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案【荐】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语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劳动能给后代带来甜美的欢乐,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
2、串连各段段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联系上下文理解难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三至七自然段。
教学重点:
1、学会结合上下文理解难句,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串连各段段意,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解题:“井”是什么?谁见过井?
(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洞壁大多数为砖或石头。)
二、自由读课文,思考;如何按不同内容给课文分段,说说为什么这么分。
第一段(1-2)水井的外形和悠久的历史。
第二段(3-7)井水的特点。
第三段(8 )这口井给作者带来的联想。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介绍了井的什么特点?
(一、井的`外形,地点大小,形状。二、井的历史古老。)
2、从哪些地看出水井的古老。
(“什么时候修成,已经没有人能说清楚”、“被井绳磨出一道道深深的印痕。)
3、齐读课文第一段、思考段意。
讨论后,打出幻灯投影:
第一段段意:在我家屋后的菜园里有一口小小的古的水井。
四、学习第二段。
1、默读第2段,思考;井水有什么特点?请你在文中划出有关的词语。
2、讨论回答:井水的特点是:很清,很甜,很凉。
3、自由读第3自然段
四年级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
2、继续练习默读。能围绕课题质疑,从文中找出答案。
3、练习将课文分成几部分。
4、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小男孩勤俭节约、体贴人的好品质。使学生懂得要有艰苦朴素的品质,还要明白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重,讲诚信。
教学重点:体会小男孩艰苦朴素的美好心灵,及“我”对孩子的尊重与关爱。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感情,练习写读后感。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生字和词语,能真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秘密”。问:你怎样理解这个词语?
教师填上“咱俩的”。问:看过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板书学生的有价值问题:
咱俩都是谁?咱俩的秘密是什么?(这是抓词语质疑)
秘密是怎样产生的?怎样保守秘密的?保守秘密的结果?(这是按照事情的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的思路质疑)。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出示:“绩擦凑”的最后一笔是点,而“奖”的最后一笔是捺,同是右下部,为什么笔画不同?
2、指导字形:擦的右下笔顺是撇、横撇、点、点、横撇、捺、横、横、竖钩、点、点。
3、形近字组词:
擦(板擦)奖(奖状)历(历史)
察(观察)将(将来)厉(严厉)
浆(豆浆)励(奖励)
三、了解课文内容
自读课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事?
问:如果把这篇课文分成几个有联系的部分,可以怎样分?
想想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一个意思,把它们合并,就是一个部分。
教师引导学生分部分,学生读课文、想意思、汇报。
四、布置作业:
1、抄写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练习默读课文。能围绕课题质疑,从文中找出答案。
2、练习将课文分成几部分。
3、朗读课文,体会小男孩艰苦朴素的美好心灵,及“我”对孩子的尊重与关爱。
4、练习写读后感,并交流。
教学重点:体会小男孩艰苦朴素的美好心灵,及“我”对孩子的尊重与关爱。
教学难点:练习写读后感。
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6课,齐读课题。
昨天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咱俩都是谁?咱俩的秘密是什么?秘密是怎样产生的?他俩是怎样保守秘密的?他俩保守秘密的结果是什么?)
师: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细读课文,找出答案,体会小男孩艰苦朴素的美好心灵,及“我”对孩子的尊重与关爱。
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的答案,并画出有关的句子。
2、给时间读画。
3、交流。
(1)秘密是怎样产生的?从而你体会到了什么?
(2)抓住句子和有关的词语体会小男孩艰苦朴素的美好心灵,及“我”对孩子的尊重与关爱。
x他不好意思地走到讲台旁,仰着小小的脸,伸出小小的手,递给我一支
铅笔,悄悄地说:“老师,我想让您以后用铅笔给我判作业。这样,作业本用完了,我用橡皮一擦,就像新的一样了。”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从哪看出来的`?为什么不好意思?悄悄地说是什么样?把体会到的读出来。
x当时,我注视着这个孩子的眼睛,他的神情特别庄重。我看着他,看着看
着,就要掉眼泪。我接过铅笔说:“我一定用铅笔批改你的作业。这是咱俩的秘密”。
我为什么要掉眼泪呢?(被孩子的懂事所感动)从中你觉得“我”是一个
什么样的老师呢?(对孩子非常关爱)还从哪句话知道了我对孩子非常关爱?
出示:我一定用铅笔批改你的作业。这是咱俩的秘密。
读着读着,哪个词给你的印象特别深刻?(一定)如果把这个词删去,你有什么感觉?所以说这个词不能删,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
咱俩是怎样保守这个秘密的?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老师太好了,充分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
出示:如果你都做对了,老师就只写上优秀两个字。
老师为什么只写优秀两字呢?(老师一是方便学生擦,最重要的是鼓励学生把每一次作业写好。老师用心良苦)把体会到的读出来。
他俩保守秘密的结果是什么?(孩子一直保持了优秀的成绩。)
这个孩子为什么能够一直保持这个成绩呢?(自己有上进心,老师对他很关照)
你还能从哪感受到老师对他特别关爱呢?
买了一包练习本:抓住三次“悄悄”让学生体会到老师不仅从学习上关心学生,更从心理上保护孩子。
四、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下来,然后和大家交流、分享。
五、写读后感。
板26、咱俩的秘密
书小男孩↘
设用铅笔判作业
计老师↗
四年级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的写作方法,根据文章描写想象画面,更能根据声音描写想象声音,学会在习作中运用,更好地表达。
2.学习词语的运用,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学会运用表示时间词语描述一个事物的变化。
3.体会成语的特点,学会成语的运用。
4.学会写字。在横格中写字,中心要在中线上,注意字句保持一样的距离。
5.熟读并背诵古诗《鹿柴》,培养学生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从古诗中感受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体会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
【教学重点】
1.学会课文的写作方法,根据文章描写想象画面,更能根据声音描写想象声音,学会在习作中运用,更好地表达。
2.学习词语的运用,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学会运用表示时间词语描述一个事物的变化。
3.体会成语的特点,学会成语的运用。
【教学难点】
1.学会写字。在横格中写字,中心要在中线上,注意字句保持一样的距离。
2.熟读并背诵古诗《鹿柴》,培养学生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从古诗中感受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体会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同学们,你们一定游览过许多好玩的地方,在电视、书本上也观赏过许多风景优美的山山水水,你们游览或见过的自然景观应该怎样向大家介绍呢?
小组讨论后发言。
生:课文《观潮》一文中第4自然段:“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段话运用了形象的比喻,把大潮由远及近时的样子和声音穿插描述,我仿佛看到了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丽景观。
生:课文《走月亮》在作者的描述下,我不仅能想象画面,我似乎听到了潺潺的溪流声、秋虫的鸣叫声……
生:有些文章,在作者的描述中我似乎能“闻”美食的味道了。
二、词句段运用。
板块一: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和同学交流。
人声鼎沸锣鼓喧天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低声细语窃窃私语鸦雀无声悄无声息
1.读一读。
2.理解词语。
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锣鼓喧天:喧:声音大。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震耳欲聋:欲:快要,就要。形容声音很大。
响彻云霄: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窃窃私语:窃窃:形容声音细小;私:私下;语:说话。背地里小声说话。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叫声都没有。泛指什么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人们默不作声。
悄无声息: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3.想一想:这些词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
生:人声鼎沸可以想到观潮时的热闹场景。
生:鸦雀无声可以想象到教室里同学们认真学习时的情景。
生:切切私语我能想到几个女孩子在一起说悄悄话。
板块二:选一个事物,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述它,再写下来。
风烟花霎时顿时忽然
雷雨小狗过了一会一会儿工夫
师:理解加点字的意思,对比不同。
生:第一组中的词语表示时间短。第二组中词语的意思表示时间比第一组长一些。
4.读一读,用上加点的词语造句,说一说你的日常生活。
刚才还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滚滚,大雨如注。
我家的小猫一会儿功夫就把一盘鱼吃完了。
(1)读一读。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的用法。
(2)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三、书写提示。
1.看提示:旁边的小朋友提示我们写这几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1)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
(2)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3)认真对待每次写字,养成提笔就练字的习惯。
2.练习书写。
四、日积月累。
鹿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1.朗读这首诗。
2.简介作者(板书设计:说说诗句的意思)。
一、二句句意:在深邃幽静的山林里,只听见有人在说话,但看不见人。
三、四句句意:只有阳光透射过密密的丛林,照在青苔上。
3.展开想象,感悟诗情。
请学生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讲的是诗人感受到的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4.学生读读背背
5.测试学生背诵情况。
四年级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例文《“护蛋”》,了解只有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才能把体验写生动。
2、在参与体验活动的基础上,回味自己在活动过程中行为和心理的发展变化,把过程写具体,把感受写深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的体验、感受更清晰,能组织成文。
难点:习作指导过程中,突出学生个性化的体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回顾例文,领悟写法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例文《护蛋》,活动体验一般可以按怎样的顺序写呢?先写什么?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小作者先写了活动的起因,然后写活动的经过,最后写活动的结果。哪一个部分是作者详细描写的呀?
板书:详写活动经过。
习作7重点要写出活动经历和感受
2.在描写“护蛋”活动过程时作者只描写了“送语文本”和“说话时”这两个瞬间,为什么只选取“送语文本”和“说话时”这两个片段来描写?(因为这两个瞬间是“护蛋”最紧张、最危险的时刻,也是“护蛋”活动的高潮,最精彩的瞬间。)板书:精彩瞬间
3.要写得精彩写得具体,要抓住人物的什么来写?(抓住动作、心理、语言方面来描写,把活动最精彩的瞬间展现给读者。)
过渡:我们在描写活动瞬间时可以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神态来再现当时的`精彩场面,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写昨天的活动。板书:抓住“动作、语言、心理、神态”描写
二、回忆体验
1.出示捕捉到的画面,口述活动的瞬间。师:昨天活动的名字你们还记得吗?板书:瓶中取球
生成稿
在开展活动时,老师抓拍住了同学们活动的几个瞬间,请同学们观察第一张照片,四人小组分配好任务,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来说说照片中的精彩瞬间?2.出示习作要求,生齐读。
3.老师还拍了几张同学们活动时的瞬间,请同学们选取自己喜欢的一个瞬间,从动作、心理、神态某一个方面进行描写。
三、书写体验,师巡视指导。
四、分享体验
1.你选择了那个画面来写,请你把你写的场面上台来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他抓住人物的什么?
2.同学们他写的活动瞬间好不好,好在哪里?
小结:这节课我们只是写了活动经过的精彩瞬间,回去以后请同学们完整的把活动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出来,重点是要描写活动经过。
四年级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段落,了解孩子想考科学家原因。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达乐文的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1、教师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第11课————孩子考科学家。
(2)板书课题,齐读,认识生字
2、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看了这个韪,你想知道什么,或者说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
(1)学生自由质疑
(2)教师梳理问题,加以板书。
3、教师小结导入读文:我们班的孩子真会动脑筋提问题,现在就请大家认真地读一读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初读识字,读通课文
1、教师示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认识文中的生字新词。
2、引导感受知故事中的人物。
3、学生自由读文。
4、分段指名读课文。
5、评议,纠错正音。
6、结合评议,认识各自然段中的生字词。
7、回到文中,同桌一起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教师给提示,引导学生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3、学生独立给课文分段
4、分明名反馈,评议。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了解孩子考科学家的原因
1、质疑:孩子为什么要考科学家呢?
2、学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
3、指名反馈,交流、评议,认识兄弟俩与达乐文
(1)小兄弟俩很喜欢捉虫子玩
(2)爸爸讲科学家达乐文的故事
(3)兄弟俩对达乐文很感兴趣,想见达乐文,于是想考考达乐文工团是否真像爸爸说的那样有学问。
五、总结课堂,鼓励阅读与查找资料
1、教师总结:酷爱虫子的兄弟俩得知达乐文是个的科学家,懂得许多有关虫子的知识,于是,他们就盼望着见见达尔文,并且想考考达尔文。
2、学生齐读课文第1~4自然段。
3、鼓励阅读与查找资料:兄弟俩接下来是怎么考达尔文的,结果呢?达尔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科学家呢?请同学们下课后继续去读课文,查资料。
六、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
2、查找资料,了解达尔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
2、说说上节课学了文中哪些内容,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回忆兄弟俩到底是怎么考达尔文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了解兄弟俩考前的准备工作
1、学生默读课文第二部分。
2、教师导言:听说达尔文要来,兄弟俩的心情如何,他们有什么想法?
3、指名反馈
4、学生装有感情地朗读第5、6自然段,读出文中感叹号表示的兴奋、高兴的语气
5、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弟弟在哥哥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他会说些什么?
6、质疑:兄弟俩是怎样制作这个怪虫标本的呢?
7、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7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了解兄弟俩考的'过程与结果
1、教师导言?过了几天达尔文爷爷缍来了,兄弟是怎么考达尔文工团的?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第8~17自然段。
3、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兄弟俩表情的语名,引导体会
4、教师质疑:达尔文真的被考信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5、学生装再次有感情地分角色读课文第8~17自然段
6、议一议?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
四、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这对调皮而聪明的小兄弟一心想用一个拼凑而来的“怪虫“来考倒达尔文爷爷,然而就被博学多才的达尔文爷爷一眼识破,在这之后,他们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
2、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把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收集一些昆虫的知识与同学们互相交流
四年级语文教案6
学习目标
①认识“扰、诊”等5个生字,会写“扰、欲”等8个生字。
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听诊器”等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③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④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课前准备
①搜集自己喜欢的人生格言。
②预习课文,并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生字生词卡片。
A案
第一课时
●畅谈生命,激发情感
①谈话导入:小时候,在小院的墙角丢下几颗葵花子,不料过了一些日子,竟然长出了两棵葵花秧苗。我不禁惊叹起向日葵那顽强的生命力。相信同学们的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能列举一些吗?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从这些生命现象中感悟到了什么?
②简介作者:台湾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在12岁时,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关节大部分遭到损坏,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始,头不能转。但是残而不废的她,凭着顽强的毅力坚持自学,成为了一名非常出色的作家。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杏林子对于生命的感悟。
●初读课文,读通读准
①自主学习:轻声读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想读几遍就读几遍,达到目标为止。
②小组合作学习:抢读生字生词卡片,比一比谁认的生字又快又多,请优胜者介绍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轮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③全班交流:请一个小组向全班同学介绍识字成果,再请一个小组朗读课文,其他小组进行评议。
●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自主学习: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共写了几个事例,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②合作交流:指导学生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将三个事例以小标题的形式写在黑板上。
●精读课文,突出重点
①自读自悟: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例,反复品读,把自己的感悟写在旁边。
②小组交流: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每位同学畅谈自己的'体会,可以互相交流、质疑、辩论、研讨,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学习,掌握情况,并予以个别指导。
③全班交流:请学生先读一读自己选择的段落,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感悟。教师抓住每一部分中含义较深的语句提问,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些语句的含义。之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飞蛾强烈的求生欲,读出瓜苗顽强的生命力,读出作者积极的人生观。
第二课时
●品读课文,感悟语言
①自主品读:轻声吟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或语段,反复诵读。
②小组交流:小组同学每人读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或语段,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③集体赏评:学生自由交流汇报,教师指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通读课文,畅谈收获
①回读全文,自我总结学习收获。
②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以及对生命的感悟,还要引导学生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和语言等方面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读背说写,积累运用
①举行朗读比赛:选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比一比谁读得好。教师引导学生对朗读的同学进行评议,并请读得好的同学介绍自己的成功秘诀。
②练习背诵:这篇课文短小精悍、意蕴深厚,称得上是一篇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想不想永远把它装在记忆的宝库中?下面请同学们练习背诵课文。
③积累名言:
a.投影出示: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
这段话是著名作家冰心对生命的感悟。同学们,能不能把你喜欢的关于人生的格言、名言告诉给大家?
b.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摘录的名言,引导学生进行赏评。
④布置作业:把学习这篇课文的感受一下来,也可以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对于生命的感悟。
(内蒙古包头市张君)
四年级语文教案7
一、教材说明
这篇精读课文是看图学文。它由两幅长城的图片和一篇短文组成,直观的图画和具体形象的短文紧密结合,表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这篇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可依自然段分成四部分阅读。第一部分,配合第一幅图,概括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这是远看长城;第二部分,配合第二幅图,具体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三部分,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四部分,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认识长城,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课后“思考·练习”题也是围绕这一要求安排的。教学这篇课文时,要适当介绍一些长城的悠久历史和有关长城的民间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本课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在联想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文12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崇山峻岭、嘉峪关、城砖、蜿蜒、垛子、盘旋、瞭望口、屯兵、堡垒、呼应、陡峭、智慧、气魄。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4.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如果有条件,可以布置学生搜集关于长城的故事、传说或图片(这也是为完成课后选作题做准备),在同学间交流。教师搜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准备相应的挂图或投影片,有条件的可以连同重点词句制成多媒体课件。
2.本文是看图学文,要把看图和学文结合起来。学文前要指导学生看图,第一幅图反映了长城的概貌,通过看图,学生对长城的长和雄伟壮观会有初步的感知。第二幅图的观察点由远处移到了长城上,学生通过看图会观察到长城的构造。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要继续指导学生看图,使学生加深对“崇山峻岭”“蜿蜒盘旋”等词句的理解,同时借助看图了解“瞭望口”“射口”“垛子”“城台”等的位置、样子及作用。在引导看图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3.本课文的重点在于理解长城的雄伟气势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在联想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阅读感悟课文重点内容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再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指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①长城的雄伟壮观、高大坚固体现在哪里?②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③怎样理解“思考·练习”3的句子?……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课文、相互讨论等得到答案,在关键处教师应当给予点拨。
长城的雄伟壮观、高大坚固体现在哪里?教师应引导学生读书,在第一、二自然段中寻找答案。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写长城“像一条长龙”,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介绍了长城的总貌。接着,用具体数字说明长城的长,证实这个感受是真切的。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从长城的建筑材料,城墙顶上的样子,城墙外沿垛子和射口的构造、作用,城台的样子、作用等方面做了具体说明,让我们切切实实地感觉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为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可按照“思考·练习”2的要求让学生画一幅长城的示意图。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回答这一问题时,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要求学生在充分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长城的资料和自己的感受来回答。要答出:长城的长和气势雄伟、巍峨壮观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建造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用双手建造了这样伟大的建筑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
“思考·练习”3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先读句子,再联系上下文回答。“很自然地想起”,要答出看到雄伟、坚固的长城后,由赞叹到自然地想到创造这一雄伟建筑的人们。“才”字说明劳动人民建造长城十分不容易。
4.本课文对长城的描写比较具体,其中包含了很深的感情。因此,朗读第一、二自然段时,要指导学生读出轻重缓急,表现出长城的气势,朗读第三自然段时要带有赞叹的情感,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带有自豪的语气。
整篇课文的背诵,要在理清课文结构的基础上抓住写作思路进行。全文可按“远看→近看→联想→总结”的顺序背诵。每部分的背诵,可抓住一些关键词语来帮助记忆。如第二自然段由“城墙顶上”到“城墙外沿”,再到“垛子”“瞭望口”“射口”,再到“城台”,当然,也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不必强求一致。
5.本课文生字生词较多,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示字的音、形、义。例如:“崇”“砖”读翘舌音,“魄”与“魂”的字形相近,要注意区别。本课文生词教学,有的可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有的可以结合插图理解,如“瞭望口”“堡垒”等词,就可以对照插图让学生理解。
四年级语文教案8
一、设计理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教材在编排上强化了导语的导学功能,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性,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采取”小学语文单元整组主题教学”的模式,将全组课文放在单元主题的大环境下去学:先通过导读课整体感知单元内容,再分别从4篇课文中体验不同角度,不同季节的自然美景,最后再通过单元总结课整体感悟,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有的放矢,省时高效。因为《燕子》是精读课文,因此教学中,要处处体现出精读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分析中品味,在精读中感悟。
二、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三、教学思路: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自学字词
1.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将学生引入本课的学习情境之中,激起学生自学生字生词的欲望。
2.板书课题《燕子》,指导书写“燕”字。
3.自读课文,勾勾画画,自学生字词。
4.交流汇报学习字词的情况。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字词的学习、掌握还需教师在课堂上进一步引导,要留给学生充足的学习字词的时间,适时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兴趣,才能让学生扎扎实实地把字词学好学会。为理解课文内容打基础。)
(二)设境激趣,读通课文
设立比赛的机制,鼓励学生读通课文。
(设计意图:在学会字词,扫清文字障碍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读通读熟课文很有必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课文,可以为下一环节的品读感悟做好准备。)
(三)默读感悟,小组探究
1.老师引导学生由读通课文进入到下一个自读感悟的环节,提出要求,提示学生拿起笔,边读书边勾画边思考。
2.学生读完,小组交流汇报学习所得,互相启发,进一步探究。
(设计意图:做什么事都要提前做好准备,学习也是一样。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他们根据老师的引导去自读自悟,充分的思考,到学习课文的时候,他们就有话可说了。这就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且在不断的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
(四)教师小结学习情况,制造悬念,激发学生下节课的学习欲望。
(第二课时)
(一)汇报收获,研读课文
1.过渡语引入。
2.学生汇报学习收获,汇报前教师提示学生要按一定的顺序汇报。
3.在学生汇报的同时,研读课文重点语句。
⑴研读第一自然段。
A.用课件展示小燕子。
B.用缩句、扩句的方法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小燕子的方法。
C.通过设疑促思,来感悟作者突出小燕子特点的写法。
D.用感悟词语、体验朗读感悟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⑵研读第二自然段。
A.引导想象春天的景色,课件展示春天的美景。
B.引读长句“微风吹拂着……柳丝”采取缩句扩句的方式让同学理解句子意思,并学习把句子写优美写完整的方法。
C.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赶集”的意思,体会打比方的.句子的妙处,感悟春天的生机勃勃,万物萌生的繁荣景象。
D.课件动画出示小燕子,引导学生体会小燕子在春天里的作用。
E.指导朗读。
⑶研读第三自然段。
A.学生汇报小燕子出现的位置,课件以动画的形式出现小燕子。
B.赏析“斜”、“掠”、“沾”等词的妙用。
C.师生扮演小燕子,展示课文中对飞翔的小燕子的描写,拓展联系想象说话。
D.想象画面,指导朗读,通过读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⑷研读第四自然段。
A.课件出示五线谱的图案,引导学生想象燕子停歇图。
B.赏析“痕”的妙用。
C.引导学生体会打比方的妙用,学习作者表达的方法。
D.启发想象,小燕子在电线上说什么了?
E.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F.美读感悟。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阅读、感悟后,就会感觉有好多话要说出来,希望老师和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因此,营造自学思考和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教师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并精心组织相关的教学活动,穿插进预设的教学方案,使师与生、生与生融为一体,共创和谐。)
(二)品读课文,升华情感
创境激情,引导品读,升华情感。
(设计意图:有位名师说过:理解了再读,就更有味儿了。的确如此,等学生们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后,再导读,学生的情感就会与文本、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就会读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借助朗读,对课文的理解也会水到渠成。)
(三)赏读课文,指导背诵
1.配乐朗读,享受美文的熏陶。
2.激情引读,指导背诵。
3.集体背诵,抒发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设计意图:课后练习题中有一题,要求学生要把课文背下来。现实教学中,有不少老师把背诵课文的练习留到课下去完成,结果有的同学根本就不能完成。主要原因是没有给学生创设情境,没有教给学生背诵课文的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他们肯定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因此,把背诵放到课堂上来完成,让学生学会背诵的方法很重要。)
(四)搜集资料,课外拓展
1.关于写燕子的文章,关于燕子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去查找来与大家共享!
2.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小燕子,别忘了把看到的和大家说说。
(设计意图:语文课就要有大语文的观念,要把生活情景引入课堂,再把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去,让学生感觉处处皆语文,语文即生活。)
(五)布置作业,巩固知识
1.抄写好词好句。(必做)
2.以《我是一只小燕子》为题写一篇小练笔(选做)
3.仿照自己喜欢的段落,写一段话。(选做)
四年级语文教案9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读懂“每到这时”是指什么,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可以任意强调“每到这时”“童年时代”“摇花乐”“阵阵的桂花雨”等不同的词,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体现朗读的个性化。)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四)精读感悟。
1.初识“桂花雨”。
(1)“桂花雨”是什么意思?(是指很多桂花一齐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2)用文中的话,是怎么说的?出示(读):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关注“!”,指导学生读出对“桂花雨”的赞叹。)
(3)这是一场怎么样的“桂花雨”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相关的词句并写上批注。
(4)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5)集体汇报:这是一场的桂花雨,请用上一个词概括说一说。这是一场香喷喷的桂花雨(板:香)。这是一场快乐无比的桂花雨(板:乐)。这是一场香香甜甜的桂花雨,这是一场难忘的桂花雨,是一场充满思念的桂花雨(板:念)。
2.品读“桂花雨”之“香”。
这是一场香喷喷的桂花雨(板:桂花香),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据学生发言相机出示句子,引导学生交流,触摸文字的温度。
(1)出示: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①把这句话换个说法,变成肯定句。
②“浸”本来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指什么?“浸在桂花香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投入的、陶醉的、忘我的、沉醉的感觉就是“浸”的感觉。)想象一下,“几十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
(借助老师激情的语言引导学生想象,老师再小结:不论走到哪里,都会闻到桂花的香味,房前、屋后,左邻、右舍,村里、村外;不论白天干活,还是晚上休息,都会闻到桂花的香味。总之,香气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③让“芬芳的桂花香”飘满整个教室,飘满整个校园,飘满我们的内心,让我们都浸在这浓浓的桂花香中吧。请用你自己的方式读出你独特的理解。
(2)出示: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①联系上下文区分为什么用“拣”而不用“捡”。(“拣”是有选择、有目的挑选。而“捡”
只是拾取。)分别用“拣、捡”说句话。
(放在文中感受词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练习说话,这都是理解同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的好方法。)
②这里的“沉浸”和前面的“浸”有什么不同?“沉浸”是什么意思?在这句话里又是指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全年”“整个”“沉浸”等词体会桂花香气的散发地久、散发地远、散发地广、散发地深入。)
③此时的人们,全村的任何一种事物都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提示引导:一个月,两个月,半年,全年??一户人家,两户人家,全村的各个角落??)
④读出桂花的浓香。
(3)出示: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花雨缤纷入梦甜。
①读读父亲的诗,说说有哪些不懂的词,再说说诗的大体意思。
②这段话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③指导朗读,轻轻的、甜甜的。
(4)出示“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①想象一下,摇落桂花时那纷纷扬扬的情景。大声喊---;
②看桂花纷纷落下的课件,再大声喊---;
③看着身边的小伙伴,边摇边大声喊---。
你喊出了什么?又喊出了什么?还喊出了什么?请一齐再把小作者的感受喊出来!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四)精读感悟。
1.品读“桂花雨”之“乐”。
过渡:上节课我们品读了“桂花雨”的香,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这场奇特的桂花雨。这还是一场快乐无比的桂花雨(板:摇花乐),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请圈画出来,说说你的理解。据学生发言相机出示句子,引导学生交流,触摸文字的温度。
(1)出示: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①指名读。说说哪些字词让你感受到“我”的乐?
②引导学生抓住“可乐了”“帮着”“铺”“帮着抱”“使劲地摇”感受小作者的难以言表的快乐。
③为什么说“我可乐了”?联系上下文读一读。
(引导学生读读相关的.第一自然段,知道“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它的香气味真是迷人。”使学生明白联系上下文也是读懂课文内容的一种好方法。)
④辅以表情、动作再次朗读。
(2)出示:“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
①引导学生抓住“大事”“老是”“缠着”这些词语,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盼望摇桂花时的急切心情。什么样的事是大事?“我”会怎么样缠妈妈?
②想象填空,出示:(时间),“我”就(动作),地说:“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
③师生即兴表演。
(3)现在终于可以摇桂花了,所以我可乐了。我们也快来和作者一起摇桂花吧。(出示“摇桂花”的动画。)师生互动采访式对话:
①咦,你怎么这么开心,你在干什么呀?
②哟,瞧你乐得,你心里在想什么呢?
③快看,一阵阵的桂花从树上落下来了。这桂花像什么呀?
④呀,看,一些桂花落在你的头上了,有什么样的感觉?瞧,又落到了你的脖颈上,你有什么感受?哈哈,落到了他的身上了,你又有什么感受?
⑤再次出示“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引导读出心中的快乐。
四年级语文教案10
一、揭示课题
万年牢
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阅读学习提示,明确学习本文的要求。
2.布置自学要求:
①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②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③课文几处写到了课题——万年牢,想想是什么意思?
3.检查字词:
多音字:把、闷、削。
词语:走街串巷、掉皮损伤、晾晒、竹签、耽误、甩糖风、掺假、
赚钱(能认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义)
4.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哪两件事)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课文三处写了万年牢,请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并想想这“万年牢”分别指什么?
2.第一处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做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①为什么叫万年牢?
②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
(读第二小节,通过找重点词句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小节,体会父亲在制作糖葫芦中对蘸糖、甩糖风等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③齐读出示的句子后,教师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工艺高,质量好,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
3.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什么?
齐读句子:“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①什么叫正道?
②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抓住“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嫌、辞去工作”体会父亲生意认真实在)
③说说这里的“万年牢”又是什么意思呢?
4.第三处的万年牢又指的是什么呢?
读句子:“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体会父亲教导我做怎样的人?
5.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为什
么?
启发学生懂得:产品质量好才赢得顾客,做事讲认真、讲实在才能
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四、拓展延伸,深入体验
1.你是怎么理解父亲的做人的道理的?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
2.读读下面的故事,补充省略号所包含的内容。
信誉
从前,有一对夫妻,开了一家酒店,由于卖出的酒物美价廉,生意十分兴隆。
有一天,丈夫外出,妻子偷偷地在酒里掺了水,多卖了5元钱。晚上丈夫回来,妻子得意地把自己的“秘诀”告诉丈夫,以为会得到丈夫的夸奖。谁知,丈夫一听,急得双脚直跳,抱头痛哭,说:“唉!你把我们最值钱的东西——信誉,只5元钱就卖掉了!”
果然,从此他们的生意不如以前红火,最后终于彻底破产。当妻子贫病交加、奄奄一息的时候,她悔恨地流着泪,说:“我明白了……”
3.收集“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板书设计】
不怕………不怕………不怕………(质量好)
万年牢买卖走正通(生意好)
无论……都……(人品好)
这是上课前一个晚上,我写下来的,主要都是教师的语言。
1、课前:播放歌曲《冰糖葫芦》MTV孩子们,欣赏了一首好听的冰糖葫芦,观看了一组丰富的画面,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点击屏幕)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与冰糖葫芦有关,题目叫万年牢。(学生说师板书)
3、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至少读过一遍课文的孩子举手,读过2遍或2遍以上的孩子举手。非常好。
张老师在读的过程中,觉得这么几个句子比较难读(出示句子)。先和你的同桌试着读一读。
谁愿意先来展示,读第一句。
第二句有几个多音字,谁能把它们读准了
第三句可不简单。想读的小朋友一起读吧。
4、预习得真好。孩子们,课文中有三处写到万年牢,轻轻打开语文书,翻到22页,默读课文,把这三处写万年牢的句子划出来。
5、(学生交流出示三个句子)。
都找到了吗?一起读一读这三个句子。
6、父亲说:“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读着读着,张老师觉得很奇怪,父亲为什么把自己做的糖葫芦起“万年牢”这个名字,你再读读这个句子,能帮父亲说说理由吗?
7、让我们再读父亲的话。
8、孩子们,为什么父亲能做出这么好的糖葫芦呢?请你读读课文的2、3、4自然段,拿起笔圈圈画画,还可以做一些批注。(学生思考,师板书:做糖葫芦)
重点研读1:红果、海棠去了把儿和尾,有一点儿掉皮损伤的都要挑出来,选出上好的在阳光下晾晒。
读着父亲选料的过程,你脑海中会跳出一个词儿?(一丝不苟,精挑细选、认真、细致)
再读这个句子,你是从哪些字词中体会到父亲的一丝不苟,父亲的细致,父亲的认真?(一点儿,都要,去了,上好)
字里行间写满了父亲的认真细致,谁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父亲能做出这么好的糖葫芦,除了选料严格之外,还有什么原因?
孩子们,正是因为父亲严格的选料,精湛的.手艺造就了优质的糖葫芦,造就了上乘的万年牢。让我们再读父亲的话。
9、父亲做糖葫芦用心,做生意也是如此。(板书:做生意)(出示第二个万年牢)读着这句话,说说你对这个“万年牢”的理解?
你看到的或者听到过哪些走正道的生意人。
这些故事都证实了: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学生读)
9、父亲说,凭着良心做买卖才是正路,不能做亏心买卖。他这么说,是不是这么做的呢?默读课文的五六自然段,请你静静地思考。
父亲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即使在老板那儿做事,父亲依然像过去那样认真选料,一点儿不马虎。为了这个事,父亲和老板之间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孩子们,让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写下父亲和老板之间的这场争论。拿出练习纸。
孩子们,面对老板的行为,父亲毅然辞去了这份相对走街串巷来讲比较安逸的工作,辞去了这份有着稳定收入的工作,重新过上“提篮叫卖”的日子。这意味着父亲会更加辛苦,意味着没有固定的收入,可是父亲会后悔吗?
即使少赚点钱,即使更辛苦,只要顾客能吃上优质的糖葫芦,父亲心里是踏实的,是快乐的,让我们再读。(第二个万年牢)
10、(第三个万年牢)这句话中的万年牢你又是怎么理解的?(板书:做人)
11、(出示三个万年牢),这个万年牢和前面2个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小结:父亲的认真、实在、诚实、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造就了品质上乘的万年牢,赢得生意上的万年牢。
女孩子读第一句,男孩子读第二句,第三句我们一起读。
12、父亲用做糖葫芦的经历教导我做万年牢,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其实也在教导我们每一个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让我们一起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是呀,父亲的教导也使我们一生受益。
13、孩子们,选学课文《小珊迪》讲述了珊迪诚实守信的故事,回去认真阅读,你一定会被珊迪感动。下课。
四年级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迅、蕴、霎”等9个字,会写“贺、顾、迅”等14个字,正确读写“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迅速、蕴藏、重复、安静、沉静”等词语。读懂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抓重点语句,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感受其情感;结合课文插图,根据生活经验表演、想象课文描述的场景,让学生从孩子们的语言、神态、动作中体会他们的心情。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在学习词语中感受爱。
教具准备:
1、课文插图及关于爱的视频。
2、文字投影片。
3、学生查找自己最满意的生日照片或一份生日礼物。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课题质疑。
1、播放关于爱的视频,激发切身感受。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质疑。师: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检查预习,初读感知。
1、课文预习过了吗?老师要检查你们的预习情况了。你预习得怎么样了?
2、自由大声初读课文,老师给你们提几个小建议:
(1)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停下来多读几遍。
(2)同桌互相说说课文先讲了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三、检查初读,理清脉络。
1、交流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吗?
2、生字新词是读通课文的拦路虎,看看认真的你们把这只老虎赶跑了吗?
(1)自由大声地读读这些词语吧。
(2)开动车读:提示注意字音
(课件出示词语:)
祝贺异口同声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瞥了一下迅速索性蕴藏霎时
寂然无声恰恰缓和犯错误赦免稚拙烦恼享受
四、借词入境,初识沉默。
1、老师现在把刚才屏幕上的一个新词请到黑板上,你还认识吗?(贴出“寂然无声”词卡)
(1)说一说它什么意思?你怎么知道的?
(2)学习语文有很多方法,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联系上下文。
请同学们轻声读读12、13自然段,找找“寂然无声”所在的那一句话和它后面那句话,用括号括出来。把它多读几遍,体会体会。
(3)谁来读读你划出来的句子。你对“寂然无声”的理解是——你可以用课文中的语句说吗?
(4)也可以用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词语。14课《检阅》中哪个词和“寂然无声”的意思相近?
2、学法小结:在课外阅读中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理解词语。
3、认识沉默图。霎时,教室里安静下来。静得快吗?哪个词语可以看出?你能用“霎时”说一句话吗?
4、指导朗读:
(1)安静到什么程度?有翻书的声音吗,有咳嗽的声音吗,有动笔盒的声音吗?
此时仿佛只能听到——————(心跳的声音,呼吸的声音)
(2)(个别读)孩子们,读书是走进情境的重要的方法,让我们通过读来表达这种安静吧。你能读出这种安静来吗?谁愿意试试?
(3)(配合齐读)让我们带着这份安静投入到课文中去配合读一读吧。
五、体会热闹,感受父母情。
1、教室里的这个场景你想到了哪个词语来概括?(板书热闹)
2、自由读1—9自然段,边读边用——————划出孩子们回答的话,用波浪线划出描写孩子们神态动作的词语,还要特别关注孩子语言当中的标点符号。为表演热闹做准备。
3、表演要求:不仅要说出你的台词,还要演出动作神态来。学生表演后:
A、你表演得这么好,说说你特别注意到了哪些词语?你为什么特别注意这些词语?你能读读这个句子吗?
B、咱们一起猜猜他心里可能在想什么?我估计他的心像一壶刚烧开的沸腾的'水一样,兴奋得要溢出来。
C、要是你,你这个时候会骄傲地说什么?你也骄傲的读读吧。
D、你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你能把你的高兴劲读出来吗?
E、你从这些词语体会到什么?用读表达你的体会吧。
相机理解;左顾右盼为什么要左顾右盼?
4、学法小结:作者就是抓住了这些语言、神态、动作的词语,让我们体会到孩子的快乐,可见语言、神态、动作这些细节描写的魅力有多大啊,同学们在以后的作文中一定也要注重这样的细节描写。
5、学生交流带来的生日礼物。
6、指导朗读:谁愿意用你的朗读来展现这热闹的气氛。
7、结合情境理解“索性”
8、师生配合读读第九自然段吧!
六、课堂总结。
当老师问同学们知道父母的生日时,教室里寂然无声,在沉默的同时,他们在想些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
七、生字指导
1、老师研究了一下这篇课文中会写的字,发现这一个字特别容易写错,顾(出示生字),你觉得哪里最容易写错?其中左边厂下面的一笔是竖提,不要写成竖弯钩;范写“顾”,学生书空。
2、书写生字。
八、布置作业。
1、写一写:抄写生字新词。
2、问一问:向亲人或者邻居了解你小时侯父母是怎么疼爱你的。
四年级语文教案12
【课文简说】
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一定会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美的。
2.理解“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介绍搭石。
2.如果没有搭石人们的生活会怎样?
3.在诗人刘章的笔下,搭石是怎样的呢?
二、初感课文
1.自读课文,交流:课文中哪些情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逐节指读课文,梳理课文,知道课文中描写了人们“摆搭石、整搭石、走搭石、让搭石、背老人过搭石”等情景。并结合教学生字新词。
三、指导书写
1.学生自己分析字形。
2.临写。
3.检查巩固。
四、课外拓展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搭石》这篇课文,同学们从中读懂那些内容?
二、初步感知——寻找美
1.这些小小的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一起走进它,睁大双眼去发现美,欣赏美。
2.细细地读读课文。要求:一边读一边体会,你感到课文中都流淌着怎样的美呢?
三、品读体味——欣赏美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求:仔细听,在书上圈画你认为最能体现美的词句。
2.说说你从课文中感受到怎样的美,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
重点体会“平整方正”、“按照两尺左右的间隔”中体现出来的乡亲们心中有他人的美德。
3.指导朗读。
(二)自主学习2、3、4自然段。
1.学生从2、3、4自然段中选择最喜欢的一段以学习小组或个人为单位欣赏,体会其中流淌着的美。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其中,从中发现有创意的学习方式。
3.全班交流,展示学习成果,评议。
4.随机指导各种形式的朗读,以求达到品品读读、以读促悟的效果。
(三)学习中心段。(最后一段)
1.思考:为什么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2.齐读最后一段。
(1)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搭石和乡亲们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体会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四、走向生活——发现美
1.是啊!美无处不在,有看得见的美,看不见的美,就连搭石这么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你现在对美有了哪些更深的认识?
2.艺术家罗丹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作者就是从一件很小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在我们的身边哪里也可以找到美?
美就在身边,美就在妈妈千万次的唠叨。
美就在身边,美就是校园中伸手捡纸的弯腰。
美就在身边,……
五、课外拓展
写出自己发现的美。
四年级语文教案13
知识目标:
认识、会写“凰、骄、州、绣、棚、寿、侧、柚、炸、距、舀、葱”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文中优美的语言,并学会积累。
情感目标:
感受小城的美、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城的美。
教学难点:
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挚爱,学习如何表达真情实感。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录音机、课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生字、词语,指导书写。
2、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在咱们的湘西,有这么一座小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以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征服着世人。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将它赞为中国最美的小城。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地方吗?(凤凰)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28课,走进小城凤凰,一起领略它那独特的'美。(板书课题:小城凤凰。齐读课题)
2、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
2、学习小组交流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
3、检查学生生字词掌握情况。
(1)认识生字词。
骄傲、凤凰、贵州省、绣起、瓦顶棚、万寿宫、左侧、橘柚、油炸、距离、舀起、葱绿
(2)指导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凰”是三拼音节,不要读成“fàng”;“炸”字在本课读第二声,不能读成第四声;“葱”字的声母是平舌音,后鼻韵母。
运用观察比较、部件拆分、难点解析等方法识记。
(3)指导书写。
“凰”字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先写外面的部分,第二笔是“横折斜钩”,要注意留出“皇”字的空间;“骄、绣、棚、侧、柚、距”几个字均为左窄右宽的字,要注意写均衡;“舀”字的两短横不能连起来;“葱”字中间部分的一点不能丢。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小城的美?
2、找出具体描写小城美的段落。
3、在读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准备质疑。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四年级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1、认6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会在默读中思考,在朗读中理解小男孩买黑色气球的心理活动,理解卖气球老人的那段话的含义。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认识到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自信。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在默读中思考。
教学难点:
从老人与孩子的对话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领会老人那番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课题。
1、出示气球的图片,提问:你最喜欢哪个气球?
2、有这样一个小男孩,面对五颜六色的气球,他却选择了一个黑色的。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小男孩,走进小故事——《自信》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
2、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纠错、正音。
3、检查识字情况。
出示本课生词:基恩博士、一件事、肤色、货车、惊讶、能否、自信
随机读生词,开火车、小老师带读。
4、“自信”是什么意思?
你觉得故事中的小男孩自信吗?不自信也就是——自卑。
三、精读课文,感受男孩的自卑
1、默读课文,你从哪里感受到小男孩自卑?
默读提示:
默读课文第2、3、4自然段,想一想:
从哪而看出小男孩不自信?用——画出来。
2、交流:
A、公园的角落里有一个肤色很黑的小男孩。他羡慕地看着这几个小男孩嬉戏,但不敢过去和他们一起玩儿,显得十分自卑。
B、那几个小孩儿的身影消失后,小男孩儿才拖着残疾的腿,一拐一拐地走到老人的货车旁,怯生生地用略带恳求的语气问道:“你可以卖给我一个气球吗?”
C、小男孩鼓起勇气回答:“我要一个黑色的。”
结合汇报进行朗读,读出男孩的自卑。
3、再读课文,男孩为什么会这么自卑?
交流:肤色很黑的、拖着残疾的腿,
4、补充美国种族歧视的资料,感悟自卑的缘由。
5、师:怪不得男孩会如此自卑,——生读“那几个小孩儿的身影消失后,小男孩儿才拖着残疾的腿,一拐一拐地走到老人的货车旁”
师:怪不得他走到老人身旁却——生读:“怯生生地用略带恳求的语气问道:“你可以卖给我一个气球吗?”
四、感悟老人的'话
1、黑色的气球升空了,这时候老人意味深长的对他说了一番话。读读剩下的段落,老人说了些什么?自由读5、6段。
2、交流
出示老人的话。你读懂了些什么?
(前一句,揭示了气球升起的本质原因是“气球内充满了氢气”而不在于它的颜色和形状。这里隐含着一个道理:外表是形式是非本质的,是次要的。后面一句,老人推论出“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关键是他的心中有没有自信。”)
3、你觉得老人说的对吗?
五、拓展
1、你知道因为自信而取得成功的例子吗?交流。教师出示:(小泽征儿、尼克松的例子)
2、读了课文你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
四年级语文教案15
教学目标:
1、认6个生字,会写8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会在默读中思考,在朗读中理解小男孩买黑色气球的心理活动,理解卖气球老人那段话的含义。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认识到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自信。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在默读中思考。
教学难点:
从老人与小孩的对话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领会老人那番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卡、灯片。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交流,导入课题。
1、高老师用和“我”约定的秘密,让“我”找到自信,并“照亮我快乐的童年”,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今天老师和大家再来学一个关于自信的故事。板书课题:自信。
2、齐读课题。
二、指导初读,感知课文。
1、读好一篇文章有什么要求?(正确、流利。)怎样才能读得正确、流利?(眼到、口到、心到。)哪些地方反复读?(难读的字音、读不通的句子。)
2、学生按要求自读、教师巡视。
3、表扬读书认真的学生,出词卡投影,指定三个学生读,准备后齐读。特别注意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的读音。
a组:
肤色关键货车是否基础惊讶
b组:
一窝蜂一件事兴高采烈
色彩艳丽肤色拖惊讶
4、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观察b组中带点的生字,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如与熟字比较,记字形:蜂——峰:“峰”指的是山的尖顶,跟“山”有关,所以是“山字旁”。“蜜蜂”是昆虫,所以“蜂”是“虫字旁”。
加一加:“月”加“夫”,肤色的“肤”。
5、指导写字。
a、让学生观察8个会写字的笔画、偏旁、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b、说说哪些是上下结构,哪些是左右结构,哪些是左中右结构。
c、小老师讲经验:各类字该怎么写。
d、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e、巩固检查,适当展示习字作业,点评进步学生。
三、检查朗读。
1、同桌互查,每人一小节轮读(快的两遍交换)。
2、指名6人分自然段朗读,随机正音,面向慢生(朗读稍吃力的学生)。
3、师点评。
4、解词体会。
(1)联系上下文多想想有助于理解词语意思,不信试试。
(2)不理解的词画下来,默读,用上法与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四、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词。
2、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在“采蜜本”上。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小组之间比赛,认读生字(要求:读准音、声音亮)。
2、上一课大家学了《自信》一文(板书课题),读得非常认真,做到了“正确、流利”,但这还不够,我们还要读得有感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理解课文,把课文都读得有感情。
二、读文感悟。
1、默读课文2、3段。(提出默读的要领:心读,既不能读出声,也不能动嘴唇。)
(1)思考:
a、肤色很黑的小男孩为什么偏要买黑色气球?(自卑)
b、你从哪里看出他内心的自卑?(相机指导朗读“公园的角落里……羡慕……不敢……”。)
c、他为什么会自卑呢?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词语。(“肤色很黑”“拖着残疾的腿”)
(2)相机介绍:在当时的美国,存在肤色歧视即种族歧视。
(3)你在生活中有自卑的时候吗?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设想你就是这个黑人小朋友,你会怎么想?指导朗读。
2、朗读感悟,重点突破,学习4、5、6自然段。
(1)出示小黑板:
“记住,气球能升起,不是因为它的颜色和形状,而是因为气球内充满了氢气。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不在他的外表,而是要看他的心中有没有自信。”
a、指名朗读。这话是谁的话?(卖气球的老人说的。)
b、你知道卖气球的老人为什么要说这些话吗?(他看出了这个小男孩的自卑。)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到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老人惊讶地看了看小孩”;联系到前文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追逐着这些色彩艳丽的气球”。)
(2)分角色朗读老人的话和小男孩的对话。(注意读出小男孩的“怯生生”“略带恳求”的语气、老人的“慈祥的目光”“温和”“惊讶”的语气。在朗读中再次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b、个读,自由读,体会小孩自卑胆怯的心理。
c、分组朗读4、5自然段。
(3)再读老人的话。
a、找出老人说这段话的态度。(老人一边眯着眼睛看着气球上升,一边用手轻轻地摸了摸小孩的头。)
b、老人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感悟出老人是在鼓励小男孩。)
c、边读边悟:读老人的话,你明白了什么?(前一句,揭示了气球升起的原因是“气球内充满了氢气”而不在于它的颜色和形状。这里隐含着一个道理:外表是次要的。后面一句,老人推论出“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不在他的外表,而是要看他的心中有没有自信。”)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如果人是气球的话,那么升起来是成功,而自信就像氢气一样,是成功的关键。)
板书:气球——人升起——成功氢气——自信
d、指名读,齐读。
3、默读最后一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对比体会。
讨论:作者对老人的话为什么会“至今难忘”?(不仅因为老人的比喻生动、准确、深刻,更重要的'是作者的经历证实了老人的话是正确的——从一个有残疾的自卑的小男孩成长为的心理学博士。)
4、小结。谈谈你读了这个故事的感受。
三、实践拓展。
小组合作: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演出。
在编演时,教师提示:剧中人物除了小男孩和老人外,还有一群活泼的无忧无虑的孩子们玩色彩艳丽的气球。他们要在小男孩面前炫耀,甚至还有对小男孩的轻视。在表演中,再次体会感悟理解课文。
四、作业设计。
1、采访你的家人、老师或有成就的人,请他们谈谈自信在人生经历中的作用,并以此为主题编出一份手抄报。
2、将你自己学习经历中印证自信与成功关系的事例,讲给家人或同学听。
3、阅读《尼克松败于不自信的故事》《小泽征尔胜于自信的故事》。
【四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四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8-14
小学语文四年级语文教案01-06
语文四年级教案08-19
语文四年级教案01-18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08-14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01-07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02-03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08-28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01-01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