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

时间:2023-01-15 17:58:06 小学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小学美术教案模板合集七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小学美术教案模板合集七篇

小学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感受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造型特点,了解有关器皿的文化,掌握简单制陶的技法。

  (2)学会用多种形式和手法进行创作、表现出罐和壶。

  (3通过欣赏各种罐和壶,体会其中的美学内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能领略罐和壶的艺术美感,用多种形式表现罐和壶。

  教学难点:能运用多种艺术的手段,表现出不同形式的罐和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女娲补天》的一段动画,收集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图片和介绍资料制成课件,一个陶罐和一个瓷壶。

  学生准备:绘画用具,课前关于罐和壶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思路:

  (1)动画导入:

  从《女娲补天》的动画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知道泥土是生命之本,伴随人类文明使用至今,人们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发明了用黏土制陶的方法,制作了许多造型各异的器皿。

  (2)欣赏:

  A、从古至今在造型、纹样上有代表性的罐和壶图片。

  B、国外从古至今有代表性的罐和壶图片。

  C、艺术大师的作品以及现代的一些奇特造型的罐和壶。

  (3)说感受

  A、现代的'罐和壶与古代的罐和壶有了哪些区别?你喜欢现代的罐和壶,还是喜欢古代的罐和壶?

  B、你见到了哪些材质的罐和壶?

  C、你喜欢古代罐和壶上的纹样吗?你知道上面的纹样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4)创作练习

  用所带来的绘画用具创作、表现,画一画自己喜欢的罐和壶。

  作业展示:创设情境,举办一个“罐和壶的创意空间站”,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让学生评选出最受欢迎的10项设计。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图片、陶泥、制陶的简单工具(泥土、垫纸板、水罐、抹布)。制作好的作品若干。

  学生准备:绘画用具、课前关于罐和壶的资料。

  教学思路:

  1、看陶

  A、欣赏艺术大量作品及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图片。

  B、欣赏制作好的陶罐和陶壶的作品。

小学美术教案 篇2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欣赏、分析艺术作品,能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及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应会:认识该课中介绍的四位画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其作品进行初步分析,并写出短文,以表达对画而的认识与感受。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本课欣赏,认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了解东西方不同的文化。

  (2)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能力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认识四季的色彩,能正确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难点:用写短文的方法,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课前准备

  1、教师设计《四季的色彩》课件,音像结合,图文并茂。

  2、学生搜集在不同季节拍摄的照片或相关资料,并和家人聊一聊对不同季节的感受。

  教学过程:

  导入

  1请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四季图片)

  2问题:

  (1)你看到了什么?

  (2)听到了什么?

  (3)又想到了什么?(请学生回答)

  3自学:打开书第2页选择你最喜欢的季节,试着用“这是季,是 的季节。”来形容它。

  4全班交流:你对最喜欢的季节有哪些美好的`记忆或感受?

  5出示课题:四季的色彩

  新授

  1、欣赏。

  (I)出示教材中的四幅画。

  (2)问题:说说四幅作品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2.分组活动。

  (1)要求: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画,由组长带领分组欣赏。

  (2)学生根据要求.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

  反馈

  1反馈。(以小组形式)

  (1)《早春之路》(日本画)东山魁夷(日本)

  ①画面体现了什么绘画风格? (写实性、装饰性)

  ②画家主要运用了哪些色彩表现春天?

  ③写一篇短文来表达你从这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什么?(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④你还想了解什么?

  (2)《夏》列维坦(俄国)

  ①画家运用了怎样的笔触来表现画面?(细碎、完整)

  小知识:笔触是画家在再现或表现自然和生活时运用的各种笔痕。

  ②画面主要使用了哪些颜色?

  ④用短文表达欣赏这幅作品之后的所见、所闻、所感。(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3)《金秋》(中国画)林风眠

  ①画面用色有什么特点?(淡雅、浓重)

  ②树林在阳光照耀下呈现什么色彩’

  ③给你带来哪些秋天的感受?试用短文表达。(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4)《冬猎》(油画)勃鲁盖尔(尼德兰)

  ①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风景、人物、动物、植物)说一说。

  ②观察作品的色彩,你有哪些体会?

  ③你能感受到哪些冬天特有的美丽?用一篇短文表达出来。(请参考书上第3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拓展

  教师总结:虽然冬季将一切事物归于沉寂,但是却预示着春天的来l晦。四季的色彩是丰富的,有无限象征意义,四季的更替又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们之间是互相孕育、不断积累、循环往复的。

  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希望同学们学会运用艺术的服光和美术的语言来观察、表达艺术作品和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感受。

  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教案 篇3

  <一>-故事导赏

  师:同学们,相信大家都喜欢听故事,在这我为大家准备了齐白石大师的两则幽默故事:先讲《看你横行到几时》。

  在抗日战争时期,北平伪警司令、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硬邀请国画大师齐白石赴宴作画。齐白石来到宴会上,环顾一下满堂宾客,铺纸挥洒。转眼之间,一只水墨螃蟹跃然纸上。众人赞不绝口,宣铁吾喜形于色。不料,齐白石笔锋轻轻一挥,在画上题了一行字 ——“横行到几时”,后书“铁吾将军”,然后仰头拂袖而去。故事讲到这,哪位同学齐白石大师这字画的意思?

  生:借螃蟹横着走来讽刺大特务头子。

  师:接下来我再讲一个《不倒翁》的故事。 一个汉奸求画,齐白石画了一个涂着白鼻子,头戴乌纱帽的不倒翁,还题了一首诗:

  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

  将妆忽然来打破,浑身何处有心肝?

  师:那幅不倒翁画就是这幅(课件展示)。

  (学生们听完故事和看了画都笑了)

  <二>新课学习:

  1、质疑、思考:

  师:从同学们的表情可以看出来,这个幽默故事大家都听明白了,知道国画大师是如何与敌人做心理战的。大师能用字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我们还可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呢?

  学生回答:(可以通过写文章、唱歌,动作表演、儿歌或诗歌)。

  2、开启创编

  师:还记得我们在音乐课中学习的手语歌曲《感恩的心》吗?现在我们来创编动作,用自己肢体语言表示熟悉的物体,让其他同学猜

  (学生用手在身体两则做鸟飞的动作;用双掌叠起做鸭嘴;模仿踢足球、跳绳等)

  3、出示课题:《小桥、流水、森林》

  师:现在我们一起用肢体语言分别表现小桥、流水、森林所组成的景物。

  (学生个人或小组自由做动作)

  4、开启其它艺术形式

  师:我们学过不少古诗和歌曲,是否记得有关描写小桥、流水、森林的歌曲或诗歌。

  生:上学期音乐书中《两只小山羊》歌曲中就有小桥和流水。

  师:对,《两只小山羊》是我们三年级音乐教材中的童话故事表演,那请大家现在同桌间一起再来边唱边表演。

  (学生非常兴奋,边唱边用手在头顶做羊角表演两只小山羊过桥)。

  师:同学们表演的真不错,个个都是个优秀的小演员。哪位同学能记起有描写小桥、流水或森林的古诗或儿歌?

  生:曾几写的《三衢道中》。

  师:那大家一起诵读此诗。

  (生齐朗读)

  师:(竖起大拇指)好极了,学校若举行班集体朗读比赛,我们班一定能拿一等奖,希望以后多积累些古诗或美文佳句。

  (学生又踊跃举手回答)

  师:今天我们的古诗朗读到此为止,什么时候我们可利用班会课举行班级朗读比赛。

  5、范例欣赏——欣赏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

  师:前面同学们听了国画大师齐白的幽默故事,现在我们来欣赏他的水墨画《蛙声十里出山泉》,不过请大家带着问题来欣赏:画面上看不见青蛙,为何不把作品的名称改为其他的?假如要你来修改这幅作品,你会作何改动?

  生1:画只大青蛙。

  生2:题目改成勇敢的小蝌蚪。

  师:这幅画表达了什么内容?

  生1:小蝌蚪找妈妈,在寻找妈妈的声间。

  生2:小蝌蚪听到妈妈的呼唤,一起赶回家。

  师:这幅画的题目是《蛙声十里出山泉》,你能感觉听到蛙声吗?画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了这些感觉?

  生1:能,画面上有蝌蚪,有蝌蚪就应该有青蛙。

  生2:能,小蝌蚪是青蛙妈妈的孩子,青蛙妈妈是不会丢下自己的孩子的,应该守护在她的身边。

  师:这些同学太富有想象力了。那么请问你们喜欢这幅画吗?你能用一个词或一段话表达你的感受吗?

  生1:我喜欢,画面让我看到了奔流不息的小河。

  生2:我喜欢画面中活泼可爱的小蝌蚪。

  6、简介《蛙声十里出水泉》的背景。

  师:我给同学们讲讲这幅的来历。一次,老舍先生到齐白石先生家做客,他从案头拿起一本书,随手翻到清代诗人查慎行一首诗,有意从诗中选取一句“蛙声十里出山泉”,想请齐白石先生用画去表现听觉器官感受到的东西。这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它涉及到艺术上一个深层话题,亦是一个难题。齐白石了解后,据说经过几天的认真思考。可见白石老人已经领悟这不是一般的课题,而是让他去触及艺术领域中的更深层课题,这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而对这样的考验,白石老人凭借自己几十年的艺术修养,以及对艺术的真知灼见,经过深思熟虑,终于完成了任务,把“蛙声”这一可闻而不可视的特定现象,通过酣畅的笔墨表现出来。当老舍先生打开齐白石的画看完之后,高兴得拍案叫绝。

  7、播放小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指导欣赏希施金(俄罗斯)的《森林的早晨》,启发学生感受音乐家、画家如何用音乐或画笔表达自己的感受。

  8、质疑、思考

  师:在音乐中你感受到森林中有什么?在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1:好像有鸟的叫声。

  生2:我似乎看到有好多人在森林中跳舞。

小学美术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小小纸拖鞋》是综合制作、游戏的学习活动课。以游戏来营造美术学习的情境,切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通过欣赏、表现、交流等活动来展开纸拖鞋的制作和装饰的探讨学习。

  让学生欣赏各式各样的拖鞋,使学生从视觉、触觉上感受实用美术的作用,激发学生创作表现的欲望,积极投入到学习、制作之中,同时起到美术学习的情感教育作用。

  二、设计理念:

  在成人的眼光里,拖鞋与小学生好象相距甚远,其实不然,拖鞋设计不仅涉及成人的领域,而且还涉及到儿童领域。新课程改革要求学习内容生活化,《小小纸拖鞋》一课让学生把熟悉的拖鞋作为创作的重点,是将学生的学习与他们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强调学生把美术学习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相结合。通过情境的设置,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能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生活中拖鞋的结构以及设计原则,培养实用造型能力。

  2、技能目标:掌握制作纸拖鞋的方法和要求。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应用美术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四、教学重点:

  能运用撕、剪、画、印等方法制作漂亮、合脚的纸拖鞋。

  五、教学难点:

  对纸拖鞋形式美的装饰。(拖鞋款式、图案、色彩的完美统一)

  六、作业要求:

  发现和选择恰当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意愿,运用合适的方法制作一双纸拖鞋,

  七、教学准备:

  1、学具:彩色笔、白纸、各种材料纸、有色卡纸,剪刀、胶水,各种小装饰品等

  2、教具:拖鞋实物,四双纸拖鞋,课件,小奖品。

  八、课前交流:

  九、课别:综合(制作、游戏)

  十、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1)鞋的欣赏,丰富视觉形象,注重素材积累

  教学设计:教师课件展示鞋的发展演变,在轻快活泼的音乐中让学生欣赏、观察不同年代、不同款式、不同功能的鞋,

  (2)引出拖鞋,介绍自己的拖鞋。

  (3)拖鞋欣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探讨。

  二、 演示与分析

  1、通过刚才的活动,你能说一说拖鞋是由几部分组成吗?(多媒体课件演示)

  2、设置情境,欣赏学生作品,分析了解创作方法,引导探索制作步骤。

  教学意图:欣赏同龄学生不同风格的作品,点播了创新的火花,消除了创作的畏惧心理,产生了你行我也能行的学习动力。

  3、师生转化角色,淡化课堂环境,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的参与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1)教学设计:教师出示“美与健拖鞋店即将开业”

  拖鞋店里有四个模拟的展柜,分别代表每一组,我们各位同学就是一名小小的“拖鞋设计师”,做好拖鞋的同学请把它放在你那组的展柜里,看哪一组做的最多最快。各组在制作上要力求表现自己的独特之处。

  (2)“设计师”运用各种综合材料,设计不种款式,造型新颖有创意的拖鞋。

  (3)学生自主表现,教师巡视辅导。(播放音乐)

  辅导要点:

  A、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材料,利用现成的鞋模,撕或剪出鞋底的形状。

  B、鼓励学生大胆、细致制作,运用我们学习过的图案、平面、立体等知识设计一只或一双拖鞋,在设计制作时要大胆想象,可以手绘图案,可以剪贴,注意颜色搭配。

  C、注意卫生清洁和用剪刀的安全。

  三、观摩欣赏,表演购买拖鞋的情景。(播放音乐)

  1、推销拖鞋:

  教学意图:将自己的作品向他人介绍,得到他们的青睐和赞赏,是孩子们的愿望,作业交流提高表达能力。

  2、拖鞋展示:

  教学意图:创设生活情境已是美术课改实验中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新课程纲要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就是要创造一个理想的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情境,创设有新奇感,能吸引学生的生活情境,为学生的创作奠定基础,本环节还体现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注重了协作精神的培养。

  3、购买拖鞋,并说明购买的理由

  教学意图:均等级的'评价,注重教育过程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个体的倾向性比较主,不评等级,用简单的描述性语言的形式给经适当的评定,激励学生不断努力,不断进步。

  四、课后拓展,加强学科辐射,注重学习延伸。

  师出示擦地拖鞋,指出正是有了人们这种创新的精神,我们人类的社会才会不断的向前发展,展示几件用染纸、碎布、橡皮泥等材料制作的拖鞋?课余时间还可以设计出更多更有创意的拖品作品,为今后其他的设计课做好铺垫。

  教学意图:一两句话的课后拓展,让那些喜爱学习的孩子有了更宽的学习天地和更大的学习动力,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小学美术教案 篇5

  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折、剪、贴、画等方法设计制作几个生动形象的“小演员”。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学习设计制作会演戏的玩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折折、剪剪、贴贴、画画、做做、演演中感受创作的乐趣,体会集体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折、剪、贴、画等方法设计制作几个生动形象的“小演员”。

  难点:造型的生动变化。

  教学准备:

  教具:自制课件、范作、彩色卡纸、彩色方纸、剪刀、胶水、绘画工具等。

  学具:彩色卡纸、彩色方纸、剪刀、胶水、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师显示一段指偶剧。

  2、师套上指偶,简单演示一段指偶戏。

  师问:有趣吗?想不想尝试做一做?

  3、师:今天我们就用最简单的材料来设计制作各种会表演的玩具吧!

  显示课题:会演戏的玩具

  二、 探究学习

  1、 会演戏的玩具一:小指偶

  师显示指偶图片,小组观察讨论:

  制作指偶有哪些不同的方法?

  制作指偶的步骤是怎样的?要提醒大家的注意点是什么?

  学生交流发言,师归纳:

  指偶的各种制作方法步骤:

  (1)先剪贴头部,再用纸条卷贴成指套,粘贴组合起来。

  (2)卡纸上留出指套的长度和宽度,中间处画上半个头部,再剪贴五官等。

  (3)把整个指套看成指偶的头部,上面留出耳朵部分,再剪贴五官。

  想一想:

  除了做小动物的指偶,还可以做什么指偶?

  除了制作套在一个手指上的指偶,还可以制作怎样的指偶?(师显示)

  2、 会演戏的玩具二:“东西南北风”

  师显示小狐狸玩具,小组尝试探讨

  师引导:你们觉得这个会表演的玩具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

  小组讨论合作,用最快的速度折出一个“东西南北风”。

  小组代表交流:是如何折出来的。(将正方形的纸沿斜角对折;将四角往中心点折;把纸翻过来,再将四角向内折一次;在后面打开并插入手指。)

  还有哪些动物适合用这种方法表现?怎样装饰和美化?

  3、玩具的动态

  师:今天我们要设计制作的是会演戏的玩具,所以玩具的表情和姿态应该是生动形象、各种各样的。请你说说在设计制作时可以有哪些生动的变化?

  学生交流发言,师归纳并显示各种造型的图片:

  如:歪着头听悄悄话的模样;瞪着眼吃惊的模样;斜着眼张着嘴得以的模样……

  4、小组讨论:你们组准备合作设计制作什么样的玩具(最好成套的)

  学生交流

  三、 小组合作设计制作,师巡视指导

  作业要求:

  小组合作,运用折、剪、贴等方法设计制作一组生动形象的“小演员”,制作精致,造型生动,富有表演性。可以按需准备简单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四、 作业展评

  表演展示:小组形式(简单集体表演);个人形式(两个玩具对话表演等)。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哪一组的玩具造型生动,精致美观,富有表演性。

  五、 拓展本课

  师引导:除了今天学的两种方法外,还有好多方法可以表现会演戏的玩具,只要你肯动脑肯动手。(师显示图片:如袜子玩偶;提线纸娃娃等)

  六、 小结本课

  今天,我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学习设计制作了会演戏的玩具,在折折、剪剪、贴贴、画画、做做、演演中感受了创作的乐趣,体会了集体活动的快乐。相信小朋友们勤动脑勤动手,就会创作出更精彩更别致的作品来的`。

  教学反思:

  从课题《会演戏的玩具》就可看出其中涵盖了多种不同的造型手法和材料的运用,会演戏的玩具可以是用纸制作的小指偶、提线纸娃娃,也可以是用废旧袜子制作的袜子玩偶等等。我考虑到四年级每周只有一课时的教学安排,三十五分钟内应该要有所选择的学习和创作,因此,我在符合课标要求的基础上侧重设计了小指偶和“东西南北”这两种会演戏的玩具的教学。

  不足之处:基本完成教学目标,但制作的作品和预期目标还有差距,学生容易将纸弄皱,作出的作品感觉有点脏,以后会注意提醒学生保持作品的整洁。

小学美术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1.本课的学习从学生的兴趣着手,安排了卡通形象的欣赏、设计以及绘画三个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认识卡通图形,并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运用所学创作可爱卡通形象的欲望。

  2.欣赏完卡通形象,了解卡通形象造型设计特点后,学生将运用所学知识和观察欣赏所获得的感受,动手设计一个自己心目中的卡通形象。

  学情分析

  1.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在工作中在教学工作中一直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潜心研究教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因此我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使学生更好的学习美术,在美术世界里找到乐趣,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2.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学生对美术学习积极性高,兴趣较浓。特别是对卡通画,绝大多数同学都爱看、爱画,这是有利条件。

  3.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再利用用能力,有待进一步地提高.也有部分学生的造型能力较弱,对待卡通画中的内容分辨力不强,对卡通的本质特点不够理解。

  教学目标

  1.欣赏优秀的卡通片,提高学生对卡通片的鉴赏能力。

  2.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以及简单的制作过程。

  3. 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以及简单的制作过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觉感受

  预备铃响,学生随动画片《大耳朵图图》的主题曲的音乐声有序进入教室,

  设计意图:[动画片《大耳朵图图》的主题曲的播放创设了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最主要的是学生在这个熟悉的音乐声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上课的兴趣.]

  二、谈话导入

  1.师问:刚才的歌曲同学们听到过吗?它是什么歌?

  学生答:听过,是《大耳朵图图》里的'歌。

  师述:对,这就是动画片《大耳朵图图》。(屏幕播放影碟《大耳朵图图》片段)

  2.师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动画片?(学生自由发言)

  师述:你们知道的真多。那你们最喜欢看什么样喜欢看动画片呢?

  (生动、可爱、有趣的......)。

  3.师明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这些生动、可爱而又有趣的卡通形象的基本设计方法,学习第二课《卡通大亮相》。(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系列与动画片有关的提问的方式使学生对卡通形象更有亲切感,让学生们回想起有趣的动画片,激发了他们对动画与卡通形象的探索)]

  三、欣赏启发视觉感受

  1.师问:认识这个卡通形象吗?它是谁?(课件分别出示白雪公主、黑猫警长、阿凡提、孙悟空、海绵宝宝、汤玛仕小火车动画片中的 卡通形象)

  2.学生小组讨论:卡通形象与生活中真实物象不同在什么地方?(教师参与到各组中听取意见)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比较验证

  教师课件分别显示猫的写真图与黑猫警长卡通形象图及火车的真实图片与汤玛仕小火车卡通形象图,引导学生比较,得出最后结论——

  卡通形象在猫和火车的外形特点上进行了夸张、拟人等设计,使造型更为有趣,更加人性化,更能贴近人的生活。

  设计意图:[美术作为一门艺术课堂,更应利用好这门学科的特征,好好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精神,在本课中,我特别设计了一个欣赏与比较的环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写真图与卡通形象的不同的特点。培养了敢于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经过自己的观察、探索和发现。]

  四、分析评述掌握特征。

  教师演示人物、动物与物品的卡通设计各一(即:阿凡提、孙悟空、海绵宝宝的卡通形象),学生观摩感受夸张与拟人方法的运用。

  在此过程中学生口述介绍夸张与拟人——

  (1)夸张:可加强形象的娱乐性和幽默感。例如日本卡通人物采用的夸张方式是改变人体的正常比例,将身体缩小、五官放大或省略,以达到一种奇妙的滑稽感。

  (2)拟人:这种手法在卡通画中运用得最为广泛。象我国动画片《西游记》、《雪孩子》、《喜羊羊与灰太狼》,美国迪斯尼动画片《米老鼠与唐老鸭》、《猫和老鼠》等,都是优秀的卡通片。它们的共同特点正是卡通形象拟人化。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不同的卡通形象及老师的分类型讲授,学生能够系统地消化知识。教师的演示是直观地给予学生信息的方法。]

  五、确定思路设计表现

  师生共同一幅苹果的卡通形象。(展示苹果实物)

  教师黑板画一苹果的写实简笔画,口述:同学们愿不愿和老师一起把这个苹果变化为一个卡通水果?(生述:愿意)

  那你们说出变化方法,老师画。(教师按学生所说画)

  学生评价共同设计的作品,教师鼓励,同时针对学生想法缺陷进行进一步设计完善。

  设计意图:[设计这种师生合作的绘画方式,也把课堂氛围创造了出来,学生在课堂里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从合作的精神中得到快乐,认识团结的力量。]

  六、自我实践创作表现

  1.学生进行卡通形象设计练习,每人设计一个有趣的卡通形象。

  教师巡视指导。(不动笔,只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启发、辅助)

  2.选一些表现跳、跑等动态的作业利用投影仪展示。

  师问:这些形象老师觉得设计得不错,就是有一点点不足,你们发现没有?

  生猜答,师再问:从它们的表示上能看出跑的速度或跳的高度吗?(不明显)

  讨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的设计更明了、生动。

  小组讨论后汇报。

  师课件显示解决办法——利用曲线、直线、折线等辅助线条增加动势效果。

  学生根据所学进行设计完善,修改自己画稿。

  设计意图:[美术课也不是一味的教的过程,积极营造一种开放、自主、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得到灵活性、独特性的发展。]

  七、展示欣赏交流小结

  1.各小组互赏互评,选出一幅最能代表小组水平,最有特点的作品拿到讲台前。

  2.被选出作品的学生利用投影仪将自己作业展示出来,并自评。其余学生谈观后感,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评价。

  3.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学习进行综合评价。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在展示作品时教学生对美术的欣赏和认识,让学生享受自己创造成功的喜悦。]

  八、课后拓展练习

  鼓励学生课后尝试让自己设计的卡通形象动起来。通过上网、看书等途径了解动画片中的形象是怎样“动”起来的。

小学美术教案 篇7

  [分析]踢踢腿弯弯腰

  一、教材分析

  “踢踢腿 弯弯腰”是借助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题材,以学生已知的做操、跑步、踢球等经验和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基础,主要完成撕纸条贴人形的学习任务。踢踢腿弯弯腰以“做做运动身体好”的活动来营造美术学习的情境,踢踢腿弯弯腰通过做做运动、视觉感受、对话、尝试纸条造型、发现与审美、动手实践与创作等活动来展开折、撕、拼、摆、贴人形的探讨与学习。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充分参与,动手操作,并对操作程序作巧妙而明确的设计安排,掌握折、撕、拼、摆、贴的操作方法与要领。而人形动态和画面完整性的表现,既与充分动手操作有联系,又与自主调动记忆、想象、思维等智力因素,以及体验的热情、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有关。当教学活动做到多者兼顾的程度时。将会得到更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下:08课 踢踢腿弯弯腰

  二、教学设计

  对做运动和制作活动有兴趣,并能体验创作人形动态作品的愉悦。

  认知通过各种纸质材料来折、撕、拼、摆、贴人形的方法。

  能用自己喜欢的材料,表现出熟练的折、撕、拼、摆、贴的能力和记忆、想象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为综合学习活动,突出参与

  尝试、发现与重构、动手制作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中传达健康教育与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教学实施以“做做运动身体好”的活动参与为激趣引导。教师可提出运动(具体以做操为例)与健康的'话题,提示对运动人物动态形象的关注,学生即兴参与运动的活动,体验与直观感受人物的运动与造型,开展健康话题、运动项目的讨论,回忆运动人物的形象。可用踢足球图为例来展开主要学习任务的探讨,教师通过提示找一找材料、读一读教材折撕示意图、试一试折撕出不同纸条,引导学生认知怎样运用材料,理解折、撕的方法。针对现有的纸条,师生互动探讨拼、摆的方法,通过师生共同的参与尝试、发现与重构的探究学习活动,且运用示范突出“拼”与人物形象、 “摆”与画面构图美观的关系,引起对美感的关注。以运动人物视觉媒材的观赏和优秀作业的欣赏引导学生提高审美,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学生自由制作或合作拼摆组合创作作业。以大家共同分享快乐,快来参加“班级运动会”为激活点,进行作业展示与学习评价。

  教学评价要点一在于人物运动动态明显,人形姿态合理、美观。二是注意到材料运用巧妙,画面构成有童趣。

  作业要求:

  折一折、撕一撕,将撕出的纸条拼一拼、摆一摆,贴出各种动作的人形,构成一幅有趣的画或让你贴出的人物来参加“班级运动会”。

  四、教学建议

  贴的方法已不是新知,可通过温习来巩固旧知和发挥已有的学习能力。

  应注意帮助和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动手制作、相互交流,促进学生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彭海鳌)

《关于小学美术教案模板合集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小学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11-19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12-30

小学美术的教案04-06

小学美术教案06-01

小学美术教案01-04

小学美术教案:得奖了08-29

【热门】小学美术教案08-27

陶艺小学美术教案08-26

小学美术教案【热】11-06

【热】小学美术教案11-06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关于小学美术教案模板合集七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小学美术教案模板合集七篇

小学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感受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造型特点,了解有关器皿的文化,掌握简单制陶的技法。

  (2)学会用多种形式和手法进行创作、表现出罐和壶。

  (3通过欣赏各种罐和壶,体会其中的美学内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能领略罐和壶的艺术美感,用多种形式表现罐和壶。

  教学难点:能运用多种艺术的手段,表现出不同形式的罐和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女娲补天》的一段动画,收集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图片和介绍资料制成课件,一个陶罐和一个瓷壶。

  学生准备:绘画用具,课前关于罐和壶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思路:

  (1)动画导入:

  从《女娲补天》的动画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知道泥土是生命之本,伴随人类文明使用至今,人们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发明了用黏土制陶的方法,制作了许多造型各异的器皿。

  (2)欣赏:

  A、从古至今在造型、纹样上有代表性的罐和壶图片。

  B、国外从古至今有代表性的罐和壶图片。

  C、艺术大师的作品以及现代的一些奇特造型的罐和壶。

  (3)说感受

  A、现代的'罐和壶与古代的罐和壶有了哪些区别?你喜欢现代的罐和壶,还是喜欢古代的罐和壶?

  B、你见到了哪些材质的罐和壶?

  C、你喜欢古代罐和壶上的纹样吗?你知道上面的纹样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4)创作练习

  用所带来的绘画用具创作、表现,画一画自己喜欢的罐和壶。

  作业展示:创设情境,举办一个“罐和壶的创意空间站”,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让学生评选出最受欢迎的10项设计。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图片、陶泥、制陶的简单工具(泥土、垫纸板、水罐、抹布)。制作好的作品若干。

  学生准备:绘画用具、课前关于罐和壶的资料。

  教学思路:

  1、看陶

  A、欣赏艺术大量作品及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图片。

  B、欣赏制作好的陶罐和陶壶的作品。

小学美术教案 篇2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欣赏、分析艺术作品,能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及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应会:认识该课中介绍的四位画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其作品进行初步分析,并写出短文,以表达对画而的认识与感受。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本课欣赏,认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了解东西方不同的文化。

  (2)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能力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认识四季的色彩,能正确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难点:用写短文的方法,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课前准备

  1、教师设计《四季的色彩》课件,音像结合,图文并茂。

  2、学生搜集在不同季节拍摄的照片或相关资料,并和家人聊一聊对不同季节的感受。

  教学过程:

  导入

  1请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四季图片)

  2问题:

  (1)你看到了什么?

  (2)听到了什么?

  (3)又想到了什么?(请学生回答)

  3自学:打开书第2页选择你最喜欢的季节,试着用“这是季,是 的季节。”来形容它。

  4全班交流:你对最喜欢的季节有哪些美好的`记忆或感受?

  5出示课题:四季的色彩

  新授

  1、欣赏。

  (I)出示教材中的四幅画。

  (2)问题:说说四幅作品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2.分组活动。

  (1)要求: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画,由组长带领分组欣赏。

  (2)学生根据要求.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

  反馈

  1反馈。(以小组形式)

  (1)《早春之路》(日本画)东山魁夷(日本)

  ①画面体现了什么绘画风格? (写实性、装饰性)

  ②画家主要运用了哪些色彩表现春天?

  ③写一篇短文来表达你从这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什么?(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④你还想了解什么?

  (2)《夏》列维坦(俄国)

  ①画家运用了怎样的笔触来表现画面?(细碎、完整)

  小知识:笔触是画家在再现或表现自然和生活时运用的各种笔痕。

  ②画面主要使用了哪些颜色?

  ④用短文表达欣赏这幅作品之后的所见、所闻、所感。(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3)《金秋》(中国画)林风眠

  ①画面用色有什么特点?(淡雅、浓重)

  ②树林在阳光照耀下呈现什么色彩’

  ③给你带来哪些秋天的感受?试用短文表达。(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4)《冬猎》(油画)勃鲁盖尔(尼德兰)

  ①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风景、人物、动物、植物)说一说。

  ②观察作品的色彩,你有哪些体会?

  ③你能感受到哪些冬天特有的美丽?用一篇短文表达出来。(请参考书上第3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拓展

  教师总结:虽然冬季将一切事物归于沉寂,但是却预示着春天的来l晦。四季的色彩是丰富的,有无限象征意义,四季的更替又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们之间是互相孕育、不断积累、循环往复的。

  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希望同学们学会运用艺术的服光和美术的语言来观察、表达艺术作品和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感受。

  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教案 篇3

  <一>-故事导赏

  师:同学们,相信大家都喜欢听故事,在这我为大家准备了齐白石大师的两则幽默故事:先讲《看你横行到几时》。

  在抗日战争时期,北平伪警司令、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硬邀请国画大师齐白石赴宴作画。齐白石来到宴会上,环顾一下满堂宾客,铺纸挥洒。转眼之间,一只水墨螃蟹跃然纸上。众人赞不绝口,宣铁吾喜形于色。不料,齐白石笔锋轻轻一挥,在画上题了一行字 ——“横行到几时”,后书“铁吾将军”,然后仰头拂袖而去。故事讲到这,哪位同学齐白石大师这字画的意思?

  生:借螃蟹横着走来讽刺大特务头子。

  师:接下来我再讲一个《不倒翁》的故事。 一个汉奸求画,齐白石画了一个涂着白鼻子,头戴乌纱帽的不倒翁,还题了一首诗:

  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

  将妆忽然来打破,浑身何处有心肝?

  师:那幅不倒翁画就是这幅(课件展示)。

  (学生们听完故事和看了画都笑了)

  <二>新课学习:

  1、质疑、思考:

  师:从同学们的表情可以看出来,这个幽默故事大家都听明白了,知道国画大师是如何与敌人做心理战的。大师能用字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我们还可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呢?

  学生回答:(可以通过写文章、唱歌,动作表演、儿歌或诗歌)。

  2、开启创编

  师:还记得我们在音乐课中学习的手语歌曲《感恩的心》吗?现在我们来创编动作,用自己肢体语言表示熟悉的物体,让其他同学猜

  (学生用手在身体两则做鸟飞的动作;用双掌叠起做鸭嘴;模仿踢足球、跳绳等)

  3、出示课题:《小桥、流水、森林》

  师:现在我们一起用肢体语言分别表现小桥、流水、森林所组成的景物。

  (学生个人或小组自由做动作)

  4、开启其它艺术形式

  师:我们学过不少古诗和歌曲,是否记得有关描写小桥、流水、森林的歌曲或诗歌。

  生:上学期音乐书中《两只小山羊》歌曲中就有小桥和流水。

  师:对,《两只小山羊》是我们三年级音乐教材中的童话故事表演,那请大家现在同桌间一起再来边唱边表演。

  (学生非常兴奋,边唱边用手在头顶做羊角表演两只小山羊过桥)。

  师:同学们表演的真不错,个个都是个优秀的小演员。哪位同学能记起有描写小桥、流水或森林的古诗或儿歌?

  生:曾几写的《三衢道中》。

  师:那大家一起诵读此诗。

  (生齐朗读)

  师:(竖起大拇指)好极了,学校若举行班集体朗读比赛,我们班一定能拿一等奖,希望以后多积累些古诗或美文佳句。

  (学生又踊跃举手回答)

  师:今天我们的古诗朗读到此为止,什么时候我们可利用班会课举行班级朗读比赛。

  5、范例欣赏——欣赏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

  师:前面同学们听了国画大师齐白的幽默故事,现在我们来欣赏他的水墨画《蛙声十里出山泉》,不过请大家带着问题来欣赏:画面上看不见青蛙,为何不把作品的名称改为其他的?假如要你来修改这幅作品,你会作何改动?

  生1:画只大青蛙。

  生2:题目改成勇敢的小蝌蚪。

  师:这幅画表达了什么内容?

  生1:小蝌蚪找妈妈,在寻找妈妈的声间。

  生2:小蝌蚪听到妈妈的呼唤,一起赶回家。

  师:这幅画的题目是《蛙声十里出山泉》,你能感觉听到蛙声吗?画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了这些感觉?

  生1:能,画面上有蝌蚪,有蝌蚪就应该有青蛙。

  生2:能,小蝌蚪是青蛙妈妈的孩子,青蛙妈妈是不会丢下自己的孩子的,应该守护在她的身边。

  师:这些同学太富有想象力了。那么请问你们喜欢这幅画吗?你能用一个词或一段话表达你的感受吗?

  生1:我喜欢,画面让我看到了奔流不息的小河。

  生2:我喜欢画面中活泼可爱的小蝌蚪。

  6、简介《蛙声十里出水泉》的背景。

  师:我给同学们讲讲这幅的来历。一次,老舍先生到齐白石先生家做客,他从案头拿起一本书,随手翻到清代诗人查慎行一首诗,有意从诗中选取一句“蛙声十里出山泉”,想请齐白石先生用画去表现听觉器官感受到的东西。这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它涉及到艺术上一个深层话题,亦是一个难题。齐白石了解后,据说经过几天的认真思考。可见白石老人已经领悟这不是一般的课题,而是让他去触及艺术领域中的更深层课题,这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而对这样的考验,白石老人凭借自己几十年的艺术修养,以及对艺术的真知灼见,经过深思熟虑,终于完成了任务,把“蛙声”这一可闻而不可视的特定现象,通过酣畅的笔墨表现出来。当老舍先生打开齐白石的画看完之后,高兴得拍案叫绝。

  7、播放小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指导欣赏希施金(俄罗斯)的《森林的早晨》,启发学生感受音乐家、画家如何用音乐或画笔表达自己的感受。

  8、质疑、思考

  师:在音乐中你感受到森林中有什么?在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1:好像有鸟的叫声。

  生2:我似乎看到有好多人在森林中跳舞。

小学美术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小小纸拖鞋》是综合制作、游戏的学习活动课。以游戏来营造美术学习的情境,切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通过欣赏、表现、交流等活动来展开纸拖鞋的制作和装饰的探讨学习。

  让学生欣赏各式各样的拖鞋,使学生从视觉、触觉上感受实用美术的作用,激发学生创作表现的欲望,积极投入到学习、制作之中,同时起到美术学习的情感教育作用。

  二、设计理念:

  在成人的眼光里,拖鞋与小学生好象相距甚远,其实不然,拖鞋设计不仅涉及成人的领域,而且还涉及到儿童领域。新课程改革要求学习内容生活化,《小小纸拖鞋》一课让学生把熟悉的拖鞋作为创作的重点,是将学生的学习与他们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强调学生把美术学习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相结合。通过情境的设置,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能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生活中拖鞋的结构以及设计原则,培养实用造型能力。

  2、技能目标:掌握制作纸拖鞋的方法和要求。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应用美术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四、教学重点:

  能运用撕、剪、画、印等方法制作漂亮、合脚的纸拖鞋。

  五、教学难点:

  对纸拖鞋形式美的装饰。(拖鞋款式、图案、色彩的完美统一)

  六、作业要求:

  发现和选择恰当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意愿,运用合适的方法制作一双纸拖鞋,

  七、教学准备:

  1、学具:彩色笔、白纸、各种材料纸、有色卡纸,剪刀、胶水,各种小装饰品等

  2、教具:拖鞋实物,四双纸拖鞋,课件,小奖品。

  八、课前交流:

  九、课别:综合(制作、游戏)

  十、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1)鞋的欣赏,丰富视觉形象,注重素材积累

  教学设计:教师课件展示鞋的发展演变,在轻快活泼的音乐中让学生欣赏、观察不同年代、不同款式、不同功能的鞋,

  (2)引出拖鞋,介绍自己的拖鞋。

  (3)拖鞋欣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探讨。

  二、 演示与分析

  1、通过刚才的活动,你能说一说拖鞋是由几部分组成吗?(多媒体课件演示)

  2、设置情境,欣赏学生作品,分析了解创作方法,引导探索制作步骤。

  教学意图:欣赏同龄学生不同风格的作品,点播了创新的火花,消除了创作的畏惧心理,产生了你行我也能行的学习动力。

  3、师生转化角色,淡化课堂环境,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的参与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1)教学设计:教师出示“美与健拖鞋店即将开业”

  拖鞋店里有四个模拟的展柜,分别代表每一组,我们各位同学就是一名小小的“拖鞋设计师”,做好拖鞋的同学请把它放在你那组的展柜里,看哪一组做的最多最快。各组在制作上要力求表现自己的独特之处。

  (2)“设计师”运用各种综合材料,设计不种款式,造型新颖有创意的拖鞋。

  (3)学生自主表现,教师巡视辅导。(播放音乐)

  辅导要点:

  A、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材料,利用现成的鞋模,撕或剪出鞋底的形状。

  B、鼓励学生大胆、细致制作,运用我们学习过的图案、平面、立体等知识设计一只或一双拖鞋,在设计制作时要大胆想象,可以手绘图案,可以剪贴,注意颜色搭配。

  C、注意卫生清洁和用剪刀的安全。

  三、观摩欣赏,表演购买拖鞋的情景。(播放音乐)

  1、推销拖鞋:

  教学意图:将自己的作品向他人介绍,得到他们的青睐和赞赏,是孩子们的愿望,作业交流提高表达能力。

  2、拖鞋展示:

  教学意图:创设生活情境已是美术课改实验中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新课程纲要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就是要创造一个理想的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情境,创设有新奇感,能吸引学生的生活情境,为学生的创作奠定基础,本环节还体现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注重了协作精神的培养。

  3、购买拖鞋,并说明购买的理由

  教学意图:均等级的'评价,注重教育过程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个体的倾向性比较主,不评等级,用简单的描述性语言的形式给经适当的评定,激励学生不断努力,不断进步。

  四、课后拓展,加强学科辐射,注重学习延伸。

  师出示擦地拖鞋,指出正是有了人们这种创新的精神,我们人类的社会才会不断的向前发展,展示几件用染纸、碎布、橡皮泥等材料制作的拖鞋?课余时间还可以设计出更多更有创意的拖品作品,为今后其他的设计课做好铺垫。

  教学意图:一两句话的课后拓展,让那些喜爱学习的孩子有了更宽的学习天地和更大的学习动力,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小学美术教案 篇5

  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折、剪、贴、画等方法设计制作几个生动形象的“小演员”。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学习设计制作会演戏的玩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折折、剪剪、贴贴、画画、做做、演演中感受创作的乐趣,体会集体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折、剪、贴、画等方法设计制作几个生动形象的“小演员”。

  难点:造型的生动变化。

  教学准备:

  教具:自制课件、范作、彩色卡纸、彩色方纸、剪刀、胶水、绘画工具等。

  学具:彩色卡纸、彩色方纸、剪刀、胶水、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师显示一段指偶剧。

  2、师套上指偶,简单演示一段指偶戏。

  师问:有趣吗?想不想尝试做一做?

  3、师:今天我们就用最简单的材料来设计制作各种会表演的玩具吧!

  显示课题:会演戏的玩具

  二、 探究学习

  1、 会演戏的玩具一:小指偶

  师显示指偶图片,小组观察讨论:

  制作指偶有哪些不同的方法?

  制作指偶的步骤是怎样的?要提醒大家的注意点是什么?

  学生交流发言,师归纳:

  指偶的各种制作方法步骤:

  (1)先剪贴头部,再用纸条卷贴成指套,粘贴组合起来。

  (2)卡纸上留出指套的长度和宽度,中间处画上半个头部,再剪贴五官等。

  (3)把整个指套看成指偶的头部,上面留出耳朵部分,再剪贴五官。

  想一想:

  除了做小动物的指偶,还可以做什么指偶?

  除了制作套在一个手指上的指偶,还可以制作怎样的指偶?(师显示)

  2、 会演戏的玩具二:“东西南北风”

  师显示小狐狸玩具,小组尝试探讨

  师引导:你们觉得这个会表演的玩具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

  小组讨论合作,用最快的速度折出一个“东西南北风”。

  小组代表交流:是如何折出来的。(将正方形的纸沿斜角对折;将四角往中心点折;把纸翻过来,再将四角向内折一次;在后面打开并插入手指。)

  还有哪些动物适合用这种方法表现?怎样装饰和美化?

  3、玩具的动态

  师:今天我们要设计制作的是会演戏的玩具,所以玩具的表情和姿态应该是生动形象、各种各样的。请你说说在设计制作时可以有哪些生动的变化?

  学生交流发言,师归纳并显示各种造型的图片:

  如:歪着头听悄悄话的模样;瞪着眼吃惊的模样;斜着眼张着嘴得以的模样……

  4、小组讨论:你们组准备合作设计制作什么样的玩具(最好成套的)

  学生交流

  三、 小组合作设计制作,师巡视指导

  作业要求:

  小组合作,运用折、剪、贴等方法设计制作一组生动形象的“小演员”,制作精致,造型生动,富有表演性。可以按需准备简单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四、 作业展评

  表演展示:小组形式(简单集体表演);个人形式(两个玩具对话表演等)。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哪一组的玩具造型生动,精致美观,富有表演性。

  五、 拓展本课

  师引导:除了今天学的两种方法外,还有好多方法可以表现会演戏的玩具,只要你肯动脑肯动手。(师显示图片:如袜子玩偶;提线纸娃娃等)

  六、 小结本课

  今天,我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学习设计制作了会演戏的玩具,在折折、剪剪、贴贴、画画、做做、演演中感受了创作的乐趣,体会了集体活动的快乐。相信小朋友们勤动脑勤动手,就会创作出更精彩更别致的作品来的`。

  教学反思:

  从课题《会演戏的玩具》就可看出其中涵盖了多种不同的造型手法和材料的运用,会演戏的玩具可以是用纸制作的小指偶、提线纸娃娃,也可以是用废旧袜子制作的袜子玩偶等等。我考虑到四年级每周只有一课时的教学安排,三十五分钟内应该要有所选择的学习和创作,因此,我在符合课标要求的基础上侧重设计了小指偶和“东西南北”这两种会演戏的玩具的教学。

  不足之处:基本完成教学目标,但制作的作品和预期目标还有差距,学生容易将纸弄皱,作出的作品感觉有点脏,以后会注意提醒学生保持作品的整洁。

小学美术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1.本课的学习从学生的兴趣着手,安排了卡通形象的欣赏、设计以及绘画三个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认识卡通图形,并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运用所学创作可爱卡通形象的欲望。

  2.欣赏完卡通形象,了解卡通形象造型设计特点后,学生将运用所学知识和观察欣赏所获得的感受,动手设计一个自己心目中的卡通形象。

  学情分析

  1.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在工作中在教学工作中一直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潜心研究教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因此我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使学生更好的学习美术,在美术世界里找到乐趣,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2.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学生对美术学习积极性高,兴趣较浓。特别是对卡通画,绝大多数同学都爱看、爱画,这是有利条件。

  3.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再利用用能力,有待进一步地提高.也有部分学生的造型能力较弱,对待卡通画中的内容分辨力不强,对卡通的本质特点不够理解。

  教学目标

  1.欣赏优秀的卡通片,提高学生对卡通片的鉴赏能力。

  2.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以及简单的制作过程。

  3. 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以及简单的制作过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觉感受

  预备铃响,学生随动画片《大耳朵图图》的主题曲的音乐声有序进入教室,

  设计意图:[动画片《大耳朵图图》的主题曲的播放创设了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最主要的是学生在这个熟悉的音乐声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上课的兴趣.]

  二、谈话导入

  1.师问:刚才的歌曲同学们听到过吗?它是什么歌?

  学生答:听过,是《大耳朵图图》里的'歌。

  师述:对,这就是动画片《大耳朵图图》。(屏幕播放影碟《大耳朵图图》片段)

  2.师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动画片?(学生自由发言)

  师述:你们知道的真多。那你们最喜欢看什么样喜欢看动画片呢?

  (生动、可爱、有趣的......)。

  3.师明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这些生动、可爱而又有趣的卡通形象的基本设计方法,学习第二课《卡通大亮相》。(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系列与动画片有关的提问的方式使学生对卡通形象更有亲切感,让学生们回想起有趣的动画片,激发了他们对动画与卡通形象的探索)]

  三、欣赏启发视觉感受

  1.师问:认识这个卡通形象吗?它是谁?(课件分别出示白雪公主、黑猫警长、阿凡提、孙悟空、海绵宝宝、汤玛仕小火车动画片中的 卡通形象)

  2.学生小组讨论:卡通形象与生活中真实物象不同在什么地方?(教师参与到各组中听取意见)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比较验证

  教师课件分别显示猫的写真图与黑猫警长卡通形象图及火车的真实图片与汤玛仕小火车卡通形象图,引导学生比较,得出最后结论——

  卡通形象在猫和火车的外形特点上进行了夸张、拟人等设计,使造型更为有趣,更加人性化,更能贴近人的生活。

  设计意图:[美术作为一门艺术课堂,更应利用好这门学科的特征,好好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精神,在本课中,我特别设计了一个欣赏与比较的环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写真图与卡通形象的不同的特点。培养了敢于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经过自己的观察、探索和发现。]

  四、分析评述掌握特征。

  教师演示人物、动物与物品的卡通设计各一(即:阿凡提、孙悟空、海绵宝宝的卡通形象),学生观摩感受夸张与拟人方法的运用。

  在此过程中学生口述介绍夸张与拟人——

  (1)夸张:可加强形象的娱乐性和幽默感。例如日本卡通人物采用的夸张方式是改变人体的正常比例,将身体缩小、五官放大或省略,以达到一种奇妙的滑稽感。

  (2)拟人:这种手法在卡通画中运用得最为广泛。象我国动画片《西游记》、《雪孩子》、《喜羊羊与灰太狼》,美国迪斯尼动画片《米老鼠与唐老鸭》、《猫和老鼠》等,都是优秀的卡通片。它们的共同特点正是卡通形象拟人化。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不同的卡通形象及老师的分类型讲授,学生能够系统地消化知识。教师的演示是直观地给予学生信息的方法。]

  五、确定思路设计表现

  师生共同一幅苹果的卡通形象。(展示苹果实物)

  教师黑板画一苹果的写实简笔画,口述:同学们愿不愿和老师一起把这个苹果变化为一个卡通水果?(生述:愿意)

  那你们说出变化方法,老师画。(教师按学生所说画)

  学生评价共同设计的作品,教师鼓励,同时针对学生想法缺陷进行进一步设计完善。

  设计意图:[设计这种师生合作的绘画方式,也把课堂氛围创造了出来,学生在课堂里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从合作的精神中得到快乐,认识团结的力量。]

  六、自我实践创作表现

  1.学生进行卡通形象设计练习,每人设计一个有趣的卡通形象。

  教师巡视指导。(不动笔,只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启发、辅助)

  2.选一些表现跳、跑等动态的作业利用投影仪展示。

  师问:这些形象老师觉得设计得不错,就是有一点点不足,你们发现没有?

  生猜答,师再问:从它们的表示上能看出跑的速度或跳的高度吗?(不明显)

  讨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的设计更明了、生动。

  小组讨论后汇报。

  师课件显示解决办法——利用曲线、直线、折线等辅助线条增加动势效果。

  学生根据所学进行设计完善,修改自己画稿。

  设计意图:[美术课也不是一味的教的过程,积极营造一种开放、自主、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得到灵活性、独特性的发展。]

  七、展示欣赏交流小结

  1.各小组互赏互评,选出一幅最能代表小组水平,最有特点的作品拿到讲台前。

  2.被选出作品的学生利用投影仪将自己作业展示出来,并自评。其余学生谈观后感,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评价。

  3.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学习进行综合评价。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在展示作品时教学生对美术的欣赏和认识,让学生享受自己创造成功的喜悦。]

  八、课后拓展练习

  鼓励学生课后尝试让自己设计的卡通形象动起来。通过上网、看书等途径了解动画片中的形象是怎样“动”起来的。

小学美术教案 篇7

  [分析]踢踢腿弯弯腰

  一、教材分析

  “踢踢腿 弯弯腰”是借助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题材,以学生已知的做操、跑步、踢球等经验和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基础,主要完成撕纸条贴人形的学习任务。踢踢腿弯弯腰以“做做运动身体好”的活动来营造美术学习的情境,踢踢腿弯弯腰通过做做运动、视觉感受、对话、尝试纸条造型、发现与审美、动手实践与创作等活动来展开折、撕、拼、摆、贴人形的探讨与学习。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充分参与,动手操作,并对操作程序作巧妙而明确的设计安排,掌握折、撕、拼、摆、贴的操作方法与要领。而人形动态和画面完整性的表现,既与充分动手操作有联系,又与自主调动记忆、想象、思维等智力因素,以及体验的热情、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有关。当教学活动做到多者兼顾的程度时。将会得到更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下:08课 踢踢腿弯弯腰

  二、教学设计

  对做运动和制作活动有兴趣,并能体验创作人形动态作品的愉悦。

  认知通过各种纸质材料来折、撕、拼、摆、贴人形的方法。

  能用自己喜欢的材料,表现出熟练的折、撕、拼、摆、贴的能力和记忆、想象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为综合学习活动,突出参与

  尝试、发现与重构、动手制作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中传达健康教育与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教学实施以“做做运动身体好”的活动参与为激趣引导。教师可提出运动(具体以做操为例)与健康的'话题,提示对运动人物动态形象的关注,学生即兴参与运动的活动,体验与直观感受人物的运动与造型,开展健康话题、运动项目的讨论,回忆运动人物的形象。可用踢足球图为例来展开主要学习任务的探讨,教师通过提示找一找材料、读一读教材折撕示意图、试一试折撕出不同纸条,引导学生认知怎样运用材料,理解折、撕的方法。针对现有的纸条,师生互动探讨拼、摆的方法,通过师生共同的参与尝试、发现与重构的探究学习活动,且运用示范突出“拼”与人物形象、 “摆”与画面构图美观的关系,引起对美感的关注。以运动人物视觉媒材的观赏和优秀作业的欣赏引导学生提高审美,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学生自由制作或合作拼摆组合创作作业。以大家共同分享快乐,快来参加“班级运动会”为激活点,进行作业展示与学习评价。

  教学评价要点一在于人物运动动态明显,人形姿态合理、美观。二是注意到材料运用巧妙,画面构成有童趣。

  作业要求:

  折一折、撕一撕,将撕出的纸条拼一拼、摆一摆,贴出各种动作的人形,构成一幅有趣的画或让你贴出的人物来参加“班级运动会”。

  四、教学建议

  贴的方法已不是新知,可通过温习来巩固旧知和发挥已有的学习能力。

  应注意帮助和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动手制作、相互交流,促进学生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彭海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