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教案

时间:2024-08-23 13:04:42 高一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一数学集合教案(集合17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一数学集合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数学集合教案(集合17篇)

  高一数学教案 1

  一、教学目标:

  1、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列举法和特征性质描述法).

  2、能选择适当的方法正确的表示一个集合.

  重点:集合的表示方法。

  难点:集合的特征性质的概念,以及运用特征性质描述法表示集合。

  二、复习回顾:

  1.集合中元素的特性:______________.

  2.常见的数集的简写符号:自然数集 整数集 正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三、知识预习:

  1. _______叫做列举法;

  2. ______叫做集合A的一个特征性质.

  叫做特征性质描述法,简称描述法.

  说明:概念的理解和注意问题

  1. 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应注意以下5点:

  (1) 元素间用分隔号,

  (2) 元素不重复;

  (3) 不考虑元素顺序;

  (4) 对于含有较多元素的集合,如果构成该集合的元素有明显规律,可用列举法,但必须把元素间的规律显示清楚后方能用省略号.

  (5) 无限集有时也可用列举法表示。

  2. 用特征性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应注意以下6点;

  (1) 写清楚该集合中元素的代号(字母或用字母表达的元素符号);

  (2) 说明该集合中元素的性质;

  (3) 不能出现未被说明的字母;

  (4) 多层描述时,应当准确使用且和或

  (5) 所有描述的内容都要写在集合符号内;

  (6) 用于描述的'语句力求简明,准确.

  四、典例分析

  题型一 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例1 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A={x N|0

  变式训练:○1课本7页练习A第1题。 ○2课本9页习题A第3题。

  题型二 用描述法表示集合

  例2 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1,1} (2)大于3的全体偶数构成的集合 (3)在平面 内,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变式训练:课本8页练习A第2题、练习B第2题、9页习题A第4题。

  题型三 集合表示方法的灵活运用

  例3 分别判断下列各组集合是否为同一个集合:

  (1)A={x|x+32} B={y|y+32}

  (2) A={(1,2)} B={1,2}

  (3) M={(x,y)|y= +1} N={y| y= +1}

  变式训练:

  1、集合A={x|y= ,x Z,y Z},则集合A的元素个数为( )

  A 4 B 5 C 10 D 12

  2、课本8页练习B第1题、习题A第1题

  例4 已知集合A={x|k -8x+16=0}只有一个元素,试求实数k的值,并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作业:课本第9页A组第2题、B组第1、2题。

  限时训练

  1. 选择

  (1)集合 的另一种表示法是( B )

  A. B. C. D.

  (2) 由大于-3小于11的偶数所组成的集合是( D )

  A. B.

  C. D.

  (3) 方程组 的解集是( D )

  A. (5, 4) B. C. (-5, 4) D. (5,-4)

  (4)集合M= (x,y)| xy0, x , y 是( D )

  A. 第一象限内的点集 B. 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C. 第四象限内的点集 D. 第二、四象限内的点集

  (5)设a, b , 集合 1,a+b, a = 0, , b , 则b-a等于( C )

  A. 1 B. -1 C. 2 D. -2

  2. 填空

  (1)已知集合A= 2, 4, x2-x , 若6 ,则x=___-2或3______.

  (2)由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第二象限的点组成的集合为__ __.

  (3)下面几种表示法:○1 ;○2 ; ○3 ;

  ○4(-1,2);○5 ;○6 . 能正确表示方程组的解集的是__○2__○5_______.

  (4) 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A= =___{0,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2,-1,0,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2,0), (-2,0),(0,2),(0,-2)}___________.

  (5) 已知A= , B= , 则集合B=__{0,1,2}________.

  3. 已知集合A= , 且-3 ,求实数a. (a= )

  4. 已知集合A= .

  (1) 若A中只有一个元素,求a的值;(a=0或a=1)

  (2)若A中至少有一个元素,求a的取值范围;(a1)

  (3)若A中至多有一个元素,求a的取值范围。(a=0或a1)

  高一数学教案 2

  教学目标:

  1、理解集合的概念和性质。

  2、了解元素与集合的表示方法。

  3、熟记有关数集。

  4、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集合概念、性质

  教学难点:

  集合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1、定义:

  集合: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由此上述例中集合的.元素是什么?

  例(1)的元素为1、3、5、7,

  例(2)的元素为到两定点距离等于两定点间距离的点,

  例(3)的元素为满足不等式3x—2> x+3的实数x,

  例(4)的元素为所有直角三角形

  例(5)为高一·六班全体男同学。

  一般用大括号表示集合,{?}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则上几例可表示为____

  为方便,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1)确定性;(2)互异性;(3)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隶属关系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也可表示为)两种。如A={2,4,8,16},则4∈A,8∈A,32?A。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A记作a?A,相反,a不属于集A记作a?A(或)

  注:1、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2、“∈”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

  注:(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__或N+ 。Q、Z、R等其它数集内排除0

  请回答:已知a+b+c=m,A={x|ax2+bx+c=m},判断1与A的关系。

  高一数学教案 3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并掌握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识记数学中一些常用的的数集及其记法,能选择自然语言、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

  (2) 过程与方法:从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引出“集合”一词,通过探讨一系列的例子形成集合的概念,举例 剖析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探讨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比较用自然语言、列举法 和描述法表示集合。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合作交流、勤于思考、积极探讨的 精神 ,发展用严密谨 慎的集合语言描述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了解集合的含义 与表示、集合中元 素的特性。

  (2) 难点:区别集合与元素的概念及其相应的符号,理解集合与元素的关系,表示具体的集合时,如何从列举法与描述法中做出选择。

  教学过程:

  【问题1】在初中我们已经学 习了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大家回忆一下教材中是如何对它们进行定义的?

  [设计意图]引出“集合”一词。

  【问题2】同学们知道什么是集合吗?请大家思考讨论课本第2页的思考题。

  [设计意图]探讨并形成集合的含义。

  【问题3】请同学 们举出认为是集合的`例子。

  [设计意图]点评学生举出的例子,剖析并强调集合中元素的三大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问题4】同学们知道用什么来表示一个集合,一个元素吗?集合与元素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设计意图] 区别表示集合与元素的的符号,介绍集合中一些常用的的数集及其记法。理解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问题5】“地球上的四大洋”组成的集合可以表示为{太平洋、大西洋、 印度洋、北冰洋},“方程(x- 1)(x+2)=0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

  [设计意图]引出并介绍列举法。

  【问题6】例1的讲解。同学们能用列举法表示不等式x-7<3的解集吗?

  【问题7】例2的讲解。请同学们思考 课本第6页的思考题。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在表示具体的集合时,如何从列举法与描述法中 做出选择。

  【问题8】请同学们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那些内容?有什么学习体会?

  [设计意图]学习小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

  高一数学教案 4

  教学目的: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重点:

  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补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

  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补集“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

  教学过程:

  1、引入课题

  我们两个实数除了可以比较大小外,还可以进行加法运算,类比实数的加法运算,两个集合是否也可以“相加”呢?

  思考(P9思考题),引入并集概念。

  2、新课教学

  1.并集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Union)

  记作:A∪B读作:“A并B”

  即: A∪B={x|x∈A,或x∈B}

  Venn图表示:

  说明:两个集合求并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与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重复元素只看成一个元素)。

  例题(P9-10例4、例5)

  说明:连续的(用不等式表示的)实数集合可以用数轴上的一段封闭曲线来表示。

  问题:在上图中我们除了研究集合A与B的并集外,它们的公共部分(即问号部分)还应是我们所关心的,我们称其为集合A与B的交集。

  2.交集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与B的交集(intersection)。

  记作:A∩B读作:“A交B”

  即: A∩B={x|∈A,且x∈B}

  交集的Venn图表示

  说明:两个集合求交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与B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

  例题(P9-10例6、例7)

  拓展:求下列各图中集合A与B的并集与交集

  说明:当两个集合没有公共元素时,两个集合的交集是空集,而不能说两个集合没有交集

  3.补集

  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Universe),通常记作U。

  补集:对于全集U的一个子集A,由全集U中所有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complementary set),简称为集合A的补集,

  记作:CUA

  即:CUA={x|x∈U且x∈A}

  补集的Venn图表示

  说明:补集的概念必须要有全集的限制

  例题(P12例8、例9)

  4.求集合的并、交、补是集合间的基本运算,运算结果仍然还是集合,区分交集与并集的关键是“且”与“或”,在处理有关交集与并集的问题时,常常从这两个字眼出发去揭示、挖掘题设条件,结合Venn图或数轴进而用集合语言表达,增强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5.集合基本运算的一些结论:

  A∩BA,A∩BB,A∩A=A,A∩=,A∩B=B∩A

  AA∪B,BA∪B,A∪A=A,A∪=A,A∪B=B∪A

  (CUA)∪A=U,(CUA)∩A=

  若A∩B=A,则AB,反之也成立

  若A∪B=B,则AB,反之也成立

  若x∈(A∩B),则x∈A且x∈B

  若x∈(A∪B),则x∈A,或x∈B

  6.课堂练习

  (1)设A={奇数}、B={偶数},则A∩Z=A,B∩Z=B,A∩B=

  (2)设A={奇数}、B={偶数},则A∪Z=Z,B∪Z=Z,A∪B=Z

  3、归纳小结(略)

  4、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P13习题1.1,第6-12题

  2、提高内容:

  (1)已知X={x|x2+px+q=0,p2-4q>0},A={1,3,5,7,9},B={1,4,7,10},且,试求p、q;

  (2)集合A={x|x2+px-2=0},B={x|x2-x+q=0},若AB={-2,0,1},求p、q;

  (3)A={2,3,a2+4a+2},B={0,7,a2+4a-2,2-a},且AB ={3,7},求B。

  高一数学教案 5

  教材分析:

  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理解集合“属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

  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过程:

  一、 引入课题

  军训前学校通知:8月15日8点,高一年段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阅读课本P2-P3内容

  二、 新课教学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1. 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总体。

  2. 一般地,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set),也简称集。

  3. 思考1:课本P3的思考题,并再列举一些集合例子和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对学生的例子予以讨论、点评,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

  4. 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1)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3)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5.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belong to)A,记作a∈A

  (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not belong to)A,记作a A(或a A)(举例)

  6. 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或N+;

  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

  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一个集合,但这将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除此之外还常用列举法和描述法来表示集合。

  (1)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如:{1,2,3,4,5},{x2,3x+2,5y3-x,x2+y2},…;

  例1.(课本例1)

  思考2,引入描述法

  说明: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所以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不必考虑元素的顺序。

  (2) 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如:{x|x-3>2},{(x,y)|y=x2+1},{直角三角形},…;

  例2.(课本例2)

  说明:(课本P5最后一段)

  思考3:(课本P6思考)

  强调:描述法表示集合应注意集合的代表元素

  {(x,y)|y= x2+3x+2}与 {y|y= x2+3x+2}不同,只要不引起误解,集合的代表元素也可省略,例如:{整数},即代表整数集Z。

  辨析:这里的{ }已包含“所有”的意思,所以不必写{全体整数}。下列写法{实数集},{R}也是错误的。

  说明: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

  (三)课堂练习(课本P6练习)

  三、 归纳小结

  本节课从实例入手,非常自然贴切地引出集合与集合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

  四、 作业布置

  书面作业:习题1.1,第1- 4题

  五、 板书设计(略)

  高一数学教案 6

  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理解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掌握集合的表示法,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教学重难点:

  1、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

  2、集合的表示法

  教学过程:

  一、 集合的概念

  实例引入:

  ⑴ 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⑵ 我国从1991~20xx的13年内所发射的所有人造卫星;

  ⑶ 金星汽车厂20xx年生产的所有汽车;

  ⑷ 20xx年1月1日之前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所有国家;

  ⑸ 所有的正方形;

  ⑹ 黄图盛中学20xx年9月入学的高一学生全体.

  结论: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也简称集.

  二、 集合元素的特征

  (1)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3)无序性:一般不考虑元素之间的顺序,但在表示数列之类的特殊集合时,通常按照习惯的由小到大的数轴顺序书写

  练习:判断下列各组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

  ⑴ 2,3,4 ⑵ (2,3),(3,4) ⑶ 三角形

  ⑷ 2,4,6,8,… ⑸ 1,2,(1,2),{1,2}

  ⑹我国的小河流 ⑺方程x2+4=0的所有实数解

  ⑻好心的人 ⑼著名的数学家 ⑽方程x2+2x+1=0的解

  三 、 集合相等

  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一样,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四、 集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集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属于”和“不属于”表示:

  (1)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A

  五、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除0的非负整数集,也称正整数集,记作N*或N+;

  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

  练习:(1)已知集合M={a,b,c}中的三个元素可构成某一三角形的三条边,那么此三角形一定不是( )

  A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2)说出集合{1,2}与集合{x=1,y=2}的异同点?

  六、集合的表示方式

  (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2)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的方法.(具体方法)

  例 1、 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2)方程x2=x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3)由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

  例 2、 试分别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由大于10小于20的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

  (2)方程x2-2=2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注意:(1)描述法表示集合应注意集合的代表元素

  (2)只要不引起误解集合的代表元素也可省略

  七、小结

  集合的概念、表示;集合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常用数集的记法.

  高一数学教案 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集合的含义,知道常用集合及其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和集合相等的意义,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并能正确地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重点:

  集合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情境.

  新生自我介绍:介绍家庭、原毕业学校、班级.

  2.问题.

  在介绍的过程中,常常涉及像家庭、学校、班级、男生、女生等概念,这些概念与学生相比,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二、学生活动

  1.介绍自己;

  2.列举生活中的集合实例;

  3.分析、概括各集合实例的共同特征.

  三、数学建构

  1.集合的含义:一般地,一定范围内不同的、确定的对象的全体组成一个集合.构成集合的每一个个体都叫做集合的一个元素.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及符号表示:属于,不属于.

  3.集合的表示方法:

  另集合一般可用大写的拉丁字母简记为集合A、集合B.

  4.常用数集的记法:自然数集N,正整数集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5.有限集,无限集与空集.

  6.有关集合知识的历史简介.

  四、数学运用

  1.例题.

  例1 表示出下列集合:

  (1)中国的直辖市;(2)中国国旗上的颜色.

  小结:集合的确定性和无序性

  例2 准确表示出下列集合:

  (1)方程x2―2x-3=0的'解集;

  (2)不等式2-x0的解集;

  (3)不等式组 的解集;

  (4)不等式组 2x-1-33x+10的解集.

  解:略.

  小结:(1)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2)集合的分类有限集⑴,无限集⑵与⑶,空集⑷

  例3 将下列用描述法表示的集合改为列举法表示:

  (1){(x,y)| x+y = 3,x N,y N }

  (2){(x,y)| y = x2-1,|x |2,x Z }

  (3){y| x+y = 3,x N,y N }

  (4){ x R | x3-2x2+x=0}

  小结:常用数集的记法与作用.

  例4 完成下列各题:

  (1)若集合A={ x|ax+1=0}=,求实数a的值;

  (2)若-3{ a-3,2a-1,a2-4},求实数a.

  小结: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

  2.练习:

  (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①{ x|x+1=0};

  ②{ x|x为15的正约数};

  ③{ x|x 为不大于10的正偶数};

  ④{(x,y)|x+y=2且x-2y=4};

  ⑤{(x,y)|x{1,2},y{1,3}};

  ⑥{(x,y)|3x+2y=16,xN,yN}.

  (2)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①奇数的集合;②正偶数的集合;③{1,4,7,10,13}

  五、回顾小结

  (1)集合的概念集合、元素、属于、不属于、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2)集合的表示列举法、描述法以及Venn图;

  (3)集合的元素与元素的个数;

  (4)常用数集的记法.

  高一数学教案 8

  【内容与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有函数的概念指的是函数的概念及符号的理解,理解它关键就是能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学生已经学过了集合并且初中对函数的概念已经作了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函数的概念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的。由于它还与基本初等函数和函数模型等内容有必要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是本学科的核心内容。教学的重点是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要素,所以解决重点的关键是通过实例领悟构成函数的三个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教学目标与解析】

  1、教学目标

  (1)理解函数的概念;

  (2)了解区间的概念;

  2、目标解析

  (1)理解函数的概念就是指能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

  (2)了解区间的`概念就是指能够体会用区间表示数集的意义和作用;

  【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函数的概念及符号的理解,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函数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学生来说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通过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况函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概况能力,其中关键是理论联系实际,把抽象转化为具体。

  【教学过程】

  问题1:一枚炮弹发射后,经过26s落到地面击中目标.炮弹的射高为845m,且炮弹距离地面的高度h(单位:m)随时间t(单位:s)变化的规律是:h=130t-5t2.

  1.1这里的变量t的变化范围是什么?变量h的变化范围是什么?试用集合表示?

  1.2高度变量h与时间变量t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否为函数?若是,其自变量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问题,让学生正确理解让学生体会用解析式或图象刻画两个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从问题的实际意义可知,在t的变化范围内任给一个t,按照给定的对应关系,都有唯一的一个高度h与之对应。

  问题2:分析教科书中的实例(2),引导学生看图并启发:在t的变化t按照给定的图象,都有唯一的一个臭氧层空洞面积S与之相对应。

  问题3:要求学生仿照实例(1)、(2),描述实例(3)中恩格尔系数和时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理解得到函数的定义,培养学生的归纳、概况的能力。

  问题4:上述三个实例中变量之间的关系都是函数,那么从集合与对应的观点分析,函数还可以怎样定义?

  在一个函数中,自变量x和函数值y的变化范围都是集合,这两个集合分别叫什么名称?

  在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f:A→B中,集合A是函数的定义域,集合B是函数的值域吗?怎样理解f(x)=1,x∈R?

  一个函数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如果给定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那么函数的值域确定吗?两个函数相等的条件是什么?

  【例题】:

  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分析:求定义域就是使式子有意义的x的取值所构成的集合;定义域一定是集合!

  例2已知函数

  分析:理解函数f(x)的意义

  例3下列函数中哪个与函数相等?

  例4在下列各组函数中与是否相等?为什么?

  分析:

  (1)两个函数相等,要求定义域和对应关系都一致;

  (2)用x还是用其它字母来表示自变量对函数实质而言没有影响.

  【课堂目标检1测】

  教科书第19页1、2

  【课堂小结】

  1、理解函数的定义,函数的三要素,会球简单的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

  2、理解区间是表示数集的一种方法,会把不等式转化为区间。

  高一数学教案 9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根据所给条件写出简单的一次函数表达式。

  二、能力目标

  1、经历一般规律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由已知信息写一次函数表达式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函数与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联系,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2、经历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关系。

  2、会根据已知信息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五、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有关函数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弹簧秤有自然长度,在弹性限度内,随着所挂物体的重量的增加,弹簧的长度相应的会拉长,那么所挂物体的重量与弹簧的长度之间就存在某种关系,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请看:某弹簧的自然长度为3厘米,在弹性限度内,所挂物体的质量x每增加1千克、弹簧长度y增加0.5厘米。

  (1)计算所挂物体的质量分别为1千克、 2千克、 3千克、 4千克、 5千克时弹簧的长度,

  (2)你能写出x与y之间的关系式吗?

  分析:当不挂物体时,弹簧长度为3厘米,当挂1千克物体时,增加0.5厘米,总长度为3.5厘米,当增加1千克物体,即所挂物体为2千克时,弹簧又增加0.5厘米,总共增加1厘米,由此可见,所挂物体每增加1千克,弹簧就伸长0.5厘米,所挂物体为x千克,弹簧就伸长0.5x厘米,则弹簧总长为原长加伸长的长度,即y=3+0.5x。

  2、做一做

  某辆汽车油箱中原有汽油 100升,汽车每行驶 50千克耗油 9升。你能写出x与y之间的关系吗?(y=1000。18x或y=100 x)

  接着看下面这些函数,你能说出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上面的几个函数关系式,都是左边是因变量,右边是含自变量的代数式,并且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指数都是一次。

  3、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b为常数k≠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特别地,当b=0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

  4、例题讲解

  例1:下列函数中,y是x的一次函数的是( )

  ①y=x6;②y= ;③y= ;④y=7x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分析:这道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概念,特别要强调一次函数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指数都是1,因而②不是一次函数,答案为B

  高一数学教案 10

  一、教材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高中人教版必修2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从知识体系上看,它既是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延续与提高,又是学习切线的判定定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从数学思想方法层面上看它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揭示了知识的发生过程以及相关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渗透了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学情

  学生初中已经接触过直线与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定义和判定;且在上节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点的坐标、直线的方程、圆的方程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掌握利用方程组的方法来求直线的交点;具有用坐标法研究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具有一定的数形结合解题思想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准确用图形表示出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可以利用联立方程的方法和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方法简单判断出直线与圆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操作、观察、探索、总结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从而锻炼观察、比较、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求知欲和学习兴趣,锻炼积极探索、发现新知识、总结规律的能力,解题时养成归纳总结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用解析法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二)难点

  体会用解析法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

  五、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教材内容的特点,为了更直观、形象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借助信息技术工具,以几何画板为平台,通过图形的动态演示,变抽象为直观,为学生的数学探究与数学思维提供支持.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这样可以为不同认知基础的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同时有利于发挥各层次学生的作用,教师始终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设计一系列问题串,以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借助多媒体创设泰坦尼克号的情景,并从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已知冰山的分布是一个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圆心位于轮船正西的l处,问,轮船如何航行能够避免撞到冰山呢?如何行驶便又会撞到冰山呢?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已经学习的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将所想到的航行路线转化成数学简图,即相交、相切、相离。

  设计意图: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有利于保持学生知识结构的连续性,同时开阔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教学——探究新知

  教师提问如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学生先独立思考几分钟,然后同桌两人为一组交流,并整理出本组同学所想到的思路。在整个交流讨论中,教师既要有对正确认识的赞赏,又要有对错误见解的分析及对该学生的鼓励。

  判断方法:

  (1)定义法:看直线与圆公共点个数

  即研究方程组解的个数,具体做法是联立两个方程,消去x(或y)后所得一元二次方程,判断△和0的大小关系。

  (2)比较法: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圆的半径r做比较

  (三)合作探究——深化新知

  教师进一步抛出疑问,对比两种方法,由学生观察实践发现,两种方法本质相同,但比较法只适合于直线与圆,而定义法适用范围更广。教师展示较为基础的题目,学生解答,总结思路。

  已知直线3x+4y-5=0与圆x2+y2=1,判断它们的位置关系?

  让学生自主探索,讨论交流,并阐述自己的`解题思路。

  当已知了直线与圆的方程之后,圆心坐标和半径r易得到,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得到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他的本质是点到直线的距离,便可以直接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d。类比前面所学利用直线方程求两直线交点的方法,联立直线与圆的方程,组成方程组,通过方程组解得个数确定直线与圆的交点个数,进一步确定他们的位置关系。最后明确解题步骤。

  (四)归纳总结——巩固新知

  为了将结论由特殊推广到一般引导学生思考:

  可由方程组的解的不同情况来判断:

  当方程组有两组实数解时,直线l与圆C相交;

  当方程组有一组实数解时,直线l与圆C相切;

  当方程组没有实数解时,直线l与圆C相离。

  活动:我将抽取两位同学在黑板上扮演,并在巡视过程中对部分学生加以指导。最后对黑板上的两名学生的解题过程加以分析完善。通过对基础题的练习,巩固两种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判断方法,并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后续学习的信心。

  (五)小结作业

  在小结环节,我会以口头提问的方式:

  (1)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

  设计意图:启发式的课堂小结方式能让学生主动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也促使学生对知识网络进行主动建构。

  作业:在学生回顾本堂学习内容明确两种解题思路后,教师让学生对比两种解法,那种更简捷,明确本节课主要用比较d与r的关系来解决这类问题,对用方程组解的个数的判断方法,要求学生课外做进一步的探究,下一节课汇报。

  七、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本着简介、直观、清晰的原则,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高一数学教案 11

  学习目标

  1、掌握双曲线的范围、对称性、顶点、渐近线、离心率等几何性质

  2、掌握标准方程中的几何意义

  3、能利用上述知识进行相关的论证、计算、作双曲线的草图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预习检查

  1、焦点在x轴上,虚轴长为12,离心率为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2、顶点间的距离为6,渐近线方程为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3、双曲线的渐进线方程为、

  4、设分别是双曲线的半焦距和离心率,则双曲线的一个顶点到它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是、

  二、问题探究

  探究1、类比椭圆的几何性质写出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画出草图并,说出它们的不同、

  探究2、双曲线与其渐近线具有怎样的.关系、

  练习:已知双曲线经过,且与另一双曲线,有共同的渐近线,则此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

  例1根据以下条件,分别求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过点,离心率、

  (2)、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是双曲线上一点,且,,离心率为、

  例2已知双曲线,直线过点,左焦点到直线的距离等于该双曲线的虚轴长的,求双曲线的离心率、

  例3(理)求离心率为,且过点的双曲线标准方程、

  三、思维训练

  1、已知双曲线方程为,经过它的右焦点,作一条直线,使直线与双曲线恰好有一个交点,则设直线的斜率是、

  2、椭圆的离心率为,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3、双曲线的渐进线方程是,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4、(理)设是双曲线上一点,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若,则、

  四、知识巩固

  1、已知双曲线方程为,过一点(0,1),作一直线,使与双曲线无交点,则直线的斜率的集合是、

  2、设双曲线的一条准线与两条渐近线交于两点,相应的焦点为,若以为直径的圆恰好过点,则离心率为、

  3、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点在双曲线的右支上,且,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值为、

  4、设双曲线的半焦距为,直线过、两点,且原点到直线的距离为,求双曲线的离心率、

  5、(理)双曲线的焦距为,直线过点和,且点(1,0)到直线的距离与点(-1,0)到直线的距离之和、求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

  高一数学教案 12

  重点

  理解角与角的相关概念;掌握角的度量单位以及单位之间的换算.

  难点

  理解角与角的相关概念;掌握角的度量单位以及单位之间的换算.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展示实物:时钟,圆规,折扇等.

  (1)观察实物与图片,你发现其中有什么相同图形吗?学生回答,教师点评,注意鼓励学生.

  (2)你能把观察得到的图形画在本子上或黑板上吗?这是一些什么图形?思考,动手画一画.

  (3)从黑板上这些不同的图形中,你能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吗?

  学生相互交流并回答,挖掘和利用现实生活中与角相关的背景,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中认识角,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观察并归纳角的共同点,进而引入课题.

  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

  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预习导学”部分.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探究点一: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活动一:从生活中认识角

  我们看物体时,有视角,钟表的指针转动也形成角.请同学们看课本后回答下面问题

  (1)角是一个几何图形,请大家说说,角是由什么图形构成的?(学生回答,教师点评,注意鼓励学生)

  (2)如果我们把角看作是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围成的图形,那么始边和终边又指什么?

  教师总结:角有两个定义,一个是静态的定义,把角看作由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另一个定义是动态的,把角看作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所形成的图形,把开始位置的射线叫做始边,把终止位置的射线叫做终边.

  (3)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学生举例)

  活动二:角的`表示方法

  我们怎样表示角呢?请同学们看课本上说了几种表示方法?(学生先看书,后回答)

  教师总结:(1)用三个大写字母可以表示一个角,比如∠AOB.

  练习:谁能指出下列各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注意:①三个字母的顺序有规定,顶点的字母必须写在中间.

  ②顶点的字母不一定用O,角的始边与终边的字母也可以随意.

  (2)当一个顶点只有一个角时,也可以用顶点的字母表示.比如,下面的角可以表示为∠O.

  练习:判断下列角可以用顶点的字母表示吗?

  (3)用数字或小写的希腊字母表示角.(注意:角中不能有角)

  练习:下面表示角的方法,哪个是正确的?哪个是错误的?

  探究点二:角的度量

  活动三:角的度量

  (1)请同学们借助量角器画出下列各角:

  ①30° ②45° ③60° ④90° ⑤120° ⑥150° ⑦62° ⑧105°

  学生画图,教师指导.(根据需要教师可先做示范)

  (2)任意画一个角,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提问:如果这个角的度数不是整数,应该怎样表示这个角的度数呢?引出角的度量单位是度、分、秒.

  教师总结: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60′,1′=60″ (强调度、分、秒是60进制,不是十进制).

  (3)还有什么单位是60进制?

  (4)让学生画一个1°角,感受1°角有多大.

  四、应用迁移,运用新知

  1.角的定义

  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B.有公共端点的两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C.角可以看作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

  D.角可以看作是由一条线段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

  解析:A.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故错误;B.根据A可得B错误;C.角可以看作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正确;D.据C可得D错误.

  方法总结:此题考查了角的定义,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2.角的表示方法

  例2 下列四个图形中,能用∠1、∠AOB、∠O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的图形是( )

  A B C D

  解析:在角的顶点处有多个角时,用一个字母表示这个角,这种方法是错误的.所以A、C、D错误.

  方法总结:角的两个基本元素中,边是两条射线,

  顶点是这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

  3.判断角的数量

  例3 在∠AOB的内部有3条射线,则图中角的个数为( )

  A.10 B.15 C.5 D.20

  解析:可以根据图形依次数出角的个数;或者根据公式求图中角的个数是12×5×(5-1)=10.

  方法总结:若从一点发出n条射线,则构成12n(n-1)个角.

  4.角的度量

  例4 见课本P144例1.

  方法总结:用度、分、秒表示的角度和用度表示的角度的相互转化的过程正好相反:大单位化小单位,乘以进率;而小单位化大单位要除以进率.

  五、尝试练习,掌握新知

  课本P144练习第1、2题、P145练习第1、2题.

  “随堂演练”部分.

  六、课堂小结,梳理新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都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和方法?

  本节课学习了角及角的有关概念,并会表示角;知道角的度量单位,并能进行单位的转换;会把角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用角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七、深化练习,巩固新知

  课本P145~146习题4.4第1~4题.

  高一数学教案 1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4)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台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柱、锥、台、球的几何结构特征。

  (2)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三、教学用具

  (1)学法: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概括。

  (2)实物模型、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由六根火柴最多可搭成几个三角形?(空间:4个)

  2、在我们周围中有不少有特色的建筑物,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这些建筑的几何结构特征如何?

  3、展示具有柱、锥、台、球结构特征的空间物体。

  问题:请根据某种标准对以上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二)、研探新知

  空间几何体:多面体(面、棱、顶点):棱柱、棱锥、棱台;

  旋转体(轴):圆柱、圆锥、圆台、球。

  1、棱柱的结构特征:

  (1)观察棱柱的几何物体以及投影出棱柱的图片,思考: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共同特点是什么?

  (学生讨论)

  (2)棱柱的主要结构特征(棱柱的概念):

  ①有两个面互相平行;②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③每相邻两上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

  (3)棱柱的表示法及分类:

  (4)相关概念:底面(底)、侧面、侧棱、顶点。

  2、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

  (1)实物模型演示,投影图片;

  (2)以类似的方法,根据出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并得出相关的概念、分类以及表示。

  棱锥: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

  棱台:且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

  3、圆柱的结构特征:

  (1)实物模型演示,投影图片——如何得到圆柱?

  (2)根据圆柱的概念、相关概念及圆柱的表示。

  4、圆锥、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1)实物模型演示,投影图片

  ——如何得到圆锥、圆台、球?

  (2)以类似的方法,根据圆锥、圆台、球的结构特征,以及相关概念和表示。

  5、柱体、锥体、台体的'概念及关系:

  探究:棱柱、棱锥、棱台都是多面体,它们在结构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三者的关系如何?当底面发生变化时,它们能否互相转化?

  圆柱、圆锥、圆台呢?

  6、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1)简单组合体的构成:由简单几何体拼接或截去或挖去一部分而成。

  (2)实物模型演示,投影图片——说出组成这些物体的几何结构特征。

  (3)列举身边物体,说出它们是由哪些基本几何体组成的。

  (三)排难解惑,发展思维

  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后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是不是棱柱?(反例说明)

  2、棱柱的何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棱柱的底面吗?

  3、圆柱可以由矩形旋转得到,圆锥可以由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圆台可以由什么图形旋转得到?如何旋转?

  (四)巩固深化

  练习:课本P7练习1、2;课本P8习题1.1第1、2、3、4、5题

  (五)归纳整理:由学生整理学习了哪些内容

  高一数学教案 1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画三视图的基本技能,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动手作图,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画出简单几何体、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

  三、学法指导:

  观察、动手实践、讨论、类比。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开课题

  展示庐山的风景图——“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说明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物体视觉的效果可能不同,要比较真实反映出物体,我们可从多角度观看物体。

  (二)讲授新课

  1、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

  中心投影: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

  平行投影: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

  正投影:在平行投影中,投影线正对着投影面。

  2、三视图:

  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侧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左面向右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俯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上面向下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三视图: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统称为几何体的三视图。

  三视图的画法规则: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长对正:正视图与俯视图的长相等,且相互对正;

  高平齐:正视图与侧视图的高度相等,且相互对齐;

  宽相等:俯视图与侧视图的宽度相等。

  3、画长方体的三视图:

  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分别是从几何体的'正前方、正左方和正上方观察到有几何体的正投影图,它们都是平面图形。

  长方体的三视图都是长方形,正视图和侧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俯视图和正视图都各有一条边长相等。

  4、画圆柱、圆锥的三视图:

  5、探究:画出底面是正方形,侧面是全等的三角形的棱锥的三视图。

  (三)巩固练习

  课本P15练习1、2;P20习题1.2 [A组] 2。

  (四)归纳整理

  请学生回顾发表如何作好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五)布置作业

  课本P20习题1.2 [A组] 1。

  高一数学教案 1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4)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台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柱、锥、台、球的几何结构特征。

  (2)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三、教学用具

  (1)学法: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概括。

  (2)实物模型、投影仪 四、教学思路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提出问题:在我们生活周围中有不少有特色的建筑物,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这些建筑的几何结构特征如何?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相互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及时给予评价。

  2、所举的建筑物基本上都是由这些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展示具有柱、锥、台、球结构特征的'空间物体),你能通过观察。根据某种标准对这些空间物体进行分类吗?这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思考、交流、讨论,对物体进行分类,分辩棱柱、圆柱、棱锥。

  2、观察棱柱的几何物件以及投影出棱柱的图片,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发表本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得出棱柱的主要结构特征。

  (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

  (2)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

  (3)每相邻两上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概括出棱柱的概念。

  4、教师与学生结合图形共同得出棱柱相关概念以及棱柱的表示。

  5、提出问题:各种这样的棱柱,主要有什么不同?可不可以根据不同对棱柱分类?

  请列举身边具有已学过的几何结构特征的物体,并说出组成这些物体的几何结构特征?它们由哪些基本几何体组成的?

  6、以类似的方法,让学生思考、讨论、概括出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并得出相关的概念,分类以及表示。

  7、让学生观察圆柱,并实物模型演示,如何得到圆柱,从而概括出圆标的概念以及相关的概念及圆柱的表示。

  8、引导学生以类似的方法思考圆锥、圆台、球的结构特征,以及相关概念和表示,借助实物模型演示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概括。

  9、教师指出圆柱和棱柱统称为柱体,棱台与圆台统称为台体,圆锥与棱锥统称为锥体。

  10、现实世界中,我们看到的物体大多由具有柱、锥、台、球等几何结构特征的物体组合而成。请列举身边具有已学过的几何结构特征的物体,并说出组成这些物体的几何结构特征?它们由哪些基本几何体组成的?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后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是不是棱柱(举反例说明,如图)

  2、棱柱的何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棱柱的底面吗?

  3、课本P8,习题1.1 A组第1题。

  4、圆柱可以由矩形旋转得到,圆锥可以由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圆台可以由什么图形旋转得到?如何旋转?

  5、棱台与棱柱、棱锥有什么关系?圆台与圆柱、圆锥呢?

  四、巩固深化

  练习:课本P7 练习1、2(1)(2) 课本P8 习题1.1 第2、3、4题

  五、归纳整理

  由学生整理学习了哪些内容

  六、布置作业

  课本P8 练习题1.1 B组第1题

  课外练习 课本P8 习题1.1 B组第2题

  高一数学教案 1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在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你能举出一些集合的例子吗? 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互相交流. 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评价.

  2. 接着教师指出:那么,集合的含义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 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 8 个实例:

  (1)1—20 以内的所有质数;

  (2) 我国从 1991-2003 年的 13 年内所发射的所有人造卫星;

  (3) 金星汽车厂 2003 年生产的所有汽车;

  (4)2004 年 1 月 1 日之前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所有国家;

  (5) 所有的正方形;

  (6) 到直线 l 的距离等于定长 d 的所有的点

  (7) 方程 x2 + 3x - 2 = 0 的所有实数根;

  (8) 新华中学 2004 年 9 月入学的高一学生的全体.;

  2.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 8 个实例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 每个小组选出——位同学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 8 个实例的特征,并给出集合的含义.

  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简称为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 4.教师指出:集合常用大写字母 A,B,C,D,…表示,元素常用小写字母 a, b, c, d …表示.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

  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思考:集合中元素有什么特点?并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 疑难.使学生明确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即: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 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2. 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1)大于 3 小于 11 的偶数;

  (1) 我国的小河流.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建解.

  3. 让学生自己举出一些能够构成集合的例子以及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并说明理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及时的评价.

  4.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 如果用 A 表示高—(3)班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用 a 表示高一(3)班的一位同学, b 是高一(4)班的一位同学,那么 a, b 与集合 A 分别有什么关系?由此引导学生得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两种:属于和不属于.

  如果 a 是集合 A 的元素,就说 a 属于集合 A,记作 a A .

  如果 a 不是集合 A 的元素,就说 a 不属于集合 A,记作 a A .

  (2) 如果用 A 表示“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组成的集合,则中国.日本与集合 A 的关系分别是什么?

  请用数学符号分别表示.

  (3) 让学生完成教材第 5 页练习第 1 题.

  5.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数集扩充过程,然后阅读教材中的相交内容,写出常用数集的记号.并让学生完成习题 1.1A 组第 1 题

  6.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要表示一个集合共有几种方式?

  (2) 试比较自然语言.列举法和描述法在表示集合时,各自有什么特点?适用的对象是什么?

  (3)如何根据问题选择适当的集合表示法?

  使学生弄清楚三种表示方式的优缺点和体会它们存在的必要性和适用对象。

  (四)巩固深化,反馈矫正教师投影学习:

  (1)用自然语言描述集合{1,3,5,7,9};

  (2)用例举法表示集合 A = {x N |1 x < 8}

  (3) 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教材第 5 页练习第 2 题.

  (五)归纳整理,整体认识

  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了解或体会下例问题:

  1.本节课我们学习过哪些知识内容?

  2. 你认为学习集合有什么意义?

  3. 选择集合的表示法时应注意些什么?

  (六)承上启下,留下悬念

  1. 课后书面作业:第 12 页习题 1.1A 组第 4 题.

  2.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多少种?如何表示?类似地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又有多少种呢?如何表示?

  高一数学教案 17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函数是数学中最主要的概念之一,而函数概念贯穿在中学数学的始终,概念是数学的基础,概念性强是函数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只有对概念作到深刻理解,才能正确灵活地加以应用。本课中对函数概念理解的程度会直接影响其它知识的学习,所以函数的第一课时非常的重要。

  2、 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

  教学目标:

  (1) 教学知识目标:了解对应和映射概念、理解函数的近代定义、函数三要素,以及对函数抽象符号的理解。

  (2) 能力训练目标:通过教学培养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 德育渗透目标:使懂得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

  函数是数学中最主要的概念之一,而函数概念贯穿整个中学数学,如:数、式、方程、函数、排列组合、数列极限等都是以函数为中心的代数。加强函数教学可帮助学好其他的内容。而掌握好函数的概念是学好函数的基石。

  3、教学重点难点及确立的依据:

  教学重点:映射的概念,函数的近代概念、函数的三要素及函数符号的理解。

  教学难点:映射的概念,函数近代概念,及函数符号的理解。

  重点难点确立的依据:

  映射的概念和函数的近代定义抽象性都比较强,要求学生的理性认识的能力也比较高,对于刚刚升入高中不久的来说不易理解。而且由于函数在高考中可以以低、中、高挡题出现,所以近年来有一种“函数热”的趋势,所以本节的重点难点必然落在映射的概念和函数的近代定义及函数符号的理解与运用上。

  二、教材的处理:

  将映射的定义及类比手法的运用作为本课突破难点的关键。 函数的定义,是以集合、映射的观点给出,这与初中教材变量值与对应观点给出不一样了,从而给本身就很抽象的函数概念的理解带来更大的困难。为解决这难点,主要是从实际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参与意识,运用引导对比的手法,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反复比较几个概念的异同,使真正对函数的概念有很准确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和学法

  教学方法:讲授为主,自主预习为辅。

  依据是:因为以新的观点认识函数概念及函数符号与运用时,更重要的是必须给学生讲清楚概念及注意事项,并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这样才能使函数的概念及符号的运用在学生的思想和知识结构中打上深刻的烙印,为能学好后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程序

  一、课程导入

  通过举以下一个通俗的例子引出通过某个对应法则可以将两个非空集合联系在一起。

  例1:把高一(12)班和高一(11)全体同学分别看成是两个集合,问,通过“找好朋友”这个对应法则是否能将这两个集合的.某些元素联系在一起?

  二. 新课讲授:

  (1) 接着再通过幻灯片给出六组学生熟悉的数集的对应关系引导学生归纳它们的共同性质(一对一,多对一),进而给出映射的概念,表示符号f:a→b,及原像和像的定义。强调指出非空集合a到非空集合b的映射包括三部分即非空集合a、b和a到b的对应法则 f。进一步引导判断一个从a到b的对应是否为映射的关键是看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通过对应法则f在b中是否有唯一确定的元素与之对应。

  (2)巩固练习课本52页第八题。

  此练习能让更深刻的认识到映射可以“一对多,多对一”但不能是“一对多”。

  例1. 给出学生初中学过的函数的传统定义和几个简单的一次、二次函数,通过画图表示这些函数的对应关系,引导发现它们是特殊的映射进而给出函数的近代定义(设a、b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使得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则这样的对应叫做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它包括非空集合a和b以及从a到b的对应法则f),并说明把函f:a→b记为y=f(x),其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或f(x))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 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

  并把函数的近代定义与映射定义比较使认识到函数与映射的区别与联系。(函数是非空数集到非空数集的映射)。

  再以让判断的方式给出以下关于函数近代定义的注意事项:

  1. 函数是非空数集到非空数集的映射。

  2. f表示对应关系,在不同的函数中f的具体含义不一样。

  3.f(x)是一个符号,不表示f与x的乘积,而表示x经过f作用后的结果。

  4.集合a中的数的任意性,集合b中数的唯一性。

  5.“f:a→b”表示一个函数有三要素:法则f(是核心),定义域a(要优先),值域c(上函数值的集合且c∈b)。

  三.讲解例题

  例1.问y=1(x∈a)是不是函数?

  解:y=1可以化为y=0*x+1

  画图可以知道从x的取值范围到y的取值范围的对应是“多对一”是从非空数集到非空数集的映射,所以它是函数。

  [注]:引导从集合,映射的观点认识函数的定义。

  四.课时小结:

  1. 映射的定义。

  2. 函数的近代定义。

  3. 函数的三要素及符号的正确理解和应用。

  4. 函数近代定义的五大注意点。

  五.课后作业及板书设计

  书本p51 习题2.1的1、2写在书上3、4、5上交。

  预习函数三要素的定义域,并能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

【高一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高一数学教案11-08

高一优秀数学教案09-28

高一数学教案11-05

【热门】高一数学教案11-26

【荐】高一数学教案11-27

高一数学教案函数12-28

高一数学教案【热】12-03

高一数学教案【精】11-29

高一数学教案【推荐】11-30

高一数学教案优秀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