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通用14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2.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3.以“秋天”为主题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话能力。
教学重点:
口语交际(学生开口说)
教学难点:
习作(学生动笔写)
教法学法:
读、说、写相结合
教学用具:
1.实物投影仪。
2.把自己在秋天里所做的事拍成照片或画成图画。
3.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说说理由,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画或挂图(可以是前面课文的挂图,也可生画的')。
师: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给我们 大家带来很多的来的快乐,是吗?板书:秋天的快乐
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在秋天做事时高兴的心情。
2.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a、请学生说说自己在金秋时节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让学生自己先说说。
b、具体说说自己在秋天所做的事,各自准备。要求:
(1)把做的事儿说清楚。
(2)说出自己的快乐。
(3)可以边说边演,可以请同桌一起说说演演。
3.讲评结合,促进交流。
a、指名学生上台口述,师生结合要求评点。
b、以示范为例,和同桌或在小组内互述,并推荐出让自己感受最快乐的同桌上大堂交流。
c、师生评选最佳学生。
4.学习小结,指导实践。
小结学生交际的情况(以肯定为主的不足,以指导学生生活实践。
5.拓展活动
画一画秋天的图画或所做的快乐的事。
教学后记:这节课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让学生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2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2、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3、向课余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学学习,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课余生活,且认真执行计划。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教学过程:
1.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又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这乐趣与大家分享。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自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a.可以讲讲课间课后同学间开展的游戏、娱乐活动;
b.可以讲讲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调查考察活动;
c.可以讲讲自己读了什么好书,完成了多少万字的读书量,摘了多少卡片,增长的见识和受到的教益;
d.可以讲讲自己在兴趣爱好、个人特长项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长进;
e.可以讲讲自己随同学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览、休闲获得的新发现、增长的新见识;
……
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3.共同评议。
a.就刚才几位同学们交流的来看,他们的课余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我们评比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是不是就看谁的课余生活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课余生活项目记录得多?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看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不是看谁的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记录本上记录得多,而是要看谁的计划安排得切实可行,课余生活计划中的各项安排得到真正落实。
b.评选出活动新颖、有趣,开展得认真深入,收获丰富、感受深刻、对大家启发大的同学,教师颁发“课余生活之星”奖章。
c.谈谈了解了他人的课余生活之后自己的打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发现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准确区别。
3、 读“认”,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我的发现。
1.各自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读不准的字可同桌相互请教。
2.指名朗读,要求横着逐行读。
师生共同正音,再指名几位后进生读读,然后齐读巩固。
3.比赛:谁的眼力准,发现独特正确。
交流各自的发现。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思考深入的学生还会发现,这同一个字在读音不同的情况下意思也不一样。如有这样的发现该大力加以鼓励表扬,并且引导其说说不同的读音情况下的字义。
4.齐读巩固。
读读认认
1.各自轻声读本题中的各组字,读不准的借助注音拼读。
2.比赛:谁读得正确、流利。
3.谈谈这一题中每一组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这一题中除了后两组“穷——穴”外,其余的每组中两个字读音都相同或相近。此外,这一题中每组右边的字都是左边的字的一个偏旁。
4.齐读巩固。
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 熟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3、积极参与展示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积极参与展示活动
教学过程:
读读背背
1.古代的孩子玩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要读一首唐代诗人胡令能写的《小儿垂钓》。教师范读
2.短短四句话二十八个字把一位垂钓孩子的外貌、姿势、环境、神情勾勒得生动传神,跃然纸上。请大家各自试着读一读,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模仿老师的样子,读准韵律。3.朗读比赛。指名朗读,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有韵味。4.师生合作,表演古诗短剧。
教师准备荷叶、渔竿、竹篓等道具。学生演稚子垂钓,教师演路人,诗句作台词,师生演练后可再请学生合作演练。
5.竞赛背诵。为先背出的学生发奖品。
展示台
1.课前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阅读学习伙伴的话,小组内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展示;共同讨论,互相协作,考虑本小组采取何种最好的展示形式,能否搞出特色。协商统一后分头准备。
2.班长或学习委员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协调展示情况。
3.举行“多彩的课余生活”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4.评选最佳展示组,视情况评选“惜时奖”、“毅力奖”、“才艺奖”、“创造奖”、“能手奖”、“勤劳奖”等个人奖,教师颁奖。
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3
【学习目标】
1、在口语交际中锻炼交际能力。
2、学会抓住人物特点来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完成习作。
3、积累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的四字成语,并能恰当地运用。
4、学会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品尝句子意思,积累好词好句。
5、背诵古诗。
【学习重难点】
1、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
2、习作:抓住人物特点来描写。
3、积累并背诵古诗。
【学前准备】
1、收集暑假生活的事例、图片。(学生)
2、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
一、图片导入。
1、课件出示文中的图片,学生观察,说一说图片内容。
图片一:我和爷爷奶奶干农活。
图片二:爸爸带我去游乐场。
2、教师小结,引出口语交际内容。
(1)以上是同学们放暑假后做的'事情,很快乐,很新鲜的暑假生活,今天口语交际的任务就是“我的暑假生活”(板书)。
(2)同学们回忆:暑假你是怎样度过的?经历了哪些新鲜事呢?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二、学生交流。
1、想好要讲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
2、要把自己的经历讲清楚,讲的时候可以恰当地使用图片或实物等。
3、小组推荐一名讲得好,暑假生活丰富多彩的学生上台交流。
三、评价总结。
第二课时
(习作:猜猜他是谁)
一、激趣导入。
1、教师朗读一段话,学生猜一猜他(她)是谁?
他喜欢踢足球,也酷爱跑步,经常在操场上看到他奔跑的身影。他是谁?
2、学生根据教师的描述,猜一猜是我们班的哪个同学呢?
3、教师小结:这个游戏是让同学们抓住人的某些特点来写,也是今天的习作内容。
二、学生活动。
1、一个同学说一个同学猜。
2、收集写作素材,班上的同学你最熟悉谁?你知道他(她)的哪些特点?
3、同桌相互交流,补充素材。
三、引导写作。
1、你选的是谁?他(她)有哪些特别的地方让你印象深刻?选择一两点写下来。
2、写时注意格式,不可以写出他(她)的名字。
四、学生习作。
1、学生开始习作,教师巡视。
2、写好后大声读给同学们听一听,看看他们能不能猜出你写的是谁。
3、师生提出补充意见。
第三课时
(语文园地)
一、交流平台。
1、回忆本单元的课文,你积累了哪些句子?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2、齐读题中两句话,说说这两句好在哪里。
二、词句段运用。
1、我的发现:
(1)齐读下面成语,交流你的发现。
(这八个成语中都含有人体的一部分)
(2)学生列举同类的词语。
七嘴八舌狼心狗肺心灵手巧耳聪目明昂首挺胸。
(3)学生熟读成语。
2、我会读。
(1)学生自读课本上的三句话,想一想怎样才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2)同桌交流。
(3)教师点拨:朗读时,注意抓住重点词语,如:第一句中的“真的、上学”这几个词语要重读;第二句中的“笑了笑、就是、值得”这几个词语需要重读;第三句中的
“一点儿”需要重读。
(4)自读,指名读句子。
3、展示台。
(1)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各种兴趣,开学初,班级就划分了兴趣小组,你能给这些兴趣小组取个响亮又有个性的名字吗?
(2)学生交流。
(3)展示最响亮,最有个性的兴趣小组名字。
三、日积月累。
1、自读古诗《所见》,读通顺,读流利。
2、简介古诗的作者及诗意。
3、学生背诵。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4
知识目标:
1、完成习作。
2、准确区别区别的不同读音。
3、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情感目标:
熟练背诵古诗。
能力目标:
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 我们的课余生活
1、导入:
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乐趣与大家分享。
2、生分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3、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4、评议
(1)看学生他们的课作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注意内容充实)
(2)选拔优秀,颁发小奖品。
(3)生谈交流后自己的打算。
二、习作指导
1、导入。
2、生选择写作题材
游戏娱乐生活:踢毽子、跳皮筋、跳绳……
课余辅导训练:网页制作、科技小发明、绘画写生、足球比赛……
个人爱好:小收集、小饲养、小种植、小演奏家……
家务劳动家庭帮手:洗衣服、餐具、打扫卫生……
3、写法指导:
这篇文章只需集中写一项课余活动或一件课余发生的事。
4、生拟定提纲、评议。
5、生起草。
6、生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7、生各自修改。
8、誊写文章。
三、日积月累
1、生自由轻声读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指名横着诚。
3、揭示发现:
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4、齐读巩固。
四、读读认认
1、生各自轻声读本题中的各组字,读不准的借助注意拼读。
2、比赛:谁读得正确、流利。
3、谈谈这一题中每一组字的共同之处。
4、齐读巩固。
5、单独指读横线条中的生字。
五、读读背背
1、师范读古诗。
2、师引导。
3、生模仿读。
4、比赛读。
5、师生合作、表演。
6、竞赛背诵。
六、展示台
1、小组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展示。
2、了解展示准备。
3、举行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4、评选优秀展示组。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5
学习目标:
1、和同学交流课内外阅读时遇到的具有新鲜感的词句,体会有“新鲜感”的语言魅力。
2、能养成主动积累“有新鲜感”词句的习惯。
3、通过看图、感悟、诵读,理解并体会古诗,积累《所见》一诗。
学习重难点:
重点:
体会有“新鲜感”的语言魅力,能养成主动积累“有新鲜感”词句的习惯。
难点:
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教法学法:
图文结合讨论交流感情诵读
学习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
生:阅读记录表
学习过程: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语文园地一》的内容。
二、交流平台
(一)师:孩子们,老师在读书时,常常会遇到一些很不一样,具有新鲜感的句子。
课件出示: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生自由读句子、指名读、齐读句子。
1、师:这个句子选自我们这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你觉着这个例句什么地方具有新鲜感?和同桌交流交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树枝不摇、鸟儿不叫、蝴蝶停歇突出了窗外的安静。)
再读句子。
3、拿出课文纸,画出具有新鲜感的词句,并四人以小组交流具有新鲜感的地方。指名交流。
4、师:遇到这样有新鲜感的词句,我们该如何做呢?
板书:摘抄积累反复阅读
5、抄写积累的有新鲜感的句子。
(二)师: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篇泰戈尔的散文诗《职业》。师范读。
自由读文,你有什么感受?(职业没有高低贵贱。选择自己热爱的,能为别人做奉献的事业。)
在这篇散文诗里,老师很喜欢这一句有新鲜感的`句子。
出示: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1、指名读句子,其他人边听边想:什么地方有新鲜感?
预设:更夫。(每天夜里敲竹梆子或锣来提醒人们时间的人。)
说了说这句话蕴含的丰富哲理。
2、默读诗歌,画一画自己认为有新鲜感的词句,并抄写下来。
(三)读一读自己所积累的词句。
师:就像旅行总能看到新鲜的风景,阅读时我们也总能遇到新鲜的词句。在平时的课内外阅读中,遇到这样有新鲜感的词句,不仅要摘抄积累下来,还要反复阅读。
三、日积月累
(一)师:童年是最幸福的,因为童年生活无忧无虑,丰富多彩。老师想请你们回忆一下,你最难忘的童年趣事是什么?请用一句话告诉大家。
生自由表达。
师:假如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古代,去看那个时候的孩子喜欢玩些什么,一定很有意思。
生读:《村居》师:和你们一样大的孩子在干什么?(放纸鸢)
生读:《宿新市徐公店》师:这些孩子又在干什么?(追黄碟)
生读:《小儿垂钓》师:这个孩子在干什么?(钓鱼)
(二)出示:《所见》
1、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袁枚笔下的这个孩子在干什么。
2、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师:字音读准了,句子读顺了,还不算会读。我们还要读好诗歌的节奏。师范读。各种形式诵读。
3、孩子们,请你们看看这幅图,谁能告诉我“牧童”是做什么的?
4、齐读,想想:牧童在干什么?板书:牧童
根据回答板书:骑黄牛、唱着歌、听到蝉叫、闭口站立。
5、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师:孩子们,看,这个小牧童起着黄牛,嘴里还唱着歌,他的歌声怎么样?(嘹亮)从哪儿看出来的?(振林樾)什么意思?(在林中回荡)
小牧童走着走着,忽然听见--蝉在鸣叫。师点明:鸣就是鸣叫的意思。
小牧童听见蝉在鸣叫心里--想要捕蝉。谁来说说“欲”的意思。你怎么知道牧童想要捕蝉呢?立是什么意思?
6、袁枚笔下的牧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悠闲自在、机智聪明、活泼可爱)从哪儿感受到的?指导朗读。读出他的--
7、师:这首诗很简单,我相信你们很快就能背诵下来。自己先试着背一背吧。
指名背。齐背。(节奏)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6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进行口语交际;完成习作教学;学习多音字;积累古诗词;学习新生字;展示作品
2、过程与方法:
(1)在口语交际中锻炼流利语言,学会写作。
(2)在发现、研究中学习多音字、新生字。
(3)在背诵中积累。
(4)在展示中扩大见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读、写、背中训练语言能力。
重难点、关键:
1、进行口语交际。
2、完成习作。
3、背诵古诗。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展示课余生活的照片
二、交流看相片的感受。
三、分小组讲自己的课余生活
1、交流自己做了什么事
2、交流自己有什么收获。
3、交流有什么感受。
4、讲讲今后的`打算。
四、请讲得好的同学上台讲述自己的课余生活。
1、生讲,师略记条理。
2、予以讲解、梳理。
五、评比。
1、每组选出一个上台。
2、评比谁讲得好。
六、作业:回家讲给妈妈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完成习作。
教具准备:带上各自与课余生活有关的器具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出示几个同学课余生活的用品:书、画画、乐器……
2、让学生自由讲自己的课余生活。
二、引导写作
1、请几个同学上台讲述。
2、老师点评。
三、写作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多音字。
2、背诵古诗。
3、从生字中学生字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读生字、区别、组词、掌握多音字
二、古诗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2、师范读,学生跟读
3、议议诗意:一个小孩坐在河边学钓鱼,他倾斜着身子坐在草丛中,绿草半掩着他的身体。过路人向他问路,他一句话也不回答,只是摆手示意不让问路人靠近,唯恐发出响声把要上钩的鱼儿吓跑了。
三、学习新生字。
四、作业:背诵古诗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7
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无论是阅读还是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都与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这一主题密切相关。这次习作是学生第一次作文,也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延续,即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习作范围宽广,和课余生活相关的`都可写。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个完整的意思。
2、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调好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建立信心。
教学建议:
1、由于学生是第一次作文,因此我建议教师要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建立习作的信心。
2、习作时,教师提出的要求不要过高,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个完整的意思即可。在遣词造句上要求切勿过细。
3、评价时,要以表扬和鼓励为主。
习作设计
一、想一想
同学们,在口语交际课里,我们交流了各自的课余生活,现在让我们把它记下来好吗?
二、说一说
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1)读一读习作要求,同组讨论习作要求的范围。
(2)可把自己想写的先跟大伙说说,互相交流。
2、教师巡视指导
(1)自己参加过什么活动,到过什么地方,见到了什么。
(2)你感到最高兴的事,最有意义的事或你愿意写下来的其它事,比如,你参加了什么比赛,什么活动等。
三、写一写
开始写吧!相信大家都是一名出色的作家。但在写时要注意:
1、要把想说的事情写清楚。
2、要把话写通顺。
3、写完后,读给你的妈妈、爸爸听一听,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分享习作的快乐。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8
教学目标
1.积累本单元所学的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并正确地摘抄。
2.学习描写人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成语,并学会正确地书写。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把握停顿节奏和重音。
4.给兴趣小组取个响亮的名字。
5.背诵古诗《所见》,感受古诗的美好。
重点难点
重点:
1.积累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2.积累描写人的成语。
3.背诵古诗《所见》,感受古诗的美好,感受诗中的美景和情感。
难点:
1.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把握停顿节奏和重音。
2.给兴趣小组取个响亮的名字。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学习“交流平台”。
过渡语:我们在学习一篇课文时,经常会遇到生字、生词,还有一些很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我们可以多读几遍,然后摘抄到笔记本上。
1.学生自由朗读书上的两个句子。
2.小组内互相读、正音,交流自己喜欢的其他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书上的句子。
4.抄写词语、句子。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学词语。
1.自由读这些成语。
2.指名读,带读。
3.谈发现: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
(都是用来描写人的,有的形容人的动作,有的形容人的神态和心理活动。)
4.还能说说类似的成语吗?(如:怒目圆睁、弓腰驼背、心急如焚等)
5.选取一个成语演一演或用成语说一句话。
(分组合作,先是组内互相表演,然后在全班内表演,再指人点评)
(二)读句子。
1.按要求试着自由朗读书上的三个句子。
2.小组内交流,互相朗读,互相评议。
3.指名朗读,全班评议,教师相机指导。
朗读句子,除了要将句子读正确、读流利之外,还要恰当地运用停顿和重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表示停顿)
示例:
(1)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2)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3)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4.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
(三)给兴趣小组取名字。
1.教师提出建议。
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请你来给兴趣小组取个响亮的名字吧!
2.小组内交流讨论,写出兴趣小组的名字。
3.请各小组派代表说出兴趣小组的`名字,全班评议。
教师相机指导:给兴趣小组取名字,注意名字要新颖、响亮,能体现出这个兴趣小组开展活动的特点,要加入一些个性化的词语,让人一看就能够记住。如:
天籁合唱团小天鹅乐队快乐读书吧
兰亭书法小组蓓蕾语文社圆梦足球队……
4.自愿组建兴趣小组,推荐组长,商议如何开展活动。
(四)课后活动。
第2课时
学习“日积月累”。
1.观察左边的图片:你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喜欢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完整的句子)
2.指导朗读。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指名读,强调某些字音的正确读法。
(3)老师示范读,要读出节奏美。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再指名读,要读出真情实感。
3.体会诗意和诗境。
(1)同桌交流:从这首古诗中你读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教师补充讲解诗歌描绘的画面及大意。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4.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古诗并背诵。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9
一、教学目标:
1、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增强在课内外积累有新鲜感词句的意识。
2、积累含有身体部位或器官名称的成语(重点);能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恰当的朗读方式。
3、组织兴趣小组,能给兴趣小组起名字,并开展活动。
4、想象画面,积累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点:
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增强在课内外积累有新鲜感词句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
能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恰当的朗读方式。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积累好词好句的积累本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同学们,课文里常常有一些很有新鲜感的词句,比如自己觉得不熟悉的词句、比较特别的句式,当你看到这些词句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呢?
2、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例句。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1)指名读。
(2)齐读。
(3)交流:这两个例句哪些地方有新鲜感?在课内或课外阅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表达形式?
3、自主活动。
(1)小组内交流自己在读书时读到并摘抄在积累本上的一些有新鲜感的词句。
(2)把喜欢的句子写在卡片或者树叶上,做成书签。
4、小结:看到有新鲜感的、优美的词句,我们要多读几遍,然后抄写在积累本上。相信,经过这样的练习,你一定会积累很多好的词句。
二、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成语:
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眼疾手快口干舌燥
(1)借助拼音把这8个成语读正确,重点关注“爪、吊、赤、疾、燥”的读音。
(2)多种形式读成语:
①一边做动作一边读成语,如摇头晃脑、张牙舞爪。
②想象成语描写的动作、神态、心情等,合作读成语。如男生读“面红”,女生读“耳赤”。
(3)同桌交流两组成语的特点,全班交流,注意把同类的信息进行梳理。
①这8个成语都含有身体部位或器官名称,都和人有关:有的描写人的动作,如摇头晃脑、张牙舞爪、手忙脚乱、眼疾手快;有的描写人的外貌、状态,如披头散发、面红耳赤、口干舌燥;有的描写人的心理,如提心吊胆。
②第一组成语的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意思相近;第二组成语的'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意思相近。
(4)拓展:你还能说出一些含有身体部位或器官名称的成语吗?
2、课件出示下面的句子。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1)请学生自由地读一读,想一想:怎样朗读才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2)同桌互相读一读,练一练,看看谁读得好,更能表达句子的意思。
(3)朗读展示,师生评议。
(4)全班齐读。
三、巩固练习
填空练习,巩固成语。
摇()晃()披()散()
张()舞()提()吊()
()红()赤()忙()乱
()疾()快()干()燥
第二课时
一、巧取组名
1、说一说自己有哪些兴趣爱好。
2、过渡:同学们的爱好很广泛!那就让我们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吧!
3、课件出示几个兴趣小组的名字,说一说这些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是什么,这些兴趣小组的名字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篮球侠巧手剪纸组鲲鹏航模队探索者小队黑白棋社
预设:这些名字体现了兴趣小组活动的特点。
这些名字非常吸引人,让人印象深刻。
这些名字有新鲜感,让人特别想加入。
这些名字中加入了有个性的词语,让人一看就能记住。
4、小结:是啊!看来给兴趣小组起名字也是一门学问,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那现在就试着给兴趣小组取个响亮的名字,吸引有相同爱好的同学一起开展活动吧。
5、展示各兴趣小组所起的名字,大家互相评议。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一读古诗。
2、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自己不认识的字。教师相机强调“樾、捕、蝉”的读音。
3、出示个别字词的注释,请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1)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2)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3)林樾(yuè):指道旁成荫的树。
(4)欲:想要。
(5)捕:捉。
(6)鸣:叫。
(7)立:站立。
4、结合插图,指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意思。
5、教师说诗意,学生找出相对应的诗句。
一个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6、指导朗读。
7、练习背诵。
(1)独立背诵。
(2)同桌之间合作背一背。
(3)指名背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继续摘抄、积累优美的词句。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10
课题: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发现一些有新鲜感、有趣的句子,找找这样的句子,并试着积累这样的语句。
2.熟读并背诵古诗《所见》
教学重难点
1.发现一些有新鲜感的句子的特点,并试积累这样的句子。
2.背诵古诗《所见》。
教学过程:
一、教学“交流平台”
1.出示交流平台,学生自读。
2.讨论: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你喜欢这样的句子吗?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3.汇报交流。
4.你还找到哪些句子也很新鲜,很有特点?鼓励学生从所学课文中去寻找。
(1)学生分小组讨论。
(2)确定汇报人员,每个小组一名同学汇报。
5.小结:回顾什么是“新鲜感”。我们平时要注意积累,还可以尝试仿写。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充分结合所学课文,去寻找发现有新鲜感的句子,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表达生活。】
二、教学“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所见》,释题。简介诗人袁枚。(PPT2)
2.生自由读古诗,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要求将古诗读正确、读通顺。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文中插图,说说:诗人看到了什么?师根据回答相机板书:牧童黄牛林樾蝉
4.你读懂了什么?根据汇报,相机学习。
(1)生:牧童骑着黄牛。
师:他的心情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指导朗读好前两句,注意读好节奏及停顿。
(2)生:牧童想要捕蝉。
师:你从哪一个词看出牧童很想捕蝉?(师:对,“意欲”就是心里想要的意思。)指导朗读好后两句。
5.你们能根据古诗描述的画面,说说诗意吗?引导学生看图说诗意。
6.多种形式朗读古诗:分组读、齐读、师生对读等。
7.试背古诗。
【设计意图】:借助图片来引导学生说出古诗的意思,可以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欣赏能力和感悟能力。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11
教学目标:
1.交流有新鲜感的句子,养成积累新鲜感的句子的习惯。
2.积累关于人器官的四字词语,丰富自己的词语积累。
3.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抓住句子中的节奏和重音,把句子读得更好。
4.背诵古诗《所见》,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诗中的童真童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养成积累新鲜感的句子的习惯。
2.抓住句子中的节奏和重音,把句子读得更好。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如果你在学习中习惯跟许多人交换思想,你就会成为一个思想丰富的人。由此可见学习、生活中的交流是多么重要啊。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
二、交流平台
1.今天我们要交流的是有新鲜感的句子,请看例句:
例句1: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这是《大青树下的小学》里面的句子,一读起来就让人感觉到上课时校园里的安静,这是因为作者用环境来做了衬托。
例句2: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这是泰戈尔《新月集》里的句子,表达了孩子对“更夫”这一职业的向往。
2.收集有新鲜感的.句子。就像旅行总能看到新鲜的风景,读书总会遇到新鲜的句子。当你遇到有新鲜感的句子,一定要多读几遍。很好的句子要背下来,还要查明它们出自哪里,也可以抄到积累本上。
3.小组进行新鲜句子朗读,评出你们小组的最佳句子。
4.朗读你们小组推荐的新鲜句子,并说一说推荐理由。
5.把各小组推荐的新鲜句子抄下来,装饰一下,贴在学习园地里。
三、词句段的运用
1.出示四字词语:
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眼疾手快口干舌燥
读一读这些词语,说一说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预设:用圆圈画出表示人器官的词语,用圆点标出近义词。明白这组词语的特点是含有人器官的名词,且里面含有一对近义词。选择一个你知道的词语,说一说意思,表演一下。
2.同类词语积累。学生积累含有人器官,每个成语中都有一对近义词的词语。
预设:
手舞足蹈耳濡目染指手画脚耳聪目明
目瞪口呆眉开眼笑得心应手抛头露面
3.指导朗读句子。
怎样朗读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诀窍就是抓住节奏和重音。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预设:
读第一段话时,重读“真的”,强调要表达“我”的看法,重读“地下”,突出花朵上学的地点;读第二段话时,重读“一点儿”,读出很着急的语气;读第三段话时,要重读“不懂就要问”“挨打也值得”,用自信的语气,突出非常愿意、认可的态度。
4.我的社团我做主。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吧!试着给自己的兴趣小组取个响亮的名字,吸引有相同爱好的同学一起开展活动。
提出要求:
(1)为兴趣小组取的名字要能体现活动的特点。
(2)要加入有个性的词语,让人一看就记住。
出示范例:黑白棋社、鲲鹏航模队、巧手剪纸组等。
四、日积月累
1.出示图片和古诗《所见》。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小组讨论诗歌的意思,提示:抓住关键字。
预设:
林樾:指道旁成荫的树。
欲:想要。
鸣蝉:鸣叫的蝉。
3.小组讨论,翻译诗文。
展示翻译成果:一个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4.背诵诗歌。小组之间进行挑战,看看哪个小组能够最快全部背过。
五、我的收获
学生谈收获。
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没有收获新鲜的句子?有没有积累生动的词语?有没有背过优美的古诗?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12
一、文本教学解读
第一单元的《语文园地》安排了3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是统编教材中第一次出现,旨在引导学生交流有新鲜感的句子,感受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两句例句第一句是课内的,选自《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二句是课外的,选自泰戈尔的《职业》,“更夫”是一个有新鲜感的词语,意在引导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关注有新鲜感的语句。指导学生交流时,一要紧密结合本组课文展开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阅读中有意思的地方,主动积累有新鲜感的语言。二要适时拓展,在课外阅读中养成积累有新鲜感语句的好习惯。
“词句段运用”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提供8个成语,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共同特点是都带有身体器官名称,都和人的动作表情有关。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关注成语的结构特点,从而促进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激发学习成语的兴趣。第二部分选取的三句话,需要指导学生通过正确的停顿、重音和语气,表现出对句意的准确理解。三个句子都来自学过的课文,比较容易理解。第一句需要通过正确的停顿深入体会句意;第二句是通过读对重音“一点儿”来感受人物的“不懂”;第三句是要读对语气,读出人物对学问的认知和看法。第三部分编排了5个兴趣小组的名字,名字中或能体现出活动特点,或加入了有个性的词语,让人一眼就能记住。教师可结合本班兴趣小组特点,通过小组合作给自己的兴趣小组取名,开展招募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词语。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清代袁枚的《所见》,目的'是继续增加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积累。《所见》写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牧童捕蝉图”。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读通读顺。对于这首诗的意思,学生只要粗知大意即可,不要求串讲,最后再让学生熟读成诵。
二、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积累有新鲜感的句子。
2.积累和身体有关的成语;通过正确的停顿和重音,朗读句子体会句意;结合学习经验给兴趣小组取名。
3.正确朗读《所见》,背诵积累。
教学重难点:
1.养成积累新鲜感的句子的习惯。
2.抓住句子中的节奏和重音, 把句子读得更好。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交流平台
1.活动一:找找“有新鲜感”的语句。
(1)回顾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中有新鲜感的词句。
如: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选自《大青树下的小学》
(2)展示课前收集的本单元其他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语句。
如句1: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选自《花的学校》
句2: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选自《不懂就要问》
2.活动二:交流“有新鲜感”的语句。
(1)出示第一句,说新鲜感。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提示:这句话新鲜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树枝、鸟儿、蝴蝶以人的情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窗外的静,同时也说明了同学们不仅读课文时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而且声音还十分好听,读得让人入迷。
(2)出示第二句,说新鲜感。
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提示:“更夫”是个有新鲜感的词,是指每天夜里敲竹梆子或锣的人,是一种职业。“提了灯去追逐影子”把更夫打更枯燥的工作写得生动而令人向往。
(3)小组合作说说自己找到的很有新鲜感的语句“新鲜”在什么地方。
提示:回顾本单元课文学习中找到的有新鲜感的语句,不必要求学生说得具体明确,能言之有理即可。
3.活动三:选选“有新鲜感”的语句。
步骤一:小组交流自己课外收集的有新鲜感的语句。各自说说新鲜在哪里。
步骤二:小组讨论评选小组中最具有新鲜感的语句。
步骤三:小组代表交流小组最具有新鲜感的语句“新鲜”在什么地方。
步骤四:收集积累有新鲜感的语句。
4.活动四:开办“有新鲜感”句子超市。
步骤一:准备一份有新鲜感句子“采购单”,课外采集自己认为有新鲜感的句子。
步骤二:小组合作对“采购单”上的有新鲜感句子进行分类上架。可以根据自己对句子的理解进行分类,如:用了有新鲜感词语的句子,用了有新鲜感修辞手法的句子等。
步骤三:带上自己的“购物清单”,去采集有新鲜感的句子并和同伴交流“新鲜”在哪里。
步骤四:整理积累有新鲜感的句子。
板块二 词句段运用
1.活动一:火眼金睛。
步骤一:出示8个成语,指导正确认读。
步骤二:再读成语,说发现。
要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可以提示学生圈出每个成语中代表人身体部位的字。
提示:这些成语中都带有身体器官名称,都和人的动作表情有关。
步骤三:举一反三,说说还有哪些这样的成语,自主积累成语。
2.活动二:看谁读得好。
(1)出示3句话,学生自由朗读。
(2)同桌互读,讨论怎样朗读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提示:第一句“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指导学生正确停顿:“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第二句“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指导学生读对重音“一点儿”,突出“不懂”。第三句是人物说的话,要关注提示语“笑了笑”,朗读时要读出人物对“学问”的肯定,为了“学问”挨打也值得的决心。
(3)同桌练读,相互纠正。
(4)展示朗读,交流评价。
3.活动三:招兵买马。
步骤一:说说自己平时接触过哪些兴趣小组或者兴趣班。
步骤二:出示课文中出现的5个兴趣小组的名字,猜一猜这是什么兴趣小组,说一说自己怎么猜出来的。
提示:关注“泡泡”提示。
步骤三:请成立一个兴趣小组,并为兴趣小组取名,写在老师下发的“招募板”上。
步骤四:把自己设计的兴趣小组“招募板”贴在讲台上,招募有相同爱好的同学一起开展活动。
板块三 日积月累
1.活动一:古诗我会读。
通过借助注音自己读、同桌互读、老师范读等方式,将《所见》读正确、读通顺。
提示:把前鼻音“振”和“蝉”读正确,“忽然”不能读成“突然”。
2.活动二:古诗我会说。
(1)自己读一读古诗,你从古诗里读到了哪些人、物?他们都在干什么?
提示:从古诗里能读到有牧童、黄牛、树林和鸣蝉。牧童骑着黄牛在唱歌,蝉在树林里鸣叫,牧童想去捉蝉。
(2)看插图,用自己的话来说说画了什么,试着连起来说一说。
提示:引导学生能大致说出“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就可以了。如:夏天的树林里,牧童骑着黄牛,唱着歌,听到树上的蝉叫,忽然停止歌声想去捉蝉。
(3)借助插图,根据古诗的文字说说古诗大致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提示:学生根据字面理解意思,或者借助图片理解意思。诗意大致是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捉蝉。这一切叫袁枚看见了,袁枚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
3.活动三:古诗我能读。
步骤一:圈出古诗中的动词,读一读整首古诗,动词读得重一点。
步骤二: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读一读古诗,思考哪里需要停顿,试着做一做标记。再读给同学听。
提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械。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步骤三: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可以加上动作。
4.活动四:古诗我会背。
(1)出示古诗(去掉动词):牧童( )黄牛,歌声( )林撼。
意欲( )鸣蝉,(2)出示动词补充古诗:( )骑( ),( )振( )。
( )捕( ),( )闭口立。
(2)多形式背诵古诗。
步骤一:和同桌你一句我一句互背。
步骤二:看着投影仪上的插图,试着背诵古诗。
步骤三:闭上眼睛,想象画面,播放笛声和蝉鸣声,配乐入境背诵。
步骤四:同桌一人扮演牧童,一人扮演袁枚。“牧童”做动作,“袁枚”背诵古诗。
三、教学资源链接
(一)语文知识
停顿:指语音上的间歇。一般分语法停顿、强调停顿(逻辑停顿或感情停顿)、结构停顿。
语法停顿是指句子中一般的间歇,反映句子的结构关系。朗读时常依据标点符号的要求来停顿。
强调停顿是指句子中特殊的间隔。或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或为了加强语气,而在不是语法停顿的地方故作朗读停顿;或在语法停顿的基础上变动停顿时间,给听者以思考的余地,便于理解、接受,从而增强朗读的语言效果。又可叫逻辑停顿或感情停顿。
结构停顿是由文章的层次结构决定,是为了表示文章的层次、段落等所作的停顿。
重音:和停顿一样,重音也是朗读的基本技巧之一。重音又分词的重音、语法的重音、感情的重音。重读要强调的词或者词组,我们称为重音。
(二)拓展阅读
职 业
泰戈尔
清晨的钟敲了十下,我沿着我们的小巷到学校去。
我每天都遇见那个小贩,他叫着:“手镯,亮晶晶的手镯!”他没有什么急事要做,没有哪条街道非去不可,也没有什么时间非要回家。
我希望我是一个小贩,整日在街上混日子,叫着:“手镯,亮晶晶的手镯!”下午四点,我放学回家。
我从一家门口看见一个园丁在那里掘土。
他用他的锄子,想怎么挖,便怎么挖,他的衣服落上了尘土,如果他被太阳晒黑了或是被雨淋湿了,没有人会骂他。
我希望我是一个园丁,在花园里掘土,没有人来阻止我。
天一黑,妈妈就送我上床睡觉。
我从敞开的窗口看见更夫走来走去。小巷漆黑冷清,路灯就像一个脸上长着一只红眼睛的巨人立在那里。
更夫摇着他的灯笼,他的影子随之一起移动,他一生从没有上床歇息过。
我希望我是一个更夫,整晚在街上行走,提了灯笼去追逐影子。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13
教学目标:
1、在口语交际中,学生能讲讲自己的课余生活,做到积极参与,语言通顺流畅。同学间交流时,能够互动,做好记录,能够通过自己的记录说说别人的课余生活,学会点评别人的演讲,做到认真倾听。
2、我的发现中。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会多音字的用法,并进行拓展。
3、日积月累。学生能够迅速背下小儿垂钓,记住作者。
4、读读认认,通过观察,学生自悟认字方法。
课前准备
表格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说明多音字的重要性。
同学们,记得老师小时候听过这么一个名人的故事,有人为他自己的一颗植物写了副对联“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横批“长长长长”
都知道这个长是多音字,有几个读音?
(ZHANGCHANG)
有个聪明的小孩读对了字音。
说明多音字的重要性
(多音字可不能乱用,不然要闹笑话的)
二、联系课文,进行练习
1、自由练读
同学们,以下多音字你都能读正确吗?请自信地试一试。
2、学生带领读
请自信的同学带领其它同学来试一试。
3、拓展组词
刚才同学们都是读课本上的。老师觉得很不够。花一分钟的时间,自己来组个词读一读,能做到吗?
4、拓展多音事
都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小组讨论,还能写出几个多音字?看在一定的时间里谁写的多。
三、日积月累
读读背背
1、刚才,为什么有一些组写出了很多的多音字,因为他们善于积累。
下面有一首诗,也许你早会,也许你不会,看看自己读几遍才可以积累?
学生自由背诵。
2、背诵比赛。
读读认认
1、交流经验。
请识字大王讲讲他的识字故事,或是识字方法
2、看读读认认的内容,请说一说,归纳识字方法。
3、给生字组词。一字多词。查字典
小组内合作,分工合作。
四、口语交际
1、谈谈自己的课余生活。
同学们,我们上课很愉快,大家也学会了不少知识。那么不知道大家是怎么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的'。
可以从以下几点回忆
小黑板出示:
(1)、课间游戏。如:跳绳、踢键子等等
(2、)参与科技活动:如:制作标点,手抄报,贺卡
(3、)家庭活动:洗衣服,洗碗等等
跟据老师的提示,
请大家作好发言准备。举行一个小小的擂台赛。
2、请同学上台说一说
3、台下的同学当评委,比一比,评一评。
4、采访。
每人一张采访记录表(附后)
请你采访一下同桌,他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
5、交流反馈
工作汇报,请你说说你的同桌或好朋友的课余生活与感受。
6、课后作业
为自己设计课余生活调查表。
反思:
上课伊始,我便为孩子们讲了一个关于多音字的故事,显然他们的上课热情被调动起来,也知道了多音字不可以乱用。在我的发现中,教学多音字这一块,学生显得很积极,而且也很自主地去学习,难能可贵的是,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中,大家团结一致,得到答案。我以先读,再自已组词,再找其它多音字的方式,循序渐进,一点点地把孩子的学习欲望给激发了。
本课的第一亮点是口语交际,先是自己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采用擂台赛的形式,学生积极参与,都想大显身手成为擂主,激发了大家发言的热情,调动了口语交际的积极性。另外,因为考虑到其它不愿发言的孩子,我采用了小记者采访的形式,人手一份调查表格,采访自己喜欢采访的对象。本来想让大家反馈做为结束,可是看到孩子们兴趣高涨,我灵机一动,在黑板上写下了“记者招待会”几个大字,孩子们上台现场直播,场面很是精彩。有的说:“大家好,我是中央电话台的主持人~~~~”“~~~~~~这里是浙江电视台小记者,某某,为你作的现场报道。”有模有样,不仅达到了口语交际的目的,锻炼了口才,还让孩子们切身当了一回小记者。赢得满堂彩。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1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
教学难点:立石碑的意义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查找相关生字
基础知识:
生字:
挖:W wa左右结构查提手旁
组词:挖空心思挖苦挖掘
迁:Q qian半包围结构查走之旁
组词:迁就见异思迁时过境迁迁居
席:X xi半包围结构查广字旁
组词:凉席首席席卷天下
担:D dan左右结构查提手旁
组词:扁担担子一担水
浑:H hun左右结构查水字旁
组词:浑身解数浑然一体浑浊
坑:K keng左右结构查土字旁
组词:泥坑焚书坑儒坑害火坑
渗:S shen左右结构查水字旁
组词;渗出渗入渗透
盐:Y yan上下结构查皿字旁
组词;精盐盐湖食盐海盐
区别字:
渗()坑()浑()但()
参()抗()混()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当你得到亲人的关怀,朋友的帮助时,你该怎样?即使过了很长时间也应该怎样?
2、今天我们就学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学习了这篇课文,相信你一定会受到启发的。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检查朗读情况。(正音:“吃水”“瑞金”“沙洲坝”等)
3、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自由读课文,画出要掌握的生字,掌握生字的读音。
三、解题引入,整体把握。
1、自己读课题,讲讲题目的意思。
2、细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写谁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个挖井人是谁?
(2)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3、毛主席为什么带领战士和乡亲挖井,乡亲们又是怎样表达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的?带着这个问题,深入学习。
四、读听结合,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有几句话?
(1)读讲第一句,(指一名)其他同学听辨他说得对不对。把表示地点的词(“瑞金”“沙洲坝”)画下来。
(2)读讲第二句,其他同学听辨。画出表示地点的词(“江西”)。
(3)练习说话:说说“瑞金、沙洲坝、江西”三个地点有什么关系。
2、老师讲背景,学生细听。
毛主席在江西瑞金,发动和依靠群众,建立红色根据地,领导人民闹翻身,求解放,为劳苦大众谋幸福,在这期间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下面讲的故事就是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候发生的事。
五、读想结合,理解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动笔画几句话。
2、毛主席在那儿住的时候看到什么?哪句写着呢?再细读这两句话思考这个问题。
(1)从“很远”这个词看出什么?(画出这个词)
(2)想象,没有水吃,会有哪些困难?结合这两句话来想象。
(3)毛主席会怎么想呢?
3、那么毛主席是怎么做的?读第三句讲一讲。
(1)“带领”是怎么做?画上这个词。
(2)想象挖井时会受哪些累?
4、为什么毛主席要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处处为人民着想,为人民群众解除疾苦)
小结:这一自然段有三句话,前两句写毛主席挖井的原因是沙洲坝没有井,吃水到很远的地方去挑,后一句写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挖了一口井。朗读这句时,要读好刚才画出的词,体会这两句的顺序。
5、看图,这就是井挖好之后,人们终于能喝着清凉甘甜的水后,那兴奋激动的场面:
(1)毛主席和乡亲们在干什么?
(2)想象他们之间会说什么?(练习说话)
过渡:毛主席这样关心人民,那么沙洲坝的乡亲又是怎么做的?
作业:写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
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理解第三自然段。
1、看第二幅图,讲讲图上画的是什么?
2、书上是怎么写的?读第三自然段,用几句来写的?
(1)“立”是怎么回事?“时刻”怎么讲?
(2)讲讲“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着毛主席”这句话的`意思。
(3)把这句话画下来,想乡亲们为什么要立这块碑?为什么要在解放后立碑?
3、教师讲解:因为乡亲们听见的不仅仅是解决人民多年未解决的吃水问题,而是毛主席为普天下的劳苦大众谋幸福,解放全中国让人民当家做主人,面对美好的生活,人民又怎能忘记这位新中国的谛造者呢?
因此,“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着毛主席”就有一语双关的意思。也就更生动表达了人民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感激毛主席的深厚感情。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共和国的创始人和他从事的伟大事业,树立为人民谋幸福的远大志向。
4、除了毛主席以外,还有好多的革命家、老前辈也是这样处处为人民服务,谁来讲一例?
5、今天也有许多叔叔、阿姨为我们能过上幸福生活在辛勤的工作,有的甚至付出宝贵的生命,我们应该怎样做?
小结:永远记住那些为了我们的幸福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也不要忘记对自己关心、帮助过的人。所以说课题的这句话,“吃水不忘挖井人”已经被广泛运用为不要忘记对自己关怀、帮助过的人。
6、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让我们带着对毛主席无限崇敬的心情读全文,并注意三个自然段的顺序。
作业: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齐读,做到有感情地读,然后思考,沙洲坝的乡亲们为什么要在井边立块石碑?碑上写着的字是什么意思?
2、指名背诵课文。
二、分析、记忆字形。
1、出示以下生字,让学生找出它的形近字:
井——升刻——该外——处
比较每组生字有什么不同讲给大家听。
实践活动:课外读有关毛主席的故事,利用活动课交流。
板书设计:
吃水的困难
引水进村}事情发展顺序
解决困难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相关文章:
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通用05-16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01-31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1-28
《语文园地一》的教案12-04
《语文园地一》教案01-14
语文园地一教案02-24
语文园地一教案02-13
《语文园地一》教案12-30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语文园地一》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