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教案>初一数学上册的教案

初一数学上册的教案

时间:2023-02-05 08:37:22 七年级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一数学上册的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数学上册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一数学上册的教案(精选15篇)

初一数学上册的教案1

  课题:

  应用题的对比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和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正确解答应用题.

  教学重点

  掌握两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两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学具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游戏活动,创设情境.

  (1)启发学生根据两组人数不同的条件,提出问题,并口头解答,使学生明确,可以提出:

  甲组有8人,乙组有6人,甲组比乙组多几人?

  甲组有8人,乙组比甲组少2人,乙组有几人?

  乙组有6人,甲组比乙组多2人,甲组有几人?

  甲组有8人,乙组有6人,乙组比甲组少几人?

  (2)通过游戏,互相议一议,你知道了什么?

  数量关系一样,只是问法不一样.

  ②甲组有8人,乙组比甲组少2人,乙组有几人?

  知道甲组人多,乙组人少,求少的'

  ③乙组有6人,甲组比乙组多2人,甲组有几人?

  知道甲组人多,乙组人少,求多的

  注意: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限制,但教师重点训练①、②两种类型.

  2.操作学具,巩固所学的数量关系.

  (1)用学具摆一摆: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

  (2)同桌互相交流,知道了什么?

  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学生操作和口述.

  (二)探究新知

  1.演示课件“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例12)”,出示例12.

  2.小组活动.

  (1)教师继续演示课件“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例12)”,学生讨论两道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通过讨论和看示意图,知道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两道题都是红花多,黄花少.

  (3)想一想: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使学生明确:第一个已知条件相同;不同的是第一题的第二个条件是第二题要求的问题,第一题要求的问题是第二题已知的第二个条件.两题都用减法计算.

  3.独立解答.

  (1)填空(课本).

  (2)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4.反馈练习:完成“做一做”.

  独立填在课本上,订正时启发学生互相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三)全课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这节课学习什么,注意什么.

  随堂练习

  1.练习二十四第8题.

  分组练习,组长带领同学订正.

  2.练习二十四第3题改编为接力计算.

初一数学上册的教案2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会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从中体味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异号两数相减。难点:异号两数相减。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

  〖教具准备:〗尺、小黑板。

  〖教学过程:〗

  Ⅰ.复习提问:

  1.叙述有理数加法法则。

  2.两个有理数的和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吗?

  3.10比3大多少?10比-3大多少?-10比3大多少?如何计算?

  4.3-10有意义吗?它应当等于多少?

  注:问2是要向学生强调,两数的和不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一个数加一个非零的有理数,其和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问3是向学生说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多少在有理数范围内同样要用减法运算。问2和问3都是为了引入新课而设计的。

  Ⅱ.新课讲解:

  1.由问2、问3讲解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在正有理数范围内3-10是没有意义的,因为3比10小,问3比10大多少,问题的本身就有问题,但引入负数就不同了。如果你有3元钱向售货员买了10元的物品,如果售货员让你先把物品拿走,那么你将欠售货员7元。这件事实如用算式表达,即3-10=-7。

  由实际运算的例子归纳有理微减法法则。

  考察:3-10=3+(-10)=-7,3-(-10)=3+10=13,

  (-10)-(-3)=-10+3=-7,(-10)-7=-10+(-7)=-17。

  等式左边的运算结果,用减法意义求出。3比10大-7,3比-10大13,-10比-3大-7,-10比7大-17,或画数轴,让学生观察得出。考察以上计算后。提问:减法是否都可转化为加法计算?启发学生自己得出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讲解例题:

  (l)补充例题:问15℃比5℃高多少度?15℃比-5℃呢?-5℃比15℃呢?

  解:∵15-5=10,∴15℃比5℃高10℃;

  ∵15-(-5)-15+5=20,∴15℃比-5℃高20℃;

  ∵-5-15=-5+(-15)=-20,∴-5℃比15℃高-20℃。即-5℃

  比15℃低20℃。

  (2)教科书例1、例2。

  Ⅲ.做一做

  课堂练习:教科书第82页练习第1~3题。

  Ⅳ.课时小结

  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Ⅴ.课后作业

  1.习题2.6A组第1~9题,B组选做。

  《2.5有理数的减法》同步练习

  2.(题型一)李明的练习册上有这样一道题:计算|(-3)+_|,其中“_”是被墨水污染而看不到的一个数,他翻看了后边的答案得知该题的'计算结果为6,那么“_”表示的数应该是.

  3.(考点一)计算:(1)-2- (+10);

  (2)0-(-3.6);

  (3)(-30)-(-6)-(+6)-(-15);

  《2.5有理数的减法》测试

  16.下表记录了七年级(1)班一个组学生的体重与标准体重的差(正号表示比标准体重重,负号表示比标准体重轻),标准体重是50 kg.

  姓名小明小丁小丽小文小天小乐

  体重与标准体重的差(kg)-5+3-7+4+60

  (1)谁最重?谁最轻?

  (2)最重的比最轻的重多少千克?

初一数学上册的教案3

  一、知识要点

  本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有理数的概念与有理数的运算两部分。有理数的概念可以利用数轴来认识、理解,同时,利用数轴又可以把这些概念串在一起。有理数的运算是全章的重点。在具体运算时,要注意四个方面,一是运算法则,二是运算律,三是运算顺序,四是近似计算。

  基础知识:

  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2、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有理数(rationalnumber):正整数、负整数、0、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5、数轴(numberaxis):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满足以下要求:

  (1)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2)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

  (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

  6、相反数(oppositenumber):绝对值相等,只有负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7、绝对值(absolutevalue)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做|a|。

  由绝对值的定义可得:|a-b|表示数轴上a点到b点的距离。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8、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交换律: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表达式:a+b=b+a。

  加法结合律: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表达式:(a+b)+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表达式:a-b=a+(-b)

  10、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法交换律: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表达式: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表达式:(ab)c=a(bc)

  乘法分配律: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表达式:a(b+c)=ab+ac

  11、倒数

  1除以一个数(零除外)的商,叫做这个数的倒数。如果两个数互为倒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等于1。

  12、有理数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负,异号得正,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13、有理数的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power)。an中,a叫做底数(base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nt)。

  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可以得出: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14、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的.顺序进行;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15、科学技术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即0

  16、近似数(approximatenumber):

  17、有理数可以写成m/n(m、n是整数,n≠0)的形式。另一方面,形如m/n(m、n是整数,n≠0)的数都是有理数。所以有理数可以用m/n(m、n是整数,n≠0)表示。

  拓展知识:

  1、数集: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

  一、(1)所有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

  二、(2)所有的整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整数集。

  2、任何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知道:|a|≥0,即对任何有理数a,它的绝对值是非负数。

  4、比较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方法有:

  (1)根据有理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的位置直接比较;

  (2)根据规定进行比较:两个正数;正数与零;负数与零;正数与负数;两个负数,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3)做差法:a-b>0a>b;

  (4)做商法:a/b>1,b>0a>b.

  二、基础训练

  选择题

  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a2a3=a6 B.=2 C.|(3-π)|=-π-3 D.32=-9

  2、下列各判断句中错误的是()

  A.数轴上原点的位置可以任意选定

  B.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等于个单位的点有两个

  C.与原点距离等于-2的点应当用原点左边第2个单位的点来表示

  D.数轴上无论怎样靠近的两个表示有理数的点之间,一定还存在着表示有理数的点。

  3、、是有理数,若>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正数B.一定是负数C.一定是正数D.一定是负数

  4、两数相加,如果比每个加数都小,那么这两个数是()

  A.同为正数B.同为负数C.一个正数,一个负数D.0和一个负数

  5、两个非零有理数的和为零,则它们的商是()

  A.0B.-1C.+1D.不能确定

  6、一个数和它的倒数相等,则这个数是()

  A.1B.-1C.±1D.±1和0

  7、如果|a|=-a,下列成立的是()

  A.a>0B.a<0c.a>0或a=0D.a<0或a=0

  8、(-2)11+(-2)10的值是()

  A.-2B.(-2)21C.0D.-210

  9、已知4个矿泉水空瓶可以换矿泉水一瓶,现有16个矿泉水空瓶,若不交钱,最多可以喝矿泉水()

  A.3瓶B.4瓶C.5瓶D.6瓶

  10、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⑴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⑵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有理数

  ⑶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不可能是负数

  ⑷每个有理数都有相反数

  A、1B、2C、3D、4

  11、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比它本身大,那么这个数为()

  A、正数B、负数

  C、整数D、不等于零的有理数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几个有理数相乘,当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B、几个有理数相乘,当正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C、几个有理数相乘,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D、几个有理数相乘,当积为负数时,负因数有奇数个;

  填空题

  1、在有理数-7,,-(-1.43),,0,,-1.7321中,是整数的有_____________是负分数的有_______________。

  2、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____边,与原点的距离是____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____边,与原点的距离是____个单位长度。

  3、如果一个数是6位整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它时,10的指数是_____;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n位整数,其中10的指数是___________.

  4、实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化简|a-b|+|b-c|-|c-a|.

  5、绝对值大于1而小于4的整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和为___________.

  6、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则(a+b)3-3(cd)4=________.

  7、1-2+3-4+5-6+……+20xx-2002的值是____________.

  8、若(a-1)2+|b+2|=0,那么a+b=_____________________.

  9、平方等于它本身的有理数是___________,立方等于它本身的有理数是_____________.

  10、用四舍五入法把3.1415926精确到千分位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02400,应记为,近似数3.0×精确到位。

  11、正数–a的绝对值为__________;负数–b的绝对值为________

  12、甲乙两数的和为-23.4,乙数为-8.1,甲比乙大

  13、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的数总比的大。(用“左边”“右边”填空)

  14、数轴上原点右边4.8厘米处的点表示的有理数是32,那么,数轴左边18厘米处的点表示的有理数是____________。

  三、强化训练

  1、计算:1+2+3+…+20xx+2003=__________.

  2、已知:若(a,b均为整数)则a+b=

  3、观察下列等式,你会发现什么规律:,,,。。。请将你发现的规律用只含一个字母n(n为正整数)的等式表示出来

  4、已知,则___________

  5、已知是整数,是一个偶数,则a是(奇,偶)

  6、已知1+2+3+…+31+32+33==17×33,求1-3+2-6+3-9+4-12+…+31-93+32-96+33-99的值。

  7、在数1,2,3,…,50前添“+”或“-”,并求它们的和,所得结果的最小非负数是多少?请列出算式解答。

  8、如果有理数a,b满足∣ab-2∣+(1-b)2=0,试求+…+的值。

  9、如果规定符号“*”的意义是a*b=ab/(a+b),求2*(-3)*4的值。

  10、已知|x+1|=4,(y+2)2=4,求x+y的值。

  11、投资股票是一种很重要的投资方式,但股市的风云变化又牵动了股民的心。

  例:某股民在上星期五买进某种股票500股,每股60元,下表是本周每日该股票的涨跌情况(单位:元):

  星期一二三四五

  每股涨跌+4+4.5-1-2.5-6

  第1章(1)星期三收盘时,每股是多少元?

  第2章(2)本周内最高价是每股多少元?最低价是多少元?

  第3章(3)已知买进股票是付了1.5‰的手续费,卖出时需付成交额1.5‰的手续费和1‰的交易费,如果在星期五收盘前将全部股票一次性地卖出,他的收益情况如何?

  第4章(4)以买进的股价为0点,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本周该股的股价情况。

  四、竞赛训练:

  1、最小的非负有理数与最大的非正有理数的和是

  2、乘积=

  3、比较大小:A=,B=,则A B

  4、满足不等式104≤A≤105的整数A的个数是x×104+1,则x的值是( )

  A、9 B、8 C、7 D、6

  5、最小的一位数的质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质数的积是( )

  A、11 B、22 C、26 D、33

  6、比较

  7、计算:

  8、计算:(2+1)(22+1)(24+1)(28+1)(216+1)(232+1).xkb1.com

  9、计算:

  10、计算

  11、计算1+3+5+7+…+1997+1999的值

  12、计算1+5+52+53+…+599+5100的值.

  13、有理数均不为0,且设试求代数式20xx之值。

  14、已知a、b、c为实数,且,求的值。

  15、已知:。

  16、解方程组。

  17、若a、b、c为整数,且,求的值。

  1.2.1有理数

  七年级上(1.1正数和负数,1.2有理数)

  1.2有理数

初一数学上册的教案4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在接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讲述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审题,根据应用题的实际意义,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有关一元一次方程,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本章节的重难点。本课讲述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为学生初中阶段学好必备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起到启蒙作用,以及对其他学科的学习的应用。在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以及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方面有独特的意义,同时,对后续教学内容起到奠基作用。

  2: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应用题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根据题意找出相等关系,然后列出方程,关键在于分析已知未知量之间关系及寻找相等关系。

  (B)通过和;差;倍;分的量与量之间的分析以及公式中有一个字母表示未知数,其余字母表示已知数的情况下,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综合归纳整理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思想目标:

  通过对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教学,让学生初步认识体会到代数方法的优越性,同时渗透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辩证思想,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决心为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而学好数学的思想;同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通过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根据题意寻找和;差;倍;分问题的相等关系是本课的重点,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本课的难点,其理论依据是关键让学生找出相等关系克服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这一难点,但由于学生年龄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弱,对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的理解难度大。

  二:学情分析:(说学法)

  1:学生初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往往弄不清解题步骤,不设未知数就直接进行列方程或在设未知数时,有单位却忘记写单位等。

  2: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可能存在三个方面的困难:

  (1)抓不准相等关系;

  (2)找出相等关系后不会列方程;

  (3)习惯于用小学算术解法,得用代数方法分析应用题不适应,不知道要抓怎样的相等关系。

  3: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可能还会存在分析问题时思路不同,列出方程也可能不同,这样一来部分学生可能认为存在错误,实际不是,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开拓思路,只要思路正确,所列方程合理,都是正确的,让学生选择合理的思路,使得方程尽可能简单明了。

  4: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习惯于用算术方法分析已知数与未知数,未知数与已知数之间的关系,对于较为复杂的应用题无法找出等量关系,随便行事,乱列式子。

  5: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不重视分析等量关系,而习惯于套题型,找解题模式。

  三:教学策略:(说教法)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

  1:“读(看)——议——讲”结合法

  2:图表分析法

  3:教学过程中坚持启发式教学的原则

  教学的理论依据是:

  1:必须先明确根据应用题题意列方程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抓住关键,克服难点,正确列方程弄清楚题意,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并列出代数式表示这相等关系的左边和右边。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知晓解题步骤,通过例1可以让学生大致了解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2: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审题,认真阅读例题的内容提要,弄清题意,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分析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只写在草稿上,在写解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先设未知数,再根据相等关系列出需要的代数式,再把相等关系表示成方程形式,然后解这个方程,并写出答案,在设未知数时,如有单位,必须让学生写在字母后,如例1中,不能把“设原来有X千克面粉”写成“设原来有X”。另外,在列方程中,各代数式的单位应该是相同的,如例1中,代数式“X 字串7 ”“—15%X”“42500”的单位都是千克。在本例教学中,关键在于找出这个相等关系,将其中涉及待求的某个数设为未知数,其余的数用已知数或含有已知数与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从而列出方程。在例1中的相等关系比较简单明显,可通过启发式让学生自己找出来。在例1教学中同时让学生巩固解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五个步骤,特别是第2步是关键步骤。

  3:针对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中可能存在的三个方面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加以解决,特别是学生抓不准相等关系这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格,图表等形式帮助学生找出相等关系表示成方程。如例1在分析过程中通过表格让学生明了清楚直观解决列方程的难点。

  4:通过图表对比使学生更直观,理解更深刻,同时,降低了理论教学的难度和分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学手段)。

  5:在课后习题的安排上适当让学生通过模仿例题的思想方法,加深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这主要由于学生刚刚入门,多进行模仿,习惯以后,再做与例题不一样的习题,可以提高运用知识能力,同时让学生进行一题多解,找出共同点,区别或最佳列法,以开阔学生的思路。

  四:教学程序:

  (一):课堂结构:复习提问,导入讲授新课,课堂练习,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五个部分。

  (二):教学简要过程:

  1:复习提问:

  (1):什么叫做等式?

  (2):等式与方程之间有哪些关系?

  (3):求X的15%的代数式。

  (4):叙述代数式与方程的区别。

  (理由是: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等式,方程,代数式之间关系的理解,有利于学生熟练正确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从而有利降低本节的难度。)

  2:导入讲授新课:

  (1):教具:

  一块小黑板,抄212例1题目及相对应的`空表格。

  左边右边

  (2):新课引述:

  (3):讲述课文212例1:

  (目的是:要求学生认真读懂题目,寻找反映题目的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必须根据题目关系,切勿盲目性)通过理解启发学生寻找出以下关系: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A)(在指导学生分析寻找题意相等关系时,可能存在学生分析问题思路不同,会找出如下关系: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原来重量—剩余重量=运出重量的相等关系来,这主要由于学生思路不同,得出的关系表面不同,但思路是正确的,应加以鼓励培养学生这种发散思维能力。)

  指导学生设原来重量为X千克。这里分析等式左边:原来重量为X千克,运出重量为15%X千克,把以上填入表格左边。 字串7 分析等式右边:剩余重量为42500千克,填入表格右边。

  (目的是:通过分析使学生易看出,先弄懂题意,找出相等关系,再按照相等关系来设未知数和列代数式,有利于降低列方程解应用题的难度)

  把以上左边和右边的代数式分别代入(A)中,同时要求学生注意方程的左边和右边的单位要一致,就可以列出方程。

  同时要求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勿漏写“答”和“设”,且都不要漏写单位。

  结合解题过程向学生介绍一元一次应用题解法的一般步骤:

  课本215黑体字

  3:课堂练习:

  课文216练习1,2题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适当的模仿例题的解题思想方法从而加深对本课的内容的理解掌握。)

  4:新课巩固:

  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要小结:

  列方程解应用题着重于分析,抓住寻找相等关系。解一元一次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及注意事项。

  (目的:让学生加深对应用题的解法的认识和该注意事项的重视。)

  5:作业布置:

  课文221习题4-4(1)A组1,2,3题

  (目的:在于检验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以及实际接受情况,并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所学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

  4*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例题:小黑板出示例1题目解:设原来有X千克面粉,那么运

  相等关系: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出了15%X千克,依题意,得

  等式左边:等式右边:X—15%X=42500

  原来重量为X千克,剩余重量为42500千克。解这个方程:

  运出重量为15%X千克。85/100*X=42500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X=50000(千克)

  小黑板出示课文215黑体字内容提要答:原来有50000千克面粉。

初一数学上册的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能够按要求对给定的有理数进行分类。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分类讨论观点和分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保持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给定的数字将被填入它所属的集合中

  教学方法:问题导向法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法

  一、形势归纳

  小学我们学了整数和分数,上节课我们学了正数和负数。谁能快速提出以下问题?

  1.有以下数字:15,-1/9,-5,2/15,-13/8,0.1,-5.22,-80,0,123,2.33

  (1)将以上数字填入以下两组:正整数集{}和负整数集{}。你填完了吗?

  (2)将以上数字填入以下两个集合:整数集合{}和分数集合{}。你填完了吗?

  称整数和分数为有理数。(指点题,板书)

  二、自学指导

  学生自学课本,根据课本寻找自学的机会

  提纲中问题的答案;老师先做必要的'板书准备,再到学生中巡视指导,并了解掌握学生自学情况,为展示归纳作准备。

  附:自学提纲:

  1.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称为整数,

  2._______和_________统称为分数

  3.____ ______统称为有理数,

  4.在1、2、3、0、-1、-2、-3、1/2、0.1、-0.5、-5/2中,整数: 、分数:;正整数:、负整数: 、正分数: 、负分数:.

  三、展示归纳

  1、找有问题的学生逐题展示自学提纲中的问题答案,学生说,老师板书;

  2、发动学生进行评价、补充、完善,教师根据每个题目的展示情况进行必要的讲解和强调;

  3、全部展示完毕后,老师对本段知识做系统梳理,关键点予以强调。

  四、变式练习

  逐题出示,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请有问题的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板书,并发动其他学生评价、补充并完善,最后老师根据需要进行重点强调。

  1.整数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分数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__.有理数按符号不同可分为正有理数,_______和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有理数包括有整数和分数.

  (2)0.3不是有理数.

  (3)0不是有理数.

  (4)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5)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3.所有的正整数组成正整数集合,所有负整数组成负整数集合,依次类推有正数集合、负数集合、整数集合、分数集合等,把下面的有理数填入它属于的集合中(大括号内,将各数用逗号分开):

  杨桂花:1.2.1有理数教学设计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

  正整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是最小的正整数

  B.0是最小的有理数

  C.0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

  D.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1)整数就是正整数和负整数(2)零是整数,但不是自然数(3)分数包括正分数和负分数(4)正数和负数统称为有理数(5)一个有理数,它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五、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必做题:课本14页:1、9题

初一数学上册的教案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给定的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2。会初步应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理数的意义,并能将给出的有理数进行分类;

  4。培养学生逐步树立分类讨论的思想;

  5。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的重点是了解正数与负数是由实际需要产生的以及有理数包括哪些数。难点是学习负数的必要性及有理数的分类。关键是要能准确地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典型例子以及要明确有理数分类的标准。

  正、负数的引入,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教材是由学生熟知的两个实例:温度与海拔高度引入的。比0℃高5摄氏度记作5℃,比0℃低5摄氏度,记作—5℃;比海平面高8848米,记作8848米,比海平面低155米记作—155米。由这两个实例很自然地,把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把加“—”号的数叫做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一个中性数,表示度量的“基准”。这样引入正、负数,不仅有利于学生正确使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且还将帮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大小性质。把负数理解为小于0的数。教材中,没有出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概念。这是有意回避或淡化这个概念。目的是,从正、负数引入一开始就能较深刻的揭示正、负数和零的性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正、负数的概念。

  关于有理数的分类要明确的是: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分类结果应是不重不漏,即每一个数必须属于某一类,又不能同时属于不同的两类。

  二、教法建议

  这节课是在小学里学过的数的基础上,从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进负数的。从内容上讲,负数比非负数要抽象、难理解。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的选择上,尽可能注意中小学的衔接,既不违反科学性,又符合可接受性原则。例如,在讲解有理数的概念时,让学生清楚地认识有理数与算术数的根本区别,有理数是由两部分组成:符号部分和数字部分(即算术数)。这样,在理解算术数和负数的基础上,对有理数的概念的理解就简便多了。

  为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明确有理数的分类时,可以有意识地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理解分类的标准、分类的结果,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通过正数、负数都统一于有理数,可以将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的逐步树立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三、正数与负数概念的理解

  1﹒对于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带“+”号的数是正数,带“—”号的数是负数。

  2﹒引入负数后,数的范围扩大为有理数,奇数和偶数的外延也由自然数扩大为整数,整数也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如…—6,—4,—2,0,2,4,6…,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如…—5,—4,—2,1,3,5…

  3﹒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数细分有五类:正整数、正分数、0、负整数、负分数,但研究问题时,通常把有理数分为三类:正数、0、负数,进行讨论。

  4﹒通常把正数和0统称为非负数,负数和0统称为非正数,正整数和0称为非负整数;负整数和0统称为非正整数。

  四、有理数的分类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1)正整数、零、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2)整数也可以看作分母为1的分数,但为了研究方便,本章中分数是指不包括整数的分数。

  3)注意概念中所用“统称”二字,它与说“整数和分数是有理数”的意思不大一样。前者回避了分数是否包括整数的问题,即使把整数包括在分数范围内,说“统称”还是不错,而用后一种说法就欠妥了。

  4)分数和小数的区别:

  分数(既约分数)都可表示成小数,但不是所有的小数都能表示成分数的。

  5)到目前为止,所学过的数(除π外)都是有理数。

初一数学上册的教案7

  教学目的:

  1.了解计算器的.性能,并会操作和使用;

  2.会用计算器求数的平方根;

  重点: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的计算;

  难点:乘方和开方运算;

  教学过程:

  1.计算器的使用介绍(科学计算器)

  2.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

  例1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1)(-3.75)+(-22.5) (2)51.7(-7.2)

  解(1)

  (-3.75)+(-22.5)=-26.25

  (2)

  51.7(-7.2)=-372.24

  说明输入数据时,按键顺序与写这个数据的顺序完全相同,但输入负数时,符号转换键要放在数据之后键入.

  随堂练习

  用计算器求值

  1.9.23+10.2 2.(-2.35)×(-0.46)

  答案1.37.8 2.1.081

初一数学上册的教案8

  一、等式的概念和性质

  1.等式的概念,用等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在等式中,等号左、右两边的式子,分别叫做这个等式的左边、右边.等式可以是数字算式,可以是公式、方程,也可以是用式子表示的运算律、运算法则.

  2.等式的类型楷体五号

  (1)恒等式:无论用什么数值代替等式中的字母,等式总能成立.如:数字算式 .

  (2)条件等式:只能用某些数值代替等式中的字母,等式才能成立.方程 需要 才成立.

  (3)矛盾等式:无论用什么数值代替等式中的字母,等式都不能成立.如 , .

  注意:等式由代数式构成,但不是代数式.代数式没有等号.体五号

  3.等式的性质五号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若 ,则 ;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是0)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若 ,则 , .

  注意:

  (1)在对等式变形过程中,等式两边必须同时进行.即:同时加或同时减,同时乘以或同时除以,不能漏掉某一边.

  (2)等式变形过程中,两边同加或同减,同乘或同除以的数或整式必须相同.

  (3)在等式变形中,以下两个性质也经常用到:

  ①等式具有对称性,即:如果 ,那么 .

  ②等式具有传递性,即:如果 , ,那么 .黑体小四

  二、方程的相关概念黑体小四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 注意:定义中含有两层含义,即:方程必定是等式,即是用等号连接而成的式子;方程中必定有一个待确定的数即未知的字母.二者缺一不可.楷体五号

  2.方程的次和元 方程中未知数的最高次数称为方程的次,方程中不同未知数的个数称为元.楷体五号

  3.方程的已知数和未知数楷体五号

  已知数:一般是具体的数值,如 中( 的系数是1,是已知数.但可以不说).5和0是已知数,如果方程中的已知数需要用字母表示的话,习惯上有等表示.

  未知数:是指要求的数,未知数通常用 、 、 等字母表示.如:关于 、 的方程 中, 、 、 是已知数, 、 是未知数.楷体五号

  4.方程的解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楷体五号

  5.解方程 求得方程的解的过程.

  注意:解方程与方程的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者是求得的结果,前者是求出这个结果的过程.

  6.方程解的检验楷体要验证某个数是不是一个方程的解,只需将这个数分别代入方程的左边和右边,如果左、右两边数值相等,那么这个数就是方程的解,否则就不是.黑体小四

  三、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体小四

  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0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这里的“元”是指未知数,“次”是指含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楷体五号

  2.一元一次方程的形式楷体五号

  标准形式: (其中 , , 是已知数)的形式叫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最简形式:方程 ( , , 为已知数)叫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

  注意:(1)任何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转化为最简形式或标准形式,所以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可以通过变形为最简形式或标准形式来验证.如方程 是一元一次方程.如果不变形,直接判断就出会现错误.

  (2)方程 与方程 是不同的,方程 的解需要分类讨论完成.黑体小四

  四、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五号

  (1)去分母: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注意: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分子是个整体,含有多项式时应加上括号.

  (2)去括号:一般地,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 注意:不要漏乘括号里的项,不要弄错符号.

  (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 注意:①移项要变号;②不要丢项.

  (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 的形式. 注意:字母和其指数不变.

  (5)系数化为1:在方程的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 ,得到方程的解 . 注意:不要把分子、分母搞颠倒.体五号

  2.解一元一次方程常用的方法技巧 解一元一次方程常用的方法技巧有:整体思想、换元法、裂项、拆添项以及运用分式的恒等变形等.

  3.关于x的方程 ax b 解的情况 ⑴当a 0时,x ⑵当a ,b 0时,方程有无数多个解 ⑶当a 0,b 0时,方程无解

  练习1、等式的概念和性质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等式两边都加上一个数或一个等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B.等式两边都乘以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C.等式两边都除以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D.一个等式的左、右两边与另一个等式的左、右两边分别相加,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2.根据等式的性质填空.

  (1) ,则 ; (2) ,则 ;

  (3) ,则 ; (4) ,则 .

  练习2、方程的相关概念

  1.列各式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代数式,哪些是方程?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⑦ ;⑧ ;⑨ .

  2.判断题.

  (1)所有的方程一定是等式.

  (2)所有的等式一定是方程.

  (3) 是方程.

  (4) 不是方程.

  (5) 不是等式,因为 与 不是相等关系.

  (6) 是等式,也是方程.

  (7)“某数的3倍与6的差”的含义是 ,它是一个代数式,而不是方程.

  练习3、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1.在下列方程中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哪些不是?说明理由:

  (1)3x+5=12; (2) + =5; (3)2x+y=3; (4)y2+5y-6=0; (5) =2.

  2.已知 是关于 的一元一次方程,求 的值.

  3.已知方程 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_________

  4.已知方程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 ; .

  练习4、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与解法

  1)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一)、根据方程解的具体数值来确定

  1.若关于x的方程 的解是 ,则代数式 的值是_________。

  2.若 是方程 的一个解,则 .

  3.某同学在解方程 ,把 处的数字看错了,解得 ,该同学把 看成了 .

  二)、根据方程解的个数情况来确定楷体五号

  1.关于 的方程 ,分别求 , 为何值时,原方程:

  (1)有唯一解;(2)有无数多解;(3)无解.

  2.已知关于 的方程 有无数多个解,那么 , .

  3.已知方程 有两个不同的解,试求 的值.

  三)、根据方程定解的情况来确定楷体五号

  1.若 , 为定值,关于 的一元一次方程 ,无论 为何值时,它的解总是 ,求 和 的值.

  2.当 取符合 的任意数时,式子 的值都是一个定值,其中 ,求 , 的`值.

  五号

  四)、根据方程整数解的情况来确定楷体五号

  1.已知 为整数,关于 的方程 的解为正整数,求 的值.

  2.已知关于 的方程 有整数解,那么满足条件的所有整数 =

  3.若方程 有一个正整数解,则 取的最小正数是多少?并求出相应方程的解.

  号

  五)、根据方程公共解的情况来确定

  1.若 和 是关于 的同解方程,则 的值是 .

  2.已知关于 的方程 ,和方程 有相同的解,求这个相同的解.

  3.已知关于 的方程 仅有正整数解,并且和关于 的方程 是同解方程.若 , ,求出这个方程可能的解.

  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一)、基本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1.解方程:(1) (2) - =1- (3)

  二)、分式中含有小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楷体五号

  1.解方程:(1) (2)

  (3) (4)

  三)、含有多层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五号

  1.解方程:(1) (2) (3)

  四)、一元一次方程的技巧解法

  1.解方程:(1) (2)

  (3) (4)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已知4x2n-5+5=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n=_______.

  2.若x=-1是方程2x-3a=7的解,则a=_______.

  3.当x=______时,代数式 x-1和 的值互为相反数.

  4.已知x的 与x的3倍的和比x的2倍少6,列出方程为________.

  5.在方程4x+3y=1中,用x的代数式表示y,则y=________.

  6.某商品的进价为300元,按标价的六折销售时,利润率为5%,则商品的标价为____元.

  7.已知三个连续的偶数的和为60,则这三个数是________.

  8.一件工作,甲单独做需6天完成,乙单独做需12天完成,若甲、乙一起做,则需________天完成.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9.方程2m+x=1和3x-1=2x+1有相同的解,则m的值为.

  A.0 B.1 C.-2 D.-

  10.方程│3x│=18的解的情况是.

  A.有一个解是6 B.有两个解,是±6

  C.无解 D.有无数个解

  11.若方程2ax-3=5x+b无解,则a,b应满足.

  A.a≠ ,b≠3 B.a= ,b=-3

  C.a≠ ,b=-3 D.a= ,b≠-3

  12.解方程 时,把分母化为整数,得。

  A、 B、 C、 D、

  13.在800米跑道上有两人练中长跑,甲每分钟跑300米,乙每分钟跑260米,两人同地、同时、同向起跑,t分钟后第一次相遇,t等于.

  A.10分 B.15分 C.20分 D.30分

  14.某商场在统计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时发现,二月份比一月份增加了10%,三月份比二月份减少了10%,则三月份的销售额比一月份的销售额.

  A.增加10% B.减少10% C.不增也不减 D.减少1%

  15.在梯形面积公式S= (a+b)h中,已知h=6厘米,a=3厘米,S=24平方厘米,则b=( )厘米.

  A.1 B.5 C.3 D.4

  16.已知甲组有28人,乙组有20人,则下列调配方法中,能使一组人数为另一组人数的一半的是.

  A.从甲组调12人去乙组 B.从乙组调4人去甲组

  C.从乙组调12人去甲组 D.从甲组调12人去乙组,或从乙组调4人去甲组

  17.足球比赛的规则为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是0分,一个队打了14场比赛,负了5场,共得19分,那么这个队胜了场.

  A.3 B.4 C.5 D.6

  18.如图所示,在甲图中的左盘上将2个物品取下一个,则在乙图中右盘上取下几个砝码才能使天平仍然平衡?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三、解答题.(19,20题每题6分,21,22题每题7分,23,24题每题10分,共46分)

  19.解方程:2(x-3)+3(2x-1)=5(x+3)

  20.解方程:

  21.如图所示,在一块展示牌上整齐地贴着许多资料卡片,这些卡片的大小相同,卡片之间露出了三块正方形的空白,在图中用斜线标明.已知卡片的短边长度为10厘米,想要配三张图片来填补空白,需要配多大尺寸的图片.

  22.一个三位数,百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大1,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数字的3倍少2.若将三个数字顺序颠倒后,所得的三位数与原三位数的和是1171,求这个三位数.

  23.据了解,火车票价按“ ”的方法来确定.已知A站至H站总里程数为1500千米,全程参考价为180元.下表是沿途各站至H站的里程数:

  车站名 A B C D E F G H

  各站至H站

  里程数(米) 1500 1130 910 622 402 219 72 0

  例如:要确定从B站至E站火车票价,其票价为 =87.36≈87(元).

  (1)求A站至F站的火车票价(结果精确到1元).

  (2)旅客王大妈乘火车去女儿家,上车过两站后拿着车票问乘务员:“我快到站了吗?”乘务员看到王大妈手中的票价是66元,马上说下一站就到了.请问王大妈是在哪一站下的车(要求写出解答过程).

  24.某公园的门票价格规定如下表:

  购票人数 1~50人 51~100人 100人以上

  票 价 5元 4.5元 4元

  某校初一甲、乙两班共103人(其中甲班人数多于乙班人数)去游该公园,如果两班都以班为单位分别购票,则一共需付486元.

  (1)如果两班联合起来,作为一个团体购票,则可以节约多少钱?

  (2)两班各有多少名学生?(提示:本题应分情况讨论)

初一数学上册的教案9

  重点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

  让学生通过比较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方法感悟用因式分解法使解题更简便.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解下列方程:

  (1)2x2+x=0(用配方法) (2)3x2+6x=0(用公式法)

  老师点评:(1)配方法将方程两边同除以2后,x前面的系数应为12,12的一半应为14,因此,应加上(14)2,同时减去(14)2.(2)直接用公式求解.

  二、探索新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口答下面各题.

  (老师提问)(1)上面两个方程中有没有常数项?

  (2)等式左边的'各项有没有共同因式?

  (学生先答,老师解答)上面两个方程中都没有常数项;左边都可以因式分解.

  因此,上面两个方程都可以写成:

  (1)x(2x+1)=0 (2)3x(x+2)=0

  因为两个因式乘积要等于0,至少其中一个因式要等于0,也就是(1)x=0或2x+1=0,所以x1=0,x2=-12.

  (2)3x=0或x+2=0,所以x1=0,x2=-2.(以上解法是如何实现降次的?)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上述两个方程中,其解法都不是用开平方降次,而是先因式分解使方程化为两个一次式的乘积等于0的形式,再使这两个一次式分别等于0,从而实现降次,这种解法叫做因式分解法.

  例1解方程:

  (1)=0 (2)x(x-2)+x-2=0 (3)5x2-2x-14=x2-2x+34 (4)(x-1)2=(3-2x)2

  思考:使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是什么?

  解:略(方程一边为0,另一边可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乘积.)

  练习:下面一元二次方程解法中,正确的是( )

  A.(x-3)(x-5)=10×2,∴x-3=10,x-5=2,∴x1=13,x2=7

  B.(2-5x)+(5x-2)2=0,∴(5x-2)(5x-3)=0,∴x1=25,x2=35

  C.(x+2)2+4x=0,∴x1=2,x2=-2

  =x,两边同除以x,得x=1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14页练习1,2.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要掌握:

  (1)用因式分解法,即用提取公因式法、十字相乘法等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

  (2)因式分解法要使方程一边为两个一次因式相乘,另一边为0,再分别使各一次因式等于0.

  五、作业布置

  教材第17页习题6,8,10,11

初一数学上册的教案10

  教材分析

  方程是应用广泛的数学工具,是代数学的核心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是一节引入课,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方程的兴趣,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节课是结合学生已有学习经验,从算式到方程,继而对一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的解进行了探究,让学生体验未知数参与运算的好处,用方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培养学生建模的思想),体会学习方程的意义和作用。本节课是在承接小学学习的简易方程和刚刚学习的整式的加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时又是后续学习二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重要基础。因此,这节课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简单的方程及整式的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对观察、猜想、探索性的问题充满好奇,因而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与呈现方式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上力求设置学生感兴趣的并且具有挑战性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实际,无形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

  七年级学生对于方程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对方程的理解还比较肤浅、模糊,还处于感性层面,缺乏理性的认识和把握,而且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时期,抽象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对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教学要选取具体的问题情境,逐步抽象。

  七年级的学生很想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通过对几个问题的分析、探讨、相互交流,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索、归纳等能力,提高对课本知识的运用能力,从而认识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概念,在练习中巩固和熟悉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知道什么是方程的解。

  (2)体会字母表示数的好处,会根据实际问题的条件列方程,能检验出一个数值是否是方程的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认识到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一种进步。

  (2)通过具体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在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的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勤于思考的意识。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树立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增强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的概念。

  2.根据实际问题的条件列出方程。

  教学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形成概念

  三、应用新知 巩固提高

  四、感悟反思

  五、名题欣赏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初一数学上册的教案11

  (一)知识点目标:

  1.了解正数和负数是怎样产生的。 2.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 3.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二)能力训练目标:

  1.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符号化方法。

  2.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负数,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教具准备:

  地图册(中国地形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活动:由两组各派两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一名按老师的指令表演,另一名在黑板上速记,看哪一组记得最快、最好? 内容:老师说出指令: 向前两步,向后两步;

  向前一步,向后三步; 向前两步,向后一步; 向前四步,向后两步。 如果学生不能引入符号表示,教师可和一个小组合作,用符号表示出+2、-2、+1、-3、+2、-1、+4、-2等。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这样的符号的`地方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带有特殊符号、表示具有实际意义的数-----正数和负数。

  讲授新课:

  1.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 2.章头图。问题见教材。让学生思考-3~3℃、净胜球数与排名顺序、±、-9的意义。

  3、正数、负数的定义:我们把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在这些数的前面带有“一”时叫做负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十”(正号)表示正数。

  举例说明:3、2、

  3 1 等是正数(也可加上“十”) -3、-2、

  -3 1等是负数。 4、数0既不是正,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0℃是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为0的高度是海平面的平均高度,0的意义已不仅表示“没有”。 5、让学生举例说明正、负数在实际中的应用。展示图片(又见教材P5图)让学生观察地形图上的标注和记录支出、存入信息的

  巩固提高:练习:课本P5练习 课时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吗?

  课后作业:课本P7习题的第1、2、4、5题。 活动与探究:在一次数学测验中,某班的平均分为85分,把高于平均分的高出部分记为正数。

  (1)美美得95分,应记为多少?

  (2)多多被记作一12分,他实际得分是多少?

  课后反思:

初一数学上册的教案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并能进行简单应用;

  2.进一步发展数感,增加对勾股数的直观体验,培养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建立数学模型.

  3.会通过边长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并会辨析哪些问题应用哪个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敢于面对数学学习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运用数学的信心和能力,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

  教学重点

  运用身边熟悉的事物,从多种角度发展数感,会通过边长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并会辨析哪些问题应用哪个结论.

  教学难点

  会辨析哪些问题应用哪个结论.

  课前准备

  标有单位长度的细绳、三角板、量角器、题篇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请学生复述勾股定理;使用勾股定理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已知△ABC的两边AB=5,AC=12,则BC=13对吗?

  创设问题情景:由课前准备好的一组学生以小品的形式演示教材第9页古埃及造直角的方法.

  这样做得到的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吗?

  提出课题: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吗

  讲授新课:

  ⒈如何来判断?(用直角三角板检验)

  这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是多少?(一份视为1)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就是说,如果三角形的三边为,,,请猜想在什么条件下,以这三边组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当满足较小两边的平方和等于较大边的平方时)

  ⒉继续尝试:下面的三组数分别是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a,b,c:

  5,12,13;6,8,10;8,15,17.

  (1)这三组数都满足a2+b2=c2吗?

  (2)分别以每组数为三边长作出三角形,用量角器量一量,它们都是直角三角形吗?

  ⒊直角三角形判定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⒋例1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左图所示,按规定这个零件中∠A和∠DBC都应为直角.工人师傅量得这个零件各边尺寸如右图所示,这个零件符合要求吗?

  随堂练习:

  ⒈下列几组数能否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说说你的理由.

  ⑴9,12,15;⑵15,36,39;

  ⑶12,35,36;⑷12,18,22.

  ⒉已知?ABC中BC=41,AC=40,AB=9,则此三角形为_______三角形,______是角.

  ⒊四边形ABCD中已知AB=3,BC=4,CD=12,DA=13,且∠ABC=900,求这个四边形的面积.

  ⒋习题1.3

  课堂小结:

  ⒈直角三角形判定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⒉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勾股数扩大相同倍数后,仍为勾股数.

初一数学上册的教案13

  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的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意义。

  2、会求已知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3、会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4、经历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习重点:

  1.会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2.会求已知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学习难点:

  理解有理数的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根据绝对值与相反数的意义填空:

  -5的相反数是,-的相反数是, 的相反数是;

  |0|=,0的相反数是。

  二、探索感悟

  1、议一议

  (1)任意说出一个数,说出它的绝对值、它的相反数。

  (2)一个数的绝对值与这个数本身或它的相反数有什么关系?

  2、想一想

  (1)2与3哪个大?这两个数的绝对值哪个大?

  (2)-1与-4哪个大?这两个数的绝对值哪个大?

  (3)任意写出两个负数,并说出这两个负数哪个大?他们的绝对值哪个大?

  (4)两个有理数的大小与这两个数的绝对值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三.例题精讲

  例1. 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

  +9,-16,-,0.

  求一个数的绝对值,首先要分清这个数是正数、负数还是0,然后才能正确地写出它的绝对值。

  议一议:(1)两个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那个数一定大吗?

  (2)数轴上的点的大小是如何排列的?

  例2比较-与-的大小。

  例3.求6、-6、14 、-14 的绝对值。

  小节与思考:

  这节课你有何收获?

  四.练习

  1. 填空:

  ⑴ 的符号是 ,绝对值是 ;

  ⑵的符号是 ,绝对值是

  ⑶符号是+号,绝对值是 的数是

  ⑷符号是-号,绝对值是9的数是 ;

  ⑸符号是-号,绝对值是的数是 .

  2. 正式足球比赛时所用足球的质量有严格的规定,下表是6个足球的质量检测结果(用正数记超过规定质量的克数,用负数记不足规定质量的克数).

  请指出哪个足球质量最好,为什么?

  第1个第2个第3个第4个第5个第6个

  -25-10+20+30+15-40

  3.比较下面有理数的大小

  (1)-与- (2) (3) (4)-5与0

  五、布置作业:

  P25 习题 5

  家庭作业:《评价手册》 《补充习题》

  六、学后记/教后记

初一数学上册的教案1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对整章的学习内容做一回顾,系统地把握全章的知识要点和基本技能。

  2.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能较好地运用本章知识和技能解决有关问题。

  重点、难点

  判断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及其应用是教学重点,而灵活运用上述性质解决问题、轴对称图案的设计是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问题1: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什么?

  它是判断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依据。

  问题2:是否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找出轴对称图形的'任一组对称点,连结对称点,画对称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即得到该图形对称轴。

  问题3:轴对称图形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有什么关系?

  轴对称图形对称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问题4: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具有什么性质?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问题5:等腰三角形有什么性质?

  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中线、高线、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等于60。

  问题6:如何判断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有两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二、例题

  1.下列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个 个 个 个

  2.如右图所示,已知,OC平分AOB,D是OC上一点,DEOA,DFOB,垂足为E、F点,那么

  (1)DEF与DFE相等吗?为什么?

  (2)OE与OF相等吗?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如右图所示,已知AB=AC,DE垂直平分AB交AC、AB于D、E两点,若AB=12cm,BC=l0cm,A=.求△BCD的周长和DBC度数。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复习,同学们应掌握本章知识和技能,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五、作业

初一数学上册的教案15

  教学目标

  教学知识点:能运用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即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训练要求:1.学会观察图形,勇于探索图形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在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几何图形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通过有趣的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实用性,体现人人都学有用的`数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勾股定理及其逆及理,并用它们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难点:利用数学中的建模思想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勾股定理,你还记得它有什么作用吗?

  例如:欲登12米高的建筑物,为安全需要,需使梯子底端离建筑物5米,至少需多长的梯子?

  根据题意,(如图)AC是建筑物,则AC=12米,BC=5米,AB是梯子的长度.所以在Rt△ABC中,AB2=AC2+BC2=122+52=132;AB=13米.

  所以至少需13米长的梯子.

  2、讲授新课:①、蚂蚁怎么走最近

  出示问题:有一个圆柱,它的高等于12厘米,底面半径等于3厘米.在圆行柱的底面A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上与A点相对的B点处的食物,需要爬行的的最短路程是多少?(π的值取3).

  (1)同学们可自己做一个圆柱,尝试从A点到B点沿圆柱的侧面画出几条路线,你觉得哪条路线最短呢?(小组讨论)

  (2)如图,将圆柱侧面剪开展开成一个长方形,从A点到B点的最短路线是什么?你画对了吗?

  (3)蚂蚁从A点出发,想吃到B点上的食物,它沿圆柱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学生分组讨论,公布结果)

  我们知道,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长方形.好了,现在咱们就用剪刀沿母线AA′将圆柱的侧面展开(如下图).

  我们不难发现,刚才几位同学的走法:

  (1)A→A′→B;(2)A→B′→B;

  (3)A→D→B;(4)A—→B.

  哪条路线是最短呢?你画对了吗?

  第(4)条路线最短.因为“两点之间的连线中线段最短”.

  ②、做一做:教材14页。李叔叔随身只带卷尺检测AD,BC是否与底边AB垂直,也就是要检测∠DAB=90°,∠CBA=90°.连结BD或AC,也就是要检测△DAB和△CBA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很显然,这是一个需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来解决的实际问题.

  ③、随堂练习

  出示投影片

  1.甲、乙两位探险者,到沙漠进行探险.某日早晨8∶00甲先出发,他以6千米/时的速度向东行走.1时后乙出发,他以5千米/时的速度向北行进.上午10∶00,甲、乙两人相距多远?

  2.如图,有一个高1.5米,半径是1米的圆柱形油桶,在靠近边的地方有一小孔,从孔中插入一铁棒,已知铁棒在油桶外的部分是0.5米,问这根铁棒应有多长?

  1.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根据题意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

  解:(如图)根据题意,可知A是甲、乙的出发点,10∶00时甲到达B点,则AB=2×6=12(千米);乙到达C点,则AC=1×5=5(千米).

  在Rt△ABC中,BC2=AC2+AB2=52+122=169=132,所以BC=13千米.即甲、乙两人相距13千米.

  2.分析:从题意可知,没有告诉铁棒是如何插入油桶中,因而铁棒的长是一个取值范围而不是固定的长度,所以铁棒最长时,是插入至底部的A点处,铁棒最短时是垂直于底面时.

  解:设伸入油桶中的长度为x米,则应求最长时和最短时的值.

  (1)x2=1.52+22,x2=6.25,x=2.5

  所以最长是2.5+0.5=3(米).

  (2)x=1.5,最短是1.5+0.5=2(米).

  答:这根铁棒的长应在2~3米之间(包含2米、3米).

  3.试一试(课本P15)

  在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道有趣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意思是:有一个水池,水面是一个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在水池正中央有一根新生的芦苇,它高出水面1尺.如果把这根芦苇垂直拉向岸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岸边的水面.请问这个水池的深度和这根芦苇的长度各为多少?

  我们可以将这个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

  解:如图,设水深为x尺,则芦苇长为(x+1)尺,由勾股定理可求得

  (x+1)2=x2+52,x2+2x+1=x2+25

  解得x=12

  则水池的深度为12尺,芦苇长13尺.

  ④、课时小结

  这节课我们利用勾股定理和它的逆定理解决了生活中的几个实际问题.我们从中可以发现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将它们转化成数学模型.

  ⑤、课后作业

  课本P25、习题1.52

【初一数学上册的教案】相关文章:

初一的数学上册教案11-09

初一上册的数学教案11-13

初一数学上册教案12-13

初一数学上册教案12-18

初一数学上册的教案12-23

初一的数学上册教案精选15篇11-11

初一的数学上册教案15篇11-10

初一的数学上册教案(15篇)11-11

初一上册数学教案01-04

初一的数学上册教案(集合15篇)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