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4-08-03 08:39:40 蔼媚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教案(通用1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教案(通用17篇)

  小学数学教案 1

  圆是小学阶段最后学的一个平面图形,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认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认识,不论是学习内容的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是学习上的一次飞跃。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4页圆面积公式的推导,第95页的例3,练习二十四的第1~5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知道圆的面积的含义,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面积。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仿照教科书第94页上的图用木板制作教具,准备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形纸片各一个;学生把教科书第187页上面的图剪下来贴在纸板上,作为操作用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什么叫做面积?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2.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想一想这些推导过程有什么共同点?

  二、新课

  1.教学圆面积的含义及计算公式。

  教师依次拿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图,边演示(然后贴在黑板上)边说:“我们已经学过这些图形的面积,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些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使学生明确:这些图形的面积都是由边所围成的平面的大小。

  教师再出示圆,提问:这是一个圆,谁能联系前面这些图形的`面积说一说圆的面积是什么?让大家讨论,最后教师归纳出:圆所围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圆的面积,请同学们联系前面一些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想一想,怎样能计算圆的面积呢?使学生初步领会到可以把圆转化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师出示把圆平均分成16份的教具,让学生想一想,能不能把这个圆拼成一个近似什么形状的图形,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可提示学生看教科书第10页上面的图,并让学生拿出学具,试着拼一拼,然后让拼得正确的同学到前面演示一下拼的过程,再让不会拼的同学拼一遍。

  然后教师直接拿出把圆平均分成32份的教具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提问:“我们刚才把这个圆拼成了近似什么形状的图形?”(长方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把这个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这个图形越怎么样?(引导学生看出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这个图形越近似于长方形。)拼成的近似长方形与原来的圆相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使学生看出形状变了,但面积没有变,圆的面积等于近似长方形的面积。)

  教师在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右边画一个长方形,指出:如果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近似长方形就越接近长方形,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和原来的圆的周长与半径之间有什么关系?”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看出: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如果圆的半径是r,即==πr;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半径,接着提问: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这个圆的面积呢?

  学生说,教师板书:圆的面积=πrxr=πr2

  教师: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那么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就是:S=πr2。

  教师: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我们现在只要知道圆的什么就可以求出圆的面积?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教学例3。

  教师出示例3,指名读题,让学生试着做,提醒学生不用写公式,直接列算式就可以。

  然后让学生对照书上的解题过程,看自己做得对不对;如果错了,错在什么地方,教师要强调指出:列出算式后,要先算平方,再与π相乘,最后小结一下解题过程。

  三、课堂练习

  做练习二十四的第1~5题。

  1.第1题,让学生直接列式计算,指名板演,教师巡视,检查学生有没有把圆的面积公式写成圆的周长公式来计算,书写格式对不对,写没写单位名称。订正时了解学生还存在什么问题,及时纠正。

  2.第2题,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除了注意学生在做第1题时易犯的错误外,还要检查学生有没有把第(2)小题的直径当半径直接计算的,订正时提醒学生做题时要认真审题。

  3.第3题,让学生自己做,集体订正。

  4.第4题,指名读题,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与第3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能不能直接计算,使学生明确要先算出半径,再计算.

  5.第5题,让学生读题,看着右面的示意图说一说题意,再让学生做,集体订正。

  小学数学教案 2

  教学要求:

  1、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勤俭节约的教育。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1、出示例题第一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2、提问:你们从图中看到些什么?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各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主探究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你们认识人民币吗?请你从盒子里找出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本组的`小朋友听。分组活动。

  组汇报: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介绍面值不同的人民币,教师随机补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分别展示出来。

  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让学生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思想教育。

  提问:小朋友,你们能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请学生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币,小组合作分类。

  学生汇报分类情况,并说说分类的依据。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人民币的种类有:硬币、纸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例题第二幅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想买什么?(手表)

  买手表该付多少钱?(1元)

  请学生从盒子里拿出1元钱,比一比谁的拿法多。

  学生汇报拿1元钱的不同方法。当出现拿一个1元的和10个1角的时候,引导学生建立“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关系:1元=10角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1元=10角”,那么1角等于几分呢?(1角=10分)

  完成填空:

  1元=()角

  1角=()分

  3、试一试:一张1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5角的?几张2角的可以换1张1元的?同桌互换。

  请学生说说互换的结果,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换。

  三、应用拓展

  1、连一连。(“想想做做”第1题)观察并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每种物品的价钱是多少?有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分别是多少?

  请学生把要买的物品和对应的人民币连起来。

  2、填一填。(“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个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拿一拿。

  (1)“想想做做”第3题。

  (2)“想想做做”第4题

  思考:用一种人民币怎么拿?两种呢?三种呢?

  游戏:购物。(“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货架:橡皮(每块4角),美工刀(每把9角5分),铅笔(每枝4角),自动铅笔(每枝7角),尺(每把3角)。

  请小朋友用1元钱购物,想一想,说一说,可以买哪几样东西?应找回多少钱?

  四、总结延伸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认识元角分)知道了什么?(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1元=10角、1角=10分)关于人民币,小朋友们还知道什么呢?这些面值更大的人民币,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小学数学教案 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迅速地进行相关计算。

  2.结合具体情景,灵活运用小数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了解小数产生及发展的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含义,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要求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对小数的有关知识进行一次综合训练。(板书课题)通过练习,希望同学们能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的方法,能结合具体情景,灵活运用小数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正确迅速地进行相关计算。

  二、分层练习内化提升

  (一)基本练习

  1.完成第106页练习十第1题。

  (1)出示图,学生独立涂色完成。

  (2)指名口答,重点说说是怎么想的。

  (3)师生共同归纳:先看平均分成了几份,再看涂了几份。

  2.完成第106页练习十第2题。

  (1)独立在课本上填写合适的小数。

  (2)集体反馈,重点说说是怎么想的。

  3.完成第106页练习十第3题。

  (1)出示题目,请学生口头说说每人储蓄的钱各是几元几角?

  (2)比较,集体反馈,重点说说是怎么比的。

  4.完成第106页练习十第4题。

  (1)引导看懂数轴,理解题意。新课标第??

  (2)独立完成,思考哪个数最接近0.5,哪个最接近2?

  (3)全班交流反馈。

  (二)综合练习

  1.填空。

  (1)1元的6/10是()元,写成小数是()元;3角是1元的(),是()元,写成小数是()元。

  (2)0.5分米是()分米,是1分米的(),是()厘米。

  (3)零点八(),2.6读作()。

  (4)1.4米=()米()分米3元2角=()元0.4分米=()厘米7角=()元16.5元=()元()角

  2.在○里填上>、<、=

  0.5○0.91.2○0.82.6○3.410.5○9.8

  3.把2.4、0.9、1.7、1.5、0.4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4.在跳远比赛中,小明跳了3.2米,小高跳了2.8米,小军跳了4米,()跳得远。在100米比赛中,小明跑了15.6秒,小高跑了16.5秒,小军跑了16.9秒,()跑得快。

  独立在作业纸上完成。

  小组校对、交流。

  全班交流,重点说说有疑问的题目。

  5.作业:练习十第5题(前四个)

  独立完成后全班校对。

  比较每组中上下两题,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

  三、反馈升华

  你觉得自己这节课表现得如何?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小学数学教案 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中的两个已知条件,要求学生各自画线段图表示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画好后,讨论:画几条线段表示这两个数量比较合适?表示哪个数量的线段应该画长一些?大约长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提出要求: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你能求出哪些问题?

  引导学生分别从差比和倍比的角度提出如“实际造林比计划多多少公顷”“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多少公顷”“实际造林面积相当于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原计划造林面积相当于实际的百分之几”等问题。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提出例1中的问题: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2、引导思考:这个问题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时以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

  小结: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相当于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启发:根据上面的讨论,你打算怎样列式解答这个问题?

  学生列式计算后,进一步追问: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是怎样计算的?要求4公顷相当于16公顷的百分之几,又是怎样算的?综合算式应该怎样列?

  3、进一步引导:此前,曾有人提出“根据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实际造林面积相当于计划的百分之几”,你会列式解答这个问题吗?

  学生列式计算后追问:这里得到的125%与刚才得到的25%这两个百分数有什么关系?

  联系学生的讨论明确:从125%中去掉与单位1相同的部分,就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百分数。

  提出要求:根据上面的讨论,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还可以怎样列式?

  学生列式后追问:“125%—100%”这个算式中,125%表示什么意思?100%呢?

  二、教学“试一试”

  1、出示问题: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

  启发:根据例题中问题的答案猜一猜,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学生作出猜想后,暂不作评价。

  提问:这个问题又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时以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要求“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你打算怎样列式解答?还能列出不同的算式吗?

  2、学生列式计算后讨论:这个答案与你此前的猜想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小结:“试一试”与例题中的问题都是把实际造林面积与原计划造林面积进行比较,但由于比较时单位1的数量不同,所以得到的百分数也就不同。

  三、指导完成“练一练”

  1、要求学生自由读题。

  2、提问:你是怎样理解“20xx年在读研究生的人数比20xx年增加了百分之几”这个问题的?

  学生讨论后,要求他们各自列式解答。

  3、根据学生在解答过程中的表现,相机提问:计算中有没有遇到什么新的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他们自主阅读本页教材的底注,并组织适当的交流。

  四、指导完成练习一第1~3题

  1、做练习一第1题。

  可以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如果有学生感到困难,可启发他们先画出相应的线段图,再根据线段图进行思考。

  2、做练习一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对问题的理解,再让学生列式解答。可提醒学生把计算的商保留三位小数。

  3、做练习一第3题。

  先鼓励学生独立解答,再通过交流让学生说清楚思考的过程。可提醒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五、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时,通常可以怎样思考?计算过程中还要注意些什么?

  小学数学教案 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20页辨认方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的情境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名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技能目标:借助辨认方向,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结合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2.难点:用所学的方向词描绘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方法:

  提问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课件、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说一说,我们上学期学过哪些方向?再说一说位于自己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是谁?

  二、新授

  1、引入。

  师:在生活中,除了听说过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之外,还听说过哪些方向词?(板书: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现在我们就来认识这些方向。

  2、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你看到什么,并说出它们的方向。

  让学生将自己置身于学校这个位置,用已经学过的方向知识,说一说体育馆、商店、医院、邮局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教师先让学生4人一组说一说,再由教师指名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教师让学生观察剩下的4个建筑物所在的方向与以前所认识的方向有什么特别之处。

  发现剩下的4个方向分别在学校的斜方向的位置上。也就是在两个方向的中间。如:图书馆在北面和西面的中间。

  说一说:少年宫、电影院、动物园所在的方向。

  师:这样描述方向真是太麻烦了,请大家分别给这4个方向取名字

  问:你们是如何得出这些名称的?

  教师让学生多说一说这4个建筑物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最后教师总结。

  师生共同制作方向板,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指导,先将8个方向的点找出,并将北的方向给出,再让学生自己写出剩下的7个方向,

  3、试一试

  (1)利用方向板说一说教室里8个方向分别有什么?

  (2)让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师给出班级面朝的方向,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

  (3)使用方向板时,教师应让学生注意方向板中的方向应与现实中面朝的方向相符。

  三、练一练

  教师出示地图,问: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地图的形状像什么?在地图上看到了什么?(教师可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在观察地图时,教师让学生注意面朝北的方向标。)

  教师说出一个方向,让学生在图中将其指出。

  问:你还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四、实践活动

  到操场上看一看,说说校园内各个方向分别有些什么?

  观察后,到班级交流观察的结果。

  五、你知道吗?

  读书中的一段话后,说一说自己对指南针的了解,再让学生回家去找资料,查找有关指南针的知识,增强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六、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都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呢?

  小学数学教案 6

  一、设计理念:

  随着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在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的基础上学会运用移项的方法解方程,既巩固了小学基础知识,又为初中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的基础上学会运用移项的方法解方程,运用相关规律,熟练的进行解方程计算。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体验移项解方程的历程,观察、比较,进而归纳出解各类方程的快捷方法,得出一些相关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归纳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勾漏”双向四步教学法,适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让学生在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的基础上学会运用移项的方法解方程,掌握各类解方程的一些规律,运用相关规律,熟练的进行解方程计算。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移项解方程的历程,观察、比较,进而归纳出解各类方程的快捷方法,得出一些相关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归纳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勾漏”双向四步教学法;观察法、比较法、归纳法。

  五、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勾人入境:

  同学们,利用等式的性质我们学会了解方程,其实上,熟练后,我们可以不用写得那么麻烦,三言两语就可以轻松地解方程了啊!想学吗?

  (二)、漏知互学:

  我们先按运算符号把方程分成四大块:一、加法方程,二、乘法方程;三、减法方程;四、除法方程

  先来看第一大块的加法方程

  186+x=200

  用等式的性质这样解:

  186+x=200

  解:x+186—186=200—186

  X=14

  熟练后可以这样解:

  186+x=200

  解:x=200—186

  X=14

  有什么规律呢?先看符号(+——--符号相反)再看数字(数字顺序也相反),那合起来说就是:加法方程,数符相反。有趣吗?

  现在我们再看第二大块的乘法方程

  36xx=108

  用等式的性质这样解:

  36xx=108

  解:Xx36÷36=108÷36

  X=3

  熟练后可以这样解:

  36xx=108

  解:X=108÷36

  X=3

  师:他们又有什么规律呢?(课件展示)哦真聪明!乘法方程与加法方程的规律一样,数字顺序和运算符号都相反了,所以我们把乘法方程与加法方程合在一起称为:乘加方程,数符相反。明白了吗?记住了吗?

  现在我们再来看第三大块,减法方程:

  X—36=12

  用等式的性质这样解:

  X—36=12

  解:X—36+36=12+36

  X=48

  熟练后可以这样解:

  X—36=12

  解:X=12+36

  X=48

  那么它们又有什么规律呢?先看未知数x都在减号前,接下来的运算符号都用加法,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减法方程都是用加法呢?别急,请看:

  108—X=60

  用等式的性质可以这样解:

  108—X=60

  解:108—X+X=60+X

  108 =60+X

  60+X =108

  X+60-60 =108-60

  X=48

  熟练后可以这样解:

  108—X=60

  解:X=108—60

  X=48

  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题减法方程与上面两题有什么不同呢?对,未知数x都在减号后面,运算符号都是用减法,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两张种减法方程合并起来说:减法方程,前加后减。未知数x在减号前用加法,未知数x在减号后,用减法。

  接下来我们再来学习第四块,除法方程:

  X÷12=5

  用等式的性质可以这样解:

  X÷12=5

  解:X÷12x12=5x12

  X=60

  熟练后可以这样解:

  X÷12=5

  解:X=5x12

  X=60

  同学们,你发现了什么?对,眼睛真厉害!未知数x在除号前,解完这道题,谁发现,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与减法一样:

  1、未知数X在除号前面

  2、都用乘法

  3、数字没有相反。

  怎么办,对,先算完另外一种情况(X在除号后的)再说,那么请开始吧。

  48÷X=3

  用等式的性质可以这样解:熟练后可以这样解:

  48÷X=3 48÷X=3

  解:48÷XxX=3xX解:X=48÷3

  48=3xX X=16

  3xX=48

  X=48÷3

  X=16

  仔细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解除法方程的规律你找到了吗?

  1、未知数X在除号后面。

  2、都用除法。

  3、数字没有相反。

  以上说明在除号前后的计算方法不一样,那么它的规律要根据X在除号前后来判断,X在除号前用乘法,X在除号后用除法,从而得出他的规律是除法方程,前乘后除,它和减法有类似感。

  (三)、流程对测:

  小组内各出加减乘除的方程各一条,然后交换计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

  小组开始探究,教师巡逻指导

  (四)、结课拓展:请同学们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小学数学教案 7

  教学内容

  练习课(P648T至12T)

  教学要求:

  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口算方法,能迅速的熟练的进行口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小做事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熟练的口算,提高心算能力。

  教学准备

  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看卡片开火车,说出结果

  23+775+98+23

  56+950+548+5

  79+542+505+44

  2、听算,全班计算,后集体订正

  9+276+276+30

  9+3014+654+5

  36+546+333+7

  3、指名说一说:9+30和36+5你是怎么样算的?

  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二、自主练习

  1、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的第8题。

  要求:

  1)先口算,在填空。

  2)指明说出计算方法。

  3)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算的?

  2、游戏——小小邮递员

  比一比,哪个邮递员送的又快又准!

  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练习十一第10题,6连续加6,每次加的结果写在横线上。

  要求:

  1、小组里口说结果。

  2、说说,你是怎么算的?你是怎么想的?

  3、仔细计算,独立解答,后集体订正。

  三、作业设计

  练习十一的第11题,

  要求:

  1、先说出图意,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2、独立计算。

  联系十一的第12题。

  注意:先计算在比较大小。

  小学数学教案 8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80页~第81页。

  教学目标:

  1、同学们要经历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

  2、我们还要理解观察点、遮挡点、可视区域等词语的意思。

  3、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

  教学重点:

  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能运用“观察的范围”的相关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过程:

  一、古诗引入,导入课题。

  1.我们在小学学了五年的古诗,那么你们积累了那些古诗呢?谁能说一说。谁还记得王之涣写的诗《登鹳鹊楼》?齐读。

  这首诗中哪一句描述诗人登高远望时的感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作者为什么要说:欲穷千里目,须“更上一层楼 ”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观察的 范围”,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

  2.引入课题:观察的范围(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秋天到了,桃树下落了一地桃子,小猴闻到香味,在墙外向里张望 。可是前面一堵墙,小猴子能看到墙内的桃子吗?

  2、看,小猴子爬到了这个位置,能看见地上全部的桃子吗?你猜想小猴看见多少个桃子?看来,光靠眼睛看是不准确的,你们能不能想出办法,准确找到猴子看到多少桃子呢?说说你的想法。

  3、在A点时,我们把猴子的眼睛看作“观察点”,(板书:眼睛 观察点)。

  4、阻碍小猴子观察视线的是什么?(墙) 它的最高处在哪里?(墙的右上角 )

  5、我们把阻碍视线的这个最高点叫“阻碍点“(板书:阻碍点)。

  6、观察点和阻碍点进行连线,这条连线和地面的交点,就是离墙最近的点。

  连接观察点、墙的右上角、到地面的交点的线是一条什么线?(虚线) 这条虚线就是观察的视线。为什么要把视线画成虚线?(视线是看不见的,所以要画虚线)

  7、这条线能往上画一点吗?往上画会怎么样?(观察范围变小)

  这条线能往下画吗?往上画会怎么样?看来,这条线必须穿过围墙的右上角 。

  8、小猴子想看得更多桃子,该怎么办?(再往上爬)

  9、如果小猴子继续往上爬,爬到B处、C处,你能找到墙内离墙最近的点吗?(打开课本第80页,画一画)

  10、汇报

  11、观察点的变化,直接影响观察范围 的变化。那么,怎样确定观察范围 呢?

  先看( 观察点),再找(阻碍点),连接这两点,延长到(地面的交点)确定观察范围(齐读一遍)。

  12、我们把三次观察的结果放在一起,你发现了什么?

  观察的范围与观察的高度有关,还与什么有关?

  (观察的范围与观察的高度、观察的角度有关)

  小猴爬得越高,看到的桃子越 多 ;说明小猴看到的范围就越 大 。

  可见,观察点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板书:观察点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

  13、联系古诗:现在你明白王之涣为什么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吗?

  你能从数学的角度来探究其中的`道理吗?说明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下面,请同学们 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问题。

  1、完成课本80页试一试第1题。

  2、课本80页试一试第2题。变化的楼房。

  (1) 如果客车继续向前行驶,那么他所能看到B楼的部分是如何变化呢?生:逐渐缩小

  (2) 客车行驶到位置2时,司机还能看到建筑物B吗?为什么?

  3、小猫捉老鼠。一天小花猫出来散步,迎面遇到了一堵残墙,有一只聪明的小老鼠就躲在这堵残墙的后面。

  (1)请你在图中画出小老鼠可以活动的区域。(学生在课本上操作)

  (2)如果你是小猫,你希望自己的位置怎样变化?如果你是小老鼠,你希望小猫的位置怎样变化?

  (3)比一比:小猫的位置改变后,它的观察区域分别有什么变化?说一说你的发现。

  4、影子的变化

  (1)在黑夜里把一个球向电灯移动时,球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

  (2)晚上与家长在路灯下散步,当走向路灯时,你的影子是如何变化的?远离路灯 时呢?

  5、在城市建设中,规定两幢楼的距离不能太近。为什么?

  6、小丽能看到甲楼上的A点吗?能看到甲楼上的B点吗?

  7、填空

  (1)观看物体时,站的越( ),观察到的范围就越( )。

  (2)路灯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离路灯越近,物体的影子就越( );离路灯越远,物体的影子就越( )。

  (3)红红和芳芳分别住在同一栋房的4楼和8楼,她们观看夜景,( )比 ( )观察的范围要大。

  8、判断题

  (1) 同样的电线杆离路灯越远,它的影子就越长。( )

  (2)人远离窗子时,看到窗外的范围变大。 ( )

  四、归纳整理,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观察的范围与什么有关?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观察的范围与什么有关?怎样确定观察范围?

  小学数学教案 9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XX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观察比较,初步感知三角形边的关系,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2)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猜想验证、合作探究,经历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性质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体验做数学的成功。

  3、情感与态度

  (1)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会从美观和实用的角度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学会从全面、周到的角度考虑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教学难点:

  引导探索三角形的边的关系,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袋。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今天很高兴能认识各位在座的小朋友。我呀,是来自绿影小学的包老师。来之前,我就听说xx学校的小朋友,聪明伶俐,爱动脑筋,是不是这样啊?为了表扬同学们在课堂的表现,老师还特地带来了一些小奖品,瞧,都贴黑板上了。(三张不同颜色的小笑脸)你们喜欢吗?

  如果你能答出老师的问题,老师就让你上来任意选一个小奖品。你们想选哪一个?有几种选法?(三种)

  如果某个小朋友回答问题特别棒,老师就让你任意选两个。有几种选法?(三种)

  教师:真不错,不知不觉中,同学们已经回答出老师的两个问题啦。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在课堂上有更好的表现。

  一、动手游戏,提出问题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你的1号学具袋,看看里面有什么? (三根小棒。)

  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先猜。

  教师:光猜可不行,知识是科学,我们来动手围一围。

  学生动手围,集体交流: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

  教师请能围成和不能围成的同学分别上来展示一下。

  同时板贴:能围成三角形 不能围成三角形

  教师小结:随意的给你三根小棒,有的时候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有的时候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看来呀,我们考虑问题的时候要全面、周到。

  提出问题:那么,能围还是不能围,跟三角形的什么有关系呢?

  引导学生明白:跟三角形的边有关系。

  教师:对,三角形的边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探究这个问题呀?

  板书课题:三角形边的关系(让学生收拾好一号学具袋)

  设计意图:随意的给学生三根小棒,让学生先猜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再通过动手围,发现有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有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这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旧知,刺激了学生的思维,更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跟什么有关系,怎么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呢?

  二、实践操作,探究学习

  1、动手操作。

  电脑出示:现有两根小棒,一根长3厘米,一根长6厘米,再配一根多长的小棒,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教师说明操作要求:

  (1)从2号学具袋中拿出操作材料(两根小棒、作业纸和实践操作表格);

  (2)在作业纸上有不同的线段,请你用两根小棒去围一围,看看是否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至少要和三条不同的线段围一围);

  (3)将数据和结果填写在表格中,能围成的用表示,不能围成的用表示。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

  教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汇报一下你的操作结果。

  请不同的学生汇报,教师在课件中输入数据和结果。

  设计意图:既然已经知道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与三角形的边有关系,所以教师先给出学生两根6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到,当第三边是几厘米的时候能围成三角形,直观明了,为后面的探究打好基础。

  3、集体探究。

  第一层次:发现不能围成的原因。

  (1)教师:同学们通过动手实践,发现1厘米的小棒不能围,确定吗?我们再来验证一下。

  课件演示:当三根小棒分别是1厘米、3厘米和6厘米的时候,围不成三角形。

  教师:为什么围不成?你会用一个数学关系式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

  引导学生得出:1+36,所以围不成。

  (2)教师:下面我们再来验证一下2厘米。课件演示。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会用一个数学关系式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

  引导学生得出:2+36,所以围不成。

  (3)教师:3厘米也不能围成,是什么原因呢?课件演示。

  提问:它为什么也围不成?你会用一个数学关系式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

  引导学生说出:3+3=6,所以不能围。

  (4)提出:1厘米、2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都围不成。大家观察这三道算式,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情况下不能围成三角形阿?

  板书(补上小于等于号):两边之和第三边 不能围成三角形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有了操作的初步体验,但是不能围成的原因是什么,却还没有发现。这里,通过课件直观、生动的演示和教师及时的启发、点拨,学生便会很快的发现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原因了。

  第二个层次:猜想,初步得出三角形边的性质。

  教师:两边之和小于或者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同学们猜想一下,什么情况下能围成三角形呢?

  学生猜出: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板贴:两边之和>第三边 能围成三角形?

  同时,教师在旁边画上?

  初步验证猜想:

  教师:这个猜想对不对呢?这需要进行验证。看看这些能围成三角形的边,是不是具备这样的关系?

  教师指着4厘米,问:当第三根小棒是4厘米的时候,谁能来说一说?

  同时课件进行演示,得出:4+36。 课件演示。

  教师指着5厘米,问:那5厘米? 得出:5+36

  教师点击:那么下面就依次类推了。课件依次出现算式:6+3 7+3 8+3 9+36

  设计意图:由于有了两边之和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这个结论作基础,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当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时候就能围成三角形。这时教师及时说明,这只是猜想,要经过验证才能判断它是否正确。

  第三个层次:引发矛盾,突破难点。

  教师指着表格,质疑:你们有没有发现问题啊?我们在动手操作的时候得出9厘米不能围,可是9+36呀,这符合我们刚刚得出的结论啊?

  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进行课件演示。

  教师:9和3这组的两边之和是大于6,可是它能围成吗?(不能)(课件演示确实不能围成。)

  教师:我们再换一组看看,3和6这组的两边之和第三边9比,什么关系?(相等)

  教师:那还要看哪一组?(6和9的和与3比)

  引导学生明确:只通过一组来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全面吗?那应该怎么说?

  引导学生得出任意两字。

  设计意图:9+36却围不成三角形,这一下就给学生制造出了矛盾冲突,学生就会立刻思索这三边到底还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从而发现只通过一组两边的和来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是不全面的,必须要看三组,这样任意在这里的引出也就水到渠成了。

  第四个层次:再次验证,明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教师:下面我们利用这个结论再来验证一下,这些能围成三角形的三边,是不是都具备这样的关系?每个同学选一个你喜欢的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交流,集体汇报。

  教师:在同学们的猜想前面加上任意两字,通过再次验证后,发现它就是一条正确的结论。(教师擦掉?)我们来一起读一遍。

  设计意图:加上任意两字以后,结论是不是就正确了呢?这时,让学生回过头来,再次验证能围成三角形的三边是不是具备这样的关系,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边的关系的理解,也让学生充分经历了猜想验证结论这一科学的学习过程。

  第五个层次:找出判断不能围成的简捷方法。

  教师:在这些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三边中,它们也应该有几组算式?(3组)

  那我们在判断它能不能围成的时候,是不是要把三组算式都找出来啊?

  引导学生明确:只要找到一组不符合能围成的条件就可以了。

  教师:谁能快速地说出10不能围成的'原因?

  设计意图:怎样最快的找到不能围成的原因,在这里也应该让学生明确。方法最优化应随时有效地渗透在教学环节中。

  第六个层次:再次验证任意,将结论从特殊扩大到一般;同时发现判断能围成三角形的简单方法。

  (1)教师:刚刚我们是给3厘米和6厘米寻找能围成三角形的第三边,得到这样的结论的。那是不是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都具备这样的关系呢?

  教师演示课件,随意拖拉两次,让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说出三边的关系。

  设计意图:一开始的研究,是从给定的3厘米和6厘米的两边着手的。在这里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将特殊情况推广到一般情况,让学生明白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都有这样的性质。

  (2)提出:在判断能围成三角形的时候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是不是每次都要计算三组啊?

  让学生先充分地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发现:因为较小的两边的和都大于最长的边了,那么用最长的边加一条较短的边,就一定大于另一条短边了。所以呢,这要把只要把较小的两条边加起来这一组进行判断,就可以代表三组了。还需要每组都判断吗?

  设计意图:我以为,在全体学生都已经掌握的基础上,肯定会有少数学生发现判断能围成三角形的诀窍。教师的设计应当顾及到这样的学生。所以,在这里可以及时地引导全体学生都掌握简单方法。

  三、深化认知,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轻松小游戏

  教师:同学们的表现真是棒极了,老师为了表扬大家,给你做个小游戏,想不想啊?

  出示:有人说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跨两米多,你相信吗?为什么?

  请两个学生上来跨一步。

  先让学生充分的交流。

  教师:你能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解释一下吗?

  课件演示:两腿和地面跨出的距离形成了一个三角形。

  教师:可是有个人说,我可以。你们知道是谁吗?

  出示姚明图片,身高:226厘米;腿长131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形式解决问题,使学生主动地把本课的知识内容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同时熏陶学生逐步达到会学数学的境界,并再次向学生渗透看问题要全面的原则。

  2、判断:下面哪组的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单位:厘米)(有图)

  (1)3、4、5 (2)3、3、3 (3)3、3、5 (4)2、6、2

  设计意图:这道基础题的练习,既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巩固,同时引导学生利用简单方法快速地进行判断。

  3、儿童乐园要建一个凉亭,亭子上部是三角形木架,现在已经准备了两根三米长的木料,假如你是设计师,第三根木料会准备多长?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让学生用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并从美观和讲究实用的角度出发,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全课小结,从考虑问题要全面,引出第三边的取值范围

  设计意图: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而言,范围的建立的确是有一定困难的。再次呈现前面的研究表格,这些数据是具体的,教师提出:3.5厘米行吗?3.2呢?3.1呢?3.01呢?不断地向3逼近,学生自然会想到3.0001也是可以的,那该怎样表述呢?比3厘米长已呼之欲出;以此思考,学生不难得出又必须比9厘米短。这样层层递进的启发引导,发散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有机地渗透了无限逼近的数学思想,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 10

  教学内容分析:

  《圆的周长》选自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第98~99页例4、例5内容。“圆的周长”概念教学是以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知识为认知基础,是前面学习“圆的认识”的深化,是后面学习“圆的面积”等知识的基础,因此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情分析:

  经调查了解发现,有部分学生已经在课前通过各种信息渠道知道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但能正确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和特征的学生只占少数。可见学生知道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只是“知其然”,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层层深入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让学生真正“知其所以然”。

  教学目标:

  1.理解圆周长的含义,掌握求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经历操作、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培养探究能力及合作意识,提升思维水平。

  3.深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在圆周率方面的伟大成就,感受数学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圆的周长与直径关系的探讨,理解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议、电脑。

  学具准备:

  每四个学生一组:

  1、圆形实物(荧光圈、杯盖、圆形胶带、飞镖盘等)

  2、直尺一把

  3、测量绳一条

  4、研究表格

  5、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明晰概念

  1.出示正方形,指一指正方形的周长

  2.出示圆,你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吗?指一指。

  3.课件演示圆的周长。

  揭示概念:围成圆一周曲线的长就是圆的周长。

  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由正方形的周长引入,便于学生对周长的概念进行迁移,同时正方形也是在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关系时不可或缺的参照。】

  二、直观感知,激发需求

  1.激趣

  师:2个图形,给你一把直尺,让你通过测量得到它们的周长,你愿意测量几号?

  生感知圆的周长是曲线,不便用尺直接量。

  师:老师就想为难你,用直尺量出圆的周长,敢挑战吗?

  2.转化

  (1)量荧光圈的周长

  明确:可以把接头拔下来,拉直了量。

  (2)量飞镖盘的周长。不能拉直,怎么办?

  明确:可以用线绕一绕,在尺上滚一滚。

  介绍测量过程的注意点,突出几种量法的共同点——化曲为直。

  3.激需

  出示摩天轮:这么大的摩天轮,用剪、滚、绕的方法合适吗?

  明确:直接测量圆的周长,有时会遇到困难。我们得想想其它的.方法了!

  设计意图:

  1、测量要求的提出,促使化曲为直的方法呼之欲出,也为操作环节做好准备。

  2、圆的周长与其它图形周长的本质的区别之一就是,它有时无法通过直接测量边的长度得到周长,而这理应成为学生学习圆周长计算方法的直接需求。

  三、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一)初步感知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猜想: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有关,圆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

  学生讨论后板书:直径、半径。

  课件演示,观察验证:三个直径不同的车轮,各向前滚动一周,发现什么?

  得出:直径越大,圆的周长就越大;直径越小,圆的周长就越小。

  (二)判断推理圆的周长与直径有怎样的关系?

  出示圆和它的直径。

  猜想: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可能有这样的关系?

  生自由猜想:2倍、3倍、4倍(3.14、3.1415926……)

  推理验证:

  1.圆的周长可不可能正好是直径的2倍?

  2.圆的周长可不可能正好是直径的4倍?(圆出于方)

  3.圆的周长可能是直径的几倍?(3倍左右)

  明确:圆的周长应该比直径的2倍多,4倍少,大约3倍左右……

  (三)深入研究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

  1.明确实验要求

  实验材料:多种实物圆,细绳,直尺,记号笔,计算器……

  实验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并用计算器算出周长除以直径所得的商。

  实验步骤:

  (1)小组讨论打算用什么方法测量圆的周长?

  (2)小组分工:2人合作测量,1人计算,1人记录。

  2.汇报实验结果

  3.引导发现规律

  谈话:仔细观察这一列数据,有什么特点?

  明确:周长除以直径所得的商大约是3倍左右(3倍多一些)

  追问:正方形的周长除以边长所得的结果总是4,为什么圆的周长除以直径所得的结果却不完全一样呢?

  (回应:为什么测出的结果没有3.14或3.1415926呢?)

  引导学生认识:测量总是存在一定误差的,用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计算,结果得到的只是一个大概的倍数……

  4.介绍圆周率的探索历程

  课件展示。

  (1)介绍《周髀算经》中的“周三径一”,并理解“周三径一”。

  (2)介绍刘徽的割圆术。了解把圆切割成正十二边形、正二十四边形,分别算出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3)介绍祖冲之的贡献。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七位小数的值。比国外科学家早1000多年。

  (4)近代圆周率的研究结果。

  5.揭示圆周率的概念

  师:人们在研究中发现,任何一个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都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但同时也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这个倍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来表示。

  师:为了方便,一般保留2位小数,取它的近似值3.14。

  6.归纳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谈话:知道了周长除以直径等于圆周率,你能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吗?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得出:圆的周长就等于直径乘圆周率

  用字母表示:C表示周长,d表示直径,那么C=πd

  注:π是一个固定的数,写的时候我们通常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乘号省略。

  设计意图:

  1、不同直径车轮的滚动轨迹能清晰地让学生感知直径越大,周长越大;

  2、数据计测算之前先进行倍数范围的推想,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学习产生深层次的反思与感悟;

  3、直面孩子的一知半解,通过实践操作回应结果的存在性;

  4、打破常规思维,认为只要周长除以直径就会得到3.14,事实上用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计算是永远得不到的,在此基础上,引入割圆术的科学性,渗透极限思想,深刻理解圆周率,感受数学家的伟大贡献。

  四、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算一算:d=4厘米,求圆的周长。

  学生独立完成,注意正确运用圆周长的公式。

  2.选一选:r=5厘米,那么C=( )

  A、3.14x5 B、2x3.14x5 C、3.14x2

  追问:为什么还要乘2。

  理解: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因此得出圆周长的另一个计算公式:C=2πr

  3.判断:

  (1)两个圆的周长相等,那他们的直径也相等。( )

  (2)圆的周长是半径的π倍。 ( )

  (3)大圆的圆周率大,小圆的圆周率小( )

  提出要求:题目如果是错误的,错在哪里?可以怎样改?

  4.解决问题:摩天轮的辐条(半径)的长度是10米,请你计算出它的周长。

  学生独立练习,订正时教师指名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5.挑战题

  长方形的长是30厘米,宽是20厘米。在长方形上剪下了一个最大的圆,你能算出这个圆的周长吗?

  学生独立解题后同桌说说是怎么解答的。教师指导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

  能利用计算公式进行基本运用,首尾呼应解决实际问题,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五、全课总结,体验收获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π≈3.14

  圆的周长=直径x圆周率

  C=πd或C=2πr

  小学数学教案 1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认识(一)》,在课本的2——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并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一些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教学重点:

  在观察和操作中体会圆的特征,知道直径和半径的概念。

  教学难点:

  用圆规画圆。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知圆

  师:我本想让大家做一个套圈游戏,但对于大家站在什么位置参与游戏更公平,老师一直没有想好,请大家帮我参谋一下。(课件出示三种游戏方式,触控笔画出同学与小旗标志之间的距离。)

  导入:为什么圆会有这么大的优点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圆的`奥秘吧!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学生对于三种游戏方式进行评价,并说原因。

  二、互动探究认识圆

  1、欣赏图形。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圆,同时用触控笔“抽”出圆形)

  师:圆和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呢?(出示以前学过的图形)

  (出示一个椭圆和一个凹凸不平的圆)问:这是圆吗?为什么?

  2、尝试画圆。

  (1)(实物投影仪出示学生画出的失败作品和成功作品)师:猜一猜,为什么有些圆会“咧着嘴”呢?

  (2)(实物投影仪)老师示范画圆。

  3、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

  老师在白板上用圆规、直尺等工具演示画圆、圆心、半径、直径及用字母表示的方式。

  4、探究圆的特征。

  (1)画:在刚才自己画的较成功的一个圆中继续画3条半径、3条直径。

  想:

  a、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b、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怎么发现的?

  (2)画:

  a、以点A为圆心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

  b、在另外一个地方画两个半径都是2厘米的圆。

  想: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系?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5、首尾呼应

  师:在刚上课的套圈游戏中,小旗标志在圆的什么位置?每个同学站在圆的什么位置?小旗标志与同学之间的距离是什么?能解释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队形比较公平吗?

  三、巩固练习拓展圆:(闯关练习)

  (第一关用白板遮盖的方式逐一呈现练习题,在学生回答出结果时,用触控笔及时给出结果。第二关演示圆形、正方形、椭圆滚动过程及中心点留下的痕迹。)

  四、史料再现升华圆

  (调用电子白板上的“科技素材”)

  五、全课总结理知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感受圆的历史。

  六、课后思考

  如果要在操场上画一个很大的圆,你有什么方法吗?

  谈收获。

  板书设计:

  圆心O 位置

  半径r 圆的大小

  直径d

  小学数学教案 12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内容进行如下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本节教学内容分数除法中的解决问题,问题情境的数量关系表现为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要求这个数,这样的的实际问题,与上一单元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即数量关系相同,区别在于已知数与未知数交换了位置,因此我有意识地采用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尝到发现数学的滋味

  二.学情分析:

  我跟班上来的,对我班学生也比较了解,我班有47名学生,人数比较多,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与其他学生差异较大,对数学学习缺乏信心,积极思考的习惯有待于培养。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关注更多的是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难点:

  明确题中的数量关系。

  五.教学准备:

  PPT课件、尺子等。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第一关

  找出下面题中的单位“1”,并写出数量关系式。

  (1)白兔的只数占兔子总只数的1/3。

  (2)甲数正好是乙数的4/5。

  (3)男生人数的5/6恰好和女生同样多。

  2.第二关

  阅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根据测定,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小明体重有35kg。他的体内水分是多少千克?

  3.师小结:同学们对于运用分数乘法来解决问题这一块内容掌握的真不错。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运用分数除法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板书: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一))

  二、探究新知

  (一)收集信息,明确条件问题

  出示例题: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2/3,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小明体内有28kg的水分,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1)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成人的信息与问题有关系吗?

  (二)画图分析,分析数量关系

  提问:每当遇到这样的题,我们常规作法是什么?(找到关系句,画出单位“1”,画图理解,写出等量关系式。)

  (1)问题中最关键的句子是什么?

  (2)从“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这句话中你能知道什么?

  (3)哪个量是单位“1”?用线段图如何表示?

  (4)列出等量关系式。

  单位“1”的量x对应分数=对应量

  小明的体重x4/5=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

  (三)读懂过程,感悟不同方法

  (1)在等量关系式中,哪个量是未知的,哪个量是已知的?

  (2)学生尝试完成。

  预设有3种方法。

  方法一:根据等量关系式列方程解,设小明的体重是x千克,列出方程,解出x。

  方法二:根据:小明的体重x4/5=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

  则:小明的体重=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4/5

  方法三:根据份数的方法。28÷4x5=7x5=35(kg)

  (四)回顾反思,沟通不同方法

  (1)怎样检验结果是否正确?35x4/5=28

  (2)这些不同的算法中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单位“1”相同,数量之间的关系相同。但一道是已知单位“1”,一道是未知单位“1”)

  三、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1、完成练习八第1题和第3题.先自主解答,再集体交流。

  2、完成练习八第2题.做完思考:“鲜牛奶250ml”这个条件与要求的问题有没有关系?

  3、完成练习八4题。本题有几个要求的问题?有哪些信息?你是怎样筛选的?

  四、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1、谈谈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2、作业:第39页练习八,第5.6题。

  小学数学教案 1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正确判断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建立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表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能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数。

  教学难点:

  学生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平移后的简单图形。

  教学准备:

  微视频、微练习。

  课前准备:

  1、将《平移与旋转》微视屏发布到班级QQ群,请家长督促孩子观看学习。

  2、根据微视频内容进行学习,并完成微视频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根据微练习1、2、3小题的讲评复习图形的运动—平移。

  2、导入语:图形的.运动除了前面学的平移,还有一种图形的运动—旋转

  3、出示课题:旋转

  二、新课学习

  1、在观看微视频,观察图中的物体运动。

  2、小组探究:和昨天的知识对比,物体的运动有什么不同

  3、小组讨论。

  三、提升训练

  1、寻找身边的平移和旋转。

  孩子们,我们的身边还有那些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平移?生说。哪些物体的运动方式是旋转?

  2、孩子们找到的可真多呀,老师也找到了一些,你能准确地判断出下列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平移还是旋转吗?(课件展示)

  3、孩子们判断得可真准确,现在想请一个孩子到黑板上来平移小汽车的卡片。老师先贴在黑板上,听老师的口令,平移这张卡片,如果上面的孩子平移正确了,请你送给他掌声,明白吗?指任1名同学发口令,1名同学平移卡片。小结:细心的学生仔细观察,我们每次平移后,物体的什么有变化吗?什么没变?想一想旋转时呢?

  4、课间小活动。

  让学生当小小设计师。拿出准备的学具,线和纽扣。小组合作,设计纽扣的运动方式。

  四、课堂作业

  通过学习,谈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寻找身边的平移与旋转事例,讲给同学们听。

  板书设计:

  平移与旋转

  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方向运动,而本身的方向不发生改变时,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

  旋转:物体或图形绕着同一个点(或同一条直线)转动,这种运动现象是旋转。

  小学数学教案 14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2、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难点:正方形和长方形特征的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

  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直尺1把,三角尺1块,钉子板,橡皮筋。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幻灯片播放正方形、长方形图片,吸引兴趣

  2.在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由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你们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引发学生思考。

  二、实际操作,验证猜想

  1、观察拿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猜猜它们有什么特点呢?你有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吗?同桌交流。

  2、操作验证

  (1)拿出自己的学具,用自己的办法验证。

  (2)把自己的.猜想和验证向小组汇报。

  3、反馈

  (1)对长方形的边你有什么发现?相机板书。你是怎样证明的?(量、折、比等)相机教学“对边”。指一指长方形的对边在哪里,一个长方形有几组对边?长的一条边,请你给它起个名字,你会叫它什么?短的一条边呢?

  (2)对长方形的角你有什么发现?相机板书。你是怎样证明的?(量、折等)

  (3)正方形的边你发现了什么?相机板书。怎样来证明?正方形的边你会叫它什么?

  (4)正方形的角你发现了什么?相机板书。怎样来证明?

  4、归纳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练习:

  1、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再把这个长方形变成一个正方形,再说说它们的特点。

  2、在书上p64第7题的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再说说小青菜提的问题。

  3、完成书上p64第4题。先自己拼一拼,再与同桌交流一下。

  (1)用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2)用1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再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4、思考: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吗?

  三、课堂小结

  向同学们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的习题

  2.把不理解的地方标画在书上。

  小学数学教案 1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5页的第45题,练习九的第46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掌捏用比例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用比例解答应用题

  教师:我们学习了比例的知识,有些应用题就可以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现在我们就来复习一下。

  1、用小黑板出示第35页第4题:

  我国发射的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在空中绕地球运行6周需行10.6小时,运行14周要用多少小时?

  教师解释:运行一周就是绕地球一圈,人造卫星的速度是一定的`。

  2、用小黑板出示第35页第5题:

  一个农业专业组乎整土地,原来打算每天平整0.4公顷,15天可以完成任务。结果12天完成了任务,平均每天平整多少公顷?

  指名学生读题,并说出这道题的两个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当学生说出每天平整的公顷数与时间成反比例后,让学生完成这道题。教师板书出解答过程。

  3、总结。

  教师:像上面这样的题在解答时,先要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然后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再进行解答。

  二、课堂练习

  完成练习九的第46题。

  1、第4题,先说明一下,农药是药液和水合起来的重量,再提示:第(1)小题。要求配制这种农药750.5千克,需要药液与水多少千克,要先算出农药和药液的比、农药和水的比。

  2、第5题,让学生说一说根据什么来判断方砖的面积与方砖的块数成什么比例。

  3、第6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说解答思路。

  小学数学教案 16

  教学内容:

  苏教国标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73页—75页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操作,使学生经历认识“倍”的学习过程,初步建立“倍”的概念,会比较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2.让学生学会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观察、比较、推理、迁移、有条理地叙述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4.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红色和蓝色磁性圆片若干。

  学生:练习纸1张、红色圆片8个,蓝色圆片8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通过课前谈话引入情境图

  师:花坛里最先开放的是蓝花和黄花。一起数一数,蓝花有几朵?黄花有几朵?

  你能说说蓝花与黄花朵数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回答:黄花比蓝花多4朵,蓝花比黄花少4朵)

  揭示:蓝花与黄花的朵数之间还有着“倍”的关系。

  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二、操作探究、形成对“倍”的初步认识

  (一)“圈一圈”中建立“倍”的.概念

  1.教学例1

  谈话:如果把2朵蓝花圈起来看作1份的,黄花有这样的几份?

  学生在练习纸上圈一圈。

  指名回答:黄花有这样的几份?你是怎样圈的?

  电脑演示圈的过程。

  像这样,(板书)蓝花有2朵,

  黄花有3个2朵,

  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谈话:现在,谁能用“倍”说说蓝花与黄花朵数之间的关系?

  指名练习说。

  2.通过变式,进一步认识“倍”,突出本质属性

  (1)改变几倍数,及时类比,形成概念

  (课件出示增加4朵黄花)

  提问:现在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 )倍呢?能用圈一圈的方法解决吗?

  在练习纸的第2题上先圈一圈、再填一填。

  黄花有( )个2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 )倍。

  汇报:黄花有(5)个2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5)倍

  反思:

  (出示两幅图)

  同样都是2朵蓝花,刚才我们得到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现在怎么又变成5倍了?

  黄花如果有10个2朵呢?有100个2朵呢?

  (2)改变一倍数,凸显本质,强化概念

  (蓝花又开了一朵)

  谈话:还是黄花和蓝花比,小兔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2倍;小猪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到底是3倍、还是2倍呢?你同意谁的说法?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全班汇报。

  继续设疑,和例题比较,引导学生辨析。

  全班汇报交流

  小结:看来,在圈的时候不能随意去圈,得根据一份的朵数来圈。

  (二)“摆一摆”提升“倍”的认识。

  情境:小猴要考考大家了(出示8个红圆片),红圆片的个数是蓝圆片的几倍?

  猜测:蓝圆片可能摆几个,红圆片能正好是蓝圆片的几倍?

  思考:(出示2个蓝圆片)如何调整红圆片,使我们一眼就看出是几倍?(课件演示)

  操作:蓝圆片还有可能摆几个?拿出自己的圆片摆一摆,再和小组同学说一说你的摆法。

  展示并介绍不同的摆法:

  蓝圆片摆4个,红圆片的个数是蓝圆片的2倍;

  蓝圆片摆1个,红圆片的个数是蓝圆片的8倍;

  蓝圆片摆8个,红圆片的个数是蓝圆片的1倍

  对比辨析:红圆片始终没变一直是8朵,怎么它和蓝圆片的倍数关系发生变化了呢?你发现了什么?(突出理解:1份数在变化,倍数也在变化)

  三、自主探索、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1. (出示情境图)红花12朵,蓝花3朵。

  谈话:把红花和蓝花比一比,你能知道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吗?

  追问:4倍?你们都认为是4倍吗?说一说你的想法。

  (1)圈一圈的方法

  学生说出自己在脑海里圈图的方法,问:你们是怎么圈的,红花圈出了几个3朵?

  课件演示:把花排整齐,验证圈的方法。

  (2)列算式的方法。

  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

  板书算式:12÷3=4(倍)

  追问:你怎么想到用除法计算的呢?

  结合图进行引导:要求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其实就是想12里面有几个3(出示:12里面有几个3)。

  动画介绍:“倍”用来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不是单位名称。

  2.变式练习,体现除法计算的优越性。

  师:如果有更多的红花和蓝花,你会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

  (出示问题:红花45朵,蓝花9朵,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

  学生尝试完成、集体交流。

  为什么不圈一圈了呢?

  揭示:在这里,用计算的方法更为简便。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连一连、填一填(数学书74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师追问:红萝卜为什么要4个一连?

  2.考眼力

  (1)出示3根不同颜色的带子。

  提问:你能发现其中的倍数关系吗?

  抢答:( )带子的长是( )带子的( )倍。

  (2)变式:红带子剪成和绿带子一样长。

  提问:你又能发现什么新的倍数关系?

  揭示:当两个数量一样的时候,它们之间是互为1倍的关系。

  五、回顾总结、知识延伸

  比较:出示蓝花、黄花相差关系与倍数关系比较图,全课总结。

  延伸:结合班级人数,用“倍”说一句话。

  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

  蓝花有2朵,

  黄花有3个2朵,12÷3=4

  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小学数学教案 17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2.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除整十或整百数口算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生状况:

  1.学生已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除整十或整百数的除法。

  2.学生已具有初步的发散思维能力,基本能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3.我们的'学生来自城市,对于本节课植树的教学情境,感到比较陌生。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结合我校一年级新生招生的情况,我从学生熟悉的排座位,需要几张桌子等实际情境引入除法算式,然后让学生经历探索、讨论、交流的过程,使其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新学期开始了,我们学校又招收了一年级的新同学。昨天,我了解了一年级新生的招生情况。

  二、自主探索计算方法(评析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创设我校一年级新生招生情况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与学习兴趣。)

  1.从表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提出问题,并探索计算方法。

  (1)一年级三个班的班主任老师要为小朋友们排座位,每班各需要多少张桌子?怎么列式?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然后全班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①如果每人需要一张桌子(单人桌),有多少人就需要多少张桌子,也就是441=44(张),481=48(张),461=46(张)。

  ②如果每两人需要一张桌子,一共需要多少张桌子?

  学生可能会想到442=22(张)

  A.402=20,B.222=44,C.直接想每两人坐一张桌子,42=2,442=22。桌子的张数就是人数的一半。

  20+2=22。

  482=24(张)

  462=23(张)

  (2)各班进行分组活动,该怎么分呢?

  ①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大多数学生会结合本班的情况分成4人一组。

  ②出示问题:每4人分成一组,一班、二班、三班各能分成几个小组?

  学生试着解决这一问题,然后交流。特别要关注三班46人怎么分?46人每4人分一组,可以分成11组,还剩2人。

  (评析从学生身边的事及班级实际出发创设学生学习的情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探索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除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26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15

小学数学教案10-04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7-22

小学数学教案07-08

小学数学教案07-08

小学数学教案07-08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