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知道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角都是直角。
2.通过画一画、找一找、拼一拼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进入课堂,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感知四边形的特征,能判别四边形。
教具、学具:课件一套、三角尺、四边形、格子纸等。
教学过程:
(一)感知四边形的特征
1.认识四边形。
(1)师:(板书课题)看一看,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你见过四边形吗?你认为它是什么样的?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长方形、正方形等四边形的图片。
(2)出示下列学生没有说到的图形。
师:那这个是四边形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四条边,四个角。)
2.判断四边形。
(1)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图形,请你判断一下它们是四边形吗?(书第35页中的图形补充4个图形,用课件展示。)
说说为什么不是。那你觉得四边形光有四条边行吗?是怎样的.四条边?(补充板书:直的。)
(2)你有没有办法把这些不是四边形的图形改成四边形?(根据学生回答课件中操作。)
(二)寻找四边形
1.找生活中的四边形。
师:同学们真能干,经过你们的修改,这些图形都成了四边形,那请你们找一找在你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也是四边形的。请你摸给大家看。
2.找主题图中的四边形。
师:其实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你看这是一幅校园图,你能从中找到四边形吗?(课件出示,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的四边形用红色闪一闪,提取出来放在屏幕的右边。)
(三)小结: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的四边形,那么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呢?(多指名学生说)
(四)四边形分类
1.指导分法。
师:虽然这些都是四边形,可它们的样子还是有些不同的,你们看,这是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菱形,这些都有自己的名字,而这个是任意四边形(在黑板上边指边说)。接下来请你们拿出练习纸,你能按一定的标准给这些特殊的四边形分分类吗?先想一想你打算怎么分?需要什么工具吗?
练习纸:
根据学生回答师:你可以用三角尺的直角去比一比这些角的大小(板书:比),你还可以用尺量一量它们的边长(板书:量)。
2.小组合作进行分类。
师:下面就请你们分类,老师先给你们一些建议。(课件出示)
友情提示:
1.请你选择好工具,定好分类的标准。
2.分类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
3.四人小组交流,说说你分类的理由。
4.推荐一名同学发言。
3.反馈、交流。
各组派代表发言,(实物在黑板上移动展示)说说分法,并说明这样分的理由。
(1)按角分:长方形、正方形一类(四个角都是直角);
菱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一类(没有直角)。
(2)按边分: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一类(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梯形一类(对边不相等)。
(3)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一类(对边相等);
正方形、菱形一类(四条边相等);
梯形一类(四条边都不相等)。
4.小结:师:你们分的好极了,都非常有自己的想法。那么我们再来确认一下,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
(五)画四边形(书第36页做一做2)
师:我们已经会认四边形,还会根据它们的特点进行分类,接下来我们来画一画四边形,你觉得怎样才能又标准又快的画出这些四边形呢?需要老师给你们提供什么工具吗?(尺、格子图)请你们把这6个四边形都画一画,一边画一边想一想,这些四边形有什么不同。
实物投影展示,讲评。
你觉得这些四边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长方形、正方形有四个直角,长方形的对边一样长,正方形的四条边都一样长;梯形有两个角是直角,但它的四条边都不一样长;菱形的四条边都一样长,但它的角不是直角;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一样长,但它的角也不是直角;还有一个四边形它的四条边都不一样长,四个角也都不是直角。)
(六)拼四边形
师:太棒了,你们把这些四边形看的非常透彻了。信封里有一些四边形,我们来看看有些什么,请你们四人合作,选几个拼成一个四边形(信封材料准备)。
信封里的四边形:
交流、展示。
还有不同拼法吗?
(七)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太强了,老师佩服你们,在这节课里,你们认识了什么?它是什么样的?还知道了它的哪些知识?四边形还有很多知识,我们以后再学。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逐步培养估算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同学们知道,在偏远山区有很多贫困的学生,今天我们要搞一个活动,为希望小学捐献书籍。
二、探索新知:
1.出示:华夏小学同学捐出576本故事书,送给6所希望小学,平均每所小学分到多少本?
2.试着列式解决。
3.估计商是多少,在小组内说一说估计的过程。
4.列竖式计算,引出被除数百位上的“5”比除数“6”小怎么办?
5.学生独立计算,在小组内交流计算过程。
6.全班交流,讲清算理。
7.进行验算。
三、拓展应用:
试一试:
1.如果把这些书送给4所希望小学,先估计平均每所小学分到多少本,再算一算。
2.王老师有100元,最多可以买几盒拼图,还剩多少元?
四、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一、学生情况分析及改进提高措施:
学生们经过两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简单的抽象概括能力,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了独立思考和与人沟通、协商、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了探究问题,并能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问题,还能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理解问题的能力,还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所提高,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打得也比较扎实,对数学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合作学习,实践活动等学习内容尤为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多设计一些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经验。
在数学知识上已经掌握了两步计算式题和有余数的除法,还有统计知识,并学会了辨认八个方位;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加、减法;还掌握了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的实际长度和简单的换算以及实际测量,并能用以上这些相应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总之,这些技能和知识点都为本学期进一步学习新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爱学数学的热情,以及对数学的`感悟能力会在本学期进一步得到发扬光大,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会沿着良性轨道螺旋式上升。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学生的数学活动实践为学习内容,教材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混合运算;
(2)观察物体;
(3)加与减;
(4)乘与除;
(5)周长;
(6)乘法;
(6)数学好玩;
(7)认识小数
还有一个整理复习,一个总复习。
具体特点是:
1、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动手操作与抽象概括相结合,体验乘、除法意义,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
2、在空间和图形学习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3、教材为教师留下了创造空间,可结合自身教学要求,生发新的教学设想,内化自己的教学设计。
三、总体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单元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分一分”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除法算式,体会乘法与除法的意义。
2、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会进行周长的计算。
(二)实践能力培养
1、观察物体,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
2、结合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
3、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
(三)情感与态度
1、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的学习活动中,能够感受到思考的条理性和合理性。
2、教师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让他们在感受到乐趣之外,应具备必要的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
教学难点:
商中间、商末尾有0的处理方法及笔算的简便写法格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你们估一估商是几位数。说说是怎样估计的
633=答案
6033=答案
二、探究新知
1、故事导入
师:这天孙大圣来到花果山,看到满山遍野都是仙桃,他想:这么多的仙桃,一定要带回去给猴子猴孙们尝尝,于是大圣手一挥,所有的桃子都进入大圣的手心里了。
2、被除数是0的除法。
师:现在,树上有多少个桃子?(0)
师:这时,有2只小猴子玩累了,来摘桃吃,你们说说平均每只小猴能分到几个桃子?(0)你是怎样做出来的?(02=0)
师:又来了两只小猴子,这些猴子能分到多少个桃子呢?
(0、04=0)
师:要是再来一只呢?(0、05=0)刚刚是4只,那要是再来4只呢?(0、08=0)
师:看到这两个算式,你还能说出类似的算式吗? 同桌互说一个。
师:好,看到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0除以任何数都得0)
师:你真了不起,其他小朋友看到这个结论你又补充吗?(0除以任何不是0数都得0)
3、商中间有0的除法、
师:这四个小猴子没吃到桃子闷闷不乐的回家了,大圣看到他们那么失望就拿出了408个桃子,谁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平均每只猴子能分到几个桃子?)
师:瞧,你提的问题和大圣的一样,真了不起!这道题你会做吗?你是怎样列式的?(4084=)结果是多少?(102)你是怎么算的?
重点引导学生用列竖式方法解答。
独立解决后,同教师板书对照,比较两个竖式不同之处,说说自己的`观点。
师:咱们看看结果和口算、估算商的位数都一样吗? 看来估算是可以检验我们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的!
[师:你们都太了不起了,老师这有两道题你们有信心做对吗?
6033=答案
8022=答案
独立计算,指名板演。做完的同学说计算过程。
师:那看看结果和我们刚才估算的位数是不是一样。
4、商末尾有0的除法
师:刚刚的4只小猴子拿了桃子开心的走了,听说大王在分桃子,又来了6只小猴子,大圣就又拿出840个桃子,那么平均每只小猴能分到多少个桃子?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独立计算,指名到黑板上做。8406=
师:我们计算的结果和估算的位数也一样。
三、巩固练习
师:小朋友都知道孙悟空的绝招是七十二变,几个小猴子想学一学,咱们看看他们变得对吗?
6802=34
3093=13
师:小朋友你们真棒,老师这还有一道思考题,看看你们会不会,不过可不要犯和小猴子一样的错误。
思考题:哪题的商最接近150?
9066=答案
7455=答案
4804=答案
4473=答案
四、本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经验,认识24时记时法,使学生发现和理解24时记时法与12记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够对两种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换算。并能结合具体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2、过程与方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养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24时记时法,发现和理解24时记时法与12记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把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转化。
教法学法:
1、情境教学法。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有所悟,在问题情境中学有所思,在成功情境中学有所乐。
2、直观教学法。“百闻不如一见”。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供丰富的表象信息,激发学习,突破重难点,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实践操作法。学生利用学具钟对钟面进行观察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在一天时间里,时针正好走两圈,体会钟面外圈与内圈的数的关系,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理解24时计时法。
4、合作交流法。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张扬个性,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实现资源共享,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过程:
一、链接生活,初步感知
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具有两个条件,即认知基础和情感动力。课始,播放学生熟悉的“新闻联播”片头音乐,让学生说说这个节目播出的时刻,学生可能说晚上7时或19时,随机板书在黑板上,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再播放“新闻联播”,在屏幕右上角会出现的'“19:00”,让学生知道19时就是晚上7时,接着询问学生像19时这样的记时法你知道叫什么记时法吗,知道的学生可以回答是24时记时法(板书),那晚上7时呢,12时记时法(板书),初步感知两种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存在。
然后联系生活经验,说说生活中还在哪见过24时记时法,通过老师的收集演示,了解在一些公共场合,一般都要用24时记时法,使学生认识到24时记时法简捷明了。从而导入新课,激起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
二、实践探索,自主建构
1、一天从什么时刻开始。
首先让学生讨论一天从什么时刻开始,出现争议后,课件出示央视春晚倒计时的场面,当我们倒数到1的那一瞬间,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秒针都指到了12,这个时刻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新的一年开始了,新的一天开始了。让学生了解一天的开始,在24时记时法里记作0时,12时记时法里记做夜里12时。
2、学生动手拨钟感受一天的作息时间,知道在一天里时针正好走2圈,一天有24小时。
3、课件演示,感受一天的24时
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随着钟面的变化,周围环境的变化,让学生整体感受一昼夜从0时到24时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探索24时记时法的记时规律,强化对0时的理解,知道今天的开始0时就是昨天的结束24时。
4、观察钟面上第一圈、第二圈分别从几时走到几时,把钟面变成两种记时法的时间轴,直观比较,引导学生发现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三、深入学习,记时转化
通过利用刚才发现的两种记时法的区别与联系,首先让学生试着把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刻,很快的用12时记时法表示出来。然后寻找规律,发现24时记时法转化成12时记时法需要分两种情况进行考虑,12时以前的不减12,直接加时间词;12时以后的要减12,再加时间词。
再学习12时记时法转化成24时记时法,让学生自己举例体会转化的方法,加深对两种记时法之间区别与联系的认识。
最后练习两种记时法的转化,从把24时计时法记录的电视节目预告改写成12时计时法,到生活中的不同计时法互换,层层递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两种记时方法,突破重点,体验成功。
四、理解应用,推算经过的时间
1、阅览时间
9:00—12:00 14:00—16:30观察图书馆中的阅览时间。看到这些,你知道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自己试着算一算:图书馆全天开放多长时间吗?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利用拨钟,结合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变化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经过了多长时间。
2、确定乘火车时刻
(课件出示:车票)从车票中你知道了些什么?小明从家到火车站要20分,开车前5分钟停止检票。小组讨论:他最晚在下午几时几分从家里出发才不会误火车?这时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火车发车时刻、加到车站所需时间和开车前5分钟停止检票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五、课堂小结,回归生活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建构,用自己的语言理解为什么叫24时记时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掌握。并在课后用24时记时法做一份作息时间表,教育学生要合理利用时间,珍惜时间,争做时间的小主人。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
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这是学生在已学过的表内除法和简单的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使学生在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用除法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以及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
2、会解决有余数的除法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教学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两位数除一位数的口算和竖式计算的方法;除法验算。
难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商末尾有0的除法。
关键: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课时:
9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25分钟
教学内容:
课本第1~2页。
教学目标:
1、理解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及其算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
2、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计算方法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难点: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平共处算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竖式的书写。。
教学准备:
小棒,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知铺垫
1、口算练习。
指名口算。
63 82 93 55
口答。
46里面有( )个十( )个一。
95里面有( )个十( )个一。
84里面有( )个十( )个一。
73里面有( )个十( )个一。
二、探究新知
1、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揭示课题)
2、教学口算。
? 理解图意,学生观察场景图,说说知道了什么,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
? 讨论第一个问题: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小组交流。
? 小棒可以演示。
? 讨论第二个问题:平均和每个女孩子买多少枝?结合实际操作让学生形成思维。也可以先让学生模仿提问。
? 归纳:先把4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即20枝,再把6枝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枝,合起来是23枝。板书:
402=20 62=3
20+3=23
3、即时训练,口答。(让学生说说算么算的)
402 603 642 555
505 804 844 363
4、教学竖式计算。
? 教师结合462说明竖式的写法,边说边板演。
? 探索算理。(步骤:除、乘、减、移)
? 思考:2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
? 小结:用竖式计算,要从十位除起,先用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再用个位上的数除,除到哪商就写在哪一位上。
三、实际运用。
1、 完成第2页第1题。(注意区别与联系)
2、 完成第2题。
让学生试做前两题,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后两题。注意笔算注意什么?以及联系与区别。
3、 完成第3题和第4题。
4、 第5题,先独立后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许学生不同的策略解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用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具准备:
正方形、实物(地砖)、题单、课件。
学具准备:
实物(地砖)、尺子。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1. 师:同学们,前两天大家已经初步认识了图形的周长,那谁能用一句话告诉老师,什么是周长?怎样求图形的周长?
2. 出示正方形。
师:请说出图形的名称。
正方形的特点是什么?
如果要计算正方形的周长,需要测量它的哪些边的数据?
师:真是一群能干的孩子,那现在林老师遇到了一些问题,你们愿意用你们学到的这些本领来帮助林老师,做一个能干、又有爱心的孩子吗?
二、创设情境,教学新知。
1. 谈话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女儿,名叫丫丫,就快满五岁了,和你们一样,她非常非常渴望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漂亮房间,所以呢,我按照装修师父的要求买了一些材料,需要同学们来帮助老师测量和计算一些数据,你们可以吗?
2.教学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A.展示实物(地砖),请生观察其形状。(板书:地砖的)
B.学生分组测量地砖边长数据,(提示:测量是尽可能的取整厘米数。)并用至少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出地砖的周长。抽生说算理,师板书。
方法一:10 +10+10+10=40(厘米)
方法二:102+102=40(厘米)
方法三:104=40(厘米)
C.全班讨论:你觉得那种方法最好记忆,最简便?为什么?
如果正方形的边长是20厘米、30厘米、40厘米呢?
由此得出:(板书)
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边长4
生齐读公式两遍,并在题单上默写。
师:边长代表什么?4代表什么?
师:要求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知道正方形的'边长,就可以求出什么?
三、 练习。
1、 基础练习。
判断题:
(1)正方形的周长等于它的边长的4倍。
(2)两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周长也相等。
(3)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周长是25厘米。
(4)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4米,边长是6米。
2、数学与生活:
丫丫的一张正方形照片,边长30厘米,要给这张照片做一个边框,边框有多长?
丫丫的正方形窗帘,边长为100厘米,给三边做漂亮的花边,需要多长的花边?如果做两层呢?
3、实践活动:
(1)学生分组用2个地砖拼大的长方形。
(2)计算其周长。
(3)请生说说想法。
(4)与原来两块地砖的周长相比,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24时计时法,能够正确辨认用24时计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能正确地进行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转化;会计算经过时间。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1. 能正确地进行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转化。
2. 会计算经过时间。
教学难点:
会计算经过时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你最喜欢看哪个电视节目?你知道这个节目的.播出时间吗?(比如学生回答“大风车”节目的播出时间是下午6:30,师板书)。
可是老师在电视报上看到“大风车”节目的播出时间是18:30,这是为什么呢?谁知道?
二、探求新知,讲授新课。
(一)认识24时计时法
观察钟面,一天有24时,在一天的时间里,时针正好走2圈。第一圈是从0时(前一天的夜里12时)到中午12时,第二圈是从中午12时到夜里12时,把第二圈的12小时按照顺序与第一圈的12小时排在一起,那么下午1时就是13时,下午2时就是14时……这就是24时计时法。
刚才同学说的“大风车”节目的播出时间是下午6:30,这是用普通计时法计时,而电视报上“大风车”节目的播出时间是18:30,这是24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在通讯、交通等部门以及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方便。
(二)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转化
谁知道“新闻联播”是什么时间播放?用24时计时法怎么表示?生答,师板书。
观察7:00 19:00 6:30 18:30,你发现了什么?
怎样将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进行相互转化?讨论。
将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就是在时刻上加上12,同时去掉表示时间的早上、上午、晚上等名词。将24计时法转化成普通时计时法,就是在时刻上减去12,同时加上表示时间的早上、上午、晚上等名词。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 P73—想一想。
2. P73—填一填。
重点讨论怎样计算经过时间?如果计算两个整点之间的时间,直接用减法算;如果不是整点,可以先算几小时,再加上经过多少分。
3. P74—画一画
(1)这几个时间都是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怎样在时钟上表示出来?(讨论)
先将它们转化成用普通计时法表示,再画出来。
(2)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养成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教育。
4. P74—练一练
重点讨论2(2)和3,怎样算经过时间?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并引入新知。
出示练习题目:篮球场是一个正方形,这个篮球场的长是28m,宽是15m,那么这个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m?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我们已学过求长方形的周长,下面,我们一起讨论怎样求正方形的周长?(出示地砖一块)
二、探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①出示情境:每块地板都是什么形状的呢?(正方形)
②“每边的长都是60厘米”,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③学生独立思考:怎样计算每块正方形地板的.周长?
④讨论交流:60+60+60+60=240(厘米);(60+60)×2=240(厘米);60×4=240(厘米)
⑤回答问题:每块地板的周长是240厘米。
⑥小结: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三、练习反馈,巩固提高
1.有一块正方形的桌布,边长是20dm,要在它的四周缝上花边,花边的长是多少分米?
2.每张桌子都是正方形,周长是32分米,现在将两张桌子拼成一个长方形桌子的周长是多少分米?3张桌子呢?
首先求出每个桌子的边长:32÷4=8(dm)
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
(1)8×3×2=48(dm)
(2)8×4×2―8×2=48(dm)
(3)8×6=48(dm)
3.用16根小棒摆出不同的长方形,能摆出几种?写出它们的长和宽。(以小棒根数为单位)(四人一组,把各种形状的图形都摆出来)
提问:这些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一些?(一样长)为什么?(都是用16根小棒摆成的)
四、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实践活动:先估计,再测量黑板面、数学书封面、自己鞋底等周围学习生活用品各面的周长。
3.课后分组测量并计算学校一个篮球场的周长。(可以使用目测、步测、工具测量等各种方法。)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地砖的周长》教案》,来自网!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1.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2.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游园
(1)出示挂图,创设情境:笑笑想参观这座小公园,有一条小路环绕着它,你们能算出这座小公园的周长吗?
(2)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4)全班交流,鼓励学生充分说出自己不同的解法,对于学生的简便方法进行计算给予充分的肯定。
(5)总结计算多边形周长的方法。
二、算一算
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2)学生组内交流算法
(3)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特别是长方形、正方形的计算方法。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1
教学内容:
课本《买矿泉水》一节。
教学目标:
1、应用连乘的计算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理解估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3、通过合作、交流,体验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连乘试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
1、口算
20×3= 0×6= 8×0= 12×8=
12×4= 22×3= 24×3= 100×4=
2、竖式计算
22×3= 320×5= 602×5=
3、口答
(1)四年级每班有学生30人,3个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2)每箱饮料3元,20箱饮料共花多少元?
(3)每箱装12瓶矿泉水,5箱共装多少瓶矿泉水?
二、情境导入、探索新知
课件出示课本第36页“买矿泉水”教学情境图,以及数学问题:运动会上,张老师给同学们买了2箱矿泉水,大约花了多少钱?
1、理解题意
提问: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提出什么问题?
2、引导计算
(1)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小组内交流各自估算的方法,教师巡视,了解各小组在交流中出现的典型做法。
(2)全班交流,展示估算方法的多样化
指名回答估算过程及结果,进行全班交流。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以下几种计算方法。
①把24瓶看成25瓶,25×2×3=150(元),所以,150元就够了;
②把24瓶看成20瓶,20×3×2=120(元),所以要比120元多;
③一箱矿泉水大约70元,两箱大约140元;
④一箱矿泉水超过60元,两箱矿泉水超过100元,但不到200元。
学生可能还有其它估算的方法,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交流时,注意引导学生解释各自估算的过程。
3、引导精算
把情境中的问题改成“共花了多少元?”,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时,教师继续引导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解法。
①24×3=72(元),72×2=144元;
②24×3×2=72×2=144(元);
③3×(2×24)=3×48=144(元);
④3×(24×2)=3×48=144(元);
⑤24×2=48(元),48×3=144(元)。
学生可能还有其它解法,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做课本第36页“试一试”第1、2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老师再指名板书,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解决问题
在这节课中我们用了估算和精算的方法解决连乘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应用这种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布置作业
“练一练”,第2、4题。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2. 能力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3. 情感目标: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教学过程:
一、讨论05=?――发现规律
1.算一算:35=( ) 25=( ) 15=( )
2.找规律:在这一组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1:都是5的乘法。
生2:第一个乘数一个比一个小1,积一个比一个小5。
师:按这样的规律05=? 全班同学高声齐答:等于0。
3.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说明05为什么等于0吗?
生1:我知道5个0相加等于0,就是0+0+0+0+0=0。
师:0是不是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呢?咱们再来算几题看看。
(师板书:03, 70, 19990)
生1:03=0。
师:为什么?
生1:因为3个0相加等于0,0+0+0=0。
生2:70=0。 3 0 7 8 生:现在我赞成第二种写法。因为_____,78=56,个位写6,向十位进5,08=0进5得5,要在十位上写5。所以0才不见了。 师:你们赞成这位同学现在的说法吗?
生:赞成。 (评析针对黑板板书,组织学生比较、讨论,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并深刻理解了一个因数中间是0的不同处理。)
二、练一练――掌握算法
师:打开课本,看看今天学习的内容,并完成练一练。
2402 3025 153 254
20xx 3205 1503 2504
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后,比较每两列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1:前两列的'第一个因数只是几个数字交换了位置,第二个因数都一样。
生2:一题是因数末尾有0,一题是中间有0。
生3: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积的末尾也有0。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
生4:后两列下一个算式比上一个算式第一个因数多了个0。
生5:因数多了个0,积也会多个0。
生6:注意0不要漏了,多了个0得数会多很多。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3
【教学目标】
一、结合现实生活情境,了解不同地区的作息时间,会看时间表,能从中获取需要的信息。
二、能独立制作自己的时间表,掌握制作时间表的基本方法。
三、在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中,养成惜时守信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会看时间表,能从中获取需要的信息。
2.在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中,养成惜时守信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音乐课上都学习过一首歌叫《时间是小马车》,大家还记得吗?
齐唱《时间是小马车》。
是啊,时间匆匆而过,我们要想有所作为就应该珍惜时间,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今天,我们就共同制作作息时间表,做爱惜时间的小模范。
二、玩中学:
1.做一做。
请你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
要求:可制作上学时间的作息时间表,也可制作休息时间的作息时间表,学生自主选择。
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展示、交流。
2.说一说。
(1)第一节课用了多长时间?
(2)第二节课什么时候下课?
(3)上午10:00同学们在干什么?
(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把完成的作息时间表在小组内展示、交流,然后结合上学的作息时间表,选择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也可以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并进行交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学中做
(1)不要求列出算式,只要结果正确就可。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可让学生借助钟面算出经过的时间,通过想一想、拨一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一场足球比赛进行了80分,到10:10结束,这场足球赛是什么时间开始的'?
三、做中得。
1.综合练习。
(1)小丽1秒跑7米,跑了9秒,小红8秒跑了60米。小丽和小红共跑多少米?
(2)小强6:00起床,6:30上学,7:10到校,小强上学路上用了多少时间?
(3)儿童游泳队测试100米蛙泳成绩,小强2分28秒,小刚3分5秒,小强比小刚快了多少秒?
(4)动脑筋,回答问题。
①几时整时针和分针重合?
②几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一条直线?
③几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直角?
④从12:00开始,时针走一圈,分针和时针重合多少次?
(这道题学生一定会十分感兴趣。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拨一拨,学生能独立完成。)
2.实践应用。
(1)实践活动。
你上学时,路上用了多少时间,在小组内说一说。
(2)一天共营业几小时?
建设银行门口挂着营业时间的牌子,上午8:00—12:00,下午1:30—5:30,算一算:该银行一天共营业几个小时?
(这道题的设计是知识的延伸,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是从7时40分上的,到几时几分下课?从上课到下课经过了多长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你增长了哪些本领?
以后,我们要按照自己做的作息时间表,按时上学、按时上、下课,并帮助低年级的小朋友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教学反思】
在计算经过的时间时,除了运用在表上数一数的方法外,学生还试着用自己能看明白的竖式去解决,提高了计算准确率和计算速度,但是有的学生总是太马虎,在分钟不够减时,借1时总记不住是60分,导致计算错误,还要加强练习。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2.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材分析:
这是在学生上学期已经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基础上,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教材利用三捆小树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探索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
与过去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加体现了数学化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的课程标准理念;更加关注了学生的知识背景及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力求使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造林对人类的好处吗?每年我们学校都要植树,那么今天我们来看一看,植树的活动中有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所熟悉的植树这一生活情境,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请你认真观察图后和同桌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一共有几捆小树?每捆有几棵?)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小树一共有多少棵?。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计这样的环节,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已经到了三年级了,已能从图中收集信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策略。)
二、解决问题,探索口算方法
1.独立解答。
学生列出算式203,然后尝试计算。
2.小组交流。
让学生结合小树一共有多少棵这个情境,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列出的算式的.含义,再说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经历探索多种算法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3.全班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得出203=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3捆,60表示一共有60棵树,学生可能想出以下计算方法
(1)203就是3个20相加:20+20+20=60;
(2)因为23=6,因此203=60;
(3)可以把20看成102,这样203可以变成106。
对于学生的计算方法,只要正确,教师就应该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设计意图全班交流体现了学生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更加方便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达到算法优化目的。)
4.解决问题。
4捆小树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请同学们先试着解决,然后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练习
1.口算。
325467
302504670
300250046700
学生独立计算,反馈计算结果。
师:上面这组算式,横行、竖列分别有哪些规律?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发现。
(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就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发现数学规律的能力。)
2.引导学生说说怎样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3.数学游戏。
教师事先准备好卡片,以同桌为单位开展游戏活动。
游戏规则:一位学生取一位数,另一位学生取整十、整百或整千数,然后两个学生都计算这两个数相乘的结果,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第3课时:练习一
教学内容:练习一第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巩固前面所得的口算乘法,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
2、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教学难点:在能够正确迅速计算的同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练习。
2、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3、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二、练习。
完成练习一的第1~6题。
1、教师组织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组织学生看图,思考,列式,计算,写答语。
第2问有学生自己提问题并解答,教室可组织小组进行交流
3、先出示题目,问学生应该先做什么,再比较,哪些题还有其他方法?
4、本题数字信息较多,问题由简单到复杂,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后再个别辅导。
5、先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然后再解答。
6、爸爸的'年龄学生计算是没有问题的,妈妈的年龄,可给与一定的提示。
三、课堂评价
你觉得口算乘法掌握得怎样,你能解决那些实际问题?
学生听算,集体订正,并与同伴交流计算的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说说计算是要注意什么。
先观察图片从中获取数学信息,然后思考问题,列出算式最后解答。
学生提出问题后自己解答,并在小组内交流。
比较大小的方法不,可先算出结果,也可观察因数的变化。
学生先观察图片,获取信息,再根据问题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解答。可以请求教师帮助。
学生弄清楚运算顺序后再解答,最后订正。
先独立思考,在完成题目。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可与他人交流自己的不足,互相帮助。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上册教案04-09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09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2-23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01-27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2-13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篇01-09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篇02-25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篇02-24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篇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