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石壕吏七年级语文教案

石壕吏七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23-01-19 09:31:47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石壕吏七年级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石壕吏七年级语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石壕吏七年级语文教案

石壕吏七年级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石壕吏》的背景;

  2、通过朗读、模拟对话体味《石壕吏》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情感;

  3、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重点:通过朗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通过模拟对话深入了解《石壕吏》的思想内容。

  教法:朗读法讨论法归纳法等。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创设情景。

  1、谈话激趣。

  请几个同学用“我们的生活是”的形式说一句话。是归纳:是啊!咱们现在的国家繁荣昌盛、和谐发展,人民富裕安康、幸福美满。但是,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幸福却经历了往昔的兵荒马乱,比如历史上最繁盛的唐代,人们的生活是不是和平幸福的呢?

  2、历史背景。

  《石壕吏》教学实录

  师:打开课本,今天我们学习石壕吏。(板书石壕吏)

  师;请同学们看注释1,这首诗选自《杜工部集》,作者杜埔。这首诗叙述了作者在战争时途径石好村,遇夜里当差抓人当兵的事。下面请一位同学读完这首诗,其他同学认真看课文,做好准备,把诗歌的大意说出来。听清楚来吗?

  生:齐听清楚了(一名学生将全诗读完)

  师:读得很好。有节奏,也有语气。下面大家可课文,不明白的地方读一下注释,将故事大意叙述出来,准备三分钟。

  师:刚才我们读课文,又看了注释,谁能把课文的大意说出来,请举手。不要求逐字逐句翻译,说出大意就可以了。

  生:说略

  师:这首诗的大意我们知道了。下面我们再读一篇课文,看那句话那个词不懂,提出来。

  9生自读课文)

  生6,”死者长已矣”是什么意思?

  师:可以看注释,咱没理解怎么说。

  生7死者与世长辞了

  师:下面你一个词一个词的解释一遍,然后再和起来再解释一遍。

  生8略

  师:对,还有那些不明白?

  生9老翁逾墙走,是说老翁而逃,为什么呢?

  生10因为他不愿去当兵,怕被抓。

  师:对一般抓兵都抓年轻人,老翁都吓得跑了,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年轻人都给抓光了,只剩下老头,所以抓。

  师:走是什么意思?

  生:跑。

  师:对

  生20:急应河阳役是什么意思?

  生21赶快到河阳去服役。

  生22老头走了,妇女赶快去服役,这是为什么?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

  生24;因为派抓人抓不到不好交差,所以把老妇人抓走了。

  师:就是这样。这里有一个急字,是写谁的?

  生:25写老太太。

  师:是老太太对服役感兴趣吗?

  生:26不是,是没办法。

  生27:老太太替老头着急。

  生28她为救老头,怕官吏发现老头。

  师:关键的问题是谁急?

  生29当然是当差的急了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了

  生从“吏呼一何怒”可以看出来。

  师:说得对。这里是老太太顺着当差的话说下来。反映了当差的急。

  生30:为什么老太太连“出入无完裙”得儿媳妇还要说说,就像应付查户口一样?

  生31:说明村里的男人都抓完了。

  生32说明家里没有当兵的男人。

  生33老太太表明家里只有妇女和小孩。

  师:正是这样。词句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生34书是什么意思?

  师:信

  生36:题目叫石壕吏,为什么内容写老太太的多,而写当差的少呢?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一会解决。词句还有问题吗?没有了我问问你们。(出示卡片:暮投石壕村)

  生37:投,投宿。晚上投宿在石壕村。师:对。(出示卡片:存者且偷生)

  38:生;,且,暂且。活着的另一个儿子暂且活着。

  师:活着的人只指另一个儿子吗

  生:也指老头老太太。偷生,应理解为“苟且活着”,是凑合活着的意思。

  师:为何说凑合活着?

  生39:战争年代,生活困苦,也很危险。

  师:说得对。(出示卡片:老妪力虽衰)

  生40:老qu。老妇人。虽,虽然。合起来示老妇人年老力衰

  。生41:妪字应念yu。虽也不应理解为虽然,应为即使讲

  师:完全正确。(出示卡片,如闻泣幽咽)生42:好像好像听见有人哭。师:怎么哭?是大声哭,还是小声哭?生43小声。泣为小声哭。师:咽是什么意思?

  生:断断续续的哭。

  师;咽就是哽咽,声音发布出来,一会幽,一会无。断断续续。合起来就是有人断断续续小声哭。

  师:再看一篇课文,还有没有不懂的词句?(生看课文)

  生:天明登前途的前途怎么讲?生44前面的路。

  师:对。下面我们解决刚才那为同学说的问题,看是诗中是只写好太太,还是写官吏的。(板书:吏妇)我们看诗中写吏写吏几句?

  生:两句。有吏夜捉人和吏呼一何怒。

  师:(板书:捉呼)吏捉人时,老太太在干什么?

  生:出来应付。

  师:(板书:出)那么吏呼一何怒是呢?

  生:啼。

  师:(板书:啼)后面吏出来没有呢?生:(齐:)没有。

  师:那么老妇和谁致词呢?生:作者。生49:不对是向吏诉说自家的遭遇。应是吏问吏听。

  师:正确。问什么呢?

  生;49(:模拟吏的声音)你们家里有男人吗?

  师:非常好。(板书;问诉)中间有吏的活动/?

  生;老妇人说自家没有男人,吏肯定要挨屋搜查。

  师:很好。吏那么凶狠,绝对不会轻易相信老妇人的话的,应定要边盘问边搜查。那么老妇人此时咱没办?

  生:一定是苦苦哀求。师;对(板书:查求)

  师:按说官吏查不出家里有男人,救应到别处去抓人,抓一个老太婆说明什么呢?

  生:说明男人都抓光了,只有抓老太婆了,做做饭也好。

  师:按说抓一个伙夫不咱没着忙,应让老妇人进屋跟儿媳妇告别,可是官吏允许了吗?

  生:没有。而是逼着快走。师:谁逼着走?生:官吏逼着老太婆走。太凶残了。

  师:很好。(板书:逼走)

  师:由上面的分析看来,这首诗题为“石壕吏”,而内容写老太太的多,但无一处不在写官吏的凶狠野蛮。也就是明着写老太太,暗写官吏。这种方法叫“虚名实暗”法。情大家注意领会这点。

  天明的时候,诗人与老翁独自话别,说明老太太已被抓走了。这个故事反映了什么?

  生: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师: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什么呢?

  生:告诉人们要反对战争,爱好和平。师:对,战争会给人民带来数不清的疾苦,道不完的灾难,我们要珍惜和平,保卫和平,让白鸽飞遍全球,让全世界的人民生活在和平安定的幸福之中。下课

  《石壕吏》教学反思

  文言文《石壕吏》选自七年级下第五单元《杜甫诗三首》。

  作者杜甫是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石壕吏》是他历经安史之乱,真切地感受到老百姓的疾苦,尤其在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兵败邺城后,在他从洛阳到华州的途中,看到官差疯狂拉丁征兵,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城镇成墟,白骨遍野所发出的切实感受,对于这样的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叙事诗,准确的把握其思想内涵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古代战乱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更能了解杜甫“史诗”的特点。

  因此在教学环节上作了如下设计:首先,从现代战争导入,以伊拉克战争为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图片导入,引起学生思考,对比古代征战对人民的.影响。接下来引入本节学习的课题。通过诵读,理清文章线索;课本剧表演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最后进行主旨探究,作者杜甫通过文章传达的思想情感如何?课尾进行当堂检测。整个课堂环节还算流畅,有以下几点的设计自以为较之前课堂有所进步:首先学生评价尝试让小组之间互评教师给出分数范围,让学生举手示意,这样暨对小组的表现有了比较好的反馈,同时课堂秩序也更加有序。文言文的读必不可少!反复的读可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与氛围的渲染,教师的范读更是有效调动学生诵读积极性的法宝。总观这节课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课本剧表演,学生并没有全身心投入其中,只是某些小组在展示过程中笑场,这与《石壕吏》整篇文章渲染的气氛不相符,课后反思之所以出现此种情况,其原因在于学生准备时间仓促,教师不指导到位,由于学生准备时间短,也就无法深入文本解读,细品其中内涵;教师的指导很关键,对于初中生来说,有些许想法但还不成熟,教师必须帮助其进行有效的表演指导,在之后课本剧准备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可逐渐淡化,但初始阶段必须给与学生毕必要的帮助。另外课堂情景氛围的创设也十分重要,对于此篇文章课堂就是要创造一种凄惨、忧伤的情景,反观自己的课堂这一点做得还很不够!情境创设,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提起注意!

石壕吏七年级语文教案2

  《石壕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石壕吏,我们一同来看看下文。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

  2. 揭露官吏的横暴

  3. 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老妇人的话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纲

  1. 介绍背景资料

  2. 带领学生共同翻译全文,注意重点字词的讲解。(戍、戌、戊等)

  3. 分析文章的中心

  (1) 对文章第一句话的分析“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重点加点字的分析)

  (2) 对比分析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3) 对话练习:把吏和妇人的对话补充完整,用现代文的方式,构成对话,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 最后一段的写作意图(提问:如果去掉后会有怎么的效果?)

  二、详案

  1.导入:

  陈老师在前面已经讲解了杜甫的两首写景抒情的诗,大家也了解到杜甫是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人们称道的`。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石壕吏》就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以后,面对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课文主要叙述了差人乘夜来捉人,连衰老的老妇人也被抓去服役的惨事。首先介绍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可能同学们往往很难理解古代诗词的意境,古代诗人常写一些感物伤怀的作品,这时候我们就应该深入了解诗作者的背景资料,去体会创作者当时的所感所想。那么在这里杜甫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中晚期的诗集中体现了当时的现实,所以在学习这首诗之前,先介绍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可以提问:是否有同学在预习的过程中了解了写作背景?)参考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要求学生记录文学常识:《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2.文章逐字讲解(齐读)

  (1)第一段:石壕吏(hǎo)暮:傍晚。逾(yú)走(古今异义):跑。行:走。

  (2)第二段:呼:大声吆喝。怒:凶狠。啼:啼哭。苦:痛苦。

  (3)第三段:邺(yè)戍(shù)戌(xū)戊(wù)戍点戌横戊中空,注意区别。

  (可以请同学翻译,注意几个重点词)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活着的不过是苟且偷生,死了的就永远完结了。存者,活着的,生存的人。且,暂且。已,动词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更,再也。妪(yù)虽:即使,虽然。(古文解释填词规则,有些字可以用把这个字组词,解释,例如这里的虽。)衰:衰弱、衰微。备:准备。炊:烧火做饭。(讲解的时候某些解释参考课文中的标注)

  (5) 第四段:泣:小声抽泣,啼哭。咽(yè)登:踏上。前途:前行的路途。(注意与今天的“前途”区别)

  3.分析文章的中心

  刚刚我们大家一起仔细阅读了这首诗,那有同学能告诉大家,这首诗的重点是讲的什么啊?(参考:以老妇人给吏致词为重点,也就是本文的第二、三段),那让我们抓住重点,往前看。

  (1)“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刚刚解释到暮,回想一下暮是什么意思啊?傍晚!在我们看来傍晚投宿是很正常的,可是在古代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这个兵祸连接的时代!但是杜甫,却于夜色苍茫之时才匆忙地投奔大盘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有一种暗示性,大家可以想像n种可能,可以提问引发学生的想象。

  提问为何作者直接点出吏捉人,而不写征兵、点兵?(参考:如实描绘之中寄寓了揭露批判之意)在用一个夜字作捉的时间状语,含义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吏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手段的狠毒,在人们都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了个突然袭击。

  这一句话点名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规的时代气氛,为后面老妇的致词埋下伏笔,也交代了致词的由来,是事情发展的开端。

  (2)吏呼一何怒与妇啼一何苦对比分析

  这两句极其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吏和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可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酝酿出了悲痛的气氛。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听妇前致词一句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时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

  (3)对话练习:把吏和妇人的对话补充完整,用现代文的方式,,构成对话,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等老妇出门看的时候,县吏便扑了进去,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到哪里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赖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的处境是够让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来博取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也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老妇说:“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子,受到了怒吼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呢!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妇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我这老太婆虽然已年迈力尽,但请让我连夜跟你们回衙门,然后好到河阳去当名伙头军,等赶到那里也许还来得及为将士们做早饭。”

【石壕吏七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石壕吏剧本04-24

石壕吏作文08-06

石壕吏_350字06-30

石壕吏改写三篇07-29

石壕吏作文15篇03-17

八年级语文教案《石壕吏》02-18

《石壕吏》改写作文03-29

石壕吏改写作文02-05

石壕吏改写作文11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