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捉迷藏》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教案:《捉迷藏》,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教案:《捉迷藏》1
教材简析:
运用快速记忆法、找数字、摆弄数字卡片等游戏让幼儿饶有兴趣地参与其中。游戏的难度也随着幼儿的掌握情况逐渐递进,让他们在复习巩固数字的同时轻轻松松掌握6以内数的等差关系。
设计理念:
《纲要》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通过感知6以内数字的等差关系,一方面促进了幼儿对有关数学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它要求幼儿具备相应的思维水平,从而促进思维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因此要求为幼儿创造出更多的观察、探索、经历、体验的机会,积累和丰富感性体验。让幼儿初步理解数量关系,使其成为思维练习的工具。
目标预设:
1.巩固认识6以内数字,探索从小到大排列相邻数目之间的等差关系。
2.体验在游戏中获得数学知识的乐趣。
(目标1是技能目标,通过游戏,巩固对6以内数的认识,发现数字之间存在等差关系。目标2是情感目标,在游戏中,让幼儿体验快乐,喜欢数学游戏。)
活动重难点:
巩固认识6以内的数字,发现数目的等差关系。
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
2.数字卡片若干。
3.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设计思路: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真实的操作能力,我将整个活动的流程设计为:谈话——游戏1——游戏2——游戏3——自主操作。逐层递进,挖掘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师: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今天呀我们要跟数字一起玩这个游戏。
(通过捉迷藏的游戏,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生活中,幼儿也会有捉迷藏的经历,可以鼓励让幼儿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数字捉迷藏的游戏中去。)
二、游戏一:瞬间记忆数量
1.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说出看到的黑点数量,找出对应的数字。(变化记忆的时间,增加游戏难度)
师:在做游戏之前呀,我们先来练一练本领,在规定的时间内说出你看到的黑色的点。
2.增加难度,在4秒快速反应出看到的黑点数。
3.再次增加难度,在3秒瞬间反应看到的黑点数。
(这一环节的设计缘由来自于综艺节目《梦立方》,人们瞬间记忆的能力是非常强的,能够记住出现在眼前一秒钟甚至更短时间的事物。组织幼儿玩这样一个瞬间记忆的游戏,帮助他们逐渐进入寻找数字的状态。锻炼了他们眼力和记忆力,以数黑点来导入活动,帮助幼儿对数的概念进行巩固。)
三、游戏二:寻找隐藏数字
1.演示白板,引导幼儿在颜色相近的图片中,寻找隐藏的数字
师:数字们躲好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你是怎么找出来的?原来呀绿色的小圆点中有一些橘黄色的圆点,他们按照这样的路线排列起来的。
(在色盲卡中有很识别数字的卡片,于是选取了6以内的几个数字色盲卡让幼儿来游戏。这一环节,比较简单,数字在图片中虽然颜色相近,但是只要仔细看,一眼就能够看出。帮助幼儿加深巩固对数字的掌握。)
四、游戏三:拔萝卜,初步感知数目的等差关系
1.师:孩子们,你们都听过拔萝卜的故事,对吧,想不想也来玩这个游戏啊?
师:谁愿意来做那棵大萝卜?
XX你来拔,拔呀拔,拔不动,谁愿意来帮助他?
刚刚有几个人在拔萝卜?又来了XX,现在有几个人在拔萝卜?拔呀拔,拔不 动,我们再请一个,又来了一个,现在有几个?(让孩子来摆数字)
为什么2后面来了一个,是3呢?原来2和3 是好朋友,靠在一起的。
4放在睡得后面呢?为什么?(以此类推)
小结:2和1是好朋友,2在后面比1多1个,3和2是好朋友,3在后面比2多1个。...,从小到大的排列的相邻数字,后面的总是比前的.多1.
2.演示白板:引导幼儿共同发现数目的等差关系。
师:这个1真淘气,每次它都要来凑热闹。淘气1 又要跟数字们玩游戏了,它和1在一起,就变成了2,和2在一起就变成了3,和4在一起就变成了5,和5在一起就变成了6.
(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有了第一环节的铺垫,幼儿对于6以内数字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巩固。于是通过拔萝卜的游戏让幼儿平面直观的初步感受多1的等差关系。通过排序、发现排好的数字之间都相差1,在教师引导下理解等差的概念。)
五、自主操作:共同验证数目之间的等差关系。
师:孩子们,老师这里有一些数字卡片,你去帮它找到好朋友,做完一张请你把它夹到你的小夹子上,可以邀请客人老师帮你检查,好吗!
(这一环节回归到孩子的生活,让孩子在操作中进一步验证数目的等差关系,一方面孩子要观察空格中缺少的数字,同时还要找出相应的数字,对孩子的思维发展又是一个提升;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幼儿参与有趣的数字活动的兴趣以及肯定自己的态度。)
数学教案:《捉迷藏》2
活动目标:
1. 能仔细观察课件图片,根据数字的形状、表格的颜色、数字排列规律进行判断推理,尝试解决问题。
2. 活动时能愉快地和同伴合作,遇到困难一起克服。
3. 感受到数字游戏带来的乐趣,体验到游戏成功的快乐。
4.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 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1.《数字捉迷藏》 PPT课件。
2. 笔记本电脑8台。
3.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 游戏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有关数字的游戏-----听数字,找朋友。老师说数字几,你们就几个好朋友抱在一起。
二、 找数字的游戏
1.出示数字组成的图片(兔子、公鸡、帽子)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这些图片都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这些图片都是由数字组成的)
师:请小朋友两人一组合作到电脑上操作,把藏在这些图片中的数字一一找出来。
2.幼儿两人一组自由操作PPT,完成找数字游戏。
3.集中讨论,享受完成数字游戏后的喜悦。
三、按游戏规则填写数字表格的游戏
1.出示PPT中的数字表格。
师:在这张表格里也藏着许多数字宝宝,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呢?(有些数字只露出了一半,有些格子里没有数字只有颜色。)
师:这次呢,我们还是两人一组,每个人都要仔细观察表格,按照数字的形状逐一猜出格子里的数字是几,然后在电脑上尝试操作。
2.幼儿两人一组自主操作,找出相应格子中的数字,教师进行简单小结。
3.继续播放课件,请幼儿观察表格:表格中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哪些相同的地方?
请小朋友按照格子颜色的相同逐步推断出格子里的数字,然后运用数字排列的规律大胆推测出剩下的数字。
幼儿两两合作共同寻找出格子中的数字。
4.集中讨论,体验在游戏过程中与同伴共同探索问题的乐趣。
四、进行猜数字的游戏
1.出示填写好的数字表格,交代游戏规则。
老师把这张表格中的数字都做成了数字卡片,我请一个小朋友从这些卡片中随意抽出一张,记住一定不能给我看,也不能大声地说出来,然后我来问几个简单的问题,你们看表格做出回答,我就能准确的找出你们抽的卡片上是数字几了。
2.示范游戏、幼儿玩游戏、师生互换游戏角色,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参与数学智力游戏的快乐。
五、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玩了好几个有关数字方面的游戏,你们玩得开心吗?觉得有趣吗?生活中关于数字的游戏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和小伙伴、爸爸妈妈一起去探寻数字的奥秘,玩更多有趣的数字游戏哦!
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数字捉迷藏》是我第二次开展了,这一次活动,我汲取了第一次活动中的不足进行了改进。
我将整节活动更为细化了一些,让活动更加的游戏化,将“捉迷藏”贯穿到底,数字不停的藏,孩子们不停的找,过程更完整。既然是捉迷藏,那一开始的就得要“藏起来”,这是我上次活动所欠缺的,这一次,我将数字放在气球上,用白板的淡出及声音音效技术,让一个个的数字气球爆炸,然后消失,以达到数字藏起来的效果,更加具有神秘感,孩子的`参与性就更强了。数字们共计隐藏了三次~
第一次数字藏在了兔子的身上,由数字构成的兔子,孩子们在找的过程,让孩子们在找的过程中学会讲述以自我为中心的上下左右,抑或是兔子身体部分,了解简单的方位。
第二次数字藏在了表格中,我用遮挡技术,我出示隐藏一半数字的数字格,让幼儿从中找出数字,孩子们根据没有隐藏的数字的一部分,分析猜测是哪个数字,活动气氛一下子被提升起来,孩子们争先举手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快就将10个数字全部召找出,并且幼儿同时学会了方位词“行”“列”,通过说“行”“列”就能马上找到数字。
第三次我们利用孩子们猜出的数字表格,进行猜数字游戏,这个游戏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也巩固了新的知识。
在最后的环节我给孩子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孩子们也表示勇于接受挑战,整节课幼儿都能积极的参与活动。
数学教案:《捉迷藏》3
活动目标:
1、会认读数字1和2,能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
2、初步学会数的形成,知道一个数添上"1"能形成另一个数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概括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和2各一张。
2、《数学》上P.1。
活动过程:
一、认识数字1、2的实际意义——教师根据画面自编《捉迷藏》的故事,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说一说,大树后面藏着几头狮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分别出示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使幼儿知道数字1可以表示一头狮子。
——想一想,树上有1只松鼠,怎样才能变成2只松鼠?引导幼儿说出1只松鼠再添上1只松鼠,合起来就是2只松鼠。教师出示数字卡片2,帮助幼儿理解数字2的含义。
——让幼儿在图中找出数量是1和2的其它动物(或其它物品),并用语言正确表述。
——说一说,树干上藏着的数字分别是什么?
二、引导发现——说出数字1和2分别象什么,教师引导幼儿由数字联想到许多物体的形象及时肯定幼儿的每一个创意。
——教师分别出示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和2,引导幼儿从周围环境中寻找数量1或2的物品。
三、活动结束
四、课后回顾
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数字捉迷藏》是我第二次开展了,这一次活动,我汲取了第一次活动中的不足进行了改进。
我将整节活动更为细化了一些,让活动更加的游戏化,将“捉迷藏”贯穿到底,数字不停的藏,孩子们不停的找,过程更完整。既然是捉迷藏,那一开始的就得要“藏起来”,这是我上次活动所欠缺的',这一次,我将数字放在气球上,用白板的淡出及声音音效技术,让一个个的数字气球爆炸,然后消失,以达到数字藏起来的效果,更加具有神秘感,孩子的参与性就更强了。数字们共计隐藏了三次~
第一次数字藏在了兔子的身上,由数字构成的兔子,孩子们在找的过程,让孩子们在找的过程中学会讲述以自我为中心的上下左右,抑或是兔子身体部分,了解简单的方位。
第二次数字藏在了表格中,我用遮挡技术,我出示隐藏一半数字的数字格,让幼儿从中找出数字,孩子们根据没有隐藏的数字的一部分,分析猜测是哪个数字,活动气氛一下子被提升起来,孩子们争先举手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快就将10个数字全部召找出,并且幼儿同时学会了方位词“行”“列”,通过说“行”“列”就能马上找到数字。
第三次我们利用孩子们猜出的数字表格,进行猜数字游戏,这个游戏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也巩固了新的知识。
在最后的环节我给孩子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孩子们也表示勇于接受挑战,整节课幼儿都能积极的参与活动。
数学教案:《捉迷藏》4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认读数字的乐趣。
2.能认读数字1-5。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能够唱数1-5。
课件准备:“捉迷藏”对话音频及图片;《宝宝学数字》歌曲视频;“数字宝宝”组图;“感谢”对话音频及图片;“捉迷藏”游戏背景音乐;“生活中的数字宝宝”组图。
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频图片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熊猫奇奇在和谁玩捉迷藏?
——他想请小朋友们帮什么忙呢?
二播放视频出示组图引导幼儿认识数字1-5
1.播放歌曲视频,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数字1-5的造型。
2.出示组图“数字宝宝”,引导幼儿匹配数字造型,认识数字1-5。
三播放音频组织幼儿寻找数字卡片认读数字1-5
1.操作课件并播放对话音频,鼓励幼儿认读数字1-5。
2.播放背景音乐,组织幼儿玩游戏“捉迷藏”,认读数字1-5。
四出示组图引导幼儿感受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
1.出示组图“生活中的数字宝宝”,引导幼儿感受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
2.鼓励幼儿大胆讨论。
数学教案:《捉迷藏》5
一、活动名称:
捉迷藏活动目标:
1、会认读数字1和2,能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
2、初步学会数的形成,知道一个数添上"1"能形成另一个数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概括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和2各一张。
2《数学》上P.1。
三、活动过程:
(一)认识数字1、2的实际意义教师根据画面自编《捉迷藏》的`故事,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说一说,大树后面藏着几头狮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分别出示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使幼儿知道数字1可以表示一头狮子。
想一想,树上有1只松鼠,怎样才能变成2只松鼠?引导幼儿说出1只松鼠再添上1只松鼠,合起来就是2只松鼠。教师出示数字卡片2,帮助幼儿理解数字2的含义。
让幼儿在图中找出数量是1和2的其它动物(或其它物品),并用语言正确表述。
说一说,树干上藏着的数字分别是什么?
(二)引导发现说出数字1和2分别象什么,教师引导幼儿由数字联想到许多物体的形象及时肯定幼儿的每一个创意。
教师分别出示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和2,引导幼儿从周围环境中寻找数量1或2的物品。
(三)活动结束四、课后回顾
数学教案:《捉迷藏》6
活动目标
1、激发孩子对数字的兴趣。
2、提高孩子对数字方位的浅显表述能力。
3、享受成功的喜悦,提高孩子们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
PPT课件、数字兔子图片、数字表格、1-10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说说生活中存在哪些数字
(公交车)(电影厅门上的门牌号)......
二、找图画数字
1、找出图画中藏着的数字,两个小朋友一组,增强合作意识,找出数字后写在下面的`格子里。
2、出示幻灯片,共同寻找幻灯片中兔子身上存在的数字。在寻找的过程中通过对方位的描述确定数字的位置。
三、寻找表格里的数字
用准确的方位词通过隐藏的半个数字找出表格中存在整个数字
(第几行第几列)(从左往右数)(从上往下数)
通过数字排列规律找出剩余的数字。
(序数排列规律)(相同颜色表格的数字)(奇数排列规律)
数字游戏
出示1-10数字卡片,隐藏任意两张数字,通过表格判断隐藏的是哪个数字,总结寻找数字的方法。
每6个小朋友一组,共同完成猜数字游戏。
四、出示幻灯片4,玩更复杂的猜数字游戏。退场
数学教案:《捉迷藏》7
设计意图
在活动中,我以妈妈的角色参与,以“小猫捉迷藏”的游戏形式,带领幼儿在游戏中充分的感知、学习。在环节一中,我“小猫学本领”的方式, 引导幼儿以自身为中心区分方位,为幼儿在下一环节中以某一物体为中心区分方位做准备。在第二环节中,我又以“猫妈妈找小猫”的游戏,让幼儿观察物品、设想自己藏在什么地方,再到亲身体验躲藏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引导幼儿充分感知方位,并引导幼儿使用相关方位词表达自己的方位。待多数幼儿掌握后,我鼓励幼儿参与“装扮新家”的游戏,给予每个幼儿动手操作的机会,其目的在于让幼儿巩固对方位的区分以及对相关方位词的使用。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区分上下、里外、前后等方位,并尝试正确使用相关方位词。
2、愿意参与游戏,体验和同伴游戏的乐趣。
重点难点
能区分简单的方位。
活动准备环境:
用绳子布置出池塘;利用桌子、椅子、沙发、玩具柜、大纸箱,布置出小猫的家。
材料:猫妈妈头饰;大礼物箱(内装毛绒玩具、玩具、相框、图书等);音乐《找小猫》,照相机,电子白板。
活动过程
一、“小猫学本领”导入,以自身为中心感受上下、前后、里外方位。
师:今天天气真好,妈妈带你们到池塘边去抓鱼,我们一起边念儿歌边做做运动吧!
幼:好!
(教师通过扮演猫妈妈的角色,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儿歌巧妙的将不同的方位词自然的融入其中,鼓励幼儿在说说、做做的过程中, 自然的感受不同的方位。)
二、游戏“和妈妈捉迷藏”,以某一物体为中心区分方位,尝试使用方位词。
(1)观察、感知方位。
师:这是我们的新家,看看家里都有些什么?
幼 1:有桌子、椅子。
幼 2:小床、衣柜、洗衣机。
幼 3:书架、大箱子……
师:家里有很多很多的家具。
(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表达,为接下来的方位感知和表达丰富经验。)
师: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
幼:玩过。
师:今天妈妈也想和你们玩“捉迷藏”的游戏,谁来说说你想藏在什么地方?
幼 1:……
师:那你过去指一指吧!
幼 1:我想藏在这里。(走到冰箱后面,躲起来)
师:这是什么地方?
幼齐:冰箱的后面。
幼 1:我想藏冰箱的后面。
师:童童藏在冰箱后面,那我现在藏在哪里?
幼齐:妈妈藏在冰箱的前面。
(针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给予积极的回应,以师幼、幼幼互动的方式进行支持,让幼儿充分感知、认识方位。同时抓住教育的契机,引发全体幼儿进行学习。)
师:还有谁来告诉大家,你想藏在哪里?
幼 2:桌子那里。(走过去用手指着桌子的下面)
师:想想,这是桌子的哪里?
幼 2:桌子的下面。
幼 3:我想藏在沙发的后面。
幼 4:我想藏在转转椅的里面。
……
(小班幼儿习惯于用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教师有意识的放慢节奏,给更多幼儿表达的机会,以了解幼儿对于方位掌握的情况,并给予一定的引导, 为后面的游戏部分做好准备。)
(2)游戏“捉迷藏”,进一步感知、区分方位。
师:“捉迷藏”的时候妈妈会放一段音乐,你们听到音乐赶快找个地方藏起来,音乐停止,妈妈就来找你,被找到的'小猫要大声的告诉妈妈“你藏在哪里”听清楚了吗?
幼:听清楚了。
(音乐的提供营造出更为浓厚的游戏氛围,帮助幼儿更加投入其中,保持游戏的兴趣。教师及时提出游戏要求,让幼儿在游戏的同时,清楚要求和任务。) 放音乐,教师蒙上眼睛,幼儿自由躲藏,助教老师对幼儿躲藏的地方进行拍照。
师:妈妈来咯,你被发现了,告诉我,你藏在哪里的?
幼 1:我躲在转转椅里面。
幼 2、3:我们躲在洗衣机的后面。
师:我们一起去找找,看看其它小猫躲在哪里?
幼 4:我躲在桌子的下面。
幼 5:我躲在书架的前面。
(通过真实的游戏情景,帮助幼儿充分感知方位,并尝试用语言表达方位词。)
(3)分享躲藏的方位,尝试使用方位词说出躲藏的位置。
师:刚才小猫们藏得可真好,妈妈差点找不到你们。大家快坐下来休息一下, 看看你们都藏在了哪些地方?
(播放刚才拍摄的照片,鼓励幼儿找找、说说,小猫们躲藏的位置。)
幼 1:我躲在了柜子后面,乐乐躲在沙发上面。
幼 2:我看到为为躲在椅子后面。
幼 3:我躲在箱子的里面。
……
师:有的小猫藏在了桌子的下面,有的小猫躲在箱子的里面,有的小猫躲在柜子的后面……原来小猫们都藏在了这些地方。
(通过展示幼儿躲藏的照片,给幼儿更为直观的观察,带给幼儿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分享、交流中,幼儿参与的热情再次
被激发,大胆的使用方位词表达自己以及同伴的方位。)
三、游戏“装扮新家”,巩固方位,并尝试正确使用方位词。
师:咚咚咚,谁来了?是快递员送新年礼物来了,礼物都装在哪里呢?
幼:箱子里面。
师:看看是些什么礼物?
幼:汽车、小熊、相框、花瓶……
师:想想可以把这些东西摆放在家里的什么地方?我们一起把这些礼物装扮到家里吧!
幼 1:我把花瓶放到了桌子的上面。
幼 2:我把拖鞋放在沙发的前面。
幼 3:我把衣服放到衣柜里面。
幼 4:我把小熊放在了沙发的上面。
(幼儿通过操作,进一步感知方位,并表达方位词。)
(2)欣赏“新家”。
师:新家被大家装扮得真美呀!花瓶是谁放的?是放在哪里的?
幼:我放的,我放在了桌子的上面。
师:找找还有什么东西是摆放在上面(下面、前面、后面……)的?
幼 1:相框、吹风是放在柜子上面的。
幼 2:布娃娃和海豚是放在沙发上面的。
幼 3:图书是放在书架上的……
(这一环节再次让幼儿巩固方位,并表达方位词语。同时,教师巧妙的设计了提问“有什么东西是放在上面的”,帮助幼儿梳理、总结了今天的学习内容。)
四、结束。
师:今天小猫和妈妈一起装扮了新家,好累呀,我们一起到新家里坐坐,休息休息吧!
附儿歌:
《小猫学本领》 小花猫,喵喵喵, 跟着妈妈做早操。小手向前打招呼, 小手向后弯弯腰。小手向上转转转, 小手向下拍拍腿。一起跳进池塘里, 抓鱼咯!
一起跳出池塘外, 回家咯!
活动总结
1、从目标的达成来看,今天的活动目标达成较好。动静交替的活动形式是符合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的特点,也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孩子们兴趣浓厚,参与主动。在真实场景中,幼儿通过多次的感
知、操作,能正确区分方位,并主动使用方位词来表达自己的方位,相信今天的学习体验能迁移到幼儿的生活中。
2、从活动环节来看,整个活动环节清晰,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每个环节的设计和提问都紧紧围绕活动的目标。如:在环节的设计上,先以自身为中心感知方位、再观察、区分方位、最后说出方位词,让幼儿更容易理解, 更好的突破活动的重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3、从环境的布置和材料的提供来看,做到了情景化、游戏化、生活化。教师通过环境的营造,给幼儿提供了可观察、操作的空间。而生活中随手可得的材料,将数学学习融入其中,更贴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让幼儿感受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验到了数学学习了乐趣,获得了学习的机会。
4、从活动的组织来看,教师能有意识的对幼儿进行观察,并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给予及时的引导。如:在“捉迷藏”的环节中,幼儿对于上、下的方位感知幼儿表现出是有一定经验的,但是对于里外和前后的区分部分幼儿还是比较容易混淆。教师通过鼓励幼儿个别示范的形式,在与幼儿的互动中, 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比较的方式,正确区分前后、里外,并有目的的对此进行小结,帮助幼儿正确理解了方位,为后面表达方位做了充分的准备。
但在今天活动中,我发现过程中还有些较为遗憾的地方,比如“看照片” 的环节是活动的高潮,也是情绪最愉快的时候。幼儿从真实的场景中过渡到图片上,其实对于幼儿能力来讲也是一个挑战,也是激发幼儿自主表达的意愿。我却采用一对一的问答方式来了解幼儿对方位的区分情况,使得幼儿缺失了更多的相互表达机会,时间也有些偏长。如果我能以参与者的身份走近幼儿,引导幼儿一起“找找你的朋友藏在了哪里”的方式,鼓励幼儿自由的交流,幼儿会有更多观察、表达的机会。
数学教案:《捉迷藏》8
教学内容:一年级北师版教材第4和第5页“捉迷藏”
课前思考
本节课是退位减法的第二节课,学生已经有了十几减9计算方法的的基础,通过知识的迁移,一般都能探索出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教材借助学生熟悉的“捉迷藏”的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十几减8的计算。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用不同的方式来呈现,引导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数学信息,并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信息进而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并借助情境图的表述,让学生初步体会理解减法是“已知总数和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含义。
教材通过三个问题从具体到抽象一步步抽象出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探究过程通过小棒、计数器、数线图、画图、想加算减等多种数学表征手段,找出多种计算方法,让学习真正发生,理解退位减的知识本质,通过画图、想加算减等方法渗透早期代数思维。
通过算法的观察对比,引导发现十几减8的快速计算技巧,进而快速算出结果,提高计算技能,通过对学法的回顾,提升学习力。
学习目标:
1.经历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凭借已有经验和动手操作、交流等多元表征手段,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8的各种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初步感知早期代数思维。
3.通过操作、游戏等活动,感受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乐趣。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和表达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小木棒、计数器、花和叶形状的计算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迁移
1、出示口算卡,直呼得数。
16-9=
15-9=
14-9=
13-9=
12-9=
10-9=
18-9=
11-9=
谈话:同学们算的真快,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十几减9,个位数加1)
(设计意图:复习十几减9的快速算法,引发学生对十几减8算法的猜想)
2、我会填。(板书在白板上备用)
8+()=13
8+()=15
8+()=14
8+()=17
8+()=12
8+()=16
(设计意图:填写等式中的加数,为本节课“想加算减”的算法做铺垫,渗透早期代数思维,同时也为本节课的下一个环节的练习做准备)
二、多元表征,探索新知
1、出示“捉迷藏”图。引导学生观察,看图说图意。
提问: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谁能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说?
“有13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捉迷藏的游戏,现在花园里还有8个人没藏,藏起来的小朋友有多少个?”
2、启发学生想一想怎样列式,怎样计算。13-8=
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设计意图:借助情境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初步感知“三句话”简单应用题的`结构,用大括号板书数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减法是已知总数和部分数求另一个部分数的本质含义。)
3、操作探究算法。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图中的小朋友先摆一摆,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还可以怎么算。
(1)、教师巡视,观看并指导学生摆小棒。
(2)、学生汇报两种不同的拿小棒的方法。学生上台投影演示自己的方法。
(3)、课件动画演示,同时整理板书重要的三种算法:
师:我们回顾一下刚才同学们拿小棒的方法。
第一种演示:先把摆好的13根小棒分成10根和3根,再从10根里拿掉8根,把这剩下的2根加上原来的3根,就得到还剩5根。
引导整理并板书方法一:10-8=2
2+3=5
第二种演示:8根小棒分两次拿。先从13根里拿走3根,再从10根里面拿走5根,最后只剩下5根了。
引导整理板书方法二:13-3=10
10-5=5
第三种演示:计数器动画演示(个位上3颗珠子不够,把十位上的一颗珠子退掉,个位添上10颗,再从个位上去掉8颗珠子)
提问:这种算法也就是上面的第几种方法?
师:因为各位3不够减8,所以要退掉十位的一颗珠子,也就是10颗,在各位加拨10颗,再去掉8颗,像这样各位不够减,要退去十位上一颗珠子的减法,数学上叫做退位减。
卡片出示:19-8=
18-8=
这两个减法是退位减吗?为什么?等于多少?
第四种演示:数线图演示两种算法。
第一种是一步一步的退回8步,也就是减8,这就是我们板书的第几种方法?(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是先退回3步,再退回5步,也就是先减3再减5,又是第几种方法?(第二种方法)
还有其他算法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第三种算法:8+(5)=13
13-8=5
师: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快速算出结果。
(设计意图:探究和表述十几减8的多种算法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棒等学具、观察课件动画演示、交流分享等多元表征方法,让学习真正发生,深入理解十几减8退位减的算理。小棒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个直观模型,计数器能更好地体现“位值”,凸显“借一当十”,使学生体会退位减的含义。数线可以很好地体现数序,体现多种数数方法,可以记录计算的过程和结果。三种模型由直观逐步走向抽象,结合使用,丰富并发展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课件边回顾演示边板书相应算法,完成从直观表征到符号表征再到数学算式表达的抽象概括过程。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4.算法的对比提升。
师:我们用了这么多方法算出了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是这样的三种算法,说说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的反馈。
(1)、生说喜欢第一种算法时,追问:为什么?怎样能很快算出得数?引导得出:十几减8,个位数加2.反馈:出示卡片:12-8=
17-8=
请学生根据规律快速说出得数。
(2)、生说喜欢第三种算法时,指着白板上复习过的题目进行反馈:根据这些加法算式,你能说出减法算式吗?
8+(5)=13
8+(7)=15
8+(6)=14
8+(9)=17
8+(4)=12
8+(8)=16
(设计意图:算法只对比不优化,通过算法的观察对比,深入理解算理,引导观察第一种算法发现规律:十几减8,个位数加2.从而找到快速算法,提高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通过第二种算法的回顾,理解退位减就是个位不够要十位退一的含义。在“想加算减”的方法中,及时反馈,加深加减互逆关系的理解,再次渗透早期代数思维。)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练一练”第1题。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11-8=
14-8=
指名口答得数问:说说你用哪种方法算的?
卡片出示一组题抢答得数:12-8=
15-8=
13-8=
16-8=
19-8=
(设计意图:前两题学生对“个位数加2”的算法进行巩固,后一组直呼得数的抢答训练提升计算技能,达到脱口而出的效果。)
2、插花盆游戏:全班学生拿出教师课前准备的算式,有的在“花”图案上,有的在“叶子”图案上,白板上有四个分别标有7、6、4、9花盆,每个学生算出手中图案上算式的得数,找到自己的花盆上台“插”好。
集体检查对错,师:11-7是谁的?你怎么算的?还有很谁没找到自己的花盆?举起来看看,等于多少?谁跟他的得数一样的也举起来……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计算,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枯燥的计算寓教于乐。全班学生要算出自己手中的算式,游戏过程中又要算出其他同学的算式,练习面广,较好的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提升计算力。“11-7”是下节课的内容,在此出现可激发学生的思维,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新知识的能力。)
四、学法回顾,提升素养
师:我们来回顾一下我们这节课是怎么找到十几减8的算法的,我们用小棒代替小朋友,又借助计数器和数线图一起来帮助我们找到算法,如果没有这些我们还可以画图或画符号来进行研究,发现算法后我们又用算式来表示计算的过程,再通过我们认真的观察和思考发现了快速计算的规律,这是学习数学的主要方法,用这样的方法你能找到十几减7的方法吗?十几减6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学法的回顾,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学习研究方法,感受用小棒代替实物到用符号代替实物到数学算式表达的知识抽象过程和符号意思的渗透,初步感知仔细观察发现规律的学习方法,体会观察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数学教案:《捉迷藏》】相关文章:
数字捉迷藏中班数学教案08-23
幼儿园数学教案:数字捉迷藏01-23
幼儿园数学教案:数字捉迷藏5篇01-23
幼儿园数学教案:数字捉迷藏(5篇)01-23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水果宝宝捉迷藏》09-29
捉迷藏日记02-05
捉迷藏说课稿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