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单元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语文单元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五年级语文单元教案1
教材分析:
古文《浙江潮》中作者用散文的形式,绘声绘色的描写了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象。现代散文《观潮》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来过后的景象,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在更深刻的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奇的景象的同时,对古今语言的异同产生感性认识,感悟到祖国语言的魅力,增强语感和对祖国语言的由衷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奇的景象,对古今语言的异同产生认识。
教学构想:
先学习《观潮》,现代文比较容易理解,按潮来之前、之时、之后的顺序去理解大潮的壮观,然后再学习《浙江潮》,通过对比阅读,感受古文虽然简洁,但仍能体现大潮的壮观,并知道古文与现代文的语言、内容结构上的不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内容,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奇。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谈话,板题。
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3.导入3、4自然段。
4.出示学习目标。(目标教学法)
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提示:
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
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
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
3.组建合作小组
4.组内合作学习(感悟发现法)
5.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6.引导小组感悟。
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
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
c.引导发现大潮雄伟壮观(想象和实践表演);
d.感情朗读。(引导发现法)
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
1.范读课文,听后练习。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
师读生听: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感悟发现:作者是按从远到进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
3.齐读课文,感受壮观。
五、思路引导,背诵壮观
1.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出示音乐、画面,激发背诵兴趣
3.评价: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积累词汇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人声鼎沸、山崩地裂……)
2.运用词汇
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
师出示一段话: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一浪一浪()。湖水声犹如(),海堤上尽管(),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的地方。(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代表报告)3.师生共同评价
七、总结
板书设计:
观潮
闷雷滚动出白线
潮头怒吼贯江面
山崩地裂城墙现
钱塘奇观天下传
作业设计:
预习《浙江潮》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浙江潮》,并与观潮作一比较,体会它们的不同。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观潮》,大家领略了钱江大潮的壮观。这节课,我们来读读古人眼中的大潮——《浙江潮》。
介绍作者周密。
二、学习新课
1、师范读古文,学生听后说说与现代文的不同。生试读《浙江潮》,并指名读。
2、学生小组学习
(1)共同学习古文中对大潮的描写。
(2)找出描写大潮样子和声音的句子。提出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
样子: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进,则玉成雪岭,际天而来
声音: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4、学生谈这几句的感受,并有感情的朗读。
5、找出《观潮》中与之相对应的句子,读读并说明古文与现代文的不同。
读古文时,要符合古文的语言习惯,虽然其语言干练短小,但也要把大潮的气势读出来。
6、因此,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进一步感受大潮的雄奇壮观。
7、比较《观潮》与《浙江潮》在内容结构上的异同
《浙江潮》只写了潮来之时的景象,对其声音、样子都作了描写;《观潮》对其声音、样子也都作了描写,但它不仅写了潮来之时的景象,还对潮来之前、之后的景象作了略写,恰恰更衬托出大潮的壮观。
8、再读课文,感受古文与现代文的不同,感受大潮的壮观。
三、总结
学习了两篇课文,我们领略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我们的祖国还有更多的美景等待我们去饱览,让我们用最美的语言来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吧!
板书设计:
浙江潮
样子:仅如银线玉城雪岭
天下之伟观也
声音:大如雷霆震撼激射
作业设计:
五年级语文单元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2.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垂头丧气、胸有成竹、得意洋洋、讥讽”等词语。
3.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基础知识
1.生字
忌嫉妒、憎恨:猜忌。怕,畏惧:顾忌。禁戒:忌酒。
败战争或竞赛中失败(与“胜”相对):胜败乃兵家常事。
讽用含蓄的话指责或劝告:讥讽、讽刺、嘲讽
蔑小;轻:蔑视。无;没有:蔑以复加。
赢胜:输赢。获利:赢余。
2.要求会写的词语:
猜忌轻蔑赢利讥笑讥讽反唇相讥
垂头丧气胸有成竹得意洋洋目瞪口呆转败为胜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文章语言简单,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两次赛马过程中,同样的马匹,只是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就得到了截然不同的比赛结果,这其中的奥秘值得分析。同时,文章对齐威王、田忌、孙膑都有一定描写,恰当的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这也是孙膑能使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所在。
2.教学重点:
了解孙膑究竟是如何使田忌转败为胜的。
3.教学难点: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从而感悟孙膑的足智多谋。
4.教学突破点:
从两次比赛截然不同的结果入手,分析是什么原因使同样的马匹调换了出场顺序后,就改变了比赛结果。从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四、教法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了解我国古代的赛马吗?你知道赛马不仅体现了马的.实力,还体现了人的智慧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田忌赛马》。
(二)学习本课的生字、生词,读准“膑、蔑”的读音。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讲述的事件。
(四)小组研究学习赛马过程。
自由读文:
1.找出文中具体写赛马过程的段落。
2.赛马过程可以概括为几部分?
(初赛失败、孙膑授计、再赛胜利)
小组成员讨论学习,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五)课后作业:收集智慧小故事,课上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从上节课的学习中,你们知道了什么?
2.同样的马两次比赛的结果却是一败一胜,产生什么问题?
(二)学习第一次赛马:
1.指名读描写第一次赛马的段落。一边听,一边想,自己能读懂什么?可以用序号在书上标记,使思维更具条理。
2.小结:你能试着像体育节目播音员那样把这次比赛介绍给大家吗?
3.指名口述这次比赛,学生互评。
(三)学习第二次赛马:
1.边读边思考:从这段描写中又知道了什么?
2.请学生补充板书,并介绍自己的学习体会。
3.分析“强”与“调整顺序”的关系。
“明明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强,可只调换了一下出场的顺序就转败为胜”,你有什么疑问吗?
4.自读第二部分,再找找更关键的原因。(找出“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一句)
5.分析理解这句话
(1)请学生拿出自己事先做好的六匹马的学具,试着摆一摆,想想假如六匹马一块儿跑,将是怎样的结果?
(请学生通过动手,尝试理解“快不了多少”。)
(2)请一学生摆放马与马之间快不了多少的位置关系。
6.理解三句话的联系
你觉得孙膑是个怎样的人?
(四)学习第二段(孙膑献计)
过渡:作者用精练的文笔描写了两次赛马的过程,又用精彩的对话再现了孙膑献计时每个人不同的神态,不同心理,这样对话多的段落既适于表演,又适于朗读,你们想怎么学?
1.朗读和表演都应把握人物的心态,看看初次比赛后,三个人各是什么样的神态,用文中的词概括出来:
田:垂头丧气齐:得意洋洋
孙:胸有成竹(相机理解这几个词)
2.在把握人物的心态基础上,练习朗读或表演。
3.台下学习依据课文中的描写评价演出。(相机进行语言训练)
4.找一找齐威王失败的原因。
(五)总结:从两千年前的这次比赛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六)作业
如果齐威王在第二次比赛中有所警觉,是否还会出现其它的比赛结果呢?请同学们回去试着摆一摆,画一画。
五、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
(第一局) (第二局)
第一场:上—→上下—→上
第二场:中—→中上—→中
第三场:下—→下中—→下
场场失败转败为胜
善于观察,准确分析,合理安排
六、资料索引与精华
人物简介——孙膑田忌
孙膑(?—前316年),其本名不传,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在今山东鄄城人,汉族。孙武后代。身长七尺约为161cm(周的一尺合今23.1cm)与庞涓同学兵法,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诳他到魏,处以膑刑(挖去膝盖骨),故称孙膑。后经齐国使者秘密接回,被齐威王任为军师,马陵之战,身居辎车,计杀庞涓,大败魏军。著作有《孙膑兵法》,久已失传。1972年银雀山出土,有一万一千余字。
田忌,生卒年不详,田氏,名忌,字期,又曰期思,封于徐州(今山东滕县南),故又称徐州子期。战国初期齐国名将。田忌以田齐宗族的身份作齐将,他很赏识孙膑的军事韬略,向齐威王举荐孙膑,威王任孙膑为军师。田忌在孙膑的谋略和协助下指挥了两次的战役。
五年级语文单元教案3
教材分析:
本文从远看红树林、近看红树林,红树林的繁殖,红树林的精神这几个方面介绍了海南琼山的海上奇观——红树林。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新词;联系上下文说出“贫瘠、绚丽多姿、纵横交错”等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红树林的精神。通过学习,体会红树林的奇异壮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红树林的绚丽多姿、繁殖,红树林的精神。
教学构想:
教学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奇观,激发学生的兴趣,自读课文,对红树林有个初步的印象,之后,再引入课文,使学生了解红树林的绚丽多姿、繁殖,红树林的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红树林的资料,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红树林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生字。
学生学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求知欲
同学们,我们了解了很多有关大自然的奇观,你都知道哪些?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壮观景象。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领略另一个奇观,海南岛琼山的海底森林——红树林。根据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定向自学,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生字、新词,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边读边思考:本文主要介绍了什么?
2、检查词语:
栅栏抵御婀娜绚丽多姿贫瘠纵横交错倘若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几个生字?交流。师重点指导:御
三、学习课文,质疑问难
1、你喜欢红树林吗?为什么?找出课文的有关句段精读,学生说说感受?
2、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这一段重点写的是什么?
(2)自己读,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描写了红树林的什么特点?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红树林的雄伟壮丽,用高昂的语气来读。
(3)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再感受红树林的奇异壮观。
(4)指名读,精度体会。
3、用同样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段。
(1)交流。
(2)结合插图,让学生观察进行看图说话,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
4、让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时,让学生说说这一段写的`是红树林的什么方面?(板书:红树林的繁殖)
(1)红树林的繁殖有什么特点?在书上找出来,同位互相读一读
(2)倘若被海水冲走,也能在海水中漂流上两三个月,遇到海滩照样扎根生长。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5、怎样理解红树林的精神?让学生四人为一组进行合作学习第五自然段,用“XXXX”划出你读懂的语句。提出不懂的问题,尽量四人讨论解决,然后集体交流。
6、再读课文,为什么红树林被成为天下奇观?说出自己的看法。激发学生的热爱自然的情感,突破难点。
7、补充资料。
四、总结全文,深化重点。
师生共同总结。这篇课文从远看红树林、近赏红树林、红树林的繁殖、红树林的精神四个方面介绍海南岛琼山的红树林的壮观景象。
作业设计
读熟课文,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过,下节课,练习写提纲
板书设计
近看:雄伟
红树林远看:神秘奇观
繁殖:胎生
精神:奉献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写提纲。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开火车读词语。
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为什么喜欢?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加深理解课文。
1、你喜欢这篇课文吗?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地方?
2、全班交流,在倾听中完善自己想法。
3、认真读每一个自然段,概括段意。同位交流
4、这篇课文写了红树林德哪些方面?试着编写提纲,把段意用简单的词概括出来
5、美读课文。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品读课文
1、选择喜欢的句段,有感情朗读。
2、小组内评读,选出组员全班交流。
四、写生字
1、出示生字:
(1)观察这些字的特点。御倘栅
(2)小组讨论这些字的特点,学生写的时候注意结构特点。
(3)另外的字学生可以借助已有的写字经验,独立书写,有问题可以通过小组交流解决。
2、同位互相评议。
同位交换作业本,认为写得好就奖给对方一个小水果。
学生作业展示,同学互评。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别人。)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1、书写生字写摘录笔记。
2、继续搜集红树林的资料
板书设计:
红树林的雄伟
红树林红树林的神秘
红树林的繁殖
红树林的奉献精神
五年级语文单元教案4
一、词语解释
贪婪:是指贪得无厌,不知满足。
适宜:适合,相宜。
倾盆大雨:雨大得像盆里的水直往下倒。形容雨大势急。
饥肠辘辘:饿得肚子直叫。
依依不舍:留恋,不忍分离。
滚瓜烂熟:形容朗读、背诵得熟练流利。
毫不犹豫:一点也不迟疑,很坚决果断。
品味:仔细体会,玩味。
流光溢彩:流动的光彩,满溢的色彩。形容色彩明丽。
饱览:尽情地看。
津津有味: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天长日久:形容长久。
如醉如痴: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浮想联翩:浮想,飘浮不定的想象;联翩,鸟飞的样子,比喻连续不断。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文中指作者读书进入意境,产生联想。
悲欢离合:悲伤、欢乐、离散、聚会。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
牵肠挂肚:牵,拉。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如饥似渴: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黯然神伤:心情不愉快,无精打采的样子。
二、近义词
急切:迫切惧怕:害怕隐藏:暗藏鼓励:勉励、激励兴趣:兴致
培养:培育困难:艰难犹豫:迟疑熟悉:熟识继续:持续
忽略:疏忽特别:特殊亲切:亲热丰富:丰盛模仿:模拟
三、反义词
贪婪:知足快乐:忧伤暂时:长久轻松:繁重滚瓜烂熟:结结巴巴
困难:容易喜欢:讨厌犹豫:果断熟悉:陌生继续:中断
忽略:注意特别:普通悲惨:幸福丰富:贫乏赞誉:谴责
津津有味:枯燥无味
第二单元
一、词语解释
泊:船靠岸,停船。间:本课指间隔。绿:本课用作动词,吹绿。
秋思:秋天的思绪。欲作:想写。复恐:又怕。临发:即将出发。
聒:声音嘈杂。
幽芳:形容香味清淡而芬芳。颇:很。颇负盛名,就是名气很大。
古玩:可供玩赏的古代器物。玷污:弄脏。
大抵:大多;大都。骨气:坚强不屈的气节。折节:屈服。
无所谓:谈不上,说不上。隆冬:冬季最寒冷的时候,深冬。
眷恋:怀念,留恋。
指指点点:①指出来使人知道,点明;②在旁边挑剔毛病。
姿态:姿势。
潺潺:指流水的声音。婀娜:形容姿态轻柔美好。
粼粼:形容水很清澈的样子。干涸:本文指小溪枯竭。
点缀:衬托、装饰,使更好看。
二、近义词
冰凉:冰冷爱惜:爱护慈祥:慈爱郑重:慎重欺凌:欺负
宝贵:珍贵盛开:怒放欣赏:玩赏姿态:姿势寻找:寻觅
警觉:麻痹锐利:迟钝干净:肮脏坚实:薄弱安全:危险
清楚:模糊强烈:柔和集中:分散危害:维护削弱:增强
稳定:波动
第四单元
一、词语解释
涟漪:细小的波纹。
小心翼翼:非常小心,丝毫不敢疏忽。
翕动:翕,收敛。(嘴唇)一张一合。
皎洁:(月亮)明亮而洁白。
乞求:请求(对方)答应。
不容争辩:不允许争论、辩解。
诱惑:吸引。
抉择:挑选,选择。
告诫:警告,劝诫(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
星罗棋布:像天上的群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罗列分布。形容数量众多,散布的范围很广。
环抱:围绕,多用于自然景物,如“群山环抱”。
大喜过望:望,希望。所得超过了原来的期望,因而特别高兴。
心灵手巧:心思灵敏,手艺精巧。
挑拨:搬弄是非,引起纠纷。
络绎不绝:络绎,往来不断,前后相继。形容过往的人或车辆连接不断。
开辟:开拓发展。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爱慕:由于喜爱或敬重而愿意接近。
分辨:辨别。
体面:(相貌、样子或穿着)好看;有气派。
深幽:深而幽静。
斑斑驳驳:指一种颜色中夹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也指阳光透过物体的缝隙照射下来,形成许多不规则的光点,明明暗暗的。本文指吊兰的叶子在阳光下明明暗暗,颜色不一,相互交错。
生意葱茏:文中形容草木生长旺盛,充满生命活力。
索性:直截了当,干脆。
流泻:迅速流出。本文指作者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感受从一下子从笔端流淌出来。
信赖:信任并依靠。
二、近义词
第六单元
一、词语解释
昔日:指往,从前。疾步:快步行走。绝望:毫无希望。
破烂不堪:形容很破烂。颤抖:物体振动、抖动。
失魂落魄:形容极度惊慌,行动失常的样子。
震耳欲聋:耳朵都震得快要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腼腆:本课指因害羞而神情不自然。
得意扬扬:称心如意,感到非常满意的样子。
迫不及待:迫,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
一如既往:跟过去一样。
灵感: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想法。
源泉:比喻力量、知识、感情等的来源或产生的原因。
歧途:错误的道路。
谨慎:对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
喋喋不休:说话没完没了。
雪上加霜:比喻由于另外的原因使祸事加深。
按图索骥: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求好马。本文是说照样子做。
艰涩:本文是艰难缓慢的意思。
忐忑不安:心神不定,心中不安。
毫无疑义:一点不怀疑。
二、近义词
安顿:安置安全:平安绝望:失望挖掘:发掘悲痛:哀痛
害怕:惧怕连续:持续弯曲:曲折疲惫:疲乏腼腆:害羞
誊写:抄写歧途:歧路谨慎:小心敬仰:仰慕虚弱:衰弱
后悔:懊悔锻炼:磨炼拖沓:拖拉骄傲:自豪准确:正确
三、反义词
挖掘:掩埋漆黑:明亮伤害:保护疾步:缓慢连续:间断
瘦弱:强壮瘦小:高大歧途:正路糟糕:精彩慈祥:严厉
紧张:松弛谨慎:疏忽虚弱:结实艰涩:流畅冷漠:热情
第七单元
一、词语解释
众星拱月:拱,环绕。众星拱月,无数星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日积月累里的词语解释:
同仇敌忾:大家一致地对敌人抱着无比的忿恨和愤怒。
临危不惧:遇到危难毫不畏惧。
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
前仆后继:前边的倒下了,后边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怕牺牲,英勇奋战。
力挽狂澜:比喻用力控制住凶猛的恶势力,使局势转危为安。
中流砥柱:形容人很坚强,不屈不挠,像砥柱在
激流中屹立一样。也比喻在动荡艰难环境中能起支柱作用的`力量。
大义凛然:坚持正义,不顾敌人威逼利诱,始终保持不可侵犯的态度。
豪情壮志:指有远大的情怀和志向。
不屈不挠:形容在恶势力和困难面前意志十分坚强。
披荆斩棘: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披:拨开。
奋发图强:振作精神,努力奋斗,谋求强盛。
励精图治:努力振奋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
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像坚固的城堡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牺牲生命。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需要经过长期艰苦奋斗。
再接再厉:一次又一次加倍努力。
二、近义词
宏伟:雄伟瑰宝:珍宝仿照:仿造估量:估计景观:景色
掠走:抢走销毁:毁灭任意:随意进犯:侵犯英勇:勇敢
掩护:保护屹立:耸立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真挚:诚挚
崇高:高尚欢腾:欢跃浮现:显现痛苦:痛楚欢乐:欢喜
三、反义词
破坏:建设热闹:冷清精华:糟粕销毁:保存坚持:放弃
沉着:惊慌崎岖:平坦全神贯注:心不在焉斩钉截铁:优柔寡断
真挚:虚伪崇高:卑微整齐:杂乱寂静:嘈杂欢乐:悲伤
沸腾:平静崭新:破旧
第八单元
一、词语解释
万水千山:这里的千、万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
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细浪:小浪花。
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走泥丸:小泥球在脚下滚过去。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尽开颜:全都是喜笑颜开。
开国大典:开,创建。典,典礼。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
擎:举。
排山倒海: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来势凶猛,力量强大。
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肃立:恭敬、庄严地立着。瞻仰:恭敬地看。
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踌躇:犹豫不决的样子。
夜以继日:以,用来。用晚上的时间接上白天,形容日夜不停。
操劳:课文中指费尽料理(事务)。
端详:仔细地看。
二、近义词
磅礴:雄伟等闲:平常徐徐:慢慢汇集:汇合飘拂:飘动
欢跃:欢腾雄伟:宏伟慰问:慰劳眷恋:留恋繁忙:忙碌
尊重:尊敬踌躇:迟疑耽误:延误诚恳:恳切拘束:拘谨
端详:打量
三、反义词
寒:暖细浪:巨浪开颜:愁眉完毕:开始肃静:喧哗
汇集:分散活泼:文静启动:停止繁忙:清闲尊重:轻视
踌躇:果断集中:分散诚恳:虚伪拘束:随便
五年级语文单元教案5
教学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毕升的执著和活字印刷术的深远影响。
(3) 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读中体会活字印刷术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2)在读中感悟毕升在发明活字印刷术过程中的投入。
(3)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尊重学生的独特的个性体验。
三、情感态度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毕升为实现梦想的努力和投入,以及他对世界印刷术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的牢记:梦想的实现在于实践,在于执著的追求。
重难点与关键
1、从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过程中体会他的执著精神。
2、从直接描写毕升的语言、行为的语句中,感受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为实现梦想的努力和投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读题质疑。
1、同学们,你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抽生回答)
其中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的一次伟大革命。你知道它的发明者是谁吗?
(生答:毕升)
2、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3课。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毕升的梦想》。
3、 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教师相机梳理问题:毕升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梦想的?结果怎样?)
二、通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带着问题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师出示几种读书的方法:(a)、一边读一边勾画,在文中找出所选问题的答案并在句子下面做上记号;(b)、一边读一边在句子旁边写上批注,你读懂了什么;(c)、也可以在笔记本上摘抄自己喜欢的好词和佳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抽生回答问题,老师告诉学生把几个问题的答案联系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课文,感受艰辛和美好。
1、师导:让我们一起走进毕升,看看他是怎样为自己梦想的实现而付出努力的?
出示句子“一个叫毕升的人在雨中慢慢地若有所思地走着,好像丝毫没有感觉到早春的小雨已打湿了他的衣衫。”
(1) 学生品读这句话,说说读懂了什么。着重体会“若有所思”和“丝毫没有”这两个词语。师板书:若有所思——雕版印刷不方便
(2)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2、毕升在街上若有所思,回到温暖的家里,他还是这样的吗?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抓住“机械”“提醒”和“默默地”来理解。)
3、师导:为了能找到代替笨重的雕版印刷术的方法,毕升尝试了很多次。看看毕升尝试的方法好吗?为什么会失败呢?在文中找出失败的原因。
出示句子“为此,毕升冥思苦想了很久也没找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来。”哪个词能反映出毕升在尝试失败后的表现?
理解“冥思苦想”这个词的意思,说明了什么?(“冥思苦想”说明毕升面对失败仍不放弃,仍在苦苦寻找办法,表明毕升的执著。)师板书:冥思苦想——木制单字效果差
4、 导读:执著的毕升遇到了思维上的瓶颈,他能解决这个难题吗?看看,困扰他多日的难题是如何得到解决的?生朗读第五自然段。
从妻子说的话中你有何启示?(要留心生活,灵感就来自生活中)
5、 无意中得到妻子的提示,毕升是怎样表现的?学生品读有关句子,这句话表明了毕升什么样的心情,你是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师板书:茅塞顿开
6、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7、 得到启发的毕升迫不及待地又冲入蒙蒙烟雨中,他要干什么呢?默读第六自然段,看看活字印刷术是如何诞生的。
抽生回答,师板书:黏土刻字窑中烧
8、师导:毕升的'梦想实现了,新的印刷术带来了哪些好处?有什么重大意义呢?
(1)、抽生说出有关句子。
(2)、感情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读出赞扬的语气。
四、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以往的印刷省时省工,推动了印刷术的发展。一本本用活字印刷术印刷的书籍开启了无数人的智慧,世界文化得到传播……一个普通的印刷工人成为了一位伟大的发明家,毕升梦想的实现靠的是什么呢?
(在于他不断地实践,在于他执著的追求。)
五、积累拓展
1、根据提示,复述课文。请根据这些词语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说说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过程。(若有所思 、冥思苦想、念念不忘、自言自语、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2、生活中,你有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种峰回路转、豁然开朗的感受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五年级语文单元教案6
1.认识“仞、岳”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裳”,会写“仞、岳”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第一单元我们学到了三首古诗,分别是什么呢?(生答)这三首古诗,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天真无邪的童年时光。但是,你可曾想过,在这种和平宁静生活的背后,有边关塞外无数将士在浴血奋战。(我们把表现这些内容的诗,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9课《古诗三首》。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齐读三首古诗,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2.(出示生字词)着重指导。
(1)学生交流识字,轮流读词,师正音。
(2)注意区分形近字“摩”和“磨”。
3.分小组再次齐读三首古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读完三首古诗,再与前面我们所学的三首关于童年的古诗相比较,你感受到了什么?(没有轻松愉快的感觉,语言比较严肃,注重环境描写。)
2.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首《从军行》,看看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吧!
(1)(出示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王昌龄。
(2)齐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题“从军行”,初步理解古诗内容。
(3)(齐读古诗第一、二句)我们知道,这是一首边塞诗,诗的第一、二句,集中写了边塞之景,诗中描写了哪些边塞的景物呢?(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这些景物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奇丽壮阔,苍凉雄浑)从这两句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讨论探究:抓住重点词“暗”“孤”)这两句诗突出了什么呢?(环境恶劣;战争惨烈;戍边将士的孤立无援)现在我们已经抓住了这两句的主要情感,谁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青海湖上空连绵不断的乌云使大雪山都变暗了,从这座孤城可以远远望见玉门关。)
(4)如果你是戍边将士,此刻你身处这样的环境中,你会想些什么?(快点回家)那么,诗中的将士又在想什么呢?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齐读第三、四句)第三句主要写了什么?(战士身经百战,连铁甲战衣都磨破了。)然而,即使战争如此惨烈,他们还是在心中暗暗发誓——(不破楼兰终不还),不打败敌人,誓不返回家乡。突出了戍边将士为了保家卫国,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在大敌当前时决心奋战到底的豪情壮志。
四、小结。
诗人在描写战争时,先描绘边塞风光以渲染战争气氛,再集中概括戍边战士长期战斗的.艰苦生活及誓死破敌的豪情。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将士们杀敌卫国的英雄气概。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试着背诵这首诗吧!
从军行壮志豪情
誓死破敌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从军行》,在那奇丽壮阔的边塞风光中,感受到了戍边将士誓死破敌的决心和爱国热情。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背诵这首诗,体会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和豪情壮志。
2.接下来我们要来学习另外一首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背景。
1.(出示资料)了解诗人陆游。
2.齐读古诗,结合注释初步理解内容。
3.这首诗的诗题很长,它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时间:秋夜将晓。地点:篱门外。事情:迎凉有感——一阵凉风吹来,心中产生一阵伤感。)所以简单来说,题目交代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首诗的前两句写了什么景?(漫长的黄河向东流入大海,巍峨的华山直上云天。)从句式上看,你发现这两句诗有什么特点?(句式一致。)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对偶)。除此之外,这两句诗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夸张)
2.这两句诗写了奇伟壮丽的山河,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美丽。然而,如此大好河山,却沦于敌手,于是诗人笔锋一转,写下(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结合注释,说说你的理解。(宋朝遗民对着这样的河山也只能伤心欲绝,满怀希望地望着南方,盼望南宋朝廷的军队收复失地,如此一年又一年。)
3.从哪个词可以看出人民的伤心欲绝?(泪尽)大好河山,沃土千里,人民渴望(和平安定的生活)。然而,他们的愿望却一次次落空,这是多么令人心碎啊!
4.自由读诗,体会其中的情感,并背诵全诗。
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首诗,一首写了戍边将士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另一首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现在,我们来学习最后一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看看这首诗又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吧。(板书课题)
2.(出示资料)了解诗人杜甫。
3.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
(出示: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763年春天。755年,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叛,史称“安史之乱”。763年,“安史之乱”结束。流落梓州、过着漂泊生活的杜甫听到叛乱已平的消息,想到终于可以返回日思夜想的家乡,不禁满怀欣喜。于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4.反复诵读,感悟诗情。
(1)感悟“悲喜交集”。
由于“安史之乱”,杜甫被迫流落他乡,艰苦备尝。而这时突然传来捷报,诗人回想自己漂泊辛苦和黎民疾苦,不禁“涕泪满衣裳”,这是喜极而泣、悲喜交集的逼真表现。让我们试着体会这种情感,再读诗歌。
(2)探寻“喜欲狂”。
师:诗人的“喜欲狂”表现在哪里?
生1:他“漫卷诗书”,胡乱地将书籍一卷,再也无心伏案读书了。
师:杜甫是一位“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读书人,这么爱读书的人现在竟无心读书了,这是多么反常的举动啊。从他这种反常的表现中,能感受到诗人的“喜欲狂”。
生2:从“放歌”“纵酒”,也可以看出他“喜欲狂”。
师:杜甫当时已经52岁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既要尽情歌唱,又要开怀畅饮,真是“喜欲狂”呀!
师:诗人是为何事、何人而“喜”呢?
生1:他为战争结束了,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而喜。
生2:他为老百姓终于可以过上安定的生活而喜。
师:他为战乱平息、国家安定而喜;他为老百姓不再流离失所,终于可以安居乐业而喜。在这“喜”中包含着他浓浓的爱国之情和忧国忧民之情。
五、小结。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我们看到了古代边关的烽烟四起,感受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体会到了诗人悲喜交集的复杂情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忧国忧民
失望悲愤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悲喜交集
爱国之情
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和感受古诗的内容,在学最后一首诗时,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内容并体会情感,做到读思结合。
五年级语文单元教案7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词。
※2. 通过反复阅读,知道徐霞客“奇”在哪里,领悟课题中“阅读大地”的含义。
△3.品词析句,体会徐霞客淡泊名利、不畏艰难、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
发展性目标:
1.品词析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3. 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质疑激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阅读大地的徐霞客》,看到课题你有哪些疑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学习生字。
3.提问: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品词析句。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徐霞客“奇”在哪里?边读边做批注。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现在让我们再来看课题《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你对阅读大地是怎样理解的?
此时你对徐霞客这位奇人产生了怎样的感情?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再来读一读课题。
五、作业超市。 人看病,观众在家中通过网络观看演出。
五年级语文单元教案8
一、教材分析:
《修鞋姑娘》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文章,课文主要写了一位修鞋姑娘,不计较报酬多少,热情周到地为“我”服务,赞扬了修鞋姑娘诚实、善良的美好心灵。本文首尾照应,结构严谨。先写“我”骑着自行车,到处寻觅那个来自异乡的修鞋姑娘,接着具体写修鞋的经过,最后写“我”继续在长街深巷寻找修鞋姑娘。中间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重点写了“修鞋”和“付钱”两部分内容。作者非常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二、学情分析:
本文言语朴实,表达清晰,学生较容易理解。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阅读能力和判断评价的能力,在读文学文的同时也会有比较清晰的感悟,这可以成为学生批注的内容,同时也是引发学生思考的契机。但是要想把课文升华到“赞美诚信,呼唤诚信”的高度则有一点的困难,还需要教师的设计和引导。为此通过掌握心理活动地描写展开教学显得切实而有效。
三、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修鞋姑娘真诚、自信、善良的优秀品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并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诚信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
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体会人物的品质,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策略:
文章笔触细腻,感情真挚而充溢,是有感情朗读的好材料。所以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我紧扣一个“读”字,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引领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读中表露自己阅读过程中体验到的情感,进而表达自己的阅读所得。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板书“鞋 ”字,(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是怎么写好的?读什么?)
强调读音引导学生用“鞋”字组词,板书“修鞋”;引导学生谈对“修鞋”的认识,随机板书“钉、绱”,强调“钉”是一个多音字,并引导学生练读课文中 “吧吧吧,三个钉子钉进去”一句话,加深对“钉”的印象;引出问题“谁修鞋?”,引导学生对“姑娘修鞋”和“修鞋姑娘”进行比较,感悟顺序变了,课文的重点也就变了,引导学生把学习重点定位在感悟人物品质上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想一想,课文围绕修鞋姑娘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强调学生读书要养成良好的读书姿势。
2、学生汇报。(鼓励学生用一句话把课文内容概括出来)
(三)重点感悟,渗透学法。
1、快速浏览姑娘修鞋的部分,划出描写修鞋姑娘的句子,并做出标号。
2、指名朗读划出来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重点句子、词语的含义,渗透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并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1)句子1:
而她却坦然地接过去,自信地对我说:“不用绱,钉几个钉子就行了。”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抓住“坦然、自信”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并进一步体会修鞋姑娘动作背后的心理活动。
(2)句子2:
她只是打量我一眼,也不管同意不同意,吧吧吧,三个钉子钉进去,接着一手拽着鞋底,一手扯着鞋帮,冲我使劲扯了扯,那意思是说:“这下你该放心了吧?”引导读,读出她的修鞋技术的`娴熟和动作的利索。
(3)句子3:
借着她干活的机会,我看了看这个不起眼的姑娘。她矮乎乎的身架,胖乎乎的脸蛋,蚕眉下,一双圆圆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手上的活儿。她那冻肿了的手背,记录着她经历的风霜艰辛。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体会修鞋姑娘外貌描写在这篇课文中的作用(对姑娘艰难困苦生活的写照),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诵读,强调语言积累的重要性。
(四)默读“我”和姑娘对话部分,并把自己的理解,自己的体会,自己的感受在句子旁边批注下来。
创设情境,角色转换,教师和学生一起试读。突出课文中“我”没有直接说的话,引导学生想象“我”会怎样说,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五)分角色朗读“修鞋姑娘”和“我”对话部分。
1、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
2、学生展示读,去掉提示语的朗读,但要在对话中把提示语的意思表现出来。
(六)深化感情,联系生活。
1、小组探究“我真惭愧。
是她诚实,还是我诚实?是她相信我,还是我相信她呢?”引导学生回归文本,联系课文中的句子作为依据阐述自己的观点。
2、指导朗读“修鞋姑娘,你在哪儿?”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不同的情境下,不同的环境中,读出这句话的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1)是的,县城非常的大,到哪儿去找啊!然而,我……作者仅仅是在寻找修鞋姑娘吗?他还在寻觅什么?
(2)学生回答。(寻找诚实、善良和信任。)
(3)实际上,这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心灵的呼唤,他在呼唤诚信,那这句话应该怎样读呢?
(4)我们和作者一起去寻找吧!教师引读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再次感悟修鞋姑娘的诚实、善良和信任感动了作者。(老师反复引读,让学生读出理解,读出自己。)
(七)作业超市,读写结合。
1、现实篇:
诚信就在我们身边,一个约定,一个承诺,一个美好的心灵。我们的社会呼唤诚信,我们的生活更需要拥有美好心灵的人,让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记录下感动我们的点点滴滴……
2、想象篇:
茫茫人海苦苦寻觅,修鞋姑娘,你在哪儿?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我又见到了那位来自异乡的修鞋姑娘……
(八)教师总结。
诚实善良是一种美德,它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愿我们成为诚实善良讲信用的人,这样人生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
八、板书设计:
修鞋姑娘
到处寻找修鞋姑娘
我回忆修鞋姑娘为”我”修鞋
真诚、善良、信任人、理解人
继续寻找修鞋姑娘
五年级语文单元教案9
词语盘点:
写写:
破绽 咕咚 侄子 穿梭 郎中 媳妇 辉煌 苗条 风骚 打量 标致 气派 祖宗 可怜
手疾眼快 精神抖擞 膀大腰粗 敛声屏气 放诞无礼 转悲为喜
记记
刷浆 屁股 师傅 包袱 透亮 清爽 衔接 搜索 威严 露馅 发怔 发傻
魔力 通融 刻薄 钞票 武断 熔岩 窘况 阔佬 撵跑 雅致 考究
半信半疑 兴致勃勃 妙不可言 十全十美
口语交际·习作七
口语交际
讲人物故事
本组课文人物形象鲜明,有的情节也很生动。
几年来,我们读过许多这样的文学作品,也看过电影,电视、戏剧,听过故事、评书,其中的一些人物形象一直留在我们的脑海里。这次口语交际,就让我们讲讲人物的故事。可一讲课本里的,也可以讲课本外的,还可以讲现实生活中的。讲过以后,大家评一评,谁讲的故事给大家留下的印象/罩。
习作
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总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偶然见上一面,他(她)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也会留在心中挥之不去。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这样一个人.可以是身边熟悉的人,也可以是偶然见到的陌生人。写的时候,试着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出他某一方面的特点。写完以后,同学之间互相评一评,改一改,让人物特点更加突出。
成语故事
入木三分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能写楷,草、行,隶等书体、他的.书法被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传说,他很赏识张芝的草书,休息时常常细心揣摩其字体结构、气势,心里想着,手指在衣襟上画来画去.时间长了,衣襟都被画破了。
《书断》中说:“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意思是说,晋成帝在北郊祭地时,王羲之奉命书写祝版。所谓“祝版”,是古时的祭祝文字,写在木板上。他笔力雄健,工匠用刀削字时,发现墨迹已透入木板有三分深。王羲之这样出众的书艺,是他长期勤学苦练的结果.
“入木三分”原是形容书法笔力强劫的,后来也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
五年级语文单元教案10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画龙点睛》。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总是”、“不是……而是……”造句
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完了《金蝉脱壳》这篇课文,知道课题“金蝉脱壳”就是一个成语。你还知道哪些成语,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
板书课题:8
3、什么样的成语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也有少于四字的成语,如“敲门砖”“莫须有”“想当然”之类,多于四个字的如“桃李满天下”“真金不怕火炼”“心有余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类,但这些在成语中都占绝对少数。)
二、初读课文
1、布置课内预习要求。
过渡: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三则成语故事了?请大家自己读课文。
(1)轻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生字。
(2)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3)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准备质疑。
2、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导生字、正音。
chuō
sāi
fèng
lù
bì
yùn
hǔ
戳
腮
俸
禄
壁
韵
唬
(2)指导词语,注意正确书写。
腾空
俸禄
自相矛盾
画龙点睛
戳穿
墙壁
滥竽充数
张口结舌
4、质疑不理解的词语,小组讨论。
文中的哪些词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三、指导预习及写字。
1、再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2、指导书写习字册。
四、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每则故事的意思。
板书设计
成语故事
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请同学上黑板板书三个成语。
二、精读《自相矛盾》。
1、“矛”和“盾”,你们能分得清吗?请同学看图指一指。“矛”(古文字图)
上象其锋,中象其身,下端有銎(斧子上安丙的孔),所以纳柲(古代兵器的柄)。
“盾””(古文字图)
,瞂也,所以扞身蔽目。“厂”象盾之侧是形,“十”象盾之握,“目”象盾之用。
2、(1)“矛”很“锐利”,锐利就是锋利的意思,矛“锐不可当”。
(2)“鲁迅的文笔很锐利”,这里的“锐利”是(目光、言论、文笔等)尖锐的意思。
(3)“盾”很“坚固”,坚固是牢固的意思,盾“坚不可摧”、“牢不可破”。
3、讨论:“夸口”的意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
“张口结舌”的意思。刚刚还“夸夸其谈”的楚国人,为何“张口结舌”说不出话的呢?
4、联系实际说说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
三、精读《滥竽充数》。
1、滥竽充数,“滥竽”的意思是吹不成调的竽。真是“竽”的错吗?
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
(1)南郭先生知道了齐宣王喜欢听许多人一起吹竽的消息,他想
(2)
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当他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他想
(3)当他得知齐湣王喜欢听别人一个一个地吹,他又想
(4)看到不吹竽拿到同样俸禄的南郭先生,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5)看到了流浪街头的南郭先生,你又想对他说些什么?
(6)对于今天的那些“滥竽充数”“以次充好”的厂家,你会对他说
四、精读《画龙点睛》。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⑴张僧繇画的龙点睛前是什么样子的?(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少神韵——美中不足)
⑵“点睛”的结果怎样?“点睛”的作用?(腾空飞去——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
(3)“点睛”在现实中的运用(包装,好的产品加上好的包装,就是“画龙点睛”的作用;劣质产品加上好的包装,就是“滥竽充数”)
2、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
1.成语大比拼:
(1)以“自”字开头的成语:自相矛盾——自吹自擂——自以为是——自命不凡——自不
量力——自鸣得意——自圆其说……
(2)成语接龙:滥竽充数——数一数二——二龙戏珠——助人为乐——乐不思蜀
(3)趣味成语:
最重要的一笔:画龙点睛
最贵重的东西:价值连城
最近的距离:近在咫尺
最激烈的竞争:龙争虎斗
最多的罪行:罄竹难书
最高超的医术:妙手回春
最短的见识:鼠目寸光
最紧急的`情况:十万火急
最快的阅读:一目十行
最深刻的见解:入木三分
最快的速度:一日千里
最诚恳的道歉:负荆请罪
最大的决心:破釜沉舟
最吝啬的人:一毛不拔
最徒劳的做法:海底捞月
最机灵的人:八面玲珑
最坚固的防守:固若金汤
最出众的人:百里挑一
最难过的日子:度日如年
最重的病情:病入膏肓
最迫切的心情:归心似箭
最好的记忆:过目不忘
最贵重的稿费:一字千金
最大的嘴巴:气吞山河
最珍贵的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
最快的时间:光阴似箭
最令人向往的地方:世外桃源
最小的地方:方寸之地
最懊悔的事:一失足成千古恨
2.成语故事新编。(把故事写完整)
滥竽充数
无业游民贾庄这天正在街上闲逛,突然……
五年级语文单元教案11
1.认识“诣、禽”2个生字,会写“梁、诣”等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我们每天都在用语言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与人沟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谈话双方的身心。古代有一个九岁的孩子,他机敏聪慧,回答别人时语言更是风趣机智、妙趣横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文《杨氏之子》吧。
2.读题,解题。
(“之”相当于“的”,“杨氏之子”意思是姓杨的人家的儿子。)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读通课文。
2.检查读通情况。
(1)着重强调以下字的读音:惠、诣、为、曰、应、禽。
(2)引导学生读准节奏。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因此中间要停顿。)
(3)反复读课文。
三、理解文意。
1.参考注释,自学课文。
要求: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批注在文中,据此初步理解句意。
2.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词。
以下字词比较陌生或古今差异较大,学生可能提出:
(1)其父:他的父亲。其,他。
(2)为设果:小儿(杨氏之子)为他摆出水果。设,摆放,摆设。
(3)此是君家果。此,这。君,您,古代对对方的尊称。
(4)未闻:没有听说过。未,没有。闻,听说。
(5)夫子家禽:先生您家的鸟。夫子,古时对年长而且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君平。禽,鸟类。
以上问题,可让学生通过同学之间讨论自己获取答案,如学生能够回答,教师则应追问学生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无法回答,教师可以适当提示,让学生明白字词义。
3.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四、体会语言精妙。
1.这个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是哪句话?为什么?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用“没有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来应答,妙趣横生。杨氏之子才九岁,却能迅速领会孔君平表达的内容和技巧,可见他聪明机智,应对能力强。)
2.如果杨氏之子回答“孔雀是夫子家禽”,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相比,你认为哪一句更好?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更妙。“孔雀是夫子家禽”显得生硬,有顶嘴之嫌;而“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水果”这个意思,反映出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
3.想象一下,孔君平听了孩子的话会是什么反应?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表达,进一步体会杨氏之子所答言语的妙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拓展延伸。
1.鼓励学生阅读《世说新语》中的其他小故事,大体了解内容,体会语言妙处。
2.感受中国语言的魅力。
(1)搜集积累在表达上有特点的语言,如歇后语、谚语等。
(2)搜集和拟写提示语、广告语等。
(3)收集相声、评书或影视剧中的精彩对白,试着演一演。
杨氏之子
智慧
语言的艺术
本课从读入手,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弄懂文言文意思,品读对话体会语言的巧妙,并且通过拓展环节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的能力。
五年级语文单元教案12
说教材:
1、教材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课文特点《送你一片绿荫》是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篇课文。课文采用拟人的手法,以爬山虎的自述绘声绘色地为我们介绍了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显得亲切自然。文章段落层次分明,语言生动灵活,利于学生自读自悟,感受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文的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并掌握本课中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美观地书写和运用。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从第一人称的叙述中领悟本文的表达方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不但要根据课文中的介绍,还要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
2、在学文的过程中,逐渐领会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爬山虎的特点和对人类的作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感情。
说教学重、难点:
1、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
2、领会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教学准备:爬山虎的资料。
说教法与学法:
依据新课程改革精神与学生认知发展现状,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效实现知识的巩固与迁移,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问答法等常用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使之在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会学习的人
说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了解列数据的方法进行说明的作用
1、课文是怎样形象、具体地介绍爬山虎的特点的呢?比较句子;
第1组
①我生长得很快,绿化覆盖面积很大。
②一根茎粗2厘米的藤条,种植两年,墙面的绿化覆盖面积便可达30至50平方米,三四年后,我便能把整幢房屋的墙面攀满。
第2组
①我的叶片较大。
②我的叶片较大,宽10至20厘米。这两组句子中,哪一句说得更具体、形象?用了什么方法?
2、总结:用列数据的方法进行说明让人感到更准确、形象,让被说明物真实可感,让读者有更真切的了解,增强了说明的可信度。
二、学习运用列数据的方法进行片断写作
列数据的方法是我们写作中经常用到的。这种方法可以让我们把事物描写得更具体、形象,帮助我们准确表达。
五年级语文单元教案13
复习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生字词语,并能正确默写。
3.能用“尤其”、“启示”、“滴水穿石”造句。
4.照样子填空:“为了……我们可以……”
5.巩固练习4中的题目,复习省略号的几种用法。
6.复习例文《和书籍交朋友》,会写板报稿。
复习重点:
1.认读生字词语,并能正确默写。
2.照样子写词语、写句子。
3.会用“尤其”、“启示”、“滴水穿石”造句。
4.掌握省略号的几种用法。
5.复习例文《和书籍交朋友》,会写板报稿。
复习时间:
二教时
复习过程:
一、生字词语
1.认读生字词语。
2.听写词语。
申请铭记效率情况持之以恒
青睐码头锻炼兴趣炉火纯青
二、照样子分别写几个词语。
1.绿油油:
2.飘飘悠悠:
3.学习学习:
4.热气腾腾:
5.翩翩起舞:
三、句
1.照样子写句子。
①复习练习4第3题。②做练习册第55页第四题。
2.造句。
①尤其——
②启示——
③滴水穿石——
3.照样子填空。
为了提高读书效率,我们可以订一个读书计划。
开阔眼界,
四、省略号的用法.
1.复习练习4第4题。
2.教师强调省略号的几种用法:①表示列举事物的省略;
②表示说话时语气的断断续续。
3.完成练习册第56页第六题。
六、。写一板报稿
1.填空:板报稿的标题要(),幅要(),语言要(),还要写上作者的名字。
2.说写一板报稿。(见学生各自的)
第四单元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enqingmingjixiaoluqingkuangchizhiyiheng
()()()()()
qinglaimatouduanlianxingquluhuochunqing
()()()()()
二、照样子分别写几个词语。
1.绿油油:
2.飘飘悠悠:
3.学习学习:
4.热气腾腾:
5.翩翩起舞:
三、把句子写具体。
1.看了《火烧圆明园》,爷爷说:“落后就要挨打呀!”
看了《火烧圆明园》,爷爷说:
“落后就要挨打呀!”
2.姑妈说:“对岸就是我们的祖国。”
姑妈说:“对岸就是我们的祖国。”
3.张老师说:“你发烧了,休息一会儿吧?”
张老师说:“你发烧了,休息一会儿吧?”
四、造句。
1.尤其——
2.启示——
3.滴水穿石——
五、写出下面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
1.桂林的山姿态奇特,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巨象,有的像
骆驼……
这句话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2.小冬边划着水,边喘着粗气对大伙儿嚷着:“我……我总
算……会……会游泳了!”
这句话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六、。
1.填空:板报稿的标题要(),幅要(),语言要()。
2。学写一板报稿。
五年级语文单元教案14
1.认识“吾、弗”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进而理解寓言的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
4.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5.说说“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并与同学交流生活中类似的事情。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阳光明媚,可把我冻坏了。
(此时学生会说,老师你说错了。)
老师哪里说错了呢?(前后表达不一致,自相矛盾。)
2.同学们,我们生活中像这样自相矛盾的事情还有很多,试着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更多例子。)
3.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下“自相矛盾”的出处吧。
在开始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段视频。(看《自相矛盾》的视频)让学生大概了解故事情节。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
着重指导:弗(fú)、夫(fú)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矛、盾、誉、吾”,并在黑板上示范。
(“矛”的笔画是横撇、点、横钩、竖钩、撇。“盾”的部首是“厂”。“誉”的部首是“言”。“吾”的部首是“口”。)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介绍相关资料,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说。)
矛:古代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金属枪头。
盾:古代打仗时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等的牌。
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
2.体裁。(寓言)
3.指名朗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古代一个卖矛与盾的楚国人,他先夸他的盾好,什么东西也戳不破;又夸他的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4.分组朗读课文。
注释:
楚人:楚国人。鬻(yù):卖。誉:称赞,这里有“夸耀”的意思。陷:穿透。利:锋利。以:用。弗:不。应:回答。
5.教师范读。
概括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穿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锋利,无论什么东西都能穿透。有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刺穿一切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文中楚国人如何卖矛和盾的呢?
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指名读,读出其夸赞自己东西的自豪感。)
2.他这般夸耀,路过的人都停下了脚步。路人们是要买他的矛或盾吗?路人们都说了什么话呢?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3.路人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这位楚国人是什么表现?
(其人弗能应也)哑口无言、张口结舌……
4.体会“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做事不能互相抵触,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要前后一致。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班级交流讨论:你身上有过自相矛盾的现象吗?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说话不顾事实,把事实夸大到绝对的程度,使自己陷入自相矛盾、尴尬境地的人。告诉我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讲究分寸,不能自相矛盾。)
2.楚人这样做会导致什么后果?(矛和盾都卖不出去)
我们来想办法帮帮他,帮他卖出这些东西。(引导学生为楚人想办法,自由发言。)
3.说话不要前后矛盾,说话要有逻辑性。说话之前先思考这样说是否合适。
自相矛盾
盾→坚,物莫能陷
矛→利,物无不陷
不可同世而立
1.本课是一篇文言的寓言故事,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读通语句,根据注释理解句意,反复品读,把握人物形象。
2.给学生表演和发言的机会,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兴趣,从而达到保持学生注意力,理解文本的目的。
五年级语文单元教案15
教学理念:
1)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泼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的因素,教师调动起了学生的兴趣,就是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2)学习不能仅仅限于课堂,今天学生周围的环境中信息量丰富,引导学生多途径搜集资料,是课堂教学的一个任务。
主要内容
坦桑尼亚国立米库米天然动物园是个迷人的地方,每年都吸引着无数的世界游客。那里有亭亭玉立的长颈鹿、顽皮的基马猴、庞然大物河马、慢腾腾踱步的大象等有趣的动物,课文《游天然动物园》就是作者游览了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后的一篇游记。文章按时间为顺序,记叙了游览的过程。
全文按游览过程的先后可以分三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是第1、2自然段,写我们来到米库米天然动物园,开始参观;
第二部分是第3~6自然段,写我们在天然动物园一天中的见闻;
第三部分是第7自然段,写我们结束了愉快的野游,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其中第二部分按参观时间的不同,又可以分三个层次理解--
第一层是第3、4自然段,主要讲上午在天然动物园的见闻;第二层是第5自然段,写中午在天然动物园见到了象群;第三层是第6自然段,写下午在天然动物园的见闻。
文章重点写在米库米天然动物园的见闻,对去动物园和结束野游的情况则进行略写。而在写一天的参观过程中,又着重写了长颈鹿、基马猴、河马、象群、狮群等野生动物,而对犀牛、鬣狗和黄牛及导游阿里介绍的关于动物的趣闻则一笔带过。这样使得文章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板书:16、游动物园师读课题,学生指出漏掉的“天然”二字。
师:“游天然动物园”和“游动物园”没啥区别呀!如果是缩句不是很好。
(“天然动物园”的动物是野生放养的,而“动物园”的动物是圈养的。)
2、游动物园的感觉是比较愉快的,那游天然动物园的感觉是怎样的呢?书本上有这么一句话。
3、出示:“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的乐趣是无穷的,无怪乎每年从世界各地前去游览的人络绎不绝。”学生齐读。理解“络绎不绝”(前后相接,连续不断。)从这一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人多)
4、为什么每年从世界各地前去游览的人那么多呢?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的乐趣是无穷的。(原来游天然动物园的乐趣是无穷的)板书:乐趣无穷
5、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有哪些乐趣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二、学习课文
1、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到底有哪些乐趣呢?读课文3~6自然段,把你认为充满乐趣的地方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觉得这些地方充满乐趣?
2、学生交流(读出充满乐趣的地方,说明原因)
3、这里的'动物那么多你最喜欢哪一种动物呢?为什么?
4、你觉得这些动物有什么特点?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点明长颈鹿“亭亭玉立”的静态美,基马猴“顽皮可爱”的动态美,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对比。)
5、点击“回音壁”完成作业(一)
用一个词形容一下这些动物。
(长颈鹿:亭亭玉立基马猴:顽皮河马:庞然大物大象:力大无穷母狮:满不在乎雄狮:漂亮威武幼狮:可爱)
6、学生交流
三、游戏
做一回小导游,选一种自己的喜欢的动物根据它的特点多读几遍,背一背,然后介绍给大家。
师生合作共同完成(配乐)
1、长颈鹿:师,汽车缓缓前进,大家快看,我们的眼前出现了--
(二三十只长颈鹿,它们高仰着细长的脖子,在树阴下亭亭玉立,简直一动不动,远远望去,恍若一幅巨大而迷人的风景画。)
2、基马猴:过渡,咦?在长颈鹿中间蹦来蹦去的是什么呀?(基马猴)(快看这边,一只老母猴从树上跳到一只长颈鹿的背上,一边啃着野果,一边朝我们挤眉弄眼,似乎在挑逗我们哩!)
3、河马:看到河马的游客们,你们能说说你们的见闻吗?
4、大象:看来,这河马算是动物界了吧!让学生反驳
5、狮子:这大象可真悠闲!看狮子的游客,你们有什么收获?
6、师生评议(有没有读出各种动物的特点)
四、写作指导
刚才这几种动物,作者都花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了一番,接下来的这几种动物,作者只是一笔带过,我们书上是这样写的,引读--
(我们的运气越来越好,......数不清的黄牛。)
作者为什么不对每种动物详写呢?(写作不可能面面俱到,不然像流水帐)
其实这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想想我们平时在写哪些文章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写人、记事、写景等)同学们真是一些写作高手。
五、小结
这么有趣的天然动物园我们应该好好保护起来啊,老师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给动物编一张身份证,这样有利于普查和保护动物。
六、课堂练习
1、你见过爸妈的身份证吗?身份证上有些什么?动物的身份证上应该有些什么呢?(名字、图片、所属科目、特点等)
2、请同学们为你喜欢的动物制作一张身份证(点击“耕耘田”所需资料可以在老师提供的网站上找,找到图片右击另存,文字可以直接复制、粘贴。把制作好的身份证上传到班级网站中。)
六、点击回音壁完成作业(二)
1、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动物,可以侧重实地观察,也可以侧重查找资料,以第一人称写一篇《我的自述》,要求把这种动物的体貌特征、生活习性写具体。
2、四人小组为单位,编辑一期动物小报,主题自定,可以是:动物趣闻、动物与人、珍稀动物等。布置本班墙报。
【五年级语文单元教案】相关文章:
五年级语文三单元教案02-18
语文三单元教案08-30
语文第二单元教案08-26
语文第七单元教案01-30
语文第一单元教案01-17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11-16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01-07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01-06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