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分析文中艺术形象,体会文章主题。
2、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文章,体会真挚的友谊能够战胜生活中的苦难、驱散心灵上的阴云,鼓励学生做一个真诚,善良的人。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真挚的友谊能够战胜生活中的苦难、驱散心灵上的阴云,鼓励学生做一个真诚,善良的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请学生回忆概括出本文的故事情节。
二、整体分析文章艺术形象:在这些情节中你最喜欢哪个情节中的哪个形象?
三、找一组同学朗读他们都喜欢的故事情节,(根据所编的课本剧来读)然后依据故事情节提出他们所不理解的或有疑问的地方,请同学们讨论作答。
四、视野冲浪(思维拓展)
1、童话故事续写
精彩的故事,常常意犹未尽,让人觉得“余音饶梁,三日不绝”。读完这篇文章,你觉得蟋蟀回到家乡后又会是一番什么情景,跟城里的朋友间还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展开想象写写续集。
2、进行想象,有创意的说。
蟋蟀因为叫声优美而被作者称为音乐天才,又因为生活在乡村而成为乡村流浪歌手;老鼠因为到处游荡而成为城市流浪汉……这些都是因为二者之间有相同之处。请你也给一种动物或是其他物品赋予一个形象。
五、畅所欲言,学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多方面,多角度)
六、结束语:歌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学习的.这篇童话中不同阶层的人互相献出了自己的爱心并凝成真挚的友谊,猫鼠如此,蟋蟀也如此,真挚的友谊能帮助人战胜生活中的种种苦难,驱散心灵上的阴影,所以我们需要友谊,我们要给他人友谊。
七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2.理解文章赞扬了白求恩崇高的精神境界,引导学生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教学重点、难点
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全解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派遣( )以身殉( )职
纯粹( )鄙薄( )
狭隘( )热忱( )
晋察冀( )
2.解释下列词语。
派遣:(政府、机关、团体等)命人到某处做某项工作。
狭隘:(心胸、气量、见识等)局限在一个小范围里,不宽宏大量。
极端:<副>达到极点。
热忱:热情。忱:真实的情义
麻木不仁:原意是肢体麻木,感觉不灵。这里指缺乏政治敏感和政治热情,对集体和人民利益不关心。
微不足道:不值得一提。
纯粹:<形>不搀杂别的成分的。
漠不关心:冷淡,不关心。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
二、导入
用多媒体播放电影《白求恩大夫》中白求恩在小庙里给伤员做手术而遭敌机袭击的场景。展示有关白求恩的图片,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白求恩。
简介白求恩生平和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
白求恩(1890一1939),国际主义战土。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3月到达延安,不久又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他对工作极端负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l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
白求恩逝世的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朗读时要读准字音。
思考:白求恩为什么值得赞扬?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品质?全文共四段,各段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学生讨论、交流找出各段的中心句,并归纳各段要点。
中心句:
第一段:“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第二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第三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第四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归纳各段要点如下:(每一段即为一个部分)
第一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四、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问题,学生讨论交流。
1.这段文字分几层写的?各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分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至“不幸以身殉职”):高度概括白求恩同志的主要事迹。
第二层(从“一个外国人”至“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高度概括白求恩的思想和行动,点明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三层(从“列宁主义认为”至结束):引用马列主义观点论述白求恩同志具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2.文章开头对白求恩同志的介绍包含哪些内容?有于么作用?
明确:他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一员;年岁已大,壮心不已;肩负重担,奔赴前线;以身殉职,重于泰山。
扣住国际主义的原则概述白求恩同志的简历,是对逝者的追忆,也是论述白求恩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事实依据。
3.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身上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么?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明确:“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五、学生朗读第一段,分叙、议两部分,加深体会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六、小结
了解白求恩同志共产主义精神的表现之一精神;初步理解议论文中叙述的作用。
七、布置作业
1.探究、练习一。
2.选用随堂练习。
七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3
教学设想: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初步整体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为进一步感悟课文思想内容做准备。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①布置预习: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问题或作评价。②预习课后练习二,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教师:①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②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过程中。③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出问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1.课文导入:(完成时间:2分钟)亲情是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温馨和美的亲情动人心弦,感人至深,在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也是真挚而令人难忘的。今天学习的《风筝》,就是鲁迅(周树人)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风筝发生的一件事。无论是当年管错了,还是醒悟后的自责及无法补救的沉重,都洋溢着浓浓的手足之情。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篇文章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在课前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把弄不懂的字、词画拿到组里解决,再把解决不了的自已写到黑板上,大家一起解决。(完成时间:4分钟)
3.质疑探究(完成时间:20分钟)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1)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请你概述一下。
(2)读完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感受?
提示:为什么“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事隔几十年为什么要讨小兄弟的宽恕?为什么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鲁迅对待自己的错误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毫无怨恨?
(3)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大家一起研讨。
个别学生朗读全文,听读课文后,进行朗读评价。
[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的意蕴很丰富。有手足情;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我”的自省精神;小兄弟无怨恨的思想内容。又集中表达了“我”的惊异、悔恨、补过、悲哀的情感。抓住“我”情感经历这条主线,为感悟课文思想内容做准备。因初步感知,教师要及时引导,尊重学生独特理解。
自主质疑,合作探究(安排时间:17分钟)
[问题探究]
①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联系下文)
②画出描写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光明媚”的句子,说说作者为什么把往事的回忆放在这样的画面中展开?(多角度讨论探究)
③为什么说“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近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北京天空中荡漾了”?
师生讨论后,教师加以评述。
[教师小结]
作者在北京的冬季看到天空中的风筝所引发的惊异和悲哀(引出下文),在“春光明媚”的画面里展开了对往事的回忆,使现实中严冬的“寒威”与回想中春日的“温和”互相映衬,既增添了回忆往事哀婉动人的力量,又使文章带上几分明丽的色彩,透露出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光明天地的心情。
布置作业(完成时间:2分钟)
①精读课文,再提问题,继续研讨。
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七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新颖的构思,托物寓情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有感情朗读的能力及抒发生动、具体、含蓄、深沉的感情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对母亲的爱。
(四)美育渗透点
领会本诗挚爱母亲的亲情美。
二、学法引导
在简要了解写作背景和作者情况的基础上,进入对课文本身的欣赏。重点欣赏这首诗在表达母爱上的独特之处。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讲清母女之间的深深的情感。
2、难点:托物寓情的写法。
3、疑点:诗的第三节。
4、解决方法:讲解,辩论。
四、课时安排
2~3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及相关的软件(大海行船画面及配音或朗读)、录音机及相关的伴乐朗诵带。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利用多媒体画面展示沧海、小船及相应音响,以此作背景,范读诗歌。
2、读诗歌,总结诗歌内容,找出感受最深或自己比较喜欢的句子,并对其作用予以讨论。
3、让学生折纸鹤,折纸船,写上对亲人祝愿思念之言。或写一首小诗表达情感。
七、教学步骤
导语说起诗,同学们马上就会想起李白、杜甫的许多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却很少想到冰心的诗。冰心,这位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写了大量的反映社会生活和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文学作品。她的“问题小说”,早在新文学初期,就引起文学界的注目;她那清新、隽永、富有哲理的小诗,曾形成了“小诗流行的时代”。她文思潮涌,彩笔纵横,谱写出许多新的篇章。
今天,我们学习冰心的一首诗《纸船——寄母亲》。1923年8月,冰收由上海启程赴美留学,在漫长的旅程中,面对茫茫大海,她倍感孤独,日夜思念亲爱的母亲,于是写这首诗。
(一)明确目标
反复朗读感受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赋予“纸船”的含义。
(二)整体感知
1、有感情朗读诗文,要求学生划出生字词。
生字
叠dié抛pāo
生词
天风:大自然之风。
吹卷:吹动翻卷。
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例:无端生事。
至爱:至,极;最。例:欢迎之至。至爱:最爱。
2、朗读诗文,理解全诗内容,领悟文章思想内涵。
3、自由领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颂读,重点品味其精神实质。
(三)总结、扩展
1、教师提问: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心情?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思念母亲的心情。
1923年初夏,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年八月十七日,她在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
国留学,在向大洋彼岸进发的海轮上创作了这首诗。粼粼的海波,澎湃的海潮,复苏了诗人爱海的童心;碧绿的海水,飞翔的海鸥,使诗人又与自然亲近。从吴淞口出发的十天左右的海上生活中,冰心早期人生观“爱”的哲学中的三根支柱——母亲、童心、自然,只有“童心”、“自然”在此时得以复活和重现,而“母爱”则因远离母亲而无法亲近。因而诗人格外怀念母亲,甚至因思念母亲而得病,又因在梦中见到母亲而病愈。这首诗就抒写了诗人思念母亲的深情。
2、提问:这首诗分三节,每节写的是什么?
诗的第一节从自己充满童真的行为——折纸作船写起,说自己在海船上不肯废弃一张纸,留着它折叠成船,从船上抛到海里。看似平淡的四行诗,为感情的喷发作了铺垫。
诗的第二节写从船上抛出的纸船的去向,“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这种种去向,都不符合诗人诚挚的心愿。她“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为此她“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可见她这种强烈诚挚的愿望。至于希望那纸船流到什么地方去,诗人在这一节没有明白说出,从而造成悬念,耐人寻味。
诗人自然明白纸船是不可能流到母亲身边的,于是诗的第三节翻出新意。诗人遥想母亲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纸船。如果说这一现象还属一般的话,“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就显示了诗人设想的奇特。那么,为什么要让母亲不要惊讶小船的入梦呢?诗人采用“卒章显其志”的方法,在诗的.结尾点明想像中进入母亲梦中的纸船是她含着泪叠的,她祈求纸船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这一结尾是全诗的高潮所在。
3、提问:这首诗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①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采用托物寓情的方法,感情的抒发就显得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②这首诗的诗行较长,语调缓慢,正与对母亲的绵长思念相协调。③诗以洁白无瑕而轻盈的纸船作为寄托物,有利于想像的展开。④诗是自由体,但感情的潮水自由翻腾,风格质朴、委婉。
八、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1)
2、折一纸船或纸鹤或写一首小诗交上来。
九、板书设计
纸船——寄母亲
冰心
十、随堂练习
繁星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那深厚的恩慈
反使他终于沉默
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吗?
思考题
1、明明想“感谢春光”,却“终于沉默”。为什么不说呢?这其中包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2、最后的一句话隐含着对母亲的特别的感激之情,它的后面可以补充上一句话揭示出这种感激之情,发挥你的想象补充上。
3、这首诗和唐代孟郊的《游子吟》中的一句表达的思想很接近,你能默写出那句诗吗?
答案
1、因为他认识到几句感谢的话是不足以报答“春光的爱”的,沉默中包含着更深的感激与敬意。
2、我就是那朵小小的花。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七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5
教学目标:
1、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学会观察大自然
2、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感情
3、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由景物引发的联想、感受
2、运用比喻、拟人生动、形象、恰当地表达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扫除字词障碍,熟读课文
2、向学生提供以下资料:①作者介绍②写作背景(见附一、二)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介绍作者、亮标
繁星是常见的,引起过古今中外无数人的遐想,你一定也观察过天上的繁星,你是怎样观察的'?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好,下面我们来看看作家巴金是怎样观察繁星的,有哪些感受。(板书课题)指名学生介绍巴金和写作背景(口述)教师亮标。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七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木兰诗》有关的文学常识;反复诵读,理清故事基本脉络,背诵;体会木兰替父从军的高尚情感和爱国热情。总结本文特色;掌握“互文”“复沓”“对偶”“排比”等句式特点,并展开联想和想象活动。
2、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理解性背诵,讨论理解作品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
复述故事,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和所表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作品;同学疏通文义;整体掌握故事情节。
〖教与学互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木兰这个人物吗?下面请几个同学给大家讲一下关于木兰的故事。(同学讲故事)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流传了一千多年,你认为木兰成为世世代代人们所景仰的英雄人物的原因在哪里?(同学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要点)木兰是一位爱国的女英雄。她替父从军,是出于关心国家安危,体恤父亲年迈力衰;她不畏艰苦,勇敢作战,是出于捍卫家乡、捍卫国家的坚强意志;她厌弃高官厚禄,而渴望过和平劳动的生活——这些,都表示了人民英雄的本性,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意愿和理想。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屏。请看大屏幕。(大屏幕上打出几个精彩的镜头。)看后,自然的导入新课。
2、简介《木兰诗》和《乐府诗集》(用课件打出)《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它发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发生后魏,这诗发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管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局部。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才广泛,格调雄颈、热烈、质朴。《木兰诗》发生的时代,当在西魏。那时正是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战争是北朝社会一个最突出的现象,整个北朝的历史几乎与战争相终始,在初期“五胡十六国”的.130多年中,战争尤为频繁。五六世纪间,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与柔然族在黑山、燕山地区进行过长期的战争。这与诗里所写的木兰出征路线正相吻合。这可能就是《木兰诗》的历史背影。
二、同学自学课文,相互讨论,理解诗句的含义
1、师范读,同学注意字词读音、停顿和节奏。
2、生齐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3、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理解课文。(同学4人小组开展探究,老师出题检验)
4、比比看,你会了吗?
⑴字词注音和解释:
机抒:zhù(织布梭子)
可汗:kèhán
鞍鞯:ānjiān(马鞍下的垫子)
辔头:pèi(缰绳)
燕山:yān
金柝:tuò(打更用的梆子)
胡骑:jì(战马)
戎机:róng(军事)
著我旧时裳:zhuó(穿)
红妆:zhuāng(装饰,打扮)
朔气:shuò(北方)
傍地:bàng(临近,此处引申为贴着)
⑵积累词语竞赛:(以组为单位抢答)
木兰当户织(当:对着门户)
惟闻女叹息(惟:只)
问女何所忆(忆:思念)
昨夜见军帖(帖:文告)
军书十二卷(十二:表示多数,很多的意思)
阿爷无大儿(阿爷:指父亲)
愿为市鞍马(为:为了;市:买)
旦辞爷娘去(旦:早晨)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只;溅溅:水流声)
朔气传金柝(朔:北方)
策勋十二转(策勋:记功)
赏赐百千强(强:有余)
木兰不用尚书郎(用:做)
出郭相扶将(郭:外城;扶将:扶持)
著我旧时裳(著:穿)
当窗理云鬓(云鬓:像云那样的鬓发)
对镜帖花黄(帖:通“贴”)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动弹;迷离:眯着眼)
双兔傍地走(走:跑)
⑶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理解句式,认识互文修辞手法:
(按组每组回答一句,看谁最准确)
互文:上下句意思互相交错、补充。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东西南北泛指,是一种排比铺陈的写法。
到东市买了骏马,去西市买了鞍鞯,往南市买了辔头,从北市买了长鞭。
这四句的意思是: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军身经百战生存无几,壮士木兰战斗十年胜利归来
这两句的意思是:勇士们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打开我东屋的门,坐在我西屋的床上。
这两句的意思是:每间房子都要开了门进去看看。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对着窗户梳理美丽的头发,对着镜子贴上好看的花黄。
这两句的意思是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⑷解释句子含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不远万里,奔赴战场,过关越山,飞速而行。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北方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白色的月光与雪光交织着,映照着明晃晃的铠甲。
三、同学整体理解课文的内容
1、在同学充沛复述的基础上,老师归纳理清故事情节,大屏幕上显示:
⑴停机叹息,代父从军
⑵准备出征,奔赴战场
⑶征战沙场,凯旋回朝
⑷建功受封,还朝辞官
⑸解甲还乡,亲人团聚
⑹双兔难辨,隐喻作结
2、引导同学划分这首诗的结构层次: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局部?各写出了什么?
概括本诗情节:
第一局部(1、2、3段)写木兰代父从军、踏上征途。
第二局部(第4段),写木兰经过长期激烈战斗胜利凯旋。
第三局部(5、6段),写木兰还朝辞官,功成身退,返回家乡,家人团聚。
第四局部(第7段),吟唱诗歌的人用比喻赞美木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探究课文内容;分析木兰形象;揣测诗歌的艺术特色。教与学互动过程:(接上节课的步骤)
四、师生一起合作探究课文内容。可师生间相互提问,互相解答
1、分析第一局部:
(先出示图片,引导同学答出相关诗句,再分析人物形象、修辞手法)
⑴故事的开始怎样引出木兰停机叹息,为什么要写木兰停机叹息?
诗篇由“唧唧复唧唧”引出“木兰当户织”,标明了木兰织布姑娘的身份。“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组对偶句表示出木兰停机不织,只是连声叹息,自然地引出母亲的发问,木兰的回答。富有生活实感,写出了故事的开始。表示了木兰的勤劳孝顺。在结构上引起了读者的悬念,使文章简洁。
⑵你从木兰的答话中读出了什么?从中可看出木兰怎样特点?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军帖”的夜传,“十二卷”(虚数)的夸张,标明了军情紧急,显示出战争气氛。“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父老弟幼,揭示出尖锐的矛盾,标明了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表示木兰停机叹息的原因是决定代父从军。表示了木兰的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⑶第三段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这些战具?
运用排比修辞方法,铺陈地写出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表示了木兰准备出征的急切筹办而又井然有序。作者这样写原因有四:一是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二是标明战事紧迫,三是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四是这是乐府诗常用的写法。
⑷这一局部还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具有什么样的表示力量?
“旦辞黄河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但,只。前后四句之间构成对偶并运用了间隔反复修辞方法。“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和“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这两组对偶句之间,间隔反复,层层递进,表示出木兰出征的路线,征程的遥远,行军的神速,点明了宿营的荒凉地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和“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之间,间隔反复,紧相呼应,在荒凉夜间环境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从而细腻地透露出木兰少女思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描写出木兰飞驰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
2、分析第二局部:
⑴“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在诗中起什么作用?你从中又想象到什么?
既是对上段描写的飞驰征途情景高度的、形象的概括,又过渡到下文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两句诗,写出征途之遥,夸张地表示出木兰万里奔赴战场,穿过关隘、飞越层峦的矫健雄姿。
⑵后四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你从中又读出了什么?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写出了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凛冽的北风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将士们在军中宿营;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明晃晃的铠甲,哨兵们在深夜值勤。表示木兰在战场上的艰苦生活,从而烘托出木兰的勇敢坚强。“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耐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出征十年,经历过上百次激烈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
3、分析第三局部:
⑴从“木兰朝见天子,辞官还乡”这一局部中你又读出了什么?结合你对封建社会的了解谈谈你对木兰辞官还乡的看法?
我从“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读出了天子为木兰记功多、赏赐甚丰,并且还“问所欲”,想封她为高官;而“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可见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乡耕织生活、不慕荣华富贵的纯洁性格、高贵品质。第二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⑵“木兰回到家园”这一层又写了几层意思,是做具体分析?
①“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运用排比修辞方法,铺陈地写出一家亲人因木兰归来而各自发生的符合年龄、身份、性别特征的行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表示出木兰胜利归来给全家亲人带来了一片欢乐。
②“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运用排比修辞方法,铺陈地写出木兰一连串富有年轻女性特征的换装梳妆动作,表示出木兰久征胜利归来,恢复女妆,欣喜兴奋的感情。
③“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表示出伙伴看到“木兰是女郎”时的惊诧和赞叹,烘托了木兰在长期从军当中的谨慎和机警。木兰从军的故事也就在喜剧高潮中结束。
4、分析第四局部:
这一局部是吟唱诗歌的人在诗篇故事结束以后的吟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体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这一局部以双兔为喻,很有风趣;“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我”字,具有代木兰说话的意味,体现了对木兰十分亲切和非常喜爱的感情,赞美了木兰在从军十二年中未被发现是女郎的谨慎和机警。
(如有同学把这四句诗归入上一局部,理解为木兰自身的话,认为木兰在这以兔自喻当中闪耀着风趣、智慧的光芒,体现了喜悦、自豪的感情,也应予以肯定)
五、教师点拨,同学分析木兰的形象
全诗叙述了木兰女扮男妆、代父从军、还朝辞赏、回到故乡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北方人民矫健尚武的精神,表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质朴、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不慕名利的优秀品质。
七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7
课标及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体会作者用凝练的语言描写出的一幅幅美妙的风景图,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古诗文修养,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体会四首诗的意思。
2、品味诗、词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培养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方法:朗读法、联想想象法、讨论点拨法
1、在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
2、背诵四首诗,重点理解诗词中景物描写和抒发感情的佳句。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学
1、情景(问题)导入
请一生讲一个曹操的故事。教师作简评,引出曹操的远大抱负。
2、目标导学
①了解、掌握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②朗读、背诵《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③朗读背诵,联想想像,理解诗意。品味意境,体会感情。
二、自学
1、了解古代诗歌常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诗。如本课的。而把唐朝新出现的诗、叫近体诗。如本课的和就是律诗。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言律诗、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
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于口语,用于韵也更接近口语。如本课的
2.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①《观沧海》是的名篇,也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写景诗篇,建安12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统一了北国,凯旋归来时登上碣石山,伫立峰顶,面对大海,浮想联翩,写下这篇乐府诗。当时曹操大军,铠甲未卸,征尘未洗,正可以挥师南下,征讨孙刘,实现统一,完成宏业。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的壮丽景象,表现了的抱负。
②诗人王昌龄于天宝8年被贬偏远之地,当时作者正在扬州,听说此事,便写下此诗,寄托对朋友的牵挂
3、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
(cāng)海(jié)石(sǒngzhì)(cháo)平
水何(dàn)(xiāo)(sè)
4、文学常识填空。
①《观沧海》一诗选自,作者,字,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见称。
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朝人,字,
号,是我国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
5、诗歌朗读的停顿、节奏,用“/”划分。
五言、七言的节律一般是二二一和二二一一
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三、助学
(一)观沧海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2、[问题组]
①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②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③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学习,全班讨论明确:
[明确]
①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临碣石的所见所感。?
②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3、研读与赏析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整体感知:
①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用“/”划分诗句的节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②学生齐读,体会文中蕴含的作者感情。
1.第一句写了哪些事物?
——杨花,子规的啼鸣(不是子规)。
2.写这两个事物的作用是什么?
(1)点明时令:暮春时节
(2)渲染气氛:黯淡、凄楚的气氛
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
子规啼鸣: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的痛苦
(3)烘托心情:痛苦,痛惜,悲痛
3.这句景物描写中含有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对友人离别的痛苦——景中含情,融情入景
4.写景的目的:一般诗文,写景的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抒情,绝大多数景物描写本身,就蕴含了作者的情感。写景是为抒情铺垫(准备)。
5.第一句是写景,第二句是叙事。“闻道”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闻道:听说。表现了作者的惊惜之情:友人已经走了,而且已走了很远,而且是受了贬谪而走。
龙标:地名,本是王昌龄迁谪之地,这里指王昌龄本人,古人常以籍贯、职务、任职之地名称其本人。
6.“过五溪”表明了友人怎样的处境(状态)?这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迁谪之偏远;道路之艰难;未及与朋友告别,朋友已走了很远。表明作者内心的悲痛,对友人的前途和命运的关切之情。
7.前两句的写景叙事,都是为了下两句的抒情作铺垫(准备)。
8.第三句的“愁心”是什么意思?作者因何而“愁”?
寄:寄托,托付。与:给
——“愁心”即对朋友远行偏远蛮荒之地的牵挂之心;是对朋友自身遭遇的同情之心。作者因友人无端被贬而愁,为友人的前途命运而愁。
9.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1)明月是圆的,让人想起“团圆”这个概念,如果月圆人不圆(全),就会引起望月人的情思。
(2)明月升起时,天地之间是宁静的,明月的光辉是柔和的,人们在夜的宁静中沐浴柔和的月光,容易引起无限的遐想;
(3)明月升起,远隔两地的亲友都能同时看到它,千里可共,因而人们望月时容易想起远方的亲朋和故乡。
(4)明月给人的感受如冰似玉,晶莹润泽,它象征了亲情友情的纯洁。
其他任何事物都不同时具备以上特点,所以,再也没有什么比一轮明月更能让人产生思乡,怀旧,念远之情。
10.最后一句,为什么寄托在明月中的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托风来传送?
——因为风既迅疾又轻柔,可以快速而轻柔地把自己的关切之情带到朋友身边。
11.明月与轻风本来是没有情感的,作者为什么还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在这里把明月和轻风人格化了,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什么叫把客观事物人格化?就是把自己的情感赋予客观事物,让它同样具有情感。
通过把明月人格化,让明月成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到偏远荒凉的所在。同时,还不仅表现出诗人和朋友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寓有只要明月还在,两人的友谊就会像皓月一样长存之意。
把客观事物人格化,能表达更强烈、更深厚的情感。
12.“夜郎”:教学参考书上是这样解释的——此处的夜郎不是指贵州的古夜郎国,而是指湖南的夜郎县。
其实,这样的解释是多余的。第二页的注解4解释也有不妥之处。注解4解释为:夜郎西,泛指遥远的西南边地。其是,夜郎这个词就能泛指遥远的西南边地,夜郎西,是指比遥远的西南边地还要遥远的地方。
诗意是:即使你在比本来就很遥远的夜郎还要遥远的地方,我的思念与牵挂也如明月一样千里伴君行。
13.“直到”的“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表现了作者盼望自己的心意早日到达朋友身边的焦急的心情。明月虽可寄托,长风虽然迅疾,但这份情意送到朋友身边毕竟需要时间,作者希望长风一路快跑,不作片刻的停留,以早一点把自己对友人的牵挂与安慰之情送到朋友身边。
14.李白是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你能从诗中哪个具体的语句体现出这种浪漫的情怀?
——后两句。诗人与友人虽然远隔万里,山高水长,但却能借明月长风传达对友人的情意,突破了现实时空的阻隔,具有浪漫主义的情怀。
(浪漫和浪漫主义:浪漫,富有诗意,充满幻想;浪漫主义: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生活。)
15.主题:诗人通过对暮春时节特定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
16.写作特色:
——(1)融情入景,景中见情,情景交融;(2)客观事物人格化,抒情更强烈,更深沉。
四、用学
(一)夯实基础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碣石( )澹澹( )竦峙( )夜郎( )
2、诗歌朗诵特别要注意朗读节奏,请用/画出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
⑴树木丛生,百草丰茂⑵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⑶杨花落尽子规啼⑷我寄愁心与明月
(二)名句赏析
1、《观沧海》写景句子从“”到“”共十句,其中,前六句写的是景,后四句写的是景。这首诗借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已的融合在一起,诗人以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和的表现。诗中洋溢着激情。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的胸襟,抒发了的抱负。
2、赏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①闻:听闻,可见诗人对友人非常关心,时刻关注友人的行动,体现了友谊的深厚。
②作者为何要写杨花与子规?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简要赏析。
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三).拓展:诗人的形象:每一首诗中必定会有的那个人,就是诗人自己。从这首诗中,你能看到一个怎样的李白?请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模仿下面画句子再写一个句子。
读完这首诗,我仿佛看到,李白正独自站在窗前,抬头仰望着遥远天边那一轮明月,他的心中牵挂着远方的友人,这个月明之夜啊,他又将彻夜难眠。
仿写:
五、评学
1、背诵《观沧海》,完成下题。
(1)“xxx”开篇点题,交待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2)“xxx”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作者描绘的`景物有哪些?其中哪些是动景,哪些是静景?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渲染了大海怎样的气势?
(4)哪些语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⑸《观沧海》中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的句子是:
2、背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下题。
⑴第1句:“杨花”在旧体诗中常象征,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季节的一种气氛。
⑵第2句:叙述作诗“闻道”,表达了一种闻知朋友讯息的心情。“过五溪”,足见迁谪之,道路之。
⑶第3、4句:从表达上看,运用了;从修辞手法看,运用,寄情与月,托月传情,写得深切,动人心脾。
⑷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E.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⑸李白有很多写友情的诗作,请你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并指明是写给哪个友人的。
第二课时
一、导学
1、情境(问题)导入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两首非常有名的乡愁诗。
2、目标导学
①了解、掌握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②朗读、背诵《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
③朗读背诵,联想想像,理解诗意。品味意境,体会感情。
二、自学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归(yàn)枯(téng)昏(yā)
(xī)阳天(yá)
2、明确诗句节奏
⑴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⑵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⑶《次北固山下》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三面临长江,与金山、焦山合称京口三山。
“次”的意思是:。次北固山下,就是的意思。在冬尽春来的时候,诗人沿江东行途中泊舟在北固山下。在长江的孤舟上,太阳初升,诗人面对江南的青山绿水,感受时光流驶,心中不禁涌起的思想感情。全诗融写景、抒情于一体,和谐优美,妙趣横生,堪称千古名篇。
《天净沙.秋思》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图”。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图,渲染了的气氛;另一部分是骑着瘦马、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的剪影。两部分相互映衬,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尾句:“”点明主旨。
三、助学
(一)《次北固山下》
1、文体知识: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规定有三(《钱塘湖春行》中幻灯片5增加以下文字:“三、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中间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
以《次北固山下》为例说明:
首联:(1)客路青山外,(2)行舟绿水前。
颔联:(3)潮平两岸阔,(4)风正一帆悬。——对偶联
颈联:(5)海日生残夜,(6)江春入旧年。——对偶联
尾联:(7)乡书何处达?(8)归雁洛阳边。
2、品评赏析
⑴、同学们先自己将这首诗朗读几遍,体会一下诗中包含的情感。然后说一说你的感觉。
学生发言。教师点拨: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律诗。诗人王湾因长江的风景引起旅途的乡愁,它既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愁,又写出来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和博大的胸襟。
⑵、如果说这首诗写了羁旅之愁,在首联中有没有体现?
分析: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诗人乘舟正朝着眼前的“绿水”前进,驶进“青山”驶向“青山”之外的遥远的客路(幻灯片3:小舟缓缓前行,周围是绿水青山。文字:“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此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⑶、此联写的是什么?古来很多人称赞这两句诗气势逼人,意境豪阔,你的感觉怎样?
分析:此联写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齐了,船上之人的视野也随之开阔。“潮平两岸阔”,这一句写的恢弘阔大,下一句更是精彩,“悬”是端端正正地高挂着的样子,可见这是风顺且和,这样一艘小舟在能在大江中平稳航行,也是因为此地的长江正是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的时候。
⑷、从字面上看,颔联所写之景全是大景致,似乎表现的是宽阔博大的情感,那么怎么理解此联与首联的联系?
分析:此联最妙的地方在于它的构图,我们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来表现这一联诗所写的景致,也许你就能理解了。如果我们将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景色看成一幅画,那么这副画的构图如下:因为“潮”水涨满,几乎平了两岸,所以其实可以将“潮”与“岸”看成一条水平面,而这就是这副画中的主体——“面”,它几乎占据了画面的绝大部分(幻灯片4,文字:“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图片:出现江水和两岸);而“帆”其实是一叶扁舟,由于风的顺和正,所以帆取直线造型,不过这一条直线在茫茫大江中只能算一个点(幻灯片4:出现悬着的帆)。同学们可以尝试想象,诗人正在这艘船上,他倚靠着船栏,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一片江水,浩浩荡荡,茫无际涯,岸在很远的地方,而家乡更是杳无音讯,越发觉得自己在这个世间的渺小了,怎能不产生思家恋乡的漂泊之感呢?
⑸、最耐人寻味的是颈联,这一联诗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哲理呢?
分析:此时诗人想起正值岁暮腊残之时,而连夜行舟,天边太阳正微露曙光,不由得升起无限感慨。明代胡应麟说“海日”一联“形容景物,绝妙千古”:当残夜将尽未尽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幻灯片5:红日从江上升起,岸边有发芽的枯枝或其他表示春意的景物。文字:“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更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还妙在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⑹、尾联是否与思乡有关?
分析:此联既是最后一联,则必须既总结全诗,呼应开头,又必须要留有余地,让人读完后浮想联翩,余味无穷。此联正是如此。这里写的是一群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是要经过洛阳的啊!(幻灯片3中增加飞行的雁行。文字:“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传说,还是托雁儿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的人吧。这两句紧承第三联而来,遥应首联,使全篇都笼罩在一层淡淡的乡思的愁绪中。
3、总结
这是一首情景交融,哲理深刻的好诗,在这堂课的最后,让我们在陨的美妙音乐声中,背诵这首诗吧!(该课文封面出现,背景音乐是陨的乐曲)
(二)《天净沙.秋思》
1、文体知识
元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散套和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后人把他和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提,称为“元曲四大家”。元末明初的贾仲更称他是“战文场,曲状元,姓名香贯满梨园”([凌波仙?吊词])。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本曲是这种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是元曲中的“绝唱”,元人誉之为“秋思之祖”。
2、读
⑴划分节奏,配乐朗读小令3遍: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⑵自读:学生自由朗读5分钟,充分感受作者情感。
⑶诵读:学生试着背诵这首小令
3、品评赏析
⑴列举描绘的景物,看形成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点拨:这首曲前三句都是名词(词组)并列,一个名词(词组)就是一个景物。后两句描绘的西下夕阳和行进在天涯路上的断肠人,共同形成了一幅萧索荒凉的深秋晚景图。特别是枯、老、昏、古、西、瘦、夕、断肠等词语的修饰作用,增添了景致的荒凉、凄楚,浑天黄日下,无不令人寸断肝肠。
“小桥流水人家”本是恬淡美景,用在此处却成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更反衬出断肠人无家可归的凄苦心情。
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点拨:“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为全曲点睛之笔,抒写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凄苦之情。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⑶小令是怎样达到情景交融的?
点拨:作者是寄情于物,通过漓淋尽致的刻画物象,描绘有形可感的深秋色彩,借具体生动的物象表达了无形抽象的凄苦心情,从而达到情景相通、情景交融。
⑷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经典画面,生发凄凉与思念的意境,形成一段优美的文字。
点拨展示:秋日的枯藤缠绕着老树,这是傍晚的乌鸦落脚的家,眼见着有一处小桥独立、流水潺潺的人家,却不能进,只好骑着这匹瘦马,继续行进在古老的小道上,迎着西风,看着夕阳,肝肠寸断,沦落天涯。
4、板书设计: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九种景物渲染出悲凉的气氛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思乡之悲
5、小结:这堂课我们通过朗读小令,将文字转化为画面,体会它的意象,从总体感受了小令的意境;再通过联想和想象感受了作者绘秋的思乡之情,进入它的艺术境界,我们的文学素养有一些提升。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阅读欣赏一首诗(曲)的一般方法:①从语言入手,再现画面;②从画面感受意境;3、运用联想、想象,进行再创造,进入它的艺术境界,丰富诗(曲)的内容.希望大家在课外阅读中实践.
四、用学
(一)积累关于思乡主题的诗句:
床头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诗》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灏《黄河楼》
(二)填空
1、《次北固山下》
(1)首联中总写北固山秀丽景色的两个词语是、
(2)尾联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抒发的情怀。
⑶判断正误
①这首诗以颔联驰誉当时,传诵后世。()
②“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风正一帆悬”,“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因为有时风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一个“正”字包含为“顺”与“和”的内容,表现了风平浪静的景色。()
③“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都表现了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生思乡之情呢?()
④“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紧承三联而来,与首联遥相呼应,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⑷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2、《天净沙?秋思》
⑴《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天净沙是,秋思是散曲的
⑵《天净沙?秋思》作者,是代作家、家。他与、、被称为“杂剧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
⑶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图,真切的表现出游子的之情。
(三)比较阅读:朗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柳(郑谷)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1、体会《柳》的大意。
2、这首诗的意境、抒发的感情与课文各有什么不同?
3、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4、由“千丝万絮惹春风”联想出描写春风的诗句。
五、评学
1、《次北固山下》
⑴“次北固山下”的“次”意思是
⑵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⑶首联中的、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⑷诗的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
⑸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感受了这首小令的意境,我们来运用运用。
(6)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潮水上涨几乎与两岸齐平,诗人站在船头放眼望去,觉得江面特别宽阔,江风劲吹,船行快速。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即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E.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的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2、《天净沙?秋思》
⑴下面的诗句都是写秋的,请选出与《天净沙?秋思》意境不相同的一项:()
A沅江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⑵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⑶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B.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D.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⑷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七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8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背诵课文。
2、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4、 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培养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
学习重点:
对照注释把课文读通读懂,了解寓意。
学习难点:由寓言引发的感悟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郑人买履》
教学目标:学习《郑人买履》,理解意思,体会深刻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下面请大家猜一猜这是什么?“稀奇古怪两只船,没有桨来没有帆。白天载人四处走,夜晚横卧在床前。”
“鞋”在古代叫“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则与“履”有关的寓言故事,同学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这种体裁有什么特点呢?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一下好吗?
本课的两则寓言与以前学过的寓言相比有什么不同?(使学生知道,这两则寓言是文言文,学习文言文要先把语句读通顺,再借助注释理解句子意思,然后讲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最后达到熟读成诵。)今天,我们用这样的方法先来学习《郑人买履》。
二、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先让学生介绍,教师适当补充)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前233)即韩非。 我国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是当时著名思想家荀卿的学生。韩非子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之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后人称《韩非子》,现存55篇。他提倡法制,反对以血统为中心的等级制度。
战国是继春秋之后的'一个时代,约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这一阶段人们思想极其活跃,曾有“诸子百家”之说。
三、文本解读:
1、学生自读《郑人买履》,对照文后注解,同桌合作,尝试说一说句子的意思;研究怎样读,才能读通顺,试着读一读。
2、全班交流:质疑释疑;学生评议,老师点拨引导。
四、讲寓言故事,理解寓义
1、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2、合作探究:郑国那个买鞋的人可笑在哪里?你能悟出寓言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老师点拨: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办事过于死板,只信教条,讲形式,不相信实际的人,告诉人们做事不能过分拘泥形式,要注重实际。
五、拓展延伸:
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事例吗?请联系实际加以说明。
六、 布置作业:
1、背诵《郑人买履》
2、根据《郑人买履》的寓意,编一则小故事,题目自拟。
七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9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理想和自由献身的革命精神以及乐观豪迈的革命情怀。
2、体会诗歌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抒写情怀的表现力量。
教学重点
体会这三首诗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革命精神和豪情壮志。
教学难点
借代与借喻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背景
陈毅。名世俊,字仲弘,中国共产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在敌人围追堵截的危难时刻,深陷困境的陈毅写下了豪气冲天的《梅岭三章》
这组诗诠释了为理想而牺牲生命的革命精神,这组诗赞扬了为自由而奉献头颅的豪迈情怀,
诗歌学习,朗读为本。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当时陈毅同志身负重伤,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1935年春,陈毅同志率部队在敌人重点围攻下从中央苏区突围,转移到赣南地区进行游击战争,坚持了将近三个年头。这三年游击战争,是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1936年冬天,陈毅同志在梅山被敌人包围。陈毅同志带着伤病伏在密密的草丛中20多天。考虑到难以脱身,便写了三首诗藏在衣袋里。不久,敌人一无所获,便悻悻而去。
二、反复朗读,把握情感
请同学们自由通读全诗,要求借助注释理解字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 结合朗读指导品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一致的基础上,每个同学的朗读体味是不一样的.。
生自由读。齐读。
2、比赛读。
下面我们来一段朗诵比赛。咱们班朗读最好的女生和男生各出一名。我们女士优先吧!
女生读。男生读。
三、了解内容,体会革命精神
1、这几首诗的前面有一段小序,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前小序交代了写诗的时间、地点、经过和写作缘由,从“旋围解”可以看出小序是陈毅同志后来补记的,这三首诗是在“ 虑不得脱 ”的绝境中作为绝命诗而留下来的,“留衣底”是为了勉励战友,表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
2、每首诗各写了什么?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怎样的精神?
(1)解读第一章:
——这首诗着重写陈毅身在必死险境,回忆艰难创业的征战过程,申明此生若不见革命胜利,死后也必定要招集旧部英魂继续战斗,表现了生死不渝、誓与反动统治者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
(2)解读第二章:
——这首诗着重写十年征战,大业未成,诗人死不瞑目,勉励幸存者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来告慰死者,表现了关心国家命运、盼望人民解放的革命精神。
诗中哪些关键词语能体现这种精神?
——“头悬国门”,引用春秋吴将伍子胥的头悬东门典故。(春秋时期,吴越争雄。伍子胥为吴将,屡建战功。他先劝吴王夫差乘打败越国之机灭掉越国,未被采纳;后又谏阻夫差举兵攻齐,要他警惕越王勾践报仇,夫差听信谗言,逼他自杀。伍子胥临死前说:“剜出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后吴果被越灭。)这句诗引用典故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表达了死不瞑目、据城门高处以观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捷报飞来当纸钱”一句中,“飞来”是轻快、欢快、翩然而至的代名词。纸钱祭死者,带有中华民族的民俗特点和时代色彩。捷报当纸钱,活脱突现出将军豪迈爽朗的口吻,妙语天成,壮而不悲。(板书:
(3)解读第三章:
——这首诗主要写诗人投身革命,以革命为家,预言反动派必将失败,自由之花必将盛开,表现了乐观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甘为信仰牺牲的革命精神。
诗中哪些关键词语体现这种精神?
——“投身”二字,洋溢着一种积极、热情、主动献身、心无二志的高风亮节。“应有涯”,是对反动派挑起事端、引发战争、置人民于水火之中的诅咒,同时又是革命的预言家在预言:革命必定成功,人民一定会过上和平、安定、幸福的日子。引用《论语》《孟子》“杀身以成仁”、“舍生而取义”的典故,表达了愿为信仰献出生命的豪情壮志。
3、这三首诗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三首诗各着重写什么?
(——这三首诗,首章首句设问,总领全篇。然后依时间顺序,从“追忆往昔”“面对当日”“展望未来”三个角度回答首句问题,从眼前回顾过去,从现实写到理想,一气贯注。三章在思想内容上紧密联系,又有所侧重,第一章集中抒发视死如归,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豪情壮志;第二章表达对战友的勉励;第三章主要表现共产主义必胜的坚定信念,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板书:追忆往昔 面对当日 展望未来)
四、品味语言,感受文采
这三首诗语言准确、凝练,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抒写情怀,气势磅礴,壮怀激烈,表现出诗人面对必死险恶处境,视死如归、至死不渝的革命品质和共产主义理想必定能实现的坚定革命信念。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
1、把“旌旗十万斩阎罗”改为“大军十万打阎罗”好不好?
“旌旗”借代大军,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形象地表现出盛大的气势。
“斩”字,力度强,速度快,有居高临下的气势。
“大军”,只有数量,无形象。
“打”,只是一般的动作,太平谈。
2、陈毅诗句“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与陆游诗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异工同曲
3、“捷报飞来当纸钱”一句中,如果把“飞”字改为“飘”字好不好?
“飞” 捷报的多且快,有数量,有速度,显得热烈而形象。“飘”,显得缓慢。
4、文中还运用了“借代”和“借喻”的修辞手法,你能找出来吗?
借代:“旌旗”原意是旗帜,诗中指部队。“烽烟”原指边境报警的烟火,诗中指战争。
借喻:“自由花”表现革命理想的实现及幸福美好的生活。“血雨腥风”敌人对革命人民的镇压。
五、总结全诗,升华感情
陈毅是新中国十大开国元帅之一,得到了这样的评价:博学多才,文武两全; 光明磊落,刚毅如山; 胸襟坦荡,仗义执言;宽厚仁慈,伟人风范。今天我们学习他的诗篇,感受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爱国情怀。不同的时期都会涌现出不同的英雄人物,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爱国,为祖国,为人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让我们以英雄为榜样,从小立下鸿鹄之志并为之去努力拼搏。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新时代的英雄人物。最后,让我们带着满怀敬意,满腔自信,再次朗读英雄诗篇,聆听教诲,激发斗志,锤炼品格!
七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10
教学目标
1.品位这三首诗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
2.学习这三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通过生动的形象表达深刻的哲理及“冰心体”诗歌的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个成功的人站在你的面前时,你很羡慕他因成功而得到的荣誉吗?正当青春年华的'年轻人,在投入社会的大海时,如何把握人生的航向?青年人该怎样写好自己的生活史?今天就让冰心来告诉我们这些人生的哲理吧。
二.投影放出作者简介
三.配乐诗朗诵
学生自由朗诵这三首诗,并推荐朗诵比较好的四人(一小组一人),教师放音乐,这四人依次朗诵这三首诗,要求学生认真听读,并评比出朗诵者。
评比角度:要求用普通话,并且正确、流利、有感情。
四.品读三首小诗,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下列问题:
成功的花
(1)、读完本首小诗,你能品味出其中蕴含的哲理吗?
(2)、第二句的结尾用了一个感叹号,作者要抒发什么慨叹?
(3)、体会“明艳“、“然而”一词在本诗中的作用;比较词语:“惊羡”与“羡慕”的区别;诗中的“泉”和“雨”能否省略?
(4)、你还羡慕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吗?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
七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11
教学目的
1.理解本文的内容和寓意。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翻译文言文。
3.学习本文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学习"庞然大物""黔驴技穷"这两个成语。
4、教育学生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教学重点:
(1)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学会翻译文言文。
(2)理解本文的内容和寓意。
教学难点:
(1)本文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
(2)学习"庞然大物""黔驴技突"这两个成语。
教学方法:导读讨论
教学手段:CAI、录音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朗读课文,查字典,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课外阅读读后感)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本文也是一篇寓言。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所谓"寓"就是寄托的'意思。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所以,我们阅读本文时,要理解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含有什么深刻的道理。
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773一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予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被贬官永州、柳州。在十几年的贬逐生活中,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也游览了一些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文。这阶段虽在政治上失意,但文学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正课
1·朗读课文。
2.请学生翻译课文。补充课文注释。(目标2)
"有好事者船载以人""船载":用船载。以:连词,相当于而。
"放之山下。虎见之"这两个"之'奖代词,指驴。
"庞然大物也":判断句,也:表判断语气。
"他日":有一天。
"甚恐"甚:很。
"益司其声"益:更加。
"终不敢搏"终:始终。
"稍近":渐渐靠近。
"蹄之":蹄:名词用作动词,用脚踢。
以为:以为神。把(它)当作
以为且噬己也。认为
因:虎因喜因而
因跳踉大阚于是
3.文中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分为六个层次,请找出各层次中表明虎的心理的词语。(目标3)
(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2)稍出近之,
七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12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内容,了解爱因斯坦的主要事迹和性格特征及人格魅力;
2、指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高度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爱因斯坦的主要事迹和性格特征及人格魅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以前曾流传过许多关于爱因斯坦具有超自然能力的各种传说。最为典型的一个故事,称爱因斯坦小时候说出的第一句话竟然是抱怨牛奶太热了,目瞪口呆的父母问他为什么以前一直不开口说话,谁料这个小天才回答:“因为,以前的一切都没有什么问题呀!”
根据爱因斯坦的姐姐玛亚在一部从未出版过的自传中称,爱因斯坦的智力发展很慢,而且到了很晚才开始会说话。玛亚说:“当爱因斯坦刚出生的时候,母亲看见他那又巨大又有棱角的后脑勺都快吓坏了。”
二、课前热身
带着问题读课文: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他是那种老师宠爱的`学生吗?他是不是很爱思考问题?他为什么能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呢?
三、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1、在学习小组内读通全文,理解掌握生字新词。
2、了解爱因斯坦少年时期的主要事迹,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3、找出文章的过渡句并说出其作用。
(2)师生互动。
七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13
教学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2.理清故事情节,体味关键语句。
3.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可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查阅有关南极探险的资料,有条件的地区可在课前播放关于南极恶劣天气或人类南极探险的录像资料,让学生对南极有进一步的了解,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
本课生字词较多,要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为朗读、复述课文做好准备。有条件的地区尽量让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查阅一些资料,拓宽学习的空间。
教学内容
《伟大的悲剧》是一篇节选的传记,课文主要记叙了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竭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的事件经过。作者茨威格饱含感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动。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教师在教学时,可重点突出斯科特和他的伙伴的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设计
导入
只要对南极稍有了解的人就都知道,在南极南纬90°设立的.科学实验站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这是为了纪念最早到达南极的两名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当年他们各自率领一支探险队,为使自己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到达南极的探险队而进行激烈的竞争。结果阿蒙森队比斯科特队早到达极点近五个星期,并顺利回到挪威,斯科特等五人却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中。而作者茨威格并没有为胜利者阿蒙森作传,而是把目光投向斯科特,对英雄的赞叹溢于言表。历史上都是为胜利者歌功颂德,为什么作者对斯科特表达了崇高的赞誉?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答案。 (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
整体感悟
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
学生默读,复述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出示问题组:
1.本文写了什么内容?哪些细节最让你激动难忘?说给大家听听。
?2.文章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边读边圈点勾画,然后四人小组相互复述故事,再推举一人在全班复述,学生相互补充,教师提示大家注意环境描写的作用,帮助学生感知内容。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课文中令人难忘的细节,并说出为什么这些细节令人难忘。
研读与探究
1.教师导学:
这篇课文是非常感人的,研读好重点片段,会对课文内涵有更深的理解。学生朗读课文重点片段,在朗读中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合作探究:
问题组:
a.斯科特等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
b.作者为什么给失败者斯科特作传?
c.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朗读课文后,可以小组讨论,共同研讨问题。
3.教师小结:
作者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来写了这个悲剧,颂扬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他们的精神让所有的人仰慕,给后人以精神上的鼓舞。
体验与反思
教师导学:
斯科特等人为人类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学习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讨论。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讨论。
教师可从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启发学生。
作业
1.积累字词句。
2.根据查阅的资料,写一篇读书笔记。
本教案的设计,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在教学环节中,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让学生在学科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充分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敢于探险的勇气、集体主义观念。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查找资料、引用资料,拓展了课文内容,加深了理解和感悟。复述课文是在听与说双方互动过程中进行的,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锻炼,思想认识也得到提升。
七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1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拟人修辞的妙处。
3、通过片断训练,培养学生想像力,锻炼学生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巨人变化的原因;理解应深化主题,并向生活辐射联系。
2、教学突破通过辐射材料,丰富思想,品味写法,获得感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热身训练
1.板书“爱”。
2.诱思:正大剧场结束曲中唱道:“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韦唯在《爱的奉献》中唱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还有一位诗人说道:“把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将变成一座坟墓。”请同学们谈对“爱”是的`理解,可以引用格言、歌词、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3.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课文叙述了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王尔德又是怎样诠释爱心的。
二、设疑、理解、点拨
1.提问:孩子们给巨人的花园带来了什么变化?
2.提问:巨人是怎样由自私变得充满爱心的?
3.提问: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辐射资料.深化理解
1.叶圣陶说过:“作得思有路,循路识斯真。”可见理清思路、概括内容是多么重要。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列出课文结构提纲。
2.指导学生阅读《一棵大树》。
提问:大树对男孩可谓爱之有加,可是他给自己带来美好和快乐了吗?
3.请同学们给这篇童话补充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尾。
四、本课小结
因为有了爱,世界才如此美好。请同学们在课下向其它同学讲述一个你身边发生的爱的故事。并用实际行动向你身边的人奉献出你的爱心。
第二课时
一、理解作者构思
1.课文为什么要强调是“巨人”和孩子呢?如果改成“男人”和孩子,效果会怎么样?
2.你觉得课文在构思上还有哪些独到之处?彼此交流一下。(给予点拨)
二、学习拟人修辞
1.拟人是本文运用的最主要的一种修辞,从文中找出最典型的一段来,体会其妙处。
2.指导阅读《溪水》一文,提问:你认为怎样才能写好拟人句。
三、片断写作练习
提问:巨人为什么“特别”想念那个小男孩?假如有朝一日,男孩又来到了巨人的花园,会发生怎样动人的一幕,请充分发挥你的想像力,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一个片断。
四、本课小结
读童话是美好的,写童话同样是美好的。因为在读、写之中,你的心灵便得到了净化,我向同学们推荐阅读王尔德的《快乐王子》、《道林?格雷的肖像》。
七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15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中国人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过程。
3、激发同学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开拓创新精神。
4、培养同学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好授课内容和媒体课件。
同学:做好预习,了解一些有关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资料,也可以网上查询有关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资料,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准备。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通讯,作者用生动的语言,真实地写出了中国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通过阅读,读者定能体会到那登山全过程的惊心动魄、胜利的自豪以和喜悦,从而可以感受到队员的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
【课时布置】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雪域高原特别是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的光盘和图片导入新课。
师:珠穆朗玛峰的神奇、美丽是人类的向往,什么时候能登上这珠峰呢?如今中国人把这一幻想变成实际,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地不熟之巅,那激动人心的一幕,那胜利的喜悦,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依然可以领略,让我们一起欣赏《登上地球之巅》这篇文章。
二、检查预习
1、小组间互相交流有关珠穆朗玛峰的资料。
2、组内听写,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同学速读课文,抓主要信息,了解文章内容,教师指导同学阅读并提出考虑题,掌握文章大意。
1、自主学习:
A、快速默读课文,并找出登山过程的时间、海拔高度。
B、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C、学习登山运动员的一种什么精神?
D、再次阅读这就是说,复述课文内容。
2、合作探究:
以上问题可由小组讨论完成,讨论中教师可巡视指导,并参与讨论,然后由同学各组选代表发言,并由其他组的同学补充。
3、教师小结:
本文写了中国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学习登山运动员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团结合作、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精神。
复述过程注意抓住主要情节。
四、重点研读赏析
1、教师导学:
记叙文的学习,可以从记叙的六要素,叙事的详略布置上,语言的生动等方面去研读,这样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
2、自主探究:
(投影)(出示问题组,同学考虑并体味)
A、找出文吕对环境的描写,并体味这些语言在全文中的作用。
B、文中哪能些局部略写,为什么这样布置?
C、从哪些地方可以体现语言的生动性?
D、找出文章中人物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从中可以看出登山运动员的一种什么精神?
E、假如你是文中的刘连满,你会怎么办?从他身上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以上内容在再次默读后由四人小组讨论,发言时可展开小组竞赛,比比哪个小组回答得好。
教师指导:
A、“朝着云雾茫茫的`珠穆朗玛峰巅勇敢地迈进”,“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在陡滑的岩壁上登攀”,……从这些都可以看出登山过程环境恶劣,非常危险,同时更好地体现了登山队员们不畏艰险,勇于和环境作斗争的精神。除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描写了珠物流妈玛峰的景色。如:“阳光绚烂,珠穆朗玛峰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夜色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都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等,这样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二者相结合,起到一张一弛的阅读效果。
B、刚开始的攀登是略写,最后攀登最顶峰是详写,还详写了刘连满同志宁可自身牺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的事迹。因为攀登最顶峰最困难,也最危险,通过详写,更能体现队员们的优秀品质。
C、提示从修辞手法、语气等方面进行考虑。
D、同学畅所欲言,想像合理即可,培养同学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体会中国人民伟大的、坚强的品质,中国也有高水平的探险家。
E、引导同学展开联想与想像,试想像把自身置身于刘连满的角色,谈心得体会。
五、课堂练习
文中有许多描写景物的句子,试着仿写几句。
目的是引导同学关注课文中的文章精华──写景的句子,积累下来并学会模仿、运用,老师要引导同学充沛发挥想像,尽量写出当地景色的特色,写出夜色的美。
1、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
2、举目四望,朦胧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峰山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现在,他们三人头上,只有闪闪发光的星斗……
3、夜色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珠穆朗玛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开始变得非常低矮了。
六、课堂延伸
可以启发同学考虑,体会登山运动员所接受的痛苦。
1、想像一下,登上最高峰的运动咒的心情。
2、登山运动员为什么要登上最高峰?
3、想象一下,登山运动员在登山过程中有什么感觉?
4、学完本课后,你有哪些感想?
教师要引导同学畅所欲言,鼓励同学有不同的见解与幻想,只要想象合理,能自圆其说。教师作调整性解答。培养同学的想象力,激发同学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小结】
中国登山运动员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是中国人的又一大壮举,又一次向世人证明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坚强。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使世界对中国有了重新的认识,但是我国在航天事业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美国在1969年7月21日就已经登上月球了,而中国在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才首次实现了载人航天飞机飞行胜利。期望同学们努力学习,长大后也当航天英雄,为我国航天事业做贡献,让中国人飞得更高更远。
【作业安排】
1、再读课文,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三题。
2、搜集有关探险资料,准备开展一次综合性活动。
【七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相关文章:
七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01-08
七年级上册语文公开课教案01-21
语文公开课教案03-05
语文优秀公开课的教案01-05
七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15篇01-08
七年级上册语文公开课教案8篇01-21
七年级上册语文公开课教案(8篇)01-21
《语文园地二》公开课教案02-09
小学语文上公开课教案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