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生物教案>高二生物教案

高二生物教案

时间:2023-07-20 15:32:15 生物教案 我要投稿

高二生物教案20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二生物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二生物教案20篇

  高二生物教案1

  伴性遗传(第一课时)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伴性遗传》这一节,是新课标教材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内容。它是以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它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同时也为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节内容中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材料。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家不放过身边的小事,对心中的疑惑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对问题研究的认真态度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品质之一;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并将自己的发现公布于众,这种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也是科学工作者的重要品质之一。

  同时“问题探讨”、“资料分析”等内容也能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和方法,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获得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学生以学过分离定律,减数分裂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相关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时,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完成知识上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以XY型为例,理解性别决定的知识.

  2、以人的色盲为例,理解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

  (二)能力目标

  通过红绿色盲患者与正常色觉间的婚配后代色觉情况的学习,学会分析性染色体上基因传递的特点,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性别决定及伴性遗传的讲解,认同有关近亲婚配的危害;

  2.通过性别决定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色盲这一伴性遗传的学习,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四、重点难点

  1、重点:1)XY型性别决定方式

  2)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伴X隐性遗传的规律

  2、难点: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X隐性遗传的规律

  五、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阅读、讲述

  六、教具:ppt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问题1:同是受精卵发育的个体,为什么有的发育成雌性,有的发育成雄性?问题2:为什么有些遗传病,男女的发病率不同?)要很好回答这些问题,就让我们学习探究“伴性遗传”。

  [二]讲授新课

  一性别决定

  通过男性和女性染色体组型推进:

  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分析相同和不同,体现常染色体的相同和突出性染色体的不同。

  (1)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

  (2)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介绍:XY这对同源染色体结构;无性染色体:

  玉米和蜜蜂)

  (3)性别决定类型

  XY型:XX为雌性,XY为雄性

  (举例:所有哺乳动物,某些种类的两栖类,鱼类、很多种类的昆虫,果蝇)ZW型:与XY型相反,同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雄性,而异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雌性。(鸟类、蛾蝶类)

  注意:性染色体的活动规律与常染色体是一致的,也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问题2:为什么有些遗传病,男女的发病率不同?

  二、伴性遗传

  1、伴性遗传的`概念:

  伴性遗传: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表现出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方式。例如:红绿色盲、血友病、抗维生素佝偻病等(初步理解课本中的问题探讨讨论1)2、色盲的遗传:

  (1)红绿色盲的发现过程:学生阅读故事;

  总结:一种先天性的色觉障碍,患者不能分辨同样亮度和饱和度的红色与绿色。

  (2)学生分析家系图谱,思考课本34讨论1和2;教师引导得出答案:

  家系图中患病者是什么性别的?说明色盲遗传与什么有关?

  一代中的一号把色盲基因传给了二代中的几号?

  一代中的一号是否将色盲基因传给了二代中的二号?

  这说明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还是Y染色体上?

  为什么二代三号和五号有色盲基因而没有表现出色盲?

  师:色盲基因(b)以及它的等位基因——正常人的B就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上没有什么色觉的基因。那么:既然在X上,女性有两个X,会不会得病机会更多呢?男性的Y上没有b,那么说不定男性得病的该少啊?

  我们分析一下:绘制版图:板画男女性染色体对应图,标注色盲基因及其等位基因的位置。

  分析填写:引导讨论,推出男女基因型及表现型,填入表格。

  由此可见,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只要他的X上有b基因就会色盲,而女性必须同时具有双重的b才会患病,所以,患男>患女

  (3)色盲遗传的几种情况(课件展示6种婚配方式)

  例1:P:XBXB(女性正常)×XbY(男性色盲)

  配子XBXbY

  F1XBXbXBY

  表现性:女性携带者男性正常

  比例:男性的色盲基因只能传给女儿

  例2:P:XBXb×XBY

  配子XBXbXBY

  F2XBXBXBYXBXbXbY

  表现性:

  比例:男孩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母亲

  学生练习:女性携带者与男性色盲婚配的遗传图解(女患父必患)

  女性色盲与男性正常婚配遗传图解(母患子必患)

  批改学生的书写情况,之后以课件形式展示结果,并进行相关计算、分析特点。

  (4)遗传途径:组合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解释隔代交叉遗传

  3、伴性遗传的研究应用

  举例:遗传病的预测,为优生服务;指导生产实践

  八、总结、习题巩固

  九、板书设计

  第三节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一性别决定

  1、常染色体

  2、性染色体

  3、性别决定的方式

  二伴性遗传

  1、伴性遗性的概念

  2、人类红绿色盲伴性遗传特点(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男:7%,女:0.5%

  (2)隔代交叉遗传(一般地说,色盲这种病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不病)遗传给他的

  外孙子)

  3、研究应用

  高二生物教案2

  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2.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3.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二.态度观念方面

  通过内环境稳态的基本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只有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才能实现内环境的稳态,从而使学生逐步树立生物体的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能力方面

  通过稳态的调节机制的调节作用和体温平衡调节实例的讨论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稳态的生理意义,并提高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其生物意义. 难点: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教学模式 启发、讲解、讨论结合式。

  教学手段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设计

  参考课时 一课时

  设计思路

  说明:本节内容的教学是按照教材顺序安排的,采用先授课后实验的模式。本案例的设计针对课堂授课部分。

  三、教学实施的程序

  学生活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教学意图

  课下完成调查。上次课结束前布置作业:按照课本上的要求完成“体温日变化规律”的调查。学生体验体温的相对稳定情况。

  学生汇报调查结果,回答问题。请同学汇报体温调查的结果,并根据调查结果回答下面的问题:

  1.同一个人在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有何特点?

  2.不同的人(年龄、性别不同)体温变化有何异同?

  3.人体温的日变化与当地气温的日变化有何差异?

  总结: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处于动态平衡中。

  讲述:像体温的变化情况一样,健康人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这种动态平衡称之为稳态,内环境的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学生尝试列举事实。 体温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一个方面,调查结果证明体温处于动态平衡中。那么有哪些事实可以证明内环境的pH和渗透压也处于动态平衡中呢? 启发学生思考回忆已有知识。

  学生观察,回答问题:甲试管中血浆pH变化不明显;乙试管中水的pH变化明显。可见血浆pH处于动态平衡中。下面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个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取甲乙两个洁净试管,向甲内加入血浆,乙内加入等量蒸馏水,用pH试纸检测。然后,向甲、乙内各滴入等量的几滴HCl或NaOH,摇匀后,再用pH试纸检测。

  教师展示实验结果,提问:

  甲、乙两支试管在加入酸或碱后的pH变化有何不同?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说明人体内环境的pH处于动态平衡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的能力。

  学生举例说明:多饮多尿、输液必须输生理盐水等。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除温度、酸碱度外,还有渗透压,内环境的渗透压是否也处于动态平衡中呢?请同学举例说明。 启发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渗透压的稳定。

  学生回答(答案略),可能回答不够准确,教师要及时补充。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是如何变化的呢?

  出示课本“问题探讨”中的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先说明各检查项目与健康状况的关系,然后提问:

  1.每种成分的参考值(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

  2.从化验单上看,每种成分的指标是否正常? 让学生学会阅读化验单;说明内环境化学成分处于动态平衡中。

  学生总结稳态概念。根据以上内容,引导学生总结稳态概念。

  教师强调:(1)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2)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简要介绍稳态概念的提出和发展,并说明稳态概念已成为生命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详细内容可参考教材中的“科学史话”)。

  学生边展示、边讲解。内环境稳态是怎样实现的呢?

  下面以内环境中的营养物质、代谢废物、02、C02等化学成分为例来分析。

  请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或图解,回顾内环境中的营养物质、代谢废物、02、C02等化学成分的与去路。

  说明这些成分要保持相对稳定,首先与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系统的功能及细胞代谢功能的实现有直接关系。其次与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有关。 学生利用自制讲解,体验成就感,锻炼能力,创造一种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氛围。

  学生倾听。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为什么能保持协调一致?

  简要介绍人类对机体维持稳态机制的认识过程,指出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机体对稳态进行调节的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内环境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内环境稳态遭破坏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学生举例,如尿毒症、糖尿病、高山缺氧反应、发高烧、严重腹泻造成的脱水、酸碱中毒等。请同学列举几个稳态失调的病例,说明症状和危害。在同学充分列举的基础上,教师给予适度的补充和修正。

  为什么内环境稳态失调后,会对机体造成危害?引导学生从细胞代谢需要的物质和条件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启发学生思考,与生活经验建立联系。

  学生讨论。如何预防内环境稳态失调、保持机体健康?引导学生从外界环境和机体自身调节能力两个方面去思考。即通过加强自我保健,减少外界环境变化对机体的不良影响,同时增强机体的调节能力以适应多变的外环境。

  具体如何做?学生讨论,总结。

  1.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防治环境污染。

  2.加强自我保健,为机体保持健康创造有利条件。尤其是处于比较恶劣的工作环境中的人,更应注意自身保健,如边防战士注意保暖、炼钢工人注意降温、抗洪战士注意补充水盐等。了解这些知识后才能懂得如何关爱自身和他人。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通过讨论,促进学生关注健康问题,强化自我保健和关爱他人的意识和能力。

  四、其他问题及其对策

  关于“体温日变化规律”的调查。

  (1)在此项调查中需要家长的协作配合。家长工作繁忙,教师有必要提前给家长发一封信,恳请家长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协助孩子完成这项调查活动。

  (2)选择好布置活动的时间。由于这项活动需要测量一日内7个时刻的体温,应选择父母和孩子共同的休息日来完成。

  (3)布置作业时应就体温的'知识和测量体温的方法进行培训。可参考下面的内容:人的体温是指人身体内部的温度,即内环境的温度。由于身体内部的温度不容易测量,所以临床上常以口腔、腋窝和直肠的温度来代表体温。在本次调查活动中我们用腋窝温度代表体温。

  (4)布置作业时要明确以下要求,即在进行这项活动时,不仅要完成体温的测量,还要完成思考题的回答,为下节课的讨论做好准备。

  二、探究指导──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一)实验的准备

  (1)实验试剂的配制方法

  ①0.1 l/L NaOH:将4 g NaOH放在1 L的烧杯内,缓缓加入500 L蒸馏水,不停地搅拌直至溶解。然后定容至1 000 L。

  ②0.1 l/L HCl:将8 L浓盐酸加于500 L蒸馏水中,再定容至1 000 L。

  ③pH=7的磷酸缓冲溶液:先配制0.1 l/L Na2HPO4和0.1 l/L NaH2PO4两种溶液。具体配制方法如下:将26.8 g Na2HPO47H2O在容量瓶中溶解再定容至1 000 L;将13.8 g NaH2PO4H2O在容量瓶内溶解再定容至1 000 L。然后将这两种溶液混合,可通过调整两种溶液的比例将混合液调至所需的pH。

  ④肝匀浆:将10 g新鲜的或冷冻的肝放入100 L蒸馏水中,用匀浆机或研钵捣碎(肝的用量会影响匀浆的缓冲能力)。

  ⑤马铃薯匀浆:将10 g马铃薯块茎放入100 L蒸馏水中,用匀浆机或研钵捣碎(材料的用量会影响匀浆的缓冲能力)。

  ⑥黄瓜匀浆:配制方法同上。

  ⑦鸡蛋清:用水5∶1稀释鸡蛋清,搅拌均匀。

  (2)4人一组,每组至少测4种溶液的变化:自来水、缓冲液和2种生物材料(由教师指定,最好一种是植物材料、一种是动物材料),提前完成的小组可多测几种生物材料。肝匀浆、马铃薯匀浆都是较理想的实验材料,也可选用下表中的常见材料。

  生物材料pH生物材料pH生物材料pH

  苹果2.9~3.3牛奶6.4~6.8虾5.8~7.0

  扁豆5.0~6.0柑橘3.0~4.0番茄4.1~4.4

  人血浆7.3~7.5豌豆5.8~6.4人尿4.8~8.4

  白面包5.0~6.0酸菜2.2~3.5柠檬2.2~2.5

  胡萝卜4.9~5.2人唾液6.0~7.6人乳汁6.6~7.6

  玉米5.0~6.5鲑鱼肉6.1~6.3葡萄酒2.8~3.8

  (二)实验教学的策略

  1.加强预习环节,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本实验指导具体明确,适合学生自学。加强预习环节有利于敦促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同时,按照课时安排,本实验要求用1课时完成,既要完成操作又要完成讨论,时间很紧张。学生若能在课前进行充分预习,就能够节约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不同学生预习效果不同,为保证实验质量,教师仍有必要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学生明确本实验的目的、操作的要点及其他注意事项。

  2.重视组织教学,提高实验课效率。本实验的组织形式以小组活动为主,教师应对小组活动给予指导。进行实验操作时,小组成员应进行合理分工,以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绘制pH变化曲线图适宜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这样能使每个同学都得到锻炼的机会。进行讨论时,应以小组为单位,以利于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实验结束后的总结,则应当面向全体学生。

  3.加强讨论和总结,落实教学目标。由于时间紧张,实验课草草收场是常有的事情。这样做的结果是,课上做得热热闹闹,课下忘得干干净净,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落实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课前要精心安排好实验课的各个环节,在课堂上要有效地进行调控,保证最后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和总结。为便于开展实验后的讨论,应倡导学生带着问题做实验,在动手操作的同时,积极动脑思考,这样才能使讨论深入而有效。本实验中的讨论题2和3涉及缓冲作用的机理,需要利用化学知识才能解释清楚,教师在课前应查阅相关的化学教材或请教化学老师,既给自己补充相关知识,也可了解学生的化学基础。

  五、答案和提示

  (一)问题探讨

  1.提示:血浆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其中包括机体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健康机体的生化指标一般都处于正常范围内。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势必影响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因此血浆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并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例如,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的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的活性最高,在血浆中的活性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时,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引起血浆中转氨酶活性升高。

  2.提示:这说明(1)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内环境的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2)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

  3.提示:(1)肌酐含量超标,肌酐是有毒的代谢废物,积累过多会影响健康。这表明肾脏的排泄功能有障碍。

  (2)葡萄糖含量超标,血糖含量过高可并发酮症酸中毒、糖尿病的心血管合并症等。

  (3)甘油三脂超标,可引起高脂血症,易并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

  练习:P11 一、基础题 P13 一、概念检测

  高二生物教案3

  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使学生理解矿质元素的概念,了解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种类和来源

  2、使学生理解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过程及其与植物根细胞呼吸作用之间的密切关系

  3、使学生理解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与根吸水的联系和区别

  4、使学生了解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运输方式和利用特点

  5、使学生了解合理施肥、无土栽培原理和实用。

  二、能力方面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过程与呼吸作用的关系以及分析影响根吸收矿质离子的环境因素,训练学生分析实验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通过在教学中介绍合理施肥、无土栽培原理和实用,增加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主要讲述了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合理施肥以及无土栽培的基础知识。

  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教材在第一章中已经学习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基础上讲述了:

  (1)什么是矿质元素

  将植物烘干后充分燃烧,植物体中的C、H、O、N元素会以二氧化碳、水分、分子态氮和氮的氧化物等气体形式散失,而矿质元素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于灰分中,所以矿质元素元素也叫做灰分元素,它们主要是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氮元素虽在燃烧过程中散失,不存在于灰分中,但是氮与其它矿质元素一样,也是植物从土壤中以无机盐的形式吸收来的,因此,也将氮归于矿质元素一类。

  (2)什么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目前,科学家确定的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有13种,其中N、P、S、K、Ca、Mg等6种属于大量元素,Fe、Mn、B、Zn、Cu、Mo、Cl等7种属于微量元素。

  (3)简要地讲述了确定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方法

  在人工配制的培养液中,除去某一种矿质元素后,植物的生长发育不正常了,而补充这种矿质元素后,植物的生长发育又恢复正常的状态,就说明这种矿质元素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2、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

  教材主要从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器官、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部位、矿质元素的存在形式、矿质元素被植物吸收的形式、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几个方面介绍了植物对矿质元素离子吸收,其中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个过程教材概括为两步:首先矿质元素离子通过交换吸附到根细胞表面;然后吸附在根细胞表面的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

  教材特别强调了根对矿质元素离子吸收与根细胞呼吸作用的密切关系。

  3、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

  (1)矿质元素的运输

  教材简要讲述了矿质元素进入根毛以后如何最终进入导管和矿质元素如何被利用的知识。教材还通过列举科学家所做的实验强调了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与根对水分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即植物运输水分和运输矿质元素是一个同一过程;而植物吸收水和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不是同一过程,因此蒸腾作用能促进水的吸收和运输,也能促进矿质元素的运输的道理,但不能促进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

  教材还提到了植物体除了根以外、叶片等部位也能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及其在农业生产实际中的重要意义。

  (2)矿质元素离子的利用

  教材介绍了矿质元素离子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与其能否被重复利用之间的关系。

  4、教材注意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概括地讲述了合理施肥的基础知识,并且简要讲述了无土栽培这一新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以及优点。此外,本节还在“课外生物科技活动”栏目,鼓励学生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培养植物。

  教法建议

  1、引言

  课前指导生物小组的同学用完全培养液和缺素培养液培养出一些植物体,以便课上展示给学生,引发他们对矿质元素对植物生活的作用的思考,以此引入本节内容。

  也可以从分析植物体内化学物质的元素组成入手引入课题。例如,植物体内的物质中,蛋白质通常含有N,S、叶绿素含有Mg,核酸含有P,但植物体通过光合作用可从二氧化碳获得C和O,通过根的吸水中获得H和O。以此引导学生分析出植物体内含有的元素种类与植物吸收的元素种类之间的矛盾,从而很自然地引入植物还可从土壤吸收矿质元素这一事实。

  也可以从根的渗透吸水直接引入,因为学生都知道土壤溶液中还溶解有各种矿质元素离子,这时可引发学生思考:溶于水的这些矿质元素离子是否是和水一起被吸收的?从而引入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

  2、矿质元素的概念

  和根对水分的吸收情况一样,学生在初中已学过有关无机盐吸收有关的初步知识,因此,教师可提出一些问题,以了解学生对矿质代谢的理解程度,找出学生对矿质代谢理解上的偏差和不足,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在讨论了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矿质元素的概念、必需元素的概念、植物体内哪些元素是大量元素、哪些元素是微量元素。

  可把学生讨论的重点放在“如何确定某种元素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方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设计方案,以便渗透研究方法,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研究问题的思路有重要作用。

  3、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过程,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1)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交换吸附

  这是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第一步

  可先让学生做《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离子交换吸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或实验结束后,教师通过一系列问题串引发学生对交换吸附的思考和理解。

  学生在讨论问题时,教师可根据需要适当做一些知识和方法上的提示,最终使学生明白矿质元素离子交换的原理,然后可就上述实验做进一步讨论。

  (2)吸附在根细胞表面的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

  可让学生回忆主动运输所需要的条件,即需要ATP和膜上有相应的载体蛋白;进而讨论“为什么矿质元素离子具有选择性?”等问题

  (3)根对矿质元素离子和水分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是教学的难点。

  引导学生讨论一些实验问题的基础上加深对上述观点的理解

  4、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

  (1)矿质元素的运输

  引导学生讨论出植物运输水分和运输矿质元素是一个同一过程;而植物吸收水和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不是同一过程,因此蒸腾作用能促进水的吸收和运输,也能促进矿质元素的运输的道理,但不能促进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

  老师可向学生介绍植物体除了根以外、叶片等部位也能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及其在农业生产实际中的重要意义。

  (2)矿质元素离子的利用

  教材介绍了矿质元素离子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与其能否被重复利用之间的关系。

  5、教材注意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概括地讲述了合理施肥的基础知识,并且简要讲述了无土栽培这一新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以及优点。此外,本节还在“课外生物科技活动”栏目,鼓励学生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培养植物。

  高二生物教案4

  教学目标:

  1.从提高民族素质和提高公民应有的生物学素养的高度,来初步理解学习高中生物课的意义。通过精选的事例,使学生对学习生物课怀有亲切的需求感。

  2.在初中学习生物课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初步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及这些特征构成了高中生物课的主线。

  3.通过生物科学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的迅速发展以及生物科学和现代技术的结合,由此对人类的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有初步的认识。

  4.要使学生了解学习过程应主要以探究、讨论为主,要重视实验,通过生物课的学习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总之,要以主动的态度来参与学习过程。

  重点、难点分析

  1.绪论课只是一个开场白,不要有过高的期望值,有些教师甚至认为绪论至少要讲两节课,甚或三节课,这是不必要的,对于正确的情意、态度的建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但是,开场白也是重要的,除了要达到前述多方面的教学目标外,还因为师生第一次接触,是共同学习的开始,要创设共同学习的良好氛围,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也要适当展示教师自身良好的生物学素养和教育素养,因此仍须精心准备和设计。

  2.内容和重点是教学目标的2和3,即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学习生物学的意义。对于生物学教师来说,教材所述内容并不难,学生掌握也不会有多大困难。所需注意的是:

  (1)生物的基本特征,所列甚多,但从物质运动形式之一的生命运动的特征来说,两点最重要,即由新陈代谢所表达的生命系统的开放性和稳态,以及由繁殖、遗传、变异所表达的连续性和信息流。前者称之谓自我更新,后者称之谓自我复制。教师应以最通俗的语言和事例,予以适当的概括提高。

  (2)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学习生物学的意义,因为是内容的重点所在,更不可取灌输的方法,一定要由学生参与讨论,由他们举例、分析和概括。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氛围,善于组织和调动学生参与讨论,全班或小组进行都可以,还要善于倾听学生的'不同意见,创造性的见解应鼓励,不正确的见解,也要予以引导。如果能有这样一个好开端,以后的课就好办了。

  (3)学习生物学的意义,教材列举很多,也不是都要讲的,学生可以自学,以后各章节教学时,有的是机会。建议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来举例阐发即可。例如微观方面可介绍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重大的实践意义;例如宏观方面可介绍全球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也可以结合地区特点举相关的例子来说明,这可以更方便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4)关于教育目标1和4,并不是可以通过传统的条分缕析的讲解来完成的,甚至不要出现板书的标题。因为,它基本上属于情意、态度、价值观的范畴,应该贯彻于教学目标2和3的过程中实现,即在探究讨论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学习生物学的意义的过程中,学生的体会以及对教师的点拨的感受和领悟。对于那些应试教育影响还很深的地区和学校,则需要有针对性地多讲几句。即学习生物课是提高生物学素养的需要,与高考是否开考没有直接关系,而是现代公民必需具备的科学素养。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和实验、实践能力的锻炼,则不仅影响学习的成绩,更是提高未来社会公民社会适应性的需要。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教学思路:

  鉴于学校、教师、学生的情况不同,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组织实施也有不同的模式。以下仅举两种常用的模式供参考。

  1.设题——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总结的模式。

  例如可设计如下的问题分别由5个小组(每组10人)讨论,即每组1题。

  (1)把人、蛙、小麦、细菌(或其他生物)都归属于生物?说说你的见解?看谁的见解更接近于科学的表述?

  (2)一块岩石和一头牛,科学地说,两者有哪些本质的区别?

  (3)就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来说明学习生物学对解决有关问题的意义。

  (4)当代世界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其中和生物学的研究和发展有关的有哪些?

  (5)你认为学好生物课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应有怎样的改进?

  代表发言,应限定时间,目的不完全是要有正确的答案,还要学会和人交流。

  教师的总结,重在吸取学生发言中的精华,重在表扬,适当补充和校正,引导学生课后阅读教科书。

  2.教师引导启发,全班参与探究的模式。这一模式比较传统,掌握起来,比较容易,提请注意以下各点:

  (1)选好切入点。例如可以从教科书的封面相片——青海湖鸟岛开始。认识图中的鸟及介绍图中没有表示的鸟,介绍鸟岛的自然环境及其变迁,指出生物多样化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范畴,由此进入什么是生物学的绪论内容。还可以从身边发生的与生物学有关的重大事件切入。如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遭受特大的洪灾,其原因中哪些和生物学有关?如1999年,取缔非法组织研究会,其谬论之一:“不吃药,就能治病”是怎样违反了生物科学原理?因此,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包括生物学素养有极端重要性。如当地的城市环境污染、水资源污染、作物病虫害的大发生、耕作技术改革的重大举措,都可以作为切入点。乃至比利时的二恶英污染禽畜产品、英国的疯牛病和人的克—雅氏病等等有国际影响的与生物学有关的大事都是可选用的切入点。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把生物科学和人类的生存发展拉近距离,体会学好生物科学的重要意义。

  (2)生物的基本特征可引导学生逐一列举,但需要求学生能举例说明,避免背诵。教师要分析诸特征的关系,指出生命运动最本质的特征。

  (3)当代生物科学发展的状况及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也要让学生充分表达意见,这不仅因为学生有初中学习的基础,还因为学生通过各种传媒有广泛的了解,教师也可借此机会了解哪些学生对生物学的爱好较深及知识面较宽。

  高二生物教案5

  《分子与细胞》

  元素

  细胞膜基质

  化学成分结构与功能细胞质

  化合物细胞核细胞器

  细胞生物膜系统

  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细胞分化细胞工程减数分裂

  (一)走近细胞

  比较原核与真核细胞(多样性)

  植:营养、保护、机械、输导植:根、茎、叶细胞分泌花、果、种动:上皮、结缔、肌肉、神经动:心、肝??运动、循环

  消化、呼吸病毒

  系统个体单细胞种群群落

  泌尿、生殖多细胞神经、内分泌

  非生物因素Ⅰ号生态系统生产者生物圈生物因素消费者Ⅱ号分解者

  三、细胞学说内容(统一性)

  ○从人体的解剖和观察入手:维萨里、比夏○显微镜下的重要发明:虎克、列文虎克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

  起作用。

  3.

  ○在修正中前进: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注: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

  1.1838—1839年细胞学说2.1859年达尔文进化论3.1866年孟德尔遗传学

  四、结论

  除病毒以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组成细胞的分子

  基本:C、H、O、N(90%)

  1

  高一生物内容构成

  一、

  大量:C、H、O、N、P、S、(97%)K、Ca、Mg

  元素微量:Fe、Mo、Zn、Cu、B、Mo等

  最基本:C,占干重的48.4%,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物质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基础水:主要组成成分;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无机物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化合物蛋白质:生命活动(或性状)的主要承担者/体现者

  核酸:携带遗传信息有机物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

  脂质:主要的储能物质一、蛋白质(占鲜重7-10%,干重50%)

  二、核

  酸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生命活动的控制者。

  △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三、糖类和脂质

  △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

  2

  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原生质层:成熟的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为一层半透膜。

  四、鉴别实验

  (三)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植物特有):纤维素+果胶,支持和保护作用成分:脂质(主磷脂)50%、蛋白质约40%、糖类2%-10%作用:隔开细胞和环境;控制物质进出;细胞间信息交流;

  ○具有还原性的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

  五、无机物

  六、小结

  化合有机组合分化

  化学元素

  细胞

  ○原生质1.泛指细胞内的全部生命物质,但并不包括细胞内的所有物质,如细胞壁;

  2.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其主要成分为核酸、蛋白质(和脂类);3.动物细胞可以看作一团原生质。

  ○细胞质:指细胞中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全部原生质。

  真核基质:有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细胞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分工:线、内、高、核、溶、中、叶、液、

  细胞器

  协调配合: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生物膜系统

  核膜:双层膜,分开核内物质和细胞质

  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流和信息交流细胞核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一、细胞器差速离心:美国克劳德

  △细胞器是指在细胞质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执行一定生理功能的结构单位,

  3

  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三、协调配合

  分泌蛋白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罗马尼亚帕拉德

  有机物、O2

  叶绿体线粒体

  加工胞外氨基酸肽链一定空间结构

  ○生物膜系统:细胞器膜+细胞膜+核膜等形成的结构体系

  (四)细胞物质的运输

  ○科学家研究细胞膜结构的历程是从物质跨膜运输的现象开始的,分析成分是了解结构的基础,现象和功能又提供了探究结构的线索。人们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假说,又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来修正假说,其中方法与技术的进步起到关键的作用

  成分:磷脂和蛋白质和糖类

  结构:单位膜(三明治)→流动镶嵌模型细胞膜特性结构特点:具有相对的流动性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对离子和小分子物质具选择性)

  保护作用

  功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细胞识别、分泌、排泄、免疫等

  四、细胞核=核膜(双层)+核仁+染色质+核液

  美西螈实验、蝾螈横缢实验、变形虫实验、伞藻嫁接与移植实验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代谢活动和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相互转变的形态结构。DNA螺旋

  ○+=核小体染色质纤维组蛋白非组蛋白

  螺旋化

  0.4um超螺旋管(圆筒形)-10um染色单体(圆柱状、杆状)

  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1.水分

  二、树立观点(基本思想)

  .有一定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功能的存在;○结构和功能相统一.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

  .各种细胞器既有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分工合作2.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体现细胞各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

  ○生物的整体性: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只有在各部分组成一个整体的时才能体现出生命现象。1.结构:细胞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如分布在细胞质的内质网内连核膜,外接细胞膜。2.功能:细胞的不同结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却是协调配合的。如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3.调控:细胞核是代谢的调控中心。其DNA通过控制蛋白质类物质的合成调控生命活动。4.与外界的关系上:每个细胞都要与相邻细胞、而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细胞都要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

  六、总结

  4

  ○渗透现象发生的条件:半透膜、细胞内外浓度差

  ○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半透膜:指一类可以让小分子物质通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一类薄膜的总称。○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可拓展应用于:(指的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

  ①证明成熟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②证明细胞是否是活的;

  ③作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的方法;④初步测定细胞液浓度的大小;

  2.无机盐等其他物质

  ①不同生物吸收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②物质跨膜运输既有顺浓度梯度的,也有逆浓度梯度的。3.选择透过性膜

  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的膜。

  □生物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是严格的半透膜。

  二、流动镶嵌模型

  1.要点

  ①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但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它具有流动性。②蛋白质镶嵌、贯穿、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上,大多数蛋白质也是可以流动的。

  ③天然糖蛋白蛋白质和糖类结合成天然糖蛋白,形成糖被具有保护、润滑和细胞识别等

  2.与单位膜的异同

  相同点: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是脂质和蛋白质

  不同点:①流:蛋白质的分布有不均匀和不对称性;强调组成膜的分子是运动的。②单:蛋白质均匀分布在脂双层的两侧;认为生物膜是静止结构。

  三、跨膜运输的方式

  ○大分子或颗粒:胞吞、胞吐

  四、小结

  组成决定

  磷脂分子+蛋白质分子结构

  具有导致保证体现

  运动性流动性物质交换正常选择透过性

  成分组成结构,结构决定功能。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流动的,因此决定了由它们构成的细胞膜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结构的流动性保证了载体蛋白能把相应的物质从细胞膜的一侧转运到到另一侧。由于细胞膜上不同载体的数量不同,所以,当物质进出细胞时能体现出不同的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数量、速度及难易程度的不同,即反映出物质交换过程中的选择透过性。可见,流动性是细胞膜结构的固有属性,无论细胞是否与外界发生物质交换关系,流动性总是存在的,而选择透过性是细胞膜生理特性的描述,这一特性,只有在流动性基础上,完成物质交换功能方能体现出来。

  (五)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2外界光ICO22363252

  一、酶——降低反应活化能

  ◎新陈/细胞代谢:活细胞内全部有序化学反应的总称。

  ◎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成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1.发现

  ①巴斯德之前:发酵是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②巴斯德(法、微生物学家):发酵与活细胞有关;发酵是整个细胞。③利比希(德、化学家):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

  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④比希纳(德、化学家):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

  就像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

  ⑤萨姆纳(美、科学家):从刀豆种子提纯出来的脲酶是一种蛋白质。⑥许多酶是蛋白质。

  ⑦切赫与奥特曼(美、科学家):少数RNA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2.定义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注:

  ①由活细胞产生(与核糖体有关)

  ②催化性质:A.比无机催化剂更能减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高二生物教案6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实验)

  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

  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2、1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2、2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2、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3、能力方面

  3、1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3、2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三【教学难点】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实验)

  四【教学方法】练习法和讲授法相结合

  五【教学工具】学案、PPT

  六【教学时数】1标准课时

  七【教学过程】

  1基础知识梳理

  1、1从生物圈到细胞

  1、1、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无细胞结构,它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

  1、1、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1、1、1共分为9个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1、1、1、2植物没有“系统”层次。

  1、1、1、3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2、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方法:首先在低倍镜下对光、观察清楚,找到物像,然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通过调节反光镜和光圈来调节视野亮度,再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规律:①总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②物像与实物移动方向相反。

  1、2、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3细胞学说

  1、3、1细胞学说的创立者主要是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

  1、3、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1、3、3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1、3、4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1、3、5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本单元应重点关注: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排序,种群、群落等概念的内涵及与后面知识的联系。

  2、显微镜操作方法。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及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辨别。

  2水考真题体验

  2、1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属于下列哪个层次( )

  A.个体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解析】 根据种群的概念,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由同种生物——大肠杆菌组成,属于种群。【答案】 B

  2、2(下列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

  A.大肠杆菌 B.乳酸菌

  C.青蛙 D.蓝藻

  【解析】 大肠杆菌、乳酸菌和蓝藻均是由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青蛙是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真核生物;真核生物主要包括动物、植物和真菌等。【答案】 C

  3、3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叙述错误的是 ( )

  A.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创立者

  B.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D.细胞是构成动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解析】 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内容的要点主要是: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③新细胞可能从老细胞中产生。【答案】 A

  3水考试题模拟训练

  1.某池塘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物共同构成( )

  A.细胞 B.组织 C.种群 D.群落 【答案】 D

  2.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

  A.牛 B.羊

  C.马 D.蓝藻

  【解析】 牛、羊、马都是哺乳动物,肯定属于真核生物,蓝藻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答案】 D

  八【3课堂演练】

  1、下列哪项不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的结构或物质(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内质网 D.DNA

  【解析】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二者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遗传物质都是DNA。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答案】 C

  2、下列关于H7N9禽流感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H7N9禽流感病毒不是真核生物

  高二生物教案7

  教学目标:

  1、学会区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2、学习掌握一些安全用药的常识。

  3、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

  教学难点:

  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药品的使用说明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提问的方式,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免疫,知道人体有一定的免疫功能,但每个人食五谷杂粮,还是免不了会生病;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面对这些你首先想到的措施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章《用药和急救》。请同学们看两个有关用药的资料,我们再下结论。

  资料1:据统计,我国每年5000多万病人中,至少有250万人入院治疗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其中50万人是严重不良反应,因此致死的人数每年约有19.2万人,比传染病致死的人数还要高出许多倍。

  资料2:据调查,我国现有的180万聋哑儿童中,有60%以上是由于不合理用药造成的;我国1000万聋哑人中,60%-80%也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

  教师:当我们遇到一些小病时,如果家长有一定的医学常识,对轻微病症的诊断和用药方法正确,这样做是可以的。同时又起到节省时间,及时治病的效果。但,俗话说得好,“是药三分毒”,在自己用药的时候,怎样选择药物、如何服用,才能充分发挥药物的效果,避免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危害呢?我们这节课来探讨有关“安全用药”的知识。

  二、讲授新课

  一、安全用药

  教师: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面都要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危害。所以了解一些安全用药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我们了解药物的分类。

  (一)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1、学生分析小活动: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些常用药:草珊瑚含片、阿司匹林、黄连素、红药水……它们都是用来干什么用的?

  (生分组讨论尝试回答)

  这些药物我们可以在哪些地方买到?

  生讨论答出:医院、药店、医药超市等。

  2、处方药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疾病,仅凭我们所掌握的一些医学常识,不能够做出病情判断,也不能决定用何种药物,这时我会怎么办?

  需要医生给我们开出药方,然后按照药方去抓药,按照医生的要求服用。这类药和我们刚才学的非处方药不同,我们称为处方药,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照医嘱服用药物。

  3、了解什么是非处方药

  上述这些药我们可以不用医师开药方,直接去买到,按照说明书使用即可,这一类药称为非处方药,简称OTC,非处方药用于治疗一些消费者容易诊断,自我治疗的常见轻微病症。比如,同学们有时觉得自己在发烧、流鼻涕等症状,就判断自己患感冒,便自己去购买一些感冒药,这种现象在生活中经常发生,也体现了非处方药的优越性,质量稳定,疗效好,使用方便。

  (二)药品的.服用

  1、教师: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前都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确保用药安全。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自己的那份儿《使用说明书》并进行交换阅读。解读说明书中的各项信息,然后对教材88页的问题进行讨论,并选一名记录员记录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

  (1)哪些是中药,哪些是西药,你是怎样分辨的

  (2)药物的使用说明中有哪些信息对于安全用药是十分重要的?

  (3)你能否从使用说明中概括出一些药物保存的基本要求?

  (4)关于安全用药,你还有哪些希望与大家讨论的问题?

  教师:请每小组的记录员根据本小组的情况向大家汇报讨论的结果。

  学生1:我们小组的中药有……,西药有……,我们是根据药物的主要成分来分辨中药和西药的。

  学生2:《使用说明书》中的作用与用途或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规格、有效期、批准文号、制造单位和注意事项对于安全用药都是十分重要的。

  学生3:药品的保存大多需要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而且要密闭保存,避免受潮,药物受潮后有效成分可能分解,甚至发生霉变,影响疗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鼓励性评价,同时及时纠正某些不正确的观点,归纳出讨论题的参考答案。)

  2、对照同学们搜集的药品说明书,寻找在药物说明书上有没有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和用量、药片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批号等。

  教师补充讲解:一般来说药品的有效期为1-5年,没有规定或表明有效期一般按5年来算,失效期指药品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其质量不符合国家认可的质量标准和要求,不能继续使用的日期。

  举例:1、“有效期为1999年7月”指该药可用到1999年7月31日。

  2、“失效期为1999年7月”指该药可用到1999年6月30日。

  我们掌握了以上的常识也是安全用药的必备,我们购买了非处方药必须严格认真阅读说明书,按照要求进行服用,而处方药则必须在医师的具体指导下方可使用。

  二、家庭小药箱的配备

  在生活中,有时候会突发性的出现一些小毛病,如感冒、腹泄等,这时候如果家中早已准备好了那就方便多了,因此家中配备一个科学的家庭药箱或旅行药箱,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现在请你设计一个家庭药箱,在设计时,你首先要考虑家庭中常备的药物有哪些?家庭成员中是否有特殊情况,这些药物的保存方法你了解吗?如何将这些药物摆放?

  学生进行小组设计,设计完成后小组交流。

  高二生物教案8

  导入:

  基因突变导致生物变异的原因是什么?

  基因能够发生突变,那么染色体能不能发生变化呢?如果染色体发生变化,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生物的性状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1、出示投影片:猫叫综合征幼儿照片。

  2、让学生观察:患儿的征状---两眼较低、耳位低下,存在着严重的智力障碍。

  教师补充说:患儿哭声轻、音调高,很像猫叫。

  3、投影片放映:病因---染色体缺失图,包括:

  在自然条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染色体发生的结构变异主要有4种:

  ①染色体缺失某一片断;

  ②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断;

  ③染色体某一片断位置颠倒1800;

  ④染色体的某一片断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4、讲述:猫叫综合征的病因是病儿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投影片上的其他几种情况也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变化情况。

  5、染色体结构变异,为何能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异呢?

  教师引导学生从染色体结构的变化会引起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的改变等方面来加以思考。

  二、染色体数目变异

  1、我们已经知道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异,那么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会不会引起生物的变异呢?(回答:会)染色体数目会如何改变呢?(回答:可增加,也可减少)。

  2、前面所说的.仅是染色体“个别数目”的增加或减少,它只是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一种类型。

  例如,人类有一种叫“21-三体综合征”的遗传病,患者比正常人多一条染色体---21号染色体是三条,其征状表现为智力低下,身体发育缓慢等;

  再如,人类的另一种遗传病叫“性腺发育不良(Turner综合征)”,患者少了一条X染色体,外观表现为女性,但性腺发育不良,没有生育能力。

  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另一种类型是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为单位成倍增加或减少,这种类型的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更为普遍。因此,我们重点介绍后一种类型的染色体数目变异。

  3、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染色体组”

  放映:动物精子形成过程图

  组织学生观察、归纳、总结:

  (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二次,结果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减少了一半。

  (2)精原细胞和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精子中因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使染色体成单存在。[来源:学,科,网]

  (3)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使得生殖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成为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非同源染色体。

  出示:雄果蝇染色体的活动投影片。

  高二生物教案9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改革的实质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改革。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旨在改善学习方式,优化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旨在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提供巨大的空间,促进教学效益最大化。因此,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与评价,是新课程有效教学的根本特征。

  本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就是力求实现基于《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实现标准、教科书、教学评价、课堂教学四位一体的教学。

  1.通过分解标准和探明学情制定表现性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是国家对相关年段学生的学习内容与水平的期望,但内容标准并不等同于教学目标,因其在教学上不具有操作性。因此,科学分解内容标准是教师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出建议以及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重要基石。本节课运用“一对多” 的拆解法分解课程标准。

  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通过学生访谈了解学情,明确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基础与价值观念。

  本教学设计将依据行为主义认知理论与格兰伦的“ABCD表述法”,整合三维课程目标,限定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获得路径、发展层次、范围、方式及变化效果,最终形成可观察、可测量的教学目标。这是实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和评价的关键。

  2.基于教学目标开展符合逻辑条件的目标导引教学

  “引起意向-明释内容-调适形式-关注结果”是将课堂教学引向优质高效的关键途径和逻辑条件 。本教学设计将实施“目标导引教学”:基于教学目标统领教学流程,优化教学过程;基于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供学习支架,发展学科思维;基于教学目标设计并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及时调适学习过程,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3.基于教学目标和教学条件开展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们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二、教材分析

  本教学设计使用的教材是由吴相钰和刘恩山主编的必修3《稳态与环境》(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年8月),教学内容属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中的第二节“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该节的主要学习内容是淋巴细胞的起源、淋巴细胞的识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免疫接种。浙江省教学指导意见规定教学时数为2课时。本学习内容的特点是:

  (1)概念多。本课涉及到的免疫物质有:MHC、MHC分子、受体、抗原、抗原-MHC复合体、抗体、(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多种蛋白质、白细胞介素-2、抗原—抗体结合物等;涉及的免疫细胞有:巨噬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效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记忆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致敏B淋巴细胞、效应B淋巴细胞、记忆B淋巴细胞等;涉及的免疫过程有:淋巴细胞的起源、淋巴细胞的识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主动免疫、被动免疫等。可见,本学习内容涉及的概念繁多,体系庞杂。

  (2)难度大。本学习内容难度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学科知识深奥且有诸多未探明事项。免疫知识难度大,目前在学理上对免疫机制还并不完全清楚,这给教和学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二是涉及了多种知识类型。事实性知识,如淋巴细胞的起源;程序性知识,如建构特异性免疫概念体系的方法;图式知识,如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过程图解;概念性知识,如抗原、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等;策略性知识,如学习免疫知识的知识线索。如此众多类型的知识一齐涌现,是难得一见的。三是知识体系结构复杂。各种免疫概念(过程)、免疫细胞、免疫物质交织在一起,使本学习内容头绪繁多,要将这些知识结构化,难度是比较大的。四是生理过程抽象。不论是细胞识别,还是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过程,涉及了微观环境的多种物质变化及多种变化途径,加上课本静态的呈现方式,对学习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五是学科思想方法丰富。本教学内容涉及了系统分析的思想与方法,模型的思想与方法,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思想,稳态的思想,观察、比较和分析的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是学习本教学内容的灵魂,对学生思维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与前后知识联系复杂。本学习内容与前后知识有着复杂的联系。与必修1中的知识联系主要有: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糖蛋白的种类与功能)、细胞质(溶酶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功能)、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坏死与凋亡;与必修2中的知识联系主要有: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必修3的知识联系主要有:内环境的组成与稳态、非特异性免疫、免疫功能异常。除免疫功能异常外,其它都是前备性知识。

  鉴于以上分析,本节教材2课时的教学任务分配如下,第1课时教学内容为细胞识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第2课时学习内容为淋巴细胞的起源、免疫接种等其它内容。这种安排便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本教学设计是针对第1课时教学内容的。

  三、学情分析

  依据教材分析、教师经验、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学情展开调查研究。以此明晰学生对本课时学习内容的知识经验、能力基础、兴趣指向、学习难点、学习期望,是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采取适切的教/学方法、设计和优化教学流程的基础。

  本次对学情的了解,主要采用访谈法。访谈对象以学习成绩为依据,有较好的代表性,访谈前要求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预习。访谈的几个问题及探明的学情如下:

  问题1:特异性免疫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学生的代表性回答主要有:

  ①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就是消灭病原体,经历了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阶段。

  ②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就是识别病原体,并消灭它们。

  ③特异性免疫的过程是先产生淋巴细胞,通过先进行细胞免疫后进行体液免疫消灭病原体。

  ……

  可见,学生认为特异性免疫过程就是消灭病原体的过程。从广义上说,这也不错,但学生无法说出特异性免疫的基本过程是先识别后清除,这说明学生不清楚特异性免疫的机制。认为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是特异性免疫的两个阶段,更是错误的认识,或者说,对特异性免疫的途径不清楚。

  问题2: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识别病原体的物质是什么?免疫细胞的识别能消灭病原体吗?若病原体有数百万种,则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也有数百万种吗?

  学生的代表性回答主要有:

  ①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都是用MHC来识别病原体的。

  ②巨噬细胞用MHC识别,T细胞和B细胞有受体和抗体识别。

  ③识别能消灭病原体。

  ④识别不能消灭抗原。

  ⑤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可能有多种,也可能只有一种。

  ……

  可见,学生不能区分MHC与MHC分子,对病原体与抗原的关系也不清楚。对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识别机制不清楚,对识别与清除的关系不理解,对不同免疫细胞的识别特点不理解。

  问题3:细胞免疫涉及了哪些细胞和物质?这些细胞和物质有什么作用?说说细胞免疫的顺序?细胞免疫有什么作用?

  学生的代表性回答主要有:

  ①(主要涉及的细胞)巨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毒性T细胞、效应毒性T细胞。

  ②(主要涉及的物质)MHC、多种蛋白质。

  ③(主要涉及了)MHC、受体、多种蛋白质。

  ④巨噬细胞能吞噬病原体,辅助性T细胞能产生多种蛋白质,毒性T细胞能与被感染的细胞结合。

  ⑤受体能与巨噬细胞结合,多种蛋白质刺激毒性T细胞。

  ⑥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巨噬细胞与T细胞接触→毒性T细胞分裂产生效应毒性T细胞→效应毒性T细胞与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结合→消灭病原体。

  ⑦细胞免疫消灭病原体。

  ……

  可见,学生对细胞免疫涉及的物质有了解,对细胞免疫的基本过程有大致了解。遗漏抗原-MHC的产生及作用,说明对巨噬细胞在细胞免疫中的作用很不清楚;对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也不很清楚;对各种细胞的名称叙述不准的根本原因是不了解这些细胞的作用;对细胞免疫的作用对象和特点不清楚。

  问题4:体液免疫涉及了哪些细胞?哪些物质?体液免疫有什么作用?说说体液免疫的过程?体液免疫能消灭任何病原体吗?

  学生的代表性回答主要有:

  ①(主要涉及的细胞)巨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B细胞、效应B细胞、记忆B细胞。

  ②(主要涉及的物质)MHC、抗体、白细胞介素-2。

  ③体液免疫能消灭病原体。

  ④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巨噬细胞与辅助性T细胞结合→白细胞介素-2作用于B细胞→B细胞分裂产生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抗体消灭病原体。

  ⑤(体液免疫)能消灭任何病原体。

  ……

  可见,学生对体液免疫的基本过程有大致了解。但对B细胞获得抗原信息的过程、致敏B淋巴细胞分裂分化的条件、效应B细胞的作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巨噬细胞在体液免疫中的作用都不很清楚,对体液免疫的功能和特点不很清楚,不了解记忆细胞的作用。

  问题5:特异性免疫的“特异”体现在哪些方面?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联系是?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有什么关系?

  学生的代表性回答主要有:

  ①特异性免疫的“特异”体现在它们能消灭了特殊的病原体。

  ②特异性免疫能消灭抗原不能消灭的病原体。

  ③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一起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体。

  ④先细胞免疫,再体液免疫。

  ⑤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同时进行。

  ⑥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有巨噬细胞参与。

  ⑦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都有辅助性T细胞参与。

  ……

  可见,学生对这些问题只有大致的模糊的了解,这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从学生的回答看,他们不能说清楚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对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和特点不清。对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关系,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关系不能作出比较正确的说明,关键是对识别与清除的机制不理解,更谈不上找出学习特异性免疫的线索。

  问题6:你还希望老师能提供哪些学习帮助?

  ①帮我们找一些有关免疫的学习资料,看不太懂课本。

  ②重点讲解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过程,最好有动画让我们看看。

  ③知识很多很乱,教我们整理方法。

  ④怎么记住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过程。

  ⑤概念很多,帮我们整理一下,能否做个概念图帮我们总结。

  ⑥很多细胞的名字和作用都记不住,有什么方法。

  ……

  可见,学生还是有兴趣学习这节课的内容的。他们希望老师能提供一些学习资源,拓展课堂学习空间。多采用媒体等教学手段,让他们能身临其境地直观地学习。希望老师能为他们提供一些大的和小的学习线索,帮助他们形成知识结构。

  四、确立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可对内容标准“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进行如图1的分解。

  根据以上分解,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表述如下:

  1.通过比较,用专业术语概述特异性免疫对象,说出病原体与抗原的关系。

  2.通过观察细胞模型,用专业术语说出巨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B细胞、效应细胞与记忆细胞的名称与作用,并区别MHC、MHC分子、抗原-MHC复合体、受体、抗体、抗原等物质及它们的功能。

  3.通过观看动画、模型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用比较规范的学科语言准确概述以巨噬细胞为核心的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以T细胞为核心的细胞免疫过程,以B细胞为核心的体液免疫过程。

  4.通过比较与讨论,准确说明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和意义。

  5.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尝试建构特异性免疫的知识体系,认同特异性免疫知识体系的构建线索,体验合作、分享、尊重、互惠的学习意义。

  五、重点和难点分析

  依据学情调查结果以及特异性免疫概念体系结构看,特异性免疫过程处于核心地位,也最为抽象难懂。以特异性免疫过程为基点,向下看,免疫物质和免疫细胞是学习理解特异性免疫过程的知识基础;向上看,只有理解了特异性免疫过程,才能理解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和意义。鉴于以上分析,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

  各类免疫细胞识别的物质基础、对象和特点。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

  形成正确的免疫观和稳态观。

  教学难点: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过程。

  特异性免疫知识体系的建构。

  六、教法与学法

  1.动机激发。学习心态的积极维持是保持学生课堂关注度的关键。本课时,将通过基于现实生活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动画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水平加工,激发内部动机,维持学习兴趣。

  2.情境教学。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引领学生思考,促进对知识的理解;通过问题链帮助学生对知识结构化,形成符合学科逻辑的知识体系,促成学生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3.模型方法。模型有提供观念和印象的作用。通过模型的抽象、概括、组合和再组合的功能,为学生深刻理解识别与清除的过程及特点提供支持,发展学科思维;并让学生体会模型方法是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4.合作学习。本课时内容概念众多、体系复杂、抽象难理解,借助同学间的智慧,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合作学习任务的完成和合作学习的评价反馈三个方面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5.系统分析的方法。按照“识别—清除—稳态维持”的逻辑实施教学,实质是引领学生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开展学习。即先对特异性免疫进行解构,找出知识要素,然后再进行建构,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正确的免疫观和稳态观。

  6.板书结构化。通过板书结构化,使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课堂教学的设计程序、学生的认知结构,在板书中达到艺术性和科学性上的高度统一,以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并在教学中起导向和过渡的作用。

  七、教学手段

  1.媒体。媒体是本课时的主要教学手段。制作交互式动画,呈现细胞模型和过程模型,促进学生的理解。用实物展示仪展示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使之成为课堂生成的学习资源。这些能起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的作用。

  2.板书。板书是本课时的重要教学手段。板书起到媒体展示、教师讲解的总结、归纳、提炼的作用,对呈现并保持清晰的学习线索,促进知识体系的建构有重要意义。

  3.学案。学案是本课时的辅助教学手段。主要是为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提供图式信息和问题导引,是合作学习的主要支架,对激活课堂氛围,提高学习积极性有重要意义。

  八、教学过程

  1.设计流程。

  如图2(见下页)

  2.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一:我们今天要学什么?(新课导入)

  媒体:情境1——病原体侵入内环境画面(图片,只有内环境、病原体)

  学生:观看情境1。

  教师:病原体突破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后进入了人体的内环境,人体若不能及时将它们清除,人体的内环境的稳态将被破坏而发生疾病。人体是如何清除这些侵入内环境中的病原体呢?

  学生:靠免疫系统。

  教师:你知道主要有哪些免疫细胞吗?

  学生:白细胞、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等。

  媒体:在情境中呈现巨噬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B细胞。

  教师:这些细胞都能清除病原体,但清除之前要完成什么过程?

  学生:识别。

  板书:如图3。

  媒体: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线索,如图4。

  设计意图:基于现实生活的情境导入,意在激发学习动机,引起学习兴趣。通过师生互动,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线索——如何识别与清除?引导学生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再通过板书和媒体呈现,达到学习目标的强调与巩固的作用,引导学生以学习目标统领自己的学习,并据此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教学环节二:巨噬细胞如何识别?如何清除?

  媒体:情境2——巨噬细胞的识别和清除(动画,巨噬细胞、自身细胞、无抗原的病原体、有抗原的病原体,将巨噬细胞与另三种细胞的识别与清除过程做成动画,并配以音乐和轻松诙谐的解说)。

  学生:观看情境2。

  教师:指令学生阅读课本中有关MHC分子标志的简介。阅读提导:

  ①MHC分子的名称

  ②化学本质

  ③位置

  ④作用

  学生:阅读课本。

  师生互动:师生就上述4个问题进行交流,检测自主阅读的成果。

  教师:巨噬细胞是如何识别病原体的?

  学生:依靠自己的MHC识别对方的MHC。

  教师:MHC还是MHC分子?对方都有MHC分子吗?

  学生:观看屏幕(巨噬细胞识别与清除)模型,自己的MHC分子,对方不一定有MHC分子。

  教师:MHC是基因,MHC分子是糖蛋白,有些病原体没有MHC分子。MHC与MHC分子有区别。

  板书:如图5。

  教师:巨噬细胞识别病原体后,靠什么清除病原体?都清除了吗?

  学生:溶酶体中的酶,有些清除不了。

  教师:清除不了的',巨噬细胞有没有处理?产生了什么?这有什么意义?

  师生互动:围绕上述问题师生展示互动,明确呈示了抗原的概念,呈现了抗原-MHC复合体,明确巨噬细胞把它呈现在细胞膜上的意义。

  板书:如图6。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将静态的复杂的识别与清除过程,直观又略带搞笑地呈现出来,意在引起兴趣,抛出问题,解决学习重点。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课本,能带着问题阅读,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师生互动以及板书的结构化和强化,落实教学目标2。

  教学环节三:T细胞如何识别?如何清除?

  媒体:情境3——T细胞的识别(动画,展示细胞毒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识别抗原-MHC复合体的过程,并配以音乐和轻松诙谐的解说)。

  教师:两种T细胞依靠什么识别?识别什么?

  学生:受体,抗原-MHC复合体。

  教师:这种识别有什么特点?体现在哪里?

  学生:有特异性,一种T细胞表面只有一种受体,受体与抗原-MHC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教师:这样人体内应该有许多种T细胞。

  板书:如图7。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呈现出两种T细胞的识别过程,为学生提供T细胞识别的观念和印象。在此基础,通过教师的设问,驱动学生深度思考:谁来识别?识别对象?识别特点?并通过师生互动以及板书的结构化和强化,从而解决教学重点,落实教学目标2。

  媒体:情境4——细胞免疫(动画并配有解说,分步展示细胞免疫过程)。

  教师:T细胞依靠什么清除?清除了什么?不能清除什么?

  学生:依靠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清除,清除了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不能清除细胞外的病原体。

  板书:如图8。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将细胞免疫过程分步呈现,通过过程的解构为学生提供T细胞识别的观念和印象。通过教师的设问,驱动学生深度思考:谁来清除?清除对象?清除特点?并通过师生互动以及板书的结构化和强化,从而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落实教学目标3。

  学案:[合作学习一] 构建细胞免疫的概念图。教师把课前准备好的小纸片(红色的小纸片上印有细胞免疫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细胞,白色小纸上印有连接两个细胞的关连词)发给学生,提出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学生4-6人一组,在学案上用小纸片合作构建细胞免疫的概念图。

  教师:不断巡视、参与各小组的学习,并收集一些学习小组制作的概念图用摄像头拍下来,作为课堂生成的学习资源。

  师生互动:教师组织生生互评,得出正确的模型。

  教师:为什么把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免疫?

  师生互动:免疫的是细胞,被免疫的也是细胞。媒体呈现细胞免疫的概念。

  教师:还有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有抗原-MHC复合体的巨噬细胞的去向,细胞毒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识别的抗原-MHC复合体是否相同等问题。

  设计意图:动画直观易懂,但极易流于肤浅,学生是否真正懂了呢?动画是对细胞免疫过程的解构,学生是否从整体上掌握了细胞免疫的过程呢?要探明学生的掌握情况,无疑合作学习和模型建构不失为好方法。通过学生的集体智慧相互启发,在动手做模型、相互评价模型的过程中,逐步深入理解细胞免疫的过程,掌握细胞免疫的概念。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维持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深水平加工,还能引导学生在不断地重组和反思中,完善细胞免疫的知识结构,突破教学难点,落实教学目标3和5。

  教学环节四:B细胞如何识别?如何清除?

  媒体:情境5——体液免疫(动画并配以解说,分步展示体液免疫的过程)。

  教师:B细胞依靠什么识别?识别什么?

  学生:受体,抗原。

  教师:B细胞依靠什么清除?清除什么?

  学生:抗体,抗原,但需要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白细胞介素-2刺激致敏的B细胞,B细胞才能产生抗体。

  教师:B细胞不能清除什么?

  板书:细胞内的病原体。

  板书:如图9。

  教师:抗原和抗体结合后,病原体有没有最终被清除?怎么办?

  学生:巨噬细胞再次吞噬、消化。

  媒体:呈现体液免疫的概念图。

  师生互动:教师组织学生完成概念图。

  教师:为什么把这种免疫方式叫体液免疫呢?

  学生:抗体在体液中,抗原也是体液中的。

  媒体:呈现体液免疫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将体液免疫的过程逐步展示出来,这是解构的过程。通过师生互动,检测学生的对动画的理解情况,并通过板书把学习结果得以强化,帮助学生将知识结构化。概念图需要学生将直观的细胞模型转换为更为抽象的过程(文字)模型,进一步起到巩固、提炼、结构化的作用。最终形成正确的体液免疫的概念,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落实了教学目标3和5。

  教学环节五:你学会了吗?(总结与拓展)

  媒体:情境1——病原体侵入内环境画面(图片,有内环境、各种免疫细胞、病原体有位于体液中的也有组织细胞中的)

  教师:利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讨论人体可通过哪些途径消灭这些病原体。

  学案:[合作学习二] 呈现情境1的图片,并呈现所有可能的途径

  ① 巨噬细胞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将病原体彻底分解。

  ② 巨噬细胞识别、处理病原体,将抗原-MHC复合体呈递在细胞表面。

  ③ 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使病原体失去藏身之所。

  ④ 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使之失去活性。学生按要求4-6人一组开展合作学习,讨论各种可能性。

  师生互动: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组织全班学生互评。以病原体进入人体后的各种免疫途径为中心,厘清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关系,说明免疫系统作为一个系统的各种免疫反应机制。

  教师:还有什么问题呢?

  学生:学生可能提出各种问题,如,记忆细胞有何作用?人体能否对所有的病原体都能免疫?若人体能对所有病原体都能免疫,人为何会得病?等。

  教师:组织学生思考,师答或生答。

  媒体:呈现课外学习资源:免疫学信息网、37℃医学网、生物谷网:医学免疫学、绿谷生物网。

  设计意图:学习一个复杂的系统,解构是种好方法,可集中力量各个突破,但它的缺陷也是明显的:使知识处于“点”状,知识间的联系尚未建立,这不利于知识的存储和运用。设计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利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复杂的系统进行建构,以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一节课的内容学完了,也有必要对学情进行检测。因此,再次回到新课导入的情境1,提出问题后,再通过合作学习,在模拟的情境中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而为了使讨论更充分更长久,选择了学案作为学习的载体。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进一步问学生是否还有问题的目的,是想暴露学生更多的问题,也是想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免疫观和稳态观:免疫不是万能的,珍爱生命,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习惯是健康的基础。通过这些举措,可以较好评价本节课所有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

  向学生推介课外学习资源,一方面是想向学生传递这样的一种理念:学习是无止境的,老师也不是万能的。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更好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见设计流程(图2)。

  2.终结性评价:课后的自我整理,反馈练习(略)。

  高二生物教案10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本节是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中继生长素的发现之后,阐述生长素作用以及应用的关键一节。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知道什么是植物激素,理解了植物发生向光性的原因以及生长素的产生、极性运输和分布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本节的知识方面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概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本节的能力目标集中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活动中。此项探究活动不仅是学习内容的延续,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尝试探索如何将科学发现在生产实践中进行应用,并领悟做预实验的意义。

  二、教学实施的程序

  学生活动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教学意图

  观察“问题探讨”中的曲线图,并思考其中的问题。

  分析教材提供的图片和文字信息,以及教师提供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对照教材图3-7,体会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

  观察预实验的操作。

  接受探究实验活动的培训,如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用具的注意事项。

  组成小组,成员间分工协作,设计探究实验的初步方案,提交给教师。

  进入实验室,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药品,制作实验装置,接受教师检查。

  小组内交流实验方法和过程,进行操作。

  将实验装置带到教室、家庭或自选场所。注意安全和实验装置的完整。

  图形引导,以问题入手,探究“嵌入”,引导学生理性思考。

  利用多种资料,提供应用的实例,帮学生理清应用原理。

  利用2,4-d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激发探究2,4-d等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兴趣。

  演示预实验。

  进行本探究实验主要方面的培训,如扦插枝条、沙土筛洗与消毒、扦插枝条制作等。

  用提前录制的预实验的主要过程录像,演示探究实验的关键步骤。

  对学生提出的初步方案给予适当的指导。

  教师对每一个小组探究实验方案做到心中有数,巡回指导。

  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提醒学生注意学会倾听和吸纳别人的意见;指出探究实验注意事项,特别是水分要充足,温度范围保持在25~30℃。

  指定小组负责人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训练高中学生读懂模式图、示意图和图解的能力;从图解发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培养利用现代化学习手段进行快捷、高效学习的意识,学会资源共享,欣赏他人,提高自己。

  教师领引,减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消耗。

  使学生减少盲目性,树立自信,学习借鉴他人的探究经验和方法,以实际行动启发学生要善于资源共享。

  及时了解各小组情况,确认差异,及时纠正错误,激励参与,注重过程评价。

  遵循探究实验的过程性规律,让学生体验科学实验的成果都不是容易获得的,耐心是重要的。

  大约一周后

  小组成员各自整理探究实验记录,绘制不同的表格或曲线图,完成探究实验报告。 自愿进行进一步探究活动,提出探究实验方案。

  了解学生探究实验总体情况,组织学生之间进行探究实验结果的交流,即“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表达与交流”。

  提出进一步探究活动的建议,提供进一步探究的适当实验指导和实验条件。

  让学生获得科学探究活动的经验,初步确立严谨的作风。学会分享成功的快乐,或敢于面对失败,积极分析原因,尊重客观事实。

  四、其他问题及对策

  1.本节的探究活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教学的难点。突破难点的方法之一是,教师一定要亲自做“预实验”,并在“预实验”过程中,收集相关的录像、照片等资料。

  2.由于本探究活动需要一周时间,因此教师要提前做好教学的整体设计。

  高二生物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概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理解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细胞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利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提高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增加概述和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细胞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细胞膜对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

  【难点】

  细胞膜对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1。老师展示地球与宇宙、中国与外国、生物与外界环境、细胞与外界环境、细胞的结构图,提问:

  (1)地球与宇宙的边界是什么?

  (2)中国与外国的边界呢?

  (3)生物与外界环境的边界呢?

  (4)细胞与外环境的边界呢?

  (过渡语)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就是细胞膜,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系统的边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环节二、新课教学

  研究细胞膜的化学组成,首先要把细胞膜与细胞的其他组分分开,怎么样获得细胞膜呢

  (一)细胞膜的成分

  1。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1)学生思考要制备细胞膜,应该选择什么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呢?PPT呈现植物叶肉细胞、神经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的图片?请学生选择并说明原因,之后PPT呈现人体正常的红细胞,人的'圆涨的的红细胞和人的涨破的红细胞图片

  (2)确定了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那又该选择什么方法制备细胞膜呢?PPT呈现3种方法:①用针扎破,让细胞的内容物流出?

  ②用镊子把细胞膜剥下来?

  ③细胞内的物质是由一定浓度的,如果把细胞放在清水里,水会进入细胞,把细胞涨破,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这样既可得到细胞膜。

  (3)确定了实验材料和试验方法,该如何做实验呢,学生看教材“实验”这一模块,思考总结实验步骤,并在大屏幕呈现人正常红细胞和光镜图片和人部分红细胞已涨破的光镜照片。

  思考如果上述实验在试管中进行,细胞破裂后,还需要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较纯的细胞膜?

  2。细胞膜的组成

  (1)PPT呈现材料:①19世纪末,欧文顿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②人的消化液中含有很多能够水解蛋白质的物质,用这种物质处理细胞膜,会使细胞膜分解。学生阅读这两段材料得出结论: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环节三:总结与收获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堂课重要知识:制备细胞的材料、方法;细胞膜的成分

  作业:细胞膜具有怎样的作用?学生课下预习并查找资料

  高二生物教案12

  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思路,归纳生物社会与人类相似之处

  2。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

  3。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理清作者思路,归纳生物社会与人类相似之处

  2。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思路,归纳生物社会与人类相似之处

  2。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

  3。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

  二、简介作家和写作背景:

  1、作家简介

  刘易斯?托马斯博士(LewisThomas)1913年生于美国纽约,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医学院,历任明尼苏达大学儿科研究所教授、纽约大学——贝尔维尤医疗中心病理学系和内科学系主任、耶鲁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纽约市斯隆—凯特林癌症纪念中心(研究院)院长,并荣任美国科学院院士。

  2、写作背景

  1970年,托马斯任耶鲁大学医学院院长时,应邀在一个学术讨论会上作演说。他轻松幽默的泛泛而谈被录了音。演说的整理稿传到了《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主编的手上。那位主编是托马斯实习医生时期的年兄契友,他喜欢这篇东西,便命托马斯为他的杂志写一系列短文,让他照此泛泛而谈,条件是题目不限,一文不给,一字不改。托马斯本具文才,可惜大半生献身研究,只好搁起他的锦心绣口去作那些刻板的学术论文。得此机会,他自然乐于应命。一连写了六篇,甫议搁笔,但已经欲罢不能了。热情的读者和批评家们要他把专栏写下去。于是,他一发而不可收,连写了四年。这时,出版商已争相出版。条件最优惠,许他不加修补,原样付梓。于是,我们就有幸看到了他的华章力作。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预习检测

  点拨字词(展示多媒体)。

  2、朗读文章,理清思路

  四、研读课文,理解文本:

  1。 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这篇科普文章具有散文化的倾向,

  可以看做是一篇科学随笔。本文虽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论文,没有罗列严格的论点论据,但还是具有独特的论证方法的。首先,作者始终是在与人类行为的对比中议论生物的社会行为,始终认为人类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着共同性 ; 其次,作者在论述中,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其他生物,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做比较分析,肯定群体的智慧,强调社会化的重要性 ; 再次,对生物的社会行为的描述,有详有略,先详后略,以详带略(详昆虫类,略菌类、鱼类、鸟类),这样既抓住了典型事例细致剖析,又丰富了例证,也体现了由现象层面到理论探讨逐步深化的过程。

  2。 怎样理解本文关于生物社会行为的论述?

  作者论述昆虫、鱼类、鸟类等生物的社会行为,证明它们也有集体协作精神,而且随着群体数量的增加,智慧也随之增长,这些都来自他对自然界中社会性生物细心的观察和思考。把这些生物的群体看成是一个庞大的生物体,更是作者的创见。但是要看到,作者谈论生物的社会性,焦点还是在反思人类行为,意在批判传统生物学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强调人类要有自我反省的意识,不然我们就会陷入因为盲目的自我崇拜而带来的种种困境之中。他的视角是独特的,见解是独到的,议论是深刻的,读之给人以理性的启迪和美感的享受。

  3。你能否体会出本文的语言风格?

  作者在论述中,往往把人类行为与其他生物的社会行为比照映衬来谈,即把人类的行为看做是“生物化”的,把生物的行为看成是拟人化的,这就形成了一种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如说人类“碰碰触角”,说蚂蚁“使用童工”等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作者的这种幽默的'语言风格:首先,作者作为人类的一员,却能“降格自贬”,以较低的姿态来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体现出一种自嘲式的幽默 ; 其次,作者作为一个生物学家,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敢于闯别人不敢涉足的禁区,表现出一种智慧上优越的幽默 ; 再次,作者作为通俗栏目的科普作家,要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大众对科学的关注和热爱,也要用幽默的语言化雅为俗,拉近同读者的距离,吸引他们的阅读兴趣。

  五、探究主旨,归结理解:

  1、让学生补充其他群体活动的生物例证

  点拨:大雁、羊群、狒佛等;

  2、综观全文,文章探讨生物的社会性,真正目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启示吗?

  点拨:课文焦点在于反思人类行为,意在批判某些人(如传统生物学者)盲目自大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警示人类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的危机,强调人类要有反省意识。我们还可以从动物社会行为中明白团结就是力量,合力发展科学,共创和谐世界。

  3、指导学生自己归纳课文语言特点。

  点拨:多用修辞,风趣幽默。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生物界还有这么多我们不曾了解的内涵。人类千万不能盲目尊大,要充分认识自身的生存危机,遇到人类种种困境,我们需要联合,需要团结,才能走出去,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七、布置作业

  1、用童话故事的形式改写课文写蚂蚁或蜜蜂社会行为的内容,进一步体会动物的联合智慧(必做);

  2、课外查找资料,了解更多动物社会性事例(选做)。

  高二生物教案1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固定化技术的常用方法

  2、理解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制备过程

  3、知道固定化酶的实例

  (二)过程与方法

  1、固定化细胞技术

  2、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固定化技术的发展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同时领会研究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课题重点: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2、课题难点: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应用酶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一些实际问题:酶通常对强酸、强碱、高温和有机溶剂等条件非常敏感,容易失活;溶液中的酶很难回收,提高了生产成本,也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在本课题中,我们将动手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体会固定化酶的作用。如果你是工程技术人员,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二)进行新课

  1、基础知识

  1.1固定化酶技术。即将酶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如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固定化酶是指限制或固定于特定空间位置的酶,具体来说,是指经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使酶变成不易随水流失即运动受到限制,而又能发挥催化作用的酶制剂。

  1.2固定化酶技术的优点:

  (1)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

  (2)固定在载体上的酶可以被反复利用。

  2、固定化酶的应用实例――生产高果糖浆

  (1)高果糖浆的生产原理

  (2)葡萄糖异构酶固定:将葡萄糖异构酶固定在颗粒状载体上,装入反应柱中。

  (3)高果糖浆的生产操作(识图4-5反应柱):

  从反应柱上端注入葡萄糖溶液,从下端流出果糖溶液,一个反应柱可连续使用半年。

  (4)高果糖浆是果糖含量为42%左右的糖浆。作为蔗糖的`替代品,高果糖浆不会像蔗糖那样诱发肥胖、糖尿病、龋齿和心血管病,对人的健康有利。

  (5)生产高果糖浆需要葡萄糖异构酶;其作用是将葡萄糖转化为果糖;这种酶稳定性好,可持续发挥作用。

  3、固定化技术的方法(识图4-6固定方法):

  细胞中含有一系列酶,在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代谢产生所需要的代谢产物。

  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的技术。

  将酶和细胞固定化方法有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有。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而在生产实际中很多产物的形成都通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才能进行,所以操作比较麻烦。

  可采用固定化细胞技术。

  【比较】酶和细胞的固定方法和特点

  〖思考1〗对固定酶的作用影响较小的固定方法是什么?吸附法。

  〖思考2〗将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谷氨酸的发酵过程变为连续的酶反应,应当固定(酶、细胞);若将蛋白质变成氨基酸,应当固定(酶、细胞)。

  4、固定细胞的材料:

  固定细胞时应当选用不溶于水的多孔性载体材料,如明胶、琼脂糖、海藻酸钠、醋酸纤维素和聚丙烯酰胺等

  5、实验设计

  5.1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1)酵母细胞的活化:1g干酵母+10mL蒸馏水→50mL烧杯→搅拌均匀→放置1h,使之活化。

  〖思考3〗活化是指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正常生活状态的过程。

  (2)配制CaCl2溶液:0.83gCaCl2+150mL蒸馏水→200mL烧杯→溶解备用。

  (3)配制海藻酸钠溶液:0.7g海藻酸+10mL水→50mL烧杯→酒精灯微火(或间断)加热,并不断搅拌,使之溶化→蒸馏水定容到10mL。

  〖思考4〗微火加热并不断搅拌的目的是什么?防止海藻酸南焦糊。

  (4)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的混合:将溶化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活化酵母细胞液,搅拌后吸入到注射器中。

  〖思考5〗为什么要海藻酸钠溶液冷却后才能加入酵母细胞?

  防止高温杀死酵母细胞。

  (5)固定化酵母细胞:以恒定速度缓慢地将注射器中的溶液滴加到CaCl2溶液中,形成凝胶珠状颗粒。5.2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发酵

  (6)冲洗:将固定的酵母细胞凝胶珠用蒸馏水冲洗2~3次。

  (7)发酵:150mL10%葡萄糖+固定化酵母细胞→200mL锤形瓶→密封→25℃发酵24h。

  〖思考6〗发酵过程中锥形瓶为什么要密封?

  酵母菌的酒精发酵需要缺氧条件。

  〖思考7〗锥形瓶中的气泡和酒精是怎样形成的?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

  〖思考8〗在利用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进行生产的过程中,需要无菌操作码?

  需要。

  5.3发酵操作

  6、结果分析与评价

  6.1观察凝胶珠的颜色和形状

  如果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低,固定的酵母细胞数目较少;如果形成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则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高,制作失败,需要再作尝试。

  6.2观察发酵的葡萄糖溶液

  利用固定的酵母细胞发酵产生酒精,可以看到产生了很多气泡,同时会闻到酒味

  补充:直接使用酶、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催化的优缺点:

  注意事项

  1.配制海藻酸钠溶液:小火、间断加热、定容,如果加热太快,海藻酸钠会发生焦糊。

  2.海藻酸钠溶液与酶母细胞混合:冷却后再混合,注意混合均匀,不要进入气泡

  3.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高度适宜,并匀速滴入

  4.刚形成的凝胶珠应在CaCL2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以便Ca2+与Na+充分交换,形成的凝胶珠稳定。检验凝胶珠是否形成,可用下列方法:用镊子夹起一个凝胶珠放在实验桌上用手挤压,如果不容易破裂,没有液体流出就表明成功地制成了凝胶珠,还可以用手将凝胶珠在实验桌上用力摔打,如果凝胶珠很容易弹起,也表明制备的凝胶珠是成功的。

  6.3凝胶珠的颜色和形状

  如果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低,固定的酵母细胞数目较少;如果形成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则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高,制作失败,需要再作尝试。

  高二生物教案14

  目的要求

  1.了解实验原理。

  2.学会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方法,观察提取出来的DNA物质。

  3.通过本实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实验原理

  1.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是随着NaCl的浓度的变化而改变的。

  当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4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低。利用这一原理,可以使溶解在NaCl溶液中的DNA析出。

  2.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则可以溶于酒精溶液。利用这一原理,可以进一步提取出含杂质较少的DNA.

  3.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染成蓝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

  注意事项

  1.步骤3析出含DNA的黏稠物中,蒸馏水要沿烧杯内壁缓缓加入,不能一次快速倒入。

  2.实验中有多个步骤都要用玻璃棒进行搅拌,但是在不同的步骤中玻璃棒的用法不同。

  实验用具

  鸡血细胞液(5~10mL);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1g/mL的柠檬酸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2mol/L和0.015mol/L的NaCl溶液,二苯胺试剂;烧杯(100mL,1个,50mL,500mL,各2个),漏斗,试管(20mL,2个),玻璃棒,滴管,量筒(100mL,1个),纱布,镊子,滤纸,铁架台,铁环,三角架,酒精灯,石棉网,载玻片,试管夹。

  课前准备

  制备鸡血细胞液,方法是:将质量浓度为0.1g/mL的`柠檬酸钠溶液100mL,置于500mL烧怀中,注入新鲜的鸡血(约180mL),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充分混合,以免凝血。静置于冰箱内一天,使血细胞自行沉淀。(也可以用离心机离心2min(转速1000转/分)。用吸管吸去上清液。

  板书:(课前写好)

  实验十一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实验原理:

  1.析出溶解在NaC1溶液中的DNA.

  2.用冷酒精提取出含杂质较少的DNA.

  3.DNA在沸水浴时被二苯胺染成蓝色。

  方法步骤:

  1.提取细胞核物质:顺时针方向搅拌,稍快,稍重。5min

  2.溶解DNA:

  3.析出含DNA的黏稠物:蒸馏水300mL,逆时针方向搅拌,缓慢

  4.过滤:取黏稠物

  5.再溶解:顺时针方向搅拌,较慢。3min

  6.过滤:取滤液。

  7.提取出含杂质较少的DNA,逆时针方向搅拌,稍慢。5min

  8.DNA的鉴定:沸水浴5min

  高二生物教案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方面:

  1。说明抗生素在控制感染性疾病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2。简述常用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3。列举生活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实例,讨论、分析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4。认同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过程与方法方面:

  本节课主要采取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并通过浏览网站资料来了解当前人们在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一些做法,展开激烈的讨论。了解抗生素的史话以及作用机理。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自我学习、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培养学生关爱社会,关爱人们健康。培养他们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实例及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2。合理使用抗生素。

  【教学难点】

  滥用抗生素的实例及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教学方法】

  讲授法和学生合作学习相结合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师: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日常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实例和危害。

  学生:分组探讨、交流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抗生素素用法的认识。每位学生提出自己对抗生素的使用的做法。

  教师:用课件展示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一些做法。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个讨论。

  教师:展示电视广告中一些关于抗生素药物的一些内容,学生讨论。

  课件展示:某同学患感冒后,打点滴。第一次,用的青霉素,第二次,还是用的青霉素但用量比第一次的量比第一次多,他本人认为多了好得快。以此实例,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

  学生分组探究学习结束后,进行交流。解答以下问题并展示:

  1。抗生素史话

  (1)青霉素的分子式

  学生通过看课本,熟练掌握青霉素的分子是的具体写法。

  (2)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学生看课本讨论)

  a。细菌的结构

  b。作用机理

  抗生素主要是通过干扰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而影响其结构和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抑制和杀灭他们的目的。

  2。合理使用抗生素

  (1)学生讨论细菌产生抗药性的示意图,并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观点。

  (2)对教材中的资料进行分析,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实例

  3。对如何保健,少用药。或不用药展开讨论。

  4。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抗生素,通过本节课的探讨,学生浅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随堂练习】

  1。在日常生活中,对抗生素的使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只要是感染就用青霉素

  B。把剂量加大,好得快

  C。根据情况和病情合理使用抗生素

  D。使用抗生素及时比使用其他的非抗生素的效果好

  2。利用发酵工程,可以是产生抗生素的量大大提高,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发酵工程中,都是用的生物的.无氧呼吸。

  B。抗生素是蛋白质。

  C。抗生素能对付所有的病原体。

  D。不同的抗生素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3。抗生素的作用机理是

  A。分解蛋白质,为细胞的繁殖提供营养。

  B。干扰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素的代谢过程,从而影响其结构和生理功能。

  C。是为了保证细胞的活性

  D。为细胞进行新陈代谢提供营养物质。

  【布置作业】做学案上的练习题

  【教学反思】

  抗生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药物、,合理利用抗生素可以达到治病救人的良好效果。但是,日常生活中,不同的人做法不一样。有些人主张多用多好,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看出,不同的人,观点各异。通过一节课的讨轮和探究,学生对抗生素的使用有了一个合理的认识。

  高二生物教案16

  知识目标:

  1、了解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

  2、掌握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

  3、理解和掌握主要化学元素的作用;

  4、通过生物体组成元素与非生物的对比,理解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认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使学生初步学会抓住知识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用抓住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观点分析事物,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

  技能目标:

  通过对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分析,培养学生理解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及这些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

  2、组成生物体最基本的元素是碳;

  3、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教学过程:

  地球上的生物,现在已知的大约200万种。不同种类的生物体,在个体大小、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都不相同。但是,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是大体相同的,也就是说,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

  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各种生物体细胞内的生命物质,查明了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种类、数量和作用。大家都知道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由物质构成的,构成细胞的物质和世界上其他物质一样都是由元素构成的。那么组成生物体的元素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生命的物质基础的第一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一、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找到玉米和人体化学元素含量对比表,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解读,找出规律。那么,如何来发现数据中隐藏的规律呢?或者说通过什么方法来寻找规律呢?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找出两者不同的地方。除了找不同点外,还要找相同点。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恰当科学的方法来解读表格中的数据,归纳结论,然后进行交流。我们通过比较,发现玉米和人的化学元素组成差异较大,除了O和C两种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有较大差异外,一些含量较小的化学元素差异也很大。

  我们来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哪些。同学们边看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哪些?与非生物是否相同?

  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中含量是否相同?

  3、哪些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高?哪些很低?

  经过同学们的认真观察,对比分析,回答了上述问题。对学生的答案给予评价,鼓励学生自己主动思考问题。

  分析上表,我们知道组成玉米和人体的基本元素是C、H、O、N,这四种元素在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中含量最多。从上表还可以看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虽然大体相同,但是,在不同的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

  同种生物不同生长期体内各元素含量也有不同。同种生物体内不同器官各种元素的含量也有差异。

  另外,同学们思考一下: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和海洋中的鲸,组成他们的化学元素是否大体相同?各种化学元素在这两种生物体内的含量有没有差别?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仙人掌和海洋中的鲸的化学元素大体相同;各种化学元素在这两种生物体内的含量有差别。

  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都理解了组成生物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但不同生物中含量有差异。根据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大量元素;那么什么是大量元素呢?大量元素就是指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例如:C、H、O、N、P、S、K、Ca、Mg等。

  与之相对的是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是指生物生活所必需,但是需要量却很少的一些元素。例如:Fe、Mn、Zn、Cu、B、Mo等。

  同学们要注意: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虽然很少,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

  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

  在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C、H、O、N、P、S6种元素是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如表1—2,大约共占细胞总量的97%生物体的大部分有机化合物是由上述六种元素组成的。例如:糖类多是由C、H、O组成,核酸是由C、H、O、N、P等元素组成的,而蛋白质由C、H、O、N等元素组成。

  一是: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如糖类、蛋白质、核酸、脂肪等,这些化合物在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是:化学元素能够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例如,油菜缺B时,会出现“花而不实”的现象。这是因为微量元素B能够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当柱头和花柱中积累了大量B时,有利于受精作用的顺利进行。在缺少B时,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Mo作为牧草生长的必需微量元素(新西兰草场钼矿)。

  小孩缺钙长不高,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人缺铁会出现贫血症状,果树缺铁会的黄叶病;植物体缺钾茎秆软弱易倒伏;人体缺碘易患大脖子病等。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两方面的重要作用,但是,组成生物体的元素的作用,只有在生活的机体中,在生物体特定的结构基础上,在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体现出来,化合物是生命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蛋白质和核酸是生命的最基本物质。

  三、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例如,C、H、N3种化学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共占73%左右,而这三种元素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还不到1%。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小资料)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结成链或环,从而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可以说,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高二生物教案17

  教学目标

  1、了解并说出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多方面的影响。

  2、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

  3、能够开展课外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

  教学重难点

  1、知识方面:掌握调查和收集资料、科学探究的方法;设计两个探究实验的方案;开展课外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2、科学方法、能力方面: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3、科学价值观方面: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树立环境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分成四组,明确组长及组员名单。

  2、布置调查任务:

  ①人类破坏森林的实例。

  ②人类活动引起沙尘暴的实例。

  ③各种野生动物被捕杀的实例。

  ④结合广州珠江水的污染状况,收集我国河流、湖泊被人类污染、破坏的实例。

  ⑤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实例。

  ⑥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的实例。

  ⑦酸雨、废电池产生危害的实例。

  ⑧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小组讨论:这些现象的后果是什么?面对这些问题,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我们应该怎样要求自己的行为?

  3、每组选两个标题(彼此不重复)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做成幻灯片(最好图文并茂),在课堂上汇报。小组讨论内容每个同学都要做好发言的准备。

  设计意图:

  考虑到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因此将下一课时的调查内容也纳入本节课,每个小组选做其中两项内容,负担不会太重,再通过堂上的汇报交流,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这里将课外阅读也纳入查阅范围,一方面拓展学生的视野,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生态环境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以及有关科学研究的新进展。

  教学引入:

  通过大屏幕展示组图:

  青山—绿水—蓝天—小鸟天堂—繁华的都市—拥挤的人群—密集的厂房—高高耸立的排污烟囱—荒山—污水—灰蒙蒙的天空—垂死挣扎的小鸟

  教师:美丽的青山绿水没有了,带给我们的是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人类在制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课前同学们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有了充分的准备,我们看看哪一小组做得最好!先请出我们第一组的代表来发言。

  学生堂上展示阶段:

  学习活动:由每组选派发言人x人,用ppt展示资料收集结果。

  第1组汇报:人类破坏森林的实例,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实例。

  第2组汇报:人类活动引起沙尘暴的`实例,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的实例。

  第3组汇报:各种野生动物被捕杀的实例,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第4组汇报:结合xx的污染状况,收集我国河流、湖泊被人类污染、破坏的实例,收集酸雨、废电池产生危害的实例。

  师生互动:教师可向学生发问,学生也可以向老师提问。

  生生互动:一个小组汇报结束后,不同小组成员之间可提问。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是学生课前资料收集整理成果的展示,也是这节课的主要环节。学生学生将课外查找到的资料,以制作的演示文稿进行汇报,在课堂上同其他同学共同分享,互相交流。组内可以分工,每人交流一个方面,其他同学给予补充,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小组中的位置,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堂上教师要提醒每组发言时间控制在8分钟以内。

  学生在汇报的同时,其他小组也要认真聆听,并对汇报的小组作出质疑或提问,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将一些重要的内容点出,引起学生的关注,或者将被学生忽略的内容加以补充。

  无论是学生的展示环节,还是师生、生生间的互动环节,均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兴趣引导着学生,使他们自觉地参与到调查问题、收集资料、准备发言的活动中去。学生在课堂上参与交流可以促进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收集资料和信息,达到了课标要求的“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师生讨论阶段:

  讨论内容:这些现象的后果是什么?面对这些问题,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我们应该怎样要求自己的行为?

  学生:各抒己见,具体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或感想

  教师:与学生一起平等地发言,参与其中,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作起。

  设计意图:

  给学生提供自由宽敞的舞台,让学生尽情地展现自己,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师完全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与学生一起平等地发言,拉近师生关系,有利于创造学生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

  结束:

  表扬各小组成员作业完成得很好,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下次做得更好!

  播放“地球之歌”的MTV,在歌声中结束本节课。

  高二生物教案18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理解植物激素的概念。

  3、掌握生长素的生理作用,顶端优势的原理及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生长素发现过程的燕麦实验,培养学生分析现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2、通过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顶端优势原理,训练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生长素发现过程的简介,教育学生具有严谨的科学实验作风、不断探索新知识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顶端优势原理,对学生进行量变引起质变的唯物辩证法的教育。

  (四)学科方法训练点

  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研究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

  (1)生长素促进生长的生理作用。

  (2)顶端优势。

  [解决办法]

  (1)介绍生长素发现过程的植物向光现象及生长素名称的由来。

  (2)利用多媒体以动画形式表现生长素对植物向光性的影响。

  (3)观察自然界树木的形态,思考其原因。

  (4)利用多媒体以动画形式表现顶端优势原理。

  2、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

  不同方法处理情况下,植物生长的状况。

  [解决办法]详细分析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分布状况。

  3、教学疑点及解决办法

  生长素高浓度抑制生长,为什么在向光性实验中,背光的一侧生长素浓度大,却是生长快呢?

  [解决办法]说明向光性实验中,生长素浓度大,是在促进生长浓度范围内相对浓度大,并没到抑制程度。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方法

  讲述法、谈话法。

  五、教具准备

  燕麦植株形态图,生长素发现过程的燕麦实验系列图,窗台上向光生长的盆栽植物(图像),葵花向阳(图像),向光性原理(动画),顶端优势原理(动画)。

  六、学生活动设计

  1、阅读教材上植物激素的概念,总结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的异同。

  2、分析一系列燕麦实验结果,推测原因。

  3、分析生长素对果实发育的作用,并以此为依据,弄清培养无籽番茄的具体操作方法。

  4、分析芽对插枝生根的影响。

  5、探索顶端优势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6、完成有关作业。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多媒体教学的银幕上显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理解植物激素的概念,掌握生长素的生理作用,顶端优势的原理及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引言:生物能进行新陈代谢、生殖、发育等生命活动,这些活动都是很有规律、很有秩序的,好象自动化的机器一样,机器的自动化有调控装置,那么,生物体的这些活动,是由什么来调节控制的呢?

  (板书)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讲述

  调节控制生物生命活动的因素,有外界条件,也有内在因素。内因除了遗传特性之外,就是激素。

  通过初中生理卫生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激素,请学生回忆激素的概念,要求答出:由内分泌腺分泌,含量极少,但作用重要,对新陈代谢、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

  高等植物体内也有类似人体内激素的物质,请学生读书上植物激素的概念,再请总结两种激素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要求答出,相同点:含量极少,对新陈代谢、生长发育起重要的调节作用。不同点:人体内的激素是由一定的内分泌腺分泌,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的一定部位产生的。教师解释“一定部位”,如产生生长素的植物体芽的顶端,这儿找不到腺体,细胞结构也与其它地方的细胞相似。

  目前发现的植物激素有许多种,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索、赤霉素、脱落酸、乙烯等。其中发现和研究最早的是生长素。下面,我们就以生长素为例,来说明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首先介绍:

  一、生长素的发现

  生长素是通过一系列燕麦实验来发现的。

  实验一:(示燕麦胚芽鞘生长示意图或多媒体银幕显示,)把燕麦种在暗处,胚芽出土时,外面包有胚芽鞘(胚芽外面的锥形鞘,保护作用),胚芽鞘直立生长。

  实验二:(示挂图或多媒体银幕显示,)把燕麦幼苗装入纸盒内,盒壁上穿一小孔透光,几天后,胚芽鞘弯向光源。请学生分析,这种现象说明什么?要求答出:植物具有向光性。

  实验三:(示挂图或多媒体银幕显示,)如果切去胚芽鞘的尖端,仍放入一侧透光的盒子中,几天后,胚芽鞘既不长,又不弯。请学生分析,这种现象说明什么?要求答出:植物的生长、弯曲、都必须要有尖端。

  胚牙鞘弯曲,必须有尖端。问题在于,弯曲的部位不是尖端,而是尖端下面的一段,请学生推断可能的原因。在老师的引导下要求答出:尖端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促进了下部的生长。

  这种推想是否正确,还得用实验来证明。

  实验四:(多媒体用动画形式演示实验过程)把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的切块上(用实物简要介绍琼脂和琼脂块),如果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就会向下运输到琼脂块上,过些时候,把尖端从琼脂块上拿掉,再把琼脂切成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结果胚芽鞘也发生了生长和弯曲的现象,现在,是否可以下结论,说明前面的推断是正确的呢?学生争论,老师作结论,不能,还得确定琼脂本身是否对弯曲有影响,科学实验方案的设计要做到严谨周密,无懈可击,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

  对照实验,(动画形式演示实验过程)把没有与胚芽鞘端接触过的琼脂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这才无可辩驳地证明:胚芽鞘的尖端确实能够产生某种物质,并从尖端运输到下部,促使下部生长。这种物质是什么?经生物学家多年的研究,终于在1934年由荷兰的科学家郭葛从植物体把这种物质分离出来,它的化学名称是吲哚乙酸,由于它能促进植物的生长,所以取名叫生长素。从1880年达尔文首次进行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到1934年生长素提纯而结束,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历时54年,经多位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才终于完成。可见,科学上的每一项发现都是来之不易的,是辛勤汗水的结晶。

  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是具有分生能力的组织,大部分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芽和根尖的分生组织,形成层细胞和幼嫩的种子等,衰老的组织中则较少。

  花这么大力气发现的生长素,有些什么作用呢?

  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促进生长

  (多媒体银幕显示窗台上的盆栽植物向光弯曲和葵花向阳的图像。)

  老师讲授:植物为什么会有向光性呢?多媒体银幕显示受光影响,生长素分布不均及生长不同的动画图解,这与单侧光引起的生长素分布不均有关,光线能改变生长素的分布,向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少,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多,因此,向光的一侧细胞生长慢,背光的一侧细胞生长快,结果,茎就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也就是朝光源的一侧弯曲,使茎表现出向光性。

  2、促进果实发育

  老师讲授:大家知道、雌蕊受粉以后,胚珠开始发育成种子,子房开始发育成果实,这时,除去正在发育的种子,果实的发育也就停止了。问:这种现象说明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答出:种子发育是果实发育所必需的条件。)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种子发育决定了果实发育呢?经实验测定,雌蕊受粉以后,发育着的子房内,生长素含量猛然增加,这些生长素就是由发育中的种子合成的,它能够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现在我们知道了,为什么种子发育是果实发育的必需条件?(请学生回答,要求答出:果实发育需要种子发育过程中合成的生长素。)

  在生产上,用人工合成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没有受粉的番茄花蕾,由于有生长素,果实照样发育,由于没有受粉,种子不能发育,从而获得无籽番茄。生产上也就是用于无籽果实的培育。问:已受粉的花蕾还可用生长素处理来获得无籽果实吗?学生回答:不能,这样的果实有种子。

  3、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在繁植林木和花卉时,常用的扦插法。有的植物容易插话,有的则不容易插话。对于那些不易生根的枝条,可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浸泡插枝的下端,插入土后,就能长出很多根,容易成活。(银幕显示或板画下图)

  a、b、c、d表示扦插的四枝同种植物的芽的情况,请问:谁最先长出根?为什么?(答:d最先长出根,芽是生长素合成旺盛的部位,d的芽最多。)

  此外,生长素还具有阻止器官脱落,防止落花落果,延长种子休眠,促进菠萝开花和黄瓜多开雌花等作用。

  生长素具有这么多作用,是否就越多越好呢?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物极必反。一般地说,生长素对生长的作用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4、高浓度抑制生长

  我们看到自然生长的树木形状都是(板画),而不是(板画)原因在于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这种现象,叫顶端优势。(板书)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多媒体银幕显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积累在侧芽部位,抑制侧芽生长的动画图像)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抑制了侧芽的生长。问:要使侧芽生长,该怎么办?原理是什么?要求答出:摘除顶芽。顶芽摘除后,侧芽的生长素浓度降低,这是,生长素对侧芽由抑制生长变为促进生长,侧芽不久发育成侧枝。

  高浓度要抑制植物生长,而前面讲植物的向光性时,为什么又说背光的一侧浓度高促进生长呢?是因为讲向光性时的浓度高是在促进生长的浓度范围内相对的高,而高浓度抑制生长的高浓度则是在抑制范围内了,它们有质的差别。

  生产实践上,顶端优势的原理应用相当广泛,如棉花摘心,以多长侧枝,多结棉桃,达到增产的目的。

  (银幕显示:)

  下述各项中,属于利用顶端优势及原理的措施有(多项选择)____。

  a、新栽的小树要去掉部分枝叶

  b、果树的整枝修剪

  c、修剪篱笆

  d、摘桑叶喂蚕

  (三)总结、扩展

  通过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我们知道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生长素能够促进生长,促进果实发育,促进插枝生根。可见,生长素对植物生命活动主要起促进作用,但不是所有植物激素都这样,也有起抑制作用的,大家课后阅读p·123中“其它植物激素”的内容,就可知道,同一株植物体内,存在多种植物激素,这些激素有不同的作用,通过它们的协调作用,使植物能正常地进行生长发育,新陈代谢。

  (四)布置作业

  下图表示对燕麦胚芽鞘进行了不同处理的情况,其中,a、b、c、d采用不透水的云母片,e、f采用未经任何处理的琼脂块,g、h采用不透光的锡箔,它们的生长状况将会怎样?

  (参考答案:a、直立生长;b、向右弯曲生长;c、向右弯曲生长;d、不生长

  e、向右弯曲生长;f、不生长;g、直立生长;h、向右弯曲生长。)

  <配图715jt002配图>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植物的激素调节

  植物激素的概念,区别:由植物体的一定部位产生

  一、生长素的发现

  燕麦实验

  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促进生长向光性

  2、促进果实发育无籽果实

  3、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4、高浓度抑制生长顶端优势

  八、参考资料

  燕麦别称“皮燕麦”,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根系发达,高1米左右。顶生圆锥花序,小穗含两花,颖果。成熟时内外稃紧抱子粒、不易分离。我国西北、内蒙古,东北一带牧区或半牧区栽培较多。

  胚芽鞘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状物,胚芽鞘为胚体的第一张叶,有保护胚芽中更幼小的叶和生长锥的功能。在种子萌发时,胚芽鞘首先穿出地面,保护胚芽出土时不受损伤,随后为胚芽所突破。

  琼脂也叫“琼胶”、“冻粉”。由石花菜、江蓠等红藻经水煮提取胶质,再经冻结,脱水、干燥而制成。为透明、无味、无臭的胶冻状块片或粉末,不溶于冷水而溶于温水,呈胶稠液。它的10%溶液冷却后即冻结为凝胶状。主要成分为多聚半乳糖的硫酸酯。常用作微生物培养基及食品工业的配料。

  高二生物教案1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方式;识记高等动物体内主要激素的种类及其生理作用;理解体液中的化学物质和神经系统对高等动物生命活动以及行为的调节机理;

  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深化学生对有关研究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生命形式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最高级形式,生命活动变化的本身就是物理、化学变化,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学科间综合的观念。

  态度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了解自己、关注自身健康与行为的习惯,培养学生科学、健康的自我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是高等动物能够生存的先决条件之一。本节内容集中介绍了动物激素调节的机理,包括:激素的反馈调节;几种激素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介绍了神经兴奋沿反射弧传递的过程、大脑皮层的主要功能区;介绍了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动物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是动物产生反射乃至产生行为的生理基础,是生物学基础知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理解动物的生命活动、动物的行为,以及理解人类自身的生命活动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有关“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较少的问题,特别是这部分内容中的“兴奋沿神经纤维的传导”、“激素的拮抗作用”等内容比较抽象,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一定的困难,因而成为本节的难点内容。

  虽然动物激素调节的知识比植物激素调节的知识复杂,但它们有着相似的调节作用机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使学生逐步体会出生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一般规律。

  在对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有所了解之后,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动物属性)的一面,也具有社会属性(行为受社会道德、法律制约)的一面。使学生了解自身,认识自己,建立科学的、健康的.自我意识。从而培养学生自我约束的社会责任感。

  在开展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还要通过备课力求达到使科学方法训练和能力训练连续不断,使学生不仅理解和掌握知识本身,而且受到系统的科学教育。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抓住教材中提供的机会,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开展教育和训练。遗憾的是这一部分教材内容中并没有明显的可供用来进行科学教育的内容。但深挖这部分知识的背后,就会发现人类对动物激素的研究使用的也是“切除-添加”的研究方法。甚至于对动物神经系统功能的研究,使用的也是基于“切除-添加”研究思想的操作方法。最早在动物身上使用“切除-添加”方法进行实验并获得有关激素调节认识的时间比达尔文实验的时间还要早。这就使我们可以沿着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人们使用的研究方法这条线索不断强化科学方法的训练。为了避免学生在认识上出现误解,在强化科学方法训练的同时教师还要特别指出的是:“对高等动物激素的研究,有许多是来自于医疗实践,起自于对疾病原因的探究,而不是随意进行的、无目的的动物实验。”强调不能随便进行动物实验,以培养学生对于科学实验的严肃认真的态度。

  用动物激素饲喂小蝌蚪的实习活动耗时较长。在活动过程中既要训练学生的观察、测量、记录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耐心、细心、认真实验的态度。组织好这个实习活动,可以把对学生的能力训练真正落到实处。

  高二生物教案20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改革的实质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改革。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旨在改善学习方式,优化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旨在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提供巨大的空间,促进教学效益最大化。因此,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与评价,是新课程有效教学的根本特征。

  本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就是力求实现基于《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实现标准、教科书、教学评价、课堂教学四位一体的教学。

  1.通过分解标准和探明学情制定表现性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是国家对相关年段学生的学习内容与水平的期望,但内容标准并不等同于教学目标,因其在教学上不具有操作性。因此,科学分解内容标准是教师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出建议以及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重要基石。本节课运用“一对多” 的拆解法分解课程标准。

  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通过学生访谈了解学情,明确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基础与价值观念。

  本教学设计将依据行为主义认知理论与格兰伦的“ABCD表述法”,整合三维课程目标,限定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获得路径、发展层次、范围、方式及变化效果,最终形成可观察、可测量的教学目标。这是实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和评价的关键。

  2.基于教学目标开展符合逻辑条件的目标导引教学

  “引起意向-明释内容-调适形式-关注结果”是将课堂教学引向优质高效的关键途径和逻辑条件 。本教学设计将实施“目标导引教学”:基于教学目标统领教学流程,优化教学过程;基于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供学习支架,发展学科思维;基于教学目标设计并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及时调适学习过程,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3.基于教学目标和教学条件开展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们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二、教材分析

  本教学设计使用的教材是由吴相钰和刘恩山主编的必修3《稳态与环境》(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年8月),教学内容属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中的第二节“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该节的主要学习内容是淋巴细胞的起源、淋巴细胞的识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免疫接种。浙江省教学指导意见规定教学时数为2课时。本学习内容的特点是:

  (1)概念多。本课涉及到的免疫物质有:MHC、MHC分子、受体、抗原、抗原-MHC复合体、抗体、(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多种蛋白质、白细胞介素-2、抗原—抗体结合物等;涉及的免疫细胞有:巨噬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效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记忆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致敏B淋巴细胞、效应B淋巴细胞、记忆B淋巴细胞等;涉及的免疫过程有:淋巴细胞的起源、淋巴细胞的识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主动免疫、被动免疫等。可见,本学习内容涉及的概念繁多,体系庞杂。

  (2)难度大。本学习内容难度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学科知识深奥且有诸多未探明事项。免疫知识难度大,目前在学理上对免疫机制还并不完全清楚,这给教和学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二是涉及了多种知识类型。事实性知识,如淋巴细胞的起源;程序性知识,如建构特异性免疫概念体系的方法;图式知识,如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过程图解;概念性知识,如抗原、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等;策略性知识,如学习免疫知识的`知识线索。如此众多类型的知识一齐涌现,是难得一见的。三是知识体系结构复杂。各种免疫概念(过程)、免疫细胞、免疫物质交织在一起,使本学习内容头绪繁多,要将这些知识结构化,难度是比较大的。四是生理过程抽象。不论是细胞识别,还是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过程,涉及了微观环境的多种物质变化及多种变化途径,加上课本静态的呈现方式,对学习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五是学科思想方法丰富。本教学内容涉及了系统分析的思想与方法,模型的思想与方法,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思想,稳态的思想,观察、比较和分析的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是学习本教学内容的灵魂,对学生思维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与前后知识联系复杂。本学习内容与前后知识有着复杂的联系。与必修1中的知识联系主要有: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糖蛋白的种类与功能)、细胞质(溶酶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功能)、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坏死与凋亡;与必修2中的知识联系主要有: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必修3的知识联系主要有:内环境的组成与稳态、非特异性免疫、免疫功能异常。除免疫功能异常外,其它都是前备性知识。

  鉴于以上分析,本节教材2课时的教学任务分配如下,第1课时教学内容为细胞识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第2课时学习内容为淋巴细胞的起源、免疫接种等其它内容。这种安排便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本教学设计是针对第1课时教学内容的。

  三、学情分析

  依据教材分析、教师经验、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学情展开调查研究。以此明晰学生对本课时学习内容的知识经验、能力基础、兴趣指向、学习难点、学习期望,是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采取适切的教/学方法、设计和优化教学流程的基础。

  本次对学情的了解,主要采用访谈法。访谈对象以学习成绩为依据,有较好的代表性,访谈前要求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预习。访谈的几个问题及探明的学情如下:

  问题1:特异性免疫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学生的代表性回答主要有:

  ①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就是消灭病原体,经历了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阶段。

  ②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就是识别病原体,并消灭它们。

  ③特异性免疫的过程是先产生淋巴细胞,通过先进行细胞免疫后进行体液免疫消灭病原体。

  ……

  可见,学生认为特异性免疫过程就是消灭病原体的过程。从广义上说,这也不错,但学生无法说出特异性免疫的基本过程是先识别后清除,这说明学生不清楚特异性免疫的机制。认为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是特异性免疫的两个阶段,更是错误的认识,或者说,对特异性免疫的途径不清楚。

  问题2: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识别病原体的物质是什么?免疫细胞的识别能消灭病原体吗?若病原体有数百万种,则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也有数百万种吗?

  学生的代表性回答主要有:

  ①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都是用MHC来识别病原体的。

  ②巨噬细胞用MHC识别,T细胞和B细胞有受体和抗体识别。

  ③识别能消灭病原体。

  ④识别不能消灭抗原。

  ⑤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可能有多种,也可能只有一种。

  ……

  可见,学生不能区分MHC与MHC分子,对病原体与抗原的关系也不清楚。对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识别机制不清楚,对识别与清除的关系不理解,对不同免疫细胞的识别特点不理解。

  问题3:细胞免疫涉及了哪些细胞和物质?这些细胞和物质有什么作用?说说细胞免疫的顺序?细胞免疫有什么作用?

  学生的代表性回答主要有:

  ①(主要涉及的细胞)巨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毒性T细胞、效应毒性T细胞。

  ②(主要涉及的物质)MHC、多种蛋白质。

  ③(主要涉及了)MHC、受体、多种蛋白质。

  ④巨噬细胞能吞噬病原体,辅助性T细胞能产生多种蛋白质,毒性T细胞能与被感染的细胞结合。

  ⑤受体能与巨噬细胞结合,多种蛋白质刺激毒性T细胞。

  ⑥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巨噬细胞与T细胞接触→毒性T细胞分裂产生效应毒性T细胞→效应毒性T细胞与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结合→消灭病原体。

  ⑦细胞免疫消灭病原体。

  ……

  可见,学生对细胞免疫涉及的物质有了解,对细胞免疫的基本过程有大致了解。遗漏抗原-MHC的产生及作用,说明对巨噬细胞在细胞免疫中的作用很不清楚;对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也不很清楚;对各种细胞的名称叙述不准的根本原因是不了解这些细胞的作用;对细胞免疫的作用对象和特点不清楚。

  问题4:体液免疫涉及了哪些细胞?哪些物质?体液免疫有什么作用?说说体液免疫的过程?体液免疫能消灭任何病原体吗?

  学生的代表性回答主要有:

  ①(主要涉及的细胞)巨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B细胞、效应B细胞、记忆B细胞。

  ②(主要涉及的物质)MHC、抗体、白细胞介素-2。

  ③体液免疫能消灭病原体。

  ④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巨噬细胞与辅助性T细胞结合→白细胞介素-2作用于B细胞→B细胞分裂产生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抗体消灭病原体。

  ⑤(体液免疫)能消灭任何病原体。

  ……

  可见,学生对体液免疫的基本过程有大致了解。但对B细胞获得抗原信息的过程、致敏B淋巴细胞分裂分化的条件、效应B细胞的作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巨噬细胞在体液免疫中的作用都不很清楚,对体液免疫的功能和特点不很清楚,不了解记忆细胞的作用。

  问题5:特异性免疫的“特异”体现在哪些方面?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联系是?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有什么关系?

  学生的代表性回答主要有:

  ①特异性免疫的“特异”体现在它们能消灭了特殊的病原体。

  ②特异性免疫能消灭抗原不能消灭的病原体。

  ③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一起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体。

  ④先细胞免疫,再体液免疫。

  ⑤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同时进行。

  ⑥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有巨噬细胞参与。

  ⑦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都有辅助性T细胞参与。

  ……

  可见,学生对这些问题只有大致的模糊的了解,这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从学生的回答看,他们不能说清楚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对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和特点不清。对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关系,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关系不能作出比较正确的说明,关键是对识别与清除的机制不理解,更谈不上找出学习特异性免疫的线索。

  问题6:你还希望老师能提供哪些学习帮助?

  ①帮我们找一些有关免疫的学习资料,看不太懂课本。

  ②重点讲解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过程,最好有动画让我们看看。

  ③知识很多很乱,教我们整理方法。

  ④怎么记住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过程。

  ⑤概念很多,帮我们整理一下,能否做个概念图帮我们总结。

  ⑥很多细胞的名字和作用都记不住,有什么方法。

  ……

  可见,学生还是有兴趣学习这节课的内容的。他们希望老师能提供一些学习资源,拓展课堂学习空间。多采用媒体等教学手段,让他们能身临其境地直观地学习。希望老师能为他们提供一些大的和小的学习线索,帮助他们形成知识结构。

  四、确立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可对内容标准“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进行如图1的分解。

  根据以上分解,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表述如下:

  1.通过比较,用专业术语概述特异性免疫对象,说出病原体与抗原的关系。

  2.通过观察细胞模型,用专业术语说出巨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B细胞、效应细胞与记忆细胞的名称与作用,并区别MHC、MHC分子、抗原-MHC复合体、受体、抗体、抗原等物质及它们的功能。

  3.通过观看动画、模型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用比较规范的学科语言准确概述以巨噬细胞为核心的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以T细胞为核心的细胞免疫过程,以B细胞为核心的体液免疫过程。

  4.通过比较与讨论,准确说明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和意义。

  5.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尝试建构特异性免疫的知识体系,认同特异性免疫知识体系的构建线索,体验合作、分享、尊重、互惠的学习意义。

  五、重点和难点分析

  依据学情调查结果以及特异性免疫概念体系结构看,特异性免疫过程处于核心地位,也最为抽象难懂。以特异性免疫过程为基点,向下看,免疫物质和免疫细胞是学习理解特异性免疫过程的知识基础;向上看,只有理解了特异性免疫过程,才能理解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和意义。鉴于以上分析,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

  各类免疫细胞识别的物质基础、对象和特点。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

  形成正确的免疫观和稳态观。

  教学难点: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过程。

  特异性免疫知识体系的建构。

  六、教法与学法

  1.动机激发。学习心态的积极维持是保持学生课堂关注度的关键。本课时,将通过基于现实生活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动画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水平加工,激发内部动机,维持学习兴趣。

  2.情境教学。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引领学生思考,促进对知识的理解;通过问题链帮助学生对知识结构化,形成符合学科逻辑的知识体系,促成学生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3.模型方法。模型有提供观念和印象的作用。通过模型的抽象、概括、组合和再组合的功能,为学生深刻理解识别与清除的过程及特点提供支持,发展学科思维;并让学生体会模型方法是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4.合作学习。本课时内容概念众多、体系复杂、抽象难理解,借助同学间的智慧,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合作学习任务的完成和合作学习的评价反馈三个方面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5.系统分析的方法。按照“识别—清除—稳态维持”的逻辑实施教学,实质是引领学生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开展学习。即先对特异性免疫进行解构,找出知识要素,然后再进行建构,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正确的免疫观和稳态观。

  6.板书结构化。通过板书结构化,使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课堂教学的设计程序、学生的认知结构,在板书中达到艺术性和科学性上的高度统一,以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并在教学中起导向和过渡的作用。

  七、教学手段

  1.媒体。媒体是本课时的主要教学手段。制作交互式动画,呈现细胞模型和过程模型,促进学生的理解。用实物展示仪展示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使之成为课堂生成的学习资源。这些能起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的作用。

  2.板书。板书是本课时的重要教学手段。板书起到媒体展示、教师讲解的总结、归纳、提炼的作用,对呈现并保持清晰的学习线索,促进知识体系的建构有重要意义。

  3.学案。学案是本课时的辅助教学手段。主要是为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提供图式信息和问题导引,是合作学习的主要支架,对激活课堂氛围,提高学习积极性有重要意义。

【高二生物教案】相关文章:

高二生物教案11-05

高二生物教案(15篇)12-16

高二生物教案13篇02-24

高二生物教案汇编15篇02-23

高二下期生物教案03-03

生物生物的特征教案08-27

《生物的特征》生物教案12-21

生物教案:生物的特征12-22

生物的特征生物教案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