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

时间:2023-01-27 12:20:24 小学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小学美术教案模板集合九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品】小学美术教案模板集合九篇

小学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在了解解放军的生活、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优势为解放军绘制一张肖像画或场景画。

  教学重点:

  作品场景构图和色彩是否能表达出解放军的勇敢和工作的神圣方或自己对解放军的问候和情感。

  教学难点

  人物的身体比例和动态是否适当,场景是否合适。

  教学准备

  解放军生活、工作的影片资料和照片、解放军的用品实物、一张白纸、涂色材料。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1、学生分组与同伴交谈,将自己了解的有关解放军的情况和资料与同伴分享交流。

  2、每组推出一名学生将自己的资料向全班介绍。如用语言讲讲和解放军叔叔在一起的事情。

  3、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热爱解放军的情感。

  二、

  1、观看军营生活录像、照片图片、图画等。

  学生观察各军种不同的生活、工作环境。“录像里是什么兵种?在干什么?”

  交流、分享。

  2、如果让你当一天解放军,你希望干什么?

  学生模仿各种动作,学生观察,指出动作要点。

  三、

  1、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的学生绘画作品,学生谈自己的见解。

  2、如果我们要来创作一副与解放军有关的作品,你希望是什么内容的?怎样组织画面?

  3、布置作业;

  组织一副解放军题材的绘画作品,由于解放军的服装颜色的特点要注意对比色的`应用。

  4学生展示作品并描述自己的创作感想。

  施教时间:11月8-15号

  课后记

  很多学生的内心都充满了对军营生活的向往。有些孩子的家长是军人或曾经是军人也都感到很自豪。这一课也很符合这一年龄层的男孩子对军事充满浓厚兴趣的特点。

小学美术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插花》位居本单元的第二课,是在《纸花》“造型表现”之后的“设计应用”。插花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巧妙结合,最能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审美享受,很容易培养起学生对生活美、艺术美的热爱。本课选入多幅艺术插花,作品设计打破俗套,别出心裁(学生作品除外)。有的以层次取胜,典雅清纯,如“紫花水仙”;有的以野趣渐长,质朴自然,如“椅背花束”;有的幽默诙谐,耐人寻味,如“鸟窝虞美人”;还有的热烈奔放,通体灿烂,如“向日葵”。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验插花情趣,练习插花设计,了解插花的一般方法。难点是怎样使插花显得新颖,自然,有神韵。

  (二)教学目标

  ①喜爱插花艺术,体验插花情趣。

  ②练习插花设计,了解插花的一般方法。

  ③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瓶插花练习。

  二、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①前一课纸花作业。

  ②搜集多种枝叶。

  ③准备多种器皿。

  ●导入:出示多种花卉,讨论怎样用它们更好地美化生活。导入插花。

  ●尝试:教师一定量的花卉和三个不同器皿,指名若干学生分成三组,尝试插花。

  ●评述:针对三组插花,师生评述,介绍插花的`一般规则,如主次关系,高度比例,外轮廓线等。

  ●欣赏:打开教材,欣赏插花艺术,对比学生插花与专业插花的不同,进一步感受艺术美。鼓励学生自由评述,教师做生动、精当的点评,突出创意设计。

  ●合作:分组合作,正式进行插花练习。教师巡视辅导,鼓励创意设计。评述作业。

  ●欣赏:欣赏国外插花,开阔插花视野。

  三、学习建议:

  ●是否体验到插花的乐趣。

  ●能否在插花设计中表现出创意。

  ●能否在插花习作中有意识地运用一些形式原理(如比例与和谐,变化与统一等)。

小学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科学幻想画

  1、了解科学幻想画的特点及各种表现形式。

  2、欣赏科学幻想画,学习其一般知识。科学幻想画

  3、能用学过的知识表现科学幻想画。

  4、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学习科幻画的一般知识,并用学过的知识表现科幻画。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想象的同时,注重尊重科学地表现主题科学幻想画。

  教学准备:

  有关科学幻想方面的资料、VCD太空探索、学生科幻画作品等。

  教学课时:

  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会观察。边看VCD太空探索,边思考以下问题:

  人类至今为止,科学上取得了那些成就?

  观察星球的颜色。

  观察宇航员的`服饰。

  观察各种卫星的外型结构。

  画家笔下的幻想画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吗?其构图的奇特之处。

  三、学生观看VCD。

  四、以小组为单位,各抒己见,发散想象思维。

  第二、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提供给学生所要的资料,学生也可从网上寻找资料或书籍上的图片资料。

  (资料互用,相互交流。可小组间的交流、组与组的交流、师生的交流)

  三、介绍技法。

  在黑卡纸上用梦幻笔(以淡色为主)勾线。

  星球用多色油画棒画,用手拉出飞驰的效果。

  蜡笔画出主体物,背静用水彩大面积涂抹。

  宇宙用渐变色表现。色彩浓重为宜。……

  四、学生作业。

  要求:画面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画面的内容要丰富。

  着重细节描绘。

  富于联想。

  所绘场面尽量宏大,有气势。

  五、完成稿交流,开阔学生视野。互评、自评结合。

  第四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十分钟时间作完成稿修改。

  三、评价(每位学生介绍作品30秒)。

  自评+互评+点评

  从科学角度评。

  从构图上评。

  从色彩上评。

  从表现形式上评。

  从综合工具的使用上评。

  教师的点评上突出重点。

  四、用学生的作品布置教室(师生齐动手)。

小学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应知: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卵生动物的孵化过程,知道哪些动物是卵生动物。

  应会:能够展开回忆和联想,自由大胆地用绘画方式通过个人或小组合作完成一件表现小动物破壳而出时的作品。

  情感:能够体验生命诞生时的艰难和独立自主的精神,感受生命力的顽强以及获得新生的喜悦和自豪,从而更加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关注生命。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回忆与联想动物出壳的生动情景,利用多种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鼓励创新、表现出生动的画面。

  教学难点:

  表现自由性和不同动物的特点,通过欣赏、鼓励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学习材料:

  1、孵化过程的图片资料、美术教具等。

  2、铅笔、水彩笔、绘画纸、卡纸等。

  教学设计:

  一、歌曲导入。

  1:播放歌曲《小鸡出壳》。师生跟着音乐感受小鸡出壳时欢快的节奏。

  师:这首歌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情景呢?小鸡从哪儿出来了?

  (生回答:小动物要出壳了)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出壳了》。师画出小鸡出壳的情景。

  2:出示课题--出壳了

  二、感知体验。

  1、师:只有小鸡是从壳里出来的吗?

  生说出自己知道的卵生动物。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从壳里出来的小动物的图片,看看哪些是你不知道的?(课件出示出科小动物的图片2-9)

  2、师:你们知道那些小动物从壳里出来后的样子吗?

  生说自己见到的小动物出壳后的样子。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鸡出壳的情景,看看和刚才的小朋友说的一样不一样。

  3、播放小鸡出壳的视频(课件10师配音)

  瞧!生命的诞生是多么神奇呀!

  刚才的小鸡在出壳的时候它的爸爸妈妈帮它了吗?(生:没有)小动物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从壳里钻出来。这样它们才能独立的生活下去。(播放课件11)

  同学们猜一猜小鸡从壳里出来后会说些什么,干些什么?(课件12)

  生回答教师出示课件(13-16)

  4、师:你想不想体验一下小动物从壳里钻出来的感觉?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动物出壳的游戏。(师配音,生做动作)

  5、师:你是什么宝宝呀?你是用什么方法从壳里钻出来的?(生回答)

  6、师:好不容易从壳里钻了出来,多么奇妙呀,如果能把这美妙的一刻画下来,那该多好啊!瞧!真有几位宝宝把它画了下来,看看他们画的是些什么小动物,又是怎样画的?

  (指导从蛋壳的形状和蛋壳裂开的'样子观察)

  7、小组交流:你想表现小动物破壳而出的情景,还是它们见到妈妈时的画面?

  (指导学生注意构图和背景的添加)课件17 8、请你们试着画一画小动物破壳而出,来到这个世界时高兴的样子,表现它们见到妈妈时的情景。(课件18)

  三:指导学生创作

  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创作一幅小动物破壳而出的作品。

  作业要求:

  1.构图完整,能够突出主要内容。

  2.注意主题和背景的颜色,背景的颜色衬托突出主体。

  3.画面中要注意妈妈和宝宝的关系。

  小画家们,动笔吧!(教师巡回辅导)

  四:作业评价。

  请同学把作品张贴到前面的黑板前,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说明原因和感受。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点评。

  3、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五: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见证了生命的奇迹,其实每个小动物的出生都需要爸爸和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所以我们都要珍惜生命,要关爱那些和我们一样有生命的小动物,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多姿多彩。

  六:课后拓展。

  出示图片,提问:人有可能从蛋壳里出来吗?下去以后收集人是从哪儿出来的资料。

小学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课时2课时

  教学实施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2.学生准备学具:有万花筒的'学生将其带到课堂。带好彩色纸,剪刀,绘画笔等。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主要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归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2.发展阶段

  首先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思路:我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

  然后让深长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学生很难将对称表现得精确,这并不重要,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只要能表现出万花筒的图案就可以了。

  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3.收拾与

  学生应该已经习惯将剪下的纸屑放在纸篓中。那么结束时只要再检查一下周围是否有纸屑就可以了。

小学美术教案 篇6

  课题:冰川与晚霞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色彩构成的意义。

  2、理解色相及其推移变化

  3、色相推移作业的画法要求。

  4、学会观察分析色相的顺序,并按照色相的有规律的变化来完成一幅色相推移练习作业。

  5、培养学生现代审美意识和设计意识,以及耐心有序的工作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做色彩明度推移学习。

  2、明度深浅对比的变化层次。让学生初步掌握调色的方法和技能及掌握涂色的方法。

  教具学具:水彩、画纸、毛笔、水罐、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欣赏教材中的以及所收集到的'图片,资料(注意色彩的渐变效果)

  2、让学生看看教材上的"知识窗",了解色彩渐变的知识。

  二、发展阶段:

  1、教师示范: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颜色(例如,普蓝,在以后的步骤中我们可以称之为主色)画一个简单造型(例如,一棵松树,也可以是几何图形)用直线或曲线将图形分割成若干份(可以用笔来画,也可以用硬物划出印记)接下来进行调色并作画。

  注意:调色这一步很重要,要多挤一些主色颜料,最好一次挤到位,黑色或白色可以逐渐添加。深色宜选择用加白的方式来表现色彩的渐变,反之浅色宜加黑色来表现色彩的渐变。

  2、学生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修改自己的创作思路。

  三、收拾和

  作业完成后,提醒学生清洗绘画工具,清理桌面。等作品晾干后再收藏。

  四、课后拓展

  1、利用色彩渐变的方法,画出有装饰效果的风景画或抽象作品。

  2、用红,橙,黄或蓝,绿,紫等同类色,进行色彩渐变的练习。

小学美术教案 篇7

  一、教材分析:

  春天五彩缤纷、鸟语花香、生机盎然,给人以无限美好的记忆。通过组织孩子们走进山林、原野,寻找春天的足迹,感受美好春光,通过画笔和一切可以利用的美术表达工具,涂抹自己心目中的春天的色彩,表达自己观察和感受到的春天的景色,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丰富他们五彩的世界。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对自然的观察,感受春天丰富的色彩,感受季节美。

  操作目标:在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的学习活动中,提高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并讷讷感用自己擅长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情感目标:通过对春天的.观察与表现,充分感受春天的色彩没与季节美。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春天的色彩没,用简短的语言和自己喜欢的色彩加以描绘和表现,体验美术探究活动的快乐。

  难点:用什么样的美术语言表现春天的色彩美。

  四、教学准备:

  师:景点、授课环境的选择;应用与写生、示范、指导的工具材料。

  生:学生所需的相关工具材料及户外活动的服装、鞋帽等。

  五、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生:知道,春天!

  师:对了,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那春天跟冬天有什么不同呢?老师今天就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植物园(根据地方优势,也可以是公园、野外等),看看春天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你们愿意去找一找吗?

  生:好!哦!去植物园了,去找春天哦!

  (组织教学,讲解室外写生纪律要求)

  二.发展阶段:

  师:同学们,你找到春天了吗?

  生:找到了,找到了,春天呀——

  (请小朋友观察周围的环境,从这些事物的生长现象和色彩变化方面加以描述。)

  师:那么,你们觉得春天美吗?你想怎么表现?

  生:有——

  师:好,那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的眼中春天最美丽,颜色最漂亮!

  1.学生绘画或制作(可分小组协作),

  教师指导。

  2.请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讲价。

  1.收拾:强化环境卫生的维护。

  一.拓展阶段:

  1.让我们在这个美丽的春天唱支歌吧(边唱边舞)。

  2.让我们在这个美丽的春天留个影吧!

  3.等到节假日请爸爸妈妈带你一同去踏青,把美好的春光写在你的里。

  二.:

  应贯穿教学全过程,对学生的可采用师评、生评、自我等方式,内容包括:○学生组织性、纪律性执行情况,环境卫生维护情况。

  ○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态度进行。

  ○对学生语言表达、构思创意和画面表现的效果进行。

  ○对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与配合进行。

  六、教后记:

小学美术教案 篇8

  教材思路: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的美术课。

  本课是优美的,感性的,斑斓的。大自然的色彩丰富美丽,而红黄蓝三原色可以调配出许许多多的颜色来。用彩色铅笔、油画棒、彩色粉笔或水粉色可以把自己喜欢的颜色画出来,把自己观察到的大自然的色彩表现出来。

  课 时:1~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感受大自然,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2、用水粉颜料做调色游戏,认识大自然的色彩。 3、学习用几种基本的颜色调配许多颜色。 重、难点:

  色彩调配的.方法,对颜料习性的掌握。 教学准备:

  教师:七彩自然的图片若干,颜料,彩笔,几种蔬果切面,范作等。

  学生:收集的与大自然有关的图片,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水罐、抹布、作业纸等。 教学过程:

  ——欣赏及交流:

  1、观看大自然的风光图片或记录片。(如四季美景)

  认识各种颜色,认识红黄蓝三原色,橙、绿、紫三间色, 大自然太迷人啦,这么丰富,美丽的色彩你能分辨出来吗? 2、交流各自带来的图片资料,小组讨论自己的观后感。

  3、谈谈自己眼中的大自然,那绚丽的日出,那风花雪月,那秋虫的颜色,那霞光的天空,装饰性很强的舞台化妆——脸谱。

  4、“猜猜看”色彩游戏。观察大自然的色彩,比比谁找到的颜色多。 ——讨论及反思

  1、大自然的颜色在阴天和晴天一样吗? 2、白天看到的颜色晚上躲到哪里去了? 3、阳光下的喷水池旁会出现彩虹吗? (大自然的光和色会玩魔术) ——展示及介绍:

  做一幅色彩游戏图。可用水粉颜料、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调色游戏(几种基本的颜色可以调处许许多多颜色来)

  1、水彩笔、油画棒涂色并进行变色练习。

  2、也可用彩色铅笔先涂一层颜色,在上面再涂另一种色,就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3、用水粉色画画,在第一种颜色没有干时就紧接着涂另一种颜色,它们会融化在一起。 红+黄=橙 蓝+黄=绿 红+蓝=紫 ——尝试与练习

  用彩色铅笔、油画棒、彩色粉笔或水粉色画大自然的颜色。

  1、可做一“七彩花园”的情境设定,认识一些大自然常见花卉,借助图片及学生的记忆描述。 教师可将不同色彩形状的花板演一些。(梅花,菊花,一串红,百合花,向日葵,荷花,太阳花,蝴蝶花等)出示花园范作几张,从不同角度描绘大自然。

  在作业纸上画各色花卉,并添画小草、蘑菇或小昆虫,空中可添画太阳、云彩、小鸟、蜻蜓、蝴蝶等。学生

  2

  句容市春城小学蒙爱城实验班 美术课授课教师:李芹芬

  练习,师巡视指导。

  2、可用蔬菜切片玩色彩盖章游戏,如藕片、土豆,青椒等均是不错的载体。可选择不同的色不同的底衬纸看不同的效果,玩过再添画。

  3、介绍点画法、平涂法,重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涂色方法。可任选表现方式,试着用颜料盒中的几种色彩,调出大自然美丽、丰富的色彩。

  ——小结与评价

  1、作业小组及班级观摩,互评。

  2、讲讲自己的画,互相找亮点,互相评价。 3、喜欢哪些颜色,不喜欢哪些颜色?为什么? (设计的环节较多,可根据课时需要选择性运用)

小学美术教案 篇9

  一、教 材 分 析 小学美术教案三年级下册:09课 文具小管家

  现代工商业对产品的包装十分重视,文具小管家几乎到处都可见到色彩绚丽、工艺考究、造型优美的废弃商品包装。本课的设计就以此为教学媒材,文具小管家引导学生将这些废弃物作为材料,辅之以其他附属材料,运用剪切、粘贴、捆绑等简易的工艺加工手段,制作成为一件漂亮又实用的工艺作品——“文具小管家”,用以收集、整理自己的书、笔、尺、剪刀等学习用具,使学习活动更轻松而有趣。 小学美术教案三年级下册:09课 文具小管家

  商品包装可谓五花八门,就材质而言有纸材、塑料、泡沫、金属、玻璃等,就形式而言有盒、筒、罐、袋、瓶等,有目的地选取材料对本课而言十分重要。教师课前可布置学生进行材料的收集,收集时要考虑自己学习用具的大小、长短、性能等,如纸盒不宜过大或过小,盛放毛笔或水彩笔则最好选用不渗水的玻璃、塑料制品……

  材料的质地决定加工手段的选取,教材中以塑性强的纸盒材料为主呈现了教学内容,根据学具的大小、长短有目的地将大小不[分析]教材分析

  一、或横或竖的纸盒裁剪成长短不等的形状,要充分运用纸盒的不同的长、宽、高,用双面胶等将纸盒组合固定。在固定时注意纸盒间的组合要有美感,把握立体物组合造型的形式美法则,从中渗透设计意识,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作品完成后,教师可鼓励做得快的学生进行装饰,纹饰可表现为抽象图形,也可表现为具体的形状,制作得较慢的学生保持纸盒本身的装饰色彩,呈现原汁原味的情趣亦可。 小学美术教案三年级下册:09课 文具小管家

  教材中还呈现出一些其他材料制作的“文具小管家”,造型、风格、作用各异,选材与制作方法、装饰手段也各异。如:竹筷捆绑而成的笔帘、纸绳缠绕的金属笔筒等都各具特色,方法都不难掌握,关键在于选材的恰当与构思的巧妙,教师可从选材与构思上予以启发,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制作出一两件可爱的实用的作品来。

  作品完成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学具放入制作好的“文具小管家”中,让不同的学具各就各位,整理桌面,让学生相互参观评价谁的文具摆放有序,谁的桌面干净整洁,体验参与美化生活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 学 目 标

  *以纸材为主,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手法设计制作漂亮又实用的文具小管家。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因材施艺的设计造型能力。

  *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感受创造美的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 学 设 计

  本课的教学可以体验发现——交流评析——创作表现——活动体验——欣赏拓展为学习途径,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掌握制作文具小管家的基本要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制作的欲望,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

  教学过程的安排可设立如下程序:

  1. 教师将各类学具和纸盒制作的文具小管家无序堆放在桌面,引导学生上台有序摆放,了解文具小管家的作用和特点,引出课题。

  2. 引导欣赏范作,师生相互交流评析,帮助学生了解文具小管家的制作方法,知晓设计构思——裁剪——黏合装饰的基本制作步骤。

  3.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取所需的.纸盒进行创作表现,并根据完成的速度、个人的喜好,适当地进行装饰,以增强文具小管家的装饰效果。

  4. 开展赏析评议的教学活动,清理桌面,让学生将自己的学具收入文具小管家中。从设计的合理性、造型的精美度、制作的精致度等方面自评、互评、师评作品。

  5. 出示一些用其他材料制作的文具小管家作品,激发学生课余再创作的热情,将课内的创作学习延至课外,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双手打扮生活。

  上述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可以根据学情作出相应的调整,教师也可将第五个程序作为一个独立的活动展开,根据不同材料的不同特质、不同形状运用不同的工具制作方法制作成其他漂亮又实用的文具。

  作业要求:运用各种材料制作一个“文具小管家”,并让你的文具在“文具小管家”中各就各位。

  四、教 学 建 议

  *根据当地资源情况,教师应事先通知学生收集材料备用,并应作出相应的提示,如:材料的质地、规格、数量以及与之配套的工具。

  *教师呈现的范品,力求精美而实用,教师在引导学生交流评析时应依此作必要的讲解。如选材的动机、材料的运用、组拼的方法等,使学生感悟更加真切、具体、深刻。

  *本课也可分为两课进行,教师可根据学情自行调整。

  (何 娟)

  [教案]柳州市公园路小学董国静老师的教案

  教学目标:

  1、以纸才为主,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手法设计制作漂亮又实用的文具小管家。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进学生因材施艺的设计造型能力。

  3、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感受创造美的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选用适合的材料进行制作精美的“文具小管家”。

  2、体验参与美化生活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带工具情况

  二、 体验发现

  1、“在上课前我们来搞个小比赛,要求把一些摆放凌乱的文具整齐的放到这个漂亮的“文具小管家”里,比比谁在最短的时间里能把它做好。”

  2、引导学生上台有序摆放,了解文具小管家的作用和特点,引出课题。

  三、 交流评析

  1、请同学欣赏书上的文具小管家,选出一个你最喜欢的来分析它的制作方法。

  2、集体交流文具小管家的制作方法。

  3、“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来制作文具小管家?”

  四、活动体验

  1、“请你利用带的材料构思并制作出自己的文具小管家。

  2、教师巡回指导。

  五、欣赏拓展

  1、请学生把文具放入制作好的文具小管家里。

  2、师生共评(引导学生从设计的合理性、造型的精美度、制作的精致程度等方面评价)

  3、出示一些用其他材料制作的文具小管家作品,激发学生课余再创造的热情,将课内的创作学习延至课外,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双手打扮生活。

【小学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11-19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12-30

小学美术教案01-04

小学美术的教案04-06

小学美术教案06-01

【荐】小学美术教案06-23

有关小学美术教案06-21

小学美术教案【精】06-24

小学美术教案【热】11-06

【热】小学美术教案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