有世界最低洼的地方。这就是我们居住的大洲。它有众多的高山和大河,有灿烂的文化,有优美的风景。他就是雄踞东方的亚洲。
二、出示学习目标。(同上)
三、新授课
(一)亚洲地名的由来
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意为东方日出之地。公元前20xx年中期,菲尼基人在地中海东岸(今天叙利亚一带)兴起,建立起强大的腓尼基王国。他们的航海水平非常高,活跃于整个地中海。频繁的海上活动,要求腓尼基人必须确定方位。所以,他们把地中海以东的地区称之为Asu,即东方日出之地,所指范围后来逐步扩大到整个亚洲。把地中海以西的'陆地称之为Eerb,意为西方日落之地,后来被用来指代整个欧洲。
(二)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认识一个大洲,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
教师点拨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看图讨论回答
1.读图6.1《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亚洲在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位置。(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
2.读图6.2《亚洲的范围》,找出亚洲的经纬度位置
①最北:北纬81度;最南:南纬11度
②最东:西经170度;最西:东经26度。
3.读图6.2《亚洲的范围》,了解亚洲被哪些大洲和大洋包围?
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北、东、南分别濒临北冰洋、印度洋,西面与欧洲毗邻,西南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读图6.23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
1.简述北美洲的半球位置
2.说出北美洲的经纬度位置
3.找出北美洲周围的大洋、大洲,说出它们分别位于北美的方位,归纳北美洲的海陆位置特点。
:师生互动,完成第5页活动题:比较北美洲和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差异。
(三)课堂小结
认识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
(四)作业安排
完成地理点拨练习
七年级地理教案15
教学目标:
1、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及重要性,掌握东南亚地形、气候的一般特点,及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在地形、气候方面的差异;
2、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及包括的国家;
3、通过使用地图,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
4、通过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了解地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教学重难点:
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气候和地形特点
学习方法指导:
1.学会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资源等方面描述一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特证。
2.学会分析位置地形气候等要素在地里环境形成中的作用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而总结出一个区域的突出的人文地理特征。
3.学会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区域之间的差别与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旅游情景方式引入)你知道的狮城是那座城市吗?
你知道的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在哪个国家吗?
让我们一起到东南亚去旅游,你就会得到答案!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主学习:
读图2-1,观察东南亚的位置和主要组成
1、说出东南亚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东南亚的主要组成部分
3、总结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十字路口)
读图2-3回答:
4、东南亚地区的咽喉要道是哪里?它有什么重要的战略地位?
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
为什么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教师精讲点拨】日本国内需要的石油绝大部分来自于西亚,
油轮必经马六甲海峡
【探究结论】
日本是一个经济大国,资源小国,矿产资源尤其贫乏,要进行
工业生产,就必须进口石油,沿途经过太平洋,马六甲海峡,
印度洋,最后到达中东。马六甲海峡位于东南亚的马来半岛
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日本进口石油的'必经之地,因此马六甲
海峡就成为了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学习任务(二)、东南亚的自然环境
1、自主学习:
读图2-1,观察东南亚的地形与河流,分析地形与河流的
关系,回忆东南亚的气候,分析对农业的形象
1、中南半岛的地势特征如何?
2、分析总结中南半岛的河流特点(流向与流速)
3、分析判断马来群岛的地形地势特点和河流特点
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总结地形地势与河流间的关系。
(总结)河流的流向与流速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七年级地理教案】相关文章:
七年级的地理教案12-06
七年级地理人教版教案01-01
七年级优秀地理教案11-21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12-22
初中七年级地理教案12-23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1-17
【热门】七年级地理教案12-10
【精】七年级地理教案12-15
七年级地理教案【荐】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