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案

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案

时间:2023-01-24 18:33:27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案

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懂得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知音。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懂得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知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古筝曲《高山流水》、《知音》。

  教学流程:

  一、设疑 板书“知音”

  1、同学们,走进课文之前,让我们闭上眼睛进入音乐殿堂,仔细聆听来自高山流水的天籁之音。

  请同学们谈一谈你从乐曲中听懂了什么?

  我们从曲子中没有听懂什么,可是有一个人却能听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知音》,感受这优美旋律背后的动人故事。

  2、板书课题《知音》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 感知“知音”

  1、请同学们把书打开71页,在我们读课文之前,请同学们朗读阅读提示,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1)怎样的人才能算是知音呢?

  (2)你有知音吗?

  了解了学习任务,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文,检查学生是否把句子读通顺了,并及时纠正字音。

  3、同学们,课文我们读了两遍了,相信你们已经与文中的生字成为了朋友,谁愿意领同学们一起读一读。(大屏出示生字)

  4 、 我们已经与生字成为了朋友,相信这次你再读课文,一定会通顺、流利、有感情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是( )的知音,

  你对俞伯牙和钟子期有什么了解?

  俞伯牙:晋国的上大夫,是著名的琴师。

  钟子期:是一名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

  三、再读 领悟“知音

  1、他们是怎样成为知音的?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寻找问题答案,

  2、学生朗读相关的段落、语句。

  3、根据句子学生展开想像,教师适时指导重点句子的朗读。

  (①真好啊!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②真美啊!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

  既然又好又美,就请你美美地读出来吧!

  师:正是由于钟子期听懂了俞伯牙的'琴声,所以俞伯牙高兴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

  师:俞伯牙终于找到了让他等三十多年,也寻觅了三十多年的人,此时俞伯牙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

  师:俞伯牙十分兴奋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

  师:看着这个不起眼的樵夫,俞伯牙百感交集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

  4、其实,同学们想一想,听俞伯牙弹琴的人还少吗?为什么他见到钟子期会这样激动啊?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寻找俞伯牙遇到钟子期无比激动的原因。用笔圈画出问题的答案。

  蕴藏在琴声中的心情被谁听出来了?(钟子期)

  师:是啊!钟子期不仅能听懂俞伯牙的琴声,更能听出他琴声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学们试想一下,如果俞伯牙的琴声是哀婉的,那钟子期就能知道他现在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悲伤难过忧伤)

  师:如果俞伯牙的琴声是欢快的的,那钟子期就能知道他现在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开心、高兴、兴奋、快乐)

  师:钟子期是最了解俞伯牙的人,他才是俞伯牙的(知音)。

  师:同学们,你们说一说什么样的人能被称为知音呢?

  (喻意:懂得你的心意,最了解你的朋友、知己就是你的知音。)

  师:刚才我们说的不仅是这个词的由来,也是这个词的表达的意义。在钟子期之前,俞伯牙有没有遇到能听懂琴声心意的人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一个“从来没有”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代琴仙的孤独寂寞。

  根据资料记载:37岁时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试想一想,当他遇到既能听懂琴声,又能懂得他的心意的人。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四、升华 体会“知音”

  1、来之不易才更显珍贵,所以俞伯牙无比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正所谓“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虽然伯牙当时已是一位朝廷官员,而子期只是一个砍柴的樵夫,但是凭着对音乐的心有灵犀,凭着志趣的情投意合,他们结为了知已并结拜为兄弟。当俞伯牙得知钟子期去世的噩耗时,他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圈画相关的语句。

  2、你感受到俞伯牙的悲痛了吗?从哪儿感受到的?读一读。

  这种场面让我们也忍不住要落泪了,同学们,除了悲痛,我们从俞伯牙摔琴的动作、和他再也不弹琴的语言中还能感受到什么?

  (绝望)

  师:再也找不到这样的知音了,这是何等的绝望呀!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出示课件”正是这样才留下了 “千金易得,知音难求”的千古的慨叹。

  师:同学们,你有知音吗?

  孔子说:“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让我们多与正直、诚实、博学的人交朋友吧!最后祝你们都能找到与自己知心的朋友。

  五、拓展 珍惜“知音”

  1、出示拓展短文《李白与杜甫的友情》,生自由阅读回答课后问题。

  关于知音的故事太多太多,唐代诗人李白与杜甫的友情,可能是中国文化史上除了俞伯牙和钟子期之外最被推崇的了。请同学们读一读阅读材料《李白与杜甫的友情》读后把文章补充完整。

  2、出示《如梦令》学生读后谈感受。

  同学们说得可真好。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小令。(大屏出示)

  3 、 推荐“八拜之交”的故事。

  古代有“八拜之交”。 一般人都认为八拜之交是行八次下拜之礼,但其实这八拜,拜的是八份感天动地的友情典故。(大屏出示)

  在这些典故中,有我们敬重的十七位古人,更有舍得我们去深思的情谊与诺言;最重要的是它让我们懂得了该如何对待自己亲密的朋友。请同学们课下认真阅读,有时间的时候我们再做交流。

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字,会写6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默读课文,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船,还希望有哪些船。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生活中我们应不断地探索。

  教学重点:

  1、了解船的发展演变过程,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不断探索。

  2、会认4个字,会写6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发挥想象,了解船的发展演变过程,培养学生发愤学习、不断探索的。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师生收集各种船的图片。

  2、字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教学投影片(或挂图)。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外出旅游或走亲戚时,都坐过什么样的船呢?介绍一下吧!

  2、学生自由交流。

  3、出示图片,体会船的多样与作用。

  4、: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国防、经济等方面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那么,船最初是什么样?它又是怎样发展变化而来的呢?我们一起学习第17课:船。(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听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

  2、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简单概括课文内容或说己的感受。)

  3、轻声地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在字词句和课文内容方面,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4、交流朗读收获,互相质疑解疑。

  读准字音:树干(ɡàn) 扁(biǎn)平 潜(qián)水艇

  理解意思:(出示相应的教学投影片)

  蒸汽机: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往复式动力机械。

  军舰:列入海军编制,用于完成战斗任务和保障任务的战斗舰艇和特种舰艇。现代军舰一般装有导弹,火炮,鱼雷,水雷,反潜武器和其他兵器。有的还载有作战飞机和直升机。

  油轮:专门用来运送石油的轮船。

  潜水艇:利用水容器装水排水,随着水的装和排,潜水艇也随之沉和浮。

  庞大:巨大。

  豪华:特别华丽堂皇。

  同桌互读课文,说说船的发展演变过程:

  树干——筏子——独木舟——帆船——汽船——军舰、油轮、潜水艇……

  三、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要求认写的字:稳、歪、扁、棍、喷、舰。

  2、读一读,给生字组词或说话。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稳:左右结构,左边是“禾”字旁,右边是“急”字。

  歪:会意字,“不正”为“歪”。

  扁:“遍”字去掉走之儿。

  棍:形声字,形旁为“木”,指“棍”是“木”做成的;声旁为“昆”,与“棍”韵母相同。

  舰:形声字,形旁为“舟”,指船;声旁为“见”,与“舰”同音。

  喷:与“愤”比较,“有心真气愤,有口能喷水”。

  4、试在田字格中练写两个。指名板写、、再写。

  5、出示词语,读一读,记一记:漂流、平稳、扁平、借助、豪华、娱乐、庞大。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用表格或者图画的形式把船的演变过程表现出来。

  2、读记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随文识字的情况。

  2、出示卡片,开火车认读,大面积检查生字词语认读情况。

  生字:稳、歪、扁、棍、喷、舰。

  词语:漂流、平稳、扁平、借助、豪华、娱乐。

  3、对照自己设计的表格或图画说说船的演变过程。

  二、朗读课文,感悟理解

  1、自由读课文,思考:船在各个不同阶段,分别有什么优点和缺点,人们为什么要改进它?

  2、交流讨论:

  树干:简便易行,但不平稳。

  筏子:不容易翻,但走得慢。

  独木舟:快、安全、还可以放东西。

  装上船桨:使船走得更快,但要用手划,比较费力。

  帆船:借助风力跑得更快。

  轮船:把桨装在船上的大轮子上,不需要风也能走。蒸汽机带动轮桨,速度更快。

  现代的轮船:豪华的客轮——庞大的货轮——军舰、油轮、潜水艇……

  3、分角色表演:分别请几个学生演不同阶段的船。

  4、如果你是一艘豪华客轮,见到最初作为船的那段树干,你会说些什么呢?

  三、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船?你还希望有什么样的船?根据你的需要想一想,动手设计并画下来,再向大家介绍它的特点和作用。

  2、从船的发展演变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船的发展演变过程是人类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应该努力学习、不断探索。)

  四、巩固练习

  1、你注意过身边的事物吗,它们也像船一样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请你举例说明一下。如:书包、文具盒、自来水、电铃等等。

  2、选择你喜欢并且熟悉的一种事物,想想它是怎样发展变化的,然后写下来。

  五、实践活动

  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船,还希望有哪些船,为什么。

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案3

  第一课时

  复习目标:

  1、复习掌握第一、二单元的生字生词,巩固古诗中单字的理解,会用“犹如”“仿佛”“宛如”“像”造比喻句。

  2、重点了解背诵情况,要求能背诵第一课、第三课、第五课和第七课以及第六课部分内容、练习中读读背背的内容。

  3、加强阅读理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4、能把句子补充完整,能修改病句。

  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2、同桌互批

  3、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巩固古诗中单字的理解

  1、出示古诗句。

  2、指名说说这几个字的意思。

  3、写一写。

  4、教师检查评价。

  三、会用“犹如”“仿佛”“宛如”“像”造比喻句。

  1.读读书上的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2.模仿造句。

  3.师生共同评议

  4.书写。教师检查。

  四、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我们从小要做到讲究卫生的习惯。

  (2)爸爸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员。

  (3)看了《宝莲灯》这部电影,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说说这个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5、齐读正确的句子。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指名背诵课文。

  3、同桌互批,各自订正。

  4、出示填空:

  (1)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本学期学过的描写秋江夜泊图的诗。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概括《北大荒的秋天》课文内容的一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分析。

  1、小院的西面是花圃,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唱主角的是紫色的月季和各色玫瑰。北面有个挺大的葡萄架。夏天,孩子们在葡萄架下乘凉、下棋,大人们在这里看报、休息。一只只蝴蝶上下飞舞,显得非常热闹。到了秋天,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院子的东面种着几棵高大的白杨,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院子南面是一片碧绿的小菜园。地里种着黄瓜□茄子□西红柿□还种着绿油油的青菜□一眼看去,个个漂漂亮亮,惹人喜爱。

  1.填空。

  这段话是按________ 顺序写的。先写小院西面是________ ,北面_________ ,院子东面种着____________ ,南面是__________ 。其中写得最多、最详细的是___________ ,这段话中的第_____ 句到第_____句,都是写这里景色的。

  2.读句子,想想带点词的意思,给合适的说法打“√”。

  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这句话写了:

  ①葡萄长得多,有时香味会使人像喝醉酒一样糊里糊涂。……( )

  ②葡萄不但长得多,而且香味使人陶醉。………………………( )

  ③葡萄成熟了,很可爱。…………………………………………( )

  3.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高大( ) 热闹( )

  4.照样子写词语

  绿油油____ ___ ___ ____ 漂漂亮亮___ ____ _____ __

  5.用“”划出打比方的句子。

  6.给文中画□的地方加上标点。

  7.文中的“青菜黄瓜茄子西红柿”总的名称是()类。

  七、复习作业

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会认“屠、苏”等2个字,会写“旧符”等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屠苏”“曈曈日”等一些生僻字词的意思,明白本首诗的大意。

  4、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学过程

  一、走近生活,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一组春联和春节过年的画面)。

  2、同学们,你知道春节指的是农历的哪一天吗?(指名并板书:正月初一)这一天在古时候又叫做“元日”(板书:元日)“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3、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的题目就叫作“元日”,请大家一起来读题。

  4、作者简介。王安石,生于天禧五年(西元1021年),卒于元佑元年(西元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宋临川人,汉族。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在北宋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长于说理与修辞,善用典,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亦有情韵深婉之作。著有《临川先生文集》,谥号“文”。其政治变法对宋初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你们平时学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2、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

  3、检查交流情况。

  屠苏

  (1)指名朗读,师生评价,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注意读准平舌音“苏”。

  (2)交流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教师评议,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的注释。

  元日:农历的大年初一。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屠苏: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仪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诗中指“天刚亮时”。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茶、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演变到现在,人们大多会用对联贴于大门上。

  (二)识记字形,书写生字。(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旧符。

  1、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形声字结构:符。

  “日+丨=旧”。

  2、观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

  “旧”左窄右宽,“符”上窄下宽。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学生熟读课文: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

  三、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一)回忆生活,说说“春节”

  1、春节是个喜庆的节日,能说说你们是怎么过的吗?

  指名交流,教师适当引导:说说自家或见过别人家怎么过节。

  A:放鞭炮(引导学生知道人们大多喜欢在大年三十晚上12点放鞭炮,目的是告别旧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B:吃年夜饭,喝洒庆祝(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新起点的开始,预祝有一个新的、美好的未来。)

  C:贴对联(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

  2、教师归纳:根据同学们刚才提供的信息,老师大致可以归纳出这几点:

  炮竹声声,告别旧年。

  举杯同庆,迎接新年。

  大红对联,美好心愿。

  (二)理解古诗

  1、课件出示整首诗,背景是课文插图,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2、同桌互读古诗,读后借助字典、结合插图也可以联系我们现在过年的情景交流“我读懂了哪句诗。”

  3、指名集体交流,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如:为什么贴春联?为什么放鞭炮等。

  4、理解全诗的意思:同桌互说,指名说说,师生评议。

  5、诵读古诗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2)作者的心情出是一样的,从他写的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也可以从这幅插图中看出来。请你试着把诗中欢快、喜庆的场面读出来。

  (3)自由读、指名读、评议、男女生读、齐读

  (4)谁已经能背了?(指名背诵)

  四、联系“元日”,迁移学习

  1、作者描写元日中的喜庆场面,主要抓住了哪些事物?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在一开始贴的句子旁板书:“爆竹”“屠苏酒”“桃符”)(板书:爆竹屠苏酒桃符)

  2、小结、介绍:同学们一定发现了,从古至今,过新年的方式没有太大的不同,只不过一些叫法不同而已,比如,现在我们叫“春节”,面古时候叫——“元日”,也有一些物品经过时间的推移而简化了,比如“爆竹”简化成现在的——“鞭炮”、“桃符”简化成现在的——“对联”。像这种从古时就有,并世代流传下来的节日,我们称为“传统节日”。

  3、你还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简单说说节日的主要活动。(课件出示:中秋、端午等节日简介)

  4、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五、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1、(课件出示):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板书带节奏标志的古诗《元日》)

  2、指名朗读。学生自由评议。

  3、教师小结:读古诗应该抑扬顿挫,还应有感情。

  4、教师范读,指名读,指名领读,学生齐读。

  5、自由读,练习背诵。

  六、检查背诵,体会感情。

  1、我们今天学的这首《元日》,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我真想读读这首诗啊!(范读——练读——指名读——师生读)

  2、抽取学生检查背诵,学生一起背诵。

  (1)“元日”这个名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而“春节”是人所共知的,以“春节”引入,不但学生感兴趣,而且帮助了学生理解诗题。

  (2)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体现部编版教材多元识字的理念。对重难点生字的书写指导,培养学生爱写字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为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

  (3)本处设计这个让学生说说现在人们怎么过春节,帮他们理解诗中的“爆竹”、“屠苏”和“桃符”这几处词。其实是为了理解诗意作铺垫的,主要是为了古今时候,人们过春节的方式没有太大的区别,说出了这些,这首的字面意思也就明白了一大半了。

  (4)鼓励学生小组合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相互合作、探究的意识。

  (5)语文应该是在生活中学习,又服务于生活的,联系“元日”,迁移学习,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一个进一步的了解。

  板书设计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放爆竹,饮屠苏酒,贴桃符。

【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第一单元教案01-17

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教学计划04-28

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的教学计划11-14

第一学期小学语文个人总结02-25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语文园地一》09-27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01-31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03-11

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教学计划01-16

三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