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高三语文教案>兵车行高三上册语文教案

兵车行高三上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2-11-07 08:46:54 高三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兵车行高三上册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兵车行高三上册语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兵车行高三上册语文教案

兵车行高三上册语文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中语句的含义,背诵诗歌。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研究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

  三、教学设想

  杜甫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忧伤和痛苦中度过的。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年)来到京城长安后,政治上屡屡受挫,经济条件也日益恶化。这使得杜甫对现实黑暗的认识一天天加深,思想感情一天天地接近人民,诗风也跟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期间,他写了很多以战争为题材的诗。《兵车行》是第一篇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它记录了统治者的“开边”政策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学习《兵车行》,要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研究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中又有变化的特点上,以利于学生今后自读杜诗。

  教学方法:诵读法、分析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复习导入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杜甫的《兵车行》。哪位同学能说说我们已经学过的杜甫诗歌中的名句?

  明确: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2、明确律诗和古体诗的不同

  提问:这两首诗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春望》是五言律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古体诗。律诗也叫近体诗,兴起于隋唐时期,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的一半叫“绝句”,“绝”就是断的意思。律诗八句,绝句四句,都讲求严格的格律,而不仅仅是压韵。而古体诗则没有句数的限制,一般较长,只求压韵就行了。

  二、作者生平和本诗的创作背景

  1、关于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出生于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的历史过程,风格沉郁顿挫,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

  2、作者生平

  (1)读书游历时期(712-746)35岁以前,读书和壮游时期,代表作《望岳》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等,十年困守的结果,使他变成了忧国忧民的诗人,文风走向现实主义。

  杜甫称做官为他们家族的“素业”——世代相袭的职业,他的各种文化教养都是与这一点相联系的。三十五岁左右,杜甫来到长安求取官职。开始,他满怀信心,“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并相信自己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滞留十年却一再碰壁。

  杜甫到长安的第二年,恰值唐玄宗下诏,命有一艺之长的人到京参加考试,而实际主持这次考试的李林甫却玩弄手段,下令不录一人,而后上表祝贺皇帝,说是“野无遗贤”。杜甫参加了这次欺骗性的考试,结果大失所望。天宝十载(751)正月,唐玄宗接连举行三个盛典,杜甫借机写了三篇《大礼赋》献给玄宗,玄宗十分赞赏,让他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但由于李林甫从中作梗,考后却永无下文。此后他又以诗干谒一些权要,如京兆尹鲜于仲通、来京朝谒的哥舒翰、左丞相韦见素等人,希望他们援引,然而并不见效。大约在杜甫到长安不久,父亲就去世了,他的生活因此变得艰困起来,为了生存,为了求官做,杜甫不得不奔走于权贵门下,作诗投赠,希望得到他们的引荐。种种努力的结果,是到天宝十四载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一个卑微的官职,而这已是安史之乱的前夕。

  (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45-48岁,代表作《春望》、《月夜》、《悲陈陶》、《北征》《羌村》、和“三吏”、“三别”等,创作达到了现实主义高峰。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被困于叛军占据下的长安。后来只身逃出,投奔驻在凤翔的唐肃宗,被任为左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的谏官,地位虽不高,却是杜甫仅有的一次在中央任职的经历。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琯的罢相而触怒肃宗,后于乾元初被贬斥为华州司功参军。由于战乱和饥荒,杜甫无法养活他的家庭,加之对仕途的失望,他在乾元二年(759)丢弃了官职,进入在当时尚为安定富足的蜀中。从安史之乱爆发到杜甫入川的四年,整个国家处在剧烈的震荡中,王朝倾危,人民大量死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满危险和艰难。而他的诗歌创作,因了血与泪的滋养,达到了颠峰状态。

  (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9岁以后,漂泊十一年间,竟写诗一千多首,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770年冬,死在由长沙至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到成都不久,杜甫依靠朋友的帮助,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后来,杜甫的故交严武出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对他的生活也多有照顾。当严武第二次镇蜀时,并表荐杜甫担任了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因此称他为“杜工部”)。杜甫是为了避乱谋食来到蜀中的,最初二年多时间,他闲居草堂,生活确实比较安逸,当时所写吟咏草堂周围自然景物的诗篇,也显出一种清新闲淡的韵致。但这种情形并没有维持很久。从全国来说,安史之乱虽于公元七六三年宣告结束,但唐王朝的瓦解之势并未因此而停止。外患方面,有吐蕃的严重侵扰,甚至攻入长安,迫使代宗仓皇出逃;内乱方面,则出现普遍的军阀割据或半割据状态,而政治的腐败、官吏的横暴,也是有增无减。从蜀中地区来说,它既是吐蕃进攻的一个重点,也是容易发生军阀割据的地方。就在严武二次镇蜀的间隔时期,就曾发生一场严重的军事叛乱,杜甫因此一度逃离成都,携家流浪。一场暴烈的动荡转化为持续的衰乱,这使得杜甫对国家的前途更觉失望,他后期的诗歌,情绪甚至比安史之乱中更显得沉重。

  永泰元年(765),严武去世,蜀中重又发生大乱,杜甫在成都的生活也失去凭依,他又带着全家老小,登上一条小船,过起流浪逃难的生活。先是在云安居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在夔州居住了近两年。到五十七岁那年,终于乘舟出三峡,却仍是在湖北、湖南一带的水路上漂泊,最后于大历五年、五十九岁上,在耒阳附近客死旅舟。杜甫艰难漂泊的一生,在这里得到一个凄凉的结束。

  4、创作背景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这件事,在《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里有生动的记载: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如此摧肝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兵车行》这首诗,很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

  三、把握诗歌内容

  1、请学生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

  2、提问:诗歌展现出哪些触目惊心的画面?我们犹如听到哪些扣人心弦的诉说?这样写有怎样的效果?

  明确:看到的画面有咸阳桥头悲惨送别图、田亩荒芜健妇犁耕图、青海头上苍苍的白骨。似乎可以听到“行人”的怨言、冤鬼的哭诉。悲惨的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悲切的言辞,又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歌的真实感。

  3、提问:造成这一切苦难的根源又是什么?

  明确:“点行频”(诗眼)是频繁征兵的意思。

  4、提问:这是一首古体诗,它是侧重于叙事的。它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要抓住这件事的几大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并说明全文的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唐玄宗天宝年间,唐王朝穷兵黩武。为了和吐蕃继续作战,在长安一带大肆征兵,造成老百姓生离死别的惨痛后果。

  本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5、请概括各段的内容。

  板书设计:1、送别场面

  2、征夫控诉天怒人怨

  3、悲惨生活“行人但云点行频”、“武皇开边意未已”

  四、诵读指导

  1、讲授:唐王朝和吐蕃作战是处于劣势的,胜少败多,损失惨重。这些出征的士兵,能活着回来的希望很渺茫,因此就有了咸阳桥边生离死别,哭声震天的凄惨景象。

  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段尾,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第二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须重读。以下皆用“ 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气。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朗读时速度不宜快。“长者”句用较柔和的声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句稍稍振起。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君不见”应重读,“古来”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重读。

  2、教师示范朗读。

  3、学生试读、齐读。

  4、理清思路,背诵诗歌

  《兵车行》诗词鉴赏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韵译】

  战车叮铃响不停,战马声声嘶啸;

  远征的壮丁,个个把弓箭背在腰。

  爹娘呵妻儿呵,都匆匆跑来相送,车马扬起的尘埃,遮蔽了咸阳桥。

  拖的拖抱的抱,拦路顿脚放声哭,悲惨的哭声,一阵阵冲上九重霄。

  有一个行人,同情地问一个壮丁,壮丁只轻轻说:频繁地点名征兵。

  有的人十五岁,就征去驻守黄河,到了四十岁,还编入屯田的军营。

  当年出发,还是村长替他扎头巾,归来头白了,还要再去卫戍边境。

  边境上的战士,鲜血已流成海水,皇上拓边的雄心,仍然没有休止。

  你没听说吗?

  汉朝的华山以东,有二百多个州,千村万落,处处长满野草和荆棘。

  虽有健壮的妇女,把握锄犁种地,但是庄稼杂芜,阡陌也难辨东西。

  再说关东士兵,素以苦战称第一,如今被人驱赶,与狗鸡并无差异。

  要不是你这个老人家来问究竟,我怎么敢把心中怨恨向你提起?

  且说象今年已经是冬天了,关西守卒没一个回家休息。

  县官衙役急匆匆追逼租税,无人种地租税从哪去筹集?

  早知生男孩招来许多麻烦,倒不如生女孩还来得适宜。

  生女孩可以嫁给隔壁邻居,生男孩尸骨埋在战场草地。

  你没看见吗?就在青海头的那边,自古来白骨堆成山,没人去料理。

  新鬼含冤烦恼,旧鬼不停地哭泣,倘若是阴天雨天,更是啾啾咿咿。

  【赏析】

  天宝以后,唐王朝对西北、西南少数民族的战争越来越频繁。这连年不断的大规模战争,不仅给边疆少数民族带来沉重灾难,也给广大中原地区人民带来同样的不幸。

  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这段历史记载,可当作这首诗的说明来读。而这首诗则艺术地再现了这一社会现实。

  “行”是乐府歌曲的一种体裁。杜甫的《兵车行》没有沿用古题,而是缘事而发,即事名篇,自创新题,运用乐府民歌的形式,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生活。

  诗歌从蓦然而起的客观描述开始,以重墨铺染的雄浑笔法,如风至潮来,在读者眼前突兀展现出一幅震人心弦的巨幅送别图:兵车隆隆,战马嘶鸣,一队队被抓来的穷苦百姓,换上了戎装,佩上了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正开往前线。征夫的爷娘妻子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寻找、呼喊自己的亲人,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边叮咛边呼号。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横跨渭水的大桥都被遮没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耶娘妻子走相送”,一个家庭支柱、主要劳动力被抓走了,剩下来的尽是些老弱妇幼,对一个家庭来说不啻是一个塌天大祸,怎么不扶老携幼,奔走相送呢?一个普通“走”字,寄寓了诗人多么浓厚的感情色彩!亲人被突然抓兵,又急促押送出征,眷属们追奔呼号,去作那一刹那的生死离别,是何等仓促,何等悲愤!“牵衣顿足拦道哭”,一句之中连续四个动作,又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诗人笔下,灰尘弥漫,车马人流,令人目眩;哭声遍野,直冲云天,震耳欲聋!这样的描写,给读者以听觉视觉上的强烈感受,集中展现了成千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令人触目惊心!

  接着,从“道旁过者问行人”开始,诗人通过设问的方法,让当事者,即被征发的士卒作了直接倾诉。

  “道旁过者”即过路人,也就是杜甫自己。上面的凄惨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下面的.悲切言辞,又是诗人亲耳所闻。这就增强了诗的真实感。“点行频”,意思是频繁地征兵,是全篇的“诗眼”。它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万民无辜牺牲,全国田亩荒芜的根源。接着以一个十五岁出征,四十岁还在戍边的“行人”作例,具体陈述“点行频”,以示情况的真实可靠。“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武皇”,是以汉喻唐,实指唐玄宗。杜甫如此大胆地把矛头直接指向了最高统治者,这是从心底迸发出来的激烈抗议,充分表达了诗人怒不可遏的悲愤之情。

  诗人写到这里,笔锋陡转,开拓出另一个惊心动魄的境界。诗人用“君不闻”三字领起,以谈话的口气提醒读者,把视线从流血成海的边庭转移到广阔的内地。诗中的“汉家”,也是影射唐朝。华山以东的原田沃野千村万落,变得人烟萧条,田园荒废,荆棘横生,满目凋残。诗人驰骋想象,从眼前的闻见,联想到全国的景象,从一点推及到普遍,两相辉映,不仅扩大了诗的表现容量,也加深了诗的表现深度。

  从“长者虽有问”起,诗人又推进一层。“长者”,是征夫对诗人的尊称。“役夫”是士卒自称。“县官”指唐王朝。“长者”二句透露出统治者加给他们的精神桎梏,但是压是压不住的,下句就终究引发出诉苦之词。敢怒而不敢言,而后又终于说出来,这样一阖一开,把征夫的苦衷和恐惧心理,表现得极为细腻逼真。这几句写的是眼前时事。因为“未休关西卒”,大量的壮丁才被征发。而“未休关西卒”的原因,正是由于“武皇开边意未已”所造成。“租税从何出?”又与前面的“千村万落生荆杞”相呼应。这样前后照应,层层推进,对社会现实的揭示越来越深刻。这里忽然连用了几个短促的五言句,不仅表达了戍卒们沉痛哀怨的心情,也表现出那种倾吐苦衷的急切情态。这样通过当事人的口述,又从抓兵、逼租两个方面,揭露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加给人民的双重灾难。

  诗人接着感慨道:如今是生男不如生女好,女孩子还能嫁给近邻,男孩子只能丧命沙场。这是发自肺腑的血泪控诉。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但是由于连年战争,男子的大量死亡,在这一残酷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却一反常态,改变了这一社会心理。这个改变,反映出人们心灵上受到多么严重的摧残啊!最后,诗人用哀痛的笔调,描述了长期以来存在的悲惨现实:青海边的古战场上,平沙茫茫,白骨露野,阴风惨惨,鬼哭凄凄。寂冷阴森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栗。这里,凄凉低沉的色调和开头那种人声鼎沸的气氛,悲惨哀怨的鬼泣和开头那种惊天动地的人哭,形成了强烈的对照。这些都是“开边未已”所导致的恶果。至此,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也揭露得淋漓尽致。

  《兵车行》是杜诗名篇,为历代推崇。它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在艺术上也很突出。首先是寓情于叙事之中。这篇叙事诗,无论是前一段的描写叙述,还是后一段的代人叙言,诗人激切奔越、浓郁深沉的思想感情,都自然地融汇在全诗的始终,诗人那种焦虑不安、忧心如焚的形象也仿佛展现在读者面前。其次在叙述次序上参差错落前后呼应,舒得开,收得起,变化开阖,井然有序。第一段的人哭马嘶、尘烟滚滚的喧嚣气氛,给第二段的倾诉苦衷作了渲染铺垫;而第二段的长篇叙言,则进一步深化了第一段场面描写的思想内容,前后辉映,互相补充。同时,情节的发展与句型、音韵的变换紧密结合,随着叙述,句型、韵脚不断变化,三、五、七言,错杂运用,加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如开头两个三字句,急促短迫,扣人心弦。后来在大段的七字句中,忽然穿插上八个五字句,表现“行人”那种压抑不住的愤怒哀怨的激情,格外传神。用韵上,全诗八个韵,四平四仄,平仄相间,抑扬起伏,声情并茂。再次,是在叙述中运用过渡句和习用词语,如在大段代人叙言中,穿插“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和“君不见”“君不闻”等语,不仅避免了冗长平板,还不断提示,惊醒读者,造成了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诗人还采用了民歌的接字法,如“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等,这样蝉联而下,累累如贯珠,朗读起来,铿锵和谐,优美动听。最后,采用了通俗口语,如“耶娘妻子”“牵衣顿足拦道哭”“被驱不异犬与鸡”等,清新自然,明白如话,是杜诗中运用口语非常突出的一篇。前人评及此,曾这样说:“语杂歌谣,最易感人,愈浅愈切。”这些民歌手法的运用,给诗增添了明快而亲切的感染力。

  《兵车行》同步练习

  一、给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标上汉语拼音

  车辚辚耶娘妻子干云霄生荆杞声啾啾生男恶陇亩

  二、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行人弓箭各在腰

  2、役夫敢申恨

  3、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4、武皇开边意未已

  5、纵有健妇把锄犁

  6、耶娘妻子走相送

  7、老翁逾墙走

  8、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

  9、预备走舸,系于船尾

  10、信知生男恶

  11、低眉信手续续弹

  12、余固笑而不信也

  13、人而无信,未知其可也

  三、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耶娘妻子走相送B、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C、道旁过者问行人D、禾生陇亩无东西

兵车行高三上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①理解诗中叙事、描写与抒情相结合的艺术特色。

  ②把握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理解这首诗的特色和技巧

  教学难点:理解杜诗的叙事技巧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情感揣摩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甫七岁,始作诗文。年十四,出入东都翰墨场。开元十九年,漫游吴越。二十三年,举进士落第,游齐赵。天宝三四载间,与李白、高适等同游宋、齐鲁间。五载至长安。十载,进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命侍制集贤院。安史乱起,陷于贼中。至德二载,脱身赴凤翔,为右拾遗。因上书救人,触怒肃宗,放还省亲。上元元年至成都,于浣花溪营草堂,世称“杜甫草堂”。时故人严武为成都尹,时有馈赠,互有唱和。后被严武聘为校检工部员外郎,后世称“杜工部”。严武死后,携家至云安,后居夔州,三年,自夔出峡,飘泊于岳阳、潭州、衡州一带,五年,病卒于湘水扁舟中。后人以之与李白并称,谓之“李杜”。杜甫为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长安十年,辛苦备尝,对下层人民的苦难及朝廷政治的腐败,有相当深刻的认识,所作如《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不朽名篇。自安史乱起至入蜀之前,为创作高峰期,《悲陈陶》《悲青坂》《月夜》《春望》《哀江头》《北征》《洗兵马》以及“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入蜀以后至去世之前,《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夜喜雨》《秋兴》《咏怀古迹》《登高》《登岳阳楼》等,成为典范之作。韩愈赞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二、评讲:

  (一)诗歌背景:

  据《资治通鉴》记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史鲜于仲通讨南诏,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者震野。”杜甫诗歌再现了这一社会现实。

  (二)解题:

  “行”是乐府歌曲的一种体裁。杜甫的《兵车行》没有沿用古题,而是缘事而发,即事名篇,自创新题,运用乐府民歌形式,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生活。

  (三)朗读训练(运有各种方法)

  (四)整体把握

  1.1-3行,诗人杜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给以留下深刻印象的描写有哪些?

  2.4-7行,你对征夫们有命运有何感受?造成他们悲惨命运的根源是什么?

  3.8-10行,这几句在内容上与控诉“武皇开边意未已”有何联系?

  4.11-13行,这三行的内容与上文联系是怎样的?

  5.14-15行,你怎样理解这几句所寄寓的情感?

  6.16-17行,这样的结尾在内容、结构和情感上有何作用?

  (五)赏析诗句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1.释“辚辚(车轮声)”“萧萧(马鸣声)”“耶(爷)”“干gān(冲)”“走(跑)”“妻子”(妻子和儿女)。

  2.这幅送别图的构成有哪些要素?

  A声音;B动作;C景物。“车辚辚”“马萧萧”“哭声”;“尘埃不见咸阳桥”景物描写;“牵衣顿足拦道哭”是动作。绘声绘形。

  3.运用了哪些手法?

  A夸张“哭声直上干云霄”。

  4.它们共同突出构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仓促、混乱、嘈杂、悲惨。妻离子散、生死离别、混乱动荡表明行军之急、场面之惨。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1. 释“点行”“裹头”“或”“意”“但”

  2.道旁行者是谁?行人是谁?

  作者,征夫

  3.诗人为什么采用问答的方式来写?

  借用“行人”自己的控诉,使战争之苦更加真实。“但云”二字又写出了“行人”欲言又止、满腔怨恨却又不敢申诉的畏惧心理。

  4.“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与“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表意是一样的,但效果有何不同?

  上句是从年龄来写的,具体。下句是从头发来写的,生动。

  5.揭示“行人”痛苦的根源是什么?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源于统治者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1.释“荆杞”“山东”“汉家”“况复”。

  2.“千村万落生荆杞”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为什么会这样?

  一幅田园荒芜的景象。根源是男子都被抓去打仗了,没有壮丁从事农业生产,所以田园荒芜。根源仍是武皇开边和抓丁。

  3.这几句在内容上与上文有何联系?

  是对战争的深入控诉,由征夫的痛苦推及农业的衰败和田园的荒芜,是战争灾难的深化和拓展。战争使得经济凋敝,人民负担加重,民不聊生。扩大了诗的容量,也加深了诗的表现深度。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1.释“长者”“役夫”“县官”“休”。

  2.“役夫”不敢申恨,为什么?

  3.“役夫”还是申恨了,表明什么?

  满腹怨恨,但苦于抓夫高压,不敢申恨。但是怨恨太深,痛苦太深,不吐不快。说明役夫所遭受的苦难到了极点,也说明战争造成的苦难到了极点。

  4.在内容上与上文哪些诗句照应?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与上文的“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相呼应。

  而“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与上文的“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呼应。由前文的“但云”到控诉,表明了“行人”的悲愤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再也忍不住了,也说明战争带来的痛苦已让人无法承受。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1.如何理解这四句话的情感。

  现在确实感受到,生男不如生女好。生女还能嫁近邻,生男难免战死埋荒草。在中国这样一个素有“重男轻女”传统的国家,说这样的话,并非一时愤激之语,而是为社会现实所逼。生个女儿,就算出嫁了,好歹还可以嫁给近邻,有个照应。生个儿子呢,只能被征去打战,即便活着,也让家人牵肠挂肚,担惊受怕,更何况凶多吉少。在这里,生儿生女“好”与“不好”的标准,似乎只有一个,即是否能活下来。这种异样的心态,进一步点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的苦难。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您没看到吗,自古以来那青海边,遍地白骨没人收掩。旧鬼在啼哭,新鬼在诉冤,每当天阴雨湿,哭声啾啾,真是凄惨!开篇是人哭,终篇是鬼哭,悲惨的场面、寂冷阴森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栗,这都是“开边未已”导致的恶果。诗人将眼前的生死离别与千百年来无数征人有去无回的事实相联系,使这首诗从更为高远的角度,暗示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历史延

  三、课堂小结:

  1.这是一首讽世伤时的七言歌行,它寓情于叙事之中,在叙述中张翕变化有序,前后呼应,严谨缜密。

  2.诗的字数杂言互见,韵脚平仄互换,多处使用了民歌的“顶真”手法,诵读起来,累累如贯珠,声调抑扬顿挫,情意低昂起伏。既井井有条,又曲折多变。

  3.寓情于叙事描写,水乳交融。车声隆隆,战马嘶鸣。诗歌一开头就仿佛使我们回到了那连年征战的岁月。一队队身着戎装的穷苦百姓,被官吏们驱赶着奔赴前线。“行人”的父母妻儿,捶胸顿足,边叮咛边呼号,为亲人送别。无数的车队人群扬起的滚滚尘埃,遮天蔽日,连咸阳桥都淹没了。“爷娘妻子走相送”,一个“走”字,寄寓了诗人多么浓厚的感情色彩。

  “牵衣顿足拦道哭”,千万人的哭声震撼大地直冲云霄,这景象多么凄惨啊!诗人用铺叙渲染的`手法,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生离死别的图画,为全诗创设了一种悲凉的气氛。在这些平实的叙事描写中,字字句句蕴含着诗人对统治阶级穷兵黩武的谴责,对广大劳动人们的无限同情,始终贯穿着“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思想感情。

  4.句型灵活,平仄相间。诗人将情节的推进与句型、音韵的变换紧密结合起来,随着叙述、句型、韵脚不断变化,三、五、七言,参差错落,整齐中富于变化,加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全诗八个韵,四平四仄,平仄相间,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5.语言直白,通俗易懂。通篇采用通俗口语,如“爷娘妻子”、“牵衣顿足拦道哭”、“被驱不异犬与鸡”、“反是生女好”、“古来白骨无人收”、“租税从何出”等,清新自然,明白如话。再加上诗人采用民歌的接字法,如“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等,蝉联而下,累累如贯珠,读起来铿锵和谐,悦耳动听。前人评及此,曾这样说:“语杂歌谣,最易感人,愈浅愈切。”此言比较准确地概括了杜诗善用民歌,语言通俗易懂的特点。

  《兵车行》随堂练习

  给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标上汉语拼音

  车辚辚( )耶娘妻子( )干云霄( )生荆杞( )声啾啾( ) 生男恶(

  )陇亩( )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行人弓箭各在腰 ( ) 2、役夫敢申恨( )

  3、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 4、武皇开边意未已 ( )

  5、纵有健妇把锄犁 ( ) 6、耶娘妻子走相送 ( )

  7、老翁逾墙走( ) 8、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 )

  9、预备走舸,系于船尾( ) 10、信知生男恶( )

  11、低眉信手续续弹( ) 12、余固笑而不信也( )

  13、人而无信,未知其可也( )

  三、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耶娘妻子走相送B、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C、道旁过者问行人D、禾生陇亩无东西

  四、填空

  1、《兵车行》是一首_______________,题目是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的。它是根据________ 年间

  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鲜于仲通进攻南诏均遭大败后,为补充兵力,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

  ___________________送往军所,送行者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情况写的。它在广阔的背景上,再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深刻地揭示了苦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道旁过者问行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

  ______________,归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

  家山东二百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纵有健妇把锄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驱不异犬与鸡。

  五、请在句后标明下列诗句各自用了什么修辞格。

  1、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

  2、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

  3、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

  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

  六、阅读杜甫的《江村》,回答后面的问题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需惟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这首诗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于同一时期,但两首诗所抒发的感情不同。作者笔下的“江村”环境

  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这从第一联中就可以看出来;第二、三联先描写眼前景物,又选取了家庭生

  活的两幅画面,从中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对仗工整、

  音调和谐,语言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病所需惟药物”一句,有的版本也写作“但有故人来禄米”,你认为哪一句更好?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

  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

  死亦足!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挂罥( )三重茅( )布衾( )长林梢( )怒号( )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高者挂罥长林梢( ) 秋天漠漠向昏黑( )

  长夜沾湿何由彻( ) 八月秋高风怒号( )

  归纳每一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茅屋为秋风所破,可以看出诗人当时的处境怎样?从诗中的描写可以看出,诗人通过些茅屋秋风所破

  的情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又由自己的处境想到天下的寒士,反映他具有一种什么样的胸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兵车行高三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上册教案03-05

语文上册教案01-17

高三上册语文教案:陈情表11-03

高三数学上册教案02-01

小学语文上册教案01-25

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02-18

《庄暴见孟子》高三上册语文教案11-06

高三语文教案11-06

高三语文优秀教案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