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课教案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数学课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课教案1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的含义,初步掌握乘法算式读法和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掌握乘法算式读法和算式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多媒体,小黑板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算法,这就是乘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出示例1图
(2)提问:图中几处有小白兔?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2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怎样算?
板书:2+2+2=6(只)
图中几处有小鸡?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3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怎样算?
板书:3+3+3+3+=12(只)
(3)老师指着算式提问:
这两个算式里加数分别都是几?是几个几相加?的多少?
(4)小结:求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就是求3各只一共是多少,可以永各连加来算。求小鸡一共有多少只,就是4个3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4个3连加来算。
2、教学试一试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1)出示试一试图。
(2)提问:横着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几朵?有这样的几排?求一共有多少朵?怎样算?求一共的朵数,就是求几个几相加?
竖着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几朵?有这样的几排?求一共有多少朵?怎样算?求一共的`朵数,就是几个几相加。
(3)学生填书,完成试一试,集中交流。
(4)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得数相同吗?
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横着看3个5相加,竖着看是5个3相加,得数相同。
3、教学例2
(1)出示例2图
(2)你能求出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吗?
板书:2+2+2+2=8
2+2+2+2=8,表示几个几相加,得几?
(3)老师说明:4个2相加得8,还可以用乘数计算,写成22=8,像24=8这样的算式,是乘法算式,这个符号(指)叫乘号(板书:乘号),可以这样写(示范写)。24和2乘4。
(4)4个2相加得8,不仅可以写成24=8,还可以写成42=8,谁会读这个算式);
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一样,各部分都是有名称的,谁先来说说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答老师板书:2+2+2+2=8
(加数)(加数)(加数)(加数)(和)
老师说明:在乘法算式中,等号前面的数叫乘数,等号后面的数叫积。
板书:42=8
(乘数)(乘数)(积)
同桌同学互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谁能说说24=8这一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5)老师小结:求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就是4个2相加是多少,不仅可以用加法计算,而且可以用乘法计算,可以写成24=8或42=8,读作:2乘4,4乘2,等号前面的叫成熟,等号后面的叫积。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图,提问:小朋友在做什么?小朋友分几组在跳绳,每组几人?求一共有多少人跳绳,怎样算?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答,老师巡视,了解学生解题情况,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交流。
(3)讨论;求4个5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
三、完成想想做做1~4
1、完成想想做做1
(1)出示第1小题图,提问:1盒有多少枝?有几盒?求一共有多少枝,就是几个几?
学生填空独立完成
(2)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集体交流时着重提问这道题是求是几个几朵?
2、完成想一想做做2
(1)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2个,摆4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
学生独立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2)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4个,摆2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
学生独立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3)比较一下这两种摆法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3、完成想想做做3
读出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什么。同桌同学先互说,再指名口答。
4、完成想想做做4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二年级数学课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小组学习的能力。
2、学会运用平均分。
3、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4、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5、初步认识“平均分”
6、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7、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三、教学难点: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各种食物若干。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二)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三)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写下板书:平均分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平均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平均分。
(四)学习平均分
1、教学例2:把10个卡片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
(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2、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3、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设计意图):体现分法的多样化;开放题拓展知识,开拓学生思维。
(五)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练习三第2题。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2、实践活动:插花活动
3、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设计意图):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开放性的活动使学生多角度认识平均分,为以后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六、教学结束: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请同学们写出来。
二年级数学课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 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知道1时=60分。
2、会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3、初步养成合理安排时间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识钟面。
2、初步了解时、分之间的关系,知道1时=60分。
3、正确地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教学难点:
了解时、分之间的关系;准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
教具准备:
钟面、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学生每人一个闹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猜谜: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钟)
2、师:闹钟有什么作用呢?
3、关于钟表的知识你还知识哪些?
(复习:时、针、分、秒针以及整时、半时 )(准备复习题)
师:其实关于闹钟的知识还有很多,让我一起学习!
二、 观察操作,探求新知
(一)认识钟面
1、师:首先,请同学们看这个钟面的构造,你有什么新发现?(看谁汇报的多)
2、根据学生的回答,(电脑演示)教师板书
格:有12个大格
共60个小格(1大格有5小格)
(二)认识时、分
1、师:请同学们看电脑演示:当分针走一小格表示多长时间?(一分)
问: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几分?走2大格呢?走3大格呢?走5大格呢?那么走一圈呢?
2、电脑演示: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久?
问:时针从12走到1是过了几小时?从1走到2又是几小时?那么时针从8走到10呢?
(三)认识时、分的关系(拔一拔)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时和分,下面请大家看屏幕演示,请你观察时针和分针都有什么变化?观察后然后小组讨论以下通过他们的变化你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巡视。
师:谁愿意汇报一下你的发现?
生:分针拨了一圈,时针走了一大格。
师:说对了,你真会观察事物。时针走一大格是几小时?(一小时)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呢?(60分)那么你从刚才的操作和观察中发现了时和分的`关系了么?(1时=60分)(板书)请同学们读一下
(四)想一想
与学校生活实际结合,初步体验时分之间关系,初步建立时间概念。
一节课的时间是( )分,再加( )分是1时了。
4、总结探究到的关于钟面的知识,完成书上的填一填。
二、认读时间
1、认识整时,学习整时的写法。(整时)
出示9时的钟面,读时间,说方法,写时间:9时,教新的几时方法:9:00。说明:表示时,两点前面写时,是几时就写几,两点后面写分,由于是整时,就写两个0来占位。(师说:钟表上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怎样才能把钟表上的时间记录下来呢?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可以用汉字时、分来表示,也可以像有些电子表一样用:来表示。)(可再示范一个或让学生拔一个整时)
学习9时01分、9时05分的认、读
2、认识几时几分,写分不满10的时间写法。(非整时)
出示9时08分的钟面,读,写时间,强调08分不满10,用0来占位。如果分满10分就不用写0了。(可再示范一个或让学生拔一个几时几分)
总结:读几时几分的方法: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分针走过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读几时几分。
4、练习认、读、写几时几分
(1)认读试一试中的时间,巩固认识几时几分的方法,练习新的记录时间的方法。
(2)知道电子钟表显示的时间读起来简单明了,但显示的时间和钟面时间是一样的。
三、 巩固练习
1、认读小明作息时间表,小组合作,说一说小明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懂得要合理安排时间。
2、书中连一连,巩固练习认读写时间。
3、小游戏:你说我拨、我说你拨。
4、拨出小明家人喜欢的节目时间,小组合作,评出最佳小组。
四、总结
下课的时间到了,说出是几时几分。**惜时间教育
板书设计:
认识时、分
有12个大格时针 1大格1时
共60个小格分针 1小格1分
1时=60分
二年级数学课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知道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各部分表示的含义。
2、能够比较熟悉的笔算有余数的除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让学生逐步养成书写工整,计算仔细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写法,竖式各部分的含义,以及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的方法。
教学难点:
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含义,以及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直尺。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
用竖式计算,并说一说计算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20÷4
30÷6
24÷6
35÷7
注意:
(1)被除数、除数和商在竖式中的位置;
(2)除法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
(3)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必须规范。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课件出示教材第六页情境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野营时都做了些什么?在他们分工合作安排晚餐和搭帐篷的活动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结合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收集数学信息以及提出问题。
(1)如果每个人分4条鱼,那么22条鱼可以分给多少人?
(2)我采了48个野果,平均分给我们小组的9个人,每人能得到几个?
教师提议:我们就从第一个问题开始解决吧!
三、你问我说,合作探究。
1、请同学把第一个问题完整的看一遍,思考题目意思和解题方法,并列出算式。学生汇报情况预设。
题目意思和解题方法:就是要看22里面包含了多少个4?用除法解决。
列出算式:22÷4
2、请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想好后先在小组里交流,看看你想到的办法和别人的是不是一样?谁的方法最简单?教师巡视时注意发现典型算法,为后面的汇报选好候选人。
(小组交流后,请部分同学汇报自己小组的计算方法。)
3、引导学生分析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写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回忆比较、讨论交流,让有余数的除法竖式逐步变得完善。提醒学生:
(1)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一位数时,商要和被除数的个位对齐。
(2)在用竖式算出商和余数后,还要记得在横式后面把他们写出来。
4、思考:
(1)在除法竖式中如何试商?
(2)在竖式中“商与除数的积”是什么意思?
(3)在竖式中从被除数里减去商与除数的积,剩下的是什么?
(小组讨论后,老师组织汇报比赛。)
5、比较22÷4与复习题中20÷4的竖式的不同之处。
6、请学生对四种算法进行比较和评论,然后老师再总结发言。
(“摆一摆”“圈一圈”“列竖式笔算”“口算”)
7、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学习,自主解决前面提出的“分野果”的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
四、巩固练习
(课本第八页习题)
五、全课小结
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举手发言,对发言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
二年级数学课教案5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1能力目标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2情感目标
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教法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漂亮的城堡)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带我们来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课件出示:平面图形)学生尝试说说认识的图形名字。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板书:认识图形)(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再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平面图形,丰富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提出要求: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赶快行动吧!
(2)汇报交流说一说:你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再摸一摸自己找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通过摸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体会到物体的每个面都是平的.。)
(3)引导发现(课件演示面在体上的分离过程)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发现,这些平面图形的家都住在立体图形上。(通过看,初步体会面在体上)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1)教师启发: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这一要求既有挑战性,也有探索性,同时具有操作性。)
(2)小组合作完成。
(3)汇报、交流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给予赞扬。(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陈述操作过程,表达亲身感受,培养语言的条理性,促进思维的逻辑性。)(通过这种做中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操作过程,亲身体验面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平面图形的空间观念,突破本课难点。实现数学学习的亲历性,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
3、小结我们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圆柱上找到了圆形。我们还发现,这些图形的面都是平的,并且只有一个面,所以,就把这些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4、游戏:我说你想试试你掌握的本领。老师说一个图形的名字,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样子,一边想一边用手指画一画。同桌之间可进行互动练习。(通过让学生闭眼想象所学的图形,培养空间想象力,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连一连:将图形与名字连线(变式图形的呈现,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获得的性质特征概括到同类对象中去,使学生在概括中获得对图形进一步的理解。)
2、找一找: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样的图形?(教师先引导学生看看教室里哪些物体上有这样的图形,可离开座位去找、去指、去摸,再把发现告诉大家。)师:其实,在我们回家的'路上也能看到这些图形,现在,我们一起去马路上看看吧!说一说: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课件演示:介绍交通标志牌的作用,渗透交通安全教育)(将数学课上认识的图形与生活中的物体融合,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借助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找朋友(进一步体验面由体得。)
4、数一数数一数每个图形分别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
5、拼一拼今天这节课小朋友学得很好,胡老师要奖励给每个小组一份礼物。请打开礼品袋(袋内装有平面图形若干),用里面的图形拼出你最喜欢的东西。
(1)小组合作。
(2)交流展示。
说一说,你拼的是什么?用了哪些图形?(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学生的创造欲,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通过作品的展示,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6、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这节课最有趣的是什么?
【二年级数学课教案】相关文章:
二年级数学课教案01-11
数学课教案02-07
数学课的教案03-01
二年级数学课教案4篇02-20
大班数学课教案06-01
中班数学课教案11-16
中班数学课的教案11-28
幼小衔接数学课教案11-30
数学课教案(15篇)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