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教案【精】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音乐的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音乐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春晓》,能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感受歌曲的意境。
1能够用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能够比较熟练地背唱主题音乐的曲调。
教学重难点:
能够用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常规训练
1音阶练习:跟琴演唱,并用柯尔文手势表示。
2音程练习:1—3 1—4 1—6 (设计意图:解决歌曲中大跳的音准问题)
3发声练习:
1 2. 1 6 -︱0 6 6 6 5. 3︱
啦
2 2 3 1 1︱2 - - - ‖
啦
用划拍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前八分休止符以及附点和切分音符的准确唱法。先放慢速度学唱,等准确后再回原速,进行移调练声,并注意提醒学生轻声高位演唱。
(设计意图:既解决歌曲的难点,又做到声音的训练)
二、新歌教学
(一)初听《春晓》范唱,熟悉歌曲。
美妙的声音唤醒了春天的使者,听!她给我们带来一首动听的歌曲《春晓》,听后请同学们仔细想想,你发现了什么或者你感受到什么?
(二)再次你聆听范唱,请你告诉我:这首歌曲可以分成几个乐段?得出曲式结构:A B A′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而且每一次都是有任务的听,并不是盲听,通过两次聆听,学生对歌曲更加熟悉,为学唱做好铺垫)
(三)学唱第一乐段:
1在学唱之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听音拍节奏”,老师怎么弹,你就怎么拍。比比谁的耳朵最灵,反应最快。
2跟琴哼唱旋律,可放慢速度练习,要求学生手指乐谱。
3师生接龙
4完整演唱旋律
5带词演唱,注意一字多音·︵
(设计意图:运用各种形式唱旋律,帮助学生摆脱唱谱的枯燥、无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充分体现“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课程基本理念。)
(四)学唱第二乐段
1分句跟琴模唱,用手势帮助学生掌握音准。提问:为什么在这里用上大跳?为了表达怎样的情绪?引导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2完整演唱,及时纠错
(五)学唱结束句
引导学生找出与前面不同的地方,用图形谱帮助解决难点。
3 ⒉ 2 - ∣︵_
花落→花落
延长音用默数拍子的方法掌握时值。
(六)完整演唱歌曲
三、歌曲处理,感受不同的演唱方法带来的不同效果。
1用稍弱的力度演唱第一乐段,请你说说,表现了什么样的意境?
2加上顿音记号第二乐段,又会出现怎样的效果?
3第三乐段用怎样的力度演唱,才能表现春天欣欣向荣的景象?
4结合前面三种方法有感情地演唱全曲,让我们的春天更加多姿多彩。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的练习,让学生领会到,各种音乐要素和音乐表情记号在音乐的表现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建立一个观念:我不但要唱会,还要唱好,感受音乐的美妙。)
四、背唱主题旋律
1师生接龙,降低难度,帮助学生建立信心。
2逐步擦掉部分音符,循序渐进地背唱旋律
2学生完整背唱,教师用手势引导,提示。
(设计意图:运用多变的方法,让学生非常乐意地背唱,变被动为主动。每节课坚持背唱几句旋律,通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音准能力会大大提高。)
五、总结,下课
同学们,美妙的歌声让我们愉快地度过一节课,现在,请你们说说,在这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总结,进一步检验这节课学生学习的效果如何,帮助老师更好地进行课后反思,为今后的教学服务。)
《春晓》反思
关于《春晓》这首诗的教学,课后,教研组组织了课后研讨。现将参加研讨的老师们的反馈归纳成以下几点:1、准备比较充分,设计完整,教学程序环环相扣;2、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特别是识字方法的指导,处理的比较好;3、对于诗句意思的教学,采用学生喜欢的“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渗透,有事半功倍的效果;4诗歌的朗读,教师进行了指导,也想让学生能多读,但没有很好的引导,效果不好;5、生字的`书写没有指导好,只进行了板演,没有书空,学生掌握的效果一般;6、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评价时要适时进行表扬激励。
我的反思:能根据课前准备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并能按既定的教学思路基本完成教学目标。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读的指导,在学生熟读诗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的5个生字,并会背这首诗。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时,能在一开始就从指导读诗入手,把握诗的节奏和韵律。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没有充分估计学生的朗读水平和接受能力,虽然有部分学生能按指导进行朗读,但还有一部分学生仍停留在“唱读”阶段。识字教学阶段,教师很注重识字方法的指导,学生的识字效果也比较好。但在写字教学上,教师指导没有到位,多数学生对于笔顺不甚了了,仅能靠已有的经验书写。研读古诗时,教师以故事的形式,潜移默化的渗透诗歌的情景,对于学生研读古诗有一定的帮助。
音乐的教案2
教学目标
1、听《我们多么幸福》,唱《摇啊摇》作品,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深切地体现本课《童年》的主题及“音乐与人”的亲密联系。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
聆 听 合唱曲《我们多么幸福》
表 演 歌 曲《摇啊摇》
第一课时
一、律动《两只小象》
感受三拍子
二、聆听《我们多么幸福》
教材分析:合唱曲《我们多么幸福》
这首活泼欢快的歌曲,描绘了少年儿童的幸福生活,表达了他们为了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的决心及远大理想。
歌曲由主歌和副歌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旋律常作跳进,给人以爽朗明快的感觉,儿童们的天真神态跃然于歌声之中。副歌为两部合唱,旋律以级进为主,优美流畅。“哈哈”的旋律音调使笑声既生动真实而又不失其音乐性,在欢笑声中,人们仿佛看到了孩子们灿烂的笑脸。歌曲最后,以歌曲中惟一的上行四度跳进达到高音区 形成了歌曲的高点,表现了孩子们幸福、激动的心情。
1. 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对歌曲《我们多么幸福》的理解,要求学生看课本上的歌词。
2. 教师简单介绍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
3. 复听时,可以要求学生轻轻地随录音哼唱、即兴舞蹈。
4. 请同学们谈谈对歌曲的感受,教师可适时提示:
(1) 流畅的三拍子曲调,你想像当年的同学们在什么场景中?
(2) 歌曲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景?
(3) 生活在21世纪的你感到幸福吗?以加强德育教育。
5、再次聆听“当你听到歌曲兴高采烈时用动作表示。”
三、表演《摇啊摇》
教材分析:歌曲《摇啊摇》
这是一首流传于上海地区的民间童谣。2/4拍,D宫调式。全曲平稳优美,有韵律感和动感。第一乐句前两小节旋律相同,音调的起伏富有荡漾的小船或睡在摇篮中小宝宝的情境。第3小节的四度跳进,在情绪上出现了一个小高潮,从而把喜悦的心情释放出来。第二乐句在前句和后句中曲调和节奏运用了宽与紧缩的变化,展现了宝宝和外婆之间的亲热情景。歌曲的末句采用了换尾重复,使歌曲前后呼应,旋律趋于平静,表现了宝宝沉浸在甜美的睡梦之中。
1. 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三拍子。
2. 老师范唱,学生律动体验六拍子
3. 边看书上的插图,边听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所描绘的情景。
4. 听琴默唱
5. 讲解三拍子和六拍子相同与不同。
6. 轻声读歌词(接龙)
7. 轻声接龙唱
8. 指名演唱
9. 处理歌唱
10. 4小节一句跟琴模唱曲调,要求唱得连贯流畅,像小船在河中匀速前进。
11. 完整唱好这支童谣。边唱边用动作表现(即兴表演)。
四、课后小结:
学生能流畅的把歌曲演唱,体验六拍子的规律。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生歌曲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兴趣。
五、指教老师:黄蕾
音乐的教案3
教学内容分析:
《旋律的级进、跳进和同音反复》内容选自选自花城版三年级上册第8课《感知音乐中的旋律(1)》,该单元选择了一首经典的根据《G大调小步舞曲》旋律改编而来的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认知,《我们大家跳起来》为C大调,3/4拍,a+b+a+b1的一段体结构,旋律明快,情绪活泼,是一首能清晰表现出旋律进行的歌曲。
教学对象分析:
这是三年级的学生第一次从认知角度接触音乐中的“旋律”要素,在以往的`两年多音乐学习中,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唱了许多歌曲,也能进行一般的视谱,对旋律的进行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同时三年级学生天真,活泼,求知欲强,通过“音乐游戏”的方式应能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和认知旋律的'进行——级进、跳进、同音反复。
教学目标:
1、理解和认知旋律的进行——“级进、跳进、同音反复”。
2、能进行简单的级进、跳进的旋律编创。
教学重点:
学习旋律的进行,理解“级进、跳进、同音反复”
教学难点:
能进行简单的级进、跳进的旋律编创。
教学课时:10—15分钟(微型课)
教学准备:卡片、钢琴、PPT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打手势唱歌谱。
(1)唱歌谱第一乐句并打手势,速度稍慢,提示做到“音唱准、拍要稳,手势也要对”。
(2)唱歌谱第二乐句并打手势,速度稍慢,因第二乐句音型相对密集,教师应根据实际进行调整。
(3)齐唱第一、第二乐句歌谱并打手势,请能力强学生到前面做小老师。
3、理解和认知旋律的进行。
(1)旋律进行的引出
师:同学们,刚才在你们的手势里,已经非常形象地展现了旋律进行的三种形态—级进、跳进、同音反复。
(2)思考、观察并找出旋律中的“级进、跳进、同音反复”
A.教师打手势演示,学生也同时打手势并观察,共同找出第一乐句前1、2小节中的“级进、跳进、同音反复”
B.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找出第二乐句节中的“级进、跳进、同音反复”。
(3)学生分组练习
A.将学生分四个小组,边做手势边讨论,每组负责2个小节,找出第三、第四乐句中的“级进、跳进、同音反复”,教师指导。
B.学生分组反馈结果,教师评价或生生评价
4、旋律进行的编创
(1)跳进旋律的编创
规则:教师指定一个音,如mi,请学生再选2个与之形成“跳进关系”的音,用这3个音即兴编创一条二拍子2小节的“跳进”旋律。
A.唱好选定的音。
B.教师示范用选定的3个音进行即兴编创(可4-8小节)后,学生即兴编创。
C.学生自选的3个音即兴编创。
(2)级进旋律的编创。
规则:学生自选3个“级进关系”的音,并即兴编创一条二拍子2小节的“级进”旋律。
A.唱好选定的音。
B.学生进行即兴编创,教师反馈和调整
5、小结。
音乐的教案4
一、活动目标
1、了解钢琴、大提琴的音色特点及感受两种乐器共同演奏所产生的优美、高雅的旋律特点。
2、能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活动准备
1、生活经验准备:课前给幼儿观看天鹅在湖中游玩的'情景。
2、材料准备:《天鹅课件》、录音机、磁带、头饰及衣饰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一)、感受钢琴、大提琴的音色特点。
师:今天有两位好朋友想和大家一起学本领,我们来看看,他们到底是谁呢?
1、点击钢琴。
提问:这是谁呀?怎样能让它发出声音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钢琴美妙的声音吧。
2、点击大提琴
提问:这是谁呀?它是怎么发出声音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大提琴的声音吧。
师:刚才钢琴的声音和大提琴的声音我们都听到了,那么他们
要是合起来演奏会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听吧。
(二)、完整欣赏乐曲一遍,感受乐曲优美、高雅的旋律特点。
师:待会儿请你来说说,你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这段音乐是怎么样的?你想到了什么?
1、点击课件,提问:这段音乐比较适合哪个小动物在跳舞?为什么?
2、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听的这段音乐名字就是《天鹅》,这段音乐听起来非常优美、舒展、高雅,就象美丽的天鹅在湖中跳舞一样。
(三)、让幼儿通过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对乐曲的理解。
师: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音乐,听的时候想一想,天鹅在湖中干什么?可以做一些什么动作?
1、请个别幼儿来做动作,大家一起模仿。
2、启发幼儿做一些互动的动作,增加幼儿之间的交往。
(四)、欣赏乐曲MTV,增进幼儿对乐曲特点的理解。
音乐的教案5
目标:
1。了解小老鼠看病的情节,熟悉音乐旋律,学跳集体舞。
2。学习用老鼠跑、打喷嚏的动作表现A段音乐,创编晒太阳的动作表现B段音乐。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准备:
课件一份、音乐《音乐的瞬间》、老鼠胸贴、地上圆圈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发兴趣。
师:你们看谁来了?(小老鼠)这几天,天气忽冷忽热,有一只小老鼠它怎么了?(打喷嚏的动作)师:你们有没有打过喷嚏?喷嚏是怎么打的?为什么你要用手挡着?(打喷嚏时一只手捂着嘴巴,冲着没人的方向,防止传染)二、打喷嚏的`小老鼠1。小老鼠感冒(A段)(1)A段感受在背景音乐下,教师对应着图谱讲故事A段。
师:小老鼠生病了,没精打采,还会忍不住"阿嚏!阿嚏",一点力气也没有,想还是到动物医院去看一看吧,小老鼠走在路上,走走走走,阿嚏阿嚏;走走走走,阿嚏阿嚏……(2)动作创编师:你发现小老鼠每次走几步路会打喷嚏?谁可以来学一学,小老鼠是怎么走路?谁能来学一学老鼠没精打采的样子?
(3)音乐+动作(连着2遍)师:这么难受,我们赶快去看医生吧!要跟着你前面的老鼠,才能找到医院哦!(间奏)马上就要到医院喽,请小老鼠们再坚持一下。
2。小老鼠晒太阳(B段)(1)B段故事师:终于到医院了,小老鼠赶紧坐下休息吧,听听看医生怎么说的?
(2)动作创编师:太阳出来真暖和,你想晒哪里?应该怎么晒?你还可以晒身体的什么部位?真暖和,一起来晒一晒,你们现在舒服一点没有?
(3)音乐表演(2遍)师:想好三个你要晒的地方,想好了吗?你刚刚晒了哪里?你晒了哪里?趁太阳还没下山,我们再去晒一晒,这次晒晒你刚刚没有晒到的地方,让感冒快快好起来,好吗?准备好3。小老鼠病好了(A段)师:请所有小老鼠轻轻坐下休息一会,晒过太阳后,你感觉怎么样?让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家吧!在回家的路上,你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现你很高兴?这只小老鼠真开心,开心得都跳起来了,它走走走走,跳跳,走走走走,跳跳!它还会干什么?走走走走,然后?怎么样?还会做什么?小老鼠生病好了,走路可轻快了,轻轻地用脚尖走路回家。
师:小老鼠们,跟着我回家吧!这一只小老鼠真开心,感冒也好了,你怎么看出小老鼠病好了?(很精神、很开心)小老鼠回家吧(坐回座位)三、完整表演1。教师整体复习图谱师:还记得小老鼠的故事吗?谁能说一说?然后呢?
2。完整表演(2遍)师:小老鼠,请你准备(间奏)再来一次,请小老鼠听好音乐,我不提醒喽!
四、结束师:老鼠晒了太阳后,感冒就好了,下次感冒你知道怎么做了吗?小老鼠们,让我们听着音乐,做着动作回教室吧!
活动反思:
《打喷嚏的小老鼠》它是一个融音乐欣赏和音乐游戏于一体的活动。该乐曲为ABA三段式结构,A段音乐较欢快,B段音乐较舒缓,比较适合中班幼儿欣赏、游戏。对中班上学期的幼儿来说,让他们理解乐曲ABA的曲式结构,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运用小老鼠打喷嚏这样一个故事情节来贯穿整个活动,能帮助幼儿轻松地理解音乐。
音乐的教案6
教学内容: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三课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
① 初步了解中国的抗日战争,激发其爱国主义思想。
② 了解歌曲内容,抒发对二小的敬佩和怀念之情。
2、技能目标
① 引导学生进行听赏(女声独唱)——改编——听赏(童声合唱),感受速度、力度、演唱形式、歌词、情绪等相关因素对表现音乐作品的作用。
②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朗诵、舞蹈、小品、歌唱等)进行歌曲表演,培养其丰富的创作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对独唱歌曲进行改编。
2、 用不同的方式(朗诵、舞蹈、小品、歌唱等)进行歌曲表演。
教具准备:
课件、钢琴、绘画用品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创设情境,了解时代背景。
1、听赏歌曲《松花江上》(电视播放VCD碟片)
问:你从歌曲中知道了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让学生了解在中国历史发生的一件大事——日本的侵略
战争,从歌曲中知道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2、欣赏影片《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的部分镜头。
问: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些什么?
生讨论回答:中国人民通过不同的方式在同敌人进行斗争。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英勇抗日的情况……通过让学生“看电影”,
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欣赏歌曲《二小放牛郎》
1、导入:你知道当时的孩子们是用怎样的方式在抗日的呢?(站岗、放哨、送信等)今天,老师请同学们从歌声中去听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2、师讲述故事(用优美、委婉的歌声讲述)——出示歌词,投放连环画。
问:①演唱形式?情绪?
②从歌声中知道了些什么?
(设计意图:有了第二环节的辅垫后进入第三环节——欣赏歌曲《二小放牛郎》,
这儿用故事导入,并运用歌唱的方式,即符合此曲叙事性歌曲的体裁和学生爱听故事这一特点,又符合音乐课要突出音乐性这一特点,通过教师优美、委婉的演唱,让学生了解了歌曲的内容。)
3、创作改编歌曲——(出示歌词)
问:假如请你来演唱此曲?你认为歌曲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演唱?为什么?
生讨论:第一段演唱可‘一般’(指起伏不大),因为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第四段要激烈一些,因为在打仗第五段要悲伤,因为二小牺牲了,第六、七段也要悲伤,不过比第五段要弱一些
问:为了让歌曲讲述得更生动,老师请同学们帮忙,为歌曲进行一次改编,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改编呢?
分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传统的音乐教育过份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学生循规蹈矩,一切按教师的要求行事,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而创作教学作为一种教学领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且能够深化学生对已学音乐知识(速度、力度、情感等相关因素)的理解、运用。强化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并为下一步听赏作准备。)
4、听赏钟维国改编的童声合唱《二小放牛郎》
问:歌曲哪几方面进行了改编?和同学们的相比较,我们哪几个方面的改编和作曲家是相同、相似的'?
生讨论:情绪——速度——力度——歌词——演唱形式进行了改编。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让学生对改编后的歌曲有一个完整的了解,通过与作曲家比较,让同学们有一种“成功”的喜悦,也为了比较区别,促使他们聚精会神地去细听和分辨。)
问:改编后好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速度、力度、情感等相关因素对表现音乐作品的作用)
5、欣赏舞蹈《二小放牛郎》
问:除了用歌曲来讲述故事外,还有什么方式?
生讨论:朗诵、绘画、舞蹈、小品、电影等
(多媒体展示,七段故事情节可以自由选择观看。并让学生跟学一些动作,感受其肢体的韵味)
(设计意图:此内容是全国少儿舞蹈大赛中获得金奖的一个舞蹈精品,十三位小演员(十二只小牛和二小)通过肢体语言,直观地抒发了其丰富的情感内涵,在舞蹈这一流动的过程中,使舞蹈者与欣赏者心灵彼此融合,迸发心灵的共鸣。通过以舞助听的形式,学生不仅有视听结合的立体感,而且更容易受音乐气氛的感染)
四、创作表演
1、引导学生选择表现形式
问:“你想用怎样的方式来讲述这个故事呢?”
——请出五个组长(朗诵组、绘画组、舞蹈组、小品组、歌唱组)其余同学自由选择小组。
要求:选择1—2个情节
2、 小组讨论、创作
3、表演展示
(设计意图:前面的几环节安排使学生们深深地被歌曲吸引着,被歌曲激动着。为了让同学们尽情地一抒情怀,我安排了创作表演这一环节。并用比一比、赛一赛的激励机制,使学生一个个都认真地投入了,由体验付诸于实践。并在观众的“点评”下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五、课堂小结
观看一段精彩的电视回放:1945年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后喜悦、欢腾的庆祝场面。
问:你看到了什么?今天的音乐课,你知道了些什么?
(设计意图:前后呼应,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最后的结果,给学生上了一堂难忘的历史课。同时,起到一个总结概括作用:既可了解学生在这堂课中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可了解作品对学生的情感影响。)
音乐的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小提琴独奏《大海》,学生能听辩“独奏”这一形式。
2、通过学唱歌曲《大海》,学生能感悟词曲中蕴含的“美”。
●教材分析
教材借助其他姊妹艺术融诗、画、音乐为一体,让学生欣赏各种形态“海”的画面时,在充满海的品味的音乐声中去朗诵《大海》这首诗。并在此基础上教唱《大海》这首歌。
●教学过程
(一)歌曲《大海》
1、看看听听。教师播放小提琴独奏《大海》,学生边听音乐边看书32页图画。简介名画欣赏《海滨的渔船》及作者。
2、听听读读。教师与学生一起听小提琴独奏《大海》,并在乐声中有感情地朗读《大海》这首诗歌。
3、学新知识。结合课文巩固复习善于表现优美、抒情音乐的乐器——小提琴,了解“独奏“这一形式。
4、唱唱想想。教师和学生一起听录音范唱轻声跟唱歌曲。演唱时请学生体验“f”个这力度记号安排在歌曲什么地方较合适?并想象一下大海会是什么样的.情景?曲谱如下:
学唱歌曲时,教师可以采用师生分句演唱的方法。如:教师唱前半句,学生唱后半句,再反过来学生唱前半句,教师唱后半句,最后一句齐唱。
4、唱唱做做。熟唱歌曲后,教师可请学生做以下活动,◎模仿各种不同情景的大海发出的声音。◎用自己身体的律动来表现大海的不同情景并发出不同的声音。◎请编出或讲出有关海的一些故事。
5、唱唱划划。教师启发学生随着自己的演唱旋律画出旋律线条,并做书35页练习1。
6、听听画画。教师可根据自身教学对象进行拓展教学。如:大海是多姿多彩的。并不永远是风平浪静的。听赏管弦乐曲《天方夜谭》的几个片段,他们描写了不同的“海”的情景。请学生把听赏后的感受用画画的方式表达出来。
7、环保教育。教育学生爱惜水资源,不污染水资源,保护大海,不让大海受到污染。并且环保从自己做起。
教学反思:本单元通过听赏小提琴独奏《大海》,学生能听辩“独奏”这一形式;通过学唱歌曲《大海》,学生能感悟词曲中蕴含的“美”。学生结合《一千零一夜》中的一些神话故事,欣赏起来有自己的一些感觉,但是学生对这种交响乐的理解还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多渗透一些交响乐的欣赏。
音乐的教案8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机器人走路、跳舞的姿态,培养节奏感。
2、学习遵守游戏规则。
3、能大胆合作创编,体验游戏的愉悦。
二、活动准备:
音乐
三、活动过程:
(一)听乐曲、做动作。
1、幼儿听乐曲,熟悉乐曲的旋律。
2、引导幼儿听乐曲学做机器人的.基本动作。
(二)创编动作,讲规则。
1、引导幼儿创编机器人劳动等动作。
2、肯定幼儿创编活动的情况。
3、告诉幼儿音乐游戏的规则。
(三)明规则、做游戏。
1、教师担任“指挥员”,与幼儿一起游戏一遍。
2、幼儿拖选一名同伴担任“”管理员”,游戏进行一遍。
3、引导幼儿评价游戏的情况后,游戏继续进行。
音乐的教案9
活动目标:
1、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归纳整理歌词,并能用体态动作创造性地表现。
2、用欢快活泼的情感演唱歌曲,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并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正确唱法。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背景图一幅,节奏谱二张,图谱一张。
2、符号标志若干,《郊游》、《欢乐颂》磁带,录音机。
3、幼儿人手一份图谱。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室。
幼儿在《郊游》歌声中欢快的边动作边进入。
二、练声、节奏型练习。
引导幼儿看节奏谱,模仿动物叫声:
① /吱吱吱吱/吱吱吱吱
② /游游游游/游游游
三、引出主题,并理解歌词内容。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
①师清唱,边唱边指图谱。
②提问:a、听了刚才那首歌,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幼儿回答,师指图谱)
b、解释脚印:因为我们大家多么快乐,又唱歌来又舞蹈,所以留下了一些脚印。
2、完整朗读歌词。
四、掌握歌词内容。
1、用各种动作创造表现歌词内容。
①个别幼儿表现。
②自由组合表现。
2、老师指图谱,幼儿坐下安静完整朗读。
引导幼儿用各种不同的动作边朗诵边打出节奏。
五、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完整欣赏乐曲一遍。(放录音磁带)
2、用象声词“啦”唱,熟悉旋律。
3、幼儿自指小图谱,听音乐学唱。
4、师生共同指大图谱唱。
5、出示符号“▼”、“︵”,引导幼儿唱好顿音、连音和强音记号。
6、吿诉幼儿歌曲名称。
7、合唱:
①幼儿一半唱“啦”,一半唱歌词。
②幼儿按意愿唱“啦”或唱歌词。
六、结束:
幼儿手持话筒,边唱歌边走出活动室。
3、大班音乐欢乐颂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欢乐颂》是一首名曲,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写的。孩子们对唱歌很感兴趣;唱歌本身就能抒发幼儿的情感,但他们缺乏一种唱歌的激情;《欢乐颂》正好能让幼儿在唱歌中体验欢快的情绪。因此我选择此课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能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2.学习二声部合唱,学唱歌曲。
3.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歌唱。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
重点是引导幼儿和谐地进行二声部合唱。
活动准备:
节奏图谱、磁带
活动过程:
一、感受音乐:
1、小朋友喜欢唱歌吗?唱歌时我们能感受到高兴、快乐。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首曲子,感觉怎么样?(快乐的、悲伤的)
2、我来表演,你来猜一猜,歌中会唱什么?
3、我来唱,但不出声,看着老师的动作和嘴,猜一猜歌中会唱什么?
二、学歌词
1、这首歌到底唱了什么呢?听一听录音机里的小朋友市怎么唱的?(根据幼儿说的出示相应的图片)
2、歌中还唱了什么?听一听老师是怎么唱的?
三、学唱歌
1、教师大声唱,幼儿小声唱。
2、幼儿一起唱。
3、这首歌曲的名字叫《欢乐颂》,什么是欢乐呢?找一找歌中表现欢乐的地方。小朋友应该怎么唱?
4、我们加上动作边唱边表演。
四、学唱衬词
1、这首歌你会用“啦”来唱吗?(教师师范)
2、师幼一起用“啦”唱欢乐颂。
五、二声部合唱
1、教师唱歌词,幼儿唱衬词(互换)
2、幼儿分组合唱二声部
活动延伸:
我们出去把这首好听的歌曲唱给别的小朋友听吧。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中,我秉承艺术教育感受在前的理论,我先让幼儿欣赏感受乐曲,然后再通过动作、表情来猜歌词,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这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然后又通过提问让幼儿回答问题,接下来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孩子说歌词,这样有利于幼儿更好的记住歌词。再通过提问,让幼儿从歌词中找到快乐的地方,让幼儿能用欢快的情绪唱歌。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进行二重唱,在幼儿通过看谱会唱歌的基础上,幼儿分组演唱,从而解决了这一问题。
从本次活动的环节来看,孩子们学得还是可以的,但由于借班上课,幼儿的情绪没有调动起来。
音乐的教案10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的声音清晰、准确地演唱歌曲《火车开啦》。
(2)经过歌曲的游戏,养成幼儿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
(3)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4)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教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歌曲《火车开了》的光盘,录音机。
(2)教师自制的歌曲图谱。
活动资料:
(1)播放火车的录音,幼儿开火车进入活动室
(2)律动:我是小兵。
(3)发声练习:小动物的叫声。
(4)复习歌曲:《温馨一家》
(5)导入活动:小朋友,教师问你一个问题:谁坐过火车呀?啊!有这么多的小朋友都坐过火车,那教师是想考考大家,看看谁最留心:火车它都发出什么声音?(轰隆;呜―;卡嚓卡嚓)小朋友真细心,比教师记得还清楚。呜的声音,我们说是火车的'叫声;卡嚓的声音,我们说是车轮的声音。教师异常喜欢听火车的叫声,大家来模仿火车叫声好不好?(呜―)大家再来学一学车轮的声音(卡嚓卡嚓)大家学的真好!教师此刻分一下工:第一二组小朋友模仿火车的叫声,三、四组的小朋友模仿车轮的声音(我们大家一齐试一次);一、二组三、四一齐试一次;我们大家合在一齐来配合一次。
(6)学唱歌曲《火车开啦》
(7)我们先听一首歌曲吧!歌曲的名字叫《火车开啦》,听听歌曲里唱了什么?比一比谁听得最清楚。
(8)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唱了什么?此刻请小朋友在听一遍。
(9)教师出示图谱,学习歌词资料。
(10)学唱歌曲《火车开啦》
师:小火车司机在开火车的时候心境怎样样我们应当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呢
幼:应当用高兴的、欢快的声音来演唱。
(11)孩子与孩子,教师与孩子对唱方法演唱,让孩子有必须的挑战性。
(12)音乐游戏《开火车》
一个宝宝当火车头,其他人一个跟一个挨在车头后面做车厢。
玩法一:(手搭在前面幼儿的肩上),边随音乐一齐演唱往前开!
玩法二:请家长和幼儿一齐听音乐,随音乐一齐演唱往前开,进行开火车游戏。
这节课我们大家表现的真不错,不仅仅学会了歌曲,体验了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小朋友,我们这节课就到那里,下课!大家随着音乐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火车开了》是的音乐课,由于孩子们刚刚走进幼儿园的大门,年龄尚小,“爱动、爱玩”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所以我在教孩子们学唱这首歌时没有用教唱的方法,而是采用了“看图谱”和游戏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效果十分好。
课的一开始,我让孩子们听着《火车开了》的音乐在教室做开火车的律动,孩子们十分的开心,等他们对“开火车”有点失去兴趣时,我对他们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在这首歌曲当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咔嚓、咔嚓”?(本首歌曲的难点)孩子们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又有了新的兴趣,于是我抓住这个机会让他们安静地认真去听,然后回答教师的问题,本环节教师对答对的同学要做适当的鼓励来激发其他幼儿学习的进取性。接下来我又用“开火车”游戏的方法让他们掌握两句的“咔嚓、咔嚓”,哪一句是由低到高?哪一句是由高到低?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活动,并用自我的形体动作表示出教师提出的问题,看看哪个小组耳朵最灵,教师对动作做对的同学给予表扬并让其它小组跟着做。利用听唱和游戏教学,幼儿都十分投入。异常值的一提的是我班的家长参与活动的进取性也很高,和自我的孩子一齐唱歌游戏,很开心。
音乐的教案11
设计意图:
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大多数幼儿很喜欢玩打击乐器,但平时活动却很少能利用到,所以我尝试运用打击乐器来给幼儿做活动。《小雪花》这首歌幼儿在中班时已学会了,这在幼儿对歌曲节奏理解上减少了难度,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增强幼儿对打击乐器的认识和节奏感的提高。
活动目标:
1.能用稍慢、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小雪花》,表现下雪时幼儿欢快愉悦的情绪。
2.能用动作和乐器打击表现出小雪花飘落的情景。
3.了解冬天的雪对植物生气有什么好处。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三角铁、碰铃、圆舞板(若干)、节奏图。
2.场地准备:将幼儿分成三组,幼儿用书放在椅子下面。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下雪的情景。
教师:请小朋友找一找我们的图书在哪呢?
幼儿:在椅子下面。
教师:这么快就找到了,真能干,请小朋友将图书打开到第19页,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呢?
幼儿:雪、小朋友、房子、树。
教师:喔,冬天来了,下雪了,小雪花告诉人们冬天来了,它勇敢地从天空上跳下来,冬爷爷怕它摔疼了,托住它慢慢地飘落,我们看到雪花一片一片地从天空中飘落下来。小朋友请仔细看一看,图中的小雪花都飘落在哪里了呢?
幼儿:小朋友的身上、树上、房子上、地上、山上。
教师:喔,那小朋友再仔细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下雪的时候都在干什么呢?
幼儿:打雪仗、滑雪、堆雪人。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开动脑筋想一想,冬天的小雪花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好处呢?
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其实啊,冬天下雪了,雪就被一层小被子盖在大地上,等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临了,雪就融化了,雪水渗到土地里就滋润了植物,帮助各种植物健康成长。
二、欣赏歌曲《小雪花》
教师:接下来,老师要请小朋友们欣赏歌曲《小雪花》,欣赏结束后,我请小朋友告诉我,歌曲的节奏是怎么样的?是轻柔的?活泼的?还是欢快的呢?
幼儿听过歌曲后:是轻柔的、慢慢的。
三、用动作表现雪花飘落的样子。
教师:小朋友,请你们想像一下,小雪花轻轻飘落的样子,你们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呢?我请几个小朋友来模仿一下。
幼儿自由发挥展现。
教师:小朋友真棒,下面让我们跟着音乐,跟随小雪花轻轻地飘落吧。
播放音乐,幼儿用不同的动作模仿。
四、用乐器表现小雪花飘落的速度。
教师:小朋友还记得小雪花飘落的节奏是怎么样的吗?
幼儿:记得是轻轻的'、慢慢的、轻柔的。
教师:对了,所以我们在给它们拍打节奏时,也要轻轻地,慢慢地,对不对呀?
幼儿:对。
教师:来,小朋友看,老师这有一张《小雪花》的打击节奏图,上面的“×”就表示拍一拍,“—”就是静止不动,双手打开,明白了吗?
幼儿:明白了。
老师:我们边小声地唱边轻轻地跟着节奏拍手好吗?
幼儿:好!
老师:准备开始!
老师:真棒,小朋友大部分节奏都拍对了,可是有一个地方小朋友拍得还是不够清楚,在“我从天空中飘下来”这句的节奏和上一句“是我,是我,我是小雪花”这一句的节奏是不一样的,明白了吗?我们再来一遍。
幼儿:明白了。
教师:小朋友的小手真棒,一下就学会了,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大森林里在开演奏会,小雪花邀请我们去为它伴奏,小朋友高兴吗?
幼儿:高兴!
教师:看,小雪花给我们送来了打击乐器,小朋友都知道它们是谁吗?
幼儿“圆舞板、碰铃、三角铁。
教师:我请小朋友自由选择你喜欢的打击乐器,然后,拿圆舞板的小朋友坐在左边,拿三角铁的小朋友坐中间,拿碰铃的小朋友坐右边,好了,请小朋友上来选择你喜欢的乐器吧。
幼儿自由选择。
教师:小朋友你们手中的打击乐器举起来看看,拿圆舞板的小朋友用你们的右手大拇指和中指捏着圆舞板中间凹进去的地方,这样一张一合就可以了。拿三角铁的小朋友,你们左手拿三角铁,用你们左手的食指和中指穿过三角铁上的绳子,把它提起来,然后右手拿打击棒,打击棒在敲打三角铁的时候请敲三角铁的外面,不要伸到三角铁的里面敲,明白了吗?接下来我们看拿碰铃的小朋友,你们两只手轻轻地握住绳子的两端,不用握铃铛,然后将它们碰在一起,就会发出好听的铃声了。小乐手们,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幼儿:准备好了。
教师:那我们先看着节奏图,出唱歌出打击乐器好吗?
幼儿:好。
一遍过后。
教师:很棒,但是有些小朋友敲得不是很整齐喔,现在我们先让圆舞板的小乐手们为我们演奏好吗?
幼儿:好。
教师:真棒,那么接下来我们让三角铁的小乐手们为我们演奏好吗?
幼儿:好。
教师:嗯,真好听,最后我们让碰铃的小乐手们为我们演奏好吗?你们要加油喔!
幼儿:好。
教师:呀,太美妙了,小乐手们演奏得都很棒,最后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为小雪花伴奏好吗?
幼儿:好!
教师:小朋友要记住喔,小雪花飘落的时候是轻轻的,所以小朋友在为它伴奏的时候也要轻轻的喔,小乐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开始吧!
五、活动结束
教师:小朋友们演奏得真美妙,小雪花高兴极了,它明年还想邀请我们来参加,你们愿不愿意呀?
幼儿:愿意!
教师:现在,我们轻轻地把乐器放回原来的地方,然后我们跟随歌曲一起模仿小雪花飘落的样子,回家吧!
音乐的教案12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优美抒情的旋律,尝试用肢体动作大胆地表现蝴蝶飞舞的姿态。
2、能进行合作游戏和表演,体验与朋友一起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关蝴蝶的前期准备(图片知识手机、开展蝴蝶知识讨论会)
2、材料准备:挂图、音乐CD、头饰3、常规准备:将幼儿的做位排成马蹄形,欣赏音乐时请幼儿注意闭眼聆听。
活动过程:
一、听辨曲式
1、教师播放音乐CD《蝴蝶飞飞》,请幼儿安静地完整欣赏一遍并自由表述。
师:美丽的花园中,谁来了?为什么你觉得会是它?这段音乐听上上去感觉怎么样?
2、幼儿再次欣赏音乐并自由表述。
师:这是一段非常优美抒情的乐曲,听听乐器中小蝴蝶在干什么?
二、节奏感应
1、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双手啪嗒身体感知音乐节奏。
2、幼儿尝试学做小蝴蝶的动作。
师小结:小蝴蝶有的飞的高,有的飞的低,有的慢有的快。
3、教师播放音乐,全体幼儿按节奏学做小蝴蝶。
三、旋律感应教师播放音乐,幼儿戴头饰,用肢体随意舞动表达自己对音乐旋律的理解。
师:现在你们都成了美丽的.蝴蝶,一起随音乐飞舞吧!看谁做的最美!
四、肢体表达
1、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说说蝴蝶的飞舞形态。
2、教师引导幼儿模仿蝴蝶飞舞的动作。
师:花园里飞来了好多小蝴蝶,为什么小蝴蝶在飞舞的时候要用小脚尖?
师:为什么翅膀要张得大大的?
师小结:这样可以飞得更高更远,可以飞过高山,飞过河流。
五、音乐表现1、教师播放音乐,幼儿自主常吃合作表演。
2、教师引导几组幼儿自行讲诉和示范。
师小结:可以两个朋友在一起,分配角色进行游戏"蝴蝶找花",也可以几个朋友在一起扮演蝴蝶同意做各种飞舞的动作。
3、幼儿再次听音乐合作游戏。
4、全班幼儿手拉收围成一圈,用音乐的方式"再见"。
音乐的教案13
课题生成:
在进行有关“马”的主题活动时,为了进一步促进幼儿加深对马的认识,我结合了二胡独奏曲《赛马》进行音乐欣赏活动,它是我国著名的民乐乐曲,不失为幼儿音乐欣赏的好教材。我将一首结构比较复杂的器乐曲诠释成特定的情景表演,让幼儿去了解它、接纳它、表现它,运用多通道参与理论的方式,让幼儿通过欣赏、律动、打击乐演奏活动让幼儿自发的投入到听、说、想、做、演的活动中来,进行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从而生成本课题。
课题名称:
骏马奔驰保边疆(大班音乐活动)
教育目标:
1、通过观看木偶表演,欣赏乐曲《赛马》,根据音乐形象和情绪,`用筷子随节拍较投入地进行表演。
2、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和提供的材料,积极探索尝试用筷子不同的敲击方式,并探讨其他乐器如何进行合理的匹配。创造性的表现自身对音乐的感知。
3、培养幼儿对欣赏乐曲的兴趣及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活动准备:四种颜色(红、黄、白、黑)的木偶马饰,二胡曲《赛马》,共四组幼儿人手两把筷子,串铃,圆舞板,小铃,实物二胡。
活动过程:
一、 情景导入
老师:在一片美丽的大草原上奔跑着四匹骏马,一匹红马、一匹黄马、一匹白马、还有一匹黑马(相继出现马饰),看----它们来啦!(两位老师手持马饰,随乐进行木偶操作)幼儿边听乐曲,边欣赏木偶表演。
二、 分析音乐,将音乐情境化。
<1>师幼讨论:刚才的'音乐听了有什么感觉?你们看到它们在干什么?幼儿回忆刚才的情景表演,讨论音乐情节。在此基础上教师小结:对,刚才小朋友看得很仔细,听得很认真。这首音乐听上去很欢快、奔放,表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群马飞奔,你追我该的动人场面。
三、幼儿根据音乐情节大胆表现音乐。
<1>教师示范随乐用筷子敲奏。
① 教师:你应该表演什么颜色的马?为什么?幼儿:我坐的是红色的椅子,就扮演红色的马。
② 教师:你怎样表演马在奔跑?幼儿1:我可以象骑马的叔叔那样挥鞭;幼儿2:我可以喊“驾——”
<3>幼儿听音乐,分组用筷子演奏。
① 教师出示小乐器:圆舞板、小铃、串铃。手持木偶马饰:刚才四匹马奔跑时,哪里发出声音?哪种乐器最象马铃声?(串铃)加在单独演奏,还是集体演奏的地方?(集体);哪种乐器最象马蹄声?(圆舞板)加在单独演奏,还是集体演奏的地方?(单独)
② 各请两位幼儿分别加奏串铃和圆舞板,全体幼儿共同演奏。
四、小结:
今天我们大家共同欣赏了我国著名的民乐乐曲《赛马》,它是由弦乐器二胡演奏的,好听吗?下次老师再次带领你们欣赏优美的二胡曲!(出示二胡实物,让幼儿摸一摸,看一看,听一听)。
音乐的教案14
活动目标:
1、在欣赏歌曲的基础上,学唱歌曲并表演歌曲。
2、初步了解套娃,知道是俄罗斯的工艺品。
3、锻炼幼儿的创编能力。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歌曲《美丽的套娃》与歌曲内容相关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出示套娃的图片。让幼儿看一看,然后说说这是什么?你玩过吗?在哪里见过?看到这个套娃你有什么感觉……
2.什么是套娃?(所谓套娃,就是娃娃套娃娃,一个套一个,外面的大,里面的小,最大的有一尺多高,最小的像黄豆粒一样大。一般是7-8个娃娃为一套,最少的有3个,最多的有30来个。)
3.让我们一起去欣赏歌曲美丽的套娃,看看那里的套娃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二)欣赏歌曲
1.教师弹唱歌曲,幼儿倾听,熟悉歌曲内容。
2.咦?套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套娃没有什么?。套娃家族里有谁呢?歌曲里一共唱到那几个套娃呢?我们再去听一遍?
3.教师弹唱,幼儿轻声跟唱。
(三)学唱歌曲
1、你最喜欢那一句?你能把这句话唱出来吗?(幼儿唱出歌曲,教师出示相关的图片)
2、幼儿没有说到的那几幅图片教师可再弹唱一边,让幼儿把它们找出了·唱出来。
3、教师弹唱,幼儿跟唱,唱完后请幼儿按照歌曲内容,把图片按照顺序排队
4、教师弹唱幼儿,幼儿根据图片内容进行演唱。
5、教师利用藏图法,分组演唱法等请幼儿演唱。
(四)表演歌曲
1、教师弹唱,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尝试创编歌曲。
2、请个别创编能力较好的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
3、教师根据幼儿创编的舞蹈进行整合4.教师弹唱,幼儿边唱边表演。
活动反思:
在轻松的音乐氛围中,导入活动的内容。结合图谱,幼儿理解歌词内容,熟悉歌曲节奏。学习用快乐、自豪的声音演唱;师幼互动、分角色演唱,激发幼儿的学唱兴趣。将问题直接抛给幼儿,引发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和着音乐三人套圈的玩法。多次尝试,帮助幼儿掌握音乐游戏三人套圈的方法。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游戏的愿望,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在会玩了的基础上增加一点点难度,创造性地发挥幼儿的表现能力,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与客人老师的互动,拉近了幼儿与客人老师的距离,给幼儿一种亲近感。
音乐的教案15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赛马》,根据音乐形象和情绪,用筷子随节拍较投入地进行表演。
2、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和提供的材料,积极探索尝试用筷子不同的敲击方式,并探讨其他乐器如何进行合理的匹配。创造性的表现自身对音乐的感知。
3、培养幼儿对欣赏乐曲的兴趣及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老师:在赛马场上出现四匹吗,看----它们来啦!幼儿边听乐曲,边欣赏表演。
二、分析音乐,将音乐情境化。
1.师幼讨论:刚才的.音乐听了有什么感觉?你们看到它们在干什么?
幼儿回忆刚才的情景表演,讨论音乐情节。
教师小结:对,刚才小朋友看得很仔细,听得很认真。
这首音乐听上去很欢快、奔放,表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群马飞奔,你追我该的动人场面。
2.再次欣赏音乐根据特定的音乐形象,创编、记忆动作顺序。
教师:四匹马是如何你追我赶的?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乐曲开始,四匹马一同快速奔跑→慢跑→红马首次领先→黄马又次领先→ 白马又跑到黄马的前面→黑马又超过了白马→红马、白马两两领先→黄马、黑马又共同领先→
一起奔跑冲刺→反复一次→到达终点,拉住缰绳“吁——”(全曲结束)
3.幼儿根据音乐情节大胆表现音乐。
(1)教师示范随乐敲大节奏。
(2)幼儿根据颜色分组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教师:你应该表演什么颜色的马?为什么?
教师:你怎样表演马在奔跑?
(3)幼儿听音乐,分组演奏。
看指挥演奏:一起走(敲)→红马敲→黄马敲→白马敲→黑马敲→两匹两匹轮流走 (两组轮流敲奏)→一起奔向终点冲刺(四组齐奏)→拉住疆绳,乐曲结束
教师:怎样使你的筷子敲得好听?
(4)探讨其他乐器的匹配。
师出示小乐器:圆舞板、小铃、串铃。
提问:刚才四匹马奔跑时,哪里发出声音?哪种乐器最象马铃声?(串铃)
加在单独演奏,还是集体演奏的地方?(集体);
哪种乐器最象马蹄声?(圆舞板)加在单独演奏,还是集体演奏的地方?(单独) 各请两位幼儿分别加奏串铃和圆舞板,全体幼儿共同演奏。
三、结束
教师:今天我们大家共同欣赏了我国著名的民乐乐曲《赛马》,它是由弦乐器二胡演奏的,好听吗?
下次老师再次带领你们欣赏优美的二胡曲!
(出示二胡实物,让幼儿摸一摸,看一看,听一听)。
【音乐的教案】相关文章:
《音乐小屋》音乐教案11-21
音乐小屋音乐教案03-24
音乐的教案01-04
音乐教案11-27
大班音乐音乐教案01-11
大班音乐教案音乐喷泉03-17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音乐喷泉》09-23
音乐小屋音乐教案4篇03-26
音乐教案《快乐的音乐会》03-26
音乐小屋音乐教案5篇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