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音乐教案>声音音乐教案

声音音乐教案

时间:2023-07-08 18:05:01 音乐教案 我要投稿

声音音乐教案(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声音音乐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声音音乐教案(15篇)

声音音乐教案1

  教学内容:

  声音编织的故事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标:

  l.培养学生倾听各种声音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引导学生感受和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能够对各种声音产生联想,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能力。

  3.在声音创编的活动中养成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激发学生创造的兴趣和意识,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材分析:

  声音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常感受的一种自然现象,通过对声音的探索,可以引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使他们获得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学生利用各种不同的声音材料,不仅可以创造出各种声音,还可以利用这些声音材料表现一定的杨景。在此过程中感受声音的强弱、长短、音色、高低。这些知识虽然没有直接讲授却已经渗透在有趣的创造活动之中。

  通过寻找声音──模仿声音──创造声音──利用声音表现情景,从创造单一的声音到创造有一定内容的声音是一个提高的过程,中间蕴藏着极大的创造性。这样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完成对声音的初步探索。

  教学重点:

  创造声音并用声音“编织”故事。通过创编音乐的实践活动,引发学生对创造的兴趣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难点:

  对声音的联想。学生虽然对生活中的声音有一定的感受,但没有从声音引起联想的经验。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使学生逐步建立起对声音的联想,为探索声音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方法:

  从学生模仿熟悉而喜爱的动物的叫声入手,培养学生倾听声音的习惯;引导学生对声音产生联想,发展和丰富学生的想像力;在教师逐步引导启发下,学生模仿制造一定的声音来表现一定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用具:

  计算机、教学辅助课件、小堂鼓、小镲、响板、三角铁、闹钟、跳绳、毽、皮球、舞蹈用的扇子和手绢。

  板书设计:(教学辅助课件)

  第一部分:由五张动物图片组成:小猫、老牛、小狗、小羊、狼。每一张图片可链接到下一张这种动物的放大图,下面可播放这种动物的声音文件。

  第二部分:由九个声音文件组成,分别是电话铃声、打鸡蛋的.声音、打喷嚏的声音、跳水声、滴水声、汽车飞驰声、刮风声、球场欢呼声、婴儿的哭声。

  第三部分:由三个声音文件组成。教师可根据教学情况,选用二或三个内容。第一个声音文件是一个穿高跟鞋的人走到汽车边,开车走远了。第二个声音文件是汽车启动──出发──飞驰──堵车──靠边停车。第三个声音文件是打雷──闪电──下大雨──小雨──雨停──雨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阶段目标:引导学生模仿熟悉的动物的叫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语: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生存着许许多多的动物。你最喜欢哪一种动物?

  学生回答:我喜欢小猫。我喜欢小猴子。我喜欢大熊猫。我喜欢老虎。我喜欢羚羊。我喜欢小鸟……

  教师:地球上生存着的动物,不论体型的大与小,性情温和与凶悍,都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请你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我看到子一只可爱的小猫。

  教师:小猫怎样叫?谁能学一学?

  个别学生模仿。

  教师:你学得真像。我们听一听小猫是怎么叫的。

  播放课件:小猫的叫声。

  教师:你还看到了什么?

  学生:我看到了一头老牛。

  教师:你来学一学老牛的叫声。

  个别学生模仿。

  教师:你学得真像。我们听听老牛的叫声。

  播放课件:老牛的叫声。

  教师:还有哪位同学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我还看到了小羊。

  教师:小羊怎么叫?谁来学一学。

  个别学生模仿。

  教师:你学得真像。我们一起听听小羊的叫声。

  播放课件:小羊的叫声。

  教师:你还看到了什么?

  学生:我看到了一只斑点狗。

  教师:狗怎么叫?谁来学一学?

  个别学生模仿。

  教师:这是一只大狗还是一只小狗?大狗怎么叫?小狗怎么叫?叫声有什么不同?

  学生模仿并回答:大狗的叫声低、粗。小狗的叫声高、细。

  教师:请你告诉我你还看到了什么?

  学生:我看到一只狼。

  教师:狼怎么叫?谁来学一学?

  个别学生模仿。

  教师:在生活中,我们与狼的接触非常少。我们来听一听狼的叫声。

  播放课件:狼的叫声。

  二、倾听声音,建立学生对声音的联想

  阶段目标:教师引导学生养成倾听声音的习惯,引导学生分辨模仿并简单说明这些声音的特点,建立对声音的联想。

  1.谜语导入:

  过渡语: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模仿得也很像。下面请大家猜个谜语。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得见,相互不见面。

  学生:是耳朵。

  教师:耳朵是干什么用的?

  学生:耳朵是来听声音的。

  2.倾听声音:

  教师:对了。下面清同学们仔细地听,请你告诉我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教师操作:播放第一种声音。

  学生:这是电话铃声。

  教师:电话铃声说明什么?

  学生:电话铃响说明来电话了。

  教师操作:播放第二种声音。

  学生;把鸡蛋打在碗里。

  教师:把鸡蛋打散,然后放进热油锅里,就可以做什么?

  学生:炒鸡蛋、摊鸡蛋。

  教师操作:播放第三种声音。

  学生:有一个人在打喷嚏,他感冒了。

  教师操作:播放第四种声音。

  学生:把石头扔进海里。在游永地里,有人从岸上跳进水里。

  教师操作:播放第五种声音。

  学生:开汽车的声音。

  教师:汽车怎么开的?

  学生:汽车快速开过去。

  教师操作:播放第六种声音。

  学生:水龙头没有关紧在滴水。下雨后房檐上的剩余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落在水坑里。

  教师操作:播放第七种声音。

  学生:这是刮风的声音。

  教师:这是什么季节的风?

  学生:这是冬天的狂风,很冷,吹得人摇摇晃晃。

  教师操作:播放第八种声音。

  学生:这是球场上,进球后人们的欢呼。

  教师操作:播放第九种声音。

  学生:这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的哭声。

  教师语:小宝宝怎么了?

  学生:他饿了,要吃奶。他尿了。他想让妈妈抱。

  3.倾听有情节的声音。

  教师请:同学们听得很认真,想像力也很丰富。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把几种声音组合在一起,可以告诉我们一个故事。下面,我请同学们听两组声音,听听它们告诉我们什么事情。

  教师操作:播放第一组声音。

  教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学生:走路的声音、开车的声音。

  教师:谁在走路?怎么听出来的?

  学生:一个阿姨在走路。因为我听到鞋跟敲击地面发出清脆的声音。

  教师:阿姨子什么去了?

  学生:阿姨走到汽车进,开汽车走了。

  教师:怎么听出汽车开走了?

  学生:因为汽车发动后,汽车开动的声音越来越小,说明汽车开走了。

  教师操作:播放第二组声音。

  学生:我听到打雷、闪电、下雨的声音。

  教师:这段声音说明了一件什么事情?

  学生:天很阴,远处传来串串雷声,一个闪电,下起了大雨。

  教师:雨下了很长时间,后来呢?

  学生:一边下一边在打雷。后来雨越下越小,最后停了。

  教师:你怎么听出来越下越小?

  学生:雨声越来越小,说明雨小了。最后没有声音了,说明雨停了。

  教师:最后,是什么声音?

  学生:雨滴声,是房檐上的雨水滴到水坑里。

声音音乐教案2

  活动目标:

  1. 通过倾听、感知、表现夏夜里各种小动物的声音让幼儿感受夏夜的热闹。

  2. 能通过各种的声音想象探索各种消暑、解渴的方法。

  3. 探索各种灭蚊蝇的方法,让幼儿感受灭蚊蝇的快乐与有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声音资料(蟋蟀声、蛙声、蚊蝇声、知了声、雷声、喝饮料声、电风扇、拍蚊声等)。

  2.蟋蟀、青蛙、蚊蝇、知了等图片。

  3. 各式蚊蝇拍、硬纸板、皱纹纸、软皮线、废旧饮料罐等。

  活动过程:

  1. 创设夏夜的'草坪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快找它在哪儿?

  (让幼儿倾听各种声音,寻找小动物。)

  2. 让幼儿感受夏夜的草丛中热闹的声音。

  (1) 通过歌表演、创编等活动自由模仿表现各种小动物的声音。

  (通过此环节来激发幼儿的表现欲,发展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创编能力。)

  (2) 让幼儿交流自己喜欢什么声音?不喜欢什么声音?为什么?

  (3) 让幼儿正确处理各种小动物。

  (让幼儿凭借以为以往的生活经验来,区分益虫与害虫加深对个各种虫子的认识。)

  3. 利用雷声将幼儿引入室内场景。

  4. 通过倾听各种声音让幼儿想象、讨论、探索各种消暑解渴的方法。

  (通过提供各种室内的声音,给幼儿提供一个自由充分想象、表述的空间,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语言能力。)

  5. 针对蚊蝇声让幼儿讨论如何来消灭蚊蝇。

声音音乐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活动,让幼儿感受乐器的声音。

  2.引导幼儿随着乐曲做模仿动作和拍手、拍腿、垛脚的动作,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活动准备

  1.课件-小鼓

  2.课件 ppt-乐器和声音

  活动过程

  一、欣赏感受

  1.课件-小鼓

  教师:这是什么?(小鼓)

  2.你在哪里看到过锣鼓?

  什么时候我们要敲锣打鼓”

  (让幼儿知道在各种节日的时候要敲锣打鼓。)

  二、乐器和声音

  1.播放乐器的声音,让幼儿倾听。

  幼儿欣赏乐曲,感受感受优美乐曲的气氛。

  2.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快慢来动作。

  三、模仿表现

  幼儿倾听乐曲,拍手的.动作来打节奏

  幼儿倾听乐曲,拍腿的动作来打节奏

  幼儿倾听乐曲模仿敲锣打鼓的动作

  引导幼儿自己创编动作表现节奏。

  四、活动延伸

  在活动室中放歌曲录音,让幼儿熟悉乐曲。

声音音乐教案4

  设计意图: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只要你用心去发现,你就能找到许许多多美妙动听的声音。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幼儿利用一些平时不被我们注意的废旧材料,探索寻找好听的声音。使音乐能深入幼儿生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通过活动,不仅加强孩子音乐方面的素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主动探究的精神,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

  活动目标:

  1、通过听听、想想、做做,探索寻找好听的声音。

  2、感受自制乐器合作演奏的音响效果,体验成功的快乐。

  3、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准备:

  收集各种废旧物品(铁罐、塑料罐、玻璃瓶、瓶盖等)沙、米、搪瓷盆、筷子、竹片、椅子五张、小乐器(圆舞板、沙球、串铃、大鼓、锣)录音机、磁带《土耳其进行曲》《加油干》图谱一张

  活动流程:

  问题情境导入——探索寻找好听的声音——合作奏乐——结束,激发继续探索兴趣

  活动过程:

  一、问题情境导入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小朋友和客人老师问好!(客人老师好)

  1、这几天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许多东西。有米、沙、没用的铁皮罐、塑料瓶、钥匙,还有筷子、竹片……在区域活动中大家也通过玩一玩、试一试,找到了很多很多的声音。

  (评析:在本次活动之前,幼儿通过操作,对如何使一些废旧材料发出声音,以及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有了一定的感受与了解。为活动开展作铺垫)那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几位小客人呢。听一听,是谁呀?闭上小眼睛。

  (师逐一演奏小乐器,幼儿猜后分放椅子上。)

  嗒嗒嗒,是谁?(圆舞板)嗒嗒嗒,你们猜对了。圆舞板请坐。

  沙沙沙,谁呀?(沙球)沙沙沙,我来啦。

  还有呢,嚓嚓嚓,(串铃)嚓嚓嚓,我是串铃。

  听,是谁,当当当。(锣)当当当,我也来啦。

  最后一个知道是谁吗?(大鼓)咚咚咚,大鼓唱着歌也来啦

  (评析:此环节以猜客人的形式巩固幼儿对五种小乐器音色的认识)

  2、师敲圆舞板。听听,圆舞板在说什么?嗒嗒嗒、嗒嗒嗒,我一个人唱歌多没劲,我想找一些能像我一样发出嗒嗒嗒好听声音的'朋友。,沙球说:我要找和我一样沙沙唱歌的朋友。哟,原来大家都想找朋友。小朋友你们猜,串铃想找什么好听的声音做朋友呢?(嚓嚓嚓)锣的朋友怎样唱歌?((当当当)大鼓的呢?(咚咚咚)

  (评析:以小乐器的口吻让幼儿明白要为小乐器找相似的声音)

  小朋友,你们愿意帮他们找朋友吗?(愿意)你想帮谁?那么现在有这么多小乐器呢,你想帮谁就把椅子搬到它的后面。

  幼儿根据意愿搬放椅子。师指导:XX一个朋友也没有多伤心,谁来帮帮它。沙球说:我的朋友多,让他们来帮你吧。-------

  (评析:抓住幼儿爱为别人想办法的心理特点,以帮助小乐器找声音朋友来激起幼儿探索寻找声音的兴趣与愿望。)

  师逐排问:你们是帮谁找朋友的?好,记住小乐器的声音。下面就请大家到后面去找一找、听一听、做一做。

  (评析:逐排问,让每个幼儿都知道自己是找哪种小乐器的声音朋友,以便他们接下来有目的地为乐器匹配相近的声音。同时提出的要求也引导幼儿在操作感知中探索寻找相似的声音)

  二、幼儿探索寻找好听的声音

  1、师指导:你帮谁找朋友?怎样唱歌?控制声响:听听大鼓,你的声音和他一样好听吗?唱得像锣一样好听。--------

  (评析:活动中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包括对能力较强的幼儿提出怎样使自己找到的声音更像小乐器一样好听。同时也应关注能力较弱的孩子,引导他们利用一些材料寻找相似声音。有目的地让幼儿发出好听的声音,而不是太响的噪音)

  2、请你们带着小乐器的朋友坐过来吧。

  (幼儿入座)啊,你们都帮他们找到朋友啦。圆舞板的声音朋友唱起来。其他小乐器休息。好听吗?轻一点。好听多了,再来一遍。旁边的小朋友帮他们听听,像大鼓一样好听的声音吗?

  (评析:逐排演奏。师进一步引导幼儿知道发出好听、舒服的声音,而不是噪音)

  三、合作奏乐

  都是好听的声音了,对啦这些好听的声音要一起来唱唱歌了。唱什么呢?师拿出节奏谱《土耳其进行曲》我们先来分分组。圆舞板为第一组。沙球和串铃第二组。锣和大鼓第三组。听音乐看谱唱歌。太好听了,再唱一首《加油干》听音乐看我指挥。真棒,想不想再来一首。就唱《杨柳青》,这一次我请一个小朋友做指挥。XX你来吧。老师弹琴,为你们伴奏。如果开始向我点个头。

  (评析:孩子用他们自己制作的小乐器,一起合作演奏学过的曲子,是一种新的尝试。合作演奏中也感受到了好听的音响效果。分享到了成功的喜悦与合作的快乐。从教师指挥到放手请幼儿做指挥,教师伴奏。并且服从幼儿指挥,体现教师对孩子的尊重与信任。幼儿自信心也大大增强了。)

  四、结束

  玩的高兴吗?可是小乐器累了,让他们在地上休息一下吧。小乐器朋友的声音真好听。对了小朋友,你们知道吗,还有什么东西也能发出好听的声音呢?(小鸟唧唧喳喳地叫声、用手指敲熟的西瓜,发出嗒嗒嗒的声音、牙齿碰撞的细细的声音、拍手声音啪啪啪、风呼呼的声音、小鸡叽叽叽------)

  (评析:孩子根据以往经验,说出了很多生活中的声音,并且是好听的一些声音,当孩子说出后,教师都及时对其发现加以肯定)

  你们真聪明,其实呀,生活中到处都有好听的声音,只要你用心去发现,就能找到许多许多美妙的声音。那让我们再去听一听、找一找、做一做,下次在一起来交流,好吗?带上你的小乐器,和客人老师说再见!

  (评析:抛砖引玉,激起幼儿进一步到生活中探索寻找好听的声音的兴趣。同时也使音乐深入幼儿生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活动反思: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本次活动结束后,我做了深刻的反思,总结出来许多经验教训:节奏训练应该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在引导幼儿认识三种小动物和三种乐器时应该让幼儿有节奏的与它们打招呼,进一步熟悉本节课的节奏型,为本次活动的难点减缓坡度。在学唱歌曲这一环节时,教师忽视了提醒幼儿唱歌前的坐姿和发声要求,导致有个别孩子进入歌唱误区,认为扯着嗓子唱就是声音洪亮。活动结束前应该播放歌曲录音,让幼儿跟随音乐自由地进行表演唱,完整感受音乐。

声音音乐教案5

  设计意图:

  《声音朋友》是中班上期的一个音乐活动。在儿歌<伞>的教学中,孩子发现了青蛙的叫声与哇鸣筒声音的相似之处。受此启发,我联想到自然界中其实有很多的声响和打击乐器发出的声响很相似。是否可以借助文学作品与乐器之间的联系来让让孩子们来探索自然界有趣的声音呢?将文学艺术与音乐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深入挖掘二者之间的艺术沟通性。我自编了这首包含许多自然界声响的儿歌《下雨了》,发挥幼儿想象,将儿歌中的象声词与打击乐器的声响进行声音匹配,激发幼儿对打击乐器所发声响的好奇及积极探索的欲望,提高幼儿配器朗读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发挥幼儿想象,将儿歌中的象声词与打击乐器的声响进行声音匹配。

  2、激发幼儿对打击乐器所发声响的好奇及积极探索的欲望。

  3、培养幼儿配器朗读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以接触过一些常见的打击乐器,能够朗读儿歌《下雨了》。

  2、材料准备:每人一份工作垫,工作盘(内有图片:小雨、大雨、青蛙、小鸭、。打击乐器:沙球、串铃、蛙鸣桶、圆舞板、)。录音:1)小雨、大雨、青蛙、小鸭、真实音响效果的录音。2)打乱小雨、大雨、青蛙、小鸭、音响效果顺序并结束在马蹄声中音响效果的录音.

  活动过程:

  一)复习儿歌。

  1、以听听录音机里藏着什么秘密为由,请幼儿听一段录有小雨、大雨、青蛙、小鸭、真实音响效果的录音。

  提问:1)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在哪首儿歌中听到过这些声音?

  2、集体朗读儿歌《下雨了》。

  (注:通过听真实声音效果的录音让幼儿引出儿歌,为后面的儿歌中的声音匹配打下基础。)

  二)声音朋友不见了。

  1、引导幼儿看图读儿歌,发现儿歌中的声音朋友不见了。

  师:这首儿歌可真调皮,刚才躲在录音机里,现在又躲在黑板后面跟我们捉迷藏呢!(教师转过黑板)

  我们一起来朗读吧!(教师一边指图,一边和幼儿一起朗读儿歌,当读到象声词时教师不出声,而是做一个“没有”的动作)(附图1)

  (注:教师用表情和动作给幼儿起到暗示的作用。)

  提问:儿歌中的什么不见了。(声音朋友不见了)

  三)找朋友。

  1、以找声音朋友为由,引出打击乐器。

  师:我们帮忙找找声音朋友在哪吧!“声音朋友你们在哪?”(放录音)“我们在这里”教师顺着声音找到一个大盒子。

  师:疑惑地从盒子里逐一请出打击乐器。(教师一边敲击打击乐器让幼儿听它的声音,一边引导幼儿说出它的名称。)整齐摆放在桌子上。

  (注:自然、巧妙地引出打击乐器,通过倾听使幼儿将打击乐器与它所发的音响发生直接的联系。)

  四)谁是谁的声音朋友。

  1、引导幼儿仔细倾听,为儿歌中的部分图片匹配乐器(找声音朋友)

  师:这么多乐器到底谁是谁的`声音朋友呢?我们一起来帮忙它们找到声音朋友吧!例:教师一边说“下小雨了,下小雨了,沙沙沙沙”,一边操作桌上的打击乐器。请幼儿用“摇头、点头”表示,直到找到沙球,大家点头表示同意。教师将沙球放到小雨图片的下方。(如果出现争议可请有争议的幼儿亲自操作打击乐器再次感受、选择,最后以大多少幼儿赞同为准。)

  (注:教师引导幼儿倾听一或二个声音匹配,而不是整首儿歌完整操作,是让幼儿了解儿歌内容中的图片与打击乐器进行匹配的操作方法。留下空间让幼儿自己通过操作、听辩、想象、匹配出整首儿歌。)

  五)我来帮它找朋友

  1、幼儿在工作垫上操作,为儿歌中的象声词匹配打击乐器。

  指导要点:

  1)根据儿歌的顺序摆放图片。

  2)提醒幼儿轻拿、轻放、安静操作。

  3)幼儿一边小声地读儿歌,一边操作打击乐器。仔细倾听、探索、发现逐一为儿歌中的象声词匹配打击乐器。

  2、请先配器好的幼儿配器朗读给老师听。

  (注:幼儿操作完成有先后,先配好的幼儿先配器朗读。节省了时间,使活动环节更加紧凑。)

  3、选择最适合的配器

  1)教师请有不同匹配方案的的幼儿一边操作打击乐器,一边朗读儿歌。

  2)引导幼儿仔细聆听为有争议的匹配选择最适合的匹配,同时全体幼儿参照为自己纠错。

  4、配器朗读。(附图2)

  1)教师和幼儿合作配器朗读(教师读儿歌,幼儿配器)

  2)幼儿一边操作小乐器一边配器朗读儿歌。

  3)分步尝试有感情地配器朗读儿歌。

  师:小雨的声音是很小声的,你们能让自己的小嘴和小乐器发出小雨很小的声音吗?(请幼儿尝试小声朗读、配器。)

  师:大雨的声音是很大声的,你们能让我听到大雨很大的声音吗?(请幼儿尝试大声朗读、配器。)

  师:你们能让我感觉到青蛙和小鸭在高兴地唱歌吗?(请幼儿通过表情和语速来表现)

  4)集体有感情地配器朗读儿歌。

  (注:幼儿一边连贯、有感情地朗读一边操作配器是有难度的,我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幼儿学习配器朗读。)

  六)找到朋友真快乐。

  1、教师以“配声小故事”的形式创设游戏环境,幼儿手持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为儿歌中的真是声音配音效。

  师:今天森林里可热闹了,老师要带“小乐器”到森林里参加音乐会。现在请大家到自己工作盒里选一个喜欢的打击乐器。一会儿到了森林里,你听到什么声音像你手中小乐器的声音,就用手中小乐器为它伴奏。

  (游戏)师:今天森林里可真热闹,

  “小乐器”跟着老师到森林里参加音乐会走着、走着,突然天空中下起了小雨。(播放有真实音效的小雨声音)(手持沙球的幼儿为小雨配伴奏,)雨越下越大,小雨变成了大雨。(播放有真实音效的大雨声音)(手持串铃的幼儿为大雨配伴奏,)下雨了,下雨了,青蛙高兴的唱起了歌。(播放有真实音效的青蛙声音)(手持蛙鸣桶的幼儿为青蛙配伴奏,)下雨了,下雨了,小鸭也高兴的唱起了歌。(播放有真实音效的小鸭声音)(手持圆舞板的幼儿为小鸭配伴奏,)雨儿在唱歌,小动物们也在唱歌,真是一个好听又有趣的音乐会。

  (注:活动开始由听自然界的声响引出带有儿歌。活动中幼儿尝试打击乐器发出的声音与象声词进行声效匹配。最后通过配器游戏,打击乐器发出的声音和人声还原的自然声中。首尾呼应。)

  2、幼儿交换打击乐器再次游戏,游戏时加大难度。不按儿歌顺序创设游戏环节,并且教师不用语言提示,而是让幼儿自己听录音中的声音,根据自己手中相应的乐器进行配器。

  师:今天森林里可真热闹,“小乐器”跟着老师到森林里参加音乐会走着、走着,突然……(听录音中的声音继续游戏。)还可在游戏结束出增加一个出场小动物的环节,例:下雨了,下雨了,小马儿高兴的唱起了歌,蹄踏蹄踏。哪个小乐器能为小马的蹄踏声伴奏呢?大家试试。(总结我们手上没有能为小马蹄踏声伴奏的小乐器。)

  师:在我们音乐区里还有许多的小乐器,大家可以到那去找找。

  (注:在活动的结束处设疑,为幼儿继续探索埋下了伏笔。)

  七、延伸活动:儿歌进行续编匹配。

  1、可将这份声音朋友的工作材料投放在音乐区,继续让幼儿探索、操作。

  2、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在下次活动时进行儿歌的续编匹配。平时我们还听到什么声音,可以用什么乐器来匹配?如:双响桶的声音还能与钟表、马蹄声匹配。木鱼的声音还能与小老鼠的脚步声匹配等。引导幼儿探索、想象出更多的声音匹配。

  3、还可将儿歌中象声词的节奏进行替代。可以是幼儿学过的节奏,也可是幼儿创编的节奏。

  附:儿歌

  下雨了

  下小雨了,下小雨了,沙沙沙沙。

  下大雨了,下大雨了,哗哗哗哗。

  青蛙高兴地,呱呱呱呱,

  小鸭高兴地,呷呷呷呷。

  活动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声音音乐教案6

  教案目的:

  1学习唱歌曲并熟悉曲子的旋律。

  2培养幼儿辨别音色的优劣。

  3开心地参加各种音乐活动,能够表现音乐

  学习重点:培养幼儿辨别音色的.优劣,学习唱歌的正确方法

  学习难点:学习节奏

  教案准备:小动物头饰等

  教案过程

  1教师教幼儿律动、发声练习

  1)教师教幼儿随着音乐做动作

  2)发声练习

  2老师教歌曲《声音吵架》

  1)教师示范唱歌

  2)教幼儿理解歌词

  3)教师出示图谱

  (1) 幼儿分组学习动物的叫声,练习节奏

  (2) 师幼对唱。(教师唱歌曲前两小节,幼儿唱歌曲后两小节)

  (3) 师幼完整演唱。(前四句)

  (4) 幼儿分角色唱。

  (5) 解说歌词:大家一起唱,声音就吵架。一个一个唱,才能听得清。

  (6)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声音音乐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古诗歌曲,增进学生对古诗文化的了解,并能用较长的气息和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枫桥夜泊》。

  2、了解寺庙中那幽静、悠远的钟声给人带来的思乡愁绪。

  3、通过活动复习学过的古诗歌曲,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能用较长的气息和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枫桥夜泊》。

  教学难点:

  歌曲的第二乐段

  教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创设情境:

  1、听古筝曲《渔舟唱晚》(由一名学生演奏),学生走进教室。

  2、大屏幕出示:《全唐诗》的画卷,学生观看。

  二、复习歌曲

  导入新课:

  1、导言:听着这优美的古筝曲,赏析这名词佳句,你们有什么感受?刚才大屏幕出示了哪几首诗?(学生说出诗的名字)。

  三、学习歌曲《枫桥夜泊》

  1、初听:播放歌曲《枫桥夜泊》,学生初步体验。听听音乐是怎样表现这种思乡的情绪的?

  2、学生从音乐要素:速度、力度、旋律等来分析。(教师划旋律线引导学生体会旋律特点)

  3、复听:歌曲的高潮乐句在什么地方?这就是歌曲的第二乐段。

  教师唱这句最具特色的部分,让学生体验情绪有什么变化?(情绪更激动,突出了思乡的情感。)

  4、学习第一乐段:

  教师弹奏旋律,学生用“lu”哼唱,观察歌曲有哪五个音组成?

  学生随琴视唱旋律。

  5、学习第二乐段:

  运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理解第二乐句切分音的效果(寄托着对亲人的无限深情),模唱解决节奏难点。

  视唱第二乐段曲谱。

  6、完整填词演唱。

  7、师:你们知道寒山寺吗?

  8、学生介绍搜集的关于寒山寺的资料。(课件:寒山寺的图片)

  9、师:其实寒山寺是一座小寺,本身并不宏伟,是张继的《枫桥夜泊》增添了寒山寺的.魅力。诗的书法作品和意境画更增添了这座古寺的内涵。(课件:书法作品和意境画)

  10、师:书法作品和意境画的赏析,使我们对悠久的历史文化更加崇敬,现在让我们将音乐、诗歌、绘画融为一体,再次演唱《枫桥夜泊》,感受古典文化带给我们的艺术魅力吧。

  四、活动:古诗演唱会

  1、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古诗歌曲。

  2、采用比赛的形式来复习古诗歌曲。

  3、每组组长抽签选曲目。

  4、小组设计表演形式进行排练。

  5、各小组的展示。

  五、教师小结下课

  随笔:除不顾了解了中国的寺庙文化,能用连贯、自然的声音演唱《枫桥夜泊》。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曲《打切分音的小闹钟》,切分音。

  教学目标

  1、感受《打切分音的小闹钟》欢快活泼的情绪。

  2、能听音乐记录空缺的旋律,能分辨切分音。

  教学过程

  1、探索身边不同的钟声,新年的钟声,各种形象的钟、小闹钟、八音盒的钟声等。

  2、教师出示几种不同的钟,并听一听不同的铃声。

  3、欣赏《打切分音的小闹钟》

  (1)欣赏了解《打切分音的小闹钟》表现的欢快情绪。

  (2)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想一想,为什么叫打切分音的小闹钟呢并指出切分音的音符。

  (3)听音乐分辨切分音。

  (4)听音乐填音符。

  (5)演唱第一部分主题(唱谱)。

  (6)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随音乐在铃声处用打击乐器敲击。

  3、拓展欣赏其他表现钟声的音乐:欣赏《基辅大门》并谈感受。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晚钟》,手风琴曲《小苹果》。

  教学目标

  1、用较长的气息与和谐的声音演唱《晚钟》。

  2、了解一些俄罗斯的民歌。

  教学过程

  1、欣赏合唱《晚钟》,感受歌曲的思乡情绪。

  (1)欣赏俄罗斯的民歌《晚钟》,听一听是什么演唱形式?

  (2)再听一遍,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2、学唱歌曲领唱部分

  3、学唱合唱部分

  (1)分声部练习合唱部分,教师纠正。

  (2)合唱。

  (3)学生指挥并演唱。

  4、欣赏手风琴曲《小苹果》,了解一些俄罗斯民歌。

  5、欣赏手风琴独奏《小苹果》。

声音音乐教案8

  活动目标:

  1、学会看谱合奏,体验合作演奏的乐趣。

  2、发现生活中的音乐元素,感受生活中的音乐。

  活动准备:

  1、创设厨房场景;事先拍摄录像:教师打击乐(两段);

  2、厨房用具实物挂在kt板后;

  3、录音机、伴奏音乐磁带、节奏图形卡。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1、逐一认识厨房用品。

  我们到厨房去看看,厨房里有些什么?它们有什么用呢?

  2、观看录像,欣赏厨房交响曲。

  (1)欣赏录像

  看录像里的这些厨房用品有什么用呢?

  这些好听的音乐是用哪些东西演奏的呢?

  (2)教师按幼儿说的出示实物。

  3、教师小结。

  原来这些厨房用品还能敲出这么好听的音乐。

  二、自由敲击

  1、教师录音:幼儿自由选择用具敲击。

  2、幼儿听录音:你们觉得好听吗?你们用了哪些用品演奏的?为什么相同的用品,敲出的声音却不一样呢?

  3、对比听:老师为什么敲得好听呢?

  4、教师小结。

  演奏时要一起整齐地开始和结束,还要有节奏地敲,不能敲得很响。

  三、学习合奏

  1、介绍节奏谱,幼儿拍击节奏。

  这是什么节奏?

  2、学习轮流演奏。

  出示图片节奏谱——这是谁敲的节奏?

  3、听音乐看节奏谱学习合奏。

  现在我们能听着音乐看着指挥合起来试试吗?

  四、延伸活动

  1、老师表演:锅碗瓢盆交响曲。

  老师还用哪些厨房用品演奏?是怎么演奏的?

  2、教师小结。

  下次我们可以试试用这些厨房用具来演奏更好听的音乐。

  反思:

  在活动的开始,我们设置了“神秘的大箱子”这一教具,让孩子们来听音猜物,孩子们都争着回答,当我取出敲击的物体时,孩子们发现是盘子、勺子这些厨房用具,很是惊讶!原来,厨房里藏着这么有意思的声音。此时,我及时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让他们自由选择厨房用具来敲击,探索不同的声音。活动的第二个环节,在试教过程中也是修改最多的地方,原来我的设计是要让孩子自己总结出“清脆”和“低沉”,但试教后觉得效果不是太好,可能是源于幼儿词语的匮乏。现在活动中则改成由我直接给予幼儿答案,遗憾的是,活动过程中,幼儿对这两个词语还是感觉陌生。活动结束后,张老师提议;如果能让孩子们站起来说一说自己手中的用具声音是“清脆”还是“低沉”就更好了,可以加深幼儿对于形容词“清脆、低沉”的印象。节奏问好的`环节其实是帮助幼儿复习接下来乐曲的节奏型。第一次试教后,老教师们提出了很多意见,比如:教师的节奏要抓准,语句要有完整性。再次试教时,我在这些方面就做了改动,比如“小朋友呀上午好”的最后一拍是否用延长音,欢迎客人老师的语句怎么说才能既完整又符合节奏型等等。接下来,我们运用手中的厨房用具来为乐曲《加油干》配器演奏,让幼儿自己来选择什么语句用什么音色,孩子们比较感兴趣,也基本能选出最和谐的演奏方法。最后,我和孩子们一起把厨房用具送还到厨房里,从而结束了整个活动。

  我们课题组选择节奏乐活动为切入点来做为幼儿秩序感的养成研究,那么,在节奏乐活动中,幼儿取放厨房用具、相互间的合作演奏、互相协调交换乐器、看着指挥演奏乐曲等等,就充分体现了幼儿的秩序感的养成。当然,由于自身的问题,活动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教师的话语较多,对于幼儿的回答不能灵活地应对,指挥的动作不太规范等等。今后,还要在大家的帮助和指导下,争取更好的教学效果。

声音音乐教案9

  设计意图:

  这是很基础的乐理知识,让幼儿从小学习一些乐理知识,也是为他们日后开展各种音乐活动做准备。如果老师只是单纯地讲解就会违背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变成知识的灌输。所以,我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通过游戏,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师幼互动,促使幼儿对乐理知识有所认识。

  活动目标:

  1. 复习音乐律动《小猫你别吵》,要求表演整齐、生动。

  2. 通过游戏让幼儿知道声音有高有低,学习高低的相对概念,正确区分出声音的高低。

  3. 了解几种旋律,会用线条表示出来。

  4. 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5. 让幼儿体验互相帮助,共同合作的乐趣,培养幼儿充分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活动准备:

  1. 音符

  2.五线图谱

  3.简谱

  4.水彩笔

  5.录音机

  6.磁带

  活动过程:

  一、情景表演:我唱得好

  情景:两幼儿争执,教师上前询问,知道他们在比谁唱歌好听,教师要求幼儿比一比。

  内容1:练声c-f

  内容2:复习音乐律动《小猫你别吵》。要求表演整齐、生动。

  二、区分声音的高低

  1. 利用身边熟悉的东西作比较,初步了解高低的相对概念。

  游戏1:小音符的家

  游戏2:谁的`声音高,谁的声音低 互动游戏:听一听

  三、声音的旋律

  1. 上行和下行 看图谱,从音符在图谱中的走向直观了解上行和下行。

  2. 旋律 用线条将旋律表示出来,使之变成看得见得旋律。

  合作游戏:拼旋律

  四、简单复习一遍以上内容,进行小结。

  五、自由歌舞。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声音音乐教案10

  设计思路:

  《声音不吵架》这一内容符合小班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它符合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因为幼儿对小鸭、小鸡、小猫、青蛙以及对这些小动物的叫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说它稍高于原有的认知水平是因为《声音不吵架》这一活动在学歌曲和看图谱的过程中不仅让幼儿学会歌曲,还让幼儿学会│XX X│和│XXXX X│的节奏,知道音色的优劣。唱歌时不能你唱你的,我唱我的。

  目标是整个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师教学活动的指南,它必须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和认知经验。我确定的目标为:

  (1) 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初步掌握分角色演唱。

  这首歌曲不是从头唱到尾,中间有节奏的插入,同时歌曲里又有小鸭、小鸡、小猫、青蛙四个幼儿熟悉的小动物,为了让幼儿更好的学习这首歌曲,我加入了分角色演唱。同时也是为了让幼儿知道唱歌不能你唱你的,我唱我的。

  (2) 学习唱歌的正确方法,掌握│XX X│和│XXXX X│的节奏,能愉快大胆地参加音乐活动。

  良好的常规建立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是很重要的。音乐活动也要有良好的常规和正确的唱歌方法。因此在设立这一条目标时,我考虑到了这点,让他们在活动中不仅学会知识,也学会正确的唱歌方法。同时,在活动中,节奏的掌握也是一个难点,只有对│XX X│和│XXXX X│这两个节奏很熟悉了,这首歌曲才能完完整整的学好和唱好。

  唱准节奏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是很重要的,如果刚开始没有培养他们对节奏的正确感知,那在以后的音乐教学中,学会唱歌就有一定的难度。就会有乱唱歌的情况出现。同时为了更清晰的让幼儿分清四个小动物不同的声音,了解不同的节奏和正确的掌握节奏,我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放在了让幼儿看着图谱掌握│XX X│和│XXXX X│的节奏和让幼儿在游戏中会分角色演唱。

  幼儿园的教法方面,应使幼儿有游戏活动的机会,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引起学习动机,促进幼儿充分地感知和思维。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言语法、直观法和游戏法相结合,通过去大森林看小动物唱歌比赛为前提,加上生动有趣的节奏图谱以及分角色演唱歌曲,让幼儿在听听、看看,玩网中学唱歌曲。 在学法上,以发现法和暗示法为主。我通过4个小动物的表演,让幼儿发现│XX X│和│XXXX X│的不同之处,同时通过吵闹的录音磁带,暗示幼儿,让幼儿明白唱歌要一个一个唱,这样声音才不会吵架。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初步掌握分角色演唱。

  2、学习唱歌的正确方法,掌握│XX X│和│XXXX X│的节奏,能愉快大胆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教具:节奏图谱、录音磁带、歌曲《火车快飞》、《声音不吵架》

  学具:小鸭、小鸡、小猫、青蛙的胸饰各8个

  活动重点:

  1、让幼儿掌握│XX X│和│XXXX X│的节奏。

  2、让幼儿会初步分角色演唱。

  活动难点:

  1、让幼儿看着图谱准确的唱出节奏。

  2、在游戏中让幼儿分角色演唱。

  活动过程:

  一、 通过火车快飞提起幼儿兴趣

  (说明:前一段时间班里的小朋友对火车这个交通工具很感兴趣,正好活动里有小动物,因此我通过我们坐火车去森林玩这个方式让幼儿提起兴趣,同时也起到了练声的`作用。)

  师:今天天气真好,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叫我们去玩,我们一起坐火车去吧!

  教师与幼儿一起唱《火车快飞》

  师:森林到了,大象伯伯告诉我们今天森林要举行唱歌比赛,你们想不想听小动物的唱歌比赛啊?

  二、 掌握各种小动物叫声和不同的节奏

  (说明:到了森林,自然要与小动物一起玩,我以参加小动物唱歌比赛的形式把幼儿的注意从开火车上转移了过来,继续我的教学,接着我又逐个出示了小鸭、小鸡、小猫、青蛙4个小动物以及他们不同的叫声。在出示的过程中,我不是光出示小动物和唱节奏,而是通过生动有趣的图谱吸引幼儿,让幼儿感兴趣,让他们边看边学,自己唱出正确的节奏。

  在这一环节的最后,我以“老师还把小动物的唱歌比赛变成了一首歌”来吸引幼儿,演唱了歌曲的前半部分。)

  师:唱歌比赛开始了,第一个上台表演的是小鸭子,我们来听听它是怎么唱的?

  (教师演唱:呷呷 呷、呷呷 呷)

  好听吗?我们一起来学学。 (出示小鸭节奏图谱)

  师:小鸭子唱完了,看看下面谁来了?我们听听它是怎么唱的呢?

  (教师演唱:叽叽叽叽 叽、叽叽叽叽 叽)

  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鸡唱歌。 (出示小鸡节奏图谱)

  师:小花猫最勇敢,慢慢的走上台,它也唱了起来,听!

  (教师演唱:喵喵 喵、喵喵 喵)

  声音细细长长的,真好听,一起来学学吧。 (出示小猫节奏图谱)

  师:小青蛙也要来表演,蹦蹦跳跳上了台,我们听听它是怎么唱的?

  (教师演唱:呱呱呱呱 呱、呱呱呱呱 呱)。

  小青蛙唱得也不错,我们一起来学学吧。(出示小青蛙节奏图谱)

  师:小动物们都表演完了,请小朋友来说一说,它们的声音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幼儿讲述,教师总结:小动物的声音不一样,节奏也不一样

  师:老师把小动物的唱歌比赛编成了一首歌,我来唱,小朋友来听听。

  三、 学习唱歌的正确方法,辨别音色优劣

  (说明:在这一环节我并没有马上让幼儿跟我学歌曲,而是说小动物很高兴,还想唱歌给小朋友听,通过播放小动物一起唱歌的磁带给幼儿听,让幼儿自己说说听了这样的音乐感觉怎么样,知道这样的声音很难听,你唱你的,我唱我的声音会吵架,让幼儿学会唱歌的正确方法,并把后半部分的歌曲教给了幼儿。同时以小动物的口语让幼儿用好听的声音一起把《声音不吵架》唱给小动物听,让幼儿与我一起学习歌曲。)

  师:小动物们很高兴想再来表演一次,我们再来听听它们是怎么唱的好吗?

  使用录音机,播放各种小动物一起唱的声音。

  师:咦!这次它们唱得好听吗?(不好听)

  因为他们你唱你的,我唱我的,声音就吵架啦

  师:刚才老师唱的那首歌还有两句呢,我们来听一听。

  教师弹奏,并唱后面两句

  师:你们听清楚了吗?大家一起唱,声音就吵架,一个一个唱,才得听得清。

  小朋友平时唱歌和说话也是这样的,一个一个来,才能听得清,如果你唱你的,我唱我的,声音就吵架啦!对吗?

  那我们把这首新歌的名字就叫做“声音不吵架”

  师: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一起用歌声告诉小动物,请它们不要再让声音吵架啦!好吗?教师与幼儿一起唱歌

  师:小动物还想听我们唱呢,我们再表演一次给他们看,好不好啊?

  教师与幼儿一起再完整演唱一次。

  四、初步学习分角色演唱

  (说明:为了让幼儿更好的掌握歌曲,也为了增强活动的趣味性,我准备了4种小动物的胸饰,让幼儿分角色演唱,通过分角色、表演的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歌曲,加强对歌曲的印象和了解正确的唱歌方法。)

  师:小动物们说谢谢小朋友,你们唱的真好听,要请我们也来参加小动物们的唱歌比赛吧!

  现在请你把挂在椅子上的小标记挂在脖子里,现在我们也是小动物咯!要准备来唱歌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师:请小动物们注意啦!要一个一个唱,小鸭子唱第一句,小鸡第二句,小猫第三句,小青蛙最后一句,一个接着一个唱,最后两句请小动物们一起唱。

  幼儿唱第一遍

  师:你们唱的真好听,我们再来表演一遍,这次还可以表演动作,看看谁最能干!

  幼儿边唱歌边表演

  五、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玩得真开心,太阳都落山了,小动物们都回家休息了,我们也乘火车休息去吧。

声音音乐教案11

  教学设想:

  声音的长短是通过一些音乐活动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长短。我认为在音乐教学中应该做到:音乐与律动的结合、音乐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不仅有利于音乐教学的完成,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锻炼儿童的表演能力,也是全面提高儿童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好办法。

  在教学本课时,先播放动物嬉戏的录象,让儿童通过看、听、模仿他们的声音和动作,初步感受声音是有长有短的。在此基础上,让儿童进行二声部、三声部的组合练习,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然后让儿童用“×—、×、××”这三个节奏型说话,培养儿童创造节奏的能力。最后播放一段2/4拍音乐,让儿童用打击乐器或肢体语言表现本歌曲中的“×—、×、××”。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活动,让儿童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值的不同。

  2.会用三角铁、响板、碰铃、铃鼓等打击乐器,及肢体语言等方式表现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3.让儿童感受、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培养儿童稳定的节奏感。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借助小图谱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听一听、仿一仿

  1.课件呈现动物嬉戏的录象。

  要求:欣赏完后,让儿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并模仿一下。

  【通过欣赏儿童喜欢的各种小动物,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2.让儿童模仿自己所看到动物的声音和形态。

  (1)指声表演。

  (2)集体表演。

  【给儿童模仿的空间,是让他们参与学习的过程。首先,调动了儿童自主探索的欲望,其次,让儿童了解到各种动物发出的声音是有长短的,初步感受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

  3.整理儿童在录象中收集到的声音,如:

  小鸭:嘎嘎小猫;喵—小狗:汪汪汪

  小鸡:叽叽叽叽青蛙:呱—小羊:咩咩……

  4.儿童用不同方式表现这些声音的'节奏。比一比,谁表现的方式多。

  【在活动中,儿童的表现方式有很多,如:①模仿叫声②拍手、拍腿、拍肩③跺脚④体态律动(跳跃、跑跑、走、舞蹈动作等)⑤捻指⑥嘴打梆子⑦“嗒”式读谱法……】

  二、谈一谈、议一议、仿一仿

  1.让儿童收集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和动作。

  2.儿童交流自己所收集到的声音和动作:

  泉水:叮咚

  火车:呜…呜…卡嚓卡嚓

  大钟:当—

  汽车:嘀—

  闹钟:嘀嗒嘀嗒

  牛:哞—

  老鼠:吱吱吱吱

  心脏跳动:咚咚

  钉钉子:叮当叮当

  狮子:吼—

  小兔:蹦蹦跳跳

  【通过收集自己所熟悉的声音或动作,并按节奏模仿出来,进一步感受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长短】

  3.节奏组合表演

  (1)师引导:谁能用刚才收集的火车的声音来表演火车开来的声音?

  (2)儿童自由组合表演,教师给予指导。

  (3)请表演好的儿童表演展示给大家看,并给予奖励。

  鸣笛声‖呜呜︱呜呜︱呜呜︱

  车轮声‖卡嚓卡嚓︱卡嚓卡嚓︱卡嚓卡嚓︱

  【奖励提高了儿童的积极性,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4.以小组为单位,边听《火车开了》边模仿鸣笛声和车轮声。(可以用声音,也可以律动)

  5.儿童分小组合作表演其他声音和动作的组合,教师指导。

  (儿童边表演,边播放歌曲《在动物园里》,既培养了儿童稳定的节奏感,又熟悉了歌曲《在动物园里》,为下一节教学这首歌曲奠定了基础。)

  ①小鸭:嘎嘎小鸡:叽叽叽叽

  ②锤子:咚咚钉钉子:叮当叮当

  ……

  6.教师引导儿童由二声部逐渐过渡到三声部:

  ①小猫:喵—小羊:咩咩老鼠:吱吱吱吱

  ②大钟:当—铃声:叮呤闹钟:嘀嗒嘀嗒

  ③风:呼—泉水:叮咚树叶:哗啦哗啦

  ④狮子:吼—青蛙:呱呱小兔:蹦蹦跳跳

  ……

  7.分组表演,比一比,哪组配合最默契,表演的种类多,节奏稳定。评奖激励,自评、互评。

  (边表演,边播放歌曲《在动物园里》)

  【通过实践活动,让儿童亲身体验了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这样,不仅儿童学得轻松,而且培养了儿童的合作能力。】

  三、创造节奏。

  1.用“×—、×、××”三个节奏型说话。

  (1)师示范:小白兔︱跳跳跳︱

  (2)儿童创造:如:

  ①老师︱早上好︱

  ②小妹妹︱真漂亮│

  ③哎—︱你在︱哪里︱

  ④赵丽君│……

  比一比,谁创造的有新意。

  【语言本身就有生动、丰富而美妙的节奏,结合语言,提取节奏对儿童来说易于理解,易于掌握。】

  2.三角铁、响板、碰铃、铃鼓等打击乐演奏“×—、×、××”

  (1)认识打击乐三角铁、响板、碰铃、铃鼓。

  (2)让儿童尝试演奏,了解其音色,同时教师规范其演奏姿势。

  (3)尝试用打击乐演奏前面所创编的节奏。

  3.播放《在动物园里》,儿童用打击乐演奏歌曲中的“×—、×、××”节奏,也可律动,如:跑跑走,或蹦蹦停、拍手等。

  【用打击乐表现“×—、×、××”,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儿童分辨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能力。】

  四、在儿童的欢呼声中结束新课。

  教学反思:

  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儿童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反思这节课,做到了以下几方面:

  1.师生关系平等和谐。

  教师以与儿童平等的身份参加活动,通过引导,发挥主导作用,和儿童共同探索知识,和他们亲切交流。在这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儿童敢于大胆探索创新,敢于大胆表现自己。比如:让儿童收集自己所听到的声音,并模仿,他们都积极开动脑筋,争先恐后地向大家展示。

  这样,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另一方面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能力。

  2.让儿童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

  奥尔夫认为:元素性音乐教育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参与者。让儿童收集自己熟悉的声音,通过自己的各种器官表现这些声音的节奏,并用自己的语言去创编节奏,让儿童了解到,原来动物的叫声有节奏,我们的语言也有节奏,从而把复杂而枯燥的节奏变得简单而有趣。这样,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通过亲身实践轻松地获得音乐知识。

  3.变“枯燥”的知识传授为“有趣”的知识探索。

  如果用传统地教学思想和方法,就是直接告诉儿童“×—、×、××”节奏型的名称和时值。实践证明,儿童对这种学习音乐理论知识的方法毫无兴趣。但这节课是让儿童自己收集和模仿各种声音和动作,并应用“×—、×、××”这三个节奏型说话,然后从声音中、动作中、语言中形成“×—、×、××”的节奏概念。这样,既激活了儿童的思维,调动了儿童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体验了获得成功的喜悦,也培养了儿童创造节奏和感受节奏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趣味教学,让儿童感受到音乐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学习音乐理论是件简单而有趣的事。

  4.培养了儿童的创造能力。

  在教学中,无论是读节奏还是用体态律动表现节奏,或是创编节奏,都注重激发儿童的即兴发挥能力和想象力,发展儿童的创造能力。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本人将拓宽自己的视野,拓宽儿童的思维,将课改精神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末。

声音音乐教案12

  活动目标:

  1.感受各种炊具发出的声音。

  2.根据音乐的特点为乐曲配置适合的炊具声响。

  3.能与同伴和谐演奏乐曲。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活动准备:

  1.各种质地的炊具及餐具。

  2.幼儿已有乐曲节奏经验。

  活动过程:

  一、听音猜物,引起兴趣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个神秘的大箱子,里面藏着一些东西,要请你们来听一听、猜一猜,是什么在发出声音?

  师:厨房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真有意思,我这里还有很多呢!你们也想来敲一敲,听一听吗?

  师:你可以选择能够发出声音的一样或两样用具,回到座位上试着敲一敲,听一听它发出的声音。

  二、分辨音色,送物回家

  师:谁来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它的声音怎么样?这些厨房里的用具发出的声音一样吗?(不一样)

  师:我来请两个小朋友站到前面来。先来听听这个小朋友手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

  师:这种声音像哪种打击乐器发出的声音?(小铃)我们能不能用一个好听的词语来形容这好听的声音呢?(清脆)

  师:再来听听这个小朋友手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像什么打击乐器?(小鼓)我们也找一个好听的词语来形容小鼓的声音(低沉)

  师:现在,我的小铃响着清脆的声音要回家了,我的小鼓发出低沉的声音也要回家了,小朋友,你手中的用具发出声音是像小铃一样清脆呢,还是像小鼓一样低沉,请你再敲一敲,听一听。

  师:停!声音像小铃一样清脆的,请站到这边来,声音像鼓声一样低沉的,请站到这边来。

  三、互相问好,复习节奏

  师:我还能一边用它打节奏一边来问好呢,听好喽!

  × ×∣× ×∣× ×∣× —∣

  小 朋 友 呀 上 午 好

  师:你们也来试试和我问好,节奏可要和我的一样啊!

  × ×∣× ×∣× ×∣× —∣

  刘 老 师 呀 上 午 好

  师:下面我们就用节奏来问好,嘴巴不发出声音,听听老师怎样和你们问好,你们也用同样的节奏回答我,好吗?试试看,听好哦!”

  (师):× ×∣× ×∣× ×∣× —∣

  (幼):× ×∣× ×∣× ×∣× —∣

  师:今天我们这里还来了很多客人老师呢,我要向他们问好。

  ××××∣××××∣× ×∣× ×∣

  我们欢迎 客人老师 欢 迎 欢 迎

  师:你们也来向客人老师问好

  四、复习歌曲,乐曲配器

  师:厨房里的叔叔每天用这些勺子、铲子给大家做出许多好吃的东西,我们一起来为他们加加油吧!看,《加油干》的节奏谱我已经放在了黑板上,我们一边看着节奏谱一边来唱歌。

  师:以前是用打击乐器来为乐曲伴奏,今天我们要用这里的厨房用具来为它伴奏。

  乐曲需要有清脆的声音,也需要有低沉的声音,那你觉得什么地方可以用清脆的声音?什么地方又可以用低沉的声音呢?

  师:我们先用身体动作来试一试。这边的小朋友,你们演奏清脆的声音,可以用什么身体动作?(拍手)这边的小朋友,你们演奏低沉的声音,想用什么身体动作来表示?(跺脚)

  师:现在你们可以来选择自己喜欢的厨房用具,我们一起来试一试为乐曲伴奏。眼睛要看好指挥哦!

  师:和朋友商量一下,交换你们手里的用具,我们再来演奏一次,记住你该在什么地方演奏。

  五、结束

  师: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很多东西能发出声音,小朋友可以尽情地去寻找、去发现更好听、更有趣的声音。

  师:哦!厨房里的叔叔已经在等着它们做好吃的呢,我们一起把它们送到厨房里去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集体教学中幼儿秩序感养成之实践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活动,在决定开展活动后,我一直在为选择什么内容而烦恼,这时,陆老师提供了好的建议:“孩子们喜欢敲敲打打,我们可以在这方面进行挖掘”,于是,经过大家的讨论、试教、改动,就有了本次节奏乐活动《厨房里的声音》。

  在活动的.开始,我们设置了“神秘的大箱子”这一教具,让孩子们来听音猜物,孩子们都争着回答,当我取出敲击的物体时,孩子们发现是盘子、勺子这些厨房用具,很是惊讶!原来,厨房里藏着这么有意思的声音。此时,我及时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让他们自由选择厨房用具来敲击,探索不同的声音。活动的第二个环节,在试教过程中也是修改最多的地方,原来我的设计是要让孩子自己总结出“清脆”和“低沉”,但试教后觉得效果不是太好,可能是源于幼儿词语的匮乏。现在活动中则改成由我直接给予幼儿答案,遗憾的是,活动过程中,幼儿对这两个词语还是感觉陌生。活动结束后,张老师提议;如果能让孩子们站起来说一说自己手中的用具声音是“清脆”还是“低沉”就更好了,可以加深幼儿对于形容词“清脆、低沉”的印象。节奏问好的环节其实是帮助幼儿复习接下来乐曲的节奏型。第一次试教后,老教师们提出了很多意见,比如:教师的节奏要抓准,语句要有完整性。再次试教时,我在这些方面就做了改动,比如“小朋友呀上午好”的最后一拍是否用延长音,欢迎客人老师的语句怎么说才能既完整又符合节奏型等等。接下来,我们运用手中的厨房用具来为乐曲《加油干》配器演奏,让幼儿自己来选择什么语句用什么音色,孩子们比较感兴趣,也基本能选出最和谐的演奏方法。最后,我和孩子们一起把厨房用具送还到厨房里,从而结束了整个活动。

  我们课题组选择节奏乐活动为切入点来做为幼儿秩序感的养成研究,那么,在节奏乐活动中,幼儿取放厨房用具、相互间的合作演奏、互相协调交换乐器、看着指挥演奏乐曲等等,就充分体现了幼儿的秩序感的养成。当然,由于自身的问题,活动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教师的话语较多,对于幼儿的回答不能灵活地应对,指挥的动作不太规范等等。今后,还要在大家的帮助和指导下,争取更好的教学效果。

  小百科:厨房,是指可在内准备食物并进行烹饪的房间,一个现代化的厨房通常有的设备包括炉具(瓦斯炉、电炉、微波炉或烤箱)、流理台(洗碗槽或是洗碗机)及储存食物的设备(例如:冰箱、冰柜)。

声音音乐教案13

  教学目标:

  1、通过赏析歌曲,能分辨不同声部人声的音色特点,了解不同的音色特点可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

  2、通过艺术歌曲的感染,了解艺术歌曲;走近艺术歌曲;接受艺术歌曲;甚至更加喜欢艺术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学生自编自导一个和音色有关系的小品,请同学闭上眼睛,猜出唱歌同学的名字。

  二、听赏:

  1、女生音色的声部分类

  2、a.女高音:听赏由宋祖英演唱的歌曲《爱我中华》,vcd画面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有感情的`跟唱融合在一起。

  b.女中音:德德玛演唱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美丽的大草原和蓝蓝的天空带给了学生放松愉悦的心情。

  c.女低音:歌曲《红莓花儿开》

  2、小组讨论:以上三首歌曲分别是有谁演唱?她们各有什么音色特点?每首歌曲的情绪又是怎样的?你能谈一下流行通俗歌曲和艺术歌曲的区别吗?

  4、师生共同参与:教师演唱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找两位同学伴舞,任何同学都可以随音乐自行舞蹈。

  思考:老师的声音特点如何?属于哪一种声部分类?

  5、男生音色的分类

  a.男高音:听赏歌曲,《我的太阳》,同学模仿演唱者的声音。

  b.男中音:听赏歌曲《喀秋莎》,同学模仿演唱者的声音。

  c.男低音:听赏歌曲《伏尔加船夫曲》,同学模仿演唱者的声音。

  6、小组讨论:这三首歌曲你更喜欢那一首?为什么?你能总结一下三位演唱者的声音特点吗?如果帕瓦罗蒂演唱《伏尔加船夫曲》,你会感觉怎么样?

  三、课件显示总表格:人声音色的分类及音色特点,并加上由学生总结出来的歌唱家名字,分别根据声部和演唱的歌曲归类。

  小结:听辨各种声部人声音色的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求学生将课堂内容与课外有意识的听辩相结合起来,增强判断人声音色声部分类的能力,多接触艺术歌曲的同时也开阔了眼界,是提高艺术修养的好办法!

声音音乐教案14

  设计理念:

  听觉是幼儿感受世界、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奇妙的声音”创设了以声音为主题脉络的学习情境,在这个特定的情境中,幼儿感知着、理解着、创造着、发展着。艺术活动《厨房的节奏》,幼儿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厨房里听到的炒菜声、瓶罐声、油锅声从而关注某些特定环境中的特殊声音,感受声音的奇特。并通过与同伴的合作表演尝试制造简单的声音效果,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能用快乐的情绪演唱。

  2、能按乐句敲击乐器,进行初步的合作表演。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活动重难点:

  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能够按乐句敲击乐器,进行初步的合作。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厨房的'声音》

  2、幼儿分成四组,每组“乐器”分别是勺子、果奶瓶、筷子、塑料纸。

  3、课前请幼儿熟悉厨房的声音。

  活动过程:

  一、厨房里有那些声音。

  1、你听到过妈妈在厨房里烧菜吗?

  2、想一想,妈妈在厨房劳动时会发出哪些声音。你能用自己的声音来模仿吗?

  二、唱唱厨房的声音。

  1、教师放慢速度,清唱歌曲一遍。

  2、你在歌中听到了什么?主要有哪些声音?

  3、引导幼儿猜想、讨论:歌曲中的“乒乒乓乓”、“哗啦哗啦”、“嘭恰嘭恰”、“嘶嘶喳喳”分别是做什么事情发出的声音。

  4、幼儿跟唱2——3遍,熟悉歌词。

  5、你平时在厨房里还听到过什么声音?

  6、带领幼儿完整演唱歌曲几遍。

  三、厨房里的大合唱。

  1、出示果奶瓶、筷子、勺子和塑料纸,请幼儿听一听敲击它们或揉搓塑料纸发出的声音。

  2、厨房里的声音这么多,就像大合唱。让我们用这些乐器来学学这些厨房里的声音吧。

  3、幼儿分成四组,每组幼儿分别手拿不同的材料,教师弹到象声词乐句时由幼儿表演。

  如︱3·3 1 1︱可以为瓶罐组敲击两个果奶瓶发出声音︱2·2 4 4︱为洗菜组用两根筷子对敲发出声音,︱5·5 3 3︱为切菜组用勺子碰触桌面发出声音,︱4·4 2 2︱最后一句为炒菜组揉搓塑料纸发出声音。练习多遍。

  4、教师做指挥,幼儿合作敲击乐器演奏歌曲。

声音音乐教案15

  教学目标:

  1、能用柔美、有控制力的声音演唱《我听见你的声音》,表达歌曲情意。

  2、能够自信的与同学组织演唱,安静聆听其他学生的演唱。

  3、能够发觉歌曲的重难点,并跟随老师积极学习。

  教学重难点:

  1、能够用柔美,有控制力的声音演唱《我听见时光的声音》。

  2、能够自行发现难点切分节奏,并演唱准确。并理解其歌曲表达的'意境。教学过程:

  1、导入:复习《同一首歌》。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单元的第二课《我听见时光的声音》。

  3、聆听歌曲翻唱。

  4、学生轻声跟唱,感受优美的旋律。

  5、交流感受。

  师:同学们,歌曲的旋律怎么样?作者又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

  师:是的,歌曲旋律优美富有时代气息。作者主要也是想表达,青少年健康,积极、振奋又不乏内敛和含蓄的思想感情。歌曲,让人产生兴奋感、自豪感、责任感,认识到将要实现的自我价值,并因此而努力向上。

  师:现在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思想感情来一起学唱这首歌曲。

  师:先听老师完整的演唱一遍,大家跟着轻轻的哼唱

  ,可以先不忙加词。师:同学们,现在能不能把第一段的歌词加进去呢?

  生:能。

  师:好的,很好,让我们试一次。

  师:通过第一段的演唱,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到,跟老师或是录音带里的演唱不一样呢?生:是的。

  师:好,那我们赶紧找一找,哪一句演唱的不准确呢?

  生:在看见世界,还有第二个我的时候……

  师:对了,我们把这几句单独拿出来唱一唱,教师板书。

  节奏型:XXXX︱X---X。

  师:用钢琴带着学生反复唱几次,知道唱准为止。

  师:再用同样的方式把第二段和第三段加词演唱准确。

  师:刚才我们上面已经提到过的,那么我们现在就带着积极向上的感情把歌曲走心的演唱一次吧。

  6、歌曲互动。

  师:同学们学的很快,很棒,现在我们全班一起来完整的演唱一次。通过刚才的演唱,我们采用的是哪种演唱形式呢?

  生:齐唱。

  师:对了,那么我们现在开动一下脑筋,看看同学们还有什么好的有创意的方式方法来演唱这首歌曲吧。

  师:同学们,老师把你们分成三组,但是,在三组的里面,我们再自行组织,组队来汇报演出好吧。

  生:好。

  7、课堂小结。

  歌曲既传统又现代,表现出青少年健康、积极、振奋又不乏内敛和含蓄的思想感情,让人产生兴奋感、自豪感。责任感,认识到将要实现的自我价值,并因此而努力向上。

【声音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声音音乐教案01-07

声音音乐教案06-23

【经典】声音音乐教案06-23

声音音乐教案【经典】06-23

声音音乐教案[集合]06-23

小班声音音乐教案03-29

【推荐】声音音乐教案06-23

声音音乐教案15篇01-07

小班声音音乐教案13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