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初中数学平行线教案

初中数学平行线教案

时间:2022-12-30 10:06:23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中数学平行线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平行线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数学平行线教案

初中数学平行线教案1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本节从实例中概括出平行线的概念,给出了平行线的记法和它的画法,并引出了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2)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平行公理及其推论.承认“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的几何是欧氏几何,否则是非欧几何.由此可见,平行公理在几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在教学时,学生可以从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的画图过程中,理解平行公理.特别是真正地体会到公理中的“有且只有”的意义.

  本节难点是:理解平行线的概念以及由平行公理导出其推论的过程定义中的“在同一平面内”的这个前提,是为了区别立体几何中异面直线的情况.教学时只要学生能意识到,空间的直线还存在另一种不相交的情形的,即异面直线.

  另外,从平行公理推导出其推论的过程,渗透了反证法的思想.初中学生难于理解,教材对反证法既不作要求,也不必提出反证法这个词,只要把道理说明白即可.

  2、教法建议

  (1)概念的引入:学生从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可以直观地认识平行线.从实例中,体会平行线在现实中是存在的,并且有它固有的属性,因此很有必要认真地研究它.当然,我们首先要能深刻地理解它的定义.

  (2)分析概念:教师可以举一组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定义中强调的“在同一平面内”这个前提条件.初步形成

  (3)掌握平行线的画法:学生刚开始接触几何,为降低难度,适应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图时不要求学生写出已知,求做,证明等步骤,只要保留作图痕迹.通过作图的'教学使学生能准确而迅速地画出几何图形,为今后的几何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在学生画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过直线外一点有几条直线可以与已知直线平行呢?学生在动手操作后,可以体验到公理的客观存在性.并且可以让有数学素养的同学,尝试说明平行公理推论的正确性,通过说理,体会数学的严谨性与逻辑性.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平行线的概念,理解学过的描述图形形状和位置关系的语句.

  2.掌握平行公理及推论,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会用学过的几何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和根据语句画图.

  3.通过画平行线和按几何语句画图的题目练习,培养学生画图能力.

  4.通过平行公理推论的推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进行推理的能力.

  二、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尝试法、引导法、发现法.

  2.学生学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发现新知,造就成就感.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平行公理及推论.

  (二)难点

  平行线概念的理解.

  (三)解决办法

  通过引导学生尝试发现新知、练习巩固的方法来解决.

  四、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三角板、自制胶片.

  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通过投影片和适当问题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进行反馈练习,完成新授.

  3.学生自己完成本课小结.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应用,能画出平行线,会用几何语句描述图形的画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整体感知

  以情境引出课题,以生活知识和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习平行公理及其推论,并以变式训练强化和巩固新知.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形,下面清同学们看投影片.观察投影片中的铁路桥梁以及立在路边的三根电线杆,再请同学们观察黑板相对的两条边和横格本中两条横线,若把它们向两方延长,看成直线,它们还是相交直线吗?

  学生齐声答:不是.

  师:因此,平面内的两条直线除了相交以外,还有不相交的情形,这就是我们本节所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

  [板书]24.平行线及平行公理

  【教法说明】通过具体的实物和实物的图形,使学生建立起不相交的感性认识,同时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平行线的图形.

  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师: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平面内不相交的情形还有许多,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窗户相对的棱,桌面的对边,书的对边……

  师:我们把它们向两方无限延伸,得到的直线总也不会相交.我们把这样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板书]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初中数学平行线教案2

  平行线的判定(1)

  课型:新课: 备课人:韩贺敏 审核人:霍红超

  学习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2.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领悟归纳和转化的数学思想

  学习重难点:探索并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一、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

  二、练一练1、判断题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内错角也相等.( )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互补,那么同旁内角相等.( )

  2、填空1.如图1,如果∠3=∠7,或______,那么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如果∠5=∠3,或笔________,那么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 如果∠2+ ∠5= ______ 或者_______,那么a∥b,理由是__________.

  (2)

  (3)

  2.如图2,若∠2=∠6,则______∥_______,如果∠3+∠4+∠5+∠6=180°, 那么____∥_______,如果∠9=_____,那么AD∥BC;如果∠9=_____,那么AB∥CD.

  三、选择题

  1.如图3所示,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的是( )

  A.AB∥EF,CD∥EF B.∠5=∠A; C.∠ABC+∠BCD=180° D.∠2=∠3

  2.右图,由图和已知条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由∠1=∠6,得AB∥FG;

  B.由∠1+∠2=∠6+∠7,得CE∥EI

  C.由∠1+∠2+∠3+∠5=180°,得CE∥FI;

  D.由∠5=∠4,得AB∥FG

  四、已知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且∠1+∠2=180°,试判断直线a、b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五、作业课本15页-16页练习的1、2、3、

  5.2.2平行线的判定(2)

  课型:新课: 备课人:韩贺敏 审核人:霍红超

  学习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

  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毛2.分析题意说理过程,能灵活地选用直线平行的方法进行说理.

  学习重点:直线平行的条件的应用.

  学习难点:选取适当判定直线平行的方法进行说理是重点也是难点.

  一、学习过程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二.巩固练习:

  1.如图2,若∠2=∠6,则______∥_______,如果∠3+∠4+∠5+∠6=180°, 那么____∥_______,如果∠9=_____,那么AD∥BC;如果∠9=_____,那么AB∥CD.

  (第1题) (第2题)

  2.如图,一个合格的变形管道ABCD需要AB边与CD边平行,若一个拐角∠ABC=72°,则另一个拐角∠BCD=_______时,这个管道符合要求.

  二、选择题.

  1.如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因为∠1=∠4,所以DE∥AB

  B.因为∠2=∠3,所以AB∥EC

  C.因为∠5=∠A,所以AB∥DE

  D.因为∠ADE+∠BED=180°,所以AD∥BE

  2.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使∠1=∠2≠90°,则( )

  A.∠2=∠4 B.∠1=∠4 C.∠2=∠3 D.∠3=∠4

  三、解答题.

  1.你能用一张不规则的纸(比如,如图1所示的四边形的纸)折出两条平行的直线吗?与同伴说说你的折法.

  2.已知,如图2,点B在AC上,BD⊥BE,∠1+∠C=90°,问射线CF与BD平行吗?试用两种方法说明理由.

初中数学平行线教案3

  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是老师对平行线的特征定理公式的内容学习哦。

  平行线的特征:

  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以上对数学中平行线的特征定理公式的内容讲解学习,希望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学习的很好的哦。

  初中数学正方形定理公式

  关于正方形定理公式的内容精讲知识,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

  正方形定理公式

  正方形的特征:

  ①正方形的四边相等;

  ②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正方形的判定:

  ①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②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①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③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①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④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上面对数学公式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更好的哦。

初中数学平行线教案4

  学习目标

  1.理解平行线的意义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

  2.理解并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内容;

  3.会根据几何语句画图,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

  学习重点

  探索和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学习难点

  对平行线本质属性的理解,用几何语言描述图形的性质

  一、学习过程:预习提问

  两条直线相交有几个交点?

  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除相交外,还有哪些呢?

  (一)画平行线

  1、 工具:直尺、三角板

  2、 方法:一"落";二"靠";三"移";四"画"。

  3、请你根据此方法练习画平行线:

  已知:直线a,点B,点C.

  (1)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几条?

  (2)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它与过点B的平行线平行吗?

  (二)平行公理及推论

  1、思考:上图中,①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 条;

  ②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 条;

  ③你画的直线有什么位置关系? 。

  ②探索:如图,P是直线AB外一点,CD与EF相交于P.若CD与AB平行,则EF与AB平行吗?为什么?

  二、自我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

  A、因为a//d, b//c,所以c//d B、因为a//c, b//d,所以c//d

  C、因为a//b, a//c,所以b//c D、因为a//b, d//c,所以a//c

  2.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直线,若其中有两条且只有两条直线平行,则它们交点的个数为(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二)填空题:

  1、在同一平面内,与已知直线L平行的直线有 条,而经过L外一点,与已知直线L平行的直线有且只有 条。

  2、在同一平面内,直线L1与L2满足下列条件,写出其对应的位置关系:

  (1)L1与L2 没有公共点,则 L1与L2 ;

  (2)L1与L2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L1与L2 ;

  (3)L1与L2有两个公共点,则L1与L2 。

  3、在同一平面内,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的大小关系是 。

  4、平面内有a 、b、c三条直线,则它们的交点个数可能是 个。

  三、CD⊥AB于D,E是BC上一点,EF⊥AB于F,∠1=∠2.试说明∠BDG+∠B=180°.

初中数学平行线教案5

  一、主题分析与设计

  本节课是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第2节内容——探索平行线的性质,它是直线平行的继续,是后面研究平移等内容的基础,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是培养孩子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本节课将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表达·应用"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以学生看得到、感受得到的基本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活动,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形成,同时通过小组内学生相互协作研究,培养学生合作性学习精神。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应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2、数学思考:在平行线的性质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联想、分析、归纳、猜想、概括的全过程。初中数学教育叙事

  3、解决问题:通过探究平行线的性质,使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建模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团结合作、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对平行线性质的掌握与应用

  2、难点:对平行线性质1的探究

  四、教学用具

  1、教具:多媒体平台及多媒体课件

  2、学具:三角尺、量角器、剪刀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1、播放一组幻灯片。

  内容:

  ①供火车行驶的铁轨上;

  ②游泳池中的泳道隔栏;

  ③横格纸中的线。

  2、提问温故: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平行线,你能说出直线平行的条件吗?

  3、学生活动:针对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提出新问题:若两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从而引出课题: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板书)

  (二)数形结合,探究性质

  1、画图探究,归纳猜想

  教师提要求,学生实践操作:任意画出两条平行线(a ∥ b),画一条截线c与这两条平行线相交,标出8个角。(统一采用阿拉伯数字标角)

  教师提出研究性问题一:

  指出图中的同位角,并度量这些角,把结果填入下表:

  教师提出研究性问题二:

  将画出图中的同位角任先一组剪下后叠合。

  学生活动一:画图————度量————填表————猜想

  学生活动二:画图————剪图————叠合

  让学生根据活动得出的数据与操作得出的结果归纳猜想: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教师提出研究性问题三:

  再画出一条截线d,看你的猜想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学生活动:探究、按小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仍然成立。

  2、教师用《几何画板》课件验证猜想,让学生直观感受猜想

  3、教师展示平行线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三)引申思考,培养创新

  教师提出研究性问题四:

  请判断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独立探究————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教师活动: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并引导学生说理

  因为a ∥ b(已知)

  所以∠ 1= ∠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 1= ∠ 3(对顶角相等)

  ∠ 1+ ∠ 4=180°(邻补角的定义)

  所以∠ 2= ∠ 3(等量代换)

  ∠ 2+ ∠ 4=180°(等量代换)

  教师展示:

  平行线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平行线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四)实际应用,优势互补

  1、(抢答)课本P13练一练1、2及习题7。2 1、5

  2、(讨论解答)课本P13习题7。2 2、3、4

  (五)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1、学生总结:平行线的性质1、2、3

  2、教师补充总结:

  ⑴用"运动"的观点观察数学问题;(如我们前面将同位角剪下叠合后分析问题)

  ⑵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如我们前面将同位角测量后分析问题)

  ⑶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问题;(如平行线的性质1、2、3的表述)

  ⑷用逻辑推理的形式来论证问题。(如我们前面对性质2和3的说理过程)

  (六)作业

  学习与评价P5 1、2、3(填空);4、5、6(选择);7、8(拓展与延伸)

  六、教学反思:

  数学课要注重引导学生探索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单注重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认识,因为"过程"不仅能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还能够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更好地感受知识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体验。这节课的教学实现了三个方面的转变:

  ①教的转变:本节课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教师成为了学生的导师、伙伴、甚至成为了学生的学生,在课堂上除了导引学生活动外,还要认真聆听学生"教"你他们活动的过程和通过活动所得的知识或方法。

  ②学的转变:学生的角色从学会转变为会学,跟老师学转变为自主去学。本节课学生不是停留在学会课本知识的层面上,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不是简单地"学"数学,而是深入地"做"数学。

  ③课堂氛围的转变:整节课以"流畅、开放、合作、‘隐'导"为基本特征,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减少干预,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比较流畅的特征,整节课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对话"、"讨论"为出发点,以互助、合作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让学生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获得成功的方向,判断发现的价值。

  总之,在数学教学的花园里,教师只要为学生布置好和谐的场景和明晰的路标,然后就让他们自由地快活地去跳舞吧

【初中数学平行线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数学平行线的性质教案12-29

初中数学平行线教案5篇12-30

《平行线的性质》数学教案02-15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教案08-28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平行线07-20

初中数学 教案02-24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教案(9篇)08-29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教案9篇08-28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教案(精选9篇)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