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八年级数学教案>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时间:2023-08-24 18:30:59 晓凤 八年级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通用23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的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会用符号语言表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3、能运用等腰三角形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2、通过实践、观察、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3、通过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提高学生运用几何语言表达问题的,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取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

  【教学难点】

  等腰三角形的证明。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问题1什么叫等腰三角形?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吗?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利用轴对称的知识,自己做一个等腰三角形。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动手作图后再互相交流评价。

  可按下列方法做出:

  作一条直线l,在l上取点A,在l外取点B,作出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C,连接AB,AC,CB,则可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

  问题2每位同学请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按下图方式折叠剪裁,再把它展开,观察并讨论:得到的△ABC有什么特点?

  教师指导:上述过程中,剪刀剪过的两条边是相等的,即△ABC中AB=AC,所以△ABC是等腰三角形。

  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对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由这些重合的线段和角,你能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说说你的猜想。

  在一张白纸上任意画一个等腰三角形,把它剪下来,请你试着折一折。你的猜想仍然成立吗?

  教学说明: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与观察发现,加深学生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理解。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教师依据学生讨论发言的情况,归纳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①∠B=∠C→两个底角相等。

  ②BD=CD→AD为底边BC上的中线。

  ③∠BAD=∠CAD→AD为顶角∠BAC的平分线。

  ∠ADB=∠ADC=90°→AD为底边BC上的高。

  指导学生用语言叙述上述性质。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简记为:“三线合一”)。

  教师指导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

  1、证明等腰三角形底角的性质。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猜想的结论画出相应的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在引导学生分析思路时强调:

  (1)利用三角形全等来证明两角相等。为证∠B=∠C,需证明以∠B,∠C为元素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符合证明要求的两个三角形。

  (2)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可以有多种方式:如作顶角平分线,或作底边上的中线,或作底边上的高等。

  2、证明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

  【教学说明】在证明中,设计辅助线是关键,引导学生用全等的方法去处理,在不同的辅助线作法中,由辅助线带来的条件是不同的,重视这一点,要求学生板书证明过程,以体会一题多解带来的体验。

  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

  例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

  解:∵AB=AC,BD=BC=AD,

  ∴∠ABC=∠C=∠BDC,∠A=∠ABD(等边对等角)。

  设∠A=x,则∠BDC=∠A+∠ABD=2x,

  从而∠ABC=∠C=∠BDC=2x。

  于是在△ABC中,有∠A+∠ABC+∠C=x+2x+2x=180°,

  解得x=36°

  于是在△ABC中,有∠A=36°,∠ABC=∠C=72°。

  【教学说明】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及“三线合一”性质,可以实现由边到角的转化,从而可求出相应角的度数。要在解题过程中,学会从复杂图形中分解出等腰三角形,用方程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几何问题。

  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第1组练习:

  1、如图,在下列等腰三角形中,分别求出它们的底角的度数。

  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BAC=90°,AD是底边BC上的高,标出∠B,∠C,∠BAD,∠DAC的度数,指出图中有哪些相等线段。

  2、如图,在△ABC,AB=AD=DC,∠BAD=26°,求∠B和∠C的`度数。

  第2组练习:

  1、如果△ABC是轴对称图形,则它一定是( )

  A、等边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100°,它的顶角的度数是( )

  A、80° B、20°

  C、80°和20° D、80°或50°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比底边多2cm,并且它的周长为16cm。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边长。

  4、如图,在△ABC中,过C作∠BAC的平分线AD的垂线,垂足为D,DE∥AB交AC于E。求证:AE=CE。

  【教学说明】

  等腰三角形解边方面的计算类型较多,引导学生见识不同类型,并适时概括归纳,帮学生形成解题能力,注意提醒学生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答案】

  第1组练习答案:

  1、(1)72°;(2)30°

  2、∠B=∠C=∠BAD=∠DAC=45°;AB=AC,BD=DC=AD

  3、∠B=77°,∠C=38、5°

  第2组练习答案:

  1、C

  2、C

  3、设三角形的底边长为xcm,则其腰长为(x+2)cm,根据题意,得2(x+2)+x=16。解得x=4。∴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为4cm,6cm和6cm。

  4、延长CD交AB的延长线于P,在△ADP和△ADC中,∠PAD=∠CAD,AD=AD,∠PDA=∠CDA,∴△ADP≌△ADC。∴∠P=∠ACD。又∵DE∥AP,∴∠CDE=∠P。∴∠CDE=∠ACD,∴DE=EC。同理可证:AE=DE。∴AE=CE。

  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探讨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对性质作了简单的应用。请学生表述性质,提醒每个学生要灵活应用它们。

  学生间可交流体会与收获。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解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意义,理解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会进行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

  能力目标:

  (1)经历探索乘法运算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2)体会乘法分配律的作用与转化思想,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学重点】

  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

  【教学难点】

  推测整式乘法的`运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引入课题(学生作答)

  1.请说出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出现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系数×系数)×(同字母幂相乘)×单独的幂

  例如:( 2a2b3c) (-3ab)

  解:原式=[2· (-3) ] · (a2·a) · (b3 · b) · c

  = -6a3b4c

  2.说出多项式2x2-3x-1的项和各项的系数项分别为:2x2、-3x、-1系数分别为:2、-3、-1

  问:如何计算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例如:2a2· (3a2 - 5b)该怎样计算?

  这便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二、新知探究

  已知一长方形长为(a+b+c),宽为m,则面积为:m(a+b+c)

  现将这个长方形分割为宽为m,长分别为a、b、c的三个小长方形,其面积之和为ma+mb+mc因为分割前后长方形没变所以m(a+b+c)=ma+mb+mc

  上一等式根据什么规律可以得到?从中可以得出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该如何表述?(学生分组讨论:前后座为一组;找个别同学作答,教师作评)

  结论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

  用单项式分别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用字母表示为:m(a+b+c)=ma+mb+mc

  运算思路:单×多

  转化

  分配律

  单×单

  三、例题讲解

  例计算:

  (1)(-2a2)· (3ab2– 5ab3)

  (2)(- 4x) ·(2x2+3x-1)

  解:

  (1)原式= (-2a2)· 3ab2+ (-2a2)·(– 5ab3) ①=-6a3b2+ 10a3b3 ②

  (2)原式=(- 4x) ·2x2+(- 4x) ·3x+(- 4x) ·(-1) ①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图案最常见的构图方式:轴对称、平移、旋转……,理解简单图案设计的意图。认识和欣赏平移,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够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的组合,设计出简单的图案。

  2、能力目标:经历收集、欣赏、分析、操作和设计的过程,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和交流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情感体验点:经历对典型图案设计意图的分析,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重点与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及它们的组合进行的图案设计。

  难点:分析典型图案的设计意图。

  疑点:在设计的图案中清晰地表现自己的设计意图

  教具学具准备:

  提前一周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的图案、图标的剪贴、临摹以及。多种常见的图案及其形成过程的动画演示。

  教学过程设计:

  1、情境导入:在优美的音乐中,逐个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典型图案,并让学生试着说一说每种图案标志的对象。(展示课本图3—23)

  明确在欣赏了图案后,简单地复习平移、旋转的概念,为下面图案的设计作好理论准备。对教材给出的六个图案通过观察、分析进行议论交流,让学生初步了解图案的设计中常常运用图形变换的思想方法,为学生自己设计图案指明方向。其中图(1)、(2)、(3)、(4)、(5)、(6)都可以通过旋转适合角度形成(可以让学生自己说说每个旋转的角度和旋转的次数及旋转中心的位置),另外图(2)、(3)、(5)也可以通过轴对称变换形成(可以让学生指出对轴对称及对称轴的条数),而图(2)可以通过平移形成。

  2、课本

  1 欣赏课本75页图3—24的图案,并分析这个图案形成过程。

  评注:图案是密铺图案的代表,旨在通过对典型图案的分析欣赏,使学生逐步能够进行图案设计,同时了解轴对称、平移、旋转变换是图案制作的基本手段。例题解答的关键是确定“基本图案”,然后再运用平移、旋转关系加以说明,注意旋转中心可以为图形上某一特征的点。

  评注:可以取其中的任何一个为基本图案,然后通过变换得到。而且变化方式也可以是:左下角的图案通过轴对称变换得到左上图和右下图。

  (二)课内练习

  (1) 以小组为单位,由每组指定一个同学展示该组搜集得到的'图案,并在全班交流。

  (2) 利用下面提供的基本图形,用平移、旋转、轴对称、中心对称等方法进行图案设计,并简要说明自己的设计意图。

  (三)议一议

  生活中还有那些图案用到了平移或旋转?分析其中的一个,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四)课时小结

  本课时的重点是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换是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这些变换设计出一些简单的图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图案的设计又增加了哪些新的认识?(可以利用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多种方法来设计,而且设计的图案要能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再就是图案的设计一定要新颖,独特,这样才能使人过目不忘,达到标志的效果。)

  (五)延伸拓展

  进一步搜集身边的各种标志性图案,尝试着重新设计它,并结合实际背景分析它的设计意图。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1、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

  2、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3、难点的突破方法:

  首先应先复习组中值的定义,在七年级下教材P72中已经介绍过组中值定义。因为在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过程中要用到组中值去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所以有必要在这里复习组中值定义。

  应给学生介绍为什么可以利用组中值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以及这样代替的好处、不妨举一个例子,在一组中如果数据分布较为均匀时,比如教材P140探究问题的表格中的第三组数据,它的范围是41≤X≤61,共有20个数据,若分布较为平均,41、42、43、44…60个出现1次,那么这组数据的和为41+42+…+60=1010。而用组中值51去乘以频数20恰好为1020≈1010,即当数据分布较为平均时组中值恰好近似等于它的平均数。所以利用组中值X频数去代替这组数据的和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这样做的好处是简化了计算量。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种近似计算的方法和合理性,可以让学生去读统计表,体会表格的实际意义。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教材P140探究栏目的意图。

  (1)、主要是想引出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的计算方法。

  (2)、加深了对“权”意义的理解:当利用组中值近似取代替一组数据中的平均值时,频数恰好反映这组数据的轻重程度,即权。

  这个探究栏目也可以帮助学生去回忆、复习七年级下的关于频数分布表的一些内容,比如组、组中值及频数在表中的具体意义。

  2、教材P140的思考的意图。

  (1)、使学生通过思考这两个问题过程中体会利用统计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2)、帮助学生理解表中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3、P141利用计算器计算平均值

  这部分篇幅较小,与传统教材那种详细介绍计算器使用方法产生明显对比。一则由于学校中学生使用计算器不同,其操作过程有差别亦不同,再者,各种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书都有详尽介绍,同时也说明在今后中考趋势仍是不允许使用计算器。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不是利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但是掌握其使用方法确实可以运算变得简单。统计中一些数据较大、较多的计算也变得容易些了。

  四、课堂引入

  采用教材原有的引入问题,设计的.几个问题如下:

  (1)、请同学读P140探究问题,依据统计表可以读出哪些信息

  (2)、这里的组中值指什么,它是怎样确定的?

  (3)、第二组数据的频数5指什么呢?

  (4)、如果每组数据在本组中分布较为均匀,比组数据的平均值和组中值有什么关系。

  五、随堂练习

  1、某校为了了解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对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进行调查,下表是该校初二某班50名学生某一天做数学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统计表

  所用时间t(分钟)人数

  0

  0<≤ 6

  20

  30

  40

  50

  (1)、第二组数据的组中值是多少?

  (2)、求该班学生平均每天做数学作业所用时间

  2、某班40名学生身高情况如下图,

  请计算该班学生平均身高

  答案1.(1).15. (2)28. 2. 165

  六、课后练习:

  1、某公司有15名员工,他们所在的部门及相应每人所创的年利润如下表

  部门A B C D E F G

  人数1 1 2 4 2 2 5

  每人创得利润20 5 2.5 2 1.5 1.5 1.2

  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平均数是多少万元?

  2、下表是截至到20xx年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年龄,根据表格中的信息计算获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平均年龄?

  年龄频数

  28≤X<30 4

  30≤X<32 3

  32≤X<34 8

  34≤X<36 7

  36≤X<38 9

  38≤X<40 11

  40≤X<42 2

  3、为调查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环保局对所辖的50个居民区进行了噪音(单位:分贝)水平的调查,结果如下图,求每个小区噪音的平均分贝数。

  答案:1.约2.95万元2.约29岁3.60.54分贝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5

  课题:

  一元二次方程实数根错例剖析课

  【教学目的】

  精选学生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有关问题时出现的典型错例加以剖析,帮助学生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和纠正错误的方法,使学生在解题时少犯错误,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深刻性。

  【课前练习】

  1、关于x的方程ax2+bx+c=0,当a_____时,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当 a_____时,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_______,当△_______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_______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________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典型例题】

  例1 下列方程中两实数根之和为2的方程是()

  (A) x2+2x+3=0 (B) x2-2x+3=0 (c) x2-2x-3=0 (D) x2+2x+3=0

  错答: B

  正解: C

  错因剖析: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2,极易误选B,又考虑到方程有实数根,故由△可知,方程B无实数根,方程C合适。

  例2 若关于x的方程x2+2(k+2)x+k2=0 两个实数根之和大于-4,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 k>-1 (B) k<0 (c) -1< k<0 (D) -1≤k<0

  错解 :B

  正解:D

  错因剖析:漏掉了方程有实数根的前提是△≥0

  例3(20xx广西中考题)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1-2k)x2-2 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求k的取值范围。

  错解: 由△=(-2 )2-4(1-2k)(-1) =-4k+8>0得 k<2又∵k+1≥0∴k≥ -1。即 k的取值范围是 -1≤k<2

  错因剖析:漏掉了二次项系数1-2k≠0这个前提。事实上,当1-2k=0即k= 时,原方程变为一次方程,不可能有两个实根。

  正解: -1≤k<2且k≠

  例4 (20xx山东太原中考题) 已知x1,x2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2+1=0的两个实数根,当x12+x22=15时,求m的值。

  错解: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x1+x2= -(2m+1), x1x2=m2+1,

  ∵x12+x22=(x1+x2)2-2 x1x2

  =[-(2m+1)]2-2(m2+1)

  =2 m2+4 m-1

  又∵ x12+x22=15

  ∴ 2 m2+4 m-1=15

  ∴ m1 = -4 m2 = 2

  错因剖析:漏掉了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根的前提条件是判别式△≥0。因为当m = -4时,方程为x2-7x+17=0,此时△=(-7)2-4×17×1= -19<0,方程无实数根,不符合题意。

  正解:m = 2

  例5 若关于 x的方程(m2-1)x2-2 (m+2)x+1=0有实数根,求m的取值范围。

  错解:△=[-2(m+2)]2-4(m2-1) =16 m+20

  ∵ △≥0

  ∴ 16 m+20≥0,

  ∴ m≥ -5/4

  又 ∵ m2-1≠0,

  ∴ m≠±1

  ∴ m的取值范围是m≠±1且m≥ -

  错因剖析:此题只说(m2-1)x2-2 (m+2)x+1=0是关于未知数x的方程,而未限定方程的次数,所以在解题时就必须考虑m2-1=0和m2-1≠0两种情况。当m2-1=0时,即m=±1时,方程变为一元一次方程,仍有实数根。

  正解:m的取值范围是m≥-

  例6 已知二次方程x2+3 x+a=0有整数根,a是非负数,求方程的整数根。

  错解:∵方程有整数根,

  ∴△=9-4a>0,则a<2.25

  又∵a是非负数,∴a=1或a=2

  令a=1,则x= -3± ,舍去;令a=2,则x1= -1、 x2= -2

  ∴方程的整数根是x1= -1, x2= -2

  错因剖析:概念模糊。非负整数应包括零和正整数。上面答案仅是一部分,当a=0时,还可以求出方程的另两个整数根,x3=0, x4= -3

  正解:方程的整数根是x1= -1, x2= -2 , x3=0, x4= -3

  【练习】

  练习1、(01济南中考题)已知关于x的方程k2x2+(2k-1)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

  (1)求k的取值范围;

  (2)是否存在实数k,使方程的两实数根互为相反数?如果存在,求出k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根据题意,得△=(2k-1)2-4 k2>0 解得k<

  ∴当k<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存在。

  如果方程的两实数根x1、x2互为相反数,则x1+ x2=- =0,得k= 。经检验k= 是方程- 的解。

  ∴当k= 时,方程的两实数根x1、x2互为相反数。

  读了上面的解题过程,请判断是否有错误?如果有,请指出错误之处,并直接写出正确答案。

  解:上面解法错在如下两个方面:

  (1)漏掉k≠0,正确答案为:当k< 时且k≠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k= 。不满足△>0,正确答案为:不存在实数k,使方程的两实数根互为相反数

  练习2(02广州市)当a取什么值时,关于未知数x的方程ax2+4x-1=0只有正实数根 ?

  解:(1)当a=0时,方程为4x-1=0,∴x=

  (2)当a≠0时,∵△=16+4a≥0 ∴a≥ -4

  ∴当a≥ -4且a≠0时,方程有实数根。

  又因为方程只有正实数根,设为x1,x2,则:

  x1+x2=- >0 ;

  x1. x2=- >0 解得 :a<0

  综上所述,当a=0、a≥ -4、a<0时,即当-4≤a≤0时,原方程只有正实数根。

  【小结】

  以上数例,说明我们在求解有关二次方程的问题时,往往急于寻求结论而忽视了实数根的存在与“△”之间的关系。

  1、运用根的判别式时,若二次项系数为字母,要注意字母不为零的条件。

  2、运用根与系数关系时,△≥0是前提条件。

  3、条件多面时(如例5、例6)考虑要周全。

  【布置作业】

  1、当m为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x2+2(m-1)x+ m2-9=0有两个正根?

  2、已知,关于x的方程mx2-2(m+2)x+ m+5=0(m≠0)没有实数根。

  求证:关于x的方程

  (m-5)x2-2(m+2)x + m=0一定有一个或两个实数根。

  考题汇编

  1、(20xx年广东省中考题)设x1、 x2是方程x2-5x+3=0的两个根,不解方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x1-x2)2的值。

  2、(20xx年广东省中考题)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x+m-1=0

  (1)若方程的一个根为1,求m的值。

  (2)m=5时,原方程是否有实数根,如果有,求出它的实数根;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

  3、(20xx年广东省中考题)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m-2)x+ m2=0有两个实数根,且两根的平方和比两根的积大33,求m的值。

  4、(20xx年广东省中考题)已知x1、x2为方程x2+px+q=0的两个根,且x1+x2=6,x12+x22=20,求p和q的值。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6

  教学目标:

  1、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2、在加权平均数中,知道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并能用加权平均数解释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现象。

  3、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差别,初步体会它们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4、能利和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教学重点

  体会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具体情境中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对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归纳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与思考

  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举例。

  一般地对于n个数X1,……Xn把(X1+X2+…Xn)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

  如某公司要招工,测试内容为数学、语文、外语三门文化课的综合成绩,满分都为100分,且这三门课分别按25%、25%、50%的比例计入总成绩,这样计算出的成绩为数学,语文、外语成绩的加权平均数,25%、25%、50%分别是数学、语文、外语三项测试成绩的权。

  中位数就是把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数(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就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

  如3,2,3,5,3,4中3是众数。

  2、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特征:

  (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表示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平均数。

  (2)平均数能充分利用数据提供的信息,在生活中较为常用,但它容易受极端数字的影响,且计算较繁。

  (3)中位数的优点是计算简单,受极端数字影响较小,但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字的信息。

  (4)众数的可靠性较差,它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求法简便,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3、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加权平均数包含算术平均数,当加权平均数中的权相等时,就是算术平均数。

  4、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利用科学计算器求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平均数。

  二、例题讲解:

  例1,某公司销售部有营销人员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月销售定额,统计了这15人某月的销售量如下:

  每人销售件数 1800 510 250 210 150 120

  人数 113532

  (1)求这15位营销人员该月销售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假设销售部负责人把每位营销员的月销售额定为平均数,你认为是否合理,为什么?如不合理,请你制定一个较合理的销售定额,并说明理由。

  例2,某校规定:学生的平时作业、期中练习、期末考试三项成绩分别按40%、20%、40%的比例计入学期总评成绩,小亮的平时作业、期中练习、期末考试的数学成绩依次为90分,92分,85分,小亮这学期的数学总评成绩是多少?

  三、课堂练习:复习题A组

  四、小结:

  1、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概念及计算。

  2、理解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

  五、作业:复习题B组、C组(选做)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7

  【教学目标】

  1、了解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概念

  2、了解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

  3、探索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的一些简单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难点: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证明中添加辅助线的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如图,为了测量一个池塘的宽BC,在池塘一侧的平地上选一点A,再分别找出线段AB、AC的中点D、E,若测出DE的长,就可以求出池塘的宽BC,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动手操作:剪一刀,将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一张三角形纸片和一张梯形纸片

  (1)如果要求剪得的两张纸片能拼成平行的四边形,剪痕的位置有什么要求?

  (2)要把所剪得的两个图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可将其中的三角形做怎样的图形变换?

  3、引导学生概括出中位线的概念。

  问题:

  (1)三角形有几条中位线?

  (2)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有什么区别?

  启发学生得出:三角形的中位线的两端点都是三角形边的中点,而三角形中线只有一个端点是边中点,另一端点上三角形的一个顶点。

  4、猜想:DE与BC的关系?(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证明你的`猜想

  引导学生写出已知,求证,并启发分析。

  (已知:⊿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求证:DE∥BC,DE=1/2BC)

  启发1:证明直线平行的方法有哪些?(由角的相等或互补得出平行,由平行四边形得出平行等)

  启发2:证明线段的倍分的方法有哪些?(截长或补短)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经过分析后,师生共同完成推理过程,板书证明过程,强调有其他证法。

  证明:如图,以点E为旋转中心,把⊿ADE绕点E,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得到⊿CFE,则D,E,F同在一直线上,DE=EF,且⊿ADE≌⊿CFE。

  ∴∠ADE=∠F,AD=CF,

  ∴AB∥CF。

  又∵BD=AD=CF,

  ∴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F∥BC(根据什么?),

  ∴DE 1/2BC

  2、启发学生归纳定理,并用文字语言表达:三角形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三)学以致用、落实新知

  1、练一练:已知三角形边长分别为6、8、10,顺次连结各边中点所得的三角形周长是多少?

  2、想一想:如果⊿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AB、BC、AC各边中点分别为D、E、F,则⊿DEF的周长是多少?

  3、例题: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启发1:由E,F分别是AB,BC的中点,你会联想到什么图形?

  启发2:要使EF成为三角的中位线,应如何添加辅助线?应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能得到什么?你能得出EF∥GH吗?为什么?

  证明:如图,连接AC。

  ∵EF是⊿ABC的中位线,

  ∴EF 1/2AC(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同理,HG 1/2AC。

  ∴EF HG。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并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挑战:顺次连结上题中,所得到的四边形EFGH四边中点得到一个四边形,继续作下去。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四)学生练习,巩固新知

  1、请回答引例中的问题(1)

  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M,N,P分别是AD,BC, BD的中点。求证:∠PNM=∠PMN

  (五)小结回顾,反思提高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困惑?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8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和函数值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两个依据。

  3.使学生掌握关于解析式为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简单的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求法,并会求其函数值。

  4.通过求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函数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函数自变量取值的求法。

  难点:函灵敏处变量取值的确定。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函数的定义是什么?函数概念包含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2.什么叫分式?当x取什么数时,分式x+2/2x+3有意义?

  (答:分母里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分式,分母≠0,即x≠3/2。)

  3.什么叫二次根式?使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答:根指数是2的根式叫二次根式,使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是被开方数≥0。)

  4.举出一个函数的实例,并指出式中的变量与常量、自变量与函数。

  新课

  1.结合同学举出的实例说明解析法的意义:用教学式子表示函数方法叫解析法。并指出,函数表示法除了解析法外,还有图象法和列表法。

  2.结合同学举出的实例,说明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有时要受到限制这就可以引出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意义,并说明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两个依据是:

  (1)自变量取值范围是使函数解析式(即是函数表达式)有意义。

  (2)自变量取值范围要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3.讲解P93中例2。并指出例2四个小题代表三类题型:(1),(2)题给出的是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整式;

  (3)题给出的是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分式;

  (4)题给出的是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二次根式。

  推广与联想:请同学按上述三类题型自编3个题,并写出解答,同桌互对答案,老师评讲。

  4.讲解P93中例3。结合例3引出函数值的意义。并指出两点:

  (1)例3中的'4个小题归纳起来仍是三类题型。

  (2)求函数值的问题实际是求代数式值的问题。

  补充例题

  求下列函数当x=3时的函数值:

  (1)y=6x-4; (2)y=--5x2; (3)y=3/7x-1; (4)。

  (答:(1)y=14;(2)y=-45;(3)y=3/20;(4)y=0。)

  小结

  1.解析法的意义: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的方法叫解析法。

  2.求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的两个方法(依据):

  (1)要使函数的解析式有意义。

  ①函数的解析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

  ②函数的解析式是分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分母≠0;

  ③函数的解析式是二次根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被开方数≥0。

  (2)对于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应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3.求函数值的方法:把所给出的自变量的值代入函数解析式中,即可求出相庆原函数值。

  练习:P94中1,2,3。

  作业:P95~P96中A组3,4,5,6,7。B组1,2。

  四、教学注意问题

  1.注意渗透与训练学生的归纳思维。比如例2、例3中各是4个小题,对每一个例题均可归纳为三类题型。而对于例2、例3这两道例题,虽然要求各异,但题目结构仍是三类题型:整式、分式、二次根式。

  2.注意训练与培养学生的优质联想能力。要求学生仿照例题自编题目是有效手段。

  3.注意培养学生对于“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良好学习方法。比如对于有实际意义来确定,由于实际问题千差万别,所以我们就要具体分析,灵活处置。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9

  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第一课时《轴对称》,本节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认识轴对称的特征;同时本节内容与图形的三种变换操作(平移、翻折、旋转)之一的“翻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从对图形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轴对称的理性认识,为进一步学习轴对称性质及后面学习等腰三角形和圆等有关知识奠定基础。同时这一节也是联系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相关内容之后安排的一节课,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因此,这节课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和动手实践,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总结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切实可行的。

  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确定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确定本节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如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理解并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称轴;能准确判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理解并掌握轴对称的概念,对称轴;了解对称点。

  (3)了解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联系与区别。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观察——比较——操作——概括——总结一应用”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抽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探究,进一步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热爱生活的情感和欣赏图形的对称美。

  (二)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有关概念。

  (三)教学难点: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联系、区别

  四、教法和学法设计

  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八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我选择的':

  【教法策略】采用以直观演示法和实验发现法为主,设疑诱导法为辅。教学中教学中通过丰富的图片展示,创设出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操作,教师适时地演示,并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使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得到恰当的发展和提高。

  【学法策略】: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操作——概括——检验——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有关内容。

  【辅助策略】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适时呈现问题情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直观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五、说程序设计: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设计。

  (一)、观图激趣、设疑导入。

  出示图片,设计故事。一日,春光明媚,蝴蝶和蜜蜂来到花丛中游玩,这时蝴蝶对蜜蜂说:“我们长得真象”,蜜蜂百思不得其解。你能说出为什么长得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一问题――轴对称。

  [设计意图]以兴趣为先导,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景,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实践探索、感悟特征。

  《活动一(课件演示)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出示一组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轴对称图形,出示后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并引导学生感知,无论是随风起舞的风筝,凌空翱翔的飞机,还是古今中外各式风格的典型建筑很多图形都给我们以美得感受。然后,教师适时提出问题: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是如何对称?怎样才能使对称?部分重合呢?让学生观察、猜想、探究、讨论,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让学生发现:把一个图形的某一部分沿着一条直线翻折180度后能与这个图形另一部分完全重合。从而引出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在得出概念之后再引导学生例举生活中的事例。以便加深对轴对称图形概念的理解。

  为了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又出示了一组练习

  (练习1)这是一组常见几何图形,要求学生判断是否是对称图形,若是对称图形的,画出它的对称轴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练习题不仅让学生巩固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而且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常见的图形,有些是轴对称图形,有些不是轴对称图形。并且还让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仅仅只一条,有可能有2条、3条、4条甚至无数条,对称轴的方向不仅仅是垂直的,有可能是水平的或倾斜的。

  (练习2)国家的一个象征,观察下面的国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试找出它们的对称轴。次题进一步巩固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同时通过展示各国的国旗,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动手操作、再度探索新知。

  将一张纸对折,用笔尖扎出一个图案,然后将纸展开后,铺平,观察各自得到的图案与轴对称图形的不同。教学中注重学生活动,鼓励学生亲自实践,积极思考,在乐学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引出轴对称概念。

  再次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得出轴对称的概念……。之后再结合动画演示加深对轴对称概念的理解,进而引出对称轴、对称点的概念。并结合图形加以认识。

  (四)、巩固练习、升华新知。

  出示几幅图形,请同学们辨别哪幅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哪些图形轴对称,

  在这组练习中让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既加深了对两个概念的理解,又锻炼了同学的各方面能力。完成这组练习题后让学生,归纳轴对称图形及轴对称区别与联系,先让学生自己归纳,然后用多媒体展示。

  (课件演示)轴对称图形及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区别与联系

  (五)、综合练习、发展思维。

  1、抢答;观察周围哪些事物的形状是轴对称图形。

  2、判断:

  生活中不仅有些物体的形状是轴对称图形,我们所学的数字、字母和汉字中也有一些可以看成轴对称图形。

  (1)下面的数字或字母,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0123456789ABCDEFGH

  3、像这样写法的汉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口工用中由日直水清甲

  (这几道题的练习做到了知识性、技能性、思想性和艺术性溶为一体。这样设计,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检查了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六)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从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情感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作业布置要有层次,照顾学生个体差异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六、设计说明

  这节课,我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六个环节的教学设计,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图案以及动画演示,由感性到理性,让学生轻松掌握了轴对称图形与关于直线成轴对称两个概念,指导学生操作、观察、引导概括,获取新知;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获。这就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说明。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10

  教学目标:

  (1)理解通分的意义,理解最简公分母的意义;

  (2)掌握分式的通分法则,能熟练掌握通分运算。

  教学重点

  分式通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

  分式通分中最简公分母的确定。

  教学工具

  投影仪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如何计算:

  由此让学生复习分数通分的意义、通分的根据、通分的法则以及最简公分母的概念。

  (2)如何计算:

  (3)何计算:

  引导学生思考,猜想如何求解?

  (二)新课

  1.类比分数的通分得到分式的通分:

  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注意:通分保证

  (1)各分式与原分式相等;

  (2)各分式分母相等。

  2.通分的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

  3.通分的关键: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通常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最简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

  根据分式通分和最简公分母的定义,将分式通分:

  最简公分母为:

  然后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别对原来的各分式的分子和分母乘一个适当的整式,使各分式的分母都化为通分如下:xxx

  通过本例使学生对于分式的通分大致过程和思路有所了解。让学生归纳通分的思路过程。

  例1 通分:xxx

  分析:让学生找分式的公分母,可设问“分母的系数各不相同如何解决?”,依据分数的通分找最小公倍数。

  解:∵ 最简公分母是12xy2,

  小结:各分母的系数都是整数时,通常取它们的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作为最简公分母的系数。

  解:∵最简公分母是10a2b2c2,

  由学生归纳最简公分母的`思路。

  分式通分中求最简公分母概括为:

  (1)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

  (2)凡出现的字母为底的幂的因式都要取;

  (3)相同字母的幂的因式取指数最大的。取这些因式的积就是最简公分母。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11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3、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的应用、

  1、经历作(画)出等腰三角形的过程,从轴对称的角度去体会等腰三角形的特点、

  2、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学生的操作和思考,使学生掌握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概念,并在探究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

  2、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的理解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

  探究归纳法、

  教具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生:硬纸、剪刀、

  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探究了轴对称的性质,并且能够作出一个简单平面图形关于某一直线的轴对称图形,还能够通过轴对称变换来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这节课我们就是从轴对称的角度来认识一些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来研究:

  ①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②什么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生)有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三角形不是。

  (师)那什么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生)满足轴对称的条件的.三角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也就是将三角形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就是轴对称图形。

  (师)很好,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种成轴对称图形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2、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做一个等腰三角形。作一条直线L,在L上取点A,在L外取点B,作出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C,连结AB、BC、CA,则可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

  (生乙)在甲同学的做法中,A点可以取直线L上的任意一点。

  (师)对,按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得到一系列的等腰三角形、现在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硬纸和剪刀,按自己设计的方法,也可以用课本P138探究中的方法,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

  (师)按照我们的做法,可以得到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底角、同学们在自己作出的等腰三角形中,注明它的腰、底边、顶角和底角。

  (师)有了上述概念,同学们来想一想。

  (演示课件)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请找出它的对称轴。

  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有什么关系?

  3、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

  4、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呢?

  (生甲)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所以把这两条腰重合对折三角形便知: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师)同学们把自己做的等腰三角形进行折叠,找出它的对称轴,并看它的两个底角有什么关系。

  (生乙)我把自己做的等腰三角形折叠后,发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生丙)我把等腰三角形折叠,使两腰重合,这样顶角平分线两旁的部分就可以重合,所以可以验证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生丁)我把等腰三角形沿底边上的中线对折,可以看到它两旁的部分互相重合,说明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

  (生戊)老师,我发现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也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

  (师)你们说的是同一条直线吗?大家来动手折叠、观察。

  (生齐声)它们是同一条直线。

  (师)很好、现在同学们来归纳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生)我沿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对折,发现它两旁的部分互相重合,由此可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而且还可以知道顶角的平分线既是底边上的中线,也是底边上的高。

  (师)很好,大家看屏幕。

  (演示课件)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通常称作“三线合一”)、

  (师)由上面折叠的过程获得启发,我们可以通过作出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得到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从而利用三角形的全等来证明这些性质、同学们现在就动手来写出这些证明过程)

  (投影仪演示学生证明过程)

  (生甲)如右图,在ABC中,AB=AC,作底边BC的中线AD,因为

  所以BAD≌CAD(SSS)、

  所以∠B=∠C、

  (生乙)如右图,在ABC中,AB=AC,作顶角∠BAC的角平分线AD,因为

  所以BAD≌CAD、

  所以BD=CD,∠BDA=∠CDA=∠BDC=90°。

  (师)很好,甲、乙两同学给出了等腰三角形两个性质的证明,过程也写得很条理、很规范、下面我们来看大屏幕。

  (演示课件)

  (例1)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

  (师)同学们先思考一下,我们再来分析这个题、

  (生)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

  ∠A=∠ABD,∠ABC=∠C=∠BDC,再由∠BDC=∠A+∠ABD,就可得到∠ABC=∠C=∠BDC=2∠A。再由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就可求出ABC的三个内角。

  (师)这位同学分析得很好,对我们以前学过的定理也很熟悉、如果我们在解的过程中把∠A设为x的话,那么∠ABC、∠C都可以用x来表示,这样过程就更简捷。

  (课件演示)

  (例)因为AB=AC,BD=BC=AD,所以∠ABC=∠C=∠BDC、∠A=∠ABD(等边对等角)、

  设∠A=x,则∠BDC=∠A+∠ABD=2x,从而∠ABC=∠C=∠BDC=2x、

  于是在ABC中,有∠A+∠ABC+∠C=x+2x+2x=180°,解得x=36°。

  在ABC中,∠A=35°,∠ABC=∠C=72°、

  (师)下面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这节课所学的知识、

  3、随堂练习

  (一)课本P141练习1、2、3。

  练习

  1、如下图,在下列等腰三角形中,分别求出它们的底角的度数、

  答案:(1)72°(2)30°

  2、如右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BAC=90°),AD是底边BC上的高,标出∠B、∠C、∠BAD、∠DAC的度数,图中有哪些相等线段?

  答案:∠B=∠C=∠BAD=∠DAC=45°;AB=AC,BD=DC=AD、

  3、如右图,在ABC中,AB=AD=DC,∠BAD=26°,求∠B和∠C的度数、

  答:∠B=77°,∠C=38、5°、

  (二)阅读课本P138~P140,然后小结、

  4、课时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探讨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对性质作了简单的应用、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它顶角的平分线,并且它的顶角平分线既是底边上的中线,又是底边上的高、

  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首先就是要理解并掌握这些性质,并且能够灵活应用它们、

  5、课后作业

  (一)课本P147─1、3、4、8题、

  (二)1、预习课本P141~P143、

  2、预习提纲: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6、活动与探究

  如右图,在ABC中,过C作∠BAC的平分线AD的垂线,垂足为D,DE∥AB交AC于E、

  求证:AE=CE、

  过程:通过分析、讨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结果:

  证明:延长CD交AB的延长线于P,如右图,在ADP和ADC中

  ADP≌ADC、

  ∠P=∠ACD、

  又DE∥AP,

  ∠4=∠P、

  ∠4=∠ACD、

  DE=EC、

  同理可证:AE=DE、

  AE=CE、

  板书设计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12

  一、教学目标

  ①经历探索整式除法运算法则的过程,会进行简单的整式除法运算(只要求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并且结果都是整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集体协作的能力。

  ②理解整式除法的算理,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整式除法的运算法则及其运用。

  难点:整式除法的运算法则的推导和理解,尤其是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

  三、教学准备

  卡片及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教科书第161页问题:木星的质量约为1.90×1024吨,地球的质量约为5.98×1021吨,你知道木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多少倍吗?

  重点研究算式(1.90×1024)÷(5.98×1021)怎样进行计算,目的是给出下面两个单项式相除的模型。

  注:教科书从实际问题引入单项式的除法运算,学生在探索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将自然地体会到学习单项式的除法运算的必要性,了解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同时再次经历感受较大数据的过程。

  (二)探究新知

  (1)计算(1.90×1024)÷(5.98×1021),说说你计算的根据是什么?

  (2)你能利用(1)中的方法计算下列各式吗?

  8a3÷2a;6x3y÷3xy;12a3b2x3÷3ab2。

  (3)你能根据(2)说说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吗?

  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发现系数、同底数幂的底数和指数发生的变化,并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单项式的除法法则的推导,应按从具体到一般的步骤进行。探究活动的安排,是使学生通过对具体的特例的计算,归纳出单项式的除法运算性质,并能运用乘除互逆的关系加以说明,也可类比分数的约分进行。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化归、符号演算等代数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重视算理算法的渗透是新课标所强调的。

  (三)归纳法则

  单项式相除,把系数与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注:通过总结法则,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养成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想法的数学学习习惯。

  (四)应用新知

  例2计算:

  (1)28x4y2÷7x3y;

  (2)—5a5b3c÷15a4b。

  首先指明28x4y2与7x3y分别是被除式与除式,在这儿省去了括号。对本例可以采用学生口述,教师板书的形式完成。口述和板书都应注意展示法则的应用,计算过程要详尽,使学生尽快熟悉法则。

  注: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既要对系数进行运算,又要对相同字母进行指数运算,同时对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幂要加以注意,这些对刚刚接触整式除法的学生来讲,难免会出现照看不全的情况,所以更应督促学生细心解答问题。

  巩固新知教科书第162页练习1及练习2。

  学生自己尝试完成计算题,同桌交流。

  注:在独立解题和同伴的相互交流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法则、掌握法则,印象更为深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主动参与学习的习惯。

  (五)作业

  1、必做题:教科书第164页习题15.3第1题;第2题。

  2、选做题:教科书第164页习题15.3第8题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1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理解方差概念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3.会用方差计算公式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方差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理解方差公式

  3.难点的突破方法:

  方差公式:S = [( - ) +( - ) +…+( - )]比较复杂,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个公式都会有一定困难,以致应用时常常出现计算的错误,为突破这一难点,我安排了几个环节,将难点化解。

  (1)首先应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方差和方差公式,目的不明确学生很难对本节课内容产生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多举几个生活中的小例子,不如选择仪仗队队员、选择运动员、选择质量稳定的电器等。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生活中为了更好的做出选择判断经常要去了解一组数据的波动程度,仅仅知道平均数是不够的。

  (2)波动性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第一环节中点明了为什么去了解数据的波动性,第二环节则主要使学生知道描述数据,波动性的方法。可以画折线图方法来反映这种波动大小,可是当波动大小区别不大时,仅用画折线图方法去描述恐怕不会准确,这自然希望可以出现一种数量来描述数据波动大小,这就引出方差产生的必要性。

  (3)第三环节教师可以直接对方差公式作分析和解释,波动大小指的是与平均数之间差异,那么用每个数据与平均值的差完全平方后便可以反映出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整体的波动大小可以通过对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求平均值得到。所以方差公式是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统计量,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程度和课堂时间决定是否介绍平均差等可以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其他统计量。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教材P125的讨论问题的意图: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为引入方差概念和方差计算公式作铺垫。

  (3).介绍了一种比较直观的衡量数据波动大小的方法——画折线法。

  (4).客观上反映了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求平均数或求极差等方法的局限性,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方差的意义和目的。

  2.教材P154例1的设计意图:

  (1).例1放在方差计算公式和利用方差衡量数据波动大小的规律之后,不言而喻其主要目的是及时复习,巩固对方差公式的掌握。

  (2).例1的解题步骤也为学生做了一个示范,学生以后可以模仿例1的格式解决其他类似的实际问题。

  四.课堂引入:

  除采用教材中的引例外,可以选择一些更时代气息、更有现实意义的引例。例如,通过学生观看2004年奥运会刘翔勇夺110米栏冠军的录像,进而引导教练员根据平时比赛成绩选择参赛队员这样的实际问题上,这样引入自然而又真实,学生也更感兴趣一些。

  五.例题的分析:

  教材P154例1在分析过程中应抓住以下几点:

  1.题目中“整齐”的含义是什么?说明在这个问题中要研究一组数据的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回答出整齐即波动小,所以要研究两组数据波动大小,这一环节是明确题意。

  2.在求方差之前先要求哪个统计量,为什么?学生也可以得出先求平均数,因为公式中需要平均值,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明确利用方差计算步骤。

  3.方差怎样去体现波动大小?

  这一问题的提出主要复习巩固方差,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规律。

  六.随堂练习:

  1.从甲、乙两种农作物中各抽取1株苗,分别测得它的苗高如下:(单位:cm)

  甲:9、10、11、12、7、13、10、8、12、8;

  乙:8、13、12、11、10、12、7、7、9、11;

  问:(1)哪种农作物的.苗长的比较高?

  (2)哪种农作物的苗长得比较整齐?

  2.段巍和金志强两人参加体育项目训练,近期的5次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谁的成绩比较稳定?为什么?

  测试次数1 2 3 4 5

  段巍13 14 13 12 13

  金志强10 13 16 14 12

  参考答案:

  1.(1)甲、乙两种农作物的苗平均高度相同;(2)甲整齐

  2.段巍的成绩比金志强的成绩要稳定。

  七.课后练习:

  1.已知一组数据为2、0、-1、3、-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2.甲、乙两名学生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7、8、6、8、6、5、9、10、7、4

  乙:9、5、7、8、7、6、8、6、7、7

  经过计算,两人射击环数的平均数相同,但S S,所以确定去参加比赛。

  3.甲、乙两台机床生产同种零件,10天出的次品分别是( )

  甲:0、1、0、2、2、0、3、1、2、4

  乙:2、3、1、2、0、2、1、1、2、1

  分别计算出两个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根据你的计算判断哪台机床的性能较好?

  4.小爽和小兵在10次百米跑步练习中成绩如表所示:(单位:秒)

  小爽10.8 10.9 11.0 10.7 11.1 11.1 10.8 11.0 10.7 10.9

  小兵10.9 10.9 10.8 10.8 11.0 10.9 10.8 11.1 10.9 10.8

  如果根据这几次成绩选拔一人参加比赛,你会选谁呢?

  答案:1. 6 2. >、乙;3. =1.5、S =0.975、 =1. 5、S =0.425,乙机床性能好

  4. =10.9、S =0.02;

  =10.9、S =0.008

  选择小兵参加比赛。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14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中位数和众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和中位数。

  2、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和作用。它们也是数据代表,可以反映一定的数据信息,帮助人们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并做出决策。

  3、会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认识中位数、众数这两种数据代表

  2、难点: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3、难点的突破方法:

  首先应交待清楚中位数和众数意义和作用:

  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中位数可能出现在所给的数据中,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其趋势。众数是当一组数据中某一重复出现次数较多时,人们往往关心的一个量,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是它的一个优势,中位数的计算很少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教学过程中注重双基,一定要使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中位数和众数的求法,求中位数的步骤:⑴将数据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排列,⑵数清数据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如果数据个数为奇数则取中间的数,如果数据个数为偶数,则取中间位置两数的平均值作为中位数。求众数的方法:找出频数最多的那个数据,若几个数据频数都是最多且相同,此时众数就是这多个数据。

  在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实际问题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课堂上教师应多举实例,使同学在分析不同实例中有所体会。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教材P143的例4的意图

  (1)、这个问题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样本,主要是反映了统计学中常用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数据较多的研究对象,我们可以考察总体中的一个样本,然后由样本的研究结论去估计总体的情况。

  (2)、这个例题另一个意图是交待了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中位数的求法和解题步骤。(因为在前面有介绍中位数求法,这里不再重述)

  (3)、问题2显然反映学习中位数的意义:它可以估计一个数据占总体的相对位置,说明中位数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数据代表。

  (4)、这个例题再一次体现了统计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所以应鼓励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

  2、教材P145例5的意图

  (1)、通过例5应使学生明白通常对待销售问题我们要研究的是众数,它代表该型号的产品销售,以便给商家合理的建议。

  (2)、例5也交待了众数的求法和解题步骤(由于求法在前面已介绍,这里不再重述)

  (3)、例5也反映了众数是数据代表的一种。

  四、课堂引入

  严格的讲教材本节课没有引入的问题,而是在复习和延伸中位数的定义过程中拉开序幕的,本人很同意这种处理方式,教师可以一句话引入新课:前面已经和同学们研究过了平均数的这个数据代表。它在分析数据过程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今天我们来共同研究和认识数据代表中的新成员——中位数和众数,看看它们在分析数据过程中又起到怎样的作用。

  五、例习题的分析

  教材P144例4,从所给的数据可以看到并没有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因此,首先应将数据重新排列,通过观察会发现共有12个数据,偶数个可以取中间的两个数据146、148,求其平均值,便可得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教材P145例5,由表中第二行可以查到23.5号鞋的频数,因此这组数据的'众数可以得到,所提的建议应围绕利于商家获得较大利润提出。

  六、随堂练习

  1某公司销售部有营销人员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销售金额,统计了这15个人的销售量如下(单位:件)

  1800、510、250、250、210、250、210、210、150、210、150、120、120、210、150

  求这15个销售员该月销量的中位数和众数。

  假设销售部负责人把每位营销员的月销售定额定为320件,你认为合理吗?如果不合理,请你制定一个合理的销售定额并说明理由。

  2、某商店3、4月份出售某一品牌各种规格的空调,销售台数如表所示:

  1匹1.2匹1.5匹2匹

  3月12台20台8台4台

  4月16台30台14台8台

  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商店出售的各种规格空调中,众数是多少?

  假如你是经理,现要进货,6月份在有限的资金下进货单位将如何决定?

  答案:

  1. (1)210件、210件(2)不合理。因为15人中有13人的销售额达不到320件(320虽是原始数据的平均数,却不能反映营销人员的一般水平),销售额定为210件合适,因为它既是中位数又是众数,是大部分人能达到的额定。

  2. (1)1.2匹(2)通过观察可知1.2匹的销售,所以要多进1.2匹,由于资金有限就要少进2匹空调。

  七、课后练习

  1.数据8、9、9、8、10、8、99、8、10、7、9、9、8的中位数是,众数是

  2.一组数据23、27、20、18、X、12,它的中位数是21,则X的值是.

  3.数据92、96、98、100、X的众数是96,则其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

  A.97、96 B.96、96.4 C.96、97 D.98、97

  4.如果在一组数据中,23、25、28、22出现的次数依次为2、5、3、4次,并且没有其他的数据,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24、25 B.23、24 C.25、25 D.23、25

  5.随机抽取我市一年(按365天计)中的30天平均气温状况如下表:

  温度(℃) -8 -1 7 15 21 24 30

  天数3 5 5 7 6 2 2

  请你根据上述数据回答问题:

  (1).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什么?

  (2).若当气温在18℃~25℃为市民“满意温度”,则我市一年中达到市民“满意温度”的大约有多少天?

  答案:1. 9;2. 22; 3.B;4.C; 5.(1)15. (2)约97天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15

  教学目标:

  1、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了解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

  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教学重点:

  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教学难点:

  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正确求出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请同学们欣赏本节导图,并回答问题,学校要举行金秋美术作品比赛,小欧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如果这块画布的面积是?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的问题?

  这就要用到平方根的概念,也就是本章的主要学习内容。这节课我们先学习有关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二、导入新课:

  1、提出问题:(书P68页的问题)

  你是怎样算出画框的边长等于5dm的呢?(学生思考并交流解法)

  这个问题相当于在等式扩=25中求出正数x的值。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读作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

  也就是,在等式=a(x0)中,规定x = 。

  2、试一试:你能根据等式:=144说出144的算术平方根是多少吗?并用等式表示出来。

  3、想一想:下列式子表示什么意思?你能求出它们的值吗?

  建议:求值时,要按照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写出应该满足的关系式,然后按照算术平方根的记法写出对应的'值。例如表示25的算术平方根。

  4、例1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100;(2)1;(3);(4)0。0001

  三、练习

  P69练习1、2

  四、探究:(课本第69页)

  怎样用两个面积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

  方法1:课本中的方法,略;

  方法2:

  可还有其他方法,鼓励学生探究。

  问题: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应该是多少呢?

  大正方形的边长是,表示2的算术平方根,它到底是个多大的数?你能求出它的值吗?

  建议学生观察图形感受的大小。小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是多少呢?(用刻度尺测量它与大正方形的边长的大小)它的近似值我们将在下节课探究。

  五、小结: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呢?

  2、算术平方根的具体意义是怎么样的?

  3、怎样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六、课外作业:

  P75习题13.1活动第1、2、3题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16

  一、学习目标

  1.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算理。

  二、重点难点

  重点: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难点:探索多项式与单项式相除的运算法则的过程。

  三、合作学习

  (一)回顾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

  (二)学生动手,探究新课

  1.计算下列各式:

  (1)(am+bm)÷m;

  (2)(a2+ab)÷a;

  (3)(4x2y+2xy2)÷2xy。

  2.提问:

  ①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②还有什么发现吗?

  (三)总结法则

  1.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XXXXXXXXXXX,再把所得的商XXXXXX

  2.本质:把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转化成XXXXXXXXXXXXXX

  四、精讲精练

  例:(1)(12a3—6a2+3a)÷3a;

  (2)(21x4y3—35x3y2+7x2y2)÷(—7x2y);

  (3)[(x+y)2—y(2x+y)—8x]÷2x;

  (4)(—6a3b3+8a2b4+10a2b3+2ab2)÷(—2ab2)。

  随堂练习:教科书练习。

  五、小结

  1、单项式的除法法则

  2、应用单项式除法法则应注意:

  A、系数先相除,把所得的结果作为商的系数,运算过程中注意单项式的系数饱含它前面的符号;

  B、把同底数幂相除,所得结果作为商的因式,由于目前只研究整除的情况,所以被除式中某一字母的指数不小于除式中同一字母的指数;

  C、被除式单独有的字母及其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不要遗漏;

  D、要注意运算顺序,有乘方要先做乘方,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同级运算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E、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1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熟练掌握简单图形的移动规律,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能够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

  2、能力目标:

  ①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逐步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

  ②对组合图形要找到一个或者几个“基本图案”,并能通过对“基本图案”的平移,复制所求的图形;

  3、情感目标:经历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和动手操作、画图等过程,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图形连续变化的特点;

  难点:图形的划分。

  三、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磁性板,若干小正六边形,“工”字的砖,组合图形。

  五、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演示课件):教材上小狗的'图案。提问:

  (1)这个图案有什么特点?

  (2)它可以通过什么“基本图案”,经过怎样的平移而形成?

  (3)在平移过程中,“基本图案”的大小、形状、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答案可以多种)

  让学生充分讨论,归纳总结,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并对每种答案都要肯定。

  看磁性黑板,展示教材64页图3-9,提问:左图是一个正六边形,它经过怎样的平移能得到右图?谁到黑板做做看?

  小组讨论,派代表到台上给大家讲解。

  气氛要热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掘他们的想象力。

  畅所欲言,互相补充。

  课堂小结: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启发学生在我们周围寻找平移的例子。

  课堂练习:

  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完成。

  例子一定要和大家接触紧密、典型。

  答案不惟一,对于每种答案,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六、教学反思:

  本节的内容并不是很复杂,借助多媒体进行直观、形象,内容贴近生活,学生兴致较高,课堂气氛活跃,参与意识较强,学生一般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美学思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18

  一、教材分析

  1、特点与地位:重点中的重点。

  本课是教材求两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问题是图最常见的应用的之一,在交通运输、通讯网络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2、重点与难点:结合学生现有抽象思维能力水平,已掌握基本概念等学情,以及求解最短路径问题的自身特点,确立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下:

  (1)重点:如何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求解最短路径问题,以及该问题的解决方案。

  (2)难点:求解最短路径算法的程序实现。

  3、教学安排:最短路径问题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求从某个源点到其他各结点的最短路径,另一种是求每一对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根据教学大纲安排,重点讲解第一种情况问题的解决。安排一个课时讲授。教材直接分析算法,考虑实际应用需要,补充旅游景点线路选择的实例,实例中问题解决与算法分析相结合,逐步推动教学过程。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掌握最短路径概念、能够求解最短路径。

  2、能力目标:

  (1)通过将旅游景点线路选择问题抽象成求最短路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据抽象能力。

  (2)通过旅游景点线路选择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讲究工作方法、与他人合作,提高效率。

  三、教法分析

  课前充分准备,研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中除了使用传统的“讲授法”以外,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同时辅以多媒体课件,以启发的方式展开教学。由于本节课的内容属于图这一章的难点,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注意与学生沟通,根据学生的反应控制好教学进度是本节课成功的关键。

  四、学法指导

  1、课前上次课结课时给学生布置任务,使其有针对性的预习。

  2、课中指导学生讨论任务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本节课知识点。

  3、课后给学生布置同类型任务,加强练习。

  五、教学过程分析

  (一)课前复习(3~5分钟)回顾“路径”的概念,为引出“最短路径”做铺垫。

  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1)采用提问方式,注意及时小结,提问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回忆概念。

  (2)提示学生“温故而知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导入新课(3~5分钟)以城市公路网为例,基于求两个点间最短距离的实际需要,引出本课教学内容“求最短路径问题”。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1)先讲实例,再指出概念,既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又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自然过渡。

  (2)此处使用案例教学法,不在于问题的求解过程,只是为了说明问题的存在,所以这里的例子只需要概述,能够说明问题即可。

  (三)讲授新课(25~30分钟)

  1、求某一结点到其他各结点的最短路径(重点)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提出旅游景点选择的例子,解决如何选择代价小、景点多的路线。

  (1)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图中求任一结点到其他结点最短路径问题。(3~5分钟)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主要采用讲授法,将实际问题用图形表示出来。语言描述转换的方法(用圆圈加标号表示某一景点,用箭头表示从某景点到其他景点是否存在旅游线路,并且将旅途费用写在箭头的旁边。)一边用语言描述,一边在黑上画图。

  ②注意示范画图只进行一部分,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余下部分的转化。

  ③及时总结,原型抽象(景点作为图的结点,景点间的线路作为图的边,旅途费用作为边的权值),将案例求解问题抽象成求图中某一结点到其他各结点的最短路径问题。

  ④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张带权有向图,并略作解释,为后续教学做准备。

  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启发式教学,如何实现按路径长度递增产生最短路径?

  ②结合案例分析求解最短路径过程中(重点)注意此处借助黑板,按照算法思想的步骤。同样,也是只示范一部分,余下部分由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四)课堂小结(3~5分钟)

  1、明确本节课重点

  2、提示学生,这种方式形成的图又可以解决哪类实际问题呢?

  (五)布置作业

  书面作业:复习本次课内容,准备一道备用习题,灵活把握时间安排。

  六、教学特色

  以旅游路线选择为主线,灵活采用案例教学、示范教学、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使枯燥的理论讲解生动起来。在顺利开展教学的同时,体现所讲内容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19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轴对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

  2、能力目标:

  ①经历对具有旋转特征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和画图等过程,掌握画图技能。

  ②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并在此基础上达到巩固旋转的有关性质。

  3、情感体验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

  重点: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轴对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

  难点:综合利用各种变换关系观察图形的形成。

  疑点:基本图案不同,形成方式不同。

  教学方法:

  新授课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的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为主展开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1、情境导入

  播放自制图形形成的影片,如图351。

  2、充分利用本课时引入开放性的问题:图351由四部分组成,每部分都包括两个小十字,其中一部分能经过适当的旋转得到其他三部分吗?能经过平移吗?能经过轴对称吗?还有其它方式吗?

  问题本身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探究图形之间变化关系的情景,图形虽十简单,但变换方式综合性强,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各抒已见,后由教师进行适当归纳小结:

  (1)整个图形可以看做是由一个十字组成部分通过连续七次平移前后的图形共同组成;

  (2)整个图形也可以看做是由左边的两个十字组成的部分通过三次放置形成的;

  (3)整个图形不定期可以看做把左边的两个十字组成的部分先通过平移一次形成左右四个十字组成的图形,然后绕图形中心旋转90度前后的图形共同组成;

  (4)整个图形还可以看做把左边的两个十字组成的部分通过二次轴对称形成的。

  (学生可能还有其他不同描述,教师应予以肯定)

  3、通过上述问题的讨论,我们看到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变换是图形变换中最基本的三种变换方式,它们是今后设计图案的主要手段。

  4、利用想一想你能将图352的左图,通过平移或旋转得到右图吗?

  学生议论或动手操作会发现这是不可能的,教材意图十分明确,要告诉学生并不是所有图形都可以通过一次平移或旋转而得到的,从而要求我们今后分析图形之间的关系时,要充分利用它们各自的性质、特征正确判断和识别。那么上述图形能通过轴对称变换从左图变成右图吗?进一步让学生思考,从而得到结论是可能的。

  5、例1、怎样将图353中的甲图变成乙图案?

  通过相对简单活泼的问题,让学生能运用图形变换的几种不同方式解答问题(先旋转再平移后等到或先平移后旋转也可以)

  例2、怎样将图354中右边的图案变成左边的图案?

  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交流。

  (师):哪位同学有好好方法,请告诉大家!

  (生):以右图案的中心为旋转中心,将图案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0 。

  (生):以右图案的中心为旋转中心,将图案顺逆时针方向旋转2700 。

  明确可以通过不同的办法达到同样的效果,激励学生动手动脑。

  5、学习小结

  (1)内容总结

  两个图案前后变化彩用了哪些方法?(平移、旋转,轴对称)

  (2)方法归纳

  ①了解并知道图案变化的一般方法。

  ②图案变化的方法很多,在生活中要养成多途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

  6、目标检测

  图355是由三个正三角形拼成的,它可以看做由其中一个三角形经过怎样的变换而得到?

  延伸拓展:

  1、链接生活

  链接一:奥运会的五环旗图案是大家熟悉的图案,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它的形成。(用课本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图形变换)

  链接二:夏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同学们都赞美过它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很多同学曾画过荷花,请你用所学知识再画一朵荷花,看与以前有什么不同的感受(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实践探索:

  ①实践活动列举实例归纳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平移、旋转,轴对称及其组合)

  ②巩固练习课本74页中的习题3.6。

  板书设计:

  3.5它们是怎样变过来的。

  轴对称、平移、旋转的性质例题;

  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20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二、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难点:将单项式化为平方形式,再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学习方法:归纳、概括、总结。

  三、合作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在前两学时中我们学习了因式分解的定义,即把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还学习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即在一个多项式中,若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因式,即公因式,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不具备相同的因式,是否就不能分解因式了呢?当然不是,只要我们记住因式分解是多项式乘法的相反过程,就能利用这种关系找到新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本学时我们就来学习另外的一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公式法。

  1.请看乘法公式

  左边是整式乘法,右边是一个多项式,把这个等式反过来就是左边是一个多项式,右边是整式的.乘积。大家判断一下,第二个式子从左边到右边是否是因式分解?

  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的因式分解,第(2)个等式可以看作是因式分解中的平方差公式。

  a2—b2=(a+b)(a—b)

  2.公式讲解

  如x2—16

  =(x)2—42

  =(x+4)(x—4)。

  9m2—4n2

  =(3m)2—(2n)2

  =(3m+2n)(3m—2n)。

  四、精讲精练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5—16x2;(2)9a2—b2。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9(m+n)2—(m—n)2;(2)2x3—8x。

  补充例题:判断下列分解因式是否正确。

  (1)(a+b)2—c2=a2+2ab+b2—c2。

  (2)a4—1=(a2)2—1=(a2+1)?(a2—1)。

  五、课堂练习

  教科书练习。

  六、作业

  1、教科书习题。

  2、分解因式:x4—16x3—4x4x2—(y—z)2。

  3、若x2—y2=30,x—y=—5求x+y。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2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掌握函数概念,能判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可看作函数。

  2、根据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式,给定其中一个量,相应地会求出另一个量的值。

  3、会对一个具体实例进行概括抽象成为数学问题。

  能力目标:

  1、通过函数概念,初步形成学生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2、经历具体实例的抽象概括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1、经历函数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2、让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探索活动,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模式。

  教学重点:

  掌握函数概念。

  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可看作函数。

  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概括为函数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函数的概念。

  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概括为函数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看下图上面那个像车轮状的物体是什么?

  『生』:摩天轮。

  『师』:你们坐过吗?

  ……

  『师』:当你坐在摩天轮上时,人的高度随时在变化,那么变化是否有规律呢?

  『生』:应该有规律。因为人随轮一直做圆周运动。所以人的高度过一段时间就会重复依次,即转动一圈高度就重复一次。

  『师』:分析有道理。摩天轮上一点的高度h与旋转时间t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请看下图,反映了旋转时间t(分)与摩天轮上一点的高度h(米)之间的关系。

  大家从图上可以看出,每过6分钟摩天轮就转一圈。高度h完整地变化一次。而且从图中大致可以判断给定的时间所对应的高度h。下面根据图5-1进行填表:

  t/分 0 1 2 3 4 5 …… h/米

  t/分 0 1 2 3 4 5 …… h/米 3 11 37 45 37 11 ……

  『师』:对于给定的时间t,相应的高度h确定吗?

  『生』:确定。

  『师』:在这个问题中,我们研究的对象有几个?分别是什么?

  『生』:研究的对象有两个,是时间t和高度h。

  『师』:生活中充满着许许多多变化的量,你了解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吗?如:弹簧的长度与所挂物体的质量,路程的距离与所用时间……了解这些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下面我们就去研究一些有关变量的问题。

  二、新课学习

  做一做

  (1)瓶子或罐子盒等圆柱形的物体,常常如下图那样堆放,随着层数的增加,物体的总数是如何变化的?

  填写下表:

  层数n 1 2 3 4 5 … 物体总数y 1 3 6 10 15 … 『师』:在这个问题中的变量有几个?分别师什么?

  『生』:变量有两个,是层数与圆圈总数。

  (2)在平整的路面上,某型号汽车紧急刹车后仍将滑行S米,一般地有经验公式,其中V表示刹车前汽车的速度(单位:千米/时)

  ①计算当fenbie为50,60,100时,相应的滑行距离S是多少?

  ②给定一个V值,你能求出相应的S值吗?

  解:略

  议一议

  『师』:在上面我们研究了三个问题。下面大家探讨一下,在这三个问题中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又是什么?

  『生』:相同点是:这三个问题中都研究了两个变量。

  不同点是:在第一个问题中,是以图象的形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第二个问题中是以表格的形式表示两个变量间的关系;第三个问题是以关系式来表示两个变量间的关系的。

  『师』: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研究,明确“给定其中某一个变量的值,相应地就确定了另一个变量的值”这一共性。

  函数的概念

  在上面各例中,都有两个变量,给定其中某一各变量(自变量)的值,相应地就确定另一个变量(因变量)的'值。

  一般地,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给定一个x值,相应地就确定了一个y值,那么我们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三、随堂练习

  书P152页 随堂练习1、2、3

  四、本课小结

  初步掌握函数的概念,能判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可看作函数。

  在一个函数关系式中,能识别自变量与因变量,给定自变量的值,相应地会求出函数的值。

  函数的三种表达式:

  图象;(2)表格;(3)关系式。

  五、探究活动

  为了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某市制定了如下用水收费标准:每户每月的用水不超过10吨时,水价为每吨1.2元;超过10吨时,超过的部分按每吨1.8元收费,该市某户居民5月份用水x吨(x>10),应交水费y元,请用方程的知识来求有关x和y的关系式,并判断其中一个变量是否为另一个变量的函数?

  (答案:Y=1.8x-6或)

  六、课后作业

  习题6.1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22

  一、教材分析:

  《正方形》这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第二节的内容。纵观整个初中教材,《正方形》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线、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等有关知识及简单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等平面几何知识,并且具备有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出现的。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续,又是对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进行综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本节课的重点是正方形的概念和性质,难点是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大纲要求,本节课制定了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正方形的概念及性质;

  2、能正确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推理、论证;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探究、分析、归纳、总结等能力;

  2、发展学生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目标:

  1、让学生树立科学、严谨、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2、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相互讨论的团队精神;

  3、通过正方形图形的完美性,培养学生品格的完美性。

  二、学生分析:

  该段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但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稍有欠缺,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特意设计了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培养说理能力,让学生们能逐步提高。

  三、教法分析:

  针对本节课的特点,采用"实践--观察--总结归纳--运用"为主线的教学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采取几种不同的方法构造出正方形,然后引导学生探究正方形的概念。通过观察、讨论、归纳、总结出正方形性质定理,最后以课堂练习加以巩固定理,并通过一道拔高题对定义、性质理解、巩固加以升华。

  四、学法分析:

  本节课重点是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分析归纳总结能力为出发点,着重指导学生动手、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得出结论。在小组讨论中通过互相学习,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五、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相关知识回顾

  以提问的形式复习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定义及性质之后,引导学生发现矩形、菱形的实质是由平行四边形角度、边长的变化得到的。并启发学生考虑,若这两种变化同时发生在平行四边形上,则会得到什么样的图形?让学生们通过手上的学具演示以上两种变化,从而得出结论。

  第二环节:新课讲解通过学生们的发现引出课题“正方形”

  1、正方形的定义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变化出正方形的过程,并再次利用课件形象演示出由平行四边形的边、角的变化演变出正方形的过程。请同学们举手发言,归纳总结出正方形定义:一组邻边相等,且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再由此定义启发学生们发现正方形的三个必要条件,并且由这三个条件通过重新组合即一组邻边相等与平行四边形组成菱形再加上一个角是直角可得到正方形的另两个定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此内容借助课件演示其变化过程,进一步启发学生发现,正方形既是特殊的菱形,又是特殊的矩形,从而总结出正方形的性质。

  2、正方形的性质

  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以上是对正方形定义和性质的学习,之后是进行例题讲解。

  3、例题讲解

  求证: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此题是文字证明题,由学生们分组相互探讨,共同研究此题的已知、求证部分,然后由小组派代表阐述证明过程,教师板书,在板书的过程中,请其它小组的同学提出合理化建议,使此题证明过程条理更加清晰,更加符合逻辑,同时强调证明格式的书写。从而培养他们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

  4、课堂练习

  第一部分采用三道有关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对角线、边长计算的填空题,目的是对正方形性质的进一步理解,并考察学生掌握的情况。

  第二部分是选择题,通过体现生活中实际问题,来提升学生所学的知识,并加以综合练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数学实质是来源于生活并要服务于生活。

  5、课堂小结

  此环节我是通过图框的形式小结正方形和前阶段所学特殊四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所学几种四边形内在联系体现正方形完美的本质,渲染学生们应追求象正方形一样方正的品质,从而要努力学习以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达到理想中的完美。

  6、作业设计

  作业是教材159页,第12、14两小道证明题,通过此作业让同学们进一步巩固有关正方形的知识。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23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和整理,进一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以及一些变化题。

  2、通过复习和整理,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过程:

  一、回顾内容,畅谈收获。

  你知道我们在《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单元中,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吗?你还有哪些有困难的地方?

  先和同桌进行交流。

  然后集体交流。

  二、书本练习,扎实基础。

  1、请你找出书本上相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题目。

  2、完成书本第10.11.12题。

  3、交流题目。

  三、补充练习,延伸深化。

  (一)填空。

  1、长方形有()条边,()相等。正方形()相等。

  2、一块长方形地长20米,宽15米,这块地的周长是()米。

  3、一块正方形的'玻璃,边长22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4、一个长方形的长20米,宽比长少5米,它的周长是()米。

  5、一个长方形的长30米,宽是长的一半,它的周长是()米。

  6、一块正方形的花圃,周长160米,它的边长是()米。

  7、用两个边长都是3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分米。

  8、把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分成两个大小一样的长方形,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9、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长是3分米,宽是2分米,把它们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它的周长可能是(),也可能是()。

  二、判断题。

  1、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它的周长是8厘米。------------()

  2、如果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8厘米,它的边长是2厘米。----()

  3、四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0厘米,它的长和宽的和是15厘米。--()

  5、如果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小正方形的2倍,那么大正方形

  的周长一定是小正方形的4倍。--------------------------()

  三、画。

  1、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2、画一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

  四、应用题。

  1、用一根线正好围成了一个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这根线长多少厘米?

  2、有一张奖状,长30厘米、宽20厘米,给它做一个木框,大约需要多少米长?

  3、把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15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它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4、小红家利用一面墙,用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的养鸡场,养鸡场长10米,宽5米,篱笆一共长()米?

  5、大明沿着长55米,宽35米的长方形操场跑了两圈,大明一共跑了()米。

  6、用6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可能是多少厘米?也可能是多少厘米?(先画出拼图,再列式计算)

  五、全课小结,激励评价:

  1、通过今天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复习,你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有什么进步?

  2、你认为今天谁的表现不错?为什么?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通用2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12-14

八年级数学教案06-18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教案02-27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案11-04

初中八年级数学教案11-03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09

八年级数学教案【热门】12-03

【精】八年级数学教案12-04

八年级数学教案【精】12-04

八年级数学教案【推荐】12-04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通用23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的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会用符号语言表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3、能运用等腰三角形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2、通过实践、观察、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3、通过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提高学生运用几何语言表达问题的,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取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

  【教学难点】

  等腰三角形的证明。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问题1什么叫等腰三角形?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吗?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利用轴对称的知识,自己做一个等腰三角形。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动手作图后再互相交流评价。

  可按下列方法做出:

  作一条直线l,在l上取点A,在l外取点B,作出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C,连接AB,AC,CB,则可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

  问题2每位同学请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按下图方式折叠剪裁,再把它展开,观察并讨论:得到的△ABC有什么特点?

  教师指导:上述过程中,剪刀剪过的两条边是相等的,即△ABC中AB=AC,所以△ABC是等腰三角形。

  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对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由这些重合的线段和角,你能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说说你的猜想。

  在一张白纸上任意画一个等腰三角形,把它剪下来,请你试着折一折。你的猜想仍然成立吗?

  教学说明: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与观察发现,加深学生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理解。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教师依据学生讨论发言的情况,归纳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①∠B=∠C→两个底角相等。

  ②BD=CD→AD为底边BC上的中线。

  ③∠BAD=∠CAD→AD为顶角∠BAC的平分线。

  ∠ADB=∠ADC=90°→AD为底边BC上的高。

  指导学生用语言叙述上述性质。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简记为:“三线合一”)。

  教师指导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

  1、证明等腰三角形底角的性质。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猜想的结论画出相应的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在引导学生分析思路时强调:

  (1)利用三角形全等来证明两角相等。为证∠B=∠C,需证明以∠B,∠C为元素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符合证明要求的两个三角形。

  (2)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可以有多种方式:如作顶角平分线,或作底边上的中线,或作底边上的高等。

  2、证明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

  【教学说明】在证明中,设计辅助线是关键,引导学生用全等的方法去处理,在不同的辅助线作法中,由辅助线带来的条件是不同的,重视这一点,要求学生板书证明过程,以体会一题多解带来的体验。

  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

  例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

  解:∵AB=AC,BD=BC=AD,

  ∴∠ABC=∠C=∠BDC,∠A=∠ABD(等边对等角)。

  设∠A=x,则∠BDC=∠A+∠ABD=2x,

  从而∠ABC=∠C=∠BDC=2x。

  于是在△ABC中,有∠A+∠ABC+∠C=x+2x+2x=180°,

  解得x=36°

  于是在△ABC中,有∠A=36°,∠ABC=∠C=72°。

  【教学说明】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及“三线合一”性质,可以实现由边到角的转化,从而可求出相应角的度数。要在解题过程中,学会从复杂图形中分解出等腰三角形,用方程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几何问题。

  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第1组练习:

  1、如图,在下列等腰三角形中,分别求出它们的底角的度数。

  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BAC=90°,AD是底边BC上的高,标出∠B,∠C,∠BAD,∠DAC的度数,指出图中有哪些相等线段。

  2、如图,在△ABC,AB=AD=DC,∠BAD=26°,求∠B和∠C的`度数。

  第2组练习:

  1、如果△ABC是轴对称图形,则它一定是( )

  A、等边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100°,它的顶角的度数是( )

  A、80° B、20°

  C、80°和20° D、80°或50°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比底边多2cm,并且它的周长为16cm。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边长。

  4、如图,在△ABC中,过C作∠BAC的平分线AD的垂线,垂足为D,DE∥AB交AC于E。求证:AE=CE。

  【教学说明】

  等腰三角形解边方面的计算类型较多,引导学生见识不同类型,并适时概括归纳,帮学生形成解题能力,注意提醒学生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答案】

  第1组练习答案:

  1、(1)72°;(2)30°

  2、∠B=∠C=∠BAD=∠DAC=45°;AB=AC,BD=DC=AD

  3、∠B=77°,∠C=38、5°

  第2组练习答案:

  1、C

  2、C

  3、设三角形的底边长为xcm,则其腰长为(x+2)cm,根据题意,得2(x+2)+x=16。解得x=4。∴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为4cm,6cm和6cm。

  4、延长CD交AB的延长线于P,在△ADP和△ADC中,∠PAD=∠CAD,AD=AD,∠PDA=∠CDA,∴△ADP≌△ADC。∴∠P=∠ACD。又∵DE∥AP,∴∠CDE=∠P。∴∠CDE=∠ACD,∴DE=EC。同理可证:AE=DE。∴AE=CE。

  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探讨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对性质作了简单的应用。请学生表述性质,提醒每个学生要灵活应用它们。

  学生间可交流体会与收获。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解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意义,理解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会进行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

  能力目标:

  (1)经历探索乘法运算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2)体会乘法分配律的作用与转化思想,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学重点】

  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

  【教学难点】

  推测整式乘法的`运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引入课题(学生作答)

  1.请说出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出现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系数×系数)×(同字母幂相乘)×单独的幂

  例如:( 2a2b3c) (-3ab)

  解:原式=[2· (-3) ] · (a2·a) · (b3 · b) · c

  = -6a3b4c

  2.说出多项式2x2-3x-1的项和各项的系数项分别为:2x2、-3x、-1系数分别为:2、-3、-1

  问:如何计算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例如:2a2· (3a2 - 5b)该怎样计算?

  这便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二、新知探究

  已知一长方形长为(a+b+c),宽为m,则面积为:m(a+b+c)

  现将这个长方形分割为宽为m,长分别为a、b、c的三个小长方形,其面积之和为ma+mb+mc因为分割前后长方形没变所以m(a+b+c)=ma+mb+mc

  上一等式根据什么规律可以得到?从中可以得出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该如何表述?(学生分组讨论:前后座为一组;找个别同学作答,教师作评)

  结论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

  用单项式分别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用字母表示为:m(a+b+c)=ma+mb+mc

  运算思路:单×多

  转化

  分配律

  单×单

  三、例题讲解

  例计算:

  (1)(-2a2)· (3ab2– 5ab3)

  (2)(- 4x) ·(2x2+3x-1)

  解:

  (1)原式= (-2a2)· 3ab2+ (-2a2)·(– 5ab3) ①=-6a3b2+ 10a3b3 ②

  (2)原式=(- 4x) ·2x2+(- 4x) ·3x+(- 4x) ·(-1) ①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图案最常见的构图方式:轴对称、平移、旋转……,理解简单图案设计的意图。认识和欣赏平移,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够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的组合,设计出简单的图案。

  2、能力目标:经历收集、欣赏、分析、操作和设计的过程,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和交流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情感体验点:经历对典型图案设计意图的分析,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重点与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及它们的组合进行的图案设计。

  难点:分析典型图案的设计意图。

  疑点:在设计的图案中清晰地表现自己的设计意图

  教具学具准备:

  提前一周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的图案、图标的剪贴、临摹以及。多种常见的图案及其形成过程的动画演示。

  教学过程设计:

  1、情境导入:在优美的音乐中,逐个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典型图案,并让学生试着说一说每种图案标志的对象。(展示课本图3—23)

  明确在欣赏了图案后,简单地复习平移、旋转的概念,为下面图案的设计作好理论准备。对教材给出的六个图案通过观察、分析进行议论交流,让学生初步了解图案的设计中常常运用图形变换的思想方法,为学生自己设计图案指明方向。其中图(1)、(2)、(3)、(4)、(5)、(6)都可以通过旋转适合角度形成(可以让学生自己说说每个旋转的角度和旋转的次数及旋转中心的位置),另外图(2)、(3)、(5)也可以通过轴对称变换形成(可以让学生指出对轴对称及对称轴的条数),而图(2)可以通过平移形成。

  2、课本

  1 欣赏课本75页图3—24的图案,并分析这个图案形成过程。

  评注:图案是密铺图案的代表,旨在通过对典型图案的分析欣赏,使学生逐步能够进行图案设计,同时了解轴对称、平移、旋转变换是图案制作的基本手段。例题解答的关键是确定“基本图案”,然后再运用平移、旋转关系加以说明,注意旋转中心可以为图形上某一特征的点。

  评注:可以取其中的任何一个为基本图案,然后通过变换得到。而且变化方式也可以是:左下角的图案通过轴对称变换得到左上图和右下图。

  (二)课内练习

  (1) 以小组为单位,由每组指定一个同学展示该组搜集得到的'图案,并在全班交流。

  (2) 利用下面提供的基本图形,用平移、旋转、轴对称、中心对称等方法进行图案设计,并简要说明自己的设计意图。

  (三)议一议

  生活中还有那些图案用到了平移或旋转?分析其中的一个,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四)课时小结

  本课时的重点是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换是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这些变换设计出一些简单的图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图案的设计又增加了哪些新的认识?(可以利用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多种方法来设计,而且设计的图案要能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再就是图案的设计一定要新颖,独特,这样才能使人过目不忘,达到标志的效果。)

  (五)延伸拓展

  进一步搜集身边的各种标志性图案,尝试着重新设计它,并结合实际背景分析它的设计意图。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1、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

  2、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3、难点的突破方法:

  首先应先复习组中值的定义,在七年级下教材P72中已经介绍过组中值定义。因为在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过程中要用到组中值去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所以有必要在这里复习组中值定义。

  应给学生介绍为什么可以利用组中值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以及这样代替的好处、不妨举一个例子,在一组中如果数据分布较为均匀时,比如教材P140探究问题的表格中的第三组数据,它的范围是41≤X≤61,共有20个数据,若分布较为平均,41、42、43、44…60个出现1次,那么这组数据的和为41+42+…+60=1010。而用组中值51去乘以频数20恰好为1020≈1010,即当数据分布较为平均时组中值恰好近似等于它的平均数。所以利用组中值X频数去代替这组数据的和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这样做的好处是简化了计算量。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种近似计算的方法和合理性,可以让学生去读统计表,体会表格的实际意义。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教材P140探究栏目的意图。

  (1)、主要是想引出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的计算方法。

  (2)、加深了对“权”意义的理解:当利用组中值近似取代替一组数据中的平均值时,频数恰好反映这组数据的轻重程度,即权。

  这个探究栏目也可以帮助学生去回忆、复习七年级下的关于频数分布表的一些内容,比如组、组中值及频数在表中的具体意义。

  2、教材P140的思考的意图。

  (1)、使学生通过思考这两个问题过程中体会利用统计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2)、帮助学生理解表中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3、P141利用计算器计算平均值

  这部分篇幅较小,与传统教材那种详细介绍计算器使用方法产生明显对比。一则由于学校中学生使用计算器不同,其操作过程有差别亦不同,再者,各种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书都有详尽介绍,同时也说明在今后中考趋势仍是不允许使用计算器。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不是利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但是掌握其使用方法确实可以运算变得简单。统计中一些数据较大、较多的计算也变得容易些了。

  四、课堂引入

  采用教材原有的引入问题,设计的.几个问题如下:

  (1)、请同学读P140探究问题,依据统计表可以读出哪些信息

  (2)、这里的组中值指什么,它是怎样确定的?

  (3)、第二组数据的频数5指什么呢?

  (4)、如果每组数据在本组中分布较为均匀,比组数据的平均值和组中值有什么关系。

  五、随堂练习

  1、某校为了了解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对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进行调查,下表是该校初二某班50名学生某一天做数学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统计表

  所用时间t(分钟)人数

  0

  0<≤ 6

  20

  30

  40

  50

  (1)、第二组数据的组中值是多少?

  (2)、求该班学生平均每天做数学作业所用时间

  2、某班40名学生身高情况如下图,

  请计算该班学生平均身高

  答案1.(1).15. (2)28. 2. 165

  六、课后练习:

  1、某公司有15名员工,他们所在的部门及相应每人所创的年利润如下表

  部门A B C D E F G

  人数1 1 2 4 2 2 5

  每人创得利润20 5 2.5 2 1.5 1.5 1.2

  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平均数是多少万元?

  2、下表是截至到20xx年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年龄,根据表格中的信息计算获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平均年龄?

  年龄频数

  28≤X<30 4

  30≤X<32 3

  32≤X<34 8

  34≤X<36 7

  36≤X<38 9

  38≤X<40 11

  40≤X<42 2

  3、为调查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环保局对所辖的50个居民区进行了噪音(单位:分贝)水平的调查,结果如下图,求每个小区噪音的平均分贝数。

  答案:1.约2.95万元2.约29岁3.60.54分贝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5

  课题:

  一元二次方程实数根错例剖析课

  【教学目的】

  精选学生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有关问题时出现的典型错例加以剖析,帮助学生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和纠正错误的方法,使学生在解题时少犯错误,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深刻性。

  【课前练习】

  1、关于x的方程ax2+bx+c=0,当a_____时,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当 a_____时,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_______,当△_______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_______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________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典型例题】

  例1 下列方程中两实数根之和为2的方程是()

  (A) x2+2x+3=0 (B) x2-2x+3=0 (c) x2-2x-3=0 (D) x2+2x+3=0

  错答: B

  正解: C

  错因剖析: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2,极易误选B,又考虑到方程有实数根,故由△可知,方程B无实数根,方程C合适。

  例2 若关于x的方程x2+2(k+2)x+k2=0 两个实数根之和大于-4,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 k>-1 (B) k<0 (c) -1< k<0 (D) -1≤k<0

  错解 :B

  正解:D

  错因剖析:漏掉了方程有实数根的前提是△≥0

  例3(20xx广西中考题)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1-2k)x2-2 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求k的取值范围。

  错解: 由△=(-2 )2-4(1-2k)(-1) =-4k+8>0得 k<2又∵k+1≥0∴k≥ -1。即 k的取值范围是 -1≤k<2

  错因剖析:漏掉了二次项系数1-2k≠0这个前提。事实上,当1-2k=0即k= 时,原方程变为一次方程,不可能有两个实根。

  正解: -1≤k<2且k≠

  例4 (20xx山东太原中考题) 已知x1,x2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2+1=0的两个实数根,当x12+x22=15时,求m的值。

  错解: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x1+x2= -(2m+1), x1x2=m2+1,

  ∵x12+x22=(x1+x2)2-2 x1x2

  =[-(2m+1)]2-2(m2+1)

  =2 m2+4 m-1

  又∵ x12+x22=15

  ∴ 2 m2+4 m-1=15

  ∴ m1 = -4 m2 = 2

  错因剖析:漏掉了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根的前提条件是判别式△≥0。因为当m = -4时,方程为x2-7x+17=0,此时△=(-7)2-4×17×1= -19<0,方程无实数根,不符合题意。

  正解:m = 2

  例5 若关于 x的方程(m2-1)x2-2 (m+2)x+1=0有实数根,求m的取值范围。

  错解:△=[-2(m+2)]2-4(m2-1) =16 m+20

  ∵ △≥0

  ∴ 16 m+20≥0,

  ∴ m≥ -5/4

  又 ∵ m2-1≠0,

  ∴ m≠±1

  ∴ m的取值范围是m≠±1且m≥ -

  错因剖析:此题只说(m2-1)x2-2 (m+2)x+1=0是关于未知数x的方程,而未限定方程的次数,所以在解题时就必须考虑m2-1=0和m2-1≠0两种情况。当m2-1=0时,即m=±1时,方程变为一元一次方程,仍有实数根。

  正解:m的取值范围是m≥-

  例6 已知二次方程x2+3 x+a=0有整数根,a是非负数,求方程的整数根。

  错解:∵方程有整数根,

  ∴△=9-4a>0,则a<2.25

  又∵a是非负数,∴a=1或a=2

  令a=1,则x= -3± ,舍去;令a=2,则x1= -1、 x2= -2

  ∴方程的整数根是x1= -1, x2= -2

  错因剖析:概念模糊。非负整数应包括零和正整数。上面答案仅是一部分,当a=0时,还可以求出方程的另两个整数根,x3=0, x4= -3

  正解:方程的整数根是x1= -1, x2= -2 , x3=0, x4= -3

  【练习】

  练习1、(01济南中考题)已知关于x的方程k2x2+(2k-1)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

  (1)求k的取值范围;

  (2)是否存在实数k,使方程的两实数根互为相反数?如果存在,求出k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根据题意,得△=(2k-1)2-4 k2>0 解得k<

  ∴当k<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存在。

  如果方程的两实数根x1、x2互为相反数,则x1+ x2=- =0,得k= 。经检验k= 是方程- 的解。

  ∴当k= 时,方程的两实数根x1、x2互为相反数。

  读了上面的解题过程,请判断是否有错误?如果有,请指出错误之处,并直接写出正确答案。

  解:上面解法错在如下两个方面:

  (1)漏掉k≠0,正确答案为:当k< 时且k≠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k= 。不满足△>0,正确答案为:不存在实数k,使方程的两实数根互为相反数

  练习2(02广州市)当a取什么值时,关于未知数x的方程ax2+4x-1=0只有正实数根 ?

  解:(1)当a=0时,方程为4x-1=0,∴x=

  (2)当a≠0时,∵△=16+4a≥0 ∴a≥ -4

  ∴当a≥ -4且a≠0时,方程有实数根。

  又因为方程只有正实数根,设为x1,x2,则:

  x1+x2=- >0 ;

  x1. x2=- >0 解得 :a<0

  综上所述,当a=0、a≥ -4、a<0时,即当-4≤a≤0时,原方程只有正实数根。

  【小结】

  以上数例,说明我们在求解有关二次方程的问题时,往往急于寻求结论而忽视了实数根的存在与“△”之间的关系。

  1、运用根的判别式时,若二次项系数为字母,要注意字母不为零的条件。

  2、运用根与系数关系时,△≥0是前提条件。

  3、条件多面时(如例5、例6)考虑要周全。

  【布置作业】

  1、当m为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x2+2(m-1)x+ m2-9=0有两个正根?

  2、已知,关于x的方程mx2-2(m+2)x+ m+5=0(m≠0)没有实数根。

  求证:关于x的方程

  (m-5)x2-2(m+2)x + m=0一定有一个或两个实数根。

  考题汇编

  1、(20xx年广东省中考题)设x1、 x2是方程x2-5x+3=0的两个根,不解方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x1-x2)2的值。

  2、(20xx年广东省中考题)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x+m-1=0

  (1)若方程的一个根为1,求m的值。

  (2)m=5时,原方程是否有实数根,如果有,求出它的实数根;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

  3、(20xx年广东省中考题)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m-2)x+ m2=0有两个实数根,且两根的平方和比两根的积大33,求m的值。

  4、(20xx年广东省中考题)已知x1、x2为方程x2+px+q=0的两个根,且x1+x2=6,x12+x22=20,求p和q的值。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6

  教学目标:

  1、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2、在加权平均数中,知道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并能用加权平均数解释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现象。

  3、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差别,初步体会它们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4、能利和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教学重点

  体会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具体情境中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对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归纳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与思考

  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举例。

  一般地对于n个数X1,……Xn把(X1+X2+…Xn)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

  如某公司要招工,测试内容为数学、语文、外语三门文化课的综合成绩,满分都为100分,且这三门课分别按25%、25%、50%的比例计入总成绩,这样计算出的成绩为数学,语文、外语成绩的加权平均数,25%、25%、50%分别是数学、语文、外语三项测试成绩的权。

  中位数就是把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数(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就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

  如3,2,3,5,3,4中3是众数。

  2、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特征:

  (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表示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平均数。

  (2)平均数能充分利用数据提供的信息,在生活中较为常用,但它容易受极端数字的影响,且计算较繁。

  (3)中位数的优点是计算简单,受极端数字影响较小,但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字的信息。

  (4)众数的可靠性较差,它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求法简便,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3、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加权平均数包含算术平均数,当加权平均数中的权相等时,就是算术平均数。

  4、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利用科学计算器求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平均数。

  二、例题讲解:

  例1,某公司销售部有营销人员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月销售定额,统计了这15人某月的销售量如下:

  每人销售件数 1800 510 250 210 150 120

  人数 113532

  (1)求这15位营销人员该月销售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假设销售部负责人把每位营销员的月销售额定为平均数,你认为是否合理,为什么?如不合理,请你制定一个较合理的销售定额,并说明理由。

  例2,某校规定:学生的平时作业、期中练习、期末考试三项成绩分别按40%、20%、40%的比例计入学期总评成绩,小亮的平时作业、期中练习、期末考试的数学成绩依次为90分,92分,85分,小亮这学期的数学总评成绩是多少?

  三、课堂练习:复习题A组

  四、小结:

  1、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概念及计算。

  2、理解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

  五、作业:复习题B组、C组(选做)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7

  【教学目标】

  1、了解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概念

  2、了解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

  3、探索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的一些简单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难点: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证明中添加辅助线的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如图,为了测量一个池塘的宽BC,在池塘一侧的平地上选一点A,再分别找出线段AB、AC的中点D、E,若测出DE的长,就可以求出池塘的宽BC,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动手操作:剪一刀,将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一张三角形纸片和一张梯形纸片

  (1)如果要求剪得的两张纸片能拼成平行的四边形,剪痕的位置有什么要求?

  (2)要把所剪得的两个图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可将其中的三角形做怎样的图形变换?

  3、引导学生概括出中位线的概念。

  问题:

  (1)三角形有几条中位线?

  (2)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有什么区别?

  启发学生得出:三角形的中位线的两端点都是三角形边的中点,而三角形中线只有一个端点是边中点,另一端点上三角形的一个顶点。

  4、猜想:DE与BC的关系?(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证明你的`猜想

  引导学生写出已知,求证,并启发分析。

  (已知:⊿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求证:DE∥BC,DE=1/2BC)

  启发1:证明直线平行的方法有哪些?(由角的相等或互补得出平行,由平行四边形得出平行等)

  启发2:证明线段的倍分的方法有哪些?(截长或补短)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经过分析后,师生共同完成推理过程,板书证明过程,强调有其他证法。

  证明:如图,以点E为旋转中心,把⊿ADE绕点E,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得到⊿CFE,则D,E,F同在一直线上,DE=EF,且⊿ADE≌⊿CFE。

  ∴∠ADE=∠F,AD=CF,

  ∴AB∥CF。

  又∵BD=AD=CF,

  ∴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F∥BC(根据什么?),

  ∴DE 1/2BC

  2、启发学生归纳定理,并用文字语言表达:三角形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三)学以致用、落实新知

  1、练一练:已知三角形边长分别为6、8、10,顺次连结各边中点所得的三角形周长是多少?

  2、想一想:如果⊿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AB、BC、AC各边中点分别为D、E、F,则⊿DEF的周长是多少?

  3、例题: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启发1:由E,F分别是AB,BC的中点,你会联想到什么图形?

  启发2:要使EF成为三角的中位线,应如何添加辅助线?应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能得到什么?你能得出EF∥GH吗?为什么?

  证明:如图,连接AC。

  ∵EF是⊿ABC的中位线,

  ∴EF 1/2AC(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同理,HG 1/2AC。

  ∴EF HG。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并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挑战:顺次连结上题中,所得到的四边形EFGH四边中点得到一个四边形,继续作下去。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四)学生练习,巩固新知

  1、请回答引例中的问题(1)

  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M,N,P分别是AD,BC, BD的中点。求证:∠PNM=∠PMN

  (五)小结回顾,反思提高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困惑?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8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和函数值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两个依据。

  3.使学生掌握关于解析式为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简单的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求法,并会求其函数值。

  4.通过求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函数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函数自变量取值的求法。

  难点:函灵敏处变量取值的确定。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函数的定义是什么?函数概念包含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2.什么叫分式?当x取什么数时,分式x+2/2x+3有意义?

  (答:分母里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分式,分母≠0,即x≠3/2。)

  3.什么叫二次根式?使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答:根指数是2的根式叫二次根式,使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是被开方数≥0。)

  4.举出一个函数的实例,并指出式中的变量与常量、自变量与函数。

  新课

  1.结合同学举出的实例说明解析法的意义:用教学式子表示函数方法叫解析法。并指出,函数表示法除了解析法外,还有图象法和列表法。

  2.结合同学举出的实例,说明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有时要受到限制这就可以引出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意义,并说明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两个依据是:

  (1)自变量取值范围是使函数解析式(即是函数表达式)有意义。

  (2)自变量取值范围要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3.讲解P93中例2。并指出例2四个小题代表三类题型:(1),(2)题给出的是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整式;

  (3)题给出的是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分式;

  (4)题给出的是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二次根式。

  推广与联想:请同学按上述三类题型自编3个题,并写出解答,同桌互对答案,老师评讲。

  4.讲解P93中例3。结合例3引出函数值的意义。并指出两点:

  (1)例3中的'4个小题归纳起来仍是三类题型。

  (2)求函数值的问题实际是求代数式值的问题。

  补充例题

  求下列函数当x=3时的函数值:

  (1)y=6x-4; (2)y=--5x2; (3)y=3/7x-1; (4)。

  (答:(1)y=14;(2)y=-45;(3)y=3/20;(4)y=0。)

  小结

  1.解析法的意义: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的方法叫解析法。

  2.求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的两个方法(依据):

  (1)要使函数的解析式有意义。

  ①函数的解析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

  ②函数的解析式是分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分母≠0;

  ③函数的解析式是二次根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被开方数≥0。

  (2)对于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应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3.求函数值的方法:把所给出的自变量的值代入函数解析式中,即可求出相庆原函数值。

  练习:P94中1,2,3。

  作业:P95~P96中A组3,4,5,6,7。B组1,2。

  四、教学注意问题

  1.注意渗透与训练学生的归纳思维。比如例2、例3中各是4个小题,对每一个例题均可归纳为三类题型。而对于例2、例3这两道例题,虽然要求各异,但题目结构仍是三类题型:整式、分式、二次根式。

  2.注意训练与培养学生的优质联想能力。要求学生仿照例题自编题目是有效手段。

  3.注意培养学生对于“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良好学习方法。比如对于有实际意义来确定,由于实际问题千差万别,所以我们就要具体分析,灵活处置。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9

  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第一课时《轴对称》,本节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认识轴对称的特征;同时本节内容与图形的三种变换操作(平移、翻折、旋转)之一的“翻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从对图形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轴对称的理性认识,为进一步学习轴对称性质及后面学习等腰三角形和圆等有关知识奠定基础。同时这一节也是联系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相关内容之后安排的一节课,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因此,这节课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和动手实践,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总结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切实可行的。

  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确定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确定本节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如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理解并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称轴;能准确判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理解并掌握轴对称的概念,对称轴;了解对称点。

  (3)了解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联系与区别。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观察——比较——操作——概括——总结一应用”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抽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探究,进一步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热爱生活的情感和欣赏图形的对称美。

  (二)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有关概念。

  (三)教学难点: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联系、区别

  四、教法和学法设计

  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八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我选择的':

  【教法策略】采用以直观演示法和实验发现法为主,设疑诱导法为辅。教学中教学中通过丰富的图片展示,创设出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操作,教师适时地演示,并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使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得到恰当的发展和提高。

  【学法策略】: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操作——概括——检验——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有关内容。

  【辅助策略】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适时呈现问题情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直观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五、说程序设计: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设计。

  (一)、观图激趣、设疑导入。

  出示图片,设计故事。一日,春光明媚,蝴蝶和蜜蜂来到花丛中游玩,这时蝴蝶对蜜蜂说:“我们长得真象”,蜜蜂百思不得其解。你能说出为什么长得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一问题――轴对称。

  [设计意图]以兴趣为先导,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景,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实践探索、感悟特征。

  《活动一(课件演示)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出示一组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轴对称图形,出示后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并引导学生感知,无论是随风起舞的风筝,凌空翱翔的飞机,还是古今中外各式风格的典型建筑很多图形都给我们以美得感受。然后,教师适时提出问题: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是如何对称?怎样才能使对称?部分重合呢?让学生观察、猜想、探究、讨论,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让学生发现:把一个图形的某一部分沿着一条直线翻折180度后能与这个图形另一部分完全重合。从而引出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在得出概念之后再引导学生例举生活中的事例。以便加深对轴对称图形概念的理解。

  为了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又出示了一组练习

  (练习1)这是一组常见几何图形,要求学生判断是否是对称图形,若是对称图形的,画出它的对称轴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练习题不仅让学生巩固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而且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常见的图形,有些是轴对称图形,有些不是轴对称图形。并且还让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仅仅只一条,有可能有2条、3条、4条甚至无数条,对称轴的方向不仅仅是垂直的,有可能是水平的或倾斜的。

  (练习2)国家的一个象征,观察下面的国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试找出它们的对称轴。次题进一步巩固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同时通过展示各国的国旗,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动手操作、再度探索新知。

  将一张纸对折,用笔尖扎出一个图案,然后将纸展开后,铺平,观察各自得到的图案与轴对称图形的不同。教学中注重学生活动,鼓励学生亲自实践,积极思考,在乐学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引出轴对称概念。

  再次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得出轴对称的概念……。之后再结合动画演示加深对轴对称概念的理解,进而引出对称轴、对称点的概念。并结合图形加以认识。

  (四)、巩固练习、升华新知。

  出示几幅图形,请同学们辨别哪幅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哪些图形轴对称,

  在这组练习中让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既加深了对两个概念的理解,又锻炼了同学的各方面能力。完成这组练习题后让学生,归纳轴对称图形及轴对称区别与联系,先让学生自己归纳,然后用多媒体展示。

  (课件演示)轴对称图形及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区别与联系

  (五)、综合练习、发展思维。

  1、抢答;观察周围哪些事物的形状是轴对称图形。

  2、判断:

  生活中不仅有些物体的形状是轴对称图形,我们所学的数字、字母和汉字中也有一些可以看成轴对称图形。

  (1)下面的数字或字母,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0123456789ABCDEFGH

  3、像这样写法的汉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口工用中由日直水清甲

  (这几道题的练习做到了知识性、技能性、思想性和艺术性溶为一体。这样设计,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检查了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六)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从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情感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作业布置要有层次,照顾学生个体差异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六、设计说明

  这节课,我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六个环节的教学设计,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图案以及动画演示,由感性到理性,让学生轻松掌握了轴对称图形与关于直线成轴对称两个概念,指导学生操作、观察、引导概括,获取新知;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获。这就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说明。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10

  教学目标:

  (1)理解通分的意义,理解最简公分母的意义;

  (2)掌握分式的通分法则,能熟练掌握通分运算。

  教学重点

  分式通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

  分式通分中最简公分母的确定。

  教学工具

  投影仪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如何计算:

  由此让学生复习分数通分的意义、通分的根据、通分的法则以及最简公分母的概念。

  (2)如何计算:

  (3)何计算:

  引导学生思考,猜想如何求解?

  (二)新课

  1.类比分数的通分得到分式的通分:

  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注意:通分保证

  (1)各分式与原分式相等;

  (2)各分式分母相等。

  2.通分的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

  3.通分的关键: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通常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最简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

  根据分式通分和最简公分母的定义,将分式通分:

  最简公分母为:

  然后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别对原来的各分式的分子和分母乘一个适当的整式,使各分式的分母都化为通分如下:xxx

  通过本例使学生对于分式的通分大致过程和思路有所了解。让学生归纳通分的思路过程。

  例1 通分:xxx

  分析:让学生找分式的公分母,可设问“分母的系数各不相同如何解决?”,依据分数的通分找最小公倍数。

  解:∵ 最简公分母是12xy2,

  小结:各分母的系数都是整数时,通常取它们的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作为最简公分母的系数。

  解:∵最简公分母是10a2b2c2,

  由学生归纳最简公分母的`思路。

  分式通分中求最简公分母概括为:

  (1)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

  (2)凡出现的字母为底的幂的因式都要取;

  (3)相同字母的幂的因式取指数最大的。取这些因式的积就是最简公分母。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11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3、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的应用、

  1、经历作(画)出等腰三角形的过程,从轴对称的角度去体会等腰三角形的特点、

  2、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学生的操作和思考,使学生掌握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概念,并在探究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

  2、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的理解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

  探究归纳法、

  教具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生:硬纸、剪刀、

  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探究了轴对称的性质,并且能够作出一个简单平面图形关于某一直线的轴对称图形,还能够通过轴对称变换来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这节课我们就是从轴对称的角度来认识一些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来研究:

  ①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②什么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生)有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三角形不是。

  (师)那什么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生)满足轴对称的条件的.三角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也就是将三角形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就是轴对称图形。

  (师)很好,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种成轴对称图形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2、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做一个等腰三角形。作一条直线L,在L上取点A,在L外取点B,作出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C,连结AB、BC、CA,则可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

  (生乙)在甲同学的做法中,A点可以取直线L上的任意一点。

  (师)对,按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得到一系列的等腰三角形、现在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硬纸和剪刀,按自己设计的方法,也可以用课本P138探究中的方法,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

  (师)按照我们的做法,可以得到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底角、同学们在自己作出的等腰三角形中,注明它的腰、底边、顶角和底角。

  (师)有了上述概念,同学们来想一想。

  (演示课件)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请找出它的对称轴。

  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有什么关系?

  3、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

  4、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呢?

  (生甲)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所以把这两条腰重合对折三角形便知: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师)同学们把自己做的等腰三角形进行折叠,找出它的对称轴,并看它的两个底角有什么关系。

  (生乙)我把自己做的等腰三角形折叠后,发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生丙)我把等腰三角形折叠,使两腰重合,这样顶角平分线两旁的部分就可以重合,所以可以验证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生丁)我把等腰三角形沿底边上的中线对折,可以看到它两旁的部分互相重合,说明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

  (生戊)老师,我发现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也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

  (师)你们说的是同一条直线吗?大家来动手折叠、观察。

  (生齐声)它们是同一条直线。

  (师)很好、现在同学们来归纳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生)我沿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对折,发现它两旁的部分互相重合,由此可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而且还可以知道顶角的平分线既是底边上的中线,也是底边上的高。

  (师)很好,大家看屏幕。

  (演示课件)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通常称作“三线合一”)、

  (师)由上面折叠的过程获得启发,我们可以通过作出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得到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从而利用三角形的全等来证明这些性质、同学们现在就动手来写出这些证明过程)

  (投影仪演示学生证明过程)

  (生甲)如右图,在ABC中,AB=AC,作底边BC的中线AD,因为

  所以BAD≌CAD(SSS)、

  所以∠B=∠C、

  (生乙)如右图,在ABC中,AB=AC,作顶角∠BAC的角平分线AD,因为

  所以BAD≌CAD、

  所以BD=CD,∠BDA=∠CDA=∠BDC=90°。

  (师)很好,甲、乙两同学给出了等腰三角形两个性质的证明,过程也写得很条理、很规范、下面我们来看大屏幕。

  (演示课件)

  (例1)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

  (师)同学们先思考一下,我们再来分析这个题、

  (生)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

  ∠A=∠ABD,∠ABC=∠C=∠BDC,再由∠BDC=∠A+∠ABD,就可得到∠ABC=∠C=∠BDC=2∠A。再由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就可求出ABC的三个内角。

  (师)这位同学分析得很好,对我们以前学过的定理也很熟悉、如果我们在解的过程中把∠A设为x的话,那么∠ABC、∠C都可以用x来表示,这样过程就更简捷。

  (课件演示)

  (例)因为AB=AC,BD=BC=AD,所以∠ABC=∠C=∠BDC、∠A=∠ABD(等边对等角)、

  设∠A=x,则∠BDC=∠A+∠ABD=2x,从而∠ABC=∠C=∠BDC=2x、

  于是在ABC中,有∠A+∠ABC+∠C=x+2x+2x=180°,解得x=36°。

  在ABC中,∠A=35°,∠ABC=∠C=72°、

  (师)下面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这节课所学的知识、

  3、随堂练习

  (一)课本P141练习1、2、3。

  练习

  1、如下图,在下列等腰三角形中,分别求出它们的底角的度数、

  答案:(1)72°(2)30°

  2、如右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BAC=90°),AD是底边BC上的高,标出∠B、∠C、∠BAD、∠DAC的度数,图中有哪些相等线段?

  答案:∠B=∠C=∠BAD=∠DAC=45°;AB=AC,BD=DC=AD、

  3、如右图,在ABC中,AB=AD=DC,∠BAD=26°,求∠B和∠C的度数、

  答:∠B=77°,∠C=38、5°、

  (二)阅读课本P138~P140,然后小结、

  4、课时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探讨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对性质作了简单的应用、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它顶角的平分线,并且它的顶角平分线既是底边上的中线,又是底边上的高、

  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首先就是要理解并掌握这些性质,并且能够灵活应用它们、

  5、课后作业

  (一)课本P147─1、3、4、8题、

  (二)1、预习课本P141~P143、

  2、预习提纲: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6、活动与探究

  如右图,在ABC中,过C作∠BAC的平分线AD的垂线,垂足为D,DE∥AB交AC于E、

  求证:AE=CE、

  过程:通过分析、讨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结果:

  证明:延长CD交AB的延长线于P,如右图,在ADP和ADC中

  ADP≌ADC、

  ∠P=∠ACD、

  又DE∥AP,

  ∠4=∠P、

  ∠4=∠ACD、

  DE=EC、

  同理可证:AE=DE、

  AE=CE、

  板书设计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12

  一、教学目标

  ①经历探索整式除法运算法则的过程,会进行简单的整式除法运算(只要求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并且结果都是整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集体协作的能力。

  ②理解整式除法的算理,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整式除法的运算法则及其运用。

  难点:整式除法的运算法则的推导和理解,尤其是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

  三、教学准备

  卡片及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教科书第161页问题:木星的质量约为1.90×1024吨,地球的质量约为5.98×1021吨,你知道木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多少倍吗?

  重点研究算式(1.90×1024)÷(5.98×1021)怎样进行计算,目的是给出下面两个单项式相除的模型。

  注:教科书从实际问题引入单项式的除法运算,学生在探索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将自然地体会到学习单项式的除法运算的必要性,了解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同时再次经历感受较大数据的过程。

  (二)探究新知

  (1)计算(1.90×1024)÷(5.98×1021),说说你计算的根据是什么?

  (2)你能利用(1)中的方法计算下列各式吗?

  8a3÷2a;6x3y÷3xy;12a3b2x3÷3ab2。

  (3)你能根据(2)说说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吗?

  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发现系数、同底数幂的底数和指数发生的变化,并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单项式的除法法则的推导,应按从具体到一般的步骤进行。探究活动的安排,是使学生通过对具体的特例的计算,归纳出单项式的除法运算性质,并能运用乘除互逆的关系加以说明,也可类比分数的约分进行。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化归、符号演算等代数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重视算理算法的渗透是新课标所强调的。

  (三)归纳法则

  单项式相除,把系数与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注:通过总结法则,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养成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想法的数学学习习惯。

  (四)应用新知

  例2计算:

  (1)28x4y2÷7x3y;

  (2)—5a5b3c÷15a4b。

  首先指明28x4y2与7x3y分别是被除式与除式,在这儿省去了括号。对本例可以采用学生口述,教师板书的形式完成。口述和板书都应注意展示法则的应用,计算过程要详尽,使学生尽快熟悉法则。

  注: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既要对系数进行运算,又要对相同字母进行指数运算,同时对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幂要加以注意,这些对刚刚接触整式除法的学生来讲,难免会出现照看不全的情况,所以更应督促学生细心解答问题。

  巩固新知教科书第162页练习1及练习2。

  学生自己尝试完成计算题,同桌交流。

  注:在独立解题和同伴的相互交流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法则、掌握法则,印象更为深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主动参与学习的习惯。

  (五)作业

  1、必做题:教科书第164页习题15.3第1题;第2题。

  2、选做题:教科书第164页习题15.3第8题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1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理解方差概念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3.会用方差计算公式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方差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理解方差公式

  3.难点的突破方法:

  方差公式:S = [( - ) +( - ) +…+( - )]比较复杂,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个公式都会有一定困难,以致应用时常常出现计算的错误,为突破这一难点,我安排了几个环节,将难点化解。

  (1)首先应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方差和方差公式,目的不明确学生很难对本节课内容产生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多举几个生活中的小例子,不如选择仪仗队队员、选择运动员、选择质量稳定的电器等。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生活中为了更好的做出选择判断经常要去了解一组数据的波动程度,仅仅知道平均数是不够的。

  (2)波动性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第一环节中点明了为什么去了解数据的波动性,第二环节则主要使学生知道描述数据,波动性的方法。可以画折线图方法来反映这种波动大小,可是当波动大小区别不大时,仅用画折线图方法去描述恐怕不会准确,这自然希望可以出现一种数量来描述数据波动大小,这就引出方差产生的必要性。

  (3)第三环节教师可以直接对方差公式作分析和解释,波动大小指的是与平均数之间差异,那么用每个数据与平均值的差完全平方后便可以反映出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整体的波动大小可以通过对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求平均值得到。所以方差公式是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统计量,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程度和课堂时间决定是否介绍平均差等可以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其他统计量。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教材P125的讨论问题的意图: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为引入方差概念和方差计算公式作铺垫。

  (3).介绍了一种比较直观的衡量数据波动大小的方法——画折线法。

  (4).客观上反映了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求平均数或求极差等方法的局限性,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方差的意义和目的。

  2.教材P154例1的设计意图:

  (1).例1放在方差计算公式和利用方差衡量数据波动大小的规律之后,不言而喻其主要目的是及时复习,巩固对方差公式的掌握。

  (2).例1的解题步骤也为学生做了一个示范,学生以后可以模仿例1的格式解决其他类似的实际问题。

  四.课堂引入:

  除采用教材中的引例外,可以选择一些更时代气息、更有现实意义的引例。例如,通过学生观看2004年奥运会刘翔勇夺110米栏冠军的录像,进而引导教练员根据平时比赛成绩选择参赛队员这样的实际问题上,这样引入自然而又真实,学生也更感兴趣一些。

  五.例题的分析:

  教材P154例1在分析过程中应抓住以下几点:

  1.题目中“整齐”的含义是什么?说明在这个问题中要研究一组数据的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回答出整齐即波动小,所以要研究两组数据波动大小,这一环节是明确题意。

  2.在求方差之前先要求哪个统计量,为什么?学生也可以得出先求平均数,因为公式中需要平均值,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明确利用方差计算步骤。

  3.方差怎样去体现波动大小?

  这一问题的提出主要复习巩固方差,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规律。

  六.随堂练习:

  1.从甲、乙两种农作物中各抽取1株苗,分别测得它的苗高如下:(单位:cm)

  甲:9、10、11、12、7、13、10、8、12、8;

  乙:8、13、12、11、10、12、7、7、9、11;

  问:(1)哪种农作物的.苗长的比较高?

  (2)哪种农作物的苗长得比较整齐?

  2.段巍和金志强两人参加体育项目训练,近期的5次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谁的成绩比较稳定?为什么?

  测试次数1 2 3 4 5

  段巍13 14 13 12 13

  金志强10 13 16 14 12

  参考答案:

  1.(1)甲、乙两种农作物的苗平均高度相同;(2)甲整齐

  2.段巍的成绩比金志强的成绩要稳定。

  七.课后练习:

  1.已知一组数据为2、0、-1、3、-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2.甲、乙两名学生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7、8、6、8、6、5、9、10、7、4

  乙:9、5、7、8、7、6、8、6、7、7

  经过计算,两人射击环数的平均数相同,但S S,所以确定去参加比赛。

  3.甲、乙两台机床生产同种零件,10天出的次品分别是( )

  甲:0、1、0、2、2、0、3、1、2、4

  乙:2、3、1、2、0、2、1、1、2、1

  分别计算出两个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根据你的计算判断哪台机床的性能较好?

  4.小爽和小兵在10次百米跑步练习中成绩如表所示:(单位:秒)

  小爽10.8 10.9 11.0 10.7 11.1 11.1 10.8 11.0 10.7 10.9

  小兵10.9 10.9 10.8 10.8 11.0 10.9 10.8 11.1 10.9 10.8

  如果根据这几次成绩选拔一人参加比赛,你会选谁呢?

  答案:1. 6 2. >、乙;3. =1.5、S =0.975、 =1. 5、S =0.425,乙机床性能好

  4. =10.9、S =0.02;

  =10.9、S =0.008

  选择小兵参加比赛。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14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中位数和众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和中位数。

  2、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和作用。它们也是数据代表,可以反映一定的数据信息,帮助人们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并做出决策。

  3、会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认识中位数、众数这两种数据代表

  2、难点: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3、难点的突破方法:

  首先应交待清楚中位数和众数意义和作用:

  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中位数可能出现在所给的数据中,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其趋势。众数是当一组数据中某一重复出现次数较多时,人们往往关心的一个量,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是它的一个优势,中位数的计算很少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教学过程中注重双基,一定要使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中位数和众数的求法,求中位数的步骤:⑴将数据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排列,⑵数清数据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如果数据个数为奇数则取中间的数,如果数据个数为偶数,则取中间位置两数的平均值作为中位数。求众数的方法:找出频数最多的那个数据,若几个数据频数都是最多且相同,此时众数就是这多个数据。

  在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实际问题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课堂上教师应多举实例,使同学在分析不同实例中有所体会。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教材P143的例4的意图

  (1)、这个问题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样本,主要是反映了统计学中常用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数据较多的研究对象,我们可以考察总体中的一个样本,然后由样本的研究结论去估计总体的情况。

  (2)、这个例题另一个意图是交待了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中位数的求法和解题步骤。(因为在前面有介绍中位数求法,这里不再重述)

  (3)、问题2显然反映学习中位数的意义:它可以估计一个数据占总体的相对位置,说明中位数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数据代表。

  (4)、这个例题再一次体现了统计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所以应鼓励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

  2、教材P145例5的意图

  (1)、通过例5应使学生明白通常对待销售问题我们要研究的是众数,它代表该型号的产品销售,以便给商家合理的建议。

  (2)、例5也交待了众数的求法和解题步骤(由于求法在前面已介绍,这里不再重述)

  (3)、例5也反映了众数是数据代表的一种。

  四、课堂引入

  严格的讲教材本节课没有引入的问题,而是在复习和延伸中位数的定义过程中拉开序幕的,本人很同意这种处理方式,教师可以一句话引入新课:前面已经和同学们研究过了平均数的这个数据代表。它在分析数据过程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今天我们来共同研究和认识数据代表中的新成员——中位数和众数,看看它们在分析数据过程中又起到怎样的作用。

  五、例习题的分析

  教材P144例4,从所给的数据可以看到并没有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因此,首先应将数据重新排列,通过观察会发现共有12个数据,偶数个可以取中间的两个数据146、148,求其平均值,便可得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教材P145例5,由表中第二行可以查到23.5号鞋的频数,因此这组数据的'众数可以得到,所提的建议应围绕利于商家获得较大利润提出。

  六、随堂练习

  1某公司销售部有营销人员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销售金额,统计了这15个人的销售量如下(单位:件)

  1800、510、250、250、210、250、210、210、150、210、150、120、120、210、150

  求这15个销售员该月销量的中位数和众数。

  假设销售部负责人把每位营销员的月销售定额定为320件,你认为合理吗?如果不合理,请你制定一个合理的销售定额并说明理由。

  2、某商店3、4月份出售某一品牌各种规格的空调,销售台数如表所示:

  1匹1.2匹1.5匹2匹

  3月12台20台8台4台

  4月16台30台14台8台

  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商店出售的各种规格空调中,众数是多少?

  假如你是经理,现要进货,6月份在有限的资金下进货单位将如何决定?

  答案:

  1. (1)210件、210件(2)不合理。因为15人中有13人的销售额达不到320件(320虽是原始数据的平均数,却不能反映营销人员的一般水平),销售额定为210件合适,因为它既是中位数又是众数,是大部分人能达到的额定。

  2. (1)1.2匹(2)通过观察可知1.2匹的销售,所以要多进1.2匹,由于资金有限就要少进2匹空调。

  七、课后练习

  1.数据8、9、9、8、10、8、99、8、10、7、9、9、8的中位数是,众数是

  2.一组数据23、27、20、18、X、12,它的中位数是21,则X的值是.

  3.数据92、96、98、100、X的众数是96,则其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

  A.97、96 B.96、96.4 C.96、97 D.98、97

  4.如果在一组数据中,23、25、28、22出现的次数依次为2、5、3、4次,并且没有其他的数据,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24、25 B.23、24 C.25、25 D.23、25

  5.随机抽取我市一年(按365天计)中的30天平均气温状况如下表:

  温度(℃) -8 -1 7 15 21 24 30

  天数3 5 5 7 6 2 2

  请你根据上述数据回答问题:

  (1).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什么?

  (2).若当气温在18℃~25℃为市民“满意温度”,则我市一年中达到市民“满意温度”的大约有多少天?

  答案:1. 9;2. 22; 3.B;4.C; 5.(1)15. (2)约97天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15

  教学目标:

  1、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了解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

  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教学重点:

  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教学难点:

  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正确求出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请同学们欣赏本节导图,并回答问题,学校要举行金秋美术作品比赛,小欧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如果这块画布的面积是?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的问题?

  这就要用到平方根的概念,也就是本章的主要学习内容。这节课我们先学习有关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二、导入新课:

  1、提出问题:(书P68页的问题)

  你是怎样算出画框的边长等于5dm的呢?(学生思考并交流解法)

  这个问题相当于在等式扩=25中求出正数x的值。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读作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

  也就是,在等式=a(x0)中,规定x = 。

  2、试一试:你能根据等式:=144说出144的算术平方根是多少吗?并用等式表示出来。

  3、想一想:下列式子表示什么意思?你能求出它们的值吗?

  建议:求值时,要按照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写出应该满足的关系式,然后按照算术平方根的记法写出对应的'值。例如表示25的算术平方根。

  4、例1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100;(2)1;(3);(4)0。0001

  三、练习

  P69练习1、2

  四、探究:(课本第69页)

  怎样用两个面积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

  方法1:课本中的方法,略;

  方法2:

  可还有其他方法,鼓励学生探究。

  问题: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应该是多少呢?

  大正方形的边长是,表示2的算术平方根,它到底是个多大的数?你能求出它的值吗?

  建议学生观察图形感受的大小。小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是多少呢?(用刻度尺测量它与大正方形的边长的大小)它的近似值我们将在下节课探究。

  五、小结: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呢?

  2、算术平方根的具体意义是怎么样的?

  3、怎样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六、课外作业:

  P75习题13.1活动第1、2、3题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16

  一、学习目标

  1.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算理。

  二、重点难点

  重点: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难点:探索多项式与单项式相除的运算法则的过程。

  三、合作学习

  (一)回顾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

  (二)学生动手,探究新课

  1.计算下列各式:

  (1)(am+bm)÷m;

  (2)(a2+ab)÷a;

  (3)(4x2y+2xy2)÷2xy。

  2.提问:

  ①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②还有什么发现吗?

  (三)总结法则

  1.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XXXXXXXXXXX,再把所得的商XXXXXX

  2.本质:把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转化成XXXXXXXXXXXXXX

  四、精讲精练

  例:(1)(12a3—6a2+3a)÷3a;

  (2)(21x4y3—35x3y2+7x2y2)÷(—7x2y);

  (3)[(x+y)2—y(2x+y)—8x]÷2x;

  (4)(—6a3b3+8a2b4+10a2b3+2ab2)÷(—2ab2)。

  随堂练习:教科书练习。

  五、小结

  1、单项式的除法法则

  2、应用单项式除法法则应注意:

  A、系数先相除,把所得的结果作为商的系数,运算过程中注意单项式的系数饱含它前面的符号;

  B、把同底数幂相除,所得结果作为商的因式,由于目前只研究整除的情况,所以被除式中某一字母的指数不小于除式中同一字母的指数;

  C、被除式单独有的字母及其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不要遗漏;

  D、要注意运算顺序,有乘方要先做乘方,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同级运算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E、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1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熟练掌握简单图形的移动规律,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能够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

  2、能力目标:

  ①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逐步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

  ②对组合图形要找到一个或者几个“基本图案”,并能通过对“基本图案”的平移,复制所求的图形;

  3、情感目标:经历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和动手操作、画图等过程,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图形连续变化的特点;

  难点:图形的划分。

  三、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磁性板,若干小正六边形,“工”字的砖,组合图形。

  五、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演示课件):教材上小狗的'图案。提问:

  (1)这个图案有什么特点?

  (2)它可以通过什么“基本图案”,经过怎样的平移而形成?

  (3)在平移过程中,“基本图案”的大小、形状、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答案可以多种)

  让学生充分讨论,归纳总结,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并对每种答案都要肯定。

  看磁性黑板,展示教材64页图3-9,提问:左图是一个正六边形,它经过怎样的平移能得到右图?谁到黑板做做看?

  小组讨论,派代表到台上给大家讲解。

  气氛要热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掘他们的想象力。

  畅所欲言,互相补充。

  课堂小结: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启发学生在我们周围寻找平移的例子。

  课堂练习:

  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完成。

  例子一定要和大家接触紧密、典型。

  答案不惟一,对于每种答案,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六、教学反思:

  本节的内容并不是很复杂,借助多媒体进行直观、形象,内容贴近生活,学生兴致较高,课堂气氛活跃,参与意识较强,学生一般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美学思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18

  一、教材分析

  1、特点与地位:重点中的重点。

  本课是教材求两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问题是图最常见的应用的之一,在交通运输、通讯网络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2、重点与难点:结合学生现有抽象思维能力水平,已掌握基本概念等学情,以及求解最短路径问题的自身特点,确立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下:

  (1)重点:如何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求解最短路径问题,以及该问题的解决方案。

  (2)难点:求解最短路径算法的程序实现。

  3、教学安排:最短路径问题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求从某个源点到其他各结点的最短路径,另一种是求每一对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根据教学大纲安排,重点讲解第一种情况问题的解决。安排一个课时讲授。教材直接分析算法,考虑实际应用需要,补充旅游景点线路选择的实例,实例中问题解决与算法分析相结合,逐步推动教学过程。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掌握最短路径概念、能够求解最短路径。

  2、能力目标:

  (1)通过将旅游景点线路选择问题抽象成求最短路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据抽象能力。

  (2)通过旅游景点线路选择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讲究工作方法、与他人合作,提高效率。

  三、教法分析

  课前充分准备,研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中除了使用传统的“讲授法”以外,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同时辅以多媒体课件,以启发的方式展开教学。由于本节课的内容属于图这一章的难点,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注意与学生沟通,根据学生的反应控制好教学进度是本节课成功的关键。

  四、学法指导

  1、课前上次课结课时给学生布置任务,使其有针对性的预习。

  2、课中指导学生讨论任务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本节课知识点。

  3、课后给学生布置同类型任务,加强练习。

  五、教学过程分析

  (一)课前复习(3~5分钟)回顾“路径”的概念,为引出“最短路径”做铺垫。

  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1)采用提问方式,注意及时小结,提问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回忆概念。

  (2)提示学生“温故而知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导入新课(3~5分钟)以城市公路网为例,基于求两个点间最短距离的实际需要,引出本课教学内容“求最短路径问题”。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1)先讲实例,再指出概念,既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又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自然过渡。

  (2)此处使用案例教学法,不在于问题的求解过程,只是为了说明问题的存在,所以这里的例子只需要概述,能够说明问题即可。

  (三)讲授新课(25~30分钟)

  1、求某一结点到其他各结点的最短路径(重点)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提出旅游景点选择的例子,解决如何选择代价小、景点多的路线。

  (1)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图中求任一结点到其他结点最短路径问题。(3~5分钟)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主要采用讲授法,将实际问题用图形表示出来。语言描述转换的方法(用圆圈加标号表示某一景点,用箭头表示从某景点到其他景点是否存在旅游线路,并且将旅途费用写在箭头的旁边。)一边用语言描述,一边在黑上画图。

  ②注意示范画图只进行一部分,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余下部分的转化。

  ③及时总结,原型抽象(景点作为图的结点,景点间的线路作为图的边,旅途费用作为边的权值),将案例求解问题抽象成求图中某一结点到其他各结点的最短路径问题。

  ④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张带权有向图,并略作解释,为后续教学做准备。

  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启发式教学,如何实现按路径长度递增产生最短路径?

  ②结合案例分析求解最短路径过程中(重点)注意此处借助黑板,按照算法思想的步骤。同样,也是只示范一部分,余下部分由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四)课堂小结(3~5分钟)

  1、明确本节课重点

  2、提示学生,这种方式形成的图又可以解决哪类实际问题呢?

  (五)布置作业

  书面作业:复习本次课内容,准备一道备用习题,灵活把握时间安排。

  六、教学特色

  以旅游路线选择为主线,灵活采用案例教学、示范教学、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使枯燥的理论讲解生动起来。在顺利开展教学的同时,体现所讲内容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19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轴对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

  2、能力目标:

  ①经历对具有旋转特征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和画图等过程,掌握画图技能。

  ②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并在此基础上达到巩固旋转的有关性质。

  3、情感体验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

  重点: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轴对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

  难点:综合利用各种变换关系观察图形的形成。

  疑点:基本图案不同,形成方式不同。

  教学方法:

  新授课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的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为主展开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1、情境导入

  播放自制图形形成的影片,如图351。

  2、充分利用本课时引入开放性的问题:图351由四部分组成,每部分都包括两个小十字,其中一部分能经过适当的旋转得到其他三部分吗?能经过平移吗?能经过轴对称吗?还有其它方式吗?

  问题本身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探究图形之间变化关系的情景,图形虽十简单,但变换方式综合性强,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各抒已见,后由教师进行适当归纳小结:

  (1)整个图形可以看做是由一个十字组成部分通过连续七次平移前后的图形共同组成;

  (2)整个图形也可以看做是由左边的两个十字组成的部分通过三次放置形成的;

  (3)整个图形不定期可以看做把左边的两个十字组成的部分先通过平移一次形成左右四个十字组成的图形,然后绕图形中心旋转90度前后的图形共同组成;

  (4)整个图形还可以看做把左边的两个十字组成的部分通过二次轴对称形成的。

  (学生可能还有其他不同描述,教师应予以肯定)

  3、通过上述问题的讨论,我们看到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变换是图形变换中最基本的三种变换方式,它们是今后设计图案的主要手段。

  4、利用想一想你能将图352的左图,通过平移或旋转得到右图吗?

  学生议论或动手操作会发现这是不可能的,教材意图十分明确,要告诉学生并不是所有图形都可以通过一次平移或旋转而得到的,从而要求我们今后分析图形之间的关系时,要充分利用它们各自的性质、特征正确判断和识别。那么上述图形能通过轴对称变换从左图变成右图吗?进一步让学生思考,从而得到结论是可能的。

  5、例1、怎样将图353中的甲图变成乙图案?

  通过相对简单活泼的问题,让学生能运用图形变换的几种不同方式解答问题(先旋转再平移后等到或先平移后旋转也可以)

  例2、怎样将图354中右边的图案变成左边的图案?

  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交流。

  (师):哪位同学有好好方法,请告诉大家!

  (生):以右图案的中心为旋转中心,将图案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0 。

  (生):以右图案的中心为旋转中心,将图案顺逆时针方向旋转2700 。

  明确可以通过不同的办法达到同样的效果,激励学生动手动脑。

  5、学习小结

  (1)内容总结

  两个图案前后变化彩用了哪些方法?(平移、旋转,轴对称)

  (2)方法归纳

  ①了解并知道图案变化的一般方法。

  ②图案变化的方法很多,在生活中要养成多途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

  6、目标检测

  图355是由三个正三角形拼成的,它可以看做由其中一个三角形经过怎样的变换而得到?

  延伸拓展:

  1、链接生活

  链接一:奥运会的五环旗图案是大家熟悉的图案,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它的形成。(用课本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图形变换)

  链接二:夏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同学们都赞美过它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很多同学曾画过荷花,请你用所学知识再画一朵荷花,看与以前有什么不同的感受(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实践探索:

  ①实践活动列举实例归纳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平移、旋转,轴对称及其组合)

  ②巩固练习课本74页中的习题3.6。

  板书设计:

  3.5它们是怎样变过来的。

  轴对称、平移、旋转的性质例题;

  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20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二、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难点:将单项式化为平方形式,再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学习方法:归纳、概括、总结。

  三、合作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在前两学时中我们学习了因式分解的定义,即把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还学习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即在一个多项式中,若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因式,即公因式,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不具备相同的因式,是否就不能分解因式了呢?当然不是,只要我们记住因式分解是多项式乘法的相反过程,就能利用这种关系找到新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本学时我们就来学习另外的一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公式法。

  1.请看乘法公式

  左边是整式乘法,右边是一个多项式,把这个等式反过来就是左边是一个多项式,右边是整式的.乘积。大家判断一下,第二个式子从左边到右边是否是因式分解?

  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的因式分解,第(2)个等式可以看作是因式分解中的平方差公式。

  a2—b2=(a+b)(a—b)

  2.公式讲解

  如x2—16

  =(x)2—42

  =(x+4)(x—4)。

  9m2—4n2

  =(3m)2—(2n)2

  =(3m+2n)(3m—2n)。

  四、精讲精练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5—16x2;(2)9a2—b2。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9(m+n)2—(m—n)2;(2)2x3—8x。

  补充例题:判断下列分解因式是否正确。

  (1)(a+b)2—c2=a2+2ab+b2—c2。

  (2)a4—1=(a2)2—1=(a2+1)?(a2—1)。

  五、课堂练习

  教科书练习。

  六、作业

  1、教科书习题。

  2、分解因式:x4—16x3—4x4x2—(y—z)2。

  3、若x2—y2=30,x—y=—5求x+y。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2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掌握函数概念,能判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可看作函数。

  2、根据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式,给定其中一个量,相应地会求出另一个量的值。

  3、会对一个具体实例进行概括抽象成为数学问题。

  能力目标:

  1、通过函数概念,初步形成学生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2、经历具体实例的抽象概括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1、经历函数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2、让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探索活动,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模式。

  教学重点:

  掌握函数概念。

  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可看作函数。

  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概括为函数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函数的概念。

  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概括为函数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看下图上面那个像车轮状的物体是什么?

  『生』:摩天轮。

  『师』:你们坐过吗?

  ……

  『师』:当你坐在摩天轮上时,人的高度随时在变化,那么变化是否有规律呢?

  『生』:应该有规律。因为人随轮一直做圆周运动。所以人的高度过一段时间就会重复依次,即转动一圈高度就重复一次。

  『师』:分析有道理。摩天轮上一点的高度h与旋转时间t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请看下图,反映了旋转时间t(分)与摩天轮上一点的高度h(米)之间的关系。

  大家从图上可以看出,每过6分钟摩天轮就转一圈。高度h完整地变化一次。而且从图中大致可以判断给定的时间所对应的高度h。下面根据图5-1进行填表:

  t/分 0 1 2 3 4 5 …… h/米

  t/分 0 1 2 3 4 5 …… h/米 3 11 37 45 37 11 ……

  『师』:对于给定的时间t,相应的高度h确定吗?

  『生』:确定。

  『师』:在这个问题中,我们研究的对象有几个?分别是什么?

  『生』:研究的对象有两个,是时间t和高度h。

  『师』:生活中充满着许许多多变化的量,你了解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吗?如:弹簧的长度与所挂物体的质量,路程的距离与所用时间……了解这些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下面我们就去研究一些有关变量的问题。

  二、新课学习

  做一做

  (1)瓶子或罐子盒等圆柱形的物体,常常如下图那样堆放,随着层数的增加,物体的总数是如何变化的?

  填写下表:

  层数n 1 2 3 4 5 … 物体总数y 1 3 6 10 15 … 『师』:在这个问题中的变量有几个?分别师什么?

  『生』:变量有两个,是层数与圆圈总数。

  (2)在平整的路面上,某型号汽车紧急刹车后仍将滑行S米,一般地有经验公式,其中V表示刹车前汽车的速度(单位:千米/时)

  ①计算当fenbie为50,60,100时,相应的滑行距离S是多少?

  ②给定一个V值,你能求出相应的S值吗?

  解:略

  议一议

  『师』:在上面我们研究了三个问题。下面大家探讨一下,在这三个问题中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又是什么?

  『生』:相同点是:这三个问题中都研究了两个变量。

  不同点是:在第一个问题中,是以图象的形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第二个问题中是以表格的形式表示两个变量间的关系;第三个问题是以关系式来表示两个变量间的关系的。

  『师』: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研究,明确“给定其中某一个变量的值,相应地就确定了另一个变量的值”这一共性。

  函数的概念

  在上面各例中,都有两个变量,给定其中某一各变量(自变量)的值,相应地就确定另一个变量(因变量)的'值。

  一般地,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给定一个x值,相应地就确定了一个y值,那么我们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三、随堂练习

  书P152页 随堂练习1、2、3

  四、本课小结

  初步掌握函数的概念,能判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可看作函数。

  在一个函数关系式中,能识别自变量与因变量,给定自变量的值,相应地会求出函数的值。

  函数的三种表达式:

  图象;(2)表格;(3)关系式。

  五、探究活动

  为了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某市制定了如下用水收费标准:每户每月的用水不超过10吨时,水价为每吨1.2元;超过10吨时,超过的部分按每吨1.8元收费,该市某户居民5月份用水x吨(x>10),应交水费y元,请用方程的知识来求有关x和y的关系式,并判断其中一个变量是否为另一个变量的函数?

  (答案:Y=1.8x-6或)

  六、课后作业

  习题6.1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22

  一、教材分析:

  《正方形》这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第二节的内容。纵观整个初中教材,《正方形》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线、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等有关知识及简单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等平面几何知识,并且具备有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出现的。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续,又是对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进行综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本节课的重点是正方形的概念和性质,难点是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大纲要求,本节课制定了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正方形的概念及性质;

  2、能正确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推理、论证;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探究、分析、归纳、总结等能力;

  2、发展学生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目标:

  1、让学生树立科学、严谨、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2、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相互讨论的团队精神;

  3、通过正方形图形的完美性,培养学生品格的完美性。

  二、学生分析:

  该段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但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稍有欠缺,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特意设计了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培养说理能力,让学生们能逐步提高。

  三、教法分析:

  针对本节课的特点,采用"实践--观察--总结归纳--运用"为主线的教学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采取几种不同的方法构造出正方形,然后引导学生探究正方形的概念。通过观察、讨论、归纳、总结出正方形性质定理,最后以课堂练习加以巩固定理,并通过一道拔高题对定义、性质理解、巩固加以升华。

  四、学法分析:

  本节课重点是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分析归纳总结能力为出发点,着重指导学生动手、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得出结论。在小组讨论中通过互相学习,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五、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相关知识回顾

  以提问的形式复习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定义及性质之后,引导学生发现矩形、菱形的实质是由平行四边形角度、边长的变化得到的。并启发学生考虑,若这两种变化同时发生在平行四边形上,则会得到什么样的图形?让学生们通过手上的学具演示以上两种变化,从而得出结论。

  第二环节:新课讲解通过学生们的发现引出课题“正方形”

  1、正方形的定义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变化出正方形的过程,并再次利用课件形象演示出由平行四边形的边、角的变化演变出正方形的过程。请同学们举手发言,归纳总结出正方形定义:一组邻边相等,且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再由此定义启发学生们发现正方形的三个必要条件,并且由这三个条件通过重新组合即一组邻边相等与平行四边形组成菱形再加上一个角是直角可得到正方形的另两个定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此内容借助课件演示其变化过程,进一步启发学生发现,正方形既是特殊的菱形,又是特殊的矩形,从而总结出正方形的性质。

  2、正方形的性质

  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以上是对正方形定义和性质的学习,之后是进行例题讲解。

  3、例题讲解

  求证: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此题是文字证明题,由学生们分组相互探讨,共同研究此题的已知、求证部分,然后由小组派代表阐述证明过程,教师板书,在板书的过程中,请其它小组的同学提出合理化建议,使此题证明过程条理更加清晰,更加符合逻辑,同时强调证明格式的书写。从而培养他们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

  4、课堂练习

  第一部分采用三道有关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对角线、边长计算的填空题,目的是对正方形性质的进一步理解,并考察学生掌握的情况。

  第二部分是选择题,通过体现生活中实际问题,来提升学生所学的知识,并加以综合练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数学实质是来源于生活并要服务于生活。

  5、课堂小结

  此环节我是通过图框的形式小结正方形和前阶段所学特殊四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所学几种四边形内在联系体现正方形完美的本质,渲染学生们应追求象正方形一样方正的品质,从而要努力学习以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达到理想中的完美。

  6、作业设计

  作业是教材159页,第12、14两小道证明题,通过此作业让同学们进一步巩固有关正方形的知识。

  八年级的数学教案 23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和整理,进一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以及一些变化题。

  2、通过复习和整理,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过程:

  一、回顾内容,畅谈收获。

  你知道我们在《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单元中,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吗?你还有哪些有困难的地方?

  先和同桌进行交流。

  然后集体交流。

  二、书本练习,扎实基础。

  1、请你找出书本上相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题目。

  2、完成书本第10.11.12题。

  3、交流题目。

  三、补充练习,延伸深化。

  (一)填空。

  1、长方形有()条边,()相等。正方形()相等。

  2、一块长方形地长20米,宽15米,这块地的周长是()米。

  3、一块正方形的'玻璃,边长22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4、一个长方形的长20米,宽比长少5米,它的周长是()米。

  5、一个长方形的长30米,宽是长的一半,它的周长是()米。

  6、一块正方形的花圃,周长160米,它的边长是()米。

  7、用两个边长都是3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分米。

  8、把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分成两个大小一样的长方形,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9、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长是3分米,宽是2分米,把它们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它的周长可能是(),也可能是()。

  二、判断题。

  1、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它的周长是8厘米。------------()

  2、如果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8厘米,它的边长是2厘米。----()

  3、四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0厘米,它的长和宽的和是15厘米。--()

  5、如果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小正方形的2倍,那么大正方形

  的周长一定是小正方形的4倍。--------------------------()

  三、画。

  1、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2、画一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

  四、应用题。

  1、用一根线正好围成了一个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这根线长多少厘米?

  2、有一张奖状,长30厘米、宽20厘米,给它做一个木框,大约需要多少米长?

  3、把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15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它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4、小红家利用一面墙,用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的养鸡场,养鸡场长10米,宽5米,篱笆一共长()米?

  5、大明沿着长55米,宽35米的长方形操场跑了两圈,大明一共跑了()米。

  6、用6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可能是多少厘米?也可能是多少厘米?(先画出拼图,再列式计算)

  五、全课小结,激励评价:

  1、通过今天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复习,你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有什么进步?

  2、你认为今天谁的表现不错?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