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教案

时间:2022-12-11 19:36:52 高二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二语文教案(集锦15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二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语文教案(集锦15篇)

高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语:

  自古以来,月是个永恒的母题,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关注着苍生的冷暖,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在此之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陈风·月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李商隐《月夕》)……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杜甫有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二、作者介绍及背景提示

  (一)、作者:

  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曾任兖州兵曹。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二)、解题: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清商曲辞、吴声歌。)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打破了六朝以来宫体诗的`空洞庸俗,提高了言之有物、并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三、指导理论与教学目的:

  ①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不象其它艺术可以直接诉诸于人的听觉、视觉。用语言塑造的文学形象是间接的形象,但它却能比其它艺术给人更多的审美感受,这是因为它给人提供的想象空间更大,回味余地更多。因此要感受这些形象,欣赏它们,就要通过想象把语言还原成可视可听的画面,进而走进这画面中去。记住:想象是至关重要的。

  ②诗人作诗多用虚写,因为虚拟的手法,更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普遍的规律。故我们读诗也要多从虚处去读

  诗歌须有意境,有意境的诗才是好诗。组成意境的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具体物象称作意象。诗歌的意象大都是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复合物,那幺由意象形成的画面也应该是亦虚亦实的,因此读那些以表现主观情感为主的文学作品,就要用虚实相生的方法,而且更多地要从虚处去读,不要读死了,读实了,否则诗歌的意蕴就显得狭窄和浅薄,读者的想象空间、回味余地就小了,得到的美感也就少了。记住并理解这一条文学欣赏的理论,用它来指导我们今天的阅读(关于这条理论,同学们可阅读课本《文学欣赏的基本理论》中的"意境"部分和"文学欣赏的心理过程")。

  ③领悟思妇游子相思这一原型主题,领悟"月"在中国人情感世界中的意义。

  四、朗读

  要求学生在欣赏时,展开想象,把语言文字还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绘又带有学生自己审美情趣的画面。

  五、层次结构

  关于这首诗的层次划分,近人歧见纷纭。我们以为,此诗应分成三个部分:

  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

  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

  余下二十句为第三部分,喊观照人生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具体而言,这一部分又分为一二层: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为一层,写思妇怀人;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最后为一层,写游子想家。

  结构上,此诗既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同时又以月亮为景物描写的主体和引发感喟、抒写情思的依托,表里兼顾,情景交融,使全诗显得浑然一体。

  六、赏析诗歌

  (一)欣赏诗的景物美

  1、导:这首诗就是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的。

  2、问:在前几句诗中,诗人写到了哪些意象?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副画面。

  3、学生描绘画面意境:

  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二)领悟诗的哲理美

  1、导:诗人在感受无限美景的同时,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

  2、出示幻灯字幕及配画,指名一学生朗诵本节。

  3、评价学生的诵读,并加以指导,在指导中让学生感受哲理。

  读出“江天一色”的辽阔与苍茫,“空中孤月”的寂寞空旷。

  “何人”“何年”应重读,以读出诗人对月的苦苦追问与思索。

  “人生代代无穷已”应读出一种沉重的历史沧桑感,“江月年年望相似”“但见长江送流水”应读出诗人对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惆怅。

  七、课文译文。

高二语文教案2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讲前朝故事来揭露自己所处清朝“盛世”黑暗现实的创作意图。

  2、了解本文情节曲折离奇、波澜迭起、跌宕多姿等特点,了解作者通过怎样的构思和表现手法来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

  3、掌握课本所规定的必须掌握的多义实词,尽可能熟悉一批文言词语。

  教学设想

  1、课文较长,故事情节曲折多变,但语言较浅近,可以让学生借助课文提示、注释,查阅词典,通读课文,理清脉络,编写情节提纲。

  2、为使学生学得生动有趣,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引一则跟它相类的野史作比较,使学生了解同旨异体的文章,并进一步把握《促织》的题旨。

  3、《促织》的结尾,历来有争议,通过讨论,求得比较一致的看法。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简介作者及作品,通读课文,解决词句疑难、分段。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

  1、题解:

  课文选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简称《聊斋》。

  作者蒲松龄,山东淄州(今淄博市)蒲家庄人,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从小热衷功名,19岁参加科举考试,连中县、府、道的第一,但此后却屡试不第,挤不进官场。他的大半生基本上在家乡过着清苦的塾师生活,因而和人民接触的机会较多,对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有所不满。

  蒲松龄20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40岁左右基本完成,以后不断有所修改和增补,直到死前为止。这部作品,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聊斋》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神话传说,书中极大部分以狐仙鬼怪、鱼精花妖为题材,用以讽刺现实,寄托孤愤。正如该书自序所说:“集腋成裘,忘续明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是悲矣。”

  《促织》是《聊斋》中的名篇,作者通过写成名一家被官府逼迫交纳蟋蟀以致倾家荡产,但又终于致富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徭役的残酷,辛辣讽刺“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丑剧,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2、通读:

  (1)提出要求:

  ①先看课文“预习提示”,画出关键句子。

  ②对照注释逐段通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句子。

  ③阅读时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以什么为线索展开全文;

  紧扣线索,简要归纳段意;

  结尾“异史氏曰”是否是多余笔墨?

  (2)通读课文: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自读课文。教师指导,一些简单的疑难,随时个别解决;困难较大,带有共性的问题,教师板书,准备讨论答疑。

  (3)解释疑难词语句子:

  学生通读课文结束,教师根据板书,解释疑难词语句子(限于课本未加注释或虽有解释但不够恰切的)。

  ①不终岁,薄产累尽:累尽,课文注释“受累而赔尽”。按:累,音lèi,这里作亏损讲,就是“赔”的意思,“累尽”应作“赔光”讲。②成然之:成名(认为)很对。然,是;然之,以之为然。

  ③展玩不可晓:翻来复去的细看,却不明(是什么意思)。展,展转,翻来复去;玩,玩味,细细地体会。

  ④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句中“复算”,课文注释“算帐,追究”,细味“复”字没有落实。这句应该是两句话两层意思,第1层是母亲骂,第2层是父亲再算帐。

  ⑤思试之斗以觇之:前一“之”代“蟋蟀”,后一“之”代“蟋蟀角斗的本领”。“以”,连词“而”。“觇”,窥视,此处是“看”的意思。

  ⑥又试之鸡:(接着)又(拿它)跟鸡试斗一次。“试之鸡”即“试之以鸡”、“以鸡试之”。

  3、分段:

  (1)讨论:①贯串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促织)②以“促织”为线索,本文可分几部分?

  参考:全文9段,前面8段是按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记叙的。最后一段是作者评论,属作品的附带部分。可有两种分法:一种是按开端、发展、高潮、结束这四个部分来分的;另一种是按段紧扣“促织”这条线索划分的,建议把这两种分法,编写一个简单而又清楚的结构提纲。

  (情节提纲编写的指导:

  具体进程:先用幻片放映学生编写的两份提纲,让同学们略作评判,教师简要点拨:然后教师出示自己所编写的提纲,供学生修改自己的.提纲时参照。要强调教师的提纲不是唯一正确的标准,只供借览,不可照搬。)

  教师的点拨,注意如下几点:

  1、要注意“发展”与“高潮”两个阶段的区别。高潮,表现为矛盾比发展阶段更趋尖锐,往往形成一种新起的,惊心动魄的或更奇异的波澜。成名“虫死子亡”,就是这种矛盾更趋尖锐,别起波澜的重要标志。

  2、情节的每一阶段都包含若干主要细节,主要细节间带有由一事向另一事发展或转化的性质。细节可单独成段,也可分属上下两段,还可一段包括几个细节,不要机械地按自然段划分细节。

  3、每一阶段的线索提示,要兼顾“事”与“情”两个方面。单提“事”,不能完整地反映作者的构思思路。

  4、用语要注意简炼,语句的长短要大体一致。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分析创作意图,情节构思和表现手法;分析作者的思想局限性;补充点作业,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进一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从检查作业入手,导入课文分析

  检查学生是否完成了情节提纲的编写任务。指名学生,要求流畅地朗读课文第7段;并用三言两语说明本文的创作意图和情节特点。导入本课时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及其表现手法。

  二、作者创作意图和情节虚构分析

  关于作者的创作意图:

  启发提问:同学们已经知道,本文的创作意图,是借讲前朝故事来揭露黑暗现实,批判的针芒直指天子。为了把探讨推进一步,请大家再思考并回答如下的问题:“促织之戏,唐代天宝年间就已盛行,作者为什么把故事的背景选定在明朝宣德年间?宣德年间是‘治世’,还是‘衰世’?明宣宗是一个怎样的君主?”

  估计学生会以为宣德年间是封建时代的“衰世”,明宣宗是一个昏庸的君主。

  教师板书下面的几句话,并进行点拨:

  “宣德治世,宣宗令主……顾以草虫纤物殃民至此耶?抑传闻失实耶?

  这是跟作者同时代,当时诗坛的宗师王渔洋,写在《聊斋志异》手稿本上的一条评语。王渔洋为什么要强调宣德年间是“治世”,宣宗是“令主”,即“明君”呢”?显然他的用意,是要提醒读者读《促织》时要联系眼前的现实。康熙年间正是清代的“盛世”,康熙本人正被目为“英主”。可当时的统治集团和康熙本人同样追求“声色狗马”,酷爱“斗鸡戏虫”、至今传下来的斗蟋蟀盆,以康,乾年间制作最精,康熙时更有以制盆扬名于世的。可见作者的创作意图,实际上是在借讲前朝“令主”当政的“治世”时代的事,来揭露“当时”“英主”当政的“盛世”的黑暗现实。“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当是目有所睹;“天子偶用一物”,更是特有所指,不是泛泛议论。这正反映了蒲松龄思想的深刻处,“治世”、“盛世”尚且如此,那“庸主”当政的“衰世”就不用说了。“预习提示”说这篇“小说反映的现实,在封建社会具有普遍的意义”,是很有道理的。

  关于本文的情节虚构:

  启发、提问:同学们已知道,本文的情节曲折离奇,波澜迭起。现在请大家再考虑两个问题:(1)为什么要这么曲折离奇?它与创作意图到底有什么关系?(2)情节的虚构,是否有史料作依据?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幻灯出示如下明清笔记,然后进一步提问、点拨。

  “我朝宣宗,最娴此戏,曾密诏苏州知府况钟进四个。一时语云:‘促织瞿瞿叫,宣宗皇帝要。’此语至今犹存。”(沈德符《万历野获篇》)

  “宣宗酷爱促织之戏,遣使取之江南,价贵至数十金。枫桥一粮长,以郡督遣,觅得一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谓骏马所易,必有异,窃视之,跃出为鸡啄食。惧,自缢死。夫妇,伤其妻,亦自经焉。”

  (《梅村诗集笺注》转引吕毖《明朝小史》)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这两则史料在《促织》里是否都用上了?第二则史料和成名一家的遭遇很相似,并已具备一个完整故事的轮廓,为什么不按照这个故事的轮廓来展开情节,而要另外虚构一些离奇、虚幻的情节;

  学生回答后,教师作点拨性小结:

  正如同学们说的,这两个材料《促织》里都运用上了,只是进行了改造。这就说明作者借讲前明宣德年间事来揭露现实黑暗,不是毫无根据的,把一些“烂污”泼在明宣宗头上,而是有历史

  成名夫妻由求神问卜而得佳品——这个情节提炼了现实生活、旧时人们陷入绝境,往往寄希望于求神问卜。但神图那么灵验却是虚幻的。作者虚构这个虚幻情节,正曲折地反映了成名夫妇实际上已无生路,读者读了,自会想到这点。

  成名九岁的儿子魂化蟋蟀而且轻捷善斗——这个情节也有现实因素,在旧时代,孩子惹祸自杀,是常有的事。魂化蟋蟀则不可能。但这个虚幻情节却有着强烈震撼人心的揭露、批判力量。试想,一个九岁孩子,经历着多么大的肉体和精神折磨,这比成名夫妻的身陷绝境,更使读者感到心情沉重。

  结尾的的喜剧结局——既然魂化蟋蟀不可能,那成名一家的摆脱厄运,裘马扬扬也就纯属幻想。但这个情节却深刻地揭示了封建政治的腐朽性,读者读了,自会联系当时官场的黑暗现象。

高二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 “赋”的有关特点。

  2.诵读、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3.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4. 理解作者由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和通过主客问答手法所表现的旷达的情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板书课题)

  二、简介“赋”的体裁特点

  三、简介苏东坡及其在黄州的生活经历

  四、指导诵读

  这篇课文为辞赋,特别注重声韵美。在预习和教读中,宜让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诵读中可根据以下要求,让学生注意韵脚和对偶句。

  (1)指导学生注意以下押韵字和换韵情况。

  第一段 间天然仙

  第二段 桨光方

  慕诉缕妇

  第三段 稀飞诗

  昌苍郎

  东空雄

  鹿属栗

  穷终风

  第四段 往长

  瞬尽

  主取

  月色竭适

  第五段 酌藉白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按现代汉语语音来读,有些字今天已不再押韵,这是由于语音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而变化了的缘故,在北宋时期,它们都是押韵的`。至于其间发展演变的规律怎样,那是音韵学研究的课题。这一点,向学生交代一下即可,不必求之过深。

  (2)注意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举酒属(zhǔ)客 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 山川相缪(liáo) 酾(shī)酒临江

  驾一叶之扁(piān)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

  五、布置作业:

  熟读并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研习课文

  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讨论题:

  (1)第1段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色?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情?

  (2)第2段怎样描写箫声的?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

  (3)从第3段客人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其生悲的原因有哪些?

  (4)苏轼针对客人的回答,阐述了什么道理,此时又是怎样的心情?

  讨论提示:

  (1)清风、江水、明月美好景色,泛舟者心情欢畅,其“乐”之甚。

  (2)“怨”“慕”“泣”“诉”---“哀”“凄切婉转”。

  (3)其一,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的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于江渚之上。其二,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其三,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名悦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4)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表现了作者超然独立、不计得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作者从水、月中悟出了变与不变的道理,苦闷的心情得到了慰藉,精神上得到了解脱 。(客人的话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反映了作者的内心痛苦。)

  2.齐读课文,体会其语言特点。

  (1)骈散结合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高二语文教案4

  《苏武传》课文原文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毉。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大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陵恶自赐武,使其妻赐武牛羊数十头。后陵复至北海上,语武:“区脱捕得云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武闻之,南乡号哭,欧血,旦夕临数月。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过。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荒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壹别长绝!陵起舞,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聩。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诏武奉一太守谒武帝园庙,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常惠、徐圣、赵终根皆拜为中郎,赐帛各二百匹。其余六人老归家,赐钱人十万,复终身。常惠后至右将军,封列侯,自有传。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苏武传》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把握历史事实,理清文章脉络。

  2、分析人物性格,重点剖析传主的性格特征,体会传主的人格魅力。

  3、分析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技巧。

  4、对传主的功过得失和价值意义进行讨论、评价。

  二、教学重点

  1、分析人物性格特征,体会传主的人格、精神。

  2、评价传主的功过和价值。

  三、教学方法

  1、前两课时翻译

  2、第三课时主要是教师引导

  3、第四课时主要是学生讨论

  四、课时安排:

  4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3课时

  课前预习:运用古汉语工具书,结合课文注释,通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一)导入:欣赏歌曲《苏武牧羊》: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

  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民歌,歌曲里所歌唱的苏武是我国历的民族英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光耀千古的英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

  (二)安小标题,理清脉络

  很多同学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总有一个感觉,就是拿起容易放下难,总想一口气把文章读完,因为这篇文章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那么我们现在给文章的情节发展添加小标题,这样一来,曲折复杂的情节就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文章的脉络也就出来了。

  方法:同学们先各自提出自己概括的小标题,然后全班进行讨论筛选,评选出佳的小标题。

  要求:小标题要准确概括情节变化,并尽量展现人物性格特点,同时注意语言的通顺凝练。

  小标题:

  1、初使匈奴,单于受礼。2、缑王谋反,祸及汉使。3、舍生取义,以死明志。

  4、卫律劝降,威武不屈。5、饮雪吞毡,此志不渝。6、李陵劝降,忠贞如一。

  7、武帝驾崩,恸哭数月。8、汉匈和亲,请还苏武。9、历尽艰难,发白归汉。

  (三)分析人物,总结手法

  1、小标题概括文章情节,因此我们从小标题中就能概括出苏武的性格特征: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答案不限)

  2、从小标题概括出的苏武的性格只是其性格特征的概貌,如果要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我们还需从细节的分析入手。

  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

  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3、既然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文章的重头戏,那么我们且仔细研读这部分。

  这部分主要是人物对话,找几个同学进行分角色朗读,务必读出每个人物各自特有的语气。

  4、通过分角色朗读,我们体会到了每个人物极具个性的语言,那么这些语言都表现了人物怎样的个性?

  卫律:傲慢自大、阴险狡诈,是个求荣的小人。他先是“威逼”苏武,用杀死虞常的行为企图“杀鸡儆猴“结果吓倒了张胜,却吓不倒苏武。接着他又用死亡来威胁苏武投降,谁知苏武毫无畏惧。卫律见”威逼“不行,于是就”利诱“,想用荣华富贵来打动苏武的心,谁知苏武不但不吃这一套,还义正词严地指责卫律通敌叛国的可耻行径。卫律恼羞成怒,悻悻离去。

  李陵: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因此李陵对苏武的劝说不像卫律那样威逼利诱,而是企图以情动人,用肺腑之言打动苏武。他先是说汉武帝年高而昏庸,苏武的兄弟为国尽忠却枉死,苏武自己也已是妻离子散,而后他又现身说法,叙述自己刚刚投降时的心情和调整过程。李陵企图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肺腑之言打动苏武,但苏武却始终忠贞如一,不为所动。李陵见状,惭愧不已,更加自责于自己的背叛祖国的行为,痛哭而去。

  由此可见,李陵从情感上是赞同甚至是崇拜苏武的宁死不屈,只可惜,他由于自己意志不坚已经投降了匈奴,铸成大错,所以他一直处在这种矛盾、痛苦的状态中。李陵的矛盾、痛苦在苏武归汉之际表现得为淋漓尽致。他且饮且歌,且歌且舞,长歌当哭,泪如雨下,苏武十九年持节不屈的坚贞让他清清楚楚地看到了自己叛国变节的可耻卑劣,羞愧悲痛之情无以复加。这就是李陵,一个矛盾痛苦的悲剧人物。

  苏武:面对卫律的威逼利诱,甚至是死亡的威胁,苏武不但无所畏惧,而且对盛气凌人的卫律反唇相讥,义正词严地指责卫律的行径,用南越、大宛和朝鲜杀汉使而终遭汉朝惩罚的历史教训来警告卫律,多行不义必自毙,使得卫律的威风一下子就没了,灰溜溜地走掉了。在这场劝说的斗争中,苏武取得了精神上的胜利。

  面对李陵切中要害的真挚劝说,苏武的内心也一定翻腾着情感的浪花,亲人的惨死、妻离子散也一定让苏武倍受痛苦的煎熬,但为国效命的信念终于战胜了一切,苏武向李陵再一次表明自己忠君爱国至死不渝的信念,使得李陵羞愧而去。

  不管是威逼利诱,死的威胁,还是肺腑之言的劝说,都打动不了忠贞如一的苏武,他实在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子,爱国忠诚的真君子!

  5、除了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文章里个性鲜明的各种人物对苏武也起了对比映衬的作用,请同学们把文章里各种人物的性格和苏武作一个对比,看看他们的映衬分别凸现了苏武怎样的性格特征。

  (1)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

  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

  (2)卫律: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

  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3)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

  苏武: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无怨无悔

  小结:在各种人物的对比映衬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识,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二,长达十九年守节的坚韧不拔。苏武的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的人物的对比下,更加具有勾魂摄魄的人格魅力,千古流芳!

  6、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在把握文章脉络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各种人物特别是传主的性格特征,我们为这样一个有血有肉、不卑不亢、忠贞不渝的苏武而深深感动着。同时我们还点出了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详略得当的情节、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次要人物的对比映衬。

高二语文教案5

  【教学目的】

  1、学习运用历史资料提炼观点的方法。

  2、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排偶句的运用。

  3、认识贾谊对秦代暴政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而大半篇幅用于叙述秦王朝兴亡的历史过程,实际上是以史实作论据,论证秦的迅速灭亡是由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因此,教学重点应是最后一段。

  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它是高度概括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色彩;本文又是用骈体写的,这种色彩就表现得更为明显,要讲清这一点就很难。此外,还要考虑到本文的背诵量较大,要使学生既能背得顺畅,又不增加他们的负担。

  2、教学方法:

  课文练习只要求背诵最后三段,也是出于不增加学生负担的考虑,但从教学的需要来看,背诵全文是大有好处的。为此,拟采用诵读教法。

  背诵应有严格要求,但个别地方可以放宽。如第2段列出九国的顺序是“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而第5段则是,“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据此可以看出,作者的基本排列方法是以山东六大国置前,三小国置后,至于六大国中孰前孰后并无一定的准则。背诵时就不一定非照原文顺序不可。其次,第2段还列出20个人名,是举例性的,不过是作此随手拈出(例如乐毅是“制兵”的人,而被列入“通意”一类),背诵时不一定一一背出,也不必照原文的顺序。总之,要从总体着眼,只要不违背作者本意,就可以不计较个别字眼,当然,关键的字眼决不容许出现错误,这是背诵长文(千字以上)的原则。

  3、课时安排:

  本文拟用3课时诵读。

  第一课时:简介作者及《过秦论》写作意图,分析全文布局,诵读第1、2两段。

  第二课时:诵读第3、4段。

  第三课时:诵读第5段。

  【预习安排】

  1、朗读课文2~3遍,要求字音准确:

  补充注音如下:

  因利乘便(chéng)殽函(xiào) 合从(zng)翟景(zhái)将数百之众(jiàng)镞(zú)笞(chī) 膏腴(yú) 万乘势之(shèng)召滑(shào)

  2、思考下列问题:

  ⑴ 本文是一篇史论,为什么大半篇幅是叙事?作者这样叙事有什么目的?

  ⑵ 文章将秦统一全国的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为什么这样划分?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作者和《过秦论》写作意图

  贾谊的《过秦论》共有上、中、下三篇。我们学的是上篇,文中概括叙述了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了秦始皇的暴政,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它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这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了中篇,作者对这个观点作了分析,并进一步指出秦二世不顾“天下之嗷嗷”,继续实行暴政,“重之以无道”,然后从正面提出治理天下的原则:“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这是作者为文的本意所在。下篇主要指责秦王朝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君主──子婴的过失。

  《过秦论》鲜明地表现了贾谊的政治立场。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人。18岁时以能读诗书、善属文,为郡人所称誉,廷尉吴公荐于汉文帝,被任为博士。不久,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后为梁怀王太傅。32岁时郁郁而死。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500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批评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论“古”是为了说“今”,这是读本文时首先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

  二、粗略分析全文布局

  1、先按表达方式将全文分为两部分:

  ⑴ 记叙部分:写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前四段)。

  ⑵ 议论部分: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后一段)。

  2、再分析记叙部分的层次,可分两大层。

  ⑴ 兴起的过程(前三段)。

  ⑵ 灭亡的过程(第四段)。

  三、诵读第1段

  在诵读练习中以提问方式明确本段的内容要点:

  1、秦的地理优势;

  2、秦孝公的政治雄心──统一天下;

  3、基本国策(耕战、连衡)及成果。

  史实补充:

  1、“外连衡而斗诸侯”──这是跟上文“内立法度……修守战之具”相对应而言,其实这是后来的政策。有些“教参”上甚至把它跟连衡政策的创立人张仪联在一起,这是不正确的,张仪相秦是在秦孝公死后十年,即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由此可见,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重在“会意”。

  2、“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史记·魏世家》:“三十一年(即秦孝公22年,公元前340年),……秦将商君诈我将军公子而袭夺其军,破之。秦用商君,东地至河。”“东至河”。即秦得河西之地。这是秦以“诈力”夺取诸侯土地的一个突出的例子。按:这是秦取河西地的开始,秦惠文王八年(前330年),魏又献河西地少梁(今陕西韩城南)。

  三、诵读第2段

  提问:本段叙述了哪几位秦国国君时期的事?(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庄襄王死于前247年,其间长达90年,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

  讨论后,归纳如下:

  1、将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间的事情集中到一点上来写: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以诸侯反衬秦。孝文、庄襄二朝则一笔带过。这是从总体上看。

  2、写秦扩大领土,按南、西、东、北四个方位说,显出其军事力量无比强大;写诸侯,按“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解”的顺序说,并极力渲染其声势,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这是从局部来说的。

  3、统观此段叙史,近乎艺术概括方式,本质是真实的,但客观的历史过程并非如此。

  史实补充:“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苏秦说六国从亲,约在前334~前332年之间,其时苏秦任从约长,并佩六国相印。“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这是第一次合从。前318年,苏秦再次约从六国共攻秦,楚怀王为从长。至函谷关,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年表》中作“五国”)。这是第二次合从。此外,前298年,魏、齐、韩三国曾联合攻齐。还有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于河外,这已不在上述87年之内了。从上述史实可以看出,所谓“九国之师”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这也说明史论叙史跟史传的不同。

  背诵要求:

  1、可以从“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直接过渡到“尝以十倍之地”;

  2、“于是六国之士……制其兵”这一段可略读。

  四、留作业

  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背诵第1、2段。

  用提问过渡:本文题目是“过秦”,这两段说到秦的过错没有?(没有,虽然也表现了秦的“诈力”政策,但在斗争中使用“诈力”是每一方都会有的,只是看谁用得更好。)既然如此,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为下文作铺垫,以统一过程中的强大跟后来的迅速灭亡做对比。)所以,下段就先说秦的过错。

  二、诵读第3段

  1、先默读一遍,说说秦始皇的过错是什么。

  2、找出写过错的那一层(“于是废先王之道……陈利兵而谁何”)试用几个字来概括秦始皇的对内政策。(愚民、弱民、以民为敌。)

  3、划分全段层次并答问:

  ⑴ 首句写秦始皇统一全国,只有一个意思,却连用四句来表达,为什么?

  这是中国空前的统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加以铺排;极言秦王朝的无比强大。

  ⑵ 次写扩大版图,有什么作用?

  仍是极言秦王朝的强大。要求注意“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一句,是用来烘托秦始皇的威势,可算是虚写。如要实解就会出现矛盾,前218年,张良曾雇力士刺始皇于博浪沙,误中副车。⑶ 写秦始皇的对内政策这一层的要害是什么?

  “不施仁义”,为结论张本。

  补充解释:“谁”“何”都是疑问代词用如动词,由此引申出“呵问他是谁”的意思。

  以上二小层可合并为一层:写秦始皇对内、对外的政策。

  ⑷ 末句写始皇的设想,有什么作用?

  反衬秦王朝灭亡之迅速。

  (说明以上内容可以在分层诵读中依次讨论。诵读和讨论是交叉进行的。在全班学生基本成诵之后,再提出下面的问题。)

  4、本段在全文结构中有怎样的作用?

  上文写秦日益强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本段写统一后的措施说明秦已从攻势转为守势;正因为措施不当,才导致了它的迅速灭亡,所以下段接着写它的灭亡,作者“过秦”之意尽在其中。

  三、诵读第4段

  默读一遍后概括本段大意:陈涉起义,天下云集响应,并起亡秦。

  提问:开头写始皇余威,有什么作用?(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作者写陈涉起义的一段话中,要害是哪一句?(“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这说明了什么?(全国人民不满秦王朝的统治。)它为下文哪一句作铺垫?(“仁义不施”。)

  再问“将数百之众”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百万之师”──秦人能打败九国“百万之师”,而不敌陈涉“数百之众”,可以发人深思。)“斩木为兵”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这说明了什么?(“收兵”不足以遏止人民的反抗。)

  在学生基本成诵后,还可以问:你怎样看待贾谊对陈涉的评价?

  教师小结时主要谈两点:

  1、贾谊是对陈涉起义作出高度评价的第一人;

  2、阶级的偏见也是有的。

  四、留作业

  1、背诵第3、4段,准备诵读第5段。

  2、下面两段话均摘自《过秦论(中)》,只要求看懂大意。读后就以下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引文(一):“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志,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

  引文(二):“二世……重之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珠,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君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藉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⑴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应当怎样解释?

  ⑵ 作者是怎样分析陈涉起义的?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背诵课文第3、4段。

  2、答问:读过引文(二)后,再看课文第4段中关于陈涉的叙述,你认为“瓮牖绳枢之子……倔起阡陌之中”这段话的总体意思是什么?(他不凭借高贵的地位和杰出的才能,却很有号召力,就是因为他的奋起反抗符合人民大众的心愿,但“才能不及中人”这句话却带有明显的贬意。)从全段来看,其内容可用引文(二)中哪些字眼来概括?(“民危”“易动”──这就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而“民危”“易动”,正是暴政所造成的结果。由此自然转入议论。)

  二、诵读第5段

  1、补充注释:

  ⑴ “且夫天下非同小弱也”──意谓秦有天下,非同地方性政权,其力量是不小的。

  ⑵ “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雍州的地势、殽函的.险固,还是原来那个样子,意谓秦地的优越地形并未发生变化。

  ⑶ 棘──课本注,“棘”通“戟”。此与上文“斩木为兵”矛盾。按:“棘矜”应合解,即伐棘为矜,矜仗也。“鉏耰”又作:“耰鉏”,是一种农具,类似今之长柄大锄。这样解释,正好跟下文“钩戟长铩”对应成文。

  ⑷ 同年而语──又可以写作“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之意。

  ⑸ 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这句说的是秦统一全国以前的事。万乘,战国时的大国也称“万乘”。同列,秦与山东各国皆诸侯,故称“同列”“序”“朝”为互文。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时秦很强大,所以八州诸侯都来朝拜它。按:从秦孝公到秦统一全国之前,共有140年,所以下文接着说“百有余年矣”。至“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才说到秦统一天下。

  ⑹ 攻守之势──“攻”,指统一六国以前;“守”,指统一六国之后。

  2、划分层次:第一层(开头至“则不可同年而语矣”)对比论述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的力量。开头指出秦王朝的优势仍然存在,这是对比论述的前提。对比则表明陈涉的地位和农民军的武器及素质远不如九国之君及其部队。要害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八字,是为全文的结句设伏的。第二层(“然秦以区区之地”至结句)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下四句照应第1、2段,“然后”二句照应第3段,“一夫”三句照应第4段。“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为全文中心论点。

  3、诵读诣导:本段是全文的重心,句句都是说秦之过,一定要读得有气势,表达出作者“过秦”的深意。

  ⑴ 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口气。

  ⑵ 以下连用六个“也”,用极其肯定的语气读。

  ⑶ 排比句中的重音是:“非属(于)”“非銡(于)”“非抗(于)”和“非及”。(“非及”后其实也可加“于”)。

  ⑷ “向时之士也”后作一顿,为下句转折畜势。

  ⑸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也”后有较长停顿。如去掉“也字”,再增“何也”一句,答案即是全文结句,可见作者有意为下文蓄势,所以述而不问。

  ⑹ “试使”三句,重复上文之意,换假设口气,再作一鉏。

  ⑺ “然秦”三句作低回之势,以下节节升高,至“为天下笑者”达于顶峰,稍作一顿,再逼出“何也”一句。

  ⑻ “仁义不施”是一篇纲领,用深责语气读;“攻守之势异”用解释语气读,寓“不知天下之势”之意。

  (以上内容都穿插在诵读过程中说明。)

  三、总结全文

  1、归纳全文中心:

  提问学生: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借古喻今,劝谏西汉统治者实行仁政以安民。

  试从前面的引文(二)中找出一句话来说明。

  “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

  2、分析本文论证方法:

  ⑴ 以史实为论据:

  问:本文前三段纯属叙史,这跟作者要论证的观点有什么关系?

  秦统一全国前对诸侯处于攻势,统一后对全国人民处于守势,是为了说明“攻守之势异”这一点的。

  问:秦王朝在这不同的两个时期内所采取的政策有区别吗?

  处于攻势时期采用的是诈力政策,处于守势时期采用的是压迫人民的政策,二者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试用引文(一)中的话来说明:

  “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

  问:“其道不易,其政不改“包含了怎样的意思?

  仁义不施。

  ⑵ 对比论证:

  问:第5段以九国之师跟陈涉做对比,有什么作用?

  九国之师拥有大批谋士、精良武器和训练有素的士兵无法战胜秦国,而一群斩木为兵的农民军却战胜了秦国,这说明秦的暴虐无道已使它失去天下之民。

  试用引文(二)中的话来说明:‘

  “民危”──陈涉的“星星之火”点燃了燎原烈焰。

  问:本文还有哪些对比?

  秦人“开关延敌”与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的对比;“会盟而谋弱秦”与“争割地而赂秦”的对比;“序八州而朝同列”与“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的对比。(指出:这些对比跟论证只有间接的关系。)

高二语文教案6

  一、教学三维目标

  1.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2.从课文内容和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3.了解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教学难点:写作技巧(将简单的内容表现得摇曳多姿)。

  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评价讨论法。

  四、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介绍作者:

  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入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1922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29年毕业,转入伦敦大学,以论文《悲剧心理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回国前的主要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开华人美学研究的先锋。

  解放后,他一直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迄今无人敢代他的地位,无作品敢代替此书。他早年就读爱丁堡大学时写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民国时期出版业的一大景观。*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

  朱光潜脚踏着中西文化,穿越20世纪,与苦难中奋斗的中国一同走过从前。他的一生是一部浅近而深奥的大书。我们对他的理解,只限于现在阅读的《咬文嚼字》,相信通过今天的阅读,同学们一定回收益匪浅。

  二.解题:

  “咬文嚼字”的“嚼”是斟酌的意思,这个成语的含义是: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买弄才学。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题目的含义则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三.分析课文:

  (一)分析第一层(1、2段):更替文字意味不同。

  1.用“这”和“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启示?

  明确:①“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语气坚决。

  ②六个“你这……”。——感情强烈。 →启示:A.思想感情不同

  ③“你是个好小子。”——表假定语气。

  ④“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启示:B.结构不同,不合逻辑

  →启示:C.连郭沫若用好一个字也颇费周折,说明用好语言文字很不简单,一定要细细品味,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

  2.作者列举改字不当之例,常常用怎样的写作方式?作用何在?

  明确:对比;正误比较分析,使之更有说服力。

  3.所句举例子的共同点是什么?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明确:例子来源于名家名篇。启示:要注意资料的积累、梳理。本文的材料丰富,无论是记忆中的,还是资料中的,都得有资料。如文中的《红楼梦》、《水浒》、《屈原》、《史记》等。积累知识的方式:笔记、卡片、索引等。

  (二)分析第二层(3、4段):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

  1.为什么我们在咬文嚼字时,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明确:文字上的推敲,就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修改后的'句子为什么不好?给你怎样的启示?

  明确:①原文“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②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之意。③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之意。总之,说明文字一增一减,这表面形式的变化,就引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启示:我们咬文嚼字也要有思路,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这样品味才能到位。

  3.由此例改文得到怎样的启示?

  明确:修改作文是推敲字是否恰当地表情达意。

  (三)分析第三层(5段):不同的字眼不同的意境。

  1.用“推”或用“敲”各自不同的意境是什么?

  明确:推——步月归寺——冷寂场合

  敲——月夜访友——热闹场合

  2.世人与钱钟书就“推敲”的用法是否一致?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明确:A.世人认为“敲”字好,有动作、形象,有声音。

  B.钱钟书不迷信,不盲从,独抒新见。他认为哪一种境界是诗人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就用哪一个字。

  启示: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只要言之成理(合情合理)就行。

  3.与前面例比较,此事例从什么角度要求咬文嚼字?

  明确:从文字表达的意境。总之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强调语言是跟着思想感情走的,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意境。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四.总结:第一部分举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一部分的写作特点:

  即举事例,讲道理。不举例子,道理是空的;例子不典型,道理也不到位;例子解说不好,道理也讲不好;例子不充分,道理也不充分。本文例多,又分析精辟,令人心悦诚服。

  例子是具体的,具体的例子可以给人以丰富的启发。

  二.分析第二部分: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

  1.文字联想意义的运用有两种情况,请各用一个成语概括。

  A.正面:点石成金。B.负面:陈词滥调。

  2.什么叫直指的意义?什么叫联想的意义?各有什么特点?各用什么修辞格?(略)

  3.科学的文字与文学的文字的区别是什么?(略)

  4.合情合理的想象,“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两句诗,回答问题:

  ①诗中人物所处的环境是(夜晚,月影朦胧,山间泉水旁)

  ②诗中人物所进行的活动是(品茶,赏月)

  ③诗中表达的是诗人(独处清净,安享自然,怡然自乐)的情趣。

  ④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

  5.“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一句可否变换分句顺序?为什么?

  不行。前句与“联想”衔接,后句与“熟路”衔接。换后,就不衔接连贯了。

  6.作者举从前做诗文的人的例子,其意图何在?

  表明他们的套语滥调根本与文艺无缘。

  7.产生“套板反应”的弊端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作者无创作动机。②读者无新鲜真切的情趣。

  8.作者认为人们为什么容易产生“套板反应”?怎样才能克服“套板反应”?

  ①套板较省力(人生来有惰性);②遇事往深一层想。

  9.最后一段文字中有哪些值得你吸收的东西?

  A.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B.必须勤奋。C.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相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三.归纳总结:

  1.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

  2.写作目的:让读者明白①咬文嚼字的目标(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②咬文嚼字的要求(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的吻合)③咬文嚼字的方法:以谨严的态度,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

  四.造句:活用词语,推陈出新的句子。

  初来乍到→初学乍练。

  五.作业:课后练习。

高二语文教案7

  教学目的和要求:

  1、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和内在联系

  2、学习本文灵活新颖的笔法表达悲怆苍凉的感情。

  3、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树立保护文物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本文在记述中抒发浓烈情感

  教学难点:本文灵活新颖的笔法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方法:

  教具:敦煌莫高窟的有关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公元336年,一个和尚云游四海,来到了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到此已是傍晚,想找地方休息,正在四顾,忽然看到这座山金光闪动,象有千佛跃动,当时的乐樽和尚,怔怔的站着,眼前是万道金光,背后是五彩的晚霞,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他有所顿悟,把手中的锡杖插在地上,庄重地跪下,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此筑窟造佛象,使此地成为佛圣地。不久,他的第一个石窟就开工了,由于他在化缘中广为传播自己的奇遇,使远近善男信女也纷纷来朝拜胜景,并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祷,挖出了一个个的.洞窟,天长日久,就形成了后来的敦煌莫高窟。(出示有关图片资料,简略介绍敦煌艺术)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余秋雨,浙江余姚人。(详见教材)

  二、阅读课文提示,了解学习目标。

  三、整体理解课文内容,思考:本文有四节,概括各节的主要内容,想想各节之间的联系

  1罪人塔——2愚昧无知毁坏文物——3贪图私利,出卖文物;外国冒险家欺骗、掠夺文物——4牢记耻辱,保护、研究文物

  四、分析理解课文:

  第一节:罪人塔

  设问:

  1、道士塔是怎样的?描叙塔群体现了什么气氛?

  2、王道士是何人?为什么说他是罪人?而要他担起文化重债是无聊?

  3、文物被劫掠的情况?

  4、在写事、写人中倾泻了什么感情?

  明确:

  A悲凉

  B通过外貌描写,知其是平民、愚昧无知、是出卖文物之罪人。但这不仅是个人罪行,而是一个民族悲剧。

  板书看塔悲凉

  写人愤怒——平民愚昧出卖文物罪人

  ↓文物被掠

  民族悲剧

  归纳:以道士塔为引线,简要介绍王道士其人,概述文物被劫掠,愤怒指出这是一个民族悲剧。

  第二节:愚昧无知,毁坏文物

  设问:

  1、当时欧美艺术家做什么,中国的文官做什么?敦煌文物被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愚昧的王道士犯了何罪?他的心理活动和罪行细节,写得真实吗?

  3、文中的四个“惨白”含义,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4、该节有什么写作特点?

  明确:欧美艺术家有突破,歆羡东方艺术;中国文官昏庸无视艺术,无知道士掌管佛教艺术

  王犯罪而不知:涂抹壁画、毁坏雕塑,塑“天师、灵官。”对他的心理活动描写和罪行细节描写,是依据道士身份,揣摩想象,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真实)

  看到两个“惨白”是真实情况,脑子两个“惨白”是混乱,难以言心之痛

  板书

  欧美艺术家歆羡东方艺术;中国文官昏庸漠视艺术,

  ↑根本原因

  王罪行:涂壁画,毁雕塑,塑天师—愚昧犯罪而不知

  归纳:介绍王道士毁坏文物的经过,突出了他的愚昧无知,表达了作者悲愤难忍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和细节描写与对话——想象有椐、生动跨越时空,在叙事中表愤情

  第二课时

  第三节:贪图私利,出卖文物;外国冒险家欺骗、掠夺文物

  设问:

  1、发现藏经洞后,中国文官对文物采取什么态度?外国冒险家冒着危险赶来,与之形成什么对比?

  2、细读王道士盗卖文物的经过和表现,突出了什么?

  3、外国冒险家用什么手段掠走文物?又有哪些开脱之辞?

  4、作者如何驳斥,带着什么感情?

  明确:

  A中国官员无赤肠,不下决心保护国家文物,而是放任不管并饱私囊;外国冒险家来掠夺文物,排除危险。两者形成对比突出了中国官员的昏庸自私。

  B王道士的贪图小利,愚蠢卑鄙。

  C万里冲刺,长驱而入,欺骗掠夺。抢救,使之见光明,无力研究

  D驳斥其没有基本前提,采取欺骗手段占有,要和他们比学问。

  板书王发现藏经洞—

  中国官员:放任不管,私占文物

  王:贪图私利,出卖文物

  外国冒险家:欺骗掠夺

  外国学者:抢救遗产,中国无力研究

  作者驳斥:无基本前提,欺骗手段占有,要比学问

  引诗表义愤,拦车却两难

  归纳:发现藏经洞,面对大量的珍贵文物,各色人士粉墨登场,首先,是愚蠢,卑劣的王道士贪图小利使大量文物流失,而中国文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外国冒险家不顾一切,冒死赶来掠夺,又大言不惭的说是他们抢救了文物,而中国无力研究。作者怀着义愤驳斥,并穿越时空拦下车队,却又左右为难——在此,作者直抒感情,抱恨无穷。

  第四节:牢记耻辱,保护、研究文物

  设问:我国敦煌研究所的专家比我恨得还深表现在那里?

  文中引用一位日本学者的话,目的什么?

  中国的专家为什么没有太大的激动,而是默默的?

  明确:不愿抒发感情,加紧钻研,抢时间,争速度,实干精神,

  取得的成绩得到世界的公认。

  愚昧的道士掌管敦煌艺术宝库的时代已经过去,现代的敦煌艺术研究家不会忘记耻辱,会在保护,研究敦煌文物的道路上做出更大成绩。

  板书:恨+实干=成绩

  ↓

  世界公认

  不忘耻辱,保护、研究文物

  五、小结:

  本文以道士塔为引线,记叙了在愚昧无知的王道士的掌管下,敦煌文物被破坏以及被外国冒险家劫掠的经过,表达了作者由这一巨大的民族悲剧而生发的悲怆苍凉的感情。设问:文章笔法新颖灵活表现在哪些方面?

  文章带有一种悲怆苍凉的感情的感情,这种感情是如何表达的?

  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明确:笔法新颖灵活:来源生活高于生活想象、有椐、生动(如心理活动和细节描写)

  跨越时空(如对话、拦车)(结合完成练习四)

  直接抒情、在叙事中抒情(结合课文,并完成练习三)

  语言多姿多彩——有时简洁,有文言遗风

  口语化,有时鲜明,带有警醒意味

  结束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许有辉煌的历史,也许也有屈辱的过去,但不管是辉煌还是屈辱,都需要有几种精神,那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和实干精神,以及保护祖宗遗产的意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干出成绩,才能在强手如林的世界和平崛起。

  六、巩固复习(课后练习)

  七、布置作业

  教后记

  板书设计

  1、罪人塔

  看塔悲凉

  写人愤怒——平民愚昧出卖文物罪人

  ↓文物被掠

  民族悲剧

  2、愚昧无知毁坏文物

  欧美艺术家歆羡东方艺术;中国文官昏庸漠视艺术,

  ↑根本原因

  王罪行:涂壁画,毁雕塑,塑天师—愚昧犯罪而不知

  3、贪图私利,出卖文物;外国冒险家欺骗、掠夺文物

  王发现藏经洞—

  中国官员:放任不管,私占文物

  王:贪图私利,出卖文物

  外国冒险家:欺骗掠夺

  外国学者:称是抢救遗产,中国无力研究

  作者驳斥:无基本前提,欺骗手段占有,要比学问

  引诗表义愤,拦车却两难

  4、牢记耻辱,保护、研究文物

  恨+实干=成绩

  ↓

  世界公认

  不忘耻辱,保护、研究文物

高二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阅读,赏析“散文中三峡的神韵”。

  2、借助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收集、筛选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人们常用“亘古未变”来形容山川河流,现在,山川河流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明年的6月1日,三峡这条古文明的大通道就要消失了,永远的`消失了。三峡是灵异的、浪漫的、富有诗意的,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用心去认读三峡、研究三峡。

  二、播放三峡风光片

  1、学生谈从“风光片” 中获得的信息。(风光片中的三峡过于文静、单薄)

  2、学生补充自己收集的资料。

  教师小结: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深深地感到,人们的心中存在两种三峡:一个是自然的三峡,一个是文学作品中的三峡。那么,到底哪个更具魅力?

高二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了解“斑纹”的内在含义,把握行文思路,揣摩诗意的语言,赏读多种写作手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领悟本文的哲理和情感。

  3.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学会以平视的角度和深度的情感体验来看待自然和生活。

  教学重点

  1、深刻理解“斑纹”的内在含义。

  2、了解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的各种“斑纹”。

  3、揣摩本文诗意的语言。

  教学难点

  1、理解富于思考的哲理性语言。

  2、以深度的情感体验来看待自然,热爱自然,敬畏生命,。

  教学建议

  文本研习。二课时。

  课前预习

  1.词语积累:

  逶迤 斑斓 盘踞 螺旋 匍匐 巢穴 慵懒 蝰蛇 蓑鲉 鹰隼 晕眩 青睐 婆娑 精湛 偏袒 强悍 接壤 酝酿 哺育 脖颈 颤抖疱疹 蛊惑 罪孽 犁铧 老趼 碾砣

  2.列出文中围绕“斑纹”所写的事物,思考 “斑纹”在文中的含义和特点。

  3.圈画出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和你预习中没有读懂的语句。

  教学过程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在打开书本之前,请先回忆预习时你对本文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你认为作者笔下的“斑纹”有何含义?

  (这两问学生自由回答,目的一是检查预习,二是为下面有效研读文本作铺垫。)

  二、研习文本

  全文围绕“斑纹”描写了哪些妙趣横生的事物和现象?请按顺序一一标出,并注意作者是顺着怎样的思路来展开文章的。

  三、课后思考

  文中有些语言片断富于诗意,请找出来多加诵读,仔细品味。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最后四小节,体会“斑纹”在这些段落中的含义。

  1问:前面我们已经了解到在作者的笔下动物界的斑纹,客观存在的其他斑纹,如何理解这里所说的“大地都是有斑纹的”,“斑纹无所不在,就像我们有意修饰并损害的生活”?

  明确:大地是有斑纹的:一年四季,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大地四季留下的“斑纹”预示着自然规律。

  生活是有斑纹的:生活的印记,情感的体验,生存的状态,“修饰”过的生活,留下美的痕迹;“损害”过的生活,留下悔恨或丑陋的记忆,这些都可以形成“斑纹”,“斑纹”无所不在。

  2问:作者最后以“因为距离的遥远,在神的眼里,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结尾,你怎样理解?

  明确:这里的“神”,可以理解为神秘的.自然,或者自然规律。

  以“我”看待自然,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存在许多“斑纹”;换一个角度来看,距离遥远,生命渺小,众生平等。“我们”也不过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斑纹”就是我们的生存状态。“我们”的一切生活,爱恨悲欢,也都符合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

  这里既揭示出情感的体验、生存的状态是镌刻在每个人身上的斑纹的这里,又流露出人与自然平等相处、和谐共存的理想和情怀。作者对大自然怀有一种敬畏之心,对主宰一切的自然规律进行了礼赞。

高二语文教案10

  【教学要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第二自然段。

  2、鉴赏这首诗歌。

  3、理清全文脉络(三次弹奏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4、品味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大家是否喜欢中国的古音乐?

  音乐是中国的国粹,请同学们欣赏一段琵琶演奏曲《霓裳》。

  我们从这优美的音乐声中感受到了中国古典的音乐美。

  今天我们不仅欣赏音乐,还要跟大家一起来欣赏一篇与音乐有关的古典

  诗歌。白居易的《琵琶行》。

  二、听录音

  三、自由读课文

  文题全解:

  本诗作于元和十年(815)。白居易因上书言事,触犯权贵,被贬为江洲司马,此年秋天于浔阳江上闻人弹琵琶,伤感不已,因此作诗。作者通过塑造一位备受侮辱、玩弄的琵琶女的典形象抒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旨。

  《琵琶行》和《长恨歌》是白居易名著,早在作者生前,已经是“童子能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曲”篇。此后一直传诵国内外,显示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全文以三次演奏为主线:

  第一次演奏(暗写)诗人送客闻琴,第二次演奏(明写)江心聆听琵琶曲,第三次明写“感我此言”“却坐促弦”“江洲司马青衫湿”(侧面烘托)。

  四、赏析序言

  序言交代了写作动机,请问:

  1、写作动机是什么?

  2、序言一共七句,与正文彼此相对应的段落是哪几段?

  五、全体同学速读第一段

  问:本段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景色,渲染了气氛,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析:时间、──夜,地点、浔阳江头,“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暗示沦落)一个“惨”字点出了凄凉环境。“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从侧面烘托琴技,对忽然传来的琵琶声悠然神往,从感情上由忧转喜,引起下文。

  六、全体同学精读第二段

  第二次演奏(明写)江心聆听琵琶曲。彼此相见,琵琶女奏《霓裳》、《六幺》。琵琶女自叙身世,诗人述“迁谪意”。

  1、请找出表现诗人心情的动词心情矛盾的句子。

  2、全诗描写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地方是?

  析1:“寻”“问”“移”“邀”“添”“回”“呼”“唤”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欣喜之情和急欲相见的迫切心情。“千呼万呼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精练而又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的矛盾复杂的心情,本不愿出场但又不得已。

  析2:乐声描写是这个精彩段中尤为精彩的部分,根据乐声的起伏,感情的变化,它可以分为三个小层次:

  第一层:诗人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描写乐声。以“急雨”、“私雨”、“大珠小珠落玉盘”三组比喻,描写乐声由急骤粗重而急促轻细,而纷繁清脆;感情由悲愤而凄苦,而悲愤凄苦倾泻而出,达到演奏的第一个XX。

  第二层:以“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三个比喻,描写乐声由上层纷繁清脆的XX转入婉转低回艰涩难通,低到无声;达到演奏的低潮。“别有幽愁暗狠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常被引用的名句,体现着诗人对“声暂歇”艺术效果的深刻感受和高度赞美,弹者已将听者带入乐声意境中去。

  第三层:用“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两个比喻描写突然发出的乐声不但雄壮,而且激越;“四弦一声如裂帛”写出猛然煞住的乐声;感情由激愤而凄厉。这一层乐声在上层低潮中,奇峰突起,再掀XX又嘎然而止;感情上由上层凄楚无声,转入激昂愤慨,恣肆奔腾,进而凄厉无尽;演奏在XX中陡然结束。这段乐声描写,运用一连串贴切形象的比喻,描写出琵琶声声情并茂,恍如江潮迭涌,奇峰层出,不愧历来被誉为古典诗歌中描写乐声的绝唱。

  七、全体同学读第三、四段

  问:请同学们概括三、四段的段落大意,并找出本文的主题句。

  析:江中听诉身世苦,同病相怜感慨多。写由弹奏结束到自叙身世的动作和神情。叙述了琵琶女两个阶段的不同遭遇。前面写色艺超群、红极一时的歌伎生涯。介绍籍贯和住处,接着写自己才貌双全、色艺出众,极力渲染歌伎生活的“欢乐”奢华,为反衬后来的凄凉生活作铺垫。后面写年长色衰后的寂寞处境。生活道路发生大转折的.三个原因:弟走从军,阿姨身死,年长色衰。嫁作商人妇过着孤苦凄凉的寂寞生活。

  这一段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用年青美貌衬年长色衰;用门庭若市衬孤守空船;用昔日的“欢笑”衬后来的辛酸;用夜梦往事衬孤寂伤感的情怀。

  作者塑造了琵琶女这样一个封建社会中被玩弄、被侮辱的妇女的典型形象,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控诉。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产生共鸣,点明主题揭露黑暗现实,揭示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的悲惨命运。白居易任谏管时,因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江洲司马,(诗人和琵琶女的命运相同)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的同情。

  八、分析第五段

  第三次明写“感我此言”“却坐促弦”“江洲司马青衫湿”(侧面烘托)。

  琵琶女对诗人自述的反映,包含着非常复杂的感情,有对诗人的遭遇的同情,也有对知遇之恩的感激。最后,用问句从侧面表现自己感伤程度之深。

  一问一答,形象地说明了全诗的主题,江洲司马之泪,既是同情琵琶女沦落之泪,也是伤感自己遭贬之泪。

  全诗在哀怨之情达到顶峰时收束,给读者留下充分回味余地

  九、讨论

  1、琵琶女为何选择嫁给商人?

  (提示:是不是商人有钱?可不可以嫁给“董永”那样的农民呢?)

  2、她的选择是自愿的,还是无奈?

  3、琵琶女值不值得同情?

  4、白居易会不会爱上琵琶女?

  (提示:同情与爱情有区别吗?)

高二语文教案11

  预习目标:通过阅读把握诗词中的基础知识,初步体会诗词情感。

  一、基础知识

  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雕阑玉砌(qì) 骤雨(jù) 暮霭 (ǎi) 樯橹(qiáng)

  B. 乍暖还寒 (hái) 槛菊(jiàn) 凝噎 (yī) 都门(dū)

  C. 良辰美景(chén) 舞榭 (xiè) 彩笺 (jiān) 不谙(ān)

  D. 寒蝉凄切(qī) 将息 (jiàng) 豆蔻 (kòu) 苍陌(mò)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 婉约 沦陷 愤激 凄切 帐蓬

  B. 颓废 良晨 樯橹 迢迢 韵脚

  C. 暮蔼 鹊桥 苍陌 仓皇 豆蔻

  D. 飘零 烽火 不虞 芍药 贬谪

  3.诗句填空:

  A 《雨霖铃》中表现主题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

  B 《雨霖铃》中描写月色的著名词句“_________________”

  4.选出下面对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 )

  A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B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C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D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5.根据提示填空:

  A 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设一短亭,每十里设一长亭,供行人休息,人们常在___________亭送别。

  B “___________”是指木兰木制造的船,文字作品中常把它用做对船的美称。

  答案

  1. C

  2. D

  3.A“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4.C。

  5.A在长亭送别。 B“兰舟”。

  课内探究学案

  一 学习目标:(1)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写法

  (3)鉴赏意象,掌握婉约派的特点

  教师设疑,学生探究。

  1 (1).本词的基调是什么?(感受是什么)

  (2)本词写的是什么内容? .本词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3).那么离别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2学生逐句讨论,分析的重点是每句的意象、意境、遣词造句、写作手法(自由表达)

  提示:上片:意象 细节 手法 炼字

  (思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景物描写应如何理解?是否给人以宽广雄伟的气势之感?

  下片:分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的艺术效果。

  3【雨霖铃课堂演练】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在词中有何作用?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几句历来为人所传诵,为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清秋节”与“寒蝉凄切”前后照应,突出了凄清的氛围,“更哪堪”则加强了这种悲剧色彩。 2.这三句想像今后旅途中的况味: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枝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 3.为有我之境。暮山、断桥、幽径、渔村、孤烟、残阳、暮云等均已点染出“黯然情绪” 属“物皆著我之色彩”。

  :

  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模拟试题】

  一、基础知识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指南唐都城金陵——南京)

  B. 便总有千种风情(情意)

  C. 槛菊愁烟兰泣露(栏杆边的秋菊)

  D.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不好的房子)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歌、行、引、吟为古代诗歌体裁,其间无严格区别,音节、格律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

  B. 诗的风格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两大派别,前者的代表人物如杜甫、白居易、陆游等,后者代表人物如屈原、李白等。

  C. 中国古典诗歌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主要指唐代以前的诗歌,近体诗指唐初形成的,在字数、对仗、声韵等方面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诗体。

  D. 词,原名曲子词,来自民间,源于乐府,兴与中唐,盛在两宋,题材较自由,依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木兰辞》即属此类。

  二、阅读实践

  (一)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 对这首词文句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风住尘香花已尽”说盛开的花朵因受狂风的摧残已委身于泥土;“尘香”即后来陆游《卜算子》词“零落成泥碾作尘”的意思。

  B. “日晚倦梳头”说的是日色已高,倦意难消,强打精神梳妆打扮,

  C. “物是人非事事休”说的是事物依旧而人事已非。“事事”如国破、家亡、夫死等。

  D.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写出了词人心中无比深重的愁苦。“舴艋舟”,狭长小船,形如“舴艋”。

  2. 对这首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上片直接写愁情的深重,下片婉转地从欲遣泄忧而不能的角度,进一步表现愁情深重。

  B. 这首词集中抒写离情别绪,主题鲜明,凄婉动人。

  C. 全词想象惊人,化无影无形的愁绪为有重量的实体,造意新奇,极富创意。

  D. 全词格调十分凄苦忧伤,体现了浅显而又凝练、含蓄而不深涩的艺术风格。

  (二)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 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滚轻尘。忙杀看花人。

  1. 对这两首词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白居易的词中,“风景旧曾谙”的“谙”字,说明江南春天的特点,不是听人说的,而是亲身感受到的。

  B. 在李煜的词中,“南国正芳春”的“芳”字,写出了春天的特点,使人如见百媚千娇的花容,如闻馥郁的花香。

  C. 两首词中的“绿”都是既写水色,也写春色,与红日,江花互相衬映,把江南的春天渲染的妩媚动人。

  D. 两首词都表现了对春景的赞美之情,但结尾抒情方式不同,白居易的词用反问句直抒胸臆,李煜的词用叙述句间接抒情。

  2. 对这两首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白居易的词开篇即扣住“忆”字,先总提一笔,然后以“江”为中心,描写耀眼的红日、“红胜火”的江花,“绿如蓝”的江水。

  B. 李煜的词从“闲梦”起笔,先概括描写,后用白描手法勾勒春江、乐声、飞絮、轻尘和观赏群芳的“看花人”。

  C. 两首词写景如画,景中含情,但写的都不是眼前的实景:白居易的词是忆中之景,李煜的词是梦中之景。

  D. 两首词都通俗明快。感情真挚,音韵悠扬,白居易的词带有浓郁的民歌风格。

  【课外拓展】

  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一段话:“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为高格,自有名句。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自能得之耳。……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试题答案】

  一、1. D 2. D

  二、(一)1. A 2. B

  (二)1. C 2. C

  【总结】最新一年已经到来,新的一年也会为您收集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本文“高二语文教案:雨霖铃课前预习学案”能给您带来帮助!下面请看更多频道:

高二语文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从“记忆”这一独 特视角出发来剖析人生与 人性的写法,领悟诗情与哲理

  2.诵读及语感的培养

  3.借鉴、吸收精美语段

  二、重点、难点:

  1.精巧的构思,层层深入的写法。

  2.比喻、排比的巧妙运用

  3.安排一课时。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词语解释:

  征兆:事先显露出来的迹象;征候。

  匍匐:①以腹贴地前进。②躯体贴地(像虫、蛇、 龟)缓慢爬行。③使自己俯卧。

  芥子jiè:小草,喻轻微纤细的事物

  清醇:清澈无杂质。

  作孽:做坏事;造孽。

  铭记:牢记在心中。

  自在:①自由;无拘束。②安闲自得,身心舒畅。③心离烦恼的系缚,通达无碍。

  狭隘:①狭窄。② (指气量、见识等)狭小。

  执拗niù:坚持己见,固执任性。

  泯灭:①消灭;消失。 ②[形迹、印象等] 消灭。

  冠冕:①古代皇冠或官员的帽子。②比喻受人拥戴或出人头地。

  真谛:真切的理论和精义;奥妙所在。

  (二)作者韩少华:

  1933年秋生于北京。中国作协会员。1947年于北京二中就读时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毕业后留校任语文教师。在职期间先后于中国人大新闻系旁听和北京电大中文系就读。至六十年代初乃有作品发表,其中《序曲》被认为是其成名作。新时期以来,创作以散文为主,兼及报告文学和小说。曾获得首届和第二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以及散文,讽刺小品、儿童文学和小说等多项创作奖。作品集有《韩少华散文选》、《暖晴》、《碧水悠悠》等。其有些作品已被选入国家正式教材,介绍到海外华人读书界,并译为英、法、日等国家。

  (三)分析结构:

  (1)第一部分:什么是遗忘,众说 纷纭,这是否说明“”、“忘却”的是非曲直没有客观标准?究竟怎样解释最好?

  (2)第二部分的4个排比句该如何理解?

  (3)第三部分连续使用比喻句,选取“灰烬”“流水”“落花”三个意象,是要表述与有 关的什么道理?有何好处?

  (四)艺术特色:

  (1)形散神聚,表达迂回曲折。

  (2)哲理化情感和情感化哲理相得益彰。

  (3)多用排比、比喻,优美的语言和意象,生动的问答形式,使文章生动活泼,又有典雅气象。

  (五)小结:

  文章到结尾也没有回答什么是,只是把当作了文章线索,为我们论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就是文章隐含的意图,言在此而已在彼。这就是本文的特别之处:文章不是解答“”的概念,而是在揭示所蕴含的哲理。最后,用一句名言来表达学习本文的感想。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六)仿写训练:

  (1)仿写:提炼“是灰烬、是流水、是落花……”段

  消极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极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xx年高考第26题: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①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见,也永远走不到了;

  乐观者说,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

  悲观者说,风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布置作业:

  课外找一篇散文诗,做读书笔记。

高二语文教案13

  一、导入

  从柳宗元导入,让介绍他所知道的柳宗元,引出课文。

  柳宗元(773-819)字字厚,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世称柳河东。21岁中进士后,做过蓝田尉。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唐朝散文家、诗人,与韩愈一起倡导古文运动,他主张废弃六朝以来华而不实的骈俪文体,创作内容充实、形式自由的散文。其散文与韩愈散文齐名,同被列为“唐宋八大家”而并称“韩柳”。代表作是《小石潭记》《捕蛇者说》。所作散文峭拔矫健,说理透彻。(视学生了解作补充)

  二、解题

  《八愚诗》诗已亡佚。

  (我们曾学过王羲之《兰亭集序》,启发学生回忆、发言,以旧带新。)

  “序”是属于实用文体的一种,是一种写在著作或诗文前边的文章。可以记叙,可以议论,可以说明。这种“序”也叫“书序”。

  后来又有了宴集序,赠序等。古人宴集时,常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是为宴集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又有虽无聚会,也相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就是赠序,如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愚溪诗序》是柳宗元为《八愚诗》写的序,说明作诗的缘由。“八愚”的总根是“愚溪”,所以用《愚溪诗序》命名。只是,当年柳氏写的《八愚诗》早已佚失,而这篇序却一直传诵。除了篇末一句,这篇序也可以作为柳宗元写的山水游记一例来看待。它和柳宗元创作的《永州八记》一样,借山水来抒发胸中的抑郁,把叙事,议论,抒情糅合在一起,行文曲折多变,吞吐万端,是柳宗元在永州的刻意之作。(视学生了解作补充)

  三、诵读课文,疏通文字。

  四、分析理解课文

  出示投影: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2)文章中都写了哪些景物,作者为何以“愚”名之?

  (3)作者是真“愚”吗?为什么?

  出示投影:

  本文写作背景

  公元805年,就是顺宗李诵永贞元年,王叔文、王?、柳宗元等人入主朝廷,发动了一场革新运动,把矛头直指豪门贵族、藩镇、宦官,做了一些对人民有益之事。由于主客观的原因,这场运动只维持了146天,便被宦官勾结豪门贵族镇压下去。结果顺宗李诵被迫让位给太子宪宗李纯。李纯上台后,杀了王叔文,逼死了王丕,柳宗元也是因此被贬到永州做司马的。柳宗元到了永州,为了排遣他淤积在心中的愤懑不平,写了一组寄情于山水的诗。已经佚失的《八愚诗》及《愚溪诗序》就是此时所写。

  3.多看。即多看书,广泛阅读,①养成每天看书、看报的习惯。除了读文科书籍外,理科书籍也是很好的阅读材料。②要求每位同学在高中阶段应读五本以上的`中外名著,具体书目见附录。③假节日、周末多看好的电视、电影节目,如《焦点访谈》、《中国新闻》、《子午书简》、《考古中国》等等,看完后应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力求每看完节目都能有所感想。

  4.多读。即多朗读、诵读,凡课内外的优美散文、诗歌都应该大声诵读。要求每天能提前30分钟起床,每周一、三、五起床后读语文,每周二、四、六起床后读;每周二、四、六早读时间读语文,一、三、五早读时间读。

  5.多背。①高中阶段的文言文及诗歌都应该会背,课内要求背诵的现代文也应该会背诵;②除课内文章外,课外如有优美的散文、诗歌都应在熟读的基础上尽量做到会背诵;

  6.多记。①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应该准备专门的笔记本来做课堂笔记;②准备一本笔记本专门记课外阅读的笔记,凡课外阅读中碰到自己认为是好的语段都应该记在笔记本上。要求每天要记2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要定时检查。③勤练字,每周要临摹两张钢笔字,每位同学都应该准备专门的钢笔字的临摹本。

  7.多写。即勤练笔,勤思考,养成写作的习惯。应按老师每学期所列的写作纲目每周写。应养成自己修改的习惯。要勇于把自己的给同学看。

  8.多观察。观察是学习语文的有效途径,平时要注意能做到“五官开放”,在学校、在家里、在社会上都应该注意观察,用心观察,要学会用语言转述自己观察的结果。

  9.多思考。是语言的核心,语言是的物质外壳,两者互为表里 高中物理,缺一不可。每位同学都应该尽量从多种角度煅炼自己的,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要学会深入、全面地、动态地思考问题。

  高一学习方法 教你四招“全身心学习法”

  上课易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成了很多和头疼的问题。晨报-易思“在线学法导师”针对注意力分散的不同原因,推出四大招教你全身心投入,时刻保持巅峰状态。

  [学习篇]课上问题决不拖到课后

  课前不,上课听不懂,容易走神;课前充分,自我感觉全懂了,容易分心。对前者,课前做好,哪些地方懂了、哪些地方不懂,学会带着问题去,注意力就容易集中。对后者,不妨认真听听讲课,检验是真的全都懂了,还是只懂了个大概。此外,有经验的授课时往往强调难懂、易出错的地方,或用顺口溜等概括。上几分钟的点拨,往往胜过学生课后几十分钟、甚至几小时摸索,要充分利用资源,做到课上问题决不拖到课后。

  [篇]我是一个注意力很集中的人

  学习时心里烦躁容易分心 高三,越紧越不易集中注意力。此时先别忙着学习,停下来慢慢自我放松。可以躺在床上或坐在椅子上,闭眼,自然呼吸,然后做3到5次深呼吸,同时配合握拳、咬牙、绷紧全身肌肉,把注意力集中在双脚上,默念“我的脚越来越沉重了”,体验从脚到全身的沉重感。坚持一段时间后,就能随时进入放松状态,把注意力集中在当前学习中。此外,学生平时可制作自我肯定清单。用“我上课的时候能迅速集中注意力!”等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语言,写出自己在不同场合集中注意力的表现。并在每天起床后、临睡前用肯定有力地语气大声朗读,进行自我暗示;也可以把声音录下来,经常聆听。

  [环境篇]人乱我不乱,境乱心不乱

  有学生抱怨,上课时老喜欢转笔、做作业时总会不自觉地动来动去,不知不觉就走神。学生要学会为自己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如整理好书桌再看书,把零食、耳塞等容易引起分心的东西放到视野之外,或者选择干扰少的场合看书。此外,也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在有干扰环境中集中注意力的,努力就能做到“人乱我不乱,境乱心不乱。”

  [生活篇]合理休息保持充沛精力

  有些学生为了多学习,中午、课间都不休息,晚上还要开夜车,结果第二天上课昏昏欲睡。其实只有身体好,学习时精力才会充沛。学生应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尽量不熬夜。每周保持锻炼身体10-12小时。此外,家长要做好后勤保障。注意学生膳食合理搭配,特别是注意早餐营养,多吃鸡蛋、牛奶和水果,培养学生不偏食和挑食的习惯。

高二语文教案14

  一、 教学目标:

  1. 掌握文中的出现的常用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

  2. 理解墨子“尚贤事能”的思想并思考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3. 学习墨子散文从不同方面层层推进进行说理的方法。

  4. 学习本文用事例和比喻说理的方法。

  二、 教学重点:

  1. 重点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2. 理解“尚贤事能”的思想及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3. 把握墨氏议论文的特点。

  三、 教学思路:

  1. 注重文言词句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2. 注重对层层深入的论说方法的把握。

  3. 注重对“尚贤”现实意义的探究。

  四、 课时安排:三课时

  五、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故事导入)

  先说一个故事:管仲和鲍叔牙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分别辅佐齐襄公的两个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为避国难,他们逃出齐国分别到了鲁国和莒国,后齐国内乱,国君被杀,伺机而动的两公子俱连夜回国。鲁国发兵送公子纠回国,并派管仲带兵堵截公子小白,管促一箭射中小白带钩,小白倒地装死,管仲派人回鲁国报捷,鲁国于是慢慢地送公子纠回国,过了六天才到,这时小白已兼程赶回齐国,成为国君,是为齐桓公。后为齐桓公发兵攻打鲁国,鲁军大败,鲍叔牙给鲁侯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公子纠为齐君兄弟,齐君不忍杀他,请鲁国自己杀他,公子纠老师管仲是齐君的仇人,请把管仲送到齐国,剁成肉泥。鲁人害怕遵照执行,齐桓公要杀管仲,鲍叔牙劝说,臣幸运地跟从君子,君上成了国君,如果只想治理好齐国,有我和高奚就够了,如果君上想成就霸业,那么非管仲不可。管仲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强盛,不可以失去他。桓公听从他的建议,假装杀仇人,把管仲接到齐国。桓公和管仲谈论霸王之术,大喜过望,以其为大夫,委以政事。管仲进行改革,一时齐国大治。

  但是在古代,象齐桓公这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并不多,而且,统治者常拥有世袭特权,他们常依据自己的喜好来提拔或罢免官员,出身社会下层的人即使是德才兼备,也往往受到压制,所以墨子的“尚贤”的主张在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二、 朗读课文

  三、 文本解读

  (一) 第一段

  1. 释义并翻译

  者:第一个:用在“今”“昔”等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表示:“………的时候”,第二个:……的.人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治:治理得好,太平本:从根本上是其故何也:宾语前置在:在于事:让……做官(任用)将:就众贤:使贤众,使动用法

  2. 朗读指导

  (1) 排比句应读出气势来

  (2) 重点词语应重读,如:皆欲国家之富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不能尚贤事能为政也将在于众贤而已。

  3. 翻译指导:

  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

  (所以国家拥有的德才兼备的士众多,国家就会治理得好)

  4. 概括本段内容:

  1) 找出中心句

  2) 理清思路:“王公大人失其所欲”在于“不能尚贤事能”“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

  3) 概括段意:从反面论证“尚贤事能”的重要性。

  4) 论证方法:举王公大人治国的例子来说理。

  (二) 第二段

  1.释义然则:既然这样,那么术:方法奈何:怎么办

  2.归纳本段作用:承上启下,过渡段。

  (三) 第三段

  1. 释义并翻译

  富:使……富有(形容词使动用法)贵:使……高贵(形容词使动用法)将:才厚:纯厚乎:在(介)辩:有口才道术:治国方法固:本来就是(副词兼有判断作用)珍:比喻人才佐:辅佐的臣子然后:这样……才(含义: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后)

  2. 朗读指导:

  1) 排比句读出气势

  2) 可得而从也“加点字重读,以示强调。

  “此固…………”语速稍快,“固”重读。

  3. 翻译指导:

  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

  4. 概括本段内容:

  1) 用文中的句子简答:

  众贤之术在于:“富之贵之敬之誉之。”(即尚贤事能)换言之,“尚贤事能”可以使“国之良士”“得而众也”

  2) 概括段意:

  使国家贤士增多的方法“尚贤事能”。

  3)思路:使善射御之人增多的方法使国家贤士增多的方法(顺势推进)

  四、 规律探究

  1. 墨子的文章逻辑严密,结构严谨。可以说我国古代严格意义上的议论文就是从墨子开始的。我们回顾一下《兼爱》一文中的写作内容和思路:先提出问题,说天下之害,再解决问题,从正反两方面说“兼相爱”之利,不“兼相爱”之祸,最后解决问题。“兼相爱”可以做到,“上以为政,士以为行”。其实,就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九个字上面做文章,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前三段与中心论点有何关联呢?

  讨论: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

  1~3段与中心论点的关系:

  明确:“夫尚贤者,政之本也。”----------中心论点

  第1段从反面,3段从正面论证了“尚贤事能”的重要性,必要性,阐述了“为什么”的问题。

  2. 设想一下,下文会写什么内容:如何做到。

  五、 作业布置:

  1. 课外预习4~5段,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准备翻译。

  2. 思考:尊重人才有什么现实意义。

  附:板书设计

  中心论点(1段):“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从反面论证)为什么

  夫尚贤(2段)承上启下

  者,政(3段)“富之贵之,敬之誉之”(尚贤事能)尚贤事能

  之本也可使贤士“得而众”(从正面论证)

  (4段):进一步举先王之例阐述尚贤事能的

  社会意义。

  (5段):以古代圣王为例,阐述尚贤事能的如何

  原则方法。尚贤事能

高二语文教案15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题来源于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的作品,词人以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因此淋雨的生活小事,表达了乐观、淡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学习该词有利于学生掌握诗词鉴赏方法,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陶冶性情。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的成就思想,了解本词的写作背景。

  2.欣赏、评价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3.探究文中的“词眼”,并以此丰富学生的情感。

  4.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5.通过主旨句的分析、感悟,培养学生勇敢面对人生风雨的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通过平时上诗歌阅读课时的穿插讲解,学生已经对于诗歌鉴赏的方法有了一个总体的系统的把握;

  2.根据学生的检测成绩及上课的表现观察得出学生基础较差的.事实,适合引导式教学;

  3.对于苏轼,学生高一的学习对其生平及风格已有一定程度的认知。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拟采取提问法、讲解法、点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作为一种传统文学形式,词与作者的生平境遇是分不开的,要理解词作中所隐含的传统文化心态必须经历一个探究的过程,需要在教师的指导和讲解下探究。

  让学生运用朗读和默读相结合的方法。诗词贵在吟诵,通过反复的朗读,理由在于对词这跳跃性、象征性极强的文学形式的接受必须经过一个由形式到内涵的过程。诵读有利于学生通过揣摩词的音韵、情感,从而体会和把握诗歌的深层意蕴。合作探究法,调动学生思维,学生相互讨论,主动鉴赏诗词,自己处理文本,提高鉴赏能力。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体会词中所表现出的苏轼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探究文中的“词眼”,并以此丰富学生的情感。

  2.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主旨句的分析、感悟,培养学生勇敢面对人生风雨的精神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遇雨定人生平常事一桩.你途中遇雨会怎样?

  2.走进《定风波》去感受苏轼是如何面对人生风雨的?

  说说自己旅途中突然遇雨的表现

  结合学生实际,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知人论世:

  1.知人:作者简介:苏轼

  (1)基本信息

  (2)人生经历:《定题金山画像》

  (3)成就风格:①成就②风格

  2.论世:背景链接:

  (1)乌台诗案一贬谪黄山

  (2)沙湖道中遇雨

  (二)全体感知:

  1.小序交代了什么关键信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词的上下两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都在描写雨中的情况吗?

  3.本词的词眼是什么?

  1.|时间:3月7日

  丨地点:沙湖道中

  丨环境:先雨后晴

  |事件:遇雨

  丨人物:仆人、同行、余.

  丨情感:狼狈不觉

  →作用:说明了写作缘由。

  2.→雨中事:踏雨吟啸→怡然自乐

  →雨后情:蓦然回首→云淡风清

  3.→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完成。

  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初步感知怎本内容,对词的内容有个整体性的把握。

  1.从词中我们可以剖析出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2这首词是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成就其艺术高度的?

  1.→一个拄拐杖、踩草鞋、顶风冒雨、吟啸徐行、不畏艰难、藐视祸难、镇定从容、旷达洒脱的词人形象。

  (1)雨中笑对人生风雨的达者

  (2)雨后看破人生得失的智者

  2.表现手法:

  ①

  以小见大

  ②

  曲笔

  一语双关

  ③对比

  ④隐喻寄托(象征).

  学生合作探究,点拨指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他人他物衬托对比),提高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以及概括能力,学生从中可以分析总结出分析鉴赏诗词的方法技巧以及着手点。整体系统的了解一下诗歌的表现手法,细致入微地掌握这几类表现手法的含义并可以在以后的诗歌阅读中轻而易举地分析。

  作业处理:

  写日常小事一桩,来反应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要求:以小见大的手法,300字左右)

  评价归纳

  定这人:苏轼

  风这景:风雨

  波这情:旷达

  课堂练笔/课后练笔

  培养学生的及时运用一些高超的技巧来构建文本的写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设计

  1.学生系统的具体的掌握了分析人物形象的方式方法。

  2.本课内容有些过多,学习对词的表现手法中,能完全理解对比及以小见大的手法,对一语双关仍有待拓展。

  3.学生互动积极,真正做到了学生自己“动”起来。

  八、板书设计

  定这人:苏轼一智者//达者

  风这景:风雨——自然//人生

  波这情:旷达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