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音乐教案>初中音乐教案>初中音乐课教案

初中音乐课教案

时间:2023-05-28 15:13:25 初中音乐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中音乐课教案(12篇)

  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音乐课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音乐课教案(12篇)

初中音乐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让学生知道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同时认识非洲鼓、马林巴等代表性民族乐器。

  2、聆听《布隆迪—鼓舞》片段,让学生能够模仿简单的非洲音乐节奏。

  3、能以积极的态度感受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喜爱非洲音乐,并知道非洲音乐对现代音乐的影响。

  教学重点:了解非洲音乐的主要风格特点,并能够模仿简单的非洲音乐节奏。

  教学难点:非洲音乐的主要形态及节奏的练习体验。

  教学用具:PPT课件、非洲鼓、鼓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教师直接演唱《非洲赞歌》引出课题。师:老师演唱一首歌曲,同学们猜猜它是哪里的'歌曲?(老师拍非洲鼓演唱).

  2、说说你眼里的非洲.师:那你们眼里的非洲是怎样的呢?非洲给你们什么印象?

  3、介绍非洲的人文风景.

  (二)新课 :

  一、歌唱中的灵感

  ⑴欣赏《非洲赞歌》;①欣赏音乐片段一;②请问:你在这段音乐当中感受到什么?师:现在请同学们睁开眼睛,谁来说说:你在这段音乐当中感受到什么?③欣赏音乐片段二.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欣赏:(出示幻灯片):1、旋律、节奏、歌词有什么特点;2、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⑵学生演唱《非洲赞歌》1、学生学唱。2、欣赏提示: ①这首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有什么特点?

  旋律简单、乐句短小。②注意感受该歌曲的伴奏乐器的音色特点?

  师:这是非洲的木琴,名字叫做马林巴,是非洲常用的一种打击乐器。③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说唱结合。师:在非洲,音乐不仅仅用来演奏,还常常模仿语言传递信息。请再听一遍《非洲赞歌》的开头部分。歌词与乐器的节奏、音高进行对比,找出相同点,并得出结论:乐器模仿歌词。

  二、乐器中的灵感——鼓. 1、观看世博视频引出——鼓. 2、出示图片,简单介绍非洲鼓及其功能。师:非洲鼓的大小、形态不一,具有自己民族特色,无论是制鼓的材料,还是演奏的技巧都是独特的。鼓在非洲被誉为—非洲音乐之魂。3、欣赏《鼓宴》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鼓乐《鼓宴》。在欣赏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音乐中节奏的变化。

  三、节奏中的灵感

  (1)单线条节奏练习。1、拍打出《鼓宴》基本节奏;2、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3、节奏练习。

  (2)多线条节奏练习1、用手把三条节奏分别拍出来。2、分组练习。3、合奏。4、加鼓合奏。四、舞蹈中的灵感1、欣赏视频片段。2、概括非洲舞的特点。

  动作简单随意,热情奔放,具有号召力,舞蹈时常常光脚。他们祭祀,欢庆、娱乐、狩猎、战争、表白等等都舞,舞蹈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生活就有节奏,有节奏就有舞蹈,音乐与舞蹈密不可分。

  (三)总结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四)灵感拓展。问:非洲音乐对现代音乐的影响?

  组织学生积极发言。

  (五)课堂小结。

  结语:在现代音乐生活中,爵士乐、摇滚乐、拉丁音乐都有着非洲音乐的深深烙印,非洲音乐灵感无处不在。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去感受了激情的非洲音乐,同学们在触摸非洲音乐灵感的同时,也让老师触摸到你们敏锐的音乐灵感,希望同学们带着这样的灵感去生活、去学习,不断开启灵感之旅!下课

初中音乐课教案2

  音乐课教案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听音、听节奏的能力和记忆力,以及对音乐的 敏捷反应能力,学生初中一年级音乐课教案怎么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课题:即兴接龙游戏

  年级: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1.通过即兴接龙游戏,培养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巩固已学的音乐知识,促其掌握并运用,音乐活动课教案。 2.提高学生听辨八度以内单音的能力,听记简单节奏的能力和即兴律动,即兴歌表演能力。3.考查学生对音乐 主题(以声乐为主),乐汇熟练程度,对音乐的接受、反应能力是否敏捷。4.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知识、练 技能,开发智力,发展创造力。5.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意识和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红绿灯卡片,唱名头饰,儿歌卡片,节奏卡片,歌单,律动谱。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入场就座,师生问好, 用谈话式引入课题并板书,即兴接龙游戏。

  二.即兴默唱接龙

  教师出示一张正面画着红灯,背面画着绿灯的卡片,学生看到红灯就默唱,看到绿灯就接下去放声唱。歌 曲《小红帽》。

  附图{图}

  四.即兴节奏记谱接龙。

  要求:教师念儿歌,学生听后每人一小节或两小节,把儿歌的节奏记录下来。教师边念儿歌边出示卡片。

  附图{图}

  五.即兴听音接龙

  指名8个学生分别扮演8个唱名,教师弹奏音阶的上行或下行,或由8个唱名组成的简短旋律,8个学生听后 很快按顺序排列好。

  六.即兴唱歌接龙。

  要求:①由教师开头,每一个接唱者在五秒钟内接唱出一句现成的乐句。②后一个人接唱的'第一个音必须 是前一个人的最后一个音。③每一个人所接唱的乐句彼此不可重复出现。④接唱者音要准,节奏要稳,旋律要 通顺,以上违者被淘汰。

  附图{图}

  要求:每个小朋友按律动谱的节拍表演四个动作,一个乐句一个动作。这四个动作要连贯、流畅、符合节 奏,每个同学所表演的动作和主题要避免重复,音乐论文《音乐活动课教案》。如:放学回家(收书、课本,背书包,排队,与伙伴拉手赶回 家);上学迟到(洗漱,吃饭,看表后赶快跑,迟到了喊报告);还有跳绳;拔河;打球等。指名上台随音乐 表演。全班同学评议,谁表演的最精彩。

  八.歌表演即兴接龙

  1.提问:我们已经学习过哪几首新疆民歌:(《娃哈哈》、《我爱雪莲花》)。

  2.复习歌曲《我爱雪莲花》(出示歌单)

  3.谁能表演一下新疆舞的基本舞步和动作呢?(指名表演)

  4.引导学生分析歌词含义。

  5.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动作(每组一个乐句或一段歌词)。

  6.以组为单位选送一个同学上台进行即兴歌表演接龙。

  九.老师小结本堂课活动情况,肯定学生的成绩, 鼓励为主。下课。

  专家点评

  此教案通过生动活泼的即兴接龙游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听音、听节奏的能力和记忆力,以及对音乐的 敏捷反应能力,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即兴歌表演能力;同时由于接龙游戏需要互助协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 体主义意识,是一个一举数得的好

初中音乐课教案3

  一、 教学内容:

  1、由课本上的小插图引到社会现实生活的大画面,因地制宜地启发学生在探索、发现身边音乐的基础上,能大胆自信地将自己的发展示出来让大家分享。

  2、聆听几段熟悉的音乐并选择与之相对应的生活场景,揭示一个道理:生活中到处都充满音乐,没有音乐的生活是苍白的、不可想像的。

  教后记:学生参与的程度、交流的积极性、主动性等是评价这堂课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教学目标:

  1、对音乐与生活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2、对身边的音乐产生兴趣并萌生探索的欲望。

  3、掌握探索、发现音乐的基本途径与技巧。

  4、将自己对音乐的发现大胆、自信地展示出来。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在学生初步理解音乐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主动探索音乐的兴趣;

  2、精心设计活动方案,使学生充满自信地、充分地将自己对音乐的发现展示出来;

  3、在教材呈现内容的`基础上,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最大限度地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四、教学方法:谈话、交流、讨论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型:综合课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二)导入课题:我们知道,人类的祖先开始是以群居的方式生活的,在没有任何通讯工具的情况下,他们会是怎样沟通联系呢?(学生讨论、发表见解)是通过简单的音节、手势、表情等身体语言来沟通的。他们在共同完成同一个工作时,有什么办法来协调动作的统一,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呢?比如,筏树。(学生讨论,发表意见)他们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或一定的音节,由一个人做指挥(领唱),其他的人随着他的领导统一了动作、统一了速度等来提高生产效率。这就是歌曲的雏形,也就是民歌的最早形式——劳动号子。在平原上的人们唱的号子种类很多,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劳动就有什么样的劳动号子。在山区上作业的人们唱的是山歌。其实许许多多的音乐作品都是直接来源于生活的。例如:我们在北京旅游去到王府井的小吃一条街,就会听到买卖的吆喝声……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生活,发现生活中的音乐。

  (三)新课:生活中的音乐。

  1、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大胆自如地表演自己常听的音乐片段。话题是:生活中的音乐,你会选择不同的时间听不同的音乐作品吗?你会唱你喜欢的音乐作品吗?

  2、生活中离不开音乐,我们劳动时离不开音乐、在祭祀时需要音乐,高兴时、悲伤时都需要音乐。无论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普通人还是伟人、艺术家还是科学家,都离不开音乐。从音乐的角度来看,许许多多的音乐作品直接来源于生活。

  3、各种生活场景都不能没有音乐,无论是群众集会还是个人休闲,无论是欢庆国庆还是欢送亲朋,无论是商场购物还是车站候车等,都离不开音乐。

  4、 欣赏音乐,为场景选配恰当的音乐。(听后学生展开讨论,对比答案)

  5、得出结论:音乐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四)小结本课。

初中音乐课教案4

  设计思路: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对自己的祖国充满了自豪和赞美。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红旗颂》体验出歌曲在表达热爱祖国、歌颂祖国情感时的方式,掌握音乐演唱形式和演唱风格。

  2、在学习〈在灿烂的阳光下〉中体会音乐能反映人的情感,音乐作品是时代的产物。

  3、能准确而有情感的演唱〈在灿烂的阳光下〉,感知音乐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歌曲的风格、音乐效果及音乐的情感。

  2、准确而富有感情的演唱,理解把握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的情绪及表现内涵,激发学生对祖的感激和赞颂。

  教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 看图片。

  提问:看了图片有何感想?请你用简短的语言来描述?(这些图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国庆大典的庆典图片,看到这些让我感到祖国的日趋繁荣富强,我为祖国而骄傲自豪。)

  2、 听音乐〈红旗颂〉情感感受一下

  二、欣赏体验

  1、导言:刚才我们一起感受了祖国的日趋富强的场面,这节课我们来欣赏一首由印青作曲的歌曲。

  2、出示课题:音乐欣赏〈在灿烂的阳光下〉,播放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

  (1)学生欣赏,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 学生哼唱,体会在演唱歌曲时的情绪变化。

  三、 演唱感受

  1、再次播放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

  2、听完这首歌想到了什么?(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想)

  3、教师范唱,学生随哼唱主旋律。

  4、教师指挥,随音乐演唱〈在灿烂的阳光下〉一遍,学生自己寻找不足之处。

  四、分析歌曲的演唱风格、音乐结构图式和表现主题。

  全曲分为三段,以A-B-A1的形式呈现。歌曲的A段为3|4拍,旋律具有抒情风格,以中速演唱,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运用十分朴实的语言抒发了对中国共产党创建新中国的感激之情,仿佛是一位年轻人含着深情地在娓娓诉说着长辈给予自己的思想上的启迪。B段的节拍变为4|4,音乐转向进行曲的风格,演唱速度稍快。歌中充满了为祖国的自豪和赞美。A1部分重复A部,激情的把音乐推向高潮。

  五、复听乐曲的A部分,请学生跟着唱主题,感受新时期表达爱国主义情怀的特点。有感情地齐唱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

  六、小结:

  让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自豪,为我们是中国人而骄傲,让我们再一次唱响这首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

初中音乐课教案5

  设计理念:

  《大海》是一首以表现无边无际的大海为主题的儿童歌曲,它借助其他姊妹艺术融诗、画、音乐为一体,让学生欣赏各种形态“海”的画面时,在充满海的品味的音乐声中去朗诵《大海》这首诗,通过歌曲学习,体验歌曲的内涵及意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并掌握力度记号“f”。

  2、通过学习学唱歌曲《大海》,学生能感悟词曲中蕴含的“美”。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海》。

  2、力度记号“f”在歌曲中的表现。

  课前准备:多媒体电脑、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听海

  导入: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到一个美丽的地方,请你们闭上眼睛他仔细听。

  (播放海浪声,学生聆听。)

  二、看海

  1、欣赏大海的美景并启发学生说说大海的景色?

  2、欣赏赞美大海的诗。

  三、学唱歌曲《大海》

  1、出示课题《大海》

  2、初听歌曲。

  3、朗读歌词。

  4、学习节奏“3/4拍xx x xx︱xx x x︱

  太阳月亮也睡在里边

  5、再听歌曲,学生小声跟唱。

  7、师教唱歌曲。

  8、为歌曲加上力度记号。

  9、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0、师生用身体的律动感受歌曲。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唱歌曲《大海》,充分感受到大海的美,希望同学们要珍惜、保护我们的大海,爱护大自然。

初中音乐课教案6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体验乐曲《葡萄牙舞曲》欢快跳跃的情绪。

  2、通过节奏、故事和图形谱简单了解该曲子的音乐结构。

  3、让幼儿感受友情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音乐《葡萄牙舞曲》、故事图片、图形谱

  三、活动过程:

  1、幼儿进教室围半圆坐好。

  2、感受音乐。(放主旋律音乐一次)

  3、听故事导入。

  丫丫和哈哈是一对好朋友,可是因为一些原因,哈哈在去年搬家了。丫丫非常想念哈哈,下个星期是哈哈的生日,于是丫丫决定去哈哈的新家给她庆生,于是他便带着礼物出发了。在出发之前啊,好朋友哈哈还给丫丫画了一副路线图,可是小迷糊丫丫看不太懂,让我们一起来帮丫丫看看那个的路线图,帮她找到哈哈家好不好啊?

  四、分段了解音乐结构和创编舞蹈动作。

  1、出示丫丫走过路地全程图片,并开始放音乐,引导幼儿图形与音乐形成配合。

  2、丫丫是怎样走路的?请小朋友创编丫丫走路的动作。

  听音乐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丫丫走路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一部分音乐)

  3、出示两座山的'图片。

  教师提问:丫丫前面有几座山?山太高,丫丫爬不上去,只有钻山洞了。

  4、启发小朋友创编丫丫钻山洞的动作和左右看哈哈的动作。

  请小朋友到前面来表演动作(钻山洞——望一望——钻山洞——望一望),教师示范动作,并和孩子一起表演动作。

  5、听音乐小朋友和教师一起做丫丫钻山洞和左右相互望一望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二部分音乐)

  6、丫丫终于到了哈哈家,好朋友见了分外高兴,他们高兴的转起圈来,并说丫

  丫欢迎你。教师引导小朋友一起说:“丫丫欢迎你”,教小朋友打节奏。

  五、听音乐完整地走图形谱、做律动和舞蹈。

  1、请小朋友听音乐看老师走图形谱,老师拿着丫丫的图片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2、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六、活动延伸

  引导小朋友跟着音乐一起创编丫丫和哈哈见面时的动作。

初中音乐课教案7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童声独唱《大海摇篮》和管弦乐《海上风暴》,并用形象直观的方式表达对不同情绪、表现力的乐曲的感受,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2.引导学生用中弱的力度、柔和的声音、贴切的动作表演唱《海》,使学生体会并表现歌曲中大海波浪起伏、宽广无边的意境。

  3.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三拍子的节奏感,增强他们对音乐的美感体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演唱、讨论、律动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学生能用中弱的力度、柔和的声音演唱,体会并表现歌曲中,大海波涛起伏、宽广无边的意境。

  教学难点:欣赏童声独唱《大海摇篮》,能从歌声中感受抒情的旋律、诗一般的歌词及少年儿童心中美丽的'大海,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更好地表现音乐形象。

  教材分析:

  《海》是一首海的抒情诗、海的赞歌。歌曲为3/4拍,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的节奏很有规律,其旋律前两乐句一伏一扬,第三、四乐句各自形成起伏,使得歌曲的旋律似大海的波涛,浪与波交融起伏、跌宕。这五个音的旋律充满了吟唱性,质朴无华。由于节奏的疏松,旋律显得宽广,有着海的气势,又因旋律多为级进式的起伏,音调带着柔和的美,描绘了月光初上碧浪

  相逐远去的海面。这首短歌诗画一般的意境,让人遐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伴着音乐拍手进教室

  2.师生问好

  师:2/4 1 2 3 4 | 5 - | 1 5 0 | 1 5 0 | 5 4 3 2 | 1 - ||

  同学们好!你好!你好!老师您好!

  二、发声练习、节奏练习

  三、复习歌曲《下蛋咯》

  四、歌曲学唱(尽情地表演“大海”)。

  1.PPT播放海的画面、大海的音效,(设置情境)教师将学生带入一个海的世界。

  初听《海》,感受歌曲情绪。

  师:刚才小朋友们跟着张老师一起来到了大海边,看到了美丽的大海,小朋友想唱唱我们的海吗?让我们静静聆听海的声音吧!

  2.复听歌曲,熟悉旋律

  师:这首歌曲给你带来怎么样的感受?海面是平静的还是波澜壮阔的?你从哪里听出来是平静的而不是波澜壮阔的?

  3.熟悉四三拍节奏

  师:跟张老师一起学做一朵海里的小浪花好吗?----加入三拍子浪花的动作

  4.为歌曲配上打击乐(三角铁、铃鼓),熟悉旋律

  三角铁节奏:X O O

  铃鼓节奏:O O X

  5.学唱歌曲

  (1)听教师范唱,用手拍节拍,心里默默跟唱。

  (2)学生随钢琴伴奏:用“lU”模唱旋律,身体轻轻晃动。

  (3)学生随伴奏哼唱旋律,教师唱歌词。

  (4)学生按节奏,跟老师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5)教师伴奏,师生一块儿唱歌词。

  (6)学唱第二段歌词

  (7)师生合作演唱歌曲;男女生合作演唱

  五、拓展表现歌曲。

  1.引导学生用轻柔的声音,优美地演唱歌曲。师:这首歌曲唱的是平静的大海,还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学生自由讨论回答)。

  师:那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呢?谁来试一试?

  (学生讨论、回答、试唱、评议)。

  2.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歌曲。提示学生,可用舞蹈动作,打击乐或者朗诵(配乐《海韵》)的方式自由表现。

  学生讨论、交流,或独立创作,或小组合作等。

  教师随时指导学生交流与合作。

  (背景音乐:反复播放《海》)。

  六、小结:

  今天我们来到海边,感受大海母亲一样广阔的胸怀,听赏了歌曲《大海摇篮》、学会歌曲《海》还懂得了发挥自己演奏小乐器的本领,画画的本领,为大海画上一副最美丽的图画,希望小朋友象大海学习,拥有一颗比海洋还要广阔的、美好的心灵。大海妈妈真美,小浪花们更可爱,小朋友,让我们一起保护好我们的大海妈妈吧!

  教学反思:

  四三拍的歌曲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并不算陌生。如《小象》、《布谷》、《法国号》……这些都是典型的四三拍节奏歌曲,四三拍有明显的强拍,强弱规律为:强、弱、弱。孩子们在听到四三拍歌曲时会随着歌曲的节拍自由律动起来,这是非常好的现象。但是孩子们唱四三拍歌曲时总有一个通病——容易越唱越快,拍点不稳,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抢节奏。如果碰到一字多音的歌曲时,一字多音总是作为重难点来解决。

  所以,本节课我采用画三角形的手势来帮助孩子们解决抢节奏的问题,同时利用手势训练边念节奏边解决一字多音难点。在此基础上,我将原先的“为歌曲配打击乐”环节调整到熟悉歌曲旋律后,这样不仅起到了再次熟悉旋律、做到有效聆听的目的,也为孩子们稳定节拍、抓住四三拍重拍起到了巩固的作用。《海》中的歌词布局类似海浪----一浪又一浪。孩子们歌词看不清,很难找到歌词的正确走向,容易将第一段看到第二段、第二段看到第一段,但在第一次上课过程中,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念歌词前没有提醒孩子,导致孩子们无法念准歌词。于是在第二次执教时,我先将歌词的走向提

  前告诉孩子们:调皮的歌词就像一朵朵小浪花,跟着海浪一浪一浪的飘,小朋友们随着海的波浪一起来找找歌词飘摇的方向吧。这样孩子们念起歌词就顺多了。念歌词时,将节奏、一字多音解决后再用LU哼唱歌曲,让孩子们学会用轻柔的声音模唱旋律,这样孩子们唱旋律的同时就能感受到一个宽广无垠的大海、一个无限温柔的大海妈妈。

初中音乐课教案8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江苏民歌《杨柳青》,使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浓郁的扬州民歌风格;

  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杨柳青》,使学生增加对民歌的认识,并喜爱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受民歌独有的地方风味;

  难点:尝试用扬州方言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准备:出示相关图片,播放课前音乐扬州民歌《茉莉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你可知道江泽民爷爷的故乡在哪里吗?

  江苏扬州的诗句

  谁能说出一句与扬州有关的古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曾在诗中提到扬州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好一个"烟花三月下扬州"!

  出示扬州风光图,让学生欣赏画面。扬州美吗?

  美!

  二、寓教于乐

  感受歌曲

  怎么样?陶醉了吧?告诉你们,扬州的民歌也是很有名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听一首扬州民歌《杨柳青》。

  全体同学听赏歌曲一遍

  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

  轻松、活泼,充满活力,表达了劳动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后愉快的心情。

  生跟范唱音乐轻声唱歌词。

  生跟琴声填歌词唱。边唱边找什么地方感觉比较难唱

  三、创造表现

  有难唱的地方吗?

  ……

  引导学生练习,并渗透乐理知识结合用读歌词的方法解决附点节奏难点

  好的,我们把歌曲连起来唱,不要唱错哦!

  一到两遍,直至唱熟

  生再唱一遍歌词唱出活泼与诙谐的感觉来注意歌曲的强弱感觉、衬词的表达等。

  同学们唱得不错!《杨柳青》是一首扬州民歌,关于民歌我们以前也讲过这方面的一些知识。谁能够说说,民歌是怎样产生的?

  ……

  不错!民歌产生于民间,在民间的各种风俗活动中,由口头创作又经过口头广泛流传,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地被加工进行再创作,使之更加完美。正因为这样,许多民歌都是用当地的.方言来演唱的。《杨柳青》这首歌曲如果用方言来演唱的话一定会更加有趣的。

  原来民歌中的衬词这么有意思。接下来,我们再用扬州方言来唱一遍,不过我有个要求,变换一下方式来演唱。你们给我出出注意。

  拓展延伸:

  同学们唱得真好!民歌《杨柳青》因题材的不同,有很多变体,下面我们来听一听女声独唱和女声合唱的《杨柳叶子青》。

  生听歌曲

  四、完美结课

  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演唱《杨柳青》这首歌,还知道了不少其他的知识。都知道了什么?

初中音乐课教案9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让学生知道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同时认识非洲鼓、马林巴等代表性民族乐器。

  2、聆听《布隆迪—鼓舞》片段,让学生能够模仿简单的非洲音乐节奏。

  3、能以积极的态度感受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喜爱非洲音乐,并知道非洲音乐对现代音乐的影响。

  教学重点:

  了解非洲音乐的主要风格特点,并能够模仿简单的非洲音乐节奏。

  教学难点:

  非洲音乐的主要形态及节奏的练习体验。

  教学用具:

  PPT课件、非洲鼓、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直接演唱《非洲赞歌》引出课题。师:老师演唱一首歌曲,同学们猜猜它是哪里的歌曲?(老师拍非洲鼓演唱)

  2、说说你眼里的非洲:那你们眼里的非洲是怎样的呢?非洲给你们什么印象?

  3、介绍非洲的人文风景

  (二)新课:

  一、歌唱中的灵感

  ⑴欣赏《非洲赞歌》;

  ①欣赏音乐片段一;

  ②请问:你在这段音乐当中感受到什么?师:现在请同学们睁开眼睛,谁来说说:你在这段音乐当中感受到什么?

  ③欣赏音乐片段

  二,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欣赏:(出示幻灯片):

  1、旋律、节奏、歌词有什么特点;

  2、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⑵学生演唱《非洲赞歌》

  1、学生学唱。

  2、欣赏提示:

  ①这首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有什么特点?

  旋律简单、乐句短小。

  ②注意感受该歌曲的伴奏乐器的音色特点?

  师:这是非洲的木琴,名字叫做马林巴,是非洲常用的一种打击乐器。

  ③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说唱结合。师:在非洲,音乐不仅仅用来演奏,还常常模仿语言传递信息。请再听一遍《非洲赞歌》的开头部分。歌词与乐器的节奏、音高进行对比,找出相同点,并得出结论:乐器模仿歌词。

  二、乐器中的灵感——鼓

  1、观看世博视频引出——鼓

  2、出示图片,简单介绍非洲鼓及其功能。师:非洲鼓的大小、形态不一,具有自己民族特色,无论是制鼓的材料,还是演奏的技巧都是独特的。鼓在非洲被誉为—非洲音乐之魂。

  3、欣赏《鼓宴》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鼓乐《鼓宴》。在欣赏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音乐中节奏的变化。

  三、节奏中的灵感

  (1)单线条节奏练习。

  1、拍打出《鼓宴》基本节奏;

  2、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3、节奏练习。

  (2)多线条节奏练习

  1、用手把三条节奏分别拍出来。

  2、分组练习。

  3、合奏。

  4、加鼓合奏。

  四、舞蹈中的.灵感

  1、欣赏视频片段。

  2、概括非洲舞的特点。

  动作简单随意,热情奔放,具有号召力,舞蹈时常常光脚。他们祭祀,欢庆、娱乐、狩猎、战争、表白等等都舞,舞蹈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生活就有节奏,有节奏就有舞蹈,音乐与舞蹈密不可分。

  (三)总结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四)灵感拓展。问:非洲音乐对现代音乐的影响?

  组织学生积极发言。

  (五)课堂小结。

  结语:在现代音乐生活中,爵士乐、摇滚乐、拉丁音乐都有着非洲音乐的深深烙印,非洲音乐灵感无处不在。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去感受了激情的非洲音乐,同学们在触摸非洲音乐灵感的同时,也让老师触摸到你们敏锐的音乐灵感,希望同学们带着这样的灵感去生活、去学习,不断开启灵感之旅!下课

初中音乐课教案10

  ③ 打节奏,认识节奏名称

  ④ 播放录音

  提示:歌曲中容易唱错的地方。

  ⑤ 跟琴有感情演唱歌曲

  ⑥ 纠正错误

  3、认识力度符号

  >重音

  f ff mf

  强 特强 渐强

  4、随伴奏有感情演唱歌曲

  1、观看升旗仪式

  2、小结

  学生看屏幕资料:义勇军进行曲》由中国诗人田汉作词,中国音乐家聂耳作曲,创作于1935年。原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此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为正式国歌。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两拍

  弱唱

  急换气的方法解决,唱一唱。

  X X X XX

  X X X X X

  学生聆听感受,体会不同节奏在歌曲中的.表现

  学生演唱

  请学生将力度符号标在合适的地方,唱一唱。

  学生唱国歌

  了解国歌

  教师做示范

  学习节奏,帮助填词。

  有助于学生演唱

  有错给于纠正

  巩固

  加深学生印象

初中音乐课教案11

  教学目标:

  1、通过合唱的学习,体验对大自然的赞美、对大自然的热爱。

  2、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3、培养学生的演唱表现能力,使学生能够用自然、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全曲。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教学难点:

  唱准歌曲中的弱起、二声部练习。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入教室,要求跟着歌曲的节拍。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练声

  1、生唱“啦”

  师:刚才我们都在春天里听到了很多美妙的声音,现在我们就把它们融到“啦”这个音中,我们用声音来表现下,跟着我的.动作一起来。

  2、代词唱

  师:嗯太美了,我听到了万物的声音,那现在老师就把你们美妙的声音配上旋律,一起来唱一唱,注意看我的手势,先听下琴。

  3、出示:10501050︱10501050

  师:刚才我们唱的旋律,我把它写成了这样的曲谱,我这里有两种唱法,听完了之后请你告诉我,哪一种是跟这个谱子一样的!

  三、解决难点

  师: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最近的天气可谓是春光明媚,春风轻轻拂过我们的脸庞,非常的舒服。你能模仿一下春风的声音带给我们一丝凉意吗?

  师用WU范唱:0004、3︱26–5、4︱35—43︱2345︱4、33450

  师:这是一阵柔和的春风,让我们一起模仿春风的声音吧。唱歌要注意坐姿,师弹奏旋律,学生模唱。

  四、学唱歌曲

  1、师:当那春天来到大地充满阳光,绿树发芽万物生长,当那小河清清流水正在欢唱,我将出发到远方……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意大利的朋友们出发远行的欢乐情怀吧。

  2、师:听,田野在召唤我们呢。(第二次听全曲)

  师:田野用什么方式召唤我们?郊游的队伍分成了几个小分队呢?

  学生说一说。(合唱)

  师:歌曲的情绪怎么样?(欢快,活泼)

  师:那就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走向大自然,走进美丽的田野。为了使我们的步伐整齐,老师有两个要求:第一,请同学们一定要听着音乐,和着音乐的节拍来踏步。第二,为了踏好第一步,我们先要做好准备,这样吧,听老师数到七,大家一起捻指说“走”,然后踏步走起来。我们先来试试。

  师:好,我们来看,谁能和着音乐的节拍走得最精神,最漂亮,能和大自然美丽的风景融合在一起。第三次听全曲。

  3、解决难点

  师:随着欢快的音乐来到了美丽的田野,请大家坐下来休息一会。老师把《田野在召唤》这首歌曲,送给你们,希望你们能喜欢!

  师:让我们一起学习歌唱吧。

  出示:0004、3︱26–5、4︱35—43︱2345︱4、33450生学唱代词唱一唱。

  师:让我们告诉田野,不要着急,我们马上就来了。

  出示:0004、3︱26—5、4︱35—43︱20505050︱3——0‖学唱曲谱。

  4、师:美丽的田野在召唤我们,我们也一起轻轻地唱起来,用歌声来回应它。(同学们,想一想,是用大声喊唱,还是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去唱,能和美丽寂静的大自然融合在一起。)那我们就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再来唱,听好音,随琴唱歌,处理歌曲中的重难点乐句。

  师:随老师的琴一起来唱一唱。(歌曲中的八分音符唱时做到声断气不断的状态,教师要示范给学生听,换气记号等。)

  唱好、唱准歌曲中的弱起、反复跳跃记号、休止符及换气记号的作用。(注意用微笑的状态,嘴角上提,用灵活的舌尖来咬字吐字,听听你们的声音是不是跟大自然的声音一样动听美妙。)

  A、学唱高声部曲谱

  师:唱得真不错,让我们试试第二段吧。引导出第二段跟第一段结尾的不同之处。

  B、学唱低声部前半部分

  师:真不错。这首歌不但旋律优美,歌词写得也很美呢。学唱歌词代词唱全曲。

初中音乐课教案1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正确的歌唱,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2、在歌唱与聆听的过程中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了解新疆民族音乐中混合拍子的特点。

  3、练习击打八七拍子伴奏型,随乐合拍,感受这种特殊拍子所带来的音乐韵味。

  教学重难点

  1、准确演唱歌曲,并表现出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2、了解“混合拍子”,并能随乐合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青海相关图片与中国地图)

  师:同学们能在地图中找到图片中所显示的地区吗?

  师:今天我们一同走进大西北,了解我国西北地区的民族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地图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地理方位概念,了解西北地区的民族、环境等,为分析歌曲的风格特点打下基础。)

  二、学唱歌曲

  1、聆听歌曲,感受情绪,歌曲描写了什么内容?生答。师评并补充:这是一首青海民歌,前两段用形象的比喻赞美姑娘的美貌,后两段则表达出青年对姑娘真挚的爱情。

  2、朗读歌词,体会歌词所抒发的情感。(设计意图:通过歌词朗读,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

  3、欣赏全曲,边听边思考:歌曲的速度、节拍、力度是如何表现的?(设计意图:整体感知音乐,从音乐要素上了解歌曲)

  4、老师范唱歌曲。

  5、学生学唱歌曲第一段,注意歌曲音准。

  6、请同学们看歌谱,曲调中出现了一个变音记号,大家知道这个变音记号的`名称和意义吗?

  生答。师:这个变音记号叫“升记号”,所标示的音符将升高半音演唱。

  7、跟琴学唱旋律,适度乐谱。用模仿的方法唱好变化音。在此,教师需引导学生实用正确的发音技巧与咬字方式,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养成正确的演唱习惯。

  8、介绍歌曲改编者王洛宾。(设计意图:新课标中强调需讲解声乐中简单的发声技巧。这一学唱部分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熟悉乐谱,进而跟唱。在学唱同时教师及时的调整与讲解有益于学生正确歌唱方式的养成。)

  9、创编活动---分组表演。

  10、小结

  三、欣赏《万马奔腾》

  1、老师播放《万马奔腾》演奏视频,让同学们观察马头琴的演奏姿势及其基本演奏技法。

  2、学生集体讨论交流对蒙古族的了解,包括民俗、饮食、音乐、生活习惯等。’

  3、引导学生了解蒙古族的传统文化。

【初中音乐课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音乐课教案11-06

初中音乐课教案06-13

初中音乐课教案优秀11-21

初中音乐课教案范文03-04

(荐)初中音乐课教案06-20

【经典】初中音乐课教案8篇06-20

初中音乐课教案(精选27篇)11-18

初中音乐课《桑塔露其亚》教案优秀03-28

初中音乐课教案经典【8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