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物理教案>物理教学教案

物理教学教案

时间:2022-12-23 10:50:32 物理教案 我要投稿

物理教学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物理教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物理教学教案

物理教学教案1

  物理规律(包括定律、定理、原理、法则和公式等)是物理现象、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及其本质联系的反映,它是中学物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内容,是物理知识结构体系的枢纽。物理规律的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新课标强调的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搞好规律教学呢?本人自参加工作十几年以来一直从事物理教学工作,对物理规律的教学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认识,现总结如下:

  一、了解物理规律的类型

  物理规律可分为三种类型:

  1.实验规律

  物理学中的绝大多数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我们把它们叫做实验规律。如欧姆定律、焦耳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阿基米德原理、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等都属于这一类。

  2.理想规律

  有些物理规律不能直接用实验来证明,但是具有足够数量的经验事实,如果把这些经验事实进行整理分析,去掉非主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推理到理想的情况下,总结出来的规律,我们把它叫做理想规律。如牛顿第一定律。

  3.理论规律

  有些物理规律是以已知的事实为根据,通过推理总结出来的,我们把它叫做理论规律。如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经过科学推理而发现的。

  二、物理规律教学的基本方法

  在物理规律的教学工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规律本身,还要对规律的建立过程、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进行深入了解,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如何应用规律来解决具体问题。为此,对不同的物理规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下面分别对以上三类规律的教学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1.实验规律的教学方法

  在物理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物理实验既是归纳物理规律、产生物理假说的实验基础,也是验证物理预言和物理假设的主要依据。观察和实验既是形成物理概念和认识物理规律的基础,又是学习物理学的基本方法,而初中物理学科主要是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初步了解物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具体方法大致的以下几种:

  (1)由日常经验或实验结果进行直接归纳得出结论。如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我让学生思考生活中自己晒衣服的体会得出;光的反射定律是通过演示实验得到的等。

  (2)先从实验结果或从对实例的分析中得出定性的结论,再进一步通过实验寻求严格的定量关系,得出定量化的结论。如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时,我先通过演示实验:底部和侧壁有橡皮膜的玻璃管,装满水,观察橡皮膜凸出且底部凸出明显,让学生知道液体压强跟深度有关,再进一步实验研究得到它们成正比的定量关系。

  (3)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或分析推理的基础上进行猜想,然后通过实验来验证、修正自己的猜想,得出结论。如在焦耳定律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两个实验事实:1.灯泡热的发光,而与之相连的导线确察觉不到发热,这说明电流产生的热量与什么有关?2.同样的导线,在并入用电器很多时,就会察觉到导线发热,这又说明了什么?然后利用焦耳定律演示器进行实验验证。

  2.理想规律的教学方法

  理想规律是在物理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推理至理想情况而总结出的物理规律。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合理推理法”。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在不同表面上做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实验,发现平面越光滑,摩擦阻力越小,小车滑得越远。如果推理到平面光滑、没有摩擦阻力的情况下,小车则将永远运动下去,且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从而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

  3.理论规律的教学方法

  理论规律是由已知的物理规律经过推导,得出的新的物理规律。因此,在理论规律教学中应采用“理论推导法”。如物体的浮沉条件由F浮与G的关系可推出ρ物与ρ液的关系。

  无论是采用哪种方法,最后都要在探索的基础上,得到物理规律的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

  三、物理规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排除学习规律的思维障碍

  《新课标》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学习,学生在平时的生活过程中,已经在原有感情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了消极的思维定势,很大程度上干扰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的掌握,限制了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生活常识的干扰。学生在学习物理规律之前,从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一些问题形成了某些观念。这些观念,有的看似正确但是往往有一定的片面性,有的更是错误的,那些错误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对学生正确理解物理规律起着严重的干扰作用。例如,在运动和力的关系上,看到有马拉车车才向前运动,有人推桌子桌子才会移动的生活现象,学生认为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受力才能运动,不受外力的物体是不能运动的;对于物体在液体中受浮力的问题,看到铁块放入水中就下沉,往往认为只有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才受到浮力等等。所以,对于物理规律的教学,首先要消除学习过程中有些错的生活。观念的干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设计可直观的实验对错误观念进行排除。

  第二,数学知识的干扰。例如,初中物理电学中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I=U/R,变形为R=U/I,从纯数学的角度考虑,得出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它两端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等一类错误的理解,再如力学中密度的数学表达式ρ=m/v,学生也误认为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与它的体积成反比。类似的错误在于学生用纯数学的观念理解物理的概念、规律和思考处理物理问题,而忽视了它们的本质,造成对物理知识的错误理解。

  2、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规律的物理意义,防止死记硬背

  (1) 准确呈现物理规律的内容

  物理规律的语言陈述十分精炼和准确,概括程度非常高.在教学中,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要准确,而且对一些关键字词应加以突出,给予适当的说明,以引导学生足够的注意和正确理解,并与其他类似的或易混淆的概念和规律进行比较,建立类比联系.如如牛顿第一定律中“一切物体”是泛指任何物体,“不受力”是条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中的“或”字理解是关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可这样理解:一切物体在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仍然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要从物理意义上去理解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如上面提到的对密度的数学表达式ρ=m/v的理解;

  (3)充分认识物理规律中各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如对液体压强公式P=ρgh,要特别强调“h”的意义:h是到液面的竖直距离。

  (4)明确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如欧姆定律公式I=U/R中I、U、R必须是同一段电路上的,而且要注意同时性;

  (5)要引导学生总结物理规律间的相互联系,以便更深入地理解物理规律。如焦耳定律公式与电功公式间的联系与区别;计算液体压强和压力时,要先由公式P=ρgh计算压强,再由F=PS计算压力,注意液体的压力不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力。

  四、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1.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题的作用就是示范性,通过对例题的分析,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与步骤,引导学生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如学生学完密度这一节后,可以出这样一题“用密度知识鉴别体育课用的铅球是否是纯铅制的”,通过测量铅球的质量和体积,求出铅球的密度,再与纯铅的密度比较后进行判断,得出结论。可以各设计一个典型例题,指导学生运用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强化训练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对于重点的物理规律,不仅要求学生理解,而且要求会灵活运用,因为掌握物理规律的目的就在于能够运用物理规律去解决问题。初中阶段,虽然不要求学生解某些复杂问题,但是,也应当要求学生学会运用物理规律去说明和解释有关的现象、解决一些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巩固和深化对规律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到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发展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地说理和表达能力以及手脑并用独立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为此可精心挑选习题,让学生通过适量训练,在实践中总结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技巧,从而达到提高运用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注意习题要少而精,不搞题海战术.

  五、适时组织测验,检查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适时、定期组织物理测验,是检查物理规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物理规律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不断总结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能做到举一反三。

  综上,是我对物理规律教学探索的一些体会。教学是一门创造性艺术,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敢于尝试,大胆改革,才能提高物理规律的教学水平。

物理教学教案2

  (一)教材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

  (二)教学目的

  1、会按照电压表使用规则正确使用电压表,会选择电压表的量程和试触,会正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2、会用电压表测量电池的电压。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池组和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压的关系。

  3、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三)实验器材

  学生实验:每组一个学生电源(或三节干电池),一只学生电压表,两个阻值不同的小灯泡,一个开关,导线若干。

  演示实验:教学电压表一只,电源一个,开关一个。

  (四)教学过程

  1、复习

  提问:

  (1)怎样区分电压表和电流表?

  (2)电压表和电流表在使用规则上,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相同之处?

  2、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将教学电压表通过开关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见图①。

  提问:

  (1)这种接法行不行?测出的是哪个元件两端的电压?

  (2)在接线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注意:开关断开;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电流从电压表“+”接线柱流进,从“—”接线柱流出;量程的选择和试触。)

  (3)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这个示数就是电源的电压。

  3、进行新课

  介绍这堂课的实验目的和所研究的内容。

  实验的目的是:

  (1)练习用电压表测干电池电压和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2)研究干电池串联和并联时的电压关系;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这次实验分两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测干电池电压,研究干电池串联、并联时的电压关系。

  一、先取三节干电池,分别测出每节电池的电压。再将这三节干电池按图②串联成电池组,测出串联电池组的电压,将测得的数据记到表1内。分析串联电池组的电压跟各节干电池电压之间的关系,写出结论。

  二、将两节相同的干电池按图③并联组成电池组,用电压表测这个并联电池组的电压,将测量数据填入表2内。分析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池的电压之间的关系,写出结论。

  表1:串联电池组的电压

  结论:________________。

  表2:并联电池组的电压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研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一、按图④将L1、L2组成串联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灯泡L2两端的电压U2,灯泡L1与L2串联的总电压U。要求:

  先在作业本上画出将电压表接入电路的三幅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接线柱。学生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做好记录后,分析实验结果,写出结论。

  二、按图⑤,将L1、L2组成并联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灯泡L2两端的.电压U2,A、B两点之间的总电压U。要求:

  先在作业本上画出将电压表接入电路的三幅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接线柱。学生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做好记录后,分析实验结果,写出结论。

  实验完毕,断开电源,整理仪器,进行讲评。

  4、小结

  由学生汇报实验数据和所得到的结论。

  (1)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的电压之和。并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的电压。

  (2)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在并联电路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并且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练习题:(1)一个小电动机工作时,要求电源电压是6伏,要用几节干电池,怎样连接?

  (2)在图⑥甲中,VA=6伏,VB=______,Vc=______,在乙图中,V1=2伏,V=6伏,V2=______。

  (四)说明

  用电压表测电压的实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并不困难。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

  1、严格要求学生按电压表使用规则进行实验操作。

  2、培养能力,其中包括:按要求画电路图,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物理教学教案3

  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为了加深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印象和认识,教材分物体全部浸没和部分浸入水中两种情况从实验得出原理,并且通过两个例题的处理,加深同学们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二、学生分析

  许多学生有过在河里、海里或游泳池里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的经验,可以让这些同学描述其感受,而后发动学生讨论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使其明确他在走向深水区过程排开的水的体积在增大,从而浮力也在增大,而全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在不同深度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所以浮力在这种情况下与深度无关,纠正学生由于亲身体验而得出的“越深,浮力越大”的片面理解。

  三、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目的、方法和结论

  *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会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简单的浮力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采用教师边演示边提示,学生配合边观察边分析的方法,实现师生互动,最终总结结论并归纳实验定律。之后通过实例练习,加深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求真理的愿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四、重点与难点

  1.重点: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2.难点:对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

  五、教具:

  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器一套(溢水杯一个,小桶一个、物块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幻灯片

  教学策略:

  一、设计思路:

  由于阿基米德原理是一个实验定律,所以演示好教材12-6和12-7的两个实验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在演示完毕得出结论之后,进一步通过例题加深学生对定律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

  边实验、边观察、边分析、边归纳

  教学流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浮力?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回答)

  2.我们现在可以用那些方法求得物体受到的浮力?(学生作答)

  二、引入新课:

  教师:我们现在已经掌握了两种方法来求物体受到的浮力,但是它们的使用范围却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们需要另外一种方法来求浮力,以解决前两种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也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研究的内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得出结论。

  教学流程:

  三、新课教学设计

  (一)演示实验:

  *演示教材12-6要求的实验

  1.准备实验,通过幻灯片介绍实验的器材。

  2.请同学们根据已经学过的内容讨论实验的方法以及步骤,教师做简要的小结。

  3.介绍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器中的各种器材的使用及其和幻灯片中器材的对应关系。

  4.按照同学们讨论的结果进行实验,并在操作时提醒大家注意使用仪器时的注意事项。

  5.边实验边记录结果,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出实验的结论。

  演示12-7的实验,提醒学生注意实验条件的变化,并引导学生结合两个实验的结果,归纳出具有普遍实用价值的实验规律——阿基米德原理。

  (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写出其数学表达式:f浮=G排=ρ液gV排,并介绍其适用的范围(气体和液体都适用)。

  (三)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浮力问题,通过分步计算培养学生物理思考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例题1.课本179页例题:(略)(请同学们解答,并引导大家对计算结果做一个讨论,看能得到什么结论?)

  例题2.体积是100cm3的铁块,有3/4的体积浸在酒精里,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取g=10N/kg)

物理教学教案4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本堂课是初中学生所上的第一堂物理课,他们对物理学科充满着好奇与期待。这就要求教师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千方百计的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新奇性、形象性和实效性,即课堂教学中的“味”。为此,我对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

  ·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有所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确立学习物理的方法;

  ·利用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建立正确的学习物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伊始,味已生

  ·自我介绍

  星座:水瓶座

  性格:内向型,外冷内热,不太爱说话,不轻易生气。

  人生格言:不言弃,坚持到底!

  最喜欢的颜色:白色,象征纯洁,是个完美主义者,凡事力求做到最好。

  ·引入新课

  如果老师说:同学们,你们从一生下来就接触到了物理知识,你们相信吗?(哭声)

  如果老师说:讲台上的这瓶满满的矿泉水,瓶底有个洞,你们相信吗?

  (打开瓶盖,水从瓶底的`小孔流出来)

  二、课进行,味更浓

  ·新课教学

  1.同学们,物理是一门有趣有味的学科,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完成几个小实验:

  (1)不会掉下来的乒乓球

  器材:漏斗、乒乓球。

  做法:将一个乒乓球放在一个倒扣着的漏斗中,用手托住,然后通过漏斗嘴用力向下吹气,松开手,乒乓球不会掉下来。

  (2)鸡蛋浮起来了

  器材:一只大烧杯、鸡蛋、清水、盐。

  做法:把一只鸡蛋放入盛满清水的大烧杯中,鸡蛋很快就沉了下去。往清水中加盐,轻轻搅拌,鸡蛋慢慢的浮起来了。

  (3)忽暗忽亮的小灯泡

  器材:导线、开关、电池组、小灯泡、滑动变阻器。

  做法:连接好一个串联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4)吹不开的纸片(全体同学参与)

  器材:纸。

  做法:将一张纸对折撕成两半,叠在一起,用力吹两张纸的中央,学生会发现纸片靠近,并未出现他们想象中一吹就分开的现象。

  (5)站不起来(全体同学参与)

  器材:学生自己。

  做法:每位学生两脚着地,手放在腿上,腰挺直坐好。要求,身体不能前倾、不能后仰,不能侧身。然后,老师一声“起立”。学生会惊奇的发现,当他们达到老师所说的要求时,却不能离开座位站起来。

  同学们,物理不仅有趣,而且十分有用。它能帮助我们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还能帮我们有效的完成很多事情。

  2.我们捉鱼虾时,先看清鱼虾在什么位置,然后伸手去捉,可以捉到吗?

  (抓不到,我们看到的是鱼虾的像,光的折射所成的虚像,真正的鱼虾在像的下边。)

  (1)冬天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

  (外表面)

  (2)蒸馒头时上层先熟还是下层先熟?

  (上层先熟)

  (3)有同学很喜欢看日出,那么我们在日出时看到的那颗火红的太阳是真正的太阳吗?雨后彩虹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光的折射)

  (4)去年的雪灾,武警战士们为什么要在道路上撒盐?

  (加速冰雪的熔化)

  (5)我们的鞋底和轮胎的表面为什么有花纹?

  (增大摩擦)

  (6)书包的背带为什么那么粗?

  (减小压强)

  注意:学生还没有学习相关的物理知识,所以只要求他们参与猜想,至于对错是次要的,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重要。在学生回答时,对答对的同学要及时表扬。

  3.同学们,电的发明是人类史上划时代的一件大事,人类从此进入“光明”时代。随后电灯、电视、风扇、冰箱、空调、电脑的发明,又使人类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都离不开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几位著名的物理科学家:

  故事一:爱迪生和白炽灯。

  故事二:牛顿与万有引力。

  故事三:安培,刻苦学习,专心致志的科学家。

  小结:科学家们成功的秘诀在于勤奋,所以“勤奋即天才,功到茅塞于”。有小聪明的人容易浅尝辄止,在学习上难以取得大的成就。所以你们要向科学家们学习,学习他们的好奇心、虚心、上进心和恒心。

  4.物理有趣又有用,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学好物理?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让学生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学问要躬行。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学物理不能死记硬背,贵在理解,多问。“为学贵有疑,有疑贵问师”。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我们学了知识以后,如果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就完成了一次飞跃,如果遇到生活中的疑问,又从课本中找到根据,就又完成一次飞跃。

  三、课结束,味犹存

  小结:学习物理,就要仔细观察周围的世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善于动手,加以实践,找到规律,得出结论。

  作业:网上查一查物理科学家的故事。

  家庭小实验:夏天的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向上升还是下降?

物理教学教案5

  基本知识目标

  1、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问题中能够区分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知道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一矢量,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能够画出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知道力的两种不同的分类;

  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对某个力进行分析的线索和方法.

  情感目标

  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要逐步深入,帮助学生在初中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

  教学建议

  一、基本知识技能

  1、理解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大 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

  2、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

  3、要会从性质和效果两个方面区分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对于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要准确把握这一概念,需要注意三点:

  1、力的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2、力的相互性;

  3、力的矢量性;

  (二)、力的图示是本节的难点.

  (三)、力的分类需要注意的是:

  1、两种分类;

  2、性质不同的力效果可以相同,效果相同的力性质可以不同.

  教法建议:

  一、关于讲解“什么是力”的.教法建议

  力是普遍存在的,但力又是抽象的,力无法直接“看到”,只能通过力的效果间接地“看到”力的存在.有些情况下,力的效果也很难用眼直接观察到,只能凭我们去观察、分析力的效果才能认识力的存在.在讲解时,可以让学生注意身边的事情,想一下力的作用效果。对一些不易观察的力的作用效果,能否找到办法观察到.

  二、关于讲解力的图示的教法建议

  力的图示是物理学中的一种语言,是矢量的表示方法,能科学形象的对矢量进行表述,所以教学中要让学生很快的熟悉用图示的方法来表示物理的含义,并且能够熟练的应用.由于初始学习,对质点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楚,在课堂上讲解有关概念时,除了要求将作用点画在力的实际作用点处,对于不确知力的作用点,可以用一个点代表物体,但不对学生说明“质点” 概念.

  教学过程设计方案

  一、提问:什么是力?

  教师通过对初中内容复习、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教师通过实验演示:如用弹簧拉动钩码,或者拍打桌子等实验现象展示力的效果以引导学生总结力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指出了力的物质性.

  提问:下列实例,哪个物体对哪个物体施加了力?

  (1)、马拉车,马对车的拉力.

  (2)、桌子对课本的支持力.

  总结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施力物体就有受力物体,有力作用,同时出现两个物体.

  强调:在研究物体受力时,有时不一定指明施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一定存在.

  二、提问、力是有大小的,力的大小用什么来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什么?

  教师总结:力的测量:力的测量用测力计.实验室里常用弹簧秤来测量力的大小.

  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N.

  三、提问:仅仅用力的大小,能否确定一个力:

  演示压缩、拉伸弹簧,演示推门的动作.主要引导学生说出力是有方向的,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并得出力的三要素来.

  教师总结: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四、提问:如何表示力?

  先由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然后教师小结.

  力的表示: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力的图示:用一条有标度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箭头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讲解例题:用20N的推力沿水平方向推一正方形物体向右匀速运动.用力的图示表示出推力.

  教师边画边讲解.注意说明:

  1、选择不同标度(单位),力的图示线段的长短可以不同;

  2、标度的选取要利于作图

  通过作图练习、教师指导让学生掌握力的图示作图规范.

  力的示意图:用一条无标度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

  让学生体会力的示意图与力的图示的不同.

  五、力的作用效果:

  回忆初中的知识,提问: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

  六、力的分类:

  教师总结结力的分类,强调高中阶段按照力的性质划分,在力学范围内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

  按性质命名的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力、磁力等等;

  按效果命名的力:拉力、压力、动力、阻力、支持力、压力等等;

  在力学范围内,按力的性质划分的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

  探究活动

  测定患者的血沉.在医学上有助于医生对病情作出判断.设血液是由红血球和血浆组成的悬浮液.将此悬浮液放进竖直放置的血沉管内,红血球就会在血浆中匀速下沉,其下沉速率称为血沉.某人的血沉v的值大约是10mm/h.如果把红血球近似看作是半径为R的小球,且认为

物理教学教案6

  第三节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

  教材分析:本节是这一章的重点,一是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应用,这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重要

  基础知识,是后面学习浮力、液体压强的基础;二是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既是物理课程的目标,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设计思想:新的课程改革对物理教育提出了新的理念,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物理教育的根本目的,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落实物理教育的基本目的,突出新的.课程理念。在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的例子入手提出问题,这样的例子让学生既觉得熟悉,但又不能回答其中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创设了探究情景,为后面的探究教学奠定了基础;密度的概念没有直接给出,而是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实验探究,经过计算、分析、比较、交流,最后得出的。这样既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又让学生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还加深了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在第2课时,着重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密度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使学生感受物理有用,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教学教案7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2、知道密度是物质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同种物质密度是一定的;

  3、初步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概括、归纳物理概念的能力;

  重难点:

  1、理解密度的概念;

  2、密度单位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辨认物质,在现实生活中,如根据颜色辨别红色墨水和水,根据气味辨别水和酒精。此中颜色和气味是物体所具有的特性,可以据以区分不同物质。如何区分外观上相同的不同物质:如:体积一样的铁块和铜块; 质量一样的水和酒精。提出:有时仅仅根据物质的形态、颜色、气味和外部特征,很难鉴别不同物质,需要找出物质的其他特征——密度。

  二、实验(密度概念的建立)取体积为10立方厘米的铁块和铝块各三块,用天平分别称出它们的质量,其结果如下:分析实验数据可得:

  1、对同一种物质,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即两块铁的体积是一块铁的体积的2倍;二块铁的质量是一块铁质量的2倍;两块铁和一块铁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2、对不同物资,体积相同时,它们的质量不等,即它们的m/v值不同;

  3、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同种类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体的特性。

  三、密度

  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密度的公式:知道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由密度定义可得到计算密度的公式:密度= 通常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公式变为: ρ=辨析:a、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物质的密度跟它的体积成正比; c、物质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 d、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体积无关。4、物理意义:铝的密度2.7×103kg/m3物理意义:表示每立方米的铝的质量是2.7×103千克。练习:质量为3千克,密度为8.8×103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将它截去一半,剩余的密度是______;如果再截0.5千克,则密度为_______________。5、密度的单位密度的单位四由质量单位和体积单位组成;在国际单位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符号:kg/m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常用单位:克/厘米3,符号:g/cm3。6、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单位换算依先换后算的原则例:铜的密度是8.9×103千克/米3,等于多少克/厘米3?解:8.9×103千克/米3=8.9×103× =8.9克/厘米3练习:ρ金=19.3×103kg/m3=_________g/dm3; ρ银=10.5×103kg/m3=_________g/cm3。

  四、总结

  1、对同一种物质,质量和体积成正比;2、密度是表示物体特性的物理量,和质量、体积无关;3、密度是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4、密度= ;5、密度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

  五、布置作业。

物理教学教案8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多用电表”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八节的内容,它是电流表、电压表改装学完后,研究欧姆表的改装问题,又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深化和实际应用,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能巩固电学问题的分析思路,加深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能力,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2.教学重点:欧姆表和单量程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

  3.教学难点:理解欧姆表和单量程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

  4.教材的处理:

  本单元内容可分两节可来处理,本节为第一课时,主要是探究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多用电表的原理。

  第二课时为学生实验课,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及相关练习巩固。

  二、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分析:

  ①掌握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并已熟练掌握了电路串并联的规律,会利用该定律列式求解相关问题。

  ②掌握了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原理和刻度方法。

  2.学习能力分析:

  ①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不断提高,具备初步地、独立发现事物内在联系和一般规律的能力。

  ②具有初步的概括归纳总结能力、逻辑推力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方法测量电阻的阻值。

  ②理解并掌握欧姆表及单量程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知道简单的双量程多用电表。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欧姆表原理的分析,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探究、合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思辨、表达、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物理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善于发现、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教学资源

  PPT课件、探究学案、指针式多用电表、数字式多用电表

  五、教学流程图

  学生

  给出各种器材

  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

  提出问题:如何利用电流表表头测电阻?

  评价方案,选择方案?

  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

  欧姆表的原理

  改进方案,引导发现本质规律

  出示电流表、电压表、欧姆表电路图

  单量程多用电表

  双量程多用电表

  课堂总结交流

  分析组合,设计简单的电路图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

  我们已经学习过把电流表表头改装成电压表和量程较大的电流表的原理,能利用电流表表头测电阻吗?

  探究一:利用电流表表头测电阻

  1.给出器材

  待测电阻Rx

  电源:E=2V,r=0.5Ω

  电流表A:Ig=10mA, rg=9.5Ω

  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3kΩ

  变阻箱R0:0~9999Ω

  滑动变阻器R:0~1000Ω

  电键、导线若干

  若还需其他器材,可自选

  2.指导学生进行设计(电流表表头与其他元件进行组合)

  3.评价方案

  教师:如果能从表盘上直接读出所测电阻值就好了,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或者你有更好的设计吗?

  设计利用表头测电阻的方案,画出电路图。

  学生代表板书设计方案

  学生分析比较几个方案,从中选出方案或提出更好的方案。

  通过开放性的`实验设计,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个合理的思维空间,便于课堂的教学生成。

  探究二:利用表头直接测电阻

  1.出示电流表表头刻度盘。给出相关数据E=2V,r=0.5Ω;Ig=10mA,

  rg=9.5Ω;(以R0=390Ω为例),

  引导学生进行表头刻度改装。

  2.对刻度情况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方案

  3.提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

  若电流表内阻rg未知,怎样可使10mA处表示所测电阻值为0?

  4.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发现本质规律。

  若将变阻箱换为滑动变阻器R,还可使10mA处表示所测电阻值为0吗?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结合具体数据,分组进行计算,改装表头刻度。

  学生发现刻度与R0的取值有关。取R0=190Ω,可充分利用刻度盘。

  学生发现电流表内阻rg未知,可进行测量,再调节R0,可实现,满偏电流处表示电阻为0,同时也发现,总内阻不变。

  学生发现只要将A、B接线柱短接,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指针满偏即可实现满偏电流处表示电阻为0,无须知道各元件电阻为多少。

  通过层层递进的几个问题,引发学生积极的参与思考。促成学生有效的生成。根据学生课堂表现随时调整引导思路。

  欧姆表原理

  1.出示改进后欧姆表原理图,结合探究过程,讲解欧姆表的原理;欧姆调零的目的和作用;中值电阻的决定因素;刻度盘的特点。

  2.原理:

  3.刻度:

  (1)AB短接,调节R使得指针满偏(欧姆调零)。

  目的是什么?或有什么作用?

  原理:

  (2)指针指在中间刻度处,所测电阻值是多少?

  把此电阻称为中值电阻,中值电阻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欧姆表刻度的特点:

  学生深化理解欧姆表原理等相关内容,把握欧姆表的本质规律。

  最大限度利用表盘刻度

  由电源电动势和表头满偏电流决定

  左大右小;左密右疏

  学生设计电路图

  通过分析,体会等效思想

  从特殊到一般,归纳总结,探寻本质规律

  探究三:简单的单量程多用表

  1.出示电流表、欧姆表、电压表的原理图

  要求学生组合成简单的多用电表,注意电源与表头的连接。

  2.引导分析电路结构

  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综合,实现创造。

  体会等效的思想

  简单的双量程多用表

  出示双量程多用电表电路图,引导学生分析各挡功能,

  分析各档功能,比较量程大小

  认识多用电表

  利用多用电表实物图介绍其功能,简单强调欧姆表使用的注意点。

  为下一节实验课做准备

  交流评价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什么方法?还有什么疑问?

  学生总结交流

  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表达及概括总结能力。

  作业布置

  重新思考第八节课本内容,完成课后问题与练习1、3题

  若有问题相互交流

  带着问题为下节课做准备

物理教学教案9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对高一内容掌握地比较好的学生不多,故加强基础教学。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不高,普遍认为物理难学,部分学生甚至有排斥感。需引导学生改变思想认识,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学期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分为选修3-2与选修3-4。选修3-2为电磁学的后半部分,电磁感应与交变电流为教学的重点,选修3-4为机械振动、机械波与光。本学期任务较重,要求在本期内完成选修模块的教学任务,以便后面高考复习时间上的安排,便于对学生进行高考的第一轮基础复习。

  本学期教学目标

  旨在让学生掌握电磁感应、交变电流、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具体的现实生活中去,明白物理源于生活必将服务于生活的道理,体会到通过使用物理规律解决问题的优势与便捷。本学期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应向高考相靠近。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客观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教材,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水平结合起来;

  2.认真备课,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把握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困惑;

  4.认真积极批发作业、试卷等,及时反馈得到学生的学习信息,以便适时调节教学;

  5.认真做好教学分析归纳总结工作,教师间经常互相交流,共同促进。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1

  一、划时代的发现;二、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第四章电磁感应)

  2

  三、楞次定律;四、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

  五、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习题课;六、互感和自感;

  4

  七、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复习课;单元测试;试卷分析;

  5

  一、交变电流二、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习题课;(第五章交变电流)

  6

  三、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四、变压器;

  7

  五、电能的输送;习题课;复习课;单元测试;试卷分析;

  8

  一、简谐运动;二、简谐运动的描述;(第十一章机械振动)

  9

  三、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习题课;四、单摆;

  10

  实验: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五、外力作用下的振动;复习课;单元测试;试卷分析;

  11

  期中复习;期中考试;

  12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二、波的图象;三、波长、频率和波速;(第十二章机械波)

  13

  四、波的反射与折射;习题课;五、波的衍射;六、波的干涉;

  14

  六、多普勒效应;复习课;单元测试;试卷分析;

  15

  一、光的折射;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二、光的干涉;(第十三章光)

  16

  三、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习题课;四、光的颜色色散;五、光的衍射;

  17

  六、光的偏振;七、全反射;八、激光;复习课;单元测试;试卷分析;

  18

  一、电磁波的发现;二、电磁振荡;三、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第十四章电磁波)

  19

  四、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五、电磁波谱

  20

  期未复习;

  21

  期未测试

  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二物理下学期教学计划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物理教学教案10

  教学目的

  1.了解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存在及相互作用力大小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2.能运用这部分知识解释一些有关的物理现象。

  教具

  小弹簧(每小组一个),演示用的两块铅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是根据哪些现象和实验总结出来的?

  可答:将木棍折断需用力,说明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有排斥力;将两块铅块压紧后能连在一起……。

  教师可再演示两块铅块压紧后能连接一起的实验,加深对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的认识。

  二、新课教学

  1.进一步证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学生分组实验:慢慢用力弯曲橡皮,观察橡皮受力后的状态变化,着重分析橡皮发生形变时为什么有弹力产生。

  通过对此问题的思考,应使学生体会到弹力是宏观领域中的力,实际上是物体在形变时内部的相邻两边大量分子相互作用力的总和。

  学生分组实验:用手压缩小弹簧。观察弹簧形变的情况,并分析压缩弹簧时为什么也有弹力产生。

  用手压缩弹簧时,压到一定程度就很难继续压缩,弹簧产生一种抗拒压缩的力,这力就是宏观表现出的弹力,实际是弹簧截面两边大量分子互相排斥的结果。

  小结:分子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实际表现出来的是分子的引力和斥力的合力,称为分子力。

  2.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引导学生读书得出答案,并进一步提问:

  (1)分子力的大小与分子间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答案参阅课本图11-6

  (2)为什么当r>r0时表现为引力,r<r0时表现为斥力?

  抓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对斥力的影响比对引力的影响大这个要点去回答。

  3.教师指出:为了处理问题简单起见,可认为当r=r0时,F=0;r<r0时,F为斥力;当r>r0时,F为引力。

  然后用仿照课本图11-7自制的教具进行演示,帮助学生了解分子间相互作用情况。

  4.学生分组讨论问题。

  (1)我们把锯条弯得很厉害时就会断裂,为什么?

  答:分子间距离超过一定限度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0,于是物体就被拉断。

  (2)打碎的玻璃杯,为什么不能把它们拼在一起利用分子力使杯子复原?

  对此题学生常常提问若把玻璃磨平能靠分子力把它们粘在一起吗?

  教师可介绍在制造光学仪器时,需要把两块透镜进行粘合,就是把两个粘合的表面磨光,并处理得很干净,再加一定的压力就可以使其粘合在一起。这种粘合就是利用分子间的引力。

  最近几年来出现的摩擦焊接、爆炸焊接,都是利用分子引力。摩擦焊接是使焊件两个接触面高速地向相反方向旋转,同时加上很大的压力(约每平方cm加几千到几万牛顿的力)经几s钟后就焊成一个整体了。

物理教学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1.在已经学习有关机械能概念的基础上,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掌握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掌握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2.学习从功和能的角度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能够正确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能够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2.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尤其是分析、判断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是本节学习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认识到,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零势面)有关;而重力势能的变化量是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无关的。在讨论物体系统的机械能时,应先确定参考平面。

  3.能否正确选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是本节学习的另一难点。通过本节学习应让学生认识到,从功和能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是物理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进一步明确,在对问题作具体分析的条件下,要能够正确选用适当的物理规律分析、处理问题。

  三、教具

  演示物体在运动中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

  器材包括:麦克斯韦滚摆;单摆;弹簧振子。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结合复习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知识。在初中学习时我们就了解到,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动能与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下面我们观察演示实验中物体动能与势能转化的情况。

  [演示实验] 依次演示麦克斯韦滚摆、单摆和弹簧振子,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物体运动中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学生回答物体运动中动能、势能变化情况,教师小结:

  物体运动过程中,随动能增大,物体的势能减小;反之,随动能减小,物体的势能增大。

  提出问题:上述运动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变化呢?这是我们本节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过程设计

  在观察演示实验的基础上,我们从理论上分析物理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的情况。先考虑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的理想情况。

  1.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

  问题:质量为m的物体自由下落过程中,经过高度h1处速度为v1,下落至高度h2处速度为v2,不计空气阻力,分析由h1下落到h2过程中机械能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分析)。

  分析:根据动能定理,有

  下落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功,重力做功在数值上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量。取地面为参考平面,有

  WG=mgh1-mgh2

  由以上两式可以得到

  引导学生分析上面式子所反映的物理意义,并小结:下落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此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总量不变。

  指出问题:上述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呢?作为课后作业,请同学们课后进一步分析物体做平抛和竖直上抛运动时的情况。

  明确:可以证明,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提出问题:在只有弹簧弹力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变化呢?

  2.弹簧和物体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

  以弹簧振子为例(未讲振动,不必给出弹簧振子名称,只需讲清系统特点即可),简要分析系统势能与动能的转化。

  明确:进一步定量研究可以证明,在只有弹簧弹力做功条件下,物体的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物体的机械能总量不变。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3.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只有重力和弹簧弹力对物体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物体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机械能守恒定律。

  提出问题: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要能应用它分析、解决问题。下面我们通过具体问题的分析来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在具体问题分析过程中,一方面要学习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通过问题分析加深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与认识。

  4.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例1.在距离地面20m高处以15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小球落地速度大小。

  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提出问题:

  (1)前面学习过应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处理平抛运动,现在能否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这类问题?

  (2)小球抛出后至落地之前的运动过程中,是否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如何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归纳学生分析的结果,明确:

  (1)小球下落过程中,只有重力对小球做功,满足机械能守恒条件,可以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

  (2)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应明确所选取的运动过程,明确初、末状态小球所具有的机械能。

  例题求解过程:

  取地面为参考平面,抛出时小球具有的重力势能Ep1=mgh,动能

  落地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

  提出问题:请考虑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与用运动合成解决问题的差异是什么?

  例2.小球沿光滑的斜轨道由静止开始滑下,并进入在竖直平面内的离心轨道运动,如图所示,为保持小球能够通过离心轨道最高点而不落下来,求小球至少应从多高处开始滑下?已知离心圆轨道半径为R,不计各处摩擦。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

  (1)小球能够在离心轨道内完成完整的圆周运动,对小球通过圆轨道最高点的速度有何要求?

  (2)从小球沿斜轨道滑下,到小球在离心轨道内运动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是否守恒?

  (3)如何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这一问题?如何选取物体运动的初、末状态?

  归纳学生分析的结果,明确:

  (1)小球能够通过圆轨道最高点,要求小球在最高点具有一定速度,即此时小球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恰好等于小球所受重力;

  (2)运动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3)选小球开始下滑为初状态,通过离心轨道最高点为末状态,研究小球这一运动过程。

  例题求解过程:

  取离心轨道最低点所在平面为参考平面,开始时小球具有的机械能E1=mgh。通过离心轨道最高点时,小球速度为v,此时小球的机械能

  成完整的圆周运动。

  进一步说明:在中学阶段,由于数学工具的限制,我们无法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小球在离心圆轨道内的运动。但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很简单地解决这类问题。

  例3.长l=80cm的细绳上端固定,下端系一个质量 m=100g的小球。将小球拉起至细绳与竖直方向成60°角的位置,然后无初速释放。不计各处阻力,求小球通过最低点时,细绳对小球拉力多大?取g=10m/s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思考:

  (1)释放后小球做何运动?通过最低点时,绳对小球的拉力是否等于小球的重力?

  (2)能否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小球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

  归纳学生分析结果,明确:

  (1)小球做圆周运动,通过最低点时,绳的拉力大于小球的`重力,此二力的合力等于小球在最低点时所需向心力;

  (2)绳对小球的拉力不对小球做功,运动中只有重力对球做功,小球机械能守恒。

  例题求解过程:

  小球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量ΔEp=-mgh=-mgl(1-cos60°),

  在最低点时绳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

  提出问题:通过以上各例题,总结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归纳学生的分析,作课堂小结。

  五、小结

  1.在只有重力做功的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总量不变。通过例题分析要加深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

  2.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时,应首先分析物体运动过程中是否满足机械能守恒条件,其次要正确选择所研究的物理过程,正确写出初、末状态物体的机械能表达式。

  3.从功和能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途径。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逐步培养用功和能的观点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4.应用功和能的观点分析处理的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例如与圆周运动或动量知识相结合,要注意将所学知识融汇贯通,综合应用,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说明

  势能是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所共有的,同样,机械能也应是物体系统所共有的。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不必过份强调这点,平时我们所说物体的机械能,可以理解为是对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的一种简便而通俗的说法。

物理教学教案12

  创设情景

  光的折射现象引入

  1、提问:在光的反射定义中你根据有关的信息或相关的词还能提出另外一些想研究的问题吗?

  2、学生提出问题后讲授:接下来我们将用实验来探寻还有一部分光的踪迹

  思考后提出,如有一部分光 被反射回来了,那还有一部分光到哪里去了呢?

  光的折射现象观察

  1、布置实验探究光在空气 和水中传播时传播 路径:利用所给的小水槽和激光笔探寻光在空气和水这两种介质中传播时的路径,并把所观察到 的路径描绘出

  2、巡视收集不同的实验记录,交流实验结果,用投影打出几组不同的实验结果:

  1、实验并描绘出光的传播路径

  2、根据投影出的不同记录找出最符合实验现象的光路图,并在对比中体会出折射的现 象

  光的折射 规律

  1、提问:光在发生反射时遵循一定的规律,你能否对照反射规律总结折射规律?

  2、深入探究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

  布置实验验证猜想:利用激光笔和一块玻璃砖实验,把光在空气和玻璃中的传播路径描绘出

  1、回答总结折射规律

  2、(1)判断光 在空气和水中传播时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

  (2)对光在空气和玻璃中传播时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 小提出猜想, 实验后通过描绘出光的传播路径,验证猜想的正确与否

  (3)通过判断角度所处的`介质得出结论,在空气中的角始终是大角

  光的折射规律

  3、布置实验:用激光小电筒垂直射向玻璃砖观 察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完善折射规律:当光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

  3、把光垂直打到玻璃砖观察传播路径

  光的折射现象解释

  1、布置硬币浮起的实验:把硬币放在纸杯子底部的一边,人向后退到恰好看不见为止,再让另一个同学缓缓地向杯中倒水(注意不能移动硬币),这时会看到什么?

  2、提问: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提示:倒水后从硬币上 射出的光线在水面上会发生什么现象?

  1、实验并能对产生现象进行思考

  2、得出结论:从岸上看水中的物体是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了折射

  出示诊断评价题目

  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进行矫正

  完成题目并相互交流

  作业与预习 1、找出你身边由于光的折射所产生的现象?

  2、在玻璃砖的折射图中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并用已知的知识来解释?

  3、同步探究:P 77 1—9

物理教学教案13

  1、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

  实验仪器:力的合成分解演示器(J2152)、钩码(一盒)、平行四边形演示器

  教师操作:把演示器按事先选定的分力夹角和分力大小,调整位置和选配钩码个数;把汇力环上部连接的测力计由引力器拉引来调节角度,并还要调节拉引力距离,使汇力环悬空,目测与坐标盘同心;改变分力夹角,重做上边实验。

  实验结论:此时测力计的读数就是合力的大小;分力夹角越小合力越大,分力夹角趋于180度时合力趋近零。

  力的合成分解演示器:

  教师操作:用平行四边形演示器O点孔套在坐标盘中心杆上,调整平行四边形重合实验所形成四边形,用紧固螺帽压紧,学生可直观的在演示器上看出矢量作图。

  2、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学生实验)

  实验仪器:方木板、白纸、橡皮筋、细绳套2根、平板测力计2只、刻度尺、量角器、铅笔、图钉3-5个

  实验目的: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原理:一个力F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共点作用效果都是把橡皮筋拉伸到某点,所以F为F1和F2的合力。做出F的图示,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做出F1和F2的合力F?的图示,比较F?和F是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学生操作:

  (1)白纸用图钉固定在方木板上;橡皮筋一端用图钉固定在白纸上,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套。

  (2)用两只测力计沿不同方向拉细绳套,记下橡皮筋伸长到的位置O,两只测力计的方向及读数F1、F2,做出两个力的图示,以两个力为临边做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即为理论上的合力F?,量出它的大小。

  (3)只用一只测力计钩住细绳套,将橡皮筋拉到O,记下测力计方向及读数F,做出它的图示。

  (3)比较F?与F的大小与方向。

  (4)改变两个力F1、F2的大小和夹角,重复实验两次。

  实验结论: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证明了平行四边形定则成立。

  注意事项:

  (1)同一实验中的两只弹簧测力计的选取方法是:将两只弹簧测力计钩好后对拉,若两只弹簧测力计在拉的过程中读数相同,则可选,若不同,应另换,直到相同为止;使用时弹簧测力计与板面平行。

  (2)在满足合力不超过弹簧测力计量程及橡皮筋形变不超过弹性限度的条件下,应使拉力尽量大一些,以减小误差。

  (3)画力的图示时,应选定恰当的标度,尽量使图画得大一些,但也不要太大而画出纸外;要严格按力的图示要求和几何作图法作图。

  (4)在同一次实验中,橡皮筋拉长后的节点O位置一定要相同。

  (5)由作图法得到的F和实验测量得到的F?不可能完全符合,但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认为是F和F?符合即可。

  误差分析:

  (1)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弹簧秤本身的误差、读数误差、作图误差。

  (2)减小误差的方法——读数时眼睛一定要正视,要按有效数字正确读数和记录,两个力的对边一定要平行;两个分力F1、F2间夹角θ越大,用平行四边形作图得出的合力F?的误差ΔF也越大,所以实验中不要把θ取得太大。

  3、研究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实验仪器:力矩盘(J2124型)、方座支架(J1102型)、钩码(J2106M)、杠杆(J2119型)、测力计(J2104型)、三角板、直别针若干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研究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平衡的条件,进一步明确力矩的概念。

  教师操作:

  (1)将力矩盘和一横杆安装在支架上,使盘可绕水平轴自由灵活地转动,调节盘面使其在竖直平面内。在盘面上贴一张白纸。

  (2)取四根直别针,将四根细线固定在盘面上,固定的位置可任意选定,但相互间距离不可取得太小。

  (3)在三根细绳的末端挂上不同质量的钩码,第四根细绳挂上测力计,测力计的另一端挂在横杆上,使它对盘的拉力斜向上方。持力矩盘静止后,在白纸上标出各悬线的悬点(即直别针的位置)和悬线的方向,即作用在力矩盘上各力的作用点和方向。标出力矩盘轴心的位置。

  (4)取下白纸,量出各力的力臂L的长度,将各力的大小F与对应的力臂值记在下面表格内(填写时应注明力矩M的正、负号,顺时针方向的力矩为负,反时针方向的力矩为正)。

  (5)改变各力的作用点和大小,重复以上的实验。

  注意事项:

  (1)实验时不应使力矩盘向后仰,否则悬线要与盘的下边沿发生摩擦,增大实验误差。为使力矩盘能灵活转动,必要时可在轴上加少许润滑油。

  (2)测力计的拉力不能向下,否则将会由于测力计本身所受的重力而产生误差。测力计如果处于水平,弹簧和秤壳之间的摩擦也会影响结果。

  (3)有的力矩盘上画有一组同心圆,须注意只有受力方向与悬点所在的圆周相切时,圆半径才等于力臂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力臂只能通过从转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来测量。

  4、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实验仪器:方木板、白纸、图钉、橡皮条、测力计3个(J2104型)、细线、直尺和三角板、小铁环(直径为5毫米的螺母即可)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利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解决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等问题的方法,从而加深对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的认识。

  教师操作:

  (1)将方木板平放在桌上,用图钉将白纸钉在板上。三条细线将三个测力计的挂钩系在小铁环上。

  (2)将小铁环放在方木板上,固定一个测力计,沿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另外两个测力计。平衡后,读出测力计上拉力的大小F1、F2、F3,并在纸上按一定的标度,用有向线段画出三个力F1、F2、F3。把这三个有向线段廷长,其延长线交于一点,说明这三个力是共点力。

  (3)去掉测力计和小铁环。沿力的作用线方向移动三个有向线段,使其始端交于一点O,按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F1和F2的合力F12。比较F12和F3,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即它们的合力为零。由此可以得出F1、F2、F3的合力为零是物体平衡的条件,如果有更多的测力计,可以用细线将几个测力计与小铁环相连,照步骤2、3那样,画出这些作用在小铁环上的力F1、F2、F3、F4……,它们仍是共点力,其合力仍为零,从而得出多个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也是合力等于零。

  注意事项:

  (1)实验中所说的共点力是在同一平面内的,所以实验时应使各个力都与木板平行,且与木板的距离相等。

  (2)实验中方木板应处于水平位置,避免重力的影响,否则实验的误差会增大。

物理教学教案14

  知识目标

  1、知道正弦交流电是矩形线框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知道中性面的概念.

  2、掌握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及表示方法,理解描述正弦交流电的物理量的物理含义.

  3、理解正弦交流电的图像,能从图像中读出所需要的物理量.

  4、理解交变电流的瞬时值和最大值,能正确表达出正弦交流电的最大值、有效值、瞬时值.

  5、理解交流电的有效值的概念,能用有效值做有关交流电功率的计算.

  能力目标

  1、掌握描述物理规律的基本方法文字法、公式法、图像法.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立体图转化为平面图进行处理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及为富民强国认真学习的精神.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以及相应的教法建议

  1、交流与直流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学习中我们特别要注意的是交流与直流的不同之处,即交流电的特殊之处.这既是学习、了解交流电的关键,也是学习、研究新知识的重要方法.在与已知的知识做对比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特点的方法,是物理课学习中很有效和很常用的方法.

  在学习交变电流之前,应帮助学生理解直流电和交流电的区别.其区别的关键是电流方向是否随时间变化.同时给出了恒定电流的定义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

  2、对于交变电流的产生,课本采取由感性到理性,由定性到定量,逐步深入的讲述方法.为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中要尽可能用示波器或模型配合讲解.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线圈通过4个特殊位置时电表指针的变化情况,分析电动势和电流方向的变化,使学生对线圈转动一周中电动势和电流的变化有比较清楚的了解.有条件的,还可以要求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自己进行分析和判断.

  3、用图像表示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是一种重要方法,它形象、直观、学生易于接受.要注意在学生已有的图像知识的基础上,较好地掌握这种表述方法.更要让学生知道,交变电流有许多种,正弦电流只是其中简单的一种.课本中用图示的方法介绍了常见的几种,以开阔学生思路,但不要求引伸.

  4、在这一节中学生要第一次接受许多新名词,如交变电流、正弦电流、中性面、瞬时回值、最大值(以及下一节的有效值)等等.要让学生明白这些名词的`准确含义.特别是对中性面的理解,要让学生明确,中性面是指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平面.当线圈位于中性面时,线圈中感应电动势为零,线圈转动过程中通过中性面时,其中感应电动势方向要改变.

  5、课本上介绍的交变电流的产生,实际上是正弦交流电的产生.以矩形线框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为模型,以线框通过中性面为计时起点,得到电动势随时间满足正弦变化的交变电流.这里可以明确指出,电动势的最大值由线框的匝数、线框面积、转动角速度和磁感应强度共同决定.

  6、课本将线框的位置与产生的电动势的对应起来,意图是帮助学生建立起鲜明的形象,把物理过程和描述它的物理规律对应起来.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问题的提问,帮助学生理解有关内容,例如,如果在线框转到线框平面与磁感线平行时开始计时,它产生的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应是什么样的?

  7、交流电的有效值、周期等概念的学习重在理解.

  交流电的有效值概念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课本中的交流电有效值定义特别强调是从使电阻产生热量等效这一方面来定义交流电的有效值的.教材中直接给出了正弦交流电流的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关系式,但不要求证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熟悉有效值,课本上已经指出,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是有效值,家用电器上的标称也是有效值.

  交流电的周期描述交流电的变化快慢.在一个周期时间内,交流电完成一次完全变化.在实际生活中,经常能见到的是交流电的频率.我国民用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在一些欧美国家,交流电的频率是60HZ.

  8、交流电的最大值、有效值、周期和频率都是描述交流电某一方面的特性,而交流电的图像却可以全面反映某一交流电的情况.所以,要求学生能够从交流电的图像中得到描述交流电的各个物理量.

物理教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 m/s.

  4.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三原色是不同的.

  二、能力目标

  1.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2.阅读科学世界 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3.探究色光的混合与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三、德育目标

  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继学习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

  教学用具:激光演示器、盛有水的水槽、烧瓶(烟雾)、小孔成像演示仪

  课时安排:1.5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你见过午夜太阳吗? 日食和月食呢?他们是怎样产生的呢?

  二、新课教学

  (一)光源

  ①能发光的物体.

  ②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人造光源.

  接着教师介绍人造光源的发展和使用,使学生意识到人造光源的前景将更加美好.

  (二)[探究]光是如何传播的?

  [演示1]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空气中,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替代实验:激光小手电,射过有烟雾的烧瓶中)

  [演示2]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水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

  (替代实验:激光小手电,射过有颜色的水中)

  [师]刚才在演示实验中,大家看到什么现象?

  师生共同活动得出:

  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板书).

  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在这里可以向学生交待光线这个物理学名词.人们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直线传播,物理学中引入光线的概念.

  光线(板书) (注意讲光和光线的区别)

  ①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叫光线.

  ②光线是带箭头的直线,箭头表示光传播的方向,如.

  (应用举例:激光准直.排直队要向前看齐.打靶瞄准.)

  (三)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①影子的形成

  ②日食、月食的成因

  ③处理第35页想想议议

  I 、原理; II、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四)光速

  1、学生自学课本第36页的图文,回答黑板上的问题:

  [板书]①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②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

  ③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可认为是3108 m/s.

  2、指导学生看阅读材料科学世界 我们看到古老的光,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①光年是什么物理量的单位?(光年是长度的单位,它等于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

  ②牛郎星和织女星的距离是多少km? (s=3108 m/s3600 s/天365天/年16年

  =6.30721015 m=6.30721012 km)

  ③牛郎和织女能每年相会一次吗?(牛郎和织女不能每年相会一次.)

  四、布置作业

  1.阅读本节课文.

  2.课本P38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③.

  3.预习下一节 光的反射.

【物理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高三物理教学教案11-03

高二物理教学教案11-05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11-09

高二物理教学教案8篇11-06

高三物理教学教案13篇11-04

高三物理教案教学反思11-09

物理内能教案08-26

物理功率教案12-28

《内能的物理》教案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