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训方案4篇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训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训方案1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上级部门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学科性和实效性,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构建和谐课堂。
二、主要目标及任务
1.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3.上好各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人人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各学科教育之中,营造学校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构建和谐课堂。
三、具体工作和措施
(一)要搞好心理教育,首先是师资队伍建设,为了切实可行的'推进心理教育,学校将通过教师讲座(有条件聘请有经验把握心理健康教育前沿的教师)、课余阅读心理健康书籍、开展心理活动课、心理个案评比、参加学区、县、市心理健康教科研、到兄弟学校参观学习,全面提高心理健康师资队伍。
(二)通过家委会、家长会组织学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使家长逐步认识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地提高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质。
(三)认真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及心理咨询工作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时间,定期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宣传教育与辅导。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化,紧贴在校学生心理实际,通过调查、个案访谈与记录,掌握我校学生心理发展中的特点、缺点,对症下药开展面上辅导与点上追踪。上好各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完善心理健康档案。
3、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4、结合班主任工作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各班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和班会、队会结合起来,落实发展与预防功能。尝试以队会的形式、班会的内容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春风化雨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训方案2
初中班主任的心理教育应从两方面进行,一是进行青春期心理卫生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建立心理防卫机制;二是采取有效的教育和医疗措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恢复学生的心理健康。
1、进行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面向全班学生进行,它具有普及的性质,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心理的适应性并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
(1)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对青春期学生进行心理卫生知识教育,包括青春期学生心理特点的自身认识,常见的心理异常及其归因分析以及青春期性心理卫生和学习中的心理卫生等。通过这些知识教育,提高学生对心理卫生意义和作用的认识,并指导学生掌握心理卫生的措施与方法,增强学生的心理抵抗能力和自我免疫能力。
(2)正确的心理健康指导
正确的心理健康指导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①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远大的理教育学生正确的对待人生以及人生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挫折与不幸,抓住命运的喉咙,提高对各种挫折的承受力。
②指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树立良好的自我观
人的一生中,有许多因素是自己不满意的,也是自己没有能力改变的,如身高、长相以及出身家庭等。既然无法改变就要坦然接受,否则就会增加烦恼与不安。同时又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长处,要用己之长补己之短。天生我材必有用,大才有大用,小才有小用。只有正确的认识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并把自己放到正确、适合于自己的位置上,接受并力争塑造出一个良好的自我,才能减少学生的不公平感以及由此带来的自怨自哀。
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班级的社交活动与文体活动
学生心理异常中的孤独、恐惧、焦虑等都是由于青少年自我封闭的结果,有了心事不向别人诉说,得不到班主任以及同学的及时开导、帮助,就会走进情绪障碍的死胡同。因此,教师要为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校内的体育活动、文娱活动、游戏活动,校外的春游、踏青、登山、观景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精神的振奋,并且在共同的活动中加深了解,加深友谊,团结互助,多一份爱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奉献,多一份关怀,以开阔胸怀。
(3)注意教学卫生中的用脑卫生
当代中学生许多心理异常都是由于过重的升学压力以及不合理的用脑造成的。班主任应把指导学生用脑卫生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日常工作。指导学生用脑卫生首先要指导学生合理用脑,劳逸结合。其次要提出与学习能力相符合的期望值,既不能期望值过高赶鸭子上架,使学生疲于奔命,由苦学变厌学,也不能放弃部分差生,使他们感到自己是社会的弃儿,从而受到心理上的伤害,产生反教师、反学校,甚至反社会的心理。第三,要注意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宽松和谐的班级学习心理气氛,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掌握知识,以发挥大脑的最优学习功能。
(4)加强青春期心理卫生的教育
让学生了解自身的结构,生理发育特点,了解性生理、性心理的基本知识,以改变学生对性和性欲愚昧无知的状况。消除学生对生理、心理变化的恐惧、焦虑、性神秘感与性探究心理,并对学生进行性道德观念教育和性角色培养,使学生能正确对待性欲并克制性冲动,消除性幻想,增强性意识,使学生自尊自重,作自己的主人。
此外,班主任要与家庭建立联系,建立家庭——学校——班级教育网络。经常与家长建立联系,并对家长进行科学教育方法指导,以保证家庭科学育子以及与学校的配合,一旦出现问题,及时与班主任联系,双管齐下,共同帮助学生。
2、进行心理辅导
初中班主任和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了解最深,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看得最清楚。但是,有时班主任看到的只不过是一些表面现象,对学生的内心世界的真正情况并不一定了解。提供心理辅导,将班主任的“我给你们帮助”变成学生向班主任提出“我需要帮助”,让学生主动接触班主任并和班主任倾心交谈,更有助于对学生的教育。
心理辅导是班主任通过与学生对话,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咨询对象提供帮助与指导,以消除学生的'心理矛盾或缓和其心理冲突,提高学生心理适应能力,以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并预防、矫正心理问题的一种手段。班主任的心理辅导应当面向全班学生进行,但也是一个学生主动寻求帮助的个别教育方式。
班主任经常与学生进行接触,对学生了解颇深,对学生辅导后便于及时把握住学生心理脉搏,将出现的问题与前后的发展、学习、生活的经历结合起来动态的了解学生,以便采取更有效的综合教育措施,为学生创设更好的环境,使学生健康成长。也正因为班主任对学生太了解,可能会出现先入为主的片面认识。特别是某些与班主任有情绪或行为对立的学生,更不想把心事透露给班主任,这将违背心理辅导愿望。因此班主任要开展心理辅导必须注重以下修养:一是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二是要成为学生心目中佩服的教师;三是要具有与学生心理沟通的能力,课堂上是教师,课下和学生是朋友,经常与学生接触,获取学生的信任,学生有了问题愿意将问题告诉班主任,并希望得到班主任的帮助。否则,班主任处理不好权威与民主的关系,把学生放不到平等的位置上,则会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此外,班主任要注意为学生保密,尤其是学生不愿让别人知道的或有损学生声誉和形象的事,教师决不能透露半点,也不能因之对学生印象不良或心存偏见。最后班主任发现学生的问题后还要主动找学生交谈,可以诱导学生,但不能凭借自己是班主任而强制学生,应当给学生创造一种气氛,使学生有安全感,坦诚而信任地表露自己的心迹。
3、进行心理训练
心理训练是指班主任有意识的运用有关心理学知识,使学生的心理品质得以锻炼而优化的过程。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训练的任务有三个方面:其一是为了巩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里所学的有关知识,将有关知识通过反复运用、练习、内化为个体的心理品质;其二是通过训练,解决在某个年龄阶段,某校、某班普遍存在的共性心理问题,如独生子女的意志薄弱、性格缺陷,以及某班学生中存在的厌学倾向等;其三是通过训练,以预防、矫治学生个体身上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训练的方法颇多。广义的说,所有心理品质的培养过程都是心理训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运用的一切方法都可以认为是心理训练的方法。当然,需要培养的心理品质的内容不同,训练的具体方法也有所不同。例如,智力训练,可以用“工具强化课程”、“儿童哲学课程”等;创造能力训练,可以用“暴风骤雨联想法”、“摆脱常规法”、“假想性推测法”、“物体功能替代法”等;情感的培养,可以用“认知切入法”、“爱的操练法”、“审美建构法”等;意志品质的培养,可以用“耐挫折训练”、“自我调控训练”等;不良心理品质的训练,则可以用“松弛训练(放松疗法)”、“系统脱敏法”、“奖励法”、“厌恶法”、“模仿法”、“示范法”、“肯定性训练(社会技巧训练)”、“角色扮演”等不同的训练方法。
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训方案3
一、研究前准备
1.研究对象的选择。行动研究注重行动者与研究者的合作,强调研究者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为了保证行动研究的效果,我们选择了与心理教师配合度较高的班主任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同时在班主任工作年限方面进行有意的筛选,从三个年级共选出八位班主任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从事班主任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下的有2位,在10—20年的有4位,有20年以上的班主任有2位;班主任年级分布为高一年级3位,高二年级2位,高三年级3位,以实现课题组成员在年龄、经验上的优势互补。
2.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本研究在积极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学习型组织等理论指导下,着眼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以长治一中八位班主任为研究对象,这八位班主任和三位心理教师组成研究团体,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培训载体,运用行动研究法、参与观察法、调查研究法等方法,积极开展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研究,注重研究者与行动者的合作,主动容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实际工作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不断改进实际工作,提高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与能力,构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二、研究的实施与成效
1.第一阶段、构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本阶段研究主要以彼得·圣吉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理论为指导,在分析各年级高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面向班主任具体开展了三方面培训。一是研究初期,课题组为班主任列出培训学习资料,定期组织班主任集体学习、交流、研讨,以丰富他们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进而改变班主任的心智模式;二是围绕“高中生身心发展特点”,组织班主任开展了集体研讨,对学生进行了调查、访谈,并查阅了相关资料,最终形成了每个年级6个主题,共18个主题54节课组成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三是课题组以心理教师为主体编写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在教学中积极实践,而班主任主要参与听课、磨课等工作,旨在引导班主任进一步了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帮助班主任从课程研究者到课程实施者的角色转变,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在课程开发、计划、实施和评价上拥有高度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四是心理教师通过一周一次的班主任例会,讲解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学生咨询案例,丰富了班主任的心理学知识,进一步引导班主任从“管理学生”到“指导学生”的角色转变。
第一阶段研究结束时,课题组对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出课题研究三点突出成效:一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班级学生行为和人际关系明显改善;二是参与课题研究的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得到明显提高;三是初步构建了每个年级六个主题,每个主题三节课共54节课,组成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2.第二阶段、推动“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
课题组在认真总结了第一阶段研究成效和不足的基础上,对研究工作做了相应的调整。首先,以心理教师为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转为以班主任为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课程内容,进一步提高课程的系统性、操作性、实用性。同时,为了验证第二阶段的研究效果,课题组增加了学生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学习时间管理问卷和中学生人际关系量表,对实验组A(每个年级抽取两个班级,以心理教师为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实验组B(每个年级抽取两个班,以班主任为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对照组C(每个年级抽取两个班级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的班级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进行了前后测,为第二阶段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研究的实施阶段,针对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不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性不高,对心理健康教育角色认同感低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经验缺乏等问题,课题组具体开展了四方面的培训工作。一是通过课题成员的集体研讨,总结出高中班主任工作中常涉及到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辅导技巧,围绕这些内容,面向班主任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丰富了班主任心理学专业知识;二是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方法,采用专题工作坊的形式,开展“教师心灵成长沙龙”,增加了班主任的积极心理体验,促进了班主任个人成长,提升了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胜任力;三是课题组以“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组织班主任开展交流研讨,促进了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角色的认同,进一步强化了班主任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预防者、维护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定位;四是以八位班主任为主,隔周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实践中促进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的积累。
第二阶段的研究巩固了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并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通过培训班主任掌握了更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心理辅导技术,具备了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并且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中,加深了自身对课程的理解,积累了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经验。研究的数据分析显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有显著提高;实验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提高明显;班主任为主与心理教师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同等的干预效果。
三、研究的'建议
1.加强理论与技能培训是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研究初期,我们发现许多班主任已经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大部分班主任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缺乏专业的理论与技能,一些班主任老师虽然在大学里学过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但对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比较陌生。本次研究,经过两年的专业知识,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心理学专业理论、心理辅导技术的学习,课题组班主任积累了较为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这为第二阶段班主任为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了知识保障。正如一位班主任说到:“学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我发现心理健康教育并不难,很容易掌握,也很实用”。为此,在实际工作中,加强班主任理论知识学习、操作技能训练、案例分析和实践锻炼,接受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教育、人格塑造教育、智能开发教育、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耐挫折教育、情绪管理教育等多方面的辅导,丰富他们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这是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
2.促进班主任角色认同是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动力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个性的塑造者”“心理健康的维护者”。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能否以科学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将对整个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班主任要同时扮演很多不同角色,也常会出现角色错乱现象。为此,要进一步明确并细化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具体职责是非常必要的。具体来说,班主任要在班级中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者、鼓动者的角色(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和发动心理健康教育);规划者、组织者(制定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学生心理素质发展评价)、参与者、示范者(要以自身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影响学生,为学生营造健康成长的乐园)等角色,班主任对心理健康教育者的角色认同和角色定位,有利于班主任有效地处理自身的角色冲突,也有利于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3.积极实践是提高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重要途径
班主任要积极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如积极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主题班会,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心理健康辅导技术指导学生成长等,在教学实践中体验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和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的信心。同时,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困难和压力重重,面对这些,需要班主任不断地学习理论,学习别人的经验,同时需要与心理教师、学生不断交流和总结,对课程设计和实施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方案,对课程效果分析等等,正是这样的较为复杂的实践工作,锻炼了班主任,提高了班主任的分析问题能力、计划能力、组织实施能力、决策能力、协调能力、研究能力等。
4.争取学校行政支持是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力保障
在课程推广的开始,研究者通过向班主任进行课程介绍,由班主任自愿参与,效果不佳。之后借助学校政教处的力量,由政教处下发班会通知并进行相应的监督,督促班主任在班会时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实施不但得到了量的保证,一段时间之后,班主任开始向心理教师询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细节,班主任逐渐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接受并积极实施。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推广方面,学校的行政支持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大部分班主任不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下,行政支持就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推广的有力保障。
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训方案4
一、培训目标
为提高我校骨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心理咨询能力和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能力,促进他们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培训中更好的发挥其带头作用。
二、培训意义:
1、促进校内师生的身心健康,构建和谐校园。
2、有利于了解全校师生心理健康状况,防患于未来,构建安全校园。
3、提高学校素质教育水平,提升学校办学品味。
4、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疏导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减少长期教学所造成的疲劳感,帮其获得动力和幸福感。
5、提高教师的心理应用能力和沟通能力,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采取相应的沟通技巧和教学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以及学习上所遇到的问题。
6、帮助教师解决长期以来形成的心理上所遭遇的困惑,树立良好的形象,以积极的`姿态影响引导学生向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三、培训内容:
1、教师心里减压
2、如何克服教师职业倦怠?
3、如何识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4、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技巧
5、教师人际关系疏通
四、培训形式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只有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素养,才是有源之水,教育学生才会产生正确的积极的影响。学校可利用教师继续教育的机会,有选择地选学习一些理论书籍。
2、在教师中普及心理卫生知识。
做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首先,教师必须是一个专家。每一个教师必须重视这个问题。多取它山之石,多加强自我修养,多关注心理卫生知识,这样才会发现并及时诱导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
3、开展针对教师的心理咨询活动。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为软环境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心理健康的老师往往营造和谐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相反,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往往会直接危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如老师的恶意,专横的态度,不妥的言行,这些都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健全的人格。一个健康的教育,必须有健康的老师。学校应重视对老师的心理健康的咨询活动,了解老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疗治教师的心理。
4、重视优良校风、班风的建设。
营造平等民主的心理氛围。学校大力提倡学术民主、教学相长,鼓励教师和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师生关系既为师长,又为朋友;既是领导,又是同志。学校要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个老师和同学。倡导团结、合作、互助精神。一个积极健康向上、团结合作互助的才是有战斗力的集体。一个学校形成了上下一致、互尊互爱、互帮互助、精诚合作的
校风班风,那么,学生也就会形成与之相应的心理品质。所以,学校和班主任、老师都要在这方面作文章。
培养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学校中学生敢说敢想敢做,还要求教师和学生都是遵章守纪的楷模,做致合理奖惩,形成有章可依,有章必依的良好风气。
5、我校广播站每天中午有一期《心理健康讲座》栏目,心理老师给播音员提供稿件,播出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等内容。这种形式听众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6、加强心理健康科研工作
动员全体教师参与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科研中来,通过理论学习、问题讨论、工作研究、经验总结、案例剖析、典型分析等方法、引起大家对心育工作的重视,逐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为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的实践与探索打下坚实的思想认识基础,积极倡导学习之风、反思之风、研究之风,让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再回到实践中去,反复循环,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渗透的大环境。教育科研将成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动力,不断推动着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向进一步发展。
7、培训将采用面授和网络辅导、实践演练、实践作业等多种形式开展。
8、全校在职老师利用教研组会时间,集中或分散学习。
【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训方案】相关文章:
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训方案01-24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方案03-22
初中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训方案01-02
心理健康培训方案02-18
心理健康培训方案06-18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方案01-24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方案06-03
(精)心理健康培训方案06-18
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训心得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