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桂林山水教案

语文桂林山水教案

时间:2022-12-31 09:00:16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桂林山水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桂林山水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桂林山水教案

语文桂林山水教案1

  【教学目的】

  1、运用自制CAI课件展示画面,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之美,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理解力和想象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抓住静、清、绿、奇、秀、险,理解桂林山水的独特美,学习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图文结合,理解波澜壮阔、水平如静、峰峦雄伟、拔地而起、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屏障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画面展示和朗读,品味桂林山水的秀美。

  3、想像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景象。

  【教学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波澜壮阔、水平如静、峰峦雄伟、拔地而起、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屏障等词语的意思。

  2、对观察到的及合理的想象能流畅地表达出来。

  【教具准备】

  自制多媒体计算机课件(高亮度投影设备或大屏幕彩电一台和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出示课件:放一些风景胜地的图片(红叶似火的香山,峰峦雄伟的泰山,神奇峻秀的黄山。水平如镜的西湖,波澜壮阔的大海,幽深壮美的三峡) ,让学生初步感知祖国河山是如此多娇。

  师谈话:同学们看了录像,有很多同学又喜欢去旅游,到过很多地方,知道了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景色优美壮观。有无数名山大川像一颗颗珍珠撒落在祖国大地上。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到以山水秀丽闻名的广西桂林去旅游,欣赏那里的秀丽风光。好不好?(好)请同学们边听朗读看画面,边想: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出示课件,配画配乐的课文范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桂林山水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看图、欣赏、理解、学文

  (采取变序法教学)

  的确,桂林山水非常美,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美景的?

  1、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 初读,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学生质疑。你读懂了什么?把不懂的提出来与同学交流。

  ⑵ 观察,以说代读:

  运用CAI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漓江水的独特美。

  出示:静、清、绿画面各一幅,指导学生具体观察漓江水的特点。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把水的特点说具体。

  ⑶ 精读,理解重点:

  勾画书上具体描写漓江水特点的句子。反复读,找出重点词语体会漓江水的美。理解句子: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作者把什么比喻成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师小结:作者把水比喻成无暇的翡翠,写出了水的颜色,是闪光的绿、透明的绿、迷人的绿、醉人的绿,贴切而精妙,这不仅仅只是比喻漓江水的绿,也是对漓江水静、清、绿三大特点的综合描绘,使我们对它的爱幕之心油然而生。

  ⑷ 深读,相互交流:

  讨论:如果我们把这句话改一改,好不好?为什么?

  出示课件:比较句子具体描写的好处:

  ①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② 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自读句子,交流所得。

  ⑸ 品读,充分感悟:

  漓江水的美,我们真的.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吧!

  (轻声读、个别读、集体读、闭上眼睛试背)

  真美呀!别说作者连我们在座的人都被陶醉了,当作者从美景中醒过来,才发觉自己的船在前进,作者是从什么地方感觉到船在前进的?

  本段小结:

  这一段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抓住了水的特点,具体写出了漓江水的奇特美。

  2、总结学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刚才我们学第二自然段时是怎么学的?师生一起总结学习方法,课件出示学习方法。并用这种方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思考:第三自然段描写的是什么?抓住了哪些特点怎样写具体的?

  (分组讨论)

  出示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山的奇异、秀丽、险峻。根据课文结合画面,汇报讨论结果。学到这里你想对桂林的山说点什么?

  小结: 这一段具体形象地写出了山的特点。桂林的山奇异到山山不同,峰峰各异,秀丽得像苍翠壮美的屏风,像新生的竹笋;危险得叫人简直不敢站在它的下面,兀立的怪石好像时刻会栽倒下来。

  (指导学生入情朗读)

  3、学习第四自然段:

  桂林的山、漓江的水都那么奇特,那么美,如果把它们合二为一,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范读,生思考:

  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齐读一二两个分句,想想这样的山,这样的水指什么样的山,什么样的水?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出示课件:山围绕水,水倒映山的画面,让学生理解山水交融的景象。

  那么桂林山水的迷人之处就只表现在这些地方吗?出示课件:让学生具体形象地感知桂林山水之美所表现的地方。

  作者游览了桂林山水,他最深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4、学习第一自然段:

  正因为这里山美、水美,山水交融,加上绿树红花,竹筏小舟,更是优美奇绝,无与伦比,天下第一,所以,人们都赞美地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甲什么意思?甲天下呢?人们为什么会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三、小结,回归整体

  学生看着课件上的板书总结:因为作者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才乘船去游览,然后,具体写出了漓江水静清、绿,桂林山的奇、秀、险,最后写出作者的感受,这里确实美,美如画,不愧为甲天下的美称,前后照应,结构十分完整,作者是采用什么结构来描写的?

  这篇课文,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抓住了桂林山水与众不同的特点,运用比喻联想等手法,运用总──分──总的结构,把桂林的秀丽风光展现在我们眼前,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迁移训练,发散思维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游览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老师根据它的特点写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读读。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看法?我们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名胜数不胜数,现在你们都是小诗人,请把你知道的风景胜地根据它的特点也写一首小诗。

  (交流学习)

  五、说话练习

  桂林山水非常美,我最喜欢( ),因为( )。我真想( )。

  结束语: 同学们,桂林这里之所以山清水秀,景色迷人,是因为桂林的人民保护好了桂林的山水,中外游客珍爱桂林山水,我们家乡的巴岳山也非常美丽。我们要热爱她,保护她,让我们的家乡更美丽,让我们祖国的天更蓝,山更秀,水更清。

语文桂林山水教案2

  设计理念:

  创造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带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在自主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自学自悟,自得其乐;以读代讲,通过领悟桂林山水的特点,陶冶爱美情趣,激发爱国之情;学习作者细致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设计特色:

  发挥个性,自主学习;图文结合,多向导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通过看图、学文,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通过品味词句,反复诵读积累语言,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写出桂林山水的特点的。

  教学流程:

  一、从课题切入,图片激趣:(5分钟)

  谈话导入:孩子们,老师听说你们个个见多识广,知道我国的许多风景名胜,谁愿意来给大家介绍介绍有关桂林的情况呢?(板书:桂林)谁能告诉大家你的.资料是从哪儿得来的?(看来从网上获取资料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板书:山水)桂林的山水非常美,我们一同去观赏观赏吧。(播放桂林山水配乐图)

  二、以读代讲,理解课文内容。(17分钟)

  师:作家陈淼不仅身临其境去观赏了美丽的桂林山水,还把它用优美的文字记录了下来,大家想读读吗?下面就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熟读课文:可以轻声读、大声读、同桌齐读、快速默读、站着读……

  1、学习第二自然段。(7分钟)

  (1)抽生朗读课文。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段?(教师板书:静、清、绿)

  (2)问: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一自然段读好呢?(1、重读有些词语:如“波澜壮阔、水平如镜、静、清、绿……”2、漓江水的三个特点要读出喜爱和赞美的语气。)师配乐范读课文。

  (3)自由读,抽读。

  (4)理解课文内容。

  师:作者为什么要写大海和西湖?(采用对比,突出了漓江水独特的美)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还可以看见什么呢?作者在写漓江水的特点时还运用了排比句式。谁能仿照作者的写法说一个排比句?

  (5)男生齐读这一自然段。

  2、学习最后一自然段。(3分钟)

  (1)抽生读课文,说说读了后的感受。

  (2)抽生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然后齐读本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5分钟)

  (1)抽生读课文。说说为什么喜欢这段?(教师板书:奇、秀、险)

  (2)指导朗读,分组读。

  (3)桂林山的特点作者运用了三个分句写得非常的生动具体,你觉得每个分句里哪个词语最能概括它的特点?(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

  (4)引读本段。

  4、学习第一自然段。(2分钟)

  (1)抽生读课文,问:你知道了些什么?(教师板书:甲天下)

  (2)齐读本段。

  三、欣赏我国其他地方的风景名胜配乐图片,然后结合实际说说我们北川的风景名胜,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5分钟)

  四、分组交流讨论,学习写作方法(5分钟)

  屏显

  1、作者游览桂林山水的观察点在哪儿?

  2、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3、主要是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观察的?(观察点:船上;顺序:由近到远;景物特点:外形)

  五、拓展延伸。(8分钟)

  师:桂林的山水实在太迷人了,下面就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赞美它吧(可以画画桂林山水;可以美读课文;可以写写学文后的感想;可以写诗歌抒发自己的感情……)

  板书设计:

  水:静清绿

  6、桂林山水 甲天下

  山:奇秀险

语文桂林山水教案3

  【设计说明】

  本课教学,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在重视改进教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在让学生学会的同时,更要指导学生会学。本课教学,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抓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做到因道学文,以文悟道,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言文字课。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学习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法特点】

  1、本课的教学思路:

  先整体后部分再整体,也就是先整体感知,直奔中心,接着部分深究,逐层渗透,最后再现整体,深化中心。

  2、教给学生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以及抓关键词学句的方法。

  3、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方法。第二节的教学由教师扶,第三节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进行点拨引导。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喜欢旅游,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桂林,看看那里的山水。桂林是我国广西的`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是著名的游览胜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往参观旅游。为什么呢?因为桂林山水素有甲天下的美称。

  (出示多媒体课件,边看边思:桂林山水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桂林山水相关的图片展示:

  二、揭示学法,理清脉络

  1、第一步,找出中心句,理解意思,说说作用。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并划出中心句)

  读后讨论交流,明确:

  ⑴ 中心句是:

  桂林山水甲天下。

  ⑵ 用抓关键词的方法理解句意:

  先学懂甲的意思,再理解全句的意思:桂林山水天下第一。

  ⑶ 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写出桂林山水的秀丽,也抒发作者赞美桂林山水的感情。

  2、第二步,围绕中心句,了解内容,理清思路:

  先指名读课文,思考:

  文章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内容?是怎样一步一步写的?

  读后讨论交流,明确:

  ⑴ 课文围绕中心句写了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

  ⑵ 先总的介绍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具体描写漓江的水是怎样的水,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山。

  ⑶ 最后写游览桂林山水总的印象和感受。

  (据此给课文分段,理清思路,按总起──分述──总结的方法分段)

  3、第三步:

  围绕中心句,学习词句,领悟感情。

  默读思考:从哪些词句能看出漓江的水甲天下?课文写了漓江水的哪些特点?用什么方法写的?读后讨论交流,明确:

  ⑴ 大海的水波澜壮阔,很美;西湖水平如镜,也很美。可作者说从没见过漓江这样的水,说明漓江的水胜过大海和西湖,比大海、西湖更独特,更美丽。是用比较的方法写出漓江的水甲天下。

  ⑵ 漓江的水有静、清、绿三个特点:

  写静,是通过人的感觉来写的──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写清是从视觉的角度写的──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写绿是用比喻把内容写具体的──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结合教学比喻句,知道句中把漓江的水比作绿色的翡翠)

  ⑶ 个别读,引读,要读出感情。

  (特别注意三个啊的读音:真静啊 nga.真清啊 nga,真绿啊 ya)

  三、总结方法,自学感悟

  思考题:从哪些词句中能看出桂林的山美得甲天下?课文写了桂林山的哪些特点?用什么方法写的?

  自学后讨论,教师引导,结合进行朗读指导,明确:

  1、作者先用比较的方法写出桂林的山胜过泰山和香山,说明桂林的山甲天下。

  2、再用生动的比喻描写出桂林的山奇。

  (结合看图,理解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并理解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的词意)

  3、同样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描写桂林的山秀。

  (结合看图解释:翠绿的屏障)

  4、桂林的山很险,抓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词语,领会山势之险。

  5、结合学习比喻句,分别说出在这些比喻句中各把什么比作什么?

  6、反复诵读课文,特别注意三个啊的读音:

  真奇啊(ya),真秀啊(wa),真险啊(na)。

  四、深化重点,揭示中心

  1、学习重点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先学懂词意:

  舟,指小船;

  碧波,碧绿的波浪;

  画,画卷;

  游,游览。

  再学懂句意:

  小船行驶在碧绿的江面上,人好像在美丽的画卷中游览。句子形象地写出桂林山水的无比秀美。也抒发了作者赞美桂林山水的情感。

  2、句子的作用与开头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照应,并有总括全文的作用。

语文桂林山水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听歌导入、触发情感

  1、课前听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

  2、刚才大家听到的歌曲的题目是《山歌好比春江水》,这是一首广西壮族非常有名的山歌,广西壮族是一个歌的民族。不仅山歌有名,而且广西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旅游胜地,那就是桂林(幻灯出示:桂林)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幻灯出示:甲天下)“甲”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吗?

  3、为什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呢?(幻灯?)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下面我们就一同去桂林游览一番,让我们一起走近桂林的山和水,相信你会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的。

  二、初步感知,进入情境

  1、现在开始我们的桂林之旅吧,请先来欣赏一组精彩的桂林山水图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桂林的山水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2、师做文字说明:

  看,桂林的山美,水也美。瞧,青山浮水,绿水映山。这山,这水是那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桂林甲天下的美景。烟雨蒙蒙的漓江,又是另一番的景象。看!这是骆驼山,呵!一只多么逼真的大骆驼!象鼻山的夜景多美丽,它可是桂林的象征哦。走进桂林的绿水绿山,让人觉得仿佛走近了仙境一般。

  三、潜心品读,体会情感

  1、了解桂林的水:

  ⑴ 好,让我们从桂林的美景中回来,回到课文,先来了解美丽的漓江。

  介绍漓江:如诗如画的漓江是桂林山水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如同一条秀丽的玉带般,全长有170多千米。

  ⑵ 它之所以这么美丽,是因为它有三个特点,你们能在课文中找出来吗?

  ⑶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呢?根据学生回答:

  板书:静、清、绿。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呢?

  ⑷ 这些句子该怎么读才能表达出来漓江的特点呢?请你从中选择一句,试着读一读。

  ⑸ 指导朗读:

  谁来读读描写“静”的语句?

  (指名读)

  找到静的'感觉了吗?

  指名生说后,那你能读得更“静”吗?

  (出示幻灯)

  你们瞧,这就是漓江的水。你们感觉它在流动吗?听得见水流的声音吗?多静啊!我们一起来感受那水平如镜的漓江水吧。

  ⑹ 接下来,谁愿意来自告奋勇说,我愿意读哪个特点的句子?

  指名生读。

  (生读“清”的语句)

  刚才,我听你在读“清”这个字时,读得特别轻,这是为什么啊?

  生答,你真会读书,其他同学是怎么理解的呢?

  漓江的水到底有多清呢?请大家再看这幅图片,看,山的影子是那么清晰地倒影在水中

  (齐读)

  让我们来由衷地发出赞叹:

  漓江的水真清啊……

  ⑺ (生读“绿”的语句)

  怎么样?读出“绿”的感觉了吗?

  指名生说,那你来试试,行吗?

  这回,感觉满眼是绿了吗?

  (让读的学生说说理解)

  发言精彩的话,给予鼓掌,瞧,(幻灯出示)放眼望去,一片绿色,漓江的水真美啊!让我们一起伴着优美的乐曲来朗读这几句精彩的描写吧,再次来感受一下漓江的水独特的美。

  ⑻ 听你们绘声绘色的朗读,老师突然有这样一个灵感:

  这儿有一些跟课文内容相符的图片,请你给图片配音。使图片更美有兴趣吗?

  (有)

  不过,给图片配音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得把这段话记住,然后根据画面激情地讲解,有信心吗?

  (有)

  那就试试吧。

  谁愿意来当一回配音演员?

  指名配音,怎么样?像个配音演员吗?为什么要配上“大海”、“西湖”句子?谁愿意来试试?

  那么我们一起来过把瘾吧。让我们来深情地赞赞漓江的水吧。

  挺不错,说不定10年后,我们班还真出几个著名的配音演员呢!

  2、了解桂林的山:

  ⑴ 过渡:

  漓江的水那么静、那么清、那么绿,真是太美了,让我们不由地赞叹:桂林的水甲天下啊!不过你可别只顾着低头看水,而忘了抬头看两岸美不胜收的山呀!桂林的山的特点是什么呢?请大家快速的读读这一段,与前一段做个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⑵ 指名说,那快速回忆一下,我们怎么学习桂林的水那段的?

  ⑶ 小结:

  找到桂林山特点──读你印象最深特点的语句──谈谈体会──深情地读。

  ⑷ 生自学,可同桌一起学习。

  ⑸ 交流:

  奇、秀、险(板书)

  ⑹ 你对哪个特点印象最深刻?

  (生读“险”的语句,并谈感受)

  这么险的山峰高高的矗立着,课文中用了一个词来形容

  (生答:危峰兀立)

  (出示幻灯)

  看,这就是危峰兀立。能把这个词语读好吗?想象一下,你站在山脚或山顶。这里的“危”就是──

  (生答:险)

  多险?

  (生答:好象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能把这句好读好吗?

  ⑺ (生读“奇”的语句,并谈感受)

  幻灯出示,这就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能读好它吗?

  课文中好象就写了三种形状啊?

  请大家联系我们看过的图片,或者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形态说得具体些!“像老人,像巨象,象骆驼……”

  (示意学生说下去)

  老师这里还有这样一首描写桂林山奇的诗。

  (幻灯:桂林阳朔一水通,快轮看尽千万峰,有山如象鼻,有山似飞龙。有山如军舰,有山似芙蓉,有山如卧佛,有山似书童。有山如万马奔驰,有山似牛女相逢。有山如五女相逢,有山似耕作的老农。有山如将军升帐,有山似左右侍从 )

  许许多多的的形状,数不尽,这就是──

  (生答:形态万千)

  这么多奇形怪状的山峰矗立在那里,就是──

  (生答:奇峰罗列)

  哪些同学对“奇”感兴趣,把这句话读好。

  ⑻ (生说“秀”)──在你的眼里,那些山都活了,能把自己的感悟读出来吗?

  ⑼ 同学们,桂林山的一个特点就足以让我们欣赏,品味,如今,它集这些特点于一体。难怪作者要这样赞叹──

  (生:我攀登过……游览过……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是峰峦雄伟的泰山不够美吗?是红叶似火的香山不够迷人吗?而是──

  (生:桂林的山实在太美了!跟它相比别的山就逊色了)

  师:因此,我们说,桂林的山──

  ── (生:甲天下!)

  3、总体了解山水:

  师:孤立地看,桂林的水很美,桂林的山也很美。山绕水,水映山,山水相映成趣,浑然一体!看──(出示剪辑的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有关图片)

  师:这样的山……这样的水……再加上空中……山间……江上……

  (教师作适当提示,生根据画面描述──)

  (生:围绕着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云雾迷蒙,绿树红花,竹筏小舟…… )

  师: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一幅画!

  (生:应该是“连绵不断的画卷”,书上也是这么写的!)

  师:你们说的没错。可用画来形容眼前的美景,也没错啊!

  (师作迷惑不解状)

  生:漓江的水静、清、绿,桂林的山奇、秀、险,特点很多,所以要用“连绵不断的画卷”来表达。

  师:哦?这些特点都是孤立开来的?

  生:不是!它们应该是浑然一体的!

  生:因为这里的山很多,这里的水很长,这样的景色既看不完,也看不厌,说不尽道不完。所以要用“连绵不断的画卷”来表达。

  师:是啊!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从桂林城到阳朔,航程有80多公里,这一路的风景怎是一幅画所能画完的呢?

  (出示小黑板:“连绵不断的画卷”)

  能把它读好吗?

  (生读得有声有色)

  师:难怪作者赞叹──(多媒体映示相关文字)

  生:“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师:当代著名作家贺敬之这样深情地赞美桂林山水──我们来一起合作深情地读读。

  (多媒体映示《桂林山水歌》开头部分的诗句,师生深情吟诵)

  师: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

  生: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师: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

  生: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师:水几重呵,山几重?

  生:水绕山环桂林城……

  师:是山城呵,是水城?

  生:都在青山绿水中……

  师:同学们,诗很美,课文中的语言也同样很美!让我们好好地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

  (生各自练读,指名配乐朗读,根据画面提示试背)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们真想由衷地赞叹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

  四、总体升华

  1、同学们,桂林美景83千米,一幅多么宏伟的连绵的画卷啊,可这83千米,在我们伟大祖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上,她又是多么微不足道啊,我们的祖国美丽的山河又何止于桂林山水啊!同学们,让我们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而自豪吧!

  2、山峰蜿蜒重叠,江流曲曲弯弯,听,顺着水流又飘来了好听的山歌:

  常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这堂课。

  五、选择性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在书上画下来,抄在本子上。

  2、阅读有关描写“大海”“西湖”“泰山”“香山”的文章,并把你最喜欢的一段摘抄下来。

  3、阅读其他有关“桂林山水”的文章。

语文桂林山水教案5

  学习目标

  1、品读桂林之“山”的段落,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用课文新出现的语言现象赞美桂林的其他美丽的景象。

  3、拓展积累课外自然风光图片的词句说明。

  设计理念:语文教学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一种能力建构。学生的语言(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主要是靠语言实践,即“言语学习”,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正确途径,不断吸收和积累语言,习得和积淀语感,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祖过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语言引入

  上节课,我们留下了一个如何使语言表达更流畅的悬念,王澈同学敢于向书本的语言挑战,认为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应该搬到漓江的水“静”的内容后面,语言才连贯,是不是呢?咱们读一读,出示: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船浆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姜波同学认为:这样一改,意思到连贯了,但是不如书中的`原句有情趣,不如书上的句子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

  高鹏飞同学则结合他们两人的意见,对课文作了这样的变动:我们来读读感受感受。出示: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船浆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水中的鱼儿在欢快的游泳,才让你感觉到你置身水边,真令人心旷神怡;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巨大的宝石,熠熠闪光好一幅清幽恬静的画面。

  这三位同学的创造性读书的精神实在令人钦佩。咱们学语文,就是学他人的语言,形成自己的语言。

  (语文课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的言语学习和实践活动。语文课的根本宗旨是要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言语能力的发展。利用学生中出现的对课文原有言语的评价这一契机,组织欣赏学生自己创造的言语,可有助于提高言语感受能力)

  二、桂林之山语句的品读

  1、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描述“桂林之山”的这部分语言。

  出示:选择学习1、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细细品味哪些语言写得特别有魅力;。

  3、可以是其他的学习方式(如导游介绍等)

  (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无论选择哪种学习内容,均围绕语文的学习目标——学习言语来进行。)

  2、反馈学习情况。

  (1) 哪些语言写的特别有味道呢?在学生的品味词语中教师版图。

  出示:桂林的山真险啊,一座座把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像,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奇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到下来。

  (2) 在学生展示朗读情况时结合具体的指导。

  朗读的形式可以是想象情景读、找个对手比赛读、配上音乐美美的读、无论是何种形式强调的是读书的质量有没有提高。

  (3)学生展示除朗读、品词品句外的学习情况。

  3、学生背诵课文的“山”之内容。

  (一个优美生动的排比句,通过一次又一次饶有趣味的品读,让学生品出味儿来,读出情来,并熟读成诵。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深入体悟,不断吸收,体现“读”中有教,寓教于读的语文教学思路)

  三、 读最后一段

  师:从课文的语言中我们感受到桂林的水以他的“静”、“清”、“绿”闻名于世。“桂林的“山”又以他“奇”、“秀”、“险”闻名遐迩。重要的是“山”美得不孤独,“水”美得不寂寞,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相依,情谊绵绵。正如课文最后一段所说的——

  1、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2、指导读。用读的好的同学介绍经验等方法进行读的指导。

  1、 背诵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四、拓展延伸

  1、这么美的“山”,这么美的“水”,另多少文人,心驰神往。怪不得伟大的诗人贺敬之看到这奇妙的景象由衷的发出感叹:

  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水几重啊,山几重?水绕山环桂林城……

  是山城啊,是水城?都在青山绿水中……

  ……黄河的浪涛塞外的风,此来关山千万重。

  马鞍上梦见沙盘上画:“桂林山水甲天下……”

  2、 最近,我也去了趟桂林,我记下了这样的话语

  音乐响起时展示图文并茂的桂林山水图。

  画1——一水遥伸万山间; 画2——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zan);

  画3——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 画4——无数青山浮水出;

  画5——山在虚无飘渺间; 画6——青山耸翠白云飞;

  画7——神秘风彩诱人醉; 画8——兴坪晚霞瑰丽景;

  画8——浓淡相间景有致; 画9——江峰回转玉水带,悠悠闲处有奇峰

  画10——青峰倒影山浮水,漓江渔火唱晚归。

  3、 学生写话。你们想到桂林看一看迷人的山水吗?

  放一小段录象,用你们的笔抒你们的情。可以用课文中出现的语言现象,也可以像贺敬之一样写一首小诗,当然也可以和老师一样写一句诗。

  4、学生展示自己的语言内容)

  (一个个典型的画面,融言语的意义蕴涵、形象内涵,情感内涵于一体,是教师在言语作用下调用自己库存的表象进行心灵重构的结果。除了能把学生带进一个美好的山水世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悟言语的丰富性,体会同一种景象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现,学生在吸收课文语言、贺敬之语言、教师的语言的基础上不断的生成新的言语。)

  五、 课外学习

  收集有关祖国自然风光的图片,给图片写几句说明,参加班里举办的图片展览。

语文桂林山水教案6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教学,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在重视改进教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在让学生学会的同时,更要指导学生会学。本课教学,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抓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做到因道学文,以文悟道,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言文字课。

  一、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学习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法特点

  1、本课的教学思路是:先整体后部分再整体,也就是先整体感知,直奔中心,接着部分深究,逐层渗透,最后再现整体,深化中心。

  2、教给学生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以及抓关键词学句的方法。

  3、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方法。第二节的教学由教师扶,第三节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进行点拨引导。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主要步骤】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喜欢旅游,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桂林,看看那里的山水。桂林,是我国广西的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是著名的游览胜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往参观旅游。为什么呢?因为桂林山水素有甲天下的美称。

  (有条件的可让学生观看桂林山水的录像片断,边看边思:桂林山水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二、直接揭示学习课文的方法: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

  怎么学呢?逐一揭示操作步骤:

  1、第一步,找出中心句,理解意思,说说作用: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并划出中心句)

  读后讨论交流,明确:

  ⑴ 中心句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⑵ 用抓关键词的方法理解句意:先学懂甲的意思,再理解全句的意思:桂林山水天下第一。

  ⑶ 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写出桂林山水的秀丽,也抒发作者赞美桂林山水的感情。

  2、第二步,围绕中心句,了解内容,理清思路:

  先指名读课文,思考:文章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内容?是怎样一步一步写的?

  读后讨论交流,明确:

  ⑴ 课文围绕中心句写了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

  ⑵ 先总的`介绍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具体描写漓江的水是怎样的水,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山,最后写游览桂林山水总的印象和感受。

  (据此给课文分段,理清思路,按总起分述总结的方法分段)

  3、第三步,围绕中心句,学习词句,领悟感情:

  默读思考:从哪些词句能看出漓江的水甲天下?课文写了漓江水的哪些特点?用什么方法写的?

  读后讨论交流,明确:

  ⑴ 大海的水波澜壮阔,很美;西湖水平如镜,也很美。可作者说从没见过漓江这样的水,说明漓江的水胜过大海和西湖,比大海、西湖更独特,更美丽。是用比较的方法写出漓江的水甲天下。

  ⑵ 漓江的水有静、清、绿三个特点。写静,是通过人的感觉来写的──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写清是从视觉的角度写的──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写绿是用比喻把内容写具体的──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结合教学比喻句,知道句中把漓江的水比作绿色的翡翠)

  ⑶ 个别读,引读,要读出感情。

  (特别注意三个啊的读音:真静啊 nga,真清啊 nga,真绿啊 ya)

  ⑷ 书面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的第一张表格。

  三、指导学生用学习第二节的方法自学第三节课文

  思考题是:从哪些词句中能看出桂林的山美得甲天下?课文写了桂林山的哪些特点?用什么方法写的?

  自学后讨论,教师引导,结合进行朗读指导,明确:

  1、作者先用比较的方法写出桂林的山胜过泰山和香山,说明桂林的山甲天下。

  2、再用生动的比喻描写出桂林的山奇。

  (结合看图,理解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并理解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的词意)

  3、同样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描写桂林的山秀。

  (结合看图解释:翠绿的屏障)

  4、桂林的山很险,抓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词语,领会山势之险。

  5、结合学习比喻句,分别说出在这些比喻句中各把什么比作什么?

  6、反复诵读课文,特别注意三个啊的读音:真奇啊(ya),真秀啊(wa),真险啊(na)。读后完成课后第一题的第二张表格。

  四、学习课文第四节,重点领会句子的意思和作用

  1、学习重点句: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先学懂词意:舟,指小船;碧波,碧绿的波浪;画,画卷;游,游览。再学懂句意:小船行驶在碧绿的江面上,人好像在美丽的画卷中游览。句子形象地写出桂林山水的无比秀美。也抒发了作者赞美桂林山水的情感。

  2、句子的作用:

  与开头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照应,并有总括全文的作用。

  五、听全文录音

  再次领略桂林山水的奇丽体会课文中所描绘的意境,领会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之情。

语文桂林山水教案7

  教学目标:

  1.学习第三、四自然段,了解桂林山的特点。

  2.背诵全文。

  3.检查生字、新词。

  4.总结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读文,看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哪些不同?把桂林山的特点画下来。

  特点:奇(拔地而起,形态万千)

  秀(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

  险:(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2.结合课文解释: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屏障;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拔地而起:指桂林的水不像一般的山逐渐高上去,而是仿佛从地面上突然高出来的似的。拔:高出、超出。

  各不相连:指桂林的山不像一般的山连绵起伏,接连不断。而是各自都平地崛起,互不相连。

  奇峰罗列:罗列:排列。奇形怪状的山峰沿江排列。

  形态万千:各有各的样子。有的像,有的像……

  屏障: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指桂林的山像屏障似的遮挡着这一带。

  危峰兀立:高高的山峰直挺挺地耸立着。危:高,兀:高高突起。

  怪石嶙峋: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的`样子。

  3.练习朗读(可小组中互相读)读出桂林山的特点和喜爱之情。

  板书

  4.小结:作者在观察桂林山时用了什么方法?描写时又用了什么方法?

  观察:抓特点。观察时注意了山的形与色并进行了丰富的想象。

  描写: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了桂林山的特点,比喻句、排比句式的使用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形美、色美,使人读起朗朗上口,富有诗韵。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朗读第四自然段。想象一下:"这样的山围绕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然后说一说。

  (三)检查生字预习

  (四)指导背诵

  1.朗读练习。

  2.熟读后再练习背诵。背诵时先求熟练,后求有感情。

  (五)指导课后思考·练习第三题

  (六)作业

  1.抄写字、词。

  2.背诵全文。

语文桂林山水教案8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广西什么地方的风景最美?

  生:广西桂林的山水最美。

  师:有多少小朋友到过桂林?(数生举手)你们觉得桂林的山水怎样?

  生:桂林的山水很美。

  师:没去过桂林的小朋友想去吗?一定想去的。李老师也没去过桂林,也很想去。今天李老师和小朋友从课本上到桂林游览一下,好吗?(板书课题)现在请小朋友翻开书,听老师读读课文,看看桂林山水怎样美。(范读课文)这篇课文你们喜欢吗?

  生:(齐答)喜欢。

  师:好。请你们认真地读一读。老师有两个要求:第一,要弄清每一小节课文写的是什么;第二,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小节课文内容。(生自学课文)

  师:学完了吗?谁能说说各小节的内容?

  生:第一小节课文写桂林的水。

  师:是写桂林的水吗?

  生:是写乘着船观赏桂林的山水。

  师:(板书:山和水)第二节呢?

  生:写桂林的水。

  师:(板书:水)第三节呢?

  生:写桂林的山。

  师:(板书:山)第四节呢?

  生:写桂林的山和水。

  师:(板书:山和水)

  我们先来弄清课文写的顺序,课文先总的写桂林的山和水,然后分别写桂林的水怎样,山怎样,最后又总的写桂林的山水怎样。全文顺序是先总后分再总。谁能用一句话把课文内容概括出来?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理出文章写作的顺序,使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了解。〕

  师:(板书:甲天下)桂林的山水甲天下的“甲”是什么意思?

  生:最好的。

  生:是第一的。

  师: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是说桂林的山水是最好的,最美的,是第一的。它像美丽的图画。你们看(示放大图),桂林的山水多美!谁说说?

  生:桂林山青水秀。

  生:桂林的山有各式各样的,有的像老人、有的像骆驼,有的像大象。桂林的水很清,可以看见河底。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你们想想,刚才大家这样认真地看,可以用个什么词来说?

  〔用图显示情境,从情境中引出新词,让学生从情境中理解词义。〕

  生:欣赏桂林山水。

  师:对的。还可以用什么词?

  生:观看。

  师:观看桂林山水可以,但是玩赏的意思没说进去。

  生:观赏。

  师:对。大家跟我说,欣赏桂林山水,观赏桂林山水。(生跟说)用“欣赏”的句子,一般都可以换上“观赏”。比如可以说欣赏水平如镜的西湖,也可以说观赏水平如镜的西湖。

  但是有时候,可以用“欣赏”的句子却不能用“观赏”代替。比如说我欣赏音乐,不能说我观赏音乐。为什么?

  生:因为观赏是看,欣赏可以是看,也可以是听。

  师:对。因为音乐是听的,观赏的“观”包含了看的意思。

  〔引导学生找出近义词进行比较,既积累了词汇,又加深了对词的理解。〕

  现在我们来观赏一下漓江的水。先看图,再读读书。看看漓江水怎样美,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大家读书的时候,要学会把主要的意思抓住。这一节课文有哪些词语把桂林的水的特点写了出来?找出这些词,画上这样的符号“。。。。”。

  (生自学。教师巡视。)

  〔破从头讲起的程式,暂时搁下头一句不讲,抓主要内容讲,突出了重点。〕

  〔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

  师:看好了吗?找好的请举手。请你说。

  生:静。

  师:你找到了桂林的水的一个特点“静”,还有呢?

  师:清、绿。

  师:(板书静、清、绿)

  漓江的水静、清、绿。请小朋友用几个词把这三个字连接起来,把写漓江水特点的几个字组成一个句子。

  生:漓江的水又静又清又绿。

  师:对不对?还可以怎么说?

  生:对的。还可以这么说,漓江的水不但静,而且又清又绿。

  〔找出重点词,并用关联词组成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既进行了阅读能力、概括能力的训练,又进行了字、词、句基本训练,理解静、清、绿三个词在句子中是并列关系。〕

  师:刚才同学们用一些词,把几个词连起来成为一句话,这句话就是这小节的内容。如果我们告诉人家:漓江的水又静又清又绿,能让人感到漓江水很美吗?假如我们把静、清、绿三个字重叠起来,怎么说?漓江的水棗

  生:漓江的水静静的。

  生:漓江的水清清的。

  生:漓江的水绿绿的。

  师:把静、清、绿几个字重叠起来,语气加重,就使人觉得漓江的水很静、很清、很绿。

  我们看到漓江的水这么美,感叹起来,该怎么说?

  生:漓江的水真静啊!

  生:漓江的水真清啊!

  生:漓江的水真绿啊!

  〔将形容词重叠,变陈述句为感叹句,从词和句的变化中,让学生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

  师:这三句,大家说得很有感情。现在请你们念课文中的这句话。

  生:(念第二小节第二句话)

  师: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念轻声,拖长声音,然后把声音压平。(示范)

  生:(再念)

  师:好多了。第二句漓江的水真清,看得见底,要念出清得见底的意思来。“清”字先向上扬一点,再轻轻拖一下。(师范念)

  生:(齐念第二句)

  师:绿,是很美,念时要念出美的意思来。

  生:(齐念第三句)

  师:很好。用感叹句,把我们对漓江的爱表达出来了。书上就用感叹句来写的。光感叹能把漓江水怎么静、怎么清、怎么绿告诉人吗?

  生:不能。

  师:漓江水静到什么程度,清到什么程度,绿到什么程度,要补充说明。你们看书,我念上半句,你们念下半句。(略)

  〔用引读方式,便于学生理解补充说明部分的内容。〕

  师:书上说漓江的水静得让你不知它在流动,漓江的水清得连沙石都看得见,这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就来一次遐想旅行,我们从南宁坐上火车,九个小时后就到桂林了。

  江边有只小船在等我们。我们坐上这只小船荡舟漓江,观赏着漓江的水。现在你们眯着眼,看着漓江的水,想想它怎么静、怎么绿。(师哼《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曲子)你们感觉到怎样?

  〔运用遐想旅游、哼乐曲的方式,创设情境,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体味文中意境。〕

  生:我好像听到漓江的水哗哗响。

  生:我觉得漓江的水很清。

  生:我觉得只听到划桨的声音。

  生:漓江的水真清,一座座山的倒影都映在水中。

  师:漓江的水不光静,不光清,还很绿。你们看这句:绿得像无瑕的翡翠,“翡”字上面是什么字,下面是什么字?

  生:上面是“非”字,下面是“羽”字。

  师:翡翠是什么?

  生:是玉石。

  师:预习得好。是玉石。这种玉石是很绿的。玉石上面如果有一个斑,那叫什么?

  生:瑕。

  师:漓江的水像一块玉石,无斑斑点点的叫什么?

  生:无瑕的翡翠。

  师:像无瑕的翡翠,漓江的水就这么美。现在请女同学念,大家体会这种感情。

  生:(念课文)。

  师:现在李老师另念几句写漓江水的句子,意思和书上的一样,只是说法不同。你们比比看有什么不同,哪种说法好。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也很清,连江底的沙石也可以看见。

  这里的江水又绿,绿得像无瑕的翡翠。

  这样写美不美?为什么?

  生:书上用排比句的写法,还用了感叹句。

  师:书上用了排比句,什么是排比句?书上把写漓江水美的意思的内容,排成一串句子,这些句子的结构是差不多的。这样可以加强语势,给我们很深的印象,这就是排比句。运用排比句的写法,就把这种又静又清的气势写出来了。谁能把这种气势念出来?

  生:(齐念)

  〔教师有意改变排比句式,让学生从具体语句的对比中,体会排比句的修辞作用。〕

  师:这节写漓江的水,写到这儿,李老师有个问题,这段是写漓江的水的,那么从第二节开始就写“我们荡着小船……”可以吗?为什么要写“看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

  生:写大海和西湖,可以衬托出漓江水又静又清又绿。

  师:是这样。这样才使我们知道桂林的水甲天下。现在请大家念这句话。

  生:(念)

  师:“波澜壮阔”就是大海里的波涛很大,一个接一个,气势很大,“水平如镜”的“如”是什么意思?

  生:像的意思。

  师:你学得很好。水静静的,很平,就像一面镜子。这些句子是衬托的,怎么念?

  生:(念第二小节)

  师:这节写什么?

  生:写桂林的水静、清、绿。

  师:这节写桂林的水的特点。写桂林水甲天下。

  〔以设疑方式,回顾前文,引导学生弄明白,开头一句话,在本节课文中起衬托作用。〕

  师:现在请一个同学读一、二两小节课文。

  生:(念课文)

  师:今天我们学了排比句,我请你们做个小作业;(示小黑板:我爱大海、西湖和漓江的水)这是一个句子,大家把它说成个排比句。可以先说个简单的,比如“我爱大海”……

  生:我爱波澜壮阔的大海,我也爱西湖和漓江。

  师:你只说了两只。不行,要说三句。

  生:我爱波澜壮阔的大海,我爱水平如镜的西湖,我爱又静又清又绿的漓江水。

  师:小朋友学得很好。这节就学到这里。下课。

  〔设计把句子改成排比句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并通过扩句,让学生体会:把事物描绘得具体、形象,句子才有丰富的蕴含。〕

  第二课时

  师:上一节课,我们观赏了桂林的水,这一节课,我们再游桂林的山。桂林的山怎样美呢?让我们读课文第三小节。请大家读两遍。第一遍读懂,有不懂的做上“?”记号。第二遍要抓住重点。把表示桂林山的特点的词语画下来,记上这样的符号“。。。”,大家在下面学,请一个同学到上面来画。(出示抄好第三小节课文的小黑板,一个学生上讲台边读边画出不懂的词语。)

  师:她有这些不懂的问题,你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

  生:危峰兀立是什么意思?

  生:拔地而起、香山这两个词我不懂。

  师:香山是一座山的名字,在北京。香山上的红叶很多,很有名。红叶就是枫树叶。

  师:(把学生画出的词念一遍)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解决。

  我来南宁的时候,看到南宁也有山。南宁的山是连绵起伏的(画连绵不断的山),桂林的山好像是从地里拔出来高高挺立着(画一挺立的山),可以用个什么词来说?

  生:(齐)拔地而起。

  师:(出示词卡)桂林的`山是一座一座分开不连在一块的(边说边画老人山、骆驼山、象鼻山),叫什么?

  生:各不相连。

  〔教师绘画再现情境,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情境,让学生从具体形象的情境中,获得鲜明的词的形象,进而理解抽象的词。〕

  师:(指图)你们看,这些山的形状像什么?

  生:像老人,像骆驼,像大象。

  师:(指老人山)你看这老人像在干什么?

  生:老人望着远方。

  生:老人在思考。

  生:老人在沉思。

  师:我们再看骆驼像在那干什么?

  生:像伏在地上。

  生:好像在沙漠里蹲着。

  师:我看到这骆驼,就会产生一个联想,想到它跪着等人,等我们干什么?

  生:等我们骑上去。

  师:对。你们再看这只象在干什么?

  生:在饮水。

  师:对。桂林的山的形状有的像老人,有的像骆驼,有的像大象,变化很多,句子中用哪个词来形容?

  生:形态万千。

  师:(示词卡)“万千”什么意思?

  生:就是说样子很多。

  师:就是说变化多。

  桂林的山拔地而起,形态万千,书上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桂林的山?

  生:奇。

  师:(板书:奇)怎么奇呀?就是刚才说的那些。桂林的山奇是一个特点。这里的“奇”字当什么讲?是不是奇怪?

  生:不是奇怪。是说样子很多。

  生:很少见的。

  师:对了。桂林的山的样子,在别的地方很少见到。这里的山就是奇特。这奇特的山峰叫什么峰?

  生:叫奇峰。

  师:这样的奇峰一座座的排列着叫什么?

  生:叫奇峰罗列。

  师:“罗”是什么意思?

  生:散开的。

  师:对。“罗”是散开,“列”是排列。这些山峰散开地排列着,就叫奇峰罗列。

  大家把这句念一下。(生齐念)

  师:桂林的山这么奇特,我们要告诉没去过的人,怎么说呢?(用两种不同的语气念让学生比较哪种好后,用手势指导学生朗读)

  师:在桂林,还有很高很陡的山(画又高又陡的山),这山又高又陡,很险,叫什么山?

  生:危山。

  师:这个“危”在这里怎么说?

  生:危险。

  师:你们昨天查了字典。字典上有三个注释(出示小黑板:①不安全;②损害;③高的陡的。)危山兀立中的“危”用哪个注释对?

  生:用第三个。

  〔指导学生根据语境,分析字在词中的作用,从字典中选择恰当的义项,这是提高学生使用工具书能力的好方法。〕

  师:对。又高又陡的山峰就是危峰。又高又陡的山耸立着叫什么?

  生:危峰兀立。

  师:在桂林,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座座各不相连的山,还可以看到重重叠叠的怪石山(画怪石重叠的山),书上用一个什么词来说山石重重叠叠?

  生:怪石嶙峋。

  师:(出示词卡)嶙峋本来的意思是山石重重叠叠。石头、山石重重叠叠就叫怪石嶙峋。从危峰兀立、怪石嶙峋这两个词中,可以看出桂林的山还有什么特点?

  生:桂林的山真险啊!

  师:怎样念才体现出桂林山势险?

  生:(念课文)

  师:这句写桂林的山险。这个“险”是危险吗?

  生:是说山陡。

  师:山陡,不易通过。

  〔奇峰罗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词语抽象概括,学生难于理解。教师运用了描述、画图的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形象中认识这些词所表示的事物,然后启发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表达这些事物的词,在此基础上,对个别词素进行分析,化难为易,顺应了学生接受知识、理解词语的思路发展过程,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就深刻了。〕

  刚才我们把不懂的词语学会了,同时也了解到桂林山的奇和险。桂林的山除了奇和险之外,还很秀。秀是什么意思?

  生:是美的意思。

  师:“秀”可以组成哪些词表示美?

  生:秀丽、秀美。

  师:秀就是指美。你们看(指放大图中的山),这山像绿色的屏障,“屏障”就是屏风。一折一折的(做手势助说)打开可遮住后面的东西。这山像屏风一样挡住后面的景物。现在请一个同学指着图说说桂林的山怎样秀,哪些像屏风,哪些像竹笋,色彩怎样明丽,怎样倒映水中。

  生:(上讲台指图中的山)这山像绿色的屏障,这山像新生的竹笋。

  师:色彩明丽就是颜色鲜明,好看。这座山哪块地方色彩明丽?

  生:(指一座山的中部)

  师:色彩明丽就是很美。色彩明丽这个词中,哪个字说美?

  生:明丽。

  师:丽才是美。“明”呢?

  生:鲜艳。

  生:明快。

  师:对了。明快,色彩明快、美丽。

  我们念念这个句子。(师生同念课文)

  师:学习第二节课文时,我们知道了在写漓江水之前的几句话是衬托的话,写桂林的山之前的这几句也是衬托的话。这里有个“峰峦雄伟”怎么讲?

  〔“写在漓江水前的几句话是衬托的话,写桂林的山之前的几句话,也是衬托的话。”教师简短的提示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启发学生认识两节课文结构相似,避免重复的讲解。〕

  生:峰峦就是山峰一个接一个连绵不断。

  师:对。“山峦”在这里是指大的山峰一个接一个,气势很雄伟。

  这一节我们学完了,让我们读一遍(生读)。

  师:这节课文,写桂林的山奇、险、秀,写出了山的特点。说明桂林的山(生:甲天下)。

  现在我们看课文最后一小节还写了什么景物。谁来念一下课文?

  生:(念课文)

  师:最后一节课文,还写了哪些景物?

  生:写了绿树红花,竹筏小舟。

  师:还有---

  生:还有迷蒙的云雾。

  师:(念课文)就这么简单几笔从空中云雾迷蒙,写到山间绿树红花,再写到江畔竹筏小舟。这样几笔简单的描写,就把桂林点缀得更加美了。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是不是这么(用手势画个方块)一张画?

  生:不是。

  师:画卷是长长的卷起的画。可以展开,展开(用手势演示展开状),再展开,叫什么?

  生:连绵不断。

  师:对。下面还有一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舟在碧蓝的江中行走。

  师:什么叫舟?

  生:小船叫舟。

  师:这是第一句,第二句是什么意思?

  生:有只小船在清清的河中走着。船上的人在美丽的江中游览,好像在美丽的画中游览一样。

  师:我们坐上小船在碧波上游荡,看到两岸美丽的景色,我们就像在美丽的画中游览一样。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让我们作一次遐想旅游,做一篇想象性作文。现在不做,到作文课时再做。

  这课学完了。这课开始就写了棗(生接)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写桂林的水棗甲天下;桂林的山甲天下,最后写桂林的山水像连绵的画卷。现在请四个同学读课文,每人读一小节。

  〔开头讲文章的层次,讲完课文回过头来再理一遍,加深学生对文章结构层次的理解。〕

  生:(读课文)

  师:假如我们现在到了桂林,登上拔地而起的奇峰。看到这儿山青水秀,我们想说一句什么话?

  生:这儿的山水真美啊!

  生: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果真是这样。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

  师:这时你们只想到桂林的山水吗?我们的祖国很大,像桂林这样的山水各地都有。我们的看到桂林山水,就会想到祖国的山山水水。“山水”又可以怎么说?

  〔从对桂林的山水的爱,引导到对祖国山水的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得到升华。〕

  生:山河。

  生:河山。

  生:江山。

  师:这些词可以和哪些形容词搭配来表示祖国山河的美?

  生:山河秀丽。

  生:大好河山。

  生:江山多娇、锦绣河山。

  师:谁能从中选一个词组,说一句话表示祖国山河的美?

  生:祖国的河山多壮美!

  ……

  师:改成感叹句会吗?

  生:祖国的河山多壮丽啊!

  师:再加重语气,改成反问句,会吗?

  生:祖国的河山这么美,我能不爱吗?

  ……

  〔利用形象,激发想象。给“山水”一词找近义词,再组成各种形式的词组,而后让学生造陈述句、感叹句、反问句,培养学生组合词语和变换句式的能力。〕

  师:学习了桂林山水,我们知道祖国山河秀丽,更加深了我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下面请大家做两个作业:

  一、找出课文中写山写水的词,归好类抄写。

  二、检查你们自学生字的情况,请你们填这几个词。(出示小黑板)

  漓江波?

  (抽一生上讲台填写,填写完讲评)

  下课。

语文桂林山水教案9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知道桂林山水的特点,初步了解桂林山水形成的原因。

  2、初步感受桂林山水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对推动当地社会发展的作用。

  3、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课前调查,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课堂展示,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提炼,提升学生的桂林山水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探索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教学难点:

  了解桂林山水的成因。

  教学准备:

  1、学生根据教师要求收集有关桂林山水特点的图片、文字资料。

  2、制作反映桂林山水成因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幅员辽阔的祖国大地上,有着数不清的美景胜境。先看看山吧。的五岳是各具特点,还有天下第一山——黄山、难识真面目的庐山等座座都令人流连忘返;再看看水,浩浩荡荡、滚滚东流的第一大河长江,中华民族的摇蓝黄河振撼人心,秀美的西湖,明镜般的天池又让人心旷神怡。正是这样的山山水水将祖国大地装典得格外美丽。

  在祖国众多美景中有一处非常特别,她的山水极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她以雄奇秀逸的丰采,使每一位到这游览的人的心灵受到触动,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最美好的语赞美她,讴歌她。老师这儿就有一首诗,我给大家读读:诸峰如笋拔垢起,碧玉含翠竖云端。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在老师的描述中你们知道这是我国哪个的风景区了吗?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七课《桂林山水》,共同去领略那儿的独特景象。

  二、新授

  第一部分:了解桂林的地理位置、历史、名称由来。

  1、既然我们要去桂林游玩,首先就要了解一些桂林的基本情况。请同学们打开课前老师发的阅读材料。

  先请大家:

  (1)读一读这段文字

  (2)指一指:地图中桂林的位置

  (3)算一算:桂林距今有多少年的历史。2001+214-1=2214年

  (4)说一说:桂林名称的由来

  可以个人完成,也可以互相讨论。

  2、学生回答,老师相应补充:

  (1)请学生来指图。(评价)能不能再给大家说说桂林在哪个自治区,在什么方位?

  (2)桂林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她不仅是驰名中外的风景旅游城市,从古至今还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云集在此,所以又有“文化城”的美称。早在1982年就成为了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

  (3)大家想象一下,金秋时节,在郁郁葱葱的桂树掩映下的`桂林,不时飘来阵阵桂花的香气,真是令人心醉呀!

  3、过渡:同学们桂林的名字美,她的风景更美!所以古往今来,人们都称赞“桂林山水甲天下”。谁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评价)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桂林山水可以称得上是天下第一呢?

  第二部分:感觉桂林秀山、清水、奇洞的景色(教学重点)

  1、请同学们打开书P115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个问题。

  正是独具特色的秀山、清水、奇洞构成的锦绣画卷使的桂林山水甲天下。

  2、那么,桂林的山究竟是如何秀美?水是怎么清澈?洞又有多奇特呢?同学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好的。课前我们班同学已经分成了三大组,每一组围绕一个主题,按照老师给出的自学提纲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进行了学习。现在就要请三组同学分别来给大家介绍自己的学习成果了。比一比,哪一组介绍的。

  (1)我们就按照顺序,首先请第一组来介绍山。

  师总结:好,让我们用掌声感谢第一组的介绍。现在我明白了“诸峰如笋拔地起,碧玉含翠竖云端”的含义了。桂林的山真是神姿仙态,婀娜秀丽啊!

  (2)接着请第二组同学给我们介绍水。

  师总结:同样也用掌声感谢第二组的介绍。不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刚才他们在介绍漓江的水时仍离不开讲桂林的山,是吗?其实这正是桂林山水的独特之处,秀山围绕着清水,清水倒映着秀山,山水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所以才会形成“百里漓江,百里画廊”的奇观!现在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两句诗句,来体会它的含义“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

  (3)最后再请第三组来介绍洞。

  师总结:我们也要感谢第三组的介绍。这奇幻多姿的岩洞被人们称为瑰丽无比的“艺术宫殿”,真是名符其实!我想无论是谁看到这种神奇的景像都会叹为观止的!可以说桂林的奇洞美石为桂林山水锦上添花。

  3、刚才三组同学介绍得都很精彩,真是分不出谁。通过你们的介绍已经让我们感受到了山的秀美、水的清澈和洞的神奇,领略了“三绝”的绝妙之处。大家想想,单独着桂林的山、水、洞都已如此美,如果三者浑然一体,那将是多么妩媚多妖,仙境般地桂林风景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段录像,整体地欣赏一下桂林美景。桂林山水真是太美了!难怪人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第三部分:探索桂林仙境的奥秘(教学难点)

  1、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桂林秀美的山、清澈的水、奇特的洞、美妙的石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一起去初步探索桂林仙境的奥秘。

  (1)请大家看书P116-117桂林仙境的奥秘这一部分的2、3自然段,先自己读读,再讨论讨论:桂林山水形成的二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什么?

  石灰岩:它是形成桂林山水的基础,可以说没有石灰岩就没有今天的桂林山水。

  (2)关于这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有没有问题要提?

  学生提问,教师归纳为两个问题。①什么是石灰岩?②石灰岩是怎么形成的?③什么是石钟乳、石笋?

  (3)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动画演示。

  ①看一段动画介绍。现在有没有明白什么是石灰岩,它是怎么形成的了吗?今天桂林的山、水、洞、石就是由石灰岩发育而来的。

  ②为什么要含有CO2的水?桂林的雨水中为什么含有CO2?含有CO2的水是怎样使石灰岩形成桂林的山、水、洞、石?接下来我们来解决这几个问题。请大家继续看动画介绍,答案就在里面,仔细听认真看呀!

  ③什么是石钟乳、石笋、石柱?看动画介绍。

  (3)小结:同学们,你们看,含有CO2的雨水,既像一位雕塑家,又像一位美容师。经过几百万上,把石灰岩塑造、打扮成了繁花似锦、千姿百态的山、峰、洞、石,形成了桂林的仙境。

  2、同学们现在一定觉得大自然特别神奇,的确大自然充满了无穷的奥秘,等待着你们不断地增长知识去控索。刚才我们解决了大家提出的一些问题,还有一些问题也很容易值得探索,大家如果有兴趣,课后我们还可以一起继续去研究。

  3、同学们,其实在我国云南石林、广东肇庆也有一些由石灰岩形成的峰林;华北地区也有大面积的石灰岩,可为什么它们没有形成象桂林这样秀美的山水,为什么人们唯独称赞“桂林山水甲天下”呢?

  (1)看屏幕上这段话,自由读,想想原因(互相说说桂林山水能甲天下的原因)

  (2)指名说。

  ①桂林一带的石灰岩分布广、厚度大、质地纯净。

  教师小结:对!尽管石林、庆肇的石灰岩厚度大、质地纯净,但由于面积小,分布不广,所以不能形成“桂林山水”那样雄伟壮观的气派。

  ②高温多雨的气候又给桂林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教师小结:华北地区虽然有大面积的石灰岩,但气候干少雨,比较寒冷,因此难以形成桂林婀娜多姿。

  (3)小结:正是因为这些优越的条件,使桂林的风景,不论从规模上,还是从发育的完美上,都是独树一帜,天下第一。

  第四部分:桂林山水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桂林山水,引来无数旅游观光的中外游人,令他们留连忘返。那么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对我国的社会发展有哪些影响呢?自由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讨论。

  (1)第一个影响是什么?(她让世界了解了我国的锦绣河山和灿烂文化,增进了我国与世界的社会交往)

  ①让我们来读读一些国际友人游览过桂林后的感想。(请四名学生读)

  ②这些话语是国际友人对桂林极高的评价,从他们的评价中我们不难发现:桂林已经成了一扇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已经让无数的外国人领略到了我们国家山水的神奇和文化的灿烂。

  (2)第二个影响是什么?(她使中国人面对这举世无双的国宝,感到无比骄傲。)

  ①我们班上有几位同学是去这桂林,亲身感受到了桂林的美,而大部分同学是通过这节课了解了桂林,那么你们面对这举世无双的车宝是怎样的心情呢?

  ②你看连_游览过桂林后都激动地讲了这番话。人们一起读读。

  ③我想这句话是最能代表每一位看到桂林山水的中国人内心骄傲、自豪的感情了。

  (3)还有什么影响?(她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增加了社会财富,从而推动了社会前进),请大家看一组资料。

  2、总结:从这几个数据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桂林的旅游业的确不仅沟通了中国与世界的社会交往还增加了国家和地方的社会财富,促进了桂林经济、文化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

  五、课后活动。

  同学们,桂林的山水如此美丽,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桂林人民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个资源,每年都要隆重举办“山水旅游节”,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今年将举行新世纪的第一个“山水旅游节”,老师要请大家一起来当小小设计师。我们来看看课后活动的内容。

  同学们可以个人设计,也可以合作设计。我们要进行评比。把好的设计寄给桂林市旅游局。如果被选中,你设计的标志和宣传语说不定就会传遍大江南北,传到世界各地,这也是对桂林旅游业的一个贡献,同学们快快行动起来吧!

  六、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山水图

  秀山诸峰如笋拔地起,

  石灰岩清水碧玉含翠竖云端,

  含二氧化碳的水奇洞群峰倒影山浮水,

  无山无水不入神,

语文桂林山水教案10

  一、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会认生字,能正确读写。

  3、体会山水合一的自然美,情景相融的美妙境地。能用“赞叹——描述”来抒发热爱自然美景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理解、体会漓江水“静、清、绿”和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通过读和观景移情法,感受多媒体信息以及语言提供的想象情景,让学生尽情地品味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第一教时

  一、预习探究

  1、出示小黑板,朗读生词。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二、合作交流

  1、初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查字典,学习生字词。结合上下文内容说出“无瑕”等词意。

  2、了解课文大意,围绕课题划分段落。

  3、初步观察图意,整体感知画面展示的优美景色。

  4、在文中划出表示漓江水“静、清、绿”和桂林山“奇、秀、险”特点词语。

  三、品读感悟:

  1、你到过桂林,看到过那里的美丽景色吗?看看那里的景色和别处有什么不同?

  2、看看课文怎样围绕题目来写,再用一个句子说出每个小段的大意。

  3、提出你不明白的地方。

  汇报自习情况。全文有四段:第一段写乘着船观赏桂林的山水。第二段写了漓江的水。第三段写了桂林的水。第四段写了桂林的山和水。

  师生讨论后小结:

  1、初读完全文,你感到题目和课文内容有什么关系?(课文内容紧紧围绕题目的桂林中的“山”和“水”来写)

  2、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呢?先总写什么?再分别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什么?全文的记叙顺序是“先——(先总起)再——(再分述)后——(后总结)”

  四、巩固延伸:

  质疑:提出你不明白的地方。(别人提出不明白的地方,你也不明白,请在文中作上“——”和“?”记号。)

  第二教时

  一、教学内容:

  1、能用一二句话,赞叹优美的画面。

  2、通过读,能体会漓江水“静”、“清”、“绿”的三个特点。通过读和动手绘图,展示桂林山的“奇、秀、险”的三个。

  3、进行创造性的想象,体会作者描绘漓江水特点的句式。并在此基础上,想象漓江水的“甜、凉”的特点,再进一步想象江岸上的野花的美。

  4、学生能掌握“赞赏——描述”的句式。

  二、教学过程:

  (一)、理解第一段,随文入景。

  1、激发谈话:你们想去桂林游玩吗?为什么?课文的作者为什么去桂林游玩呢?课文的第一小段告诉了我们。请找出来。——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2、先理解“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再理解这个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人们都这么说,桂林的山水风景是天下第一美的,我也禁不住来观赏观赏。)

  3、读第一段。进一步启发谈话(播放多媒体教学软件:出现一幅桂林山水画卷,再出现文字和声音::人们都说桂林的山水甲天下,真是这样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也随作者乘着木船沿着漓江,一起去观赏桂林的山水吧!)

  特点是什么?(大家读书时要学会抓住主要的意思,用“△”画出桂林“水”特点的词语)

  5、学生汇报:找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静、清、绿。

  6、老师出示带点的几个词进行比较,说说哪个词让人感到漓江的水是那么美,作者是赞不绝口,禁不住脱口而出的?

  (1)漓江的水真静啊!

  (2)漓江的水好静啊!

  (3)漓江的水很静啊!

  以上几句中的“真”“好”“很”哪个好?“真”程度更深。“真”字还可以怎样说——非常非常,多么。

  7、读好“真”,应读重点,声调要稍提高。反复品读:漓江的水真静啊!作者看到这么清静的水,赞不绝口,接着,描写出漓江的水静得如何。我们把作者用的这种方法叫做“赞赏——描述”。

  (二)进一步体会重点词句,朗读指导,读出你在游玩时所见美景的喜悦心情。

  (用以上的'多媒体软件范读录音作朗读指导: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

  1、读,体会重点词句:真静啊,是说的水怎么样——还可以怎样说出这层意思,这层感受?(漓江的水很静很静,漓江的水是多么地静啊……)

  2、让学生仿照词语重叠的方法说出对赞美漓江水的感受:真清啊,真绿啊……

  3、老师朗读示范学生试读: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念轻声,稍拖长声音,然后把声音压平;“清”字先向上扬一点,再轻轻拖一下;绿,是很美的,同学们试着念出美的意思来。

  4、师生或男女学生互为引读,读出很惊喜的感情。如:师——漓江的水真静啊!生——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5、在读与体会重点句子中相机理解“无瑕的翡翠”等词的含义。

  (三)进行创造性联想的训练。这么美的景色,你怎样“观赏”呢?

  1、出示“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读后理出:“赞赏——描述”。

  2、谈话创设情景:你看到漓江的水这么“静”这么“清”这么“绿”,你站在木船上,停下手中木桨,你想干什么?(启发:望着这清凌凌的碧绿的江水,我真想——(用双手掬成一个勺子;跳下水中;用双手掬水洗一洗脸)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老师出示:漓江的水真()啊!()得……

  拟定学生1:我把一掬水泼在脸上,漓江的水真凉爽啊!凉爽得让你感受到脸上放了冰琪琳。

  拟定学生2:漓江的水真明净啊!明净得像……

  拟定学生3:我摇着双桨,那“泼——泼——”的水声真好听……

  3、图象创设情景:出示“象山图”请注意观察,你们看看,这头“象”把长长的鼻子伸进了清凌凌的水中,这头“象”会想什么,说什么呢?

  拟定学生1:看着清凌凌的江水,我真想跳到江中,玩耍玩耍!……

  拟定学生2:漓江的水真甜啊……让你感受到像吃了西瓜那样舒服。

  播放多媒体软件:一幅“象山图”出现,再出现文字和声音:漓江的水真甜啊!

  (四)进一步体会漓江水的特点。小结:你刚才随作者到了漓江,你是观赏,还是玩赏了漓江的水?为什么?

  {播放多媒体软件:出现两幅人们在水中玩耍的情景,再出现文字和声音:漓江的水真凉爽啊!}

  (五)先小结文上的学习方法,再理解第三段,体会桂林的山的特点。

  1、想一想,刚才我们是怎样玩赏漓江的水的美景的?(先看图,进入佳景;读文句,品味佳景;后想象,玩赏佳景。小结后老师板书。)

  2、准备怎样游玩桂林的山水?

  3、老师出示描绘桂林山的图景。再用一个句子赞一赞图描绘的桂林的山。

  4、将桂林的山的三个特点画出,老师出示描写桂林山的三个特点的词语:真奇啊,真秀啊,真险啊。还可以怎样说,说出这种感受。此文转自淘、教。案网()、仿照刚才读“静”“清”“绿”的方法,怎样读,读出很“奇”、很“秀”、很“险”的感受来。(奇,先把声调提稍高,随后读得轻而平;秀,可读得平稳一点,重音停顿稍久一点;险,先要提高声调读得稍短促。)

  5、按“赞赏——描述”引读。采用多种形式,读出你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

  {边读边出示多媒体软件:出现三幅图,分别再现文字和声音:(1)桂林的山真奇啊!(2)桂林的山真秀啊!(3)桂林的山真险啊!}

  6、创设情景,玩赏佳景。

  (1)看图说“奇”:先出示一幅象山图,你看,一头巨大的象来到江边,它在干什么,请用“赞赏——描述”想象佳景。

  拟定学生1:桂林的象山真奇啊,它来到江边,津津有味地喝着甜美的江水。

  (2)再出示一幅骆驼山图,你看,这头巨大的骆驼蹲在山上,在四面张望,它在看什么?

  (3)你看到这么神奇的山,你会怎样做,怎样“玩赏”?老师启发后,说一说:

  (4)你能否拿出你的照相机,拍下这一幅幅精美的画卷;你是否拿出你的录象机,拍下这连绵不断的画卷。

  (5)老师出示一幅图:一座高耸直立的山峰,你正站在山脚下,有什么感觉?

  拟定学生1:桂林的山真险啊,好象就要倒下……

  拟定学生2:桂林的山真高啊,好象一支巨大的笔,直插云霄……

  (6)老师出示“形态万千”、“奇峰教案

语文桂林山水教案11

  【教学目标】

  1、学会列提纲背诵课文。

  2、学会9个生字,理解19个词语的意思。

  3、理解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

  4、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美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是怎样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会列提纲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要点】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细读课文第2、3自然段,理解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

  3、感情朗读第2、3自然段,初步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美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课前组织教学:你到过哪些地方旅游过呢?

  一、欣赏录象,导入新课

  1、同学们去过桂林吗?想去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去桂林游览一番。

  出示课件。

  (桂林山水风光录象)

  2、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3、揭示课题,齐读:

  读了课题,你认为作者会写些什么内容?

  (围绕课题质疑)

  估计:

  ⑴ 桂林山水的特点怎样?

  ⑵ 课文怎样具体描写桂林山水的特点的?

  二、重点学习第2自然段,欣赏桂林水“美”

  1、听录音。思考:桂林的水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哪句话写得最“美”,划出来,朗读体会“美”在哪里?

  2、根据学生的发现,随机学习:

  ⑴ 桂林水的特点:静、清、绿。

  ⑵ 学习第1句,水“美”在哪里?“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体会水的独特“美”。

  再读第1句,质疑。(估计)看似这句与文章联系不很密切,为什么要写这句话?释疑想象:“波澜壮阔”、“水平如静”的'景象。通过对比体会漓江水的独特“美”。

  (出示课件:“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漓江的水”的画面)

  ⑶ 学习第2句,水究竟“美”再哪里?指名读,自由说:

  ① 比较句子,你认为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

  漓江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道它在流动。

  讨论,比较意思相同但感情不同。第2句含有赞美漓江水得思想感情。

  指导朗读:你认为该怎么读?试读,指名读,齐读。

  感情朗读课文第2句话。

  ② 填空练习,体会写法:

  漓江的水真静啊,( );漓江得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绿啊,( )。

  先填空,再体会所填内容,哪些写法值得我们学习?

  讨论:从不同角度(感觉、视觉、想象)对重点词(静、清、绿)的具体描写。

  (出示漓江水的课件画面,体会静、清、绿的程度)

  引读整句话。

  ③ 课堂练习,照第2句样子说句子:

  公园里的花香( )。

  校园里干净( )。

  树林里的空气清新( )。

  3、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试读、齐读。

  (配上音乐画面)

  4、总结:

  通过这一自然段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怎样读懂的。

  三、自主学习第3自然段,欣赏桂林山“美”

  1、自由读第3自然段,看看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用简洁的语言或画面表达出来。

  (每人发一张白纸)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学生自主学习。

  2、交流讨论:

  你有什么发现?讨论时把练习纸放在实物投影仪上,共同评议。

  ⑴ 写作方法上:

  (比较简单,学生大多能发现)

  泰山 桂 奇

  林 秀

  香山 山 险

  ⑵ 理解词意:

  (较难理解,主要通过学生简笔画、桂林山的照片和老师的提示帮助结合理解。)

  如:奇峰罗列

  拔地而起各不相连

  屏障色彩明丽(出示课件,“屏障”的样子与桂林山比较)

  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栽

  3、听课文录音,欣赏桂林山的画面,感受桂林山的“美”。

  4、配乐有感情齐读第3自然段。

  5、总结。质疑问难,开拓思维。

  6、再次欣赏配乐、配画的课文朗诵材料,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

  四、 作业

  1、作业本⑴第4题。

  2、根据板书试背2~3自然段。

  【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

  大 海 静……

  水 清……

  西 湖 绿……

  (美)

  泰 山 奇……

  山 秀……

  香 山 险……

语文桂林山水教案1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三自然段。

  (2)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美的情感。

  (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是:

  引导学生感受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独特的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析题引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叫《桂林山水》,(板书:桂林山水)一看到这个“林”字,你就会想到什么多?(树多)。

  那么,顾名思义,“桂林”是什么树多呢? (桂树多)桂林位于我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的风景旅游城市,那里山青水秀洞奇石美,今天我们就去了解桂林的山水。

  二、初读课文,理清结构

  1、检查预习:词语掌握得怎么样?

  2.理解词语: “波澜壮阔”

  你能读出它的气势吗?同法理解“峰峦雄伟”

  3、 出示:真静啊 真清啊 真绿啊真奇啊 真秀啊 真险啊教师指导读好“啊”字的变音。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理清楚了课文的结构。(边引领学生小结边板书)

  三、细读课文,品味文字,积累语言

  1、整体把握特点:

  文章的重点部分就是第二大段——分述这部分,、概括: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分别有哪些特点?

  过渡: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大概是有意而为之,分别用三个字来概括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用得那么精当,让我们读起来清晰、明了,甚至可以说过目不忘。

  2、品读漓江的'水

  我们先来读读第二自然段,作者是怎样具体漓江的水的静、清、绿的? (指名一人读)

  (1)、找依据理解“静”

  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2)、找依据理解“清”

  作者在谈到漓江水清的时候,说“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说话训练:

  假设是你站在这漓江的游船上,你还可以看见什么呢?你能不能也用作者这样的表达句式来说?(出示: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

  现在把我们看到的这些事物用一个排比句表达出来?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读表现漓江“绿”的句子。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理解“无瑕”的意思

  观察,这个“瑕”字是王字旁,王字旁的字通常和宝贝有关系。这漓江的水啊,在作者的眼里就像一块宝玉一样,绿得晶莹、绿得圆润。谁能读出这种美?

  (4)、把三个特点连起来读,感受排比句的特点。

  (5)抓对比

  作者既然是写漓江水,为什么开头分别写大海、西湖,这是否浪费笔墨呢?

  小结:作者这样写是有目的,是为了突出桂林山水的独特之美啊!(板书:对比)

  (6)集体有感情朗读第二段。练习背诵。

  3、自读桂林的山,练习背诵。

  刚才,我们了解了桂林的水,接下来让我们再来走近桂林的山。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它的“奇”“秀”“险”的。(课件)快速浏览这段话,和第二段比较一下,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结构基本相同,简直像第二段的孪生姐妹。那这一段用不用集体学了?那就请同学们自己朗读第三段,一边朗读一边品味,看看能不能用你生动的朗读把山的特点表现出来?

  四、拓展研读,感受文化

  1、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桂林,欣赏这迷人的风光(配乐播放一组桂林山水图片:下面配《桂林山水歌》)

  过渡:百闻不如一见,作者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欣赏着这如梦似幻的人间仙境,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齐读)

  这哪里是流淌在笔尖的文字,这分明是作者一颗灵动的心啊,让我们发自肺腑地由衷赞叹——(齐读)

  2、 学习“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这一段中哪—句话最能够起到总结的作用呢?

  这句话,为什么用引号引起来呢?

  小结:这是一种修辞方法,就叫“引用”。(板书:引用)可是自己写文章,为什么要引用别人的话啊?

  (如果别人说的话刚好能够表达你的感受或者能够代表你的观点,就可以引用过来。当然,用引号标注上,也表示对原作者的尊重。)

  3、学习“桂林山水甲天下”

  课文中还能发现这样的例子吗?( “桂林山水甲天下。)

  资料:这句话最早是距今800多年前的宋朝,一个叫王正功的人说的。

  课文并没有说“王正功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而是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你们知道都有谁在这样说吗?

  作者、读者、游客、诗人、中国人、外国人、……

  古今中外的人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4、课文小结:

  古语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有一天,你也能够走进桂林的话,一定别忘了去感受它甲天下的风景之美,领略它的文化之美。

  板书设计:

  2、 桂林山水

  总述 桂林山水甲天下

  漓江的水 静、清、绿

  分述

  桂林的山 奇、秀、险

  总结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语文桂林山水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会组词和听写,并能正确读写“无瑕、兀立、嶙峋、波澜壮阔、峰峦雄伟、连绵不断”等词语。

  2、背诵全文。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掌握引用、对比、排比、比喻等写景手法;

  2、能够模仿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

  感受桂林山水之美,学会用写景手法描写景色。

  三、教学难点:

  了解本文语言特点,掌握排比、比喻等写景手法。

  四、课时:

  2课时

  五、教具:

  桂林山水图片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课下搜集的桂林山水的图片、文字资料或歌曲。

  通过对桂林山水的直观感受,激发学生对学习本课的兴趣。老师总结同学们的展示,导入课题。(同学们,大家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我们忍不住想去桂林看看,并赞叹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果然名不虚传。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描写桂林山水的散文,跟随作者的眼睛,去一睹桂林的风采!)

  (二)初步朗读、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标出生字在课文中的位置和本文出现重要词语;

  2、学生自由朗读,然后分排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3、引导学生概括每段主要内容:

  (1)桂林山水甲天下;

  (2)漓江的水;

  (3)桂林的山

  (4)桂林的山水

  4、攻克生字词:

  请学生读出8个生词,并进行组词;

  (三)深入阅读、攻克难点

  分段研读:本文每个段落的.主题都很鲜明,整体形成总--分--总结构,进行分段研读非常适合。

  1、第1段,统领全文:前面我们已经概括了每段的大意,第一段最主要的一句话就是“桂林山水甲天下”。为什么这么说呢,接下来学习第2段。(板书:桂林山水甲天下以这7个字为纲,统领整篇课文)

  2、第2段,漓江的水:

  (1)请一名同学读第二段,教师重点讲解:波澜壮阔、无瑕

  (2)攻克重点:体会作者描写漓江水所采用的手法

  A、作者要写漓江的水,为什么先写大海和西湖?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描写手法?

  B、作者写了漓江水的哪几个特点?具体是怎么写的?

  (板书:漓江水:静、清、绿)

  静:采用引读法,教师:漓江的水真静啊学生: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清:采用引读法,教师:漓江的水真清啊学生:清的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绿:采用引读法,教师:漓江的水真绿啊学生:绿的仿佛那是一块翡翠。

  这里,采用了排比法,突出了漓江水的特点;还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漓江的绿水比喻成一块翡翠。

  (3)第3段,桂林的山:(板书:桂林的山:奇、秀、险)

  A、请一名同学读第3段,重点讲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B、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找出桂林的山有哪些特点呢?描写山的特点又采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呢?

  奇、险、秀

  对比、比喻、排比

  (4)第4段,桂林山水:

  A、请一名同学朗读,重点讲解:连绵不断

  B、作者在描写桂林山水时,用了什么手法?作者是怎么描述“舟行碧波山,人在画中游”的?

  (四)整体回顾、拓展延伸

  1、本文先用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来总领全篇,又分别从漓江的水、桂林的山进行景色描写,最后写桂林的山和水汇成一副美丽的画卷,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2、作者在描写景色时,用了排比、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使描写桂林的语言跟美景一样,格外美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见到了很多美景,你能否可以模仿本文的写作手法“真静啊,静得……;真清啊,清得……;真绿啊,绿得……”,描写你所见的一处风景。

  3、我们的祖国,大好河山真的很美,像画卷一样。同学们,如果你们可以,一定要多出去看一看,多开阔自己的视野,多培养自己开房的胸怀。

  七、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模仿文中描写漓江水的写作手法,写一篇60字左右的片段,描写你所见过的或者特别喜欢的风景。

  八、课堂小结:

  教案编写原则

  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明确地制订教学目的,具体规定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能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平行班用的同一课题的教案设计,根据上课班级学生的实际差异宜有所区别,原定教案,在上课进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课后随时记录教学效果,进行简要的自我分析,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幼儿教师带领幼儿做拓展活动的指导方案也属于一种教案。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我认为教师在写教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创新性、差异性、艺术性、可操作性、考虑变化性。

语文桂林山水教案14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录像、学文,了解桂林山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教学重点:

  1.了解桂林山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准备:录像、收集有关桂林山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启发情感。

  1、见过山吗?能用词语概括其特点吗?

  二、潜心会文,领悟情感。

  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板书:山

  1、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描写山的特点的词句。

  小黑板出示句子: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2、有哪些显著的特点?板书:奇、秀、险

  3、朗读指导描写奇的语句。

  (1)这段话该怎样读?请你从中选择一句,试着读一读。

  (2)谁来读读描写奇的语句?(指名读)

  (3)找到奇的感觉了吗?从哪儿找到的?

  (4)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仅此而已吗?

  (5)生:不是的。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6)完成练习纸上的'作业

  。能干的可以尝试写更多的。完成后四人小组交流,推荐最优秀的全班交流。

  桂林的山真奇啊!

  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

  )。

  (7)老师也写了一首诗。师朗诵诗歌。

  桂林阳朔一水通,快轮看尽千万峰,

  有山如象鼻,有山似飞龙。

  有山如军舰,有山似芙蓉。

  有山如卧佛,有山似书童。

  有山如万马奔驰,有山似牛女相逢。

  有山如姑娘织布,有山似耕作的老农。

  有山如将军升帐,有山似左右侍从。

  (8)你再试试,能不能读得更奇呢?自由读后齐读。

  4、朗读指导描写秀的语句。

  (1)描写山秀的语句谁来试试?

  (2)听了你的朗读,使人眼前一亮,有一种清新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呀?

  (3)还有别的理解吗?

  (4)看,桂林的山多秀啊!(幻灯)

  (5)齐读。

  5、读指导描写险的语句。

  (1)现在,谁愿意来动手画一画山的险?几名同学到黑板演示。

  (2)感觉险吗?能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读有关句子

  (3)学着他的样子读。

  6、录像。让我们随着录像,一起去感受桂林山的独特之美吧!

  7、配乐朗诵。配乐朗诵有兴趣吗?不过,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得把这几句话记住,然后再充满激情地演讲。有信心吗?(生准备)

  (1)指名背。

  (2)全体有感情地背诵。

  三、延伸表达,抒发情感。

  (1)桂林的山水,只是祖国美丽河山的一小部分,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四、拓展阅读。

  (1)类似优美的文章,还有很多。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2)摘录课内外优美语句,也可尝试写读书笔记。

  板书:桂林山水

  泰山

  桂林的山:奇、秀、险

  香山

语文桂林山水教案15

  一、导入课文,学习首节。

  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甲”是什么意思?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

  2、为什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呢?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下面我们就一同去桂林游览一下,让我们一起走近桂林的山,走近桂林的水,相信游完后,你会有一个满意的答案的。

  二、初步感知桂林的山水。

  先让我们伴着优美的音乐,来欣赏一组精彩的桂林山水图片。

  演示:“配乐欣赏”。

  欣赏同时教师做以下文字说明:桂林的山美,水也美,瞧!青山浮水,绿水映山,这山,这水是那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桂林甲天下的美景。

  这是螺蛳山,它多像是一只倒扣着的大海螺啊!

  象山的夜景多美丽啊!

  这是苹果山,它像不像一只又大又圆的苹果。

  烟雨朦胧的漓江,又是另一番景象。

  这是雪狮岭,一只多么伟武的大狮子啊,仔细看它的眉眼都依稀可辨呢!

  绿山绿水,让人觉得好像走进了仙境。

  嗬!一只多么逼真的大骆驼!

  美丽的象山,它可是桂林的象征哟!

  三、加深对山水特点的理解。

  一)让我们从桂林的美景中回来,回到课文中,先来了解美丽的漓江。

  1、介绍漓江:如诗如画的漓江是桂林山水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发源于桂林市东北兴安县的猫儿山,它如同一条秀丽的玉带般一路流经桂林、阳朔,一直到桂林东南部的平乐县,全长有170多千米。

  如诗如画的漓江之所以这么美丽,是因为它有三个特点,你们能在课文中找出吗?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静、清、绿)]

  学生齐读描写三个特点的句子。

  2、静。

  1)请同学们来看插图:看,漓江的水是那么静,水面上几乎没有一丝波纹,简直就像是......,你能不能用一个比喻句来形容一下漓江水的静?

  演示:“桂林的水”。(点击略缩图可放大)让同学们体会漓江不的静。(漓江的水多静啊,像不像一面镜子?山的影子是那么清晰地投在水中。)

  2)朗读指导:漓江的水多静啊,你能把有关句子读一读吗?朗读指导。(注意“真静啊”,作者发自内心的由衷的赞叹)

  3)在多次指名读后齐背。

  3、清。

  1)漓江的水很清,(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到底清到什么程度呢?书上只有概括的文字介绍,同学们肯定觉得不够形象!想知道漓江的水到底清到什么程度吗?

  2)先请同学们来看一幅图片,演示“水中倒影”(在课件中把鼠标放在两幅图片的中间,会出现详细的说明文字。通过这幅图片的欣赏,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漓江水的清。)

  3)看了图片,同学们对漓江水的“清”有了很直观的感受,让我们再来看一组具体的数字吧?

  演示“对比图”: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漓江的水整整比黄河的水清了1000倍,漓江真可谓是水清见底,游鱼可数,景色如画。

  4)朗读指导:漓江的水清不清?那么我们该怎样朗读来表现呢?

  5)齐背。

  4、绿。

  1)“无瑕的翡翠”是什么意思?

  2)演示:“半边渡”(在课件“桂林的水”部分中,还有其它的图片,教师可根据需要展示,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桂林水的三个特点。)

  桂林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所以山上长满了绿色植物,山是绿的,把水也映绿了,看,多绿的水,像不像无瑕的翡翠?

  5、连读描写三特点句子。

  这是几个句子?一个还是三个?

  简要说明本自然节首尾两句,齐读全段。

  6、本节小结,演示:连续欣赏。(在课件“桂林的水”部分点击画面中间的动画。)

  二)了解桂林的山。

  1、过渡:漓江的水那么静、那么清、那么绿,真是太美了,不过你可别只顾了低头看水,而望了抬头看两岸美不胜收的山呀!桂林山的`特点是什么呢?

  [板书:(奇、秀、险)]

  2、奇。

  1)齐读“奇”一句。

  演示“桂林的山”:“象山”、“骆驼山”、“苹果山”、“雪狮岭”。(欣赏这些图片时,把鼠标放在图片的中间部分,会有说明文字出现,如不想让学生看到,请不要把鼠标放在中间)

  语言补充:朝板山、九马画山、八仙过海、月亮山、孙悟空吃仙桃等等。(需要有关这些山的文字说明,请到我的专辑中下载)

  其实又岂止是这些,桂林奇特的山看也看不完,说也说不尽。此时此刻在我们的心中只有七个字,那就是“桂林的山真奇啊!”

  2)指导朗读。

  2、结合七幅图片,让学生理解山之“秀、险”。

  3、连读三个特点的句子。

  四、理解“连绵的画卷”,总体了解桂林山水。

  1、教师接读:(这样的山......连绵的画卷)

  “这样的山、这样的水”指哪样的山、水?(围绕、倒映)再加上......,真是美上加美,秀中添秀,像走进这哪儿?

  2、理解“连绵的画卷”。

  [板书:连绵的画卷]

  什么是“画卷”,“连绵不断”是什么意思?

  演示:地图。

  由桂林到阳朔83千米的漓江,像一条青绸,如一条绿带,盘绕在两岸万点峰峦之间。一路上风光奇丽,奇峰夹岸,青山浮水,碧水萦回,真犹如一幅百里的画卷。说它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一点也不过份。

  3、齐读全段。

  4、“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5、再次演示:“配乐欣赏”:看看你有没有在“画中游”的感觉。

  五、《桂林山水歌》

  桂林的山水如诗如画,下面老师要为你们介绍一首诗《桂林山水歌》,这是诗是诗人贺敬之写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眼中的桂林山水是怎么样的。

  演示:“桂林山水歌”,结合学生特点运用灵活的手段,让学生通过读感受诗中桂林山水的美。

  六、总结升华。

  1、本文写了什么?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2、你游过桂林吗?你游过什么地方?(让学生畅所欲言,赞美祖国美丽的山河)

  桂林美景83千米,一幅多么宏伟的连绵的画卷啊,可这83千米,在我们伟大的祖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上,它又是那么微不足道,我的祖国美丽的山河又岂止在于桂林山水,像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我们美丽山河的组成部分,我们的祖国是多美丽,我们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国家而感到自豪。

  3、欣赏“带”字:最后老师请你们来欣赏桂林最精彩,最奇特的一道风景线。

  演示:“鉴山楼石刻”

  让学生根据课件提出的问题充分讨论,找学生代表来回答,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结合学生回答,总结结束全课。

【语文桂林山水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桂林山水01-29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案01-16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案01-12

《桂林山水》语文教案02-08

小学语文教案:桂林山水01-11

语文桂林山水教案15篇12-31

语文桂林山水教案(15篇)12-31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01-09

语文教案:桂林山水15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