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教案【热门】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音乐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音乐教案1
活动背景
班中学琴的幼儿多了,自然就对音乐的兴趣有所提高。因此在《变化》这一主题活动中,我大胆尝试以艺术(音乐)为重点领域进行探索。音乐中的变化是无穷的,我以音阶节奏的变化和区分高低音区为此次活动的重点开展活动,意在让幼儿在听听、唱唱、玩玩中感受节奏的变化及音区的不同,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在唱唱、玩玩中,感受音阶不同节奏的上行与下行,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2、能区分高音和低音。
3、利用已有人物创造性的构思简短的小故事,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七个小音符的图片,小老鼠、小鸟、大象手偶。
2、教师用展示纸。
3、乐谱:
(1)、1—|2—|3—|4—|5—|6—|7—|
7—|6—|5—|4—|3—|2—|1—|
(2)、1o|2o|3o|4o|5o|6o|7o|
7o|6o|5o|4o|3o|2o|1o|
(3)、12|34|56|70|
76|54|32|10|
(4)、1.2|3.4|5.6|7.0|
7.6|5.4|3.2|1.0|
(5)、1234567
7654321
(6)、1234567
7654321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故事引出:一天,小老鼠发现了七个小音符,你们认识它们吗?他们分别是1、2、3、4、5、6、7,这些小音符非常调皮,和小老鼠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它们就藏在一个有趣的楼梯里面。
二、唱唱玩玩
1、①小老鼠很想把小音符给找出来,可是楼梯陡陡的,小老鼠踩在上面心里可害怕了!(教师以夸张的动作感染幼儿)
②小老鼠一边踩,楼梯上的小音符发出了(教师出示乐谱)
1—|2—|3—|4—|5—|6—|7—|
7—|6—|5—|4—|3—|2—|1—|
a。教师指乐谱,幼儿听琴声一遍。
b。教师指乐谱伴着琴声范唱一遍。
③小音符发出了怎样的声音,请小朋友来唱一唱。(一遍)
④走在楼梯上,小老鼠心里怎么样?(害怕)让我们一边唱一边学一学小老鼠小心走路的样子。
2、①教师扮演小老鼠角色:原来走楼梯也很容易嘛。这下我可以放心大胆地跳了!
②(教师出示两张乐谱)你们觉得哪张乐谱可以表示小老鼠跳楼梯楼梯发出的声音呢?
1o|2o|3o|4o|5o|6o|7o|
7o|6o|5o|4o|3o|2o|1o|
③为什么呢?(因为乐谱中有休止符)你会来学一学吗?
④全体幼儿一起学唱。
⑤表演唱:教师请幼儿把膝盖作楼梯,用手做小老鼠在膝盖上从下往上,从上往下跳跃走。
3、小老鼠玩得更高兴了,它在楼梯上窜上窜下,发出了好听的声音。
①幼儿听琴声,教师用动作表演。
②小老鼠一边走,一边还唱着歌,“啦……”。
③我们也来学着小老鼠的样子唱。
4、①(刮奏)小老鼠怎么了?(摔倒了)小老鼠玩得太开心一不小心摔倒了,摔倒了小老鼠会怎么走楼梯?(一瘸一拐)
②楼梯也发出了这样的.声音(教师出示乐谱后范唱)
1。2|3。4|5。6|7。0|
7。6|5。4|3。2|1。0|
③你们看到小音符后面有什么?(小圆点)
前面一个小音符拖着小圆点,觉得很重,所以声音拖得长长的。
④我们一起学一学楼梯的声音。(2遍)
⑤请把你们的腿当作楼梯,来表演一下小老鼠一瘸一拐上楼梯好吗?
5、①让我们看着乐谱学一学小老鼠走楼梯发出的好听的声音。
②其它的小老鼠觉得很有趣,请你看看这只小老鼠是怎么走的?
请你们边看边唱来做一回小老鼠,也来走一走楼梯。(2遍)
三、区分高音和低音
1、小音符可真调皮,看到小鸟和大象出来了
有的把圆点顶在头顶上(发出琴声)
1234567
7654321
有的把圆点踩在脚底下(发出琴声)
1234567
7654321
2、你们觉得小鸟出来时小圆点在哪里呢?(上面)大象呢?(下面)为什么呢?请你们再听一遍。
四、创编故事
1、这下可热闹了,小老鼠、小鸟、大象它们都来走这个有趣的楼梯,那还会发生什么事呢?请你们想一想,编个小故事。
2、幼儿创编故事,并请2名幼儿讲述。
3、钱老师把这张楼梯和小老鼠送给你们放在语言角,活动结束后我们可以继续讲讲。
延伸活动:
以绘画的形式将所编故事画下来。
大班音乐教案2
一、 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散文诗,学习象声词: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
2、学会用象声词创编儿歌《快乐的小雨滴》,并通过歌唱、游戏等活动体验创编的快乐,发展表达交流合作的能力
3、激发热爱大自然关心周围事物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树叶、荷花、等图画若干,字卡“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沙沙沙”各一套:幼儿人手一份胸饰树叶、荷花、小屋、窗户等图案
三、活动过程:
一、音像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聆听下雨,观看画面
师:“小朋友门听,这是什么声音?”“下雨天,小朋友们会做些什么?”“有一只小蝴蝶却和小朋友做的.不一样,让我们去瞧瞧!”
二、初步欣赏散文诗,了解散文诗的主要情节,学习象声词“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沙沙沙”
1、 欣赏课件片段。
设疑小蝴蝶在做什么?他听到小雨点发出了哪些声音?
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2、 完整欣赏课件,学习象声词及用动作表现
3、 (1):欣赏课件学习象声词“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沙沙沙”,引导幼儿为象声词创编动作
(2)寻找雨滴落下的地点。
师:“小雨点分别落到哪儿才发出这么好听的声音的呢?
幼儿思考并总结:树叶上、小屋上、荷花上、窗玻璃上
(3)、探索小雨点落下时的状态。”
师:小雨点落在这些地方好象在做什么呢?
幼儿总结讨论:是和树叶在玩耍、落在屋上翻跟头、在和荷花捉迷藏、在和蝴蝶打招呼。
三、学会创编儿歌《快乐的小雨点》,并能用演唱的形式表现儿歌内容
1、教师将幼儿创编的内容串联起来,编成儿歌《快乐的小雨点》
2、师生共同以歌唱的形式表现儿歌的内容。
四、音乐游戏:小雨点的旅行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及玩法
2、请一名幼儿扮演小雨点,四名幼儿扮演树叶、屋顶、荷花、和窗玻璃进行游戏。
4、 师生共同游戏
五、结束部分
师:多可爱的小雨点啊!落下的声音真好听,小朋友们知道吗/大自然里还有许多比小雨点还好听的声音呢!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听一听。
音乐声中离开教室。
活动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各种大自然的声音
2、通过多种形式(看图书、上网)等了解雨的形成、作用及危害。
大班音乐教案3
设计意图:在以往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我发现由于幼儿园的孩子们对汉字认识有限,导致他们在学习一些歌词较长、段落较多的歌曲时,经常会出现记不住歌词、混淆段落、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表现歌曲内容等问题,从而使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吃力,针对这一现象,我便试图寻找能帮助孩子们快速记忆歌词的办法。经过观察我发现,孩子们对图画很敏感,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大体甚至准确地描述图画内容,我便有了一个想法:能不能用图画来记录歌词帮助孩子们理解记忆呢?我决定尝试一下,于是,就设计了《小篱笆》这节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 学会歌曲《小篱笆》第一段,帮助幼儿准确地记忆理解歌词内容。
2. 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3. 简单了解3拍子的'节奏。
活动准备:
《小篱笆》第一段音乐 画图用的纸和笔(师用) 琴
活动过程:
师领幼儿随音乐入场,开门见山,直接导入课题,引出歌曲《小篱笆》。
一、 请幼儿认真倾听歌曲,师用画歌词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1、 师唱第一遍歌曲,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
师唱第二遍,帮助幼儿逐句分析、理解歌词内容,并画出相对应的图画。
2、师幼一起看图,完整地说出歌词。
二、简单向幼儿介绍3拍子乐曲的节奏特点,引导幼儿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1、放音乐,师幼共同看图欣赏歌曲,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2、引导幼儿了解3拍子“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3、请幼儿看着画好的歌词,打着节奏,再欣赏一遍歌曲。
三、幼儿学唱歌曲。
1、 师弹琴,请幼儿看着画好的歌词,跟唱歌曲。
2、 师弹琴,请幼儿完整地合唱歌曲。
3、 放音乐,师幼共同演唱歌曲。
四、活动结束,师领幼儿随音乐离开活动室。
大班音乐教案4
设计意图:
孩子们这两天突然特别兴奋,因为多功能活动室内增加了一个大大的海洋球池,里面堆满了色彩鲜艳的海洋球,孩子们每天最激动的事就是在海洋球池内游来游去,那种海洋球和身体各部分撞击、挤压的快乐溢满了一张张花朵般的小脸,是这种快乐感染了我,同时也激发了我设计本次活动的欲望。音乐《渔夫曲》的节奏明快,旋律简单,ABA曲式的多次重复让人对乐曲结构能很快熟悉,且乐句分割清晰,能让幼儿较准确地找准句末音,进而形成乐句的概念,借助海洋球这一来源于幼儿生活、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的游戏工具,用游戏化、情景化的方式来表现、诠释这段乐曲,对于初步创编舞蹈节奏组合的幼儿来说,非常适合,且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创作、表现欲望。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尝试在自己身体的不同部位,创编简单的海洋球舞蹈节奏组合,并能初步感受乐句的概念。
2、借助单个造型表现,让幼儿初步感知不同体态变换所营造的造型美。
3、体会游戏的快乐,感受成功的愉悦。
活动准备:
音乐准备:渔夫曲;物质准备:海洋球人手一个;场地准备:幼儿围圈而坐。
活动流程:
在身体上舞蹈――感受乐句的变换――单个造型表现
活动过程:
一、身体上的舞蹈
1、 出示海洋球,问:这是什么?你们以前玩过吗?怎么玩的?
2、 玩的时候,海洋球碰到了身体的哪些地方?
3、 引导幼儿初步探索海洋球在身体上自由地舞蹈,如手臂、肩膀、膝盖、小脚、鼻子、耳朵等。
4、 幼儿用×× ×××× ×的节奏尝试创编海洋球舞蹈,并用儿歌辅助动作演示,如:肩膀 肩膀碰一 碰,或:耳朵 耳朵碰一 碰,边有节奏地朗诵儿歌,边让海洋球在相应的身体部位有节奏地进行跳跃舞蹈。
5、和音乐节奏匹配自由进行表演。
6、请每个幼儿做一次小领队带领大家听音乐一起表演,方法是领队随音乐节奏朗诵并用动作演绎一次,其他幼儿跟着表演一次相同的动作,给每个幼儿一次当小领队的机会。
评析:从幼儿借助海洋球自由地舞蹈到有节奏地表演,这是一个渐进的探索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能让幼儿初步感知体态律动的快乐,同时也能感受创编成功的喜悦,特别是小领队的发挥直接对孩子的创编和表现能力提出了挑战,也是孩子在这一活动中最具创造性的环节。但适度的要求又能让每个孩子在创编过程中都能获得成功,也为孩子自信大胆进入下一活动环节提供了良好的心理保障。
二、感受乐句的变换
1、创设情境,引导幼儿创编海洋球找朋友的儿歌。海洋球跳舞跳累了,他想出去走一走,找个朋友玩玩了。
如:小――小――海洋球,出――来――走走走,
找――个――好朋友,相――互――点点头。
A、第一次朗诵儿歌的时候,让海洋球在身体的某个部位随儿歌节奏舞蹈,提问:海洋球有没有找到好朋友?(没有)
B、第二次朗诵的时候,在每一句的结尾最后一个字,用海洋球和旁边的海洋球相碰,以引起幼儿的对比注意,第一句示范结束后就提问:现在我的海洋球有没有找到朋友?他是什么时候找到朋友的?让幼儿感受乐句的句末音,从而形成乐句的概念。
2、集体游戏:找朋友,听音乐完整朗诵儿歌并表演找朋友的情节,要求在每一句的句末找到一个和自己颜色不一样的海洋球,相互碰撞一下表示做朋友。音乐连续不断,游戏也可以随幼儿的游戏兴趣连续不断。
评析:生活化的'情境创设为幼儿创编儿歌提供了经验保障,加上上个环节的扩散化思维的铺垫,对于大班下学期的孩子来说能很快创编成功,在此基础上,利用自己手中海洋球和别人手中海洋球相碰的情节,也巧妙地将乐句的句末音进行了强调,让孩子在游戏化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乐句的变换。
三、 尝试表现单个海洋球造型
1、海洋球在找朋友的一路上,看到了很多有趣的东西,现在请你们猜猜看,我的海洋球看到了什么样的东西?(教师示范表现儿歌后的定格海洋球造型,如:花朵、大树、太阳等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
2、提问:我的海洋球看到了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幼儿尝试随着音乐表现儿歌结束后的定格造型。教师请幼儿相互欣赏并猜测各自的造型,对表现特别出色的幼儿给予鼓励,这个环节也可以反复进行。
评析:“木头人”游戏是孩子们生活中非常喜欢的一种游戏,这个环节是在借鉴“木头人”游戏的方法上进行改编的,游戏一方面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创作表现欲望,另一方面也帮助提高了幼儿对体态造型美的表现、欣赏水平,同时也将幼儿活动的兴奋点提到了高潮。
四、活动延伸
合作表现上、中、下三个层次搭配的海洋球造型。从单个的造型到双个、三个以及上、中、下三个层次的造型变换,可以进一步将造型组合的美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幼儿可以尝试在音乐活动区域内进行合作表现。
大班音乐教案5
设计意图
歌曲《十二生肖歌》,旋律简洁欢快,节奏清晰明朗,间奏的出现增加了歌曲的趣味性。这首歌曲有个难点:歌词比较复杂,幼儿清晰理解和完整记忆歌词有难度,我们通过“点将翻图”与“魔语翻图”游戏来化解难点。
点将翻图:PPT中,把十二种动物用十二个数字覆盖,教师边唱边“点将”,待唱到最后一个字时,谁被点到,谁就可以在PPT中点开2张~4张图。游戏反复进行,直到翻出所有的生肖图。孩子们在游戏中一次次倾听歌曲,不知不觉熟悉了歌曲的旋律与内容。
魔语翻图:在分段学习时,教师每唱完一段歌曲,就随机在PPT中将四种生肖图中的一张或几张藏起来,让孩子猜测谁不见了,并告诉孩子重新找回动物的方法是“唱出魔语”,即唱出与这种生肖动物相对应的歌曲,此方法“迫使”孩子仔细听歌词,并试着唱出歌曲。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和记忆歌词内容,用游戏的方式学唱歌曲。
2.发展倾听、推理、猜测的能力。
3.感受民间歌曲的魅力。
活动准备
十二生肖的PPT课件,活动前让幼儿熟悉十二生肖的名称、排列等相关知识。
活动过程
一、玩“点将翻图”游戏,初步感知歌曲
1.翻图感知整首歌曲。
师:我们来玩一个“点将翻图”的游戏,老师一边唱歌一边按节奏点你们的肩膀,唱完歌曲的最后一个字时,我点到谁,谁就可以来点开PPT中的两张图,看看里面藏了什么动物。
2.引出课题。
师:一共有几种动物?你觉得这些动物之间有联系吗?今天我们学唱的歌就叫做《十二生肖歌》。
二、玩‘魔语翻图’游戏,分段理解记忆歌词。
1.学习歌曲第一段。
(1)幼儿带着问题倾听教师演唱歌曲第一段。
问题一:第一段歌曲里有四种动物,你觉得应该是哪四种动物?问题二:歌曲里是怎么称呼这四种动物的?(听完教师演唱,请幼儿验证和回答上述两个问题)
(2)理解、记忆第一段歌词,并学唱第一段。
幼儿带着问题倾听教师第二次演唱。问题:这四种动物在歌曲里做了什么事情?这很重要哦,否则我们的'游戏将会无法进行。
A.幼儿闭上眼睛听教师演唱,教师在演唱的过程中将小老鼠图标隐藏起来。演唱结束,幼儿睁开眼睛,找找谁不见了。
教师:怎么才能让小老鼠重新回来呢?得用“魔语”呼唤它,“魔语”唱对了,它就回来,唱错了,它就回不来了。“魔语”就是刚才歌曲里关于小老鼠的那句歌词。
幼儿先讨论关于小老鼠的“魔语”,再用“魔语”来呼唤小老鼠。如果幼儿能够准确地唱出小老鼠的那句歌词,教师快速地把小老鼠图标翻回来;如果幼儿不能唱出,教师可以再次演唱第一段,但是绝对不能直接告诉幼儿“魔语”。
B.教师再次演唱歌曲第一段,将另外三种动物也随机隐藏一种,并用“魔语”将藏起来的动物找回来,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2用相同的游戏方法让幼儿理解和记忆第二段、第三段歌词,学唱歌曲,可以根据幼儿的游戏水平一下子藏起两个或更多的动物。
三、完整学唱歌曲
1.将PP中部分动物藏起来.幼儿唱屏幕显示的生肖歌词,教师唱藏起来的生肖歌词。
2.教师唱屏幕显示的生肖歌词,幼儿唱藏起来的生肖歌词。
3.男女生分别演唱藏起来的生肖和屏幕显示的生肖歌词。
4.根据图标的隐和显多种形式演唱歌曲,如小组对唱、幼儿和听课的教师对唱。可根据幼儿演唱的情况随机调整藏起来的生肖数量。
5.挑战将所有的生肖图隐藏,完整演唱歌曲。
活动反思
揭秘和挑战的游戏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发展水平,这样的游戏也深受他们喜爱。在歌唱教学中合理使用揭秘和富有挑战的游戏,能使教学更加有效。
整个活动流程分三步:“魔语”→说歌词;“新魔语”→唱歌曲;挑战隐藏图标的数量→多种方式演唱。三个阶段都利用了“翻图”游戏,随着游戏目标和游戏方式的层层推进,孩子们在接受游戏升级挑战的同时自然学会了演唱歌曲,整个活动顺利而流畅。
大班音乐教案6
活动目标:
1.学习律动“煮饺子”,尝试表现包饺子,煮饺子的动作及情景。
2.感受包饺子的欢乐心情。
活动准备:
《喜洋洋》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经验回顾,说说包饺子、煮饺子的过程。
提问:你吃过饺子吗?包饺子的过程是怎样的?
二、创编动作。
1、播放乐曲《喜洋洋》,听一听有几段。
乐曲分ABC三段,分别表现擀饺子皮、包饺子、煮饺子。
2、根据音乐A段,引导幼儿在自己身上的各个部位擀饺子皮。
幼儿围成圈,边韩饺子皮,边碎步走队形,从小圈逐渐扩大成大圈,表示饺子皮越擀越大。(引导幼儿注意和同伴的.协调配合,注意空间位置)
3、根据音乐B段表现包饺子的动作。
教师讲解、示范:B段共有四个乐句。每一个乐句,前6拍双手打开,后2拍合拢做捏的动作。
4、根据音乐C段创编饺子跳舞的动作。
提问:煮饺子的时候,饺子会怎样在锅里跳舞呢?
播放C段音乐,引导幼儿结合经验创编“自传”、“四处游动”、“自由舞蹈”等动作。幼儿和教师根据音乐学习饺子跳舞。
(教师将幼儿的动作进行艺术性的加工,用优美的舞蹈语言加以表现。)
三、完整表现。
跟随音乐A、B、C段,将擀饺子皮——包饺子——煮饺子的过程完整表现1~2遍。
大班音乐教案7
活动目标
1、根据人物特点,将音乐形象与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相匹配。
2、在音乐中大胆试用动作、表情等表现人物形象,体验表演的欢乐。
3、经过表演,刨懂得不要轻信陌生人的道理。
4、让幼儿能在团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我。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情景创设:森林(花,草,树,蘑菇等)
2、课件、音乐(代表四个人物的音乐:《森林狂想曲》小红帽;《天使小夜曲》外婆;《波斯市场》大灰狼;《拉德斯基进行曲》一一猎人)
3、人物图片、头饰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欣赏森林美景并用动作表现。
播放背景音乐《森林狂想曲》,在乐曲声中带领幼儿走进教室。
1、欣赏森林的美景。
《森林狂想曲》的鸟鸣蛙叫、潺潺流水声,立刻把幼儿带人了森林的场景之中。同时,课件上画有森林的巨幅背景图、室内摆有立体的蘑菇、大树、鲜花、小草。在视觉、听觉上,都给幼儿极大的审美刺激,他们一下被吸引住了,兴奋地讲述自我的发现。
2、模仿森林里的树木花草。
教师:谁来学一学漂亮的花朵?大家都来摆个花的造型,看看谁表演得最漂亮。
二、故事欣赏分析人物特点。
在这个美丽的大森林里,发生了一个十分趣味的故事。
1、欣赏《小红帽》的故事。
教师:故事里都有谁?
2、分析故事中的人物特点。
讨论:在四个人物中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小红帽有没有做得不太适宜的地方?
三、听辨音乐找出和人物特点相符的音乐。
教师:小红帽的故事可真好听,教师还为4个人物配了4段音乐,请小朋友听一听,分一分,这段音乐像谁。
1、分段听音乐,区分并模仿小红帽和外婆的音乐形象。
(1)第一段音乐像谁,为什么。
教师:谁来学一学小红帽走路的样貌,她边走路边做什么?
(2)第二段音乐像谁,为什么。
教师:音乐听上去很忧伤,就像外婆在病中思念着小红帽。
谁来学一学年老的外婆走路的样貌。
2、区分并模仿大灰狼和猎人的`音乐形象。
教师:再听两段音乐,你们听听像谁?
(1)音乐很神秘,好像大灰狼鬼鬼崇祟地跟在小红帽的后面呢!
教师:谁来学一学大灰狼走路的样貌。
(2)音乐听上去很有力,就像勇敢的猎人迈着有力的步伐走来啦。
教师:大家来学一学。
四、音乐表演体验并表现人物特点。
1、商量分配主角。
2、提出表演要求并进行表演。教师要对小演员和小观众都有要求:小演员要听清楚音乐再出场,注意声情并茂地讲故事;观众们要仔细看,对演员表演进行评价。
3、观众评价。
4、团体表演。
活动延伸
欢庆胜利一一体验战胜大灰狼的欢乐。
教师:在故事的最终,大灰狼被打败了,大家都很高兴,让我们一齐来唱歌,跳舞,庆祝胜利吧!播放《小红帽》的歌曲,幼儿边唱边跳出教室。
大班音乐教案8
活动目标:
1、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归纳整理歌词,并能用体态动作创造性地表现。
2、用欢快活泼的情感演唱歌曲,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并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正确唱法。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背景图一幅,节奏谱二张,图谱一张。
2、符号标志若干,《郊游》、《欢乐颂》磁带,录音机。
3、幼儿人手一份图谱。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室。
幼儿在《郊游》歌声中欢快的边动作边进入。
二、练声、节奏型练习。
引导幼儿看节奏谱,模仿动物叫声:
① /吱吱吱吱/吱吱吱吱
② /游游游游/游游游
三、引出主题,并理解歌词内容。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
①师清唱,边唱边指图谱。
②提问:a、听了刚才那首歌,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幼儿回答,师指图谱)
b、解释脚印:因为我们大家多么快乐,又唱歌来又舞蹈,所以留下了一些脚印。
2、完整朗读歌词。
四、掌握歌词内容。
1、用各种动作创造表现歌词内容。
①个别幼儿表现。
②自由组合表现。
2、老师指图谱,幼儿坐下安静完整朗读。
引导幼儿用各种不同的动作边朗诵边打出节奏。
五、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完整欣赏乐曲一遍。(放录音磁带)
2、用象声词“啦”唱,熟悉旋律。
3、幼儿自指小图谱,听音乐学唱。
4、师生共同指大图谱唱。
5、出示符号“▼”、“︵”,引导幼儿唱好顿音、连音和强音记号。
6、吿诉幼儿歌曲名称。
7、合唱:
①幼儿一半唱“啦”,一半唱歌词。
②幼儿按意愿唱“啦”或唱歌词。
六、结束:
幼儿手持话筒,边唱歌边走出活动室。
3、大班音乐欢乐颂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欢乐颂》是一首名曲,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写的。孩子们对唱歌很感兴趣;唱歌本身就能抒发幼儿的情感,但他们缺乏一种唱歌的激情;《欢乐颂》正好能让幼儿在唱歌中体验欢快的情绪。因此我选择此课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能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2.学习二声部合唱,学唱歌曲。
3.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歌唱。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
重点是引导幼儿和谐地进行二声部合唱。
活动准备:
节奏图谱、磁带
活动过程:
一、感受音乐:
1、小朋友喜欢唱歌吗?唱歌时我们能感受到高兴、快乐。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首曲子,感觉怎么样?(快乐的、悲伤的)
2、我来表演,你来猜一猜,歌中会唱什么?
3、我来唱,但不出声,看着老师的动作和嘴,猜一猜歌中会唱什么?
二、学歌词
1、这首歌到底唱了什么呢?听一听录音机里的小朋友市怎么唱的?(根据幼儿说的出示相应的图片)
2、歌中还唱了什么?听一听老师是怎么唱的?
三、学唱歌
1、教师大声唱,幼儿小声唱。
2、幼儿一起唱。
3、这首歌曲的名字叫《欢乐颂》,什么是欢乐呢?找一找歌中表现欢乐的地方。小朋友应该怎么唱?
4、我们加上动作边唱边表演。
四、学唱衬词
1、这首歌你会用“啦”来唱吗?(教师师范)
2、师幼一起用“啦”唱欢乐颂。
五、二声部合唱
1、教师唱歌词,幼儿唱衬词(互换)
2、幼儿分组合唱二声部
活动延伸:
我们出去把这首好听的歌曲唱给别的小朋友听吧。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中,我秉承艺术教育感受在前的理论,我先让幼儿欣赏感受乐曲,然后再通过动作、表情来猜歌词,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这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然后又通过提问让幼儿回答问题,接下来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孩子说歌词,这样有利于幼儿更好的记住歌词。再通过提问,让幼儿从歌词中找到快乐的地方,让幼儿能用欢快的情绪唱歌。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进行二重唱,在幼儿通过看谱会唱歌的基础上,幼儿分组演唱,从而解决了这一问题。
从本次活动的环节来看,孩子们学得还是可以的,但由于借班上课,幼儿的情绪没有调动起来。
大班音乐教案9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情节理解乐曲图形乐谱;初步感知乐曲的abaca的曲式结构和乐曲欢快、滚动、流畅的风格特点。
2、尝试用各种创造性的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充分享受乐曲给人带来的快乐。
3、能寻找空间、有控制地、积极投入地参加游戏、表演,游戏时能注意与同伴密切配合。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单簧管波尔卡》音乐磁带;录音机;图谱一张;蚊子手偶、小朋友手偶一个。
2、知识准备——幼儿感知过蚊子的飞行特点,会用语言、手指动作、线条等方法进行描述蚊子的的飞行轨迹。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今天早上醒来,我发现手上多了个红点,痒痒的,原来是一只蚊子咬了我一口。听,嗡嗡翁,飞来了一只小蚊子。”(出示蚊子手偶)。
2、教师用富有表情的、明显的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启发幼儿对故事的联想。
师:“那这只小蚊子在干什么呢?小蚊子和小朋友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幼儿倾听第一遍音乐)
二、根据“小蚊子”的故事情节,理解图形乐谱。
1、根据乐曲欢快、滚动、流畅的'特点,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象创编故事,相互分享对音乐的理解。
师:“猜猜看,小蚊子和小朋友在干什么?”(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小蚊子飞得(教师手势)怎么样?那我们刚才听到的音乐(教师哼唱)也是(暗示)快快的。
2、教师简单讲述“小蚊子”故事,同时出示分段乐段图谱,呈现完整的乐曲abaca
图形乐谱。(音乐图谱附后)
这首音乐讲了小蚊子和小朋友捉迷藏的游戏。小蚊子真调皮,他打着转儿飞到东......
小蚊子的故事真有趣,这张图画讲的就是小蚊子和小朋友捉迷藏的故事。这里面呀还藏着很多的小秘密呢,你发现了吗?这张图画上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你可以提出来,让大家一起来帮你。(清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听)(引导幼儿理解图谱中的符号表示什么意思,有几段,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小蚊子飞了几次,小朋友拍了几次等等。)(一、三、五行图画是一样的,音乐也是一样的吗?等会我们再来听。)
三、通过图形乐谱,进一步了解乐曲的情节、旋律、节奏、曲式结构,并能随着音乐正确指图。
1、教师指图,简单提示故事情节,幼儿边听音乐边看老师指图。
师:“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看我把这个故事用图上的符号指出来。听的时候要听仔细了,图画一样的地方,音乐是不是也一样的呢?”(听后,教师小结:有人唱反调,教师哼唱)
2、幼儿随老师一起边听音乐边指图,把小蚊子的故事指出来。
师:“我们把手伸出来,一块儿听着音乐把这个有趣的故事指出来。”
3、引导幼儿用象声词模仿蚊子飞行的声音合拍蚊子的声音。
师:“小蚊子飞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教师哼唱两句,幼儿一起来学。练习:嗡……p啪“我们听着音乐来指图,还要把小蚊子飞的声音和拍小蚊子的声音说出来。”
四、启发幼儿用创造性的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
1、为乐曲a段创编蚊子翻滚、飞行、打蚊子的动作,并能随a段音乐创造性的表现出来。
x1)师:“蚊子真调皮,他打着转儿飞到东、飞到西,我们用身体来学一学蚊子打着转儿快快的飞的样子。”(把你好看的动作教给大家;这个动作真好,我也来学一学;我们一起来学……12
大班音乐教案10
21世纪教师应该具备的新技能:
1、创新能力:根据教师自己的经验研究教与学。
2、较好地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3、广泛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课题生成:
当时选择此活动,是因为在一系列的体育活动中,发现本班幼儿具有了一定的冒险精神,幼儿能够表现的勇敢、坚强,敢于和困难作斗争。那一阶段幼儿喜欢看战斗性强的动画片,如《星球大战》、《奥特曼》等。因此,根据幼儿的'兴趣,我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来满足幼儿的欲望。此活动就是其中之一,我选择了一段情节较丰富的音乐,让幼儿以通过故事理解、感受音乐的性质,再让幼儿通过想像及自身的动作来表现自己对音乐感受的程度。故事中的狼是幼儿惧怕和憎恨的动物,小白兔在幼儿的心目中则是可爱、软弱的小动物。而在活动中,小白兔很聪明、勇敢,它运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黑色的老狼,这一点正是孩子们所喜欢、所期望的。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受乐曲ABA的结构。学习感受乐曲A段音乐静悄悄进行的性质和B段音乐向上、向外扩张的紧张感及A段悄悄的隐没的性质。
2、探索用动作和表情自由表现老狼的焦急、疲劳和失望。
3、学习在有趣的游戏中按情境克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按音乐的要求进行、停止、入座位,进行时保持隐蔽的姿态和适当的距离。不发出声响,不碰撞椅子。
活动准备:
1、节奏图动画软件。
2、故事《小白兔与狼》的动画软件。
3、狼的头饰2只。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随音乐进场。
(2)复习歌曲《拉拉勾》、《表情歌》。
2、基本部分。
(1)欣赏整段音乐,感受音乐节奏。
①教师:现在,教师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听一段音乐,仔细地听听,这段音乐,你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幼儿发表不同意见,然后教师小结。
②感受音乐的节奏,出示节奏图,随音乐拍打节奏。
③教师:这幅节奏图上有些什么颜色?(白色、绿色、黑色)
这三种颜色表示什么呢?教师听音乐轻声讲一遍故事。
白色的逗号音乐表现的是谁?(小白兔)
黑色的句号音乐表现的又是谁?(老狼)
这段音乐的名字就叫:绿色、白色和黑色。
(2)结合故事《小白兔与狼》的情节分段欣赏音乐。
①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第一段音乐,听完后提问:听了之后有什么感觉?
小结:这段音乐很快、很跳跃,说的是小白兔采蘑菇和草莓,可黑色的老狼又在绿色的草丛里等着,小兔子该怎样去采蘑菇、草莓哦。
②个别小朋友随着音乐表演(提醒幼儿将静悄悄行进的表现出来)。
③听第一段音乐集体表演。
大班音乐教案11
活动名称:音乐活动——哈达献给解放军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在跳邀请舞时,邀请者与被邀请者互换位置跳舞。
2、培养幼儿热爱和尊敬解放军的情感。活动准备:歌曲。
活动过程:
一、律动练声。
1、《山谷回音真好听》
2、《小鸟醒来了》
3、《挤奶》
4、《采茶》
二、复习歌曲,进一步熟悉乐曲节奏。
1、播放歌曲录音,引导幼儿回忆歌曲名称。
2、这首歌曲讲的是什么事情?献哈达的动作怎么做?
3、复习歌曲,要求幼儿唱准附点音符,并有表情地演唱。
4、教师带领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复习歌曲。
三、学习歌表演。
全班幼儿站在位置上。
前奏(乐曲的最后一句):邀请者右脚开始踢踏步前进(第一拍右、
左脚各跳动一次,第二次拍右脚脚跟伸向前方点地),同时两手从胸前经两侧摆起,右臂屈成弧开,手心向上(托掌)在臂侧平举手指翘起(顺风旗)。最后站在被邀请者前。
1-2小节:邀请者右脚开始做弹簧肯四次,同时两手落下后从两侧下方向胸前渐渐托起(手心向上),做托哈达状。
3-4小节:继续做弹簧步,同时两手向左绕一小圈后摆向右上方(手心向上),眼睛看右手。
5-6小节:右脚开始原地做踢踏步两次,同时手臂动作同前奏动作。
7-8小节:右脚原地顿四次,同时左臂轮流向上甩袖四次。
9-10小节:邀请者与被邀请者右臂屈举肩上方,左手叉腰,用弹簧步互换位置。
11小节:右脚开始原地踢踏步一次,同时两臂动作同前奏动作。
12小节:两脚做踢踏步一次,同时上体前弯,两手从胸前向内翻掌后向两侧打开(手心向上),做献哈达状。
四、表演律动
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表演律动两遍。
2、全体幼儿表演律动。
3、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弓箭步和跪姿的挤奶动作。
4、幼儿表演律动《哈达献给解放军》。
5、个别幼儿上前表演律动。
大班音乐教案:舞蹈9
活动目标:
1、学习秧歌基本步伐
2、知道秧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活动,感受秧歌热闹、喜悦的舞蹈特性。
活动准备:
1、舞蹈录象、录音资料
2、秧歌道具手巾花、绸带等
3、十字步图谱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象,东北秧歌,引出课题
1、师提问:有谁能告诉我这个舞蹈的名称?录象中看到了什么?(师小结:秧歌舞最早流行在东北,东北地区的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就会用扭秧歌的形式来庆祝,后来我们江南的人们把秧歌改变成地方秧歌,因此手里的道具呢,用的最多的是阿姨们用手绢花,叔叔们呢则用绸带。)
2、在看一次,提出要求:仔细看,试着学一学。(试试手,脚的动作)
二、学习秧歌十字步
1、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一学秧歌的.基本步伐,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秧歌十字步”(出示秧歌十字步大图示,为幼儿讲解图示的看法,并让幼儿试着看图自己先走一走,老师指导理解图谱意思)
2、老师示范秧歌步动作
秧歌步:第一拍,左脚起步向前交叉方向走,第二拍,右脚向前交叉方向走,第三拍,左脚向后交叉方向走,第四拍,右脚向后交叉方向走。注意,准备的时候,双脚站在小脚印上,走步时,可以根据图谱上的口令提示走。注意脚步和颜色的对应。
3、幼儿学习秧歌十字
师:小朋友们别着急,我们随着秧歌十字步图示,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学习,很快就能学会了!
幼儿人手一块十字步图谱,幼儿练习老师观察辅导.
鼓励幼儿跟随音乐边唱边练习秧歌十字步,老师个别辅导。
4、小朋友们快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道具,手巾花、绸带。男小朋友拿绸带,女小朋友拿手绢花,今天老师还请来了几位奶奶,她们也是扭秧歌的高手,现在我们请奶奶跟我们一起跳起来。双手自由舞动听音乐练习。
三、小朋友们跳得真好,让我们回家表演给爸爸妈妈看好吗?
大班音乐教案12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理解歌曲内容。
2、让幼儿在音乐欣赏中感受歌曲的柔美。
活动准备:
钢琴、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雪绒花图片
1、出示雪绒花图片,问这是什么花?
2、今天我们要来欣赏一首歌曲就是《雪绒花》。
二、学唱歌曲:雪绒花
1、欣赏歌曲
提问:听到这首歌曲的演唱情绪是怎样的?
2、再次欣赏,理解歌词
你听到了什么?(幼儿说说)教师帮忙梳理歌词。
3、幼儿用上述情绪来轻轻哼唱歌曲,进一步体会歌曲的'节奏特点。
4、老师弹伴奏范唱,通过展示两乐段的力度变化引导弱与强的对比。
5、以多种形式来唱,来进行。
三、创编动作,进一步表现歌曲
1、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做做动作进行创编,感受音乐。
2、可引导幼儿小组合作来表现。
大班音乐教案13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固定句式,在图谱的提示下推理出相应的歌词,并通过演唱感受歌曲的韵律美。
2、借助图谱理解歌词,当图片被逐步抽去时,能凭记忆唱准歌词。
3、游戏时学会自我控制,不大声喊叫。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买菜》。
2、投影仪,空白纸4张。
活动过程
1、教师逐一投影放大幼儿用书《买菜》画面或者本活动附图,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歌词。
教师出示图一,引导幼儿观察图谱并提炼歌词。
教师出示图二、图三,引导幼儿在图谱的提示下推理出相应的歌词。
教师出示图四,帮助幼儿理解"装也装不下"。
师:出了什么事啦?(教师用幼儿说的内容提炼歌词)
2、教师范唱歌曲两遍,幼儿倾听并理解、记忆歌词内容。
教师范唱歌曲。
师:我先来唱一唱这首歌,请小朋友们帮我听一听,你们刚刚说的好听的词有没有被我唱进歌里,有没有唱错。。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歌曲中有一个地方没有伴奏,听听看,是哪里?
教师再次演唱歌曲。
师:这次请你们听我唱,听的时候有两个任务。第一,听我有没有唱错。第二,猜猜图上两种标记分别表示什么?
3、教师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教师请幼儿放慢速度,在心中默唱。
教师请幼儿以正常的速度出声学唱歌曲。
师幼共同玩"藏图"游戏。
教师用白纸盖住图谱中的一种菜,让幼儿回忆并演唱歌曲。
师:我现在用纸藏住一种菜,考考你们在唱的时候能不能记住。
师:谁也想上来藏菜呀?你准备藏哪一种菜?
师:我把2~3种菜盖起来,你们能唱得出来吗?
师:没有图片了,你们还能唱出来吗?
4、教师帮助幼儿反思本次活动中使用的学习策略。
师:今天我们是怎么学会这首歌的?有的小朋友是看图片的。可是最后图片全部被遮盖住了,你们不看图片也唱出来了,这是为什么呢?说明图片内容已经印到你们的脑子里了。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大班音乐教案14
活动目标:
1、扮演小蜗牛的游戏中,充分感受、体验乐曲旋律,学唱歌曲。
2、初步感知音乐中的三拍子节奏。
3、享受歌唱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蜗牛图片、山坡草地的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 复习歌曲:柳树姑娘
1、在旋律伴奏下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师:小朋友,柳树姑娘的辫子好长好长呀,柳树姑娘好美啊,我好喜欢柳树姑娘啊,小朋友,你们喜欢柳树姑娘吗?请你们用歌声来告诉我,好吗?
师提醒幼儿用亲切动听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
师:你们唱得太好听了,听了你们的歌,我更加喜欢柳树姑娘了。
2、引导幼儿用动作加以表现。
(评析:一开始的复习歌曲,可以提高幼儿在演唱歌曲方面的技能,引导孩子很快地进入活动状态。)
二、感受歌曲旋律,体验三拍子节奏。
1、创设关于“美丽的春天”的语言情境,引出动物旅游。
师:美丽的春天来到了,小草绿了,五颜六色的花开了,柳树姑娘的辫子在风中摇摇摆摆,许多小鱼在清清的小河里游来游去,春天太美了。许多动物看见春天这么迷人,都想去旅游。
2、引导幼儿听旋律随不同节奏扮演小动物。
师弹奏不同节奏的旋律(跳音、柱式和弦)引导幼儿听一听、猜一猜是哪些动物朋友,为什么会觉得是这些小动物。并鼓励幼儿随旋律自由进行律动。
幼:音乐是跳跃的,小兔、小鹿走起路来也是跳的。
(评析:一开始的听音乐旋律学做小动物,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孩子们在听听、玩玩的自我探索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三拍子歌曲的特点,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孩子们在想想、说说、做做中充分进行了表现和体验,也解决了熟悉音乐旋律这一难点,为下面的学唱歌曲埋下了伏笔。)
二、 理解歌词
1、引出歌曲
(1)师弹奏表现小蜗牛走路的旋律,请幼儿猜一猜是哪个小动物去春游。
可提示幼儿:走路慢慢的`。引导幼儿听旋律学做小蜗牛。
(2)请幼儿说说小蜗牛会到哪里去玩,会看到哪些美丽的景色。
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评析: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为理解歌词、引出歌曲打下基础。这一环节是为幼儿学唱歌曲作准备的,但是老师没有让幼儿重复地一遍又一遍地记忆歌词,而是在幼儿感兴趣的小蜗牛旅游上做文章,孩子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在讲讲、做做中理解了歌词。
2、演示教具,学做小蜗牛。
(1)师边说歌词边演示桌面教具。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蜗牛是怎样旅游的。
师说歌词。
(2) 师在音乐伴奏下演示教具。
师:小蜗牛旅游时遇到了困难,我们一起给它拍手加油。
引导幼儿在“给小蜗牛鼓劲”这个情境里不知不觉地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
(评析:老师进行了层层入深的设计,孩子自由地选择身体动作在最感兴趣的“哟哟”上敲打节奏。)
(3)幼儿扮演小蜗牛爬山坡。
师:小蜗牛是有节奏的,你们想学小蜗牛试一试吗?
(4)引导幼儿听音乐学小蜗牛走路。
引导幼儿能随旋律有节奏地学小蜗牛爬。
(评析:游戏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三、 学唱歌曲
1、师范唱。
师:老师把小蜗牛旅游的事编成了一首歌。一起来听一听。
2、放慢速度,让幼儿试着在音乐的伴奏下填词唱歌。
师:小蜗牛太有趣了,我们一起来把他唱进歌里去吧!
3、引导幼儿唱好衬词“哟哟”。
师:小蜗牛旅游时很轻松,很快乐,应该唱得轻快。
(评析:在学唱歌曲时,老师一开始先请幼儿完整地唱,然后分解了难点,让幼儿先唱简单的衬词,再逐步过渡到完整地唱,孩子们一下子就能唱起来,体验到了成功。而且,运用这样的方法后,孩子也能正确地处理象声词。)
4、引导幼儿用清晰的歌声表现可爱有趣不怕困难的小蜗牛。
5、引导幼儿表现小蜗牛旅游时的高兴动作。
师:小蜗牛旅游时心里感到怎么样(很高兴),他会做些什么动作?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老师创造动感,调动情感,让幼儿人动起来,心动起来,引导他们以自我表现的方式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在前面学唱歌曲、解决难点的基础上,幼儿一下子就能表演起来,做出了许多“亲热”的动作,许多孩子意犹未尽,还想来表演。)
大班音乐教案1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小狸猫与小白兔的不同做法,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讲述画面内容。
2、学习儿歌,知道应如何尊敬长辈,要时时注意别人的感受。
3、通过倾听、猜测、讨论、加深对故事内容及《弟子规》———出则弟的理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故事动画《小狸猫和小白兔》。
2、小白兔和小狸猫筷子偶。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小狸猫和小白兔的筷子偶,引发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猜测。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今天我们班来了2位小客人,是谁呀?(小狸猫和小白兔),你们想听听这2位小客人的故事吗?
二、播放动画
1、教师播放动画故事《小狸猫和小白兔》,从开头播放到:“快走吧,找个安静的地方住”。
2、故事中你看到了谁呢?小狸猫做了什么事情呢?
3、它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4、小结:小狸猫的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我们在长辈面前讲话,声音要柔和适中,声音太大的话,长辈心里一定会觉得很难受、不舒服。所以连小苍蝇也不愿意住在小狸猫的家里。
5、请幼儿猜猜:小苍蝇会飞到谁的.家里去?
三、师生共同欣赏故事的前半部分。
1、教师继续播放故事,从:“这里是小白兔家”播放到“小白兔真安静,我们就在这里安家吧!”
2、提问:小白兔是如何跟长辈说话的?请你也来学一学好吗?
3、小狸猫和小白兔你更喜欢谁呢?为什么?
4、播放动画故事从“爸爸,爸爸,爸爸”播放到“嘿嘿,好玩呗”。当播放到小狸猫爸爸的时候,设置悬念,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并说说。
四、欣赏故事后半部分。
1、播放动画从“小白兔,你爷爷会去咱们班过端午节”到故事的结尾。
2、提问:小狸猫和小白兔看见爷爷在写字的时候,它们是怎么做的呢?
3、爷爷写字的时候,小狸猫说了什么?你觉得这样说好吗?小兔子又是怎么说的呢?
4、爷爷拿来2张凳子的时候,小狸猫和小白兔是怎么表现的呢?你更喜欢谁?请你也来学一学。(幼儿学习动画上小兔子的做法)
5、重点引导幼儿对比小狸猫和小白兔的行为做法,知道我们要向小兔子学习。
五、学习儿歌《乖宝宝》
1、小狸猫和小白兔一起去爷爷家,小狸猫最后明白了什么呢?你也能向小狸猫一样将过去对长辈的一些坏行为改掉吗?(幼儿回答)
2、老师把小狸猫明白的道理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乖宝宝长辈面前别乱闹,声音轻,动作小,规规矩矩懂礼貌,才是可爱的乖宝宝。
六、总结。
小朋友,你知道怎么样做才是尊敬长辈吗?(对啦,要向小白兔那样,和长辈在一起,要让长辈先坐下,和长辈说话,声音要柔和清楚,做个有规矩,懂礼貌的好孩子。)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通过活动开始时的指偶导入,将幼儿的精力全部集中在老师的身上。活动中也融入幼儿个人与集体的想法与智慧;在组织活动时,变一味背教案、走教案,为对幼儿充分尊重、信任和引导;变“牵”着幼儿的鼻子走,为引发幼儿的好奇、兴趣、自主探究。整个活动都通过幼儿最喜欢的动画形式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并且描述,从而懂得其中的道理。教学效果非常好。
【大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音乐教案06-10
大班的音乐教案01-12
大班音乐教案音乐喷泉03-17
大班音乐音乐教案01-11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音乐喷泉》09-23
幼教大班音乐教案音乐艺术03-26
大班音乐教案:舞蹈09-25
木偶大班音乐教案10-28
音乐火车大班教案10-28
大班音乐教案《赛马》10-13