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复习教案1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复习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数学复习教案1
第3课时:练习一
教学内容:练习一第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巩固前面所得的口算乘法,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
2、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教学难点:在能够正确迅速计算的`同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练习。
2、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3、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二、练习。
完成练习一的第1~6题。
1、教师组织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组织学生看图,思考,列式,计算,写答语。
第2问有学生自己提问题并解答,教室可组织小组进行交流
3、先出示题目,问学生应该先做什么,再比较,哪些题还有其他方法?
4、本题数字信息较多,问题由简单到复杂,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后再个别辅导。
5、先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然后再解答。
6、爸爸的年龄学生计算是没有问题的,妈妈的年龄,可给与一定的提示。
三、课堂评价
你觉得口算乘法掌握得怎样,你能解决那些实际问题?
学生听算,集体订正,并与同伴交流计算的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说说计算是要注意什么。
先观察图片从中获取数学信息,然后思考问题,列出算式最后解答。
学生提出问题后自己解答,并在小组内交流。
比较大小的方法不,可先算出结果,也可观察因数的变化。
学生先观察图片,获取信息,再根据问题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解答。可以请求教师帮助。
学生弄清楚运算顺序后再解答,最后订正。
先独立思考,在完成题目。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可与他人交流自己的不足,互相帮助。
数学复习教案2
一、复习内容: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以及观察物体。
二、学情分析:
本班有学生45人。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学生对本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一般,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主要表现在平时训练时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计算方面有80%的学生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习习惯差计算经常出错。在能力方面,目前在两位数加减中学生基本能够正确计算,在乘法有关计算中个别学生存在问题,特别是解决问题和自己提问题不够完整。通过期末总复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三、复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
四、复习重、难点:
1、100以内加减法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复习的具体措施: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
3、复习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以及表内乘法,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要使学生切实掌握好。“长度单位”、“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等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复习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习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学生复习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习计划。
六、复习进度安排(略)
数学复习教案3
复习内容:统计图表
复习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查,掌握数据收集和的方法,并能正确填写复式统计表。
2、合理的、正确的绘制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分析。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复习重点:会填写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复习难点:能根据统计图表的'信息进行分析和预测。
复习过程:
一、揭示复习内容
二、各学习小组讨论;
师:各学习小组议一议,通过学习统计这个内容,你知道了什么知识?(学生活动、汇报)
生:……
师:各学习小组再议一议,统计表和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三、制作统计图表
1、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看哪种书籍,并将调查结果填入下表,再制成统计图。
本班同学最喜欢看哪种书籍情况统计表
人数种类性别连环画故事书科技书其他书
男生
女生
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分别制成两个统计图。(具体略)
3、简单分析:
回答下列问题:
(1)男生最喜欢看什么书?共有多少人?
(2)女生最喜欢看什么书?
(3)喜欢看哪种书的总人数最多?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5)你想给书店经理提出什么建议?
四、全课(略)
五、家庭作业:
社会调查:请同学们调查统计各家庭户3年1月—2月支付电费的情况,并填入下表:
户数电费月份1元∫20元21元∫40元31元∫60元61元∫80元81元∫100元101元以上
一月份
二月份
根据以上统计绘制条形统计图:
1元21元41元61元81元100元
∫∫∫∫∫以上
20元40元60元80元100元
回答问题:
(1)电费最多有几户?
(2)你还能提出别的问题吗?并根据图列算式来解答
数学复习教案4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复习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回忆100以内数加减法的计算知识,能正确熟练的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扫除计算上的障碍。
2、通过整理和复习,让学生能发现计算中存在的一些规律,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3、在小组的交流与合作学习中,培养初步的归纳总结数学知识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形成初步的整理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并能发现规律。
教学准备班班通设备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想知道老师几岁吗?猜猜看?请三个孩子猜,老师板书,到底哪个年龄和老师的最接近呢?一会我们上课解决好不好?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刚才大家猜了老师的年龄,老师写出来了,老师是29岁,同学们猜的哪个年龄和老师最接近呢?引导孩子列出算式:
预设:
29-25=430-29=129-22=7
通过计算你们发现哪个年龄和老师的最接近啊?刚才大家用数学的办法帮助老师解决了年龄的问题,大家看这三个算式都是以前我们学习的什么算式啊?(减法)以前我们只学过减法吗?(加法)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复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二、归纳整理
(一)计算练习。
1、比一比,看谁是计算小能手。(口算卡片出示)
26+3=37+4=23+20=26+12=52-30=
24-7=14+28=72-56=49-8=91-35=
2、老师公布答案,请学生把错题用圆圈圈起来。
3、说算法,进一步复习口算的方法。
计算全部正确的孩子就被评为计算小能手了,请计算小能手任选一题说说巧妙的算法。
4、分析错误典型。
有几位小马虎,他们知道自己做错了,可是找不到错误的原因,谁愿意帮忙?
全部是竖式呈现。错在哪里?正确得数是多少?
(1)37+4=77相同数位要对齐
(2)14+28=32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3)72—56=24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在个位加十再减
(4)91-35=57(竖式中写成了34,得数是57)计算要认真、细心、检查
5、计算加减法要注意:
⑴相同数位对齐。
⑵从个位算起。
⑶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在个位加十再减。
(二)分类整理
1、同桌合作讨论。
(先分为加、减法两类,再进一步分成进位加和不进位加,退位减和不退位减)
请大家再回过头来仔细观察这10道算式,如果请你分成两大类,你准备怎么分?同桌相互说一说。(加法一类、减法一类;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一类,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一类;进位退位一类。不进位不退位一类等等)
2、老师出示答案小结:老师有个秘密告诉大家,刚才我们复习的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应注意的问题和分类,也是今后学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亿以内数的加减法应注意的问题,而且分类方法也是一样的,那你们说100以内数的加减法重要不重要啊?学了数学知识就是为了运用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现在我们就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老师带领大家到游乐城看一看,刚走到门口就看到这个价目表。你能看懂吗?说能说说?(小黑板出示)
游乐价目表
小飞机:6元/人
碰碰车:4元/人
小火车:9元/人
木马:6元/人
太空飞行:20元/人
1、复习一步计算的问题
问题一、最贵的多少钱?的多少钱?相差多少钱?
问题二、老师玩了两样花了15元,你能猜出是那两样吗?
问题三、如果老师请你玩两样,但是不许超过20元,你准备玩那两样?
你还能提出一步计算的问题吗?(一个加法,一个减法)请学生口头列式并说出结果。
2、复习两步计算的问题
你们提了一步计算的问题,让老师给大家提两步计算的问题,看谁会算?
问题一、小明拿20元,去玩太空飞行和小飞机,还剩多少元?
口头说出算式,并说出第二种算法,
问题二、小刚想玩碰碰车、小火车和木马,一共多少元?
问题三、玩小飞机和碰碰车比只玩小火车多几元?
仔细观察这三道两步计算的算式,你都是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
3、师小结: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加减法,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如果换成更大的数字,计算方法也是一样的。
数学复习教案5
一、复习内容: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教材P121第9、10、题和P125第9、题
二、复习目的:通过复习,使学生牢固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三、复习过程;
1、复习克、千克
提问:(1)1克与1千克比较谁重谁轻。
(2)1000克与1千克比较谁重谁轻。
引出:1千克=1000克
2、说出生活中有那些物体的质量是用千克或克作单位的?(先小组说一说然后汇报)
3、动手圈一圈(完成教材P121第9、10、题)
4、线(估一估再连一连,教材P125第9、题)
5、活动内容(每4人一组活动)
(1)估一估自己带来的物品各有多重
(2)再估一估老师带来的这些物品各有多重,看谁估的`最接近实际重量。然后由学生掂一掂,感受一下。(老师把准备好的物品的质量贴在物品上的暗处)
6、练习作业:(1)计算:3000克+5千克=()千克
9千克—0克=()千克
4千克×6=()千克
81克÷9=()克
7千克+500克=()克
(2)在括号里填上“>”、“<”、“=”:
4千克()4000克48克()2千克
5克()6千克50千克()50克
900克()1千克600克()6克
7、思考:一只小鸡重500克,一只大鸡重2千克,几只小鸡的重量等于一只大鸡的重量?
教学反思:
数学复习教案6
教学内容:
第93---95页。
教学目的:
1、 通过估算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算法,提高计算效率。
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答,提高学生看题,理解题意,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同学友好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口算,提高计算效率。
教学难点:培养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教学建议 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 让学生通过情境,培养计算的正确率
时间掌握在2.5分钟。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估算的,并明确估算是通过判断进位加还是不进位加进行的。
帮助学生弄懂题意,理出解题思路,再解决实际问题。并利用情境出示的条件,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提出不同的问题加以解决。
可以各种形式让学生提问,求差,求和都行。让学生畅所欲言。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谈话:小朋友,你们看,两只小蚂蚁要过河了。你们能不能帮帮他们呢?不过,帮助小蚂蚁的同学要听老师提一个要求,一定要把题目算对,小蚂蚁才能安全地过河。
出示课件:第7题。
分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先到达终点。对先到达终点的小组给予表扬,对最后到达的小组要鼓励他们不要灰心,争取下次比赛获胜。
二、基本练习。
1、第8题。
学生自己做题,然后同桌对答案,说算法。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再集体订正。
2、第6题。
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估算方法。
先出示:6+52 74+5 得数是几十多?
指名估算,并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再出示:48+3
65+6
问: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我们会估算了,下面这两题有什么不同?
4人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小组汇报。
总结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估算方法。
估算后,再让学生通过计算检查估算是不是合理。
三、拓展延伸。
1、 第9题。
课件出示,引导学生看清图意。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集体汇报。
你怎样知道哪个队得分最多,是多少分?关键要先知道什么?(各队得的名次和各名次的得分)
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动物,为它计算得分,看谁的动作比较快。四人小组合作
三队的得分算出来后,你有办法给它们颁奖吗?
看这幅图,你还能提什么问题吗?四人小组讨论。
五、总结评价。
同学们这节课都开动了脑筋,与周围同学合作和自己的主动探索学会了很多知识。谁能说说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同学们回家把第9题提些问题考考爸爸妈妈,看谁提出的问题最多。 教 学 后 记 通过估算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算法,提高计算效率。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答,提高学生看题,理解题意,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同学友好合作的态度。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9、小熊队:15 + 7 = 22
小兔队:10 + 7 + 7=24(最多)
小狗队:10 + 10 = 20
假日小队
教学内容:
第96---97页。
教学目的:
1:借助“假日小队”这个学生熟悉的题材,启发学生根据各种活动的内容和情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活动,使学生加深理解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体验每个假日小队中存在的数学,感受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具:“假日小队”挂图,课件
教学建议
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 让学生介绍丰富多彩的“假日小队”活动,使学生熟悉本课内容并对本课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敢于创新的精神。再通过师生共同反馈,让学生懂得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使学生更能体会书本上各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提出书本以外的问题。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起。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学校将举行一个“小团队”活动,谁能说说我们将举行哪些活动呢?
2:指导学生汇报活动内容。
3;教师板书课题“假日小队”。
二:小组合作,获得新知。
1;出示;“唱歌”情景图
(1)仔细观察,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唱歌的有几人?伴奏的有几人?
(2)谁能说说蘑菇老师给我们提了一个什么问题呢?
(3)小组讨论。怎样列式计算。
(4)指名汇报,板书:15-3=12
(5)你能说说算式中各数表示什么意思吗?先讨论,再指名回答。
(6)你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2:出示:“浇水”情景图
(1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 )这幅图告诉了我们哪两个条件?
(3 )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4)要求“已经浇了多少棵?”怎样列式计算?板书:35-8=27
(5)谁能说说算式中各数的意义。指名回答
3:出示:“看节目”情景图
(1 )仔细观察,看看这幅图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2 )小组讨论并汇报。教师最后进行归纳。
(3)要求“一共有多少个节目?”应该怎样列式计算?算式中各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4)教师强调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4:出示:“照相”情景图
(1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 )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3 )小组讨论、汇报。最后教师归纳。
(4 )提问:剩下的胶卷够其余每人照一张吗?
(5 )小组讨论、汇报。
(6)教师强调:剩下的胶卷是:36-29=7(张)。还有9个小朋友,每人照一张需要9张胶卷。所以剩下的胶卷不够其余每人照一张。
5:出示“捡废电池”情景图
(1 )观察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 )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3 )根据图上的三个已知条件,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4)小组讨论。
(5)各组汇报提出的数学问题,并说说怎样列式计算。教师分别板书出来。
(6)教师带领大家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
三:教师归纳整理全课内容。
数学复习教案7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情景游戏,巩固、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引导幼儿发现身边事物中的单、双数。
3、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理解并能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活动难点:
通过游戏发现身边事物中的单双数。
活动准备:
两元超市情景、1—10的代金券、铅笔每人一支、大操作卡、幼儿分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小朋友去过超市吗?去超市买东西要用什么?今天老师就要带小朋友去
超市购物。”
二、基本部分:
1、购物游戏,复习巩固单、双数。
认识代金卷
讲解游戏规则,“今天我们去的超市是两元超市,小朋友猜猜它为什么叫两元超市?请小朋友
看看你的`代金券上有几个两元钱?能买几样东西?小朋友可以用铅笔圈一圈”。
幼儿进行购物游戏
2、出示大代金券,集体检验,引导幼儿发现单双数规律
讨论:“你有几元钱?买了几样东西?还有多余的钱吗?请你在大代金卷上排列出来。”
与幼儿归纳小结:
10以内有5个单数,也有5个双数;
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他们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3、身边的单双数
说说生活中还有那些地方用到单双数。
游戏:“找找身体上的单双数”。
玩法:师说双数或单数,幼儿来动动身体上双数或单数部位。
4、分组操组:
第一组:制作电影票第二组:编门牌号
三、结束部分
游戏:《抱一抱》
玩法:单数——自己抱自己,双数——找个朋友抱一抱。
数学复习教案8
一、等式的概念和性质
1.等式的概念,用等号“=”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在等式中,等号左、右两边的式子,分别叫做这个等式的左边、右边.等式可以是数字算式,可以是公式、方程,也可以是用式子表示的运算律、运算法则.
2.等式的类型楷体五号
(1)恒等式:无论用什么数值代替等式中的字母,等式总能成立.如:数字算式 .
(2)条等式:只能用某些数值代替等式中的字母,等式才能成立.方程 需要 才成立.
(3)矛盾等式:无论用什么数值代替等式中的字母,等式都不能成立.如 , .
注意:等式由代数式构成,但不是代数式.代数式没有等号.体五号
3.等式的性质五号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若 ,则 ;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是0)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若 ,则 , .
注意:(1)在对等式变形过程中,等式两边必须同时进行.即:同时加或同时减,同时乘以或同时除以,不能漏掉某一边.
(2)等式变形过程中,两边同加或同减,同乘或同除以的数或整式必须相同.
(3)在等式变形中,以下两个性质也经常用到:①等式具有对称性,即:如果 ,那么 .②等式具有传递性,即:如果 , ,那么 .黑体小四
二、方程的相关概念黑体小四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 注意:定义中含有两层含义,即:方程必定是等式,即是用等号连接而成的式子;方程中必定有一个待确定的数即未知的字母.二者缺一不可.楷体五号
2.方程的次和元 方程中未知数的最高次数称为方程的次,方程中不同未知数的个数称为元.楷体五号
3.方程的已知数和未知数楷体五号
已知数:一般是具体的数值,如 中( 的系数是1,是已知数.但可以不说).5和0是已知数,如果方程中的已知数需要用字母表示的话,习惯上有 、 、 、 、 等表示.
未知数:是指要求的数,未知数通常用 、 、 等字母表示.如:关于 、 的方程 中, 、 、 是已知数, 、 是未知数.楷体五号
4.方程的解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楷体五号
5.解方程 求得方程的解的过程.
注意:解方程与方程的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者是求得的结果,前者是求出这个结果的过程.
6.方程解的检验楷体要验证某个数是不是一个方程的解,只需将这个数分别代入方程的左边和右边,如果左、右两边数值相等,那么这个数就是方程的解,否则就不是.黑体小四
三、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体小四
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0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这里的“元”是指未知数,“次”是指含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楷体五号
2.一元一次方程的形式楷体五号
标准形式: (其中 , , 是已知数)的形式叫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最简形式:方程 ( , , 为已知数)叫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
注意:(1)任何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转化为最简形式或标准形式,所以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可以通过变形为最简形式或标准形式验证.如方程 是一元一次方程.如果不变形,直接判断就出会现错误.
(2)方程 与方程 是不同的,方程 的解需要分类讨论完成.黑体小四
四、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五号
(1)去分母: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注意: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分子是个整体,含有多项式时应加上括号.
(2)去括号:一般地,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 注意:不要漏乘括号里的项,不要弄错符号.
(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 注意:①移项要变号;②不要丢项.
(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 的形式. 注意:字母和其指数不变.
(5)系数化为1:在方程的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 ( ),得到方程的解 . 注意:不要把分子、分母搞颠倒.体五号
2.解一元一次方程常用的方法技巧 解一元一次方程常用的方法技巧有:整体思想、换元法、裂项、拆添项以及运用分式的恒等变形等.
3.关于x的方程 ax b 解的情况 ⑴当a 0时,x ⑵当a ,b 0时,方程有无数多个解 ⑶当a 0,b 0时,方程无解
练习1、等式的概念和性质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等式两边都加上一个数或一个等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B.等式两边都乘以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C.等式两边都除以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D.一个等式的左、右两边与另一个等式的左、右两边分别相加,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2.根据等式的性质填空.
(1) ,则 ;(2) ,则 ;
(3) ,则 ;(4) ,则 .
练习2、方程的相关概念
1.列各式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代数式,哪些是方程?
2.判断题.
(1)所有的方程一定是等式.( )
(2)所有的等式一定是方程.( )
(3) 是方程.( )
(4) 不是方程.( )
(5) 不是等式,因为 与 不是相等关系.( )
(6) 是等式,也是方程.( )
(7)“某数的3倍与6的差”的含义是 ,它是一个代数式,而不是方程.( )
练习3、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1.在下列方程中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哪些不是?说明理由:
(1)3x+5=12; (2) + =5; (3)2x+y=3; (4)y2+5y-6=0; (5) =2.
2.已知 是关于 的一元一次方程,求 的值.
3.已知方程 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_________
4.已知方程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 ; .
练习4、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与解法
1)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一)、根据方程解的具体数值确定
1.若关于x的方程 的解是 ,则代数式 的值是_________。
2.若 是方程 的一个解,则 .
3.某同学在解方程 ,把 处的数字看错了,解得 ,该同学把 看成了 .
二)、根据方程解的个数情况确定楷体五号
1.关于 的方程 ,分别求 , 为何值时,原方程:
(1)有唯一解;(2)有无数多解;(3)无解.
2.已知关于 的方程 有无数多个解,那么 , .
3.已知方程 有两个不同的解,试求 的值.
三)、根据方程定解的情况确定楷体五号
1.若 , 为定值,关于 的一元一次方程 ,无论 为何值时,它的解总是 ,求 和 的值.
2.当 取符合 的任意数时,式子 的值都是一个定值,其中 ,求 , 的值.
五号
四)、根据方程整数解的情况确定楷体五号
1.已知 为整数,关于 的方程 的解为正整数,求 的值.
2.已知关于 的方程 有整数解,那么满足条的所有整数 =
3.若方程 有一个正整数解,则 取的最小正数是多少?并求出相应方程的解.
号
五)、根据方程公共解的情况确定
1.若 和 是关于 的同解方程,则 的值是 .
2.已知关于 的方程 ,和方程 有相同的解,求这个相同的解.
3.已知关于 的方程 仅有正整数解,并且和关于 的方程 是同解方程.若 , ,求出这个方程可能的解.
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一)、基本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1.解方程:(1) (2) - =1- (3)
二)、分式中含有小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楷体五号
1.解方程:(1) (2)
(3) (4)
三)、含有多层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五号
1.解方程:(1) (2) (3)
四)、一元一次方程的技巧解法
1.解方程:(1) (2)
(3) (4)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已知4x2n-5+5=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n=_______.
2.若x=-1是方程2x-3a=7的解,则a=_______.
3.当x=______时,代数式 x-1和 的值互为相反数.
4.已知x的 与x的3倍的和比x的2倍少6,列出方程为________.
5.在方程4x+3y=1中,用x的代数式表示y,则y=________.
6.某商品的进价为300元,按标价的六折销售时,利润率为5%,则商品的标价为____元.
7.已知三个连续的偶数的和为60,则这三个数是________.
8.一工作,甲单独做需6天完成,乙单独做需12天完成,若甲、乙一起做,则需________天完成.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9.方程2m+x=1和3x-1=2x+1有相同的解,则m的值为( ).
A.0 B.1 C.-2 D.-
10.方程│3x│=18的解的情况是( ).
A.有一个解是6 B.有两个解,是±6
C.无解 D.有无数个解
11.若方程2ax-3=5x+b无解,则a,b应满足( ).
A.a≠ ,b≠3 B.a= ,b=-3
C.a≠ ,b=-3 D.a= ,b≠-3
12.解方程 时,把分母化为整数,得( )。
A、 B、 C、 D、
13.在800米跑道上有两人练中长跑,甲每分钟跑300米,乙每分钟跑260米,两人同地、同时、同向起跑,t分钟后第一次相遇,t等于( ).
A.10分 B.15分 C.20分 D.30分
14.某商场在统计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时发现,二月份比一月份增加了10%,三月份比二月份减少了10%,则三月份的销售额比一月份的销售额( ).
A.增加10% B.减少10% C.不增也不减 D.减少1%
15.在梯形面积公式S= (a+b)h中,已知h=6厘米,a=3厘米,S=24平方厘米,则b=( )厘米.
A.1 B.5 C.3 D.4
16.已知甲组有28人,乙组有20人,则下列调配方法中,能使一组人数为另一组人数的一半的是( ).
A.从甲组调12人去乙组 B.从乙组调4人去甲组
C.从乙组调12人去甲组 D.从甲组调12人去乙组,或从乙组调4人去甲组
17.足球比赛的规则为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是0分,一个队打了14场比赛,负了5场,共得19分,那么这个队胜了( )场.
A.3 B.4 C.5 D.6
18.如图所示,在甲图中的左盘上将2个物品取下一个,则在乙图中右盘上取下几个砝码才能使天平仍然平衡?(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三、解答题.(19,20题每题6分,21,22题每题7分,23,24题每题10分,共46分)
19.解方程:2(x-3)+3(2x-1)=5(x+3)
20.解方程:
21.如图所示,在一块展示牌上整齐地贴着许多资料卡片,这些卡片的大小相同,卡片之间露出了三块正方形的空白,在图中用斜线标明.已知卡片的短边长度为10厘米,想要配三张图片填补空白,需要配多大尺寸的图片.
22.一个三位数,百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大1,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数字的3倍少2.若将三个数字顺序颠倒后,所得的三位数与原三位数的和是1171,求这个三位数.
23.据了解,火车票价按“ ”的方法确定.已知A站至H站总里程数为1500千米,全程参考价为180元.下表是沿途各站至H站的里程数:
车站名 A B C D E F G H
各站至H站
里程数(米) 1500 1130 910 622 402 219 72 0
例如:要确定从B站至E站火车票价,其票价为 =87.36≈87(元).
(1)求A站至F站的火车票价(结果精确到1元).
(2)旅客王大妈乘火车去女儿家,上车过两站后拿着车票问乘务员:“我快到站了吗?”乘务员看到王大妈手中的票价是66元,马上说下一站就到了.请问王大妈是在哪一站下的车(要求写出解答过程).
24.某公园的门票价格规定如下表:
购票人数 1~50人 51~100人 100人以上
票 价 5元 4.5元 4元
某校初一甲、乙两班共103人(其中甲班人数多于乙班人数)去游该公园,如果两班都以班为单位分别购票,则一共需付486元.
(1)如果两班联合起,作为一个团体购票,则可以节约多少钱?
(2)两班各有多少名学生?(提示:本题应分情况讨论)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8.2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第1、2课时(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学习目标:
重点: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点: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课前预习:
一、阅读教材P96-P98的内容
二、独立思考:
1、满足方程组 的x的值是-1,则方程组的解是_____________.
2、用代入法解方程组 比较容易的变形是( )、
A、由①得 B、由①得
C、由?得 D、则?得
3、用代入消元法解方程 以下各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4、如果 是二元一次方程,则 的值是多少?
互动过程
探究一:用代入法解方程组 。
探究二: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步骤名称具体做法目的
1变形变形为
2代入
3求一元
4求另一元
5写出解
探究三:根据市场调查,某种消毒液的大瓶装(500g)和小瓶装(250g)两种产品的销售数量(按瓶计算)比为
2:5,某厂每天生产这种消毒液22.5吨,这些消毒液应该分装大、小两种产品各多少瓶?
自我能力评估
一、课堂练习
教材P98练习1、2题,P99练习第3、4题
解下列方程组
(1) (2) (3)
二、作业布置
教材P103习题8.2第1、2、4、6题。
三、自我检验
(一)填空题
1、在方程 中,若用x表示y,则y=__________________,若用y表示x,则x=____________.
2、用代入法解方程组 较简单的解法步骤为:先把方程______变为_________________,再代入方程________,求得_______的值,然后再求_________的值。
3、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为_______________。
4、若 是方程组 的解,则m=_________,n=__________。
5、在方程 中,若x与y互为相反数,则x=_______,y=___________。
6、从方程组 中消去m,得x与y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果方程组 的解是方程 的一个解,则m=________________。
8、用代入法解方程组 由?得到用x的式子表示y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用代入法解方程组 使得代入后化简比较容易的变形是( )
A、由?得 B、由?得 C、由?得 D、由?得
2、用代入法解方程组 时,代入正确的是( )
A、 B、 C、 D、
3、解方程组 的最佳方法是( )
A、由?得 再代入? B、由?得 再代入?
C、由?得 再代入? D、由?得 再代入?
4、方程 的一个解与方程组 的解相同,由m等于( )
A、4 B、3 C、2 D、1
5、如果 是方程组 的解,那 之间的关系是( )
A、 B、 C、 D、
6、在式子 中,当 时,其值为3,当 时,其值是4,当 时,其值为( )
A、 B、 C、 D、
7、某校八年级学生在会议室开会,若每排坐12人,则有11人无处从,若每排从14人,则余1人独从一排,则这个年级的学生总数为( )
A、133 B、144 C、155 D、166
(三)解答题
1、用代入消元法解下列方程组:
(1) (2) (3)
2、已知方程组 的解中x与y互为相反数,求m的值。
3、已知方程组 的解是方程 的一个解,求a的值。
4、已知方程组 与方程组 有相同的解,求a、b的值。
5、解下列方程组的过程中,是否有错误,如有错误,请指出来。
解方程组
解:由①得 ?
把?代入?中,
∴y是任意数
∴ x是任意数
因此方程组有无数个解
6、若 求 的值。
7、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数字大2,若将十位数了和个位数字交换位置,所得的数比原数的 多3,求这个两位数。
8、甲、乙两人同解方程组 ,甲正确解得 ,乙因抄错C,解得 ,求A、B、C的值。
9、已知等式 对于一切数都成立,求A、B的值。
10、根据有关信息求解:
(1)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求每件T恤衫和每
瓶矿泉水的价格。
(2)用八块相同的长方形地砖拼成了一个大长
方形,求每块地砖的长和宽。
第3、4课时(加减消元法)
学习目标:1、掌握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进一步体会消元的思想。
2、能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特点选择比较容易的方法解题。
3、能由题意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组解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点: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课前预习:
一、阅读教材P99-P102内容
二、独立思考;
1、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 ,如果要消去x,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得到__________,如果要消去y,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方程 有两个解分别是 和 则 =_________, =___________。
3、解方程组 为了计算较简单,最好是( )
A、①×7-②×3 B、①-②×3 C、①+②×3 D、①÷2-②
4、已知方程组 ,则 与 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点A( ),点B( )关于 轴对称,则 的值是_____________。
6、解方程组 比较简单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7、大数和小数相差8,和是32,由大数是___________,小数是_______________。
8、已知方程组 ,则 =__________________。
互动课堂
探究一:用加减法解方程组 。
步骤名称具体做法目的
1变形使方程中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变成相反数的形式。
2加减
3求一元
4求另一元
5写出解
探究二: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探究三:2台大收割机和5台小收割机均工作2小时共收割小麦3.6公顷,3台大收割机和2台小收割机均工作5小时共收割小麦8公顷,1台大收割机和1台小收割机每小时各收割小麦多少公顷?
自我能力评估
一、课堂作业:
1、教材P102练习第1.2.3题。
二、作业布置:
教材P103习题8.2第3、5、7、8、9题
三、自我检测
(一)填空题
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________,其中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
2、用加减消元法解下列方程组 ,较简单的消元方法是:将两方程左右两边_________,消去未知数______。
3、已知方程组 用加减消元法消去x的方法是_________,用加减法消去y的方法是_______。
4、方程组 ,可用______________消去未知数y,也可用___________消去x。
5、方程 的解是_________________。
6、用加着消元法解方程时,你认为行消哪个未知数较简单,填写消元的过程,不解:
(1) ,消元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消元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已知方程组 ,不解方程组,则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8、 满足 ,那么 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__。
9、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它的周长分为6cm和9cm两部分,则它的底边长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解方程组比较简单的消元方法是( )
A、用含y的式子表示x,用代入法 B、加减法
C、换元法 D、三种方法完全一样
2、用加减法解方程组 ,下列解法不正确的是( )
A、○1×3-○2×2,消去x B、○1×2-○2×3,消去y
C、○1×(-3)+○2×2,消去x D、○1×2-○2×(-3),消去y
3、用加减法解方程组 ,其解题步骤如下:(1)○1+○2得 ;(2)○1-○2×2得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1)、(2)都不对 B、步骤(1)、(2)都对
C、本题不适宜用加减法解 D、加减法不能用两次
4、若二元一次方程 有公共解,则m等于( )
A、-2 B、-1 C、3 D、4
5、已知方程组 的解为 ,则 的值为( )
A、4 B、6 C、-6 D、-4
6、以方程 的解为坐标的点P( )一定不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7、如果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x、y的差是7,那么k的值是( )
A、-2 B、8 C、0.8 D、-8
(三)解答题
1、用加减法解下列方程组:
(1) (2) (3)
2、用适合的方法解下列方程组:
(1) (2) (3)
3、若方程组 的解满足 ,求m的值。
4、已知方程组 中 的系数已经模糊不清,但知道其中Ο表示同一个数,Δ也表示同一个数,且 是这个方程组的解,你能求出原方程组吗?
5、已知关于 有方程组 的解是 ,求 。
6、解方程组 。
7、在一本书上写着方程组 的解是 ,其中y的值被盖住了,你能求出p的吗?
8、已知 , ,求 的值。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两点的坐标满足方程
10、解这个方程组
分式的加减(1)学案
j.Co M
课题7、3、1分式的加减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1、掌握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则。
2、会进行同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学习重难点重点:同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难点:有的题目中涉及到分式的分母做适当的转化能运用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则,过程较为复杂。
学习过程设计过程设计
看一看
同分母分式相加减法则:
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
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做一做
1.填空:
2.一只袋了中有m个球,其中有n个是红球,其余都是黑球,从袋中任意取一个球,取到红球的概率是______,取到黑球的概率是________,
则两者的概率之和=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 ,
正确的结果是( )
4.计算:
5.先化简再求值: ,
其中x=2.
想一想
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是很懂?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检测:
下列运算对吗?如不对,请改正.
变式:
1.(口算)计算:
2. 计算:
应用探究
台风中心距A市S千米,正以b千米/时的速度向A市移动,救援队从B市出发以4倍于台风中心移动的速度向A市前进。已知A,B两地路程为3s千米,问救援队能否在台风中心到来前赶到A城?
拓展提高
堂堂清
计算:
教后反思 分式的加减,学生最容易错的是异分母分式进行加减,需要同分才可以进行计算。在同分的过程中要找到最简公分母。
认识100万
1.认识100万
一 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 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过成百上千上万的数,对成百上千上万的数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感受数的方法,感受到了数字存在的必要性和作用;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 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进入数学新课程后,因教师理念的'更新、多媒体的广泛使用以及受年龄特征和所用教材特点的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基础水平与以往相比均有明显提高。
二 学习任务分析:
较大的数据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而学生对此却缺乏体检,本课时的内容安排,首先提供了一个活动,让学生感受大数,再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感受大数,让学生充分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感受大数,发展数感。
中要始终遵循学生主 动学习的原则,通过丰富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大数,采用实验教学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借助学生自己熟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对100万进行感受,发展数感;能用计算器处理较复杂的数据;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情感与态度:在实验过程中体会数据的客观真实性,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初步培养学生以科学数据为 依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通过感受100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
三 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实例引入,激发兴趣;第二环节:创设情境,实验操作;第三环节:发现问题,自主探索;第四环节:交流解释,总结反思;第五环节:议议试试,提高升华;第六环节:布置作业。其具体内容与分析如下:
第一环节 实例引入,激发兴趣
活动内容:
教师提出一个实际的问题:“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我们迎来了祖国母亲五十三岁华诞。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我市园林部门特意准备了一百万盆鲜花装扮美丽的宜昌城区,大家沿途可以看到街道两边 摆 满了美丽鲜花,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一百万盆鲜花放在一块儿,有多大面积?它能够美化多少平方米的绿地?我们怎样估测这个问题?”
目的:
利用符合当时、当地的现实背景作为引入,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尝试解决问题。
实际 教学效果:学生通过讨论得到要估测 占地面积,必须计算出一个花盆的面积。此时有学生提出可以先算花盆上面的圆的直径,然后算出面积;有学生对此质疑,提出不是求圆的面积,应 该是求正方形的面积,因为圆形与圆形之间有空隙。明确了这点后,学生分组进行了计算。进而指出:“一百万盆鲜花占地大约在两万平方米左右。那么两万平方米有多大呢?”并给一些数据:若世界杯所用的足球场是7000平方米,那么刚才的一百万盆鲜花所占的面积相当于多少个标准的足球场?建议在该环节教师要及时巡视,以发现学生在讨论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第二环节 创设情境,实验操作
活动内容:
教师提出问题:一顿饭大约吃下了多少粒米?100万粒大米的质量又是多少?
目的:
由 “粒粒皆辛苦”引出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话题,先让学生猜测一碗饭的粒数,再让学生思考估测的方法,最后动手实践,得出较为接近真实的数据。
实际教学效果:
学生提出了两种估算100万粒大米的方法。一是“先算出一百粒米有多重,再用结果乘以10000就可以知道一百万粒大米有多重。”另一种是“可以先称出20颗米的质量,然后算出一粒米的质量,再算出一百万粒米有多重。”根据这两种方法,请学生动手操作,每小组得到自己的数据。利用此数据解决“一顿饭大约吃下了多少粒米”的问题,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并了解到了不同的估算方法。
第三环节 发现问题,自主探索
活动内容:
教师请各组指定一个关于100万的数据,并进行感受。
目的:在学生已获得了一部分100万有多大的体验之后,教师适时地提出能否用其它方式体验100万有多大,旨在让学生感受体验方法的多样性,开阔、发散学生的思维。
实际效果:课堂上学生人人都参与实验,有的小组甚至将实验场地由教室转向户外,与同伴合作较好,真正的在活动中获得了成功的乐趣,发现问题自主探索得以具体化。
各个学习小组分别提议感受:]
一百万棵树能绿化多少平方米土地?
一百万本数学书有多高?看看教室堆不堆得下?
一百万个一元的硬币摞起来有多高?
一百万支铅笔要砍伐多少棵树?
一百万滴水有多少立方米?
一百万步有多长?
第四环节 交流解释,总结反思
活动内容:
各组根据自己指定一个关于100万的数据进行感受并交流。
目的: 通过各组实验结果的交流,让学生进一步充分地、丰富地感受100万有多大,并培养学生交流、表达的能力。
实际效果:通过小组交流,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大大增强,并体验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在活动中充分了获得成功的乐趣。各个小组相应的估算感受如下:
一百万根铅笔大约要砍92棵树。这种树高500厘米,直径是10厘米。
一百万滴水是6万毫升,相当于109瓶矿泉水。
一百万步相当于500公里,相当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二十五分之一,由此,二万五千里长征大约要走2500万步。宜昌到武汉的距离为330公里,相当于走去,然后走回来了一大半。
一百万棵树可 以绿化1800个宜昌外国语学校,或1200个国际标准的足球场。
(点评:学生能联想到自己身边的事物进行比较,使比较枯燥的数据显得更亲切易于接受。这正是教科书的所要达到的目标)
一百万本书摞起来相当于3500层楼高,大约占2个教室。
一百万个硬币摞起来,有17个国际大酒店高。
第五环节 议议试试,提高升华
内容:
请学生谈谈怎样看待一百万
目的:围绕“100万有多大”的主题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实际效果:学生从整个课堂中真切地产生了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
第六环节 布置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以《我眼中的100万》 为题,谈谈自己对一百万有多大的感受。
目的:适时布置数学小论文《我眼中的100万》,让学生对100万有多大的认识的得以深化,在有话可说时学习撰写数学论文。
实际效果:学生写出了高质量的数学小论文。
(点评:本节课调动了学生学习、实验操作的积极性,通过亲自实验,而不是教师的说教来体会 100万有多大,所有的实验事先并没有准 确数据,也训练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学生课后反应较好。课堂上充分体现了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从引导探究到放手让学生探究的做法值得借鉴)
四 教学反思:
《认识100 万》是新世纪教科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是一节录相课,多次在教师培训会上播放,效果良好。
课本只提供了数大米的活动,而教师设置了三个问题:一开始就在创设的“一百万盆鲜花装扮宜昌”问题情境中,让学生有目的地探索问题,自然的就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借以引入课题;紧接着,由古训“粒粒皆 辛苦”,一顿饭大约吃下了多少粒米?引出和学生生活熟悉但又感觉陌生的话 题,再让学生大胆猜测一碗饭的粒数,并思考估测的方法,
立方根
3.3立方根学案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
2、了解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会用立方运算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重点是立方根的概念和开立方运算.难点是例2(2)涉及两种开方运算。
【要点预习】
1.立方根的概念:如果一个数的 等于 ,这个数就叫做 的立方根,也叫做 的三次方根.记做 .
2.开立方的概念:求一个数的 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3.立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有一个 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 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 .
【前热身】[
1. 的立方根是…………………………………( )
A. B. C. D.
2. 一个体积为8cm3的正方体,其棱长是 cm.
3.因为 的立方是27,所以27的立方根是 ,即 .
【讲练互动】
【例1】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
【例2】求下列各式的值:
(1) ; (2) +
【同步测控】
基础自测
1. 等于……………………………………………( )
A. 9 B. -9 C. 3 D. -3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正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都只有一个 B.零的平方根和立方根是零
C.1的平方根与立方根都等于它本身 D.一个数的立方根与其自身相等的数只有-1
3.一个立方体的体积是125立方米,则它的棱长为 .
4. 若 ____________.5. -8的立方根与9的算术平方根的积是 .
能力提升
6.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它本身,则这个数是…………………………………………( )
A. 1 B. 0或1 C. -1或1 D. 1,0或-1
7. 若一个数的平方根是 ,则这个数的立方根是………………………………( )
A. 4 B. C. 2 D.
.8.求下列各式中的 :
(1) ; (2) .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6.2.1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目标]
1.知识技能
了解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地理位置的意义 及主要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数学思考
通过学习如何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解决问题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用坐标系来描述地理位置.
4.情感态度
通过用坐标系表示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
[重点 与难点]
1.重点:利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2.难点: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观察:教材第54页图6.2-1.
今天我们学习 如何用坐标系表示地理位置,首先我们来探究以下问题.
二、师生互动, 探究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的方法
活动1:
根据以下条件画一幅示意图,指出学校和小刚家、小强家、小敏家的位置.
小刚家:出校门向东走150米,再向北走200米.
小强家:出校门向西走200米,再向北走350米,最后再向东走50米.
小敏家:出校门向南走100米,再向东走300米,最后向南走75米.
问题:如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呢?以何参照点为原点?如何确定x轴、y轴?如 何选比例尺来绘制区域内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
小刚家、小强家、小敏家的位置均是以学校为参照物来描述的,故选学校位置为原点.根据描述,可以以正东方向为x轴,以正北方向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取比例尺1:10000(即图中1cm相当于实际中10000cm,即100 米).
由学生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标出学校的位置,即(0,0).
引导学生一同完成示意图.
问题:选取学校所在位置为原点,并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轴、y轴的正方向有什么 优点?
可以很容易地写出三位同学家的位置.
活动2:归纳利用平面直角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的过程.
经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当引导后得出结论:
(1)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
(2)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
(3) 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
应注 意的问题: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时,一是要注意选择适当的位置为坐标原点,这里所说的适当,通常要么是比较有名的地点,要么是所要绘制的 区域内较居中的位置;二是坐标轴的方向通常是以正北为纵轴的正方向,这样可以使东西南北的方向与地理位置的方向一致;三是要注意标明比例尺和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
有时,由于地点比较集中,坐标平面又较小,各地点的名称在图上可以用代号标出,在图外另附名称.(举例)
活动3:进一步理解如何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展示问题:(教材第62页,公园平面图)
春天到了,初一(13)班组织同学到人民公园春游,张明、王丽、李华三
位同学和其他同学走散了,同学们已经到了中心广场,而他们仍在牡丹园赏花,他们对着 景区示意图在电话中向老师告诉了他们的位置.
张明:“我这里的坐标是(300,300)”.
王丽:“我这里的坐标是(200,300)”.
李华:“我在你们东北方向约420米处”.
实际上,他们所说的位置都是正确的.你知道张明和王丽同学是如何在景区示意图上建立的坐标系吗?你理解李华同学所说的“东北方向约420米处”吗?
用他们的方法,你能描述公园内其他景点的位置吗?
让学生分别画出直角坐标系,标出其他景点的位置.
三、小结
让学生归纳说出如何利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四、课后作 业
教材第60页第5题、第8题.
五、备选练习
1.根据以下条件画一幅示意图,标出某一公园的各个景点.
菊花园:从中心广场向北走150米,再向东走150米;
湖心亭 :从中心广场向西走150米,再向北走100米;
松风亭:从中心广场向西走100米,再向南走50米;
育德泉:从中心广场向北走200米.
整式
题2.1 整式时本学期
第 时日期
型新授主备人复备人审核人
学习
目标(1)了解单 项式 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2)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重点
难点重点:单项式及单 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
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难点:单项式概念的建立
流程师生活动时 间复备标注
一、导入新
回顾:先填空,再请说出你所列式子的运算含义。
1、边长为x的正方形的周长是 。
2、一辆汽车的速度是v千米/小时,行驶t小时所走过的路程为 千米。
3、 如图正方体的表面积为 ,体积为 。
4、设n表示 一个数,则它的相反数是
看前图,尝试回答3 个问题
在小学,我们学过 用字母表示数。我们 可以用这种方法回答上面的问题。在本还会看到,我们不仅可以用字母 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和数量关 系,而且还可以将这样的式子进行加减运算。这些内容将为下一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打下基 础
二、新授
1、自学第54--55页,回答下列问题
完成思考的4个问题
什么是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次数?举例说明
归纳小结:数或字母的积的式子叫做单项式,单项式中数字因数叫做单项 式的系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 项式的次数。
注意:单项式表示数字与字母相乘时,通常数字写在前面 ;系数、指数为1时,常省略不写。
完成56页练习1
2、自学第55页例题,回答 下列问题
独立完成例题,后订正答案
同一个式子表示的意义是否相同?
归纳小结:用字母表示数后,同一个 式子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
3、完成56页练习2
三、堂达标练习
59页习题1
四、堂小结
1、单项式、单项式系数、单项式次数的概念
2、在找单项式系数、次数 时需注意什么 问题?在写单项式时需注意什么问题?
明确目标
学生独立思考,并回 答
安静自学
教师巡视解答、了解学生做题情况
根据学生做题情况交流讲解
根据学生达标测试中的问题,再提醒注意 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再做补充强调
数学复习教案9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102页期末复习16~19
教学目的:
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用学到加、减、乘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上一节复习课,看看哪一位小朋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强。
二、基本训练。
列式计算。
3个6相加是多少? 3的'6倍是多少?
3与6的和是多少? 3比6少多少?
仔细审题,集体列式口答。
三、复习。
1、期末复习16。
(1)出示第16题,说一说这道题已知什么?为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说为什么用乘法算?你是怎样想的?
(求3人浇多少棵,也就是3个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学生集体口答书中的三个问题。
2、期末复习7。
(1)出示第17题,提问:图中有哪些商品?它们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
(2)你能解决书中所提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答书中第1~4个问题,集体交流说说想法和算法。
(3)选出你喜欢的两件玩具。算一算买这两件玩具一共要多少元?(学生独立解答,小组内交流)
(4)根据这道题所给的条件,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分组讨论,集体交流时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3、期末复习18。
(1)出示第18题图,提问:图中有哪些商品?它们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
(2)你能解决收中所提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答书中所提的3个问题,集体交流时说说想法和算法。
(3)根据这道题所给的条件,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分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时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4)期末复习19。
(1)出示第19题,看图说一说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图中告诉我们“小松鼠采了5个椰子,小猴采的比小松鼠的4倍多一些,5倍少一些”需要解决的是“猴子最少采了多少个,最多采了多少个”)
(2)提问:“小猴采的比小松鼠的4倍多一些,5倍少一些。是什么意思?你会解答吗?”
(3)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四、作业布置。
教学后记:学生课堂气氛好,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复习教案10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口算乘除法和笔算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重点笔算乘除法。难点连续进位的乘法;连除及乘除混合运算。
一、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口算
乘除法和笔算乘除法。通过下面的练习,大家比一比,看谁掌握的最好。
二、复习口算乘除法
(一)先观察,想一想口算方法。然后在书上直接写得数。P88页1题。
(二)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00×4 42÷2
60÷3 66÷3
500×6 102÷4
2400÷8 420÷5
12×4 804÷2
13×5 400÷5
三、复习笔算乘除法
(一)笔算乘法
4 2 7 5
× 3 × 6
2 0 3 3 6 2
× 8 × 4
(二)笔算除法
3 9 6 2 5 8 4
4 4 1 6 5 2 0 4
四、复习混合运算
36 × 5 ÷4 96 -240 × 3
(75 +33)÷9 128 + 840 ÷ 6
(270 -180)×7 525 ÷ 5 ÷3
五、复习图文应用题
1、出示P90页10题 (图用实物投影出示)
三年级5个班的捐款正好能帮助2名失学儿童,平均每班捐了多少元?
400元可以帮助一名
失学儿童完成小学学业。 (图 略)
2、出示P91页15题 (图用实物投影出示)
能买几个茶杯?(图 略)
六、全班小结: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那些收获?
先观察,想一想口算方法。然后在书上直接写得数。
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独立完成后,指名板书
独立完成后,指名板书
先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
1.边读题边看图思考。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3.讨论交流。
1.4人小组边看图边讨论。
2.全班交流。
教学
内容千克、克、吨课时第 2 节 共 节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
目标1、进一步巩固千克、克、吨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
点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难点体验千克、克的重量。
教具实物投影 学生准备一枚一分硬币,老师准备2袋食盐。
板书
设计千克 克 吨
1千克=1000克 吨“t” 1吨=1000千克
1kg=1000g 1t=1000kg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 备
一、导入:同学们,谁知道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这节课我们来复习有关千克、克和吨的知识。
二、复习千克和克
1、老师手里有两袋食盐,他的重量是一千克。 板书: 1千克=1000克。
你们拿出自己的一分硬币,放在手里掂一掂,它的重量是一克。
2、千克可以记作 “kg”,克可以记作“g”。板书:1kg=1000g
三、复习吨
1、讨论:(1吨有多重)
出示:P21页看一看插图,引导学生观察了解一吨有多重。
2、谁记得吨用什么字母代表吗?一吨等于多少千克?
板书: 吨“t”
1吨=1000千克
1t=1000kg
四、填空练习。P88页2题
3吨=( )千克
4千克=( )克
8000千克=( )吨
五、在( )里填上适当的质量单位
⑴大桥的重量为40( )。
⑵一箱苹果重15( )。
⑶一个鸡蛋重50( )。
⑷小兰的体重是32( )。
六、复习图文应用题
⑴出示P88页4题,P89页6题,7题,P92页20题。(题中的图,用实物投影出示。)
4题、每台机器重520千克,五台机器能一次运走吗?(汽车载重3吨)
6题、胜利小学有5名老师带领88名学生参观科技馆,现有500元钱买门票,够不够?
成人8元
学生5元
7题、每本书4元,5包书多少元?
每包20本
20题、学校足球队有两套队服。如果把衬衫、短裤和袜子搭配起来穿,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图 略)
七、全班总结。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那些收获?
说说自己的体重。
小组内交流,一吨有多重?之后全班交流。
通过观察图片了解一吨。
独立在书上完成后全班交流。
⑵四人一小组边看图边讨论。
⑶独立列式解答。
⑷全班交流
教学
内容周长课时第 3 节 共 节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
目标1、进一步巩固有关周长的认识,掌握具体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巩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
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难点具体图形周长的计算。
教具实物投影仪,教学用的三角板,直尺。
学生每人准备一副三角板和一把直尺
板书
数学复习教案11
1、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
(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要求学生记牢认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特别是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和、差公式,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我要求学生用课前5 ---15分钟的时间来完成这个要求,有些内容我还重点串讲。
(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过基本计算关:如方程、不等式、代数式的化简,要求人人能熟练的准确的进行运算,这部分是决不能丢。
(3)过基本技能关。如,给你一个题,你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办法,这时就说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做到对每道题要知道它的考点。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
2、 一轮复习的步骤、方法
(1)全面复习,把书读薄:全面复习不是生记硬背所有的知识,相反,是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各内容各方法的本质联系,把要记的东西缩小到最小程度,(要努力使自已理解所学知识,多抓住问题的联系,少记一些死知识),而且,不记则已,记住了就要牢靠,事实证明,有些记忆是终生不忘的,而其它的知识又可以在记住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它们的联系而得到.这就是全面复习的含义。
(2)突出重点,精益求精:在考试大纲的要求中,对内容有理解,了解,知道三个层次的要求;对方法有掌,会(能)两个层次的要求,一般地说,要求理解的内容,要求掌握的方法,是考试的重点.在历年考试中,这方面考题出现的概率较大;在同一份试卷中,这方面试题所占有的分数也较多.”猜题”的人,往往要在这方面下功夫.一般说来,也确能猜出几分来.但遇到综合题,这些题在主要内容中含有次要内容.这时,”猜题”便行不通了.我们讲的突出重点,不仅要在主要内容和方法上多下功夫,更重要的是要去寻找重点内容与次要内容间的联系,以主带次,用重点内容担挈整个内容.主要内容理解透了,其它的内容和方法迎刃而解.即抓出主要内容不是放弃次要内容而孤立主要内容,而是从分析各内容的联系,从比较中自然地突出主要内容.
(3)基本训练 反复进行:学习数学,要做一定数量的题,把基本功练熟练透,但我们不主张”题海”战术,而是提倡精练,即反复做一些典型的题,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要训练抽象思维能力,对些基本定理的证明,基本公式的推导,以及一些基本练习题,要作到不用书写,就象棋手下”盲棋”一样,只需用脑子默想,即能得到正确答案.这就是我们在常言中提到的,在20分钟内完成10道客观题.其中有些是不用动笔,一眼就能作出答案的题,这样才叫训练有素,”熟能生巧”,基本功扎实的人,遇到难题办法也多,不易被难倒.相反,作练习时,眼高手低,总找难题作,结果,上了考场,遇到与自己曾经作过的'类似的题目都有可能不会;不少考生把会作的题算错了,归为粗心大意,确实,人会有粗心的,但基本功扎实的人,出了错立即会发现,很少会”粗心”地出错。
3、数学:过来人谈中考复习数学巧用“两段”法
第一个阶段,是第一轮复习。应尽可能全面细致地回顾以往学过的知识。概念和定理的复习建议跟着老师的安排复习进行,同时一定要注意配合复习进度适当做一些练习。这时候做练习题不要求做得太多、太杂,更不能满足于做对即可,关键是要在练习中领悟和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可以参考老师帮助总结的各种类型题,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消化理解,力图把每一个题型都做熟做透。对于想冲击高分的同学,可以在难题上下功夫,尤其是往年考过的压轴题,一定要仔细弄明白。
第二个阶段,是在三次模拟考试期间。在此期间,要重点训练自己答题的速度和准确率,不要再去死抠特别难的题了。每天至少要做一套模拟试题,逐步适应中考状态,不要让手“生”了。要重视三次模拟考试,就把它当作中考去对待,努力适应大考的环境。
在中考前的几天,再做一两套模拟题,把平时易错的题看一遍,让心里充满自信,之后就不要再看了,养足了精神,准备考试。
最后再向大家介绍一些考场技巧:要保持适度的紧张,先把选择题拿下来,让心里有个底,接下来按部就班地做。切记,不要挑着题做,遇到难题不要慌,想想平时学过的知识,一点一点做下去,实在做不出来也不要灰心,跳过去,千万不要因小失大,影响了大局。做到最后大题时,更要一步一步去推,能写几步写几步,即使拿不了全分,拿一半分,就很不错了。最后,做完了一定要检查,检查时要一道一道地查,一点也不要遗漏,切忌浮躁。
数学复习教案12
1、复习目标题目化明确初三数学总复习目标(依据州中考数学考试目标及说明),就是强调教与学的目标性,明确每一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掌握标准。这就要求教师而且也同时要求学生始终明确自己要达到什么目标,怎样达到及如何选择适当的方法达到最佳效果。让学生知道哪些知识是一般了解不作考试要求,哪些知识是不可能单独命题考试的,所考查知识可能以什么样的题型出现,哪些知识是重点。
2、题目训练系列化设计好问题群和习题群,注意分题型组织复习,适当介绍组题规律。注意研究去年各地中考题:一是分类介绍不同题型的特点,二是分类介绍不同题型的一般解题方法,特别是对新题型在方法上多介绍、指导通法,三是注意题型变换或变式(或结构变换或数字变换或图形变换等),这主要针对课本重点例习题进行(中考试题主要来源)。顺便说,为及时反馈矫正、发挥教学自我矫正功能,应安排必要的'单元测试(综合检测)。
3、系列讲解重点化专题复习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方法指导与规律揭示:①解题通法;②重视初中数学蕴含的思想方法;③关注近年中考命题新特点,适当介绍中考热点题型思考方法(如分类讨论型、新定义型、开放探索型、实际问题的建模以及解释与应用、图表信息问题分析等),使学生解题中的思考有规律可循。数学总复习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熟练数学语言符号体系,并能在遇到问题时采用恰当的数学符号对问题作出表示。例如,在总复习中可以适当重复这些不同层次的认知活动:根据语言表述的结构直接列方程、基本作图题、将视觉语言转化为数学文字或图形、将数学文字符号依据一定的数学原理整合成数学语句并建立数学语句与数学定理、公式、法则等之间的联系等,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4、答案要点规范化讲评一般不宜照卷逐题讲解,要展示命题人的意图,如想考什么知识、什么思想方法等,还要揭示考生常见错误。在解题过程中,老师应特别注意答案的规范性,给学生一个好的解题示范(这是笔者多年中考评卷的深切感受之一,不可小看)。最好能以标准答案的形式给出,尽量少一些信手写来,少一些随意表示。这样做的意义在于不仅让学生知道正确的答案,还在于让学生知道每一个正确的步骤,让学生明确在解题时,该写出哪些最重要的得分点。
5、复习进程螺旋化现在初三总复习大多分三个阶段推进,前两个阶段内又将同类或相近知识技能归类分段安排,体现螺旋式上升。学生对复习中遇到综合问题甚至是重大问题有一个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不急于一步到位,要引导学生从看懂教师的解答入手,经过多次反复,反复渗透,在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渐概括上升成理性认识,最后自己能够应用。这是为追求大面积提高应具有的认识。
6、解题方法系统化一是重视学生复习方法、应考机智的指导和训练,如认真审题的习惯、检验方法、书写规范、避免怯场技巧等。二是应强调解题方法的系统性。如配方法、换元法、判别式与韦达定理法、待定系数法、面积法、几何变换法(平移、旋转、对称)、客观题的解题方法(直接法、验证法、特殊元素法、排除法、图象法、分析法等)。
数学复习教案13
教学内容:教材63页“和复习”
目的要求:复习有关乘法口诀和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内容,用1~9的口诀求商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除法的排列规律。
教学重点:沟通乘、除法的联系,掌握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应用表内乘除的知识和倍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和复习
1、用乘法口诀求商
发给学生一张空白的表格,组织学生根据45句乘法口诀写出45道除法算式。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排列除法算式。
3、指导复习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让学生看第2题的图,用自己的话解读题意。
(2)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步骤,确立先求全班认输,再求可分的组数,然后计算。
(3)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体会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题策略。
二、练习十四
第1题:先算出每道题的结果,写在对应动物的下面,然后再将所得7个结果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第2题:采用计时方式,进行百以内加、减、乘、除口算的复习。
第3题:以动物园的鸽子为题材,提出不同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确实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
第4、6题:以乘除混合运算为主的练习,使学生对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理解和记忆得更牢固。
第5题:通过游戏复习表内乘除和倍的概念,两人一组进行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理解“倍”的意义。
第7题:是需通过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独立进行解答。
第8题:是一道开放型问题,以学生游泳为背景,给出多个信息,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从中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第9题:是通过游戏复习倍的概念,体会数的大小和数学学习的趣味,培养学生的数感。
第10题: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利用混合运算进行逆向推理的练习,先让学生自主探索,自己填上合适的数,然后组织交流,说一说填数的策略。
三、。
教学反思:
数学复习教案14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明确因数、倍数、质数和合数的概念,能熟练的求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能够判断出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进一步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能够判断出一个数是
不是2、5、3的倍数。
复习重难点:
1、因数和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
2、因数和倍数等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和区别(难点); 3、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整理本单元主要知识点。
同学们,请大家来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
板书学生回答的内容:
1、因数和倍数;
2、2、5、3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和合数。
下满我们就来系统的复习一下本单元的知识。
二、复习。
1、复习因数和倍数。
(1)让学生简述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举例:因为2×3=6,所以2和3是因数,6是倍数。这种说法对不对?
(3)练习:28的因数有哪些?6的倍数有哪些?(写出5个)
你能用几种方法求?可以怎样表示?
巡视,了解学生完成情况。
2、 复习2、5、3的倍数的特征。
(1)让学生简述2、5、3的倍数的特征。
(2)练习:判断下列各数哪些是2、5、3的倍数。 27104752085 5982
3、复习质数和合数。
(1)让学生简述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2)关于质数和合数,你想要提醒大家什么?
(3)请同学们两人一组,一人给出大于2偶数,另一人找出和为此数的两个质数。例如,偶数8,答:3+5=8.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数学复习教案15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并能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去确定物体的位置,一下(2册)数学总复习教案(五)。
2、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分析、描述的过程,认识条形统计图,能够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4、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条形统计图数据的分析,图形的拼组和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具: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位置与图形
(一)位置的复习
1、师:小朋友谁能介绍一下你在班级中的位置?
(学生介绍教师引导)
师;谁能用“上”“下”“前”“后”“左”“右”几个字说一句话。
2、练习(投影出示课本第100页第10题)
师:图上有几个小朋友?大家思考2楼妈妈是谁的妈妈?她住在几门几层?
师:“我家住在她家左边”的小女孩是哪一个?她的家应该是几门几层?
师:“我家住在你家楼上“的小女孩是哪一个?她指的是谁家的楼上?她的家应该住在哪里?(将课本第100页第10题补充完整)
3、介绍:(1)说说自己的前、后、左、右各是谁。
(2)介绍同班同学,说一说“谁在谁的哪面?”
(关键让学生搞清:谁和谁比,以谁为中心这一难点)
4、出示:★ ○ ◇ △ ¤
你能用“左右”来介绍一下○与△的位置吗?(如:△在○的____面;○在△的____面。)
5、游戏:听反话。
(二)复习图形。
1、书P100题11(投影出示)
师:刚才我们做了游戏,下面我们来数数图形,请大家把书翻到P100,请把11题完成,教学工作计划《一下(2册)数学总复习教案(五)》。
学生独立完成
校对说方法
师:图中所摆立方体有部分的遮挡,你有什么办法数出看不见的立方体呢?
2、思考:()个小立方体可以拼成一个立方体。
()个小立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立方体。
二、复习统计图。
投影出示第101页图。
1、 让学生观察图形。
观察统计图,让学生将图上表示各兴趣事的格子数一一数出来。
2、 出示问题:
⑴你怎么知道谁最受同学欢迎?
⑵你怎么知道人数最少?
⑶喜欢看电视比喜欢看书的多几人?怎样算出来?
⑷看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讨论并逐一解答。
3、课本第105页第16题。
⑴用画“正”的方法统计。
⑵独立完成统计图和统计表。
三、巩固练习
1、说一说:()在()的()面。
图:9个不同的图形放在3×3的格子中
2、 ()小力()
(1)小红在小力的右边,哪个是小红?
(2)小方要排在小红的左边,小方排在哪里?
3、出示各种图形的组合图(略)
(1)数一数,填一填
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圆
数量
(2)引导学生画出统计图
(3)根据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4、数一数
有()个□有()个△有()个长方形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复习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复习教案01-27
数学总复习教案01-09
数学总复习教案【荐】01-10
数学复习教案(15篇)01-27
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01-09
数学总复习教案(15篇)01-10
数学总复习教案15篇01-09
数学总复习教案(精选15篇)01-26
数学总复习教案精选15篇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