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时间:2022-12-30 14:38:56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中数学教案(通用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数学教案(通用15篇)

高中数学教案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包括正角、负角、零角)与区间角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会建立直角坐标系讨论任意角,能判断象限角,会书写终边相同角的集合;掌握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任意角概念的理解;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难点:

  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顾角的定义

  ①角的第一种定义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②角的第二种定义是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二)教学新课

  1、角的有关概念:

  ①角的定义:

  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②角的名称:

  注意:

  ⑴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角α ”或“∠α ”可以简化成“α ”;

  ⑵零角的终边与始边重合,如果α是零角α =0°;

  ⑶角的概念经过推广后,已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

  ⑤练习:请说出角α、β、γ各是多少度?

  2、象限角的概念:

  ①定义:若将角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端点除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例1、如图⑴⑵中的角分别属于第几象限角?

高中数学教案2

  [核心必知]

  1、预习教材,问题导入

  根据以下提纲,预习教材P6~P9,回答下列问题、

  (1)常见的程序框有哪些?

  提示:终端框(起止框),输入、输出框,处理框,判断框、

  (2)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有哪些?

  提示: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

  2、归纳总结,核心必记

  (1)程序框图

  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程序框、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的图形、

  在程序框图中,一个或几个程序框的组合表示算法中的一个步骤;带有方向箭头的流程线将程序框连接起来,表示算法步骤的执行顺序、

  (2)常见的程序框、流程线及各自表示的功能

  图形符号名称功能

  终端框(起止框)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

  输入、输出框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

  处理框(执行框)赋值、计算

  判断框判断某一条件是否成立,成立时在出口处标明“是”或“Y”;不成立时标明“否”或“N”

  流程线连接程序框

  ○连接点连接程序框图的两部分

  (3)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①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为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尽管算法千差万别,但都是由这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构成的

  ②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步骤组成的这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用程序框图表示为:

  [问题思考]

  (1)一个完整的程序框图一定是以起止框开始,同时又以起止框表示结束吗?

  提示:由程序框图的概念可知一个完整的程序框图一定是以起止框开始,同时又以起止框表示结束、

  (2)顺序结构是任何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吗?

  提示:根据算法基本逻辑结构可知顺序结构是任何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

  [课前反思]

  通过以上预习,必须掌握的几个知识点:

  (1)程序框图的概念:

  (2)常见的程序框、流程线及各自表示的功能:

  (3)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4)顺序结构的概念及其程序框图的表示:

  问题背景:计算1×2+3×4+5×6+…+99×100。

  [思考1]能否设计一个算法,计算这个式子的值。

  提示:能。

  [思考2]能否采用更简洁的方式表述上述算法过程。

  提示:能,利用程序框图。

  [思考3]画程序框图时应遵循怎样的规则?

  名师指津:

  (1)使用标准的框图符号。

  (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

  (3)除判断框外,其他程序框图的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是一个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程序框。

  (4)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

  (5)流程线不要忘记画箭头,因为它是反映流程执行先后次序的,如果不画出箭头就难以判断各框的执行顺序。

高中数学教案3

  =

  =425a0b0=425.

  点评:化简这类式子一般有两种办法,一是首先用负指数幂的定义把负指数化成正指数,另一个方法是采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负指数化成正指数。

  (3)5-26+7-43-6-42

  =(3-2)2+(2-3)2-(2-2)2

  =3-2+2-3-2+2=0.

  点评:考虑根号里面的数是一个完全平方数,千万注意方根的性质的运用。

  例3已知,n∈正整数集,求(x+1+x2)n的值。

  活动:学生思考,观察题目的特点,从整体上看,应先化简,然后再求值,要有预见性,与具有对称性,它们的积是常数1,为我们解题提供了思路,教师引导学生考虑问题的思路,必要时给予提示。

  = 。

  这时应看到1+x2=,

  这样先算出1+x2,再算出1+x2,代入即可。

  解:将代入1+x2,得1+x2=,

  所以(x+1+x2)n=

  =

  = =5.

  点评:运用整体思想和完全平方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深刻理解这种做法。

  知能训练

  课本习题2.1A组3.

  利用投影仪投射下列补充练习:

  1、化简:的结果是()

  A. B.

  C. D.

  解析:根据本题的特点,注意到它的整体性,特别是指数的规律性,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变形。

  因为,所以原式的分子分母同乘以。

  依次类推,所以。

  答案:A

  2、计算2790.5+0.1-2+ -3π0+9-0.5+490.5×2-4.

  解:原式=

  =53+100+916-3+13+716=100.

  3、计算a+2a-1+a-2a-1(a≥1)。

  解:原式=(a-1+1)2+(a-1-1)2=a-1+1+|a-1-1|(a≥1)。

  本题可以继续向下做,去掉绝对值,作为思考留作课下练习。

  4、设a>0,,则(x+1+x2)n的值为__________.

  解析:1+x2= 。

  这样先算出1+x2,再算出1+x2,

  将代入1+x2,得1+x2= 。

  所以(x+1+x2)n=

  = =a.

  答案:a

  拓展提升

  参照我们说明无理数指数幂的意义的过程,请你说明无理数指数幂的意义。

  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无理数指数幂的意义的过程,利用计算器计算出3的近似值,取它的过剩近似值和不足近似值,根据这些近似值计算的过剩近似值和不足近似值,利用逼近思想,“逼出”的意义,学生合作交流,在投影仪上展示自己的探究结果。

  解:3=1.732 050 80…,取它的过剩近似值和不足近似值如下表。

  3的过剩近似值

  的过剩近似值

  3的不足近似值

  的不足近似值

  1.8 3.482 202 253 1.7 3.249 009 585

  1.74 3.340 351 678 1.73 3.317 278 183

  1.733 3.324 183 446 1.731 3.319 578 342

  1.732 1 3.322 110 36 1.731 9 3.321 649 849

  1.732 06 3.322 018 252 1.732 04 3.321 972 2

  1.732 051 3.321 997 529 1.732 049 3.321 992 923

  1.732 050 9 3.321 997 298 1.732 050 7 3.321 996 838

  1.732 050 81 3.321 997 091 1.732 050 79 3.321 997 045

  … … … …

  我们把用2作底数,3的不足近似值作指数的各个幂排成从小到大的一列数

  21.7,21.72,21.731,21.731 9,…,

  同样把用2作底数,3的过剩近似值作指数的各个幂排成从大到小的.一列数:

  21.8,21.74,21.733,21.732 1,…,不难看出3的过剩近似值和不足近似值相同的位数越多,即3的近似值精确度越高,以其过剩近似值和不足近似值为指数的幂2α会越来越趋近于同一个数,我们把这个数记为,

  即21.7<21.73<21.731<21.731 9<…< <…<21.732 1<21.733<21.74<21.8.

  也就是说是一个实数,=3.321 997 …也可以这样解释:

  当3的过剩近似值从大于3的方向逼近3时,23的近似值从大于的方向逼近;

  当3的不足近似值从小于3的方向逼近3时,23的近似值从小于的方向逼近。

  所以就是一串有理指数幂21.7,21.73,21.731,21.731 9,…,和另一串有理指数幂21.8,21.74,21.733,21.732 1,…,按上述规律变化的结果,即≈3.321 997.

  课堂小结

  (1)无理指数幂的意义。

  一般地,无理数指数幂aα(a>0,α是无理数)是一个确定的实数。

  (2)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对任意的实数r,s,均有下面的运算性质:

  ①ar?as=ar+s(a>0,r,s∈R)。

  ②(ar)s=ars(a>0,r,s∈R)。

  ③(a?b)r=arbr(a>0,b>0,r∈R)。

  (3)逼近的思想,体会无限接近的含义。

  作业

  课本习题2.1 B组2.

  设计感想

  无理数指数是指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演示,理解无理数指数幂的意义,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际情况去探索,自己得出结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本堂课内容较为抽象,又不能进行推理,只能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特别是逼近的思想、类比的思想,多作练习,提高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备课资料

  【备用习题】

  1、以下各式中成立且结果为最简根式的是()

  A.a?5a3a?10a7=10a4

  B.3xy2(xy)2=y?3x2

  C.a2bb3aab3=8a7b15

  D.(35-125)3=5+125125-235?125

  答案:B

  2、对于a>0,r,s∈Q,以下运算中正确的是()

  A.ar?as=ars B.(ar)s=ars

  C.abr=ar?bs D.arbs=(ab)r+s

  答案:B

  3、式子x-2x-1=x-2x-1成立当且仅当()

  A.x-2x-1≥0 B.x≠1 C.x<1 D.x≥2

  解析:方法一:

  要使式子x-2x-1=x-2x-1成立,需x-1>0,x-2≥0,即x≥2.

  若x≥2,则式子x-2x-1=x-2x-1成立。

  故选D.

  方法二:

  对A,式子x-2x-1≥0连式子成立也保证不了,尤其x-2≤0,x-1<0时式子不成立。

  对B,x-1<0时式子不成立。

  对C,x<1时x-1无意义。

  对D正确。

  答案:D

  4、化简b-(2b-1)(1

  解:b-(2b-1)=(b-1)2=b-1(1

  5、计算32+5+32-5.

  解:令x=32+5+32-5,

  两边立方得x3=2+5+2-5+332+5?32-5?(32+5+32-5),即x3=4-3x,x3+3x-4=0.∴(x-1)(x2+x+4)=0.

  ∵x2+x+4=x+122+154>0,∴x-1=0,即x=1.

  ∴32+5+32-5=1.

高中数学教案4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高中阶段不仅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

  赖关系,同时还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高中阶段更注重函数模型化的思想与意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

  (2)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

  (3)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4)能够正确使用“区间”的符号表示函数的定义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函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函数的模型化思想,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

  难点:符号“y=f(x)”的含义,函数定义域和值域的区间表示;

  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函数及其表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复习初中所学函数的概念,强调函数的.模型化思想;

  2、阅读课本引例,体会函数是描述客观事物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的思想:

  (1)炮弹的射高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

  (2)南极臭氧空洞面积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

  (3)“八五”计划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

  3、分析、归纳以上三个实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4、引导学生应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各个实例中两个变量间的依赖关系;

  5、根据初中所学函数的概念,判断各个实例中的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是函数关系.

  (二)研探新知

  1、函数的有关概念

  (1)函数的概念:

  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function).

  记作:y=f(x),x∈A.

  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domain);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range).

  注意:

  ①“y=f(x)”是函数符号,可以用任意的字母表示,如“y=g(x)”;

  ②函数符号“y=f(x)”中的f(x)表示与x对应的函数值,一个数,而不是f乘x.

  (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

  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

  (3)区间的概念

  ①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

  ②无穷区间;

  ③区间的数轴表示.

  (4)初中学过哪些函数?它们的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分别是什么?

  通过三个已知的函数:y=ax+b(a≠0)

  y=ax2+bx+c(a≠0)

  y=(k≠0)比较描述性定义和集合,与对应语言刻画的定义,谈谈体会.

  师:归纳总结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

  1、如何求函数的定义域

  例1:已知函数f(x)=+

  (1)求函数的定义域;

  (2)求f(-3),f()的值;

  (3)当a>0时,求f(a),f(a-1)的值.

  分析:函数的定义域通常由问题的实际背景确定,如前所述的三个实例.如果只给出解析式y=f(x),而没有指明它的定义域,那么函数的定义域就是指能使这个式子有意义的实数的集合,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要写成集合或区间的形式.

  例2、设一个矩形周长为80,其中一边长为x,求它的面积关于x的函数的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分析:由题意知,另一边长为x,且边长x为正数,所以0<x<40.

  所以s==(40-x)x(0<x<40)

  引导学生小结几类函数的定义域:

  (1)如果f(x)是整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实数集R.

  2)如果f(x)是分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分母不等于零的实数的集合.

  (3)如果f(x)是二次根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根号内的式子大于或等于零的实数的集合.

  (4)如果f(x)是由几个部分的数学式子构成的,那么函数定义域是使各部分式子都有意义的实数集合.(即求各集合的交集)

  (5)满足实际问题有意义.

  巩固练习:课本P19第1

  2、如何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

  例3、下列函数中哪个与函数y=x相等?

  分析:

  1构成函数三个要素是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由于值域是由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决定的,所以,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即称这两个函数相等(或为同一函数)

  2两个函数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

  解:

  课本P18例2

  (四)归纳小结

  ①从具体实例引入了函数的概念,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了函数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②初步介绍了求函数定义域和判断同一函数的基本方法,同时引出了区间的概念.

  (五)设置问题,留下悬念

  1、课本P24习题1.2(A组)第1—7题(B组)第1题

  2、举出生活中函数的例子(三个以上),并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描述函数,同时说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

  课堂小结

高中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角的形成,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各种表示法;

  2、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使学生掌握度、分、秒的进位制,会作度、分、秒间的单位互化

  4、采用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三种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度、分、秒的进位制, ,会作度、分、秒间的单位互化

  教学手段:

  教具:电脑课件、实物投影、量角器

  学具:量角器需测量的角

  教学过程:

  一、建立角的概念

  (一)引入角(利用课件演示)

  1、从生活中引入

  提问:

  A、以前我们曾经认识过角,那你们能从这两个图形中指出哪些地方是角吗?

  B、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角。一起看一看。谁能从这些常用的物品中找出角?

  2、从射线引入

  提问:

  A、昨天我们认识了射线,想从一点可以引出多少条射线?

  B、如果从一点出发任意取两条射线,那出现的是什么图形?

  C、哪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谁来指一指。

  (二)认识角,总结角的定义

  3、 过渡:角是怎么形成的呢?一起看

  (1)、演示:老师在这画上一个点,现在从这点出发引出一条射线,再从这点出发引出第二条射线。

  提问:观察从这点引出了几条射线?此时所组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

  (2)、判断下列哪些图形是角。

  (√) (×) (√) (×) (√)

  为何第二幅和第四幅图形不是角?(学生回答)

  谁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怎样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总结: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angle)

  角的第二定义:角也可以看做由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如下图中的角,可以看做射线OA绕端点0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OB所形成的我们把OA叫做角的.始边,OB叫做角的终边.

  B

  0 A

  4、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明确顶点、边的作用

  (1)观看角的图形提问:这个点叫什么?这两条射线叫什么?(学生边说师边标名称)

  (2)角可以画在本上、黑板上,那角的位置是由谁决定的?

  (3)顶点可以确定角的位置,从顶点引出的两条边可以组成一个角。

  5、学会用符号表示角

  提问:那么,角的符号是什么?该怎么写,怎么读的呢?(电脑显示)

  (1)可以标上三个大写字母,写作:∠ABC或∠CBA,读作:角ABC或角CBA.

  (2)观察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特点?(字母B都在中间)

  (3)所以,在只有一个角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写作: ∠B,读作:角B

  (4)为了方便,有时我们还可以标上数字,写作∠1,读作:角1

  (5)注:区别 “∠”和“<”的不同。请同学们指着用学具折出的一个角,训练一下这三种读法。

  6、强调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二、 角的度量

  1、学习角的度量

  (1)教学生认识量角器

  (2) 认识了量角器,那怎样使用它去测量角的度数呢?这部分知识请同学们合作学习。

  提出要求:小组合作边学习测量方法边尝试测量

  第一个角,想想有几种方法?

  1、要求合作学习探究、测量。

  2、反馈汇报:学生边演示边复述过程

  3、教师利用课件演示正确的操作过程,纠正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4、归纳概括测量方法(两重合一对)

  (1)用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

  (2)零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可与内零度刻度线重合;也可与外零度刻度线重合)

  (3)另一条边所对的角的度数,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5、小结:同一个角无论是用内刻度量角,还是用外刻度量角,结果都一样。

  6、独立练习测量角的度数(书做一做中第一题1,3与第二题)

  (1) 独立测量,师注意查看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2) 课件演示纠正问题

  三、度、分、秒的进位制及这些单位间的互化

  为了更精细地度量角,我们引入更小的角度单位:分、秒.把1°的角等分成60份,每份叫做1分记作1′;把1′的角再等分成60份,每份叫做1秒的角,1秒记作1″.

  1°=60′,1′=60″;

  1′=( )°,1″=( )′.

  例1 将57.32°用度、分、秒表示.

  解:先把0.32°化为分,

  0.32°=60′×0.32=19.2′.

  再把0.2′化为秒,

  0.2′=60″×0.2=12″.

  所以 57.32″=57°19′12″.

  例2 把10°6′36″用度表示.

  解:先把36″化为分,

  36″=( )′×36=0.6′

  6′+0.6′=6.6′.

  再把6.6′化为度,

  6.6′=( )°×6.6=0.11°.

  所以 10°6′36″=10.11°.

  四、巩固练习

  课本P122练习

  五、总结:请大家回忆一下,今天都学了那些知识,通过学习你想说些什么?

  六、作业:课本P123 3、4.(1)(3)、5.(2)(4)

高中数学教案6

  课题:

  等比数列的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推导并掌握通项公式、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类比、归纳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实事求是的精神,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是等比数列的定义的归纳及通项公式的推导、

  教学用具

  投影仪,多媒体软件,电脑、

  教学方法

  讨论、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给出以下几组数列,将它们分类,说出分类标准、(幻灯片)

  ①—2,1,4,7,10,13,16,19,…

  ②8,16,32,64,128,256,…

  ③1,1,1,1,1,1,1,…

  ④243,81,27,9,3,1,,,…

  ⑤31,29,27,25,23,21,19,…

  ⑥1,—1,1,—1,1,—1,1,—1,…

  ⑦1,—10,100,—1000,10000,—100000,…

  ⑧0,0,0,0,0,0,0,…

  由学生发表意见(可能按项与项之间的关系分为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数列、摆动数列,也可能分为等差、等比两类),统一一种分法,其中②③④⑥⑦为有共同性质的一类数列(学生看不出③的情况也无妨,得出定义后再考察③是否为等比数列)、

  二、讲解新课

  请学生说出数列②③④⑥⑦的共同特性,教师指出实际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例子,如变形虫分裂问题、假设每经过一个单位时间每个变形虫都分裂为两个变形虫,再假设开始有一个变形虫,经过一个单位时间它分裂为两个变形虫,经过两个单位时间就有了四个变形虫,…,一直进行下去,记录下每个单位时间的变形虫个数得到了一列数

  这个数列也具有前面的几个数列的共同特性,这是我们将要研究的另一类数列——等比数列、(这里播放变形虫分裂的多媒体软件的第一步)

  等比数列(板书)

  1、等比数列的定义(板书)

  根据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的'名字的区别与联系,尝试给等比数列下定义、学生一般回答可能不够完美,多数情况下,有了等差数列的基础是可以由学生概括出来的教师写出等比数列的定义,标注出重点词语、

  请学生指出等比数列②③④⑥⑦各自的公比,并思考有无数列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③是这样的数列,教师再追问,还有没有其他的例子,让学生再举两例、而后请学生概括这类数列的一般形式,学生可能说形如的数列都满足既是等差又是等比数列,让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当时,数列既是等差又是等比数列,当时,它只是等差数列,而不是等比数列、教师追问理由,引出对等比数列的认识:

  2、对定义的认识(板书)

  (1)等比数列的首项不为0;

  (2)等比数列的每一项都不为0,即

  问题:一个数列各项均不为0是这个数列为等比数列的什么条件?

  (3)公比不为0、

  用数学式子表示等比数列的定义、

  是等比数列

  ①、在这个式子的写法上可能会有一些争议,如写成

  ,可让学生研究行不行,好不好;接下来再问,能否改写为

  是等比数列?为什么不能?式子给出了数列第项与第

  项的数量关系,但能否确定一个等比数列?(不能)确定一个等比数列需要几个条件?当给定了首项及公比后,如何求任意一项的值?所以要研究通项公式、

  3、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板书)

  问题:用和表示第项

  ①不完全归纳法

  ②叠乘法,…,,这个式子相乘得,所以(板书)

  (1)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得出通项公式后,让学生思考如何认识通项公式、(板书)

  (2)对公式的认识

  由学生来说,最后归结:

  ①函数观点;

  ②方程思想(因在等差数列中已有认识,此处再复习巩固而已)、

  这里强调方程思想解决问题、方程中有四个量,知三求一,这是公式最简单的应用,请学生举例(应能编出四类问题)、解题格式是什么?(不仅要会解题,还要注意规范表述的训练)

  如果增加一个条件,就多知道了一个量,这是公式的更高层次的应用,下节课再研究、同学可以试着编几道题。

  三、小结

  1、本节课研究了等比数列的概念,得到了通项公式;

  2、注意在研究内容与方法上要与等差数列相类比;

  3、用方程的思想认识通项公式,并加以应用。

  探究活动

  将一张很大的薄纸对折,对折30次后(如果可能的话)有多厚?不妨假设这张纸的厚度为0、01毫米。

  参考答案:

  30次后,厚度为,这个厚度超过了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如果纸再薄一些,比如纸厚0、001毫米,对折34次就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了、还记得国王的承诺吗?第31个格子中的米已经是1073741824粒了,后边的格子中的米就更多了,最后一个格子中的米应是粒,用计算器算一下吧(对数算也行)。

高中数学教案7

  一、单元教学内容

  (1)算法的基本概念

  (2)算法的基本结构:顺序、条件、循环结构

  (3)算法的基本语句:输入、输出、赋值、条件、循环语句

  二、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算法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日益融入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算法思想已经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古代数学中蕴涵了丰富的算法思想。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在中学教育阶段初步感受算法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对具体数学实例的分析,体验程序框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以及算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三、单元教学课时安排:

  1、算法的基本概念3课时

  2、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结构5课时

  3、算法的基本语句2课时

  四、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1、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步骤的分析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

  2、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循环结构。

  3、经历将具体问题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的过程,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输出、斌值、条件、循环语句,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4、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

  五、单元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1、重点

  (1)理解算法的含义(2)掌握算法的基本结构(3)会用算法语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难点

  (1)程序框图(2)变量与赋值(3)循环结构(4)算法设计

  六、单元总体教学方法

  本章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辅以观察法、发现法、练习法、讲解法。采用这些方法的原因是学生的逻辑能力不是很强,只能通过对实例的认真领会及一定的练习才能掌握本节知识。

  七、单元展开方式与特点

  1、展开方式

  自然语言→程序框图→算法语句

  2、特点

  (1)螺旋上升分层递进(2)整合渗透前呼后应(3)三线合一横向贯通(4)弹性处理多样选择

  八、单元教学过程分析

  1.算法基本概念教学过程分析

  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步骤的分析(喝茶,如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问题),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能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2.算法的流程图教学过程分析

  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算法和程序语言的区别;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流程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会用流程图表示算法。

  3.基本算法语句教学过程分析

  经历将具体生活中问题的流程图转化为程序语言的过程,理解表示的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赋值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能用自然语言、流程图和基本算法语句表达算法,

  4.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

  九、单元评价设想

  1.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关注学生在数学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是否对用集合语言描述数学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充满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能否体会集合语言准确、简洁的特征;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2.正确评价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关注学生在本章(节)及今后学习中,让学生集中学习算法的初步知识,主要包括算法的基本结构、基本语句、基本思想等。算法思想将贯穿高中数学课程的相关部分,在其他相关部分还将进一步学习算法

高中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了解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意义,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

  (2)进一步理解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

  (3)初步掌握求曲线方程的方法。

  (4)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转化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求曲线的方程。

  教学用具:

  计算机。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引入】

  1、提问:什么是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强调。

  2、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意义、基本问题。

  对于一个几何问题,在建立坐标系的基础上,用坐标表示点;用方程表示曲线,通过研究方程的性质间接地来研究曲线的性质,这一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称为坐标法,这门科学称为解析几何。解析几何的两大基本问题就是:

  (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表示平面曲线的方程。

  (2)通过方程,研究平面曲线的性质。

  事实上,在前边所学的直线方程的理论中也有这样两个基本问题。而且要先研究如何求出曲线方程,再研究如何用方程研究曲线。本节课就初步研究曲线方程的求法。

  【问题】

  如何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曲线的方程。

  【实例分析】

  例1:设、两点的坐标是、(3,7),求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

  首先由学生分析:根据直线方程的知识,运用点斜式即可解决。

  解法一:易求线段的中点坐标为(1,3),

  由斜率关系可求得l的斜率为

  于是有

  即l的方程为

  ①

  分析、引导:上述问题是我们早就学过的,用点斜式就可解决。可是,你们是否想过①恰好就是所求的吗?或者说①就是直线的方程?根据是什么,有证明吗?

  (通过教师引导,是学生意识到这是以前没有解决的问题,应该证明,证明的依据就是定义中的两条)。

  证明:(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

  设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则

  即

  将上式两边平方,整理得

  这说明点的坐标是方程的解。

  (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设点的坐标是方程①的任意一解,则

  到、的距离分别为

  所以,即点在直线上。

  综合(1)、(2),①是所求直线的方程。

  至此,证明完毕。回顾上述内容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证明(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中,设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最后得到式子,如果去掉脚标,这不就是所求方程吗?可见,这个证明过程就表明一种求解过程,下面试试看:

  解法二:设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也就是点属于集合

  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所适合的条件可表示为

  将上式两边平方,整理得

  果然成功,当然也不要忘了证明,即验证两条是否都满足。显然,求解过程就说明第一条是正确的(从这一点看,解法二也比解法一优越一些);至于第二条上边已证。

  这样我们就有两种求解方程的方法,而且解法二不借助直线方程的理论,又非常自然,还体现了曲线方程定义中点集与对应的思想。因此是个好方法。

  让我们用这个方法试解如下问题:

  例2:点与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距离的积是常数求点的轨迹方程。

  分析:这是一个纯粹的几何问题,连坐标系都没有。所以首先要建立坐标系,显然用已知中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作坐标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然后仿照例1中的解法进行求解。

  求解过程略。

  【概括总结】通过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分析上面两个例题的求解过程,我们总结一下求解曲线方程的大体步骤:

  首先应有坐标系;其次设曲线上任意一点;然后写出表示曲线的点集;再代入坐标;最后整理出方程,并证明或修正。说得更准确一点就是:

  (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有序实数对例如表示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

  (2)写出适合条件的点的集合

  ;

  (3)用坐标表示条件,列出方程;

  (4)化方程为最简形式;

  (5)证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一般情况下,求解过程已表明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如果求解过程中的转化都是等价的,那么逆推回去就说明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所以,通常情况下证明可省略,不过特殊情况要说明。

  上述五个步骤可简记为:建系设点;写出集合;列方程;化简;修正。

  下面再看一个问题:

  例3:已知一条曲线在轴的上方,它上面的每一点到点的距离减去它到轴的距离的差都是2,求这条曲线的方程。

  【动画演示】用几何画板演示曲线生成的过程和形状,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寻找关系。

  解:设点是曲线上任意一点,轴,垂足是(如图2),那么点属于集合

  由距离公式,点适合的条件可表示为

  ①

  将①式移项后再两边平方,得

  化简得

  由题意,曲线在轴的上方,所以,虽然原点的坐标(0,0)是这个方程的解,但不属于已知曲线,所以曲线的方程应为,它是关于轴对称的抛物线,但不包括抛物线的顶点,如图2中所示。

  【练习巩固】

  题目:在正三角形内有一动点,已知到三个顶点的距离分别为、、,且有,求点轨迹方程。

  分析、略解:首先应建立坐标系,以正三角形一边所在的直线为一个坐标轴,这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为另一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比较简单,如图3所示。设、的坐标为、,则的坐标为,的坐标为。

  根据条件,代入坐标可得

  化简得

  ①

  由于题目中要求点在三角形内,所以,在结合①式可进一步求出、的范围,最后曲线方程可表示为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1)解析几何研究研究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2)如何求曲线的方程?

  (3)请对求解曲线方程的五个步骤进行评价。各步骤的作用,哪步重要,哪步应注意什么?

  【作业】课本第72页练习1,2,3;

高中数学教案9

  1.课题

  填写课题名称(高中代数类课题)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发现、探究),提高......(分析、归纳、比较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加学生数学学习的乐趣。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本节课的知识重点

  (2)教学难点:易错点、难以理解的知识点

  4.教学方法(一般从中选择3个就可以了)

  (1)讨论法

  (2)情景教学法

  (3)问答法

  (4)发现法

  (5)讲授法

  5.教学过程

  (1)导入

  简单叙述导入课题的方式和方法(例:复习、类比、情境导出本节课的课题)

  (2)新授课程(一般分为三个小步骤)

  ①简单讲解本节课基础知识点(例:奇函数的定义)。

  ②归纳总结该课题中的重点知识内容,尤其对该注意的一些情况设置易错点,进行强调。可以设计分组讨论环节(分组判断几组函数图像是否为奇函数,并归纳奇函数图像的特点。设置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的函数是否为奇函数的易错点)。

  ③拓展延伸,将所学知识拓展延伸到实际题目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在新授课里面一定要表下出讲课的大体流程,但是不必太过详细。)

  (3)课堂小结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本节课的收获。

  (4)作业提高

  布置作业(尽量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有所创新)。

  6.教学板书

  2.高中数学教案格式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点)

  七.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实际,注重引导自学,注重启发思维

  八.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九.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十.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一.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十二.教学反思:(教者对该堂课教后的感受及学生的收获、改进方法)

  3.高中数学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会应用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

  (2)账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3)会应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解决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在定义的理解和通项公式的推导、应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的能力,体验从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提高熟悉猜想和归纳的能力,渗透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相互交流和探索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用于发现的求知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①等差数列的概念;

  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

  ①理解等差数列“等差”的特点及通项公式的含义;

  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情分析】

  我所教学的学生是我校高一(7)班的学生(平行班学生),经过一年的高中数学学习,大部分学生知识经验已较为丰富,他们的智力发展已到了形式运演阶段,具备了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弱,学习数学的兴趣还不是很浓,所以我在授课时注重从具体的生活实例出发,注重引导、启发、研究和探讨以符合这类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设计思路】

  1、教法

  ①启发引导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

  ②分组讨论法:有利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③讲练结合法:可以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2、学法

  引导学生首先从三个现实问题(数数问题、水库水位问题、储蓄问题)概括出数组特点并抽象出等差数列的概念;接着就等差数列概念的特点,推导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对各种能力的同学引导认识多元的推导思维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从0开始,将5的倍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得到的数列是什么?

  2、水库管理人员为了保证优质鱼类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用定期放水清库的办法清理水库中的杂鱼.如果一个水库的水位为18m,自然放水每天水位降低2.5m,最低降至5m.那么从开始放水算起,到可以进行清理工作的那天,水库每天的水位(单位:m)组成一个什么数列?

  3、我国现行储蓄制度规定银行支付存款利息的方式为单利,即不把利息加入本息计算下一期的利息.按照单利计算本利和的公式是:本利和=本金×(1+利率×存期).按活期存入10000元钱,年利率是0.72%,那么按照单利,5年内各年末的本利和(单位:元)组成一个什么数列?

  教师:以上三个问题中的数蕴涵着三列数.

  学生:

  ①0,5,10,15,20,25,….

  ②18,15.5,13,10.5,8,5.5.

  ③10072,10144,10216,10288,10360.

  (设置意图:从实例引入,实质是给出了等差数列的现实背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等差数列是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由特殊到一般,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知识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二、观察归纳,形成定义

  ①0,5,10,15,20,25,….

  ②18,15.5,13,10.5,8,5.5.

  ③10072,10144,10216,10288,10360.

  思考1上述数列有什么共同特点?

  思考2根据上数列的共同特点,你能给出等差数列的一般定义吗?

  思考3你能将上述的文字语言转换成数学符号语言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三列数具有的共同特征,然后让学生抓住数列的特征,归纳得出等差数列概念.

  学生:分组讨论,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前数和后数的差符合一定规律;这些数都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只要合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教师引导归纳出:等差数列的定义;另外,教师引导学生从数学符号角度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

  (设计意图:通过对一定数量感性材料的观察、分析,提炼出感性材料的本质属性;使学生体会到等差数列的规律和共同特点;一开始抓住:“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为同一常数”,落实对等差数列概念的准确表达.)

  三、举一反三,巩固定义

  1、判定下列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若是,指出公差d.

  (1)1,1,1,1,1;

  (2)1,0,1,0,1;

  (3)2,1,0,-1,-2;

  (4)4,7,10,13,16.

  教师出示题目,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订正并强调求公差应注意的问题.

  注意:公差d是每一项(第2项起)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防止把被减数与减数弄颠倒,而且公差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为0.

  (设计意图:强化学生对等差数列“等差”特征的理解和应用).

  2、思考4:设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3n+1,该数列是等差数列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强化等差数列的证明定义法)

  四、利用定义,导出通项

  1、已知等差数列:8,5,2,…,求第200项?

  2、已知一个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如何求出它的任意项an呢?

  教师出示问题,放手让学生探究,然后选择列式具有代表性的上去板演或投影展示.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评价、引导,总结推导方法,体会归纳思想以及累加求通项的方法;让学生初步尝试处理数列问题的常用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归纳、猜想,培养学生合理的推理能力.学生在分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可能会找到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教师要逐一点评,并及时肯定、赞扬学生善于动脑、勇于创新的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鼓励学生自主解答,培养学生运算能力)

  五、应用通项,解决问题

  1、判断100是不是等差数列2,9,16,…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2、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5=10,a12=31,求a1,d和an.

  3、求等差数列3,7,11,…的第4项和第10项

  教师:给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操练,教师巡视学生答题情况.

  学生:教师叫学生代表总结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教师补充: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就可以求出其通项公式

  (设计意图:主要是熟悉公式,使学生从中体会公式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初步认识“基本量法”求解等差数列问题.)

  六、反馈练习:教材13页练习1

  七、归纳总结:

  1、一个定义:

  等差数列的定义及定义表达式

  2、一个公式: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3、二个应用:

  定义和通项公式的应用

  教师:让学生思考整理,找几个代表发言,最后教师给出补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去联想本节课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在新的高度上去重新认识和掌握基本概念,并灵活运用基本概念.)

  【设计反思】

  本设计从生活中的数列模型导入,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列的兴趣.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观察,归纳出等差数列定义,然后由定义导出通项公式,强化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教学采用启发方法,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探讨解决问题为途径,以相互补充展开教学,总结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数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1。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弄清原函数与反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的关系。

  2。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

  3。在尝试、探索求反函数的过程中,深化对概念的认识,总结出求反函数的一般步骤,加深对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

  4。进一步完善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求反函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反函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复习提问

  ①函数的概念

  ②y=f(x)中各变量的意义

  2。同学们在物理课学过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函数关系,即S=vt和t=(其中速度v是常量),在S=vt 中位移S是时间t的函数;在t=中,时间t是位移S的函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说t=是函数S=vt的反函数。什么是反函数,如何求反函数,就是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3。板书课题

  由实际问题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展示了教学目标。这样既可以拨去"反函数"这一概念的神秘面纱,也可使学生知道学习这一概念的必要性。

  二、实例分析,组织探究

  1。问题组一:

  (用投影给出函数与;与()的图象)

  (1)这两组函数的图像有什么关系?这两组函数有什么关系?(生答:与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与()的图象也关于直线y=x对称。是求一个数立方的运算,而是求一个数立方根的运算,它们互为逆运算。同样,与()也互为逆运算。)

  (2)由,已知y能否求x?

  (3)是否是一个函数?它与有何关系?

  (4)与有何联系?

  2。问题组二:

  (1)函数y=2x 1(x是自变量)与函数x=2y 1(y是自变量)是否是同一函数?

  (2)函数(x是自变量)与函数x=2y 1(y是自变量)是否是同一函数?

  (3)函数 ()的定义域与函数()的值域有什么关系?

  3。渗透反函数的概念。

  (教师点明这样的函数即互为反函数,然后师生共同探究其特点)

  从学生熟知的函数出发,抽象出反函数的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通过这两组问题,为反函数概念的引出做了铺垫,利用旧知,引出新识,在"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使学生对反函数有一个直观的粗略印象,为进一步抽象反函数的概念奠定基础。

  三、师生互动,归纳定义

  1。(根据上述实例,教师与学生共同归纳出反函数的定义)

  函数y=f(x)(x∈A) 中,设它的值域为 C。我们根据这个函数中x,y的关系,用 y 把 x 表示出来,得到 x = j (y) 。如果对于y在C中的任何一个值,通过x = j (y),x在A中都有的值和它对应,那么, x = j (y)就表示y是自变量,x是自变量 y 的函数。这样的函数 x = j (y)(y ∈C)叫做函数y=f(x)(x∈A)的反函数。记作: 。考虑到"用 x表示自变量, y表示函数"的习惯,将中的x与y对调写成。

  2。引导分析:

  1)反函数也是函数;

  2)对应法则为互逆运算;

  3)定义中的"如果"意味着对于一个任意的函数y=f(x)来说不一定有反函数;

  4)函数y=f(x)的定义域、值域分别是函数x=f(y)的值域、定义域;

  5)函数y=f(x)与x=f(y)互为反函数;

  6)要理解好符号f;

  7)交换变量x、y的原因。

  3。两次转换x、y的对应关系

  (原函数中的自变量x与反函数中的函数值y 是等价的,原函数中的函数值y与反函数中的自变量x是等价的)

  4。函数与其反函数的`关系

  函数y=f(x)

  函数

  定义域

  A

  C

  值 域

  C

  A

  四、应用解题,总结步骤

  1。(投影例题)

  【例1】求下列函数的反函数

  (1)y=3x—1 (2)y=x 1

  【例2】求函数的反函数。

  (教师板书例题过程后,由学生总结求反函数步骤。)

  2。总结求函数反函数的步骤:

  1° 由y=f(x)反解出x=f(y)。

  2° 把x=f(y)中 x与y互换得。

  3° 写出反函数的定义域。

  (简记为:反解、互换、写出反函数的定义域)【例3】(1)有没有反函数?

  (2)的反函数是________。

  (3)(x<0)的反函数是__________。

  在上述探究的基础上,揭示反函数的定义,学生有针对性地体会定义的特点,进而对定义有更深刻的认识,与自己的预设产生矛盾冲突,体会反函数。在剖析定义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函数与方程、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并对数学的符号语言有更好的把握。

  通过动画演示,表格对照,使学生对反函数定义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消化理解。

  通过对具体例题的讲解分析,在解题的步骤上和方法上为学生起示范作用,并及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分析、思考的习惯,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题目的设计遵循了从了解到理解,从掌握到应用的不同层次要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体现了对定义的反思理解。学生思考练习,师生共同分析纠正。

  五、巩固强化,评价反馈

  1。已知函数 y=f(x)存在反函数,求它的反函数 y =f( x)

  (1)y=—2x 3(xR) (2)y=—(xR,且x)

  ( 3 ) y=(xR,且x)

  2。已知函数f(x)=(xR,且x)存在反函数,求f(7)的值。

  五、反思小结,再度设疑

  本节课主要研究了反函数的定义,以及反函数的求解步骤。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图象到底有什么特点呢?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点呢?我们将在下节研究。

  (让学生谈一下本节课的学习体会,教师适时点拨)

  进一步强化反函数的概念,并能正确求出反函数。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价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落实程度。具体实践中可采取同学板演、分组竞赛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

  六、作业

  习题2。4 第1题,第2题

  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学设计说明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一个概念的形成是螺旋式上升的,一般要经过具体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本节教案通过一个物理学中的具体实例引入反函数,进而又通过若干函数的图象进一步加以诱导剖析,最终形成概念。

  反函数的概念是教学中的难点,原因是其本身较为抽象,经过两次代换,又采用了抽象的符号。由于没有一一映射,逆映射等概念的支撑,使学生难以从本质上去把握反函数的概念。为此,我们大胆地使用教材,把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图象关系预先揭示,进而探究原因,寻找规律,程序是从问题出发,研究性质,进而得出概念,这正是数学研究的顺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助于概念的建立与形成。另外,对概念的剖析以及习题的配备也很精当,通过不同层次的问题,满足学生多层次需要,起到评价反馈的作用。通过对函数与方程的分析,互逆探索,动画演示,表格对照、学生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探求欲,在探究与剖析的过程中,完善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使学生自然成为学习的主人。

高中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瞬时速度的定义;

  2。会运用瞬时速度的定义求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3。理解瞬时速度的实际背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运用瞬时速度的定义求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教学难点:

  理解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的定义。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问题情境。

  平均速度:物体的运动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称为平均速度。

  问题一平均速度反映物体在某一段时间段内运动的快慢程度。那么如何刻画物体在某一时刻运动的快慢程度?

  问题二跳水运动员从10m高跳台腾空到入水的过程中,不同时刻的速度是不同的。假设t秒后运动员相对于水面的高度为h(t)=-4.9t2+6.5t+10,试确定t=2s时运动员的速度.

  2。探究活动:

  (1)计算运动员在2s到2.1s(t∈)内的平均速度。

  (2)计算运动员在2s到(2+?t)s(t∈)内的平均速度。

  (3)如何计算运动员在更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探究结论:

  时间区间

  t

  平均速度

  0.1

  -13.59

  0.01

  -13.149

  0.001

  -13.1049

  0.0001

  -13.10049

  0.00001

  -13.100049

  0.000001

  -13.1000049

  当?t?0时,?-13.1,

  该常数可作为运动员在2s时的瞬时速度。

  即t=2s时,高度对于时间的.瞬时变化率。

  二、建构数学

  1。平均速度。

  设物体作直线运动所经过的路程为,以为起始时刻,物体在?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可作为物体在时刻的速度的近似值,?t越小,近似的程度就越好。所以当?t?0时,极限就是物体在时刻的瞬时速度。

  三、数学运用

  例1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运动方程为,其中位移单位是m,时

  间单位是s,,求:

  (1)物体在时间区间s上的平均速度;

  (2)物体在时间区间上的平均速度;

  (3)物体在t=2s时的瞬时速度。

  分析

  解

  (1)将?t=0.1代入上式,得:=2.05g=20.5m/s。

  (2)将?t=0.01代入上式,得:=2.005g=20.05m/s。

  (3)当?t?0,2+?t?2,从而平均速度的极限为:

  例2设一辆轿车在公路上作直线运动,假设时的速度为,

  求当时轿车的瞬时加速度。

  解

  ∴当?t无限趋于0时,无限趋于,即=。

  练习

  课本P12—1,2。

  四、回顾小结

  问题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理解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的定义;

  2实际应用问题中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的求解;

  问题2解决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问题需要注意什么?

  注意当?t?0时,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的极限值。

  问题3本节课体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2极限的思想方法。

  3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推理方法。

  五、课外作业

高中数学教案12

  【课题名称】

  《等差数列》的导入

  【授课年级】

  高中二年级

  【教学重点】

  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能够运用等差数列的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

  【教学难点】

  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等差”特点的理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三维目标】

  ㈠知识目标:

  了解公差的概念,明确一个等差数列的限定条件,能根据定义判断一个等差数列是否是一个等差数列;

  ㈡能力目标:

  通过寻找等差数列的共同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以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㈢情感目标:

  通过对等差数列概念的归纳概括,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上两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数列的定义以及给出表示数列的几种方法—列举法、通项法,递推公式、图像法。这些方法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数列的特点。下面我们观察以下的几个数列的例子:

  (1)我们经常这样数数,从0开始,每个5个数可以得到数列:0,5,10,15,20,()

  (2)2000年,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奥运会上,女子举重被正式列为比赛项目,该项目工设置了7个级别,其中较轻的4个级别体重组成的数列(单位:kg)为48,53,58,63,()试问第五个级别体重多少?

  (3)为了保证优质鱼类有良好的生活环境,水库管理员定期放水清库以清除水库中的杂鱼。如果一个水库的水位为18m,自然放水每天水位降低2.5m,最低降至5m。即可得到一个数列:18,15.5,13,10.5,8,(),则第六个数应为多少?

  (4)10072,10144,10216,(),10360

  请同学们回答以上的四个问题

  生:第一个数列的第6项为25,第二个数列的'第5个数为68,第三个数列的第6个数为5.5,第四个数列的第4个数为10288。

  师:我来问一下,你是依据什么得到了这几个数的呢?请以第二个数列为例说明一下。

  生:第二个数列的后一项总比前一项多5,依据这个规律我就得到了这个数列的第5个数为68.

  师:说的很好!同学们再仔细地观察一下以上的四个数列,看看以上的四个数列是否有什么共同特征?请注意,是共同特征。

  生1:相邻的两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师:很好!那作差是否有顺序?是否可以颠倒?

  生2:作差的顺序是后项减去前项,不能颠倒!

  师:正如生1的总结,这四个数列有共同的特征: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即等差)。我们叫这样的数列为等差数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推进新课

  等差数列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就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从刚才的分析,同学们应该注意公差d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

  师:有哪个同学知道定义中的关键字是什么?

  生2:“从第二项起”和“同一个常数”

高中数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排列的意义。能利用树形图写出简单问题的所有排列;

  (2)了解排列和排列数的意义,能根据具体的问题,写出符合要求的排列;

  (3)掌握排列数公式,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写出符合要求的排列数;

  (4)会分析与数字有关的排列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5)通过对排列应用问题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对具体事例的观察、归纳中找出规律,得出结论,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小节的重点是排列的定义、排列数及排列数的公式,并运用这个公式去解决有关排列数的应用问题。难点是导出排列数的公式和解有关排列的应用题。突破重点、难点的关键是对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的掌握和运用,并将这两个原理的基本思想方法贯穿在解决排列应用问题当中。

  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称为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因此,两个相同排列,当且仅当他们的元素完全相同,并且元素的排列顺序也完全相同。排列数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的所有不同排列的种数,只要弄清相同排列、不同排列,才有可能计算相应的排列数。排列与排列数是两个概念,前者是具有m个元素的排列,后者是这种排列的不同种数。从集合的角度看,从n个元素的有限集中取出m个组成的有序集,相当于一个排列,而这种有序集的个数,就是相应的排列数。

  公式推导要注意紧扣乘法原理,借助框图的直视解释来讲解。要重点分析好的推导。

  排列的应用题是本节教材的难点,通过本节例题的分析,应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

  在分析应用题的解法时,教材上先画出框图,然后分析逐次填入时的种数,这样解释比较直观,教学上要充分利用,要求学生作题时也应尽量采用。

  在教学排列应用题时,开始应要求学生写解法要有简要的文字说明,防止单纯的只写一个排列数,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基本掌握之后,可以逐渐地不作这方面的要求。

  三、教法建议

  ①在讲解排列数的概念时,要注意区分“排列数”与“一个排列”这两个概念。一个排列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出m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成一排”,它不是一个数,而是具体的一件事;排列数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它是一个数。例如,从3个元素a,b,c中每次取出2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排,有如下几种:

  ab,ac,ba,bc,ca,cb,

  其中每一种都叫一个排列,共有6种,而数字6就是排列数,符号表示排列数。

  ②排列的定义中包含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取出元素”,二是“按一定顺序排列”。

  从定义知,只有当元素完全相同,并且元素排列的顺序也完全相同时,才是同一个排列,元素完全不同,或元素部分相同或元素完全相同而顺序不同的.排列,都不是同一排列。叫不同排列。

  在定义中“一定顺序”就是说与位置有关,在实际问题中,要由具体问题的性质和条件来决定,这一点要特别注意,这也是与后面学习的组合的根本区别。

  在排列的定义中,如果有的书上叫选排列,如果,此时叫全排列。

  要特别注意,不加特殊说明,本章不研究重复排列问题。

  ③关于排列数公式的推导的教学。公式推导要注意紧扣乘法原理,借助框图的直视解释来讲解。课本上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先推导,,…,再推广到,这样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讲法,学生是不难理解的。

  导出公式后要分析这个公式的构成特点,以便帮助学生正确地记忆公式,防止学生在“n”、“m”比较复杂的时候把公式写错。这个公式的特点可见课本第229页的一段话:“其中,公式右边第一个因数是n,后面每个因数都比它前面一个因数少1,最后一个因数是,共m个因数相乘。”这实际是讲三个特点:第一个因数是什么?最后一个因数是什么?一共有多少个连续的自然数相乘。

  公式是在引出全排列数公式后,将排列数公式变形后得到的公式。对这个公式指出两点:

  (1)在一般情况下,要计算具体的排列数的值,常用前一个公式,而要对含有字母的排列数的式子进行变形或作有关的论证,要用到这个公式,教材中第230页例2就是用这个公式证明的问题;

  (2)为使这个公式在时也能成立,规定,如同时一样,是一种规定,因此,不能按阶乘数的原意作解释。

  ④建议应充分利用树形图对问题进行分析,这样比较直观,便于理解。

  ⑤学生在开始做排列应用题的作业时,应要求他们写出解法的简要说明,而不能只列出算式、得出答数,这样有利于学生得更加扎实。随着学生解题熟练程度的提高,可以逐步降低这种要求。

高中数学教案14

  一、自我介绍

  我姓x,是你们的数学老师,因为是数学老师所以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喜欢给出自己的数字特征,也是希望通过这些方式能拓宽与大家交流的平台,希望能与大家在课堂中相识,在生活中相知,不仅能成为你们知识的传授者,方法的指引者,更希望成为你们情感上的依赖者。

  二、相信大家对于高中学习都充满着好奇,和初中相比,高中课程与初中课程有很大的不同。今天这节课我们不急于上新课,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数学,一起来思考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及如何学好数学这两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学习数学

  相信高一的第一节课是各位科任老师各显神通的时候,通过各种有趣的方式来突出每门课的重要性,作为数学老师我表达上不如文科老师迂回婉转和风趣幽默,我们更喜欢用数字说明问题。大家知道北大最的院系是什么系吗?早在蔡元培先生任北大校长时,就列数学系为北大第一系,这种传统一直保持到现在。为什么数学系在高校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课本主编寄语是这样描述的:数学是有用的,数学有助于提高能力。

  数学家华罗庚在《人民日报》精彩描述了数学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等方面无处不有重要贡献。

  问题1:大家知道海王星是怎么发现的,冥王星又是怎么被请出十大行星行列的?

  海王星的发现是在数学计算过程中发现的,天文望远镜的观测只是验证了人们的推论。

  1812年,法国人布瓦德在计算天王星的运动轨道时,发现理论计算值同观测资料发生了一系列误差。这使许多天文学家纷纷致力这个问题的研究,进而发现天王星的脱轨与一个未知的引力的存在相关。也就是说有一个未知的天体作用于天王星。1846年9月23日。柏林天文台收到来自法国巴黎的一封快信。发信人就是勒威耶。信中,勒威耶预告了一颗以往没有发现的新星:在摩羯座8星东约5度的地方,有一颗8等小星,每天退行69角秒。当夜,柏林天文台的加勒把巨大的天文望远镜对准摩羯座,果真在那里发现了一颗新的8等星。又过了-天,再次找到了这颗8等星,它的位置比前一天后退了70角秒。这与勒威耶预告的相差甚微。全世界都震动了。人们依照勒威耶的建议,按天文学惯例,用神话里的名字把这颗星命名为"海王星"。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然而,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和计算,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还要小,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确认,"冥王星是大行星"早已被写入教科书,以后也就将错就错了。经过多年的争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投票表决做出最终决定,取消冥王星的行星资格。8月24日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宣布,冥王星将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从而太阳系行星的数量将由九颗减为八颗。事实上,位居太阳系九大行星末席70多年的冥王星,自发现之日起地位就备受争议。

  马克思说:"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正因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一切科学到了最后都归结为数学问题。

  其实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事情都是可以用数学可以来解决的,无非很多人都没有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

  问题2:徒认为上帝是万能的。你们认为呢?如何来证明你的结论呢?(让同学发言)

  我的观点:上帝不是万能的。为什么呢?仔细听我讲来。

  证明:(反证法)假如上帝是万能的

  那么他能够制作出一块无论什么力量都搬不动的石头

  根据假设,既然上帝是万能的,那么他一定能够搬的动他自己制造的那石头

  这与"无论什么力量都搬不动的石头"相矛盾

  所以假设不成立

  所以上帝不是万能的。问题3:抓阄对个人来说公平吗?5张票中有一张奖票,那么先抽还是后抽对个人还说公平吗?

  当然,我们学习的数学只是数学学科体系中很基础,很小的一部分。现在课本上学的未必能直接应用于生活,主要是为以后学习更高层次的理科打好基础,同时,也为了掌握一些数学的思考方法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哲学家培根说过:"读诗使人灵秀,读历史使人明智,学逻辑使人周密,学哲学使人善辩,学数学使人聪明…",也有人形象地称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来体验一下某些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

  故事一:据说国际象棋是古印度的一位宰相发明的。国王很欣赏他的这项发明,问他的宰相要什么赏赐。聪明的宰相说,"我所要的从一粒谷子(没错,是1粒,不是1两或1斤)开始。在这个有64格的棋盘上,第一格里放1粒谷子,第二格里放2粒,第三格里放4粒,即每下一格粒数加倍,……如此下去,一直放满到棋盘上的64格。这就是我所要的赏赐。"国王觉得宰相要的实在不多,就叫人按宰相的要求赏赐。但后来发现即使把全国所有的谷子抬来也远远不够。

  人们通常凭借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耍些小聪明,使问题妙不可言。

  数学游戏:两人相继轮流往长方形桌子上放同样大小的硬币,硬币一定要平放在桌面上,后放的硬币不能压在先放的硬币上,放最后一颗的硬币的人算赢。应该先放还是后放才有必胜的把握。

  数学思想:退到最简单、最特殊的地方。

  故事二:聪明的渡边:20世纪40年代末,手写工具突破性进展-圆珠笔问世,它以价廉、方便、书写流利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但写到20万字时就会因圆珠磨小而漏油,影响了销售。工程师们从圆珠质量入手,从改进油墨性能入手进行改良,但收效甚微。于是厂家打出广告:解决此问题获奖金50万元。当时山地制笔厂的青年工人渡边看到女儿把圆珠笔用到快漏油时就德育不用这一现象中受到启发,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你认为他会怎么做呢?

  渡边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思维角度新,从问题的侧面轻巧取胜。也正体现了数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发散式思维。在数学学习中,既要有集中式思维又要有发散式思维。集中式思维是一种常用思维渠道,即为对问题的归纳,联系思维方式,表现为对解题方法的模仿和继承;而发散式思维即对问题开拓、创新,表现为对问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解决具体问题中,我们应该将两种思维方式相结合。

  学数学有利于培养人的思维品质:结构意识、整体意识、抽象意识、化归意识、优化意识、反思意识,尽管数学在培养学生的这些思维品质方面和其他学科存在着交集,但数学在其中的地位是无法被代替的。总之,学习数学可以使人思考问题更合乎逻辑,更有条理,更严密精确,更深入简洁,更善于创造……

  (二)如何学好数学

  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高中很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的,高中不会像初中那样老师一天到晚盯着你,在高中一定要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谁的自学能力强,那么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你的成绩以及你将来你发展的前途。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对数学学科特点有清楚的认识

  主编寄语里是这样描述数学的特征的:数学是自然的。数学的概念、方法、思想都是人类长期实践中自然发展形成的,以数域的发展为例,从自然数到有理数到实数再到复数,都是由自然的认知冲突引起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有必要了解知识产生的背景,它的形成过程以及它的应用,让数学显得合情合理,浑然天成。数学中没有含糊不清的词,对错分明,凡事都要讲个为什么,只要按照数学规则去学去想就能融会贯通,但是如果不把来龙去脉想清楚而是"想当然"的话,那就学不下去了。

  第二:要改变一个观念。

  有人会说自己的基础不好。那我问下什么是基础?今天所学的知识就是明天的基础。明天学习的知识就是后天的基础。所以要学好每一天的内容,那么你打的基础就是最扎实的了。所以现在你们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无所谓基础好不好。过去的'几年里我分别带过五十一中和一中的学生,两边学生的课堂感觉差不多,应该说接受能力不相上下,有的时候我会选择在五十一中开公开课,因为课堂气氛活跃、轻松,但是成绩差异却是很大,原因在于我们同学外课自主时间的投入太少,学习习惯不太好。

  第三:学数学要摸索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习、掌握并能灵活应用数学的途径有千万条,每个人都可以有与众不同的数学学习方法。做习题、用数学解决各种问题是必需的,理解、学会证明、领会思想、掌握方法也是必需的。此外,还要发挥问题的作用,学会提问,热心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用自己的问题和别人的问题带动自己的学习。同时,注意前后知识的衔接,类比地学、联系地学,既要从概念中看到它的具体背景,又要在具体的例子中想到它蕴含的一般概念。

  第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一中学生相比较)

  ㈠课前预习。怎样预习呢?就是自己在上课之前把内容先看一边,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或者打个问号,以至于上课的时候重点听,这样才能够很快提高自己的水平。但是预习不是很随便的把课本看一边,预习有个目标,那就是通过预习可以把书本后面的练习题可以自己独立的完成。一中的同学预习就已经有好几个层次了,先是课本,再是精编,再是高考题典,上课对于他们来说是第一轮高考复习。

  ㈡上课认真听讲。上课的时候准备课本,一只笔,一本草稿。做不做笔记你们自己决定,不过我不大提倡数学课做笔记的。不过有一点,有些知识点比较重要,课本上又没有的,我要求你们把它写在课本上的相应的空白地方。还有如果你觉得某个例题比较新或者比较重要,也可以把它记在书本的相应位置上,这样以后复习起来就一目了然了。那么草稿要来干什么的呢?课堂上你可以自己演算还有做课堂练习。

  ㈢关于作业。绝对不允许有抄作业的情况发生。如果我发现有谁抄作业,那么既然他这样喜欢抄,我就要你把当天的作业多抄几遍给我。那有人会问,碰到不会做的题目怎么办?有两个办法:一、向同学请教,请教做题目的思路,而不是整个过程和答案。同学之间也要相互帮助,如果你让他抄袭你的作业这样不是帮助他而是害他,这个道理大家应该明白吧。我非常提倡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问题的,这样才能够相互促进提高。二、向老师请教,要养成多想多问的习惯。我的办公室在二楼二号,欢迎大家前来交流

  ㈣准备一本笔记本,作为自己的问题集。把平时自己不懂的和不大理解的还有易错的记录下来,并且要及时的消化,不懂的地方问老师。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到考试的时候就可以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自己复习了。我高中的时候就是采用这样的方法把数学成绩提高。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的学期开始了,请大家调整好自己的思想,找到学习的原动力。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愿每位同学都有个好的开始。

高中数学教案15

  一、什么是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

  这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来理解:

  教学案例是事件:教学案例是对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它讲述的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这个教学故事的产生、发展的历程,它是对教学现象的动态性的把握。

  教学案例是含有问题的事件:事件只是案例的基本素材,并不是所有的教学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能够成为案例的事件,必须包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并且也可能包含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内。正因为这一点,案例才成为一种独特的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的事件:案例必须是有典型意义的,它必须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启示和体会。案例与故事之间的根本区别是:故事是可以杜撰的,而案例是不能杜撰和抄袭的,它所反映的是真是发生的事件,是教学事件的真实再现。是对“当前”课堂中真实发生的实践情景的描述。它不能用“摇摆椅子上杜撰的事实来替代”,也不能从抽象的、概括化的理论中演绎的事实来替代。

  二、如何进行教学案例研究

  教学案例是教师教学行为真实、典型的记录,也是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的真实体现。因此它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宝贵资源,也是教师之间交流的重要媒介。进行教学案例的研究是教师不断反思、改进自己教学的一种方法,能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个过程就是教师自我教育和成长的过程。

  那么如何进行教学案例研究呢?一般情况下,案例研究的程序基本有以下两个环节:案例研究的准备及实施、案例研究报告的撰写与反思。

  (一)案例研究的准备与实施

  1.研究主题的选择

  案例研究都要有研究的重点和主题,这个主题常与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常见的疑难问题和困惑事件相关,一般来说可以从教学的各个方面确定研究的主题,如从教师教学行为确定主题——教学材料的选择、教学中的提问、教学媒体的使用、教学评价语言、课堂教学调控行为等;也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方式确定主题——探究性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合作学习、实践性活动等。另外从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等都可以确定研究的主题。

  研究者要了解当前教学的大背景,教改的大方向,要熟悉相关的《课程标准》和有针对性地作一些理论准备。还要通过有关的调查,搜集详尽的材料(如阅读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访谈等),同时初步确定案例研究的方向、研究任务,即初步确定案例的内容是关于教学策略、学生行为或是教学技能的研究。

  一般来说,案例研究主题的确定往往需要思考下面一些问题:即研究的事件是否对于自我发现更有潜力?选择的事件对学生是否有较大的情感影响(心灵是否受到震撼)?关键事件再现了前人(或自己)过去成功的行为吗?事件呈现的是一个你不能确定怎样解决的问题?事件需要你做出困难的选择吗?事件使得你必须以一种感觉不熟悉的方式或是仍在思考的方式回答吗?事件暗示一个与道德或道义上相关的问题吗?研究的主题如果反映以上的一些内容,那么这样的案例研究在自我学习、内省和深层次理解方面就可能更加富有成效。

  高中数学教学案例研究的主题内容主要集中在三方面:(1)学科特点的体现:如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本质属性的抽象、数学结论的推广等;(2)学生数学学习规律的探究:如数学学习习惯、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等;(3)教师专业知识的提升:如数学板书与电子屏幕的展示对学生思维的影响、数学语言的训练对人们思维的影响、数学知识模式化教学的优劣等。

  2.案例研究的基本方法

  (1)课堂观察。观察方法是指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自然状态下,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研究的一种方法。它可以是教师自己对教学对象——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片断进行观察,也可以由其他教师来实施观察,这两种观察的目的都是为了掌握课堂教学中的第一手资料。课堂观察方法不限于用肉眼观察、耳听手记,还可利用各种工具如照相、录音、摄像等作为辅助观察的手段,以提高观察的效果。对观察的资料,可以逐字逐句整理成课堂教学实录、教学程序表、提问技巧水平检核表、提问行为类型频次表、课堂教学时间分配表等,以便以后继续分析案例提供翔实的原始材料。

  (2)访谈与调查。对一些课堂教学不能观察到的师生内心活动,如教师教学的目的、教学程序的意图、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教学达标的成效等一些需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可以通过与执教教师的交谈以及和学生的座谈,以丰富和充实课堂教学观察的材料;对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回答问题的心理状态、解题思路等问题,也可以在课后做一些问卷调查;对学生达标的成度、效度,也可以作一些测试调查。从这些访谈、调查的材料中,再分析课堂教学的现象,不难发现造成各种课堂现象与教师教学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然后再具体寻找在哪个教学环节中出现问题,从中提炼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文献分析。文献分析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从过去和现在的有关研究成果中受到启发,从中找到课堂教学现象的理论依据,从而增强案例分析的说服力。当然,对广大第一线教师而言,这里所运用的文献分析方法,并不是为了论证新教育理论,也不是去归纳教育的宏观现象,而是通过有关教育理论文献的查阅,去进一步解读课堂教学的活动,挖掘案例中的教育思想。如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来获得有关的数学概念、法则与公式,那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就可以带着问题,查阅、分析有关文献资料,从学习中提高研究者自身的理论水平。

  (二)案例研究报告的撰写

  1.常见的案例报告格式

  撰写教学案例,结构可以灵活多样,并非要千篇一律、一个模式,而是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分析”、“案例过程——案例反思”、“课例——问题——分析”、“主题与背景——情景描述——问题讨论——诠释与研究”等。当前,国内外课堂教学案例编写的格式有多种多样。但不管何种编写格式,它们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对案例的客观描述;二是对案例中所述问题、关键教学事件等的分析。

  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案例编写的格式:

  (1)“描述+分析”式

  此格式的特点是将整个案例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主要为描述课堂教学活动的情景,后半部分主要针对情景中的一个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获得结论。案例的描述一般是把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某一片断像讲故事一样原原本本地、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描述的形式可以是一串问答式的课堂对话,也可以概括式地叙述,主要是提供一个或一连串课堂教学疑难的问题,并把教育理论、教育思想隐藏在描述之中。案例的分析部分是针对描述的情景发表个人或多人的感受,同时加以理论的分析与说明。分析方法可以是对描述中提出的一个问题,从几个方面加以分析:也可以是对描述中的几个问题,集中从一个方面加以分析。分析的目的是要从描述的情景中提炼问题的本质,讲述理论的解释,明确正确的方法,最终获得对关键教学事件的正确把握。

  (2)“背景+描述+问题+诠释”式

  此格式是一种要求比较高的编写格式,而且,它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也更大。通常它将整个案例分为四个部分:

  A.主题与背景

  主题是关键教学事件中所反映的案例主要观点,也是整篇案例的核心思想。背景主要叙述案例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的一些基本情况。当然,这部分的内容不宜很长,只需提纲挈领叙述清楚即可。

  B.情景描述

  与“描述+分析”式中的描述相同,主要突出主题所反映的课堂教学活动。

  C.问题讨论

  这是根据主题要求与情景描述,进行的分析、归纳、总结与提炼,包括学科知识的要点、教学法和情景特点以及案例的说明与注意事项。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为案例教学服务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认识水平与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不同的教学观念,不同的教学手段,所提出的问题也不同。对案例中所提出的主题以及情景描述中提出的问题阐述自己的见解。

  D.诠释与研究

  这部分主要是用教育理论对案例情景作多角度的解读。它包括对课堂教学行为的技术资料、课堂教学实录以及教学活动背后的故事等作理论上的分析。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课堂教学的效果高于预期的目标,反之教师期望的目标学生没有达到或有所偏离,教学内容呈现的先后与学生理解的程度、教学方法运用与学生内在动机的激发等环节存在着矛盾,这些事件的背后,必然隐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所以,通过诠释,挖掘这些事件背后的内在思想,揭示其教育规律就显得十分的必要。

  2.案例报告撰写的关键

  (1)掌握四个原则。要写好教学案例,除了平时多积累素材,学习他人的案例作品以提高写作技巧外,还应把握以下四点:

  A.主题性原则:要有捕捉关键教学事件的意识,以此确定案例研究的主题。为此要注意了解新的课程改革的动向、把握适合时代要求的数学教育方式、明确学生数学学习的难点和重点,寻找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规律。报告围绕主题进行情景描述和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这种描述不是简单的教学活动实录,要反映事件发生的过程,重点描述反映关键教学事件的变化和戏剧化的情境,犹如记叙文写作,突出主题,详写重点,雕刻高潮。

  案例鲜明的主题通常关系到教学的核心理念、常见问题、处理方法等等,可以说,主题就是案例的灵魂。而主题的最佳表现形式就是文题直接体现主题。因此,设计主题就要有新意、有时代感,通俗地说就是与众不同,要有独特见解、独家发现。来源于实践的.教学案例并非都有同等价值,关键要看撰写者对实践的发展与理论的升华程度,包括对题目的推敲。如有的教学案例重点描述了有戏剧性的情节,用了“细节决定成败”的题目,给人耳目一新,一下子揪住了读者的心。再如,一些有创意的题目《“导之有方”方能“导之有效”》、《跳出数学教数学》、《在数学的疑难处悟成长》、《捕捉资源因势利导》等等,让人一看题目就有阅读的欲望。实践证明,在写作案例时,选择有感悟、有新意的内容,在明确主题,恰当拟题后再动笔,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案例。

  B.理论性原则:解决问题的策略中应当蕴含一定的教育基本原理和教育思想。实际是将自己对教育理念以及教育基本原理的理解渗透于描述的字里行间,比如学生做了什么,参与程度,投入程度如何,教师如何引导点拨,师生心理、行为变化情况等,无不体现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育基本原理。

  C.叙事性原则:案例报告的书写方式是叙事式,它不同于论述式。叙事方式必须以课堂教学生动的事实为主要情节,可以夹叙夹议,也可以选择情景片段,可以是一节课中的情景,也可以是围绕一个主题的几节课的情景片段。

  D.学科性原则:数学案例报告一定要体现学科的特征,要有较深刻的理性思考,要反映数学的基本思想与方法,要符合课程标准,满足教材内容的呈现方法,积极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就是撰写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具体体现。

  (2)用好四种表述。教学案例的表述方法很多,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方法:

  A.故事式陈述法:就是教学全程或某一精彩教学片段实录,包括教师和学生的一言一行。陈述时,根据操作程序作一点“简评”,最后作“总评”。

  B.以案说理:对教学过程进行陈述时,舍去与文题不相关或不重要的部分,并强化与主题相关的重要情节,尤其是引发高潮的关键行为,然后有较长篇幅的理性思考。

  C.图表展示法:用图表进行统计的形式体现撰写者的教育思想,给人以一目了然的感觉,帮助读者迅速了解撰写者的写作意图,是常用的一种案例撰写方法。比如,描述学生的参与人数,投入程度,解决问题的质量等多个问题,都可以在一张或数张图表上用百分比或个(次)数进行统计。在每一张图表后,应有一段“分析”或“结论”,将撰写者的教学理念进行理性阐述,亦可在图表展示后,总的提出自己对案例的分析和建议。

  D.分析讨论法:在撰写时,应汲取分析讨论中最精彩的部分做深入、细致的全面记录,最后撰写者还必须对讨论情况做一分析,或提出一些值得今后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3.优秀案例的特征

  (1)时代性:一个好的案例描述的是现实生活场景——案例的叙述要把事件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应该以关注今天所面临的疑难问题为着眼点,至少应该是近年发生的事情,展示的整个事实材料应该与整个时代及教学背景相照应,这样的案例读者更愿意接触。一个好的案例可以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对案例所涉及的人产生移情作用。

  (2)真实性:一个好的案例应该包括从案例所反映的对象那里引述的材料——案例写作必须持一种客观的态度,因此可引述一些口头的或书面的、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材料,如对话、笔记、信函等,以增强案例的真实感和可读性。重要的事实性材料应注明资料来源。

  (3)适用性:一个好的案例需要针对面临的疑难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案例不能只是提出问题,它必须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具体措施,并包含着解决问题的详细过程,这应该是案例写作的重点。如果一个问题可以提出多种解决办法的话,那么最为适宜的方案,就应该是与特定的背景材料相关最密切的那一个。如果有包治百病、普遍适用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案例这种形式就不必要存在了。

  (4)反思性:一个好的案例需要有对已经做出的解决问题的决策的评价——评价是为了给新的决策提供参考点。可在案例的开头或结尾写下案例作者对自己解决问题策略的评论,以点明案例的基本论点及其价值。

  三、案例研究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1.选材面过窄。从内容上看,多数案例是关于课堂教学甚至局限于一节课的研究,往往不能说明问题,或者在一节课中,也只会从简单的对话分析问题,做不到全方位、多角度。这说明教师对教学情境的丰富性、复杂性和联系性认识不够。

  2.缺乏典型性。有的案例对教学实践没有挖掘与反思,随意摘取一些教学片段泛泛而谈、人云亦云,没有实用价值。不能够通过对某一事件现象的分析、处理、诠释,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样的案例对他人没什么借鉴作用。

  3.主题不明确。主要体现为:

  (1)主题涣散。有的案例象记流水帐,没有根据需要进行恰当的取舍,看不出作者要反映、探讨什么问题,缺乏指导性、创新性和参考性。

  (2)定题过于随意。有的案例直接用案例研究依据的文题为题目,如《“三角函数”教学案例》、《“抛物线”教学案例》等,题目不鲜明、不形象,影响读者的选读和案例的传播。

  4.结构不合理。案例作为一种文体,有它自己的写作结构,只有优化案例的结构,才能增强案例的可读性和指导性。如写成一般的教学设计,一般包括“备课思路、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课前准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内容;写成教学实录,把一堂课从头到尾详尽地记录下来,再写上作者的看法;重记录轻分析,过程描述多,评析少等等。没有创新,平淡无趣,看不出案例研究和反映的问题。

  5.描述与分析脱节。有的案例描述与分析矛盾,让人不知所云;有时反映的是一种观点,分析阐明的是另一种观点,虽然不矛盾,但联系不紧密;有的分析中热衷于抄录教育理论的一些条条,脱离案例描述的事件而空谈理论,显得空泛无物。

【高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高中数学教案08-16

高中数学教案12-30

【荐】高中数学教案01-31

高中数学教案【精】02-01

【热门】高中数学教案02-01

高中数学教案模板02-02

【推荐】高中数学教案01-25

高中数学教案【热门】01-25

【热】高中数学教案01-25

高中数学教案【推荐】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