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选修高二语文教案

选修高二语文教案

时间:2022-11-09 19:38:04 高二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选修高二语文教案9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选修高二语文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选修高二语文教案9篇

选修高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作家作品;

  2、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

  3、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和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二)过程和方法

  1、训练学生通过揣摩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

  2、分析人物形象,鉴赏主要人物的语言。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从而加深学生的社会认识。

  教学重点:

  1、分析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

  2、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心理活动描写的作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设计: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点:

  1、了解作家作品

  2、积累字、词,理清文章思路和线索

  教学步骤: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梁山好汉,108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传奇故事。鲁智深是拳打镇关西,杨志是失了生辰纲,武松是景阳岗打虎,那林冲又是因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林冲的一段故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二、了解作者和作品

  ⑴ 施耐庵 元末明初小说家,生平事迹缺乏可靠记载。

  ⑵ 《水浒传》

  《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反映的是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南宋时期,有关宋江等“劫富济贫”“扶危济困”的英雄故事已在民间流传。元末明初,施耐庵等人在表现水浒故事的话本、杂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的基础上,加工编成了《水浒》,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

  《水浒》最早为100回本,后来出现120回本,明末清初金圣叹腰斩《水浒》,删掉了71回以后的内容,又将第一回改为楔子,成为70回本,这样故事性增强,情节紧张生动,引人入胜,语言简练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水浒》和《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名著,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

  三、快速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理清文章思路

  一)、积累字、词

  1、下列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C )

  A、赍发(jī) 喝彩(hè) 砧辱 模样(mú)

  B、酒撰 调和(tiáo) 迤逦 朔风(shuò)

  C、差拨(chāi) 彤云(tóng) 洗漱 央浼(měi)

  D、提防(tí) 仓廒(áo) 吹撼 毡笠(zhān)

  解析:

  A、玷辱 B、酒馔

  D、提防(dī)

  2、对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D )

  A、当时管待林冲酒食(款待,招待)

  B、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拿出)

  C、老军都点见了堆数(点清)

  D、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减少,消失) 解析:消耗:消息

  二)、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三)、师生共同理清文章思路

  开端(第1自然段): 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发展(2-5 自然段): 陆虞候密谋害林冲,林教头买刀寻敌。

  进一步发展(6-9 自然段):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高潮和结局(10-12自然段): 风雪夜山神庙复仇。

  四)、分析文章线索

  明线: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发展过程

  暗线:敌人对林冲的陷害

  四、结束语:

  林冲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家境殷实,生活幸福,这样的一个人,为何会一再遭到高太尉的陷害,他又是如何走上反抗道路的呢?我们下节课分解。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点:

  1、分析林冲的人物形象

  2、认识林冲走上反抗道路的原因与意义

  教学步骤:

  一、根据情节分析林冲的人物形象

  1、补充介绍与课文有关故事情节

  林冲是《水浒》里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一个由安于现状的小官吏最后被逼上梁山的典型。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他的上司太尉高俅的儿子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妻子。高俅及手下陆虞候设下一条毒计,让林冲买了一把宝刀,然后高俅命令林冲带宝刀入府,乘机诬陷林冲阴谋行刺,林冲因此被刺配到沧州。在去沧州的路上,押送的公人被陆虞候买通,多次想杀害林冲,幸亏被鲁智深救下,安全来到沧州。以下是课文的情节。后来林冲逃到柴进家里,柴进又把他介绍到梁山,成了农民起义军的一员。

  2、分析林冲的人物形象

  ⑴沧州遇旧

  ①李小二“在东京时,多得林冲看顾”,后又是林冲“救了他免送官司”,并“与他赔了些钱财,方得脱免”,最后还是林冲“赍发他盘缠”才“于路投奔人”。这充分体现了林冲行侠仗义,扶危济困的性格特征。 ②林冲来到沧州,虽然感到前途渺茫,但仍存有幻想,违心地说自己是“恶了高太尉”才“刺配到这里”,对自己遭受陷害的冤情,虽有怨意,但更多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说明他安于刑徒生活,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并无反抗之意,抱有刑满释放,重获生路的希望。 ③“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这淡淡的一句,表明扶危济困的英雄林冲,身在危难之中,依然不顾自己的苦难,一心为别人着想的高贵品质。

  ⑵买刀寻敌 当林冲得知陆谦来到沧州陷害他时,他大怒,离开酒店去买了一把解腕尖刀,前街后巷地去寻,这时的林冲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但寻了三五日,不见动静,他“也自心下慢了”,显示出他安于现状的性格。

  ⑶ 接管草料场

  ①调他到草料场时,他不但没有意识到是新的阴谋,反而认为是“好差使”。见草屋已“四下里崩坏了”,就想等“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可看出林冲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的特点。 ②林冲外出沽酒前,“将火炭盖了,……把草厅门拽上,……把两扇草场门拽上锁了,”一件一件做得很有条理;沽酒回来后发现草厅倒了,“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充分体现了他小心谨慎的性格。

  ⑷ 手刃仇敌

  当林冲在山神庙得知敌人的狠毒阴谋时,他再也无法忍耐下去了。当他听到“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等话语时,他怒火中烧,旧恨新仇,一齐涌上心头,拽开庙门,挺着花枪,大喝一声“泼贼哪里去!”这山崩地裂的一声大喝表明,经过艰苦思想斗争的林冲,终于忍无可忍,抛弃了幻想,同从前所依附的封建统治集团彻底决裂,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二、认识林冲走上反抗道路的原因和意义

  1、原因:关键在于一个“逼”字

  ①相国寺里辱娇妻

  ②白虎堂上遭陷害

  ③野猪林里谋性命

  ④火烧草料场断后路

  2、意义:

  ①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

  ②深刻揭示了“民不得不反”的生活真理

  三、合作探究: 林冲杀差拨和富安,用的是花枪,为什么杀陆谦用的是尖刀?而且如何认识其手段的残忍? 杀陆谦的解腕尖刀本就是为他而准备的。林冲杀陆虞侯的手段是残忍了些,但唯其如此,方能显示敌人的阴险狠毒和林冲的被逼无奈,最终忍无可忍,以此来释放心中的愤怒。因而林冲杀陆虞侯,是借杀人来控诉,控诉陆虞侯的不义和社会的不公,从而显示林冲造反的正义性;林冲杀人,既是杀掉自己的结义兄弟,也是在杀“自己”,杀掉那个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自己,而一个全新的林冲也从血腥和烈火中涅磐。

  第 三 课 时

  教学要点: 分析文中的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及作用

  教学步骤:

  一、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然后分析其作用

  1、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

  ①开头细致描写了陆虞候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的事,而且和林冲有关系。这些细节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了李小二给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

  ②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安身。这些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③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着了”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看来,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细节。

  ④关于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林冲离开天王堂时、到市井买酒时、奔山神庙安身时,都有关于随身携带尖刀、花枪的细节描写,最后,才有“挺着花枪”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这个细节描写,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分,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故事情节天衣无缝。

  ⑤关于方向位置的细节描写。关于方向位置,文章交代得很清楚:沧州城东15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林冲买酒、到山神庙,都是往东走。发生在同一时间的陆虞候等到草料场来放火陷害林冲是由草料场西面而来,这样双方就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了。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至关重要,使情节发展入情入理。

  2、合作探讨: 文章两次写到了偷听,请找出来并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

  ①店里:李小二的妻子有意去听,但由于陆谦等人是在谋划害人的亏心事,因而做贼心虚,怕人听到,只能暗中私语,隔墙之耳也就听得不甚清楚了。

  ②庙里:林冲无意中听到了陆谦等人谋害自己的全部对话。陆谦等人放火成功,根本没想到深夜冷落萧条的山神庙里会有人,更想不到会是林冲;加上他们自以为阴谋得逞,按捺不住内心的狂喜,免不了得意忘形,无所顾忌;林冲又仅隔庙门,因而听得清清楚楚。

  3、作用: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二、分析景物描写——风雪的作用

  1、直接描写

  ①.刚去草料场,“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②.出门沽酒时,“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 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下得紧。”

  ③.沽酒返回时,“看那雪, 到晚越下得紧了。”

  2、用侧面描写 到草料场后,“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这些描写,使读者对当时风大雪紧,留下具体印象。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才出去沽酒,才会途中见到山神庙;正因为风雪越下越大,草屋才被大雪压倒,林冲才去山神庙安身;正因为风雪大,为了抵挡风雪,林冲才将大石头堵门;正因为庙门被抵推不开,才有机会让陆谦等人的阴谋暴露,促使林冲性格变化,起到推动情节层层发展的作用,同时渲染了气氛,衬托了人物性格。那密布的彤云,怒号的朔风,飞扬的大雪,破败的草料场,孤寂的破庙,形成一种荒凉、寂寞的冷酷气氛,而草料场那“必必剥剥”地爆响,“刮刮杂杂”地燃烧起来的熊熊烈焰,也点燃了林冲反抗的怒火。正是在这悲壮、凄凉的气氛中,林冲完成了他性格的重大转变,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3、作用: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

  三、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水浒传》第七~十二回。

  2、完成学案和习案

选修高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 理解孔子倡导的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2. 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以及成语

  3. 背诵重点章句

  教学要求

  1. 背诵15.9、4.16、6.11、7.16、7.19、6.23、8.7

  2. 掌握“游”、“喻”、“鄙”、“乐”、“文”在文中的含义,掌握“孙”、“耻”、“饭”、“枕”、“知”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

  3. 理解并积累成语:杀身成仁;患得患失;无所不至;箪食陋巷;发愤忘食;任重道远;死而后已

  4. 理解“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仁以为己任”的句式特点

  发展要求

  正确理解孔子的义利观,初步了解儒家价值学说的发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君子一词在《论语》中总共出现了一百多次,什么样的人能称为君子呢?什么是君子的风范呢?这就是这篇课文学习的内容。

  二. 字词归纳

  1. 通假字

  礼以行之,孙以出之孙通逊

  女奚不曰女通汝

  知者不惑知通智

  2. 词类活用

  饭疏食,饮水饭:名词作动词

  不义而富且贵义:名词作动词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乐:意动用法

  耻恶衣恶食者耻:意动用法

  3. 文言句式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状语后置句

  何以文为?宾语前置句

  贤哉,回也!主谓倒装

  未足与(之)议也省略句

  鄙夫可与(之)事君也与哉?省略句

  4. 一词多义

  道

  志于道,据于德(正道)

  夫子之道也(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会天大雨,道不通(路)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以

  君子义以为质(介词,把)

  有杀身以成仁(连词,来)

  乐以忘忧(连词,相当与“而”)

  何以文为(介词,用)

  第二课时

  一. 君子的风貌分为两种文和质(12.8)

  棘子成认为一个人只要天性好,有才能,何必要受教育,求知识,学文化思想呢?子贡反对这个意见。他说,非常抱歉,可惜你这个见解不对,你对于“君子”所下的定义不对。“驷不及舌”,“驷”就是四匹马驾的车子,当时是最快的交通工具。像这样快的车子,还不及舌头。用现代观念来讲,就是文化宣传和思想传播的重要,它的影响力远大而且快速。所以不能随便讲话,影响后果太大。子贡又说,文化思想的修养与人的资质,本来就是一个东西。文化思想的保留及传达要靠“用”,既然有用,那就要靠“文”了,所以“文与质”同样的重要。

  二.文的体现(7.38)

  这是弟子们记载孔子的学问修养,表达在外面的神态。第一是温和的。对任何人都亲切温和,但也很严肃,在温和中又使人不敢随便。第二是威而不猛。说到威,一般人的印象是摆起那种凶狠的架子,这样并不是威。真正的威是内心道德的修养,坦荡荡的修养到达了,就自然有威。第三是恭而安。孔子对任何事,任何人非常恭敬,也很安详;也就是既恭敬而又活泼不呆板。

  三.质的体现

  1.7.6

  “志于道”,可以解释为形而上道,就是立志要高远,要希望达到的

  境界。这个“道”就包括了天道与人道,形而上、形而下的都有。这是教我们立志,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目的。“据于德”,立志虽要高远,但必须从人道起步。。“依于仁”,是依傍于仁,也就是说道与德如何发挥,在于对人对物有没有爱心。有了这个爱心,爱人、爱物、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扩而充之爱全天下。这是仁的发挥。“游于艺”的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孔子当年的教育以六艺为主。

  2.15.18

  孔子说,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要重视自己人生的责任,注意义、礼、孙、信四个字。本质上要有义。这里的义就是义理的义,用它作为本质。表达在外面的行为是礼,有高度文化修养的行为。孙就是逊,态度上非常谦虚,不自满,不骄傲。对人对事,处处有信,言而有信,自信而信人。

  3.15.9

  所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譬如有许多宗教家,有时碰到与他的信仰抵触的事,他宁可舍掉性命,所谓以身殉道。为卫道而死的,宗教徒中特别多,历史上的忠臣孝子,也就是这个观念,宁可牺牲,绝不为了生命而妨碍了自己的中心思想或信仰,宁可杀身以成仁。

  第三课时

  质的体现

  1.6.11

  这几句话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要自己身体力行,历练起来,就不简单了。物质生活是如此艰苦,住在贫民窟里一条陋巷中,破了的违章建筑里。任何人处于这种环境,心里的忧愁、烦恼都吃不消的。可是颜回仍然不改其乐,心里一样快乐。这实在很难,物质环境苦到这个程度,心境竟然恬淡依旧。颜回则做到了不受物质环境的影响,难怪孔子这么赞叹欣赏这个学生。三千弟子只有他做得到这个修养,而他不幸三十二岁就短命死了。

  2.7.16

  这是孔子最有名的话,而且在文学境界上,写得最美。孔子说,只要有粗菜淡饭可以充饥,喝喝白开水,弯起膀子来当枕头,靠在上面酣睡一觉,人生的快乐无穷!舒服得很!就是说一个人要修养到家,先能够不受外界物质环境的诱惑,进一步摆脱了虚荣的惑乱。人生的大乐,自己有自己的乐趣,并不需要靠物质,不需要虚伪的荣耀。不合理的,非法的,不择手段地做到了又富又贵是非常可耻的事。孔子说,这种富贵,对他来说等于浮云一样。孔子把这种富与贵比作浮云,比得妙极了。我们要注意到,天上的浮云是一下子聚在一起,一下子散了,连影子都没有。可是一般人看不清楚,只在得意时看到功名富贵如云一样集在一起,可是没有想到接着就会散去。所以人生一切都是浮云,聚散不定,看通了这点,自然不受物质环境、虚荣的惑乱,可以建立自己的精神人格了。

  3.14.28

  第一是“仁者不忧”。有仁德的人没有忧烦,只有快乐。大而言之。国家天下事,都做到无忧,都有办法解决,纵然没有办法解决,也能坦然处之。个人的事更多了,人生都在忧患中,人每天都在忧愁当中。而仁者的修养可以超越物质环境的拘绊,而达于“乐天知命”的不忧境界。第二是“智者不惑”。真正有高度智慧,没有什么难题不得开解,没有迷惑怀疑之处,上自宇宙问题,下至个人问题,都了然于心。最后是“勇者不惧”。只要公义之所在,心胸昭然坦荡,人生没有什么恐惧。

  4.6.23

  “知者乐水。”知者的快乐,就像水一样,悠然安详,永远是活泼泼的。

  “仁者乐山。”仁者之乐,像山一样,崇高、伟大、宁静。“知者乐”,知者是乐的,人生观、兴趣是多方面的.;“仁者寿”,宁静有涵养的人,比较不大容易发脾气,也不容易冲动,看事情冷静,先难而后获,这种人寿命也长一点。

  第四课时

  一. 君子的风貌有文有质,那小人是怎么样的呢?

  小人会贪生怕死来损害仁道,追求个人利益。一个人讨厌物质环境艰苦的话,怕自己穿坏衣服,怕自己没有好的吃,换句话说,立志于修道的人而贪图享受,就没有什么可谈的了。因为他的心志已经被物质的欲望分占了。孔子这句话是说,一个人的意志,会被物质环境引诱、转移的话,无法和他谈学问、谈道。

  (7.15)

  用这个“鄙夫”的名词好像孔子在开口骂人,等于后世骂人“匹夫”一样。这“匹”的意思,就是一个。其实这并不一定是骂人,意思只是说“一个人”或“这个人”,再白话一点就是“这个家伙”的意思。而这里所记载的“鄙夫”之“鄙”,就是“鄙俗”的意思,“鄙夫”就是没有学识的、很糟糕的这种人。如我们给人写信,稍稍带一点古文笔调写,谦虚一点,自称鄙人,但后来又有人改写作“敝人”,实际上该写作“鄙人”,而且这两个字,还要写小一点,放在旁边,以表示谦虚,自己是鄙夫。这里孔子称人为鄙夫,等于是在骂人。因为当时各诸侯之国的政坛人物,他所看不惯的太多了,他认为这些人都是鄙夫,他说这班人怎么可以主持国家的大事呢?他说这些人连最基本的修养都没有,当他在功名权力拿不到的时候,就“患得之”,怕得不到而打主意、想办法,爬上这一个位置。等到爬上了这个位置,权力抓在手里了,又“患失之”,怕失去了已经得到的权力。一个大臣,没有谋国的思想,没有忠贞的情操,只为个人的利益而计校,深怕自己的权力地位失去,于是不考虑一切,什么手段都用得出来,打击同事、打击好人、嫉妒贤才等等都来了。孔子在这里就是说明私欲太大,没有真正伟大的思想、伟大的人格和伟大的目标,只为个人利害而计较的为鄙夫。后世“患得患失”的成语,就是根据这里来的。

  板书:

  温和严肃

  文庄重安详

  德才兼备

  杀身成仁

  君子之风见利思义

  安贫乐道

  质乐天知命

  乐水乐山

  心胸开阔

  意志坚毅

  求生害仁

  耻恶衣恶食

  小人患得患失

  无所不至

选修高二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 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2. 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3. 理解《大学》中的“三纲”“八目”并了解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

  教学重点

  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解释什么叫修齐治平。精炼意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处《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二、知识积累

  1.了解文化背景

  《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曾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步骤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唐代韩愈、李翱始把它看做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到北宋得到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成为了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

  朱熹为《大学》作成章句,通过注释阐发己意,并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这就是《四书集注》。

  《四书集注》刊成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当时没有被封建统治者重视。元仁宗延佑年间复科举,官方规定以《四书集注》取士,从此《四书集注》奠定了它在封建正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

  原属于《礼记》中的《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对古代教育,甚至整个中国社会、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课题释疑

  《大学》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

  A.大人之学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

  B.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朱熹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两千余字,但却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大学》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式。全篇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全面体现。

  三.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1.第一段:经文部分,提出三纲八目。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使动词,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使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4)知止: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

  (5)得:收获。

  (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兴旺发达。

  (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9)格物:研究万事万物。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本:根本。

  (12)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

  (13)厚:重视。薄:轻视。

  (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2.第二段:解释如何“诚其意”。

  (1)诚其意:使意念真诚。

  (2)毋:不要。

  (3)恶(wù)恶(è)臭(xiù):厌恶腐臭的气味。臭,气味,较现代单指臭(chòu)味的含义宽泛。

  (4)好(hào)好(hǎo)色:喜爱美丽的女子。好(hǎo)色,美女。

  (5)谦(qiè):通“慊”,满足。

  (6)慎其独:在独自一人时也谨慎不苟。

  (7)闲居:即独处。

  (8)厌然:掩盖的样子。

  (9)掩:遮掩,掩盖。

  (10)著:显示。

  (11)中:指内心。下面的“外”指外表。

  3.第三段:从反面说明如何“正心”和“修身”。

  (1)身:程颐认为应为“心”。(2)忿懥(zhì):愤怒。

  4.第四段:从反面说明如何“修身”和“齐家”。

  (1)之:对于。辟:偏颇,偏向。

  (2)哀矜:同情,怜悯。

  (3)敖,骄傲。惰:怠慢。

  (4)硕:大,茂盛。

  5.第五段:解释“齐家”和“治国”。

  (1)悌(ti):指弟弟应该绝对服从哥哥。

  (2)慈:指父母爱子女。

  (3)机:作用。

  (4)偾(fèn):败坏。

  (5)尧舜: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两位领袖,即尧帝和舜帝,历来被认为是圣君的代表。

  (6)帅:同“率”,率领,统帅。

  (7)桀(jié):夏最后一位君主。纣:即殷纣王,商最后一位君主。二人被认为是暴君的代表。

  (8)诸:”之于”的合音。

  (11)恕:即恕道。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自己不想做的,也不要让别人去做,这种推己及人,将心比己的品德就是儒学所倡导的恕道。

  (12)喻:使别人明白。

  6.第六段:解释“治国”和“平天下”。

  (1)老老:尊敬老人。前一“老”字作动词,意思是把老人当作老人看待。

  (2)长长:尊重长辈。

  (3)恤:体恤,周济。孤,孤儿,古时候专指幼年丧失父亲的人。

  (4)倍:通“背”,违背。

  (5)絜(xie)矩之道:儒家伦理思想之一,指一言一行要有示范作用。絜,量度。矩,画直角或方形用的尺子,引申为法度,规则。

  (10)此:乃,才。

  四、合作探究

  1.“修齐治平”四者的关系如何?要达到身修,需经过哪些步骤?

  提示:

  “修身”的意思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个人修养的最高要求,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

  身修需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个步骤。“格物致知”就是要通过对事物的`研究而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为下一步诚意、正心奠定基础。“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所谓“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的偏向。这四个步骤依次做来,就可以达到身修的目的了。

  八条目关系

  正心、诚意、格物、致知、

  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

  2.《大学》采用了很多递进论述的方法

  如“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请将文章中的类似论证整理出来,体会其中的逻辑关系,弄明白它们所说的道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个论述,先是由大至小,条目之间是条件关系:平天下必先治国,治国必先齐家,齐家必先修身,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诚意,诚意必先致知,致知必先格物。再由小至大,条目之间是因果关系: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条目之间脉络清晰,无论是由大至小的条件关系,或者是由小至大的因果关系,剖析深刻,逻辑严密。

  本文论证特色:

  总分式论证结构,层层推进,逻辑严密

  3.《大学》的论述可谓“微言大义”,精微的言辞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些深刻的道理,对现代人也是很有作用的。请以“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为例进行分析。

  提示:这句话的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自己身上具备了美德,然后再要求别人拥有美德;首先要去掉自己身上的不足,然后再去批评责备他人。也就是说,要提高别人的道德水平,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要要求别人,首先要要求自己。

  它体现了儒家重视注重内向用功、律己甚严的内省的修养方法。这种方法在现代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它告诫我们,不能要求别人甚严,而要求自己甚宽。这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一个部门内部的管理,都有着深刻的启示。

  五、小结

  本文介绍了儒学文化的主体“三纲”“八目”,两者层次分明、逻辑严密。文章告诉人们只有通过格物致知,摆脱外在诱惑、困扰,真心诚意地培养高尚的情操,才能够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以提高,进而使自己家庭关系符合人伦道德,并最终完成为国建功立业、使天下太平的伟大理想。

选修高二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字词,注意古今词义的区别。

  2背诵积累名言、成语

  二能力目标

  历史辩证地理解孔子的德政思想。

  进一步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

  三德育目标

  认识“为政以德”的积极意义。

  重点:认识“德”的内涵,搞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古今异义。

  难点:孔子德政观点和固定句式。

  教学流程

  (1、设疑自探2、解疑合探3、质疑再探4、运用拓展)

  一课前准备

  本节是选修课《论语选读》的第一课,在课前应布置学生去寻找有关孔子和《论语》的资料,在课内进行交流,让学生对孔子和《论语》有一个总体的、大概的认识,这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好《论语》选修课。

  二导入新课

  “龙生虎养鹰打扇”的传说

  三整体感知(一)设疑自探《论语》是以记载孔子言行为主,并且兼记孔子某些弟子言行的一部书。要从总体上了解《论语》,必须了解孔子其人;而了解孔子其人,又必须以《论语》为主要依据。今天我们学习《为政以德》能提出哪些问题?

  预设问题:

  1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

  2孔子的两个学生在季氏家做官,季氏是他们的“老板”,为什么有军事行动要跑来告诉孔子?

  3孔子为什么反对季氏攻打颛臾

  4孔子说“均无贫”这个是否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相同?

  5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治国原则是怎样的?

  (二)解疑合探

  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完成以上任务:独立完成上述问题,做出批注。勾画出你认为值得深入品位的语句,并简要评述。

  教师找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老师总结

  1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张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去食一说,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孔子认为,于统治者而言,如果道德不行,不受百姓爱戴,失去了老百姓的信任,就失了作为统治者的最根本的条件,这是一票否决的事。这也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

  2孔子对学生是一种道德的感召,学生不敢骗他。这两位学生是季氏的家臣,是文人兼武职带兵的。季氏想吞并颛臾,他们参与其事。他们不是不知道季氏的野心,他们受孔子的影响,又是孔子的高才生,内心也觉得季氏这件事做得不对,而且做出来一定要挨老师骂。可是这两人到底不是孔子,认为季氏这样做似乎也未尝不可,因而没有坚决反对,但又怕孔子知道以后吃不消,于是两个人来拭探孔子的意向。

  3理由有三:一是颛臾是先王封国,不可伐;二是颛臾在邦域之中,不必伐;三是颛臾乃社稷之臣,不当伐。第一点是从历史上讲的,第二点是从地理上讲的,第三点是从政治地位上讲的。颛臾这个国家是五百年前周武王分封诸侯时建立的国家,是社稷之臣,是周天子所领导下的一分子(周天子把它封给鲁君)怎么可出兵去打它呢?你季氏根本没这个资格。这些小国大多是上古帝王贤哲的后裔,他们的祖先为中华文明的建立和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些小国中仍然保存继承了其祖先的优秀品德、风俗习惯。孔子推崇周文化,也不歧视小国文化。在他看来,三代先王保存这些小国的祭祀血食,表现了三代尚德精神。若将这些小国消灭,不仅是它们的悲剧,亦会使自己因失德而走向灭亡。

  4“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强烈维护等级制度,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均”在《说文解字》中解为“平”(公平),这是它在词典中的意义。词在词典中的意义是抽象的、概括的。一旦用到言语里,有了具体的语境,词的意义就由语言义变为言语义,就会添加很多临时性的附加成分,由抽象变为具体,由一般变为个别。“均贫富”和“均无贫”的“均”词典义都是“平”,但到了“均贫富”和“均无贫”这两个不同的句子里,却有不同的解释。

  5孔子讲为政,不是谈政治,他讲的是政治哲学,或者说是政治原则,从这个角度来看,孔子的言论才更有价值,更有普遍意义。作为思想家作为圣人,其价值乃是提供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不是具体某一个样板。孔子认为,政者、正也。作为国家的管理理,首先自身要正,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修养达到了一个君子的要求,他才能够为国家做事(可大受),也才能做成事。所以后代的儒家主张格物、致知、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自身的修炼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在本章节中,孔子就明确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3.6)如果统治者有感召力,则就如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1)如果这样就没有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12.19)小人必然会被感化。“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早上之风,必偃。”(12.19)这样孔子自然就反对武力征服,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16.1)统治者自身做出榜样就是对百姓最好的教育。“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2.20)孔子设教,不仅注意个人修行,其对家庭社会国家种种法则制度秩序,所以使人群相处相安之道,莫不注意。自孔子之教言,群己即在一道中。为人之道即是为政之道,行己之道即是处群之道。不仅是双方兼顾,实则是二者合一。就政治言,治人得与治于人者同是一人,惟职责应在治人者,不在治于人者。其位愈高,其权愈大,则其职责亦愈重。故治人者贵能自反自省,自求之己。孔子答季康子问政诸条,语若平直,而寓义深远。若不明斯义,不能修己,徒求治人,不知立德,徒求使民。人道不彰,将使政事惟在于争权位,逞术数,恣意气。覆辙相寻,而斯民日苦。

  四语言及写法品读

  (一)设疑自探

  《论语》是一部说理为主的语录。它采用的是当时流行的周王朝的普通话(即“雅言”),以当时中原地区的群众口头语言为基础,既通俗平易,明白晓畅,同时又吸收古代书面语言精粹、洗练、典雅、整饬的长处,形成一种新的语言风格。所以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朴素无华,隽永有味。大家在学习过程中有什么疑问或体会,请提出来共同解决。

  (二)解疑合探

  教师找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预设问题:

  1孔子的语言风格有什么特点?

  2本文的文言句式有哪些类型?

  3背诵名句名篇

  4检查落实

  5小结回顾

  (三)质疑再探

  学习之后,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结合课文和当今现实提出自己的思考。

  预设问题

  对于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与“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观点,如果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是否有不当之处?

  五运用拓展

  1请大家结合《课堂新坐标》找出你认为最有价值难度的练习,让同学解答。

  2今天如何看待孔子的以德治国思想?

  六总结全文

  课后反思

  补充修改

选修高二语文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苏洵其人,体会他论说文真切鲜明的特点

  2、与《六国论》进行比较阅读

  二、教学要点:

  难点是把握文章的论证结构,理轻思路。

  排偶句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

  自渎、讲析、比较(2课时)

  四、教学步骤:

  (1)走近作者: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北宋时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著名散文家。著有《嘉佑集》。苏洵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合称“唐宋八大家”。苏洵与其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地说服力。其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练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比喻。苏洵的论文,见解精辟。他提倡学习古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

  (2)写作背景:

  北宋中期,国势日弱,民族矛盾十分严重,来自西夏、契丹的侵略气焰日益昌炽。为求苟安,宋每年都得向契丹、西夏纳币输帛,结果,极大地削弱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针对这种情况,苏洵花了很大精力研究古今兵法和战例,《权书》十篇就是他系统研究战略战术问题的军事专著,本文是其中一篇。

  (3)解题:心术:1居心(多指坏的)。如“心术不正”2心计、计谋

  本文讲将领的心理修养,制下御敌之道,以及运思、机权之术,全文都是围绕着为将的心术发挥,故题作《心术》。

  (4)研读课文:

  1、朗读课文;自主学习,明确重点词语;逐段疏通文意。

  2、课文结构:(板)

  [1]、论“将”(“为将之道,当先治心”)

  [2]、论“兵”(“凡兵上义”)

  [3]、论“战”(“凡战之道”,有四养)

  [4]、论战时为将之道(“智而严”)士则应“愚”

  [5]、论战时用兵之道:知彼——举例论证

  [6]、论战时用兵之道:知己(“知理、知势、知节”)

  [7]、论运用长短之术(避实击虚和暴短阴长的辩证思考)

  [8]、论善用兵之道(“无所顾”、“有所恃”)

  3、思考探究:

  明确:各自然段的中心句都是文段的第一句。各自然段之间的关系:

  ◆治心(首段)—养士(二、三、四段)—审势(五、六段)—出奇(七段)—守备(八段)

  ◆先解决思想意识问题,再注重具体的战术和安排;先提出将帅所需的素养与条件,再论述士兵的表现与结果。

  4、精华赏读:

  [1]、文章切实讲理,以理服人,以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光辉,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如:战争中的“义”和“利”的关系;战争与财、力、心、气的.关系;战争的阴长和暴短的关系等。另外,文章还阐述了智与愚,理和势,忍和勇,静和动,尝敌和自尝等众多双方因素的关系。

  [2]、文章的语格十分鲜明。

  起语多用“凡”字,使行文理直气壮;

  转接多“然后”“而后”、“故”,语气果断斩截;

  排比和对偶句有十几处之多,音韵铿锵,气势不凡。如:“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5)作业:

  [1]、阅读苏洵《六国论》,试比较《心术》与《六国论》在论说方式上的异同。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三、四

  [2]阅读下面的文段,思考后面的问题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馀勇,欲不尽则有馀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含义

  (1)为将之道,当先治心()(2)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3)然后可以制利害()(4)凡兵上义()

  (5)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6)惟义可以怒士()

  (7)未战养其财()(8)所以养其财()

  (9)丰犒而优游之()(10)小胜益急()

  (11)小挫益厉()(12)而士不厌兵()

  (13)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14)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译:

  (2)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译:

  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已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

  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缒兵于蜀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因有所侮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故士皆委已而听命()(2)邓艾缒兵于蜀中()

  (3)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4)彼因有所侮而动也()

  (5)能以兵尝敌()(6)故去就可以决()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

  译:

  (2)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

  译:

  5、这两段中,作者认为作战时,作将领的应该(),作士兵的最好();出兵时应该要做到()。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然后可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棰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晰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而按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形固,则力有馀矣

  6、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理而后可以举兵(出动)知节而后可以用兵(节制)

  B、知节则不穷(困窘)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应付)

  C、彼将不与吾校(通“较”,较量)吾蔽而置之(隐藏)

  D、彼将强与吾角(坚决,强硬)吾抗而暴之(反抗)

  7、下列加点的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使之疑而却(退却)吾阴而养之(暗中)

  B、使之狎而堕其中(阴险)使之无所顾,有所恃(依靠)

  C、尺棰当猛虎(相当)可以将矣(带兵)

  D、冠胄衣甲(衣服)据兵而寝(靠着)

  8、下列各句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可以支大利大患

  ——说明行军打仗要有全局战略眼光,不能贪小失大。

  B、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

  ——意为要尽量掩盖自己的短处,使敌人发现不了而犹豫不决。

  C、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

  ——用兵打仗既要无所顾忌,又要懂得利用外物。

  D、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善于用兵的人懂得凭借和利用形势,那么就有多余的力量了。

  9、下列各个句字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作者所主张的用兵“心术”的一项是:

  ①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

  ②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

  ③兵有长短,敌我一也。

  ④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

  ⑤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⑥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

  A、①③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②④⑥

  10、翻译下列句子:

  ⑴、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译:

  ⑵、袒裼而案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

  译:

  阅读下面一段完成1—4题。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箠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而按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1、下列各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知理而后可以举兵举:发动

  知势则不沮沮:沮丧

  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支:应付、支撑

  B、不足以辱吾技也辱:玷污

  吾蔽而置之蔽:隐藏

  使之狎而堕其中狎:阴险

  C、此用长短之术也术:本领

  使之无所顾顾:回头

  知此者,可以将矣将:出发

  D、乌获不敢逼逼:靠近

  冠胄衣甲衣:衣服

  据兵而寝兵:武器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固不在战矣

  B、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C、夫惟养技而自爱者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D、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知势而后可以加兵

  3、下列各句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

  ————说明行军打仗要有全局战略眼光,不能贪小失大。

  B、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

  ————意为要尽量掩盖自己的短处,使敌人发现不了而犹豫不决。

  C、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

  ————用兵打仗既要无所顾忌,又要懂得利用外物。

  D、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善于用兵的人懂得凭借和利用形势,那么就有多余的力量了。

  14、下列各个句字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作者所主张的用兵“心术”的一项是:

  ①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

  ②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

  ③兵有长短,敌我一也。

  ④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

  ⑤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⑥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

  A、①③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②④⑥

  【参考答案】

  1、A、B3、B(暴为显露)4、C

选修高二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4.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2.掌握重要的文言虚词和实词。

  教学难点:

  对荀子的学习观的理解。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是同学们早已熟悉的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呢?和学习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荀子·劝学》一文,领略一下荀子是如何“劝学”的。

  1.介绍《荀子》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所记。

  2.题解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二、课文诵读

  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纠正自己预习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学生字音掌握情况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注明通假字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吾尝跂而望矣()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其曲中规()

  (5)虽有槁暴()()

  (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7)君子生非异也()

  明确:(1)kuǐ(2)qì(3)lòu(4)zhòng(5)yòu通“又”;pù(6)zhì通“智”(7)xìng通“性”

  4.指名2~3名学生朗读课文(分节读)

  教师提示:

  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5.分组齐读课文(通过读、听,强化记忆)

  三、课文分析

  1.讨论、分析全文的'思路结构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结构

  组内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板书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归纳文中的多义词、活用词、特殊句式

  第二课时

  1.检查背诵

  2.整理、归纳文中重要文言知识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列出要归纳的项目,小组内相互交流、补充,教师投影提示强调,其中难句理解、特殊句式等应让学生动手翻译,以训练其翻译技能。

  A.字词解释

  (1)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

  (2)词类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②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③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④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3)一词多义

  B.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

  (l)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小组讨论,小组推荐发言人,以组为单位提问、交流)

  (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点拨: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可靠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2)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点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3)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

  点拨: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

  (4)“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点拨: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5)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点拨: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

  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

  论述的。

  4.鉴赏本文的论证艺术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比喻的有关知识,明确比喻的表达效果。引入对本文论证艺术的特点——采用大量的比喻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的鉴赏。

  点拨:

  (1)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2)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3)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这一特点)指导学生齐背课文,进一步体味本文的语言特点和论证艺术。

  5.小结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习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关键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

  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所有这些,也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6.课下作业:

  1.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名言警句、诗歌文章。编辑《劝学名言录》。

  2.学生交流学习体会,写一篇以“学习”为话题的诗歌或散文。

选修高二语文教案7

  学习目标:

  1、赏析诗歌内容,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2、掌握融情于景与直抒胸臆的抒情方法

  学习重点

  学会从意象、意境的分析和重要句子的理解等方面来鉴赏诗歌。

  学习目标

  1、诵读提示:

  整体语调:缓慢、低沉的。

  这首诗是感叹身世之作。前一层写旅夜风景,其实是寓情于景,为下文抒怀作铺垫,应当读得缓慢一些,使听者能品出此中情味。后一层直抒胸臆,“名岂”二句中上句为宾,下句为主--诗人后半生漂泊四方,居无定所,正是因“休官”之故,要读出压抑感。这两句可以不按“义群”读,仍读作:“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最后两句形象地概括了诗人的后半生生活,要缓缓读出,有自伤漂泊之意。

  2、背景分析:

  “旅夜书怀”顾名思义就是旅途中夜里写下的抒发自己情感的诗。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

  导学、导思

  赏析诗歌

  (一)内容分析

  1.纵观全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四句写了怎样的景?后四句抒发了怎样的情?

  首四句写

  。后四句

  2.首联描写旅夜处境,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和意境?

  首联点明 。一个孤舟夜泊的旅夜,岸上细草微风,江上一叶孤舟,诗人依岸而宿,就舟而居,融情于景,营造了一个凄凉孤寂的意境。这是作者孤独感伤之情的外化。

  3.颔联这两句写景的诗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无垠的星空,平旷的原野,浩渺的月光,奔流的江水,看上去是那样的雄浑阔大,让人心旷神怡,难怪有人认为这两句诗是“开襟阔远”(浦起龙《读杜心解》),甚至有人认为是写出了作者“喜”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杜甫五律例解》),你认为这两句写景的诗句,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和作用?

  其实这两句诗是 ,作者正是以自然的辽阔无边

  一叶可怜小舟的孤单与渺小,命运简直可以听凭大自然的摆布。面对茫茫的宇宙,想想坎坷的过去,望望无光的未来,何处才是自己的归程,悲从中来,悲愤难抑,悲愤之情跃然纸上。

  4.颈联“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立意至为含蓄,含蓄表现在哪里?

  这是 。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说“应”当,本是不应当,这就表现出诗人

  诗人是胸存块垒,不吐不快,却又不能直吐出来,只能采用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

  5.尾联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诗人孤寂而悲愤的心境?请简要分析。

  诗人运用了 手法表现诗人孤寂而悲愤的心境。诗人面对辽阔寂寥的.原野,想起自己的痛苦遭遇,深感自己漂泊无依,在这静夜孤舟的境界中,飘然一身像个什么呢?不过像天地间无所依存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 ,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天地虽大却无自己安身之处,景色辽阔却 诗人孤单与渺小的身世。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照应 ,对比鲜明,比喻贴切。

  (二)艺术手法

  在艺术技巧上,突出的一点是 。前面写景,写宜于表达诗人情感的景物;后者抒情,不是抽象地抒情,而是在抒情中藏有景物。杜甫的这首《旅夜书怀》诗,就是古典诗歌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一个范例。风格沉郁、感情激越,形象鲜明、境界宏阔,表现出诗人“老来渐于诗律细”的艺术成就。

  导练

  ⑴前两联写景,诗人抓住哪些意象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⑵怎样理解“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⑶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你从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选修高二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了解墓主一生主要经历和事迹,理解有识之士在封建社会的倾轧中生存的痛苦和愤慨。

  2、认识文章既重叙事、又重议论,两者相得益彰地表现人物特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写作特点。

  3、领会作者概括的“士穷乃见节义”的生活哲理和“文穷而后工”的艺术规律。

  教学重点:认识文章夹叙夹议的写法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士穷乃见节义”“文穷而后工”的哲理。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指导学生读懂文句,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进程:

  一、简介。

  1、介绍柳宗元:参见教材P92“柳宗元小传”。

  2、介绍碑文:碑文自古以来,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几种常用的碑文有:

  (一)墓碑

  墓碑通常有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抬头: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

  2.正文: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

  (二)墓志铭

  墓志铭常常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一般由死者名和文种名组成。如《柳子厚墓志铭》。

  2.正文:一般分为“志”“铭”两部分。“志”用散文,记述死者姓氏、仕履及一生主要事迹;“铭”用韵文,表示对死者的赞颂和哀悼。起先,一般将墓志铭刻石,埋入墓中,后来则立石于墓前,成为墓碑。

  3.落款:注明立碑的单位名称、撰文者姓名,同时署上成文日期。有的墓志铭立碑单位名称或撰文者个人姓名已写在标题下,所以落款只注明成文日期即可。

  (三)功德碑:通常也有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通常由功德人姓名称谓和文种名称构成。如《某某先生捐资建校纪念碑》。

  2.正文:叙述在何时、何地、为何原因、何人作了什么好人好事,同时正文也要阐明立碑单位或个人的感激之情。

  3.落款:署上立碑者名称或姓名,并署明立碑日期。

  二、疏通文句。

  1、自读、掌握每段重点词句(提示如下):

  第一段:皇考以

  第二段:逮有子俊杰廉悍踔厉风发屈

  第三段:用事者例出泛滥停蓄

  第四段: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教禁顺赖以男女质钱子本相侔没与设方计令书其佣比一岁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第五段:亦在遣中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拜疏士穷乃见节义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第六段:勇于为人贵重顾藉推挽穷裔道不行于时也自持有出于人自力以致必传于后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第七段:立然诺尽竟

  第八段:是惟子厚之室,既固既安,以利其嗣人。

  2、朗读、翻译全文。

  三、理清文章思路

  1、思考:文章各段分别写什么?可分为几部分?

  2、讨论:

  全文八段,可分为三部分;

  (一)(1)写死者家世。

  (二)(2-6)选取柳宗元一生五个主要方面叙写:少年才俊、出仕被贬、柳州政绩、以柳易播及文学成就。

  (三)(7-8)写子厚之死、归葬及铭辞。

  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认识韩愈墓志铭的创新写法,体会“士穷乃见节义”的哲理

  教学进程:

  一、阅读与探讨

  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柳宗元的为人的?摘出具体语句。(文后练习一)

  讨论;主要从他为人的品格、学业成就和做官的政绩等方面加以介绍。

  2、给你印象最深的是柳宗元怎样的为人?选取文章精彩语段,说说柳宗元令你敬佩的地方,赏析作者写人的方法。

  提示:第四段--为政才能高,选取典型事例;传播文化的功劳,他人拜其为师,衬托手法。

  第五段--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选取典型细节,对比写法。

  3、赏析多处对比的具体作用。(文后练习二)

  4、贯穿文章诸多材料的'主线是什么?文章第7段是否为闲笔,为什么?铭文有何深意?

  提示;以朋友之义为主线。

  第7段并非闲笔,回应了前面议论交谊的话,再比衬柳生前为人之正直,借以鞭挞世俗的丑恶风习,使文章更进一步,突出了文章主旨。

  第8段铭文语短情深,因为死者生前曾以无后为忧,而死后孩子又特别小;所以铭文是对死者最大的安慰,同样表现作者对柳的一往情深。

  二、赏析韩愈墓志铭的创新写法。

  1、墓志铭常规写法

  ①从内容上,“直述世系、岁月、名字、爵里”,对死者一生的德行、事业有一个完整的介绍。

  ②从章法上,开头叙述死者的世系、爵里,中间叙述死者一生经历,最后扼要交代后人;写作时以叙事为主,作者的态度是隐含其中的。

  ③墓志铭一般要“论列德善功勋”,并且“称美弗称恶”。

  2、比较本文的创新“变体”写法。

  ①开头不叙姓氏、里居。

  ②中间以较大篇幅发了两次议论:一是议论世俗交情,二是柳的坎坷经历与文章必传于世。

  思考:这些议论的用意何在?如何理解“士穷乃见节义”“文穷而后工”的哲理?作者说“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你能“辨之”吗?(文后练习一)

  ③对柳一生因支持王叔文改革而遭贬斥的大事采用淡化处理的叙述方式。

  3、小结韩愈文章的独特写法。

选修高二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掌握以下文言字词:居、如、方、作、撰、伤、与,并背诵9-13段。

  2、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

  重点难点:

  1、 重点:目标1;

  2、 难点:目标2。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1、音形之辨:

  曾皙(xī)长乎尔(zhǎng)率尔(shuài)比及(bì)

  哂之(shěn)以俟君子(sì)舞雩(yú)

  2、疑难字句: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3)唯求则非邦也与?

  3、一词多义:

  (1)如:如或知尔【2】如果。

  如五六十【6】或者。

  如其礼乐【6】至于。

  如会同【8】或者。

  求!尔何如【5】即“如何”,怎么样。

  (2)方:可使有勇,且知方也【3】义,道义。

  方六七十【6】古代计算面积的单位,纵横各一里为方。

  (3)乎:以吾一日长乎尔【2】比

  摄乎大国之间【3】在

  异乎三子者之撰【10】与

  4、词类活用:

  (1)端章甫名词作动词

  (2)风乎舞雩名词作动词

  (3)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形容词作名词

  5、特殊句式

  (1)毋吾以也宾语前置

  (2)居则曰:“不吾知也”宾语前置(居:平常,平日里。)

  (3)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状语后置

  (4)比及三年,可使有勇省略句

  (5)为国以礼状语后置

  二、新课研习:

  1、引入:

  这是一篇关于孔子与其四名弟子谈志的文章。(全文思路)首先孔子问,你们都有什么样的理想,然后四名弟子一一陈述,最后孔子点评。这里面孔子特别赞同谁的观点?曾皙。

  那么他为什么会“与点”呢?(幻灯)

  2、详解:

  面对这么大,以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分解。

  我们可以把这个大问题拆成几个小问题。

  那么你们觉得我们必须在了解哪些东西之后,才能回答这个问题?

  【明确】:(1)曾皙表达观点的语句曾皙的观点。

  (2)其他人表达观点的语句他们的观点和曾皙的差异何在?【提示:赞同点,隐含了不怎么赞同其他人这个问题。】

  (3)孔子的基本思想倾向是怎样的?

  回答以上六小问:

  【明确】:(1)第12段。请学生不看课后译文来翻译。

  曾皙的观点不明确。(孔子有云:“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我们姑且将这个问题存而不论。)

  (2)子路:第3段。请学生不看课后译文翻译。

  子路--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第6段。请学生不看课后译文翻译。

  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民”,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第8段。请学生不看课后译文翻译。

  公西华--“愿为小相”。

  思考:三人观点的共通之处?

  【明确】: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志向都是符合儒家“不仕无义”“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这一入世精神的。

  讨论:我们学习前面几篇课文的时候已经知道孔子周游列国,忙于求仕,很显然,他是主张积极入世的,但这里孔子对三子的入世精神没有明确而直接的肯定,是不是孔子当时观念有所改变?还是曾皙与其他三人的观点只是态度或表述差异,曾皙态度或对入世精神的表述比前三者更好?

  【二次讨论前提示】:(1)如果是孔子观念有所改变,你是否可以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例证?

  (2)如果曾皙和其他三人的观点只是态度差异,那么曾皙的话到底该如何理解?可不可以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到例证?

  附:对三子观点评述的含义:针对子路“率尔”答出“可使有勇”,孔子“哂之”理由就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针对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当时不语,在回答曾皙的询问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既然是治理国家,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

  针对公西华的观点,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既然也是治国大事,你却只是“愿为小相”,“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

  【明确】:(1)孔子虽然热衷于入世,但多次碰壁后心灰意冷,知道自己“道之不行”,有“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之叹。曾皙的志向表明他“知时而不求为政”,这和孔子此时的心情契合。

  (2)曾皙描绘了一副雍容暇豫(安闲逸乐)的盛世气象,这正是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心怀天下的主张的生动写照,体现了孔子的政治理想。

  3、延伸:

  讲到这里我们这个问题是否解决了呢?

  孔子“安贫乐道”思想介绍:

  传说,孔子有学生3000,其中最出名的有72人,而颜回又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

  颜回的一举一动,在孔子看来,都合乎心意。所以孔子常常以颜回的事例来教育其他学生。

  有一次,孔子对学生们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指:颜回,真贤者啊!他住在荒僻的巷道里,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他乘饭用的器皿是竹子做的箪,舀水用的器具是木头做的瓢。这要是落在别人头上,则是不堪忍受的了,但是颜回始终感到满足、快乐。颜回确实是个十分贤德的人啊!

  这个故事展示的是一种安贫乐道(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的思想。我们是否可以从“安贫乐道”这个角度来解释曾皙的这段话呢?

  【明确】:曾点所描绘的是学习圣人之道的快乐(即感受沂水春风之乐),符合孔子安贫乐道的思想。

  【补注】:沂水春风:比喻深受孔子(老师)的教育与熏陶。

  本堂课所研究的这个问题,不仅是要大家进一步接近孔子思想,接近儒家文化,也是希望能引起大家对发散性思维能力的重视,多做这样的分析思考,可定会对大家有益。

  三、作业:

  (1)课后思考:你觉得孔子赞同曾皙这个问题是不是还会有其他解释?

  (2)以“我看‘其言不让’”为题,写一篇评论性的文章,字数:不少于200字。

【选修高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选修高二语文教案11-09

选修高二语文教案(9篇)11-10

选修高二语文教案合集9篇11-10

选修高二语文教案(汇编9篇)11-11

高二地理选修教案07-01

生物选修一教案02-04

高二语文《项链》教案07-19

高二语文《过秦论》教案08-25

高二语文《劝学》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